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上册 三角形填空选择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 三角形填空选择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 三角形填空选择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 三角形填空选择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填空选择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已知如图,BQ平分∠ABP,CQ平分∠ACP,∠BAC=α,∠BPC=β,则∠BQC=

_________.(用α,β表示)

【答案】1

2

(α+β).

【解析】【分析】

连接B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3=1

2

∠ABP,∠4=

1

2

∠ACP,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

到∠1+∠2=180°-β,2(∠3+∠4)+(∠1+∠2)=180°-α,求出∠3+∠4=1

2

(β-α),根据

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详解】

解:连接BC,

∵BQ平分∠ABP,CQ平分∠ACP,

∴∠3=1

2

∠ABP,∠4=

1

2

∠ACP,

∵∠1+∠2=180°-β,2(∠3+∠4)+(∠1+∠2)=180°-α,

∴∠3+∠4=1

2

(β-α),

∵∠BQC=180°-(∠1+∠2)-(∠3+∠4)=180°-(180°-β)-1

2

(β-α),

即:∠BQC=1

2

(α+β).

故答案为:1

2

(α+β).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连接BC构造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在ABC 中,BAC α∠=,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边BC 于点D ,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交边BC 于点E ,连结AD ,AE ,则DAE ∠的度数为_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2α﹣180°或180°﹣2α

【解析】

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 =∠BAD ,∠C =∠CAE ,进而

得到∠BAD +∠CAE =∠B +∠C =180°-

a ,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解:有两种情况:

①如图所示,当∠BAC ?90°时,

∵DM 垂直平分AB ,

∴DA =DB ,

∴∠B =∠BAD ,

同理可得,∠C =∠CAE ,

∴∠BAD +∠CAE =∠B +∠C =180°?α,

∴∠DAE =∠BAC ?(∠BAD +∠CAE )=α?(180°?α)=2α?180°;

②如图所示,当∠BAC <90°时,

∵DM 垂直平分AB ,

∴DA =DB ,

∴∠B =∠BAD ,

同理可得,∠C =∠CAE ,

∴∠BAD +∠CAE =∠B +∠C =180°?α,

∴∠DAE =∠BAD +∠CAE ?∠BAC =180°?α?α=180°?2α.

故答案为2α?180°或180°?2α.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根据题意准确画出符合题意的两种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在ABC ?中,A α∠=.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得1A ∠: 1A BC ∠与1A 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2A ,得2A ∠;;2019A BC ∠与2019A 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2020A ,得2020A ∠,则2020A ∠=________________.

【答案】20202α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

21211112222

a A A A A a ∠=∠=∠=∠=,,…,依此类推可知2020A ∠的度数. 【详解】

解:∵∠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

∴11118022

A ACD AC

B AB

C ∠=?-∠-∠-∠ 1118018022

ABC A A ABC ABC =?-∠+∠-?-∠-∠-∠()() 1122

a A =∠=, 同理可得221122a A A ∠=

∠=, …

∴2020A ∠=

20202α. 故答案为:

2020

2α. 【点睛】 本题是找规律的题目,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同时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

4.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BD 平分∠ABC ,∠ACB =74°,∠ABC =46°,且∠BAD +∠CAD =180°,那么∠BDC 的度数为_____.

【答案】30°

【解析】

【分析】

延长BA和BC,过D点作DE⊥BA于E点,过D点作DF⊥BC于F点,根据BD是∠ABC的平分线可得出△BDE≌△BDF,故DE=DF,过D点作DG⊥AC于G点,可得出

△ADE≌△ADG,△CDG≌△CDF,进而得出CD为∠ACF的平分线,得出∠DCA=53°,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

延长BA和BC,过D点作DE⊥BA于E点,过D点作DF⊥BC于F点,

∵BD是∠ABC的平分线

在△BDE与△BDF中,

ABD CBD

BD BD

AED DFC

∠=∠

?

?

=

?

?∠=∠

?

∴△BDE≌△BDF(ASA),

∴DE=DF,

又∵∠BAD+∠CAD=180°

∠BAD+∠EAD=180°

∴∠CAD=∠EAD,

∴AD为∠EAC的平分线,

过D点作DG⊥AC于G点,

在Rt△ADE与Rt△ADG中,

AD AD

DE DG

=

?

?

=

?

∴△ADE≌△ADG(HL),

∴DE=DG,

∴DG=DF.

在Rt△CDG与Rt△CDF中,

CD CD

DG DF

=

?

?

=

?

∴Rt△CDG≌Rt△CDF(HL),

∴CD为∠ACF的平分线,

∠ACB=74°,

∴∠DCA=53°,

∴∠BDC=180°﹣∠CBD﹣∠DCA﹣∠ACB=180°﹣23°﹣53°﹣74°=30°.

故答案为:3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内角,能熟记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5.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改变位置,但始终满足经过B、C两点.如果△ABC中,∠A=52°,则∠ABX+

∠ACX=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8°

【解析】

∠A=52°,

∴∠ABC+∠ACB=128°,

∠XBC+∠XCB=90°,

∴∠ABX+∠ACX=128°-90°=38°.

