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

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

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
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

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

内容提要:在现实社会中,新闻媒体经常使用隐性采访的方法进行采访,通常是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进行揭露,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则较多地使用偷拍偷录的方式获取材料,并且由此而形成的批评性新闻报道很受电视观众的欢迎。与此同时,惹起的新闻官司也不少。在道德和法律方面存在很多争议。本文主要从受众和媒体等方面阐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及优势所在。

关键词:隐性采访存在条件优势所在

由萨洛蒙、布勒松等人提出的“堪的摄影”的手法,即偷拍手法。近几年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被广泛应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隐性采访或称暗访。所谓隐性采访就是指记者故意隐藏自己身份、采访目的和采访手段企图直接参与某个新闻事件或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观察的形式获取新闻资料的新闻采访活动。它主要用于搜集违法乱纪、违背社会公德内容的新闻事实的采访。

在我国新闻史上,也曾有许多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的手段获取新闻进而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1903年发生的“沈荩案”影响最大,1903年初,清朝政府与俄国秘密商定条约六条,俄国企

图控制我国东北等地区。新闻记者沈荩将用侦探手段获得的消息传给了天津的英文报纸并遍载日报报纸。由此,东京的中国留学生纷纷响应,拒俄运动掀起。沈荩也因此而惨遭迫害。

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依靠显性采访,而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相对立,也是记者采访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目前对隐性采访的质疑也层出不穷。涉及到法律层面、道德层面等等。但争议归争议,隐性采访仍然在使用,并且由隐性采访获取的新闻资料被广大电视观众所喜爱。诸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大写真》浙江卫视周末版有一个以偷拍偷录为主要采制手段的《目击》栏目,这样一些名闻遐迩的栏目也主要是借助隐性采访的吸引力而长盛不衰的。它们的成功足以证明隐性采访是极具生命力的。那么面对道德压力、法律压力隐性采访的存在的条件和发展的优势是什么呢?

一.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科技进步,摄影器材轻便易隐藏,为隐性采访提供了技术准备

电视新闻区别于平面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其能通过摄像机向观众展示一个立体的视听空间。因而,电视新闻实务的发展对现代电子技术手段的开发利用有较强的依赖性。摄录一体化的ENG的发明和使用为个性化的、有特色的电视采访出现提供了物质技术

条件。

伴随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记者可以通过卫星采集新闻,这种采集新闻的形式被称为SNG。美国有线电视网对挑战号航天飞机爆炸、海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报道,就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当前,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有的将摄影器材藏在挎包里,在挎包上挖一个洞,在镜头上蒙一只尼龙袜,既避免闪光,又能拍个正着。有的将录音话筒藏在衣领中,卷在书本里等等。如1994年5月,《焦点访谈》获悉在上海火车站,一些不法分子贩卖国家刚刚实施出台的增值税发票,并且这些人组织严密,成帮结派,稍有不慎,轻则拍不到事实,重则记者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通过偷拍能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票贩子的嚣张。如记者:“怎么增值税发票刚刚实行,你们手上就有了增值税发票?”票贩:“国家有什么,我们就有什么”而当记者反复刨根问底时,票贩立即警觉且出言不训。形势立即警张起来。可见,对于一些犯罪活动,记者若公开采访,反而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打草惊蛇的同时无法保障自身安全,这种情况下,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隐”治“隐”。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先进易隐藏的摄影设备。

2、新闻媒介之间、电视媒介内部竞争激烈,促进隐性采访的发展

我国以前较少采用隐性采访,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活动一般是

依靠党和政府的组织,宣传部门的协助,自上而下进行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面临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新闻竞争也变得空前激烈。记者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且不仅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的竞争激烈,电视媒介内部的竞争更是如火如荼,争夺的焦点是受众,目标是获取高收视率。要想赢得受众就必须了解受众的需求,尽可能地发布独家新闻。在这个信息资源相对丰富的社会,人们的注意力高度分散,观众对电视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能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节目就能赢得高收视率,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隐性采访能一针见血地揭露事实本质,反映真相,无论从文化层面,还是从心理层面,受众都会得到相应的满足感,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知情权。另外,电视新闻在语言符号之外还可以通过现场的环境、气氛音响、新闻人物的表情动作向观众传递信息。在这样一个“讲述的时代”而非“故事的时代”,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长镜头、同期声等讲述方式能把观众直接带入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减少了接受“符号新闻”时必须去想象和推断的思维过程,给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更真实强劲的冲击力。这样无疑会强化受众对相关媒体的好感,刺激收视率和发行量的上升。

3、批评性新闻采访的特殊性呼唤隐性采访

(1)批评性报道的特殊性呼唤隐性采访

批评性新闻报道多为揭露丑恶、虚假现象,且这些丑恶行为可能或已经对社会造成危害。但是,从事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当事人是绝对不愿对着摄像机承认自己的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如果记者公开采访与此事相关的知情人士,他们也可能因害怕被打击报复而闭口不谈。而隐性采访具有不公开采访者身份、采访目的和采访手段的特点,这样被访者就会放松戒备,呈现给观众的行为自然真实,不会出现与日常行为迥异的“表演”行为。例如,1996年4月29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咸宁工商取财有“道”》的片子。反映了107国道的湖北咸宁段,咸宁地区工商局和咸宁市工商局扣押大量的车辆,并处以高额罚款的现象。记者先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后又进行显性采访,将咸宁工商局局长徐碧琼前后对待汽车司机和对待记者的态度进行对比,事实真相昭然若揭,给观众最真实、详尽、惊险的镜头。

(2)记者的隐性采访是经过策划后的主观故意行为,与随机性采访不同。

在新闻竞争中,电视新闻必须通过新闻策划彰显个性,进而以个性吸引受众。而隐性采访与突发的社会新闻不同,它往往是一种比较有深意的社会现象。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之前,在思想上往往是有所准备的,如到达现场时,记者将以什么样的方式介入或观察,如果出现突发情况怎么办等等,如中央电视台曾经接

到一份群众反映的电子产品的订单,上面电子产品的价格都比市面上同类产品的价格低一半左右。记者觉得里面大有文章可做,遂假扮成要购买电子产品的客户,与这一群可疑商贩进行周旋,据商贩称,这些产品价格便宜主要因为它们是水货。后来记者经过再三考虑决定与当地公安联合介入,才将该以出售水货为名骗取他人订款的不法分子查获。

4、隐性采访的“法无禁止即自由”

(1)隐性采访既不违法也不违背新闻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我国法律规定记者依法享有采访权,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和建议的要求。”而隐性采访归属于采访,因此它不违法。

(2)法律没有明令禁止隐性采访行为,应视为合法行为。

(3)隐性采访多用于批评性报道中,批评性报道中当事人的行为有的是非法的或是不道德的,因此不能单纯地以新闻的某些职业道德来约束对非法事件的采访。

《中国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准则》的条例“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取得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要求”由于隐性采访的

