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原创)

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原创)

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原创)
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原创)

除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内容:P43例3

教学目标:1、懂得连除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或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用这个数依次除以积里的各个因数。

2、会用这个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运用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除法性质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提纲

一、知识铺垫,激发兴趣

二、知识类比,初探新知

三、应用性质,学习简便运算,进一步深化认知。

四、总结: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激发兴趣

口算:

5600÷56 4800÷24 4000÷1000 300÷10

25×4 125×8 100÷4 1000÷125

4×16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减法的运算性质内容是什么?(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一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二、知识类比,初探新知

1.出示例3:理解题意,独立列式计算。

2.小组讨论,探究规律

1250÷25÷5 1250÷(25×5)

=50÷5 =1250÷125

=10(元) =10(元)

(1)思考题:a.观察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地方?

b.观察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地方?

c.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交流反馈

a 数字相同,得数相同

b〈1〉右边多了一个括号,运算顺序改变

〈2〉连续除以两个数变成了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即第二个÷变成了×,运算符号改变)

c 规律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1)18÷(3×2) 18÷3÷2

(2)64÷(2×4) 64÷2÷4

计算,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结果。你发现什么?

4.揭示课题,认知新知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除法运算性质(板书)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用字母表示: a÷b÷c=a÷(b×c)

5.试一试:

(1)在下面等式的○里,填上运算符号

64000÷125÷8=64000÷(125 ○ 8)

28000÷(140×25)=28000 ○ 140 ○ 25

(2)判断

7200÷24÷3=7200÷(24×3)()

1000÷(125×8)=1000÷125×8 ()

三、应用性质,学习简便运算,进一步深化认知。

师:应用除法的运算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1.出示:

1200÷25÷4 5600÷(56×25)

= 1200÷(25×4) = 5600÷56÷25

= 1200÷100 = 100÷25

= 12 = 4

师:仔细看这两题,数与数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联系?怎样计算简便呢?请学生试做,然后请学生交流板书,核对。

2.说:你是怎么想的?

3.练: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1) 4800÷(48×4) 24000÷125÷8

(2)完成 P43 做一做: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出示试一试:问:能否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进行简便计算?你怎么想?

9000÷72

(4)辨析:哪一种算法更为简便?为什么?

6300÷42 63÷42

= 6300÷7÷6 =6300÷6÷7

= 900÷6 =1050÷7

= 150 =150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要注意什么?

除法的运算性质

1250÷25÷5 1250÷(25×5)

=50÷5 =1250÷125

=10(元) =10(元)

1250÷25÷5 = 1250÷(25×5)

验证:(1)18÷(3×2)= 18÷3÷2

(2)64÷(2×4)= 64÷2÷4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 a÷b÷c=a÷(b×c)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力图为学生创设并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大胆猜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感悟、发现除法的运算规律,使学生在充分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建构新知识。让学生在“发现——验证——归纳”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为尝试解决问题而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生的思维交锋碰撞,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共同探索出除法的运算规律。进而安排各种情况的除法算式进行简便计算,让学生在运用中不断探索,感悟在计算除法时,要根据题目的特征灵活运用规律才能使计算简便,从而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计算过程进行反思,形成用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策略。

学生在整个参与过程中亲历建构知识,掌握方法,感悟策略的全过程,他们养成了探索的习惯,展现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学习过程。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不仅仅获取知识技能,他们探索和创造的意识也从中得到培养。

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即问题让学生去揭示,知识让学生去探究,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归纳,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并逐渐建立起独特的思维方式。

