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原理》第九章考点手册

《管理学原理》第九章考点手册

《管理学原理》

第九章组织变革

考点29 组织变革的动因与目标、方式与内容(★★★一级考点,一般单选、多选、论述)

1.组织变革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调整、改革和适应的过程。组织变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效能高。

2.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因:

(1)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科技进步的影响。

(3)环境资源的影响。

(4)竞争观念的改变。

(5)全球化。

3.组织变革的内部动因:

(1)战略的调整。

(2)设备引进与技术的变化。

(3)员工受教育的提高。

(4)组织规模和范围扩大,原来的组织结构变得不适应。

4.组织变革的目标:使组织、管理者、员工更具环境适应性。

5.按照变革的程度与速度,可以分为渐进式变革和激进式变革。

6.渐进式变革是管理者逐步地修正和改正一些事情,以渐进的方式对变化做出反应。激进式变革是管理者快速地抛弃传统的习惯做法,以激进的方式对变化做出反应。

7.组织变革的内容:

(1)人员变革:组织成员在工作态度、期望、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

(2)结构变革:对组织设计、权利的分配、分工与协调等方面进行的变革。例如,可将几个部门合并在一起,或者减少管理层次、拓宽管理幅度使组织扁平化。

(3)技术变革:是对组织所使用的设备、工具、技术、工艺、方法等方面进行的变革。

(4)组织文化变革。

考点30 组织变革的过程与阻力、组织变革新举措(★三级考点,一般单选、多选)

1.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了一种三步骤变革过程分析方法。他的“解冻—变革—再冻结”的模型被许多管理者所采用。

2.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对于可能失去利益和权力的恐惧、保守的组织文化、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等都可能影响变革。

3.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

(1)开诚布公地与员工沟通。

(2)让员工参与到变革中。

(3)利用成功的变革模式。

(4)减少不确定性。

(5)谈判。

4.组织变革的动力则是发动、赞成和支持变革并努力去实施变革的驱动力。

5.组织变革新举措:

(1)组织结构扁平化

(2)组织运行柔性化

(3)组织协作团队化

(4)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

《管理学原理》第九章考点手册

《管理学原理》 第九章组织变革 考点29 组织变革的动因与目标、方式与内容(★★★一级考点,一般单选、多选、论述) 1.组织变革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调整、改革和适应的过程。组织变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效能高。 2.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因: (1)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科技进步的影响。 (3)环境资源的影响。 (4)竞争观念的改变。 (5)全球化。 3.组织变革的内部动因: (1)战略的调整。 (2)设备引进与技术的变化。 (3)员工受教育的提高。 (4)组织规模和范围扩大,原来的组织结构变得不适应。 4.组织变革的目标:使组织、管理者、员工更具环境适应性。 5.按照变革的程度与速度,可以分为渐进式变革和激进式变革。 6.渐进式变革是管理者逐步地修正和改正一些事情,以渐进的方式对变化做出反应。激进式变革是管理者快速地抛弃传统的习惯做法,以激进的方式对变化做出反应。 7.组织变革的内容: (1)人员变革:组织成员在工作态度、期望、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 (2)结构变革:对组织设计、权利的分配、分工与协调等方面进行的变革。例如,可将几个部门合并在一起,或者减少管理层次、拓宽管理幅度使组织扁平化。 (3)技术变革:是对组织所使用的设备、工具、技术、工艺、方法等方面进行的变革。 (4)组织文化变革。 考点30 组织变革的过程与阻力、组织变革新举措(★三级考点,一般单选、多选) 1.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了一种三步骤变革过程分析方法。他的“解冻—变革—再冻结”的模型被许多管理者所采用。 2.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对于可能失去利益和权力的恐惧、保守的组织文化、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等都可能影响变革。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管理概述 1、管理的概念 管理:管理是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的特征 A、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B、目的性:管理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C、矛盾性:有限的资源与互相竞争的多种目标的矛盾 D、普遍性: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并有一致认可的目标,就有管理的存在 E、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F、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3、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4、管理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是合理组织生产的需要,反映了管理的必要性。 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管理服务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反映了管理的目的性。 5、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科学性:指管理活动中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反映在管理对象的客观性,管理活动的实践性,管理理论的系统性,管理学科的发展性。但它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无法重复检验。 艺术性:指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强调实践性。 6、组织成员的组成: 管理者和非管理者。管理人员与非管理人员的最根本区别:是否对他人的工作负责。 管理者分类: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7、管理者的十种角色: 人际角色:名誉领袖,邻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危机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8、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熟悉、精通、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处理组织内外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要求管理者了解和尊重别人的感情、思维方式和个性,能够觉察别人的动机和需要,掌握评价和激励员工的技术和方法 概念技能:对事物整体及相关关系认识、洞察、分析、判断和概括的能力。要求管理者能够正确、迅速看到组织的全貌,了解组织内外部环境中各种事物间的关系,找出关键性因素,抓住问题实质,果断决策的技能 9、管理学的学科特点:一般性,多样性,历史性,实践性,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过程的内在规律性。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试验法。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 法约尔—经营管理之父; 韦伯—组织理论之父 2、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要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标准化:操作方法,工具,机器材料,作业环境 ?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工人和雇主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变对抗为合作 ?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经验工作为科学工作 ?实行职能工长制 ?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3、组织管理理论: 1>提出了企业经营的六种基本活动: A、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加工; B、商业活动,批销售,采购,交换; C、财务活动,指资金的取得与运用; D、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职工安全; E、会计活动,如会计,统计; F、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管理学原理 第九章

