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信用社考试——金融知识笔记

农村信用社考试——金融知识笔记

农村信用社考试——金融知识笔记
农村信用社考试——金融知识笔记

第一部分经济学

一、经济学

国民收入核算

货币

各种曲线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通货膨胀

成本

资本循环与周转

市场理论

社会主义个人分配制度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

一、相关概念

1.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由本地公民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第一,GN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第二,GNP是流量而非存量。

第三,GNP按国民原则,而不按国土原则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定时期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一般认为GDP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标志。

GDP = 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

【2008某省】以下关于GDP的阐述,正确的有()。

A.GDP是指本国常住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综合

B.GDP是指在本国领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综合

C.GDP的确核算不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

D.一般情况下,一国的GNP应大于GDP

『正确答案』ABC

【2007某省】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大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正确答案』T

『答案解析』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

2.国民生产净值与国内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NNP)与国内生产净值(NDP):GNP或GDP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它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财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

3.国民收入(NI):NNP或NDP扣除间接税后的余额。

4.个人收入(PI):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各级指标之间的关系是:

GNP或GDP减折旧;等于NNP或NDP

NNP或NDP减间接税;等于NI

NI减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支付;加转移支付;等于PI

PI减个人所得税;等于DPI

二、总产出核算的方法

1.收入法:收入法是指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价值。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的收入进行汇总。

Y = DPI + T

Y = C + S + T

2.支出法: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进行汇总。以支出法核算总产出

Y = C + I + G

Y = C + I + G +(X - M)

第二节货币

一、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二)货币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的货币。铸币和纸币是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中产生的。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⑤世界货币;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三)货币流通规律

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的规律。

它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四)信用货币

货币形式的演变: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信用货币的特征:是货币的价值符号;是债务货币;具有强制性;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控制和管理。

二、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银本位制

金银两本位制

金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

三、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一)货币供给

1.货币供给量:又称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经济体中,在某一个时点流通中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主体创造货币供给量并把它投入流通的过程,即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向流通中投入、扩张或收缩货币量的行为和过程。

2.货币层次划分

(1)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货币的流动性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通货;货币;准货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

(二)货币需求

1.货币需求的概念

(1)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有希望得到或持有货币的愿望,同时人们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能力。

(2)货币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个人、企业、政府)在既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需要货币数量的总和。

2.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收入状况,信用发达程度,市场利率,消费倾向,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供量和物价水平,人们的心理预期。

第三节各种曲线

一、消费函数

(1)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2)如果我们以C代表消费,以Y代表收入。

(3)C = a + bY (1 > b > 0)。

(4)a,自发性消费,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中相对稳定的部分,其变化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5)bY,诱致性消费,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其中b作为该函数的斜率,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表示为MPC 。

二、储蓄函数

(1)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2)如果我们以S代表储蓄,以Y代表收入。

(3)S = - a + (1-b) Y

(1 > b > 0)

(4)a,收入为0的时候的储蓄。

(5)1-b,边际储蓄倾向。一般表示为MPS 。

(6)MPC+MPS=0

三、IS曲线

(1)产品市场平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此时I=S

(2)斜率(1-b)/d:d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

(3)斜率越大,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反之,斜率越小,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

(4)利率提高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加。

四、LM曲线

(1)货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L = M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2)在货币市场上,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加,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减少。

五、IS-LM模型

商品市场、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1)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y决定I,而I受r影响,r由M决定。

(2)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Y又影响M,从而影响r。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六、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达到宏观均衡即IS=LM时,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价格水平↑,需求总量↓

价格水平↓,需求总量↑

(2)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使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使货币市场出现超额货币需求,从而使利率提高。伴随着利率的提高,投资支出下降,进而导致产出下降。相反,较低的价格水平使货币市场出现超额货币供给,从而使利率下降。伴随着利率的下降,投资支出增加,进而导致产出增加。

七、短期总供给曲线

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存在着成正向变化的关系。

第四节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经济政策目标

1.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

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种: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二、财政政策

1.在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政策的总目标一般是:保障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公平分配和资源最优配置。

2.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产生,财政政策成为调节经济、挽救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

3.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2008某省】在凯恩斯主义出现后,财政政策不以实现收支平衡为目标,而是为实现充分就业服务。()

『正确答案』T

三、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2.货币政策的目标

(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保持币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2)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汇率、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

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

(3)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策略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三大法宝)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

公开市场业务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效果:

①即使准备金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②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

③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

④即使存款准备金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2007某省】试分析法定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中央银行是如何通过控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

『正确答案』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或进行投资,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国家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来抑制不安全经济因素,有效的抵制通货膨胀。

2)再贴现

①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做的政策规定。

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

策行为。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财政松;货币紧

经济发生严重通货扩张时:双紧

经济中出现通货扩张又不太严重时:财政紧,货币松

经济严重萧条时:双松

【2007某省】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采取的政策有()。

A.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C.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

D.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

『正确答案』D

第五节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2.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

这是一种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在2%~3%,并且始终比较稳定的通货膨胀。

2.疾驰的或飞奔的通货膨胀

在这种通货膨胀发生时,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达到两位数以上)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产生动摇,经济社会发生动荡,这是一种较危险的通货膨胀。

3.恶性的通货膨胀

恶性的通货膨胀也称为极度的通货膨胀、超速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一旦发生,通货膨胀率非常高(一般达到三位数以上),而且完全失去控制,其结果是导致社会物价持续飞速上涨,货币大幅度贬值,人们对货币彻底失去信心。

三、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3.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4.结构型通货膨胀

