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酸钙的合成

丙酸钙的合成

丙酸钙的合成
丙酸钙的合成

聚脲

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及其在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应用与展望 摘要:本文首先从国内外发展简史、化学反应原理、性能特点、喷涂设备、施工工艺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了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然后介绍了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在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在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石油天然气展望 前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化学家Dudley J. Primeaux.Ⅱ的带领下率先研发成功喷涂聚脲弹性体(spray polyurea elastomer简称SPUA)技术,并于1989年首次发表了研究论文,引起轰动[1]。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很多地区相继投入商业应用,在建筑、舰船、水利、交通、机械、化工、矿业等行业得到广阔的应用。在石油天然气行业目前聚脲材料主要是用在管道涂层防腐,然而从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的技术特点和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相关应用材料要求及技术应用要求的分析,可以看出,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在石油天然气行业还将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1.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 1.1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简史 喷涂弹性体技术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喷涂弹性体包括聚氨酯、聚氨酯/聚脲、聚脲。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按其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体系是聚氨酯,第二代体系是聚氨酯/聚脲,第三代体系是聚脲。德国、美国是喷涂弹性体技术的发源地,最早开发喷涂聚氨酯(SPU)以及聚氨酯/聚脲(SPU/SPUA)弹性体技术的是Bayer、BASF、Futura和U-niroyal公司。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Texaco(即现在的Huntsman)公司在化学家Dudley J.Primeaur II先生的带领下,在其Austin的实验室,率先研发成功喷涂聚脲弹性体(SPUA)技术,并于1989年首次发表研究论文,引起轰动。1991年该技术在北美地区投入商业应用,澳大利亚于1993年引进该技术,日本和韩国也分别于1995年和1997年引进该技术。目前,北美地区已逐步淘汰SPU/SPUA体系,正全国推广SPUA体系[2-3]。由于研发SPUA配方和工艺的难度很大,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国家基本上采取了从设备到原材料全盘进口或者与美方合资建厂的做法。 在我国,海洋化工研究院于1995年开展SPUA技术的前期探索研究,1996年出国赴美国考察,1997年-1999年引进设备阶段,1999年SPUA技术在我国投入商业应用,海洋化工研究院先后为青岛海豚表演馆水池、上海沪东造船厂等用户进行了施工。SPUA技术优异的性能和工艺,得到了我国材料界和工程界的高度评价。我国虽然聚脲研究的起步较晚,但在黄微波等人的努力下近十几年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4-7]。 1.2 喷涂聚脲弹性体的化学反应原理 聚脲化学是以异氰酸酯的化学反应为基础,包括异氰酸酯与羟基化合物(半预聚物的合成)及氨基化合物的反应。这两种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它们均属于氢转移的逐步加成聚合反应,是由活泼氢化合物的亲核中心

5_氨基乙酰丙酸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_综述_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第18卷第2期,2004年6月 Journal of H ebei N o r m al U niversity of Science&T echno logy V o l.18N o.2June2004 52氨基乙酰丙酸的生理作用及其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综述) 宋士清1,2,郭世荣2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园林系,河北秦皇岛,066600;2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摘要:论述了52氨基乙酰丙酸的生理作用,综述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提出52氨基乙酰丙酸必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及产业届的关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开发前景。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52氨基乙酰丙酸;生理作用;生产应用 中图分类号:S48218+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983(2004)022******* 52氨基乙酰丙酸(52am ino levu lin ic acid),又名?2氨基乙酰丙酸、?2氨基戊酮酸,简称ALA。熔点149~151℃,分子量13112,化学式C5H9O3N。 分子式:H2CN H2—CO—CH2CH2—COOH 结构式:H2N O O OH ALA是一种含氧和氮的碳氢化合物,它是所有卟啉化合物的共同前体,牵涉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动物及植物等生物机体活细胞中的非蛋白氨基酸。是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代谢活跃的生理活性物质,可以通过生物途径合成[1~4],也可以人工化学合成[4,5],没有毒副作用,易降解无残留,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作为壮苗剂、增产剂、除草剂、杀虫剂、增色剂、绿化剂、落叶剂等使用,在临床医学上可以作为抗癌药物——光化疗剂使用[1,2,5,6,7]。中国学者对ALA 的研究较少,有关文献屈指可数;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仍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其作用机理、分子基础等尚不十分清楚。但是,由于其具有“神奇”的作用效果,且天然无污染,而备受国内外学者及产业界的关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开发前景[5~9]。 ALA在植物体内的浓度极低,鲜重情况下含量一般在50nm o l kg左右[6];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质量浓度多在011~100m g?L-1范围内[6~8]。目前ALA晶体的市场售价仍较高,汪良驹等[7]2003年报道价格为约80美元?g-1。 1 ALA的生理作用 111 调节叶绿素的合成 一般认为,ALA是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必需前体,而且还能调节叶绿素的合成。试验结果显示,在山葵茎尖培养中加入低质量浓度ALA(011~10m g?L-1)能显著提高叶绿素质量浓度。由于叶绿素含量与外源ALA质量浓度间没有直线式的对应关系,只出现类似于植物激素作用的浓度效应,表明在这里ALA 不是作为叶绿素合成的前体,而是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参与叶绿素合成并调节植物生长的[7,10]。112 提高叶绿素和捕光系统 的稳定性 T anaka等[11]观察到,黄瓜白化苗子叶在几个光暗循环中只能积累很少量的叶绿素,并且在随后的黑暗中几乎完全被降解。而4m g?L-1ALA处理可使叶绿素a和b的积累量分别提高214和313倍,并且有70%的叶绿素b在暗期中保持稳定。示踪分析揭示,ALA处理诱导产生充足的叶绿素a有利于转化成叶绿素b,后者与L HC 脱辅基蛋白结合,可以避开水解酶的影响而起到稳定蛋白结构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4203208

