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量词_回_的教学

对外汉语量词_回_的教学

对外汉语量词_回_的教学
对外汉语量词_回_的教学

语言教学研究

odern chinese

2010.06

学习者来说,其主要任务不是去克服母语的“干扰”或

“消极转移”,而是在认知过程中,采取有效地“策略”

或“调解”手段,尽快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

能。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不应忽视母语的作

用,不应否定翻译法教学手段。相反,应该充分肯定,在

教学过程中,使用翻译手段适当地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

换对于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是有益的,同时,通过母

语媒介,对减轻学生形成话语负担和记诵汉语压力,提高

可理解性输出的质量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卞树荣.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6).

[2]蔡季愚.外语教学中翻译法的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2009,(2).

[3]陈贤纯.对外汉语教学写作课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

(5).

[4]李晓琪,章欣.新形势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

2010,(1).

[6]潘文国.论“对外汉语”的学科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

(1).

[7]王薇.一个基于连通主义的二语习得认知过程模型[J].语言教学

与研究,2004,(5).

[8]邢公畹.从对外汉语教学看“语言”“言语”划分的必要性[J].

世界汉语教学,1993,(2).

[9]邢红兵.基于联结主义理论的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框架[J].语

言教学与研究,2009,(5).

[10]徐子亮.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认知心理分析[J].世界汉语

教学,1999,(4).

[11]杨翼.高级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的关系[J].世界

汉语教学,1998,(1).

[12]于海涛.多义范畴理解的语义互参模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3).

[13]张季红.翻译——利用母语促进外语教学的有效手段[J].上海

翻译,2005,(1).

[14]张宁.从联结主义角度看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4).

(孙茂恒 山东烟台 鲁东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264025)

一、量词“回”的渊源

刘世儒先生认为,汉语动量词至迟在魏晋南北朝时代

就已经产生了[1],并已有文献可以证明。如:

(1)不复出场戏,跳场生青草,试作两三回。(《后

汉书·光武帝纪》)

由于“回”所表示的动作的时间比较短,它既可作为

短时量词,也可以表示动作的次数,同时,也可说是计数

量词。因此,量词“回”是短时量词和计数量词的兼类。

(一)“回”作为短时量词

在古代汉语中,“回”作为短时量词相当于现代汉语

的“一会儿”。在现代汉语中,“回”的此用法已衰退,

被“会”所取代。经考证,量词“回”自元代开始出现了

表短时量的用法。如:

(2)丁宁说了一回,分明听了半日,交付与价钞先伶对外汉语量词“回”的教学

□孔令勤

摘 要:量词“回”既可作为短时量词,又可作为计数量词。“回”作量词的用法可归纳为“动词+数词+回”,“数词+回+动词”,“回”的重叠使用,用于章回小说或者评书所分的章节中等五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回”的地位很重要。

关键词:对外汉语 量词 回

言教学研究

odern chinese M

125

XIANDAI YUWEN

2010.06

俐。(高安道《皮匠说谎》)

(3)兀那道旁边一个妇女人,抱着一个小孩儿,将那孩儿放在地上,哭一回去了。(关汉卿《刘夫人庆赏五侯宴》)“说了一回”和“哭一回”都表示时间,但“回”所表示的动作持续的时间很短。“回”的这种用法此后发展颇为迅速。据统计,在《全元曲》中“回”表短时量的用例共43处,而在《水浒传》一书中有近111处[2]。到了明代的作品中,只要是持续性动词差不多都可用“回”来表短时量。如:

(4)说罢,走入去看了一回,便出来。(《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

(5)智深等了一回,掉转身来,看着右边金刚,喝一声道:“你这厮张开大口,也来笑洒家。”(《水浒传》第四回)。

例(4)和例(5)中的“看、等”都可与“回”连用,除此之外,“讲、问、骂、说、谈、踌躇、吃”等也可与“回”连用表示动作持续时间短。到了清代,量词“回”继续发展,可以用“回”来表示短时量的动作很多,这些动作可以是各个方面的。

由于短时量词“会”的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五四以后,量词“回”的短时量用法逐渐衰落。

目前,“回”的短时量词用法,在普通话中已消失,仅仅存在于方言中。

(二)“回”作计数量词

在普通话中,“回”只存在着表计数量词的用法。陈颖在《苏轼作品量词研究》一书中指出,量词“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计数量词的用法还不多见,从那时到唐五代,“回”在所有计数量词中发展最快。据统计,“回”作为计数动量词在《全唐诗》中共出现333次,居专用计数量词之首。[3]到了宋代,“回”作为计数量词更加成熟,用以表示各类动作的次数。

二、量词“回”的使用特征

在《现代汉语大词典》(2002年增补本)中,对量词“回”的解释为:量词,指事情、动作的次数或者是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中的一章。下面先简单介绍“回”作短时量词的用法,然后参照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介绍它作计数量词的用法。

(一)短时量词“回”的使用

短时量词“回”在现代汉语中相当于“会”。

1.持续性动词+“了”+“一回”

如“说了一回”“看了一回”“等了一回”。

2.持续性动词+“了”+“一回”+宾语。

这种格式中的动词后加了宾语,宾语放在句子的最后面。如“说了一回话”“发了一回愣”。

3.持续性动词+宾语+“了”+“一回”

此种用法把宾语放在了动词的后面,上述例子也可以说成“发愣了一回”。

(二)计数量词“回”的使用

按照“回”的使用格式,基本上可归纳为七种用法:

1.动词+“过”+数词+“回”

