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通用技术一轮复习《第二章设计的基础》学案

高三通用技术一轮复习《第二章设计的基础》学案

高三通用技术一轮复习《第二章设计的基础》学案
高三通用技术一轮复习《第二章设计的基础》学案

高三通用技术一轮复习学案(4)

——《第二章设计的基础》

学习目标

1.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形成设计师所需具备的技术素养;

2.了解设计的种类,理解设计的原则,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

3.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讨论、点评解决疑难点。

使用说明

1.以学案为主课本做补充,一轮基本能力复习资料和课本的内容要结合着看,资料是纲要,课本是根本,知识点要理解并记忆;

2.注意把握好时间,学案基本知识部分十分钟之内做完并理解,再用十分钟的时间做后面的题目,然后与同学交流讨论。

自主学习

1、优秀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教材P35 图2----3)

2、正确思维方式的培养(教材P35----37)

常见的思维方式有、、

3、设计的种类

(1)又称开发性设计(如旋转头软木塞瓶开启器)

(2)在总的方案原理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对已有的设计进行局部的变更改进,使其更加合理、完善、或满足某些特定的需要。

(3)应用现有技术及其原理重新进行组合,使其系统化,综合化,产生新的优点、特色,创造出新的功能的设计方法。

4、技术设计的原则(教材P43—45)

【(苏教版设计的一般原则的表述):1、创新:(从原理、结构、材料、工艺进行改进和突破)2、实用3、经济4、美观:(材料、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5、道德6、技术规范7、可持续发展】

5、技术语言的种类

(教材P52)

6、三视图的绘制(教材P57)

三视图的规律、、

7、机械制图基本规范(P63)

8、机械加工图的识读(P65)

9、电路图的识读(P72)

合作探究

1、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

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下列关于"低碳

经济"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B.加快了新能源的开发,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

C.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展现了技术的美好未来,使人们不再担忧技术的负面作用

2、如图所示是一款为上海世博会设计的机器人,它除了供游客查询信

息外,还能为游客演奏音乐、表演中国功夫等。该机器人的使用主要是

为了

A.实现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B.实现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C.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D.实现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3、如图所示为一款带手把的碗。手把的设计主要体现

了设计的

A.经济原则

B.美观原则

C.实用原则

D.技术规范原则

4、如图所示为一款可以在沙发上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桌,设计该电脑

桌时不需要

...考虑的因素是

A.沙发的宽度

B.人体的宽度

C.笔记本电脑的尺寸

D.沙发的高度

5、在我国,家用电器使用的交流电,一般额定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这体现了家用

电器的设计符合()

A最优化原则B需要性原则C通用性标准性原则D可持续发展原则

6、学生在上机操作时,构成主要的人机关系是()

A学生和电脑B学生和教室C学生和教师D学生和课本

7、如图所示为电子喇叭电路图,在该电路图中出现的电子元件符

号除了电池、喇叭、开关外,还有

A三极管、电阻、电容 B.电阻、二极管、三极管

C.电容、变压器、电阻

D.变压器、三极管、电容

8、如图所

示为某零

件的轴测

图,其正确的俯视图是

9、进行产品评价必须制订相应的标准,由于产品设计的内容和目标

不同,评价的标准也就不同,应该有所侧重。如图所示为某学校食

堂的餐具架,周文为了对该餐具架进行评价,制订了下列评价标准,

其中合理的是

A.餐具卫生、存取方便、易清洗气

B.舒适、外形美观、市场前景

C.结构稳定、道德、可持续发展

D.技术规范、结构牢固、性价比

10、.给书包换上一条宽点的背带,主要体现了人机关系中()的特点

A安全B高效C健康D舒适

11、据报道有一家瓜子贩自制毒瓜子,自己不吃没想到儿子不断偷吃。结果,聪明伶俐的儿子因为长期偷吃用明矾、工业盐、泔水油、石蜡等加工的黑瓜子,脑子出了问题,这真是害人害己。这个例子说明了产品设计必须遵循( )