聚脲知识汇总

现状及其发展 喷涂聚脲材料具有性能优异、机械喷涂、快速固化、安全环保等一些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从其产生到现在短短三十多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喷涂聚脲材料的产量从每年几十吨迅速发展到几千吨,在防水、防腐和耐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其中在京津高速铁路路基和桥梁面防护中的应用尤其引入注目。聚脲应用于京沪高铁成为全球迄今为止最大的聚脲防水项目。 聚脲弹性体是一种集塑料.橡胶、涂料,玻璃钢之大成的新型”万能”涂装材料.喷涂聚脲是国外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反应性,无污染的喷涂技术. 原材料 喷涂聚脲弹性体是由异氰酸酯组分(A组分)与氨基化合物组分(R组分)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异氰酸酯既可是芳香族的,也可是脂肪族的。其中A组分可以是单体、聚合体、异氰酸酯的衍生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由端氨基或端羟基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得。R组分一定是由端氨基树脂和端氨基扩链剂组成,在端氨基树脂中,不得含有任何羟基成分和催化剂,但可以含有便于颜料分散的助剂。

聚脲的快速反应特点,使得该材料受温度、湿度的影响较小。但由于其快速性,易出现橘皮凹凸表面、对底材的附着力较差等缺陷,因此需要降低聚脲的反应速度。而用仲胺基聚醚胺代替伯胺基聚醚胺是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聚天门冬氨酸酯聚脲是聚脲工业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脂肪族类、慢反应、高性能涂层材料,被称为第三代聚脲。聚天门冬氨酸酯聚脲由HDI三聚体和聚天门冬氨酸酯反应而成(见图4),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固化速度可调:聚天门冬氨酸酯与HDI三聚体的反应速度可以通过具有不同取代基团的聚天门冬氨酸酯获得。②具有高拉伸强度、高光泽度、优异的耐磨性能:HDI三体官能度高,形成的聚合物交联度大、拉伸强度高、耐磨性好。③与各种底材具有优异的附着力:聚天门冬氨酸酯分子结构(见图5)中的氨基,处于空间冠状位阻环境的包围中,特殊的诱导效应使得它在与HDI三聚体的反应过程中表现出“减速”作用。反应速度慢,对底材的浸润时间长,附着好。④具有优异的防腐性能及耐紫外光性能:三聚体的异氰酸酯环对光和热稳定性好,热分解温度高达500℃,因此不容易变质。⑤可以采用常规的高压无气喷涂机施:与双组分常规聚脲喷涂设备相比,节省费用 。