四、通货膨胀率

1.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

2.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数据来源有三个,即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国民收入隐含指数。

3.消费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CPI>3%的增幅时通货膨胀

CPI>5%的增幅时严重的通货膨胀

五、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1.紧缩性货币政策

2.紧缩性财政政策

3.收入政策

4.收入指数化政策

5.外汇政策

6.人力政策

【例题·判断题】(2009某省)消费者价格指数是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价格得到的商品总价值之间的商品比值。()『正确答案』正确

第六节成本

一、成本

(1)企业的生产成本通常被看成是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2)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

(3)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

二、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Fixed Cost),(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s),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三、显成本与隐成本

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诸如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支付。

隐成本是指厂商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四、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利用某种资源生产某种商品时所放弃的可以利用同一资源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例1·判断题】(2007某省)如果一个人放弃工作而去上大学,那么他的机会成本就只是他的工作收入。()

『正确答案』F

【例2·单选题】(2007某省)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11元,平均可变成本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A.停止生产且亏损

B.继续生产且有利润

C.继续生产且亏损

D.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平均成本为11元,可变成本为8元,那么固定成本就为3元,如果不生产就要亏损固定成本的3元,而生产就只亏损:平均成本-商品价格=11-10=1(元),所以,在短期内,企业应选择生产但是是亏损的。

第七节资本循环与周转

一、资本循环

二、资本周转

资本形态:产业资本、借贷资本、商业资本

1.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顺次地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行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2.资本周转:不断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

【例题·论述题】试述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

『正确答案』

(1)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循环和周转的资本主义性质,而且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运动的某些共同规律。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阐明了社会化商品经济条件下,物质生产和价值运动的一般规律。

(2)马克思给出的资本运动公式可以看出,资本增值运动既是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的统一,又是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既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统一,又是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存的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资本有如下特征:垫支性、增值性和补偿性。其中,资本的垫支性和补偿性是资本增值的前提,而增值性则是资本垫支与补偿的出发点和归宿。资本要实现增值,就必须保证资本运动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3)采取的措施:一,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加速资本循环;二,扩大消费信贷,加速资本循环;三,加速新产品开发,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四是建立开放、完善的市场体系。

第八节市场理论

按市场竞争或垄断的程度微观经济学将市场划分为四个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

影响市场竞争或垄断程度的因素有:

(1)市场上厂商的数目;

(2)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3)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

(4)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5)信息的完全程度。

1.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不受任何垄断因素影响的一种市场竞争状态。

条件:

(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2)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同质性,不存在差别。

(3)对任何企业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不存在任何限制,即存在进入或退出自由。

(4)各种资源都能够充分地流动。

(5)市场信息畅通准确,市场参与者充分了解各种情况。

(6)市场交易活动自由、公开,没有人为的限制。

【例·单选题】(2008某省)以下阐述符合完全竞争市场基本特征的有()。

A.市场上每一个生产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

B.厂商可以决定商品价格

C.不存在资源的流动成本

D.不存在信息的不对称现象

『正确答案』A

2.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三个类型,即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

(1)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2)垄断竞争市场: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3)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

第九节社会主义个人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客观必然性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二、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关系

①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②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③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④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例题·论述题】试分析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公平和效率是矛盾的统一。

它们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其二,公平促进效率。

它们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二者之间也存在此长彼消的一面。一方面,公平对效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效率开始提高了,旧的公平观仍居于主导地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公平,要以牺牲一定的效率为代价;而为了促进效率,又要以牺牲一定的公平为代价。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第一,在效率和公平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只有选择效率优先,才能达到未来更高层次上的公平。

第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主要任务。过度追求公平,只能导致共同贫穷。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就是提高效率。

第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市场经济就是效率经济,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市场主体都必然把经济效率放在第一位,效率也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

(3)效率优先不是不要公平,而是要通过效率的提高促进公平更好地实现。

处理好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关系:

①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②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③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④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金融保险)农村信用社金融知识

(金融保险)农村信用社金 融知识

[农村信用社考试]金融知识单项、多项选择及案例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中央银行增加黄金、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D.上下波动 2.我国央行首要调控的货币是()。 A.M-1--、M2和M3 B.M1和M2 C.M0和M1 D.M3 3.马克思揭示的货币必要量规律的理论基础是()。 A.货币数量论 B.劳动价值论 C.剩余价值论 D.货币金属论 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的y表示()。 A.国民收入 B.工资收入 C.名义收入 D.恒久性入 5.其他情况不变,中央银行提高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货币供应量将()。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定 6.通货膨胀首先是一种()。 A.制度现象 B.经济现象 C.心理现象 D.社会现象 7.投资和信贷相结合的租赁形式是()。 A.杠杆租赁 B.金融租赁 C.经营租赁 D.财务租赁 8.某客户购买贴现国债,票面金额为100元,价格为91元,期限为1年,其收益率为()。 A.9% B.7.43% C.10.8% D.9.89% 9.假定某储户2004年8月1日存入定活两便储蓄存款5000元,于2004年10月1日支取,如果支取日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一年期利率为2.25%,活期储蓄利率为1.85%,银行应付利息为()。 A.225元 B.135元 C.22.50元 D.18.50元 10.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的使用贷款的代价是()。 A.资本 B.利息 C.工资 D.利润 11.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利率是()。 A.市场利率 B.优惠利率 C.固定利率 D.实际利率 12.某银行2004年5月20日向某公司发放贷款100万,贷款期限为一年,假定利率为4.5%。该公司在2005年5月20日还贷款时应付利息为()。 A.54000元 B.4500元 C.375 D.6000元 13.从事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并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是()。 A.汽车金融公司 B.汽车集团公司 C.汽车股份公司 D.金融投资公司 14.投资基金是由若干法人发起设立,以()的方式募集资金 A.发行受益凭证 B.发行金融债券 C.组织存款 D.发行股票 15.中央银行发行货币、集中存款准备金属于其()。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 C.表外业务 D.特别业务 16.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的证券交易所是()。 A.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 B.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 C.公益性机构 D.政府机构 17.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深圳证券交易所于()正式开业。 A.1991年7月3日 B.1990年11月26日 C.1992年11月19日 D.1989年10月20日 18.一般而言,金融机构主要分为()两大类。

