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

课程编号:G002601 开课学期: 第1/2学期

学时数、学分数:32学时、2 学分适用专业:农业推广硕士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农业科技推广是指推广人员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再生产过程中,通过试验、示范干预、交流等手段,把新的科学、新的技术、新的技能、新的信息,传播、传授、传递给农业产品生产、经营、管理、消费者,促使其改变态度和行为,以改善农产品生产条件、经营水平、消费情况,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社会性教育和不断沟通的过程或活动。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技能并能应用于生产实践,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以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农业推广知识结构体系。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是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公共课,在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完善知识结构起良好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科技推广的基本概念,如何做好科技推广工作。

重点:农业科技推广的概念,农业科技推广的任务。师生互动交流农业科技推广的体会。

第二章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 8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创新传播理论

(一)创新基本概念

(二)创新的采用

(三)创新传播的基本规律

(四)影响农业创新传播的因素

第二节农业推广的行为学理论

(一)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二)行为的产生

(三)农产品的社会需求

第三节农业推广工作系统的环境

(一)政治因素:土地政策、市场政策、科技教育政策、推广政策

(二)经济因素:经济效益与投入

(三)社会文化因素

(四)农业区域因素(产业集群)

案例:市场调查

重点: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

难点:多数教材中从农业生产者的需求提出从业推广的行为,课程组认为应该从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来决定农业推广行为,在此提出不同观点: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决定了农业科技的需求,农业科技的推广应该根据市场来决定。

农业科技推广应该满足全社会人们的需求而不是农业生产者的需要。

农业推广的对象不只是一产,应该包括二产、三产,甚至政府官员。

不应该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分析农业生产者的需求,而应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开展社会调查、市场调查,指导农业科技推广或农业生产。

第三章农业推广的程序与基本原则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明确农业推广行动指南与程序

第一节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

第二节农业推广的基本程序

(一)项目选择

(二)试验

(三)示范

(四)培训

(五)服务

(六)推广

(七)评价

第三节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

(一)贯彻国家农业发展方针和农业发展规划

(二)因地制宜

(三)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四)开发生产者智力

(五)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六)配套服务

科技项目招标案例:区域特色药材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重点: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

难点:选好农业推广项目。

第四章农业推广的方式与方法4学时

基本要求:掌握农业推广的方式方法,用最少的人、财、物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推广效益,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第一节农业推广的方式

(一)按项目实施(政府推广的主要方式)

(二)技术承包

(三)合作开发

(四)社会化立体推广

(五)其它推广方式

第二节农业推广方法

(一)按指导方式分

(二)按工作方式分

(三)按推广的内容集成分

(四)按推广技术的传播媒介分

案例如何利用传播学理论指导农业技术推广

案例科技项目中期检查案例

重点: 农业科技推广的方法

难点:选择恰当的推广方式与方法

第五章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理论应用(案例分析)8学时

案例1 铁皮石斛研究与推广应用(产学研结合案例)

案例2 山地果树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科技项目验收与鉴定案例)

第六章农业推广政策导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例)4学时

三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进度与时数分配表

五、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课程教学结束后组织期末考试。评定学生课程总成绩时,要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实验情况等因素,使综合成绩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最终课程成绩包括课外作业与平时测验,实验教学30%、期末考试70%评定.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林业科技推广学.李贤忠,苏淑钗主编.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10

2.药用植物遗传改良与育种案例.斯金平,何伯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9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 养殖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0年修订)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体如下: 1.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良好的合作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畜牧或水产科学与生产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人文、社科、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验技能、先进技术方法、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了解本学科领域国内外发展动态,能够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文献。 二、研究领域 1.养殖领域 三、学习年限 1.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集中在校全脱产的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 2.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不能提前毕业。 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不延长学习年限。如确实需要延长学习年限的硕士研究生

在每年4月、10月由研究生本人申请,填写《华南农业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延期申请论文答辩审批表》,经导师和所在学院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4.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不能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 四、培养方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实行双导师负责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五、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学分为26学分(含参加学术交流所得的2学分、实践教学所得的3学分和撰写文献综述所得的1学分)。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 1.学位课(10学分) 1)公共学位课(7学分) ①自然辩证法2学分,36学时 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18学时 ③专业硕士英语4学分,72学时 2)专业领域公共课(3学分) ①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1学分,18学时 ②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1学分,18学时 ③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1学分,18学时 2.必修环节(6学分),由各导师结合毕业论文安排。 ①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必修环节(实践教学)3学分,54学时 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必修环节(学术交流)2学分,36学时 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必修环节(撰写文献综述)1学分,18学时

