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中国精神困惑

当代中国精神困惑

当代中国精神困惑
当代中国精神困惑

当代中国的精神困境

童世骏

挪威卑尔根大学博士

前言

王鲁湘:当代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曾经感动过无数的国人,他说: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事实上正是因为我们无法诗意地栖息才被感动。当下的中国正在加速,我们都在被加速,精神被抽空,繁忙是常态。在一个全民大谈经济的今天,我们的精神状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为什么我们的幸福指数并没有因为GDP的增长而增长?有关这些问题,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著名学者童世骏先生。

童世骏1958年出生于上海,1994年在挪威卑尔根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曾任马尔库塞助手的挪威著名哲学家希尔贝克,此后他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研究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学术跋涉,卓然自成一家。与其他西方哲学研究学者略有不同,童世骏总对书斋外的社会保持着新鲜与好奇。

王鲁湘:童先生的硕士生导师是我们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冯契先生,说起冯契先生,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冯契先生是我们中国当代少有的建构了一个自己哲学体系的一位哲学家,他已经去世了,我想问童先生的是,就是您在国内师从过冯契先生,又到国外去从事西方实践哲学的研究。那么您为什么会改换门庭,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然后变成对西方的一种哲学的这种继续的深造呢?

童:应该说既改也没有完全改,是改了,就是所谓从中国哲学传统走向西方哲学传统,但是马克思主义本来也是我在冯契先生门下学习的一个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当然我也写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论文的时候,借鉴了不少西方哲学,所以从硕士阶段,其实在本科阶段对西方哲学就比较感兴趣。然后跑到西方以后,我师从的实际上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学术传统,我的导师,希尔贝克他算是一个新马克思主义者吧。

王鲁湘:马尔库塞的弟子是吗?

童:他是马尔库塞1968年最热闹的时候,他是在那里做他的助教。所以基本上还是属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这样的传统。

王鲁湘:那么我们很多的学者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看成是一种实践的哲学,那么这种实践哲学能够给我们当下的情况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思想的或者智慧上的一种指导?

童:那么这个我等会儿还会讲到,实际上马克思在,就是在《费尔巴哈提纲〉就讲那段关于解释世界、改变世界的那个名言,之前他还有一句话,大致的意思就是凡是在理论上导向审美主义的那些东西,实际上它的解答可能就在实践当中,这是一句比较深刻的一句话,等会儿我在讲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时候,还会提到这样一个思想。

当然在今天我们的现实世界本身也是一个高度的由符号构成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大程度上本身就是一些意义的创造和解读的这样一个活动。所以严格地来说,在改变世界和解释世界之间,并没有一道截然的鸿沟,我想今天我们理解改变世界,可能要多从这个角度去做点补充。

王鲁湘:有些人对8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和90年代以后的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中间发挥作用的这种状态进行一些比较,认为在8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他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央,可是从90年代以后的话,大家突然发现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迅速地被边缘化,这种状况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这样?

童:这当然有非常非常复杂的解释,笼而统之地讲,中国知识界在80年代所关心的恐怕比较多的是大而化之的文化类型的比较。

王鲁湘:一些大的启蒙话语。

童:对,然后是中国文化怎么样,西方文化怎么样,黄河文化怎么样。

王鲁湘:海洋文化怎么样。

童:海洋文化怎么样,对对。而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其实没有停着,但是他们的专业能力,他们的专业兴趣同社会的结合点,恐怕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变化,90年代中国社会更急需,也可以说是更对知识分子来说,更有这个要求的一个问题是发展模式的问题,所以从文化类型的讨论到发展模式的讨论,实际上知识分子都在起作用,不过站到舞台中央,吸引漂亮女孩子们的可能是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

90年代研究发展模式的那些学科,那些领域可能人文知识分子会比较觉得有点距离。但是你看到了新世纪,我们官方讲科学发展观,这个有些知识分子讲新发展观,总而言之是对发展本身,对发展模式本身有了新的理解,其实这种新的理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人文的重视,人文的内涵很加强,所以80年代的工作没有白做。

当代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世界在加速,精神被抽空,繁忙是常态。什么是我们精神生活的真实图景?怎样拯救我们的幸福指数?

一、精神生活的基本概念

童:那么刚才王鲁湘已经讲到,最近几年来,精神生活又成了一个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与精神生活有关的一些个说法,精神世界,精神家园,心灵,灵魂这样一些人文精神,文化自觉等等。

在我们的报刊论著和大众传媒当中也频频出现,100多年前,谈论精神生活的很多中国人企图用东方的精神文明抵御西方的物质文明,百年以后的今天,总体上踏进小康社会门槛的中国人为什么要谈论精神生活,对精神生活有怎样的理解,他们过着怎样的精神生活,那么这里面有哪些问题,我们希望有哪些新的建议。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对精神生活这个概念,我们一般老百姓或者说各行各业有哪些理解。

一位网友在网上说,我向往毛泽东时代的精神生活,热爱邓小平时代的物质生活,报纸上有一篇报道,题目是《看到美女就想打招呼,农民工精神生活急需关注》,另一篇网上,报刊的这个题目是,报刊文章的题目是《关注空巢老人精神生活》,还有一篇报道的题目是讲小孩的,说听的是流行音乐,看的是劣质动画,玩的是网络游戏,破折号,儿童的精神生活不应该闹饥荒。有一家刊物惊呼,外资传媒进入,争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一位作家议论,广州人过的是物质生活,北京人过的是精神生活,有一篇报道似乎是在反驳但也是在印证这个判断,题目是茶楼蕴含着广东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那么上海怎么样呢?一位学者撰文,谈论海派佛教对上海人精神生活的影响。有一位从上海到深圳的网友在网上介绍自己到上海以后三个月当中的精神生活。第一参加了一次精神饭局聚会,昨天被一个网友拉去参加了一个主题为万历15年的都市讨论会,第二看了一部电影《达芬奇密码》,第三买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一本杂志,第四出去旅游了一次,第五见了一个网友,第六看了一本小说。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各行各业的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这个概念是有许许多多,多种多样的理解。

那么我们来看看以精神生活为业,以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学者们是如何理解精神生活这个概念的?

曾经在北大任教了七年的梁漱溟先生,也属于我前面提到的100多年前谈论精神生活的中国知识分子之一,他对精神生活的理解可以作为我们今天讨论的出发点,梁漱溟认为,一个民族的生活不外乎这样三个方面,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物质生活,梁漱溟认为,人生在世,无非是处于三种关系当中,物我关系,人我关系和自我关系。

也是在北大,解放后在北大教书的冯友兰先生有一个简洁明了的说法,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事的时候,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他在做,人在做某事的时候,他了

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他在做。这个话其实是和马克思的观点也差不多,所以东方的哲人和西方的哲人可能有时候见解是所见略同的。马克思说过,人和绵羊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他的意识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的本能。人的这种自我意识或者说这种自我觉解,产生出一个叫做人生意义的东西出来,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出人生意义出来的,这个可以有很多哲学上的这个论证,但是反过来也说,只有对于有自我意识和自我觉解的人,人生意义才是一个真实的一个东西,当然同学们可能会觉得我越说越玄了,精神生活的意义还没有说清楚,倒又引出了人生意义的意义这个奇怪的问题出来。

前不久电视剧,有个电视剧叫《士兵突击》,在电视台在网上都热放,剧中看似木讷但内心执著的士兵许三多有一句话引起了许多观众和网友的强烈的共鸣,这句话就是,有意义就是要好好活,好好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其实在这段话当中,生活得好和生活得有意义,这两句话之间是相互定义,绕来绕去的,从逻辑上来讲,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但是大家不觉得它是一种逻辑错误,为什么呢?实际上那是因为这种循环实际上是发生在我们大家多少已经有一些共鸣的背景之下了。

这种共同的背景我想用鲁迅的一句话来表示,人类总有一种理想,一种希望,虽然高下不同,必须有一个意义。

精神生活的本质是超越,什么是超越?当代中国精神生活困境是什么?它和西方社会流行的虚无主义有何异同?

