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元测试用例设计指南

单元测试用例设计指南

单元测试用例设计指南
单元测试用例设计指南

单元测试编写规范

单元测试编写规范

文件修改控制

目录 第一章文档介绍 (4) 目的 (4) 阅读对象 (4) 第二章概述 (4) 2.1 定义 (4) 2.2 目的 (4) 2.3 步骤 (4) 2.4 常见模块单元的错误 (5) 第三章单元测试步骤 (6) 3.1 设计单元测试方案 (6) 3.1.1 输入、输出 (6) 3.1.2 任务 (6) 3.2 编写单元测试CASE (7) 3.2.1 输入、输出 (7) 3.2.2 任务 (7) 3.3 执行单元测试 (9) 3.3.1 输入、输出 (9) 3.3.2 任务 (9) 3.4 分析单元测试结果 (9) 3.4.1 输入、输出 (9) 3.4.2 任务 (10)

第一章文档介绍 目的 本文档是关于进行单元测试(Unit Test)的规范性文档,本文档中描述了单元测试的原则、流程和方法,是软件开发人员在进行单元测试时的工作指南。 阅读对象 本文档适合以下人员阅读 ●项目经理 ●软件开发工程师 ●软件测试工程师 第二章概述 2.1 定义 单元测试是对软件基本组成单元进行的测试,所谓“单元”是指: ●具有明确的功能 ●具有明确的规格定义(详细设计说明书) ●有与其他部分明确的接口定义 ●能够与程序的其他部分清晰地进行区分 2.2 目的 单元测试用例的设计是要验证被测程序单元的如下这些方面: 1)是否正确实现了规定的功能 2)模块内部是否存在错误 2.3 步骤 单元测试的侧重点在于发现程序设计或者实现中的逻辑错误。它分为计划、设计、实现、执行和评估五个步骤。各步骤的定义如下: 1)计划单元测试 确定测试需求,制订测试策略,确定测试所用资源,创建测试任务的时间表。

系统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系统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王永安

目录 一、测试用例格式以及写作要点 (3) 二、系统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4) 1、等价类划分法 (5) 2、边界值分析法 (6) 3、判定表法 (7) 4、因果图法 (9) 5、状态迁移图法 (15) 6、流程分析法 (20) 7、正交试验法 (35) 8、错误推测法 (42)

一、测试用例格式以及写作要点 测试用例编号 测试用例编号是由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的,用例的编号应该具有唯一性,易识别性。比如可以采用统一的约定,产品编号—ST—系统测试项名—系统测试子项名—编号。这样看到编号就可以知道是做的什么测试,测试的对象是什么。也方便维护。 测试项目 你现在这个测试用例所测的项目名,可以是测试用例所属的大类,被测需求,被测的模块,或者是被测的单元。例如:计算器加法功能。 测试标题 测试标题是对测试用例的简单描述。用概括的语言描述该测试用例的测试点。每个测试用例的标题不能够重复,因为每个测试用例的测试点是不一样的。例如:手机在没有SIM 卡的情况下,拨打119。 重要级别 重要级别分为高中底三等: 高:保证系统基本功能、重要特性、实际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用例; 中:重要程度介于高和底之间的测试用例; 底:实际使用频率不高、对系统业务功能影响不大的模块或功能的测试用例。 注:一般情况下,重要级别为高的测试用例,一个测试子项里有且尽有一个,大多数都是重要级别为中的测试用例。因为一般我们会进行一个系统测试预测试,如果重要级别为高的太多,则就失去了预测试的实际意义。 预置条件 就是执行当前测试用例的前提条件,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则无法进行测试。 输入 测试用例执行时,需要输入的外部信息。例如某一个文件,数据记录等。

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白盒测试)

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白盒测试)。 一、单元测试的概念 单元通俗的说就是指一个实现简单功能的函数。单元测试就是只用一组特定的输入(测试用例)测试函数是否功能正常,并且返回了正确的输出。 测试的覆盖种类 1.语句覆盖:语句覆盖就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试程序,使得每一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2.判定覆盖(也叫分支覆盖):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3.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4.判定——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并且每个可能的判断结果也至少执行一次。 5.条件组合测试: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所有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6.路径测试: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要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用例的设计方案主要的有下面几种:条件测试,基本路径测试,循环测试。通过上面的方法可以实现测试用例对程序的逻辑覆盖,和路径覆盖。 二、开始测试前的准备

在开始测试时,要先声明一下,无论你设计多少测试用例,无论你的测试方案多么完美,都不可能完全100%的发现所有BUG,我们所需要做的是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多测试检查,寻找一个平衡点保证程序的正确性。穷举测试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进行单元测试我选用的是现在一般用的比较多的基本路径测试法。 三、开始测试 基本路径测试法: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要保证每一个基本独立路径至少要执行一次。 函数说明:当i_flag=0;返回 i_count+100 当i_flag=1;返回 i_count *10 否则返回 i_count *20 输入参数:int i_count , int i_flag 输出参数: int i_return; 代码: 1int Test(int i_count, int i_flag) 2 {

