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学笔记(终极版)

生态学笔记(终极版)

生态学笔记(终极版)
生态学笔记(终极版)

Ecology

A definition of ecology

Ec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ir environment.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环境是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的的结合体。Environment

All that surrounds and affects an organism is its environment.

Fitness is a measure of the ability of an individual to produce viable offspring and contribute to future generations.

适合度是个体生产能存活后代,并能对未来世代有贡献的能力的指标。

Natural selection

The individuals in a species which have the highest fitness will contribute disproportionately to the subesequent generations.

If fitness differences have a genetic component,then the genetic make-up of the subsequent generations will be altered.

This process is known as natural selection or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物种中具有最高适合度的个体将会对未来世代做出特别高的贡献。如果适合度的差别含有遗传的成分,则后代的遗传组成会有改变。这个过程成为自然选择或‘最适者生存’。

Adaptation

Any heritable trait possessed by an organism which aids survival or reproduction is an adaptation.

(有机体所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和生殖的任何可遗传特征都是适应。)

Such traits may be physiological,morphological or behavioral. Adaptation is the result of natural selection.

Genotype and phenotype

The genotype is the genetic composition of an individual. The phenotype is the individual organism,a produc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ts genotype and its environment. The ability of the phenotype to vary due to environment influences on its genotype is known as phenotypic plasticity(e.g. human suntan,wind-shaped plants,locust morph(solitary or migratory)).

Conditions

Variable environment factors which organisms respond to are conditions.

Resources

Anything which the organism uses up or depleres is a resource for that organism.

有机体消耗的任何东西,对有机体而言,就是资源。

Tolerance

The upper and lower extremes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hich members of a species can surivive are the species limits of tolerance.

种的成员能够生存的环境条件上限和下限是种的耐受限度。

Niche

The ecological niche of an organism is the position it fills in its environment

comprising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it is found,the resources it utilizes and the time it occurs there.

有机体的生态位是它在它的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包括它发现的各种条件、所利用的资源和在那里的时间。

Habitat

The habitat of an organism is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t is found in, for example,a temperate broad-leaved woodland. Each habitat provides numerous niches.

有机体的栖息地是它所处的物理环境,比如,温带阔叶林。每一个栖息地提供许多生态位。

Water and temperature

Two features of water make it particularty suitable as a medium for life-forms to inhabit. Water has (i) a high capacity and (ii)maximal density at 4o C .

水的特性使它特别合适于作为许多生物栖息的一种介质。

1》水有高的热容量2》4°C时水的密度最大

Soil water

The upper limit of the water-holding capacity of a soil is called the field capacity. This is the amount of water which can be held by soil pores against the force of gravity.

The lower limit of water availability is thus determined by the physioligy of the plant species and is known as the permanent wilting point the soil water content at which plants wilt and are unable to recover.

Water avaolability and plant productivity

Precipitation is a key determinant of plant productivity in forests, whilst in arid regions there is an appriximately linear increase in primary productivity with increasing precipitation.

降雨量是森林植物生产量的关键决定因子,而在干旱地区初级生产岁降雨量的增加大致呈一个线性膨胀。

Rates of development and growth

‘physiological time’is a measurement combin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and applied to ectothermic organisms,which reflects tha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organisms is dependent on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as well as time.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temperature

Overall, an organism’s limit to distribution is determined not by lethal temperatures,but by conditions that make it a poor competitor.

Radiant energy and photosynthesis

Only a restricted band of this spectrum is effective for photosynthesis. This is the band of photi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and for green plants lies between 380 and 710 nm.

然而,仅有一个有限的光谱带对光合作用是有效的,这就是光合活性辐射(PAR)带,对绿色植物是位于380nm到700nm之间。

Changes in the intensity of radition

Plants rarely achieve their full photosynthetic potential , due to water shortage and to variation in the intensity of radition.

植物很难获得它们完全的光合作用潜能,是由于水短缺和辐射强度的改变。

Population

A population is a group of organisms of the same species which occupies a given area. Age and stage structure

The age structure of a population is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in each age class expressed as a ratio ,and is usually displayed as an age pyramid diagram.

A population which is neither expanding nor contracting will have a stationry age distribution.

A growing population will have more young,while a declining population will be dominated by older age chasses.

Density-dependent growth-the logistic equation

The logisitic equation describes the growth of a simple population in a confined space,where resources are not unlimited.

In the early stages resoures are abundant,the death rate is minimal and reproduction can take place as fast as possible allowing the individuals to attain their 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

until the maximum number of individuals the environment can sustainably support is approached. This maximum number is called the carrying capacity(K).

逻辑斯蒂方程描述的是一个在有限资源空间中的简单种群的增长。在早期,资源丰富。死亡率最小,繁殖尽可能的快,种群内个体可达到内禀增长率。种群呈几何式增长,直到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可持续支持的最大程度,这个最大数值称为环境容纳量K

Th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declines to zero as the population becomes more crowded and the population size stabilizes.