二、当代中国精神生活困境

(一)精神生活的本质是超越

简单地讲人生意义就是人对自己的生活与某种理想,某种希望之间关系的理解,精神生活就是对人与某种理想、某种希望之间关系的体验。

于是我们有什么样的精神生活就取决于我们有什么样的人生意义,有什么样的理想和希望,我们的精神生活是否足够精神,就取决于我们的理想和希望是否足够精神。

前面我们提到冯友兰先生,他在讲了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觉解使这些事情对他有了意义之后,又进一步讲了这种觉解和意义的不同层次,我的理解实际上也是精神生活的不同层次。用他的话来说,叫做不同的人生境界,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简单地说,在自然境界当中,一个人不去多想他有什么理想和希望,在功利境界当中,人个人所追求的是满足个人或者私家的利益,在道德境界中,一个人所遵循的是整体的或者社会的规范,在天地境界中,一个人所要符合的是宇宙法则或者所谓天理。这个人生境界确实,冯友兰先生直到晚年他认为他毕生提供的他最重要的一个学说,影响非常大。

那么这里我想提到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当中的一个非常著名的一个命题,就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关于轴心文明的观点。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文明,在公元前600年左右,雅斯贝尔斯认为在这个时期,中国、印度和西方的人们在彼此并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同时都意识到作为一个整体的大写的存在,意识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由于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人为自己确立了一个至高无上的目标,人在自我的深处,在超越的明朗处,体验到绝对性,那么雅斯贝尔斯把产生了这种超越意识的文明叫做轴心文明。

关于轴心文明有许多评论和发挥,这些评论和发挥也会用到许多哲学概念,大家放心,我不引入这些概念了,大家只要记住超越性这个概念就行了,抓住了超越性这个概念就抓住了轴心文明的关键,轴心文明的特点就是做出了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区分,有的哲学家也叫做世界的两重化,就意识到了理想世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性,超越性可以说是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关的最重要的概念。

超越的正面意义也用不着解释,要解释的是这个词在这里的用处,说精神生活的特点是具有超越性,是指超越个体生活的部分而指向个体生活的整体,超越作为个体的自我而指向个体所说的团体,超越当下的生活而指向未来的生活,超越物质价值,比方说中国人这个历

来重视的福禄寿喜这样一些,而指向精神价值,比方说真善美呀,这个正义,平等,自由这样一些价值,最后超越单个领域的价值而指向无所不包的价值。

这种无所不包的价值,雅斯贝尔斯叫做上帝,冯友兰叫做宇宙,我的天地,上帝是神学的概念,天地是形而上学的概念,神学和形而上学都与人类精神生活密切相关,而神学和形而上学在现代社会的处境,也成为我们考察精神生活在现代社会处境的一个重要角度。

当代中国当然是在现代社会,所以我们来看一下精神生活它的现代困境是怎么样的,在现代处境是怎么样的。现代社会在精神领域的根本特点,可以借用毛泽东的一句话来说,毛泽东说,共产党人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实际上典型意义上的现代人凡事也都要问一个为什么,人们以前一般不问为什么要有道德,因为即使问这个问题答案也是现成的,因为上帝或者天理、菩萨或者怎么样要我们有道德。

但是对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的现代人来说,这个答案并不令人满意,因为他还会进一步问,为什么上帝或者天理要我们有道德,甚至还会问为什么你会相信有上帝或者有天理。

因此借用王国维的用语,在现代社会,神学和形而上学即使还有可爱性的话,那么它的可信性也已经岌岌可危,甚至荡然无存,上帝死了这个判断,大家都知道,尼采虽然不是说这句话的第一个人,却是强调并且发挥这句话的最出名的人,这句话惊世骇俗尼采认为,由于理性主义和精打细算,由于摧毁自己的过去,控制自己的未来的现代心理,虚无主义将不可避免地降临于世,并最终使欧洲文明走向灾难。,给人印象深刻,

尼采在《权力意志》这个序言当中就讲,他是在预言未来200年的这个世界历史的走向,未来200年一定是虚无主义占主导地位,然后欧洲文明分崩离析,最后毁灭的这样一个过程。

前面讲过,轴心时期的各大文明的特点就是产生了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两重化,意识到理想世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性,但重要的是,同为超越,不同轴心文明有不同的超越方式。

简单地说,西方的基督教文化的特点是外在超越,那么外在超越和内在超越这两种文化在前现代社会以不同方式支撑西方和中国的精神世界,在现代社会,它们同样遭遇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强大冲击。

但是冲击的后果有重要的区别,概括地讲,与外在超越的传统相比,内在超越的传统不容易在启蒙的时代、世俗化的时代,因上帝之死而引发极度的悲观和绝望,因为在内在超越的传统当中,上帝的存在本来就不是一根非要不可的精神支柱,中国人相信人性与天道相通,相信只要通过自我修养,恢复本性或者说成就德性,就可以上达天道,天人合一,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确实比西方传统文化更加信赖人的自觉性,自主性,但是真正愿意,更不要说真正能够实现这种自觉性和自主性的毕竟是少数。

(二)中国精神生活和西方社会流行的虚无主义的异同

中国人确实不容易像西方人那样,会因为上帝之死而失魂落魄,悲观绝望,但很可能那正是因为对许多中国人来讲,虚无主义本来就已经潜伏在他的精神世界当中了。

虚无主义在中国和西方都是现代性的精神效应,但是西方的虚无主义是即兴的,而中国的虚无主义则是慢性的,西方的虚无主义往往是自觉的,而中国的虚无主义则往往是随便的,中国的虚无主义者往往对虚无主义也持一种虚无主义的可有可无的态度。

对现代中国的虚无主义者,鲁迅曾经做过这样的描绘说,他们畏神明而又烧纸钱做贿赂,佩服豪杰却不肯为他做牺牲,崇孔的名儒一面拜佛,姓甲的战士明天姓丁,就不信权威这个特点来说,这些人和俄国的虚无党人很像,但是鲁迅说,俄国的虚无党人这么想便这么做,这么说这么做,而我们的虚无党人却虽然这么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这么做,在前台又是那么做。鲁迅把这种人称为做戏的虚无党,和俄国的虚无主义者区分开来,给予严厉的斥责。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鲁迅笔下的这种形象依然是当今中国社会舞台上的熟悉的角色。但是考虑到当今中国社会的某些现象,做戏的虚无党恐怕还不是最为可恶的东西,因为我们在实际生活当中看到,还有一种虚无党人有时候是连戏也不屑于做的,做戏的虚无党不仅不道

德而且不真诚,在做戏的虚无党面前这种不屑于做戏的虚无党人往往会有一种道德优越感,我虽然不道德,但还毕竟还真诚,我虽然不承认其他价值,但我还承认真诚这个价值,你是伪君子,一虚伪就把君子给虚伪没了,我是真小人,我虽然是小人,但是还有一个真留着呢。

那么谈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要警惕这种把,按我的话来讲是把无耻混同于真诚的这种文化现象或者社会现象,真诚要能够成为一种正面价值,前提是内心有一个绝假存真、诚心向善的自我,一个人丧失了这种自我就已经无法真诚了,而只能无耻。

伪君子的伪装对妨碍人们尽早识破真相,及时阻止其危害,但是坏人们如果都肆无忌惮,都我是流氓我怕谁,一个社会之为文明社会的文饰和约束也就所剩无几了。

童世骏认为,中国的虚无主义是慢性的存在,其潜在的破坏性更值得警惕。当节俭传统遭遇消费呼吁,当精神需求遭遇迷信泛滥,我们的精神世界如何穿越市场经济带来的层层迷雾?