A可靠性安全性原则B法律规范性原则C通用性标准性原则D需要性原则

12、一般的市内公交车上通常都设有“老、弱、病、残”人士的专用座位,这主要体现了设计中的()

A 道德原则

B 可持续发展原则

C 时效性原则

D 最优化原则

13、新型快餐盒以谷物秸杆为原料做成,用过后直接转化为牲畜饲料或肥料。这符合了设计中的哪项原则( )

A 美观性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 可持续发展原则

D 安全性原则

14.“盲人防溢水杯”的发明者,是在看到他的一个盲人朋友水时倒水时,用手指插进杯里试探水的高度,他认为这样既不方便也不卫生,从而萌生了发明“盲人防溢水杯”的动机。这个事例说明( )。

A. 因为和盲人是朋友而产生发明动机

B.观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萌生发明动机

C . 受盲人之托而萌生发明动机 D.只要看到盲人倒水就能产生发明动机

15、“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这句话出自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之口。意思是说:一个酒杯价值千金,但若是它漏了不能盛酒,也就失去了基本的功能,就没有了使用价值。它说明了设计必须要符合什么原则?( C )

A 、美观原则

B 、经济原则

C 、实用原则

D 、技术规范原则

16、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 ②制作模型或原型 ③制定设计方案 ④产品的使用和维护⑤测试、评估和优化。正确的顺序是 ( )

А、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⑤④ C 、③①②④⑤ D 、⑤④①③②

17有关三视图的规律,下面错误的是:( )

A 、长对正

B 、高对齐

C 、宽相等

D 、高平齐

18 、模型的制作一般有以下步骤:1划线2准备工具和设备3加工4表面处理5选择合适的材料6装配7评价。以下步骤合理的顺序应是

A1234567 B5213647 C1423576 D1523467

19、 如图所示,到放的圆锥的三视图是

A 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圆

B 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圆和圆心

C 主视图和俯视图都是三角形,左视图是一个圆

D 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三角形,主视图是一个圆,

20.从下面不完整的三视图中,选出与所给轴测图相符的一个

( )

21、根据轴测图,补全三视图中缺少的图线。

高中通用技术复习计划

高中通用技术复习计划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通用技术》复习计划 宁波光华学校罗海光第一部分:前几周复习总结 经过前几周的系统复习和全体师生的共同艰苦努力,很多班级都取得了一些的成绩。回首前程,我不禁为过去几周所付出的艰苦劳动终有所回报而感到欣慰,同时对如何进行进一步的《通用技术》总复习也有一点体会。下面我将对这次《通用技术》总复习工作作一个简单总结。 1、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全程复习模式:以《会考导引》为主,利用网络选择其他信息题为补充。 2、按照会考大纲及说明的要求、制定了一个着眼整体,优化合理的全程复习计划。 3、一贯重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做到知识点不遗漏,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搞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地位 4、重视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一个牢固的、有机的整体,使学生认识结构得到完善,解题能力、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5、让学生了解会考的题型、难度、要求和评分标准。了解会考命题的热点和趋向。 6、重视每次考试,及时批改和补救,查缺补漏,力争大面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7、注重对通用实践(常见工具的使用,图形的绘制)的思想、方法及原理的理解的复习和考查。 8、重视对重点章节和核心知识的再复习。

9、重视特型题的专项训练,并强化会考模拟试题训练。 10、在总复习的最后阶段,重视回忆、整理做过的旧题,特别是曾经做错的题。 11、加强统一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复习计划 一、复习进度阶段 二、复习策略 1、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基础,循序渐进。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

通用技术高考知识汇总.