“回”的此用法是最普通的,“回”在此相当于“次”,在句中作补语。如“去了一回”“说了两回”“问过几回”。

这里的动词应该为持续性动词。当动词后有宾语时,语序可以有两种,一是宾语在前,即“动词+宾语+数词+回”,如“去过北京一回”“看过他三回”;二是宾语在后,即“动词+数词+回+宾语”,如“去过一回北京”“问过两回小王”。吕叔湘先生指出:“‘有一回’用在句首,表示过去某个时候,后面可以停顿。”[4]这种用法在方言中比较多,在普通话中已基本上被“有一次”取代。

2.数词+“回”+动词

此用法也比较广泛,同时,意义也与“次”相似;表示动作重复执行的次数,主要在句中作状语。如“杭州,我一回也没去过”“好几回出门都忘了带雨衣”。

3.“回”的重叠使用

如“回回式”“一回一回式”“一回回式”等,可以在句中作状语。如“别让人一回一回地来催”“一次次的采访,其实就是一回回接触社会”。(徐光春《走过长弄堂》)。这种重叠式,主要出现在方言中。

4.这/这么/那么/怎么+“回”+“事”

用于事情,前面常用“这、这么、那么、怎么”,意义上相当于“件、桩、码”,具有口语色彩。如“这回事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这么回事”“你们俩说的是两回事,不是一回事”。

5.数词+“回”

用于章回小说或者评书所分的章节中,相当于“章”。如“《红楼梦》一共有一百二十回”“我才看到第十回”。

三、对外汉语量词“回”的教学策略

由于量词是汉语富有特色的一种词类,虽然日本、韩国等一些亚洲国家语言中也有量词的使用,但与汉语量词比较起来,还是有很大差异。

(一)正确认识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回”的地位

量词是《汉语教程》中的重点,在《初级教程》中出现有两个计数量词“遍”和“次”,而《中级教程》就出现了量词“回”。在《现代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共列出134个量词,其中动量词有9个:场、次、下、阵、遍、顿、回、趟、番。在HSK考试等级大纲中,甲级语法项

语言教学研究

odern chinese

2010.06

目共出现了5个动量词(次、下、阵、遍、回),3个动量

词重叠(回回、次次、顿顿)。[5]另外,在《对外汉语教学

初级阶段语法大纲》中,关于动量词的几点语法都涉及到

“回”,并明确指出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偏误主要在动量词

“次”与“回”的混用。

(二)几种教学策略的构建

1.归类对比法

归类和对比是两种最基本的学习方法。首先,应该

从词性上归类,“回”作为量词时,先要把它归入专用量

词,然后再进一步讨论它的计数作用。教师在教留学生

时,应该先从词性上加以引导,然后对计数量词归类,比

如“遍、次、趟、阵……”都与“回”的性质相似,有利

于学生进行对比学习。

第一,语言之间的对比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各

种语言的量词系统都是不同的,因此,量词“回”的学习

也需要“对症下药”。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语言进

行对比学习,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母语与汉语量词对比学

习。一般地说,英语中没有量词这种词类,只有表量结

构。而量词“回”在英语中用“time”来表示。比如:他

去过那儿两回。(“He has been there two times.”)使

用的格式就是“动词+数词+回”,与汉语中的结构相似。

不同的是,英语中的“time”,可对应汉语中的许多词。

如“遍、趟、次、回”。

第二,语源上的对比

我们把“回”与“次”都归入了计数量词的范围内,

“回”与“次”都表示动作的次数,并且有时二者可以

互相交换。从语源上认识量词能够帮助留学生正确区分

“回”与“次”。学生可以查字典,找出它们的本义,从

本义出发学习引申义,这样就能从根源上认识“回”与

“次”。“回”的本义是“回转”,后来引申为计数量

词,专用来表示一般动作的“往返”次数。“往返一次”

就叫“一回”。而“次“的本义是“驻扎”,军队驻扎都

是临时的,短暂驻扎后继续前进。驻扎一次,即经历一个

停顿的过程,所以就有了后来表计数量词的“次”,泛指

经历一个过程。如:

(6)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杜甫《漫

兴九首》)

(7)三次论诤退,其志亦刚强。(张籍《祭退之》)

从这两个句子中就可体现出来二者的不同。

第三,语用上的对比

要想区分“回”与“次”,进行语用上的对比也是

“次”则没有限制。据统计,在近15万字的法律、法规性

文件中,未找到量词“回”的用例,“次”则出现了201

次。[6]因此,量词“回”与“次”的使用频率有很大差别,

这也是“回”与“次”的一个重要区分点。

第四,搭配上的对比

通过搭配上的对比,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明确“回”

与“次”的不同点。“次”能与“首、屡、本、各”组合

搭配,而“回”不能。例如:

(8)在这本诗集中,首次发现一首名叫《国际歌》的

诗。(戴厚英《我的旅途》)

(9)他的脚步很轻,近乎于蹑手蹑脚,因而虽屡次摸

到帐前但未惊动屋里人。(王朔《我是你爸爸》)

这两句中的“首次”“屡次”,不能改为“首回”

“屡回”。在修饰名词时,“次”主要表示可以重复出现

的事情:一次机会/两次会议,“回”主要用来计量事情或

章回小说中的一章或书中的一个段落:怎么回事/《红楼

梦》共一百二十回。

2.模仿演示法

我们对量词“回”进行教学时,可以运用场景演示。

让一名学生在教室内“往返一次”,这就叫“一回”。或

者可以通过多媒体中的某些小片段,这些片段中可以含有

“怎么回事”“《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这样的语言,

然后,再针对小片段进行分析量词“回”的用法。

注 释:

[1][3]陈颖.苏轼作品量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3:194.