除法竖式的认识教案

除法竖式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1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在探索中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小白兔家要来客人了,它采了许多花,要把这些花插在三个花瓶里,可是不知道怎么放,你们能帮帮它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70页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式:12÷3=4(枝) 自学指导: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2叫做什么?(被除数)表示什么?(表示一共有12枝花)3叫做什么?(除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成3份)这个4枝叫什么?(商)表示什么?(表示每份有4枝)。 教师:除法算式还可以写成竖式,你们会列竖式吗?自己先试一试。 学生自己试写,教师巡视,如果有写出来的可以让他说一说,如果没有写出来就直接由教师板演出示。 (2)、学生展示:12除以3的竖式是先写被除数12,然后写“厂”表示除法,在“厂”的左边写除数3。想一想,把12枝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枝花?(4枝)就在除号上面对齐2的位置写上4。 教师:有3个花瓶,每个花瓶分了4枝花,算一算,一共分了多少枝花? 教师:好。我们把算出来的12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想一想,小白兔一共有12枝花,分了12枝,说明什么?教师:一共有12枝花,减去分掉的12枝花,得数是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3)、议一议:上面的竖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思。 (4)、当堂训练:做“试一试”的两道题。 2、教学例2

(1)、出示情境图及自学指导:引导学生列出横式:45÷5=9(只)。 如果写成竖式,应该怎么写?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写出竖式。 对着自己写的竖式,想一想,商9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被除数下面的45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 (2)、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学生展示。 (3)、教师小结:除法的竖式表示一个完整的分一分的过程。有45个桃子,每只猴子分5个,可以分给9只猴子,所以9应写在个位上。用一共45个桃子,减去分掉了的45个桃子,得数是0,表示全部分完,没有剩余。 3、当堂训练2 课堂活动1、2题。 三、课后小结: 议一议:列除法算式时分注意些什么? 四、课后作业 练习十四1题、2题、3题 教学反思:学生对于除尘竖式中的商和除数容易混淆。

四年级数学上册 除法的简便算法教案 人教版

除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改写成除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或者把一个数除以两位数,改写成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的算理。 (二)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难点:选择用哪种简便算法,观察连除式中的两个除数相乘的积是否是整十数;以及怎样把两位数的除数改写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使计算简便。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卡片口算: 2.板演: 三年级同学参加春季植树,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 第一种方法: 90÷2÷3 =45÷3 =15(人) 答:每组有15人。 第二种方法: 90÷(3×2) =90÷6 =15(人) 答:每组有15人。

(二)学习新课 1.引入。 根据板演2,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解法结果相同,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在第二种解法中,由于3×2=2×3,所以 90÷2÷3=90÷(2×3) 从上面可以看出: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比较一下,哪种算法简便,为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第二种解法,即两个除数相乘得6,用90除以6比较简便。 教师明确:我们可以利用上面的规律,有时把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改写成除以两个一位数的积,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便。(板书课题:除法的简便算法) 2.教学例3:390÷5÷6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组织学生讨论: (1)这道连除法题依次计算你觉得怎样?容易口算吗? (2)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你是怎样想的?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 这道连除法题如果依次计算,不容易口算出结果,如果把后两个数相乘,正好得30,是一个整十数,一个数除以整十数,就可以很快地用口算得出结果。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计算熟练时,方框里的步骤不必写出来。) 教师举反例: 810÷9÷2怎样计算简便?为什么不改成180÷(9×2)? 教师明确:当两个除数相乘得整十数时,可采用这种简便算法。 练一练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两题: 360÷8÷5 480÷5÷6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竖式》教学设计

《除法竖式》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2.知道除法竖式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教学难点:正确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教学准备:EN5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有关除法的知识,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学到的除法知识? (生:除法平均分、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大家懂这么多的除法知识, 太好了,足够今天我们用来“破 案”了,黑猫警长想请大家来帮 忙破案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事情是这样的:森林警察局的黑猫警长,昨天晚上接到羊小姐的一个报警电话。羊小姐说:它家仓库里的大米被偷了!黑猫警长

立刻出动,截住了一名正在逃跑的小偷,名叫“一只耳”。 “一只耳”说:仓库里有13袋大米,我们每人偷走了4袋。黑猫警长你可不能只抓我呀! 师:原来不止一个小偷呀!同学们,从“一只耳”提供的线索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13袋大米,每人偷走 了4袋。 师:根据找到的这些数学信 息,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来帮助 破案呢? 生:有几个小偷来偷大米? 生:仓库里还剩下几袋大米? 师: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摆小棒分一分!(请你上来摆一摆分一分) 生:还可以圈一圈!(请你上来圈一圈) 生:用除法算式解决!(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13÷4=3(个)……1(袋) 【分别说明每个部分表示的意义】 生:13表示仓库里有13袋大米,除以4表示每个小偷都偷走了4袋大米,等于3表示有3个小偷,余1表示仓库里还剩下1袋。师:另外,黑猫警长这还有一个问题:这群小偷一共偷走了多少袋大米?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第4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2) 人教版