2016复习农业推广理论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思考题 1、简述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及主要社会功能。 (1)含义: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他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产业、繁荣农村社会的目标。 (2)主要社会功能: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可以分为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两类。 1.直接功能(1)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3)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4)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5)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2.间接功能(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4)优化农业生态条件。(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6)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2、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农业推广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1)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类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并认为人类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由低级到高级呈梯状排列,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认为,以上五个层次的需要是循序渐进的。当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便为人们奋斗的动力。(2)需要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①应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启发诱导、挖掘农民需要;要尊重农民的客观需要;辨别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的需要;分析满足需要的可能性、可行性,尽可能满足农民合理可行的需要。②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根据需要层次理论,推广人员应用对不同地区(发达、一般、落后等)和不同个体(生产水平高低等)制订不同的推广目标,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不同需要。③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所谓需要的主导性就是在众多的需要中,某种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起主导作用,它是关键的需要,只要一经满足,就会起较大的效果。 3、衡量农业科技成果质量的标准有哪些。技术方法类成果与物化成果的推广方法有什么不同? (1)衡量科技成果质量通常有5项标准:创新性(指其创新点在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技术等方面,比已有成果更具有科学先进的实用价值)、成熟性(指成果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程度。成熟的成果应经多年、多点观察、试验、验证,具有重演性,定性-成熟)、效益性(指成果采用后,应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其中经济效益是决定成果转化快慢的关键。有些难以协调三效矛盾,长远与近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的成果转化问题,就需要一定的政府行为来组织转化)、适用性(指成果在生产上的适应范围。适应性广的成果易转化,否则转化成本高,规模效益差,难以转化)、实用性(指成果在应用推广过程中的难易程度。有些技术,创新性、成熟性、效益性都没毛病,但操作复杂,要求实施条件苛刻,甚至现有条件无法实现,这样的成果只能作为储备技术)。(2)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在推广应用时的难易程度,在技术市场中交换的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①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特点:商品性,特异性,时效性。②技术方法类无形成果的特点:生态区域性,效果的不稳定性,综合性和相关性,不可逆转的时序性,持续性和应用的分散性。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及格式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及格式 《xxxx》教学大纲(黑体三号) 课程名称(宋体五号加粗):中文名称(宋体五号) 英文名称: 课程编码(宋体五号加粗):内容(宋体五号) 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实习实训学时、适用专业、先修课程、执笔人、审订人等,以上基本信息的格式同“课程编码”所标注的要求一致。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宋体五号加粗):内容(宋体五号)(格式下同)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理解……掌握…… 三、教学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和难点 第一节……学时 一、…… 二、…… 第二章……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和难点 第一节……学时 一、…… 二、…… 四、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内容 五、上机内容与学时分配:内容 六、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七、大纲说明:内容 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内容 教学参考书需注明: 著者、书名、版本、出版者、出版年月,(其余五类教学大纲也遵照此要求执行) 注意:页面统一使用A4纸、单倍行距、页边距2.5㎝、不编辑页码,(其余五类教学大纲也遵照此要求执行)

附件2: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及格式 《xxxx》实验课程教学大纲(黑体三号) 实验名称(宋体五号加粗):内容(宋体五号) 学时、学分、适用专业、执笔人、审订人等,以上基本信息的格式同“实验名称”所标注的要求一致。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宋体五号加粗):内容(宋体五号)(格式下同) 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内容 三、实验项目与类型:内容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内容 实验一 xxxx(x学时) 目的要求 方法原理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考试真题与答案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一、分析题 1、改图反应的是农业创新扩散过程: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与农民的采用过程是平行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包括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和从众阶段。1.突破阶段 在突破阶段单位时间内的采用者人数最少,在跟随阶段结束从众阶段开始时人数最多。在突破阶段扩散的对象被称为创新先驱者(或称进步农民),这些一般是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或农村的领袖人物。突破阶段农业创新的采用者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他们最需要与外界多发生联系,农业推广单位与农业推广人员必须了解这一特点,并予以适当的扶持。2.紧要阶段。紧要阶段也称为自我推进阶段,该阶段经历的时间和人数主要决定于突破阶段先驱者的试用结果,如试用结果确实产生良好效益,早期采用者会在短时间内增加人数。紧要阶段的扩散对象被称为早期采用者,他们也是农村中接受新事物的积极者,只是客观条件和心理因素致使其不愿做冒险的先驱者。3.跟随阶段。跟随阶段的扩散对象被称为早期多数,他们最讲实际,一旦发现创新成功,便会积极热情设法采用,扩散的范围、人数和效益额取决于早期多数,因为早期多数对后期多数起重要作用。4.从众阶段。后期多数所处的阶段中扩散速率不断减小,又称为浪峰减退阶段。 2、该公式反应的是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有:①以改变农民为中心的策略。从农民本身人手,使其行为发生改变。提高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状况的改善,提高生产技能,为行为改变创造更多的积极因素;改变农民对农业创新的态度,提高农民对农业创新的认识;增强农民行为改变的内在动力。②以改变环境为中心的策略。从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入手,使其行为发生改变。如改善生产、生活、文化环境及经营环境。③农民与环境同时改变策略。提高素质与改变工作环境同时进行。 3、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可以是单项技术措施,也可以是多项技术组装的综合技术,综合技术效果的总和一般低于各单项技术效果的简单累加,但任何一项单项技术都不能像综合技术那样使农业生产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农作物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应用,总是与整个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科学的运用相应配套的栽培技术、科学的耕作制度、灌溉技术、新农药和化肥等新成果的应用,良种内在潜力才能得到充分表达。如:良种配良法,采用推广时,还要配以与之相应的先进栽培技术、耕作、种植、灌溉制度等。 二、论述题(以下内容挑重点写即可) 1、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就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沟通的过程,推广效果取决于信息与沟通,信息为内容,沟通为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说,沟通比信息更重要。沟通是影响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没有沟通,推广的内容就不可能被农民所接受。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进行巧妙有效的沟通,使农业科技成果得以尽快推广。 (1)与农民做知心朋友与农民沟通的第一步就是与农民做知心朋友,这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世界观问题。如果推广人员只看到农民文化成度低、素质低,农村条件差,从心底瞧不起农民,不想和农民交朋友,那就很难和农民沟通,,推广工作也很难取得成功。因此,我们一开始与农民接触,就要表现出朴实、诚恳、谦虚、热情。要人乡随俗,放下架子,给农民讲解用词一定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要关心了解农民生产的生活需要,和农民朋友共同探讨所关心的问题,给农民提供信息、传授技术,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和素质,取得农民的信任,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2)找准切入点推广沟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农民接受新技术,采用新成果,为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农民究竟要什么?生产中有什么问题?这是与农民沟通的第二步——找准切入点。在市场经