单元测试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shēn qū yùn cáng jìng mì xī liú ()()()() qíyìjiāo xiǎo màn yóu qīn wěn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邀()俏()侠()巷() 遨()峭()陕()卷() 冠()瀑()俯()庞() 寇()爆()府()宠() 三、在()里选出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4分) 1.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sǎn sàn ),唯有你依然如旧。 2.它们有时几个吧,散(sǎn sàn)聚在两棵大树下面。 3.你吟诵这一首首小诗,要邀我与你唱和(héhèhuò)吗? 4.当我们一行(xíng háng )中的一位年轻女同志从树下经过时,一只小猴子竟恶(ěèwù)作剧地撒(sāsǎ)起尿来。 5.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zāzhā)进泥土和岩层。 6.山路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它在河床上垫一排大卵石,从水底下一个猛子扎(zāzhā)过去。 四、把下列词语按照要求写下来。(8分)

清爽凝望恩赐精致宁静恩泽清脆永久 柔软喧闹嘶哑短暂坚硬注视凉爽精美 近义词: ()——()()——() ()——()()——() 反义词: ()——()()——() ()——()()——() 五、照样子,根据拼音写出不同的词语,再分别造句。(4分) 例:yōu jìng (幽静)这片竹林里很少有人来,十分幽静。 (幽径)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qīng jié () () 2.qīng cuì () () 六、根据课文原文填空。(6分) 1.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听见时间的()。 2.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的草茎变为()的森林。一只小虫,一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1白盒测试简介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程序的测试,一般多发生在单元测试阶段。白盒测试方法主要包括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法,程序插装等。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常用的基本路径法,对于逻辑覆盖简单介绍一下覆盖准则。 1.2基本路径法 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构造的环路复杂性,导出独立路径集合,从而设计测试用例,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要保证在测试中程序的每一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在介绍基本路径测试方法(又称独立路径测试)之前,先介绍流图符号: 图1 如图1所示,每一个圆,称为流图的节点,代表一个或多个语句,流程图中的处理方框序列和菱形决策框可映射为一个节点,流图中的箭头,称为边或连接,代表控制流,类似于流程图中的箭头。一条边必须终止于一个节点,即使该节点并不代表任何语句,例如,图2中两个处理方框交汇处是一个节点,边和节点限定的范围称为区域。 图2

任何过程设计表示法都可被翻译成流图,下面显示了一段流程图以及相应的流图。 注意,程序设计中遇到复合条件时(逻辑or, and, nor 等),生成的流图变得更为复杂,如(c)流图所示。此时必须为语句IF a OR b 中的每一个a 和b 创建一个独立的节点。

(c)流图 独立路径是指程序中至少引进一个新的处理语句集合,采用流图的术语,即独立路径必须至少包含一条在定义路径之前不曾用到的边。例如图(b)中所示流图的一个独立路径集合为: 路径1:1-11 路径2:1-2-3-4-5-10-1-11 路径3:1-2-3-6-8-9-10-1-11 路径4:1-2-3-6-7-9-10-1-11 上面定义的路径1,2,3 和4 包含了(b)流图的一个基本集,如果能将测试设计为强迫运行这些路径,那么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将至少被执行一次,每一个条件执行时都将分别取true 和false(分支覆盖)。应该注意到基本集并不唯一,实际上,给定的过程设计可派生出任意数量的不同基本集。如何才能知道需要寻找多少条路径呢?可以通过如下三种方法之一来计算独立路径的上界: 1. V=E-N+2,E 是流图中边的数量,N 是流图节点数量。 2. V=P+1,P 是流图中判定节点的数量 3. V=R,R 是流图中区域的数量 例如,(b)流图可以采用上述任意一种算法来计算独立路径的数量 1. V=11 条边-9 个节点+2=4 2. V=3 个判定节点+1=4 3. 流图有4 个区域,所以V=4 由此为了覆盖所有程序语句,必须设计至少4 个测试用例使程序运行于这4 条路径。 在采用基本路径测试方法中,获取测试用例可参考以下方式:

报表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总结

报表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总结 报表的测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界面,安全性,准确性,展示速度(性能) 数据统计方面 1、报表统计数据的正确性; 2、报表统计数据的完整性; 3、报表统计数据的合法性;比如,统计金额字段需求要求有“$”等; 报表格式 1、表头字段表示的正确性; 2、表头字段表示的完整性; 3、表头字段表示的字体,字号,美观程度; 4、各统计字段的显示是否满足需求;比如:数据过长时要求折行还是缩小; 5、页眉和页角的表示; 报表的预览和印刷 1、预览中的显示完整性; 2、多页情况下,第2页的表头显示; 3、能否实现需求要求的特定印刷情况;(比如,印刷使用指定的模板) 4、预览后印刷; 5、不预览,直接印刷 6、需求规定各类打印机的测试; 数据准确性测试,带有报表测试的系统分为两类,一类是业务系统中,带有统计分析功能模块,该模块中包含分析报表,这个系统的主体是业务系统,报表是为**业务的而提供帮助的。 比如说,应年检统计报表,某月应交罚款车辆统计报表,这样的报表数据准确与否,可通过增加、删减、修改相关业务或相关业务的参数,查看统计报表数据变化,检查数据准确性。