[2]金桂桃.汉语动量词“回”的短时量用法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

学报,2007,(3):393.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2.

[5]张莹.现代汉语动词计量的语义分析及教学策略[J].华中科技大

学学报,2008,(2):28.

[6]金桂桃.也论“回”与“次”[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

(2):64~65.

参考文献:

[1]陈颖.苏轼作品量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3.

[2]金桂桃.汉语动量词“回”的短时量词用法分析[J].武汉理工大

学学报,2007,(3).

[3]金桂桃.也论“回”与“次”[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

(8).

[4]朱永生,彭增安.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M].上海:学

林出版社,2006.

[5]高文盛.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J].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学报,2008,(2).

(孔令勤 湖北襄樊 襄樊学院文学院 441053)

英汉量词对比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英汉量词对比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课程名称: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任课教师:陈敬玺 学生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学号:201131249 姓名:黄璐 考试日期:2012/2/21 西北大学研究生处制

摘要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对数量概念有着不同的体现形式。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量词十分丰富,而英语词类中却并没有明确划分出这样的一种词类。而正是这个原因,量词成了许多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汉英表量词汇分类和词汇语法特征对比,为对外汉语的量词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尽量降低量词的学习难度。 关键词:量词; 汉英对比; 量词教学 Abstract English and Chinese belong to different language system, which have different forms in the concept of the number.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the grammar of Chinese language is that it has abundant quantifiers. However in English, such a certain vocabulary classification doesn’t exist. By comparing of the Chinese-English vocabulary classification and the vocabulary grammati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tends to offer a basis for reducing the difficulties of learning Chinese qualifiers for foreign learners. Key words:quantifiers;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完整版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 学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法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等。 2、演绎法先展示语法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语法规则,便于学生自行替换、生成和扩展。通常做法是把语法规则归结为若干句型,把句型具体化为一些范句。比如讲“比”字句,教师可以先给格式:A比B+形容词“他比我高。” 3、归纳法先展示一定数量的例证(不能太少),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语法规则。归纳法是我们倡导的语法教学的主要方式,因为这种方法是先大量输入相关的句子,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感知,再来引导学生自己概括特点、分析规律,学生容易得到验证,对规律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 4、对比法有点儿比较贵这儿东西有点儿贵这儿的东西比较贵便宜-------------这儿的东西比较便宜通过以上汉语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有点儿”常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而“比较”后面的形容词好坏都能说。 5、情景导入法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教师:XX昨天来了没有学生:他昨天没来。教师:哦,他昨天没来。XX,你去哪了这种闲聊实际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本文转自: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心)

对外汉语量词“回”的教学

对外汉语量词“回”的教学 量词“回”既可作为短时量词,又可作为计数量词。“回”作量词的用法可归纳为“动词+数词+回”,“数词+回+动词”,“回”的重叠使用,用于章回小说或者评书所分的章节中等五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回”的地位很重要。 标签:对外汉语量词回 一、量词“回”的渊源 刘世儒先生认为,汉语动量词至迟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已经产生了[1],并已有文献可以证明。如: (1)不复出场戏,跳场生青草,试作两三回。(《后汉书·光武帝纪》) 由于“回”所表示的动作的时间比较短,它既可作为短时量词,也可以表示动作的次数,同时,也可说是计数量词。因此,量词“回”是短时量词和计数量词的兼类。 (一)“回”作为短时量词 在古代汉语中,“回”作为短时量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会儿”。在现代汉语中,“回”的此用法已衰退,被“会”所取代。经考证,量词“回”自元代开始出现了表短时量的用法。如: (2)丁宁说了一回,分明听了半日,交付与价钞先伶俐。(高安道《皮匠说谎》) (3)兀那道旁边一个妇女人,抱着一个小孩儿,将那孩儿放在地上,哭一回去了。(关汉卿《刘夫人庆赏五侯宴》) “说了一回”和“哭一回”都表示时间,但“回”所表示的动作持续的时间很短。“回”的这种用法此后发展颇为迅速。据统计,在《全元曲》中“回”表短时量的用例共43处,而在《水浒传》一书中有近111处[2]。到了明代的作品中,只要是持续性动词差不多都可用“回”来表短时量。如: (4)说罢,走入去看了一回,便出来。(《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 (5)智深等了一回,掉转身来,看着右边金刚,喝一声道:“你这厮张开大口,也来笑洒家。”(《水浒传》第四回)。 例(4)和例(5)中的“看、等”都可与“回”连用,除此之外,“讲、问、骂、说、谈、踌躇、吃”等也可与“回”连用表示动作持续时间短。到了清代,量词“回”继续发展,可以用“回”来表示短时量的动作很多,这些动作可以是各个方面的。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法 2、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等。 3、 4、2、演绎法 5、先展示语法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语法规则,便于学生自行替换、生成和扩展。通常做法是把语法规则归结为若干句型,把句型具体化为一些范句。 6、比如讲“比”字句,教师可以先给格式: 7、A 比B+ 形容词 8、“他比我高。” 9、 10 、?3、归纳法 11 、?先展示一定数量的例证(不能太少),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语法规则。归纳法是我们倡导的语法教学的主要方式,因为这种方法是先大量输入相关的句子,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感知,再来引导学生自己概括特点、分析规律,学生容易得到验证,对规律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 12、 13 、?4、对比法

