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辨证治疗肝病综述

中医辨证治疗肝病综述

中医辨证治疗肝病综述
中医辨证治疗肝病综述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肝病综述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进展中呈“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趋势,会出现多种证型转换律,但慢性肝病的病程长,影响因素多,其病机演变的过程中多有“气郁、痰生、血瘀、正虚”的湿热证特点,故其临床表现纷繁复杂,证型转换多端,临床疗效见效缓慢。现将尽十年的慢性肝病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概况综述于下,以开拓广大医学工作者的辩证思路。

一、中医对肝病的认识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对肝脏已有比较全面、朴素、形象的论述,如:“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主敷和。”“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金匮要略》曰:“知肝之病,当先实脾。”再经过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及经验积累,对肝脏的生理、病理及肝脏的病因、病机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并出现了许多治疗肝病及肝脏相关疾病的有效方剂。王旭高认为”肝病最杂”。然肝病虽杂,却以”肝气、肝火、肝风”统之,均为肝用太过所致。始于气郁,化而为火,盛则为风,故郁而不舒为肝气,气郁化火为肝火,阳升无制为肝风。其临床表现虽然复杂多变,而其基础则为肝失疏泄、肝气郁结。一旦肝之疏泄失职,或疏泄不及,或疏泄太过,往往致肝之经气不利,肝经所过部位胀闷疼痛;且影响往往及于各脏腑,而致脏腑功能紊乱,正如王氏所言:”侮脾乘胃,冲心犯肺,挟寒扶痰,本虚标实,种种不同。”在人之体,五脏为病,各有其特征。诸如肝病多气逆,脾病多湿阻,肾病多寒厥,心病多热盛。刘渡舟认为:肝性欲散,有生升的特点,故肝病多郁。郁则经气逆,郁则血脉阻,气血不和,百病由生。肝病气分固然以气郁为重,而血分肝病因血虚肝失柔和,同样有肝郁的特征。由此可见“郁”存在于肝病的始终,是肝病的一个重要病理改变。刘老还认为,“郁”又是肝病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病理基础。验之于临床,肝气郁久不解,不但可以横逆上犯,更能化火伤阴,阴伤则气病及血,使气分肝病渐次入于血分,血分肝病肝失柔和,又常累及气分,使气郁更甚。诚如朱丹溪所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历代医家多认为肝少虚证,困此很少运用补肝之法.而张锡纯认为;“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而萌芽于肝.凡物之荫芽.皆嫩脆易伤损”。因此提出肝虚证为临床常见之证.反对片面强调攻伐肝脏.指出:“肝木于时应春,为气化发生之始,若植物有萌芽,而竟若斯平

之伐之,其萌芽有不挫折毁伤者乎?即使散肝能畅其升发条达之性,然亦有伤气血,暗伤肾水以损肝木之根的弊端.只可暂用而不可长用。因此,张氏临证不只着眼于肝实.更重视肝虚,补肝之法为其常用之法.与此同时,张氏治肝之时.不仅仅降肝、镇肝.而是从肝的生理特性出发,更重视升肝,升降相因,以顺肝本之性.张氏对肝与脾的关系也非常重视,力主“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深领《内经》《金匱》治肝之奥旨,遵“厥阴不治,求之阳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原则,提出“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又曰《内经》有:“调其中气,使之和平.所谓调其中气者,即升降脾胃而肝自和平也”.因此“升降脾胃”为张氏治肝常用之法。

二、中医辨证治疗

㈠辨脏腑论治的角度

曹氏⑴根据《难经》中“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记载,从心进行论治(木火母子关系);根据《伤寒论》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记载,从脾胃的角度进行论治(木土乘侮关系);根据“肝肾同源,久病及肾”的名言,从肾的角度进行论治(水木母子关系)。钱氏⑵从“一贯煎”、“鳖甲煎丸”化裁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彭氏⑶根据中医的“肺为气之主,主治节,司全身之气机,肺气的宣发,可加强肝气的疏泄;肺气的肃降,则制约肝气之升腾,使肝气保持和畅条达”的理论,从肺的角度进行论治(金木乘侮关系)。总而言之,从脏腑角度进行论治肝病,主要的出发点是从五行的生克乘侮理论。

㈡辨气血论治的角度

刘氏⑷提出了肝病治疗的阴阳气血的辩证层次,即气分证,血分证,阴虚证和阳虚证四大证型。气分证是指肝脏被湿热邪气所伤的初期阶段,多为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以疏肝解郁、清热解毒利湿为主要治疗方法。血分证是指肝病迁延,气分湿热进入血分,多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以养血活络化瘀,健脾清热利湿解毒立法用药。阴虚证多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伤严重,肝脾肿大,白/球蛋白倒置,见疲乏低热、两胁疼痛,甚则出血;常用滋阴柔肝,软坚化瘀消痞法治疗。阳虚证是久病脾肾阳虚,多为中期、晚期肝硬化;患者肝萎缩、脾大、腹水,见腹胀、小便不利、面色黧黑等症状;以疏肝健脾、温补脾

肾为主治疗。

㈢辨证论治的角度

田氏⑸把酒精性肝病根据临床表现及病情演变的特点分为初、中、晚三期,早期以肝郁痰阻、肝经湿热多见,临床可见脘胁胀满或胀痛,纳食不馨,或胁下积块,质地柔软等证;中期多见肝胆湿热、食滞痰阻及气滞血瘀,临床可见胁肋胀痛,饮食减少,面色痿黄,胁下痞块明显增大,质地中等,形体逐渐消瘦等证;晚期则多见肝脾血瘀、脾虚水停、脾肾阳虚及肝肾阴虚等多种证候,

㈣辨病论治的角度

张氏⑹对不同的肝病采取了不同的治法,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乙肝;运用温阳化湿法治疗慢性重症肝炎;运用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硬化。汪氏⑺以枳术丸为主方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一贯煎为主方加减治疗肝硬化;以大黄蛰虫丸为主治疗肝癌。龚氏⑻用益气化湿、健脾补肾之法治疗乙型肝炎HBeAg阳性;用清热解毒、活血理气之法治疗慢性乙肝活动期;用清肝化浊、活血通络之法治疗脂肪肝;用益气活血、软坚化瘀之法治疗肝纤维化。

临床可见腹大胀满,如囊裹水,胁下积块,按之坚硬,青筋暴怒,甚则脐心突起,而色痿黄或黧黑,四肢明显消瘦等证。

三对肝病变局的治疗

夏氏⑼提出肝厥致痛:肝逆头痛方选五磨饮子(《济生方):积壳、木香、沉香、乌药、槟榔)加钩藤、石决明、磁石等。厥阴头痛,方选吴茱萸汤(<兰室秘藏))、白附子散((世医得效方))等加减。肝咳致痛肝咳出自《素问·咳论》.又称肝经咳嗽。症见咳嗽.两胁下痛,甚至不可转侧.转侧则两胁下满。可用《症因脉治》柴胡饮子(柴胡、黄芩、陈皮、甘草、人参、大黄、白芍).或泻青各半汤(黄芩、桅子、桑白皮、甘草、地骨皮)、积壳煮散(枳壳、桔梗、甘草、细辛、葛根、肉桂、橘红、苏子、姜、枣)加减。

四、中医有效的药对

随着实验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医疗工作者发现了一系列的治疗肝病的有效药对。如郑氏⑽用白术和蛰虫的药对来治疗肝病;张氏⑾认为赤芍具有很好的消退黄疸,保肝,抗纤维化的作用;唐氏⑿用黄芪配莪术来治疗肝病疗效卓著。治又可外治。朱氏⒀用阿魏配白术、白芥子、三棱、莪术、鸡内金、

川芎、红花、丹参为丸内服以缓消症积,以阿魏配山甲、三棱、莪术、生川草乌、蜣螂、芦荟、血竭、官桂、乳香、没药、木鳖子、雄黄熬膏,用时用冰片、麝香少许,贴于肝区,其痛可止,张氏⒁最善用生麦芽,或与柴胡,或与茵陈,或与川楝子,或与桂枝等并用。可谓舒肝用药之妙,实可效法。其他的类似药对就不一一列举了。

五用药规律

李氏⒂研究86年至96年的文献认为

苦味药之应用占肝病用药之首,共691次,占运用次数的38. 05 %,常用的有板蓝根、虎杖、丹参、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龙葵、桃仁、莪术等.