第九章组织中的职权配置 第一节职权划分 识记: 1.直线职权 直线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做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 2.参谋职权 参谋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辅助性职权,包括提供咨询、建议等。 3.职能职权 职能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原属于直线管理者的那部分权力,大部分是由业务或参谋部门的负责人来行使的。 领会: 1.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的关系 P189表9-1 2.为什么要适当限制职能职权 职能职权的出现是为了有效地实施管理,但也带来了多头领导,所以有效地使用职能职权在于正确的权衡这种得与失。 第二节授权 识记: 1.授权 授权是指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行动权。 领会: 1.授权的步骤 (1)要将任务委派给接受授权的下属,并明确应当取得的成果;

(2)将完成任务所必须的职权授予下属; (3)要使下属承担起对所接受的任务、要求和职权的义务。 2.组织中的职权分裂 3.有效授权的要求 (1)要有善于接受不同意见的态度; (2)要有放手的态度; (3)要允许别人犯错误; (4)要善于信任下级; (5)要善于适度控制。 第三节集权与分权 识记: 1.集权 集集权意味着权力集中到较高的管理层次。集权制指组织的管理权限较多的集中在组织的最高管理层。 2.分权 分权表示职权分散到整个组织中。就是把管理权限适当分散在组织的中下层。 领会: 1.衡量集权与分权程度的标志 (1)决策的数目。基层决策数目越多,分权程度越高。 (2)决策的重要性及其影响面; (3)决策审批手续的简繁。 2.集权制组织的特点 (1)经营决策权大多集中在高层领导,中下层只有日常的决策权限; (2)对下级的控制较多,例如下级的决策前后都要经上级的审核; (3)统一经营; (4)统一核算。 3.分权制组织的特点 (1)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限;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九)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九) 第九章激励 一、名词解释: 1、激励 2、动机 3、正强化 4、负强化 二、单项选择题: 1、需要层次理论,是由()最先提出的 A. 赫茨伯格 B. 马斯洛 C.弗鲁母 D. 亚当斯 2.在激励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发现职工的() A. 安全需求 B. 现实需求 C. 主导需求 D. 自我实现的需求 3.在赫茨伯格的领导理论中,下列哪一个因素与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关?() A. 激励因素 B. 保健因素 C. 环境因素 D. 人际因素 4、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提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 A、需要层次理论 B、成就需要理论 C、ERG理论 D、双因素理论 5、有一种强化方法是撤除消极的行为后果,以鼓励良好的行为。这种方法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三、多项选择题: 1.在双因素理论中,更多的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A.责任感 B.与同事的关系 C.薪水 D.成就 2.激励理论可以分为() A.过程型激励理论 B.内容型激励理论 C.行为改造激励理论 D.强化激励理论 3.赫茨伯格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 A.满意因素 B.不满意因素 C.保健因素 D.激励因素 4.根据双因素理论,()往往与职工的不满意关系密切。 A.企业政策 B.工作的成就感 C.工资水平 D.责任感 5、强化的方法按强化的手段来划分有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E.学习 6、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兰(D.C.Maclelland)提出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 A.权力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对成就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E.对社交的需要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管理概念 管理的含义:在特定的环境下,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者的含义:指挥他人工作的人员,有直接下属。主要工作是促进他人做好工作而不是事必躬亲地工作。 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从事自己管理的范围内的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2.人际技能:与他人共事,激励或指导组织中的各类人员或群体的能力。3.概念技能:在洞察既定环境复杂程度的能力和减少这种复杂性的能力。 不同层次管理者技能的差异:高层管理者需要具备多点的概念技能,基层具备多点的技术技能。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泰勒的科学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到达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济管理。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让管理人员和工人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2.在工资制度上采用差异计件工资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便推广。5.在企业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和执行只能分开。6.实施职能工长制。7.进行例外管理。 “社会人”。2.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是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和提高工人的士气。3.企业中存在"非正事组织“。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第三章: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O,T),内部环境包括组织文化和组织经营条件〔S,W) 外部一般环境包括:政治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环境〔S〕,技术环境〔T〕,自然环境〔N〕 外部任务环境包括:竞争者,顾客〔或卖房,服务对象〕,供给商,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第四章:决策 科学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 科学决策的过程: 决策树: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1.保守型〔悲观原则,极大极小原则〕2.进取型〔乐观原则,极大极大原则〕3.稳妥型〔最小懊悔值法,遗憾原则〕

