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控制工程基础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资料讲解

控制工程基础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资料讲解

控制工程基础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资料讲解
控制工程基础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资料讲解

控制工程基础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控制工程基础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控制以测量反馈为基础,控制的本质是检测偏差,纠正偏差。 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信号有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反馈信号、偏差信号等。

输入信号又称为输入量、给定量、控制量等。 自动控制按有无反馈作用分为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按给定量的运动规律分为恒值调节系统、程序控制系统与随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按系统线性特性分为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按系统信号类型分为连续控制系统与离散控制系统。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求机械系统与电路的微分方程与传递函数 拉普拉斯变换:

拉普拉斯反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解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将微分方程作拉普拉斯变换,进而运算而来, 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是等价的, 传递函数适合线性定常系统。

)

a s (F )t (f e at +→-

)

s (F e )T t (f TS -→-

典型环节传递函数:

比例环节K 惯性环节

一阶微分环节 振荡环节二阶微分环节 传递函数框图的化简

闭环传递函数 开环传递函数 误差传递函数 闭环传递函数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间的传递函数。

误差传递函数又称偏差传递函数,是偏差信号与输入信号间的传递函数。 系统输出信号称为响应,时间响应由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组成。

系统的特征方程是令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分母等于零而得。

特征方程的根就是系统的极点。

1S +τ

1S 2S 22+ζτ+τ

一阶惯性系统

特征方程为:

系统进入稳定状态指响应c(t)进入并永远保持在稳态值c(∞)的允许误差范围内,允许误差常取2%或5% 调整时间

特征方程为: 特征方程的根(即极点)为:

?????

±=?±=?=%

2,T 4%5,

T 3t s n

ω无阻尼自由振荡频率ζ

阻尼比0

S 2S 2n n 2=ω+ζω+一对虚极点

无阻尼,j S ),(0n 2,1ω±==ζ不能用

系统振荡会越来越大,,0<ζ0

1T S =+

单位阶跃响应c(t):

2

n d d n 2n n 2,11,j 1j S ,,707.02

2

,)8.0,4.0(,),(10ζ-ω=ωω±ζω-=ζ-ω±ζω-=ζζ==

ζ∈ζ<ζ<有阻尼自由振荡频率为一对复极点极点过大则响应慢过小则振荡厉害最佳好统应工作在此状态具有振荡特性的二阶系欠阻尼信号才能进入稳定状态

暂态分量才能衰减故极点实部必须为负荡虚部决定暂态分量的振暂态分量的衰减的实部决定极点,,,t sin ,e )t (c j s d t d n 2,1n ωω±ζω-=ζω-两相同实极点

临界阻尼,S ),(1.2n n 2,1ω-=ζω-==ζ两不同实极点

过阻尼,1S ),(1.32n n 2,1-ζω±ζω-=>ζ

2019吉林省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计算技巧知识点储备

2019吉林省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计算技巧知识点 储备 2019年吉林公务员招录工作暂未开始。本文为广大考生提供2019省考行测备考资料。更多2019年省考行测备考资料请关注:延边公务员考试网。 上一期主要介绍了资料分析数据计算技巧中的尾数法、首数法、取整法、范围限定法和特征数字法,以上五种方法属于行测考试资料分析计算过程中常用并较为简单的化简方法。此次我们将学习八种计算技巧中的属于重难点的乘除法转化法、分数比较法和运算拆分法。 一、乘除法转化法 1.乘除法转化法公式 2.乘除法转化法适用情形 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那么可以使用乘除法转化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例题1】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8.3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830.6元,增长10.66%;转移性收入4674.2元,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增长7.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1.9平方米,分别增长1.5%和4.0%。 2008年H省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约比农民人均居住面积( )。 A.少1.62平方米 B.少1.17平方米 C.多0.23平方米 D.多0.85平方米

二、分数比较法 分数比较法是指通过分别比较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大小,从而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分数比较法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者进行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 (1)两个分数比较大小,若分母相同,则分子大的分数大;若分子相同,则分母大的分数小。 (2)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同理,如果前者分子小于后者且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 1.化成分子相同比较 当两个分数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时,可以将分子化同或近似化同,再比较两个分母的大小,此时分母大的分数小于分母小的分数。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知识点详细全面