国际金融学习笔记

第一章 国际收支(广义): 根据IMF的解释,一国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往来所发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关于国际收支概念的几点解释: (一)国际收支记录对外往来的内容: 居民和非居民:对外往来的内容即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二)以交易为基础的货币记录: IMF所给出的国际收支概念包含全部国际经济交易,是以交易为基础。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正是这一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IMF将经济交易分为四类: 1、交换:即一个交易者向另一个交易者提供一宗经济价值并从对方得到价值相等的回报。 2、转移:即一个交易者向另一个交易者提供一宗经济价值,但是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3、移居:指一个人把住所从一经济体搬迁到另一经济体的行为。 4、其他依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直接投资收益的再投资。 (三)流量的概念 (四)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定义中的一定时期一般是指过去的一个会计年度,所以它是对已发生事实进行的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国际收支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表示的会计报表。 (一)经常账户 (1)货物(Goods):商品贸易或有形贸易。中国从加拿大进口小麦,向欧洲出口纺织品等。IMF规定:进出口均采用FOB价格,以CIF成交的将I与F另列入服务与收入。 (2)服务贸易(Services):即劳务进出口,包括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以及咨询、广告等商业服务等等。又称为无形贸易。 (3)收入(Income):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两类。中国人在国外获得的工资,奖金,股票红利,债券利息等作为收益项目贷方,外国人在中国获得工资、奖金、红利、利息等作为

历年农村信用社考试真题与答案

历年农村信用社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单项选择题(共75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 A)。 A.恒常收入的影响 B.资本积累的影响 C.利率的主导作用 D.税收收入的影响 2、财政赤字能否引起通货膨胀,取决于赤字的( B)。 A.影响围 B.弥补办法 C.形成原因 D.发生时间 3、马克思货币必要量规律的前提条件是( D)。 A.金是货币商品 B.商品价格总额是既定的 C.执行流通手段智能的货币量 D.以上均正确 4、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货币的( C )。 A.实用性 B.货币性 C.流动性 D.购买方 5、在国际收支中,( D)是指收入大于支出。 A.逆差 B.贷差 C.借差 D.顺差 6、倡导“需求拉上说”通货膨胀的是( B)。 A.货币学派 B.凯恩斯学派 C.银行学派 D.北欧学派 7、在多数情况下,项目融资中的借款单位是( B)。 A.项目建设工程公司 B.项目公司 C.咨询公司 D.项目管理公司 8、 ( C)是指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越来越多通过证券市场进行投融资的过程。 A.金融化 B.投资化 C.证券化 D.融资化 9、以下选项中,( A)属于直接融资的特征之一。 A.分散性 B.相对集中性 C.可逆性 D.风险性 10、下列属于间接融资特征的是( C)。 A.部分具有不可逆性 B.相对较强的自主性 C.融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金融中介手中 D.信誉差异较大 11、在有限追索权项目融资中,有限追索围不包括( A)

A.资金使用围上的有限性 B.时间上的有限性 C.对象上的有限性 D.金额上的有限性 12、 TOT和BOT在金融方式上的根本区别在于( C)。 A.管理 B.转移 C.建设 D.经营 13、我国中央银行的发行基金是指( C)。 A.财政性拨款 B.证券基金 C.待发行的货币 D.流动资金 14、某国为了扩大本国大型机器设备或成套设备的出口,指定商业银行或进出口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进口商所在地的银行提供贷款,这种行为称为( C)。 A.直接信贷 B.间接信贷 C.买方信贷 D.卖方信贷 15、以下属于银行金融机构的是( A)。 A.信用合作机构 B.证券机构 C.保险机构 D.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16、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不包括( C)。 A.经营存款 B.经营贷款 C.向政府贷款 D.办理转帐结算 17、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 A)业务。 A.负债B.存款 C.贷款 D.转帐结算 18、国际储备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C)。 A.设备储备 B.现金储备 C.外汇储备 D.材料储备 19、信息不对称是指( D ) A.信息不全 B.信息不透明 C.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损耗 D.交易的一方对另一方信息掌握的不充分 20、下列属于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创新的项目的是( C)。 A.回购协议 B.备用信用证 C.可转让支付命令 D.金融期权 21、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表现在( C)。 A.信用工具的创建上 B.信用量的创造上 C.提供信用上 D.保险信用上 2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A),商业银行用于放款的资金就越多。 A.越低 B.越小 C.越好 D.越接近零 23、狭义上的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创新,以1961年美国银行推出的( B)为典型标志。