三、市场经济下的精神挑战

讲到市场经济的精神挑战,人们很容易想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种种违法乱纪的丑恶现象,这些现象现在仍然不少见,但是严格地来说,这些现象与市场经济改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的问题在于市场经济当中的有些因素,它的本身谈不上低俗和腐朽,但是也对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比方说市场经济的刺激消费的需求,就会产生一个消费主义的问题,于是就有一个刺激消费的需求和避免消费主义之间的这样一个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目的,而且是生产的前提,刺激消费,扩大需求,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这是市场经济的特点,但是市场经济和精神生活有关的更重要的一个特点在于,它不仅提出了对消费的需求,而且创造了分期付款之类的刺激消费的信用工具。

那么对这点,丹尼尔贝尔有很详细,还有其他一些不少这个西方学者都有一些非常深入的研究,包括经验的研究。他说造成新教伦理最严重伤害的武器是分期付款制度或者直接信用,从前人必须靠着存钱才可购买,而信用卡让人立即兑现自己的这个欲求。

如果说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的话,吃苦耐劳的民族传统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则理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精神资源,但现在市场经济对消费的完全合理的要求却可能引出完全不合理的结果,可能使人们沉溺享受,不思进取,甚至使全社会寅吃卯粮,入不敷出,曾经连续数十年支撑了经济景气的这种消费主义文化,在最近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当中,已经被普遍地指责为是罪魁祸首之一,这一点我们应该高度重视。

另外一个矛盾是提倡创新精神和避免非理性主义的唯新主义之间的矛盾,这个新是新旧的新。现代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无疑是主角,但是提倡创新精神也有走向唯新是好的浮躁心态和浪漫情绪的危险,构成完整意义上企业家精神的,还有事功精神,理性能力和规则意识,改革前期,创业有成的许多企业家后来却纷纷落马,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是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在他们那里,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家所应该具备的那种创新精神与理性精神之间的必要的张力和必要的平衡。

第三种矛盾,我受贝尔的启发来看我们自己社会也存在的是,扩大精神生活空间与避免巫术迷信泛滥之间的矛盾。

贝尔把美国社会克服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希望寄托于宗教的复兴,认为在种种危机面前,人们会意识到人类的局限性,会意识到有必要进行种种限制,宗教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

这种局限的意识,就是这种限制的意识,在以内在超越、天人合一为主要文化传统的中国,对宗教的作用我想只能给予有限的期待。对人为制造的宗教,还应该有足够的警惕。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其他文化传统当中,主要由宗教来满足的那种精神需求,在我国不仅同样存在,而且在民众那里有明显的增长,在政府一面也逐渐给予了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国家的公共意识形态与公民的个人精神追求协调起来,如何在扩大精神生活空间的同时避免巫术迷信的泛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2005年,被判处死缓的原黑龙江省政协主席,当他儿子因受贿被捕的时候,责怪其儿媳妇信佛不诚,在他自己被双规的时候,哀叹自己天天拜佛,怎么不见显灵,这种心态在贪官当中是很有代表性的,在这些贪官心目当中,神灵菩萨也只是贿赂对象,本应具有神圣内涵的宗教仪式却成了花小钱发大财的人间骗术,我们谈论今天中国的精神生活,对这种现象不可小看。

那么当然,讲精神生活的现代困境,讲市场经济的精神挑战,讲精神,现代精神危机的中国特色,并不是要对当代中国的精神生活悲观绝望,其实有这种情绪的人却是不少,但我认为这种情绪恰好也属于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当中一个应当加以大批判的一个方面。

事实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打破束缚思想的精神枷锁,尊重人民群众的幸福追求,加上大胆尝试、勇敢闯关的现代意识,是成就30年发展的宝贵的精神品质。在这种精神动力和精神品质的基础上,取得重大进步的中国社会又反过来给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带来了不少积极的影响。

比方说精神生活的基础是精神需求,就精神需求的满足方式而言,市场经济这个把有效满足各种消费需求作为主导原则的经济形态,对精神生活也并非只有消极的意义。

这点我可能和许多学者看法有所不同,在当代社会,资本与消费需求的关系具有两重性,资本既诱导控制消费需求,也追随和迎合消费需求,当年,当前中国的国学热,于丹现象等等,很大程度上是图书市场、教育市场对消费者需求的一种迎合,因此重要的不仅是消极地提防和抵制资本的诱惑和控制,而且是积极地利用资本对消费需求的追随和迎合。

对于以内在超越为主要传统的中国人来讲,提升精神生活的主要形式,更多的可能还是在宗教之外。古人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获得永生不朽的途径,今人也有不少类似的说法,李大钊,鲁迅,胡适都有类似的说法,和我们最亲切的,我们最了解的是雷锋的那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据说毛泽东在读了《雷锋日记》当中的这句话以后,这段话以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说此人不简单,他懂一点哲学。

那么就文化背景、社会地位、政治倾向来说,刚才讲的这些人有很大的差别,但他们说的都是有限人生经历了,有限的人生经历与无限的人生意义之间的关系,都是在谈论非宗教意义上的超越的可能性,都是在谈论非宗教意义上的精神生活的可能性。

有人会说这种意义上的超越不像宗教当中那种惩恶扬善的神灵那么有效,但是我们可以用司马迁对孔夫子这个超越理想的追求来说明世俗意义上的超越性的可能性和有效性,我们都知道司马迁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形容他心目当中的孔子形象,接着他说,对这个理想,他"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司马迁虽然承认孔子对他来说是一个不能至的超越理想,

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个理想的不能至而放弃这个理想,相反他仍然心向往之,我们可以说这心向往之的对象远在一个理想世界里,但是向往之此心,此心之向往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发生在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经验世界当中,司马迁对这个可至的理想的向往,并没有使他成为孔夫子,但是这不要紧,这种向往使他成了司马迁,一个超越的理想能起到如此实在的作用,我们就不能说它是一个虚构的东西。

当然我们也不能轻视,我反过来讲,宗教作为精神生活,传统形式的现代价值,根据我们在2005年夏天进行的全国范围的调查,在4569个被访者当中,有1435人,也就是三分,这个31.4%的人说,自己相信某种宗教,从调查样本向人口总体推算,结论是在16岁以上的中国人口当中,有3亿人说自己相信宗教。

当然有说自己相信某种宗教,不等于就是某种宗教的信徒,但那么多人说自己相信某种宗教,我们在讨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时候,当然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我们要重视从中透露出来的国民对精神生活的重视程度,重视相当一部分国民所选择的精神生活的方式,同时也重视,我前面所说的,在扩大精神生活空间的同时,尽力避免巫术迷信的消极后果。

说到底,当代中国的精神生活主要还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前面提到过,在现代的非神圣化的文化背景下,为什么要道德,居然也会成为一个问题,同样,为什么要有高尚而充实的精神生活,为什么立功,立德,立德,立功,立言,小我融入大我是高尚的,而花钱消灾,求神升官就不是高尚的,这些问题从理论上来说,也虽然荒唐,但很棘手,但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仅仅从理论上思考这些问题,对正常社会的正常成员来说,对于一个经历了健全的社会化过程的健全客体来说,这类问题在理论上被提出来之前,就已经在实践当中被解决了。

借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前面也提到了,当今中国精神生活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世界,而不止是解释世界,马克思批评19世纪40年代德国状况的时候曾经写到,这里的实际生活缺乏精神活力,这里的精神生活没有实际内容。

那么我想倒过来讲,一个健康的社会,就是一个实际生活充满精神活力的社会,是一个精神生活充满实际内容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当中,为什么要有道德,为什么要过高尚而充实的精神生活,将不再是有真实意义的真实问题。让我们为这样的社会的到来,不仅坐而论道,而且身体力行吧。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构成了中西传统精神生活的不同模式,道德底线为何会成为大众关注的问题?面对多元的选择、纷繁的诱惑,我们怎样调控随时会倾斜的内心杠杆?

四、访谈

王鲁湘:中国当代的这种精神生活,童先生刚才其实给我们做了一个大扫描,除了大扫描以外,他也给我们做了一个大透析,在这个大透析的过程中,也给我们开了一个大药方。那么我们中国人的当代的精神生活,从我们平时的这种社会交往中间,包括我们平时的一些这种私下的谈话,包括一些公共的一些讨论中间,应该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对当下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满意度是不够的,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当下的精神生活,我们中国人自己就非常地不满意,那么像这样一种状态,就是说整个一个国民,一个民族,对自己在一个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在一个好像自己的民族这个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却对自己国民的精神生活评价如此之低,您觉得这个情况妙还是不妙?