内容主要以抨击社会不良为主,所以,一旦被采访者有声明的机会,他们就会极力反对隐性采访。表面上,隐性采访显然违反了"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这一《准则》规定的。但是从本质上看,隐性采访是不违反这条规定的。因为,隐性采访一般运用在对非道德行为的采访上,正因为被采访者在从事非道德行为,甚至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们才会对采访者的采访要求予以拒绝。所以,对从事非道德行为的人(被采访者)拒绝采访声明的尊重,实际上是对他们从事非道德行为的尊重,这在根本上既有违社会的公共道德要求,也有违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道德理想的追求。

所以,我们认为隐性采访在本质上没有违反上述道德准则——隐性采访实施者(新闻记者)的行为在根本上是为了维护主流的社会道德理想。

5、隐性采访是舆论监督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步深入,媒体的舆论监督对于确保社会的有序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且该职能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虽然显性采访是记者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事实本身就是隐秘发生或进行的。有的不仅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公众利益,而且记者在采访时还会受到“行政干预”“说情风”“监督对象的抵制”等导致采访有难度,通过普通的途径无法获

得有关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隐性采访。如在《焦点访谈》贩卖私盐的报道中,记者和编辑运用了公开和隐性两种采访方式使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在公开采访中该地区打击私盐的单位领导诚恳地告诉记者:该地区不存在生产私盐的现象,而在隐性采访中该地区官贩勾结,生产运输贩卖私盐,损害国家公众利益的行为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此外,中央电视台2001年用隐性采访的方式曝光了南京冠生园食品厂“陈馅月饼”事件、2003年又用此方式曝光了江苏太仓用母猪肉,死猪肉等制作“太仓肉松”事件、曝光浙江金华用农药敌敌畏充当驱蝇剂浸泡火腿制作“金华火腿”事件。通过报道许多人不再购买这些产品,致使这些产品的销量一路下跌,可见隐性采访是舆论监督的一把“利刃”。

二.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优势

隐性采访贴进新闻事实,与显性采访不同,它的采访环境相对开放,事实本身隐蔽性也很小,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可视性很强,能满足受众追求新闻真实性的需求。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隐性采访突破了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给受众扑面而来的真实感。

(1)被访对象的言行真实度高,被访对象没有“镜头反应”

由于被访者不知道记者的真实身份,因而在事件的整个发展

过程中,不论从体态还是语言上都比较自然。如1999年年底,《焦点访谈》暗访山东枣庄山亭区城头镇非法加工所谓豆制品现象。私营企业主对“打工”记者的“提问”毫无戒备。更为滑稽的是,正当记者打算与城头镇政府联系采访时,该镇市场边的大喇叭响了“各位加工户请注意,中央电视台要来检查质量问题,要求各家把平时生产用的燃料和滑石粉收起来……”可以说如果没有暗访是绝对不会得到这么真实的内幕。

(2)拍摄的画面构图、光线等真实可信

隐性采访无限逼近现实的特性使它具有强烈的纪实风格,为了追求真实,寻找真相,隐性采访忽略很多元素的合理综合运用。比如,在进行偷拍的过程中,记者是把摄像机隐藏起来拍摄,避免被采访对象发觉,这时候拍出来的画面就无法顾及到构图、光线、声效等一系列因素,可是正因为这种画面的倾斜、光线的暗淡、或角度的怪异、声效的单一,反而使受众更容易获得一种如临其境的真实与可信。

2、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隐性采访多为批评性报道的采访,反映的有生猪注水、卫生食品、非法卖票、车站黄牛、招工黑幕等诸多领域,这些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报道有效的打击非法行为,维护百姓的利益。这也是百姓喜欢它的原因。不论是“金华火腿”事件还

是安徽富阳的婴儿奶粉中毒事件,都是跟百姓的生活非常贴近的,报道能让更多的民众了解真相,不致再蒙受损失。

3、有利于保护记者的人身安全,以防打击报复

随着社会的发展,舆论监督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目前,偷拍偷录是广播电视媒体舆论监督类题材的一种重要的采访方式。法律上有一个名词叫证据链,就是说要足够的证据形成链条,支持诉者的主张,达到谋求法律支持的目的。而记者进行暗访,也像在法律上寻找证据链。记者偷拍到的许多材料,有的就能成为支持他调查性报道结果成立的佐证。同时,这些材料也就对被访对象构成威胁,他们或许因为记者的暴光而尝受牢狱之苦,或者蒙受经济损失,遭到社会民众的非议。对一些危险性比较大的问题的暴光,如果不采用隐性采访,不但得不到相关信息,记者的人身安全可能还会受到威胁。

4、平民化取向使受者容易接受隐性采访采制的新闻报道。

在隐性采访中,受众感觉没有话筒,记者就像自己一样是个普通人,无法进行前期的导演或干预事件的进程,因而对隐性采访采制的报道更有认同感。尤其是隐性采访里的体验式报道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因为此类采访记者走进采访对象的生活,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大大减少了交流的障碍、避免了被访对象自身认识的有限性和接受采访时心理负担导致的信息损耗,另外,记

者的体验式暗访能帮助其写出更富有人情味的生动稿件。

5、所反映的主题深刻、内容丰富

记者隐性采访的目的是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隐性采访所涉及的主题必须深刻,内容必须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进城务工农民不仅对城市生活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而且还大大加快了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多年以来,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奋斗在城市的边缘,用汗水和努力追求着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并且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其所做出的贡献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他们在城市中遭受了太多的偏见和歧视。农民工在城市建设的第一线辛苦了一年,拿不到工资的他们将面临怎样的艰难处境?江西电视台《第五社区》的记者们曾冒着生命危险采拍了《叠山路上民工讨要工钱》等电视新闻。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说:“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把进城务工人员当成‘危险的人群’。他们大多只能居住在城市的郊区,一些企业还恶意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给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他们不能享受到公民基本的合法权益,让人觉得痛心”。

隐性采访涉及社会生活的深刻主题还很多,除了时下比较敏感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还有“车站黄牛党”“农民看病难看病

贵”等问题。如,2003年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48.9%的群众有病应就诊而不去就诊,有29.6%应住院而不住院,农民看不起病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农民因经济困难,难以及时就医。另外,也不排除有的地方医院私抬药价,导致农民生病后无法及时地接受治疗。笔者实习期间,当地电视台曾多次接到群众举报,称该市某乡镇医院里有一种常规的消炎药与该市县医院的同种药品相比,价格高出近10倍。我们预料该医院肯定不止这一种消炎药的价格不合理,而对于农民来说,看病多是取近原则,去城里不仅要跑很远的路,而且城里大型医院的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此现象立即引起了台里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组织人员前去暗访。通过暴光,引起了县卫生部门对此事的重视,对该医院进行了处罚并使其按规定价格出售药品。