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填写说明【模板】

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填写说明 (公共基础课、素质必修课、素质选修课适用) A.总说明: 一、适用课程范围:该版教学大纲的填写范围仅为“公共基础课”“素质必修课”和“素质选修课”。课程类别可于《武汉工程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中查询。 二、文本格式:请勿改变大纲中标题及文本样式。标题中的课程名称为黑体小二号字体(加 粗)。除标题外,其余需填写内容中的中文及数字的样式为宋体五号字体(勿加粗),英文样式为Times New Roman五号字体(勿加粗);段落行间距设为单倍行距,段首缩进设为2。 三、表格:请勿改变页边距、表格列宽及单元格的对齐方式。因为软件类型及版本问题, 打开大纲模板文件后表格有可能出现少量错位情况,请帮忙调整至对齐,建议使用WPS打开。 四、名称:单位和课程等名称请务必填写标准化全称,如“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 五、联系人:XXX;电话:********;地址:教务处教学评价与发展中心(白宫208) B.分项说明 一、课程信息 ?“课程类别”:公用基础课、素质必修课或素质选修课 ?“课程性质”:必修或选修 ?“计划学时”:请在括号前填写总学时,并在括号内分别填写课内学时和课外学时,如果 没有课外学时,则填写“0”。 ?“选用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是否自编;是否教育部规划教材 ?“课程网站”:有则填写,没有则填写“无”。 二、课程简介(中英文) ?中文在前、英文在后,中文要求200字以上、500字以下。课程简介必须包括课程定 义、课程总体内容、课程目的及意义等基本内容。此外,可以填写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课程改革情况、教学方法、课程特色等其它内容。 ?任何课程都必须有英文课程简介。 三、课程教学要求 ?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分条目进行阐述。其中的一条或者若干条应能对应《工程 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12项毕业要求中的相关条目。 ?问题1:为什么要将“课程教学要求”中的一条或者若干条对应《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2015版)12项毕业要求中的相关条目? 答:根据学校“以工程实践为主,满足复合型、创新性、国际化、工程化人才成长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作为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课程,各公共基础课、素质必修课、素质选修课的课程教学要求应该在达成“业务培养要求”中的知识、能力、素质三类要求的基础上,保证其中有一条或若干条能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中工科专业学生的12项毕业要求中的一条或若干条相关联。 ?问题2:什么是“《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中的12项毕业要求”

云南大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Public Affairs of Administration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3、周学时/学分:3/3 4、授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5、使用教材: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课程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属于现代管理学的范畴,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应用性学科。从学科的角度看,公共事业管理又是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如同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学一样,中国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处于建构发展中。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课程且是其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从理论上阐述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畴、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和方法等,同时,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念,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门类进行概述。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把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和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技术,并对公共事业管理各个部门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建立发展中国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同时,促进学生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进度表 (以章为单位对教学内容做出学时要求安排。)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等构成)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复习题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课程考试复习题 一、简答题 1.具体分析比较哪些农业创新技术易被采用和扩散。。 2.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特征 3.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有什么? 4.在选择和运用农业推广方法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5. 农业推广沟通具有的特点 6. 为什么农业科技成果在大规模推广前必须进行试验和示范?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7.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基本原则 8.与其他论文相比,农业推广论文在内容、特点、选题原则上有哪些独特之处? 9. 简述农业推广计划(项目)制定的原则 10.简述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1. 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12. 简述按农民需要进行推广,推广机构和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13. 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道德。 14. 简述农业推广有哪些具体方法。 15. 简述成果示范的基本要求。 16. 简述农业推广项目选择的主要原则。 二、论述题 1.联系某项农业科技成果在某地区推广的实际,论述促进该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思路与做法。 2.试述行为科学原理在农业推广中的重要作用。 3.试论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农业推广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4.试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及转化的途径和方法 5.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指导思想及原则是什么? 6.农业推广有哪些具体方法,在农业推广实践中如何综合运用这些推广方法。 7.晏阳初的“定县实验”对我们现代农业推广有何指导意义。 8.就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焦点访谈]当麦子遇到苹果(20111127)涉及的农业推广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9.论农业推广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10.联系某项技术在某地区推广的实际,试论如何正确选择和运用农业推广方法。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理论课教学大纲格式【模板】