6.如图,在△ABC中,∠B=50°,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

∠AEC=_______°.

【答案】65

【解析】

如图,∵AE平分∠DAC,CE平分∠ACF,

∴∠1=1

2∠DAC,∠2=1

2

∠ACF,

∴∠1+∠2=1

2

(∠DAC+∠ACF),

又∵∠DAC+∠ACF=(180°-∠BAC)+(180°-∠ACB)=360°-(∠BAC+∠ACB),且

∠BAC+∠ACB=180°-∠ABC=180°-50°=130°,

(360°-130°)=115°,

∴∠1+∠2=1

2

∴在△ACE中,∠E=180°-(∠1+∠2)=180°-115°=65°.

7.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 ABC 的一角折叠,使点 A 落在△ABC 外的 A'处,折痕为DE.如果∠A=α,∠CEA′=β,∠BDA'=γ,那么α,β,γ 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是

__________ .

【答案】γ=2α+β.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得:∠BDA'=∠A+∠AFD,∠AFD=∠A'+∠CEA',代入已知可得结论.【详解】

由折叠得:∠A=∠A',

∵∠BDA'=∠A+∠AFD,∠AFD=∠A'+∠CEA',

∵∠A=α,∠CEA′=β,∠BDA'=γ,

∴∠BDA'=γ=α+α+β=2α+β,

故答案为:γ=2α+β.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关键.

8.等腰三角形一边长是10cm,一边长是6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cm或_____cm.

【答案】22cm,26cm

【解析】

【分析】

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10cm和6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

【详解】

(1)当腰是6cm时,周长=6+6+10=22cm;

(2)当腰长为10cm时,周长=10+10+6=26cm,

所以其周长是22cm或26cm.

故答案为:22,26.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9.如果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那么n=__.

【答案】10

【解析】∵n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

∴(n?2)×180°=1440°,

解得:n=10.

故答案为:10.

10.如图,在△ABC中,∠A=50°,∠ABC=70°,BD平分∠ABC,则∠BDC的度数是_____.

【答案】85°.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出∠C=60°,再利用角平分线得出∠DBC=35°,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得出∠BDC的度数.

【详解】

∵在△ABC中,∠A=50°,∠ABC=70°,

∴∠C=60°,

∵BD平分∠ABC,

∴∠DBC=35°,

∴∠BDC=180°﹣60°﹣35°=85°.

故答案为85°.

二、八年级数学三角形选择题(难)

11.已知△ABC,(1)如图①,若P点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90°+1

2

∠A;(2)如图②,若P点是∠ABC和外角∠ACE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90°-∠A;

(3)如图③,若P点是外角∠CBF和∠BCE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90°-1

2

∠A.上述说

法正确的个数是()

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计算.

【详解】

解:(1)∵若P点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ABP=∠PBC,∠ACP=∠PCB

∵∠A=180°-∠ABC-∠ACB=180°-2(∠PBC+∠PCB)

∠P=180°-(∠PBC+∠PCB)

∴∠P=90°+1

2

∠A;

故(1)的结论正确;

(2)∵∠A=∠ACB-∠ABC=2∠PCE-2∠PBC=2(∠PCE-∠PBC)∠P=∠PCE-∠PBC

∴2∠P=∠A

故(2)的结论是错误.

(3)∠P=180°-(∠PBC+∠PCB)

=180°-1

2

(∠FBC+∠ECB)

=180°-1

2

(∠A+∠ACB+∠A+∠ABC)

=180°-1

2

(∠A+180°)

=90°-1

2

∠A.

故(3)的结论正确.

正确的为:(1)(3).

故选:C

【点睛】

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

(1)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

12.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C,AB的中点,BD,CE相交于点O,连接O在AO上取

一点F,使得OF=1

2

AF若S△ABC =12,则四边形OCDF的面积为()

A.2 B.8

3

C.3 D.

10

3

【答案】B

【解析】

【分析】

重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重心和三角形任意两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详解】

解:∵点D、E分别是边AC,AB的中点,

∴O为△ABC的重心,

1

3

AOC

S=

ABC

S=4,

1

2

DOC DOA

S S

==

AOC

S=2,

∵OF=1

2 AF,

∴13

DOF S =AOD S =23, ∴S 阴=DOC S +DOF S =8

3.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重心及重心定理,熟练掌握相关定理是解题关键.

13.如果线段AB =3cm ,BC =1cm ,那么A 、C 两点的距离d 的长度为( )

A .4cm

B .2cm

C .4cm 或2cm

D .小于或等于4cm ,

且大于或等于2cm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当A ,B ,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分点B 在A 、C 之间和点C 在A 、B 之间两种情况讨论;

②当A ,B ,C 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讨论.

解:当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①点B 在A 、C 之间时:AC =AB +BC =3+1=4;②点C 在A 、B 之间时:AC =AB -BC =3-1=2,

当点A 、B 、C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A 、B 、C 三点组成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AB -BC <AC <AB +BC ,即2<AC <4,综上所述,选D.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与线段的位置关系..利用分类思想得出所有情况的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 沿EF 折叠,C 、D 两点落到'C 、'D 处.已知

20DAC ∠=,且''//C D AC ,则AEF ∠的度数为( )

A .20

B .35

C .50

D .70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据C'D'//AC ,即可得到∠AHG=∠C′=90°,进而得出AGH 70∠=,由折叠可得,CFE GFE ∠∠=,由AD//BC ,可得CFE GEF ∠∠=,依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1

AEF GFE AGH 352

∠∠∠===.

