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三》(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三》(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三》(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三》(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三》(教案)(教师中心

稿) 教案教学设计

元通中心小学郜惠娟

教学目标:

1 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教学准备:

教具:生字卡片,词语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1 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美丽的家园里,有许多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大家都爱他。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我们将会对他有新的认识。

2 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一篇课文。板书:《识字三》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字,互相问问。

2 指名分节读,评议。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学生字。纠正字音,能够读通课文。

三逐句赏析

(一)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句,正音。(雾、霜)

2、随学生的回答进行学习:

生字:雾霜

词语:晨雾秋霜(结合图片理解)

3、通过看一组图片,让引出第二句。(指名读)

4、在学习这句时有没有遇上不懂的词。随学生的回答学习

生字:朝霞夕

词语:和风细雨晚霞朝阳(结合图片理解晚霞朝阳)

(二)第二节

1、指名读第一句。

2、强调生字,再读。

3、读第二句,去掉“对”字读,引出成语:万紫千红

4、理解“万紫千红”(当你看到一个什么景象的时候可以用“万紫千红”)

5、学习生字“碧”

a、组词

b、理解“碧野”(出示图片)

6、再次齐读

(三)第三节

1、指名读。

2、理解:桃、李、杨、柳(这里的“桃、李、杨、柳”指的是什么?)

3、齐读这一句。

4、生字“李、杨”还用在什么地方?请姓李、姓杨的小朋友读这句话。

5、齐读最后一句,去掉“对”字读(出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6、看图片(假如你就来到了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你想说什么呢?)

7、海盐有没有风景特别美丽,就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

四、字词复习

1、读词语

2、读生字,找相似。

3、同桌互读生字,再指名读。

五、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男女对读

3、随节奏读。

六书写指导(机动)

1 出示“和”“语”两个生字,读一读

2 同桌互说左右结构的字怎样写才好看

3 范写

4 练写

七、小结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的收获真大,不但会读这篇小课文,有的小朋友还会背了,而且还学会了13个生字,还写了2个,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棒。

两只鸟蛋

教学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知道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导入一:看图导入

1.出示插图:两只蛋,旁边画有一只小鸟。

看见这些你会想到什么?

2.教师板书课题:两只鸟蛋

学生齐读课题。识记“蛋”字。(给“蛋”组词。)

课文讲了两只鸟蛋的什么故事呢?

导入二:组词揭题

教师板书:蛋。用“蛋”字组词。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的生字。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小节,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练读。

例:捧连忙

(1)读第三小节。

(2)用动作表示“捧”。

(3)用“连忙”说一句话。

定、向:讲解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练写。

取、凉:练习“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两种短语形式。

4.除了课文,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字?

5.分小组出示学生收集到的有这些生字的报纸、杂志、商标等,念给小组的成员听。

6.全班交流: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分别粘在小黑板上,并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结合生活实际认字。]

7.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8.指名分节读课文。

9.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进行练读。

10.小组之间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朗读等方式练读。

二、再读感悟

1.再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写“我”动作的词语,圈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取、拿、捧、走、送还、听见、抬、投向

2.说说“我”是怎样做这些动作的?用“——”划出。

教师出示所划短语,请学生选择相应的进行粘贴。

3.理解感悟。

(1)如果鸟蛋拿在你的手心,你的心里会怎么想?朗读,体会“真好玩”。

(2)如果你是鸟妈妈,看见这情景你的心情如何?理解“焦急不安”。

4.质疑解疑。例如:鸟蛋怎么又是小鸟?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问,自主回答。

5.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用朗读体现出来。

三、书写指导

口字旁的字“口”要写小些;走之底的写法仔细指导,是三笔。

四、拓展练习

1.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

3.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

五、小结

板书设计:

9.两只鸟蛋

小心地捧

连忙走

轻轻地送还

10、松鼠和松果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动物小卫士——松鼠。(教师板书:松鼠)

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松鼠最爱吃松果了,(教师板书:松果)学生齐读课题

那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的生字。要求:

(1)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个什么故事?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练读。