This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logistic equation:dN/dt=rN*(1-N/K)

t时间种群大小变化率=内禀增长率*种群大小*密度制约因子

dN/dt=Rn(1-N/K)

Where the density-dependent factor, (1-N/K)approaches zero as the population approaches the carrying capacity and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becomes more intense.

This equation predicts growth of a population over time to be sigmoidal.as is commonly observed in real populations.

Density dependence

Density is defined as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per unit area per volume or per unit of habit.

密度为单位面积、单位体积或单位生境中,个体的数量。

Population parameters such as birth and death rates which vary with density are said to be density dependent.

Birth and death rates that do not change with density are denisity independent.

如果种群参数如出生率和死亡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就可以说是密度制约。如果出生率和死亡率不随着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则是非密度制约性的。

Equilibrium population density

The equilibrium population density occurs when the per capita death rate exactly balances the per capita birth rate such that the density is neither increasing nor decreasing. Compensation and density dependence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density dependence: overcompensating, undercompensating and exactly compendating.

If a decline in numbers due to density dependence does not outweigh or balance the intial increase in numbers,density dependence is under- compensating.

Overcompensating density dependence occurs where the effect of increased density more than outweighs the initial augmentation.

If the decline in numbers exactly balances the initial increase in density , density dependence is said to be exactly compensating.

密度制约有三种形式:过度补偿,补偿不足,准确补偿。

如果密度制约引起的数量下降,没有超过或等于开始增加的个体数量,则密度制约是补偿不足。

当密度制约的效应超过了开始种群数量的增加,称为过度补偿。

如果下降个体数与开始增加的个体数相等,则称密度制约为准确补偿。

Population fluctuations

Population may fluctuate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i)a time lag between a change in density and its effect on the population size,or delayed density dependence. The population can overshoot the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n show gradually diminishing,dempened oscillations before eventurally stabilizing at equilibrium. This delayed density dependence may also produce cycles in predator and prey abundance;

(ii)overcompensating density dependence. This can lead to dampened oscillations, stable limit cycles (regular cycles that do not damp down) or chaotic fluctuations that appear random;

(iii)environmental stochasticity. This is a nondeteministic,unpredictable variation i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resulting in a changing equilibrium density.

种群波动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时滞或称为延缓的密度制约,存在于密度变化及对其种群大小的影响之间。种群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然后逐渐减少,在最终达到平衡之前呈现减幅振荡。这种延缓的密度制约可能使捕食者和猎物多度之间产生周期。

2》过度补偿性密度制约。其可能导致减幅振荡、稳定极限环(非减幅振荡的有规律周期变化)或无规则随机振荡。

3》环境随机变化。环境条件非确定性的,不可预见性的变化可导致平衡密度的变化。

1.混沌

数学上有关混沌的定义与俗语中的用法是截然不同的。

Classifying interactions

The key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are competition,predation, parasitism and mutualism ,whilst the main intraspecific interactions are competition, cannibalism and altruism.

关键的种间相互作用是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主要的种内相互作用是竞争、自相残杀和利他主

义。

Competition

Competition is an interaction among individuals utilizing a limited resource, resulting in reduced fitness in the competing individuals.

竞争是共同利用有限资源的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会降低竞争个体间的适合度。

The niche of an individual or species (the cinditions under which it is found,the resources it utilizes and the time it occurs there)is critical in determining the degree of competition with other species or individuals.

Large niche overlap generally results in intense competion.

个体或物种的生态位(它所处的环境,利用的资源和它发生的时间)是决定该个体或物种竞争程度的关键。大范围的生态位重叠一般导致激烈竞争

Competitive exclusion

The competitive exclusion principle states that coexistence can only occur in a stable environment if the species niches are differentiated.

竞争排斥原理陈述,共存只能发生在两物种生态位分化的稳定环境中。

Limiting similarity

How much niche differentiation is needed for species to coexist? This critical threshold of differentiation in resource utiltzation is termed the limiting similarity.

共存中需要多少生态位分化?在资源利用分化上的临界阈值叫做极限相似性。

Character dispiacement

When realized niches contract under the influerce of competition, morphological changes may follow as adaptations to the new resource spectrum.

当实际的生态位受到竞争影响而缩小时,为了适应新的资源谱个体形态会相应变化。

Spatial and temporal heterogeneity

Therefore, species that coexist in the real world may do so because of environmental heterogeneity rather than niche differentiation.

因此,在现实世界中共存的种类。其共存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异质性,而不是因为生态位分化。

The impact of predators on prey population size

Do predators and parasites regulate the population size of their prey ?

There are two main issues:(i)the effect of any one predator may only be a small component of the total mortality causes affecting a prey species,so removal of the predator will have only a minor effect;(ii)predation may kill animals which were going to die anyway, so there will be no impact on the final prey population size.

However ,in a number of cases there is clear evidence that predators have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prey numbers.

1.捕食者对猎物种群大小的影响

捕食者和寄生者是否能够调节猎物种群的大小呢?这一问题并不想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有两种主要观点:1》任一捕食者的作用,只占猎物中总死亡率的很小部分,因此去除捕食者对猎物种仅有微弱效果。

捕食者只是杀死了对象种中即将死亡的个体,所以最终对猎物种群大小没有影响。然而,在一些例子中却有明显证据表明捕食者对猎物数量有重要影响。

Lotka-volterra predator-prey model

This simple model makes an interesting predaction:predator and prey populations will tend to cycle, as is observed in natural predator-prey dynamics.