【CN210044883U】一种用于生产β氨基丙酸的浓缩分离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610729.9 (22)申请日 2019.04.28 (73)专利权人 安庆市鑫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246000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凤凰循 环经济工业园 (72)发明人 张彪 汪峰 魏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4142 代理人 钱卫佳 (51)Int.Cl. B01D 1/30(2006.01) B01D 1/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生产β-氨基丙酸的浓缩分离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β-氨基丙 酸的浓缩分离装置,包括:预热罐,该预热罐顶部 设置有进料管,所述预热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料 管;浓缩罐,该浓缩罐通过输料管与所述出料管 连通,其中,所述浓缩罐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所 述罐体顶部的盖板、设置在罐体底部的排料管, 所述罐体设包括内层罐和外层罐,所述内层罐与 外层罐之间设有空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 用方便,极大了缩短了原料再预热罐中升温的时 间, 提高了浓缩效率。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10044883 U 2020.02.11 C N 210044883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10044883 U 1.一种用于生产β-氨基丙酸的浓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热罐(10),该预热罐(10)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1),所述预热罐(10)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6); 浓缩罐,该浓缩罐通过输料管(17)与所述出料管(16)连通,其中,所述浓缩罐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盖板(20)、设置在罐体底部的排料管(24),所述罐体设包括内层罐(21)和外层罐(22),所述内层罐(21)与外层罐(22)之间设有空腔,所述外层罐(22)左侧壁连接有进水管(222),且右侧壁连接有出水管(221),所述盖板(20)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电机(23),该第二电机(23)与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搅拌机构连接; 冷凝器(3),所述冷凝器(3)通过出气管(32)与所述浓缩罐连通,所述冷凝器(3)的底部设置有储液罐(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β-氨基丙酸的浓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罐(10)内安装有电加热管(15)以及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设置在预热罐(10)外壁的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与设置在所述预热罐(10)内的转轴(14)连接,该转轴(14)上设置有搅拌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β-氨基丙酸的浓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16)上设置有阀门(1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β-氨基丙酸的浓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机(23)连接的连轴(25),所述连轴(25)上垂直设置有一组连杆(26),该连杆(26)的末端均设置有刮板(27),所述刮板(27)与所述内层罐(21)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连杆(26)之间设置有混料杆(2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β-氨基丙酸的浓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4)与浓缩罐之间连接有回流管(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β-氨基丙酸的浓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24)上设置有开关(24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β-氨基丙酸的浓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27)上均匀设置有通孔(271)。 2

年产100吨5-氨基乙酰丙酸成果转化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非常详细)

年产100吨5-氨基乙酰丙酸成果转化立 项投资融资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年产100吨5-氨基乙酰丙酸成果转化项目概论 (1) 一、年产100吨5-氨基乙酰丙酸成果转化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年产100吨5-氨基乙酰丙酸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年产100吨5-氨基乙酰丙酸成果转化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年产100吨5-氨基乙酰丙酸成果转化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年产100吨5-氨基乙酰丙酸成果转化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年产100吨5-氨基乙酰丙酸成果转化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年产100吨5-氨基乙酰丙酸成果转化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 二、厂址选择方案 (16)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0) 一、建设内容 (20) (一)土建工程 (20) (二)设备购臵 (20) 二、建设规模 (21)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 二、基本生产条件 (23)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 二、工艺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 (二)技术保障措施 (25)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 年产100吨5-氨基乙酰丙酸成果转化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 三、设备的选择 (26) (一)设备配臵原则 (26) (二)设备配臵方案 (2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 第八章环境保护 (2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 二、污染物的来源 (30) (一)年产100吨5-氨基乙酰丙酸成果转化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1)

20种常见氨基酸的名称、结构及分类

20种常见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式 名称中文英文缩写结构式等电点非极性氨基酸 丙氨酸 (α-氨基丙酸) Alanine 丙Ala A CH COO NH3 CH3 6.02 缬氨酸 (β-甲基-α-氨基丁酸) *Valine 缬Val V CHCOO NH3 (CH3)2CH 5.97 亮氨酸 (γ-甲基-α-氨基戊酸) *Leucine 亮Leu L CHCOO NH3 (CH3)2CHCH2 5.98 异亮氨酸 (β-甲基-α-氨基戊酸) *Isoleucine 异亮Ile I CHCOO NH3 CH3CH2CH CH3 6.02 苯丙氨酸 (β-苯基-α-氨基丙酸) *Phenylalanine 苯丙Phe F CHCOO NH3 CH2 5.48 色氨酸 [α-氨基-β-(3-吲哚基)丙 酸] *Tryptophan 色Trp W N CH2CH COO NH3 H 5.89 蛋(甲硫)氨酸 (α-氨基-γ-甲硫基戊酸) *Methionine 蛋 (甲硫) Met M CHCOO NH3 CH3SCH2CH2 5.75 脯氨酸 (α-四氢吡咯甲酸) Proline 脯Pro P COO N H H 6.30 非电离的极性氨基酸 甘氨酸 (α-氨基乙酸) Glycine 甘Gly G CH2COO NH3 5.97 丝氨酸 (α-氨基-β-羟基丙酸) Serine 丝Ser S CHCOO NH3 HOCH2 5.68 苏氨酸 (α-氨基-β-羟基丁酸) *Threonine 苏Thr T CHCOO NH3 CH3CH OH 6.53