甘味药之应用,占肝病用药的第二位,共653次,占应用次数的35. 95%,最常用的有黄芪、党参、甘草等.

酸味药之应用,占第三位,共217次,占应用次数的11. 94%酸味药具有收涩固脱的作用,常用于气血精津滑脱之症,最常用的是五味子、乌梅等。

辛味药之应用,占第四位,共167次,占运用次数的8. 97%,辛味药有芳香走窜、理气活血的作用,常用的如枳壳、陈皮等。此外辛味药还兼有部分活血化瘀的作用。

咸味药之应用,占第五位,共92次,占运用次数的5. 06%。咸味药有软坚散结作用,最常用的是鳌甲.

从以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苦味、甘味、酸味药占全部用药次数的85. 94%,这是和仲景肝病用药五味规律相吻合的,同时也揭示了目前治疗慢性肝炎的三大手段为祛邪、、补虚、活血化瘀

六、结语

综上所述,肝病以“郁”为中心,引起应风之数变而变证较多。“气郁、痰生、血瘀、正虚”的湿热特点贯穿始终。肝木对人体全身气机的条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肝藏血,而内寄相火。故肝病过久势必会伤及血分,人于脉络。在人之体,络脉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经之间的联系,渗灌气血,统属全身络脉的作用。《灵枢·痈疽》在阐述人体中营养物质流溢散布情况时明确指出:“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灵枢·小针解》亦云:“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络脉重在渗灌气血,血行则皮腠得

以渗灌,络脉发生病变时常常在血,血滞或血虚则不能渗灌皮腠。若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得不到纠正,则会影响络脉的渗灌功能,故言久病入络。验之于临床,大部分肝病患者多少都会有诸如舌质红、肝掌、蜘蛛痣、白睛红赤、咽喉暗红、手心色红、脸色红滞、面斑起、齿衄等热入血络的临床表现。恰应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说:“百日久恙,血络必伤”,“经年宿病,病必在络。”的学说。叶天士得络病学说也是贯穿肝病的证治过程始终的指导学说。肝络是人体络脉中的一小部分。肝病之所以病程日久,缠绵难愈,就是因为痰湿瘀等病理产物留滞于肝络之中,影响其络脉的渗注气血的功能,使病肝络这一病理环节,进而产生肝络病。人体络脉易滞、易瘀、易虚,故对肝络的通补是贯穿治疗始终的红线。能够掌握这一思路对攻克肝病顽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⑴刘斌·曹顺明从脏腑论治肝病验案3则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10月第

12卷第5期

⑵付修文·肝肾相关与慢性肝病北京中医1995年第2期

⑶彭有祥·肝病治肺举隅湖南中医杂志2000年9月第16卷第5期

⑷蒋燕·刘渡舟教授治疗肝病的辩证用药经验陕西中医2005年第26卷第1 期

⑸金容炫·张浩田德禄·田德禄教授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经验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3年第9卷第8期

⑹张赤志·肝病治法举要湖北中医杂志1999年第21卷第4期

⑺赵笑东王明武汪正利·汪达成老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经验吉林中医药2000年第4期

⑻周玉琴龚锡曾·治肝病经验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9月第4卷第3期

⑼夏学传·肝病致痛浅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第14卷第4期

⑽郑昱·白术蛰虫伍用治疗肝病浅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年第7卷第2期

⑾张永艳赵文霞·赤芍防治肝病的作用及机理研究陕西中医 2003年第24卷第7期

⑿唐迎雪·论黄芪配莪术在治疗胃、肝病中的应用江苏中医 1999年第20卷第11期

⒀董汉良·朱良春治疗肝病用药经验举要山西中医1995年第11卷第1期

⒁刘家义·张锡纯肝病制方规律探讨浙江中医杂志1998年5月号

⒂李新·从仲景肝病用药的五味规律看现代慢性肝炎用药五味现状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6年第6卷第4期

连续很多天都是天亮之后才睡觉。别人问我,你晚上不睡觉都在干嘛。我马上回答,写稿啊,书稿还没交呢。但其实,我一个字也没写。而之所以熬夜,也不过是因为心里有牵挂的人和未完成的事吧。

别人问你怎么还不睡,你说不困。其实熬夜很困,打个哈欠都会有眼泪流出来,只是心中一直有所期待,有所牵挂。就好像下一秒就会收到喜欢的人的消息,下一秒就能遇见一个惊喜。又或者,熬了太久却迟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渐渐的习惯了孤独。

为什么会熬夜呢,大概是因为白天的自己太理智,太冷漠,好像什么都不在乎。所以有些情绪和思念,心酸和不舍,是要留到深夜独自慢慢消化的。白天的自己和晚上的自己完全不是同一个人啊,白天口口声声说一定早睡,晚上却从来做不到。像失忆一样拿命熬夜,白天开开心心无忧无虑,晚上却忧郁的不行。白天觉得我最牛逼,晚上却变成世界第一大傻逼。

总觉得幸福的人是不用熬夜的,每天都有规律的生活,爱的人就躺在身边,现在过的是想要的生活,手里牵的是喜欢的人。

昨天有人问我,为什么你晚上不睡觉。

我想了很久,已经两三年没有在两点之前入睡过了。但我也说不清为什么,那个人突然给我发了一段话,我突然觉得,这是我熬夜的原因,也是很多人熬夜的原因。

你总是习惯熬夜,然后我也故意很晚都不睡。装作是和你一样睡不着,这样就可以和你聊很久,可是你都不知道其实我要困死了。后来你走了,熬夜的习惯却怎么都改不掉。

说片面点是熬夜,说实在点是失眠,说实话是想你。

你有没有过,为了陪一个人聊天,其实下一秒已经要睡着,但还是死抓着手机不肯睡。

你有没有过,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明明很困却突然变得很清醒,开心和喜悦赶走了所有困意。

你有没有过,为了等一个人的晚安,不停的刷着朋友圈发着动态,其实只想让他看到你还没睡。

你有没有过,因为太思念一个人,每天都害怕深夜来临,害怕孤独,害怕寂寞,害怕牵挂的感觉。

我知道,你都有过。

可是,你每天这样熬夜,有人心疼你吗?