15、有点儿 比较 16、 贵 17、 这儿东西有点儿贵 18、 这儿的东西比较贵 19、 20、便宜 21、 22、这儿的东西比较便宜 23、通过以上汉语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有点儿”常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而“比较”后面的形容词好坏都能说 24、 25、5、情景导入法 26、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 27、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 教师:XX昨天来了没有? 28、 学生:他昨天没来。 29、 教师:哦,他昨天没来。XX,你去哪了? 30、 31、这种闲聊实际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本文转自: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心)

对外汉语量词_回_的教学

语言教学研究 odern chinese 2010.06 学习者来说,其主要任务不是去克服母语的“干扰”或 “消极转移”,而是在认知过程中,采取有效地“策略” 或“调解”手段,尽快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 能。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不应忽视母语的作 用,不应否定翻译法教学手段。相反,应该充分肯定,在 教学过程中,使用翻译手段适当地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 换对于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是有益的,同时,通过母 语媒介,对减轻学生形成话语负担和记诵汉语压力,提高 可理解性输出的质量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卞树荣.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6). [2]蔡季愚.外语教学中翻译法的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2009,(2). [3]陈贤纯.对外汉语教学写作课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 (5). [4]李晓琪,章欣.新形势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 2010,(1). [6]潘文国.论“对外汉语”的学科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 (1). [7]王薇.一个基于连通主义的二语习得认知过程模型[J].语言教学 与研究,2004,(5). [8]邢公畹.从对外汉语教学看“语言”“言语”划分的必要性[J]. 世界汉语教学,1993,(2). [9]邢红兵.基于联结主义理论的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框架[J].语 言教学与研究,2009,(5). [10]徐子亮.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认知心理分析[J].世界汉语 教学,1999,(4). [11]杨翼.高级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的关系[J].世界 汉语教学,1998,(1). [12]于海涛.多义范畴理解的语义互参模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3). [13]张季红.翻译——利用母语促进外语教学的有效手段[J].上海 翻译,2005,(1). [14]张宁.从联结主义角度看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4). (孙茂恒 山东烟台 鲁东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264025) 一、量词“回”的渊源 刘世儒先生认为,汉语动量词至迟在魏晋南北朝时代 就已经产生了[1],并已有文献可以证明。如: (1)不复出场戏,跳场生青草,试作两三回。(《后 汉书·光武帝纪》) 由于“回”所表示的动作的时间比较短,它既可作为 短时量词,也可以表示动作的次数,同时,也可说是计数 量词。因此,量词“回”是短时量词和计数量词的兼类。 (一)“回”作为短时量词 在古代汉语中,“回”作为短时量词相当于现代汉语 的“一会儿”。在现代汉语中,“回”的此用法已衰退, 被“会”所取代。经考证,量词“回”自元代开始出现了 表短时量的用法。如: (2)丁宁说了一回,分明听了半日,交付与价钞先伶对外汉语量词“回”的教学 □孔令勤 摘 要:量词“回”既可作为短时量词,又可作为计数量词。“回”作量词的用法可归纳为“动词+数词+回”,“数词+回+动词”,“回”的重叠使用,用于章回小说或者评书所分的章节中等五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回”的地位很重要。 关键词:对外汉语 量词 回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类课堂游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10类课堂游戏 2011-02-1516:34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10类课堂游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课堂教学游戏,适用的范围各不一样,优劣皆有,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应用于生词、拼音、句子或课文教学。 一、拍“苍蝇”。用报纸和硬纸片做成苍蝇拍,学生两人或三人一组,将黑板上生词当作“苍蝇”,听到其他同学念出生词,以最快的速度拍中者胜出。 二、向前进。两人或三人一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到老师出示的生词、短语或句子,以最快的速度读对者向前走一步,最先到达终点者胜出。 三、不到长城非好汉。类似于游戏2,换汤不换药。黑板上画出由很多台阶组成的长城,每抢答对一个问题,可以向上一台阶,最先登上长城顶峰者胜出。 四、消失的生词。从数个或一叠生词卡中抽出一两个,让学生说出被抽出的生词。(要求学生对生词充分熟悉理解后,才能进行) 五、猜猜猜。看老师的嘴形、表情、动作,猜出生词。(如果学生水平较好,可将难度增至短语、句子) 六、找朋友。一半学生手持拼音卡,一半学生手持生词卡,在规定时间内生词和拼音要互相找到对方,并站在一起。 七、点名喽!每个学生一张生字卡,卡上生词为学生临时名字,老师念“**”,手持“**”的学生就要高举生词卡,并大声而准确地读出来,其他学生跟读一遍;若被点到名而没反应过来或是读错,则失去生词卡,并罚读三遍老师指定的生词、短语或句子。 八、蹲蹲蹲。以个人或组为单位,每个单位以生词命名,“**蹲,**蹲,**蹲完☆☆蹲。”“☆☆蹲,☆☆蹲,☆☆蹲完※※蹲。”依此类推,一个接一个。反应不过来或是说错的,