第4课时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2)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帮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养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 2.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快速试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课题 课件出示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 【学情预设】学生对该内容很熟悉,先动手操作,然后再根据平均分的活动写出横式。 师:你能把上面的横式写成竖式的形式吗? 写的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边写边说每个数的含义。 师:前面我们知道通过摆小棒来确定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商和余数,可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如果被除数很大,摆一摆还方便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试试,不摆小棒,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2)] 【设计意图】复习由平均分——横式——竖式,通过操作活动得到算式的过程。由于数目较小,摆一摆很好操作,但被除数较大时,如果要计算除法,摆一摆不方便,这激发了学生探索除法算理的兴趣。 二、探究试商方法 1.结合已有经验,探索试商方向。 课件出示教科书P63例4。 师:计算表内除法时,我们是怎么快速地计算的呢? 【学情预设】想与除数有关的乘法口诀。 师:这时候与表内除法有什么区别呢? 【学情预设】与7有关的乘法口诀没有哪一句的积是43。 师:大家觉得为什么会这样?是出现了错误吗? 【学情预设】学生前面学了余数的概念,很容易判断出来,这个数不能正好平均分完,

会有余数。 师:请大家试着说一说商是几,为什么。 【学情预设】预设1:商是5。 预设2:商是6。 预设3:商是7。 师:几种不同的结果,你们同意哪一个? 【学情预设】学生基本都同意商是6。 师:为什么同意商是6?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学情预设】商是6时,正好分出了42,只剩1,不能够再分,就是余数。学生会根据已经学过的余数的概念,结合表内除法求商的经验来分析。 师:所以我们在试商时要想乘法口诀,想口诀中的积要尽量接近被除数但不超过被除数。 师:请说出商是6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快速找到商的? 【学情预设】学生有经验地去背乘法口诀求商。有的学生从第一句开始背起,有的学生会从中间开始。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旧知识尝试找商,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路径,又充分体现不同的思维现状,并将其作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学生已经学了余数的概念,明白口诀与被除数对不上是因为有余数,尝试解决时,会去寻找接近被除数的口诀,而且有意识去判断,剩下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为后面的试商方法作铺垫。 2.深入理解,探索试商方法。 师:下面我们用除法竖式把我们思考的过程表示出来,一起深入探究试商的方法。 师:怎样快速地找到商呢? 小组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说,想7的乘法口诀;有的学生说,想7和几相乘最接近43;有的学生补充说,不仅要最接近43,还要小于43。 通过口头试商,将思维过程用竖式进行展示,再次体会试商。 教师边说边写竖式,引导学生理解试商过程。 第一步商,商写在除号的上面,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商是6。 第二步乘,找到分出去的部分,也就是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积是42。 第三步减,用被除数减去分出去的部分,就是余数。余数是1。 第四步比较,比较余数和除数的大小。只有余数比除数小,才说明不够再分,商正好。 师:说一说,你们在试商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情况?后来又是怎么解决的? 学生自我分析错误案例,了解调商的办法:余数大了,商要调大;不够减时,商要调小。 师:能不能总结出试商的方法呢?怎样能快速试商? 【学情预设】想口诀时要想积接近被除数但不能超过被除数。试商中出现了其他情况就要调商。 师:用竖式计算更方便,还是直接想更方便?