第五讲、数据分析 一、数据的代表 (一)、(1)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 个数,,,,21n x x x 那么,)(121n x x x n x +++= 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x 读作“x 拔”。 注:如果有n 个数n x x x ,,,21 的平均数为x ,则①n ax ax ax ,,,21 的平均数为a x ; ②b x b x b x n +++,,,21 的平均数为x +b ; ③b ax b ax b ax n +++,,,21 的平均数为a x b +。 (2)加权平均数:如果n 个数中,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k x 出现k f 次(这里n f f f k =++ 21),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 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n f x f x f x x k k ++=2211,这样求得的平均数x 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k f f f ,,,21 叫做权。 (3)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①定义法:当所给数据,,,,21n x x x 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定义公式:)(121n x x x n x +++= ②加权平均数法: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n f x f x f x x k k ++=2211,其中n f f f k =++ 21。 ③新数据法: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 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 a x x +='。其中,常数a 通常取接近这组数据平均数的较“整”的数,a x x '11=,a x x '22=, …,a x x n n '=。)'''(1'21n x x x n x +++= 是新数据的平均数(通常把,,,,21n x x x 叫做原数据,,',,','21n x x x 叫做新数据)。 (4)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 ①联系:都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特殊在各项的权相等,均为1)。 ②区别:算术平均数就是简单的把所有数加起来然后除以个数。而加权平均数是指各个数所占的比重不同,按照相应的比例把所有数乘以权值再相加,最后除以总权值。 (二)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注:不是唯一的,可存在多个) (三)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注:①在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把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②如果n 是奇数,则中位数是第21+n 个;若n 是偶数,则中位数处于第2n 和第2 n 1+个的平均数;③中位数一般都是唯一的) 二、数据的波动 (一)极差: (1)概念: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2)意义:能够反映数据的变化范围,是最简单的一种度量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极差越大,波动越大。 (二)方差: (1)概念:在一组数据,,,,21n x x x 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x 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

控制工程基础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资料讲解

控制工程基础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控制工程基础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控制以测量反馈为基础,控制的本质是检测偏差,纠正偏差。 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信号有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反馈信号、偏差信号等。 输入信号又称为输入量、给定量、控制量等。 自动控制按有无反馈作用分为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按给定量的运动规律分为恒值调节系统、程序控制系统与随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按系统线性特性分为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按系统信号类型分为连续控制系统与离散控制系统。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求机械系统与电路的微分方程与传递函数 拉普拉斯变换: 拉普拉斯反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解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将微分方程作拉普拉斯变换,进而运算而来, 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是等价的, 传递函数适合线性定常系统。 ) a s (F )t (f e at +→- ) s (F e )T t (f TS -→-

典型环节传递函数: 比例环节K 惯性环节 一阶微分环节 振荡环节二阶微分环节 传递函数框图的化简 闭环传递函数 开环传递函数 误差传递函数 闭环传递函数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间的传递函数。 误差传递函数又称偏差传递函数,是偏差信号与输入信号间的传递函数。 系统输出信号称为响应,时间响应由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组成。 系统的特征方程是令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分母等于零而得。 特征方程的根就是系统的极点。 1S +τ 1S 2S 22+ζτ+τ

一阶惯性系统 特征方程为: 系统进入稳定状态指响应c(t)进入并永远保持在稳态值c(∞)的允许误差范围内,允许误差常取2%或5% 调整时间 特征方程为: 特征方程的根(即极点)为: ????? ±=?±=?=% 2,T 4%5, T 3t s n ω无阻尼自由振荡频率ζ 阻尼比0 S 2S 2n n 2=ω+ζω+一对虚极点 无阻尼,j S ),(0n 2,1ω±==ζ不能用 系统振荡会越来越大,,0<ζ0 1T S =+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知识汇总二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知识汇总二 笔者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公务员行测的有关资料分析技巧的相关知识,由于知识点较多,每篇文章只对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笔者系列文章。愿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数学运算考点 行测资料分析近几年的考查越来越灵活,考生们在备考的时候经常会在资料分析中看到数学运算的考点,例如:数学运算中的十字交叉法和容斥问题,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资料分析如何与数学运算的这些考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材料1:某研究机构从全国随机抽取10个市的儿童家长,对其进行“我国儿童校外生活状况”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000份。调查结果显示:对儿童校外生活表示“很重视”的家长占85%以上,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占60%;上学日,儿童日平均使用电子产品用时43.2分钟,其中利用电子产品学习用时13.9分钟,看动画等娱乐用时16.6分钟;周末,乡镇儿童日平均使用电子产品用时108.2分钟,市区儿童88.4分钟。 问题:对儿童校外生活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家长中,表示“很重视”的家长占比可能是: A.53% B.58% C.63% D.78% 材料2: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57.4%,平均达标天数比上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与全国74个