主要参考文献

〔1〕商娜红隐性采访:广播电视领域的偷拍(录)----兼谈偷拍(录)的发展趋势传媒透视 2000年第1期

〔2〕周立胜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权利冲突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0年8月第2卷第4期

〔3〕宋雪琴隐性采访的法律解析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10月第19卷第5期

〔4〕肖燕雄隐性采访可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2年第1

〔5〕王学军、邓振福浅谈隐性采访的应用社会科学家 2003年7月总第102期

〔6〕崔赵蕾浅析隐性采访的合理与否之辩新闻知识 2005年7月

〔7〕叶森关于“隐性采访”的思考丽水学院学报 2005年8月第27卷第4期

〔8〕朱秀清隐性采访浅论鲁行经院报 2002年第5期

〔9〕张荣青由一次成功的隐性采访说开去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7月第3期总第36期

〔10〕袁正明梁建增用事实说话------中国电视焦点节目透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1版

〔11〕陈茗舆论监督中隐性采访面对的两种权利冲突理论探索 2002年第1期

〔12〕洪伟隐性采访和隐私权的保护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第30卷(总第136期)

〔13〕顾理平隐性采访论新华出版社 2004年5月第1版〔14〕叶家铮袁东亮王忠玲城市台电视新闻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

隐性采访——新闻报道的双刃剑[借鉴材料]

隐性采访——新闻报道的双刃剑 一:什么是隐性采访 偷拍应当说是一种通俗的说法,用专业化、文学化一点的词说应该是叫隐性采访。 在《电视采访学》一书中指出记者出于特定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在不通知被摄对象、不申明采访目的等情况下,对隐蔽的信息搜集的采访方式就叫做隐性采访。而在《隐性采访论》一书中则认为:“i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两本书的观点稍有出入,但是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隐性采访应当具备一前提,三条件。首先,前提是隐性采访的当事人必须是在媒体供职的新闻记者,或者是受媒体委托的采访人。三个条件则是:第一,记者隐藏了职业身份而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第二,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第三,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在舆论监督中已成为一种较常使用且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种形式,尤其在批评性报道中,隐性采访的手法越来越受到记者们的垂青。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大有“无片不隐”的趋势。在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者批评性报道中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甚至对记者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特殊情况下,电视新闻中往往就要运用隐性采访。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就经常会运用隐性采访来进行批评性报道。 二:隐性采访的历史 在西方,有记载的新闻隐性采访活动是从17世纪开始的。17世纪中叶起,欧州的一些大城市的咖啡馆成了一些记者进行隐性采访的集中场所。不过,那时记者进行的隐性采访手段单一,基本上都是偷听窥视,或是隐瞒自己的身份与人聊天交流,藉此获取新闻信息。ii而真正具有纪念性的隐性报道是1880年美国《纽

论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

论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 【摘要】隐性采访作为采访手段中特殊的一种,已被我国新闻实务界所广泛运用在社会新闻采写等领域,但是隐性采访和法律法规之间存在诸多悖论。本论文从从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制度入手,根据隐性采访的特点,阐述隐性采访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详细分析公民隐私权和言论自由的矛盾性,针对如何解决隐性采访的这些问题,重点讨论如何把握隐性采访中的一个“度”的问题,寻求隐性采访和法律法规之间的平衡点,阐述隐性采访的生存之道。 【关键词】隐性采访;隐私权;言论自由;矛盾性;平衡点 0.绪论 在今天这样一个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每一个现代人都曾接收过新闻记者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新闻信息:面对采访记者摇摇晃晃的镜头,欲说还休的问话,还有被采访者无所顾忌的言行及不可告人的勾当,正为会议新闻四平八稳的八股式折磨得昏昏欲睡的观众,立即打起了精神,紧张地关注起事件的进展。这就是隐性采访的魅力。因此,关注隐性采访,研究隐性采访,实践隐性采访,这对于我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无疑是有着特殊的学术意义和时间价值的。 1.论隐性采访的法律困惑 上面我们已经阐述了隐性采访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新闻采访形式。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活动对现代生活介入程度的不断加深,因隐性采访而引发的法律纠纷和法律诉讼也日益增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新闻记者自身业务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等原因;另一方面,也和我国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不配套的原因有关系。隐性采访的非道德行为引发的非道德评价只存在于道德层次,这也许还不会引起过于严重的社会后果,但是隐性采访的非法行为引发的困惑却可能导致违法结果的出现,其严重的社会后果是决不容我们轻视的。因此,我们必须以法律的眼光,认真分析探讨隐性采访中存在的诸多法律困惑,最终为隐性采访的顺利开展寻找到合适的途径。 2.博弈中法律平衡 2.1隐性采访中的违法现象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媒体都有运用“隐性采访”来揭露各种违法事件或是其他影响公众利益的事件的报道。“隐性采访”也成为新闻记者挖掘深度新闻的常用手法。对于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采用此类方法是无可厚非的,它能使记者获取正面采访得不到的信息和材料,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然而,在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明确的今天,“隐性采访”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如何把握隐性采访的法律界限,是新闻记者时刻要注意的问题。隐性采访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舆论监督作用;用得不当,

浅析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

浅析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 王旸 【摘要】如今,隨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视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以受众为中心的原则得以确立。在电视新闻编辑开展工作期间,必须重视受众需求,对受众需求的重要价值作出准确判断,不断对受众需求展开细致分析,才能改善自身的工作模式,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促使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工作 一些电视新闻编辑在开展工作期间,缺乏对受众需求的充分了解,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媒体赖以生存发展最基本的市场资源是受众资源,电视媒体要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必须获得观众的认可,满足观众需求。因此,电视媒体发展战略首要问题就是研究目标市场的受众需求,在市场活动中,以受众需求为第一信号,根据自己的目标受众群来确定办台方针,设置节目,选择内容产品。因此,想要提高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效率,就必须将受众需求作为工作重心,不断探寻提升工作能力、工作技巧的措施,如此,才能确保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高质高效,为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一、电视新闻传播效果与受众需求 受众心理、受众需求与传播效果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重要关联。根据传播学理论,受众与电视新闻传播效果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电视新闻编辑对受众需求展开分析,有助于推动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上世纪50年代,就有相关传播学专家提出5W模式,同时,对传播效果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关系展开梳理。 传播行为中的五个要素包含传播人员、受传人员、媒介、新闻、效果。通过这五个要素,受众需求与媒介之间相互关联。重视受众需求有助于推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 受众对信息展现出一定的需求,受众收看电视新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电视新闻编辑的帮助,了解社会上发生的最新鲜的资讯。电视新闻产品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受众判断,取决于信息对受众有用的程度和对受众接受目的的投合程度,产品信息价值的大小与投合程度成正比,因此,面对不同类型的多元化、复杂化的市场需求,电视媒体必须考虑受众