Lotka-V olterrra捕食者-猎物模型是描述捕食者与猎物间相互关系的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这一简单的模型做了一个有趣的预测:捕食者和猎物种群动态会发生循环,就像在自然的捕食者—猎物种群动态中所观察的那样

Profitability of prey

Giben a choice between two potential preytypes, a predator which is optimizing its effort should choose the most profitable prey.

Searching and handing

Optimal foraging theory assumes that evolution will have optimized predator behavior to maximize the rate of energy gain and makes predictions about how we should expect predators to balance searching and handing.

1.搜寻和处理

最佳觅食理论假定进化会最优化动物行为以使其获得的能量效率最大,从而做出捕食者如何权衡搜寻和处理的预测。

Plant defense

Plants defend thenselves from predation in two main ways:(i)toxicity and unpalatablity,and (ii)defensive structures.

植物防御

植物以两种主要方式来保护自己免遭捕食:

1》毒性与差的味道

2》防御结构

Host response to disease

In vertebrates, infection by microparasites results in a strong immunological response.

脊椎动物被微寄生物感染后会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Complex life cycles

Many parasites obligately switch berween two or three host species in the course of their life cycle.

Three different explanations have been advanced to explain such complex life cycles :(i)alternate hosts are vectors which have been attacked by the parasite (this cannot apply to immobile hosts which cannot be vectors); (ii)optimal habitat use is occurring, where different species are the optimal resource in different seasons, or for different life cycle stages; (iii) the pattern is due to evolutionary constraint , as parasites become highly adapted to one host for part of their life cycle , they are unable to leave it even though the rewards are higher elsewhere.

复杂的生活史

对这种复杂的生活史有三种不同的解释

1》交替寄主是被寄生物感染的传病媒介(不适用于不可能成为传病媒介的不动寄主)

2》出现最适生境利用,在这种环境中,不同寄主种是不同季节或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最佳资源

3》这种模式起因于进化约束,因为寄生物在其生活史的某阶段中高度适应一种寄主,即使在其他地方能获得更高的利益

Heterogeneity in host population

Individuals within a host population are very rarely equally at risk of being successfully attacked by a given parasite. The age,behavior,state of health, genetic predisposition of an individual will all influence the outcome.

寄生种群的异质性

寄生中群内个体在被寄生物感染的风险上很少是均等的。个体的年龄、行为、健康状况、与被感染个体的接近程度及特别重要的个体的遗传性易患病程度,都会影响结果。

Parasites as a reason for sex-the ‘red queen’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main benefit of sex is to produce genetic variation to overcome the ubiquitions and dynamic attack of parasites.

寄生行为有性繁殖的原因:“红皇后”

据认为有性繁殖的主要利益是产生遗传变异,来对付寄生物普遍存在的和变换着的攻击。

r- and k-selection

Two distinct life history strategies are described by r- and k-selection theory,which states that r-selected species are adapted to maximize the rate of increase of the population size, whilst k-selected species are adapted to be competitive.

Thus ,r-selected species have rapid development,small adults, many and small offspring and a short generation time .

In contrast ,k-selected species have slow development ,large adult size, few ,large offspring and long generation times.

.r-选择和K-选择

两者理论描述了两种明显的生活史对策,该理论陈述,r-选择种类适应使其种群增长率最大,而K-选择种类适应使其竞争性增强。这样,r-选择种类发育快,成体小,后代数量多但体积小,世代时间短。与此相反,K-选择种类发育慢,成体大,后代数量少但体积大,世代时间长。

Diapause and dormancy

Many organisms undergo a delay in development at some stage in their life cycle , such as seed diapause or implantation delay in a red deer embryo .

This strategy is an adaptive response to avoid unfavorable conditions (such as giving birth to young deer or germinating in the midwinter).

许多生物在生活史的某一阶段会推迟发育,如种子滞育和马鹿胚胎的植入推迟。这种对策是为躲避不适宜环境的一种适应反应(如在严冬生产幼鹿或发育)。

Senescence

Why do individuals deteriorate as they grow old , with resultant reduced fecundity and vigor ?

There are two levels of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At the mechanistic level,senescence is caused by the breakdown in cellular machinery to the effects of toxins and natural radiation.

Evolutionary models of senescence suggest that either (i) a mutation deleteriously affecting older individuals will be selected against more weakly than one affecting younger individuals , or (ii) there are genes which benefit early reproduction which have deleterious effects later in the lifespan.

衰老

为什么生物个体变老后身体恶化,繁殖力和精力降低?对这一问题有两个水平的答案。在机制水平上,由

于毒物和自然辐射的影响,使细胞机器崩溃,从而引起衰老。衰老的进化模型认为。或者

1》一个影响较老个体的有害突变,或者

2》对早期繁殖有利的基因在生命晚期有恶性影响。

Grouping-benefits

Being in a group gives an animal some advantages : avoidance of predation, location of food and catching elusive or large prey.