城市相比,京津冀区域平均重度污染天数占比高4.4个百分点。而与上年同期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占比也由80.5%下降到73.1%。 问题:环保部门定下了5年后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实现7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50%以下的目标。如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中,有5个城市大力投入改善本市空气质量。问平均每个城市至少需要将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减少多少天,才能在另外8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与2015年7月相同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 A.6 B.5 C.4 D.3 解析:13个城市实现7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比重是有5个大力投入改善空气质量的城市当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比重和另外8个城市当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比重混合而成的,因此可用十字交叉法解题,具体过程如下: 这就是资料分析中经常会考查到的数学运算中的知识点,小编希望各位考生可以掌握! “有效”应对行测资料分析计算 在公务员笔试的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一直都是得分的重中之重。资料分析看起来有篇幅很大的文字型材料和各种各样的图表,其中还有繁多、复杂的数据。表象吓人,但内里并非那么的可怕。只要好好去了解资料分析的概念和公式,再经过适当地练习,列出解决题目的式子并不难。但对于新接触资料分析的同学,又一难关摆在眼前——计算。数字这么大,列式可能还特别复杂,

自动控制工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

σ将20.二阶系统当0<ζ<1时,如果增加ζ,则输出响应的最大超调量%( B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24. 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 C ) A.90° B.-90° C.0° D.-180° 25. 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是利用系统的( C )来判据闭环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判别准则。 A.开环幅值频率特性 B.开环相角频率特性 C.开环幅相频率特性 D.闭环幅相频率特性 26. 系统的传递函数( C ) A.与输入信号有关 B.与输出信号有关 C.完全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 D.既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也与输入信号有关 27.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D ) A.当时间常数T较大时有振荡 B.当时间常数T较小时有振荡 C.有振荡 D.无振荡 28. 二阶振荡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在( D )之间。 A.0°和90° B.0°和-90° C.0°和180° D.0°和-180° 29. 某二阶系统阻尼比为0.2,则系统阶跃响应为( C ) A. 发散振荡 B. 单调衰减

C. 衰减振荡 D. 等幅振荡 二、填空题: 1. 线性控制系统最重要的特性是可以应用___叠加__原理,而非线性控制系统则不能。 2.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输入量和__反馈量__的偏差进行调节的控制系统。 3.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0型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__∞___。 4.当且仅当闭环控制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的实部都是__负数__时,系统是稳定的。 5.方框图中环节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串联连接、并联连接和__反馈 _连接。 6.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_ 初始条件为零___时,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的比。 7.函数te -at 的拉氏变换为2 )(1a s +。 8.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输入时,稳态输出与输入的相位移随频率而变化的函数关系称为__相频特性__。 9.积分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__-20__dB /dec 。 10.二阶系统的阻尼比ξ为 _ 0_ 时,响应曲线为等幅振荡。 11.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Ⅱ型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__0_。 18. 设系统的频率特性G(j ω)=R(ω)+jI(ω),则幅频特性|G(j ω)|=)()(2 2w I w R +。 19. 分析稳态误差时,将系统分为0型系统、I 型系统、II 型系统…,这是按开环传递函数的__积分__环节数来分类的。 20.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复平面的___左___部分。 21.ω从0变化到+∞时,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极坐标图在____第四____象限,形状为___半 ___圆。 22. 用频域法分析控制系统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_正弦函数_。 23.二阶衰减振荡系统的阻尼比ξ的范围为10<<ξ。

资料分析解题技巧与知识点汇总

资料分析解题技巧与知识点汇总 解题技巧 1、首先应读懂图、表或文字。资料分析试题是以图、表或文字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表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2、读资料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资料的时间。 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资料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表或文字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4、注意统计图表中的统计单位。 知识点收集与分析 产业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此外,通常说的办“三产”,其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第三产业,把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的经济实体都称之为“三产”是不确切的。例如:所办的实体如是养牛场则属于第一产业,如果是工厂、施工队则属于第二产业,如果是商店、招待所、咨询机构、游艺厅等才属于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各年度的比重(%)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 第一 8.1 6.9 6.2 6.9 5.8 5.2 4.7 4.3 4.0 产业 第二 52.248.748.046.144.142.340.839.138.9 产业 第三 39.744.445.847.050.152.554.556.657.1 产业 第三产业是由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有关行业组成,它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第三产业必须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第三产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其它经济产业一样,也必须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就现阶段来看,在我国第一和第二产业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的支配作用并没有改变,而第三产业正处在培育和发展阶段。因此,还不能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而应该和其它产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的作用,不切实际地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可能出现“泡沫”经济现象,难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第

