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性学习八下第六单元:以和为贵

综合性学习八下第六单元:以和为贵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一、综合性学习

1.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班级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用两种不同字体书写的同一个汉字——“和”。请你指出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作为“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

材料二:明朝洪武年间,缅甸与百夷(今缅甸北部)交战,明太祖未发一兵,派李思聪、钱古训二人劝和。二人先奉劝缅甸“两国之民居处虽分,惟存关市之讥。是其和也,其或纷争不已,天将昭鉴福善祸淫”,又告诫百夷“莫如守全,以图绵长,不亦美乎”。双方均为道义所感悟,领会启动战端于人于己均不利,最终罢战息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元前33年,昭君为了汉匈两族的团结友好,请求出行,充当西汉的“和亲使者”,出嫁到塞北,担负起巩固和加强汉匈两族团结友好的重大政治使命,为民族友好做出了杰出贡献。请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简单写下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末云云的父亲想带着全家一起去看望奶奶,但是母亲想回去看望姥姥。云云的父亲发脾气说母亲总是这样唱反调,母亲也生气说父亲一点也不体贴自己。好好的周末,父母就这样吵起来了。如果你是云云,请从“和为贵”的角度来劝说父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公益海报,回答问题。

(1)请简要描述画面内容,并说明这个公益海报的主要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针对这张海报简单发表一段演说,倡导大家保护野生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文化崇尚“和”。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班级开展“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用两种不同字体书写的“家和万事兴”,请你写出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字体。

(2)古代与“和”有关成语、故事很多,请你仿照示例,谈谈对“和”的理解。

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忍让与宽容。

(3)完成对联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威仪尽失,礼崩而乐坏,政治上的多元状态造就了思想上的极度自由和解放。一时间,社会上各种思想流派如同绚丽的百花竞相开放,被称为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由此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这为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是泛指,其中对中国后世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在诸子百家几百年的发展中,思想不断的交锋与融合,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由此奠定。

读到这段历史,小争同学深有感触,想写一副对联,还没写好,请你帮他完成。

百家争鸣,各领风骚多彩流派群芳绚;

________,博采众长大美中华_______。

(4)放学后,你和同学兴高采烈地跑到操场上准备打篮球。这时,又来了另外一个班的同学。“我们先到!场地该归我们。”“凭什么?场地又不是你们班的。”大家互不相让,此时,请你用“和”理念来劝说,化解这场争吵。(30字左右)

在“探字义·辨字音·悟文化”的活动中,同学们围绕“和”字开展了系列活动请在“探字义·辨字音·悟文化”的活动中,同学们围绕“和”字开展了系列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探“和”之义】

6.请结合对“和”字字源的解说,用自己的话说说“和”字的本义。

“和”字由“禾”与“口”组成,“禾”是“龢”的省略。

“龢”的小篆字形为,这个字极妙:左边上而像间屋子,下面是一组编钟和一个排箫的象形,表示用编钟和排箫共同演奏乐曲时,各声部的乐音虽有不同,但主调协调一致,“口”则表示人们发表言论,由此推知,

“和”的本义为:__________________

【辨“和”之音】

7.“和”字由本义引申出不同意思,由此产生不同读音。例如,表示“跟着唱”或者“依照别人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时,读作【甲】,如___①___;表示“融洽,团结”的意思时,读作【乙】,如___②___。下列注音和示例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甲】hé①“礼之用,和为贵”【乙】hè②和颜悦色

B.【甲】hè①此唱彼和【乙】hé②“君子和而不同”

C.【甲】hè①曲高和寡【乙】hé②随声附和

D.【甲】hé①“地利不如人和”【乙】hè②心平气和

【寻“和”之用】

8.“和”是一个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字,渗透着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智慧。某同学准备以“和”为主题进行演讲,请依据他确定的“中心”对下面的演讲内容进行排序,并且为每部分内容选择相应的名言或故事作为支撑,补全下面的演讲提纲。(填写序号即可)

【演讲内容】

甲:“和”体现顾全大局、国事为重的理想观。

乙:“和”体现修身正已,推己及人的道德观,

丙:“和”体现和睦孝顺、融洽和美的家庭观。

【名言或故事】

A.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

B.敬则小心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与鲍春霆》

C.战国时,赵国舍人蔺和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赵王封他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屡次故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来廉终于醒悟,向前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

【演讲提纲】

【品“和”之美】

9.“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讲究“协调有序”“中正规矩”,这一理念在“对联”中有充分的体现。右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副住宅对联,请你完成相应练习。

(1)这副对联采用的字体是_______,这种字体给人的感觉是:_______(填字体风格)

(2)请用正楷字把这副对联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综合性学习活动。

世间万物,因“和”而美丽,因“和”而温馨。中国文化崇尚“和”,“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传统文化修德齐家的关键、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和”字已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我校八(1)班拟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集“和”名言】

班级征集“和”的名言,请选出不符合

...主题的一句( )

A.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B.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C.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D.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2)【酬“和”之诗】

日本捐赠武汉的物资,留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本舞鹤捐赠大连的物资,留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答之。

(3)【讲“和”之事】

八(1)班将围绕“以和为贵”这一主题举行演讲比赛,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在其中穿插一个“以和为贵”的概括性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1.“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是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的一项重大倡议。班级为此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按照活动一、二、三的要求回答问题。