管理学原理第911章测试题

管理学原理第九章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作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称为〔〕 A.直线职权 B.参谋职权 C.职能职权 D.职能--参谋职权 2.在参谋的形式中,“智囊团〞或“参谋班子〞属于〔〕 3.一般认为,限制职能职权的使用所得常常是〔〕 4.某公司财务经理授权会计科长管理应付款,会计科长由于太忙,不能亲自处理,便授权属下一位会计负责此事。会计科长对应付款的管理〔〕 A.不再负有责任 B.责任与原来一样 C.责任减轻 D.不再负有主要责任 5.职权的组织中,是集中还是分散,不是职权的〔〕 A.大小问题 B.高度问题 C.种类问题 D.控制问题 6.一般来说,集权或分权的程度,常常根据各管理层次拥有的〔〕的情况来确定。 A.领导权 B.决策权 C.方案权 D.组织权 7.以下几种做法中,哪一种最能说明该组织所采取的是较为分权的做法?〔〕 C.更多、较为重要的决定可由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做出 8.以下不属于分权制组织特点的是〔 ) A.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限 B.上级的控制较多 C.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 D.实行独立核算,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 二、多项选择题 1.集权程度高的特征包括〔〕 A.基层决策数目很少 B.低一级的管理层次做出决策时不需请示 C.下级做出的决策无关紧要 D.决策前,必须请示上级 E.决策后,必须呈报上级领导作出审批 2.分权制就是把管理权限适当分散在组织的中下层,其特点包括〔〕 D.实行独立核算,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 3.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包括〔〕 4.个人管理的优点包括〔〕 A.责任明确 B.行动迅速 C.集思广益 D.效率较高 E.职责别离 5.董事会的主要职能有〔〕 E.批准预算 三、名词解释题 四、简答题 1.组织内的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的区别。 2.简述进展有效地授权时,管理者应当遵循的要求。 姓名:准考证号码:

管理学原理第九章自测练习题.doc

Chapter Nine: Leadership and Trust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1. The Blake and Mouton managerial grid is a part of which group of approaches? a. Trait b. Situation c. Transformational d. Behavioral 2. leaders usually make decisions on their own and announce them to their direct reports. a. Autocratic b. Democratic c. Participative d. Charismatic 3. A leader who involves employees in decision-making, delegates authority, and gathers input from employees, but makes the final decision his/herself is using the style of leadership. a. democratic-participative b. laissez-faire c. autocratic d. democratic-consultative 4. Fiedler's LPC theory states that task oriented leaders are more effective in situations that are a. highly complex. b. either highly favorable or highly unfavorable. c. moderately favorable. d. either moderately favorable or highly unfavorabl e. 5. In moderately favorable situations, according to Fiedler which leader performs better? a. Structure oriented b. Position oriented c. Task oriented d. Relationship oriented 6. According to House's path-goal theory a(n)leader is one who actively seeks subordinate and group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when making decisions that affect them. a. directive leader b. supportive leader c. achievement-oriented leader d. participative leader 7. The type of leader generally does not generate much emotion, passion or excitement among his or her followers. a. participative b. charismatic c. transformational d. transactional 8. was the term used by researchers at Ohio State to describe the leadership behavior that is most similar to employee-centered behavior. a. Participative leadership

