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民大学《基础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基础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

1.4.1 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

1.答:一般认为,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主要时期。

古代会计的标志有:会计专职人员的出现,会计机构的建立,以及“会计”名词的形成等;近代会计的标志是复式簿记(也称复式记账法)的创建与传播;现代会计的标志是会计目标的变化,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会计别离,电子电脑在会计上的应用,以及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而兴起的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等。

2.答:会计产生和发展说明:会计是适应人类对经济活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又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古代会计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决定了会计不可能有快速的发展。在近代会计阶段,会计在民间得到了广泛应用,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复式簿记诞生并取代单式簿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现代会计阶段,特别是在产业资本主义推动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呈现出多元性,要求会计不仅要服务于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更要服务于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广阔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由此可见,经济环境对会计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3.答: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计所要实现的目的或到达的最终成果。会计目标的代表性观点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决策有用观认为,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其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财务信息和企业经营业绩方面的经营成果信息。受托责任观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作为资源管理的受托方,接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委托,应承担有效管理和运用受托资源,并促使其保值增值的责任。为此,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同时应承担如实向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义务。

4.答:在会计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会计的认识有所不同,对会计进行定义的角度也有较大差异。因此,会计的定义并不是唯一的,但具有以下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管理活动论观点认为:“会计这一社会现象属于管理范畴,是人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功能总是通过会计工作者从事的多种形式的管理活动实现的。”信息系统论观点认为:“从本质上讲,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我国的一些会计学者将其表述为:“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5.答: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为了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集中反映特定服务对象的经济活动。

明确界定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在于:只有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空间范围;只有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本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会计主体所有者个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别开来;才能对本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性质进行正确判断和处理。

6.答: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明确界定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在于:第一,只有明确持续经营前提,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时间范围。即会计所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交易或事项必须以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主要内容。第二,只有明确持续经营前提,才能为会计分期假设提供必要基础。

7.答: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相互连续的期间,即会计期间。会计分期假设强调,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明确界定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在于:第一,只有明确会计分期前提,才有利于建立有条不紊的会计工作基本程序,便于及时结算账目,并以此为依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提供与其经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第二,只有明确会计分期前提,才能合理处理那些可能跨越假设干会计期间的交易或事项。

8.答:会计对象是指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内容。一般认为,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在企业则是指其经营资金的运动。

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指对会计对象基本内容,即资金运动作进一步划分而形成的具体内容,也是资金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产品生产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六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即企业类经济组织的资金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

9.答:产品生产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主要有:表达为循环与周转方式;具有并存性和继起性;各种资金形态按比例并存;具有补偿性和增值性。

10.答: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是建立在会计信息可靠性基础上的一条要求,是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前提的相关性。假设会计信息不具有可靠性,则难以使其到达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的目的。因此,可靠性与相关性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应在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相关性质量要求,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

11.答: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包括以下两层含义:(1)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会计信息的可比,也称纵向可比。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对不同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取一致的会计政策,一般不得随意变更,以使各个会计期间的同类信息

具有相互可比性。(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可比,也称横向可比。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对于同一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确实认、计量和报告的要求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

12.答: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经济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所具有的经济特质。如前所述,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某些方面的变动。这说明交易或事项总是表达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所具有的经济性质。法律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所引发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等方面的权利或义务。如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说明企业对其具有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等方面的权利;而负债是企业应当负担的经济义务,须以企业的资产或劳务进行清偿等。

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构成了交易或事项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般而言,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是统一的。如企业用自有资金购入的材料和设备等,其经济性质属于能够预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从法律形式来看,企业对其具有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这种情况下,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交易或事项的经济性质和法律形式会产生一定的别离。如企业在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设备时,根据双方的协议,承租方应分期向出租方以租金形式支付设备款。在设备款未付清之前的会计期间,从法律形式上,设备的所有权并没有完全转移给承租方,会产生承租方对该设备是否具有所有权的争议。从经济实质上,也会产生该设备是否属于承租方资产的争议。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质量要求,企业对这类比较特殊的交易或事项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注重其经济实质,而不必完全拘泥于其法律形式。融资租入设备在未付清设备款之前,承租方已经实际使用该设备,并为企业带来了相应的经济利益,符合资产要素的本质特征,因此可以将其确认为承租方的资产。

1.4.2 练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本章无)

第2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4.1 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

1.答: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对会计对象基本内容(资金运动)进行分解归类,使之形成独立的范畴,并用会计术语加以描述的具体内容。

企业的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2.答:资产要素具有如下特征:(1)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类。

3.答:负债要素具有如下特征:(1)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2)负债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现时义务;(3)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不同,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类。

4.答: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在股份公司类企业,所有者权益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即向企业投入资本的投资者。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投资者向企业投资后对企业资产拥有的一种要求权,包括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分享权和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权等。

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等)、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5.答:收入要素具有如下特征:(1)收入是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收入的组成内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收入即收入的定义所界定的企业日常活动

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主要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统称为营业收入。广义的收入是指除以上内容,还包括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之外产生的非经常性的经济利益流入,即营业外收入(利得)。

6.答:费用要素具有如下特征:(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组成内容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费用即费用的定义所界定的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主要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如产品销售成本等)、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投资损失、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所得税费用等。其中,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统称为营业成本。广义的费用是指除以上内容,还包括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之外产生的非经常性的经济利益流入,即营业外支出(损失)。

7.答: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是指企业在其日常活动的一定会计期间所实现的全部收入减去该期间所发生的全部相关费用后的差额,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企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营业外收入)和损失(营业外支出),反映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8.答:会计确认即会计要素确认,是指将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联系起来加以认定的过程。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企业的资产,除应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下述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9.答:将一项义务确认为企业的负债,除应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下述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10.答:将一项经济利益流入确认为企业的收入,除应符合收入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下述三个条件:(1)与收入有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11.答:静态会计等式是由静态会计要素组合而成的反映企业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等式,其组合方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对静态会计等式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1)静态会计等式实质上表达了企业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2)等式双方的会计要素金额应当是相等的。(3)资产会随着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而发生相同变化。

12.答:动态会计等式是由动态会计要素组合而成的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等式,其基本组合方式为:收入-费用=利润。

对动态会计等式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1)利润的实质是企业实现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进行配比的结果。当收入大于费用时为利润;收入小于费用时为亏损。(2)利润会随着收入的增减而发生相同变化。即在费用一定的情况下,企业获得的收入越多,利润也会越多;收入减少,利润也会随之减少。(3)利润会随着费用的增减发生相反变化。即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发生的费用越多,利润越少;反之,发生的费用越少,利润越多。

13.答:交易或事项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发生的,能够采用会计的方法加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经济活动。其中,交易一般是指企业与外部的其他企业或有关部门之间发生的经济往来活动;事项一般是指企业内部发生的,与其他企业或部门没有关系的经济活动。

从对会计等式影响的角度,可以将交易或事项分为四类:(1)影响会计等式双方的会计要素,使双方要素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的交易或事项;(2)影响会计等式双方的会计要素,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的交易或事项;(3)只影响会计等式左方会计要素,使这些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的交易或事项;(4)只影响会计等式右方会计要素,使这些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的交易或事项。