活动一:探“和”之义

“和而不同”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下列对“君子和而不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B.“和”是以不承认差异,不承认不同为前提,追求和谐统一。

C.“和而不同”是从政的法宝。我国采用民主的政治协商制度,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代表经常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计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D.“和而不同”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我国奉行这一原则,愿意和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平共处,取长补短。

活动二:寻“和”之用

请你运用积累的有关“和”文化的故事、名言等,仿照示例写出对“和”的理解。

示例:从“礼之用,和为责”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活动三:品“和”之美

题昭君墓

翦伯赞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风烟。

如何一曲琵琶好,鸣镝①无声五十年。

【注释】①鸣镝(dí):响箭。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综合性学习

和是诞育万物的本源,和是修德养性的关键,和是社会交往的准绳,和还是国家共处的原则,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家庭和睦】

周末,云云的父亲想带着全家一起去看望奶奶,但是母亲想回去看望姥姥。云云的父亲发脾气说母亲总是这样唱反调,母亲也生气说父亲一点也不体贴自己。好好的周末,父母就这样吵起来了。

如果你是云云,请从“以和为贵”的角度来劝说父母。

(2)【社会和谐】

某班小记者到荣获“洛阳好人”称号的盂昭银老人所住的社区采集素材。孟昭银老人的一个邻居评价她“她最可贵的是待人和气,六十多年来对家里长辈很孝顺、很敬重,亲人间很和睦。”另一位邻居评价她“她这个人最是心地善良,几十年来知书明理,和周围人相处融洽。”

请你依据邻居的谈话,仿照后句, 在横线上补写前句,形成一条宣传标语。

宣传标语:,知书明理善为先。

(3)【世界和平】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单位:人)

从上表中,你能发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参考答案:

1.(1)A楷书B行书(2)两则史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崇和、尚和、护和的文化理念。

【详解】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两则史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崇和、尚和、护和的文化理念。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作答。

2.【示例】昭君不愧是古代四大美女,人美心更美。她看似柔弱,实则坚强大义,忍受塞北恶劣的气候,为国家的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她这种以国家为重的责任感。

【详解】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昭君人美,但以国家为重的责任感更可贵。

3.【示例】爸爸妈妈,冷静一下听我说说好吗?今天去看望奶奶还是看望姥姥其实都没问题的,你俩就是说话方式不对,家庭要以和为贵,都和和气气的才开心,不要计较那么多啦!那让我来决定好不好呀?

【详解】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云云应该劝告父母互相体谅,和睦相处,大家平心静气地找出一个最合理的方式。4.(1)【示例】海报上是一片大草原,站着一只孤单的犀牛,右下角是一个相机,而相机中的画面却只有草原没有犀牛。这张海报的目的是呼唤人类保护野生动物,否则有一天我们可能就再也见不到它们了。(2)【示例】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自己。保护野生动物,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保护野生动物吧,不要让我们的后代只在书上看到它们!

【详解】(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本题,应将图片里的所有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可结合着题干中的活动主题,联系社会现实,从保护动物的角度来描述即可。(2)本题考查倡议书的书写。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倡议书格式: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正文内容包括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本题从“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角度来表述自己的意思即可。

5.(1)(A)楷书(B)隶书

(2)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谦逊与认错。

(3)文化融合底蕴深

(4)示例:请大家不要吵了,都各退一步吧。我们都是同学,要以和为贵。球场这么大,我们完全可以一起打场比赛,可以吗?

【详解】(1)本题考查中国书法。

A所示字体横平竖直、端庄大气、沉稳大方,应是楷书,《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B所示字体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应是隶书。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结体扁平、工整、精巧,方劲古拙。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积累。成语如:唇亡齿寒、覆巢无完卵、休戚与共、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等;故事如:“将相和”的故事。仿照示例,解释“和”的意义。

示例:从“众志成城”这个成语中,我了解到“和”是团结与协作。

(3)本题考查对对联。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对联的要求实际上是运用对偶的修辞格: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同,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本题可结合材料中内容“思想不断的交锋与融合,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由此奠定”用“文化融合”来对“百家争鸣”,用“底蕴深”来对“群芳绚”。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可结合“和”理念来劝说,化解这场争吵。要以商量的口吻,谦虚的态度,恳切的语气,用语文明得体,表达清楚明白。

示例:“和”是谦让与合作,我们何必为了一个场地伤了彼此之间的和气呢?不如大家凑在一起,组队来玩?6.“和”的本义是:不同声音、言论相互响应,协调合拍。7.B8.①乙②B③丙④ A ⑤ 甲⑥ C9.隶书庄重典雅上联:天地和谐福自到下联:家庭美满运长临横批:以和为贵

【分析】6.本题考查字义探究。根据分析中“各声部的乐音虽有不同,但主调协调一致”可知,有“不同声音,能协调合拍”之意;从“‘口’则表示人们发表言论”,可知:言论也是和谐一致的。两者相加,可得结论。

7.本题考查字音字义。根据“‘跟着’或者‘依照别人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可知甲读音为hè,“此唱彼和”“曲高和寡”中均读hè,排除AD;根据“表示‘融洽,团结’的意思””,可知乙读音为hé,而“随声附和”中应读hè,排除C;故选B。