通用技术高考知识点 一、技术对人的价值 (1)人往往需要依靠技术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2)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眼、耳、脑等身体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体现技术的(解放人)作用。 (3)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体现技术的(发展人)作用。 二、技术的五个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 (2)技术的(创新性)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3)技术的(综合性):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4)技术的(两面性):技术既可以给人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带来危害。 (5)技术的(专利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三、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 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2) 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技术发展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四、人机关系 (1)含义:人在(使用)物品时,物品与人产生的一种相互关系。 (2)要实现的四个目标 (舒适):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 (安全):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 (高效):是指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促进人与机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健康):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过程中,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3)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特殊人群 (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静态尺寸指人的构造尺寸;动态尺寸指人的动作范围、体形变化等。(人的生理需求要人的心理需求) (信息的交互):在产品上增加显示屏、灯光、声音、颜色变化等媒介实现人机之间信息的传递 五、设计的一般原则 (1)(创新)原则: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品进行变革。 (2)(实用)原则: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 (3)(经济)原则:以最低成本取得最佳效果,如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性价比。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2014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章、恒定电流(1) 【课题】电流、电阻、电功及电功率 【目标】 1、理解电流、电阻概念,掌握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 2、了解电功及电功率的概念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导入】 一.电流、电阻、电阻定律 1、电流形成原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的的比值叫电流强度.I= 。由此可推出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即I=__________________。 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电阻的定义式:__________________。 4、电阻定律: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电阻定律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导疑】电阻率,由导体的导电性决定,电阻率与温度有关,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称为半导体。 二.欧姆定律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

它的电阻成反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部分欧姆定律适用范围:电阻和电解液(纯电阻电路).非纯电阻电路不适用。 三、电功及电功率 1、电功:电路中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W=qU=IUt。这就是电路中电场力做功即电功的表达式。(适用于任何电路) 2、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表达式:P=W/t=UI(对任何电路都适用) 3、焦耳定律: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表达式:Q=I2Rt 【说明】(1)对纯电阻电路(只含白炽灯、电炉等电热器的电路)中电流做功完全用于产生热,电能转化为内能,故电功W等于电热Q;这时W= Q=UIt=I2Rt 4、热功率: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即P=Q/t=I2R ④ 【注意】②和④都是电流的功率的表达式,但物理意义不同。②对所有的电路都适用,而④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对非纯电阻电路(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的电路)不适用。 关于非纯电阻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电能除了转化为内能外,还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这时W》Q。即W=Q+E其它或P =P热+ P其 它、UI = I2R + P其它 【导研】 [例1]一根粗线均匀的金属导线,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时,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强度为I,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若将金属导线均匀拉长,使其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仍给它两端加上恒定电压U,则此时() A、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为I/2 B、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为I/4 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2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重要知识点-完整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1.设计的内涵:b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 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 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 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 1.人机关系的含义:b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 3.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a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

通用技术高考知识点精选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 (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二、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三、技术的未来 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理性地看待技术,应以负责、更有远见、更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设计的内涵: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③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④技术是设计的平台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1.人机关系的含义: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①高效②健康③舒适④安全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三一轮复习光合作用学案

光合作用学案 课前准备区: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结构 (1)该图表示的结构名称是。 (2)图中②表示的结构是。 (3)结构③是由组成的。 (4)该图结构具有的功能是进行的场所 2.色素 (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部位是。 (2)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哪些种类? 。 (3)叶绿体中色素有何功能? 叶绿体中色素具有的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1.光合作用的过程 2.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强度表示方法是 。 (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课堂活动区 探究一光合作用的过程与场所 考情解读:采用图表、曲线等形式对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反应场所和条件进行考查是基本形式。预计2013年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将主要围绕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及联系,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结合叶绿体结构和光合色素的分布及功能等命制试题。 1.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元素去向