例:如总

(1)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2)用“如果”说一句话。

以:讲解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练写。

4.指名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练读。

例如:第二自然段的练读可以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老师读陈述的句子,学生读心里想的句子;或者学生读陈述的句子,老师读心里想的话。

4.小组之间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朗读等方式练读。

5.质疑解疑。

(1)松鼠、松果、松树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问,自主回答,教师引导。

6.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用朗读体现出来。

7.戴上头饰表演。(松树、松果、松鼠)

四、复述课文

1.教师出示提示: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

2.小组之间复述后全班交流。

五、指导书写

“意”和“总”中“心字底的写法。

六、扩展练习

1.师:以后这里会是怎么样的呢?

2.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

3.看看在我们学校的哪些地方栽上什么树木会让学校更加美丽?(出示校园平面示意图)

七、布置作业

1.把你刚才的想法在图上画出来。

2.除了松树和松鼠,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和动物?回家之后,运用各种方式调查了解。

板书设计:

10.松鼠和松果

松鼠松果

生活成长

松树

11 美丽的小路

教学目标:

1、认识“先、鹿、慢”等14个生字,并加以运用。

2、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识字和词为基础,增强环保意识,并在朗读中予以表现。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齐读题目。

2、指名读,比比谁读得动听。

3、说说自己心目中“美丽的小路”是怎样的(教师评一评,也可以有选择地在黑板上画一画)。

二、识字并运用

1、学习准备

标自然段序号,在文中圈出生字并读正确。

2、反馈

⑴开火车读字卡,正音。

⑵指名读,如果读对了,请那位学生把字卡贴到黑板上。

⑶运用(方法很多,比如“哪些字能成为词语朋友?”然后叫学生摆一摆,读一读)。

三、朗读与理解互动

1、站起来速读,如果觉得好了就坐下,要求读得既快又正确。

2、请刚才的第一名回答:

请找到文中的话,说明鸭先生屋前的小路确实是美丽的。

3、除了找的学生读一读,要创设情境比一比谁读得更好。

4、请读得不错的一名学生板书——美丽。大家尽力读好这段。

5、师:这小路是不是一直这样美丽下去呢?从哪里知道的?

6、学生找相应的句子,比比谁读得更不错,请一生板书——不美丽。

7、师:小朋友们,知道了小路变得不再美丽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8、学生互相说,站起来说,大家评一评。

9、读一读第9、10、1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发现。请说的不错的一名学生板书——美丽。

10、师:如果当你看到路面上有垃圾了,你会怎么做?

11、大家一起把班级打扫干净(简单一点)。

四、小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五、评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将字词卡任意发给几位学生。

2、师用肢体动作或其它方式引出字词,持卡的学生上来大声读给大家听,及时正音。

二、分角色朗读

1、各自选好想读的角色,认真练习读好角色的话。

2、反馈:

⑴你想读哪种动物的话?选一句或几句你觉得拿手的读一读吧。

⑵学生站起来读,教师要让大家明确读和听的任务,及时评价。

⑶师根据刚才读的情况选几名学生当角色,要求会背角色说的话,演的时候戴上头饰,其他认真看和听,由教师读旁白。

⑷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角色,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教师巡视及指导。

⑸反馈,并评选(奖项可以是“最佳合作奖”“天才小演员”等等)。

三、看谁读得好

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1、学生自己练读。

2、自愿站起来读,可以自己选一句读,及时评价。

3、学生观察三句话有什么区别,师解释:第一句是陈述句,第二句是疑问句,第三句是感叹句。

4、师口头编句子,学生猜是什么类型的句子。

5、按照要求口头说句子,要避免模式化,鼓励有创意的学生。

四、指导书写

五、评析

12 失物招领

教学目标:

1、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

2、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继续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加以运用,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区分易混的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指名读题目,正音。

2、议一议:

“失物”是什么意思?

我把一样物品借给别人用,那样物品能叫失物吗?