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专业知识-10

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专业知识-10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判断题(总题数:62,分数:100.00) 1.在短期内如果发生亏损,厂商不一定会立即停止营业。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 在短期内如果发生亏损,则意味着AC>AR,但若AVC<AR,企业可以继续生产,厂商在用全部收益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以后还有剩余,以弥补在短期内总是存在的不变成本的一部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要比不生产强。 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动,将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发生变化。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需求定理,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导致需求量的变动。区别非价格因素影响需求的变动。 3.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加。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 考查边际效用的定义。 4.从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来看,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比非必需品小。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 5.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利率下降,货币的投机需求将减少。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 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人们持有货币出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出于投机动机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需求量与利率成反比,因此,利率下降货币的投资需求增加。 6.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行使监管职责的机构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 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行使监管职责的机构主要是银监会。 7.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业务是证券投资业务。 (分数:1.00) A.正确

农村信用社考试金融知识汇总

149、会计人员的职责 会计人员职责:(1)认真组织、推动会计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办法的贯彻执行;(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条的规定,认真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3)遵守、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维护国家财经纪律,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4)讲究职业道德,履行岗位职责,文明服务,优质高效,廉洁奉公。 150、会计人员的权限 为了保障会计人员履行职责,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赋予他们下列权限:(1)有权要求各开 户单位及银行执行财经纪律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办法;(2)有权越级反映;(3)有权对本 社各职能部门在资金使用、财务管理、财务收支等方面实行会计监督。 151、凭证整理的顺序要求 对每一会计的凭证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整理,即:现金凭证在前,转账凭证在后,先现金 收入凭证后现金付出凭证,先转账借方凭证后转账贷方凭证。 152、表外科目及使用

表外科目是用以反映未涉及的实际增减变化,而又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的重要会计事项,不列入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的科目。 信用社的表外科目,采用单式记账法记账,增加是记入收方,减少时记入付方,余额在收方。 153、会计分录、会计科目 会计分录是根据借贷平衡原理,通过借、贷科目记录、反映经济业务来龙去脉的专门记账方法。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核算和管理要求,进行分类并规定适当的名称,据以总括反映和监督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的一种专门方法。 154、设置会计科目的作用

设置会计科目的作用:(1)是会计核算的基础;(2)是取得系统信息资料并据以考核经济指标的工具;(3)是统计报表编制的基础。 155、编制会计凭证的一般要求 编制会计凭证必须做到标准化、规范化,要素齐全,内容完整,反映真实,数字正确,字迹清楚,不错漏、不潦草,书写规范,防止涂改。 156、会计凭证中的各种代用符号规定 各种代用符号可简写为:第号为“#”每个为人民币符号为字”;年、月、日简写顺 序自左而右“年/月/日”;年利率为“%;月利率为“%。”日利率为万分号 157、会计凭证审查的要点 会计凭证审查的要点如下:(1)是否为本社受理的凭证;(2)使用凭证是否正确,凭证基本内容,联数 与附件是否完整齐全,金额是否符合规定起点,日期是否超过有效期限;(3)账号与户名是否相符;(4)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字迹有无涂改;(5)密押、印鉴是否真 实齐全;(6)款项来源、用途是否政策和有关规定以及信用社结算的管理原则;(7)是否 超过存款余额或批准的贷款额度或拨款限额;(8)计息、收费、赔偿金等的计算方法与数 字是否正确;(9)内部科目和账户名称使用是否正确。

自考00076国际金融串讲笔记

《国际金融》常考知识点串讲 1、外汇是国际汇兑(Foreign Exchange)的简称。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动态外汇是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务的金融活动。同于国际结算。 静态的外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外汇是各国外汇管理法令所称的外汇:⑴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⑵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⑶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⑷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⑸其他外汇资产。 狭义的外汇是通常所说的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基本特征:⑴国际性;⑵可兑换性,即表示这些支付手段的货币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Freely Convertible currency)。⑶可偿性,即在国外能直接作为支付手段无条件的使用,对方也无条件的接受并承认其所代表的价值。 外币表示的有价证券和黄金不能视为外汇,因为他们不能用于国际结算,而只有把他们变为在国外的银行存款才能用于国际结算。外币现钞,严格说来也不能算作狭义外汇。 只有在国外的银行存款,以及索取这些存款的外币票据与外币凭证,才能是狭义外汇。 国外银行存款才是狭义外汇的主体。 2、 1918年以后,国际收支被解释为一国在一定时期的外汇收支。凡在这一定时期涉及有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畴。是建立在收支基础(现金基础Cash Basis)上的。是狭义的国际收支。 3、第二次世纪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所制定的概念:在一定时期,一国居民(Resident)与非居民(Ninresident)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纪录。必须领会: ⑴它强调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经济交易是经济价值从当事的一方向另一方的转移。实际上也就是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在两个当时这间的转移。. .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专业知识考试题目(一)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专业知识考试题目(一)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借款人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案:(一)具有本辖区户口、在本辖区内有固定住所的农户; (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无不良信用纪录,在信用社无不良贷款,在其他金融机构无借款; (四)从事土地耕作或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有合法、可靠的经济来源; (五)身体健康,具备劳动生产或经营管理能力,具备偿还贷款本息能力,原则上年龄不得超过60 周岁; (六)已在信用社建立农户档案,并取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 (七)需具备的其他条件。 信用社在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答案:(一)评定信用户。信用社根据农户信用观念和信用纪录评定信用户,经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审批小 组审批确认。 (二)确定信用等级。信用户划分为优秀户、良好户、一般户三个等级,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每个信用户的贷款限 额。 (三)发放贷款证。将信用等级和贷款限额在信用证中填写明确,然后将贷款证发给信用户。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贷款发放流程是怎样的? 答案:农户持贷款证、身份证申请借款,填写制式《农户小额信用借款限额核定表》(申请书)→信 用社凭信用证办理贷款手续→ 填写贷款凭证→ 发放贷款。 签订《抵押担保借款合同》的要求有哪些? 答案:(一)合同的填写要字迹清晰、要素齐全、时间一致、前后相符。 (二)签订时,借款人与抵押物所有人(包括共有人)一同到信用社,提供有效身份证明,经审查核对无误后,由抵押物所有人(包括共有人)亲自在抵押担保借款合同上签字盖章,需办理公证的,共同到公证部门办理合同公证手续。 (三)在抵押物评估、登记、保险手续未办理完毕之前,全部的贷款手续应由信贷人员掌握、保管。 信用社发放抵押贷款签定《委托拍卖书》的要求有哪些? 答案:信用社发放所有抵押贷款时,可要求抵押人出具《委托拍卖书》,在借款到期未全部清偿时,信用社可凭委托书直接协同受委托的合法拍卖机构对抵押物公开拍卖,以拍卖所得价款偿还借款本息。 (一)贷款额度在20万元以内的(含20 万元),在设定抵押时,对价值较低并且有价格证明凭证(购置发票、买卖合同等)的抵押物,可按其凭证协商定价,不需评估,但应在相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冻结手续。并在合同中约定:“借款人到期未偿还借款本息时,抵押人同意由贷款人委托合法拍卖机构,对抵押物进行公开拍卖,以拍卖所得价款偿还借款本息”,抵押人在合同约定事项后亲自签字盖章; (二)对贷款额度超过20 万元,抵押物价值较大的,应由合法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但对评估价格明显高于信用社调查的市场价格时,信用社暂不予发放贷款,应根据市场价格重新核价; (三)信用社对贷款抵押物的价值评估,可固定选择两家以上的合法评估机构作为指定评估部门,由 借款人任选一家进行评估,信用社不得设定唯一评估机构。 (四)抵押贷款限额最高不得超过抵押物评估价值的50% 。 各种抵押物的登记部门有哪些? 答案:1、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为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管理部门; 2、以城市房地产或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