控制工程基础点题班复习资料(35页)

控制工程基础点题班复习资料 本复习资料以参考书为单位,按照章节、知识点,进行内容的安排。参考书目为杨振中和张和平主编的《控制工程基础》第七版或者王积伟,吴振顺主编的《控制工程基础》(以下以王积伟版为推荐参考教材)。重点章节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对这些章节课后的习题要重点做,以防止考到课后的习题 《控制工程基础》 本书总计包括8个章节,占考试总分的100%,其中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对于非重点章节,也要略作了解。 第一章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1本章知识点 本章节包括3个知识点,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这3个知识点都是考研复习的重点。 1.2本章重难点总结 【知识点1】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自动控制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为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通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如:数控机床、室内温度控制、机车、船舶及飞机自动驾驶、导弹制导等。 工作原理 人工控制恒温箱调节过程: (1)观测恒温箱内的温度(被控制量) (2)与要求的温度(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到温度偏差的大小和方向 (3)根据偏差大小和方向调节调压器,控制加热电阻丝的电流以调节温度回复到要求值。 人工控制过程的实质:检测偏差再纠正偏差

恒温箱自动控制系统 恒温箱自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1)恒温箱实际温度由热电偶转换为对应的电压u2 (2)恒温箱期望温度由电压u1给定,并与实际温度u2比较得到温度偏差信号?u =u1- u2 (3) 温度偏差信号经电压、功率放大后,用以驱动执行电动机,并通过传动机构拖动调压器动触 头。当温度偏高时,动触头向减小电流的方向运动,反之加大电流,直到温度达到给定值为 止,此时,偏差?u =0,电机停止转动。 综上所述,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检测输出量(被控制量)的实际值 (2)将输出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值(输入量)进行比较得出偏差; (3)用偏差值产生控制调节作用去消除偏差,使得 输出量维持期望的输出。 由于存在输出量反馈,上述系统能在存在无法预计扰动的情况下,自动减少系统的输出量与参考输入量(或者任意变化的希望的状态)之间的偏差,故称之为反馈控制。 显然:反馈控制建立在偏差基础上,其控制方式是“检测偏差再纠正偏差”。 【知识点2】控制系统的分类 实际的控制系统根据有无反馈作用可分为三类: (1) 开环控制系统 (2) 闭环控制系统 (3) 半闭环控制系统 实际 温度 人工控制恒温箱系统功能框图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指数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指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指数的概念,指数表述的是本期值和参考值之间的百分数关系,反映的是数据的变化情况。简单的来说就是以上一期值为100,本年该指标具体值为A,上年为B,则本年的指数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00年,北京市旅游收入为1000万元,2001年北京市旅游收入为1200万元,那么根据公式2001年的指数为。接着我们来看一下指数的常见考点。 (1)判断实际值的增减性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增长了。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12,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比2019年增长了。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下降了。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92,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比2019年减少了。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不变。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0,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与2019年相同。 (2)利用指数求倍数 倍数=指数÷100 例1、2019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5,这意味着北京市2019年的旅游收入是2008年的1.05倍。2019年北京市的旅游收入值为6224.6亿元,则2018年北京市的旅游收入值为。 (3)利用指数求增长率 增长率=(指数-100)%,表示与上一期相比的增长率。 例2、2019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5,这意味着北京市2019年的旅游收入比2008年增长了5%。 (4)指数作差求幅度变化 例3、2019年北京房价指数为118,上海房价指数为105,北京的房价增长速度比上海快多少?