集群—好处

集群给动物带来好处:逃避捕食动物、找食物和捕捉受围困的或大个的猎物。

Grouping-costs

There are also costs of belonging to a group : increased competition for food , increased comspicuousness to predators , increased risk of disease.

集群—代价

作为集群的一员也有弊处:增加竞争食物的强度、更易引起捕食者的注目、提高感染疾病的风险。

Sex

Sex is evolutionarily important as it generates genetic variation, and ecologically important because the different sexes behave differently.

性在进化上的重要性是由于它产生遗传变异,它在生态学上的重要性则是因为不同性别的生物其行为不同。

Th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is an assemblage of species populations that occur together in the same place at the same time .

群落

群落实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许多物种种群的集合

Community structure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a community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species it contains (the species richness) and the evenness of species abundance across species.

群落结构

一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取决于群落含有的不同中的数量即种丰富度和种多度的均匀性。

Guilds

Guilds are groups of species that occupy similar niches ; for example , insects feeding on broad-leaved trees form one guild.

同资源种团

同资源种团是许多占据相似生态位的物种组合的集团,如以阔叶树为食物的许多昆虫就形成一个同资源种团。

Community complexity , diversity and stability

There are two components to stability-resilience ,which describe the community’s ability to recover from disturbance and to resist change.

群落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稳定性

稳定性有两个组成成分---恢复力和抵抗力。这两个指标描述了群落在受到干扰后的恢复能力和抵御变化的能力。

Island biogeography

MacArthur and Wilson’s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 states that the number of species found on an island is determined by a dynamic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immigration of new colonizing species and the extinction of previously established ones .

As the number of colonizing species increases , the number of immigrants arriving on the island decreases over time.

In contrast , as competition among species becomes more intense , the extinction rate increases .

The point at which extinction and colonization rates are equal gives the number of species at equilibrium.

Islands and metapopulations

A metapopulation consists of a number of populations that exchange individuals through immigration and emigretion.

.岛屿和异质种群

异质种群通过迁入和迁出交换种群

Succession-the classical model

Ecological succession is defined as a continuous , unidirectional , sequential change in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a natural community .

Early successional stages are characterized by pioneer species , low biomass and often low nutrient levels.

A mid-successional community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biomass , high levels of organic nutrients and high species diversity.

Disturbance

A disturbance is an interruption or interference that occurs sufficiently often for it to have exerted some selection pressure on the species experiencing it.

干扰是指林中倒树、食草动物的啃食、潮汐的活动、火灾、反常的气候或者人类活动等经常发生的扰乱或干涉,它们迫使物种经历某些选择压力。

The 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Maximum species diversity tends to be achieved when disturbance creates gaps for new species to colonize , but is not intense or frequent enough to outweigh colonization an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species in the wider community .

At very low levels of disturbance the community is dominated by a few climax species .

Very severe or repeated disturbance may have an impact on the physical or edaphic environment and alter the community completely .

中度干扰假说

当干扰为新物种创造了可移殖的断层的时候,物种多样性趋向最大,但这种干扰强度和频率均低于物种移殖的速度,因而在更大的群落中不会导致物种数的下降。如果干扰小,群落会被一些顶级物种统治。如果干扰很强并经常发生,就会对物理或土壤环境造成影响,从而完全改变群落。

《封闭的循环》读书笔记

《封闭的循环》读书笔记 传统科学思想上的细分和专业化,促使人们习惯于仅仅从一个学科/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习惯于把现实中非常复杂的关联的体系简化为单一的独立的问题。这样思考的结果,在科学上是日益严重的与现实脱离,变成了为了科学而科学;在现实中,则是问题非但没有被科学解决,反而在科学的干扰下产生了更糟糕的结果。 同样,科学上的简单化,促使我们在对自然的利用时,仅仅想到了某些个领域,甚至我们根本上就把自然给简化了,认识不到自然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远远不是认识不到,或者人性自私的结果,除了这些外,还与我们根本上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现在,我们必须接受一种复杂性/系统性的思考,要认识到自然的许多方面,是非常复杂而且相互关联的,当我们对自然的每一次改变时都必须从众多的角度/从连续的环节,去思考它们的结果。 01. 我们习惯于考虑单一的事件,而生物圈却是循环的。 要了解生物圈是很难的,因为在现代人的观念中,这是一个外国的奇怪现象。我们已经变得习惯于考虑那些独特的单一的事件,每个事件都出于唯一的单个的原因。但是在生物圈里,每个结果都有一个原因:一种动物的粪便成为土壤细菌的食粮;细菌所分泌出来的东西滋养了植物;植物则养育了动物。这种生态循环是很难与技术时代的人类经验相适应的。 02. 太阳进入到了地球的生命循环系统中 地球上的各种生命系统在它最初出现的形式中都有一个固有的致命的错误:它所需要的能量从消耗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即有机物质的地质化学贮藏物中得来的。这个错误已经不能矫正了,生命自我孕育的增长一直在消耗着地球原有的“有机浓雾”。生命一直在毁灭着它自己得以幸存的条件。 03. 我们是那样久的忽略了对复杂过程的思考。 在科学界里,我们中间很少有人准备好去处理这种程度的复杂性。我们在现代科学的熏陶下,所思考的是极其简单的。面对着复杂到像环境及其广大的活的居民群体一样复杂的形势,我们就有可能程度不一地,企图在思想上把它简化成一组个别存在的单一的事物,希望它们的总和并多少都能说明整体的形象。环境危机的存在警告我们,这种希望是渺茫的。 04. 生态学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 有很多法则对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生态圈已经是很明显的了,它们可以组成一种通俗的“生态学法则”。生态学的第一条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这一切都是由于生态系统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所引起的---每个事物都是与别的事物相联系的,这个体系是因其活动的自我补偿的特性而赖以稳定的。 05. 生态学法则: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其去向。 生态学的第二个法则: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当然,这仅仅是对一个物理学的基本法则---物质不灭定律的有点通俗的重述。这个法则所强调的是,在自然界中是无所谓“废物”这种东西的。在自然系统中,由一种有机物所排泻出来的被当做废物的那种东西都会被另一种有机物当做食物而吸收。 06. 生态学法则: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 生态学的第三条法则: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 根据我的经验,这条原则会遇到激烈的反对,因为它与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相矛盾。这个思想认为人类是无以伦比的。现代技术的最普遍的特点之一,被认为是它可以按照预想去“改造自然”这些都是优越于那些人在自然中可利用的东西的。坦白地说,任何在自然系统中主要是因人为而引起的变化,对那个系统都有可能是有害的。这个原因归结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在生物体中实际发现的化学物质的多样性,要比可能有的多样性受到更为广泛的限制。