除法竖式的认识

类别:教海探航 单位:胜利小学 姓名:高云 标题:《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设计

《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设计 胜利小学高云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5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及算理。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及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今天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快乐……)老师啊跟你们一样,今天的心情也非常的好,因为老师看到我们三二班的同学个个都神采奕奕、精神抖擞。老师相信,在接下来的这节课里,你们一定能表现的很出色,老师希望你们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给我们大家,有没有信心(有) 一、复习 口算并想一想每道算式所用到的乘法口诀。 4×5= 9×5= 3×7= 40÷8= 21÷3= 24÷6= 二、情景导入 师: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快乐的游戏,看到这幅情境图,你能从画面上哪些数学信息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你能用这些数学信息能编一道应用题吗谁来试一试

(有两组同学在跳绳,每组4人,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2×4=8(人) (有两组同学在打篮球,每组5人,共有多少人打篮球) 2×5=10(人)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但是从你们刚才的问题中老师发现它们都是用乘法解决问题,今天呢小精灵也为我们带来了一道题,同学们认真看一看,与你们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呢师:学校布置会场,同学们搬了15盆花,每组摆五盆,可以摆几组 师:谁会解答 列式:15÷5=3(组)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口算)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计算吗 师:其实,除了可以口算外,我们还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除法竖式。(板书:除法竖式的认识) 三、教学新知 1、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 (2)能用除法竖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出书自学提示 自学课本50页,回答问题: (1)在除法竖式中,除号怎么写 (2)被除数和除数分别写在除号的什么地方商又应该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3)下面的那个15表示什么意思与上面15的意义相同吗0又表示什么意思 3、教学竖式 我们已经学过了加法和减法的竖式计算,今天来学习除法的竖式,先来介绍下除法竖式中的除号的写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除法竖式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除法竖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知道除法竖式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并能正确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教学准备】 课件、板书练习作业、教师作业、学生一份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孩子们,今天数字6也来到了我们班。 课件演示:动画数字6,话外音:我是小小数字6,最喜欢和小朋友们玩数学游戏了,敢接受我的挑战吗? 师:数学游戏啊,你们敢吗? 课件演示:数字6走进了加号屋,6+2 = 数字6走进了减号屋,6-2 = 数字6走进了乘号屋,62 = 用竖式计算,在作业本上分组计算6+2 ,6-2 ,6 2 。

请3位小朋友在座位上板演。 展示学生板演,全班评价。 师:在用竖式计算加、减、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小结竖式计算要注意的地方。 2.课件演示:6个小朋友站成一排游戏,再平均分成2组。(音乐:娃哈哈) 出示儿歌:6个好朋友,开心做游戏,平均分成2大组,每组可以分几个? 师: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62 = 3 6是什么数?表示什么呢? 2呢?表示?3呢?表示? 3.师:加法、减法和乘法可以用竖式计算,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竖式。(板书课题)二、教学写除法竖式。 1.师:(指板书62)6 2 等于几你们都会算了,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课件演示:6 2 = 3 3 2)6 6

这就是除法竖式,很奇怪吧!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质疑:①为什么会有2个6? ②0是从哪里来的? ③在竖式里,除号怎么没有了? ④竖式中的2横表示什么? 师:孩子们,你们的问题提的非常好。等你们学完除法竖式后就会明白了。除法的竖式比较难写,想不想学啊? 2.教师讲解并板书。 ①6除以2按读除法算式的顺序,在第二行先写被除数6,第一行要留着写其它数呢。 6除以,再写除数2。指着再读一遍2)6 等于几呢? 师:你们看清楚了吗?再写一遍:空一行写被除数6,2)6 等于,为了美观,这条横线要用直尺画,不能画的太长哦!师生边说边书空。 生在作业本上练写,教师巡视。写好的同桌互相看看。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