【解析】2019年北京市的房价增长速度为18%,上海市的房价增长速度为5%,则北京的房价增长速度比上海快18%-5%=13%,即13个百分点,而118-105=13,可以理解为指数作差读作百分点,本质是在问增长速度的比较。 (5)用指数求隔年倍数及隔年增长率 隔年倍数=后几年指数/100之积 隔年增长率=后几年指数/100之积-1 例4 2012年-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北京) ①、求2019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是2018年的多少倍? ②、求2019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比2018年增长百分之几? 【解析】①、1.061×1.066 ②、1.061×1.066-1 行测类比推理常考考点:职业关系 如果给你两个词,让你分析这两个词的关系,我相信,在不同人的眼里,答案肯定不完全相同的。然而现在,在这些不同的答案里面,正确的思路却往往只有一种——出题人想的那种。所以我们在做类比推理的时候,思考的方向必须契合出题人命题方向,必须尽量往常考考点上靠。具备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做好题目的关键。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类比推理中的一个常考考点——职业关系。 职业关系是类比推理中的经验常识类考点。考查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职业、工作地点、工作用具、工作内容、工作产出、服务对象等。 我们通过下面这些例题来说明一下: 【例1】作家:读者 A.售货员:顾客 B.校长:教师 C.官员:改革 D.经理:营业员

专业认证大纲参考《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英文名称:Mechanical contro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0811000215 课程性质:必修 学分/学时:2.5/40。其中,讲授 34学时,实验 6学时,上机 0学时,实训 0学时。课程负责人:唐宏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与电子技术、理论力学 一、课程目标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主要介绍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及控制理论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为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及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工程知识 1.1 掌握必要的机械控制工程理论知识。 1.2 能够应用械控制工程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 2.问题分析

2.1 能够理解并恰当表述机械控制工程实际问题。 2.2能够找到合适的解决机械控制工程实际问题的程序与方法。 2.3 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能够合理解决机械控制工程实际问题。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运用机械控制工程理论知识进行产品规划与设计并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 能够采用机械控制工程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并合理设计实验方案。 5.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有效使用MATLAB软件对机械控制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模拟、分析与预测。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如表1所示。 三、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作业、综合讨论、网络课程等共同实施。 本课程将以“机械控制系统建模及性能分析”为主线,主要介绍机械控制系统建模及性能分析的相关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应用机械控制工程理论知识并使用现代工具软件分析、研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表1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知识汇总一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知识汇总一 笔者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公务员行测的有关资料分析技巧的相关知识,由于知识点较多,每篇文章只对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笔者系列文章。愿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主要解决的就是比值的混合问题,在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资料分析部分解题经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它应用起来快速、准确、方便,为我们考试中秒杀题目提供了很大的助力。那么接下来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十字交叉法。 一、十字交叉法概述 十字交叉法是解决比值混合问题的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这里需要大家理解“比值”“混合”这两个概念。比值:满足C/D的形式都可以看成是比值;混合:分子分母具有可加和性。 平均数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增长率问题、比重等混合问题,都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决。 二、十字交叉法的模型

在该模型中,需要大家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 1、a和b为部分比值、r为整体比值、A和B为实际量 2、交叉作差时一定要用大数减去小数,保证差值是一个正数,避免出现错误。这里假定a>b 3、实际量与部分比值的关系 实际量对应的是部分比值实际意义的分母。如:平均分=总分/人数,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人数;浓度=溶质/溶液,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溶液质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基期值。 4、在这里边有三组计算关系 (1)第一列和第二列交叉作差等于第三列 (2)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的比值相等 (3)第1列的差等于第三列的和 三组计算关系是我们应用十字交叉法解题的关键,一定要记住并且灵活应用。 三、四种考查题型

1、求a,即已知总体比值、第二部分比值、实际量之比,求第一部分比值。 例某班有女生30人,男生20人。期中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全班总的平均分为76,其中男生的平均分为70。求全班女生的平均分为多少? 解析:平均分=总分/人数,是比值的形式。此题中,男生的平均分和女生的平均分混合成了全班的平均分,是比值的混合问题,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题。 2、求b,即已知总体比值、第一部分比值、实际量之比,求第二部分比值。 例某班有女生30人,男生20人。期中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全班总的平均分为76,其中女生的平均分为80。求全班男生的平均分为多少?