生态学考试笔记

生态学考试笔记 2009-09-03 00:15:49|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野外的实验的理论的。 3.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者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4.生态因子:是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 5.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之一。 6.生态因子作用特征: ①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②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交合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③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的规律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④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缺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以因子的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的加强得以补偿,而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⑤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从行为、生长、繁殖和分布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时还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 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和辩证的。 ①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环境对生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行为;影响生物的生育力和死亡率,导致种群数量的改变;某些生态因子能够限制生物的分布区域。例如热带植物不能在北半球的北方生长,主要要低温

复旦,陈斌斌,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笔记

WEEK 1 求异与批判意识 ?批判思维是对知识的反思与评价。?创造力来自于批判思维活动。?没有永恒的真理,没有不变的权威。?研究需要批判精神。研究者的纰漏是机会,不是“威胁”。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心理科学的范畴。?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是把人作为社会成员,在社会相互作用情境下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过程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 社会心理学同时在社会学与心理学领域出现,导致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倾向的不同传统。主要接受社会学训练的学者倾向于强调群体心理研究,称为“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而主要接受心理学(实验)训练的学者倾向于强调个体社会心理的研究,称为“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 关于社会心理学理解的分歧 ? Aronson(1980)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所谓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是采用心理学方法,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真实的和想象的他人存在影响”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则采用社会学方法,“研究不同水平的交往,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组织机构与个人之间、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交往。” 2 社会心理学分析的独特性 社会心理学之所以具有独立学科的地位,是由它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独特视角带来的。(例如,星座)在社会心理学的分析中,”环境-人-行为”构成了一个互动系统。行为不再简单被理解为一种心理过程的终极,而是另一个始点。行为在这种互动中获得了动态的意义。 3 人类社会心理产生的根源 (1)达尔文的演化论 ?达尔文的演化论不仅为生物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科学的解释,而且也为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提供了历史的和生物学的视角。?达尔文的演化论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生物进化层面的背景。特别是在研究攻击行为、利他行为时,演化论在帮助理解人的“本性”和一些社会行为方面,提供了解释的依据。 ?演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 ?自然选择使得有利于物种生存的基因会逐渐增多。 (2)麦独孤的本能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行为——无论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都发自本能。 ?策动与维持行为的根本动力是本能,而不是客观外界的刺激物,一切事物都在于努力实现一定的目的。 ?这些本能是一种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的源泉和动力,是个人、民族性格及意志形成、发展的基础。?重要的本能包括:逃避(害怕的情绪)、好奇、好斗(愤怒)、生存、饥饿、合群 (3)鲍德温的社会化论?“人是一种社会成果而不是社会单位”?自我、道德是社会的产物。 ?面对社会化时,我们就要面临社会价值观问题 ?我们往往会面对“是”(描述)和“应该”(是准则)。 4 科学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一般认为,科学实验是“科学”社会心理学建立的重要标志,是以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Allport)在1924年在出版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学》为标志的。这本书的出现宣告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正式开始。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奥尔波特被誉为科学或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 个人与社会责任---社会心理学展望: “人不只是像一个个体那样经历着他个人的生活,而且也自觉或是不自觉地经历着他的时代及同时代人的生活。” 5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方法有三大来源。 ?观察、实验、统计是来自心理学传统的方法。 科学的本质是揭示因果关系 ?第一类是发现问题的方法,以观察方法为代表。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值得研究的心理现象,提出问题。 ?任何科学家研究的“灵感”始于观察。科学家建构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复习资料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复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性质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1879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因此被誉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旗手”。 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其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对象:正常成年人领域:个人现象: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性质:静态的角度 4、分类: 心理过程:通常把认识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认知、情感、动机)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心境、灵感) 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能力、气质、性格)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联系密切,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5、阐述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说(二)设计研究方案(三)搜集资料(四)整理与分析资料(五)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说 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一)描述研究 1、个案研究2、调查法(问卷调查、晤谈法)3、自然观察法(二)相关研究 (三)实验研究(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1、教育实验2、实验室实验 二科学性的标准㈠可复制性㈡可证伪性㈢系统性 三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可公开检验原则 (二)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 刺激变量: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 机体变量: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 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 (三)人文关怀原则 四当代心理学的特点 (一)多种研究取向的综合(生物学、行为、认知、社会文化、心理动力学取向)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432450 课程名称:普通生态学学分/学时:2/32 课程层次:全校文化素质教育修读类型:选修考核方式:期末考试80%,平 时成绩20%。 开课学期:春季/秋季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教学目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环境问题的出现,诸如世界上出现的能源耗费、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等六大基本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本课程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等各个层次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不同学科专业介绍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应用生态学内容,并对生态学各个研究方向的近代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教学中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 建立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协同进化的概念,对现代生态学的新进展,新成就有基本了解。 2. 人类作用是造成环境破坏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教学基本要求:系统讲授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内容力求新颖;在课堂讲解课程内容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播放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提高学生对生态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介绍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方法以及生态学的最新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学习生态学,不仅要掌握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更要关注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以及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第一节地球上的生命 第二节生态学的形成及发展 思考题: 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2、试述生态学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2学时)