管理学原理第九章测试

第九章组织变革 班级姓名 一、单选题 1. 组织变革的根本目的是 A. 增强员工团结力 B.提高组织的效能 C.提高企业声誉 D.改变企业形像 2.下列不属于企业变革内部因素的是 A. 战略的调整 B.设备引进与技术的变化C竞争观念的改变 D.员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3.变革步子迈得较慢,每一次的改变幅度都不是很大指的是 A.渐进式变革 B.激进式变革C一次性变革 D.长期性变革 4()是对组织设计、权力的分配、分工与协调等方面进行的变革。 A人员变革 B.结构变革 C.技术变革 D.组织文化变革 5.巩固新习惯,强化变革的成果是指 A. 解冻 B.变革 C.再冻结 D.再变革 6. 伊士曼—柯达公司生产工厂的管理层次一度达到了13层,这阻隔了负责生产 的总经理和工人的联系。现在,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管理层次减少为4层。这反映了管理信息系统与技术的作用为目 A促进管理方式的变革 B. 导致组织结构扁平化 C.触发业务流程再造D建立和保持组织竞争优势 7. 光明公司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时,对组织内部进行了全面调整,打破了单一的部门设计,成立了跨部门的工作团队,这些团队为改进产品提出了许多建议。该公司的做法属于组织变革中的 A.结构变革 B.技术变革D.文化变革 C.人员变革 8.面对动态变化、竞争加剧的世界经济,管理者必须注意考虑环境因素的作用,以便充分理解与熟悉环境,,从而能够做到有效的适应环境并 A进行组织变革B保护组织稳定c减少环境变化D推动环境变化 9.当代管理机构组织变革的典型趋势是 A管理层次复杂化B组织结构扁平化C管理幅度日益减少D锥形结构更受欢迎10.对组织设计、权力分配等方面所进行的变革是 A. 人员变革B结构变革C.技术变革D组织文化变革 11.下列不属于组织变革过程的是 A解冻B变革C.再冻结D.融化 12.光明公司对组织内部进行了全面调整,打破单一的部门设计,成立了跨部门的工作团队。该公司的做法属于组织变革中的 A.人员变革 B.技术变革 C.结构变革 D.文化变革 13.对组织所使用的技术、工艺、方法等方面进行的变革是 A. 人员变革 B.结构变革 C.技术变革 D.组织文化变革 14.乙企业由最初的200人发展为现在的2000多人,其经营范围也相应扩大。由此,企业从部门设计、层次划分、权力分配等方面进行了变革。这种变革属于A .人员变革B .结构变革C .技术变革D .组织文化变革 15.某公司通过培训改变员工的认知、工作态度和期望,从组织变革角度讲,这属于 A .结构变革 B .技术变革 C .人员变革 D .文化变革

管理学原理各章知识要点

一、创业过程的四步骤 1,分析环境;2,识别机会及潜在竞争优势;3,启动新事业;4,管理新创事业。 二、创建客户回应文化的关键变量: 1,员工自身:良好的聆听技巧,待人友善,组织公民行为;2,自由度;3,授权。 三、创建客户回应文虎爱应该做的工作 1,甄选;2,培训;3,组织工作;4,授权;5,领导工作;6,绩效考核;7,奖赏。 第三章 一、计划的优点 1,提供指导;2,减少变化的影响;3,减少浪费;4,便于控制。 二、计划的缺点 1,导致僵化;2,难以在一个动态环境中得到发展;3,不能代替直觉和创造性;4,使管理者关注今天的竞争而不是没那个天的存亡。 三、MBO中的一般要素 1,目标明确;2,参与决策;3,明确的时限;4,绩效反馈。 四、如何设定员工的目标 1,明确员工的关键任务;2,给每项关键工作任务设定具体目标和挑战目标;3,允许员工积极参与;4,按先后次序列出目标;5,建立反馈机制来评价目标过程;6,将报仇与目标完成度挂钩。 五、外部环境中7种潜在的机会来源 1,意外之事;2,不协调之事;3,过程的必要性;4,产业与市场结构;5,人口统计数据;6,认知变化;7,新知识。 六、企业家性格类型 1,对成就有着非常执着的追求;2,非常自信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3,仅仅接受适度的风险。 七、比较企业家与传统管理者的5个维度 1,主要动机;2,时期倾向;3,活动;4,风险倾向;5,对失败与错误的态度。