【详解】

如图,C'D'//AC ,

又DAC 20∠=,

AGH 70∠∴=,

由折叠可得,CFE GFE ∠∠=,

由AD//BC ,可得CFE GEF ∠∠=,

1AEF GFE AGH 352

∠∠∠∴===, 故选: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5.如图,在长方形网格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2,宽为1,

A 、

B 两点在网格格点上,若点

C 也在网格格点上,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则满足条件的点C 个数是( )

A .2

B .4

C .3

D .5

【答案】B

【解析】如图,满足条件的点C 共有4个.故选B .

16.在下列图形中,正确画出△ABC 的AC 边上的高的图形是( )

A .

B .

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ABC的AC边上的高的就是通过顶点B作的AC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根据定义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解:△ABC的AC边上的高的就是通过顶点B作的AC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根据定义正确的只有C.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理解定义是关键.

1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A.六边形B.七边形C.八边形D.九边形

【答案】C

【解析】

解: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根据题意得,

(n﹣2)?180°=3×360°,

解得n=8,

∴这个多边形为八边形.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定理,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八”不能用阿拉伯数字写.

18.如图,将一张含有30角的三角形纸片的两个顶点叠放在矩形的两条对边上,若∠的大小为()

∠=,则1

244

α-

A.14B.16C.90α

-D.44

【答案】A

【解析】

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2=∠3=44°,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

∠3=∠1+30°,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如图,∵矩形的对边平行,∴∠2=∠3=44°,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

∠3=∠1+30°,∴∠1=44°﹣30°=14°.

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9.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1和4,第三边长为整数 ,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7

B .8

C .9

D .1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而小于两边之和”,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根据第三边是整数,从而求得周长.

【详解】

设第三边为x ,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4-1<x <4+1,

即3<x <5,

∵x 为整数,

∴x 的值为4.

三角形的周长为1+4+4=9.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正确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20.小明把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90,45,30C F A D ∠=∠=?∠=?∠=?,则a β∠+∠等于( )

A .180?

B .210?

C .360?

D .27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分别表示出∠α与∠β,然后进一步计算即可.

【详解】

如图所示,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可知:

∠α=∠1+∠D,∠β=∠4+∠F,

∴∠α+∠β=∠1+∠D+∠4+∠F,

∵∠1=∠2,∠3=∠4,

∴∠α+∠β=∠2+∠D+∠3+∠F

=90°+30°+90°

=210°,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集 第十一章三角形 1.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A. 至少有一个等于90° B. 至少有一个大于90° C. 不可能有两个大于89° D. 不可能都小于60° 2. 如图,△ABC中,高CD、BE、AF相交于点O,则△BOC?的三条高分别为.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相邻的一个内角,则它的形状;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于相邻的一个内角,则它的形状;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相邻的一个内角,则它的形状。 4、三角形内角中锐角至少有个,钝角最多有个,直角最多有个,外角中锐角最多有个,钝角至少有个,直角最多有个。一个多边形中的内角最多可以有个锐角。 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3、a+2、8,则a的取值范围是。 6.如图②,△ABC中,∠C=70°,若沿虚线截去∠C,则∠1+∠2= 。 7.如图③,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0°,则∠1+∠2= 。 8.△ABC中,∠A=80°,则∠B、∠C的内角平分线相交所形成的钝角为;∠B、∠C的外角平分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为;∠B的内角平分线与∠C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为;高BD与高CE相交所形成的钝角为;若AB、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则∠BOC为。 9.一个多边形除去一个内角外,其余各角之和为2750°,则这个多边形的 11.如图,在△ABC中,画出AC边上的高和BC边上的中线。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有以下条件:①一锐角与一边对应相等;②两边对应相等;③两锐角对 应相等;④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⑤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⑥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其中能判断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2.已知△ABC与△A′B′C′中,AB=A′B′,BC=B′C′,下面五个条件: ①AC=A′C′;②∠B=∠B′;③∠A=∠A′;④中线AD=A′D′;⑤高AH=A′H′,能使△ABC≌△A′B′C′的条件有。 3.判断正误: ①两条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两条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两条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两条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一、选择题: 1、如果把分式 y x xy +中的x 和y 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 A 、扩大4倍 B 、扩大2倍 C 、不变 D 、缩小2倍 2、下面函数:①y=-3x ;②y=-x 8;③y=4x-5;④y=5x -1 ;⑤xy=81。其中反比例函数的 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3、下列关系中的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三角形一边的长与这边上的高; B 、三角形的面积与一边上的高; C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一边的长与这边上的高; D 、三角形一边的长不变时,它的面积与这边上的高。 4、若反比例函数y=x k 的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 A 、(-2,-1) B 、(-21,2) C 、(2,-1) D 、(2 1,2) 5、当x=-2008时,分式 2 -11x x +的值为( ) A 、2008 B 、-2008 C 、2008 1 D 、20091 6、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c b a c b a --= B 、c b a c a b ---= C 、 c b a c --b a -+=+)( D 、c b a c b a ----= 7、若分式方程 323 4=++x m mx 的解为x=1,则m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8、若分式11 -2+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1 B 、-1 C 、±1 D 、0 9、如果分式 ) (3)(b a b a a ++的值是零,那么ab 满足的条件是( ) A 、a=-b B 、a≠-b C 、a=0 D 、a=0且b≠0 10、计算x 2y 3÷(xy)-2的结果为( ) A 、xy B 、x C 、x 4y 5 D 、y 11、已知关于x 的函数y=k(x-1)和y=-x k (k≠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 o x y A o x y B o x y C o x y D 12、如果把分式 2 24y x xy +中的x 和y 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 A 、不变 B 、扩大2倍 C 、扩大4倍 D 、缩小2倍 13、美是一种感觉,当人体下半身与身高的比值越接近0.618时,越给人一种美感。如某女士身高为165cm ,下半身长x 与身高l 的比值是0.6,为尽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她应穿的高跟鞋的高度大约为( ) A 、4cm B 、6cm C 、8cm D 、10cm 14、一条对角线长17cm ,一边长为15cm 的矩形的周长是( ) A 、40cm B 、42cm C 、44cm D 、46cm 15、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直径的半圆面积从大到小依次记为S 、S 、S ,则S 、S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易错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易错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面对应的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3、下列说法中,①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②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③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多个 ④一组数据的众数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次数⑤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数轴上的点不是表示有理数,就是表示无理数;(2)实数a 的倒数是 a 1 ;(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4)两个绝对值不相等的无理数,其和、差、积、商仍是无理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内容补充 一个数的平方=它本身这个数0,1 一个数的平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0,1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0,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1,0,1 一个数的立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1,0,1 6、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m ,则与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是( ) A、1+m B、 12+m C、12+m D、1+m 分析:此题注意审题 二、填空题 11、某市对全市3万名初中学生的视力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在这次调查中,所选取样本的容量是 ;如果视力在4.9到5.1之间(含4.9与5.1)为正常,那么全市大约有 名初中生视力 是正常 的。

12、设10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则代数式b (10+a )的值等于 。 根号9<根号10<根号16,所以3<根号10<4,所以,a=3 b=【根号10-3】 所以,b (10+a )=【根号10-3】【根号10+3】 所以利用因式分解的结果为1 13、比较大小:-15、如图所示,AD =4,CD =3,∠ADC =90°,AB =13,BC =12,该图形的面积等于 . 则x= ; 16、已知x 满足(x-1)3=-27 8 ,17、若不等式组???b x a x 的解集为x ﹥a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注意等号 18、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单独开甲管,6小时注满全池,两管同时开,3小时注满全池。如果设单独开乙管x 小时注满全池,由此得到方程 。 二、填空题 11、240,7500; 12、1 13、﹤,﹥ 14、4+7或4-7 15、24 16、-32,y ≥21 17、a ≥b 18、61+x 1=3 1 三、解答题 20、(每小题4分,共16分)计算: (1)因式分解 题略【注意区别计算,结果要逐步考察】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易错题)备战高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专项训练及解析答案

新数学《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高考知识点 一、选择题 1.在ABC ?中,060,10,A BC D ∠==是边AB 上的一点,2,CD CBD =?的面积为 1, 则BD 的长为( ) A .32 B .4 C .2 D .1 【答案】C 【解析】 1210sin 1sin 25 BCD BCD ???∠=∴∠= 2 2 2 2102210425 BD BD ∴=+-??? =∴=,选C 2.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BC ?的面积25cos S C =,且 1,25a b ==,则c =( ) A .15 B .17 C .19 D .21 【答案】B 【解析】 由题意得,三角形的面积1 sin 25cos 2 S ab C C ==,所以tan 2C =, 所以5cos C = , 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17c a b ab C =+-=,所以17c =,故选B. 3.如图,边长为1正方形ABCD ,射线BP 从BA 出发,绕着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至 BC ,在旋转的过程中,记([0,])2 ABP x x π ∠=∈,BP 所经过的在正方形ABCD 内的区 域(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 f x =,则函数()f x 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条件列()y f x =,再根据函数图象作判断. 【详解】 当0,4x π?? ∈???? 时,()112y f x tanx ==??; 当,42x ππ?? ∈ ??? 时,()11112y f x tanx ==-??; 根据正切函数图象可知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解析式以及函数图象,考查基本分析识别能力,属基本题. 4.上世纪末河南出土的以鹤的尺骨(翅骨)制成的“骨笛”(图1),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音律艺术及先进的数学水平,也印证了我国古代音律与历法的密切联系.图2为骨笛测量“春(秋)分”,“夏(冬)至”的示意图,图3是某骨笛的部分测量数据(骨笛的弯曲忽略不计),夏至(或冬至)日光(当日正午太阳光线)与春秋分日光(当日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等于黄赤交角.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AB∥CD,点P为CD上一点,∠EBA、∠EPC的角平分线于点F,已知∠F=40°,则∠E=_____度. 【答案】80 【解析】 【详解】 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知∠FMA=1 2 ∠CPE=∠F+∠1, ∠ANE=∠E+2∠1=∠CPE=2∠FMA,即∠E=2∠F=2×40°=80°. 故答案为80. 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BD平分∠ABC,∠BAC=64°,∠BCD+∠DCA=180°,那么∠BDC为_________度. 【答案】32 【解析】 【分析】 过C点作∠ACE=∠CBD,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以及等量关系可得∠ECD=∠BD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D=∠CBD,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以及等量关系可得 ∠BDC的度数. 【详解】 过C点作∠ACE=∠CBD,