新版中山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02)高等数学(B)或(662)生物化学(一) (863)细胞生物学或(864)生态学(一)或(865)遗传学 参考书目: 1.《高等数学》(上下册)第五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概率统计讲义》(第二版),陈家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生态学》,李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普通生态学》,孙儒泳、李博、诸葛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先聊聊英语 单词部分:我个人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用,背单词没捷径。你想又懒又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仅供个人选择)我建议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一天200个,用艾宾浩斯曲线一个月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小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比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好处在于是剔除了初高中的简单词,只剩下考研的必考词,能迅速让你上手真题。背单词要一直从3-4月份持续到考研前几天,第一遍记完必须要在暑假前。 阅读完形部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就挺好用的,不需要做真题以外的任何阅读题。因为真题就是最贴近实战的练习题了,还记得近十年的真题我是刷了大概有四五遍。 不过,我建议从05年的开始抠真题,需要一个单词都不放过,因为考研英

农业生态学复习笔记

农业生态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概念: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经典生态学[重点]: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群落,景观,生物圈 (3)农业生态学概念:农业生态学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 , 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 , 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4)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即研究农业生物之间以及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控途径。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 (1)系统的概念: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即研究农业生物之间以及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控途径。构成条件:①由一些要素组成;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③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产生跟各个组成成分不同的新功能,即整体功能。基本特征:系统组分的整体性,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2)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基本特征: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重点】;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开放式的功能系统;一个生态系统占据一定的空间并随时间发生演变;生态系统内部保持有一定的平衡关系。 (3)生态系统的功能:四个信息——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4)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概念[重点]:指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各组分间的能量、物质、信息流的方式和特点。三种结构: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 (5)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组成:1. 生物组分(经人工驯化的农业生物,最重要的调节者与主体消费者——人类),2.环境组分(自然环境组分,人工环境组分)。基本结构:组分结构,时空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基本功能[重点]:1.能量流——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包括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2.物质流。3.信息流。4.价值流。 (6)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重点]:1. 生物构成方面:(1)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经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特定环境下经生物种群间、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相互适应形成的自然生物群落(2)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2.环境条件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受到人类的调控与改造,以便农业生物能够更加高效地转化出人类所需的各种农副产品3.结构与功能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既包含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组分又包含了社会经济因素的组分。4. 稳定机制方面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建立了复杂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形成了自然的自我调节稳定机制,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发展农业生态系统因生物种类减少,食物链结构变短,自然调节的稳定机制被削弱,系统的自我稳定性下降。 5. 生产力特点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较高的光能利用率。 6.开放程度方面两者均是开放性的系统,但农业生 态系统要高于自然生态系统。7.能流特征方面因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输入与输出的开放系统,系统内自我维持的能量很少。8.养分循环方面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养分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9. 服从规律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同时受到自然与社会经济规律即双重规律的支配。10.运行的“目标”方面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是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生物利用,并使生物现存量达到最大;农业生态系统运行“目标”是使农业生产在有限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制约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 (2)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1.食物链(food chain):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2.食物网(food web):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类型:草牧食物链,腐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混合食物链。 (4)营养级的概念:食物链上能量和物质被暂时储存和停留的位置亦即每一种生物所处的位置(环节)称为营养级。 (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各个营养级逐级减少的原因[重点]:①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一营养级的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word精品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来源:才聪学习网/考研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 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 ?典型题详解,巩固重点难点。该部分选取并解答各章节相关知识的常见典型题,可以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点。 3 .挑选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本书挑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目录