14.答:这是由于企业发生的所有交易或事项从影响会计等式的角度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具有两大规律。一是影响会计等式双方的会计要素发生同增或同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等式双方的总额会在原来平衡的基础上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一个相同的金额,因此等式双方数额仍会保持平衡;二是只影响会计等式某一方的会计要素发生有增有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在会计要素变化的某一方其增减金额相抵,原来的总额保持不变,而会计等式另一方的会计要素并没有因为交易或事项的发生而受到影响,其总额并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会计等式双方的数额仍然保持平衡。即企业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交易或事项,也无论这些交易或事项会引起会计等式中的会计要素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双方的平衡关系。

15.答: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是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深刻地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内在的规律性联系,清晰地描述了各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的严密的平衡相等关系,为财务会计方法特别是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是财务会计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赖以存在的基石。企业财务会计是一个完整而缜密确实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系统,各个环节的运行都是以会计等式的平衡理论为依据的。因此,掌握会计等式的基本内容,认识会计等式中会计要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对于理解财务会计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进而熟练运用会计记录与报告方法方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6.答:会计方法主要是指对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和报告的方法。具体由账户设置、复式

记账、会计凭证填制和审核、账簿登记、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财务报告编制等七种方法构成。

以上各种会计方法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相互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会计核算中应当相

互配合地加以使用。在企业进行交易和事项的处理过程中,以上七种会计方法的应用程序大体如下:(1)应根据企业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建立完整的账户系统,并将应当设立的账户开设在各类账簿中,以便为交易或事项的记录提供必要的载体;(2)应当选择科学适用的账簿记录方法,即

复式记账法;(3)在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应当取得能够证明交易或事项发生的原始凭证,按照所

设置的账户和复式记账的要求编制记账凭证,为交易或事项在账簿中的记录提供直接依据;(4)应根据编制的记账凭证,按照预先设置的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法,对交易或事项在账簿中进行记录;(5)在登记账簿的基础上,对于有些按要求应进行成本计算的交易或事项进行成本计算,借以确定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6)为保证账实相符,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采用财产清查的方法对企业财产物资等的实有数进行清查盘点,并将清查盘点结果与相应账户的记录情况相核对;(7)会计期末,在

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所积累的资料定期编制财务报告。

2.4.2 练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

一、会计要素

解题指导:该练习题主要考核学习者对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其基本组成内容的熟练掌握程度,应在熟练掌握会计要素含义及其基本组成内容的基础上完成。应注意各类会计要素在组成内容上的区别,对会计要素的组成内容可结合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加以把握。

参考答案:

二、会计等式

解题指导:该练习题主要考核学习者对会计等式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应在熟练掌握会计

等式知识,尤其是熟悉综合会计等式的基础上完成。因为在交易或事项确实认与计量过程中,涉及了绝大部分会计要素,简单会计等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当然,还需要明确什么是会计确认,什么是会计计量。只有熟悉了以上所有知识,才能顺利完成作业。

参考答案:

等式变动结

21305002130500

7交易或事项

类型

等式双方要素同增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100000+100000等式变动结

22305002230500

8交易或事项

类型

等式双方要素同增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1500000+1500000等式变动结

37305003730500

试分析归纳交易或事项影响会计等式的规律:当影响会计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增加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会计等式双方的合计数会同时增加,双方保持平衡关系;当影响会计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减少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会计等式双方的合计数也会同时减少,等式双方仍保持平衡关系。当影响会计等式左方或右方要素有增有减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会计等式双方的合计数不变,等式双方仍然保持平衡关系。说明无论发生什么类型的交易或事项,会计等式双方的平衡关系都是不会被打破的。

第3章

账户设置

3.4.1 思考题参考答案与指导(要点)

1.答:会计记录是指将交易或事项确认和计量的结果采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和载体进行记录的过程。

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记录的标准要求并不是很多,但也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例如,要求企业的会计处理采用借贷记账法,规定了“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方法等,表达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特色。

2.答:会计记录方法是指对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记录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具体包括账户设置、复式记账、会计凭证、账簿登记、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等。

以上六种方法可按其在会计记录环节中发挥的作用分类:(1)存储会计信息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账户设置、复式记账、会计凭证和账簿登记方法。(2)保证会计记录质量的方法。主要包括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方法。

3.答:会计科目是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规定,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具体项目,是设置会计账户的依据,构成财务报表的主要项目。设置会计科目并在此基础上设置账户是会计的一种专门方法。

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对各类企业的会计科目作出了统一标准要求,为企业进行会计科目设置提供了依据。这些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包括利润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包括收入类和费用类)等五类。

4. 答: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有:(1)系统、全面地核算会计要素内容的需要。(2)设置会计账户记录交易或事项的需要。(3)提供企业相关信息实现会计目标的需要。

5.答: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的原则有:(1)应能全面地反映企业会计要素的内容。(2)应能满足使用者掌握企业信息的需求。(3)应能满足账务处理需要又相对稳定。(4)应能表达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密切结合。(5)会计科目应简明清晰并方便准确使用。

6.答:会计科目的级次是指企业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在整个会计科目体系中所处的层次。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会计信息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两类:(1)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内容进行总括分类形成的项目,也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总分类科目是在会计上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利用总分类科目设置的账户可以提供总括的信息指标。(2)明细分类科目。简称明细科目,是在对会计要素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基础上再进行详细分类而形成的项目。明细分类科目是在会计上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利用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账户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指标。

7.答:会计账户简称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具有一定结构形式,用以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交易或事项,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并为会计报告的编制提供数据资料的一种工具。设置会计账户是财务会计的一种专门方法。对会计账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1)会计账户设置的主要依据是会计科目。(2)账户具有一定的结构形式。(3)设置账户的基本目的是用来记录交易或事项。(4)设置账户的主要目的是为财务报告的编制提供数据资料。

8.答:在设置账户时总体上应把握以下基本原则:(1)应根据设置的会计科目设置;(2)应便于进行会计信息的加工和整理。

9.答:账户的基本结构是账户全部结构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具体包括用来登记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的结构部分。

10.答:设置会计账户的主要作用是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交易或事项,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并为会计报告的编制提供数据资料。

11.答:账户的主要功能是可以提供一系列有用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是以价值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在会计实务中,有些账户还可以提供实物量方面的信息数据)。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合计、本期减少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

(1)期初余额。期初余额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开始时该账户的结余金额,这个余额一般是

从上一个会计期末结转而来的余额。

(2)本期增加发生额合计。本期增加发生额合计是指在本会计期间新发生的假设干交易或事项引起的该账户增加额的合计数。

(3)本期减少发生额合计。本期减少发生额合计是指在本会计期间新发生的假设干交易或事项引起的该账户减少额的合计数。

(4)期末余额。期末余额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终了时经过计算而得到的该账户的结余金额。

12.答:会计账户体系是指按照全面反映企业会计要素的要求,根据设置的会计科目而建立的会计账户系统。

对企业所有的账户可以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1)按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可将

账户分为反映资产类要素、反映负债类要素、反映所有者权益类要素、反映收入类要素、反映费用类要素和反映利润类要素内容的六类账户。(2)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分类。可将所有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两类。总分类账户,是根据总分类科目所设置的账户,用以提供会计要素某些方面的总括信息;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账户,用以提供会计要素某些方面的具体详细的信息。(3)按账户与财务报表的关系分类。可将账户分为资产负债表类账户和利润表类账户两类。