前天晚上一个作家姐姐突然发消息说,妹妹,钱是挣不完的,别累着自己,身体最重要。昨晚她发现我又在熬夜,给我发消息说,一定照顾好自己,莫名心疼你。

我很感动,又觉得很可笑。一个没见过面的人看你熬夜都会心疼,会劝你照顾好自己,但你每天熬夜想着的那个人,没给你发过一条消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都会劝你少喝酒少抽烟,素不相识的微信好友都会让你早点休息,可你抽烟喝酒熬夜在等的那个人,从来都没在意过你,连一句晚安都没有。

我经常给别人讲道理,永远不要为了一个不爱你的人折磨自己。但这句话其实就像放屁,因为一旦爱上一个人,就没办法控制自己。我们在爱情里,从来都不是理性的。后来有人问我,怎么忘记一个人。

我说,把酒喝够,把烟抽完,把黑夜熬成天亮,等你真的感觉疼了,你就忘记了。不撞南墙不死心,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别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其实你一点儿都听不进去。你害怕失去、害怕背叛、害怕从未拥有,你害怕的太多、心事太多,所以很难入睡。那你就熬吧,等熬过了这一阵,你又会觉得其实生活还是很美好。

你要记住,所有关于感情的问题,都不要在深夜做决定。无论分手还是牵手,无论坚持还是放弃。因为女人啊,从来都不是理性动物,再加上深夜里的一杯红酒,一根香烟,感性越发强烈。

五年前第一次听梁静茹的《问》,歌里唱,如果女人,总是等到夜深,无悔付出青春,他就会对你真。

那时候真的傻到相信,用心爱一个人,就能把他留在自己身边。现在才明白,在一起一辈子这种事,不是嘴上说了就可以。外面的诱惑这么多,人的欲望这么大,而你能给的爱,其实就这么多。

后来我经常说,如果爱一个人又不可得,那就找个爱自己的吧。别太累,别付出太多,别太委屈,你说你爱他所以无所畏惧,但你的感情和耐心其实就这么多,你无法永远输出。

总有一天它们会因迟迟得不到回应而枯竭。等到那一天你会发现,哪怕再遇到喜欢的人,也没有力气去喜欢了。

老中医:推荐5种治疗肝病的种子中药

一.清肝益肾-决明子 【别名】草决明,马蹄决明,假咖啡豆。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成熟种子。主产于安徽、广西等地。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种子,微炒打碎用。 【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肝、肾经。 【功效】清肝益肾,祛风明目,降压通便。 【主治】风热目赤肿痛,头痛,肝肾不足之青盲内障,肝热之高血压、头痛眩晕以及肠燥便秘等。 【用量用法】9~15g。煎服,亦可单味开水泡服。 【注意事项】大便溏泻,或血虚眩晕忌用。 【肝病应用指要】 1.护肝降酶用于各型肝炎及脂肪肝之ALT升高者,常与山楂、木瓜、茵陈、连翘、白术等同用。 2.降脂祛湿适用于血脂升高、脂肪肝。体胖痰湿壅盛者,常与薏苡仁、山楂、苇根、泽泻、云苓等配伍。 3.清肝明目肝病之头晕眼干,视物昏花,每与菊花、黄芩、川芎、桑叶等同用。

二.消肝硬化腹水-莱菔子 【别名】萝卜子。 【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萝卜)的成熟种子。我国各地均产。夏季种子成熟时采割,晒干、搓出种子,晒干生用,或微炒捣碎用。 【性味归经】辛、甘、平,归脾、胃、肺经。 【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主治】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咳嗽痰喘。【用量用法】3~9g。煎服。 【注意事项】本品皆用于实证。若中气虚者配伍补脾益气药,肺肾虚咳喘满则非所宜。另外,本品能损耗正气,体虚者不宜服。又可消降补药药力,不宜与人参、熟地黄、何首乌等药同用。 【肝病应用指要】 1.消食导滞莱菔子消食导滞,用于肝病食积、腹胀、纳食减少、胃脘胀满,常与神曲、麦芽、槟榔、山楂、鸡内金、砂仁、木香、青皮等同用。

2.利水消胀莱菔子有利水消胀之功。常用于肝硬化腹水之大腹水肿、腹胀如鼓、朝宽暮急、尿少,多与蝉蜕、大腹皮、沉香、木瓜、防己、白术、茯苓、牵牛子、灯心草、车前子等同用。 三.清肝明目-车前子 车前子 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来源】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及平车前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产。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或清炒或盐水喷炒用。 【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肝、肺经。

胆汁淤积性肝病-流行病学综述

概述: 胆汁淤积型肝病(肝内胆汁淤积)系指多种原因所致的细胞分泌胆汁发生障碍,毛细胆管、细胞骨架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功能异常,使胆汁分泌减少,导致正常数量的胆汁不能下达十二指肠,并使胆汁成分(结合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和碱性磷酸酶等)返流至血液。临床上是一组有黄疸、瘙痒,伴血清结合胆红素、胆固醇、胆汁酸、ALP、5-核苷酸酶和白蛋白增高的症状体征。 肝内胆汁淤积患者早期往往无不适症状,仅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丫-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升高,故国内外无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曹旬旬等以ALP水平>x正常值上限(ULN,且GGT水平>3X ULN为胆汁淤积的诊断标 准,对慢性肝病住院患者的胆汁淤积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胆汁淤积的总发生率 为%。在慢性肝病患者中,胆汁淤积的发生率较高,依次为原发性硬化 性胆管炎(%)、各种原因所致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其他 依次为肝肿瘤(%)、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炎(%) 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表现: 主要表现为肝内梗阻性黄疸,有时与肝外梗阻不易区别。患者常显重度黄疸,而且持续时间长,全身皮肤瘙痒,尿色深黄似浓茶样,大便灰白如陶土色。肝炎病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表现相似或较轻,全身状况也比急性黄疸型肝炎要好。 但整个病程长,黄疸至少持续在3周以上,甚至数月不退或消退缓慢。实验 室检查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ALP)、谷氡酰转肽酶(GGT)、胆固醇均升高,ALT中度升高。尿液检查尿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阴性, 此为梗阻性黄疸的特征,因为般黄疸型肝炎应该是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阳性。 超检查有肝脏增大,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这点可与肝外梗阻性黄疸相区别。淤胆型肝炎黄疸 虽较严重,但病情轻,食欲好,一般肝炎症状均较轻者。 治疗: 2015 中华医学会颁布了《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共识》,对于治疗方面,给出以下建议: 推荐意见6:熊去氧胆酸(UDCA和S-腺苷蛋氨酸(SAMe可用于治疗多种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精)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日永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病毒感染之一。由于病毒的持续复制和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导致慢性化感染,致成慢性乙型肝炎(CHB。目前西医尚未能找到理想药物,疗效没有突破进展。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各地学者运用中医药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本文用中医理论,根据其发病特点,认为本病病因病机是湿热为患,湿阻脾运;湿热相搏,耗伤肝气、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致脾运再损,常见肝郁脾虚之候,外病及肾,脾肾阳虚。经研究,本病证型基本归纳为湿热、脾虚、肝郁、阴虚、血瘀五个证型,对指导治疗本病有较好参考意义。证型本质研究认为,各证型的变化与现代医学化验检查有相关性。治法上,本病表现出脾肾不足,湿热内蕴,故确立“健脾、补肾、清余邪”之法。健脾重在实脾,用健脾化湿与运脾消导;补肾重在温补肾阳,注意温而不燥、补而不峻;“余邪”包括湿热、血瘀,清湿热不宜过于寒凉,活血祛瘀不宜过于破败。用此法,基本方用茵陈四苓散加黄芪、桑寄生、仙灵脾、半枝莲(或苦味叶下珠、白背叶根、丹参、山楂子等,治疗e-抗原阳性95例乙型肝炎患者,半年至一年,疗效较好,且有33例e-抗原转阴,转阴率34·75%。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病毒感染之一。全世界慢性HBV感染者约有3亿,其中大部分在亚洲地区。我国人群中慢性HBV携带者约占 10%~15%。而慢性乙型肝炎(CHB迁延不愈,又可发展为肝硬变甚至肝细胞癌。显然,积极治疗HBV感染,阻抑其向肝硬变和肝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颇为复杂,现代医学认为,导致HBV感染慢性化的主 要原因是病毒的持续复制和机体免疫功能失调。众多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如其外周血中NK细胞活性 ↓,CD3,CD4,CD4/CD8比值下降,IL-2(白介素-2下降,sIL-2R(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升高等,且HBVDNA(+者较HBVDNA (-者变化更显著。亦有医家认为慢活肝的发病 机制除与细胞免疫低下有关外,还与体液免疫亢进有关。此外,一些免疫调节物质,如RIF(花环形成抑制因子、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肝性免疫调节蛋白、SIF(血清抑

