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安信息代码 第248部分:视频图像信息基本对象标识编码规则(标

公安信息代码 第248部分:视频图像信息基本对象标识编码规则(标

公安信息代码 第248部分:视频图像信息基本对象标识编码规则(标
公安信息代码 第248部分:视频图像信息基本对象标识编码规则(标

I C S35.040

A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 A/T2000.248 2019

公安信息代码

第248部分:视频图像信息基本对象标识

编码规则

I n f o r m a t i o n c o d e s f o r p u b l i c s e c u r i t y i n d u s t r y

P a r t248:C o d i n g r u l e s f o r b a s i c o b j e c t i d e n t i t y f o r v i d e o a n d

i m a g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2019-08-28发布2019-10-01实施

前言

本部分为G A/T2000的第248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部分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三

本部分由公安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三

本部分起草单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二视频图像信息智能分析与共享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二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二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二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二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齐力二杨明二吴松洋二成诚二王建勇二吴参毅二廖双龙二庄超明二张剑二张祎二唐前进二戴杰二张聪二吴轶轩二尹萍二谭思敏二李昂二孔维生三

公安信息代码

第248部分:

视频图像信息基本对象标识编码规则

1 范围

G A /T2000的本部分规定了视频图像信息基本对象标识的编码规则三

本部分适用于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的处理与管理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三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三

G B /T28181 2016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二

交换二控制技术要求3 编码规则

代码采用层次码,由41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左起第1~20位为第一层,第21二22位为第二层,

第23~36位为第三层,第37~41位为第四层,

其结构如图1所示三?...? 第一层

?? 第二层

?...? 第三层

????? 第四层

图1 编码结构图

其中:a ) 第一层为设备编码,应符合G B /T28181 2016附录D 中D.1规定的编码规则;

b ) 第二层为子类型编码,表示视频图像基本对象的类型信息, 01 代表视频片段, 02

代表图像, 03 代表文件, 99 代表其他;c ) 第三层为时间编码,按年月日时分秒顺序编码,表示方法为:Y Y Y YMM D D h h mm s s ,其中h h

以24小时制表示;d ) 第四层为序号编码,序号由阿拉伯数字00001开始,

按顺序表示三

XX中学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使用规定10

XX中学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 管理使用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公共安全,有效发挥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的实战作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校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等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结合我校公共安全防范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是指在涉及公共安全的场所或者区域,采用技术设备进行视频信息采集、传输、显示和存储的综合系统。 第三条学校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的规划、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行为,适用本规定。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四条涉及学校公共安全的场所或者区域应当建设公共安全视频系统。 第五条学校校长负责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资源整合共享。 第三章值班监看 第六条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按照规定建立值班监看、资料管理、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根据监控区域范围的大小和重要程度配备相应数量的专职人员监看和

管理,确保视频系统正常运行。 第七条门卫室是学校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枢纽,承担着学校视频监控信息的搜索、查询、调度、存储、传输分析研判等重要工作任务。 第八条监控中心应确定专人管理,并派员值守,实时监看,对视频信息的录制、使用和去向情况进行登记,遇到可疑情况,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九条监控中心实行24小时工作机制,全天候地监看辖区域范围视频报警信息。 第十条值班监看人员工作职责: (一)掌握本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和基本的维护保养知识,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爱护设施,严守操作规程,熟悉设备的分布情况,熟记常见案件的处置原则和程序以及监控摄像头所处位置; (二)按规定详细、规范地做好值班记录。发现嫌疑情况立即通知公安机关,并向值班领导汇报,做好详细记录; (三)不得无故中断监控。监控设备出现异常发热、异常噪声、引线脱落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并通知维护人员尽快排除故障,做好维修记录; (四)保持监控中心的清洁卫生。上岗后和离岗前打扫室内外卫生,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四章信息保存和使用 第十一条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视频图像信息的有效存储期不得少于九十日。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v1.0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v1.0 1.6。平台物理架构 6 1.7。平台基础网络1.7.1。网络传输协议要求 共享平台网络系统网络层支持IP协议,传输层支持TCP和UDP协议 1.7.2。网络传输带宽要求 视频专网网络带宽估算要求: 共享平台互联所需的有效带宽≥同时加入的视频通道数×单通道视频码流。考虑到容差,网络至少应满足各级共享平台间并发视频图像呼叫的数量要求: 1,15个省市共享平台间的并发通道;2.20条城市和区县间的并行路线共享平台各级 共享平台应根据视频图像编码速率的设置和跨级平台间并发路径的要求,合理估算平台互联的网络带宽需求使用H.264编码标准的视频带宽可以估计如下:单界标清晰视频图像,4CIF/D1格式,每秒25帧,传输码率一般为1536kbps;单通道高清视频图像,720P格式,每秒25帧,传输速率一般为4000kbps 1.8。平台许可计划1.8.1。权限策略 各级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采用全球统一的授权策略。用户和相机资源根据警察类型、部门、行政区域、级别、类型等进行分类。