一、决策过程 识别问题、确定决策标准、确定决策标准权重、拟定备选方案、分析方案、选择最佳方案、实施方案、评价决策效果。 二、理性假设有哪些 1,问题清楚而且明确;2,单一而定义准确的目标;3,方案和结果是已知的;4,偏好是清楚的;5,偏好是一贯和稳定;6,不存在时间或成本约束;7,最终选择将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创造性三元素 1,专长;2,创造性思维;3,任务动机。 四、阻碍创造力的五种组织因素 1,预期评估;2,监督;3,外部促进因素;4,竞争;5,受约束的选择。 五、团体决策的优点 1,能够提供更加完整的信息;2,能提高决策方案的接受程度;3,能提高合法性。 六、团体决策的缺点 1,耗费时间;2,存在团体思维;3,责任模糊。 第五章 一、五种权力 1,强制权;2,奖赏权;3,法定权;4,专家权;5,建议权。 二、影响结构的因素 1,战略;2,规模;3,技术;4,环境 三、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1,组织设计:无边界,团队,授权;2,信息共享:公开、及时、准确;3,领导:共同的愿景、写作;4,组织文化:相互关系密切、集体意识、关心、信赖。 四、组织文化的十个特征 1,成员的统一性;2,对团体的强调;3,人员关注;4,单位的一体化;5,控制方式;6,风险承受;7,酬劳标准;8,冲突的宽容程度;9,手段-目的倾向性;10,系统开放程度。

管理学原理第九章(检查纠偏)

管理学原理教案(首页)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案(续页)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想法究竟是什么? 任务一分析控制过程 一、控制的概念及作用 (一)控制的概念 控制是管理的一项重要的职能,它与计划、组织、领导工作是相辅相成、 互相影响的,它们共同被视为管理链的四个要素和环节。 (二)控制的作用 1. 控制是完成计划的重要保障 2. 控制是提高组织效率的有效手段 3. 控制是管理创新的催化剂 4. 控制是使组织适应环境的重要保证 二、控制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2.重点控制与全面控制相结合 3.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相结合 三、控制过程 (一)制定控制标准 1.控制标准的类别 1.1定量标准 1.2定性标准 2.确定标准的方法 2.1统计方法即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或对比同类企业的水平,运用统计学 的方法确定有关标准——统计标准,它常用于制定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 济效益有关的标准。 2.2工程方法即以准确的技术参数和实测的数据为基础来确立有关标准, 主要用于测定生产定额标准。 (3)经验估计法即由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凭经验来制定标准,它是一种带

有浓厚主观判断色彩的方法,一般作为上述两种方法的补充。 3.关键控制点的选择 关键控制点的“关键性”在于该因素对整个运作过程及其结果的影响大小,它可能是经营活动中的一些限制因素,也可能是能够使计划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因素。 4.制定控制标准的要求 4.1标准的可量化程度高 4.2标准应当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4.3标准应当带有先进性、可行性 4.4标准应当有一定的弹性 (二)衡量工作绩效 1.收集绩效信息 1.1现场观察 1.2统计报告 1.3口头汇报 1.4书面报告 1.5抽样检查 2.比较衡量偏差 (三)纠正偏差 1.找出偏出产生的原因 1.1原先制订的计划或标准本身就存在偏差。 1.2组织内部因素的变化。 1.3组织所处外部环境的影响。 2.选择恰当措施纠正偏差 2.1调整或修订原有的计划或标准 2.2改进工作方法 任务二选择控制方法 一、控制的类型 (一)按照控制点不同划分 1.事前控制 2.事中控制

管理学原理复习笔记-人大出版社焦叔斌著版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进 ·泰罗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哪几个原则? 1、确立每项工作的科学工作方法 2、合理的选拔工人,使得人适其事 3、教育、培训、强化工人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来工作 4、管理者和工人精诚合作、共担工作和责任 ·泰罗强调科学管理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1、劳资双方精神革命(精神上意识到要合作) 2、用严密的科学调查和知识取代过去凭借习惯、经验、个人判断处理工 作的做法 ·法约尔提出的企业六种基本活动是什么 1、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等 2、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等 3、财务活动——资金的筹措和运用 4、安全活动——设备维护和员工安全等 5、会计活动——货物盘存、成本统计、核算等 6、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法约尔提出的14条管理原则是什么 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同一方向、个人利益服从总体利益、报酬、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保持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特征是什么 1、劳动分工或专业化。每个职位的权力与义务都有明确规定,人员按职 业专业化进行分工 2、正式的人员选拔。人员选拔完全根据职务所要求的技术能力,在职人 员要受到评估 3、自上而下的职权等级系统。组织内的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 安排,形成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4、正式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制定的规则和纪律以 及办事程序