8.本题考查行文思路和论据的选择。从中心论点“‘和’是修身之道,是兴家之本,是强国之根”的顺序是从小到大的逻辑顺序来看,行文论述是也应与此保持一致,因此,①③⑤处依次应填乙、丙、甲;从A句看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意思,适合丙,应放在④处,从B句看是修身养性的,适合乙处,应放在②处;从C句看是“共同辅国”的,适合甲,应放在⑥处。

9.本题考查书法鉴别和书写。

(1)从对联字体看——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是“隶书”。隶书的风格特点是:庄重典雅。

(2)抄写要遵照楷书的特点,横平竖直。

10.(1)A(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示例:同学们,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为贵”,“和”

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同学之间需要和睦相处。战国时候,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上演了一场流芳百世的“将相和”。

自古以来,“以和为贵”的故事可谓层出不穷。今天我班将举行“以和为贵”的演讲比赛。下面请各位选手一一上台展示风采。

【详解】(1)

A.“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思是:乐曲格调越难,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以至于很少有人能理解或接受。与“以和为贵”的主题不符;

故选A。

(2)本题考查积累古诗句的能力。日本捐赠物资的留言体现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说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所以应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的能力。要紧扣主题,符合要求,言之有理,富有感染力。示例:同学们,中国历来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等富涵哲理的成语,自古以来,“和”就是社会发展的主题,“以和为贵”的故事层出不穷,清朝礼部尚书张英写诗劝家人要谦让邻里,“六尺巷”的故事是“以和为贵”的见证。现在我宣布“以和为贵”的演讲比赛开始。

11.活动一:B

活动二: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忍让与宽容。

示例: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顾全大局和不计个人得失。

示例:从“昭君出塞”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民族团结、和谐共处。

活动三:对王昭君的赞美,对汉代和亲政策的称赞(或对汉代和亲促进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融合的赞美之情)。

【详解】活动一

B.“和”是承认差异,承认不同为前提,选项错误;

故选B。

活动二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要结合文本,做到言之有理。示例:从“君子和而不流”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就要自强不息、执著进取。

活动三

本题考查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要读懂全诗,了解内容,昭君出塞平息了汉匈之间的战争,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王昭君的赞美之情。

12.(1)【示例】爸爸妈妈,冷静一下听我说说好吗?今天去看望奶奶还是看望姥姥其实都没问题的,你俩就是说话方式不对,家庭要以和为贵,都和和气气的才开心,不要计较那么多啦!那让我来决定好不好呀?

(2)孝亲敬长和为贵

(3)【示例】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②战争给交战国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③侵略国的军人死亡人数基本多于平民死亡人数。(答出其中两条即可,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详解】(1)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此题为劝说类题目,要求措辞礼貌、婉转;语言流畅、生动。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

示例:爸爸妈妈,不要吵了。我们是一家人,不是应该和睦相处吗?您二位怎么说话没有以前的和声细语啦?奶奶和姥姥都要看的,我们应该高高兴兴的,就让我决定先看望谁,行吗?您二位也要改改说话的方式才行,不是吗?、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根据题目要求,在拟写宣传用语时,要突出“和”的主题,根据题干的特点,本题的宣传标语可以拟成对联形式。根据邻居评价她“她这个人最是心地善良,几十年来知书明理,和周围人相处融洽”拟成了宣传标语的下一联“知书明理善为先”,那么上联就从另一位邻居的评价“她最可贵的是待人和气,六十多年来对家里长辈很孝顺、很敬重,亲人间很和睦”中梳理。由“她最可贵的是待人和气”可以拟成“和为贵”;由“对家里长辈很孝顺、很敬重”可以拟成“孝亲敬长”;对应下联“知书明理善为先”,调整顺序,上联是“孝亲敬长和为贵”。(3)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解读能力。作答时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准确。

根据本题的图表信息,从军人死亡数和平民死亡数两方面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害国(中国、苏联)和侵略国(日本、德国)的情况。

①从表中数据上看,中国军人死亡数和平民死亡数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即中国军民死亡人数最多;

②中国和苏联的军人死亡数和平民死亡数远高于日本和德国的军人死亡数和平民死亡数,即受害国军民死亡人数远高于侵略国;

③无论是中国和日本还是苏联和德国,军民死亡人数都较大,战争带给两国的灾难都比较深重。

④侵略国日本和德国的军人死亡数远高于平民死亡人数。

第11页共11页

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同步训练——八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同步训练——八年级 语文下册(含答案) 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同步训练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1.九(1)班将围绕“以和为贵”这一主题举行演讲比赛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制作海报】在制作宣传海报时,同学们搜集了两张图片选做封面,你认为哪一幅图效果更好?请结合选图阐述理由。要求:理由充分,语句通顺。 (2)【设计开场】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在其中穿插一个“以和为贵”的概括性故事。 (3)【充实论据】下面是“以和为贵”演讲稿提纲,三则材料作为分论点的论据,把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 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礼记》) 中心论点:以和为贵,“和”是修身之道,是兴家之本,是强国之根。 分论点一:“和”体现修身正己,推己及人的道德观。______ 分论点二:“和”体现和睦孝顺,融洽和美的家庭观。______ 分论点三:“和”体现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观。______ (4)【感悟心得】下面是小文参加活动后写的心得部分内容,有些问题需要你帮他解决。 【甲】在浩繁的汉字中,“和”字是一个结构简单、人人共识的字,但是它又是一个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字。【乙】它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深处,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原则与智慧,突出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大篆、小篆、楷书三种不同字体的“和”,并非单纯的印刷技术的象征性表演,【丙】它既表达了中国文字从宋体到简体、从篆体到宋体的演变历程,又传递出中国“和

