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产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产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产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

为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

要讲话精神,认真对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坚守实体经济、

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特制

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

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落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

部署,按照省委对苏州工作的最新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

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

革、效率

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

展的产业体系,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总体目标

到 2020 年末,全市GDP年均增速保持在 7%左右,年进出口

总额保持在 3000 亿美元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 7400 亿

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 53%左右,建设用地地均GDP达

— 4 —

52 万元/亩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超过 3%,企业研发

经费年均增长率 10%以上,认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0 家,

国外专利申请总量累计达 8000 件;金融资产总量达6.5 万

亿元,上市企业超过 165 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超过 5000

亿元;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超过 2400 人,全员劳动生产率达 27

万元/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 90 以上,培育具有自主品

牌的地标型企业超过 50 家,培育 10 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

竞争力强、品牌价值高的全球有影响力品牌,20 个全国市场排名

领先的高端制造品牌和 20 个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同标准同质量的

日用消费品品牌。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

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初步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

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重点任务

加强统筹规划,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坚持系统化思维,以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发展为重点,深入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不断推进产业发展

的集中、

集群、集聚,持续提升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1.突出规划引领,促进空间集约高效。立足长三角世界城市

群产业分工,以省委“1+3”战略功能区规划为引领,抢抓扬子江

城市群建设机遇,在更高层次上规划产业发展定位,提升城市能

级,打造长江经济带的创新支点。加大统筹规划力度,科学规划

— 5 —

各市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优化产业布局,合理配置各类

生产要素。发挥开发区主阵地作用,提升产业载体平台功能,引

导开发区从产业集聚向能级提升转变,从政策优惠向体制优化转

变,切实提升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

智能制造普及率和经济增长贡献率。以打造全球先导产业创新高

地为目标,高标准规划推进阳澄生态新区等城市新功能

片区建设。

2.突出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

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强化产业引领优势,高标准建设具有国际

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现代服务业增长新高地,推动现

代农业提质增效。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制造业转

型升级,加速“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跨越,增强苏州工业

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

建立与创新驱动发展相适应、与制造业发展相融合、与城市发展

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坚持走“四化”同步发展道路,更好

发挥农业服务城市、宜居生态、富裕农民和传承农耕文明的功能,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到 2020 年末,全市休闲观光农业营业收入

超 35 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

54%,服务

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50%,培育 20 个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

地。

3.突出要素协同,打造一流企业集群。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

一体化布局,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

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现代金融助力和项目支撑,推动更多企业

利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直接

融资。着眼全球引育产业发展人才,全面提高人力资本数量质量,

激发创新创业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持续释放人才红利。全市

实现 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

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专利出自

于企业。组织实施中国 500 强企业、年销售超百亿元工业企业、

地标型企业、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培育工程,打造一批特色鲜

明、原创能力强的“专精特新”示范中小型企业、地标型企业和

独角兽企业。到 2020 年末,全市“专精特新”示范中小企业达到

200 家、中国 500 强企业达 14 家左右、民营 500 强企业达 20 家

左右。

聚焦先导产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各行业领域的深

度融合,积极发展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现代供应链等新业态新

模式,让苏州成为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重要环节。

— 7 —

1.前瞻布局先导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

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引导人才、资金、项目、载

体向创新集聚区集聚,重点支持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

和生物医

药产业、昆山市半导体和光电产业、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

相城区大数据和智能机器人产业等先导产业创新集聚区建设。在

新一代显示、生物医药、机器人及智能硬件、高端装备、汽车及

零部件、软件和信息服务、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打

造一批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全市每个板块培育形成 1—2 个先导

产业。组织实施一批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环节、关键技

术、重大工程和载体建设专项。到 2020 年末,全市新一代信息技

术产业产值达到 5000 亿元,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XX 亿元,

纳米技术应用产业产值达到 1000 亿元,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产值达

到 700 亿元。

2.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在

交通、医疗、旅游、金融等重点领域,着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

济和体验经济,加快苏州旅游总入口建设,提升旅游创新产品附加

值,提升发展总部经济,大力实施服务业创新型示范企业创建工

程。振兴历史经典产业,扩大专项扶持资金规模,支持丝绸、传

统工艺美术等产业振兴发展。围绕省生产性服务业“双百”工程,

推动商务、科技、软件、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

高端延伸,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检验检测等新兴服务

— 8 —

业集聚区,打造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领军企业。提升

发展工业设计,积极培育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争创省级以上工业

设计中心,建设完善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到 2020 年末,全市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 60%左右,市级

总部企业

200 家。

3.持续壮大数字经济。推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特色产业园建

设,加快推进 5G网络建设,统筹部署城市物联网,完善自然资源

和地理空间信息库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基础。加快推进互联网、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政府治理、城市管理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应

用,推动各项战略合作协议和重点项目的实施。瞄准国内外人工

智能产业聚集区,积极引进海内外人工智能知名企业。着力培育

本地ABC企业,强化规模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对接合作,为本地

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和示范项目。举办全球人工智能产品

应用博览会。到 2020 年末,全市ABC相关企业超过 600 家,数字

经济总量超过 3000 亿元。

建设制造强市,争创国际竞争新优势

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质增

效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

— 9 —

主攻方向,打破产业边界,引导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

变,推动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1.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落实《中国制造 2025 苏州实施纲要》,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对研