根据分区授权,不同的用户被授予对相应资源的访问控制权限。 原则上,资源的直接管理者拥有对资源的最高控制权,较低平台应该向较高平台开放对所有资源的访问权限同时,平台提供了权限优先级管理功能,即当不同级别的用户执行相同的操作时,高优先级用户可以抢占或锁定低优先级用户的视频点播,并将 7 作为控制权限进行操作 1.8.2。权限分配 省级平台负责省级平台用户的权限、省外用户的访问权限以及下级市级平台的相互访问权限 权限控制应遵循各级网络平台的视频直接从同一级共享平台获取的原则,而不是基于网络平台直接分步上传的原则。请参考下表: 权限位置级别:省、市、县共享平台41-50 21-30 1-10联网平台51-60 31-40 11-20数量越大,权限越高,共享平台不能调用所有联网平台资源,数量之间的范围可以由单个节点任意分配,如管理员权限、领导权限、警务权限等。 1.8.3。实施方式 图像信息网络平台访问控制的具体实施方式基于GB/T28181-2011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SICS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of video picture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ociety public security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结构 (2) 5技术要求 (2) 5.1基本功能 (2) 5.2基本技术要求 (3) 5.3前端设备技术要求 (3) 5.4传输要求 (4) 5.5图像显示要求 (4) 5.6视频图像的存储 (5) 5.7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联网 (5) 6系统的设计、建设、检测、验收及维护 (5) 6.1系统的设计 (5) 6.2系统建设 (6) 6.3系统检测 (6) 6.4系统验收 (9) 6.5系统维护 (9)

前言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是以预防、打击违法犯罪为目的,在治安复杂场所、重点部位、主要街道、案件多发地段、重要路口、卡口等地点设立视频监控点,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各级公安机关和其它相关部门,通过对图像信息的浏览、记录等方式,使各级公安机关和其它相关部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有效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视频监控系统。 为规范重庆市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确保建设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参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并结合重庆的实际制订。 本标准中5.3.1、5.4.2、5.5.2、5.5.3、5.5.4、5.6.2 a)、c)、e)、j)以及第6条全部均为强制性条款,其它条款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由重庆市公安局提出。 本标准由重庆市公安局科技通信处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重庆市公安科学技术研究所、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立、彭滨鸿、吴健、罗凌、祝贵军、黄庆忠、熊健、王彤。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v1.0

XX省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系统 建设指导意见

一、概述 XX省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初步形成了社会治安技术防范的视频监控网络。然而,目前省内已建成的监控系统大都自成体系,相互间缺少统一规划和技术协调,不能有效实现图像信息资源的共享,缺少面向公安实战的综合应用,制约了图像信息技术在城市社会治安管理中作用的发挥。在各警种的实际工作中,视频图像信息还没有被深度挖掘,充分发挥其作用。 根据《全国公安装备建设“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公安监控图像联网共享平台”的建设要求,按照《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中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公安指挥通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和《关于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工作的意见》中的有关要求,全省将以建设共享平台、联网平台为核心,打造全省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的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进一步拓展图像信息在公安业务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为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为指挥调度、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二、建设目标 建立由共享平台和联网平台构成的三级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三级平台的分层级应用。 省级平台实现视频图像信息整合、调度、存储和管理,满足各警种反恐防暴、维稳处突、应急指挥、社会管理等警务工作的扁平化指挥需求,并在保障视频图像信息在网内安全、可靠传输的前提下实现向部级平台的图像信息上传。 市、县平台实现源头视频信息的接入和管理,逐步分级建立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采取视频图像信息集中管理和分级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部门、警种关注的视频图像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存储,并建立索引摘要。从而满足国保、治安、刑侦等警种部门在维护社会治安、侦查破案等警务工作中的实战需求。