《除法竖式计算》同步教案

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63页例3、例4,以及练习十四第3、4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你们喜欢摆图吗?看一下这个班的同学们,他们来摆图可高兴了,摆正方形,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探索新知 1.例3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讨论,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3÷4=3(组)……1(根) 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 (3)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板书竖式,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竖式。 提醒学生注意:各数位一定要对齐 (4)小组内解决:16根小棒,每4个分1组,可以分几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及竖式。 (5)观察比较:观察一下上面两道算式,观察一下除数和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余数一定是比除数小的。 2.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P62“做一做”。 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先用小棒摆一摆,完成括号里的填空,然后再进行竖式计算,在书中方框里填上商和余数。 把一位学生的竖式用投影仪展示,并让他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全班集体讲评。 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竖式的书写步骤,重点总结上的对位及上和除数乘积的写法。 引导学生对上下两题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补充练习 先摆一摆,再计算 ① 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 板书:9÷2= ()……() ②把11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有()个,还剩()个 板书:11÷4=()……() 3. 教学例4。 出示题目: 43÷7=()……()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想法;43里面最多有6个7,六七四十二,商是6,被分掉42,余1。 想法二:商师6,六七四十二,42比,43小,余1,七七四十九,49比43大,大6,所以尚不能师7,而只能是6.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3÷7=6 (1) 再一次提醒学生注意:在做有余数的除法题时,所得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在计算完后,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书写方法。 2.通过圈一圈、说一说等操作活动,培养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学会与他人合作,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 难点: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及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出下面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名称。 8÷4=2 10÷2=5 7÷2=3 (1) 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师适时给予肯定。 2.圈一圈,并列出除法竖式。 有9根小棒,每4根一份。 生在学习纸张上作答,完成后,师指名上来操作,并列式。 师:分完了吗? 生:没,还有1根。 师:以前我们学过加法竖式、减法竖式,能列除法竖式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 出示题目:12根小棒,每4个分一组,结果怎么样? 生齐读,并在学习纸张上圈一圈,并列出算式。 12÷4=3(组) 指名展示,问:你是怎么分的?生答后,全班齐读算式。 师:现在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把它列成除法竖式,赶紧动手吧! 预设: 12 ÷4 3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好!老师现在把另外一种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师:小房子建起来,被除数住进来,除数站在门外面,商要站在屋顶上。 师边说边写,生跟着写。

3 4)12 师:不着急,先回答这个问题:每4根一组,分三组,一共多少张?生:12 老师把12写这里,也就是说12里最多分了几个4? 3 4)12 12 生:3. 师:也就是用12-12=0。现在同桌互说竖式中每个数什么意思?该写哪里? 生交流后指1~2名回答。 1. 改题:13根小棒,每4根一组,结果会怎样? 生在纸上圈一圈,并列算式。 13÷4=3(组)·····1(根) 师指名指名上台展示,问:你会列竖式吗? 生尝试列后板书: 3 4)13 12 1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写得吗?生答。 师:12和1为什么写这里?生:一共分了12根,还剩一根。 师:看来以后我们又多了一种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 三.练习巩固 1.教材第62、63页做一做第1、2题。 题目:11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了()组,还剩()组。 12根小棒,每4根一组,分了()组,还剩()组。 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完成后反馈,集体订正。 2.比一比,谁最快。 1 4 ( ) 5)8 3)14 4)13 ( ) 12 12 3 ( ) 1 生完成后,指名回答,说说怎样填的。 1.把上面的除法竖式写成横式。 ()÷()=()……( ) ()÷()=()……( ) ()÷()=()……( ) 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1.卡片上最大能填几? □×6﹤57 □×7﹤43 38﹥□×5 7×□﹥31 □×8﹤26 60﹥□×9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书写方法。 2.通过圈一圈、说一说等操作活动,培养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学会与他人合作,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 难点: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及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出下面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名称。 8÷4=2 10÷2=5 7÷2=3 (1) 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师适时给予肯定。 2.圈一圈,并列出除法竖式。 有9根小棒,每4根一份。 生在学习纸张上作答,完成后,师指名上来操作,并列式。 师:分完了吗? 生:没,还有1根。 师:以前我们学过加法竖式、减法竖式,能列除法竖式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 出示题目:12根小棒,每4个分一组,结果怎么样? 生齐读,并在学习纸张上圈一圈,并列出算式。 12÷4=3(组) 指名展示,问:你是怎么分的?生答后,全班齐读算式。 师:现在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把它列成除法竖式,赶紧动手吧! 预设:12 ÷4 3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好!老师现在把另外一种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师:小房子建起来,被除数住进来,除数站在门外面,商要站在屋顶上。 师边说边写,生跟着写。 3 4)12 师:不着急,先回答这个问题:每4根一组,分三组,一共多少张?生:12 老师把12写这里,也就是说12里最多分了几个4?