回答老师的提问,以示惩罚。 九、团结就是力量。以组为单位,人手一张字条,上面是一个句子的某部分,在规定的时间内讨论,拼出完整的句子,派一个组员写于黑板上。 十、PK赛。两队人马站在台前,读得较好那一队可以坐回座位上,读得较不好的继续跟下一队PK。这里的学生比较懒,谁都不愿意一直站在台前,当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认真读。 来源:上海儒森对外汉语文化交流中心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性质:是汉语作为外语或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理论基础/支柱: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汉语语音的特点:1、音节有声韵调构成。 2、声母可按发音部位(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根音等)和发音方法(塞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擦音等)来分类或分组。 3、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4、拼音方案类似音标,只有注音作用。 直接法: 代表人物:1、贝力子 2、叶斯珀森 3、帕默 4、韦斯特 5、艾克斯利 对直接法的评价(可能出判断题): 成就:1、提倡“言语——语言——言语”的学习途径,利用直观手段。 2、整套的练习体系和影响广泛的教材。 不足:1、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没有认识到成年人学习外语的特点,抑制成年人认知能力的发挥。 2、偏重经验,忽视感觉及对语言的理性认识。 听说法:是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 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理论基础:1、语言学方面:结构主义语言学(龙菲尔德) 2、心理学方面: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6、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视听法:是将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 基本原则:1、培养听、说、读、写言语习惯 2、语言和情景相结合 3、排除母语和文字为中介 4、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有控制地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 自觉对比法(附自觉实践法)P28-30 认知法:是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的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 则,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因人脑的认知活动依靠符号来编码或解码,故又称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基本原则:1、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 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利用母语 5、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 6、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 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1、汉语各要素的教学任务、原则和方法 (1)语音 A、语音教学的任务和目的:使学习者掌握汉语普通话标准、正确的发音及语音系统。 B、通常认为语音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a、单音教学(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 b、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 c、循序渐进 d、理解与发音相结合 e、机械性练习与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 C、辅音和声母教学:辅音不同由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特别注意:送气音&不送气音;清音&浊音; D、元音和韵母教学:韵母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 E、声调教学 (2)词汇 A、词的选择:确定要教的词的范围。选择所要教的词汇的标准:a、频率b、范围c、可用性d、覆盖率e、熟悉程度f课堂交际用途g、可学性。二语教学中的选词标准:a、常用和构词能力强b、考虑学生的特殊需要和教学的特殊需要 B、词汇量的控制:决定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学习时限

国家汉办制定的留学生长期进修大纲:初等2500个,中等5000个,高等8500个 C、词义解释的方法:a、实物或图片解释b、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解释c、用语素义进行解释d、类比e、叙述情境f、用学生已掌握的语言解释。 词汇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a、翻译法b、直接法c、语素法d、语境法e、词根法f、词源法g、搭配法h、话语联结法i、比较法j、用话题词汇核对表k、循序渐进l、数量与质量相结合m、课上、课下结合n高复现率 D、词汇练习:常用的练习方法是―― a、感知性练习b、理解性练习c、 模仿性练习(语音模仿和汉字书写模仿)d、记忆性练习e、应用性练习 (3)语法 A、语法是语言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总汇。任务和目的 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语法规则进而理解目的语本身,并正确表达遣词造句。 B、语法教学的内容: a、把词组织成词组的规则 b、把词和词组组织成句子的规则 c、把句子组 织成语段的规则d、把语段组织成语篇的规则 C、重点语法项目的选择:两个标准――选择的项目要能体现语法系统的总 体特征;选择的项目应是学习者的难点。重点语法项目举例:量词用法;形容 词谓语句;无标记被动句;把字句;了着过用法;比较句;方位词用法;长定语;三位数以上的大数目,等等。 D、语法点的编排:a、先易后难b、在不违背上一条原则的前提下,尽可 能把相关的语法点组成一个系列,连续编排。 E、语法点的解释和练习 教语法的方法三种:A、归纳法,先给例子,后总结规则。B、演绎法,先 给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C、引导性的发现法,结合两种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类推,自己发现语法规则。