对账户进行各种分类的目的有所不同。(1)按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能够清晰地表达

各个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明确账户的基本用途。(2)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分类,可以明确各级账户在交易或事项的处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3)按账户与财务报表的关系分类,可以明确会计账户提供的数据资料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相关信息报告的关系。

3.4.2 练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

一、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解题指导:该练习题主要考核学习者对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应在熟

练掌握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知识的基础上完成。应特别注意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的区别与联系,熟练掌握会计要素的组成内容。对会计要素的组成内容可结合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加以全面把握。

参考答案:

单位:元

12150000生产成本13204000预收账款14117000预付账款

合计25040006740001830000—25040002504000—

二、会计账户

解题指导:该练习题主要考核学习者对会计账户知识,特别是会计账户结构以及会计账户所能提供的各种信息指标掌握的熟练程度,应在熟练掌握会计账户结构及其提供的信息指标的基础上完成。此题的解答可根据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合计-本期减少发生额合计)进行计算。不过,在这类题型中,有时可能在给出有关数据的基础上要求计算账户的期初余额或某个发生额,其难度就会大一些,需根据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灵活处理。

参考答案:

账户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银行存款180000②30000

①10000③1000

⑤20000⑥80000

99000

应付账款40000④50000⑧60000⑥8000070000

原材料25000①10000④50000⑨800005000

短期借款10000②30000⑤2000020000

销售费用0③1000⑦10000

本年利润50000⑦100049000

固定资产300000⑧60000360000

生产成本30000⑨80000⑩10000010000

库存商品0⑩100000100000

第4章

复式记账

4.4.1 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

1.答:复式记账是指对企业发生的任何一项交易或事项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

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平衡记录,借以反映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大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1)对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起码应在两个账户中进

行记录。(2)对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必须在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记录。(3)对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必须在相关账户中以相等金额平衡记录。(4)交易和事项的记录实质上是反映会计要素内容的变动状况。

2.答:在会计上之所以能够将企业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利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

户进行记录,即复式记账,是有科学的理论依据的,这个理论依据就是交易或事项影响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规律。这种变化的规律是:(1)同时涉及会计等式双方的要素,双方的要素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并且同增或同减的金额相等;(2)只涉及会计等式某一方的会计要素,使该方的会计要素

或该方某一会计要素内部的两个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动,即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不管是双方同增、双方同减,还是单方的有增有减,都说明:交易或事项的发生起码会使会计要素的两个方面发生变化。这样,假设在会计上全面、完整地反映一项交易或事项,至少要运用相互联系的两个账户进行记录,以便将会计要素变化了的两个方面记录下来。这种记录方法就是复式记账。

3.答:复式记账的作用主要有:(1)复式记账能够全面、系统地记录企业发生的所有交易或事项。(2)复式记账能够清晰地反映企业资金变化的来龙去脉,便于对交易或事项内容的了解和检查。(3)复式记账能够运用有关数据的平衡关系检查账户记录有无过失。

4.答: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为“借”和“贷”。记账符号的作用之一是表示“增加”和“减少”,“借”、“贷”两个记账符号也是如此,但不是简单地用“借”表示增加,用“贷”表示减少。“借”、“贷”记账符

号对于具体用来反映六类会计要素内容的账户而言,分别具有不同的含义。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的“借”对资产类、费用类账户表示增加,“贷”表示这两类账户的减少;而对于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收入类账户和利润类账户,则“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

5.答: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借方”和“贷方”两栏,其中左栏为“借方”,右栏为“贷方”,分别用来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对于账户的余额,在正规账户中专设“余额”栏进行记录。资产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是利用“借方”栏记录增加额,用“贷方”栏记录减少额;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和利润类账户则是采取了相反的记录方法,即用“贷方”栏记录增加额,而用“借方”栏记录减少额。如果账户有余额,应记录在“余额”栏。

对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的理解应特别注意两个问题:(1)并不是所有账户在会计期末一定

都有余额。一般而言,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和利润类账户在会计期末应有余额;而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在会计期末是否有余额,与企业确定当期利润的计算方法有关。(2)个别账户的结构可能有违以上账户结构的基本规律。例如,在企业实现利润的情况下,“本年利润”账户应是贷方余额;而当企业发生亏损时,亏损额应记录在“本年利润”账户的借

方。

6.答: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1)有借必有贷是指交易或事项在账户中的记录方向。(2)借贷必相等是指交易或事项在账户中的记录金额。

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应用分析:虽然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内容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从账户的记录方向来看,也有一借一贷、一借多贷和多借一贷等情况,但无不表达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没有出现“同借同贷”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借贷方登记金额不相等的情况。另外,上述举例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属于影响会计等式中会计要素的四种交易和事项的类型之一,这说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对于任何类型的交易和事项的处理都是完全成立的。

7.答: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指将交易或事项记录在有关账户之前预先确定的应登记账户的名称、所登记账户的方向和登记金额的一种记录形式。

会计分录的编制过程也是运用会计语言确定会计分录组成要素内容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当是循序渐进的,基本步骤是:(1)确认涉及的会计要素。(2)确定应予登记的账户。(3)分析账户的增减变化。(4)确定账户的登记方向。(5)确定应予登记的金额。

8.答:账户对应关系是指在运用复式记账法处理交易或事项时,为每一笔交易或事项编制的会计分录所涉及的几个账户之间必然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例如,在为企业收到投资者以设备向企业投资的业务所编制的会计分录中,“固定资产”账户与“股本”账户之间就建立起了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对应账户是指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如在上例中,“固定资产”与“股本”账户就互为对应账户。在某一项特定的交易或事项中,对应账户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不可随意改变。

9.答:试算平衡是指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检验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而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方法有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两种:(1)发生额平衡法。发生额平衡法是对一定会计期间所有账户的发生额进行试算检验的一种方法。(2)余额平衡法。余额平衡法是对一定会计期末所有账户的余额进行试算检验的一种方法。

发生额平衡法是依据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基本原理建立的;余额平衡法是依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基本原理建立的。

10.答:平行登记是指在借贷记账法下对发生的每一项交易或事项既要在有关的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登记,又要在这些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详细登记的做法。

11.答:平行登记表达了账户体系中的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可概括如下:(1)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总分类账户是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的统驭账户,它所提供的是总括信息指标,这些信息指标是其所属的明细账户所反映的详细信息指标的集合,对所属明细分类账户起着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账户则是总分类账户的从属账户,其记录过程和记录结果受到其所隶属的总分类账户的制约。(2)相互配合的关系。明细分类账户所提供的信息是对其所隶属的总分类账户提供信息的详细说明,可以弥补总分类账户在信息提供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而总分类账户能够提供的总体信息又是明细分类账户所难以提供的。

12.答:进行平行登记时,应把握以下要点:(1)总账与明细账登记的内容相同。但凡在总分类账户下设有明细分类账户的,当交易或事项发生后,一方面要登记有关的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又要将该交易或事项登记在这些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2)总账与明细账登记的方向一致。在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同一交易或事项时,账户的登记方向应当相同。如果总分类账户是登记在借方,那么,该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也应登记在借