资料分析知识点

资料分析(知识点归纳) 1:统计术语: 增长量: 增长率/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发展速度: 拉动增长:B是A的一部分 X%=B增量/A基期量 增长贡献率:B是A的一部分 X%=B增量/A增量 平均增长率: 平均增长量: 同比增长: 环比增长: 百分数、百分点: 翻番: 累计数额:前N个时期的累计数值 定基指数:现期指数:限期数值=100:基期数值 环比指数:增长率=现期指数-上期指数 GDP:国内生产总值 GNP:国民生产总值 贸易顺差、贸易逆差:

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 恩格尔系数:衡量食品支出占比的指标 五年计划:2016年-2020年是十三五期间,五年推断。(二五断3年) 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第三产业:除一二外其他各行业,俗称服务业。 产业增加值:就是GDP 做题步骤: 1、看第一题问题(图表类直接做题) 2、阅读材料 3、标记中心词 4、找出第一题数据后完成第一题 5、阅读全文,标注全文段中心词(增长或降低不必标记) 6、根据题目找所需数据 7:注意时间表述及单位表述 8、选项计算简单的优选计算,可通过排除得出答案

必会速算技巧 1、图形法: 柱状图、趋势图: 数据大小通过柱的长短或点的高低判断 数据的增减可以“柱”的长度增减或“点”的高低变化判定,有时候可以通过固定格数来判定。 由于基期一直在变,所以柱状图斜率不能当成增长率,可以表示增长量的增长速度。 1、直线上升,增长量不变,增长率减小。 2、直线下降,增长量不变,增长率绝对值增大。 饼状图: 数据大小通过扇形角度大小判定,明显比例直接目测。 直尺法:增长量直接用直尺量 量角器法:角度/360 2、估算法:定性分析

专业认证大纲参考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专业认证大纲参考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英文名称:Mechanical contro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必修 学分/学时:2.5/40。其中,讲授 34学时,实验 6学时,上机 0学时,实训 0学时。 课程负责人:唐宏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与电子技术、理论力学 一、课程目标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主要介绍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及控制理论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为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及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工程知识 1.1 掌握必要的机械控制工程理论知识。 1.2 能够应用械控制工程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 2.问题分析 2.1 能够理解并恰当表述机械控制工程实际问题。 2.2能够找到合适的解决机械控制工程实际问题的程序与方法。 2.3 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能够合理解决机械控制工程实际问题。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运用机械控制工程理论知识进行产品规划与设计并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 能够采用机械控制工程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并合理设计实验方案。5.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有效使用MATLAB软件对机械控制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模拟、分析与预测。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如表1所示。 三、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作业、综合讨论、网络课程等共同实施。 本课程将以“机械控制系统建模及性能分析”为主线,主要介绍机械控制系统建模及性能分析的相关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应用机械控制工程理论知识并使用现代工具软件分析、研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表1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八年级数学数据分析知识点归纳与例题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分析》知识点归纳与经典例题 1.解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是统计学中特有的规定,准确把握教材,明确所考查的对象是解决有关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问题的关键。 2.平均数 当给出的一组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 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平均数公式' x x a =+,其中a 是取接近于这组数据平均数中比较“整”的数;?当所给一组数据中有重复多次出现的数据,常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 3.众数与中位数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的大小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任何一个数的波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波动,当一组数据中有个数据太高或太低,用平均数来描述整体趋势则不合适,用中位数或众数则较合适。中位数与数据排列有关,个别数据的波动对中位数没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可用众数来描述。 4.极差 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5.方差与标准差 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叫方差,计算公式是 s 2 = 1n [(x 1-x )2+(x 2-x )2+…+(x n -x )2 ]; 方差和标准差都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其值越大,波动越大,也越不稳定或不整齐。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甲、乙、丙三台包装机同时分装质量为400克的茶叶.从它们各自分装的茶叶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0盒,测得它们的实际质量的方差如下表所示: 2.甲、乙、丙三台机床生产直径为60mm 的螺丝,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三台机床生产的螺丝中各抽查了20个测量其直径,进行数据处理后,发现这三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60mm , 它们的方差依次为S 2甲=,S 2乙=,S 2 丙=.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你认为生产螺丝质量最好的是__ __机床。 3.一组数据:2,-2,0,4的方差是 。 4.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希望中学开展了“环境与人类生存”主题研讨活动,活动之一是对我们的生存环境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评比。初三(3)班将本班50篇学生调查报告得分进行整理(成绩均为整数),列出了频率分布表,并画出了频率分组 频率 ~ ~ ~ ~ ~ 合计 1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90分以上(含90分)的调查报告共有________篇; (2)该班被评为优秀等级(80分及80分以上)的调查报告占_________%; (3)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 5.据资料记载,位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1918~1958这41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1mm ;1959~1969这11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26mm ,那么1918~1969这52年间,平均每年倾斜约_________(mm)(保留两位小数)。 6.为了缓解旱情,我市发射增雨火箭,实施增雨作业,在一场降雨中,某县测得10个面积相等区域的降雨量如下表: 区域 1 2 3 4 5 6 7 8 9 10 降雨量(mm) 10 12 13 13 20 15 14 15 14 14 则该县这10个区域降雨量的众数为________(mm);平均降雨量为________(mm)。 7.一个射箭运动员连续射靶5次,所得环数分别是8,6,10,7,9,则这个运动员所得环数的标准差为________。 8.下图显示的是今年2月25日《太原日报》刊登的太原市2002年至2004年财政总收入完成情况,图中数据精确到1亿元,根据图中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1)2003年比2002年财政总收入增加了_______亿元; (2)2004年财政总收入的年增长率是_______;(精确 到1%) (3)假如2005年财政总收入的年增长率不低于2004年 甲包装机 乙包装机 丙包装机 方差 (克2 ) 31.96 7.96 16.32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认为三台包装机 中, 包装机包装的茶叶质量最稳 定。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状元笔记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状元笔记通用阅读——上看标题,下看注释,中间看时间,单位(重点) 1文字性材料——难的是阅读(结构阅读是重点) 文字性材料阅读结构和中心 结构几段落——总分和并列—并列部分找中心词(圈点标点,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小段,就仔细阅读,创造结构(圈点标点,标点暗示结构,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大段,就直接读题—找两个关键词——区分性(平均气温),明显性(符号数字字母,例如括号,摄氏度,顿号之类的)——2007年底比2007年更合适 多个题目涉及同一个关键词的,可以一起做 2表格型材料——难的是计算 阅读横标目和纵标目 分清合计和项目和地区 3图形型材料——难的是理解 饼状图——看周围类别名称(包括大小的排名要心中有印象) 柱状趋势图——看横轴和纵轴(要注意两个纵轴的分别对应柱状和点) 柱状分两种:一种是绝对值(高低差异),一种是比例(高低相同,柱状分几个部分) 4统计术语(不是重点) 增长率是属于后一年(所以第一年的增长率是算不出来的) 前一年的总量=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 增长率的对比(很容易会出隔两年的总量,倒推2次):增长率增长或降低了5个百分点(直接加减) 乘以2看成除以5 乘以5看成除以2 乘以25看成除以4 除以125看成乘以8 同比是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较 环比是挨着的相同时间段相比较 同比和环比:如果有注释按注释为准 今年5月份环比=今年4月份 今年5月份同比=去年5月份 5统计性数据的要素——时间和单位(重点) 1时间表述(陷阱)——对时间很敏感 1.计算的年份不一样 2.计算的时间段不一样 2单位表述(陷阱)——对单位很敏感 1.饼状图有单位,就不是百分比 相比较的数据的单位不一样(注意是百分号还是千分号。年利率往往用百分,月利率用千分之) 2.计算的单位不一样 下列选项一定正确和一定错误的题目是最难的,可以放在最后做。