5、职业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是一 种职业管理人员。 6、非个人的人际关系。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 只受职位关系而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韦伯指出组织中的三种权力是什么。 传统的权力、基于超凡魅力的权力、基于法律和理性的权力 ·泰罗、法约尔和韦伯研究管理问题的视角有何不同?理论有何共同之处? 不同:泰罗主要关注工厂现场的管理问题;法约尔更多从组织整体角度进行思考;韦伯集中研究管理中的组织问题 共同:强调管理要用事实、理性、逻辑框架和规则来代替随心所欲和个人习惯 ·什么是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是1924~1932年之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在霍桑工厂为测定各种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而进行的一系列研究。霍桑实验一定程度标志着人际关系学说的确立。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研究照明对于工人生产率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照明强度并不直接与群体的生产率有关,而是有其他因素发挥影响。 第二阶段,梅奥加入研究,扩大了内容,包括对工作的重新设计,工作周和工作日长度的改变,引入工间休息时间,以及基于个人的工资计划和基于群体的工资计划的比较等。 通过霍桑实验,梅奥等人认识到,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方面的影响。 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奥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新观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社会和心理因素等方面所形成的动力对效率的影响比金钱更大;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有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信息的联系)之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社会情感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这种无形组织有他特殊的情感、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 3、新型的领导通过增加员工满足程度来提高人们的士气,从而提高效率。领导

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I.《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II.第一章:管理导论 1.管理: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权利为依托,以可利用的资源为保障通过对组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对组织活动科学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过程。 2.管理者:协调与监管其他人工作,以使组织目标达到的人。 (基层、中层、高层) 3.组织的特点是什么? •有明确的目标 •精密的结构 •人 4.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5.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名义领袖、领导者、联络员) •信息传递角色(监管、宣传、发言) •决策制度角色(企业家、危机处理者、谈判者) 6.卡茨的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工作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人际关系技能(合作、沟通、协调) •概念技能(思考和表达想法的能力)高层管理者更为重要 其他(管理人力资源、激发承诺、管理变革、使用有目的性的人脉网络等 7.承诺升级:决策者做出错误决策时,决策者仍倾向于做出同样的决策 III.第二章决策 1 .决策的过程(八个) •明确决策标准 •为标准分配权重 •开发备选方案

•分析备选方案 •选择备选方案 •执行备选方案 •评估决策效果 2.管理者决策的方式 •理性假设:问题清晰、不模糊;有实际的目标;方案结果皆可知;最终选择利益最大化•有限理性:受到处理信息能力的限制 •直觉决策:基于感觉、经验 •基于事实 3.决策的分类 •程序化:经常反复出现、性质相近的示例性问题,按程序化步骤、常规原则和方法进行决策。 •非程序化:针对偶然的、新颖的、性质的和结构不明的问题进行决策。 4.决策的条件 •确定性:存在确定的目标、面对确定的自然状态的各个行动方案都有确定的结果的决策•风险 •不确定性:不确定目标和自然状态 12种常见的决策错误和偏见包括过度自信、即时满足、锚定效应、选择性知觉、确认、框架效应、可获得性、代表性、随机、沉默成本、自利、事后聪明 5.怎么理解决策? 广义的决策是人们针对所要决绝的问题,对未来活动的方向、目标、内容,以及程序、途径、 方式、措施等进行设计和计划,制定并选择出行动方案。并根据方案执行过程中反馈情况,对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的过程。狭义的决策是指从各备选方案中选择出行动方案的过程。 第三章管理外部环境和组织文化 1.根据万能论和象征论比较管理者的行为 •万能论:管理者直接对组织的成败负责 •象征论:组织的成败绝大数取决于外界的不可控因素 •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影响管理者决策。 2.组织文化的七个维度 关注细节、结果导向、人本导向、团队导向、进取心、稳定性、创新、风险承担 3.企业文化的作用 导向功能。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企业目标的指引。 约束功能。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道德规范约束 凝聚功能以人为本团结友爱 激励功能