方;反之,如果总分类账户是登记在贷方,那么,该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也应登记在贷方。(3)总账与明细账登记的金额相等。同一交易或事项登记在总分类账户借方(或贷方)的金额必须与登记在该总分类账户所属的一个或几个明细分类账户的借方(或贷方)的金额或金额合计数相等。

13.答:由于对交易或事项采用平行登记的方法,使有关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在发生额及余额之间客观上产生了一种平衡相等关系。为检验账户平行登记的过程和结果正确与否,可编制“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进行验证。

4.4.2 练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

一、借贷记账法

解题指导:该练习题主要考核学习者对借贷记账法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应在全面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知识的基础上完成。包括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含义、账户结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编制方法和试算平衡等全部内容。同时,还应把握会计分录与账户记录之间的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连贯、正确地做好习题。另外,该习题的完成还要应用到上一章中学习过的账户设置方面的知识内容,应融会贯穿地加以恰当利用。

参考答案:

1.根据所给交易或事项编制会计分录。

(1)借:银行存款400000

贷:股本400000

(2)借:固定资产80000

贷:银行存款80000

(3)借:在途物资30000

贷:应付账款30000

(4)借:库存现金4000

贷:银行存款4000

(5)借:银行存款40000

贷:短期借款40000

(6)借:应付账款70000

贷:银行存款70000

(7)借:生产成本9000

贷:原材料 9000

(8)借:短期借款60000

贷:银行存款60000

2.根据给出余额资料的账户开设并登记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3.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单位:元

二、平行登记

解题指导:该练习题主要考核学习者对在借贷记账法下进行账户平行登记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应在全面掌握平行登记知识的基础上完成。包括平行登记的基本含义、平行登记的要求和平行登记的具体方法等内容。同时,还应熟悉明细账户的设置方法,以及明细账户与总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等。通过本习题的完成,应清晰地区分复式记账和平行登记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参考答案:

1.编制会计分录。

(1)借:固定资产50000

贷:应付账款——东华公司50000

(2)借:在途物资——H材料20000

——Y材料16000

贷:银行存款20000

应付账款——贸发公司16000

(3)借:应付账款——东华公司60000

贷:银行存款60000

(4)借:应付账款——贸发公司36000

贷:银行存款36000

(5)借:生产成本——A产品36000

贷:原材料——H材料28000

——Y材料8000

2.开设并登记“在途物资”、“应付账款”和“原材料”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3.编制“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单位:元

H材料30000280002000

Y材料1000080002000

第5章

会计凭证

5.4.1 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

1.答:会计循环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对其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账务处理,并根据处理的结果于会计期末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全过程。

企业的会计循环过程可具体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环节:(1)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应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经过确认和计量,填制记账凭证(即采用复式记账法在记账凭证上编制会计分录)。(2)根据填制的记账凭证(即会计分录)登记有关账簿(即登记开设在账簿之中的账户)。登记账簿的过程就是采用会计方法在账户中记录交易或事项的过程。(3)编制期末账项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表。在期末进行账项调整前,首先应编制试算平衡表,对本期已经入账的交易或事项的记录进行全面检查核对,这种检查核对往往需通过编制试算表来完成。在进行试算平衡、保证账户对日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记录无误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账项调整。(4)编制账项调整分录并据以登记有关账户。企业在会计期末需要调整的账项主要包括本期虽未收款但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如赊销收入等;或虽未付款但本期应当分摊或应予负担的费用,如不需要本期实际付款但应计入本期费用的利息费用、固定资产的折旧等。对这些账项,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要求,编制会计分录加以确认,并记入有关账户,据以正确确认本期的收入与费用。在确认当期应确认的收入和应负担的费用的同时,会涉及资产、负债等账户记录的进一步调整,并应登记有关账户。(5)期末进行对账和结账。结账前,一般应进行账证、账实等方面的进一步核对,即对账。在保证账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结账。结账的内容主要包括:1)计算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账户如有余额应结转下期;2)结清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的发生额。在会计期末,企业可将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的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以确定当期的经营成果(实现利润或发生亏损)。(6)根据全部账户的发生额及余额资料,编制期末结账后试算表。在将本期应予入账的全部交易和事项在账户中进行全面记录并结账后,应再一次编制试算表,借以检验本期全部账户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目的是为编制财务报告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7)根据试算平衡表的全部账户的发生额及余额资料编制财务报告,并根据规定的报告期限及时报告会计信息。

基础会计第四版课后答案大学考试必备

单选 1、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按所有制关系划分的企业类型是D合伙企业 2、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人”关注点不相同,其所需求的信息也不一样。企业债券人主要关注的信息是C企业是否有偿还债务的能力 3、会计日常核算账务的起点是C填制或取得会计凭证 4、编制会计报表是会计循环中的D最后一步工作 5、对企业事项以“能否进行货币衡量”进行“筛选”或“辨认的程序”,称为A会计确认 6、下列凭证中,不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C工资发放明细表 7、“差旅报销单”按填制的手续及内容分类,属于原始凭证中的A一次凭证 8、会计交易或事项按经济特征作为基本分类是C会计要素 9、企业收入的发生往往会引起C资产增加 10、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和违法收支应当D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11、“工资结算汇总表”是一种C汇总凭证 12、企业所拥有的财产从财产权利归属来看,一部分属于投资者,另一部分属于C债权人 13、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我国企业会计要素的是D成本 14、下列各项中,引起所有者权益有增有减的会计交易或事项是C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15、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发生仅仅涉及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时,只引起该要素中某些项目发生C一增一减变动 16、某企业资产总额600万元,如果发生以下会计交易或事项:1收到外单位投资40万元存入银行2以银行存款支付购入材料费12万元3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10万元。企业资产总额为D630万元 17、会计科目是对B会计要素分类所形成的的项目 18、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指A账户的具体格式 19、会计账户的设置依据是C会计科目 20、复式记账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同时登记,其登记的账户是C相互联系的对应账户 21、复式记账法所依据的基本平衡公式是A资产=负债+所有者利益 22、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B会计原则 23、借贷记账法是一种复式记账法,以“借”“贷”作为D记账符号 24、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应当等于C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25、期末根据账簿记录,计算并记录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在会计上称为B结账 26、将会计凭证划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依据是B填制的程序和用途 27、下列科目可能是收款凭证借方科目的是C银行存款 28、会计凭证的传递范围在本单位B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 29、记账凭证的填制是由以下人员进行的B会计 30、将现金送存银行,会计人员应填制的记账凭证是A现金付款凭证 31、根据一定期间的记账凭证全部汇总填制的凭证是D累计凭证