∵∠BCD+∠DCA=180°,∠BCD+∠CBD+∠BDC=180°,∴∠ECD=∠BDC, ∵对角线BD平分∠ABC, ∴∠ABD=∠CBD, ∴∠ABD=∠ACE, ∴∠BAC=∠CEB=64°, ∴∠BDC=1 2 ∠CEB=32°. 故答案为:32.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与外角,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 3.如图,在△ABC中,∠B和∠C的平分线交于点O,若∠A=50°,则∠BOC=_____. 【答案】115°.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ABC+∠ACB=130°,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得出 ∠OBC+∠OCB,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BOC的度数. 【详解】 解;∵∠A=50°, ∴∠ABC+∠ACB=180°﹣50°=130°, ∵∠B和∠C的平分线交于点O, ∴∠OBC=1 2 ∠ABC,∠OCB= 1 2 ∠ACB, ∴∠OBC+∠OCB=1 2 ×(∠ABC+∠ACB)= 1 2 ×130°=65°, ∴∠BOC=180°﹣(∠OBC+∠OCB)=115°,故答案为:115°. 【点睛】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整理(供参考)

1、一支蜡烛长20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燃烧时剩下的高度n (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2、已知正比例函数kx y =(0≠k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k x y +=的图象大致是( ) A C D 3、甲、乙两人同时沿着一条笔直的公路朝同一方向前行,开始时,乙在甲前2千米处, 甲、乙两人行走的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乙的速度为4千米/时 B 、经过1小时,甲追上乙 C 、经过0.5小时,乙行走的路程约为2千米 D 、经过1.5小时,乙在甲的前面 4、当14+a 的值为最小值时,a 的取值为( ) A 、-1 B 、0 C 、4 1 - D 、1 5、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169的算术平方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121的负的平方根,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的平方根为( ) A. 2 B. 4 C.±2 D. ±4 6、满足-3<x <5的整数x 是( ) A 、-2,-1,0,1,2,3 B 、-1,0,1,2,3 C 、-2,-1,0,1,2 D 、-1,0,1,2 7、如图,有一圆柱,它的高等于8cm ,底面直径等于4cm (π=3).在圆柱下底面的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 相对的B 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约等于 ( ) A .10cm B .12 cm C .19cm D .20cm 8、直线y kx b =+经过点(1,)A m -,(,1)B m (1)m >,则必有( ) A. 0,0k b >> .0,0B k b >< .0,0C k b <> .0,0D k b << 9、如果0ab >, 0a c <,则直线a c y x b b =-+不通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0、如图,两直线1y kx b =+和2y bx k =+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 ) x y x y x y x y O O O O S(千米) 1 2 3 4 0.5 1 乙 甲 O t (时)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和典型题

如图,△ AOB 中,/ AOB=90°, AO=3, BO=6, △ AOB 绕顶点O 逆时针旋转到△ A OB 处,此时线段 A ' B '与 BO 的交点E 为BO 的中点,则线段 B ' E 的长度为 在等腰△ ABC 中,/ A=30°, AB=8,贝U AB 边上的高 CD 的长是 在三角形 ABC 中, 0时,m 的取值范围是 1、 ( 9) 2 的算术平方根是

4、已知y 1 x 2 2 x 1 4 ,则(3 2) x y x 1

文案

_ __ a、x、 5、设等式a( x a) a( y a) x a a y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y 是 2 -- 2 两两不相等的实数,3X Xy—— ____________ 则 2 - 2的值是

(word完整版)四年级《三角形试题分析及易错题分析》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考题分析与易错题分析 以盘龙区小学2016学年下学期期末四年级数学试题进行分析:三角形这一单元知识占11%,所考知识点主要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高的做法,会求三角形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如: 近三年考题分析 4、请你想办法求出下面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

考查目的:三角形内角和和钝角三角形的特征。 15.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考查目的:三角形高的含义,会正确画不同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掌握高的方法。 1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60°,其他两个内角各是多少度?这是()三角形。考查目的:综合三角形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及等边三角形的特点解决问题。