公安信息代码 第248部分:视频图像信息基本对象标识编码规则(标

I C S35.040 A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 A/T2000.248 2019 公安信息代码 第248部分:视频图像信息基本对象标识 编码规则 I n f o r m a t i o n c o d e s f o r p u b l i c s e c u r i t y i n d u s t r y P a r t248:C o d i n g r u l e s f o r b a s i c o b j e c t i d e n t i t y f o r v i d e o a n d i m a g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2019-08-28发布2019-10-01实施

前言 本部分为G A/T2000的第248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部分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三 本部分由公安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三 本部分起草单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二视频图像信息智能分析与共享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二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二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二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二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齐力二杨明二吴松洋二成诚二王建勇二吴参毅二廖双龙二庄超明二张剑二张祎二唐前进二戴杰二张聪二吴轶轩二尹萍二谭思敏二李昂二孔维生三

公安信息代码 第248部分: 视频图像信息基本对象标识编码规则 1 范围 G A /T2000的本部分规定了视频图像信息基本对象标识的编码规则三 本部分适用于公安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的处理与管理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三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三 G B /T28181 2016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二 交换二控制技术要求3 编码规则 代码采用层次码,由41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左起第1~20位为第一层,第21二22位为第二层, 第23~36位为第三层,第37~41位为第四层, 其结构如图1所示三?...? 第一层 ?? 第二层 ?...? 第三层 ????? 第四层 图1 编码结构图 其中:a ) 第一层为设备编码,应符合G B /T28181 2016附录D 中D.1规定的编码规则; b ) 第二层为子类型编码,表示视频图像基本对象的类型信息, 01 代表视频片段, 02 代表图像, 03 代表文件, 99 代表其他;c ) 第三层为时间编码,按年月日时分秒顺序编码,表示方法为:Y Y Y YMM D D h h mm s s ,其中h h 以24小时制表示;d ) 第四层为序号编码,序号由阿拉伯数字00001开始, 按顺序表示三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联网测试平台设计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013188338.html,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联网测试平台设计浅析 作者:曹志捷 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08期 摘要: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大数据技术和公安视频图像深度应用需求三大力量推动着视频监控系统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演变期,传统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正在向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发展演变。GA/T1400系列标准的发布,解决了视频大数据时代的系统架构与联网共享应用问题,形成了视频监控大数据+人工智能统一开放的落地架构。 关键词: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互联 智能监控设备现今已经被应用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当视频监控系统步入视频图像结构化发展阶段,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同一个系统中有多个智能应用平台,平台之间不能实现数据的有效共享。GA/T 1400系列标准的发布,给出了视频监控大数据+人工智能统一、开放的联网架构,其最终目的是解决视频大数据时代联网系统架构与联网共享应用问题。 一、关键技术 视频监控系统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四个发展过程:一是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二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三是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四是基于网络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当前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存在各种模式、制式,且各个视频监控系统相互独立,形成信息壁垒,无法实现互联互通。规范统一的接口协是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平台建设的关键。基于GA/T 1400.4-2017标准,采用REST架构协议模型。 二、目标导向 本項目的总体目标是基于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联网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适用于系统联网设备和系统重点区域信息采集设备的接口协议自动化检测软件。具体目标可分为: (1)对检测软件的接入模块进行开发,包括与系统联网设备对接的身份认证、保活机制等公共功能接口; (2)对检测软件的接口测试模块进行开发,面向对系统联网设备的CRUD操作,对采集服务、数据服务等接口功能的消息流程、消息内容等进行解析及标准符合性判定。 (3)针对系统重点区域信息采集设备的接口检测项目,开发应用于公安生产环境、满足各警种应用差异化需求的自动化检测任务线程。主要研究内容将从三方面展开:检测软件接入模块开发;检测软件接口测试模块开发;移动式自动化测试模块开发;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附件1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规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使用和管理,维护公共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概念界定】本条例所称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是指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利用视频图像采集设备和其他相关设备,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区域或者场所进行视频图像信息采集、传输、显示、存储和处理的系统。 第三条【调整范围】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主管机关】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指导、监督职责。 第五条【政府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安全视频