部编 新人教版 语文 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练习卷(含答案) 学生版与教师版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练习卷(含答案) 学生版与教 师版 八年级综合性研究专题:以和为贵 主题语:以礼待人,以和为贵。崇尚“和”文化,传承“和” 思想。 以下是有关“和”的名言和成语: 1.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XXX 2.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 稳定之中。——XXX 3.君子和而不同。——XXX 4.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XXX 5.和气生财,和颜悦色,和而不同,和睦相处,民和丰年。 以下是讲述“和”故事:

1.“将相和”故事 2.“六尺巷”故事 3.《罗威饲犊》:汉代有个人叫XXX,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XXX并没有生气,而是想从XXX身上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于是,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XXX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经过观察,知道是XXX所为,顿时感到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这个故事也就传为美谈。 4.《司马微让猪》:XXX(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有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XXX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XXX并没有争辩,而是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居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XXX。XXX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XXX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的 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友善的态度,但在内心深处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和者无乖庆之心,同者有XXX之意。因为没育乖戾之心,所以君子之间能和谐、协调。相反,因为有XXX之意,所以小人云亦云,阿谀附和。总的来说,“和”包含了XXX、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XXX、XXX等含义。 喜怒哀乐未发,称之为中;发而皆中节,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达到中和的境界,万物都能各安其位、生生不息。 和”包含家庭和睦、国家和顺、感情适中等含义。 活动形式可以包括举办演讲比赛、座谈会、知识讲座、故事班会、诗歌演讲等。 演讲比赛的步骤包括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选手上台演讲、评委老师点评、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任务完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含答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以和为贵 1.综合性学习。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礼仪板报我设计】 (1)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版块名称。 ①;②;③。 【礼貌用语我知晓】 (2)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做讲座。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①(久违久仰)大名!” 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②(莅临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③(阅读拜读)!” 【礼节习俗我评说】 (3)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2.和是诞育万物的本源,和是修德养性的关键,和是社会交往的准绳,和还是国家共处的原则,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班级和美】在一个团结友爱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美风气,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正所谓一滴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会永不干涸;一根根筷子只有捆在一起才会坚不可摧; 。(请参照前面两个例句再仿写一个句子) (2)【家庭和睦】周末云云的父亲想带着全家一起去看望奶奶,但是母亲想回去看望姥姥。云云的父亲发脾气说母亲总是这样唱反调,母亲也生气说父亲一点也不体贴自己。好好的周末,父母就这样吵起来了。如果你是云云,请从“和为贵”的角度来劝说父母。 (3)【社会和谐】某班小记者到荣获“襄阳好人”称号的孟昭银老人所住的社区建昌大院采集素材。孟昭银老人的一个邻居评价她“她最可贵的是待人和气,六十多年来对家里长辈很孝顺、很敬重,亲人间很和睦。”另一位邻居评价她“她这个人最是心地善良,几十年来知书明理,和周围人相处融洽。”请你依据邻居的谈话,仿照后句,在横线上补写前句,形成一条宣传标语。 宣传标语: ,知书明理善为先。 (4)【世界和平】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单位:人) 国家军人死 亡数 平民死 亡数 国家 军人死 亡数 平民死 亡数 中28 000 30 000 日本 1 850 672

八下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知识点及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一、探“和”之义 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用现代哲学的话来说,和是矛盾的统一,同是绝对的同一。 2.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 3.“和”的含义丰富多样,可概括为:和谐、和顺、包容、平和、相生相克、相成相济…… 4. “和”的对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邻里之间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二、寻“和”之用 1.“和”的社会意义: “和”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当中多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大到国家安全问题,小到校园学生之间的摩擦,林林总总,归结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和”在生活中是“和睦”“和气”等义,不管是“将相和”,还是“六尺巷”,对我们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2.有关“和”的故事: 司马徽让猪: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六尺巷: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大学士张英的府邸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即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 负荆请罪(将相和):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提升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扬言说:“我要是见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可是蔺相如却说:“我哪里是怕廉将军?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3.有关“和”的宣传语:

八年级下《以和为贵》专项知识点练习及答案

综合性学习小专题以和为贵 1.下面是某班级开展的“共建和谐家园”的专题活动,设置了“和谐演讲”、“和谐行动”、“和谐了望”三个环节,请你参与,完成问题; 和谐演讲 一.下面是李华为这次活动写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提示进行修改; 优美的环境是和谐校园的基础;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生活,A身心自有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唐人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放眼现代校园,绿树成行,嫩草如茵;校园里,B学生会潜移默化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C教室外,令人沉醉的绿意,给人以美的陶冶,也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1划线句子中句有语病,可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粗的句子标点有误,应作如下修改不用抄原句:_____________ 和谐行动 二.下面是张卉参与这次活动的感悟,请根据语境为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词; 拥有宽容才会有和谐;因为她能浇灭怒火化解愁绪,她能感化邪恶播撒善良,她能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宽容,让我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滋润; 拥有____才会有和谐;因为她能让师生之间拥有信赖,获得美好的情谊;她能让邻里之间拥有信赖,赢得相处的和谐;有了诚信,和谐的幼苗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结出丰硕的果实; 拥有____才会有和谐;因为她能让友谊如柔云,亲情似细雨;她能让你拥有欢畅的人生,拥有快乐的天堂;只要你以友善对待每一朵花、每一个人,世界将更和谐; 和谐了望 三.这里有王宁同学收集到一幅宣传画,请你解说; 1该宣传画由两部分组成;上面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有两行字:和谐社会、美好家园; 2该宣传画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B 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2将句号放到引号内; 2.诚信友善 3.1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手,围着一幅中国版图,图上有一间房屋,屋旁有几棵树;2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美好家园而贡献一份力; 2.公元前33年,昭君为了汉匈两族的团结友好,请求出行,充当西汉的“和亲使者”,出嫁到塞北,担负起巩固和加强汉匈两族团结友好的重大政治使命,为民族友好做出了杰出贡献;请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简单写下自己的感受; 示例昭君不愧是古代四大美女,人美心更美;她看似柔弱,实则坚强大义,忍受塞北恶劣的气候,为国家的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她这种以国家为重的责任感; 3.周末云云的父亲想带着全家一起去看望奶奶,但是母亲想回去看望姥姥;云云的父亲发脾气说母亲总是这样唱反调,母亲也生气说父亲一点也不体贴自己;好好的周末,父母就这样吵起来了;如果你是云云,请从“和为贵”的角度来劝说父母;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以和为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认真阅读相关资料,理解“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并能根据自己的思考,用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 2.查阅资料或者通过调查、采访等活动,搜集体现“以和为贵”的事例,比较异同,从而探寻出“以和为贵”的真谛。 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和”的理念,提高对“和”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世间万物,因和睦而美丽,因和睦而温馨。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家和万事兴。”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谐和”,等等。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和”的内涵与作用,让我们的生活因“和”而更精彩。 二、活动一:探“和”之义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当然,重视“和”的思想,对“和”与“同”内涵的思考并不始于孔子,也不止于孔子。借助工具书,理解下面的材料,小组讨论:“和”与“同”有什么区别?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是怎样的?“和而不同”在当下有什么意义? 1.“和”与“同”的区别 ①“和”就是心胸宽广,即“心不争”;“同”就是亲附偏袒。②“和”起于“义”,“同”产生于“利”。③“同”是一致,没有变动,没有多样性;“和”是相对的统一,是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是各种不同的因素通过调节而达到的统一与平衡。