XX学院理论课教学大纲格式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教学大纲[黑体四号加粗] 课程代码:(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代码为准) 学时数:总学时(其中:理论实验习题讲座讨论实习) 课程类别:素养课/专业课/技能课/选修课开课学期:(第1-6学期)适用专业:开课单位:系(部)编写时间:***年**月 [楷体五号]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黑体小四] 课程性质:(说明本课程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本课程的具体属 性。)[宋体五号] 目的:(明确本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的知识点和应达到的专业能力等具体要求,指出本课程的后续应用情况,明确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宋体五号]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黑体小四] 说明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宋体五号] 三、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基本要求 [黑体小 四] 结合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积极研究、设计、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一致,列出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重点、难点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明确、具体,层次要清楚。 [宋体五号] 表内文字使用宋体五号,“其它”主要指看上机、课堂讨论、看录像、参观等教学 环节。

[宋体五号] 五、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黑体小四] (说明本课程所采用或建议采用的考核方式,如闭卷、开卷、论文或设计等,如并用多 种考核方法请列出各项分值的比例。考核范围应该是上述所列课程内容之内进行。)(课程考核分考试、考查两种,可采用口试、笔试、机试、实测、开卷、闭卷、撰写论文、大型作业或相互兼用的方式进行。举例:考试(笔试、闭卷)) [宋体五号] 六、建议教材与参考资料[黑体小四] (课程教学大纲中应列出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名录。教材选用必须以质量为首要原则,尽量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国家及省部级获奖优秀教材及国外引进的优秀教材等。教学参考资料包括教学指导书、案例集、习题集等,应当尽量齐全。)其格式如下: 序号.作者(编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序号.[国别]作者(编著者).书名(版本).译者(若为中文版).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宋体五号]七、大纲说明[黑体小四] (大纲适用范围、是否有调整余地、执行应注意事项、建议等)[宋体五号] 执笔人:审核人:审定人(系部负责人): 注:1、执笔人:XXX师原则上不能承担超过3门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 2、审核人:XXX教授(含)以上职称。

教学大纲参考格式

理论课教学大纲参考格式说明: 《》教学大纲(三号黑体加粗)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 学分:总学时: 讲课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 适用对象:先修课程: (小四黑体)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小四号楷体加粗) (说明课程的基本类型、基本属性和为实现培养目标所承担的任务)(正文五号宋体)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四号楷体加粗) (说明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分别应达到的程度。) (正文五号宋体) 三、课程教学内容 按相当于教材编写大纲中的章节目三个层次详细编写本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 五、教学组织与方法 说明:提出适合本课程教学活动所运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方法应对以下内容清晰描述:1、采用哪些教学方法?2、如何组织?运用哪些教学手段? 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成绩组成包括:学习过程考核(考勤作业等)、课内实验或上机部分、学习效果考核(期中、期末、大作业等)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与文献 推荐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参考书目与文献:《》,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大纲制订人:(宋体,5号字,左缩进20字符) 大纲审定人: 教学院长(主任):

制订日期:年月日

实验大纲格式: 【注:正文行间距18磅】 【注:正式稿蓝字部分全部删除】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内容需对应课程大纲内教学要求】 【注:正文为宋体,5号字,下同】 二、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三、实验方法、特点与基本要求 四、主要仪器设备 五、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注:设计性实验项目根据情况各选个,总实验学时为学时。】 【注:实验类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实验要求:必做/选做。】 六、实验报告要求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对应课程大纲内考核要求】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与文献 推荐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参考书目与文献:《》,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大纲制订人:(宋体,5号字,左缩进20字符) 大纲审定人: 教学院长(主任): 制订日期:年月日