中医世家李亚磊:肝病,中医可以治

中医世家李亚磊:肝病,中医可以治 肝病的病理变化不一,极其复杂,有充血、瘀血、凝瘀、硬化等不同;其症状来势汹汹,有的缠绵反复,有的困顿日甚,有的无明显体征,不检查不会发现,在病程方面,长短不一,有的甚至长达数十年。每一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治疗措施亦异,难一概而论。 通俗地说就是西医所看到的一个人的‘病’,侧重点在于‘病’;而中医看到的是一个病着的‘人’,侧重点在于‘人’。人是精神的不是机械的,病是整体的,不是局部的。整体观念就是把人看做一个整体,在诊病时不应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寻其根源之所在,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辨证施治标本兼治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万事万物同出一理,定有其规律,中医施治讲究循‘道’而行。以《伤寒论》为根本,《伤寒论》中不仅仅讲六经辩证,它是融病因、病机辩证、脏腑辩证、八纲辩证、经络辩证、气血津液辩证为一体,论中无不体现出其辩证论治的精神。不仅在病因、病位、病机、病性、诊断等方面反应了中医辩证的内容,而且在对疾病的标本、立法、处方用药上都指明了方向。 乙肝病毒之所以难治,在于普通药物很难将其杀死,原因在于其存在于肝细胞核中,一般药物很难深入病灶。中医则不同,它会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用药,如果辨证准确,中药对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中医治疗乙肝 肝病是常见的传染病,中医早在2000年前就已经对肝病有了较系统的治疗方法。东汉末年张仲景提出观点: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治肝虚的用药方法,提出了见肝之病,知其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博大精深的中医治肝理论经过上千年的传承与历练,目前已经在肝病治疗上卓有成效。

中医世家李亚磊院长表示:慢性乙肝患者,如果没有抗病毒指征,但病人自己感觉有不舒服的症状,医生们都会通过辨证后,给他用中药治疗。中医会根据你的症状、舌象、脉象,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最后才能给患者辨证用药。

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支持

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支持 2014-04-24 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ESLD)是指各种慢性肝损伤导致的肝病晚期阶段,其主要特征为肝细胞功能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营养不良是ESL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ESLD 预后的重要因素,其程度不仅与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还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肝移植术后的转归。因此,正确评估ESLD患者的营养状态并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1、营养不良的病因 肝脏是机体营养物质代谢中心,肝损伤会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等代谢发生改变,表现为蛋白质分解和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BCAAs)利用增加、尿素生成减少、肝和骨骼肌糖原合成减少、糖异生增加、葡萄糖耐量降低和胰岛素抵抗、脂肪分解增加、脂肪酸氧化和酮体生成增多等。机体主要的能量供应从葡萄糖的氧化转变为脂肪的氧化,呼吸商降低,这种能量代谢的改变加上肝脏灭活激素的功能下降常继发胰岛素抵抗。ESLD患者由于能量和营养物质代谢异常,机体处于分解代谢状态,可引起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发生营养不良。目前认为ESLD营养不良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营养摄入不足、营养物质的合成或吸收减少、蛋白质和矿物质的丢失以及高代谢状态等。 1.1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食欲减退是常见原因,与味觉障碍(锌、镁等电解质缺乏)、高血糖症、腹水和外周水肿时限钠饮食的口味较差有关。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b 和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升高也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胃食管返流、

治疗乙肝的几个中医药方

。 以下十是从本人下载的几个药房,请版主给评论一下。 xx解毒汤(xx教授) 组成: 柴胡,黄芩,半夏各10克,茵陈18克,土茯苓,风尾草,草河车各15克。 功效: 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利尿渗湿。 主治: 胁痛,厌油腻。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服。 鸡平合剂(xx民教授) 组成: 鸡骨xx,平地木炭xx,xxxx,酢浆草。 功效: 清热解毒、xx郁化湿、活血消肿。 主治: 急性肝炎。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温服。

慢肝六味饮(xx教授) 组成: 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甘草5克,川草解10克,黄皮树叶15克(无黄皮叶亦可用)。 功效: 健脾益气。 主治: 慢性肝炎。 用法: 先将上药国水,浸泡30分钟,再在火上煎煮30分钟,将2次煎煮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 迁肝方(xx教授) 组成: 生山楂30克,生白扁豆12克,生麦芽9克,刺蒺藜12克,龙胆草6克,青蒿9克,甘草豹子克,玉竹9克,木瓜9克。 功效: 疏肝和胃,清热化痰。 主治: 迁延性肝炎。 用法: 上药用水800毫升,慢火煎取300毫升,滤出。渣再入水600毫升,慢火煎取200毫升,两煎合在一起。每日1剂,早晚饭前分服。

清胆解毒方(xx教授) 组成: 水牛角15克,广郁金9克,黄连而3克(冲服),黄芩15克,栀子9克,丹参15克,蒲公英30克,土茯苓30克,白茅根30根,蚤休9克。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乙型肝炎。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清肝解毒方(xx教授) 组成: 柴胡9克,赤芍15克,当归15克,半夏9克,黄芩15克,生牡蛎30克(先下),板蓝根15克,土茯苓30克,白茅根30克,蚤休9克,蒲公英30克。 功效: xx肝清热,养血柔肝。 主治: 乙型肝炎。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清肝凉胆汤(xx主任医师)

关幼波治肝病的几个经验方

关幼波治肝病的几个经验方 1关幼波温肝汤 (组成) 黄芪30克附片、白术、香附、杏仁、橘红各10克党参、紫河车各12克白芍、当归、茵陈各15克 (功效) 温补肝肾,健脾益气,养血柔肝。 (主治)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口淡不渴,小便清白,大便稀溏,腹胀阴肿,腰酸背寒,胁下痞块,手脚发凉,舌淡苔水滑,脉沉弦弱。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方解)方中附片,紫河车温补肾气:黄芪、党参、白术甘温益气、健脾燥湿:香附、茵陈清疏肝胆:白芍、当归养血柔肝:杏仁、橘红开肺气,化痰水、通三焦,诸药合用,温而不燥,补而不腻,使肾气旺、睥气健、肝气舒、邪毒解,则肝炎可消、硬化可软。 (按语)古谓:“肝无虚证”,阳虚更为少见。故临床治疗肝病,多宗泻法,少用补益,温补阳气更为罕见。有云:“有是证用是药”,但医者在肝病过程中见到阳虚之病,也不敢贸然运用附子之属。关老积数十年临床经验,有是证即用是药,往往收效颇著,值得玩味深究。考本方配伍讲究、严谨,如附子与紫河车、归芍相伍,温阳之效不减,辛燥伤阴之弊则无:黄芪、党参与香附、橘红相伍,甘温益气而无滞中之弊,疏肝化痰解郁而无耗气伤中之害:茵陈与白芍相伍,清利肝胆湿热而不伤阴血,养血柔肝而不碍湿除。关老组方之精、用药之巧、配伍之妙,由此可见一斑。 2关幼波滋补肝肾丸 (组成) 北沙参12克麦冬12克当归12克五味子10克何首乌15克熟地10克女贞子15克川断15克陈皮10克旱莲草15克浮小麦15克 (功效) 养血柔肝,滋阴补肾。 (主治) 肝病后,腰酸腿软,头晕失眠,倦怠纳呆者。临床多用于肝炎恢复期,肝功能已恢复正常,见有体虚、消瘦,神经衰弱者。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或倍其量,共研细末炼蛮为九,每丸10克,每服l~2丸,日服2次。或作蜜膏,每眼—匙(10克),日服三次。 (方解) 方中女贞子、旱莲草、沙参、麦冬、川断滋补肝肾:当归、首乌、熟地补肾养血安神;五味子、,麦补五脏,敛心气:陈皮和胃理睥。诸药合用,重在滋补阴血、强壮肝肾以扶正固本,使余邪无法残留。 (按语) 乙癸同源,肝肾相关。肝木得肾水之涵养则荣,失之则萎。病理上,子病及母,肝病累肾,则肝肾同病,阴血耗伤。所以,肝病日久,不能一味治肝,还应补肾:肝肾同治,水旺木荣,方有利于肝病的恢复,防止迁延性、慢性肝炎的发生。“治病必求其本”,此之谓也。 3.关幼波荣肝汤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组成)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炒苍术10克木香10克茵陈15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佛手10克山楂15克泽兰15克生牡蛎15克王不留行12克(功效) 健睥疏肝,活血化淤,清热利湿。 (主治)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症属肝郁脾虚、气滞血淤,湿热未清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方解) 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培土荣木;苍术、木香醒睥化湿;茵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香附、佛手舒肝理气;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山楂、泽兰、王不留行活血化淤;牡蛎