自动控制工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

20.二阶系统当0<ζ<1时,如果增加ζ,则输出响应的最大超调量%σ将 ( B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24. 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 C ) A.90° B.-90° C.0° D.-180° 25. 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是利用系统的( C )来判据闭环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判别准则。 A.开环幅值频率特性 B.开环相角频率特性 C.开环幅相频率特性 D.闭环幅相频率特性 26. 系统的传递函数 ( C ) A.与输入信号有关 B.与输出信号有关 C.完全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 D.既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也与输入信号有关 27.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 D ) A.当时间常数T 较大时有振荡 B.当时间常数T 较小时有振荡 C.有振荡 D.无振荡 28. 二阶振荡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在( D )之间。 A.0°和90° B.0°和-90° C.0°和180° D.0°和-180° 29. 某二阶系统阻尼比为0.2,则系统阶跃响应为 ( C ) A. 发散振荡 B. 单调衰减 C. 衰减振荡 D. 等幅振荡 二、填空题: 1. 线性控制系统最重要的特性是可以应用___叠加__原理,而非线性控制系统则不能。 2.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输入量和__反馈量__的偏差进行调节的控制系统。 3.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0型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__∞___。 4.当且仅当闭环控制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的实部都是__负数__时,系统是稳定的。 5.方框图中环节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串联连接、并联连接和__反馈 _连接。 6.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_ 初始条件为零___时,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 信号的拉氏变换的比。 7.函数te -at 的拉氏变换为2 )(1a s +。 8.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输入时,稳态输出与输入的相位移随频率而变化的函数关系称 为__相频特性__。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