中国人民大学《基础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 1.4.1 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 1.答:一般认为,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主要时期。 古代会计的标志有:会计专职人员的出现,会计机构的建立,以及“会计”名词的形成等;近代会计的标志是复式簿记(也称复式记账法)的创建与传播;现代会计的标志是会计目标的变化,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会计别离,电子电脑在会计上的应用,以及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而兴起的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等。 2.答:会计产生和发展说明:会计是适应人类对经济活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又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古代会计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决定了会计不可能有快速的发展。在近代会计阶段,会计在民间得到了广泛应用,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复式簿记诞生并取代单式簿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现代会计阶段,特别是在产业资本主义推动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呈现出多元性,要求会计不仅要服务于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更要服务于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广阔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由此可见,经济环境对会计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3.答: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计所要实现的目的或到达的最终成果。会计目标的代表性观点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决策有用观认为,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其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财务信息和企业经营业绩方面的经营成果信息。受托责任观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作为资源管理的受托方,接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委托,应承担有效管理和运用受托资源,并促使其保值增值的责任。为此,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同时应承担如实向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义务。 4.答:在会计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会计的认识有所不同,对会计进行定义的角度也有较大差异。因此,会计的定义并不是唯一的,但具有以下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管理活动论观点认为:“会计这一社会现象属于管理范畴,是人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功能总是通过会计工作者从事的多种形式的管理活动实现的。”信息系统论观点认为:“从本质上讲,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我国的一些会计学者将其表述为:“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基础会计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1 什么是会计?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办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 督,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相关信息的活动。 2 会计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具有什么重要标志? 会计萌芽阶段:没有专门的会计职业 古代会计阶段:会计职业的出现、会计名词的产生 近代会计阶段:复式记账的诞生、注重财务收支核算 现代会计阶段:管理会计于财务会计分离、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等 3 会计的职能有哪些?怎样理解两者的关系? 核算与监督核算是监督的前提,监督是核算的保证 4 会计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认识会计目标? 会计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价值管理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具体目标是决策有用 观和委托责任观。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它随经济 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会对会计提出不同的目 标。由于会计是整个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管理目标理应从属于经济管 理的总目标。 5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说会计核算方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内容有: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薄,成本计算,财产清 查,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方法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对日常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首先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然后按所设 置的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法登记到有关的账户中;报告期末,根据账簿的记录, 对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需进行成本计算;为保证会计账簿的记录正确无 误,需要开展财产清查;在达到账实相符、账簿记录无误后,便可根据账簿记录 编制会计报表,向各有关方面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6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哪些?如何理解? 基本前提有: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7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 原则:可靠性,可比性,相关性,及时性,稳健性,明晰性,实质重于形式。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基础会计 第三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法 习题及答案 中国人大出版

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复式记账的理论与方法。学习本章要求理解复式记账的特点着重掌握复式记账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账户和复式记账式是会计核算特有的方法是《基础会计学》的核心内容。通过上一章和本章的学习要能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账户和复式记账从而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章重点与难点 1、会计科目 2、会计等式 3、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4、复式记账原理 5、借贷记账法本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科目是。 A账户的名称 B账簿的名称 C报表项目的名称 D会计要素的名称 2账户结构一般分为。 A左右两方 B上下两部分 C发生额、余额两部分 D前后两部分 3账户的贷方反映的是。 A费用的增加 B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C收入的增加 D负债的减少 4收益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 A完全一致 B相反 C基本相同 D无关 5账户余额一般与在同一方向。 A增加额 B减少额 C借方发生额 D贷方发生额 6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有。 A重记经济业务 B漏记经济业务 C借贷方向相反 D借贷金额不等 7登记总账与所属明细账的原则是。 A根据总账记明细账 B根据明细账记总账 C根据凭证分别登记 D先记总账后记明细账 8收入类账户期末结账后应是。 A贷方余额 B借方余额 C没有余额 D借方或贷方余额 9“应收账款”账户初期余额为5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6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4 000元则期末余额为。 A借方5 000 B贷方3 000 C借方7 000 D贷方2 000 10在借贷记账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增加数哪一方记减少数取决于。 A账户的结构 B账户的作用 C账户的用途 D账户的类型 11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使资产和权益项目同时增加的是。 A生产产品领用材料 B以现金发放工资 C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 D收到购货单位预付款并存入银行 12下列科目中属于债权类科目的是。 A应收账款 B营业费用 C预收账款 D盈余公积 13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不会导致会计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的有。 A收回应收账款并存入银行 B从银行取得借款并存入银行 C以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D收到投资者以无形资产进行的投资 14某企业本期期初资产总额为140 000元本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增加20 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比期初减少10 000元则企业期末资产总额为。 A 170 000元 B 130 000元 C 150 000元 D 120 000元 15下列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是。 A 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 B 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C 购进材料一批货款未付 D 以银行借款偿还应付账款 16在单式记账法下对每项经济业务都在账户中进行登记。 A一个 B两个 C两个或更多 D有关 17下列会计分录中属于简单会计分录的是的会计分录。 A一借多贷 B一贷多借 C一借一贷 D多借多贷 18账户余额一般与在同一方向。 A减少额 B增加额 C借方发生额 D贷方发生额 19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哪方记增加数哪方记减少数是由决定的。 A账户的结构 B账户的性质 C账户的用途 D账户的类型 20资产账户贷方记减少数借方记增加数其结果必须。 A每个资产账户借方数大于贷方 B每个资产账户贷方数大于借方 C所有资产账户的借方数大于负债账户的贷方数 D所有资产账户的借方数大于所有者权益账户的贷方数 21在借贷记账法下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贷方表明。 A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增加 B资产、成本和费用增加 C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减少 D资产、损益减少 22复式记账法是指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

《基础会计》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基础会计》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总论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ABBC 6~10,CBCD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 4、ABD 5、ABCD 6、ABCD 7、BCD 8、ABCD 9、ABCD 10、ABD 三、判断题 1~5,××√√√6~10,×√×√× 四、简答题(略,参见教材) 五、技能训练题 要求:练习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基础。 (1)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 2013年9月收入=10 000(元) 费用=800+500+300=1 600(元) 利润=10 000-1 600=8 400(元) (2)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 2013年9月收入=8 000+3 000+20 000=31 000(元) 费用=800+900=1 700(元) 利润=31 000-1 700=29 300(元)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DACC 6~10,CACAA 11~15,DCDBD 16~20,CACBD 21~25,AAADB 26~30,BBCDD 31~35,DDCBB 36~40,DABBC 41~43,BBC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CD 3、AB 4、ABC 5、AB 6、ACD 7、ABC 8、AC 9、BCD 10、BD 11、BCD 12、ABC 13、ABC 14、AD 15、AD 16、AC 17、AD 18、BC 19、BC 20、AB 21、ABCD 三、判断题 1~5,√√×××6~10,×××××11~15,×√√√× 16~20,√√××√21~23,×√√ 四、简答题(略,参见教材) 五、技能训练题 1、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项目的划分。

(完整版)《基础会计》(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练习题答案 答:(1)不合理。因为银行通过使用星海公司的会计报告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从而决定是否贷款,会计报告不仅包括资产负债表,还包括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等。 (2)对企业的信誉、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产生积极影响的信息,不希望提供给银行家对企业的信誉、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产生消极影响的信息,例如企业出现亏损等。 (3)在同意发放贷款之前,银行需要知道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企业的偿债能力等,以评估不能收回本金和利息的风险。 (4)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家和企业所有者之间的共同利益就是企业运转良好,有良好的获利能力,有充足的现金流偿还负债等等。 第2章练习题答案