农业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1.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答: 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1)农业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农业推广已日益超出严格意义上的农民与农业生产的范围,进入了农村居民以及一般消费者生活的领域,工作范围由单纯的生产技术性逐步向经济性和社会性拓展。 2)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农业推广工作对象不只限于农民、农村妇女、农村青少年、农村老年等农村民众,还包括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和一般消费者。这说明农业推广工作是全社会的需求,而不仅是为农村民众所提供的服务。 3)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远远不只是政府各级推广机构和人员,各类学校、科研机构、企业、民间组织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4)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人们对沟通过程的理解越来越深刻,特别着重于研究如何根据推广对象的需要及其面临的问题以项目的方式向其提供有效的知识、技术与信息,以诱导其行为的自觉自愿改变和问题的有效解决。 2. 框架模型理论对农业推广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答:从框架模型理论得知,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目标群体)系统,沟通与互动是这两个系统的联系方式。框架模型理论对农业推广工作的指导意义有以下方面: 1、农业推广工作要以目标团体系统需要为原则; 2、农业推广工作通过沟通和互动将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联系在一起,为目标团体系统提供信息、传授知识、指导技术; 3、通过提升推广服务系统成员素质,提高其扩散效率; 4、通过提升目标团体系统成员素质,提高其接受效率。 3. 在创新采用过程各阶段如何做好推广工作? 答:1)认识阶段。加强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知识的宣传,把新品种、新技术及生产中技术意见及时进行发布、宣传。 2)兴趣阶段。通过让农民实地参观,使他们更快地接受新事物,从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3)评价阶段。通过农业试验、示范工作的开展,筛选出适宜当地农业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实用技术,并广泛用于农业生产。 4)试验阶段。定期深入田间,及时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生产的关键环节和生产中遇到不可预知的情况时,及时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5)采用(或放弃)阶段。 4. 影响创新采用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采用率的最主要因素是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除此之外还有创新决策的类型、沟通渠道的选择、社会系统的性质以及行为变革者的努力程度等。 6. 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和主要障碍?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有效沟通改变推广对象的行为。 答: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有: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应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应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农业推广是随着农业生产活动而发生、发展起来并为之服务的一项社会事业,是一种服务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事业性工作。农业推广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把农业推广理论应用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农业推广的理论和实践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字:农业推广理论实践新农村建设 一、农业推广理论和一些概念 农业推广是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出现的一种社会活动,在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推广的涵义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远古时代,农业在原始农业阶段常以教稼、劝农的形式对农业生产技术加以推广应用,传统农业阶段仍以对农业生产指导作为农业推广的主体,而当一个国家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时,不仅要推广农业技术,教育农民、组织农民、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也成为农业推广的主要容。随着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业商品生产得到高度发展,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生产过剩情况下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营效益,信息和咨询服务就成为农业推广的主要手段。[1]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仍以技术推广作为农业推广的核心,而目前我国已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我国现既有原始农业的因素,又有传统农业的领域,还有现代农业的部分,因此,农业推广的理论容及应用方法均有所变化,应是从技术推广到教育农民和提供信息服务在的全方位的农业推广服务。狭义的农业推广主要是指农业推广人员把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的农业科技成果及国外引进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等用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农业上的新知识、新技能,并促进其使用,从而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农业推广也称为农业技术推广。广义农业推广是指除农业技术推广以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一切农业、农村社会活动。农业推广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扩散、沟通、教育干预等方法,使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根本目标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2][3] 农业推广学的理论,在早期的研究,主要是从农业推广的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和方法,后来,逐渐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行为科学的一些原理和方法引入,对农业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图文稿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复 习思考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1. 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2. 框架模型理论及其对农业推广工作的指导意义。 3. 农业创新采用过程各阶段的特点以及在农业推广工作中的运用。 4. 影响创新采用率的因素有哪些? 5. 农业创新扩散曲线是如何形成的? 6. 如何根据农业创新扩散的周期性规律做好农业推广工作? 6. 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农业推广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7. 期望激励理论及其对农业推广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8. 群体意识形成的条件及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律。 9. 如何利用农民群体的心理定势做好农业推广工作? 10. 农业推广人员应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 11. 试述农业推广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12. 分析我国当前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策略。 13. 农业推广沟通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有效沟通改变推广对 象的行为。 14. 农业推广应遵守哪些原则?简述农业推广的程序和方法。 15. 如何做好成果示范和方法示范? 16. 农业推广试验与科研试验有何异同? 17.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试分析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 前景。 18. 根据成果研究的性质,农业科技成果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19. 衡量农业科技成果质量的标准有哪些,为什么说成果质量是影响成 果转化率的主要因素? 20. 物化类科技成果有什么特点?推广时应采取什么策略和方法? 21. 技术方法类成果有什么特点推广时应采取什么策略和方法