①氧元素 ? ???? H 2O ―→O 2CO 2―→CH 2O ②碳元素:CO 2―→ ―→ ③氢元素:H 2O ―→ ―→ 2.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 (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 和Pi ,如图: (2)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3.光照和CO2浓度变化对植物体内C 3、C 5、、[H]、ATP 、和O 2及(CH 2O)含量的影响 :(1)以上分析只表示条件改变后短时间内各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而非长时间。 (2)以上各物质变化中,C3和C5含量的变化是相反的,[H]和ATP 含量变化是一致的。 (3)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 只用于暗反应阶段,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其他生命活动所需ATP 只能来自细胞呼吸。 (4)CO2中的C 先进入C3然后进入(CH2O) [例1] (2011·新课标全国卷)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 CO2 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化合物和 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 是__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2) 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 的浓度比 A 的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 浓度 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 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 CO2 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 反应中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 的浓度将比B 的________(低、高)。 (4) CO2 浓度为 0.003% 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 CO2 浓度为1%时的________(高、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1.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018版浙江省通用技术——学考总复习

必修一技术与设i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考试标准] 知识梳理理知识夯基础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技术来源于人类的需求。技术具有的作用: 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身体器官,拓展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各方面的能力。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 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为: (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社会经 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 流水线。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 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 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 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 化各领域。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 (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关系。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应以可持续发展 为目标。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创新性、目的性、专利性、综合性、两面性 技术创新性:技术发展的灵魂是创新,人类社会的技术水平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得到发 展的。技术创新的两种形式:一种是技术发明,一种是技术革新。技术发明是指创造发明 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技术革新是指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 源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技术的旦的性:技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与愿望为目的。目的性贯穿技术活动的始终。技术 的专利也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 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技术的综合性:技术需要跨学科的性质,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或者多项 技能的多方面的知识。其重在注意合作精神。 技术的两面性:技术既有实用性又有危害性。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危害

高中高考通用技术知识点.doc

桐乡第一中学通用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a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 [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 (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

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a 电池可网络技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技术侧重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求有所发技术则更多地回答“怎么 办”的问技术则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与合理性,并实现优 桐乡第一中学通用技术复习资料

- 2 -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 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不自动取得,需要申请并授权。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技术才可提出申请。 保护年限: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专利10年、外观设计专利10年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

化学能与热能 高三一轮复习 学案

化学能与热能专题 [高考说明] 1.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能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2.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认识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及其重要应用。 3.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根据盖斯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创设情境、问题定向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 B C D 硅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集热器燃气灶 思考:吸热反应:将能转化为能;放热反应:将能转化为能。归纳: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哪些?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哪些?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任务一:探究有的反应放热、有的反应吸热的原因。 1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角度(微观): 一个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 2从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来看(宏观): 一个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 E反—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生成物的总能量; E断—断键吸收的总能量;E成—成键放出的总能量 归纳: 任务二:概念辨识

1.反应热的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反应热来表述,也称焓变。 单位:用表示,为吸热反应,为放热反应。 2.燃烧热:25℃,101kPa时,。 C - S –H– 3.中和热:稀溶液中,酸与碱反应生成称中和热。(注意:反应不能有沉淀)。强酸强碱的△H= - 57.3kJ/mol ;弱酸弱碱△H - 57.3kJ/mol。 4.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有关,而与无关。 也就是说: 练习:已知甲醇的燃烧热数值为726.51 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2 === CO2 + 2H2O =-726.51 kJ·mol-1 B.CH42 (g)=== CO2(g) + 2H2O(g) =-726.51 kJ·mol-1 C.2CH4O(l) + 3O2(g) === 2CO2(g) + 4H2O(l) =+1453.12 kJ·mol-1 D.CH4O(l) + 2 (g)=== CO2(g) + 2H2O(l) =-726.51 kJ·mol-1 任务三: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题型1直接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归纳做题方法 已知:合成氨工业中,合成塔中每生成1 mol NH3,放出46 kJ热量。 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2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归纳做题方法 生物质混煤燃烧是当今能源燃烧利用的最佳方式之一,但生物质中氯含量较多,燃烧过程中会 形成金属氯化物(如NaCl)和Cl2等物质,对金属炉壁造成腐蚀。 2H2O2(l) === 2H2O(l)+O2(g) ΔH1 =-196.46 kJ·mol-1 H2(g)+1/2O2(g) === H2O(l) ΔH2 =-285.84 kJ·mol-1 Cl2(g)+H2(g) === 2HCl(g) ΔH3 =-184.60 kJ·mol-1 在催化剂作用下,用H2O2(l)可除去上述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l2。依据上述已知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题型3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进行计算。归纳做题方法 研究大气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是SO2和H2S)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 气中H2S经两步反应氧化成SO42-,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复习提纲(精华版)