综述:肝细胞性肝癌

综述:肝细胞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以肝细胞性肝癌(HCC)为主。在全球范围内,肝癌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常见原因,在发病率方面排名第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度预测,估计2030年将有100多万患者死于肝癌。 在美国,从2000年到2016年,肝癌的死亡率增加了43%(从7.2人/10万人上升到10.3人/10万人),而5年生存率为18%,肝癌已成为仅次于胰腺癌的第二大致死性肿瘤。大部分的HCC发生在有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当中,主要是HBV或HCV感染或酒精滥用。 普遍接种HBV疫苗和广泛应用针对HCV的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将改变HCC的病因谱。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代谢综合征和肥胖患者的增加放大了肝癌的发生风险,在西方国家,NAFLD将很快成为肝癌的主要病因。 针对晚期肝癌患者的系统疗法发展迅速,在过去2年,有4种新药在3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临床疗效。本文将主要论述HCC的主要遗传学改变、风险因素、监测和诊断,以及循证治疗方法。 一、发病机制 慢性肝病患者存在持续性肝脏炎症、肝纤维化和肝细胞异常再生。这些异常的生理过程可导致肝硬化,并导致一系列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事件,最终导致异常增生结节(真正的肿瘤癌前病变)的形成。额外的分子改变能使异常增生细胞获得增殖、侵袭性和生存优势,并完成到成熟HCC的转变(图1)。HCC也可发生于不存在肝硬化或明显炎症的慢性肝病患者(如HBV感染患者)。 图1HCC的主要遗传学改变及分子分型 图中描述了人HCC发生过程中关键的分子和组织学改变,以及HCC两个分子亚型的主要遗

传和临床特征。*表示高水平的DNA扩增。在非增生型中,CTNNB1突变增强了免疫排斥。 二、风险因素 没有基础肝病的患者很少罹患HCC,男性的HCC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任何原因的肝硬化都会增加HCC的发生风险。 这种风险因病因、地理区域、性别、年龄和肝损伤程度而异。 在世界范围内,HBV感染是HCC的主要病因。尽管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降低了HCC的发病率,但仍有许多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HBV(2015年为2.57亿人),有罹患HCC的风险。饮食中接触黄曲霉毒素B1可导致249位TP53的特异性突变(R→S),增加HBV感染患者发生HCC的风险。在西方国家和日本,HCC的主要病因是HCV感染。无论潜在的肝纤维化程度如何,HBV感染都有直接的致癌作用,但在HCV感染者中,若不伴有重度肝纤维化,则HCC很少发生。 全世界范围内,NAFLD相关HC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美国,从2016年到2030年,该发病率预计将增加122%(从5510例增加到12240例)。 酒精性肝硬化是HCC的另一常见病因。 吸烟合并HIV感染也可能导致HCC的发生。抗病毒治疗在降低HCC的发生率方面是有效的,但不能根除这种风险。 与无应答的患者相比,在对干扰素治疗方案有持续病毒学应答的HCV感染患者中,HCC 的风险从6.2%降低到了1.5%。据报道,使用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HCV感染患者发生HCC的风险也会降低。 除了肝病的病因治疗外,尚无任何药物可以降低HCC的发生率。 三、HCC的监测 癌症监测旨在早期发现肿瘤,增加治疗机会,提高生存率。然而,尚无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估HCC监测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不过,数学模型、低质量的临床试验(在方法学上有局限性)以及meta分析都显示了监测对患者的生存益处。 HCC监测的目标人群是肝硬化患者,且不考虑肝硬化的病因。 由于重度肝功能不全的肝硬化患者不适合接受根治性治疗,所以没有癌症监测的必要。但因肝功能障碍而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监测,目的是确保肿瘤不会发展到按照既定标准无法进行移植的程度。 一些没有肝硬化的肝病患者也应该被纳为癌症监测目标。慢乙肝患者发生HCC的风险存在地区差异(非洲和亚洲地区的发生风险高于其他地区),且老年、男性、肝纤维化、病毒复制水平高、基因C型以及HCC家族史都提示着更高的HCC发生风险。 虽然无肝硬化的非酒精性肝病患者可能会发生HCC,但实际风险是未知的,且可能非常低。除非有方法可以识别出风险较高的患者,否则不建议对无肝硬化的NAFLD患者进行癌症监测。 HCC的推荐监测方法为:每6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联合/不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对操作者的依赖性较高,敏感度为47%-84%,特异度>90%。对肥胖患者,超声检测的实用性会降低。 四、HCC的诊断 在肝硬化患者中,利用影像学技术就可以诊断HCC(图2)。由于肝细胞在恶性转变期间会发生血管转变:良性病灶(如增生性结节)由门静脉系统分支供血,而恶性病灶由肝动脉分支供血。这种转变转化为一种独特的模式:对比增强CT或MRI可显示动脉后期明显强

中医肝病治法

中医肝病治法 今天所讲“肝病治法”,是指中医的肝病,非指西医的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治法。但西医肝病,其症状所见,往往亦表现为中医的肝病,所以二者也有联系。然中医肝病,从西医病名来说,则其包括范围甚广,因此,如果我们对中医肝病的治法,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则在临床中对很多西医疾病,用中医辨证论治,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是我为什么选择“中医肝病治法”这个题目的主要目的。现仅就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和大家进行一次学术交流,难免有错误和不全面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一、肝的经脉走向 讲中医肝病,必须首先要提一下肝的经脉行径,因为这一点是中医诊断肝病的重要依据。 肝的经脉为足厥阴经,起于足大趾的大敦穴,经足背内侧上至足内踝前,再上从小腿前内则面,经膝部上行大腿内侧面进入阴毛之际,绕过阴器到小腹,向上挟行于胃的两侧,会属于肝脏与胆腑相联络,再上行穿过横膈,散布于胁肋部,再沿喉咙的后侧,上行和目系相连,再行至额部,与督脉会于头顶之百会穴。其支脉由目系下行于颊部内侧环绕口唇里

面;又一支脉从肝脏分出,穿过横膈输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上述足厥阴肝经的行径与肝病的部位关系,主要是有关阴器、小腹或少腹以及胸胁肋部、眼目部以及头部等疾病。 二、肝脏主要生理、病理与疾病的关系 1、肝藏血 “肝藏血”出于《灵枢·本神篇》;又《素问·五藏生成篇》:“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王冰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临证常见由于肝不藏血而引起各种血证,如呕血、便血、衄血、妇女崩漏等;又肝血不足,引起肝病的证候及症状,如血虚生风而致抽搐、震颤、肢麻,以及眼目视物不清、雀目、神志不宁、多梦、失眠、惊恐等。 2、肝藏魂