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城乡规划,加强统筹协调,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 第六条【秘密和隐私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合法权益。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等单位,对于系统设计方案、设备类型、安装位置、地址码等基础信息,以及获取的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的视频图像信息负有保密义务,对于获取的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视频图像信息不得非法泄露。 第七条【建设原则】建设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应当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安全可控的原则。 第八条【资源整合共享】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对本辖区内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共享。 第九条【建设范围及主体】社会公共区域的重点部位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有关场所或者部位,应当建设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 社会公共区域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由政府组织建设和维护,纳入公共基础设施进行管理,所需费用列入本级政府预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3部分:数据库技术要求(标准状态:现行)

I C S13.310 A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 A/T1400.3 2017 部分代替G A/Z1129 2013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3部分:数据库技术要求 V i d e o a n d i m a g e i n f o r m a t i o na p p l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f o r p u b l i c s e c u r i t y P a r t3:T e c h n i c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 d a t a b a s e 2017-05-31发布2017-05-31实施

目 次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二 定义和缩略语2 3.1 术语和定义2 3.2 缩略语2 4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组成3 4.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功能结构3 4.2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外部连接关系3 5 视图库存储对象4 5.1 视图库存储对象类型4 5.2 对象描述方法5 5.3 采集设备与采集系统相关对象5 5.4 视频图像信息对象5 5.5 视频图像分析规则对象 6 5.6 布控与告警对象6 5. 7 订阅与通知对象6 5. 8 联网服务对象6 6 功能6 6.1 接口6 6.2 应用 7 6.3 管理9 7 性能10 7.1 对象存储时间10 7.2 存储对象格式10 7.3 并发性能规格10 7.4 检索11 8 其他1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视图库对象特征属性12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视图库元数据定义50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视图库对象和对象集合X M L S c h e m a 描述82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基于X M L 的消息体格式 114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X M L 转J S O N 规范117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查询指令规范119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建设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一、概述 某某省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初步形成了社会治安技术防范的视频监控网络。然而,目前省内已建成的监控系统大都自成体系,相互间缺少统一规划和技术协调,不能有效实现图像信息资源的共享,缺少面向公安实战的综合应用,制约了图像信息技术在城市社会治安管理中作用的发挥。在各警种的实际工作中,视频图像信息还没有被深度挖掘,充分发挥其作用。 根据《全国公安装备建设“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公安监控图像联网共享平台”的建设要求,按照《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中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公安指挥通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和《关于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工作的意见》中的有关要求,全省将以建设共享平台、联网平台为核心,打造全省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的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进一步拓展图像信息在公安业务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为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为指挥调度、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二、建设目标 建立由共享平台和联网平台构成的三级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三级平台的分层级应用。 省级平台实现视频图像信息整合、调度、存储和管理,满足各警种反恐防暴、维稳处突、应急指挥、社会管理等警务工作的扁平化指挥需求,并在保障视频图像信息在网内安全、可靠传输的前提下实现向部级平台的图像信息上传。 市、县平台实现源头视频信息的接入和管理,逐步分级建立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采取视频图像信息集中管理和分级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部门、警种关注的视频图像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存储,并建立索引摘要。从而满足国保、治安、刑侦等警种部门在维护社会治安、侦查破案等警务工作中的实战需求。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 SICS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of video picture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ociety public security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结构 (2) 5技术要求 (2) 5.1基本功能 (2) 5.2基本技术要求 (3) 5.3前端设备技术要求 (3) 5.4传输要求 (4) 5.5图像显示要求 (4) 5.6视频图像的存储 (5) 5.7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联网 (5) 6系统的设计、建设、检测、验收及维护 (5) 6.1系统的设计 (5) 6.2系统建设 (6) 6.3系统检测 (6) 6.4系统验收 (9) 6.5系统维护 (9)