通用技术复习提纲 1 技术及性质 一、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社会、自然 技术的作用: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其培养目标是提高技术素养 技术最早源于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和与野兽搏斗的基本的生存需要一般街道上路灯照明选用的是金属卤化物灯 二、技术的性质 目的性 创新性创新是技术的核心,也是设计的核心 综合性(跨学科)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 两面性 专利性:产生时间:1790 对象:技术活动的成果 知识产权保护的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专利申请过程:提交申请→受理→初审→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实质审查→授权 设计过程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设计中的人际关系 “机”不仅指机器,还包括一切和人有关系的物品 人际关系需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汽车的颜色从安全到不安全的排序:白、红、黄、蓝、灰、绿、棕 三、设计的一般原则 创新原则创新是设计的核心,也是技术的核心 实用原则物理功能(可靠性效率精度构造性能) 生理功能(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 心理功能(造型色彩肌理和装饰诸要素给人以愉悦感) 社会功能(产品象征或显示个人价值兴趣爱好社会地位) 设计的根本是实用 经济原则提高功能成本比 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四、设计的一般过程 1.发现与明确问题 ⑴发现问题 问题的来源:⑴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遇到的问题; ⑵由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⑶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观察日常生活(无意、偶尔,或有目的、有计划); 收集和分析信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 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⑵明确问题 ①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 判断内容是否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提出的目的 判断问题的价值: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是否已经解决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是否是主要问题能否解决投入与产出比例 ②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 2.制定设计方案 ⑴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 ①收集信息(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资料、收听广播看电视、浏览互联网) ②设计分析 ③方案构思 ④方案呈现(把模糊设计、草图具体化) ⑤方案筛选 ⑵设计三要素:物人环境 ⑶方案的构思方法 ①草图法(画) ②模仿法(仿)可以依葫芦画瓢,形状功能不变 ③联想法(移)知识的迁移,本质改变 ④奇特性构思法(破)突破常规 ⑷方案的比较与权衡:表格法坐标法 ⑸常见的思维方式:定势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 3.制作模型或原型(绘制图样→制作模型或原型) ㈠绘制图样 ⑴正等轴测图:各夹角为120°图上尺寸=实际尺寸 ⑵常见的技术图样 ㈡制作模型或原型 金属加工工艺:下料→划线(钢直尺、划针)→锯割(远端起锯)→锉削(左手施力大到小,右手施力小到大,使锉刀平稳而不上下摆动)→画园(筒)中心线→冲眼→钻孔(不能戴手套,不能直接用手拿工件,不能披头散发)→孔口倒角→攻丝→倒角→连接→淬火→电镀→喷漆 4.测试评估及优化(最关键过程) ⑴测试 四种试验类型: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 五种试验方法:优选试验法模拟试验法虚拟试验法强化试验法移植试验法○对安全帽进行的超载试验是一种预测试验 5.编写产品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的作用:了解产品的特性;使用户安全地使用产品;使用户正确地使用产品