3 4)12 12 生:3. 师:也就是用12-12=0。现在同桌互说竖式中每个数什么意思?该写哪里? 生交流后指1~2名回答。 1. 改题:13根小棒,每4根一组,结果会怎样? 生在纸上圈一圈,并列算式。 13÷4=3(组)·····1(根) 师指名指名上台展示,问:你会列竖式吗? 生尝试列后板书: 3 4)13 12 1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写得吗?生答。 师:12和1为什么写这里?生:一共分了12根,还剩一根。 师:看来以后我们又多了一种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 三.练习巩固 1.教材第62、63页做一做第1、2题。 题目:11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了()组,还剩()组。 12根小棒,每4根一组,分了()组,还剩()组。 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完成后反馈,集体订正。 2.比一比,谁最快。 1 4 ( ) 5)8 3)14 4)13 ( ) 12 12 3 ( ) 1 生完成后,指名回答,说说怎样填的。 1.把上面的除法竖式写成横式。 ()÷()=()……() ()÷()=()……() ()÷()=()……() 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1.卡片上最大能填几? □×6﹤57 □×7﹤43 38﹥□×5 7×□﹥31 □×8﹤26 60﹥□×9 以开火车的形式轻松愉快地结束答题。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内容?怎样用竖式来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板书设计: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除法竖式的认识》说课稿Word版

《除法竖式的认识》说课稿 ______周凤英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0,71页中《除法竖式的认识》例1,例2,“试一试”和“课堂活动”第1,2题。 一.教材分析: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一位数(或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简单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的。本节课内容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与起点。学生学习表内除法时是应用口诀求商,并用横式写出运算的结果。现在要求学生用竖式进行书写。本节内容学习表内除法竖式的写法,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学好本单元内容,有利于整个小学阶段除法知识的学习。本节教学重点是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会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而这些知识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不但是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欲望。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插花,分桃子的活动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通过口算表内除法的学习,加法,减法竖式的学习,学生已经掌

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课前了解到,我们班基础较好的同学已经知道除法竖式的一些知识,就是书写时有些难度,对竖式计算除法每一步的含义不是很理解,商的位置怎么确定把握不好。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要解决的学习目标是: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计算的步骤和每一步的含义是什么,会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三.学习目标: 结合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制订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对情景图的观察和自学例题初步认识除法竖式,知道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通过“分一分”活动在探索中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认真书写的习惯,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常规的学习用具,12根小棒。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除法竖式的认识》这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难易适中。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理解除法竖式的各部分名称和含义,会用除法竖式计算表内除法。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我会给学生几个小提示:让学生在自学是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我进行巡视指导,对学困生给予指导,适时地进行鼓励表扬。先指导他们写竖式的方法,再指导计算竖式的步骤。同时,也发挥小组长(优等生)的作用