三角形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40分) 个钝角三角形,()个等腰三角形。 7、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中,一个是50度,一个是80度,这个三角形既是()三角形,又是()三角形。 二、选择(18分) 1.下面第()组中的三根小棒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 cm和7 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3 cm B.4 cm C.7 cm 3.下面各组角中,第()组中的三个角能组成三角形。 A.60°,70°,90° B.50°,50°,50° C.80°,95°,5° 4.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90°。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5、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其中一底角是75度,顶角是()。 A、75度 B、45度 C、30度 D、60度 6、下面长度的小棒中(单位:cm),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 3.5、7.5、4 B . 5、2.8、6 C. 10、4.2、5.6 三、判断(8分) 1、一个内角是80度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易错题)备战高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难题汇编及答案

【高中数学】单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一、选择题 1.若,2παπ??∈ ??? ,2cos2sin 4παα?? =- ???,则sin 2α的值为( ) A .7 8 - B . 78 C .18 - D . 18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二倍角公式及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化简得到cos sin αα+=,再将两边平方利用二倍角正弦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 解:因为2cos2sin 4παα?? =- ??? 所以( ) 22 2cos sin sin cos cos sin 4 4 π π αααα-=- 所以()())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2 αααααα-+= - ,cos sin 02παπαα??∈-≠ ??? Q , 所以cos sin 4 αα+= 所以()2 1cos sin 8αα+=,即22 1cos 2cos sin sin 8αααα++=,11sin 28 α+= 所以7sin 28 α=-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二倍角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2.已知ABC V 的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2米、3米、4米,将三边都增加x 米后,仍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02 x << B . 1 12 x << C .12x << D .01x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余弦定理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可求得x 的取值范围. 【详解】 将ABC V 的三条边的边长均增加x 米形成A B C '''V , 设A B C '''V 的最大角为A '∠,则A '∠所对的边的长为()4x +米,且A '∠为钝角,则 cos 0A '∠<, 所以()()()()()2222342340x x x x x x x ?+++<+? +++>+??>? ,解得01x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余弦定理和三角形三边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灵活利用余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3.小赵开车从A 处出发,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沿南偏东40?的方向直线行驶,30分钟后到达B 处,此时,小王发来微信定位,显示他自己在A 的南偏东70?方向的C 处,且A 与C 的距离为15 3千米,若此时,小赵以每小时52千米的速度开车直线到达C 处接小王,则小赵到达C 处所用的时间大约为( ) ( ) 7 2.6≈ A .10分钟 B .15分钟 C .20分钟 D .25分钟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得到30BAC ∠=?,20AB =,153AC =,两边和夹角,之后应用余弦定理求得5713BC =≈(千米),根据题中所给的速度,进而求得时间,得到结果. 【详解】 根据条件可得30BAC ∠=?,20AB =,153AC =,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cos30175BC AB AC AB AC ?=+-??=, 则5713BC =≈(千米),

八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和典型题

如图,△AOB中,∠AOB=90°,AO=3,BO=6,△AOB绕顶点O逆时针 旋转到△A′OB′处,此时线段A′B′与BO的交点E为BO的中点,则线段B′E 的长度为 在等腰△ABC中,∠A=30°,AB=8,则AB边上的高CD的长是 在三角形ABC中,

. 1、2(9)-的算术平方根是 。 4、已知22114,)x y x x y +-+-+=3则(2= 。 5、设等式()()a x a a y a x a a y -+-=---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 、x 、y 是 两两不相等的实数,则22 223x xy y x xy y +--+的值是 。8、已知实数211,,a-b 20,24c a b c b c c c ab +++-+=满足则的算术平方根是 。 9、已知x 、y 是有理数,且x 、y 满足22322332x y y ++=-,则x+y= 。 12、设62,53,A B =+=+则A 、B 中数值较小的是 。 14、使式子2 52 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15、若101,6,a a a a a +=-且则的值为 。 5 的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是 。 已知的整数部分a ,小数部分是b ,求a -b 的值. 4514,0.063a b ===则( ) A 、10ab B 、310ab C 、100ab D 、3100 ab 6、如果30,a a -那么等于( ) A 、a B 、a - C 、a - D 、a a --

三角形易错题集锦(带答案解析)

三角形易错题 一、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一个凸多边形最小的一个内角为100°,其他的内角依次增加1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_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是8cm,AB=3cm,则BC=_________cm. 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若腰不大于底边,则腰长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4.如图:a∥b,BC=4,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6,则a与b的距离是_________. 【 5.小亮家离学校1千米,小明家离学校3千米,如果小亮家与小明家相距x千米,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6.已知△ABC两边长a,b满足,则△ABC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7.若等腰△ABC(AB=AC),能用一刀剪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_________. 8.图1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2;再分别连接图2中间小三角形的中点,得到图3.(若三角形中含有其它三角形则不记入) 、 (1)图2有_________个三角形;图3中有_________个三角形 (2)按上面方法继续下去,第20个图有_________个三角形;第n个图中有_________个三角形.(用n的代数式表示结论) 9.一个三角形两边长为5和7,且有两边长相等,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 10.两边分别长4cm和10cm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c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一、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一个凸多边形最小的一个内角为100°,其他的内角依次增加1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8.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内角和公式,设该多边形为n边形,内角和公式为180°?(n﹣2),因为最小角为100°,又依次增加的度数为10°,则它的最大内角为(10n+90)°,根据等差数列和的公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 解:设该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为=180?(n﹣2), 解得n1=8,n2=9, n=8时,10n+90=10×80+90=170, n=9时,10n+90=9×10+90=180,(不符合题意) 故这个多边形为八边形.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结合等差数列考查了凸n边形内角和公式.方程思想是解此类多边形有关问题常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注意凸n边形的内角的范围为大于0°小于180°. % 2.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是8cm,AB=3cm,则BC=2或3或cm.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计算题. 分析:按照AB为底边和腰,分类求解.当AB为底边时,BC为腰;当AB腰时,BC为腰或底边. 解答:解:(1)当AB=3cm为底边时,BC为腰, )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BC=(8﹣AB)=; (2)当AB=3cm为腰时, ①若BC为腰,则BC=AB=3cm, ②若BC为底,则BC=8﹣2AB=2cm. 故本题答案为:2或3或.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思想.关键是明确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若腰不大于底边,则腰长x的取值范围是5<x≤.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二次根式易错题集锦