高中通用技术 复习提纲

高中通用技术复习提纲 一、知识梳理 1、技术的概念: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 2、技术发明与创新的动力:。 3、技术的性质:技术具有、、、和专利性。 4、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技术则侧重利用和合理的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更多的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技术则通过实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联系,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 技术发展也促进科学的应用与延伸。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推动科学进步。 5、技术试验的概念及重要性: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试验。技术试验是技术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推广等活动中,它不仅是对技术成功与否的验证,更是发现问题、探究规律、优化技术的关键。 6、技术试验的分类:根据应用的范围不同进行分类,如农业试验、工业试验、国防试验、科学技术试验等;还可以根据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 7、常用的技术试验方法:①优选试验法(水稻的对比试验。);②模拟试验法(汽车的碰撞试验。);③虚拟试验法(用计算机模拟“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表面的场景效果。);④强化试验法(检测产品的抗压性能。);⑤移植试验法(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⑥创新转化试验法;⑦中间试验法;⑧工业试验法。 ⑷、技术试验的步骤:制定试验计划→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⑸、技术试验者应具有的基本品质: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顽强的毅力。 8、设计的概念: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9、技术与设计的关系: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关键。①设计是推进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②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③设计促进技术的革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高考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整理(知识主干).资料

通用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的关系 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需要着衣裳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2)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3)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 (4)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5)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6)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通讯技术。 技术的作用: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为: (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例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 绿色产品: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的总称。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例如:助听器的发明。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3、技术的综合性 (1)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展,科学是回答“为什么”);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侧重改造和利用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天印中学2010届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主备人:李松 2009-12-1立体几何2) 课题: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B 级) 【教学目标】 1. 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论证和解决有关问题; 2. 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论证和解决有关问题。 〖走进课本〗——知识整理 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 ; ; 三种 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用符号表示为 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用符号表示为 4.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有符号表示为 5.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有符号表示为 〖基础训练〗——提神醒脑 1.直线a ⊥平面α,直线α||b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A.b a || B. b a ⊥ C. b a ,一定异面 D. b a ,一定相交 2.如果直线a 平行于平面α,则( ) A.平面α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平行; B. 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与a 平行; C. 平面α内不存在与a 垂直的直线; D. 平面α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垂直; 3.若直线a 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a 与α的位置关系是( ) A.α||a B. α?a C.α||a 或α?a D. α?a 4.已知直线b a ,和平面α,那么b a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的条件是( ) A.α||a ,α||b B. α⊥a ,α⊥b C. α?b 且α||a D. b a ,与α成等角 5.以下六个命题: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①两个平面分别与第三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两条交线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②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③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④一个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⑤与同一条直线成等角的两个平面平行; ⑥一个平面上不共线三点到另一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2020年整理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二复习提纲.pdf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 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结构的五种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 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结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 如实心墙、大坝等。 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 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 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如埃菲尔铁塔等。) 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的能力。 、②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③。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①、②、③ 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类:和。 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外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如:门与门框的连接 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如:榫接、胶接、焊接 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也直接影响事物的功能。 符合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和要求,因素,公众和使用者 对设计对象的控制要求和一定的等。 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 ——与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合理性、工艺精湛程度等。文化角度:文化寓意与传达,美学原则,反映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特征,个性特征等。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 一、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1、流程的含义:a 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包含环节与时序。 2、流程对生活工作、生产的意义:b 对生活工作: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使我们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碘盐和味精佐料的加放流程、青霉素注射流程等) 对生产: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 (例:自动流水生产线的发明、农业庄稼的种植流程) 流程中工序的作业方式——串行和并行。 上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串行。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并行。 3、时序与环节:a ⑴时序: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例:买票→候车→检票→上车。) ⑵环节: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4、常见的流程表达方式(流程图):a 流程图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模型表达、动画演示等。 5、流程图的识读和分析:c 识读流程图的要点:⑴找流程的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⑵弄清流程中时序的体现与特征;⑶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不同的流程,产生的效益往往不同,“理解流程就是质量”、“流程就是效益”等。 二、流程的设计 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c 总体上:流程设计应该要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 具体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和资金、环境等。 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方法。 工艺:不同产品的工艺要求各异,流程设计也不同。 设备:生产设备的水平往往决定了流程的自动化水平。 人员和资金:不同的技术水平和必要的资金影响生产的过程、质量和周期。 环境:关注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环境对生产的反作用。 2、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a——见右图 注:流程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环节和时序;对于有严格时间 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3、简单流程的表达:c 画流程设计框图的一般方法:⑴根据对事物的内在属性和 规律的分析,以及有关的考虑,将流程的全过程,按每个阶段 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分解为若干小过程——环节,并用方框 表示环节。⑵按照每个小过程应该经历的时间顺序,将各环节 依次排开,并用箭头线连接起来。 例:小铁锤的锤头加工流程图:下料→划线→锯削→锉削→划螺孔中心线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高考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整理(知识主干)---副本