师简介“失物”的意思。

3、师生演一演招领的过程。要简单。

二、初读课文

1、标出段序。

2、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

3、快速朗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反馈。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归纳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并相应地板书。

5、连起来说一说,看谁说得又具体又生动。

6、再认真读一遍课文,觉得满意了坐下。

7、前几名先坐下的和后几名比较慢坐下的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更清晰、正确,尽量防止各自读流于形式。

三、识字并运用

1、指名上来抽字卡,并要大声读给大家听,一起指正(可以进行组间比赛,提升紧张感,每组叫到的人数应一样)。

2、请刚才持卡的同学,拿着卡自由流动,用手中的卡叫另外组的同学读,最好能组词,不会读的站起来,比比哪组站起来的人数少。

3、请站着的学生读字卡,大家给予帮助。

4、比较读,并组词:

认()准()先()

备()

队()难()失()

各()

五、再读课文,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六、评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

3、小组内进行读字、组词、说话练习。

二、读课文,感悟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3、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5、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6、小组内练习,师巡视指导。

7、各自读第7自然段,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8、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9、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0、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11、各自读课文,要求:

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12、反馈(选一两个段落即可)。

三、指导写字

四、评析

【名师推荐】小学语文第三册语文教案集优秀教案集

第 三 册 语 文 教 案 集 识字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 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请同学读词语。 二、在写中巩固识字 1 认读字音。 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 学生练习。 三、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母鸡》

《母鸡》 【设计说明】 《母鸡》是老舍先生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态度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赵镜中先生曾经说过:“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的策略;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比教会学生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更重要。”当前的阅读教学要体现由“教课文”向“教课程”的转型,因此,在教学预设时,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不教自能读书”的理想境界。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借助想象等方法理解重点语句,进一步训练“圈”、“写”、“问”等读书习惯。 2、体会鸡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感受母爱的伟大。 3、有进一步了解老舍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要求: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找工具书注上意思,难读的句子划起来多读几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情感变化 (一)揭题,初知课文。 1、我们这节课一起去学习老舍先生写的《母鸡》,读题。 2、走近老舍,介绍老舍。 出示课件:走近老舍 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幽默大师,是中国语言的巨人,他的文章富有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他的一生写了一千多篇作品,约七八百万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感变化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前后有什么不同,划出课文中语句。

% 2、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 3、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变化的学生回答。(板书:看见……) 4、检查预习情况 按要求将下列词句分成两组,再读一读,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没完没了发了狂负责慈爱细声细气如怨如诉勇敢可恶 下毒手一声也不哼吵得受不了消瘦挺着脖子半蹲我一向讨厌母鸡 没完没了细声细气如怨如诉可恶下毒手吵得受不了发了狂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负责慈爱勇敢一声也不哼消瘦半蹲挺着脖子你发现什么(主要发现词语是有情感的,随着作者的情感的变化,所用的词语自然而然发生了变化。) ( 4、指着板书,梳理情感线索。 理解“一向”。说说讨厌它的什么后来却不敢再讨厌,如果换一种说法,可以怎么说(喜欢、感动、尊敬) 5、作者为什么偏偏要说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呢这是一种什么情感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去品味。 二、重点研读,感悟母鸡伟大 (一)找出作者不敢讨厌母鸡的原因。学生发言,课件出示: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生齐读。 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在写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呢(5—8自然段) (二)研读第5自然段,引领读书方法。 1、自由读一读第五自然段,你读出了什么划划让你有感觉的词语。(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 、 2、交流。学生回答,老师随机让学生在文中划一划,写一写批注。 重点句子:

小学二年级第三册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第三册语文教案 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湘湖小学张桂芬 一、全册教材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断。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践,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格式,学习写日记。 二、教材内容及编排本册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了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至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三、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课文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4、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我们的民族小学1周1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 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

《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 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àng) 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小学语文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比尾巴1.认识6个生字和9个认读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3.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2.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一、复习检查 1.出示音节:shu0 du3n xi4ng bi3n qu8 zu@ 2.读字卡片:子 二、谈话导入