农村信用社考试——金融知识笔记

第一部分经济学 一、经济学 国民收入核算 货币 各种曲线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通货膨胀 成本 资本循环与周转 市场理论 社会主义个人分配制度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 一、相关概念 1.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由本地公民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第一,GN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第二,GNP是流量而非存量。 第三,GNP按国民原则,而不按国土原则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定时期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一般认为GDP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标志。 GDP = 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 【2008某省】以下关于GDP的阐述,正确的有()。 A.GDP是指本国常住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综合 B.GDP是指在本国领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综合 C.GDP的确核算不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 D.一般情况下,一国的GNP应大于GDP 『正确答案』ABC 【2007某省】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大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正确答案』T 『答案解析』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 2.国民生产净值与国内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NNP)与国内生产净值(NDP):GNP或GDP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它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财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 3.国民收入(NI):NNP或NDP扣除间接税后的余额。 4.个人收入(PI):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各级指标之间的关系是: GNP或GDP减折旧;等于NNP或NDP

奚君羊《国际金融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国际收支 1.1 复习笔记 一、国际收支的基本含义 1.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 (1)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的含义 ①国际借贷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②国际收支是指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一定时期内清算、结算或支付的情况。 (2)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的差异 ①国际收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收入和支付的情况;国际借贷是产生国际收支的原因。 ②国际收支表示的是一定时段;国际借贷表示的是某个时点。 ③国际借贷表示一国对外债权债务的余额,是一种存量;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对外收付的累计结果,是一种流量。 ④国际收支的范围要比国际借贷的范围更加宽泛。 2.国际收支的重要性由于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趋势日趋增强,国际收支状况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愈益显现。同时,随着凯恩斯主义的 流行,西方国家加强了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国际收支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主要内容 1.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个经济实体在一定时期内(年度、半年度或季度)以货币单位表示的全部对外经济 往来的一种统计表。它是国际收支的外在表现形式。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记账的原理编制的。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为贷方,以 “+”号表示;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为借方,以“-”号表示。当收入大于支出时差额为正,称之为顺差;当支出大于收入时,差额为负,称之为逆差。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1)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是主要记载表现为货物和服务的国际交易。该项目又可细分为贸易收支、服务收支、收益和转移收 支四个项目。 ①贸易收支。贸易收支(或称有形贸易收支)指货物的进出口。按国际收支的记账原理,出口记入贷方,进口记入借方。 ②服务收支。服务收支(或称无形贸易收支)主要包括:a.运输;b.旅游;c.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d.军事支出;e.政府往来;f.其他服务收支。 ③收益。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有两个组成部分:a.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收益;b.国际间接投资的利息收支。 ④经常转移。经常转移是指不发生偿还或收益报酬的单边支付。它是无对等的交易,所以又称单边转移。 上述四个项目差额的总和就是经常项目差额。 (2)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项目)主要记录表现为资金形态的资本流出和流入情况,可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 两大类。 ①长期资本。长期资本是指期限在1 年以上或未规定期限的资本,又可分为政府长期资本和私人长期资本。 a.政府长期资本流动主要包括政府间贷款、政府投资和其他。