除法的简便运算的教案

《除法的简便运算》第7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具体情境的学习,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 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教学难点: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并说一说每道题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463-175-125 362-(150+162) 学生独立计算后,让学生说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 2、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有关知识,今天上课之前想在咱班来一次计算的竞赛,想参加吗?这样,我们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先派一名代表到前面进行比赛。 280÷7÷5 280÷(7×5) 7200÷(25×4)7200÷25÷4 师:我出题的时候可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的,其实第二组题也能像第一组一样简便,你们想知道方法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板书课题(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2):王老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2、怎样列式? 方法一:330÷5÷2 方法二:330÷(5×2) =66÷2 =330÷10 =33(元) =33(元) 3、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330÷5÷2=330÷(5×2) 4、像这样两个算式相等的例子你还能举出来吗?能举完吗? 5、猜想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可能存在着什么规律吗?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6、这条规律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280÷(7×5)7200÷25÷4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教学设计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学设计 湖南省浏阳市集里街道禧和小学罗玲 课题: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注重学生亲身体验。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直观的感受和亲身的体验,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教学方式。本教学设计基于这一教学理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加深对除法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的理解,感受除法竖式的写法及其含义。经历动作表征与算式表征的转换过程,从而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数学知识的形成就是动作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等多种表征形式之间的转换过程,因此,本设计注重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除法竖式与动手操作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理解竖式中每个数在操作中的意义,从而理解并掌握新知。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会用乘法口诀试商。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团结协作良好品质。 三、情感目标: 1、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2、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试商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口算卡片学生准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复习题:拿出13根小棒,动手摆正方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引导学生思考并组内交流: (1)说一说摆的过程与结果。 (2)列出算式。 (3)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和它所表示的意义。 4.小结导入:除法和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形式,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学的知识引入,复习有余数除法横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作铺垫,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动手实践,感受新知(一)教学例3。 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1)教师板书除法竖式。 (2)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横式和竖式,想一想竖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预设生1:“”表示除号。生2:3叫商,4叫除数,13叫被除数,1叫余数。 (4)引导学生对照横式,说一说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含义。 预设生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有4根,3表示分成3份。 生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积,1表示余下的1根小棒。 (5)师总结。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除号里面写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2.学习表内除法竖式。 (1)课件出示: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第8课时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一、教学内容:乘、除法的简便计算P29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在选择合理的、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体验乘法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或相除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口算。 4×( ) =12 100÷( )=25 4×()=32 1000÷( )=125 2×5= 50×2= 25×4= 8×125= 125×80= 40×25= 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就算出了结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哪三对好朋友呢?(想) 教师板书:5×2= 25×4= 125×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2、简便计算。 5×13×4 32×(200+4) 5×99+5 让学生说一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板书课题:乘、除法的简便计算。(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8。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生交流后,教师可选择重要问题进行解决。 (1)解决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学生尝试计算,探索简算方法。 师:我们先来研究12×25应该怎么算更简便些。 展示交流各种算法,并说明算理。 交流预设: 方法一:12×25 =(3×4)×25 =3×(4×25) =3×100 =300(个) 方法二: 12×25 ‘ =(10+2)×25 =10×25+2×25 =250+50 =300(个) 方法三:12×25 =12×(100÷4) =12×100÷4 =1200÷4 =300(个)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计算25×12时,方法一把12写成4与3的乘积,目的是4个25的乘积是100,可得25×12=25×4×3=100×3=300; 方法二是把12写成10与2的和,目的是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先计算10个25是多少,再计算2个25是多少,最后把计算的结果相加。 方法三是把25看成100,扩大到原来的4倍,为使积不变,再除以4。 引发思考:想一想,大家为什么不用竖式计算呢?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

《除法竖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计算、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除法横式和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明白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之后进行教学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与横式进行对比,了解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知道除法竖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重点: 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难点: 对照操作过程,使学生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余数的除法)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内容。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明白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之后进行教学的。这里的复习,既是为了对旧知的巩固,也是为了学生能够衔接前后知识,为新知铺垫。)

活动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例3: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教师:请同学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学生读题,说说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呢?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 学生畅谈想法。(画一画,摆一摆等) 2、教师:现在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方法,看看结果都一样吗,其他同学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3、汇报结果。 预设1:采用画一画的方法。 教师:请用画一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同学上来展示你的结果。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并说明是如何操作的,结果是怎样的。 将小棒4个一组画在一起,一共画了3组,还剩1根。 预设2:采用摆一摆的方法。 教师:请用摆一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同学上来展示你的摆法。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并说明是如何操作的,结果是怎样的。 先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就摆一组,一共摆了3组,还剩1根。 预设3:采用列式计算的方法。 教师:老师巡视的时候看到有同学用列式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用列式计算方法的同学上来展示你的算式。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_教案教学设计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中,初步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4、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重点 1、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难点 1、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教具准备 直尺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同学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二、探索新知1、出示信息图,引导学生观察。(1)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认真看图,找到数学信息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学生可能提出: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需要搭多少顶帐篷?(2)解决第一个问题: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2÷4=5(人)……2(条)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设计意图:在教学这个问题时,通过让学生独立列式、尝试解答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可能口算求商,也可能会借助竖式)为下一步学习用竖式计算做好铺垫。](3)教学竖式的写法。教师板书竖式,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竖式。提醒学生注意:各数位一定要对齐。[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竖式,让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意义,避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4)小组内解决: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小组讨论,写出算式,然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及竖式。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5)观察比较:观察一下上面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余数一定是比除数小的。[设计意图:教学这个问题