22. 农业推广计划制定的主要依据和原则是什么? 23. 农业推广项目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24. 为什么要对农业推广工作进行评价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有哪些经济评 价指标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及内容要求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一、课程简介 《组织行为学》主要涉及到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基本层次,即个体、群体和组织结构层面。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将对这一领域的概念和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包括人格差异、激励、领导、团队冲突和组织沟通等内容。课堂活动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主题演讲、阅读、自我评估、延展性的讨论、视频观看和分析,以及从学生视角进行的个体或小组展示,因此学生也会学习到如何把这些专题内容进行整合,并有效地应用于多元化的组织情境中去。此外,今天的企业组织通常是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构成的,这一课程的另外一个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发展必要的智力能力和行为技能,这些将有助于提高他们有效地处理各种工作环境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动时产生的问题。 This course will cove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t three levels—the individual, group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s. In the class, students will develop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in this field, including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motivation, leadership, group conflicts and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etc. Course activities include case analyses, role plays, lectures, readings, self-assessment tools, extensive discussions, video watching and analysis, and students’ presentations (individual and group), so they will also learn how to integrate these topics and effectively apply them in pluralistic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In addition, business today is conducted with and through people from various cultural backgrounds. Another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intellectual understanding and the behavioral skills that will increase their effectiveness in dealing with problems that arise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people from difference cultures in a variety of work settings.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 课程编号:G002601 开课学期: 第1/2学期 学时数、学分数:32学时、2 学分适用专业:农业推广硕士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农业科技推广是指推广人员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再生产过程中,通过试验、示范干预、交流等手段,把新的科学、新的技术、新的技能、新的信息,传播、传授、传递给农业产品生产、经营、管理、消费者,促使其改变态度和行为,以改善农产品生产条件、经营水平、消费情况,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社会性教育和不断沟通的过程或活动。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技能并能应用于生产实践,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以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农业推广知识结构体系。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是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公共课,在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完善知识结构起良好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科技推广的基本概念,如何做好科技推广工作。 重点:农业科技推广的概念,农业科技推广的任务。师生互动交流农业科技推广的体会。 第二章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 8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创新传播理论 (一)创新基本概念 (二)创新的采用 (三)创新传播的基本规律 (四)影响农业创新传播的因素 第二节农业推广的行为学理论 (一)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二)行为的产生 (三)农产品的社会需求 第三节农业推广工作系统的环境 (一)政治因素:土地政策、市场政策、科技教育政策、推广政策 (二)经济因素:经济效益与投入 (三)社会文化因素 (四)农业区域因素(产业集群) 案例:市场调查 重点: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 难点:多数教材中从农业生产者的需求提出从业推广的行为,课程组认为应该从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来决定农业推广行为,在此提出不同观点: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决定了农业科技的需求,农业科技的推广应该根据市场来决定。 农业科技推广应该满足全社会人们的需求而不是农业生产者的需要。 农业推广的对象不只是一产,应该包括二产、三产,甚至政府官员。 不应该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分析农业生产者的需求,而应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开展社会调查、市场调查,指导农业科技推广或农业生产。 第三章农业推广的程序与基本原则4学时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明确农业推广行动指南与程序 第一节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格式

附件3:教学大纲格式 《填写中文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学分 : 4 总学时 : 64 实验学时 : 10 其它实践环节: 适用专业 :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例: 本课程是高等工业学校本科化工、材料、生物、食品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研究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应用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例: 一、热化学 1.了解状态函数的意义 2.了解等压热效应与焓变的关系。掌握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过程中热效应的计算。 二、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焓变、熵变及吉布斯函数变在一般反应条件下的意义。 2.掌握化学反应△ G0的计算,会用△ G或厶G0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3.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其与△ G0的关系,并掌握有关计算。 三、其他教学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 例: 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直流电路中的基本测量 了解实验室电源,实验室实验规划和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万用表和直流稳压源的使用,掌握误 差分析和实验报告的写法。

二、电源外特性及戴维南定理 掌握万用表和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掌握有源二端网络和无源二端网络等效变换的理论。 四、课程学时分配 例: 五、其它 1.先修课程: 2.教学方法建议: 3.考核方式: 例: (1)平时作业10% 平时测验20% 期末考试70% (2)笔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 4.作业要求 例: 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新版农业推广实践III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2013 -2014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农业推广实践 III 学生姓名:李宁波 专业班级: 10级农村区域发展 学号: 14594012 学生成绩:

实习(设计)项目农业推广实践III 指导教师赵洪亮 参与指导教师 实习类型毕业实习□教学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其他□目的与要求: 通过农业推广实践III实习,使得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过程,了解基层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基本情况,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应用情况,农业企业的运转 情况,科技成果推广的程序,熟练掌握农业推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解 决方法等。为今后的农业推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习内容:(实习期间各阶段基本内容) 2013年9月5 日实习动员和安排,各小组任务分配和讨论; 2013年9月6 日锦州市沟帮子镇,了解该镇的农业发展情况(于副镇长讲解);沟帮子镇大雁猪场参观学习; 2013年9月7 日北镇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学研究示范基地; 2013年9月8 日北镇市大雨合作社(红鱼葡萄),稻田养蟹(生态湿地);2013年9月9 日北镇市二力生态园(北镇市铝业果蔬专业合作社);2013年9月10 日实习总结和讨论,报告撰写。