a > o 时,式子 a 才是二次根式;若a

15.已知:实数 7 \ 3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求代数式ab 的值。 16..若 a,b 为实数,且 4a 2 b 2 4a 10b 26 19.如图所示的Rt △ ABC 中,/ B=90 ° ,点P 从点B 开始沿BA 边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点 A 移动;同时, 点Q 也从点B 开始沿BC 边以2厘米/秒的速度向点 C 移动.问:几秒后△ PBQ 的面积为35平方厘米? PQ 的距离是多少厘米?(结果用最简二次根式表 示) 17. 已知 i' -~ 2 小

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易错题较难题精华题整理

八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较难题整理 一、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1、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 A.5+4>8 B.2x -1 C.2x ≤5 D.1x -3x ≥0 2、若m >5,试用m 表示出不等式(5-m )x >1-m 的解集______. 3、不等式组?? ?+>+<+1,159m x x x 的解集是x >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m ≤2 (B)m ≥2 (C)m ≤1 (D)m ≥1 4、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 ??-=++=+134,123p y x p y x 的解满足x >y ,求p 的取值范围. 5、已知方程组???-=++=+②①m y x m y x 12,312的解满足x +y <0,求m 的取值范围. 6、适当选择a 的取值范围,使1.7<x <a 的整数解: (1) x 只有一个整数解; (2)x 一个整数解也没有. 7、当310)3(2k k -< -时,求关于x 的不等式k x x k ->-4)5(的解集. 8、 已知A =2x 2+3x +2,B =2x 2-4x -5,试比较A 与B 的大小. 9、 已知a 是自然数,关于x 的不等式组???>-≥-02,43x a x 的解集是x >2,求a 的值. 10、关于x 的不等式组???->-≥-1 23,0x a x 的整数解共有5个,求a 的取值范围. 11、若不等式组 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2、若不等式组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3、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组无解,那么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 <a+2,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5、关于x 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1,则m=

八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和典型题

如图,△AOB 中,∠AOB=90°,AO=3,BO=6,△AOB 绕顶点O 逆时针 旋转到△A ′OB ′处,此时线段A ′B ′与BO 的交点E 为BO 的中点,则线段B ′E 的长度为 在等腰△ABC 中,∠A=30°,AB=8,则AB 边上的高CD 的长是 在三角形ABC 中,

5、设等式()()a x a a y a x a a y -+-=---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 、x 、y 是 两两不相等的实数,则22 22 3x xy y x xy y +--+的值是 。 8、已知实数211,,a-b 20,24c a b c b c c c ab +++-+=满足 则的算术平方根是 。 9、已知x 、y 是有理数,且x 、y 满足2 2322332x y y ++=-,则x+y= 。 12、设62,53,A B = +=+则A 、B 中数值较小的是 。 14、使式子2 52 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15、若101,6,a a a a a + =-p p 且则的值为 。 5 的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是 。 已知的整数部分a ,小数部分是b ,求a -b 的值. 4514,0.063a b ===则( ) A 、 10ab B 、310ab C 、100ab D 、3100 ab 6、如果30,a a -p 那么等于( ) A 、a B 、a - C 、a - D 、a a -- 8、已知30,0,2150,y x y x xy y x xy y +-=+-f f 2x+xy 且 9,,32220022002,x y z x y z x y z x y x y +--+-+---设适合关系式试求x,y,z 的值。 11、已知x 、y 是实数,且2 2 2 (1)533x y x y x y -+--+与互为相反数,求的值。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它的周长为__cm. 【答案】22 【解析】 【分析】 底边可能是4,也可能是9,分类讨论,去掉不合条件的,然后可求周长. 【详解】 试题解析:①当腰是4cm,底边是9cm时: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因此舍去. ②当底边是4cm,腰长是9cm时,能构成三角形,则其周长=4+9+9=22cm. 故填2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 2.等腰三角形一边长是10cm,一边长是6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cm或_____cm. 【答案】22cm,26cm 【解析】 【分析】 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10cm和6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 【详解】 (1)当腰是6cm时,周长=6+6+10=22cm; (2)当腰长为10cm时,周长=10+10+6=26cm, 所以其周长是22cm或26cm. 故答案为:22,26.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3.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为1:2:3,则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_____. 【答案】5:4:3 【解析】 试题解析:设此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x,2x,3x, 则x+2x+3x=180, 6x=180, x=30, ∴三个内角分别为30°、60°、90°,