电脑出示北京动物园门口图。你们看这是哪儿呀!老师今天带你们到动物园看一看好吗?电脑出示6种小动物。你们看看有几种小动物呀!他们都是谁呀?板书: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它们来到一起想玩儿一个“比尾巴”的游戏。这几个小动物是怎样比尾巴的,它们的屐收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小声读课文,注意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和会认字,把生字和要求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3.同桌的两个学生轮流读,相互正音。 4.教师出示卡片,检查6个生字和9个会认字的字音认读情况。对于学生难读准的“长、伞”、“短、兔、松、鼠”的音,应多读,重点指导。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大家看看这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习一、二自然段。 自己出声读读这两段,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认识问号。 师讲:第一自然段中的每句话最后都是这样的标点符号“?”。这个标点叫问号。凡是句尾有问号的句子就表示问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第一单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第三册 备课笔记 教师:班级:2008年9月

学期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及实施教学的总体思路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排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 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 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 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 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 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 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 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 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 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 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 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

所得的舞台。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㈠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50个。 生字表㈡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这两种不同 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除了识字课和课文安 排了识字任务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 认识的字。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课文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 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5、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 6、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一教案

识字1 教学目标: 1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 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 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 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 开火车读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 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 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 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 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 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 认读字音。 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 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册)全册教案

识字 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激发学 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3、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过了炎热的夏天,就是凉爽的秋天。秋天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让我们一同来欣赏秋天的美景吧! 二、读中识字,读准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四人一小组,练习读词语。 3、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词语。 4、认读生字卡片。 三、读中感悟,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1、师范读词语,学生想象画面。 2、游戏“找朋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初步感知词语意思。 3、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出语气。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个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描写秋天的词语,请同学们回家收集,看谁收集的词语最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新词 二、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1、小组自主学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 2、全班汇报。

三、指导学生书写。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 四、小组竞赛。 1、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 2、汇报。 3、小组竞赛,比一比谁收集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多。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关秋天的词语。回家后,可以画一画秋天。 1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 表现秋天。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 们的喜爱、赞美之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挂图: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课文,看看秋天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借助“苹果”里的拼音。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游戏“说字找字” 3、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指导书写。 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Teaching pla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Qual ity Course published by PEP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 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先进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只有在课堂上扎根生长, 并开花结果,新课程所预示的教育远景才能实现。以下是小泰为大 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 迎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 3.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啊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可调皮了,你们看它来了,就在我们的课堂上呢! 师:看完了这段视频,你找到了新朋友了吗? 师:你能来说说小松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师:我们认识了小松鼠,如此可爱的一个小生灵在作者笔下又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呈现在大家面前呢?你们想知道吗? 师:那就打开课本读一读,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手画下自己不认识或是不理解的字词,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生读课文 师:刚才老师看同学们读书读得很投入,大家都读了几遍?告诉老师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字词拦路虎”? 生举手 师:同学们,字词拦路虎并不可怕,不是有句话说“集体的力量大”吗?下面咱们同学就以小组为单位,依靠集体的力量,扫清这些字词障碍,如果小组仍旧解决不了的,我们可以提到班级上来,老师和大家一起解决。 生小组活动

2020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 17 酸的和甜的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我会认”的生字,朗读感悟4—7自然段,写好反犬旁的生字。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8幅连环画,生字词和有关句子,课后“读读比比”的两组句子及相关练习等。) 2、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的头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编故事,激趣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连环画,你能给它编个故事吗?(出示8幅连环画,请学生用1、2句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2、有位小朋友,根据连环画也编了个故事(出示课题),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他是怎么写的呢?请打开课本74页,听老师来读故事。 3、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这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看图编故事,自己感知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感悟。二、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课文,要求: A、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意思。 B、同时想一想: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2、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A、(出示生字词)谁来当当火车头?(及时正音):酸的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说 B、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遍) C、(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你会