中医治疗肝病

中医治疗肝病 中医认为,体质下降、饮酒、食积、郁闷、过食肥甘厚味等,都可能引起肝功能发生改变。黄疸(内湿肝炎):内经曰:诸湿肝满皆独脾土,夫黄疸为病,肌肉必虚肿而色黄,盖湿热郁结于脾胃之中,久而不散,故其土色形于面与肌肤也。盖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母能令子虚,母病子亦病,是故有诸中者。必形诸外,其症有五:曰黄汗、黄疸、酒疸、壳疸、女痨疸,虽有五疸之分,总无寒热之异。治湿热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湿在上宜发汗,湿在下宜利小便,二法并用,使上下分消其湿,则病无有不安者。此症外感之湿易治,内伤之湿难疗,外感者利水则愈,若内伤之湿者,泻水则气消,发汗则精泄,必健脾行气而后可也。方用: 白术、茯苓、薏仁、茵陈、黑栀、陈皮水煎。若欲多服去栀子。 胁痛(甲肝):脉双弦者,肝气有馀,两胁作痛。盖人胁痛者,厥阴肝经为病也,其症自两胁下,痛引小腹,亦当视内外所感之邪而治之。若因暴怒伤肝,悲衰气结,饮食过度,冷热失调,颠仆伤形,或痰积流注於胁,与血相搏,皆能为痛,此内因也。若伤寒少阳,耳聋胁痛,风寒所袭而为胁痛者,此外因也。治法当以散结顺气,化痰和血为主,平其肝导其滞,则无不愈者乎。治胁痛者,必须先平肝,平肝必须先补肾,肾水足而后肝气有养,不治胁痛,而后胁痛自平也。方用: 白芥子、山萸、熟地、当归、白芍、黑栀、甘草水煎服。 肝肾两虚(乙肝):此症於肾水亏不能滋肝,则肝木郁结而不舒,必有两胁胞闷之症,肝称木,木不能生肾中之火,则肾水日寒,必有腰背难於仰俯之症,此病者须肝肾同补,方可治愈也。方用: 白芍、当归、山萸、熟地、柴胡、肉桂水煎服。 熟地、山萸补肾之圣药,当归、白芍、柴胡、肉桂补肝之品,既云平补,似乎用药不宜有轻重,今补肝之药,多於补肾者何也,盖肾为肝之母,肝又为命门之母,岂有木旺而不生命门之火者哉。 治肝病和保肝可选用下列食疗方。 乙肝饮食 脾虚气弱者选“芪苓粥” 脾虚气弱,多见于身体虚弱缺少锻炼者,有面色苍白无华、动则气短出汗、午后下肢浮肿、舌淡苔白等症状。用等量的黄芪、云苓,磨粉过筛去渣备用。取60克大米熬粥,起锅前加入15克药粉,搅匀即服,每日2次。 肝阴亏损者选“沙麦膏” 肝阴亏损,多见于经常熬夜者,有形体瘦弱、睡觉出汗、胁肋隐痛、舌红少苔等症状。用北沙参、麦冬、酸枣仁等量,加水熬煎1小时以上,滤渣留汁,再熬浓缩,加冰糖熬成能 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肝病养生食疗综述

肝病养生食疗综述 肝病养生食疗综述 肝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由病毒性肝炎所引起的慢性肝病。 常见的肝病有肝炎、肝硬化、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肝炎主要以慢性肝炎为主,按病因学分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毒性肝炎、遗传因素所致以及其他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而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仅我国就有1.2亿入病毒感染,每年约30万入因肝病死亡。 肝病已成为当今威胁入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肝病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疲倦乏力和食欲不振。常见症状有肝区胀痛或不适,发热、恶心、呕吐、厌油腻、小腿发酸,食后胀满或自黄疽,口干,大便或干或塘,尿如浓茶、或有低烧,头昏耳鸣,眼珠发黄、皮肤发黄、舌苔发黄等。如果是肝硬化患者,还会出现腹水、腹壁血管曲张、周身水肿、尿少、肝掌、蜘蛛痣等症状和体征,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大出血。 肝硬化时,肝脏的阻力非常大,流入肝脏的血流压力会不断地增高,导致食管下段和胃底部的静脉曲张、这些曲张的静脉由一层a膜所支持,如遇粗糙、坚硬的食物摩擦,便会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从而造成危险,干硬食品如核桃、栗子、杏仁等,必须禁食。如需食用,必须用水泡软或加工成细末再食。

肝病养生食疗 1.枸杞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枸杞子中含有一种甜菜碱,可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再生,因而具有保护肝脏作用。 (i)莲子构祀茅根饮 莲子50克,构祀子、自茅根各30克,白糖适量。莲子、构祀子、白茅根洗净,自茅根切成5厘米长的段。将三者放入炖锅内,加水250克,炖锅置于大火上烧沸,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入白糖即成。有平肝滋阴,生津止渴,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症见热毒盛、发热、出血者。 (2)菊花枸杞粥 鲜枸杞子200克,菊花10克,大米100克,猪肉末50克,调料适量。枸杞子洗净备用。把大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至米粒开花,加入猪肉末、豆豉汁、构祀子、菊花、精盐、味精、麻油,稍煮后便可食用。食时可调入红糖。有益肾养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之慢性肝炎。 (3)枸杞猪肝饭 粳米200克,猪肝100克,构祀子15克,调料适量。猪肝洗净切成薄片,放于碗中,加猪油、姜丝、食盐拌匀,腌渍入味;粳米淘净,加水烧开,将枸杞子和腌好猪肝放于饭面上,盖好,转用小火炯熟,趁热拌匀作为主食用。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 2.大枣 大枣中含有丰富糖类、脂肪、蛋自质,这些物质是保护肝脏的营养剂。它能促进肝脏合成白蛋自,增加血红蛋自与自蛋自含

中医辨证治疗肝病综述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肝病综述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进展中呈“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趋势,会出现多种证型转换律,但慢性肝病的病程长,影响因素多,其病机演变的过程中多有“气郁、痰生、血瘀、正虚”的湿热证特点,故其临床表现纷繁复杂,证型转换多端,临床疗效见效缓慢。现将尽十年的慢性肝病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概况综述于下,以开拓广大医学工作者的辩证思路。 一、中医对肝病的认识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对肝脏已有比较全面、朴素、形象的论述,如:“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主敷和。”“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金匮要略》曰:“知肝之病,当先实脾。”再经过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及经验积累,对肝脏的生理、病理及肝脏的病因、病机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并出现了许多治疗肝病及肝脏相关疾病的有效方剂。王旭高认为”肝病最杂”。然肝病虽杂,却以”肝气、肝火、肝风”统之,均为肝用太过所致。始于气郁,化而为火,盛则为风,故郁而不舒为肝气,气郁化火为肝火,阳升无制为肝风。其临床表现虽然复杂多变,而其基础则为肝失疏泄、肝气郁结。一旦肝之疏泄失职,或疏泄不及,或疏泄太过,往往致肝之经气不利,肝经所过部位胀闷疼痛;且影响往往及于各脏腑,而致脏腑功能紊乱,正如王氏所言:”侮脾乘胃,冲心犯肺,挟寒扶痰,本虚标实,种种不同。”在人之体,五脏为病,各有其特征。诸如肝病多气逆,脾病多湿阻,肾病多寒厥,心病多热盛。刘渡舟认为:肝性欲散,有生升的特点,故肝病多郁。郁则经气逆,郁则血脉阻,气血不和,百病由生。肝病气分固然以气郁为重,而血分肝病因血虚肝失柔和,同样有肝郁的特征。由此可见“郁”存在于肝病的始终,是肝病的一个重要病理改变。刘老还认为,“郁”又是肝病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病理基础。验之于临床,肝气郁久不解,不但可以横逆上犯,更能化火伤阴,阴伤则气病及血,使气分肝病渐次入于血分,血分肝病肝失柔和,又常累及气分,使气郁更甚。诚如朱丹溪所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历代医家多认为肝少虚证,困此很少运用补肝之法.而张锡纯认为;“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而萌芽于肝.凡物之荫芽.皆嫩脆易伤损”。因此提出肝虚证为临床常见之证.反对片面强调攻伐肝脏.指出:“肝木于时应春,为气化发生之始,若植物有萌芽,而竟若斯平