对外汉语教学之初级汉语语言项目

初级汉语语言项目(400学时) 一.第一阶段 (1)基本语序:主语+谓语+宾语:我学习汉语。/ 我很忙。 (2)“是”字句(一):我是学生,我不是老师。 (3)“是”字句(二):这本书是我的。/ 这本书是新的。 (4)“有”字句:我有汉语书,没有英语书。 (5)形容词谓语句:我很忙,他不忙。 (6)动词谓语句:我学习汉语,不学习英语。 (7)名词谓语句:我北京人,他不是北京人。/ 现在八点十分,不是九点十分。(8)主谓谓语句:我身体很好。/ 他学习很努力。 (9)双宾语动词谓语句:老师教我们汉语。/ 我问老师一个问题。 (10)用“吗”的疑问句:你是学生吗?/ 你忙吗? (1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不能用“吗”):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1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 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1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14)用“几”和“多少”的疑问句:你有几本书?/ 这本书多少钱? (15)用“------,好吗?”提问:我们去商店,好吗? (16)定语:1.的+名词:这是我的书,那是王老师的书。(领属关系) 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他是汉语老师。(说明性质)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亲属或单位) 3.数量词、指示代词作定语:他有一个中国朋友。/ 这本词典很好。/ (17)状语: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我们努力(地)学习汉语。 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 4.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我从美国来。/ 我跟他一起去商店。/ (18)表示存在的“在”、“有”、“是”: 1.人/ 事物+在+处所:他在学校。/ 我的本子在老师那儿。 2.处所+有+人/ 事物:教室里有三个人。/ 教室前边有一个图书馆。 3.处所+是+人/ 事物:教室里是留学生。/ 教室前边是一个图书馆 (19)程度补语:动词+得/ 不+ 形容词 1.动词后没有宾语:他学汉语,他学得很好。你学得好不好? 2.动词后有宾语的三种形式: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 汉语他学得很好。(宾语提前) 他汉语学得很好。(宾语提前) (20)称数法:1。十进法2。钱的计算 (21)年、月、日、星期、时的顺序 (22)能愿动词:想、要;会、能、可以;应该、必须 (23)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边、面)(24)量词:个、本、张、把、件、节、口、篇、位、些、公里; 元(块)、角(毛)、分;点(钟)、刻、分 (25)连词:和、跟、或者、还是---- // 介词:在、从、跟、给、往、向、对二.第二阶段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赵金铭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之由来及发展 1、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2、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根据国外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提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简况》提出:“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专门的人才。”此后,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创刊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世界汉语教学》(1987)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华语教学出版社(1986);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1984)。专家言论:王力:“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朱德熙:“实际上,这是一门学问。在国外已经变成了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王还:“如果教外语是一门科学,我们教汉语就是作为一种外语来教,自然也是一门学问。”1983年又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学科归属: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下属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研究对象: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都归属于应用语言学。(杨庆华,1995)出于汉语的习惯,我国学者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定名为:“对外汉语教学”(崔永华,1997) 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化。语言教学,是应用语言学中最老的一个分支。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以语言教学为对象的应用学科。 “两属性,三要素”说:学科以汉语为主,以对外教学为用。汉语是学科的本体属性,是学科构成的第一要素。对外教学是学科的应用属性,“对外”是学科构成的第二属性,“教学”是学科构成的第三要素。(邢福义)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框架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从根本上说,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对外汉语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语音与韵律,了解汉语词语用法与搭配习惯,明白造句原理与句子的组装规则以及正确得体的汉语表达方法,从而养成新的语言习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陆俭明论及对外汉语研究的建议:“研究工作应仅仅围绕…怎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外国学生尽快学好汉语?这么一个问题。首先需做基础研究,其次需要加强汉外对比研究和外国学生偏误分析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再其次,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编订出各种门类的高质量教材。最后,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教学法”(陆俭明,1999) 综观全局,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研究: 第一层面——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第二层面——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为心理学。 第三层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为教育学。 第四层面——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技巧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技巧 一、展示汉字的技巧: 展示汉字,是将生字的形、音、义三方面初次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汉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常用的展示汉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看图识字 通过图片显示字义,旁边(或另外)书写汉字,并且注明(或读出)字音。展示的方法是:出示图片,指示字形,读出字音。学生通过画面,对字义一目了然。在图形旁给汉字,用图片来揭示字义,看图识字。 2、板书出字 教师将所要学习的汉字直接书写在黑板上(有条件的,也可用投影仪等),达到介绍汉字的目的。 1)板书方法 例如在教写“汉语”两字时,教师可以当堂板书,板书时可以边写边念出笔画或部件名称并介绍字义、字音: 如,“汉han,汉语的汉,点,点,提,横撇,捺,这个字念汉……” “语,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上边是三、四、五的五,下边是一个口,这是汉语的语,语言的语……” 在开始阶段,可以用带“米”字格或“九宫格”的黑板书写,让学生直观地看出汉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位置。 2)板书顺序 A、按课文中生词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 在汉字直接与课文有关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B、按部件排列 如果是分技能授课的以教授汉字为目的的单纯的汉字课,教师在板书时可以根据汉字特点,将包含有相同部件的字写在一起(如“汉、清、泪”等)。 C、按同音字排列 将同音字写在一起(如“青、清、轻”等)。 D、按结构排列 将一课中要讲授的生字依结构归类,结构相同的放在一起。(如上下结构:“音、字、是”。包围结构:“近、建、这”等)这种有针对性的排列易于教师讲解,也便于学生掌握。

3、卡片示字 课前将汉字书写在卡片上,上课时出示给学生,起到展示汉字的作用。 1)制作卡片的式样 卡片有多种制作方法,基本上是从汉字音、形、义三方面的关系来考虑。 2)使用卡片的方法 使用卡片展示汉字有两种方法: A、先拼音后汉字 先出示卡片写有拼音的一面, 请学生读,同时教师给出字义;然后翻过卡片,给 学生展示字形,达到音、形、义的全面介绍。 B、先汉字后拼音 先出示卡片写有汉字的一面, 让学生直接看汉字, 同时可以适当结合字形给出字 义,然后翻过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出声来。 4、以旧带新 利用学过的汉字、部件及汉字结构知识引出新字。这种展示可以从部件、结构、字音等多方面入手。 1)用旧笔画引出 例如已经学过“字”,在教“学”时就可以以旧带新。 2)用旧部件引出 例如已经学过“汉、请”两字,现在学习“清”。教师可以板书:汉—请 清。 3)用旧结构引出 例如学过“谢”字,在教“树”字时就先板书以上两个字,按结构写出,然后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这两个字都是由三部分组成。 4)旧字音引出 例如学过“青”字,又要学习“清、轻”字教师可分别板书这三个字,然后指出:“这是青年的”青”,这两个字和”青”的读音一样。 5)旧字义引出 例如已经学过“江”字,现在学习“湖、海”。教师可以说:很大的、流动的水是“江”,知道“湖”是什么意思吗?……那么,比…湖?还大的,大片的水叫什么?……“海”。 利用汉字规律,及时总结归纳新旧知识,是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不断在新知识里复习旧知识,从旧知识里总结引发出新知识,才能温故知新,使学生对汉字的内部构造逐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二、解释汉字的技巧 ?所谓解释汉字,是指根据汉字的特点,对所要教授的汉字的形、音、义三方面进行分