《管理学原理》第九章知识点

第九章权力分配与人员配置 第一节权力的分配 ●直线权力是组织中,上级指挥下级的权力,表现为命令权力关系; ●参谋权力是组织成员所拥有的向他人咨询或建议的权力。 ●职能权力是根据高层管理者的授权而拥有的对其他部门或人员的直接指挥权。 1)授权,就是指上级赋予下级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拥有相当的自主权而行动。 2)集权与分权:组织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在组织内部进行分工,有需要保持组织行动的一致性。前者属于分权,后者属于集权。任何组织都需要有一定的集权,也需要一定的分权。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1.组织规模大小;2.决策问题的重要性程度;3.下级管理者的素质;4.控制水平的高低;5.环境的动荡程度。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挑战是确保自身所在公司拥有一支高质量的员工队伍。获得和留住有能力、有才华的员工,对每一个组织的成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影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外在因素:经济、工会、法律环境、人口趋势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其应用形态包括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 ●人力资源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和资本性人力资源。前者是个体未经任何开发的遗传素质。后者,也称为人力资本,是经过教育、培训、健康与迁徙等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源。仅将人力作为资源是不够的,还应将其变成资本,成为组织财富,为组织所用,并不断增值,给组织创造更多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结合一定的物力、财力,对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和财力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适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包括基础业务,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和职位分类;核心业务,选聘、培训、考评职业发展管理;和其他工作,人事统计、考勤、档案管理、合同管理、退休人员管理、健康安全管理等。 1)人力资源规划,管理者用来保证正确数量、类型的合格人员在正确时间处于正确位置的一个过程。通过规划,组织能避免突如其来的人员短缺和人员过剩。具体来说,人力资源规划包含两个步骤:第一,评估当前的人力资源;第二,满足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 2)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晋升规划、补充规划、培训开发规划、调配规划和工资规划几个方面。在设计具体内容时,往往需要借助人力资源储备图来对组织内成员加以分析。此外,编制人力资源规划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管理学原理复习大纲

管理学原理复习大纲 第一章管理概述 掌握管理的概念及其要素、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内容、管理的原则、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重点掌握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和管理者的十种角色. 第二章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 掌握古典管理理论中的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核心是提高工作效率;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提出了理性—合法式权威.掌握梅奥及其所领导的霍桑试验的基本发现,如社会人、非正式组织;麦格雷戈的X—Y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组织文化的结构和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的内容。重点掌握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五大职能、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的内容。 第三章决策 掌握决策的概念、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程序;掌握头脑风暴法的概念、德尔菲法的基本含义和特点;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法、决策树法和非确定型决策方法的原理和求解思路。重点掌握决策程序、决策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计划 掌握计划的概念、计划的形式分类;掌握计划的特征;掌握计划的编制程序;掌握计划工作的原理;掌握滚动计划法的特点、目标管理的概念和特点。重点掌握计划的特征、计划的编制程序。 第五章组织与人事 掌握组织的概念;掌握组织设计的程序;掌握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概念;掌握各种部门化的特点,能够区分是那种类型的部门化,如许多企业按照早、中、晚三班制安排生产活动,属于时间部门化;掌握组织职权的类型、集权与分权的含义;掌握各种组织结构的含义、特点和优缺点;掌握人员配备的原则、主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掌握组织变革的内容.重点掌握组织设计的程序、各种组织结构的含义与特点和优缺点。 第六章领导 掌握领导的概念;掌握领导活动的要素;掌握领导的功能;掌握领导职权的

管理学原理考点及知识点

第1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管理的定义、五种职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相关资源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管理的职能:信息、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各种管理职能的关系: 1) 信息获取是其他管理职能赖以有效发挥的基础。 2) 决策既与其他管理职能有所交叉,又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依据。 3)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4) 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 5) 管理就是这些职能的不断循环 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的代表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管理理论最早出现在西方,西方的管理理论可以划分为如下分支(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代表人物有: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莉莲•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亨利•L.甘特等。 A.泰罗的贡献(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基本内容: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B.其他人的贡献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 甘特:创造了“甘特图”,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 2)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代表人物有: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林德尔•厄威克和切斯特•Z.巴纳德等。 A.法约尔的贡献(“5+6+14”): 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14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B.韦伯的贡献: 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其代表作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 C.巴纳德的贡献: 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为“社会系统学派”理论奠定了基础。 行为管理理论 行为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后来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