除法竖式计算

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 第4~5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l~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认识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过程,能正确地列出除法竖式并计算结果,并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写答句。 2.使学生能结合操作理解并能说明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通过比较理解竖式求商的思考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初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按步骤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2个苹果图片,黑板上用横线画出4行格线(待列竖式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能用口诀求商;这学期又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并能根据平均分的结果得出商和余数。除法也能和加、减法一样用竖式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除法竖式计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竖式 1.学习除法竖式计算过程。 (1)列式、演示。 出示例3,学生读题。 提问:你知道放了几盘吗?怎样想的?(板书算式) 演示:老师现在用12个苹果分—分,看看是不是放了3盘。(教师用苹果图片演示,直观呈现放了3盘)结果放了几盘?这3盘一共分掉了多少个苹果? 说明;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放了3盘。这3盘正好分掉了12个苹果。 (2)学习竖式。 说明: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现在请小朋友看12÷4怎样列竖式算。除法竖式和加、减法竖式不同,应该这样写:(在预先画的4行格线上写竖式)先在第一行格子下面这条横线上画一条短横线,左边像小括号一样写一撇,表示除法竖式;被除数12写在里面(说明并在横格里板书,旁边注明“被除数”),除数4写在这一撇左边(板书并注明“除数”),这就表示12除以4。 提问:12除以4商是几呢?(说明商3要写在短横线上面,再板书并注明“商”) 这里商3表示什么意思?那这3盘一共分掉多少个苹果?怎样想到12个的? 说明;放了3盘,就是放了3个4,一共是12个。在竖式上我们就用商3乘除数4,三四十二,分掉12个,把这分掉的12写在被除数12的下面,这是3乘4的积(板书并注明“3乘4的积”)。原来有12个苹果,竖式上表示分掉12个,我们就用12减分掉的12得O,说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说明写的位置并板书,同时注明“12减12的差”) 追问:被除数下面的12表示什么意思?这里的0哪里来的,表示什么意思? 提问:放了几盘?请小朋友填一填结果,并读一读。 说明:这里写的是回答问题的结果,叫答句。以前解决问题的结果要求口答,从这学期开始,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把答句写出来了。所以从今天开始,凡是解决实际问题,都要根据问题写出答句。 (3)整理过程。

三年级数学《除法的简便运算》

三年级数学《除法的简便运算》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得出除法简便运算的方法。 3、能用得出来的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4、通过自己观察、猜测、验证得出简便运算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简便运算的算理且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自己得出简便算法,且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我们前几课所学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 (进行了两次平均分) 2、能举个例子吗?(生举例) 1、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我们来看看这个应用题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呢? 饲养场养了6窝小猪,每窝有6只,现把360克防病药粉掺入饲料喂养。每只小猪平均服药多少克? 2、汇报:(1)36066 (2)360(66) =606 =36036 =10(克) =10(克) 二、展开 1、观察两种解法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2、猜测:根据36066=360(66)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发表意见: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积里的各个因数。 3、验证: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这样呢?你能举几个例子来验证吗?生举例子验证 得出我们所观察出来的是正确的。 4、用处:我们所观察出来并经过验证的规律有什么用呢? 可以使一些除法计算简便 3、应用:用上面的规律算一算。 28035 36045 (1)独立做、个别板演。(可能有这样不同的意见) 28035 28035 36045 36045 =28057 =28075 =36059 =36095 =567 =405 =729 =405 =8 =8 =8 =8 (2)全班交流:板演的小朋友说自己的想法。 比较这几种解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用这样的方法来做跟以前的比在做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针对上面的这几种做法你还有什么想说呢? (得出:分的时候怎么简便就怎么分) 6、试一试:70028 25632 独立做、个别板演。 7、小结:今天学了什么?采用怎样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