农村信用社面试常见问题

农村信用社面试常见问题 1.简单做一下自我介绍 (说说自己的基本情况,介绍一下学习、工作经历)例如: 首先感谢**农村信用社给我这样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施展才华的机会,我将珍惜这次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我叫***,是**学校2006级即将毕业的一名大学生,获知贵单位广纳贤才,我慕名而至,真诚的渴望加入,为贵单位的明天添砖加瓦,更愿为此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另外,近三年大学生村官基层服务丰富的社会实践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更培养了我沉稳果断、热情高效的工作作风。作为一名班级干部,我积极的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策划与组织,我的工作热情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肯定,成为学校历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成员,大家的肯定也使我对团队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请各位领导相信我的真诚,我会将我的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相信我的热情,我会感染我身边的每一个人;相信我的活力,我会积极的做好每一件事情;相信我的能力,我的加入会给你们带来一份成功的力量。 最后,请允许我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同时也祝愿您工作顺利、一帆风顺! 2.说说你对信用社的了解 参考以下资料: (1)农村信用社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如何? 答:农村信用社是由辖区内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入股组成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4年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26724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的11.6%;各项贷款余额19585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11.5%。其中,农业贷款余额8615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86%。农村信用社正在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

金融纽带。 (2)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三农”)发展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在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99年以来,为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大力推广信用农户、信用村镇等评定活动,大大简化了农民贷款的手续,方便了农民贷款,也使农民的贷款面有了很大提高,困扰多年的农民贷款难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至2003年年末,全国有32 225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占机构总数的94.8%,有18553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联保贷款,占机构总数的54.6%。2003年当年,全国有6217万农户获得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的64%,占全部农户数的28%。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大量撤出在农村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任务更加艰巨,作用更加凸显。 3.你为什么要选择信用社,选择信用社的动机? 我从农村长大的,最先接触的金融机构就是农村信用社,从小我对他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它始终立足农村,为农民办实事。从农村长大的我,深知农民挣钱的艰难,所以我一直有个愿望,毕业后能踏踏实实的为农村、农民做些实事,农村信用社招聘人员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所以我积极报名参加农村信用社的招聘考试。 4.**区(县)的经济条件尤其是基层社条件很差,你能不能吃苦? 从小在农村长大,练就了我能吃苦的性格,我觉得越是基层,就越能学到新知识,增长新才干,开拓新视野,挖掘新潜力,挑战与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提高自己,充实自我。如果能竞聘成功.我将加倍努力工作,为信用社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5.假如你应聘成功了,你会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假如你不被录

农村信用社业务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四、简答题 1、中国银监会对违法的金融机构的直接责任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1)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 (2)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3)取消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任职资格,禁止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2、商业银行对贷款的审查应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商业银行对贷款的审查包括: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确定贷款是否符合管理方针和法令规定;批准贷款的主管人员是否按银行贷款政策办事;信贷档案是否齐全;贷款申请书是否说明抵押物品的种类和金额;全部必要的债券利息是否完整无缺;还款来源是否象清单所列明的那样足以清偿贷款。 3、贷款五级分类的核心定义? 答:农村信用社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档次,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1)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2)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4)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5)损失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须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收回极少部分。 4、《农村信用合作社县级联合社管理规定》县联社哪些变更事项,应事先报监管部门批准? 答:县联社的下列变更事项,应事前报经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批准:(1)变更注册资本;(2)调整业务范围;(3)更换理事长、副理事长和主任、副主任;(4)更换机构名称和营业场所。 5、《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规定入股社员的权力是什么?

国际金融重点笔记11-14章

第十一章开放宏观均衡与国际收支调节和汇率制度选择 [选择]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分析通常使用的模型是IS-LM-BP。[选择]由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平衡,称为货币性失衡。[选择]代表满足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的实际收人与名义利率组合的曲线是IS曲线。[选择]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的实际收入与名义利率组合是BP曲线。[选择]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之和为零。[选择]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点是LM曲线与IS曲线、BP曲线的交点。[选择]如果是大国经济,我们希望采用的汇率制度是浮动汇率制度。[选择]由于国民收入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选择]改变国内外支出在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分布格局,以此调节国际收支差额和国内总供求对比状况的政策是支出转移政策。[选择]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货币将导致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选择]一般来讲,对于开放效果在固定汇率政策下实现内外均衡的最佳选择是财政政策。[选择]研究经验表明,在浮动汇率制下,外汇市场非理性的投机活动很容易造成汇率错位,即汇率超调。[选择]当传闻货币供给存在意外扩张时,投机者会产生悲观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抛售本币力度大于货币扩张所引起的本币抛售程度,从而使本币贬值程度超过正常水平,这是汇率的随波效应。[选择]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货币局制度。[选择]允许市场汇率围绕中心平价更大幅度地波动的汇率制度是钉住平行幅度。[选择]将本币发行权一并放弃,直接使用其他货币作为本国流通中的法定货币,这种行为称为美元化。[选择]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选择]关于BP曲线说法正确的是若利率弹性为零,则BP曲线垂直于横轴、若利率弹性无限大,则BP曲线垂直于纵轴、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大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则BP曲线比LM曲线平坦。[选择]属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的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选择]在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会导致名义利率上升、经常账户差额恶化、改善国际收支逆差。[选择]支持固定汇率制度的理由有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防止外汇投机活动、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防止各国不正当竞争。[判断]外部均衡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国际收支为零,开放经济的外部均衡即适应本国宏观经济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判断]降低利率将会使曲线向右平移。[判断] 一国及其周边国家若想加强合作,保持固定汇率或使用同种货币安排比较有利于经济发展。 [名词]宏观经济均衡包括封闭条下宏观经济均衡,即低失业率下的国内经济稳步增长,还包括外部均衡层面,开放经济的外部均衡即适应本国宏观经济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 [简答]国际收支调节与开放宏观均衡的相关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一方面,外部不均衡会影响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国际收支失衡若不及时调整,会直接影响当事国的对外交往能力和货币信誉,并对国内经济发展不利。 另一方面,内部不均衡也会影响到外部均衡目标的实现。任何追求内部均衡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有可能破坏现有的外部均衡 条件,从而造成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 [简答]汇率制度选择与开放宏观均衡的相关性体现的方面。 第一,不同汇率制度下对外经济失衡的表现不同。固定汇率制下,货币当局有义务维护本币的对外价值,在国际收支失衡时必然进行外汇市场干预,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顺差时本币对外升值,因为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则随着贸易逆差进一步恶化,使IS曲线和BP曲线都向左移动。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对外贬值,具有奖出限入的作用,则随着贸易逆差改善而同时推动IS曲线和BP曲线右移。 第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在不同汇率制度下具有不同效应。实行浮动汇率制,自然比固定汇率制增加了汇率政策这一工具。此外、货币政策失效而财政政策效果增强,浮动汇率制下,随着跨国资本流动程度提高,财政政策失效越快,货币政策的产出放大机制越强。 [简答]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一方面扩大了政府支出,提高了本国收入并带动了进口增加,导致经常账户差额恶化;另一方面却引起名义利率上升,从而有利于资本流入而不利于资本流出,改善了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所以,跨国资本流动程度越高,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致的资本流入规模就越大,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的效果也就越突出。于是,在不采取冲销政策时,因大量资本流出而导致的国内货币扩张自然进一步放大了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 [简答]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 货币扩张推动该国LM曲线右移,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资本流动程度较低时,逆差主要是由于本国收入提高带动了进口支出增加;当资本流动程度较高时,则主要是因为本国利率水平下降引起大规模资本流出,造成了国际收支逆差。逆差将导致本