通用技术复习资料 一、技术的价值: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1、技术与人的关系 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需要着衣裳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2)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3)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 \ (4)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5)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6)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通讯技术。 技术的作用: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为: (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

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例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 绿色产品: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的总称。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例如:助听器的发明。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学案

B1U5&B2U1能力提升案 【使用说明】 限时闭卷完成;要求:规范、高效、书写认真。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篇,每小题2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A Language Programme for Teenagers Welcome to Teenagers Abroad! We invite you to join us on an amazing journey of language learning. Our Courses Regardless of your choice of course, you’ll develop your language ability both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Our Standard Course guarantee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your confidence in a foreign language, with focused teaching in all 4 skill areas----speaking, liste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Our Intensive Course builds on our Standard Course, with 10 additional lessons per week, Students are placed into classes according to their current language skills. The majority of them take an online language test before starting their programme. However, if this is not available, students sit the exam on the first Monday of their course. Learning materials are provided to students throughout their course, and there will never be more than 15 participants in each class. Arrivals and Transfer Our programme offers the full package —students are taken good care of from the start through to the very end. They are collected from the airport upon arrival and brought to their accommodation in comfort. We require the student’s full details at lea st 4 weeks in advance. Meals/Allergies(过敏)/Special Dietary Requirements Students are provided with breakfast, dinner and either a cooked or packed lunch(which consists of a sandwich, a drink and a dessert). Snacks outside of mealtimes may be purchased by the student individually. We ask that you let us know of any allergies or dietary requirements as well as information about any medicines you take.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allergies and/ or dietary requirements, an extra charge may be made for providing special food. 1. How does Intensive Course differ from Standard Course? A. It is less effective. B. It focuses on speaking. C. It includes extra lessons. D. It give you confidence 2. When can a student attend Standard Course? A. 13:00-14:30 Monday. B. 9:00-12:30 Tuesday C. 13:00-14:30 Friday. D. 9:00-12:30 Saturday. 3. Before starting their programm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_____. A. take a language test B. have an online interview C. prepare learning materials D. report their language levels 4. With the full package, the programme organizer is supposed to_____. A. inform students of their full flight details B. look after students throughout the programme C. offer students free sightseeing trips D. collect stude nts’ luggage in advance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y require an extra payment? A. Cooked dinner. B. Mealtime dessert. C. Packed lunch. D. Special diet. B Every man wants his son to be somewhat of a clone, not in features but in footsteps. As he grows you also age, and your ambitions become more unachievable. You begin to realize that your boy, in your footsteps, could probably accomplish what you hoped for. But footsteps can be muddied and they can go off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My son Jody has hated school since day one in kindergarten. Science projects waited until the last moment. Book reports weren’t written until the final threat. I’ve been a newspaperman all my adult life. My daughter is a university graduate working toward he r master’s degree in English. But Jody? When he entered the tenth grade he became a “vo -tech” student(技校学生). They’re called “motorheads” by the rest of the student body. When a secretary in my office first called him “motorhead”, I was shocked. “Hey, he’s a good kid,” I wanted to say. “And smart, really.” I learned later that motorheads are, indeed, different. They usually have dirty hands and wear dirty work clothes. And they don’t often make school honor rolls(光荣榜). But being the parent of a motorhead is itself an experience in education. We who labor in clean shirts in offices don’t have the abilities that motorheads have. I began to learn this when I had my car crashed. The cost to repair it was estimated at $800. “Hey, I can fix it,” said Jody. I doubted it , but let him go ahead, for I had nothing to los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