(2)由表(1)计算得出资产为893 000元,负债为118 000元,所有者权益为775 000元, 893000=118000+775000,所以符合会计基本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由会计基本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万达公司期初的所有者权益:400000-100000 =300000元,本年度股东投资不变,所以期末的股东权益为300 000元。 又由扩展的会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得: (1)本年度利润= 450000-50000-300000 = 100000(元); 本年度收入=本年度利润+本年度费用,即100000+75000 = 175000(元)(2)若增加投资20000元,则所有者权益为:300000+20000 = 320000(元),本年度利润= 450000-50000-320000 = 80000(元); (3)若年度返回投资20 000元,但又增加投资30 000元,则年末的所有者权益= 300000-20000+30000 = 310000元,则利润=450000-50000-310000 = 90000(元)。 4.(1)A:60 000 B:61 000 C:375 000 (2)流动资产总额=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 =1 000+27 000+35 000+52 000 = 115 000(元) (3)负债总额=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交税费+长期借款 =10 000+32 000+9 000+61 000 = 112 000(元) (4)净资产总额=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240 000+23 000=263 000(元) 5.(1)①这项会计事项的发生,使企业的一项资产(固定资产)增加30 000元,同时也使企业的另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减少30 000元。 ②这项会计事项的发生,使企业的资产(原材料)增加10 000元,同时也使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10 000元。 ③这项会计事项的发生,使企业的负债(应付账款)减少5 000元,同时也使企业的资产(银行存款)减少5 000元。 ④这项会计事项的发生,使企业的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增加8 000元,同时也使企业的另一项资产(应收账款)减少8 000元。 ⑤这项会计事项的发生,使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50 000元,同时也使企业的负债(长期借款)减少50 000元。 ⑥这项会计事项的发生,使企业的一项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20 000元,同时也使企业的另一项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减少20 000元。 (2)8月末星海公司资产总额=375 000+30 000-30 000-5 000+10 000+8 000-8 000=380 000(元); 8月末星海公司负债总额=112 000-5 000-50 000=57 000(元); 8月初星海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额=375 000-112 000=263 000(元),所以,8月末星海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263 000+10 000+50 000+20 000-20 000=323 000(元)。 6.(1)不正确。张新从事务所取钱用于私人开支,不属于事务所的业务,不能作为事务所的办公费开支。会计人员的这种做法违背了会计主体假设。 (2)不正确。6月15日,编制6月1-15日的财务报表是临时性的。我国会计分期假设规定的会计期间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因此,该会计处理违背了会计分期假设。 (3)不正确。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如企业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要求企业对所有经济业务采用同一种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该事务所直接将2 000美元记账,违背了货币计量假设。

人大网大基础会计学试题答案

人大网大基础会计学试题答案 第一章总论 1、【19858】(单项选择题)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核算与监督 B.分析与考核 C.预测与决策 D.核算与考核 【答案】A 2、【83255】(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作为会计监督的手段是()。 A.数量指标 B.价值量指标 C.实物量指标 D.劳动量指标 【答案】B 3、【83256】(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是()。 A.企业的所有者 B.财政部门 C.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D.企业的债权人 【答案】C 4、【83257】(单项选择题)会计对象可以具体分为()。 A.会计要素 B.会计科目 C.交易或事项 D.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答案】A 5、【83258】(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A.银行存款 B.实收资本 C.短期借款 D.应收账款 【答案】C 6、【83259】(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独立会计要素的是()。 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所有者权益 【答案】D 7、【83263】(单项选择题)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交易或事项应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反映这一质量特征的要求是()。

A.可靠性 B.可比性 C.可理解性 D.重要性 【答案】B 8、【83264】(单项选择题)作为记账基础的权责发生制,其存在的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C 9、【86111】(单项选择题)我国境内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A.填制的记账凭证 B.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 C.取得的原始凭证 D.登记的账簿 【答案】B 10、【86113】(单项选择题)负债是指企业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A.过去义务 B.现时义务 C.将来义务 D.潜在义务 【答案】B 11、【86142】(单项选择题)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收入范围的是()。 A.商品销售收入 B.劳务收入 C.租金收入 D.代收款项 【答案】D 12、【86143】(单项选择题)一般来说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 A.有区别的 B.相互一致的 C.不相关的 D.相互可替代的 【答案】A 13、【87334】(单项选择题)由持续经营引申出的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货币计量 C.权责发生制 D.会计分期

《基础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总论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所使用的主要计量尺度是(C)。 A 实物量度 B 劳动量度 C 货币量度 D 实物量度和货币量度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C)。 A 核算和管理 B 控制和监督 C 核算和监督 D核算和分析 3.会计的反映与监督的内容可以概括为(B )。 A 销售活动 B 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C 生产活动 D 管理活动 4.下列业务不属于会计核算范围的事项是(D)。 A 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B 生产产品领用材料 C 企业自制材料入库 D 与外企业签定购料合同 5.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 B)。 A时间范围 B空间范围 C期间费用范围 D成本开支范围 6.下列原则中不属于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是(C)。 A可理解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 历史成本原则 D相关性原则 7.200X年9月20日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50 000元,12月25日收到货款存入银行。按收付实现制核算时,该项收入应属于(D)。 A 200X年9月 B 200X年10月 C 200X年11月 D 200X年12月 8.2002年3月20日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60 000元,6月20日收到货款存入银行。按权责发生制核算时,该项收入应属于(A)。 A 2002年3月 B 2002年4月 C 2002年5月 D 2002年6月 9.建立货币计量假设的基础是( D)。 A币值变动 B人民币 C记账本位币 D币值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应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是( ABCE)。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货币计量 D会计原则 E会计分期 2.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列各项中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的是(AD)。 A本期销售货款收存银行 B上期销售货款本期收存银行 C本期预收下期货款存入银行 D计提本期固定资产折旧费

基础会计(第九版)教材答案

基础会计(第九版)教材答案 1、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20 000元。增值税2 600元,在购入材料的过程中另支付包装费500元。则该企业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单选题] * A.19 500 B.20 500 C.22 600 D.23 100(正确答案) 2、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单选题] * A.资产 B.非流动性资产 C.货币性资产 D.非货币性资产(正确答案) 3、某企业自创一项专利,并经过有关部门审核注册获得其专利权。该项专利权的研究开发费为15万元,其中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8万元;发生的注册登记费2万元,律师费1万元。该项专利权的入账价值为()。[单选题] * A.15万元 B.21万元 C.11万元(正确答案)

D.18万元 4、.(年宁波二模考)下列关于会计主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 A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B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正确答案) C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 D会计主体有可能是单一企业,也可能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5、某公司为一般纳税人,2019年6月购入商品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100万元,增值税率13%;支付运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费不含税价款为30万元,增值税率9%,则该批商品的入账成本为()。[单选题] * A.130万元(正确答案) B.7万元 C.3万元 D.113万元 6、企业溢价发行股票,实收款项超过股票面值的部分,应计入()。[单选题] * A.主营业务收入 B.资本公积(正确答案) C.盈余公积 D.财务费用

《基础会计》(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人大版

章节后习题、模拟题答案 第一章 自测题: 单选:CBACC、BCDDC 多选:ABCDE/ACDE/BCDE/BCD/BC//ACD/BE/ACD/ABCDE/ABD 判断:×××√×、×√×√× 综合实训题