实习日记 日期实习内容 2013年9月5 日 2013年9月6 日 2013年9月7 日(包括日期和每天的具体实习内容、心得、体会和收获等) 伴随着大四新学期得开始,我们又迎来了一次专业实习,农业推广实践III 实习。为了这次实习,在赵老师的安排下,今天我们组织了一次实习动员和安排,就有关实习内容和安排,我们各小组都分配了任务并进行讨论。为了实习的成功 进行,老师就有关出行注意问题和注意事项给我们再三叮嘱,对北镇市沟帮子镇 大体给我们介绍了一遍,还给我们讲了这次实习的具体日程,并要求我们在参观 实习中认真观察,多发现问题,自己有针对性的记录问题。虽然只是实习之前的 动员和安排,但是我们的热情也很高,盼望着这次实习带来无比惊奇的收获。 今天我们早早的就来到了等车的地方,大家大包小包像搬家一样,各自充满 了欢声笑语,因为我们马上又要登上了实习的客车。跟随着车轮的转动,我们上 午11点之前就来到了锦州市沟帮子镇交通宾馆,也就是我们这几天所住的地方。 午餐过后我们稍做了整理和休息,下午我就开始了此次实习的第一天任务。我们 来到了沟帮子镇大雁猪场参观学习,场长给我介绍猪场的基本情况,包括猪的生 产和销售等过程,还给我们讲了他自己的一些经历并向我们提出一些立志之语。 之后我们还参观了猪舍,走进猪舍近距离的观察,更深入的了解菌床技术的应用,有问题厂长还现场给我做了解释。随后镇里的于副镇长也来了,于镇长年轻有为,和蔼友善。他为我们讲解了该镇的农业发展情况,以及主产业情况和分布等等。 今天是实习的第二天,今天按照实习的日程安排,今天参观北镇市农业技术 推广中心科学研究示范基地。这地离镇上有一定的距离,它处于沟帮子镇边缘地 带,我们驱车很久才到了这基地。今天于副镇长和推广中心的几位领导也来了, 下车之后一位领导给我们介绍了示范中心的基本情况,随后还让我们进入示范地 里近距离参观,我们不懂还可以问问旁边的技术人员。这片示范地很宽,我们看 了花生示范区,玉米品种展示区,谷子品种展示区,以及一些肥料配方示范,比 如有凯丰配方肥示范展示,这主要是实验展示,比如实验作物的某种品种经过不 同实验处理,最后看该品种的生长状况以及收成情况等。大家都收获很多,也见识了很多种实验方法,比如控制变量法,对照实验法,其实这些我们在课堂上也讲过,现在是亲临现场观察实验结果,这是对理论知识的又一次提升.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农业创新:应用于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成果、技术、知识、信息等对采用者而言是新事物的统称为农业创新。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是指在一个农业社会系统内(或叫社区,如一个村、一个乡)人与人之间创新采用行为的扩散,即由个别少数人的采用,发展到多数人的广泛采用过程。 S扩散理论:S型扩散曲线所揭示的规律称为S扩散理论,所包含的农业创新扩散的阶段性规律、时效性规律及交替性规律。前期少有人采用,中期多数人采用,后期由于心的创新成果出现,采用的人减少,呈现前期慢,中期块,后期又慢的特点,呈S形扩散。 行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即行为。 需要: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个体对生活实践中所需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指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 动机:是由需要及外来刺激引发的,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意念或想法。它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 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科学技术活动的产物,指农业科技人员劳动创造的并且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认可的有用的知识和技术产品的总称。 农业基础性研究成果:指认识自然现象本质特征,研究农业领域内生物体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机理、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 农业应用性研究成果:指以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原理和知识为依据,把基础性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应用技术和物质产品过程中取得的具有应用价值且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新工艺等。 农业开发性研究成果:是对应用性研究成果寻求明确、具体的技术开发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物化类有形科技成果:指借助或直接采用相关学科的技术工艺或途径,把基础性成果的科学知识赋予在一些有直接应用价值的载体中,形成新的物质形态的成果。 技术方法类无形科技成果:指人们认识与改造自然,特别是协调生物与自然关系的途径、方法与技巧,通常以图纸、音像、配方、技术操作规程或工艺流程等形式表现出来。 农业方式:是指农业推广者开展推广服务的组织形式和途径,体现了农业推广的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 综合服务型推广方式: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围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技术、信息和物资相配套的综合服务。农业推广方法:是农业推广部门和推广人员为达到推广目标,对推广对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组织措施、教育和服务手段。 