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

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 内容提要:在现实社会中,新闻媒体经常使用隐性采访的方法进行采访,通常是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进行揭露,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则较多地使用偷拍偷录的方式获取材料,并且由此而形成的批评性新闻报道很受电视观众的欢迎。与此同时,惹起的新闻官司也不少。在道德和法律方面存在很多争议。本文主要从受众和媒体等方面阐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及优势所在。 关键词:隐性采访存在条件优势所在 由萨洛蒙、布勒松等人提出的“堪的摄影”的手法,即偷拍手法。近几年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被广泛应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隐性采访或称暗访。所谓隐性采访就是指记者故意隐藏自己身份、采访目的和采访手段企图直接参与某个新闻事件或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观察的形式获取新闻资料的新闻采访活动。它主要用于搜集违法乱纪、违背社会公德内容的新闻事实的采访。 在我国新闻史上,也曾有许多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的手段获取新闻进而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1903年发生的“沈荩案”影响最大,1903年初,清朝政府与俄国秘密商定条约六条,俄国企

图控制我国东北等地区。新闻记者沈荩将用侦探手段获得的消息传给了天津的英文报纸并遍载日报报纸。由此,东京的中国留学生纷纷响应,拒俄运动掀起。沈荩也因此而惨遭迫害。 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依靠显性采访,而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相对立,也是记者采访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目前对隐性采访的质疑也层出不穷。涉及到法律层面、道德层面等等。但争议归争议,隐性采访仍然在使用,并且由隐性采访获取的新闻资料被广大电视观众所喜爱。诸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大写真》浙江卫视周末版有一个以偷拍偷录为主要采制手段的《目击》栏目,这样一些名闻遐迩的栏目也主要是借助隐性采访的吸引力而长盛不衰的。它们的成功足以证明隐性采访是极具生命力的。那么面对道德压力、法律压力隐性采访的存在的条件和发展的优势是什么呢? 一.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科技进步,摄影器材轻便易隐藏,为隐性采访提供了技术准备 电视新闻区别于平面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其能通过摄像机向观众展示一个立体的视听空间。因而,电视新闻实务的发展对现代电子技术手段的开发利用有较强的依赖性。摄录一体化的ENG的发明和使用为个性化的、有特色的电视采访出现提供了物质技术

隐性采访最新案例2018【论隐性采访权的限制】

隐性采访最新案例2018【论隐性采访权的限制】 新闻媒体和记者的采访权,从形式上分为显性采访权和隐性采访权。由于隐性采访权的实现常常采取隐瞒身份、意图引诱、偷拍偷听的方式方法进行采访,又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制,往往引起侵权和法律纠纷,为了保护新闻媒体及其记者和被采访对象双方的权利,从理论上理清隐性采访的权利限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隐性采访权的法理基础法律依据 隐性采访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是指新闻记者以完全或部分不公开职业身份、不公开采访工具或设备、不公开采访意图和目的的方法进行新闻采集的活动。知情权理论是媒体及其记者的采访权的理论依据。知情权理论是由美国新闻编辑肯特?库珀提出的,它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个人信息知情权,含义就是公民有权知道其应当知道的事情,国家应当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权利。由于公众的知情权不可能由分散的个人来行使,所以媒介就成为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渠道和工具,媒体和记者也就成为向公众传递所获得消息的天然承担者,媒体和记者的采访权来源于公众的知情权。 在我国,媒体及其记者的采访权(包括显性采访权和隐性采访权)直接来源于我国宪法的规定,《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这条规定表明,人民有权获得国家及社会管理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及管理情况,有权

通过新闻媒体获取各种信息,知悉政情、经情和社情民意。另一方面,宪法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了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人身权利与自由、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人员的批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等。这些权利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新闻媒体的充分发展,它必然要求赋予媒体及其记者采访的权利。在我国,新闻媒体的性质属于事业法人,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可以说,媒体及其记者的采访权包括隐性采访权都来源于宪法的规定,基于人民的授权。 隐性采访权的构成条件 笔者认为,隐性采访权的构成,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隐性采访的主体必须是媒体及其记者。采访权是人民和国家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赋予媒体及其记者的专有权利。除新闻媒体及其新闻记者外,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进行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者采访意图、采访的记录工具的新闻采集活动。隐性采访的“隐”,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隐瞒真实身份,即“隐”去媒体和记者的真实身份,或者编造冒充其他身份;二是隐瞒真实目的,即“隐”去采访所要揭露的事情真相,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隐性采访者往往隐瞒采访的真实意图,使被访者放松警惕,获得客观真实的信息;三是采用偷拍、偷录手段。三者只要具备其一,就具有了“隐”的性质。 隐性采访的目的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隐性采访的目的必须严格限定为公共利益的需要,这是隐性采访权合理性和合法性的道德基础。因为隐性采访采取的“隐瞒、欺骗、引诱、偷拍偷听”的方式方法是与社会的诚信准则相冲突的,或多或少地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甚至会“诱导出”违法犯罪行为,所以,如果出于个人利益的需要或私利而侵犯他人利益,

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

目录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内涵 (2)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所在 (2) (一)现场报道,新闻时效性强,新闻价值大 (2) (二)现场报道,可以使观众感到亲切可信 (3) (三)现场报道,可以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3) (四)现场报道,可以使观众产生参与感 (3) (五)现场报道,可以使观众产生与事件进展的同步感 (3) 三、概括总结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以及它对电视新闻记者的要求 (4) (一)概括总结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 (4)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电视新闻记者的要求 (4) 参考文献 (4) 英文摘要 (5)

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 内容提要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以其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成为电视新闻报道首选样式,牢牢吸引着观众的目光。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研究,总结性地提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诸多独特优势,以求在实践中能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同时对从事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记者提出具体要求。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优势 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都竭力在竞争中突出自己的特性,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以自己之长,克他人之短。电视,作为一种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体,具有其它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能让电视的优势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使电视在媒体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内涵 电视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在现代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现场报道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体裁之一,是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它是指电视台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的报道样式,是由记者“采摄合一”向“采摄分离”发展,记者直接“出镜头”,在镜头前采访,这是最富有电视特点的一种报道形式。在西方,现场报道的意思是“在镜前报道”,或“站着报道”。广义的现场报道包括所有使用电子新闻采集设备,记者进入现场画面而作的报道,如现场直播、现场采访、现场口头报道等都是;狭义的现场报道专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进入画面,根据自己的观察,当场口述自己所见所闻,直接将新闻事实报道给观众。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国际上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则兴起于80年代。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崛起与发展,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电影记录片式的格局,开创了电视新闻自己独特的传播方式,加强了发挥电视传播现场感强、面对面传播的长处。 我国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性现场报道”,除后期必要剪辑外,其全过程基本上是在现场完成;另一种就是“不完全性现场报道”,即在现场完成采访后,将其中一部分由播音员解说,或由记者事后补充必要的背景或评述。从表现形式看,有的完全采用同期声,全部是现场中间的某一部分;有的综合使用了现场报道与录像报道的多种手法。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所在 (一)现场报道,新闻时效性强,新闻价值大 新闻价值学说认为,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传播出去之间的时间距离越小,新闻价值就越大,时效性也越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改变了过去那种先拍摄活动画靣、后写文字解说、再由播音员配音播出的老一套电视新闻制作模式,采取了无剪辑摄像,省略了编辑合成工序,与新闻事件进展作同