第二章 自测题 单选:ABCCB、CCCCA 多选:ABCDE/AE/BDE/AB/ABCDE//ABDE/BC/ABDE/ABCDE/ABD 判断:√×√×√、×√××√ 综合实训题答案

第三章 自测题 单选:DCACA、DCACA、CBBAD、BCCBC、DCC 多选:BCDE/ABCDE/ADE/AB/ BCD//ABDE/ACD/ABD/CD/ABCD// ABCDE/ABCE/CDE/ABE/ABCD//ACDE/ABCDE/ABE 判断:√×√√×、×√×√×、√×××√、×√√ 模拟实训 模拟实训一 编制记账凭证: 1.借:银行存款60 000收字第1号 贷:实收资本60 000 2.借:银行存款40 000收字第2号 贷:短期借款40 000 3.借:应付账款52 000付字第1号 贷:银行存款52 000 4.借:银行存款5800收字第3号 贷:应收账款5800 5.借:库存现金8 000 付字第2号 贷:银行存款8 000 6.借:管理费用 2 000 付字第3号 贷:库存现金2 000 7.借:应收账款33 900 转字第1号 贷:主营业务收入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 900 8.借:销售费用28 000 付字第4号

贷:银行存款28 000 9.借:管理费用1 000 付字第5号 贷:库存现金1 000 10.借:主营业务收入30 000 转字第2号 贷:本年利润30 000 借:本年利润31 000转字第3号 贷:管理费用3 000 销售费用28 000 登记现金日记账 库存现金日记账(三栏式)第页 XX年凭证 摘要对方科目收入支出余额月日字号 8 1 月初余额12 000 11 付 2 从银行提现银行存款8 000 20 000 12 付 3 支付业务招待费管理费用 2 000 18 000 28 付 5 购买办公用品管理费用 1 000 17 000 本月合计8 000 3 000 17 000 银行存款日记账(三栏式)第页 XX年凭证 摘要对方科目收入支出余额月日字号 8 1 月初余额108 000 3 收 1 收到投资款实收资本60 000 168 000 5 收 2 从银行借款短期借款40 000 208 000 8 付 1 支付购货款应付账款52 000 156 000 10 收 3 收回货款应收账款 5 800 161 800 11 付 2 从银行提现库存现金8 000 153800 26 付 4 支付广告费销售费用28 000 125 800 本月合计105800 88 000 125 800 综合实训二 1.记账金额错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应采用红字更正法。 更正凭证为: 借:库存商品900 贷:生产成本900 2.记账金额错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应采用补充更正法。 补充凭证为: 借:银行存款900

基础会计学书本习题答案(最新)

《基础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 1、C 2、A 3、C 4、A 5、A 6、C 7、B 8、B 9、D 10、 C 二、多选 1、AC 2、ACD 3、BD 4、BCD 5、ABCD 6、AB 7、ABC 8、ABC 9、ABCD 10、ABC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第二章 一、单选 1、C 2、C 3、D 4、B 5、B 6、D 7、B 8、A 9、C 10、B 二、多选 1、ABC 2、ABC 3、CD 4、ACD 5、BD 6、ABC 7、ABCD 8、ABD 9、ABC 10、ABCD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 略

五、业务题 习题一 解答: 习题二 [作业题2-5-2]解答: 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7月31日:资产总额:510000元;负债总额:160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350000元

第三章 一、单选 1、A 2、C 3、D 4、A 5、B 6、C 7、A 8、D 9、B 10、B 二、多选 1、ABCD 2、ABCD 3、AB 4、ABCD 5、BD 6、ABD 7、ABCD 8、ABC 9、BC 10、AB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 略 五、业务题 习题一: 习题二:

习题三: 根据8月份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的类型,编制会计分录 习题四:(注意:请将第8笔业务金额110 000改为10 000元)

基础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总论 一、填空题 1.货币凭证特定主体核算监督提高经济效益 2. 劳动量度、实物量度、货币量度 3. 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工作的内容 4.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5.权责发生制 6.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A 5.A 6.C 7.C 8.B 9.B 10.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 3.ACDE 4.ABCDE 5.ABE 6.BCD 7.ABDE 8.ABCE 四、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X”) 1. X 2. √ 3. √ 4. √ 5. √ 6. √ 7. √ 8. X 9. √10.X 11.X 12.√ 13.X 14. √ 15. X 五、业务题 两种会计基础下收入和费用情况表单位:元

第2章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明确经济责任 2.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3. 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 4. 外来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 5. 填制手续和内容 6. 通用凭证,专用凭证 7. 记录真实,内容完整,手续完备,书写清楚、规范,编号连续,不得涂改、刮擦、挖补,填制及时 8.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性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D 5.B 6.A 7.D 8.C 9.B 10.C 三、多项选择题 1.BC 2.BD 3.ABCDE 4.ABC 5.ACD 四、判断题 1.3“√”,其他“X” 第3章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所有者权益 2.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基础会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单选题 1会计对经济活动的过程的管理属于(C) A实物管理B劳动管理C价值管理D生产管理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A) A核算与监督B分析与考核C预测和决策D以上都对 3会计的主要方法是(B) A会计分析方法B会计核算方法C会计预测方法D会计决策方法4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C) A会计监督B会计分析C会计核算D会计决策 5外部信息使用者了解单位会计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A)A财务报告B账簿C财产清查D会计凭证 6费用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时,必将(D) A带来资产的流入B引起负债的减少 C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加入D带来资产的流出或引起负债的增加 7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将企业财产与个人财产、其他企业财产及国家财产相区分开来,是依据(A) A会计主体B会计分期C持续经营D货币计量 8现代会计以(C)为统一的计量尺度 A实物量度B劳动量读C货币D工时 9短期投资是一种(B) A费用B资产C收入D利润 10一般来说,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A) A有区别的B相互一致的C不相关的D相互可代替的 二多选题 1会计的特点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ABE) A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B以真实、合法的会计凭证为依据C以实物为主要计量单位D以真实、合法的会计账簿为依据E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连续、系统、完整地核算和监督 2会计核算据有(ABCE) A连续性B系统性C综合性D计划性E完整性 3会计的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CDE) A会计监督B外部监督C事前监督D事中监督E事后监督

4(ABCDE)等属于会计核算的方法 A设置账户B填制、审核会计凭证C复式记账D登记账簿E编制会计报表 5会计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DE) A具有独立的资金B具有一定数量的账簿C实行独立审计D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E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 6所有者权益包括(ABCD) A实收资本B资本公积C盈余公积D未分配利润E负债性基金 7收入将导致(ABDE) A现金的增加B银行存款的增加C其他资产的减少D所有者权益的增加E负债的减少 8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ACEF) A会计主体B可比原则C持续经营D配比原则E货币计量F会计分期 9《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每一会计年度具体划分为(ABC)A中期(半年度)B季度C月份D半月E旬 10会计方法主要包括(ABCD) A会计监督方法B会计分析方法C会计核算方法D会计预测、决策方法 三判断题 1会计的本质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 2会计计量单位只有一种既货币量度 (×) 3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是相互独立的,一般按会计部门的分工由不同的会计人员来 进行(×)4预测和决策也是会计的两个重要职能 (√) 5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 6会计主要以货币计价进行监督,不必进行实物监督