另一类是系统只有统计功能,就是我说的数据仓库展现这类,它与业务系统分离,并且经过多层处理,比如数据仓库的数据,经过抽取,清洗,展现前会经过数据挖掘,数据再处理,有些字段在原始数据表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数据准确性测试比较复杂,当然检查出数据错误,修改定位也是很不容易的。 从整个项目节约成本看,逐层测试效果是最好的。完全修改率也是最高的。 首先建立测试数据模型,模拟所有应用表,建立简单易跟踪的数据用例,底层的数据表测试,方法很原始,嘿嘿,通过SQL语句和手工计算,对数据进行比对。对系统中的报表数据准确性测试方法较为灵活, ①系统中报表重叠的进行比对 ②对子报表汇总与父报表比对,就是对月报表汇总与年报表比对,日报表汇总与月报表比对,这只是一个方面,可以从维度关系考虑,地域,行政级别、时间,个人等方面下手,进行汇总比对 ③这个方法如果延伸点呢,可以将报表间的业务逻辑关系作为比对依据。呵呵,这要看测试人员的需求了解深度个人能力了。插几句不想干的话,做测试工作总让我保持快乐状态,前两天我的一个同事说,公司里一直没有人喜欢做测试工作,这个工作太枯燥。嘿嘿,我当时就说我做了这么多年的测试工作从来没有感觉到枯燥。重复性工作不代表枯燥,编程其实不也是重复嘛,人每天谁不重复昨天的事啊,吃饭,吃这个动作重复一生,有谁觉得麻烦枯燥啦? ④使用SQL和手工计算进行比对。以上是差错方式,接下来讲一下查什么错?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 原始表使用错误:因为表比较多,又加上没有统一的数据关系对应表,很容易表使用错误,当然这应该是单元测试检查出来的错误。 ● 数据处理逻辑错误:这一点容易因为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对需求理解有偏差造成争执,所以在需求评审时,对数据处理规则用表达式或伪代码表示清楚。还有就是程序员失误,逻辑编写有偏差,边界值、特殊情况处理不当。 ● 数据权限:不同用户对数据有着不同的查看权限。这关系到数据的安全性。 ● 数据误差:数据的保留位数,数据是否是处理计算是否是最后一次计算使用了位数保留和四舍五入。 ● 由于字典表,数据错误,而造成的数据错误,如,根据性别统计,购买量,表中的男女颠倒,或者没有考虑性别缺失项,用了if else,这样就是把表中缺失该项内容的算成了

测试用例范例

讨论用TestDirector管理测试用例 编制时间:2007-03-16 编制部门:测试组 编制人:郭宏元 “测试用例”虽有国标作蓝本,但实际中,一直以来“测试用例”是所有测试人员有争议的地方,此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法无定法,则无定则”,所有的规范与标准都是围绕更适应人们的工作环境而创建。在此,我就我的一些体会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般来说,“测试用例”的编写主要分三大类,贯彻的原则与基本架构如下: 分类: 1、对验证过程的一个记录; 2、展现一个功能; 3、描述一个场景步骤; 原则: 1、有“对象”属性的描述; 2、阐述了某个“对象”的方法或事件。 3、对属性、方法或事件有详细的定义。 基本架构: 1、目的; 2、前提条件; 3、输入步骤(输入动作或数据,预期结果) 以下总结了一些针对测试用例的“编写要点”作出一些较简单的规范。以方便统一测试用例的编写,并保证使用最用效的测试用例来保证测试质量。我们都知道根据详细设计文档编写测试用例的目的不在于验证软件达到的功能,而在于验证软件应该达到的功能,这样可以去除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随意性。所以下面就明确测试用例的“目的”、“范围”、“原则”是什么?以及采用的方法做了一点描述。 1、目的: 围绕测试名称或满足实现测试功能而进行。 2、范围:

适用于所要测试的质检项目。 3、功能测试用例编写原则 3.1单元测试功能用例的编写目的 单元测试用例的目的在于验证单个模块是否达到了详细设计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由于是单个模块所以无法检验关联性,可能会牵扯到数据库的操作,例如:删除时,需要查看数据库是否完全删除了数据。 3.2集成测试功能用例的编写目的 集成测试功能用例的目的在于验证软件连接时,模块的连接是否正确(及数据的传递是否正确)。.我们的软件中体现出来的是,是否正确调用界面,界面之间显示的数据是否正确,特别是财务、费用、数据方面的。 集成测试用例的编写过程中,经常将功能用例与业务流程混合编写,因为在集成测试时需验证业务流程中的数据正确性,以及界面之间的数据传递的准确无误。 3.3系统测试业务流程用例的编写目的 系统测试业务流程用例的目的在于验证软件最终数据的准确性,我们的软件体现为,手工数据与报表数据的一直性。用例与用例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目的性十分明确。 4、测试用例设计的原则 4.1全面性 指编写的测试用例应该覆盖所有的“概要设计文档”或“需求文档”以及“测试申请文档”中描述的功能。 4.1.1数据库程序基本的增、删、改功能 增、改测试用例重点在于数据合法性、正确性的检验和提示信息的正确性的检验。输入的数据可能有无限种组合,此时可以采用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下面有较详细的说明。 删除的测试用例比较简单,只有操作没有数据的输入,但是应该在“备注”中注明,删除的限制条件,以及数据库中应该删除的表的情况,有条件限制时,测试用例应该包含各种删除条件,必要时在添加或修改的测试用例后面或中间紧跟删除的测试用例。 4.1.2对于无输入的操作,应该详细描述其具体的操作步骤和结果