对外汉语形状量词教学初探-最新教育资料

对外汉语形状量词教学初探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行为的数量单位的词,是汉藏语系中具有光鲜特色而又占据极其严重地位的词类。由于量词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在印欧语系国家的语言中极为珍稀甚至几乎为缺项,量词的学习无疑给外国留学生造成了很大困扰,因此,量词的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引起了相关教师和学者的重视。然而纵观汉语量词的研究历程,对外汉语教学的量词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面狭隘,使其远远滞后于本体研究,这不仅不能满足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因此基于外国留学生的汉语量词研究亟待突破。 本文以汉语量词中的形状量词为研究对象,在对形状量词的定义和分类进行归纳的基础上,选取了某些多见且意义相近的形状量词,并对这些量词进行了区别分析,以期能为形状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形状量词的界定和分类 (一)形状量词的界定 汉语形状量词的界定和量词的定名一样,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争论研究才慢慢得以确立,后为各专家学者所认同接受,但针对形状量词下各小类的详尽细分至今仍存在分歧,而且各家有各自的标准和依据,都存在其合理性。下面就有关形状量词的界定过程,简单概括如下表: 某种事物因其占有的空间范围而显示出来的特征称为物体的形状特征,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上几位学者都强调了部分汉语量词具有显示事物外形的语义特征。因此,在语义上能够体现出这种空间性特征的名量词称之为形状量词。 (二)形状量词的分类 事物在外形上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基于事物的外形特征对和其搭配的量词进行归纳分类,提出大致可以将汉语中的形状量词归纳为以下四类: 1.点状形状量词:仅把物体所占的空间范围定位为一个点,忽略其在三维上的特征。如:颗、粒、滴、丸等。

对外汉语教学法题库

对外汉语教学法题库 1、教学法的理论支柱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和教育学理论。 2、国外外语教学法按照语言教学特征可分为四大流派,他们分 别是、、、。 3、听力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有三个阶段,就是、、。 4、认知风格有三对,即,、、。 5、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6、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以教师为。 7、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按照教学目标来分,可以分成两大系统,分别是和。 8、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为中心,以为主导。 9、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做到结合,结合 10、话语产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 11、影响听力理解的客观因素有、、和。 12、语言教学法的三大理论基础是、和。 1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和。 14、我们常用的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 15、直接法是作为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 物有贝力子等。 16、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 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 17、课堂教学可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

18、教师提问的方法主要有:、、 19、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方法上,有: 等。等。 、、 20、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 主要途径。 21、水平测试和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 的测试 22、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内容上分,有:、、 。 23、会话训练的一般方法有:、、。 24、教学内容结束的主要形式有:、、。 25、听力课的课堂教学有、、几个阶段 26、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试题。 ①语言的的本质特点决定了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 语言交际能力。 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产生于法国。《新概念英语》是这种教 学法的典型教材。 ③认知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 ④第二语言教学法之所以形成各种流派,除了各个历史时期的 语言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产生了重要作用外,及 其他相邻学科的发展及研究成果也对其产生了影响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doc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 课程学时:34学时(周2学时) 课程编号:55762204 课程学分:2学分 一、课程说明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由语言、文化、教学技能等课程构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一门集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于一体的重要课程。通过课堂讲授、教学实践,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基本理论、教学体系;学习和掌握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规律、方法和策略,并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规律和方法指导汉语语法的教学实践,具备较高的驾驭语法知识、解决语法问题和组织语法教学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将讲授、讨论、课堂教学演练与实地教学观摩相结合,注重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大纲适用于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的特点,突出运用和实用特征,轻理论、重实践,只介绍相关的基本理论,通过增加教学录像观摩、实际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观摩的次数以及使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实际语法教学技能,成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上手者”。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论(4学时) 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教学内容涉及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别,教学语法的研究领域,几组二语习得术语、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以及中介语等内容。理论略讲,每次课为学生安排30分钟的教学录像观摩,为学生提供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实例和典范。 第二章汉语语法教学的理据与方法(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问题;语法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教学内容涉及如何依据汉语

具象型特性确定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点与策略,展示语法点的技巧、解释语法点的技巧、练习语法点的技巧以及归纳语法点的技巧等。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教案写作(4学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案写作的基本步骤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志愿者培训的教案模式为主,不同授课内容,教案具体形式略有不同。定期安排学生写教案,让学生熟练掌握此项基本教学技能。 第四章量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汉语量词的基本知识,学习者学习量词时的主要偏误类型,量词的认知性教学,动量词的教学等。其中量词的认知性教学、相近名量词的对比教学和动量词的教学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课前采用案例分析法,学生尝试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师总结。 第五章副词、区别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主要讲授汉语副词基本知识,学习者习得汉语副词常见偏误类型,副词教学的知识要点,相近副词辨析;区别词的定义,学习者习得区别词的常见偏误类型,区别词的教学策略。其中相近副词辨析和区别词的教学策略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六章汉语虚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介词及其短语教学以及汉语助词的教学。内容包括介词及其短语的基本知识,习得者的主要偏误类型,介词教学应侧重的方面,介词比较教学;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助词的主要偏误类型和教学策略。其中介词教学,介词比较,助词的教学策略是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第七章汉语补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教学。内容包括什么是结果补语,主要偏误类型,结果补语的教学要点,结果补语的主要操练模式;什么是趋向补语,主要偏误类型和主要问题,教学的重点、难点,具体教学技巧。其中结果补语的教学要点、主要操练模式、趋向补语的主要存在问题和具体教学技巧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八章汉语句式教学要点与策略(6学时) 主要讲授汉语“把”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内容包括“把”字句的主要特征,主要偏误类型,“把”字句的教学要点和策略;汉语“比”字句概说,“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等。其中“把”字句的教学要点和策略、“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除以上教学内容外,本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常设置讨论题,课后适当留作业。本学期的教学过