读吗?请试一试。狐狸指着架子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D、你喜欢哪一句,能读给大家听吗?(请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读)由词至句,为学生提供语境,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形式。 3、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板书)你喜欢谁?(多问几个) 4、哦,看来大家都挺喜欢小猴子的,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猴子的?(4—7)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三、朗读感悟,相互交流 1、你喜欢小猴子的什么呢?请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并从故事中找到有关的依据。学生朗读后,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板书:聪明) 2、你从哪里看出小猴子是聪明的?在课文里找一找,读给大家听。(小猴子不轻易相信兔子、松鼠的话) 1)小组里交流读,班里指名读。 2)(出示句子:小猴子又问小松鼠:“你尝过吗?”)这里的“又”是什么意思?小猴子为什么两次提出这样的疑问?书上是怎样写的?请找找小兔子的话。(同桌互读)3)我们来读一读。你能给“连忙”找一个好朋友吗?小兔子为什么要连忙说?请找出文中的原句读读。(出示句子):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能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语气吗? 3、刚才,小朋友说小兔子没吃过,可小松鼠说葡萄酸得很,小松鼠吃过吗?你怎么知道?你能来表演一下吗? 4、哦,原来小兔子和小松鼠都

人教版部编版最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包含:教学计划、总目标) 一年级春季最新教材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目录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的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3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课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各单元内容安排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在本册教材中,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就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等,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还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有篇新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文章很长,但故事情节有趣,真正体现了生活阅读。通过童话故事,来了解如何写通知,学生很容易理解。口语交际不光是听和说,还要发挥想象力。新课本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学设计(全册) 识字 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3、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过了炎热的夏天,就是凉爽的秋天。秋天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让我们一同来欣赏秋天的美景吧! 二、读中识字,读准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四人一小组,练习读词语。 3、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词语。 4、认读生字卡片。 三、读中感悟,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1、师范读词语,学生想象画面。 2、游戏“找朋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初步感知词语意思。

3、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出语气。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个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描写秋天的词语,请同学们回家收集,看谁收集的词语最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新词 二、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1、小组自主学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 2、全班汇报。 三、指导学生书写。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 四、小组竞赛。 1、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 2、汇报。 3、小组竞赛,比一比谁收集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多。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关秋天的词语。回家后,可以画一画秋天。 1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

10 、北京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 3、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审题、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吗?说说你对北京有哪些了解?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 1、出示图片:你看到北京的那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教师随即出示词语。) 2、“读读记记”下面词语。 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 四、写字指导。 1、分析字的结构。 2、注重同偏旁的字。 3、突出主笔的字:央、市、旁、城 4、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五、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读出语气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自由读课文: 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2、有感情的读这句话,读出赞美的语气。 二、朗读感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作者都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人教版) (2)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人教版)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人教版) 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菜园里》教学片段 案例二:《小小的船》一课的教案及教学后记 案例三:《燕子妈妈笑了》课堂教学纪实 案例四:感受春天的手——《春天的手》教学案例 案例五:地球爷爷的手 案例六:天公作美巧上课 新课程新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 前言 新课程教学案例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从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参加实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景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践活动的反思。 每个案例都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育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它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活动实录,它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揭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思考。案例中的角色常常不仅仅是校长、教师和学生,也可能是学生家长或者其他影响教育活动的人。 一个具体的素质教育案例,不仅应当有对事件的描述、有解决问题的技巧,还应当蕴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置身其中的教育者或者是撰写案例的作者应当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育案例,既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通过阅读和学习案例,广大教师可以分享别人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由学习和分析别人的案例到加强学习、解剖自己,不断积累反思的素材,自觉改进自己的教学。 由于案例本身的可操作性,学习教育案例,可以直接推动教师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 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 ——《菜园里》教学片段 [教学片断] 教室的中间,学生每6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教室的四周摆着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还有细长的豆角。如果你要认为这是在上自然课或是美术课,那你就猜错了。这是王俊老师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菜园里》。 上课了,老师亲切的话语响起:“大家看,我们来到‘菜园里\',我们四周有这么多蔬菜,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学生兴奋地齐声说:“想!” 乘着学生的兴趣,王老师继续往下说:“那好,待会儿同学们就下座位到教室的四周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要把它们名字叫错了?读完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认完了,就回座位。” 王老师的话刚说完,学生们便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向了教室的四周,微笑着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凑上小鼻子闻一闻,然后再饶有兴致地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可爱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王老师在教室里轻轻地走着,观察每一位学生,分享着学生的收获和快乐,当看到学生们因收获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时,她亲切的话语又在同学们耳边响起:“下面,王老师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它的小卡片举起来,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王老师首先举起一个大南瓜。学生们迅速地在许多张卡片中找出“南瓜”的卡片,并抢着大声地读出来:“南瓜”、“南瓜”…… “你们找得很快,很准,但要注意‘南瓜\'的‘南\'是鼻音,请大家再读一遍!”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页)[]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准备课入学教育 教学要求: 1、通过介绍、实地参观等形式,使学生对所在的学校、班级有大概的了解,感受到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 2.让学生了解上语文课的一般规程,提出上课时的基本要求。 3.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读写姿势。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班级中的成员。(同学和任课教师) 2.参观校园。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尽快熟悉周围的环境,尽快消除陌生感。树立班级的概念。 2.让学生认识学校,感受到学校环境的优美,激发学生喜爱学校、喜欢上学的热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体育馆小学学习。体育馆小学是冠军的摇篮,世界冠军伏明霞、肖海亮就是我们学校毕业的。从今天开始,在座的每一个小朋友都已经成为体育馆小学的一名学生,你们将和我一起渡过六年充实而又快乐的学习生活。 2。自我介绍。 二.树立班级的概念。 从今天开始,我们25个同学和我——你们的班主任老师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一年级。希望大家能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和进步,用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表现为班级增光。 三.同学间互相认识,自我介绍。 四.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了解各种设施和功能,并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设施和校园环境。教学反馈: 1。把今天了解到的学校的情况讲给家长听。 2.向家长说说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感受。 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 o e三个单韵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让学生了解上语文课的一般规程,提出上课时的基本要求。 2.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读写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上语文课的一般规程和要求。 2.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怎样上语文课。 1.上好语文课的意义: 语文课就是教大家学会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听,学会说,还要学会读,学会写,为将来学习其他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大家一定要认真地上好语文课,学好语文。 2.上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1)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走动,有问题举手发言。 2)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发言时声音要洪亮。 3.课后要求: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全册教案