软件测试中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白盒测试)

软件测试中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白盒测试) 测试用例(T est 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测试用例(T est Case)目前没有经典的定义。比较通常的说法是: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 不同类别的软件,测试用例是不同的。不同于诸如系统、工具、控制、游戏软件,管理软件的用户需求更加不统一,变化更大、更快。笔者主要从事企业管理软件的测试。因此我们的做法是把测试数据和测试脚本从测试用例中划分出来。测试用例更趋于是针对软件产品的功能、业务规则和业务处理所设计的测试方案。对软件的每个特定功能或运行操作路径的测试构成了一个个测试用例。 随着中国软件业的日益壮大和逐步走向成熟,软件测试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由软件编程人员兼职测试到软件公司组建独立专职测试部门。测试工作也从简单测试演变为包括:编制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准备测试数据、编写测试脚本、实施测试、测试评估等多项内容的正规测试。测试方式则由单纯手工测试发展为手工、自动兼之,并有向第三方专业测试公司发展的趋势。 要使最终用户对软件感到满意,最有力的举措就是对最终用户的期望加以明确阐述,以便对这些期望进行核实并确认其有效性。测试用例反映了要核实的需求。然而,核实这些需求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并由不同的测试员来实施。例如,执行软件以便验证它的功能和性能,这项操作可能由某个测试员采用自动测试技术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关机步骤可通过手工测试和观察来完成;不过,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数据(以及产品需求),只能通过评测产品和竞争销售数据来完成。 既然可能无法(或不必负责)核实所有的需求,那么是否能为测试挑选最适合或最关键的需求则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选中要核实的需求将是对成本、风险和对该需求进行核实的必要性这三者权衡考虑的结果。 确定测试用例之所以很重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测试用例构成了设计和制定测试过程的基础。测试的“深度”与测试用例的数量成比例。由于每个测试用例反映不同的场景、条件或经由产品的事件流,因而,随着测试用例数量的增加,您对产品质量和测试流程也就越有信心。判断测试是否完全的一个主要评测方法是基于需求的覆盖,而这又是以确定、实施和/或执行的测试用例的数量为依据的。类似下面这样的说明:“95 % 的关键测试用例已得以执行和验证”,远比“我们已完成95 % 的测试”更有意义。测试工作量与测试用例的数量成比例。根据全面且细化的测试用例,可以更准确地估计测试周期各连续阶段的时间安排。测试设计和开发的类型以及所需的资源主要都受控于测试用例。测试用例通常根据它们所关联关系的测试类型或测试需求来分类,而且将随类型和需求进行相应地改变。最佳方案是为每个测试需求至少编制两个测试用例:·一个测试用例用于证明该需求已经满足,通常称作正面测试用例;·另一个测试用例反映某个无法接受、反常或意外的条件或数据,用于论证只有在所需条件下才能够满足该需求,这个测试用例称作负面测试用例。 前段时间公司进行有关测试的培训,集成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说了很多。由于本人还处于Coder阶段,只是对单元测试有了些了解。写下来怕以后自己忘记了。都是些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准确,欢迎高手指教。 一、单元测试的概念 单元通俗的说就是指一个实现简单功能的函数。单元测试就是只用一组特定的输入(测试用

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测试用例要包括欲测试的功能、应输入的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测试数据应该选用少量、高效的测试数据进行尽可能完备的测试;基本目标是:设计一组发现某个错误或某类错误的测试数据,测试用例应覆盖方面: 1、正确性测试:输入用户实际数据以验证系统是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测试用例中的测试点应首先保证要至少覆盖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功能,并且正常。 2、容错性(健壮性)测试:程序能够接收正确数据输入并且产生正确(预期)的输出,输入非法数据(非法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溢出数据等),程序应能给出提示并进行相应处理。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对产品操作一点也不懂的客户,在进行任意操作。 3、完整(安全)性测试:对未经授权的人使用软件系统或数据的企图,系统能够控制的程度,程序的数据处理能够保持外部信息(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 4、接口间测试:测试各个模块相互间的协调和通信情况,数据输入输出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5、数据库测试:依据数据库设计规范对软件系统的数据库结构、数据表及其之间的数据调用关系进行测试。 6、边界值分析法:确定边界情况(刚好等于、稍小于和稍大于和刚刚大于等价类边界值),针对我们的系统在测试过程中主要输入一些合法数据/非法数据,主要在边界值附近选取。 7、压力测试:输入10条记录运行各个功能,输入30条记录运行,输入50条记录运行。。。进行测试。 8、等价划分: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有效的和无效的)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 9、错误推测:主要是根据测试经验和直觉,参照以往的软件系统出现错误之处。 10、效率:完成预定的功能,系统的运行时间(主要是针对数据库而言)。 11、可理解(操作)性:理解和使用该系统的难易程度(界面友好性)。 12、可移植性:在不同操作系统及硬件配置情况下的运行性。 13、回归测试:按照测试用例将所有的测试点测试完毕,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开发人员已经解决,进行下一轮的测试。 14、比较测试:将已经发版的类似产品或原有的老产品与测试的产品同时运行比较,或与已往的测试结果比较。 说明:针对不同的测试类型和测试阶段,测试用例编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1、其中第1、 2、6、8、9、13项为模块(组件、控件)测试、组合(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都涉及并重点测试的方面。