浅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

2007年9月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Sep.2007 第23卷第3期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V ol.23 No.3 收稿日期:2007-06-28 作者简介:郭晓沛(1981—),女,河南许昌人,长春师范学院助教。 55 浅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 郭晓沛,蔡文丰,于 为 (长春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摘 要:量词是汉语学习的难点,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本文选择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作为研究点,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作一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量词;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6531(2007)03—0055—03 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或者与留学生日常交往中,经常会听到或者看到留学生使用这样的句子: 在布达拉宫我们遇到一个老学者和他的一个儿子。 我们把这一把鲜花献给了一个我们尊敬的好老师。 在中国的大街上我经常看见许多个人围在一起吵架。 我吃惊了,没想到他们这么年轻就结婚了,原来他们是一双夫妻。 我的同屋病了,他的女朋友来我们房间看了他一遍。 我生日的时候我的男朋友送给我一枝漂亮的花瓶。 …… 诸如此类的句子很多,这些句子听起来都有些别扭。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句子都和汉语的量词有关。有的留学生在所有需要用量词的地方都用量词“个”,有的留学生误用、错用量词。在我刚接触到对外汉语教学时,听到这些句子我觉得不可思议。后来随着对对外汉语教学了解的增多,我了解到很多留学生的母语中没有量词;有的留学生的母语中虽然有起表量作用的词,但没有量词这个术语;有的留学生的母语中虽然有量词,但是和汉语中的量词不同。这使得汉语量词的学习对留学生来说十分困难,量词成了留学生汉语学习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词类之一。一方面量词是汉语学习的难点,另一方面它却是汉语本身的一个特点。自然它既是汉语语法和词汇研究的重点,也是我们对外汉语研究和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因此,本文选择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作为研究点,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作一简单的梳理。 一、《大纲》中规定的量词与教材中出现的量词比较 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共有量词136个,分散在甲、乙、丙、丁四个级别的词汇项目中。但是我们发现几本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材如: 《新实用汉语课本》(刘珣)、《初级汉语课本》(鲁健骥)、《桥梁》(陈灼)中都只出现了有限的一些量词,与大纲里规定的量词不太协调。 表1 :《大纲》规定的四个词汇级别中量词的数量及比例 量词级别 甲级量词 乙级量词 丙级量词 丁级量词 《大纲》规定的量词 58 46 22 10 各级量词占总量词数的比例 42.6% 33.8% 16.3% 7.3% 表2 :三部教材中各级量词的数量及占《大纲》规定的本级量词的比例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 1.介绍与说明:“是”字句 (1)基本句式:肯定式:A是B。否定式:A不是B。疑问式:A是B+吗?(2)用法:介绍或说明自己或他人的身份;说明时间;说明处所;说明或介绍国籍与籍贯。 2.疑问句(1) (1)基本句式:陈述句+吗? (2)用法:用“肯定句+吗”,用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的肯定式或否定式回答。用“否定 句+吗”问时,认为对方否定是对的就用“对/对了”回答;如果认为否定是错的就用“不 /不对”回答,表示回答是肯定的;疑问时语调要上扬。 3.否定的表达 (1)基本句式:不+动词+宾语/ 不+形容词 4.限制与修饰:定语+中心语 汉语的定语是位于名词前边的修饰语。定语用来表达对中心语的数量、时间、处所、归属、领属、范围的限制和对中心语的性质、状况、特点、用途、质料、职业等的描写。 对中心语限制的定语回答的是“哪一个”的问题,而对中心语描写的定语回答的是“什么 样的+中心语”的问题。 所属关系的表达(1):名词/代词+的+名词 所属关系的表达(2):“的”的省略,“我(们)、你(们)、他(们)”等在表示和人 相关的词语(亲属词、人组成的单位)前表示所属关系时,“的”常省略。 5.疑问句(2):特指问句 (1)基本句式:特指问句用疑问代词来询问。所用疑问代词有:谁、什么、哪、哪儿、 多少、几、怎么、怎么样等。 (2)用法说明:当对特定事物不知道时,就用特指问句,语序与陈述句一样。询问句子 的哪个成分就把疑问代词放在哪个位置上。 6.所有关系的表达:“有”字句 疑问式:主语+有+宾语+吗?肯定式:主语+有+宾语。否定式:主语+没有+宾语 7.汉语数字的读法 (1)1~100数字的读法 (2)询问10以内的数目:用“几” (3)询问10以上的数目:用“多少” (4)“二”和“两”的用法:都表示2,但用法不同。 二/两+量词二十/百第二、二月、二楼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 他走进教室来。|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一本书。|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 他拿出书来。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二)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二)》 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10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决定词汇量的因素不包括()。 [A]教学目标[B]教学重点 [C]教学对象的特点[D]学习时限 2、下列属于连动句的是()。 [A] 你快去听听[B] 屋里有粮食[C] 汤姆真勇敢[D] 他是日本人 3、下列语言单位是语素的有()。 [A] 睡觉[B] 推广[C] 伤心[D] 奋 4、第一套对外汉语教学分技能系列教材是()。 [A]《基础汉语课本》[B]《汉语教科书》 [C]《实用汉语课本》[D]《初级汉语课本》 5、下列属于祈使句的是()。 [A]啊!我亲爱的祖国![B]给我点水喝呀! [C]哎呀,真好看哪![D]你累了吧? 6、下列有关联副词的一组是()。 [A]再难也不怕[B]他就一本字典[C]你一定来[D]他很勇敢 7、确定语法难易度的角度不包括()。 [A] 结构角度[B] 语义角度[C]用法角度[D]频率角度 8、下列补语类型中最不常用的是()。 [A]趋向补语[B] 结果补语[C]程度补语[D]介宾词组补语 9、确定语法难点的方法不包括()。 [A] 经验[B] 理论[C]材料[D]猜测 10、词汇在意义关系上的联系不包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