浅析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

浅析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 摘要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之一,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被中外新闻工作者广泛运用,然而对隐性采访的合法正当性的问题,社会各界普遍存在争议。在实践中,常出现隐性采访导致的新闻侵权、新闻诉讼等法律纠纷,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规范隐性采访的问题上,同样应从记者、新闻媒体、相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规范 一 隐性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 《新闻学大辞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 《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中的定义是:“不公开记者的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 一般而言,所谓隐性采访,是指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次意思: (1)、隐性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采访手段之一; (2)、隐性采访是在特殊情况下为了采集公开采访得不到的真实情况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法; (3)、隐性采访具有不同于其他采访的自身特点。 隐性采访在新闻史上存在由来已久,在美国新闻史上的“掏粪运动”中,隐性采访就曾被大量使用,而曾经撼动美国政坛的“水门事件”、“克林顿绯闻案”等也同样是采用了隐性采访的方式。 就中国而言,央视老牌节目《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以及每年举办的“3.15晚会”,其中记者通过隐性采访带回的大量新闻报道,无不给广大受众群体留下深刻的印象。2010年,震惊全国的富士康员工连环跳楼自杀案件,南方周末记者就是以一名普通求职者的身份,深入到富士康公司的内部,切身体验富士康员工的每日工作和生活,从更为真实、全面的角度来对该新闻事件进行系列深入报道,从而让我们了解了一个相对真实的新闻事实。 实践证明,隐性采访对于新闻媒体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有着十分重要和积极地作用,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然而,在充分肯定隐性采访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隐性采访从出现的最开始就饱受社会争议。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法制文明的不断进步,对于隐性采访存在合法性的问题,社会各界的争论愈演愈烈。 就目前而言,现行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新闻采访须以公开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法律未对“隐性采访”这一特殊的新闻采访方式进行明文制止。而且,我国《宪法》第35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40条规定了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建议和批评的权利。 此外,隐性采访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新闻监督的作用,新闻媒介又是公众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由此而言,隐性采访对于公众的知情权、舆论监督权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对隐性采访采取支持态度正是以上述几方面为主要理由。 对隐性采访持否定态度者则认为:新闻采访应该以一种公开、合法、正当的手段进行,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自身的本质要求,而隐性采访采取的偷拍、暗访等手段显然是有悖公开、正当的要求的。再者,在受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拍摄,对公民的个人隐私权产生很大威胁。此外,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往往采取改换身份、独自行动的方式,这无疑将记者自身置于一种十分险的境地,这对于记者的人身安全同样构成很大威胁。

隐性采访最新案例2018【简议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隐性采访最新案例2018【简议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摘要:隐性采访因记者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和意图,容易了解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记者把握采访时的主动权。但由于隐性采访比较特殊,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只有遵循相关的法律限制,把握好新闻报道和隐性采访的度。才可以更好地使用这一采访方式。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限制 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实践中我们常常见到隐性采访的这样两种情况:第一,记者隐去了记者身份而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新闻记者了解到某些地方正在发生适宜进行隐性采访的事件或者经常发生适宜隐性采访的事件后,会有意识地进行隐性采访。第二,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访对象若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新闻记者的注视关心之下,他们就会采取一些规避自己错误言行的方法,新闻记者也就无法获知所需要的新闻素材。隐性采访能否顺利完成,与是否能做到让“被采访者未知”密切相关。 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比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是隐瞒身份。记者身份就其从事的具体工作而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而采访新闻事

实,当然是这种特殊性中间最为关键的一条。面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有人愿意侃侃而谈,有人却表示“无可奉告”,而新闻工作的职业要求,使记者们不仅要从“侃侃而谈者”那里采获新闻,还要从“无可奉告者”那里采获新闻。而隐去记者身份去面对“无可奉告者”,无疑是最有利于新闻采获的。所以,在隐性采访活动中,记者必须隐瞒身份。只有隐瞒身份,才可能更方便地采获到有价值的新闻。 二是隐藏目的。记者以某种社会角色(不是记者角色)面对不愿接受采访的对象,他们必须隐藏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否则,既达不到隐瞒身份的目的,也无法实现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 不可否认,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确实有许多公开采访所不及的优势。隐性采访在很多情况下有助于获取显性采访无法得到的事实真相:有助于提高采访材料的可信度和感染力,也能够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揭露违法违纪现象。虽然隐性采访在实践中常常存在显性采访无法达到的采访成果,作为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担负起了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探求真相的新闻欲望,但如果使用不当,不仅可能触碰道德红线,还可能因记者的违规操作闯入法律禁区,造成违法。因而,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也应注意其法律的限制。就目前新闻实践中常见的情况而言,具体来说,隐性采访应注意的法律限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隐性采访工具方面的限制 出于对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的保护,记者在隐性采访使用工具方面应严禁使用《国家安全法》所禁止持有、使用的特殊器材进行偷拍偷录。《国家安全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也有相应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在这方面记者不享有特权,现在记者使用的采访器材越来越先进,要注意避免