前言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是以预防、打击违法犯罪为目的,在治安复杂场所、重点部位、主要街道、案件多发地段、重要路口、卡口等地点设立视频监控点,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各级公安机关和其它相关部门,通过对图像信息的浏览、记录等方式,使各级公安机关和其它相关部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有效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视频监控系统。 为规范重庆市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确保建设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参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并结合重庆的实际制订。 本标准中5.3.1、5.4.2、5.5.2、5.5.3、5.5.4、5.6.2 a)、c)、e)、j)以及第6条全部均为强制性条款,其它条款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由重庆市公安局提出。 本标准由重庆市公安局科技通信处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重庆市公安科学技术研究所、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立、彭滨鸿、吴健、罗凌、祝贵军、黄庆忠、熊健、王彤。

6、《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

内部资料 严禁外传 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 总体技术方案 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 二〇一二年六月

目录 一、前言 (1) 二、建设现状 (2) (一)省级平台建设现状 (2) (二)市级平台建设现状 (2) (三)网络现状 (3) (四)存在的问题 (4) 三、主要任务 (5) (一)建立四级公安图像信息联网平台 (6) (二)整合公安机关内外部图像信息资源 (6) (三)建立完善图像信息数据库 (6) 四、联网架构 (7) (一)总体架构 (7) (二)上下级联网平台级联 (9) (三)同级联网平台互联 (11) (四)联网平台与共享平台对接 (12) (五)联网平台与卡口系统整合 (15) (六)非标平台标准化改造 (16) (七)IP地址规划 (17) (八)存储策略 (18) (九)权限控制 (18) (十)时钟同步 (19) (十一)视频安全接入 (20) (十二)与PGIS平台对接 (21) (十三)字符叠加规范 (23) 五、标准强制项 (23) (一)信令格式要求 (24) (二)媒体格式要求 (25) (三)信令流程和协议接口 (27) (四)与其他系统数据交换 (28) 六、标准符合性测试 (28) (一)信令一致性测试 (28) (二)媒体一致性测试 (29) 七、功能要求 (29) (一)基本业务功能 (29) (二)基本管理功能 (30) 八、性能要求 (31) (一)图像质量 (31) (二)基本网络要求 (31) (三)时延指标要求 (32) (四)系统容量指标 (33)

一、前言 图像信息是公安机关开展警务指挥调度、侦查办案和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信息。近年来,在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和“3111”工程建设的大力推动下,各地公安机关通过自建视频监控系统、接入社会单位监控系统等多种形式,建成了初具规模的监控图像系统,并在局部地区形成了网络,监控图像系统已经在各类重大活动安保、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监控图像联网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应用的日益广泛深入,图像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建设时互联互通不畅、跨区域调用难、跨级传送延时大、深层运用少等问题日渐凸显,巨大的图像资源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对有效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已经形成一定制约。因此,基于统一的技术规范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图像信息联网建设、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深度应用、提升图像信息服务警务实战的能力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本方案立足于《全国公安装备建设“十二五”规划》(公通字[2011]19号)中关于“公安监控图像联网共享平台”的建设要求,按照《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公科信[2012]11号)中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公安指挥通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公科信[2009]78号)和《关于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工作的意见》(公科信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联网与应用标准体系结构框图(修订版)20160722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联网与应用标准体系 (修订版) 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标准 3 合格评定标准 4 管理标准 1.3 GB 社会治安重要场所视频监控图像信息采集技术要求 3.1 GA/T 国家标准GB/T28181 产品符合性测试规范 3.2 GA/T 国家标准GB/T25724 符合性测试规范 4.2 GA/T 1072 基层公安机关社会治安视频监控中心工作规范 3.6 GA/T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接口协议测试规范1.6 GA/T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2部分: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4.1 GA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接入、调用、使用管理规范 1 技术标准 4.3 GA/T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联网应用运维管理规范 1.1 GB/T 2818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1.5 GA/T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1.8 GA/T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4部分:接口协议要求 1.7 GA/T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3部分:数据库技术要求1.4 GB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1.2 GB/T 25724公共安全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3.7 GA/T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联网应用运维管理平台软件测试规范 3.8 GA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检验规范2 视频分析标准 3.4 GA/T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平台软件测试规范 2.3 GA/T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第3部分: 视频图像增强技术要求 2.6 GB/T 30147 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 2.1 GA/T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第1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 2.5 GA/T 公安视频图像人脸识别标准 2.7 GA/T 视频图像分析仪 系列标准 2.4 GA/T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第4部分: 视频图像检索技术要求 2.2 GA/T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第2部分: 视频图像内容分析及描述技术要求 3.10 GA/T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第5部分:检验规范 1.9 GA/T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联网应用运维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3.9 GA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验收规范3.3 GA/T 国家标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符合性测试规范 3.5 GA/T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测试规范