第1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1复习笔记 1.2典型题详解 1.3考研真题详解 第1篇细胞 第2章生命的化学基础 2.1复习笔记 22典型题详解 2.3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3.1复习笔记 3.2典型题详解 3.3考研真题详解 第4早细胞代谢 4.1复习笔记 4.2典型题详解 4.3考研真题详解 氏代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f— 第5早 5.1复习笔记 5.2典型题详解 5.3考研真题详解

第2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6章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6.1 复习笔记 6.2 典型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营养与消化 7.1 复习笔记 7.2 典型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血液与循环 8.1复习笔记 8.2典型题详解 8.3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气体交换与呼吸 9.1复习笔记 9.2典型题详解 第10章内环境的控制 10.1复习笔记 10.2典型题详解 10.3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心理学导论笔记2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Dr. Paul Bloom Lecture 2 Foundations: This is Your Brain Nobel Prize winning biologist Francis Crick “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 is summarized like this: You, your joys and your sorrows, your memories and your ambitions, your sense of personal identity and free will are in fact no more than the behavior of a vast assembly of nerve cells and their associated molecules. As Lewis Carroll’s Alice might have phrased it: “You’re nothing but a pack of neurons”.(你不过是一堆神经元罢了) Most people are dualists. Dualism is a very different doctrine. It’s a doctrine that can be found in every religion and in most philosophical systems throughout history. Plato(柏拉图) Philosopher Rene Descarts (勒奈.笛卡尔) explicitly asked a question “Are human merely physical machines, merely physical things?” And he answered “No”. He agreed that animals are machines, but people are different. There’s a duality of people. Like animals, we possess physical material bodies, but unlike animals, what we are is not physical. We’re immaterial souls that possess physical bodies. The claim is for humans at least, there are two separate things, there’s our material bodies and there’s our immaterial minds. Descarts made two arguments for dualism:

普通生态学重点

生态学重点 名词解释(10空10') 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 2、环境因子: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3、单体生物:个体清楚,基本保持一致的体形,每一个体来源于一个受精卵。个体的形态和发育都可以预测。如鸟类、兽类、昆虫等。 4、构件生物: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形成分支结构。由这些构件组成个体。发育的形式和时间是不可预测,如水稻、浮萍、树木等。 5、同资源集(种)团:生物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合,即占据相似生态位的物种集合。 6、内禀增长能力:① 在种群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即能够排除不利的天气条件,提供理想的 食物条件,排除捕食者和疾病,我们能够观察到种群的最大增长能力(rm )。mm最大的瞬 时增长率,即内禀增长率或内禀增长能力。 ②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又种群内在因素决定 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 ),记作rm。) 7、生物群落:在同一时间聚集在同一地域或生境中的各种生物种群有规律的集合。 8、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 9、生态交错区:①不同的群落之间交错的不同群落中物种共存的地区就称为生态交错区。 ②生态交错区又称群落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生态地带之间(或群落之间) 的过渡区域。 10、边缘效应:① 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 ②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11、次级生产:初级生产以外的生态系统生产,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 经过同化作用形成异养生物自身的物质,称为次级生产(secondary production),或第二性 生产。 12、生物量:①某一特定观察时刻,某一空间范围内,现有有机体的量。用单位面积或体积的个体数量、重量(狭义的生物量)或含能量来表示,因此它是一种现存量。 ②单位空间内,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13、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称为优势种,它通常指的是那些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物种。 14、关键种:生物群落中,处于较高营养级的少数物种,其取食活动对群落的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称关键种。/指的是其消失或削弱能引起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物种,它是优势种或建群种中的一部分。 15、生态价:生态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生态学上的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16、初级生产: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阳能,从无机物合成、转 化成复杂的有机物。由于这种生产过程是生态系统能量贮存的基础阶段,因此,绿色植物的 这种生产过程称为初级生产(primary productio n),或第一性生产。 17、适应:① 生物对环境压力的调整过程。 ②生物所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和生殖的任何遗传特征。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

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 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 绪论 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 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

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三)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对这么庞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1.二界分类: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 2.三界分类: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法: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胞藻类;植物界;动物界。 3.四界分类:由美国人科帕兰(Copeland)提出。 原核生物界: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 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单细胞的藻类。动物界。植物界。 4.五界分类:195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Whi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 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特点:环状DNA位于细胞质中,不具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无膜,为原核生物。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专插本生态学笔记