浅谈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技巧与能力

浅谈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技巧与能力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当前,电视新闻栏目已进人品牌化经营,只有形成独特的风格模式,才能吸引观众,而电视新闻编辑也开始由过去简单的排列组合型进入复杂的“创作”型时代。这种现代运作方式使新闻质量管理处于可控状态,也使节目形成整体风格和鲜明特色。从客观来说,这对新闻编辑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要完成好“主导”作用,就必须从自身提高、培养基本能力开始,其中很多技巧值得学习和摸索。 1.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模糊化处理技巧 在编辑新闻处理工作和记者新闻写作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新闻模糊处理。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什么新闻需要模糊处理、什么新闻不能模糊处理、新闻模糊处理技巧等常识性知识。对急发稿件的模糊处理。我们往往会遇到一时没条件弄清的事情或问题,而稿子又必须及时播发,这时就不能盲目确认,而应当采取模糊处理,这样做既保证了新闻时效性,又可以避免新闻失实。对需要防止泄密的稿件进行模糊处理。军事报道中有关驻某地、某部官兵及科技报道中的一些技术数据等,这些是需要保密的内容。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据权威人士透露”模糊语言,就比用精确的语言表述更合适。为遵守法律和道德对新闻进行模糊处理,新闻报道也必须遵守法律,尊崇社会道德。在新闻报道中,涉及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肖像、姓名、家庭住址等,性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姓名及有可能引起名誉纠纷的事件和人物姓名,应该做模糊处理。另外,出现当事人清晰图像的,也往往需要打上马赛克或采取侧面拍摄的方式模糊处理。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报道,新闻工作者都应慎重处理,不能违背法律和社会道德。模糊处理的技巧编辑应在事件中不断摸索。 2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 编辑部应该是整个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同时,电视新闻离不开完备的通讯联系网络,这一网络的主体由记者站和广大通讯员组成。编辑部不仅要与他们形成鱼水关系,更得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通报有关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 3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对民间DV拍摄素材的编辑技巧 不少行业和部门都很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像公安、消防、工商、质监等部门,有的还在内部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比如宣传科(或资料科)、宣传员等等,负责拍摄、整理和保存本单位活动的资料,并部分提供给新闻媒体使用。这些机构及其中的人员,与电视台的联系密切,并逐渐形成一支通讯员队伍。他

浅析隐性采访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浅析隐性采访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隐性采访新闻报道以其真实、鲜活、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特点,直观迅速、真实可信的优势为国内越来越多的媒体所接受,赢得了越来越多一线记者的青睐。同时社会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清晰,“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和道德性一度引起争议,本文就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和道德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伦理道德新闻法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隐性采访新闻报道以其真实直观、信息量巨大、更能够吸引读受众眼球的特点为国内越来越多的媒体和一线记者所青睐。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媒体都有通过隐性采访,来揭露各种违法乱纪或是其他影响公众利益的事件。著名揭黑记者王克勤的很多名报道,如《山西疫苗乱象调查》,都是通过隐性采访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源。 然而,当今社会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清晰,“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和道德性再度引起争议。不少人反对隐性采访,是因为即使报道媒体是出于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共利益的目的,也不能淡化隐性采访自身带有的欺骗性。这种通过欺骗获得的新闻素材,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人身权益。甚至由于一些记者自身法律道德素质不高,,为了便捷地获得采访信息,无视法律规定和道德界限,滥用隐性采访。因而,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和道德性问题,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大问题。一、隐性采访的概念 隐性采访的概念是相对于常规采访来说的。根据新闻界实践来看,对于常规的正面采访,受访者都是乐于接受的,但是对于反面采访或者批评性质的采访,一旦记者亮出身份,说明采访意图,受访者通常是躲闪回避。为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监督的职能,新闻界中随即产生相对于常规采访的秘密采访方式,即隐性采访。 通俗地讲,隐性采访是指隐藏身份的新闻记者在被采访对象不知晓的前提下,利用摄、录设备秘密采集新闻事实的一种方法。理论界至今没有对隐性采访给以明确的界定,从称呼上隐性采访通常又称为隐匿采访、私密采访、偷拍、暗访等等,这些称呼都表达了隐匿的采访特征,新闻界一般称为隐性采访。 二、隐性采访的积极意义 隐性采访是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通过隐性采访,新闻媒体可以获得公开采访难以取得的新闻事实,完成一些高难度的采访任务;隐性采访具有无可辩驳的实证性,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新闻事实真相,使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满足其对新闻事实深层次了解的欲望;隐性采访也可以使新闻材料更加完美。由于隐性采访功能的渗透性,能够获得一个新闻事件完整的来龙去脉与原因结果,从而

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的定义:记者隐去了记者身份而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隐性采访的特征:新闻事实周详、社会参与程度较高、隐瞒身份、隐藏目的、隐蔽手段 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比较,有自己较为显著的特征:记者主动出击。隐性采访是记者主动出击进行采访的行为,记者采访时一定始终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隐性采访就无法完整地进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记者也有可能出现在突发新闻的现场进行采访。有的时候,记者还有可能直接成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例如记者乘坐的汽车发生车祸等,但这种不期而遇的目击新闻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隐性采访,因为记者是被动地介入了新闻事件。隐性采访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从采访计划的设定,到采访设备安排,都应精心计划,可谓有备而来,不容有所闪失。--(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好处:记者通过隐性采访得到的往往是比较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可信度高,说服力强,舆论监督作用大,深受群众欢迎。用得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舆论监督作用 作为新闻采访的重要手段之一,隐性采访的作用还是十分巨大的。新闻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追求社会公正,对于社会上的不公和丑恶现象,批评性报道具有强有力的抨击作用。在进行批评报道时,如果记者采取显性采访,亮明自己的身份,说明采访意图,一般是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的。因此,把隐性采访用得恰到好处,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隐性采访应遵守的原则:1、正确导向原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闻媒体不能单纯追求卖点和轰动效应,否则,就会走偏方向。在重视政治性导向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思想导向、价值导向、消费导向、生活导向、行为导向、服务导向、审美导向等等,要让人通过新闻报道迅速领会媒体在宣传什么,反对什么。 2、遵纪守法原则。国家的法律法规,政府的规章制度,社会的道德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新闻记者更应做出表率。《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规定:“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誉和正当要求”。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不大力提倡隐性采访,因为在隐性采访的条件下,谈不上尊重被采访者的声誉和正当要求的问题。而我国的法律条文对新闻媒体报道是设立有禁区的,包括国家机密、未成年人犯罪、个人隐私以及商业秘密等。这对于各种报道方式(包括隐性采访)都适用。因此,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必须遵守这些规定。 3、满足大众需求原则。作为大众传媒,我们的新闻报道是满足大众需求,还是满足少数人的口味?是为了记者个人的一夜成名或报纸的一炮而红,还是要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答案显而易见。美国有关专家认为,记者在暗访中存在以下原因是“不能容忍”的:为了赢得奖项;可以借此打击竞争对手;以更少的时间和资料获得新闻故事情节;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别人已经这样做了;采访者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可见,只有真正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满足大众需求,才是记者采访报道的根本。 4、适度介入原则。目前,记者隐性采访的操作方式根据记者介入新闻事件的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作者:————————————————————————————————日期: 2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作者:赵文腾 时间:2011年11月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摘要】本文从如何把握新闻标题、导语、结构编辑,新闻编辑组织指导,编辑对DV拍摄素材的运用,编辑中模糊化处理,后期控制指挥五个方面的技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一个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既包含了编辑的价值判断,也体现了编辑的意图或思想,编辑工作是整个新闻媒体的司令部和“灵魂”。作为新闻编辑要从政治、思想、事实、价值等角度作出准确评估,筛选出好的稿件,汇编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可听可视性强的精神食粮,使有限的新闻资源焕发无限的生机,在当前新闻活动中,新闻编辑工作技巧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把握好新闻标题、导语、结构编辑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编排是一门艺术,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人员,不仅要树立正确的舆论指导思想和具备敏锐的新闻感觉,同时还须掌握一些必备的技巧,要通过合理巧妙搭配,排列实现整体优化,在编辑上必须注意研究听觉规律,在明确、有趣上下功夫。同报纸稿件的标题相比,广播电视新闻稿的标题要求拟得更实在更新鲜。如果标题不能完全鲜明的表现稿件的主要观点,最好在主标题下加副题,进一步点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广播稿的标题要做得生动、形象,让