1、多有趣的地方 教学目标: 1、学会“趣、教、室、领”等12个生字,理解“有趣、活泼、愉快”等词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说句训练:能仿说“是多有趣的“等。 4、通过体会生物角的有趣之处,初步培养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趣、物、教、领、活、泼、教、室、愉、游、摇、泡”等生字,理解“有趣、活泼、 愉快”等词义。 2、能用“愉快”说一句话。 3、初读全文,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4、体会生物角的有趣指出,激发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释题引入,激发兴趣。 1、板书:多有趣的地方 读题,理解“有趣”,学“趣”字,数写“趣”字。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想新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懂得标上=====?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正音:游you 摇yao (2)同桌互查,读通课文,引导纠错。 (3)质疑问难,梳理问题。 问题:什么是红领巾生物角? 理解:“生物”——“生物角”(这里的角指地方)——“红领巾生物角”。 (三)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评品词句。 1、四人小组合作。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图结合文中词句,说说生物角的有趣之处。(读读议议,划出有关词句)2、引导点拨(视学生交流而定)。 (1)理解“活泼可爱”可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它们在水里愉快地游来游去,摇着尾巴,吹着泡泡。” (2)句子比较:A 它们在水里游。 B 它们在水里愉快地游来游去,摇着尾巴,吹着泡泡。 理解“愉快”。 用动作表演及充分来体会动态的趣味性。 (3)“瞧”,找近义词理解,与“看”比较,朗读表达自豪感。 (4)“不是┉却┉”通过朗读体会意思几作用。 (四)朗读指导,引导积累。 1、朗读第二自然段,突出生物角的有趣。 2、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第二自然段,通过读义有关词句来体会生物角的有趣指出, 下节课我们还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三段,去看看生物角里还有什么地方让我们感到有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汉语拼音”“识字”和“课文”四个部分组成。为了方便识字和阅读,生字和课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共两部分,主要通过图画让初入学的儿童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重视用眼卫生并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习惯,另外就是使学生从小学会爱惜学习用品。 2、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识字,分2组编排,每部分每课都配有一幅情景图,这样按排不仅能使学生情景图集中识字,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课文,共安排14篇课文,分6组编排,每篇课文均由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描红六部分组成。14篇课文中随课文教学识字305个,写字168个,课文部分具有头绪简、篇幅短、内容新、插图美、作业准的新点,具体表现在:⑴入选课文篇幅短,而且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活泼,插图新颖有趣。⑵每篇课文均为全文注音,这样安排既可复习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也有利于进行朗读、背诵、训练、培养阅读能力。⑶课后练习都是两次,一次是朗读,背诵或复述,一次是有关汉字基本笔画的学习和按笔顺描红。另外,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一个练习,练习的内容包括认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复习笔画、笔顺,进行词、句训练和说话训练。6个练习自成系列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班级概况: 全班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三、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⑴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⑵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认对、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识字写字: ⑴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写字习惯,准确认读305个生字。 ⑵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⑶能按笔顺在四字格里书写、默写168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学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口语交际: ⑴能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名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⑵能按照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件。 (3)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5、阅读:

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三》(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三》(教案)(教师中心 稿) 教案教学设计 元通中心小学郜惠娟 教学目标: 1 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教学准备: 教具:生字卡片,词语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1 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美丽的家园里,有许多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大家都爱他。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我们将会对他有新的认识。 2 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一篇课文。板书:《识字三》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字,互相问问。

2 指名分节读,评议。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学生字。纠正字音,能够读通课文。 三逐句赏析 (一)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句,正音。(雾、霜) 2、随学生的回答进行学习: 生字:雾霜 词语:晨雾秋霜(结合图片理解) 3、通过看一组图片,让引出第二句。(指名读) 4、在学习这句时有没有遇上不懂的词。随学生的回答学习 生字:朝霞夕 词语:和风细雨晚霞朝阳(结合图片理解晚霞朝阳) (二)第二节 1、指名读第一句。 2、强调生字,再读。 3、读第二句,去掉“对”字读,引出成语:万紫千红 4、理解“万紫千红”(当你看到一个什么景象的时候可以用“万紫千红”)

5、学习生字“碧” a、组词 b、理解“碧野”(出示图片) 6、再次齐读 (三)第三节 1、指名读。 2、理解:桃、李、杨、柳(这里的“桃、李、杨、柳”指的是什么?) 3、齐读这一句。 4、生字“李、杨”还用在什么地方?请姓李、姓杨的小朋友读这句话。 5、齐读最后一句,去掉“对”字读(出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6、看图片(假如你就来到了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你想说什么呢?) 7、海盐有没有风景特别美丽,就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 四、字词复习 1、读词语 2、读生字,找相似。 3、同桌互读生字,再指名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猫》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猫》第一课时教学教案 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写猫的古怪性格。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可爱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学习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教学难点: 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师:猫是我们都熟悉的动物,也是人类的好朋友。你们眼中的猫是怎么样子的呢? (生1):猫很调皮、贪吃、小猫很可爱。 (生2):我奶奶家有一只猫很贪吃。有一次吃饭,爬进我奶奶家的锅里了。(生3):猫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也令人讨厌。有一次,把家里东西都偷吃光了。 (生4):猫的本领好大--------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写猫的文章,他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那么他笔下的猫好不好玩,有不有趣,让我们一起走进猫。打开课本70页师板书:15猫 二、预习提示: 1、轻声读一读课文 (师):同学们已经自学了字词,我们一起把这课的词语读一读。生齐读词语。乖巧任凭尽职丰富多腔淘气开辟遭殃枝折花落咕噜抓痒磨蹭生气勃勃 教学:乖的写法多音字:折 2、(师):词语读得整齐、响亮。下面我们开火车的形式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这只猫的? 生1-------生2-------------生3-------------- 师:同学们你们找到了吗?课文哪几段是写猫的性格?哪一段是写小猫的淘气可爱? 三、教学第1一3自然段 (师):自由朗读第一段,说说猫的性格特点? (一)了解大猫性格古怪 (生):我读懂了猫很老实。/有时候猫很贪玩。/猫捉老鼠时很尽职。/猫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