童:我觉得,对,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两面的,但我先得说一下,就是对我们目前的精神生活的不满,这在知识分子当中比较突出一点,如果对一般民众的这个调查的话,我想这个结论恐怕有一些不太一样,因为我们2005年的那个调查当中也包括对当前生活的这个评价,

那么满意度是非常高的。最近今年报纸上也有一个报道,就是美国的一个,好像是美国的一个调查中心,他们调查到的,就是中国人对当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也是相当高的,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属于很高的。

当然了,我们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往往是,越是经济条件水平,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满意度越是低一点,我们如果说一个指标,说一个它的质量的评价的话,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有时候恰恰对当下的这个不满,表明你有一个更高的追求,你会做更大的这个努力,是吧,我们说起来,这个满意度最高的是阿Q,是吧,那么当然,他的精神胜利法,我们不作为精神生活较高的一个表现,所以这个可能就是比较复杂一些。

王鲁湘:就说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智慧中间,很多的这个思想流派,哲学家,最后总结出了一个就是关于我们精神生活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一个诚字,我们其实自己反躬自省一下看看,其实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诚的缺失。那么这个核心价值的缺失,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哲人认为精神生活这个最本质的一个标准的一个缺失,那么它会导致什么样的一种全民的一种精神状态?

童:这个问题大概是讲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一个相当重要的一个问题,其实说我们生活当中看到的那么多缺乏诚信的这个现象,其实你去看那个20世纪初年19世纪末期的那个西方的这个传教士关于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人的精神状态的这个描写的话,很多很遗憾的还是蛮熟悉的,就是当时人家就是这么说的,现在是,现在有些现象仍然很熟悉。甚至有一位传教士这么说,他说如果有一个民族,他提出一个道德价值,不是为了实践它,恰恰是为了不实践它,为了贬损它,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这个价值就是你说的诚信。

童:就是中国古人讲那么多,讲了那么多,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

王鲁湘:不是要去实现它,而是为了不去实现它。

童:贬损它。那么实际上这个当然是尖刻的这个说法。那么我的持一个比较正常的一个解释,这个解释呢就是说,凡是什么缺的,就是什么重要的,你不能说对人来说,空气重要还是水重要,一个直接的回答就是,哪个缺哪个更重要,我们为什么那么强调诚信,中国古人为什么那么强调诚信,恐怕如果再讲得远一点,在我们的这种内在超越的这样传统当中,是不是诚信所具备的外部的支撑确实不足。更需要借助于我们个人的自觉和努力。在一个健康的社会当中成长起来的健康的人格,好多问题对他不是问题。

五、提问

提问:刚才听童老师一直在这讲,近水楼台先得月,感受到这个思想的这种光芒,搞得我现在心都挺激动的。那个我现在,就是我的问题是,我两次谈话一个问题,就是我前天坐车的时候,一个60多岁的老爷子,我上去给他让了座,他很高兴地坐在那,就给我说,小伙子,你们现在年轻人生活的压力太大了,我们那时候都是那种体制下组织上,就是无论是妻子,是爱人还是房子,都是国家来负责的,你们现在,他说的话,说的这个方式可能有点偏激,你们现在是买房子,买车子,甚至买老婆,就是压力非常大。我想提的问题就是,在现在这个比较日益浮躁和复杂的社会,就是我们想求内在超越,给自己营造一个比较强大、坚固的灵魂家园来抵御外部的同时,可能受到外部很强大很强大的压力,怎么来解决这问题,让自己的内存,精神内存无限地大?

童:其实真正优秀的精神品质,还恰恰要在一个比较恶劣的环境当中才能体现出来。就是你说你是一个,是一个很有操守的人,你是一个很能够坚守原则,不受侵蚀的人,但是你从来就没有受过这种诱惑,你犯错误的机会都没有,凭什么说你现在不犯错误就一定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人。

提问2:刚才你和那个王鲁湘,你们讲君子或精英想做那种东西,就是这种东西就是一直外部有这个压力,你有这个诉求,想成为这种人,然后这种压力非常大。就是在这种中间,这种博弈中,你有困惑,怎么解决这个?当然想向着更高更快更强迈进。

童:我们现代青年的这个生活处境,压力是大了,但是自由度也大了,是不是这样。原来没有找妻子的压力,原来也有啊,原来即便那个车上那个老同志没有,但是他同时也没有找爱人的自由。组织上给他找好了,那他这个自由也没有,以前组织上给他房子,给什么样的房子,他就住什么样的房子,但是我们现在年轻人还可以有好多选择,所以这两个面恐怕又不是那么简单地就说这个非此即彼的。

提问3:童老师,您好,那刚才几个问题,其实我想都涉及到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人的自由的问题,但是我想在今天当今的这种社会当中,对于年轻人来说,特别是,我们可能面临着太多的选择,我们可能面临着太多的这种互相冲突的这种价值观或者生活方式,那我只想听听您的意见,面对这样纷繁复杂的选择,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或者说立足于什么东西,然后来进行选择?

童:那么我们通常都会把做事和做人把它区分开来,我们以为我们平时面临的许许多多事情都只是一个选择做什么样事情的这样一个问题,但实际上我们在选择做什么样事情的同时,我们也在选择做什么样的人,那么我觉得一个最抽象也是最不管用的一个回答,就是对您的那个问题的一种回答,就是我们可以做好多好多选择,但是千万不要做那种影响了我们做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要造成对我们原来要做的这一种类型的人做了一个别样的回答或者一个我们极不愿意的回答,如果这点守住了,我觉得选择做什么样的这个事情,那相对来说还是好说一点,我不知道这个管用不管用。

《古诗十九首》反映的汉末士人的精神困境共5页

《古诗十九首》反映的汉末士人的精神困境《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梁萧统主持编纂的《文选》,它上承乐府诗歌,下启建安文学。刘勰称其“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马茂元先生认为“它所反映的只是处于动乱时代失意之士的羁旅愁怀而已。”诗中内容可以互相印证,通过一系列的意象表现了失意士子与留守家中思妇的悲哀愁情,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思考。以马茂元为代表的学者们将诗歌内容与当时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解读,正所谓“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本文着眼于诗歌内容的分析,以此来窥探当时士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境。 《古诗十九首》产生于极端黑暗压抑的社会环境之中,其内容浸透着当时士人特有的感情体验,是饱经苦难的士人们对自己人生离愁别绪、失意落寞、人生无常际遇的低吟浅唱,内容所反映的是东汉末叶下层士子境遇的哀歌。具体来说,《古诗十九首》中表现感情如下: (一)人生短暂的苦恼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明月皎夜光》)“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这几句,永恒与短暂的对比,不断冲击诗人们的内心,体现出忧患人生匆匆的意识。又如《驱车上东门》中,将人生比作被太阳一照就会消失的晨露和寄宿的旅客,感叹寿命不能像金石那样坚固牢靠,即使是圣贤也无法打破岁月轮回而长生不老。诗人感慨生命短暂,面对短暂的生命,诗人出于安全考虑不能“服食求神仙”,于是开始追求现实享乐。

这种享乐是诗人不愿人生虚度自然而真实的选择,但这种思想更多的是一种伪装,是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和迷茫。 (二)仕途无望的悲苦心态 西汉以来,儒家的积极入世观念深入士人之心,但在东汉末叶的社会环境下“独善其身”尚且困难,更不用说实现“兼济天下”的抱负。这种仕途无望的悲凉感在《回车驾言迈》中体现得最明显。诗人在旅途中见到事物变迁后,发出了时光飞逝,应当努力建功立业的感叹。人生短暂,只有荣禄和声名才能永存,因此自警自励努力建立功业以谋取不朽的荣名,但是理想与黑暗社会政治严重冲突,他没有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机会,一切不过是个幻想的泡影,士人的自我勉励之中饱含的是仕途无望的无尽忧伤。 (三)无法排遣的忧愁 建功立业的理想实现不了,诗人开始用宴饮游乐、纵情声色作为他们的失意人生的新寄托。如《东城高且长》开篇四句,诗人描述的景象透露着诗人内心的痛苦悲凉。自己的生活竟然是如此重复乏味,人的生命,就像这秋风中的衰草一般,秋天就走向生命的尽头。诗人开始惊呼:“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由此诗人对人生进行了新的审视和思考,得出早些排除烦扰,及时行乐的结论。苦闷时代人性备受压抑,产生了因关注的转移而臆想出的美好愿景,这种愿景实质上是种无法实现的虚幻的愿望。当诗人从这样的自我麻醉中醒来,只会因那个苦闷时代所无法摆脱的“怀苦心”、“伤局促”而倍觉凄凉和痛苦。所谓及时行乐,实际上是无乐可言的,并不能使他们真正快乐。