中医院肝病科常用方剂100首

魏翔宇整理:肝病科常用方剂100首 茵陈蒿汤、茵陈四逆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便难尿赤腹胀满,功在清热与利湿茵陈四逆汤,附子共干姜,茵陈炙甘草,黄消病渐康 甘露消毒丹(《温病条辨》)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 茵陈五苓散、胃苓汤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再加茵陈治黄疸,胃苓苍朴陈草攒(cuan 二声) 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栀子柏皮汤(《伤寒论》) 栀子柏皮湿热黄,发热尿赤量不长,栀子黄柏兼甘草,清热祛湿好思量 苓桂术甘汤(《伤寒论》) 苓桂术甘仲景剂,温阳化饮又健脾,中阳不足饮停胃,胸胁支满悸眩施 二陈汤(《和剂局方》)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二妙散、三妙丸、四妙丸 二妙散中苍柏煎,若云三妙牛膝添,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 平胃散(《和剂局方》) 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息复正常 三仁汤(《温病条辨》) 三仁杏寇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存,宣畅气机清湿热,湿重热轻在气分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碧玉散、六一散 滑石甘草六一散,清暑利湿功用专,辰砂黛薄依次加,益元碧玉鸡苏裁 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

中医治肝病的优势有哪些

中医治肝病的优势有哪些?临沂中医肝病研究院肝病二室刘主任介绍,中医治疗肝病历史悠久,效果也比较明显,和西医疗法相比较,中医具有调节整体脏腑功能,扶正祛邪,调理气血等功能,特别是在抗纤维化/肝硬化的治疗方面具有西医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中医理论认为,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中医更为重视人体的内在因素,因为任何疾病的发生,不外乎“邪”“正”相争过程,“邪”是外因,是条件,“正”是内因,是根本。现代西医研究表明,肝病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的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紊乱。根据这些理论依据,采用中草药激活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治疗原则治疗慢性肝病。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对慢型肝病的治疗提出了以下几个要点: 1、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病痛。其具体为扶正祛邪,调理气血。慢肝则以正气虚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疏肝理气,清利肝胆湿热,补气活血,滋补肝肾等治法,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2、可防止肝纤维化,治肝效果更好。中医理论认为,肝病是疫毒侵入人体,湿热留恋不去,出现气滞血瘀和气血不足等症状,引起肝脏微循环障碍,血液难以进出肝脏,无法保证对肝细胞的营养供应,血流受阻;胃肠道吸收的营养难以进入肝脏;吸收在血液中的药物难以进入肝脏与肝细胞接触,无法有效发挥药物疗效;代谢废物难以排出肝脏,成为内毒素,滞留于肝脏,毒化肝细胞,甚至导致肝细胞癌变。所以,许多传统治疗肝病的药物特别是西药似乎变得低效甚或无效了。中医治肝既能抗病毒,又能起到防止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效果,效果更好。 3、副作用少不用担心病情反弹。专家指出,有些西药的副作用是相当大的,如果长期服用往往会造成一些其他损害,甚至造成药物性肝病。而中医药的副作用极小,只要按规范的方法服用,即使长期服用也不会对身体造成负担,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4、抗炎保肝增强免疫力。对慢肝辨证施治基本上是以脏腑,气血论治为原则,且以扶正治其本,祛除余邪治其标。慢肝主要是因湿热余邪未尽,其损害部位主要是肝、脾、肾三脏。肝与肾的关系是木与水的关系,即肝肾同源,肝肾同治。肝与脾的关系主要是疏泄与运化的关系。通过调理脾肾,能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也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的人感染乙肝病毒后未发病,通过检查发现表面抗原阴性。而出现了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说明人体有正常的免疫力后,即使病毒侵入,也不能侵入肝脏,而是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清除。并产生保护性抗体。 慢性肝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中医治疗肝病不仅可针对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而且在治疗肝病的同时还起到了养肝护肝的作用,治疗效果持久不反弹。临沂中医肝病研究院

终末期肝病186例临床分析

终末期肝病186例临床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肝硬化患者合并腹水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8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特征、肝功能、血常规及腹水检测特点。结果96例腹水感染组中发热、上消化道出血、腹痛、便秘发生率明显高于90例非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终末期肝病合并腹水感染的诊断,中性粒细胞数似乎更能反应感染的客观存在。腹水细菌培养不能作为排除感染的指标。腹水白蛋白低者(≤10g/L),腹水感染发生率较高,与腹水白蛋白高者(>10g/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血清胆红素66umol/l,感染率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终末期肝病腹水感染的发生与发热、上消化道出血、腹痛、便秘、低蛋白、高胆红素等有关。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是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终末期肝病腹水感染危险因素 肝硬化是肝脏对各种慢性肝损伤所产生的弥漫性纤维化和再生结节生成,是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病理阶段。合并感染是终末期肝病病情恶化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腹水感染是终末期肝病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内报道,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腹膜炎者高达10%-30%[1]。本

文通过对186例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比较有腹水感染与未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肝功能、血常规及腹水检查结果,探讨终末期肝病合并腹水感染的危险因素。便于早期预防,及时治疗,从而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病例186例患者均为2006年02月~2010年02月28日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收治的肝硬化腹水住院病人。其中96例并发腹水感染(A组),90例未并发感染(B组)。A组男72例,女24例,平均年龄45.(20~81)岁,肝炎后肝硬化64例,酒精性肝硬化26例,乙肝+酒精性肝硬化6例。B组男6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7(18~78)岁,肝炎后肝硬化62例,酒精性肝硬化22例,不明原因肝硬化6例。 1.2诊断标准终末期肝病诊断符合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病例按肝硬化Child—Pugh 改良分级法打分,将血清胆红素、腹水、血清白蛋白浓度、凝血酶原时间及肝性脑病的有无及其程度等5个指标的不同程度,分为三个层次(1,2,3)进行计分。腹水感染的诊断标准[3]:①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腹胀;②查体腹部张力增高,轻重不等的压痛、反跳痛; ③腹水量迅速增多、利尿效果不好;④腹水检查多核细胞数﹥0.25×109/L,常规白细胞(WBC)总数或分类可升高;⑤腹水培养发现致病菌。疑诊标准:以上标准①~④中符合2条以上,但腹水培养未发现致病菌。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 中医辩证治疗: 在中医书籍中,没有肝硬化的病名,只有与肝硬化病相类似的症状。最早见于《内经》。《灵枢?水胀》篇云:“鼓胀何如?”歧伯日:“腹胀身皆大,大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对症状的描述颇为详细。《难经?五十六难》谓:“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发肌肤。”其症状的描述与肝硬化引起的脾脏肿大颇为吻合。现代医学的肝硬化,或肝硬化腹水,属中医的“单腹胀”,“水臌”的范畴。 (一)气滞湿阻: 症状: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腹部青筋暴露,两胁胀痛,食欲不振,食后作胀,肢体困倦,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疏肝理气,健脾除湿。 方药:柴胡舒肝散合胃苓汤加减:柴胡、枳壳、香附、白芍、陈皮、川芎、厚朴、苍术、泽泻、茯苓、大腹皮、肉桂。 (二)气滞血瘀: 症状:腹大坚满,青筋暴露,胁下肿块刺痛,面色黎黑,皮肤可见丝纹状血痣,手掌赤痕,口干渴,但欲漱口而不欲咽下,大便色黑,唇色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细涩。 治则:活血化瘀,利水消胀。 方药:调营汤加减:当归、赤芍、川芎、元胡、莪术、三棱、大黄、瞿麦、茯苓、大腹皮、桑皮、枳壳、红花。 (三)湿热蕴结: 症状:腹大坚满,脘腹撑急胀痛,烦热口苦,渴而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尖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则: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黄芩、黄连、厚朴、枳壳、陈皮、半夏、猪苓、茯苓、泽泻、茵陈、大黄、栀子。 (四)寒湿困脾。 症状: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闷,得热稍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舌苔白腻脉缓。 治则:温中化湿。 方药:实脾饮加减:茯苓、白术、厚朴、大腹皮、木香、附子、干姜、青皮、枳壳。(五)脾肾阳虚 症状:腹部胀大,入暮益甚,控之不坚,兼有面色晦滞,畏寒肢冷,身体疲倦,尿少便溏或下肢浮肿,舌质淡胖苔薄白滑。脉沉细无力。 治则: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附子、肉桂、车前子、猪苓、黄芪。 (六)肝肾阴虚 症状:腹大胀满,甚则青筋暴露,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面黑唇紫,口燥心烦,手足心热,