语文八下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一、宣传标语 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 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亲仁善邻,社会和谐 二、相关积累 1、成语: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睦相处、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谐、上和下睦、家和万事兴 2、名言: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 天地之气,莫大于和;-——淮南子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唐陈子昂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 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冰心 三、活动: (一)探“和”之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 通俗地说,“和而不同”就是能包容尊重一切不同的观点的博大胸怀,在讨论时能各抒己见,私下里能相互尊重与理解;“同而不和”就是在讨论时随波逐流,而暗地里却不服气,有时还会拆人家的台; (二)寻“和”之用 1、浏览课本中“六尺巷”的故事,体会“和”的真谛; 1互相谦让,能使邻里和睦; 2与人相处要心胸豁达,才能和睦相处; 3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2、阅读下面的故事,谈谈你的感悟; 明朝洪武年间,缅甸与百夷今缅甸北部交战,明太祖未发一兵,派李思聪、钱古训二人劝和;二人先奉劝缅甸“两国之民居处虽分,唯存关市之讥;是其和也,其或纷争不已,天将昭鉴福善祸淫”,又告诫百夷“莫如守全,以图绵长,不亦美乎”;双方均为道义所感悟,领会到启动战端于人于己均不利,最终罢战息兵; 感悟:“以和为贵”的做法,可以消除战端,带来和平; 3、下面是着名的“将相和”的故事,读后你对“和”又有怎样的深刻认识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因而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 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后两人和好,一起尽心尽力地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感悟:只有胸怀宽广、以国家为重的人,才能做到不计自己的得失,忍让他人,以和为贵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练习 一、请从下面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选择名言: 传统美德: 现实意义: 二、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解读“和”字A组搜集了关于“和”字的材料,请与他们一起解读; 材料一: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说文解字 材料二:“和”是个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稣的那个“稣”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合奏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周汝昌和谐之思 ①根据以上材料可推测“和”字的本义是: ; ②根据以上材料和小篆的“和”字,你了解了汉字的构造特点是: ;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活动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讲故事,探究“和”之意义-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活动设计 一、活动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实践性活动作业正是在双减背景下应运而生。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从在活动过程中,都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从查阅资料到整合素材,再到课堂上“飞花令”、“书写毛笔字传承‘和’的思想”到请很多同学谈自己的看法,争取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进而锻炼同学们的主体实践性。 另外,活动课还担负着同学们德育教育的责任,本活动设计注重从课本上的“以和为贵”出发,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和”的深刻内涵,激发同学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语文的热情。联系实际,将“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跟植入同学们初步建立起的价值观中,进一步对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二、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依托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以和为贵”是人教版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八年级语文教材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实践性活动。通过创设与“和”有关的任务,让学生对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并由古到今、由浅入深,挖掘出“和”丰富内涵的发展;通过查阅资料、主动收集、自主思考、积极表达等方式来增强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主体意识,从而体验到本次综合性活动的趣味、价值和意义。用说文解字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和”字的起源,体会中国古代人民在造字之初就赋予汉字的丰富意蕴。活动中还设计了故事分享环节,让同学们分享自己查阅资料获得的或者是身边发生的事,感受“和”文化已经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我们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份子,有责任将这份宝贵的思想财富传承下去。 三、背景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查阅并整合资料、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通过各方面的知识接触,初步了解到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且,有相当大一部分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会自主搜集阅读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爱好书法的同学还会自觉练习书法。从心理发育方面来说,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期过渡的关键期,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敏感,情绪不稳定,叛逆......在这个时候上设计一堂《以和为贵》实践活动对同学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结合上述情况,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设计和组织活动鼓励同学们广泛参与,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提高学生思想意识,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个人、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植入学生思想意识中去。课前鼓励同学们积累“和”的故事,可通过查阅、采访、观察等方式进行,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展示,有助于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体验和谐的重要性,通过“和而不同”的辨析,学会在坚持原则、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谅解和宽容他人的处事方法。 四、活动达成目标: 1. 听、说、读、写多种学法相结合探究“和”的起源和其丰富内涵。 2. 学习探究“和而不同”的意义,有自己的理解并能举出其运用实例。 3. 以成果展示会的形式,强化主体实践性,拓宽文化视野,培养“以和为贵”的意识,逐步树立“以和为贵”的价值观。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术 1.学习中华“和”文化,理解其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 2.合作探讨学习“和”文化,理解古今“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进程与方式 1.搜集“和为贵”这方面的事例,探访“和为贵”的真理。 2.利用工具书和网络,理解“和”与“同”的区别。探讨“和而不同”在当下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开展这次活动,培育学生“和”的理念和能力,提高“和”的意识和熟悉,达到“和谐”的目的。 2.宏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增进个人、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环境。 教学重点 1.搜集“和为贵”这方面的事例,探访“和为贵”的真理。 2.合作探讨学习“和”文化,理解古今“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通过开展这次活动,培育学生“和”的理念和能力,提高“和”的意识和熟悉,达到“和谐”的目的。 教法学法 资料搜集法、讨论探讨法、感悟实践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无处不在的“和” 图片展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一、探“和”之义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维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观点上却没必要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观点上迎合他人的心理、附和他人的言论,但在心里深处却并非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原来是指不同的处世态度。他还指出君子小人之别在于义利:“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君子崇尚道义,处世公正平和,没有乖戾之心;小人惟重私利,极尽阿谀朋比之能事。 “和”与“同”的道德范围 依照儒家经典释义,和与同是一对道德范围,区别在义利之分。表面看来这似乎不无道理。打开中国历史,确有许多注重大义的仁人志士,也有许多谋取私利的贪吝小人。 精忠报国的岳飞和卖主求荣的秦桧就是鲜明的对照。用了儒家的标准,秦桧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是“同而不和”,但用“和而不同”便无法解释岳飞的悲剧,岳飞正是“无乖戾之心”才死于昏君和奸佞之手。 一样,按朱熹的说法,“戊戌六君子”也不配称作君子,因为他们没有固守臣子之道而被砍了头。如此说来,代圣立言的朱老夫子的话是大成问题,但细究起来又不能全归咎于他的道学气,本源还在祖师那里:和而不同也罢,和而不流也罢,周而不比也罢,泰而不骄也罢,都不能坏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矩,即便向君王进谏也必需端出一副温良恭谦让的面孔来,不然就有“乖戾”之嫌了。 “和”与“同”的哲学范围 其实,和与同是一对哲学范围,最能表现中国古代辩证思想和政治智慧。在哲学层面上,齐国智者晏婴的阐释更切近其本义。他说:“和,如羹焉。”就像厨师煮肉汤,把水、盐、酱、醋、梅和鱼肉放在一路,文火细烹,火候到了,味道自然就出来了。 “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和,又如音乐,五音六律,清浊刚柔,相成相济,八音克谐。“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同则相反,“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可见,和是丰硕多样,同是类似单一;和是相生相克,相成相济,同是相同相似,重复相加;和是辩证法,同是形而上学。 方式论的意义 人们常说,举大国若烹小鲜,意思就是为政者要像高超的厨师一样,把各类原料和作料加在一路,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中华“和”文化,理解其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 2.合作探究学习“和”文化,理解古今“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过程与方法 1.搜集“和为贵”这方面的事例,探寻“和为贵”的真谛。 2.利用工具书和网络,理解“和”与“同”的区别。探究“和而不同”在当下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开展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和”的理念和能力,提高“和”的意识和认识,达到“和谐”的目的。 2.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个人、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环境。 教学重点 1.搜集“和为贵”这方面的事例,探寻“和为贵”的真谛。 2.合作探究学习“和”文化,理解古今“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通过开展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和”的理念和能力,提高“和”的意识和认识,达到“和谐”的目的。 教法学法 资料搜集法、讨论探究法、感悟实践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无处不在的“和” 图片展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