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思想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是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仅如此,建设民族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复兴、强大的根本保证。 中华民族精神是几千年来无数中国精英分子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最高价值标准、道德标准,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息息绵延不断的“根”。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不畏强敌、捍卫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好和平、维护统一的民族主义精神;团结协作、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追求真理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真诚待人、童叟无欺的诚实守信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和谐精神;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大无畏精神;严义律己、宽以待人的仁爱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探险精神。 (1)不畏强敌、捍卫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最起码的良知和道德。西方人也是如此。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民族,不对自己的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士人——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代表,都把爱国主义奉为人生最高的追求目标和境界。修身、治国、平天下,是历代精英知识分子的终极奋斗目标。爱国主义的血脉,在中华民族历代精英的血管里流淌,奔流不息,代代相传,演绎了一曲又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故事。 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到不辱使命的唐睢;从持节牧羊十九载决不投降的苏武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高呼“还我河山”的岳飞;从面对强敌入侵、国破家亡的残败局面,眼望波涛汹涌的零汀洋,仰天长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从绝不食美国钗来之食的朱自清到“恨不抗日死、留着今日羞”的吉鸿昌……中国正是这些爱国主义至上的民族精英,才使得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发扬光大,才使得中国古老的文明国度,永远广大而统一。

浅析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浅析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深入考察劳模精神的丰富内涵,清晰阐释劳模精神的内在逻辑,准确判断劳模和劳模精神研究的学术方位,对于解读劳模本质、探究劳模品格、宣传劳模价值和弘扬践行劳模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劳动模范是优秀劳动者的典型代表,劳模精神激励了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坚守信念、立足岗位、开拓创新、建功立业。深入考察劳模精神的丰富内涵,清晰阐释劳模精神的内在逻辑,准确判断劳模和劳模精神研究的学术方位,对于解读劳模本质、探究劳模品格、宣传劳模价值和弘扬践行劳模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劳模精神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国工人阶级都具有走在前列、勇挑重担的光荣传统,我国工人运动都同党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劳动模范作为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工作生活中发挥了先锋和排头兵作用,他们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持续推动着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劳模精神作为劳动模范的思想内核、行动指南和精神灯塔,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先进性的主体地位,彰显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推动了工人阶级的成长进步。 劳模精神是工人阶级主人翁意识的集中凸显。 主人翁意识是劳模精神的内在本质,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劳模精神的关键词。正是因为自觉的、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劳模才以车间为家、以厂为家、以企为家、以国为家,才具有积极主动的岗位意识、职业意识、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才在本职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够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最终建构起个人与集体、个人梦与中国梦、小家与国家民族融合统一的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劳模精神的重要元素和构成因子,像岗位意识、职业精神、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等,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和现实呈现。可以说,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化、人格化和现实化。 一方面,劳模是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样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实践者、生动传播者和最有说服力的检验者;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课题研究过程,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也发现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组内成员太少,每个人的负担太重,既要顾全平时的教学,还要能够静下心来搞研究,时间上达不到; 2、课题研究还只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次,还只是一些零散的经验,没有能够建立成完整的体系; 3、课题组个别老师在实验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摸式,但还是放不开,主要是担心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因此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充分。 4、教师理论支撑的力度不够,归纳总结的能力不强,课题实验工作的开展和反思过于单薄,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对实验研究过程中的经验难以提升。 5、实验教学中的基本课型探索较少,缺少一些细化的实际操作的内容。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5年在教育局和县教研室的指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凉风小学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申报的县级三个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

了总结经验教训,在反思中提高,学校课题组在课题研究方面的进行分析思考,查找问题,扬长避短,为今后能实现省市课题的申报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反思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选题与真正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有差距。从县级申报的三个立项的课题来看,很大一部分来自别人已经研究得比较多的选题或写得比较多的论文经验中,没有很好把握选题的角度,因而造成选题价值大、空、繁琐。例如《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建共享研究》就显得大而繁琐。 二是选题的切口太大,研究的问题也太大,研究的对象也不太明确。如“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的是学校?老师?学生资源运用呢,还是资源的开发?“与共建共享研究”是资源呢还是网络的建设?等等。 三是课题名称表达不规范。课题名称没有体现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三要素,相反重复、累赘、啰嗦。 (二)、理论支撑的力度不够。 1、教师没有成体系的理论依据来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以致理论依据比较单薄,无法支撑课题。; 2、即使有部分理论依据,但理论依据比较陈旧,层次比较浅。 (三)、研究过程中总结还不够及时。教师大多重视做而轻视写,重视开展了工作的过程而忽视了成果积累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提炼。因此好多资料保存不够完整,目前教师虽然已经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但在研究过程中大多教师没有注意到及时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性,以致总结不够及时,好多资料保存不够完整,不能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对下一步学校课题研究的几点改进思路 1、克服功利思想,端正严肃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教育每一个课题参与者必须努力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不为名利。教育教学研究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能起到真正指导教学的目的。 2、切合实际,做好做实,抓有成效。要切合实际,把三个课题做好做实。我们的主攻的目标是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工作必须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所谓“小”,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着眼于教育教学中

精神状态方面存在的问题

精神状态方面存在的问题 精神状态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工作状态,那 么我们应该怎么正视这些问题呢?下面精神状态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精神状态方面存在的问题 党的作风事关党的形象与人心向背。我们党历来把 作风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历史上,毛泽东与 黄炎培曾有段著名的关于周期律的对话,列举了政党长 期执政所面临的三种危险:政怠宦成、人亡政息、求荣 取辱。从我们党的发展现状来看,这三种危险依然或轻 或重地存在。精神懈怠、不思进取、官僚主义、腐败问题,就是政怠宦成;一些领导干部独断专行,以个人能力、作风影响一个地方发展,就容易导致人亡政息;违反客观规律、违反人民意愿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即是求荣 取辱。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认为,作风问题主要是四风问题、腐败问题,是领导干部的事,自己平时工作即使有 点小懒、小散,也无关痛痒、不值一提。其实,小懒、 小散等精神状态问题,由于其根源性、隐蔽性、传染性 等特征,已经严重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其危害并不亚于四风问题、 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亟待解决

的突出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精神状 态问题的研究分析,找出其表现形式,深挖其产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精神状态问题主要表现 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精神状态问题说到底就是精神懈 怠问题。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思想意识松懈、麻木乃至 颓废,并间接通过一定的行动、语言等途径表现出来的 一种精神亚健康状态。从广义上来说,不仅体现在思想 层面的懈怠,还体现为工作层面、作风层面的懈怠。其 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党性弱化,宗旨观念淡化。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对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 信心;政治素养缺乏,拿自己当普通群众对待,喜欢与普通群众比较,与党的先进性要求相差甚远;宗旨观念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成空洞的 口号;对触及自身利益的政策措施不是按照上级要求,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排除阻力去贯彻落实,而是心存抵触,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作风散漫,自律意识不强。表现为:做事不积极,精神萎靡不振,应付敷衍,效能低下;工作不务实,作风漂浮,善于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不愿深入基层、 深入一线;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缺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