测试规程与用例设计

测试规程/用例设计 测试规程(test procedure)是一个提供详细的测试用例执行指令的文档。测试规程应该更注重测试的流程、方法等比较泛的内容,以方便我们对测试用列的编写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和把握。不同的公司规范、要求和详尽程度可能不同。 测试用例(test case)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 测试规程与测试用例的区别:理想化的测试用例确实需要很多测试数据集合,但是现实中对某一软件进行测试时,由于涉及的面太广,无法一一列举出所有数据,所以要根据公司的规范来做相应的调整。所以,测试规程的文档编辑量较轻,但是只适合熟练的测试人员执行,而测试用例的执行者可以使任何人。 测试用例的设计: 测试用例可以分为基本事件、备选事件和异常事件。 设计基本事件的用例:参照用例规约(或设计规格说明书),根据关联的功能、操作按路径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而对孤立的功能则直接按功能设计测试用例。基本事件的测试用例应包含所有需要实现的需求功能,覆盖率达100%。 设计备选事件和异常事件的用例:采用的基本方法仍然是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因果图等,根据软件的不同性质和测试的不同目标灵活运用,至于最终设计的测试用例是否能暴露更多的隐藏缺陷,全凭用例设计人员的丰富经验和精心设计了。例如,测试一个手机终端的电话本模块。测试人员需要考虑,将相同的号码A存储到不同联系人名B和C 中,号码A呼入和呼出时,显示的联系人名应该是B还是C呢。类似这样的备选事件,往往在需求阶段描述的并不详尽,需要测试人员及早提出并与项目组达成一致。 测试用例在软件测试中的作用: 指导测试的实施 规划测试数据的准备 编写测试脚本的"设计规格说明书" 评估测试结果的度量基准 分析缺陷的标准 此阶段的难点和重点: 测试用例设计的几大基本点 使用合理的语言 测试人员该做什么,系统输出什么应该写得很清楚明白,也就是说首先要分清楚测试用例的输入和预期输出 一种最好的避免含义混淆的方法是在操作步骤中采用动词+名词的结构,动词总是测试 人员要做得事情,名词总是测试人员操作的对象、事物 将同一个事物命名为同一个名称,不管这个事物是否通过不同的方式出现测试用例的易测性 简洁性:简洁性的衡量方法就是执行测试花费时间的长短以及在测试过程中是否能保持

如何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

如何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测试需求收集完毕后,开始测试设计。 测试用例是什么?测试用例就是一个文档,描述输入、动作、或者时间和一个期望的结果,其目的是确定应用程序的某个特性是否正常的工作。设计测试用例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测试用例的基本格式: 软件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包括测试用例编号、测试标题、重要级别、测试输入、操作步骤、预期结果,下面逐一介绍。 用例编号:测试用例的编号有一定的规则,比如系统测试用例的编号这样定义规则: PROJECT1-ST-001 ,命名规则是项目名称+测试阶段类型(系统测试阶段)+编号。定义测试用例编号,便于查找测试用例,便于测试用例的跟踪。 测试标题:对测试用例的描述,测试用例标题应该清楚表达测试用例的用途。比如“测试用户登录时输入错误密码时,软件的响应情况”。 重要级别:定义测试用例的优先级别,可以笼统的分为“高”和“低”两个级别。一般来说,如果软件需求的优先级为“高”,那么针对该需求的测试用例优先级也为“高” ;反之亦然, 测试输入:提供测试执行中的各种输入条件。根据需求中的输入条件,确定测试用例的输入。测试用例的输入对软件需求当中的输入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软件需求中没有很好的定义需求的输入,那么测试用例设计中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操作步骤:提供测试执行过程的步骤。对于复杂的测试用例,测试用

例的输入需要分为几个步骤完成,这部分内容在操作步骤中详细列出。 预期结果:提供测试执行的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应该根据软件需求中的输出得出。如果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得到的实际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那么测试不通过;反之则测试通过。 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主要从上述 6 个域考虑,结合相应的软件需求文档,在掌握一定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出比较全面、合理的测试用例。具体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可以参见相关的测试书籍,白盒测试方法和黑盒测试方法在绝大多数的软件测试书籍中都有详细的介绍。 一般来说,每个软件公司的项目可以分为固定的几大类。可以按业务类型划分,比如 ERP 软件、产品数据管理软件、通信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等;可以按软件结构来划分,比如 B/S 架构的软件、 C/S 架构的软件、嵌入式软件等等。参考同类别软件的测试用例,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如果,公司中有同类别的软件系统,千万别忘记把相关的测试用例拿来参考。如果,系统非常接近,甚至经过对测试用例简单修改就可以应用到当前被测试的软件。“拿来主义”可以极大的开阔测试用例设计思路,也可以节省大量的测试用例设计时间。 加强测试用例的评审: 测试用例设计完毕后,最好能够增加评审过程。 同行评审是 CMM3 级的一个 KPA ,如果因为公司没有通过 CMM3 级,就不开展同行评审是不恰当的。测试用例应该由产品相关的软件测试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评审,提交评审意见,然后根据评审意见更新测试用例。如果认真操作这个环节,测试用例中的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比如用例设计错