保和殿) 一、探“和”之义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原来是指不同的处世态度。他还指出君子小人之别在于义利:“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君子崇尚道义,处世公正平和,没有乖戾之心;小人惟重私利,极尽阿谀朋比之能事。 “和”与“同”的道德范畴 按照儒家经典释义,和与同是一对道德范畴,区别在义利之分。表面看来这似乎不无道理。打开中国历史,确有许多注重大义的仁人志士,也有许多谋取私利的贪吝小人。 精忠报国的岳飞和卖主求荣的秦桧就是鲜明的比照。用了儒家的标准,秦桧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是“同而不和”,但用“和而不同”便无法解释岳飞的悲剧,岳飞正是“无乖戾之心”才死于昏君和奸佞之手。 同样,按朱熹的说法,“戊戌六君子”也不配称作君子,因为他们没有恪守臣子之道而被砍了头。如此说来,代圣立言的朱老夫子的话是大成问题,但细究起来又不能全归咎于他的道学气,根源还在祖师那里:和而不同也罢,和而不流也罢,周而不比也罢,泰而不骄也罢,都不能坏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矩,即使向君王进谏也必须端出一副温良恭谦让的面孔来,不然就有“乖戾”之嫌了。 “和”与“同”的哲学范畴 其实,和与同是一对哲学范畴,最能体现中国古代辩证思想和政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八下语文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精选题及答案 1、八年级(3)班将举办“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0分)(1)【知“和”】 ①写出两个含“和”字的成语。(不得使用本题涉及的成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与“和”相关的历史故事,补写对联。(2分) 上联:将相和有容乃大成经典 下联:______邻里相让传佳话 (2)【用“和”】 在活动中,有些问题需要全班讨论。为避免出现消极应对、恶语伤人等情况,特拟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请你给下面的规则补写两条。要求语言简明。(4分) 1、(10分) (1)(6分) ①示例:和颜悦色、和衷共济、琴瑟和鸣、政通人和、惠风和畅 ②六尺巷 (2)(4分)示例:①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理解其意图。 ②互相尊重,就事论事,不使用侮辱性字眼。 ③能包容不同观点,择善而从。 2、世间万物,因和睦而美丽,因和睦而温馨。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八年级(1)班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起参加。(9分)(1)活动设计 围绕“以和为贵”的主题,同学们已经设计出活动项目一,请你再设计两个活动项目。(2分) 活动项目一:举行讲“以和为贵”故事比赛 活动项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项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一段活动体会,请按要求修改病句。(4分) 我很早就知道“六尺巷”的典故,今天把一件烦心事处理好了,再重温这个故事,颇有感触,①仿佛给自己又上了一堂“礼让乃中华美德”。礼让,不仅是美德,更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能“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遇到烦心的人和事,退一步海阔天空,②不断修身养性,增加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做好人,行善事,“福虽未至,祸已远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吃亏就是占便宜。遇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和”之义,理解中华“和”文化的思想内涵,把握“和而不同”的当下意义。 2.寻“和”之用,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采访、徽标设计、创意阐释等活动,实现多学科能力的整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班级讨论会,强化主体实践性,拓宽文化视野,培养文化自觉的意识,逐步树立文化自信的态度。【重点难点】 1.探“和”之义,理解中华“和”文化的思想内涵,把握“和而不同”的当下意义。 2.寻“和”之用,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采访、徽标设计、创意阐释等活动,实现多学科能力的整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班级讨论会,强化主体实践性,拓宽文化视野,培养文化自觉的意识,逐步树立文化自信的态度。【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开场,引入课题 师:请同学们说出一些含有“和”的词语。 预设:一团和气、和睦相处、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衷共济、一唱一和、和气生财、心平气和、和平共处、琴瑟和鸣、政通人和、惠风和畅…… 师:“和”到底是什么?为何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和”文化在今天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我们又应该怎样传承“和”文化呢?请同学们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板书: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探“和”之义,理解中华“和”文化的思想内涵,把握“和而不同”的当下意义。 2.寻“和”之用,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采访、徽标设计、创意阐释等活动,实现多学科能力的整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班级讨论会,强化主体实践性,拓宽文化视野,培养文化自觉的意识,逐步树立文化自信的态度。 ——学生齐读 三、师生协作,共研活动 活动一:探“和”之义 1.查阅工具书,书写“和”字,探究其字形的演变。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教材分析: 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和”文化作为中国古老文化长河的一支,可谓是源远流长,至今还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了解“和”文化,树立“和”思想,培养“和”情感,在当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一面旗帜,这是我们倡导和谐社会出发点,这同时也是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的精神养料,是培养他们高尚道德情操不可或缺的文化教材。通过这一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可以行之有效地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的能力和上网搜集信息的能力,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较为浅显的文言语句,对“和”文化也有感性的和简单的认识。这些都为学生们在活动中能够有效“活动”起来提供了一定保障,教师要在教学中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多媒体的手段优化教学,引导学生获得对“和”文化更深,更理性的认知,从而爱上“和”文化。 教学安排:这次活动计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学生上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书上的文言语段句意,积累“和”的词语和句子及故事。第二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和”文化及内涵,学生在讨论、交流、展示,及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思想。第三课时进一步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和是什么》的诗歌创作交流及自我反思是否在生活中践行了和的思想。 导学目标: 1.搜集“和为贵”这方面的事例,探寻“和为贵”的真谛。 2.利用工具书和网络,理解“和”与“同”的区别,了解“和”的思想内涵。 3.通过开展这次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和”的思想,构建和谐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的内涵,“和”的意义。 难点:理解“和”与“同”的区别,“和而不同”思想现实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第2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北京奥运会“和”的演变视频) 同学们,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充分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古老璀璨的华夏文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其中由2000多名演员共同表演的活字印刷“和”字的情景可谓是震撼人心。他充分体现了孔子所说的以和为贵的思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二、活动指导交流展示 活动一、追“和”之源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查找资料阅读文献,理解“和”文化的内涵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讲述故事分享观点,体会“和”文化的作用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案例分析知行合一,践行“和”文化的理念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欣赏奥运精彩时刻,共享“和”文化的美好教学重点 1.理解中华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 2.践行中华文化中“以和为贵”的处世之道。 教学难点 1.感受和欣赏“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审美价值。提升文化自信。 2.深化认识,理性思考中华民族“和为贵”的深刻意涵。 教学方法 讨论法、活动体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你轻轻地摸一下桌子 2. 请你用力地打一下桌子 3.请你握紧拳头,用最大的力气锤一下桌子