基础会计 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 习题及答案 中国人大出版

第四章借贷记账方法应用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较详细地阐述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学习本章要求理解企业资金筹集、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财务成果等业务活动的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能进一步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 [本章重点与难点] 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内容及核算 [本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采购费用中应计入采购成本的是() A 市内采购材料的运杂费 B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C 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D 专设采购机构的经费 2.甲企业购进材料100吨,货款计1 000 000元,途中发生定额内损耗1 000元,并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材料的运杂费1 000元,保险金5 000元,增殖税进项税为170 000元。则该材料的采购成本为()元 A 1 000 000 B 1 005 000 C 1 006 000 D 1 175 000 3.下列各项目中,应计入“制造费用”账户的是()。 A 生产产品耗用的材料 B 机器设备的折旧费 C 生产工人的工资 D 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4.“期间费用”账户期末应()。 A 有借方余额 B 有贷方余额 C 有时在借方,有时在贷方出现余额 D 无余额 5.“生产成本”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 A 完工产品成本 B 半成品成本 C 本月生产成本合计 D 期末在产品成本 6.下列账户中,不与“制造费用”账户发生对应关系的是() A 库存现金 B 银行存款 C 应付职工薪酬 D 库存商品 7.产品在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经过分配之后,一般应记入() A库存商品 B 生产成本 C原材料 D 主营业务成本 8.某企业本月支付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5 000元,预支付厂部半年(含本月)修理费1 200,生产车间保险费3 000元。该企业本月管理费用发生额为() A 15 000元 B 16 200元 C 15 200元 D 19 200元 9.销售产品时应交销售税金,应贷记的科目是() A “产品销售收入” B “产品销售税金” C “应交税金” D “所得税” 10.企业计算应交所得税时,应借记的科目是() A “利润分配” B“所得税”

基础会计第五版课后练习题答案.doc

基础会计第五版课后练习题答案参考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填空题 1.社会生产经济管理 2.期初结存期末结存 3.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4.核算监督控制预测参与决策前两项 5.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6.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 7.货币货币计量 8.日历年度 二、单项选择题 1.C 2 . A 3 .A 4 .A 5 .C 6 .A 7 .C 8.B 9. A 三、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 ABDE 3 . ACEF 4 .ABC 5 . ABCD 6 .ABC 四、判断题 1 . X 2 . V 3 . X 4. J 5 . X 6 . V 7. V 五、简答题 1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是

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第二,会计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第三,会计主要核算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第四,会计核算必须遵循国家颁布的会计准则。会计的监督职能主要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监督,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会计监督必须以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第二,会计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第三,会计监督包括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2.相关性是指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即应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会计信息系统在进行信息生成和报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使得产出的信息既能满足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需要,也能满足债权人、投资者等社会公众的需要。 3.会计核算方法是对各单位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的方法。它主要包括

基础会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4章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思考与练习题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制造企业的主要经营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在途物质”账户属于_________类账户,其借方反映_________,贷方反映_________,余额反映_________。 3.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材料的________和__________。 4.企业为了记录和及时反映生产加工业务,正确计算成本,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费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净利润是指________减________的余额。 6.“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后的差额,为固定资产的期末_________。 7. ________账户用于核算因购买材料、物资或接受劳务等形成的债务,属于_________类账户。 8.出售多余的包装物取得的收入应记入________账户的贷方。9.制造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 10.制造企业的供、产、销三个阶段,应计算的成本有__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3种。

11.产品生产完工并验收入库,应按实际制造成本,借记________帐户,贷记________ 帐户。 12.对于应交而未交的教育费附加,应借记__________帐户,贷记 __________ 帐户 (二)判断改错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 1.在供应过程中支付的各项采购费用,不构成材料的采购成本,故将其记入“期间费用”账户。() 2.“原材料”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所购入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以确定在途物资成本的账户。() 3.固定资产随着其不断损耗,其价值逐渐地、部分地转移到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中去,故“固定资产”账户不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4.期间费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应于期末时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5.“投资收益”账户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入。() 6.购进材料的历史成本确定并入账后,不得随意变动。() 7.为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工资、材料消耗、固定资产损耗等支出,应记入“管理费用”。() 8.购进两种以上材料发生的共同费用,不能直接计入每种材料的

《基础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项目一会计认知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项目二建立账簿一、认识账簿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二、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1

技能训练2 表2-21 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的影响分析表 三、账户与借贷记账法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1 (1)借:原材料20 000 贷:银行存款20 000 (2)借:银行存款 5 000 000 贷:实收资本 5 000 000 (3)借:银行存款50 000 贷:短期借款50 000 (4)借:库存现金100 000 贷:银行存款100 000 (5)借:固定资产65 000 贷:银行存款65 000 (6)借:应付账款50 000 贷:银行存款50 000 (7)借:原材料120 000 贷:银行存款100 000 应付账款20 000 技能训练2 1.会计分录 (1)借:短期借款 6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 (2)借:银行存款100 000 贷:实收资本100 000 (3)借:应付账款 2 500 贷:银行存款 2 500 (4)借:银行存款 2 700 库存现金300 贷:应收账款 3 000

(5)借:固定资产20 000 贷:银行存款20 000 (6)借:固定资产 6 000 贷:实收资本 6 000 (7)借:原材料15 000 贷:银行存款15 000 (8)借:库存现金500 贷:银行存款500 2.开设并登记的T型账户 借库存现金贷 期初余额200 300 500 800 1000 借银行存款贷 期初余额130 000 6 000 100 000 2 500 2 700 20 000 15 000 102 700 44 000 188 700 借应收账款贷 期初余额12 000 3 000 3 000 9 000

中国人民大学《基础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11.答: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包括以下两层含义:(1)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会计信息的可比,也称纵向可比。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对不同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取一致的会计政策,一般不得随意变更,以使各个会计期间的同类信息具有相互可比性。(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可比,也称横向可比。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对于同一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要求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 12.答: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经济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所具有的经济特质。如前所述,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某些方面的变动。这说明交易或事项总是体现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所具有的经济性质。法律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所引发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等方面的权利或义务。如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表明企业对其具有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等方面的权利;而负债是企业应当负担的经济义务,须以企业的资产或劳务进行清偿等。 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构成了交易或事项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般而言,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是统一的。如企业用自有资金购入的材料和设备等,其经济性质属于能够预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从法律形式来看,企业对其具有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这种情况下,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交易或事项的经济性质和法律形式会产生一定的分离。如企业在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设备时,根据双方的协议,承租方应分期向出租方以租金形式支付设备款。在设备款未付清之前的会计期间,从法律形式上,设备的所有权并没有完全转移给承租方,会产生承租方对该设备是否具有所有权的争议。从经济实质上,也会产生该设备是否属于承租方资产的争议。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质量要求,企业对这类比较特殊的交易或事项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注重其经济实质,而不必完全拘泥于其法律形式。融资租入设备在未付清设备款之前,承租方已经实际使用该设备,并为企业带来了相应的经济利益,符合资产要素的本质特征,因此可以将其确认为承租方的资产。 1.4.2 练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本章无) 第2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4.1 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 1.答: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对会计对象基本内容(资金运动)进行分解归类,使之形成独立的范畴,并用会计术语加以描述的具体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