开发性试验:是指对某些引进的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进行探讨性的改进以寻求技术成果在当地的最佳技术参数的试验。成果示范:在特定的农业生产经营场 所,把技术适应性试验取得成功的新 技术,严格按照其技术规程要求实施, 使其优越性充分展现出来,作为示范 样板,供其周围相关的生产经营者观 摩学习,以引起接受和采纳兴趣、激 发采纳欲望,促使其效仿的一种推广 方法。 农民对创新的采用过程:认识→兴趣 →评价→试用→采用(或放弃)1.认识 阶段(感知阶段):获得信息、感知信 息,与本身的生产发展和生活需要相 联系,初步了解某项创新。适宜的推 广方法:大众传播法。2.感兴趣阶段: 农民在认识的基础上,可能对新技术、 成果发生兴趣,产生学习的念头;并 初步考虑采用的规模、投资的程度及 承受风险的能力,初步做出是否试用 的打算。适宜的推广方法:成果示范 和个别访问。3.评价阶段:农民在邻居、 朋友或推广人员的协助下,根据以往 资料对该项创新的各种效果进行较为 全面的评价(效益比较、投入情况、 风险程度、市场前景等),得出肯定或 否定的结论。为农民提供先期试验结 果和组织参观,协助他们正确地进行 评价,促使他们尽快做出决策。适宜 的推广方法:小组讨论。4.试用阶段 (尝试阶段):为了减少投资风险,防止 盲目应用,估计效益高低等。在正式 采用之前要先进行小规模的采用即试 用,为今后大规模采用做准备。适宜 的推广方法:方法示范和个别指导。5 采用阶段(接受阶段):通过试用、评 价决定采用的。做各种准备:筹集资 金、贮备物资、学习技术、联系销路 等。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提供配套 物资和培训技术。适宜推广方法:方 法示范和个别指导。 创新采用者分类:创新先驱者,早期 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 后者。差异:从认识到试行所用时间: 先驱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 期多数<落后者;从试行到采用所用 时间:先驱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 数>后期多数>落后者;从认识到采 用所用时间:先驱者和早期采用者< 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表现 差异:先驱、早期采用者认识时间最 短,获得创新信息后就有跃跃欲试的 打算;后期采用者先是观望,确信有 利可图时才开始试用;落后者既不亲 自尝试也不相信别人,只是随大流被 动采纳。开始试用的时间越早,则试 用时间越长,且开始试用面积比例越 小,以后才逐渐增加。试用时间越晚 则相反。可能原因:先驱者和早期采 用者接受新事物很快,获得创新信息 后,很快就开始试用,但他们需花费 相当长的时间进行一系列试验、评价 工作。客观条件的限制成为大面积采 纳的阻力。随着试种的农民都取得了 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给后来者一种 吸引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采纳创新 (早期多数和后期多数)。落后者对新 事物接受太慢,在大多数人采用后才 随大流采用,这时,生产上的一些客 观条件相应得到解决,技术已经成熟, 所以一旦试用,很快就全部采用。在 农业推广过程中注意培养科技示范户 (先驱者和早期采用者),他们可以影 响和带动早期多数和后期多数;一般 不考虑落后者,因为他们开始采用时, 这项创新可能面临淘汰。 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推广方法:认识 阶段:人们感知新技术、新成果的存 在,需要信息广为人知。广方法:大 众传播法。感兴趣阶段:通过耳濡目 染、诱导效应会使一些农民发生兴趣 或好奇,激发采纳的欲望。推广方法: 成果示范和个别访问.评价阶段:对 创新有了初步了解,是否采用尚在犹 豫,需进行分析、评价才能做出决策, 应尽可能为农民提供先期试验结果和 组织参观,协助他们正确地进行评价, 促使他们尽快做出决策。推广方法: 小组讨论效果较好。试用阶段:为 减少风险农民要先进行小规模试验。 此时需要推广人员深入现场提供帮 助。避免发生人为的试验偏差,降低 试验误差。推广方法:试验的指导, 方法示范。采用阶段:农民决定采用, 就要做各种准备:筹集资金、准备物 资、学习相关技术、联系产品销路、 考察市场规模等-生产者需要什么? 农业推广应采用什么方法?推广方法: 技术、信息咨询与配套服务相结合。 创新的扩散过程:1.突破阶段创新先 驱者对创新技术的渴求,克服来自社 会中的各种阻力,首先使用、试验创 新技术,取得突破。是创新扩散必不 可少的第一步。2.紧要阶段创新成果 由先驱者向早期采用者进行扩散的过 程。是创新成果能否进一步扩散的关 键。特点:人们都在等待创新的试用 结果,如能取得良好的效益,就能获 得更多的认可。3.跟随阶段(自我推动 阶段)主要是早期多数采用者认为有 利可图,因此主动积极的采用。4.从众 阶段(浪锋减退阶段) 后期多数和落后 者在前面广大人群的影响下,随波逐 流的采用。 创新扩散阶段性规律及其应用:①投 入阶段→试验示范期(创新引进→示 范成功)创新成果推广的基础,重点 是做好试验、示范,为创新成果推广 大好基础。②发展阶段→发展期(示 范成功→推广规模最大值)推广速度 在此期,重点抓速度。③成熟阶段→ 推广期(推广规模稳定在高值→出现 衰退迹象) 效益获得期,重点抓效 益。④衰退阶段→交替期(创新老化, 基本停止使用→新的创新产生)技 术更新在此期,重点抓更新。 时效性规律:S理论表明一项创新的 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因为创新进入衰 退期是必然的,只不过早晚而已,人 们无法阻止它的最终衰退,但是可以 设法延缓其衰退的速度。造成农业创 新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各 种“磨损”所致.①无形磨损。创新不 及时推广使用就会被新的创新项目取 而代之从而过期失效。②有形磨损。 创新成果本身的优良特性由于使用年 限的增加而逐渐丧失,从而失去了推 广价值,如优良品种的混杂退化,种 性退化或抗病性的丧失等均为有形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