名中医肝病治疗秘方

名中医肝病治疗秘方 一零九、通治方(10) 109.1 加味逍遥散 【来源】程爵棠,《浙江中经学院学报》(1)1982年 【组成】柴胡6克,制香附15克,广郁金、枳壳、广木香、当归、白芍各9克,白术、 茯苓各15克,薄荷6克(后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疏肝解郁,调理肝脾。 【方解】盖肝为气血调节之枢,主疏泄而喜条达舒畅。若七情失调,怒惊忧愁,必使 肝失条达之性,而导致肝气郁结,久郁不解,必变证蜂起,如清代华岫在《临证指南》按 语中说:“不知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畅,故气之升降开阖枢机不利,继而诸郁随作。 诸郁之起必以气郁为先导,气郁者,肝郁也。肝气一郁,诸郁必相因而起。”然肝郁之为 病,非止一端,故前人有“气郁为百病之源”,“万病不离乎郁”、“诸郁皆属于肝”之说。其 治之要,正如清·赵养葵云:“惟其相因,予以一方治其木郁,诸郁皆因而愈,逍遥散是也。”

治宜疏肝解郁,或随证加入一二味对证之品。然逍遥散为肝脾同治之方,其疏肝解郁之力 不足,故加入制香附、广郁金等味以增强疏肝解郁之功效。故方中君以柴胡、疏肝解郁; 臣以制香附、广郁金、炒枳壳、广木香、薄荷解气郁、散血瘀,助君药以增强疏肝解郁之 功以复肝用;佐以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以充肝体;茯苓、白术、甘草健脾和胃,脾健以拒 肝郁之欺侮,此即道“上工治未病”之旨。又甘草能协调诸药之性,故兼之为使。诸药配伍 为用,共奏疏肝解郁、调理肝脾之功。从而使肝郁得解,肝体得养,脾胃得实,诸病向愈。 【主治】可用于因肝气郁结所致的慢性肝炎,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咽喉病,目疾 和妇科病等诸病。症见胁痛、胸闷、头晕、体倦、纳呆或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或 咽中似有异物梗塞,吞不下,吐不出等症。 【加减】若气郁上焦,加木蝴蝶,苏梗各9克,桔梗3克,白蒺藜9克;气郁中焦,加 佛手、婆罗子各9克;气郁下焦,加乌药、小茴香各9克;气逆于上,加沉香3克,苏子、 刀豆壳各9克。同时再随证加减,例如:

肝病综述

肝病综述 肝脓肿 概述 全身性细菌感染,特别是腹腔内感染时,细菌侵入肝脏,如果病人抵抗力弱,可发生肝脓肿。 病因 细菌可以下列途径进入肝脏:①胆道:细菌沿着胆管上行,是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原因;②肝动脉:体内任何部位的化脓性病变,细菌可经肝动脉进入肝脏;③门静脉:已较少见。④肝外伤:特别是肝的贯通伤或闭合伤后肝内血肿的感染而形成脓肿。 症状 细菌性肝脓肿多为继发病变,其临床表现受原发疾病的影响,多系在原发病病程中骤起寒战、高热、大汗,肝区或右上腹痛并伴有厌食、乏力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多发性肝脓肿症状最重,单发性者症状较为隐匿。严重时,由于肝脏的广泛性损害可出现黄疸和腹水。 检查 查体有时可见右季肋区呈饱满状态,甚至可见局限性隆起,右下胸及肝区叩击痛,肋间有压痛及皮肤可出现凹陷性水肿;肝脏常肿大,有明显触痛,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有时出现贫血。肝功能试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X线胸部透视:右叶脓肿可见右膈肌升高,运动受限;肝影增大或局限性隆起;有时伴有反应性胸膜腔积液。左叶脓肿,X线钡餐检查常有胃小弯受压,推移征象。超声波检查在肝内可显示液平段。肝扫描,CT及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对诊断肝脓肿的存在和定位有一定价值。 治疗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一)全身支持疗法:给予充分营养,纠正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多次小量输血和血浆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抗生素治疗:应使用较大剂量。由于肝脓肿的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在未确定病原菌之前,可首选对此两种细菌有效的抗菌素,然后根据细菌培养和抗菌素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菌素。 (三)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单个脓肿,应施行切开引流,病程长的慢性局限性厚壁脓肿,也可行肝叶切除或部分肝切除术。多发性小脓肿不宜行手术治疗,但对其中较大的脓肿,也可行切开引流。 (四)中医中药治疗:多与抗生素和手术治疗配合应用,以清热解毒为主。药物性肝病(药源性肝病)

-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方案及药方

病毒性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方案及药方 应用中药治疗肝硬化已经历了长期的实践,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乙肝病人应用中药进行治疗,一要根据中医辩证理论,分析气血阴阳和寒热虚实;二要结合中药的性味归经。有针对性的选用药物。 下面分类介绍各种不同症状与证候肝硬化的治疗方案及药方。 (一)辩证论治 1.湿热内蕴 (a)热重于湿: 证候:身目俱黄,其色鲜明如橘子色,口干口苦,恶心厌油,纳差,上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清热利湿。 药方:茵陈蒿汤加味。茵陈40g,栀子12g,大黄9g(后下),制鳖甲9g,生石膏50g。 (b)湿重于热: 证候:身目俱黄,其色较鲜明,口淡或粘,恶心纳呆,胸脘痞满,倦怠乏力,便溏或粘滞不爽,小便黄。舌质淡而润,

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利湿清热,健脾和中。 药方:?茵陈五苓散。茵陈30g,茯苓20g,白术15g,猪苓20g,泽泻15g,桂枝6g,制鳖甲9g。 2.寒湿困脾 证候:身目皆黄,其色较晦暗,呕逆纳少,脘闷腹胀,畏寒肢冷,身体困倦,大便稀溏,小便色黄。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治法:温阳散寒,健脾利湿。 药方:茵陈术附汤。茵陈20g,制附子9g,白术15g,干姜6g,茯苓15g,泽泻12g,甘草6g,制鳖甲9g。 3.热毒内陷 证候:起病急骤,突然出现黄疸,脘腹胀满,心烦口渴,极度乏力,口有肝臭味,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或伴高热,病情迅速恶化,神昏谵语,衄血。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干燥,脉弦数或弦大。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药方: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水牛角30g(先煎)黄连15g,?黄芩15g,黄柏12g,生地15g,赤芍15g,丹皮12g,制鳖甲9g。 4.肝郁气滞 证候:右胁或两胁胀痛,痛无暄外,胸闷腹胀,易急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