(完整word版)管理学原理第九章

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 1、什么事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用合格的人力资源对组织结构中的职位进行填充和不断填充的过程。它包括明确组织的人才需求,把握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以及招募、选拔、安置、提拔、考评、奖酬、训练等一系列的活动。 2、讨论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过程。 详见P174,图9-1 3、讨论人力资源管理与各项管理职能的关系。 组织的目标和计划是实施组织职能进而建立组织结构的前提和基础。现行和预期的组织结构则决定了组织所需要的人才的总数和类别。通过这一总数与组织目前的人员实际拥有量进行比较分析,便可以明确所需补充的职位的数量和类别。 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或是面向外部进行招募、选拔、安置,或是从组织内部调整和选拔合格的人选去填充各个职位。之后,为了解占据各个位置的人员是否合格地履行了职位要求,为保证人们在实现目标和计划的过程中不出现偏差或出现偏差是能够及时纠正,还必须对人员进行系统而有效的培训、培养和职业生涯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领导职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训练有素的管理者能够创造一种环境,使得在其中工作的人能够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统一起来,这实际上也就是促进了领导职能的实施。 同样,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有利于有效的管理。选拔合格的人

员讲师的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最少,即使出现偏差也能及时纠正。 4、讨论21世纪的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进入21 世纪以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 (1)资本所有者与知识所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的改变。 (2)人力资源越来越被视为人力资本。 (3)知识型员工的特点要求领导方式的根本改变。 5、资源所有者与知识所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新经济时代,资本所有者与知识所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 (1)知识与职业管理者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因素。 (2)资本追逐人才,而不是人才追逐资本。 (3)知识雇佣资本。 (4)知识带来了权利。 6、为什么说人力资源越来越被视为人力资本? 知识创新者和职业管理者对企业的贡献与价值,使得他们具有对剩余价值的索取权,人才不是简单地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性收入,而是要与资本所有者共享创造成果。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人力资源越来越被视为人力资本。 7、知识型员工有哪些特点?

管理学原理考点汇总

管理学原理复习汇总 一、名词解释 管理:管理就是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了有效地实现一定的目标,对其所能支配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简单地讲,管理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一系列活动过程。 经济人:按照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设,“经济人”指的是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的人。 社会人:按照梅奥的“社会人”假设,“社会人指的是”不仅追求金钱收入,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的人。 例外原则:高层管理者应把例行的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者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或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 决策:决策是指为今后的行动确定目标,并从多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组织高层管理人员为了组织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分析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评价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组织变革: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如组织的管理理念、工作方式、组织结构、人员配备、组织文化等)进行调整、改进和革新的过程。 非正式组织:是未经正式筹划而由人们在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一种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并非由法定的权力机构所建立,也不是出于权力机构的要求,而是在人们彼此交往的联系中自发形成的。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等的总和。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 沟通:沟通就是信息交流,又称沟通联络,是信息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从发送者到接收者之间进行传递并获取理解的过程。 控制:控制就是按照计划和目标的要求来监控、衡量各项工作,纠正各种偏差,以确保计划和目标实现的活动过程。控制过程一般都包括确定控制标准、对照标准衡量工作成效、纠正偏差三个步骤。 激励:就是设法让人们发自内心地去做某件事,即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引起被管理者的某种需要从而激发其动机,促使其产生组织所需要的行为的一个过程。 二、问答题 1.简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谈谈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答: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工作定额——规定每个工人每天必须完成的最低工作量,即所谓的“合理的日工作量”。 (2)标准化——将作业环境、工具、机器和材料、操作方法、程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一切制度化、明确化和科学化,不因人而异。

自考管理学原理7-9题库

自考管理学原理7-9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为完成计划而对组织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属于管理的哪项职能?( ) 【选项】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答案】B 【解析】管理的职能: (1)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 (2)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 (3)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4)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

【考点】管理概述 2.【题干】生产、加工、制造属于企业经营活动的( )。【选项】 A.管理活动 B.商业活动 C.财务活动 D.技术活动 【答案】D

【解析】生产、加工、制造属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技术活 动。 A.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B.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 C.财务活动——资金的筹集与运用。 【考点】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3.【题干】2020年国内出台了第一个《网络直播营销行为 规范》,是针对网络直播营销中存在的虚假宣传、流量造假等问题的专门规范。该规范属于企业外部环境中的哪个因素?( ) 【选项】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技术因素 D.社会因素 【答案】A 【解析】政治因素多是以法律的形式出现的,因此,与组织相关的社会法制系统及其运行状态就构成到了组织的法律环境,如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司法执行机关等要素,所以《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属于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又分为宏观与微观两类。宏观因素主要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