软件测试用例设计规范

软件测试用例设计规范Software Test Case Design Specification

版本历史 版权信息 本文件内容由XX集团信息技术部负责解释 本文件的版权属于XX集团 任何形式的散发都必须先得到XX集团信息技术部的许可 https://www.doczj.com/doc/323147826.html,/

【目录】 1目的 (4) 2范围 (4) 3名词定义 (4) 4工件 (4) 4.1 输入 (4) 4.2 输出 (5) 5规范内容 (5) 5.1 设计原则 (5) 5.1.1可执行性 (5) 5.1.2可维护性 (5) 5.1.3可代表性 (5) 5.1.4可判定性 (6) 5.2 必要元素 (6) 5.2.1用例包和用例对象名命 (6) 5.2.2测试目的 (6) 5.2.3测试优先级 (6) 5.2.4测试环境 (7) 5.2.5前提条件 (7) 5.2.6后置关联 (7) 5.2.7用例状态 (7) 5.3 综合策略 (7) 5.3.1必要的边界值分析 (7) 5.3.2必要的等价类划分 (8) 5.3.3必要的因果图方法 (8) 5.3.4必要的性能测试方法 (8) 5.3.5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8) 5.4 设计活动 (8) 5.4.1分析和建立测试用例包 (8) 5.4.2分解并建立测试用例对象 (10) 5.4.3建立测试用例对象间关系 (11) 5.4.4设计测试用例 (12) 5.4.5测试实施 (14) 5.5 检查点 (17)

1目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原则,活动和方法,提高软件测试用例的可读性、可执行、可维护性、覆盖程度、以及测试的灵活性,使软件测试用例真正能够指导测试的实施和执行,并成为评估测试结果的度量基准。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春秋信息技术部所有软件开发项目和产品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用例的设计。 3名词定义 4工件 4.1 输入

用户名密码测试用例编写方法

用户名密码测试用例编 写方法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别小看了这个用户名密码这么简单的输入框。可测试的内容还是很多的,并且引发的问题也有很多种类。下面就说一说他的测试方法。? 一、用户注册 只从用户名和密码角度写了几个要考虑的测试点,如果需求中明确规定了安全问题,Email,出生日期,地址,性别等等一系列的格式和字符要求,那就都要写用例测了~ 以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来分析 1.填写符合要求的数据注册:用户名字和密码都为最大长度(边界值分析,取上点) 2.填写符合要求的数据注册:用户名字和密码都为最小长度(边界值分析,取上点) 3.填写符合要求的数据注册:用户名字和密码都是非最大和最小长度的数据(边界值分析,取内点)

4.必填项分别为空注册 5.用户名长度大于要求注册1位(边界值分析,取离点) 6.用户名长度小于要求注册1位(边界值分析,取离点) 7.密码长度大于要求注册1位(边界值分析,取离点) 8.密码长度小于要求注册1位(边界值分析,取离点) 9.用户名是不符合要求的字符注册(这个可以划分几个无效的等价类,一般写一两个就行了,如含有空格,#等,看需求是否允许吧~) 10.密码是不符合要求的字符注册(这个可以划分几个无效的等价类,一般写一两个就行了) 11.两次输入密码不一致(如果注册时候要输入两次密码,那么这个是必须的)

12.重新注册存在的用户 13.改变存在的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的大小写,来注册。(有的需求是区分大小写,有的不区分) 14.看是否支持tap和enter键等;密码是否可以复制粘贴;密码是否以* 之类的加秘符号显示 备注:边界值的上点、内点和离点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呵呵,这里我就不细说了~~ 二、修改密码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哈~不能一概而论~ 实际测试中可能只用到其中几条而已,比如银行卡密码的修改,就不用考虑英文和非法字符,更不用考虑那些TAP之类的快捷键。而有的需要根据需求具体分析了,比如连续出错多少次出现的提示,和一些软件修改密码要求一定时间内有一定的修改次数限制等等。

测试用例八大设计方法和实例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等价类划分 1.1 理论知识 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这一方法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只依据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示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 等价类合理地假设:某个等价类的代表值,与该等价类的其他值,对于测试来说是等价的。 因此,可以把全部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的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来进行测试。这样就能以较少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测试,而取得较好的测试效果。 等价类划分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分类: 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 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2)划分等价类的方法: 下面给出六条确定等价类的原则: ①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②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