精神困境的突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511971656.html, 精神困境的突围 作者:夏雨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5年第01期 摘要:导演李安认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的是如何面对自己的故事,这是对人的精 神困境在极限境遇中的探索,同时在这个故事中还放置了现实与宗教关系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少年pi的奇幻漂流》精神困境宗教 少年pi的故事是一个探讨精神困境和宗教信仰的故事。 导演李安在关于《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采访中保持着他一贯的冷静和儒雅,微笑总是 这么迷人而平和。但我知道,他的内心是极不平静的,一个喜欢阅读的导演总是能在故事的平凡之中看见不平凡,在微弱之中看见花火,在阅尽春色之后看见秋的坚韧和寒热。这是一个少年劫后重生的现代寓言,这个寓言和现实生存困境无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会有机会和一只老虎在一艘漂流的船上共度227个日夜。这是一个关乎精神困境的寓言。李安说这是一个面对自己内心的故事,我们在纷繁错落的枝枝节节之中如何安置自己,如何向自己敞开心灵。我们的灵魂该如何存在,这跟227天的漂流有关,也似乎无关。 在pi所遭遇的困境里,现实与宗教的争论一直击打着pi的神经。关于宗教的讨论对笔者构成一个极大的诱惑,因为笔者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但在伊犁多民族聚集地生活会遇见很多有宗教信仰的人们,他们虔诚的信仰之姿常常影响到我,笔者甚至还与回族邻居专门探讨过关于宗教信仰的问题。 下面笔者从精神困境及宗教两方面入手,展开对《少年pi的奇幻漂流》影片及原著的分 析讨论。 一 何为精神困境,哲学家雅斯贝尔斯首先对何为“处境”做了一个说明,他说“处境”就是“一 种现实,不仅是自然规律的,而且尤其是具有意义的现实,它不是就心理而言,也不是就生理而言,而是同时就身心两方面而言的具体现实,它对我的实存意味着或者有利和或者有害,或者是机会或者是限制,那么这种现实就叫做处境”。雅斯贝尔斯进一步对“处境”和“精神困境” 的关系做了明确的说明:“处境有内外两个方面,既包括外在的环境,也包括人所处在的某种特殊的精神状态,这就是人心理上的某种情调。这种情调在人身上每时每刻都有,仿佛是某种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外在东西,人永远也摆脱不了某一情调的纠缠。”[1]换言之,人的精神上的处境就是所谓的精神困境。哲学家萨特对精神困境做过更加形象的说明:精神困境就如悬崖,我们走在悬崖边,并不苦恼,害怕掉下悬崖才是我们真正的苦恼。如果用“死亡”作为精神困境的象征物,那么死亡本身并不令人苦恼,真正令人苦恼的是如何避免死亡。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 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 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 说起中华民族精神,人们一般都会想到爱国主义。从屈原、岳飞到抗日战争的英雄等都是广义的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无疑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但它并不为中华民族所独有。事实上,美国和欧洲的国家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甚至极端化为一种白人中心主义。人们之所以将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是因为十九世纪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外来民族的欺凌、压迫和剥削,而需要以爱国主义来凝聚人心,努力奋斗而获得民族解放。 除了爱国主义外,人们还认为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等是中华民族精神各种具体的表现。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确显现了这些美德。但也必须承认,世界上其他优秀的民族也拥有这些美德。这就是说,它们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本性,而是人类文明所共有的属性,甚至可以说是普遍人性。 因此我们必须揭示出中华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不同的精神。但何处可以寻找到它呢?民族精神不仅表现在其一般的日常生活和伟大的历史事件,而且表现为其智慧,并主要包含在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形态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内涵则是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 2 纯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受耻辱,前赴后继,用血肉长城驱逐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我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精神从来就是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所应有的骨气和胆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爱国是中国人发自心底的激情,又是心中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那种不甘耻辱、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子孙的美德,爱国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的诠释。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伟大的中华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与"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已然化为"中国人民的特质","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提供着并必将继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劳模精神是工2113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5261国工人阶级都具有走在前列、勇挑重4102担的光荣传统,我国工人运动都同党的中心任1653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劳动模内范作为工人阶级 的优秀代表,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工作生活中发挥容了先锋和排头兵作用。 对于劳模精神而言,自改革开放后针对其内涵的讨论从未间断,在此过程中也包含对劳模精神的诸多曲解,比如“物化论”“过时论”和“英雄论”等等。在对劳模精神进行研究时,应该时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避免在劳模精神内涵理解上出现较大的偏差。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工匠精神被提出并在全社会各领域普及开来,它要求在产品和服务上能够做到精益求精,要求工作者在工作中能保持几十年如一日的耐心与职业精神。在工匠精神背景下,勞模精神的科学性与时代性得到充分体现,这也为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对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进行分析时,应该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基本特点,促进劳模精神的与时俱进。 (一)劳模精神的实践性 现实劳动是劳模精神的理论基础,这也决定了其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它并非产生于思想领域,而是在长期实践当中提炼升华而来。在社会实践当中,劳动始终占有重要地位,通过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生产,能够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在劳动的过程当中,能够实现人类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协调统一,观念世界在此基础上形成。人类的物质行动,是人类精神与思维形成的基础,其中包括了社会法律、精神和政治以及个人精神和思想等等。社会价值观会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出现不同,尤其是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当中,价值理性逐渐消失使得人的尊严面临较大的危机。马克思阐述了在价值观形成中劳动的基础性作用,为了能够让人类热爱与尊重劳动,必须促进人性回归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践中产生的劳模精神,必将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出现不同内涵,这也是其实践性的基本特征。 (二)劳模精神的发展性 劳模精神不仅局限于理论领域的探索,更是解决时代问题的指导思想,其发展性特征是其科学内涵的主要内容。其中,孕育成长、广泛影响、因时而进、创新升华是其发展的基本历程。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劳模精神的内涵也出现了一定变化,其侧重点有所差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当中,劳模精神的内涵得到发展。在1949-1959年间,劳模的评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完整版)新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新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作为初入教育行业的年轻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还是很多的,如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需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磨练自己的毅力等,而所面临的困惑则是如何做好角色的转变,怎样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等。 对于面临的诸多挑战和困惑,我结合书中所学的内容和自己的一些想法,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教育事业。一个对教育事业充满深厚情感的教师,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在教学工作中,我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追求自身价值,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学生的活动中。 2.热爱学生。一个对学生充满诚挚的爱的教师,会随时随地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年轻教师热爱学生,应做到书中写的那样“像母亲一样慈爱,像父亲一样严格,像兄长一样亲近,像朋友一样真诚”。当一个教师真正的热爱学生,他的爱学、乐教的情绪会自然地流露出来,潜移默化地熏染学生,使他们也产生愉悦、和谐的情感体验,激发起积极的学习动机,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境界。 3.热爱所教的学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教材,将整本书各章节梳理好,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富有情感地去讲课,让学生在平静、亲切而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能深刻地感知与理解教材,从而使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做人。 4.提高政治素质。要有正确的政治信仰,确保立场不出问题;要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一个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念;要有一个理性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 5.提高业务素质。在这方面自己需要进行严格的职业训练和全面的知识储备,博览群书,使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能够胜任本学科教师的工作。要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论与技能,进行教育的基本训练,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和扎实的教育学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在从事教育方面的技术业务工作时得心应手。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包括教材组织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班级组织管理能力和思维精湛能力。要对教材有良好的理解与处理能力,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

精神状态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

精神状态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 党的作风事关党的形象与人心向背。我们党历来把作风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历,毛泽东与黄炎培曾有段的关于“周期律”的对话,列举了政党长期执政所面临的三种危险:政怠宦成、人亡政息、求荣取辱。从我们党的发展现状来看,这三种危险依然或轻或重地存在。精神懈怠、不思进取、官僚主义、腐败问题,就是“政怠宦成”;一些领导干部独断专行,以个人能力、作风影响一个地方发展,就容易导致“人亡政息”;违反客观规律、违反人民意愿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即是“求荣取辱”。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认为,作风问题主要是“四风”问题、腐败问题,是领导干部的事,自己平时工作即使有点“小懒”、“小散”,也无关痛痒、不值一提。其实,“小懒”、“小散”等精神状态问题,由于其根源性、隐蔽性、传染性等特征,已经严重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其危害并不亚于“四风”问题、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精神状态问题的研究分析,找出其表现形式,深挖其产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精神状态问题主要表现 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精神状态问题说到底就是精神懈怠问题。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思想意识松懈、麻木乃至颓废,并间接通过一定的行动、语言等途径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亚健康状态。从广义上来说,不仅体现在思想层面的懈怠,还体现为工作层面、作风层面的懈怠。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党性弱化,宗旨观念淡化。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对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政治素养缺乏,拿自己当普通群众对待,喜欢与普通群众比较,与党的先进性要求相差甚远;宗旨观念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成空洞的口号;对触及自身利益的政策措施不是按照上级要求,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排除阻力去贯彻落实,而是心存抵触,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作风散漫,自律意识不强。表现为:做事不积极,精神萎靡不振,应付敷衍,效能低下;工作不务实,作风漂浮,善于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不愿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缺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无动于衷、冷硬横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习气仍不同程度存在。组织纪律观念淡化,自由散漫,上班玩电脑游戏、炒股、看小说等违反“四条禁令”行为仍时有发生;放松警惕、行为失检,认为吃点、喝点、拿点、挥霍浪费点不要紧的错误观念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个别人甚至贪图享乐、道德滑坡,生