1.基期与现期:做为对比参照的是基期,而相对于比较的是现期。 2.增长量与增长率:增长量是用来表述变化的绝对量;增长量则表述两者变化的相对 量。 3.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量:现期量 =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n ,其中n为相差年数;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n,其中n为相差年数。 4.百分数与百分点:量A占量B的百分比例:A÷B×100%,n个百分点即n% 5.同比与环比:同比:指 和某一相同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相比较的情况。环比:指和与之紧紧相连的上一统计周期相比较的情况。 6.成数与翻番:成数:几 成相当于十分之几。翻番: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以此类推,翻n番为原来的2n倍。 7.倍数:增长n倍(增长了、增长、多了),即增加n00%,就是增长率,现值=原 值×(1+n);是原来的几倍(增长到、是),说的是增长后的结果,现值=原值×n。 8.斜率≠增长率 9.比重:比重是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率,占、比重、贡献率、利润率、产销率。

主要公式:比重=部分÷总体;利润率=利润÷收入;产销率=销量÷产 量;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量÷整体增量。 10.平均数:均;每;单位。公式:平均数=后面÷前面,人均 GDP=GDP÷人数;每户 消费=消费÷户数;单位面积产量=产量÷面积。 11.顺差和逆差:顺差: 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 叫作对外贸易 顺差(又称出超)。出口-进口>0 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 商品额,叫作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进口-出口<0 12.三大产业: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 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 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 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一般俗称服务业。 13.GDP(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 位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 的最佳指标。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三大产业增加值之和。 14.GNP(国民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 一定时期内生产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讲解—增长率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讲解——增长率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验的考题中包含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五个部分组成,资料分析的题量在15-20题,掌握好做题方法,能帮助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增长率相关知识又是资料分析考题中的重点,现将考试中频繁考查的知识点:增长率、增长率比较、平均增长率、间隔增长率,各内容汇总如下: 【例1】2010年,该省广电收入中,省级收入为65.32亿元,比上年增加15.5亿元;地市级收入为4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3.39亿元;县级收入为38.90亿元,比上年增加6.52亿元。 2010年,该省地市级广电收入的同比增速约为()。 A. 15% B. 20% C. 32% D. 47% 已知增长量和现期量,求解增长率。13.39/(41.61-13.39)=13.39/28.22等于0.4+,选D。 【例2】我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单位:万人 年份指标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年11月1日 第六次人口普查 2010年11月1日 大陆地区总人口126583 133973 男女65355 61228 68685 65287 城镇乡村45594 80739 66558 67415 汉族 少数民族115940 10643 122593 11379 大学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学 15岁及以上文盲4571 14109 42989 45191 8507 11964 18799 51966 35876 5466

2010年大陆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2000年增长了()。 A. 10% B. 9% C. 8% D. 7% 已知基期量和末期量求解增长率。(11379-10643)/10643=736/10643=0.06+,故选D。 【例3】以下是某市2003至2004年2-9月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情况。单位(亿元) 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42.7 155.5 168.3 182.3 223.2 198.1 213.8 241.2 2004 年 2003 97.2 121.3 133.1 156.9 205.9 178.9 176.1 245.1 年 从上表可知,两年中投资规模同比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2004年2月 B.2004年3月 C.2004年6月 D.2004年8月 增长率比较。四个选项列式整理为45.5/97.2;34.2/121.3;17.3/205.9;37.7/176.1,估算A最接近50%,其他三个选项均小于50%,故选A。 【例4】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984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为下降1%。进口原油11797万吨(海关统计),增长30.2%。原油加工量20586万吨,增长17.9%,增速同比加快16.4个百分点。成品油产量中,汽油产量增长6%,增速同比减缓7.9个百分点;柴油产量增长28.1%,增速同比加快15.8个百分点。 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约增长了: A. 1.8% B. 4.2% C. 6.3% D. 9.6% 间隔增长率。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的增长率中间间隔一年,故考查间隔增长率知识,结果约为5.3%-1%=4.3%,选B。 资料分析中增长率的相关知识是现行考试中的重点且难点,需要考生备考期间要全面的掌握好解题的要点,自然能够顺利且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希望通过关于增长率相关知识的介绍能够帮助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