完整测试用例设计参考

1、登陆 ①用户名和密码都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②用户名和密码都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③用户名符合要求,密码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④密码符合要求,用户名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⑤用户名或密码为空 ⑥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不存在的密码 ⑦数据库中存在的用户名,错误的密码 ⑧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存在的密码 ⑨输入的数据前存在空格 ⑩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以后按[enter]是否能登陆 11、是否支持table键? 12、密码是否加密显示? 2、添加 ①要添加的数据项均合理,检查数据库中是否添加了相应的数据 ②留出一个必填数据为空,应该每一个必填项都尝试一次; ③按照边界值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则设计其他输入项的测试用例 ④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有错误提示 ⑤是否支持table键 ⑥按enter是否能保存 ⑦若提示不能保存,也要察看数据库里是否多了一条数据 8、检查取消保存时,也要察看数据库里是否多了一条数据 3、删除 ①删除一个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然后查看数据库中是否删除 ②支持多个同时删除的,要检查删除数据后,数据库中是否被删除; ③什么数据都不选择,直接点删除按钮,检查是否有错误提示; 4、查询 精确查询: ①输入的查询条件为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看是否能正确地查出相应得数据 ②输入正确的查询条件以前加上空格,看是否能正确地查出相应的数据 ③输入格式或范围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看是否有错误提示 ④输入数据库中不存在的数据 ⑤不输入任何数据 ⑥是否支持table键 ⑦是否支持enter键 模糊查询: 在精确查询的基础上加上以下一点

①输入一些字符,看是否能查出数据库中所有的相关信息 设计功能和界面测试用例 1.1 文本框、按钮等控件测试 1.1.1 文本框的测试 如何对文本框进行测试 a,输入正常的字母或数字。 b,输入已存在的文件的名称; c,输入超长字符。例如在“名称”框中输入超过允许边界个数的字符,假设最多255个字符,尝试输入 256个字符,检查程序能否正确处理; d,输入默认值,空白,空格; e,若只允许输入字母,尝试输入数字;反之;尝试输入字母; f,利用复制,粘贴等操作强制输入程序不允许的输入数据; g,输入特殊字符集,例如,NUL及\n等; h,输入超过文本框长度的字符或文本,检查所输入的内容是否正常显示; i,输入不符合格式的数据,检查程序是否正常校验,如,程序要求输入年月日格式为yy/mm/dd,实际输入yyyy/mm/dd,程序应该给出错误提示 在测试过程中所用到的测试方法: 1,输入非法数据; 2,输入默认值; 3,输入特殊字符集; 4,输入使缓冲区溢出的数据; 5,输入相同的文件名; 命令按钮控件的测试 测试方法: a,点击按钮正确响应操作。如,单击确定,正确执行操作;单击取消,退出窗口; b,对非法的输入或操作给出足够的提示说明,如,输入月工作天数为32时,单击”确定“后系统应提示:天数不能大于31; c,对可能造成数据无法恢复的操作必须给出确认信息,给用户放弃选择的机会; 单选按钮控件的测试 测试方法: a,一组单选按钮不能同时选中,只能选中一个。 b,逐一执行每个单选按钮的功能。分别选择了“男”“女”后,保存到数据库的数据应该相应的分别为“男”“女”; c,一组执行同一功能的单选按钮在初始状态时必须有一个被默认选中,不能同时为空; 控件文本框的测试 测试方法: a,直接输入数字或用上下箭头控制,如,在“数目”中直接输入10,或者单击向上的箭头,使数目变为10; b,利用上下箭头控制数字的自动循环,如,当最多数字为253时,单击向上箭头,数目自动变为1;反之亦适用;

测试方案编写模板,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

测试方案编写模板 状态:草稿标识号:PISCMM_TEM_SPE_002 评审当前版本:1.3 初始版前一版本:1.2 修订版发布日期: 密级无密级秘密绝密 修改历史 名词释义 Template(模板):一类特殊的文档,可提供构造最终文档的基本工具,任何Microsoft Word 文档都是以模板为基础的。模板决定文档的基本结构和文档设置,例如自动图文集词条、字体、快捷键指定方案、宏、菜单、页面布局、特殊格式和样式。双击模板文件即可新建基于模板的文件。 编写者在这里说明测试方案中的相关术语和缩略词。

目录 名词释义2 1概述 3 1.1编写目的 (3) 1.2读者对象 (3) 1.3项目背景 (3) 1.4测试目标 (3) 1.5参考资料 (3) 2测试配置要求3 2.1网络环境 (3) 2.1.1 网络硬件 (3) 2.1.2 网络软件 (3) 2.2服务器环境 (3) 2.2.1 服务器硬件 (3) 2.2.2 服务器软件 (3) 2.3工作站环境 (3) 2.3.1 工作站硬件 (3) 2.3.2 工作站软件 (3) 2.4测试手段 (3) 2.5测试数据 (3) 2.6测试策略 (3) 2.7测试通过准则 (3) 3软件结构介绍3 3.1概述 (3) 3.2整体功能模块介绍 (3) 3.3整体功能模块关系图 (3) 3.4系统外部接口功能模块关系图 (3)