发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加大工业企业研发支持

力度,全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全面实施智能制造“十百千万”

示范工程,以智能车间诊断为切入点,加快实施智能工厂培育计

划,前瞻性布局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技术,逐步形

成智能制造的苏州方案,积极创建中国制造 2025 国家级示范区。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实施工业企业宽带“企企通”

计划、“企业上云”计划和两化融合贯标计划,积极创建国家工业

互联网创新平台和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省级工业与互联网

融合创新示范企业。2020 年,全市设备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比重

超过 70%。

2.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服务化。面向世界前沿科技前沿,围绕

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瞄准国内外大院大所和龙

头标志企业,鼓励在苏设立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联合科

研院所、高校共同成立市场化运作的实验室。以制造为基础,以

服务为导向,使制造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依靠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实现从机械产品向智能产品转变、从

— 10 —

提供产品向提供基于产品的服务转变。支持制造企业创新服务模

式,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发展大规模个性化

定制模式,提供集成化、一体化服务系统。鼓励制造业骨干企业

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紧密协同,推行设计研发众包

和网络化协同制造。到 2020 年末,全市高标准建设大企业和领军

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 20 家,新增市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0 个。

3.推动制造业品牌化国际化。开展质量管理提升、品牌“植

树育林”、标准提档升级三大行动,努力建成全国质量发展的示范

区和先导区。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卓越绩效等先进管理模式,

发挥质量标杆引领作用,力争中国质量奖实现零的突破。完善品

牌建设梯队,建设一批品牌形象突出、管理水平卓越、质量水平

一流的企业及产业集群。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精通质量

品牌管理的企业家、首席质量官和苏州工匠。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建设一批

标准化试点示范企业。加快提升对外开放合作层次,向创新环节

延伸,鼓励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资源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

加强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和全球供应链创新合作。推

动“苏州制造”向“苏州质造”转变,到 2020 年末,全市培育省

级制造业名牌超过 500 个,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国质量

— 11 —

提升示范区、江苏省区域名牌 15 个。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实体经济新空间

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低质低效企业转型发展,促

进制造业化解落后过剩产能,实现存量优化和产业升

级,提升经

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1.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手段,着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

值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

地和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推动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多元

化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以大闸蟹、茶叶、枇杷、杨梅等为特色,

着力推进“优质农产品电商化、农产品电商品牌化”。结合“一村

一品”“一镇一业”,推动农林畜渔与旅教文康深度融合,加快打

造一批有特色、有品质、有创意的休闲观光农业特色田园、精品

路线和本土品牌。到 2020 年末,全市“四个百万亩”保有量稳定

在 410 万亩左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72%。

2.全力强化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资

源集约

利用综合评价工作,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引导企业绿色高

效发展,实现全市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全覆盖。切实落实差别化城

— 12 —

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和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政策,制定出台工业企

业资源集约利用差别化价格政策指导意见,积极对上争取,加大

要素差别化政策导向力度。贯彻落实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推广企业刷卡排污总量控制制度试点。

3.坚决淘汰低端落后及过剩产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去产能”工作,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坚决完成省下

达的钢铁、平板玻璃等去产能任务。深入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

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全市化工行业优化提升整治专项行动,坚决

高标准完成压减化工企业任务,切实提升化工行业整体

水平。严

格落实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全面完成淘汰类工艺装备和落后产品

退出。加快低端低效产能企业及产能退出,注重企业退出过程中

腾退土地、节能减排等成效,通过“腾笼换凤”实现存量优化,

为发展新兴产业腾出资源空间。

4.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坚持多管齐

下,精准治理“散乱污”企业。按照“分级负责、无缝对

接、全面覆盖”的原则,取缔一批,整治一批。以“两高一低”

行业为重点,全面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布局规划、手续不全、

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法排污、存在安全隐患的“散乱污”企

— 13 —

业。对符合产业政策但缺少治污设施和环保手续的,要加

强指导,帮助企业提升治污能力,确保达标运行。各市、区开展

镇、村两级工业集中区整治提升行动,优化镇、村工业集中区布

局,提升产业层次,淘汰规划水平低、产业层次低的工业集中区,

全面推进工业企业入园入区。

突出创新生态,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集聚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要素,全面完善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

业科技创新高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示范区、

引领区。

1.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着力完善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和苏

州自主创新广场服务平台功能,加快建设新兴产业检验检测认证

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推进国家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国家空气净化产品和气体检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

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积极对接国家和省

级产业创

新中心建设工程,主动参与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展苏

州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装备、

增材制造等领域打造“1+N”的产业创新中心格局。加快集聚高

端创新要素,深入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一批重

大创新载体,支持研究机构和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

2.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扩大

“不见面审批”覆盖率和加快实现“3550”改革目标,全

面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建立完善符合创新规律的政府管理制度,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保护,

组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智库,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支

持采购创

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基

础设施,建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深入推进企业信

用管理贯标和示范创建工作。

3.加快产业人才集聚。全面落实“人才新政 40 条”,深入实

施人才引育“七大工程”,积极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政策,加快

集聚高端领军人才,统筹推进各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集聚发展,到

2020 年,全市人才总量超过 300 万,高层次人才总量超过 28 万。

办好“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赢在苏州”海外系列创新创业大

赛,探索更加灵活的引智模式,力争每年落户人才项目400 个以

上。加强与国内外“高精尖缺”人才团队的主动对接,深入实施

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