农村信用社考试题目汇总(十一)

农村信用社考试题目汇总(十一)

财务管理会计管理 1.( ABD )属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委托及代理业务。 A.代理债券业务 B.保管箱业务 C.保证业务 D.委托贷款业务2.存(贷)款计息期计算的原则包括( ABC )。 A.采取“算头不算尾”的原则,即存款(或贷款)存入(或发放)的当日开始计息,取款(或还款)日的当日不再计息 B.(贷)期从存款(或贷款)的当日起,算到取款(或还款0的前一日止,中间的节假日照计利息另有规定的除外) C.分段计息时,各段存(贷)期之和等于总存(贷)期 D.各种存款.贷款的计息起点均为元 3.利息计算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CD )。 A.本金 B.利息税 C.存期 D.利率 4.信用社投资必须遵循( ABD )原则。 A.效益性 B.安全性 C.谨慎性 D.流动性 5.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的会计处理步骤有( ABCD )。 A.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B.计算缴纳的营业税 C.保险赔偿的处理D.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6.某信用社建造一座营业大楼,2001年12月竣工验收,因网点迁置未批

复,直到2002年6月方投入使用,则固定资产转入日期及计提折旧日期分别为( AD )。 A.2001年12月 B.2002年1月 C.2002年6月 D.2002年7月7.下列( ABD )选项不计入信用社成本。 A.购置固定资产 B.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C.营业费用 D.违约金 8.信用社购入长期有价债券时,在投资科目下应设立( ABCD )分户账。 A.债券本金 B.待摊销债券溢价或折价 C.应计利息 D.相关费用 9.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 ABCD )。 A.年限平均法 B.工作量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年数总和法10.信用社到期收取本息的长期投资,期末计提利息时,按规定涉及的科目账户为( BC )。 A.其他营业收入 B.投资收益 C.长期投资 D.应收利息 11.信用社营业收入包括下列( CD )选项。 A.罚金收入 B.出纳长款 C.手续费收入 D.金融机构往来收入12.下列选项( ABC )是计算所得税时的调整项目。 A.国债的利息收入 B.滞纳金 C.工资性支出超过规定的部分 D.广

农村信用社信贷专业知识复习题

农村信用社信贷专业知识复习题

农村信用社信贷专业知识复习题 一、填空 1、信用社发放贷款应坚持谁贷款、谁立据、谁使用、谁归还。 2、贷款“三查”制度是指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 3、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4、保证方式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 5、抵押贷款本息限额最多不得超过抵押物评估价值的70%。 6、借款人与贷款人的借贷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7、质押担保中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移交的动产为质物。 8、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9、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10、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金额、利率、期限、还款方式和违约责任等条款。 11、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 13、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 14、对贷款按风险分类法分类时,要以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为核心,把借款人的正常营业收入作为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贷款的担保作为次要还款来源。 15、抵债资产变现后,不足偿还贷款本息的,必须坚持“先收贷款本金、后收贷款利息的原则”。 16、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信用社以农户的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贷款。 17、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 18、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 19、农户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所称农户是指在农村信用社(含合行,下同)服务区域内居住,并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然人。按信用程度农户分为信用户和非信用户。 20、农户贷款是指农户从当地农村信用社申请获得的用于农户生产、个体经营和消费等用途的贷款。 21、农户贷款坚持“核定限额、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原则。 22、农户贷款按贷款方式主要分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保证贷款、质押贷款和抵押贷款等。 23、农户贷款分为2户联保、3户联保、3户以上联保。 24、2户联保,联保小组成员必须同为信用户。 25、农户保证贷款,保证人是自然人的,最多允许2个保证人。 26、农户贷款余额及对外担保的债务总额不能超过农户资产及近3年平均固定收入总额的80%。 27、2户联保每户最高贷款限额2万元,2户以上联保每户最高贷款限额5万元。 28、农户贷款期限分为6个月、一年、一年半、三年、5年。 29、一个农户只能参加一个联保小组。非信用户除抵(质)押贷款外,只能够申请