论白先勇小说中人物的精神困境

硕士学位论文 M.D.Thesis 论白先勇小说中人物的精神困境 Bai Xianyong in the spirit of the plight of people 王芳 Wang Fang

摘要 通观白先勇的小说,可以明显地觉察到一种浓郁的伤感气氛深隐其中。他总是在讲述一个又一个悲惨的故事,构建了一个充满心灵痛苦的“悲惨世界”。白先勇始终坚持把创作目光投向个体生命,尽管其小说视野随着作家经历的变化而变化,小说的创作技巧也在不断地向前探索,然而他的创作却存在一个不变的因子——“对人类心灵痛苦的执著书写”,这种文学信念上的坚持并没有造成其创作上的单调重复,反而构画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生命图景。这种独特的书写方式背后,隐含着的是他对人的精神困境的困惑和无奈认知。白先勇是自觉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进行创作的作家,其小说中经常出现对人物的性本能的描写,及对人物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深度挖掘。笔者尝试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讨人物难以言说的痛苦,除绪论和结论,本论文共有三章: 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梳理白先勇的小说创作。将其创作历程分为两个阶段:赴美前与赴美后。虽然其小说视野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发展,审美探索上也在更进一步,然而其创作存在一个不变的因子——“对人类心灵痛苦的执着书写”。归纳出其小说中人物的三种精神困境:欲求之阻,丧失之痛,孤独之苦。简述其表现,并探究其成因。 第二章,人物面对各自的精神困境所采取的逾越方式。或努力抗争,或漠然放弃或走向另一个极端——毁灭他人与自我毁灭。最终的结局都不免黯然。 第三章,人物逾越这些困境的失败结局,向我们昭示了人的需求与人类文明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物的悲剧命运是必然的。白先勇的小说,在对这一矛盾的深入骨髓的揭示之下,可以令人感到其潜在的主观态度,即深广的悲悯情怀,他正是将这种悲悯情怀毫不吝惜地注入到其作品中去,从而完成了对人物的精神困境的客观冷静而又宽容慈悲的关照。 关键词:白先勇人物形象精神困境逾越方式悲悯情怀

2021届高三联考作文”《中国精神读本》“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1届高三联考作文”《中国精神读本》“原题 解析及优秀范文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读书沙龙”活动中,老师郑重地向同学推荐近期出版的《中国精神读本》。这本书精选了从晚清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一百多年来的华文传世名篇,为读者展现出波澜壮阔的近现代中国精神进化史。其中既有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孙中山的《国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也有入选中学教材的林觉民《与妻书》、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多数同学纷纷表示要认真阅读,但也有同学质疑,这些诗文年代已久,在当今以经济、科技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读之又有何益?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请结合自己阅读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回应那些同学的质疑。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名师解题 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类材料作文,由材料+任务+要求三部分构成。这个材料部分通过老师推荐的《中国精神读本》,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伟人代表及他们的“中国精神”。其中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有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从“未来”的角度展现的爱国精神;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的坚韧的革命精神、拼搏精神;毛泽东“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为人民服务精神、红色精神等等。除了材料中给出的这些,考生还可以扩展思维,补充“中国精神”的内涵,比如“工匠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精准扶贫精神”“抗疫精神”等。通过思考这些,考生会对“中国精神”的内涵有初步的了解。材料部分还给出了某些同学的质疑“这些诗文年代已久,在当今以经济、科技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读之又有何益?”。任务部分是结合自己阅读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回应那些同学的

新员工面临的五大困惑复习过程

新员工面临的五大困 惑

新员工面临的五大困惑 新员工在试用期会面临哪些困惑呢?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五种: 其一,是否会被群体接纳?每个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时,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是否自己会被这个群体接纳?曾有位性格内向的女孩子刚进入公司就表示忧虑:“在学校时同学们说,工作中的人们比较难以相处,我也看了不少杂志上的文章反映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我现在很担心不知道同事们会不会喜欢我,我是否会被别人说闲话,我的私人生活会不会被人过份地干扰。”同事是否能友好相处、有一个融洽的工作环境,是最困扰大多数新员工(特别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刚跨出校园的毕业生)的几个问题之一。现实中,有不少人因为难以与同事相处而换工作。 其二,企业的价值观是否和我的一致?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企业也同样。员工在接受企业的价值和理念之前,会进行价值的比较。他通常会思考这家企业的价值观是否和我的一致,它是否值得我为之效力?如果他的价值观与公司里其他成员的价值观格格不入,相差太远,那么新员工就有可能离开这家公司去寻找一个更容易接受他的价值观的工作环境。 其三,公司给我的这份工作是否是我所期望的?新员工进入公司,通常都满怀期待。他们迫切希望能得到一份自己喜欢的、有挑战性的工作,并希望能让自己尽情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通过这项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他们常常会比较关心公司将要安排的工作是否如他所期望的那样。 其四,我在该企业能否学到知识,得到提高?在这家公司里,我究竟能学到多少东西?我的能力能否得到提高?现今,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员工选择企业的时候,都会有类似的疑问。在这个流动愈加容易和频繁的社会里,在关心工资福利的同时,人们渐渐地更关心起自己的成长,关心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是否能得到提高。 其五,我是否能胜任我的工作?新员工进入公司,可以说很多事情都要从头学起,有的甚至是从写信函、接听电话开始。尽管大多数人都会很用心去学,然而,从陌生到熟练毕竟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在工作之初,工作绩效普遍来讲,都会低于其他的老员工。而且有时还会遇到难以预料的事情,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应对,导致工作的失误。这个时候,他们常常会产生羞愧、挫败感和尴尬的心情,甚至造成对自己工作能力的怀疑和否定。 新员工适应工作的2个注意事项

思想困惑

思想困惑 据深入同学之间调查,从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准备献身事业,报效祖国,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其危机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如今,应根据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采用以下解惑方法。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对于青年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是帮助他们辨别是非,解除困惑的强大的思想武器。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空洞的教条。要达到这一目

精神困境成因何在

当代人精神困境成因何在? 当代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曾经感动过无数国人,他说:人,应当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事实上正是我们无法诗意的栖息才被感动。当下的中国正在加速,我们都在被加速,精神被抽空,繁忙是常态。在全民大谈经济的今天,我们的精神状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为什么我们的幸福指数并没有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 何玲先生曾在《科教前沿》2009年6月(上旬刊)发表文章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加强、社会竞争的加剧、各类欲望的延伸,大学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象牙塔”,越来越多的强调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然而在这一社会潮流中,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的又有几个?在走出象牙塔后,大学是否还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如金耀基先生语:大学今最流行的形象,不再是“象牙塔”,而是“服务站”:社会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大学不知不觉的社会化了、政治化了、市场化了。在这种情况下的大学已非独立研究学问之地,而成为了即产即用的知识的工厂了。在这种过程中,中国的大学精神走进了多种矛盾充斥的困境。 大学生早已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身为一名大学生,我在这里想要浅谈一下我所观察到的大学生的心理困境。以恋爱问题为例,很多大学生在恋爱时会产生一些心理困境,难以言表,从而一定程度上给他们的内心带来很大的困扰。究其原因,首先是由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所引发并形成的恋爱低龄化、公开化、高速度进展和恋爱的多元化所致。我们年龄尚小,涉世尚浅,对一个人缺乏深入了解,正确判断评价的能力,过于情感外露,盲目地一扫传统的以含蓄深沉为美地恋爱方式;年少冲动,情爱易受性生理与性心理控制。其次,大学生心目里的完美爱情与现实差距较大,难免产生无以名状的失落。最后,恋爱成功与否受