一、生态学及其发展 一.生态学的定义 1.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E.Haeckel,1866) 它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 生态学的定义还有很多: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学。(埃尔顿,1927)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Andrenathes,1954)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E.P.Odum,1956)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马世骏,1980) 生态学是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E.P.Odum,1997) 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根据研究对象的层次及研究性质等,可以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以下大小不同的组织层次: 生物系统的层次:基因系统——细胞系统——器官系统——有机体系统——种群系统——群落系统——生态系统 以上层次也是现代生物学研究对象的不同层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生态学所研究的内容已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发展 在微观方面,向器官、细胞、细胞器、分子水平发展,出现了分子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等微观生态学分支;在宏观方面,由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 向景观和生物圈方向发展, 出现了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传统生态学属于宏观生物学的范畴,普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⑴个体(有机体)——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 按其研究的大部分问题来说,当前个体生态学应属于“生理生态学”的范畴,这是生理学与生态学交界的边缘学科。近代该范畴的研究更偏重于:个体从环境中获得资源和资源分配给维持、生殖、修复、保卫……等方面的进化和适应对策上。 另有“生态生理学”:偏重于对各种环境条件的生理适应及机制上。但更多的学者将两者视为同义。 个体生态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是植物生态学的主体之一。 ⑵种群(population)——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

心理学导论学习笔记

心理学导论学习笔记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也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的 本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其中认识过程主要是指(1)感觉(2)知觉(3)记忆(4)思维和想象;情感过 程只要是指情绪和情感。 个性心理又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表现为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个性:具有一定意识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1879年,德国著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宣告心理学的独立。(重点填空) 5、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学派 (2)机能主义学派———机能主义学派的鼻祖是美国心理学家詹 姆斯 (3)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行为主义的最高原则是刺激——反应即S———R。 (4)格式塔心理学派 (5)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6)现代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注意:后面有注解的流派是需要重点记忆的,而没有注解的流派简 单了解一下 就可以了。 6、现代心理学认为,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7、(名解)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的规 律性的应答。 8、(名解)反射弧:实现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9、反射可以分为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指遗传的、不学而会的反射。

普通生态学复习资料

普通生态学复习资料 这份资料基于本人上课所做的笔记以及最后一节课上朱明德老师所给的重点和 本人的理解整理而成,并不是一份十分全面的复习参考资料,仅供参考。千万 不要过分依赖此复习资料,平时认真听课、勤做笔记、善于思考才是取得高分 的不二法门!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与社会、经济、人类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分支学科。 生态学有方法论和层次观。 生态学的4个组织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态学的5个研究方法:野外考察、实验室分析、模拟实验、网络分析、多方 面整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 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 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大环境: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大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是由大范围因素所决定。 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 环境称为生境。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1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 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大纲 考研笔记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https://www.doczj.com/doc/3a5293991.html,

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招生目录 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 目 备注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 303-数 学三 802-经济 学综合 环境政策与 环境管理,外 语 经济学综 合含政治 经济学、微 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 学。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 614-地 理信息 系统 830-遥感 概论 地理空间信 息技术综合, 外语 0713Z1- 生态学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或 202俄 语或 203日 语 615-生 态学 831-普通 生物学 基础生态学, 外语 083001- 环境科学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或 202俄 语或 203日 语 302-数 学二 832-环境 科学与工 程综合 环境科学综 合(无机化学 或环境管 理),外语 科目四含 三部分内 容:环境微 生物学,有 机化学,环 境规划与 管理。适合 于环境、化 学、化工、 生物等相 关学科的 考生报考。 083002- 环境工程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或 202俄 语或 203日 语 302-数 学二 832-环境 科学与工 程综合 环境工程学 综合(含水处 理工程、固体 废弃物处理 处置、环境 学),外语 科目四含 三部分内 容:环境微 生物学,有 机化学,环 境规划与 管理。适合 于环境、化 学、化工、

生物等相 关学科的 考生报考。0830J1- 环境政策与管理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 302-数 学二 832-环境 科学与工 程综合 公共管理与 环境政策(含 公共管理学、 环境政策理 论与方法), 外语 科目四含 三部分内 容:环境微 生物学,有 机化学,环 境规划与 管理。适合 于环境、化 学、化工、 生物等相 关学科的 考生报考。 1203Z1- 自然资源管理00-无 101-思想 政治理论 201英 语一 303-数 学三 834-经济 学(宏观、 微观) 资源环境管 理综合,外语 资源环境 管理综合 含资源环 境法规政 策分析、产 业资源环 境政策。 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简介 本专业属于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生态科学、生态经济与管理、生态工程与技术等。学科专业与我国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形势紧密结合,以生态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着重开展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本学科同政府主管部门、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联系,建立了可供教学与实践的实验室和多个实习基地,具备完整的人才培养条件。毕业的研究生主要到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或赴国内外知名大学与科研机构继续深造。 本专业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都具有博士学位,多人有出国留学或进修的经历。 1.专业概况 生态学专业系理学——生物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学制3年。生态学硕士点于2003年批准建立,2004年开始招生。是中国人民大学新建的理工科学科,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目前唯一一个生物学学科。特聘我国著名生态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士李文华研究员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专业主要针对区域生态学、植被生态学、生态系统管理等领域,应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结合国际及国内生态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在区域生态和生态系统管理等领域,开展广泛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不断充实、完善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实践内容,研究我国重大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理论,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本专业共承担各类研究项目30余项,其中973二级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专题1项,财政部林业行业重大专项子专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2项,国家林业局项目1项、中国环科院项目1项。出版教材1部,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最新生态学笔记李博(完整版)资料

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超冷: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适应性低体温: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