最新农村信用社金融基础知识试题

农村信用社金融基础 知识试题

银行从业人员考试题库(金融基础知识) 关键字:金融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1、中外学者一致认为,划分货币层次的重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D)。 A、稳定性 B、安全性 C、收益性 D、流动性 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预期利率上升,会( C )。 A、多买债券,多存货币 B、多买债券,少存货币 C、卖出债券,多存货币 D、少买债券,少存货币 3、以下不属于直接融资的是( D )。 A、商业信用 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 D、银行信用 4、不能向居民发放信用贷款的是( B )。 A、中国建设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农村信用合作社 D、城市商业银行 5、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贷款,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的( C )。 A、事业性单位 B、政企职能合一的机构 C、金融企业 D、非盈利性的金融机构 6、商业银行将其已贴现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要求中央银行贴现以获得资金的 行为是( C )。 A、转抵押 B、转贴现 C、再贴现 D、再贷款 7、为了支持因调销在途粮、棉、油的合理资金需要而发放的贷款,称之为( C )。

A、专项销售贷款 B、专项储备贷款 C、收购贷款 D、销售结算贷款 8、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办理结算的款项必须是( C )。 A、工程结算款 B、交通运输款 C、商品交易款 D、个人往来款 9、代理行业务是商业银行的部分业务由指定的( D )代为办理的一种业务形式。 A、本行本地的分行 B、本行的支行 C、本行异地的分行 D、其他银行 10、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 B )内的经营活动。 A、损益表 B、资产负债表 C、现金流量表 D、财务状况变动表 11、表外业务与其他中间业务的最大区别在于( B )不同。 A、经营目的 B、承担的风险 C、收入的来源 D、财务的处理 12、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原则的核心是( B )。 A、流动性原则 B、政策性原则 C、盈利性原则 D、安全性原则 13、金融市场主要是借助( A )作为载体来运行的。 A、金融工具 B、借贷资本 C、资金供求者 D、利息率 14、金融市场运行的关键是( C )。 A、做市商 B、融资期限 C、价格形成 D、交易关系 15、国际上银行承兑票据经( B )保证支付后,便可在二级市场转让。 A、付款行 B、承兑行 C、议付行 D、担保行 16、B股股票一般用人民币标明面值,以( B )认购和交易的股票 A、人民币 B、外币 C、本币 D、合成币

自考00076国际金融重点笔记

2018年4月自考国际金融重点笔记 第一篇国际金融基础篇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差错与遗漏产生的原因。 (1)编表原理与实际会计核算之间存在差异。(2)由于国际收支所涉及的内容繁多,统计的资料与数据来源于不同的部门,所搜集到的资料与数据不可能完全匹配。(3)人为因素。一些交易主体所进行的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许可的经济活动,当事主体不可能主动申报,相关的统计部门也难以搜集和统计到准确的数据。(4)存在统计误差。 经常项目的构成与作用。 经常账户又被称为经常项目,是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真实资源(又称实际资源)转移的项目。通过此项目形成的外汇收入,是一国可以自主支配的外汇,所以,该项目又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基本、最重要的项目。 该项目又可细分为货物、服务、收益和转移四个子项目。(1)货物。也曾被译为商品,是反映一国商品的出口和进口,又称有形贸易交易规模的项目。(2)服务。也曾被译为劳务,是指一国居民为非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和该国居民利用非居民提供的服务。(3)收入。又译为收益,是指由于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而引起的要素报酬的外汇收入与支出。(4)经常转移。又称为单方面转移,是指货币资金在国际间转移的过程中,无对等的经济交易同时发生的国际间的资金流动。 金融项目的构成与作用。 金融账户是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的主要部分,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反映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国际资本流动的项目。 按照投资类型,亦即功能,主要确定为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部分,并将这两种形式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统统归类于其他投资。 (1)直接投资包括分别反映投资人的原始的股本投入和撤回的净额及由直接投资企业中的外国投资人所得收益的再投资的状况。 (2)从资本流动的方向看,包括本国居民购买国外证券金融资产和外国的非居民向本国居民出售其原先持有的本国的证券金融资产而形成的本国金融账户下的外汇流出,或反之而形成的外汇流入。 (3)在其他投资项目也是先按照由债权债务关系决定的资产和负债来分类,并在资产负债项下,按照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及其他共四项来分类。 分析国际收支中的主要差额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1)贸易差额。贸易差额是一国货物进出口规模的对比。当出口大于进口时,为贸易顺差,反之为逆差。(2)经常账户差额。也常被称为经常项目差额,是指经常账户所包括的全部项目的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当其为顺差时,实际上反映的是由于本国真实资源的流出大于他国真实资源的流入而形成的净外汇收入,也是当期本国让渡给他国的可支配本国物质资源的程度;反之,当其为逆差时,反映的是本国通过增加负债或动用外汇储备而增加的当期对他国真实物质资源的支配程度。(3)金融账户差额。金融账户差额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有金融项目,也就是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可以暂时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4)国际收支差额是反映一国除货币当局以外所进行的各种国际经济活动而形成的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 第二章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内容: 国际储备资产的选择与确定,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采用什么作为国际支付的手段 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本国货比是否可兑换 国际结算的安排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 国际间金融事务的协调与管理 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1.储备资产的确定与创造,为国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清偿力。 2.相对稳定的汇率机制,未建立公平的世界经济秩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金融合作,促进了国际经济与金融秩序的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