GAT_1400.3-2017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_第3部分:数据库技术要求

部分代替GA/Z 1129—2013 ICS 13.310 A 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 GA/T 1400.3-2017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3部分:数据库技术要求 Video and image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system for public security — Part 3: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atabase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目次 前言............................................................................... V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3.1 术语和定义 (2) 3.2 缩略语 (2) 4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组成 (3) 4.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功能结构 (3) 4.2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外部连接关系 (3) 5 视图库存储对象 (4) 5.1 视图库存储对象类型 (4) 5.2 对象描述方法 (5) 5.3 采集设备与采集系统相关对象 (5) 5.4 视频图像信息对象 (5) 5.5 视频图像分析规则对象 (5) 5.6 布控与告警对象 (6) 5.7 订阅与通知对象 (6) 5.8 联网服务对象 (6) 6 功能 (6) 6.1 接口 (6) 6.2 应用 (7) 6.3 管理 (8) 7 性能 (10) 7.1 对象存储时间 (10) 7.2 存储对象格式 (10) 7.3 并发性能规格 (10) 7.4 检索 (11) 8 其他 (11)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视图库对象特征属性 (12) A.1 采集设备对象 (12) A.2 采集系统对象 (13) A.3 视频卡口对象 (13) A.4 车道对象 (13) A.5 视频片段对象 (14) A.6 图像对象 (17) A.7 文件对象 (19) A.8 人员对象 (20)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值班监看、信息保存使用、运行维护等管理制度

校园视频监控值班监看制度 一、校区监控系统由学校负责管理,由校值班领导负责监督检查监控室的工作。 二、值班人员当班时间内应认真履行职责,通过监控设备密切关注防区安全情况,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汇报,并作好当班的交接记录。 三、严格按规定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密切注意监控设备运行状况,保证监控设备安全有序,不得无帮中断监控,删除监控资料。 四、监控用计算机不得做无关工作,值班人员利用监控用计算机聊天、打游戏、看电影等,一经发现将受到严肃处理。五、确保监控范围内夜间照明,发现路灯缺失、损坏,及时向学校安全处报告。 六、学校领导、保安及相关人员应认真学习电子监控设备的操作规程,熟练掌握使用方法,熟练应用监控设备。学校应确保安保监控室显示设备图像画面清晰,系统运行正常。 校园视频监控图像信息保存使用登记制度 一、校园监控系统图像实行自动保存,图像保存时间不少于15天。 二、外来人员需要查看监控图像需经主主管领导批准,填写监控信息图像查看记录表,对图像信息的内容、调取时间、调取用途等事项进行登记。 三、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制、查询或者向公安机关以处的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传播图像信息。 四、任何人不得擅自删除、修改监控系统的运行程序和记录。

五、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用途和摄像设备的位置。 六、任何人不得干扰、妨碍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运行安全保障制度 一、安防设施管理员要定期对监控用计算机进行病毒检测,发现病毒及时清除。不得使用来历不明的移动存储设备,严禁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 二、定期监测系统线路和设备,超出服务期限的设备要及时更换。 三、严禁带零食进入监控设备中控室,室内严禁烟火,水杯应放置在远离电器设备的地方。 校园视频监控安全保密制度 一、学校要及时为本校监控用计算机设置密码。 二、严禁将计算机密码告知无关人员。 三、未经相关领导批准,任何人员不得将学校监控数据、软件及资料复制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四、未经学校许可,学校以处任何人员不得使用操作监控系统及相关设备。 五、任何人不得擅自提供、传播图像信息。 六、对涉及学校秘密、教职工员及学个人隐私的图像信息要予以保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