论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

论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 邢云文 ①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摘要〕 把握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髓,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把时代 精神和民族传统精神的继承、发展,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当代中国的 时代精神可以概括为“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四个方面。其中,求真务实是前 提,改革创新是核心,和谐发展是规范,以人为本是目的,这四个方面统一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的伟大实践中。 〔关键词〕 时代精神,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和谐发展,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07)05-0053-02 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四个方面。其中,求真务实是前提,改革创新是核心,和谐发展是规范,以人为本是目的,这四个方面统一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一、求真务实 把求真务实作为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求真与务实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和本质体现。党的思想路线集中而鲜明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特点和实质。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着重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科学精神和认识任务;求真务实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着重突出的则是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科学精神和实践任务。 把求真务实作为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还在于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之“真”,“务”中华民族解放道路之“实”,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并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经验表明,求真务实是党的活力所在,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 胡锦涛同志说:“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这段话是把求真务实精神落实到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化,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当中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使求真务实成为全社会追求的时代风气,成为我们这 ? 3 5 ? 《理论探索》2007年第5期(总第167期) 科学社会主义 ①〔收稿日期〕2007-07-20 〔作者简介〕邢云文(1969-),男,山西榆次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价值哲学。

企业安全员面临困惑的原因分析与对策.docx

企业安全员面临困惑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众所周知,企业安全员是一项责任重、压力大、待遇低、风险高的工作。比如,检查中,未发现隐患,出了事故是安全员失职渎职;查出了隐患,车间、班组未及时整改也是安全员失职渎职。近年来,一些基层安全员因失职渎职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事例已屡见不鲜。安全员委屈与无奈、倍感压力!难怪有人形象的比喻说,千万不能把安全员的院门打开,一旦打开,恐怕安全员会跑光。这虽是戏言,但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原因分析: 一是工作部署与执行脱节。一些企业“老板”的安全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严重,轻投入、重产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对上级领导布置工作或检查,表面“好好好、行行行,马上就办”,领导一走,立马就抛到九霄云外。一头扎在车间、班组生产建设现场忙碌的安全员,对老板“截留”的工作部署丝毫不了解,谈何贯彻落实。二是安全员的地位低。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企业未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员,即使配备了,最多也不过两、三个或三、五个人,是企业人数最小的科室。他们虽然脱产,在公司有张办公桌,但是,多数安全员只是普通工人的身份,其权力还不如一个班组长。试想,工人管工人都不听,别说工人管干部了。要说安全员有“权”也是隐形的,因为这要看“一把手”对安全的重视程度。重视了,安全员就有“脸”,说话办事就有权威。但是只能罚不能奖;如果不重视,安全

员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说话也不灵。再就是对隐患的整改、违章人员的查处,有的人认为安全员很威风,遇到违章行为可以随时开罚单。其实,这种权力是极其有限的,是有较大风险和代价的。轻者,仇视性远离或当面讽刺挖苦;重者,随时会遭遇人身伤害及家庭财产损失。为此,一些人视安全管理工作为“定时炸弹”。导致击鼓传花,机构缺失缺位现象越来越严重。 三是对安全人不理解、不支持。一些人把个别安全人腐败现象看成普遍现象,片面地认为安全员都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看谁不顺眼想罚谁就罚谁,无事生非,专找“出力人”的茬。只要一出事故,就认为是安全人收受贿赂、不负责任造成的;一些媒体在报道时,多是问题,安全人的付出和努力全然不见,既便是有相关成绩的报道,也是只言片语,微乎其微。反面的东西挖的多,正面的东西弘扬的少,批评问责的多,理解鼓励的少。发生一个事故,社会哗然一片、不明舆论一大堆、领导批示一大片,“失职”、“渎职”的帽子满天飞,压得安全人抬不起头。 四是追责方式欠妥。出了事故追究法律责任无可厚非。但是,《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承担主体责任,并对未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导致的后果负责。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负责。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是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管理主体,承担本行政区域、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责任。面对法律明确规定,为什么事故追

浮士德形象与现代人的精神困惑_董新祥

摘要: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形象,不仅是对西方资产阶级数百年思想史的概括,也包含对现代人精神困惑的深入思考和回答。浮士德身上“灵”与“肉”矛盾,涵盖了自然欲望与道德理性、自由与必然等深刻的哲学命题。 关键词:浮士德;困惑;灵与肉;自由与必然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8)09-0147-03 浮士德形象与现代人的精神困惑 董新祥 (咸阳师范学院中文系,陕西咸阳712000)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形象,其艰难探索的一生中,充满着诸如善与恶、知与行、灵与肉、大我与小我、理想与现实等矛盾。而这每一种矛盾,都是人类精神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歌德通过浮士德形象的塑造,力图对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回答,对人类精神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而在诸种矛盾之中,灵与肉的关系问题不仅是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发展史的概括和总结,而且与西方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密切相连。 一 灵与肉的关系,既贯穿于整部《浮士德》之中,又在“爱情悲剧”中得到重点表现。如所周知,浮士德一生的精神探索,经历了五个阶段。在“知识悲剧”阶段,他圄于书斋,皓首穷经,试图通过知识追求以发现最高真实即把握宇宙与人生的奥秘。但这种只重视精神而忽视肉体的状态导致了精神危机。把他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的是复活节的钟声和众天使的歌唱。“这歌声宣告青春的欢乐嬉戏,还有春之祭的自由幸福光景;回忆唤起了我童 年的情感,使我悬崖收脚,不再轻生。”[1] “在此,‘童年的 情感’让浮士德弃死恋生,是耐人寻味的,童年象征着人的原初阶段和生命的本真状态。在歌德这里,这种本真 状态……是无拘无束的自然欲望。” [2] 浮士德在谈到自己此时的精神状态时也说:“我的胸中,唉,藏着两个灵魂,一个要与另一个各奔东西:一个沉溺在粗鄙的爱欲里,用吸盘把尘世紧紧地抱住;另一个却拼命想挣脱凡尘,飞升到崇高的净土。”他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心中所产生的灵与肉的矛盾。 实际上,早在浮士德意识到这一矛盾之前,它就已经预设性地包含在了普遍人性之中。在“天上序幕”中,上帝与魔鬼的赌赛实际上就是建立在人类道德理性与 本能欲望共存的基础之上的。虽然赌赛双方各执一词、观点对立,却相反相成的说明了人性的复杂,也寓示着灵与肉对立统一的哲学本质。但这种对立统一并不是生活和人生的常态,恰恰相反,它是个体生命应该努力追求的理想目标。事实上,浮士德不断探索的一生,就是努力追求灵与肉的统一的一生。 综观整部诗剧,浮士德精神探索的历程是异常曲折的,从“知识悲剧”到“事业悲剧”,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坚持着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他虽然不断追求精神的超越,却总是受到肉体的羁绊。不论是爱情悲剧中明知会给玛甘泪带来不幸仍然引诱其坠入爱河,还是事业悲剧中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葬送他人的性命。他的探索之旅一直有魔鬼靡非斯特伴随左右,形象化地说明了浮士德对真理的追求过程一直与官能欲望紧密相连。 体现在浮士德身上的灵与肉矛盾,是歌德对欧洲中世纪以来的思想史的高度概括。中世纪基督教将官能享受看作万恶之源,千方百计压抑人的肉体欲望。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和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人们渐渐开始直面自我和基于肉体的自然欲望。但无论是基督教观念还是人文主义思想,无论他们强调灵与肉的哪一端,都机械割裂了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都没有能够真正解决灵与肉的统一问题。歌德在这样的历史总结中,通过浮士德形象的塑造,充分说明了人类是一个灵与肉的结合体,在寻求精神的飞升的同时又受到了物质世界的牵引,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官能欲望的纠缠。这几乎形成了一个悖论。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过“自然欲求与道德律令”之间的矛盾,他认为道德脱离人的动物本能(肉)而诉诸于超人性的纯粹理性,道德与情欲的冲突是绝对的,道德的崇高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