人有回味的余地,同时又是醒目而鲜明的,如果能在听众换台的空档凭借一个标题就能把他们吸引过来的话,那么这样的标题就是成功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曼切认为,好的导语应该具有这样的魔力,导语一唱歌,读者就跟着哼哼。广播新闻的导语跟报纸新闻的导语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它像报纸新闻的导语一样要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中心突出、具体形象。广播新闻的导语尽可能只突出一个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而把其它事实移到主体中交代,力求把导语写成一句话。导语中涉及到的新闻事实越少,导语就越简练。 广播新闻的结构形式是由广播新闻的特点决定的。广播新闻要吸引听众有听下去的欲望,结构上就要有自己的特点。如果采访对象有两人,报纸新闻可以对双方的讲话内容穿插介绍,形成一种对话的结构。而广播则只能以人来划分内容,不在一个人的讲话中穿插另一个人讲的同样内容,常常是将一个人的话介绍完了再介绍另一个人的,这种将讲话头绪简单化的结构要求是广播新闻的特点。 二、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 编辑部应该是整个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应该对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

浅析 “隐性采访”(一)

浅析“隐性采访”(一) 论文关键词:隐性采访表现形式角色把握解决措施 论文提要:本文从“隐性采访”的表现形式入手,思考和研究了在当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国的各个新闻媒介是采用何种采访方式在新闻界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媒体在选择“隐性采访”的过程中所应该注意的环节以及新闻记者应该如何把握自己的角色。 《焦点访谈》自开播以来已谱写了十几年的光辉历史,在这十几年里,一直都能保持央视王牌的地位,源于它的取材。一个成功的栏目,必有吸引人的地方,简单来说,必有它能满足广大受众某种需要的能力,比如说隐性采访,它就能满足人本性里无法涤除的窥私欲。越是关于别人的不好的一面,越是通过正常渠道得不来的消息越是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从中央级媒体到地方级媒体,隐性采访被广泛的应用,尤其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新闻调查》、影响最大,备受观众瞩目。从较早期的记者躲进装有特制玻璃的货车内偷拍公路的“三乱”情况,到对南京冠生园月饼使用陈馅的暗访与报道,无不给广大受众群体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到底是什么引起新闻媒体排除千难万阻去追求非正常渠道的信息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隐性采访的起因: 现在,新闻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形式和内容上求新,来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理,不可避免的使用隐性采访。隐性采访作为现今大多数媒体的一种采访报道方式,其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一些内在的原因: 第一,采访到真实性材料越来越难。 第二,正常的采访受到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的阻挠。由于利益相关,地方各级主管的保护使得公开采访更为困难;特别是我国行政机关实行问责制以来,不少地方政府及个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采取了许多妨碍新闻采访的措施,各单位各部门只对正面的新闻报道感兴趣。第三,社会公众赞成、认可隐性采访。在现代社会中,公众急切需要新闻媒体提供大量真实的、有现实意义的消息,尤其是揭露现实中阴暗面的事实,以端正党风,净化社会空气,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隐性采访满足了社会和公众的这种需要,因而受到群众的欢迎和肯定。第四,新闻媒体受利益的驱使。由于受众对于各种新、奇、特的报道情有独忠,而各新闻媒体也感到了这一“卖点”所来的可观的效益,作为两全其美的事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当事的记者们接连不断地采用暗访和偷拍的方法,即使有些受众感到不妥,也会谅解。 从新闻发展的角度来看,隐性采访是一种新闻采访中的一种畸形成长,目前虽然没有明文禁止,但也不受法律的保护。它现在所以没有受到舆论的普遍谴责,一是因为被揭露的事情维护了多数人的利益,两害相比,揭露坏事明显更重要;二是公众的法律意识还不太强,我国的管理体制和各种监督机制还不健全。一旦其他监督机制健全了,公众的法律意识提升了,媒体普遍采用这种采访方式将会被关注并受到广泛批评。所以,我们的立法部门与其让事情这样发展下去,不如早些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新闻行业的职业规范,多总结和推广些公开采访的技巧,提高记者的采访水平,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法律争端。 二、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下,隐性采访被过度使用。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各种媒体不断加大隐性采访的使用力度,从而导致滥用的可能性急剧加大。滥用隐性采访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诱导式采访。在隐性采访中,因诱导而致的新闻结论的模糊性不仅会混淆事实,而且采访者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例如,记者为了获取某软件公司盗版销售其他知名软件公司软件的确凿证据,假扮成一般用户咨询该软件公司要求购买,并给出购买的可观数额和总报价。此种做法可能会得到对方的肯定答复,但是却陷入了“陷阱取证”的模式中:或许该软件公司之前根本就没有销售过该盗版软件,而正是由于此次“买主”的主动上门要货,且有暴利可图,

试论隐性采访的法律规范

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试论隐性采访的法律规范 中文提要:随着新闻业的不断发展,“隐性采访”作为采访中的非常规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它区别于其他采访方式的独特效果受到媒体及受众的普遍欢迎,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高科技含量的微型摄录设备不断涌现,关于隐性采访的争论也日益激烈。法律上的约束与满足传播受众的需要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游走在法律边缘的隐性采访应该如何行进,这值得我们考察与思考。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冲突,规范 新闻采访的方法多种多样,而隐性采访却一枝独秀,魅力无穷。 隐性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用新闻学者的语言,界定为“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以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而并未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①在现实中,运用隐性采访的手段,新闻媒体可以得到通过正常采访得到的新闻素材,更全面、真实地了解事实真相,将那些见不得阳光的丑恶事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满足了广大民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受到各媒体及受众的欢迎。但是,面对新闻界越走越远的隐性采访活动,我们不得不冷峻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日益滥用的暗访手段正在严峻地挑战我们的法律存在的空白点,我们应该如何来认识这个问题? 一、隐性采访与法律权益的二元冲突 可以肯定地说,在目前的国家立法中,对于隐性采访是没有成文规定的,而因隐性采访引起的诉讼案件又频频发生。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现在新闻界的暗访活动与法律上哪些权益发生了冲突? 1.暗访与公民权利的冲突 ⑴ 与被采访对象隐私权、名誉权的冲突 隐私,简单地说,就是个人秘密。从新闻记者的角度来说,隐私是不可以公布的,但是否公布的决定权在于隐私拥有者本人。然而,隐性采访恰恰剥夺了每个被采访者的这份决定权。因此,隐私权就成了隐性采访的头号法律陷阱。人身权是国家法律赋予公民的很重要的民事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自由权等重要内容,是一种关于人的生命和身体健康、人的合法意志和合法行为的自由以及人的应有的社会评价、人格尊严等方面的权利。②而记者暗访的结果往往是被采访对象言不由衷、心不在焉、所答非所问、有时甚至带脏字,而新闻媒体不打招呼就将被采访对象的形象或声音原样录制了、播出了,这样的做法侵犯了被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包括姓名、肖像、住址、电话等,甚至会使对方的名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记者遇到这样的情形为总为自己辩解:我们是行使职务行为,是为了保护公众利益、满足公众兴趣。虽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但是所有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都平等地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得借口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去侵犯他人的权利和自由,否则就构成违法、侵权乃至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虽然采访报道是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