明确:通过活动感受到力是相互作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与人为善,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人际关系就能和睦和谐。 (二)学习环节一:探“和”之义 1. 看图片,了解字源: “和”字最早出自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有多种写法,原义是指古代用竹做成的乐器“龠(yuè)”及其所发出的和声。《说文解字》说“龠”是“乐之竹管”,三孔,以发“和”声也。因此,“和”字是指和谐之音,引申指一切事物的和谐关系。 2.学习任务一: 请搜集与“和”有关的成语、俗语,并谈谈你对“和”的理解。 学生活动:查字典、搜索网络,收集相关的成语、俗语,并进行分类, “和”字触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相处,社会国家的管理等方方面面,“和”的理念已经渗入中国人的生活中,成为中国人重要的信仰和思想观念, 3.学习任务二: 阅读课本知识卡片,小组讨论探究,一起疏通文意,圈划关于“和”与“同”的关键词句,谈谈你对“和而不同”的理解。思考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是怎样的?谈谈“和而不同”在当下有什么意义。 明确:四则材料主要从以下角度论述。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教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认真阅读相关资料,正确解读“和”的内涵。 2.搜集体现“以和为贵”的事例,探寻“以和为贵”的真谛。 3.以“和”为活动宗旨,在全班交流讨论,举办班级讨论会。 4.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和”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和”的多元化的思想内涵,正确把握“和”与“同”的区别与联系。(重点) 2.教学难点:能从历史典籍、历史故事中体会“和而不同”“和为贵”的内涵,明确“和”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中文里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调”等富含哲理的成语。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什么?为何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和”文化在今天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我们又应该怎样传承“和”文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和为贵!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1)以和为贵 二、整体感知 (一)探“和”之义 (师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出示课件3)云“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万,千万其心和如一,而所习立之志业不同也。云“小人同而不和”者,小人为恶如一,故云同也;好斗争,故云不和也。 ——皇侃《论语集解义疏》

学生:(出示课件3)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学生:(出示课件4)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因乎义,而非执己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异也。——刘宝楠《论语正义》 学生:(出示课件5)(齐景)公曰:“唯(梁丘)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君所谓可而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6)和,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环境,所有的人都能慷慨陈情,各方的利益都能合法争取,相反的观点都能平等表达,这才是真正的“和”。有了这样的氛围,想不兴旺都不可能。反之,一味消灭异己,只能激化矛盾,导致动乱频发,最后必然走向灭亡。这是两千多年前先贤给我们的启示。 (二)寻“和”之用 教师:(出示课件7)战国时有“将相和”的美谈,清朝康熙年间又有“六尺巷”的故事。“和为贵”的故事层出不穷,和和睦睦是我们社会和谐的追求,请你就这些故事谈谈你对“和”的社会意义的理解。 预设1:(出示课件8) 罗威饲犊 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 预设2:(出示课件9) 司马徽让猪 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著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精选题含答案

八下语文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精选题含答案 1.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弘謇中学为弘扬“和”文化,将开展系列活动。(8分) (1)学校决定悬挂一些宣传标语。请你创作一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准备出一期以“生活中的‘和’”为主题的手抄报,手抄报有下列几个栏目,请你按照示例补充两个栏目。(2分) A. “和”之内涵 B .“和”之典故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3)6月3日上午,学生会主席来邀请你们班的杨老师第二天下午两点到第一会议室参加“以和为贵”的座谈会,但杨老师不在,学生会主席请你代为转告。当天下午,你是怎样对杨老师说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分)(1)(3分)示例:尊老爱幼,亲仁善邻;一团和气,和气生财。 (2)(2分)示例:“和”之俗语“和”之名言 (3)(3分)杨老师,上午学生会主席来找您,刚好您不在,他请您明天下午两点到第一会议室参加“以和为贵”座谈会。 2. 中华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有鉴于此,某校八(1)班于6月28日在学校阶梯教室开展了“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9分) (1)请你以“和”为主题,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欣赏下边漫画《和谐生活》,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3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一、探“和”之义 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用现代哲学的话来说,和是矛盾的统一,同是绝对的同一。 2.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 3.“和”的含义丰富多样,可概括为:和谐、和顺、包容、平和、相生相克、相成相济…… 4. “和”的对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邻里之间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二、寻“和”之用 1.“和”的社会意义: “和”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当中多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大到国家安全问题,小到校园学生之间的摩擦,林林总总,归结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和”在生活中是“和睦”“和气”等义,不管是“将相和”,还是“六尺巷”,对我们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2.有关“和”的故事: 司马徽让猪: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