3.5系统内部接口功能模块关系图 (3) 4单元测试用例3 4.1XX系统 (3) 4.1.1XX子系统 (3) 4.1.2XX子系统 (3) 4.2XX系统 (3) 4.2.1XX子系统 (3) 5集成测试用例3 5.1系统外部接口测试 (3) 5.1.1 与XX系统接口测试 (3) 5.1.2 与YY系统接口测试 (3) 5.1.3 与ZZ系统接口测试 (3) 5.2系统内部接口测试 (3) 5.2.1 子系统内部功能模块接口测试 (3) 5.2.2 子系统之间接口测试 (3) 6系统测试用例3 6.1病毒测试 (3) 6.2用户界面测试 (3) 6.2.1 用户界面测试用例1 (3) 6.2.2 用户界面测试用例2 (3) 6.2.3 用户界面测试用例n (3) 6.3性能测试 (3) 6.3.1 性能测试用例1 (3) 6.3.2 性能测试用例2 (3) 6.3.3 性能测试用例n (3) 6.4强度测试 (3) 6.4.1 强度测试用例1 (3) 6.4.2 强度测试用例2 (3)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目的 1.为用例的质量负责,使用例编写工作能够有序、合理; 2.为测试人员设计用例提供一种规范; 3.能有效的提高系统所有功能点的覆盖率。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人员:测试人员 适用于公司对项目的业务流程、功能(功能点)测试的测试用例编写。 测试用例 用例概念: 测试用例(Test 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用例的用途 1.指导测试工作有序进行,使实施测试的数据有据可依 2.确保所实现的功能与客户预期的需求相符合 3.跟踪测试进度,确定测试重点 4.评估测试结果的度量标准 5.分析缺陷的标准 用例的内容格式

1.NO:用例编号,唯一标识; 2.测试项:要测试的功能点(系统、模块功能) 3.用例目的:编写设计这条件用例的目的 4.测试场景:为了验证用的例的目的,需要执行什么操作步骤 5.测试数据:执行操作过程需要录入的数据信息 6.预期结果:执行完成操作后,程序预期表现的结果 7.实际结果:执行完成操作后,程序实际显示结果 8.是否通过: 与预期结果是否相符,相符实际结果内显示Pass(表明用例通过) 与预期结果不一致显示Failed(表明执行有偏差/错误) 用例设计方法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 是一种最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它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而是只根据对程序的要求和说明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人员要求对需求说明书中的各项功能需求进行细致分析,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个部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作为测试用例,经过这种划分后,每一类的代表性数据在测试中的作用都等价于这一类中的其他值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 如:控件可录入字符的【最小值-1,最小值,最大值,最大值+1】 错误推测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设计测试用例的四条原则

设计测试用例的四条原则 测试用例设计的最基本要求:覆盖住所要测试的功能。这是再基本不过的要求了,但别看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要能够达到切实覆盖全面,需要对被测试产品功能的全面了解、明确测试范围(特别是要明确哪些是不需要测试的)、具备基本的测试技术(如:等价类划分等)等。那么满足了上述这条要求是不是设计出来的测试用例就是好的测试用例了呢?答案:在理论上是,但在实际工程中还远远不是。之所以理论和实际会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在理论上不要考虑的东东,而在实际工程中是不得不考虑的- 成本。这里的成本包括:测试计划成本、测试执行成本、自动化测试用例、测试自动化成本,测试分析成本,以及测试实现技术局限、测试环境的Bug、人为因素和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等引入的附加成本等。 由于成本因素的介入,决定了工程中设计好的测试用例原则不只有“覆盖住所要测试的功能”这一条,下面是领测国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的其它四条原则,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拍砖和指正。这些原则特别是针对那些需要被自动化,并且是要被经常执行的测试用例。 1. 单个用例覆盖最小化原则。 这条原则是所有这四条原则中的”老大“,也是在工程中最容易被忘记和忽略的,它或多或少的都影响到其它几条原则。下面举个例子来介绍,假如要测试一个功能A,它有三个子功能点A1,A2 和A3,可以有下面两种方法来设计测试用例:方法1 :用一个测试用例覆盖三个子功能-Test_A1_A2_A3, 方法2 :用三个单独的用例分别来覆盖三个子功能- Test_A1,Test_A2,Test_A3

方法1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工程,但凡是稍微有点儿规模和质量要求的项目,方法2则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具有如下的优点: 测试用例的覆盖边界定义更清晰 测试结果对产品问题的指向性更强 测试用例间的耦合度最低,彼此之间的干扰也就越低 上述这些优点所能带来直接好处是,测试用例的调试、分析和维护成本最低。每个测试用例应该尽可能的简单,只验证你所要验证的内容,不要“搂草打兔子”捎带着把啥啥啥啥都带进来,这样只会增加测试执行阶段的负担和风险。David Astels在他的著作《Test Driven Development:A Practical Guide》曾这样描述,最好一个测试用例只有一个Assert语句。此外,覆盖功能点简单明确的测试用例,也便于组合生成新的测试,在Visual Studio中就引入了Ordered Test的概念。 2. 测试用例替代产品文档功能原则。 通常我们会在开发的初期(Scrum每个Sprint的头两天)用Word文档或者OneNote的记录产品的需求、功能描述、以及当前所能确定的任何细节等信息,勾勒将要实现功能的样貌,便于团队进行交流和细化,并在团队内达成对产品功能共识。假设我们在此时达成共识后,描述出来的功能为A,随着产品开发深入,团队会对产品的功能有更新的认识,产品功能也会被更具体细化,在一个迭代或者Sprint结束的时候最终实现的功能很可能是A+。如此往复,在不断倾听和吸收用户的反馈,修改产品功能,多个迭代过后,原本被描述为A的功能很可能最终变为了Z。这是时候再去看曾经的Word文档和OneNote页面,却仍然记录的是A。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很少有人会去(以及能够去)不断更新那些文档,以准确反映出产品功能当前的准确状态。不是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