[技能,新闻]浅谈新闻编辑的再创作技能

浅谈新闻编辑的再创作技能 【摘要】新闻编辑每天都要筛选来自不同渠道的稿件,对于记者而言这些稿件基本上都是已完成的成稿。而在编辑的眼中,这些稿件不过是新闻节目合成的编辑素材而已。新闻报道中所使用到的稿件都是经过了编辑加工后的已经完工的、符合编辑意图以及宣传组合思想的、高质量的组合成品。那么,编辑势必要进行稿件选择与加工,并围绕当前宣传中心展开工作。编辑根据新闻价值进行稿件的重新编排和组合,就是“再创作”。 【关键词】新闻策划;电视新闻;编排手段 前言:作为重要的电视创作环节,电视编辑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它主要包括创作层次与技巧层次两方面。编辑思维贯穿于电视节目创作的整个环节。我们常说的电视新闻就是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工具,传播报道新近发生的各种现实事件。电视新闻编辑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协调编采人员,进行新闻资源整合,并以基本专业知识及其相关政策为基础做出正确的新闻判断,进行新闻取舍、标题制作、画面编辑、稿件整理、再现真实新闻、引发读者阅读兴趣、落实编辑政策以及承担社会责任。也这就是对素材的新闻编辑“再创作”。 1新闻编辑含义 我们将新闻编辑含义分为以下两种,一是新闻编辑工作者指人,二是新闻编辑这项工作:电视新闻编辑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从编辑学的角度来看,新闻编辑以一个完整的、固定的新闻事实为根本出发点,这就是广义上的新闻编辑;而在新闻编辑的狭义概念中,新闻编辑主要以采访素材的加工及合成为主,反倒忽略了编辑对采访的指导和策划作用。 新闻编辑工作不但是采访素材前期程序化整理的过程,而且也是再创作过程,它实现了对新闻材料的充分运用及筛选,其中既有自我思想创造又不乏自我观点创造。我们可将新闻编辑工作内容具体分为:第一翻阅、了解新闻素材;第二,进行稿件的撰写、加工和修改;第三进行换面编辑;第四声音编辑;第五编辑新闻中的字幕、特技和动画编辑;第六检查修改新闻稿件。 2新闻编辑进行再创作必须具备的技能 新闻编排不断要遵循一定的规矩,还应打破陈规旧俗,不断实践和探索是编辑成功的关键。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求实、求新、求准、求快以及求变的意识、工作作风与素质,刻板、反映迟缓、保守和因循守旧是新闻编辑工作的大忌。好的新闻编辑应当紧抓社会主流、时时掌握最新动向,这两方面是需要编辑长期训练的工作素质之一。编辑应在时刻以新闻业务为先,了解什么时刻要报道什么、应报道什么、怎样进行策划和报道、想要取得什么样的报道效果。 2.1具有升华和提炼主题的能力:一个好的编辑,首先要是一个好记者。只有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和文字功夫是无法做好新闻编辑工作的。编辑大部分时间是进行图像筛选和整合,不了解新闻采访拍摄,那么对记者与通信员所发的信息自然就难以修改。再者编辑应准确把握记者稿件。学者型新闻编辑是当前行业中极为缺乏的人才,为广大受众提供知识和真理是新闻编辑工作的根本目的。为了提高新闻编辑的能力,编辑工作者应不断进行学术研究,争

浅谈隐性采访

浅谈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虽然得到了法律的许可,也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但是敏感的观众势必会考虑这些内容是如何来的,就会联想到那些身上藏有偷拍偷录器材的新闻记者如果接近自己时将何以自处?长期以往,公众对于媒体的信任和尊重就会大大降低。如果群众对于新闻媒介和记者敬而远之的话,那么我们的新闻媒介和记者该怎么生存呢? “媒介为了追逐新闻的轰动效应而刻意地侵犯隐私权,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践踏,也是对人类尊严的蔑视”。个人隐私不容侵犯,每个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都要牢记,这是我们采访权利的底线。 美国《新闻周刊》说过:“每一个记者必须掂量一下,他所寻求的事实的重要性是否值得他采取下策去把它弄到手。但是这样做既有道德的也有实际的限度。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新闻工作毕竟不能建立在习以为常的欺骗手段之上”。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传播活动全面介入现代社会生活。在这一过程中,隐性采访这种方式凭借自己的优势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并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然而,从它诞生之日起,隐性采访就在法律和道德伦理层面一直倍受争议。由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积极介入和隐去真实身份的角色扮演行为,很容易超越适度的界限,因此更需要慎重地把握。 一,隐性采访的定义 隐性采访主要是指新闻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以偷拍偷录等隐蔽手段对人物或事件进行采访。 所谓偷拍偷录,是指未经他人知晓和同意,对他人的活动进行拍照、摄像或对其谈话进行录音的行为。这种非常规的采访手段主要运用于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以暴力抵制正当采访的特殊情况,由于这种行为是在他人没有戒备的情况下进行的,突破了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一针见血地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因而内容比较接近客观事实。 在现代社会中,公众需要新闻媒体提供的是大量真实的、有现实意义的消息,尤其是揭露现实中阴暗面的事实,隐性采访可以给受众以最大程度的”可信度”。隐性采访中获得的声音、图像更好地客观再现新闻真实,发挥了电视的优势,真实的记录了事件的发生和过程。但是,隐性采访从道义上来讲,毕竟是一种欺骗,随着法治的完善,个人的权利意识越发需要得到尊重。人们对于电视新闻中经常出现偷拍录的声像就会感到不安,虽然揭露的是不法现象,但是只要依据记者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