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难题整理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检测 八年级数学试题(120分钟 120分)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面对应的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3、下列说法中,①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②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③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多个 ④一组数据的众数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次数⑤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数轴上的点不是表示有理数,就是表示无理数;(2)实数a 的倒数是a 1 ;(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4)两个绝对值不相等的无理数,其和、差、积、商仍是无理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内容补充 一个数的平方=它本身这个数0,1 一个数的平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0,1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0,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1,0,1 一个数的立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1,0,1

6、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m ,则与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是( ) A、1+m B、 12+m C、12+m D、1+m 分析:此题注意审题 二、填空题 11、某市对全市3万名初中学生的视力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在这次调查中,所选取样本的容量是 ;如果视力在4.9到5.1之间(含4.9与5.1)为正常,那么全市大约有 名初中生视力是正常的。 12、设10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则代数式b (10+a )的值等于 。 根号9<根号10<根号16,所以3<根号10<4,所以,a=3 b=【根号10-3】 所以,b (10+a )=【根号10-3】【根号10+3】 所以利用因式分解的结果为1 13、比较大小:-36.0 -1 /2 15、如图所示,AD =4,CD =3,∠ADC =90°,AB =13,BC =12,该图形的面积等于 . 16、已知x 满足(x-1)3=-27 8,则x= ;

(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整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整理 1、一支蜡烛长20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燃烧时剩下的高度n (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2、已知正比例函数kx y =(0≠k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k x y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3、甲、乙两人同时沿着一条笔直的公路朝同一方向前行,开始时, 乙在甲前2千米处,甲、乙两人行走的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时) 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的速度为4千米/时 B 、经过1小时,甲追上乙 C 、经过0.5小时,乙行走的路程约为2千米 D 、经过1.5小时,乙在甲的前面 4、当14+a 的值为最小值时,a 的取值为( ) A 、-1 B 、0 C 、4 1 - D 、1 5、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169的算术平方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121的负的平方根,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的平方根为( ) A. 2 B. 4 C.±2 D. ±4 6、满足-3<x <5的整数x 是( ) A 、-2,-1,0,1,2,3 B 、-1,0,1,2,3 C 、-2,-1,0,1,2 D 、-1,0,1,2 7、如图,有一圆柱,它的高等于8cm ,底面直径等于4cm (π=3). 在圆柱下底面的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 相对的 B 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约等于 ( ) A .10cm B .12 cm C .19cm D .20cm 8、直线y kx b =+经过点(1,)A m -,(,1)B m (1)m >,则必有( ) A. 0,0k b >> .0,0B k b >< .0,0C k b <> .0,0D k b << x y x y x y x y O O O O S(千米) 1 2 3 4 0.5 1 乙 甲 O t (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期末数学易错题和典型试题经典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期末复习易错题和典型试题 1、2(9)-的算术平方根是 。 2、2、已知22114 ,)1x y x x y x +-+-+= +3则(2= 。 3、已知实数211,,a-b 20,24c a b c b c c c ab +++-+=满足则的算术平方根是 。 4、已知x 、y 是有理数,且x 、y满足22322332x y y ++=-,则x+y= 。 5、设62,53,A B =+=+则A 、B 中数值较小的是 。 6、使式子2 52 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7、若11 01,6,a a a a a +=-且则的值为 。5 的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 是 。 8.已知的整数部分a,小数部分是b,求a-b 的值. 9 10 11、已知5,14,0.063a b ===则( )A 、10ab B 、310ab C 、100ab D 、3100ab 12、如果30,a a -那么等于( )A 、a a B 、a a - C、a a - D 、a a -- 13、已知30,0,2150,y x y x xy y x xy y +--=+-2x+xy 且求 的值。 9,,32220022002,x y z x y z x y z x y x y +--++-=+-+--设适合关系式试求x,y,z 的值。 15、已知x 、y 是实数,且222(1)533x y x y x y -+--+与互为相反数,求的值。 (2)已知m,n 是有理数,且(52)(325)70m n ++-+=,求m,n的值。 16、已知实数a 满足3230,11a a a a a ++=-++=那么 。 17、设62,53,A B =+=+则A 、B 中数值较小的是 。 18.已知△AB C中,∠A =12∠C=1 3 ∠B ,则它的三条边之比为( ). A.1:1:2 B.1:3:2 C.1:2:3 D.1:4:1 19.一根高9米的旗杆在离地4米高处折断,折断处仍相连,此时在3.9米远处玩耍的身高为1米的小明是否有危险 ( )A.没有危险 B .有危险C.可能有危险 D.无法判断 20.△ABC 中,若AB=15,AC=13,高AD=12,则△A BC 的周长是( ) A.42 B.32 C .42或32 D.37或33 21、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11,另两边为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 22、如图,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 化简 222()a b a b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