半胱氨酸 (α-氨基-β-巯基丙酸) Cysteine 半胱Cys C CHCOO NH3 HSCH2 5.02 酪氨酸 (α-氨基-β-对羟苯基丙 酸) Tyrosine 酪Tyr Y CHCOO NH3 CH2 HO 5.66 天冬酰胺 (α-氨基丁酰胺酸) Asparagine 天胺Asn N CH2CHCOO NH3 H2N C O 5.41 谷氨酰胺 (α-氨基戊酰胺酸) Glutamine 谷胺Gln Q CH2CH2CHCOO NH3 H2N C O 5.65 碱性氨基酸组氨酸 [α-氨基-β-(4-咪唑基)丙 酸] Histidine 组His H N CH2CH COO NH3 H N7.59 赖氨酸 (α,ω-二氨基己酸) *Lysine 赖Lys K CHCOO NH2 CH2CH2CH2CH2 NH39.74 精氨酸 (α-氨基-δ-胍基戊酸) Arginine 精Arg R H 2 N C CHCOO NH2 NHCH2CH2CH2 NH210.76 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 (α-氨基丁二酸) Aspartic acid 天冬Asp D NH3 HOOCCH2CHCOO 2.97 谷氨酸 (α-氨基戊二酸) Glutamic acid 谷Glu E CHCOO NH3 HOOCCH2CH2 3.22 带“*”为必需氨基酸

聚脲基础知识

聚脲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2009年4月21日 20时38分 1.1 聚脲涂料的化学原理 的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弹性体是弹性体中比较特殊的一大类,其原材料品种繁多,配方多种多样,可调范围大。聚氨酯弹性体硬度范围宽,低至邵A10以下的低模量橡胶,高至邵D85的高抗冲击弹性材料。所以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范围很宽,是介于从橡胶到塑料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聚氨酯化学结构的特性是其大分子主链中含有重复的氨基甲酸酯链段。聚氨酯大分子主链是由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的柔性链段(亦称软链段或软链)和玻璃化温度高于室温的刚性链段(亦称硬链段或硬段)嵌段而成的。低聚物多元醇(如聚醚、聚酯等)构成软链段,二异氰酸酯和小分子扩链剂(如二胺和二醇)构成硬链段。在聚氨酯弹性体分子结构中,软链段占的比例比较大,约50%~90%,硬链段约占10%~50%。由于硬链段的极性强,相互间引力大,硬链段和软链段在热力学上具有自发分离的倾向,即不相容性。所以 )RIM 弹性体 用了端胺基聚醚和胺扩链剂作为活性氢组分,与异氰酸酯组分的反应活性极高,无须任何催化剂,即可在室温(甚至0℃以下)瞬间完成反应,从而有效地克服聚氨酯弹性体在施工过程中,因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发泡,造成材料性能急剧下降的致命缺点。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聚氨酯反应: R-NCO + R′OH RHNCOOR′

聚脲反应: R-NCO + R′NH2 RNHCONHR′ 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R-NCO + H2O RNHCOOH RNHCOOH RNH2 + CO2↑(气体) 缺点:对水敏感,极易发泡;力学性能差等优点:价格适中 缺点:发泡、力学性能一般优点:对温度及湿度不敏感,力学性能好,耐老化性能突出 缺点:成本高

乙酰丙酸的合成

乙酰丙酸的合成工艺研究摘要:乙酰丙酸既重要的化工原料,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合成许多有应用价值的化合物。乙酰丙酸反应活性高的特点,可制得各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和化工产品,并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液体催化剂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通常可以得到较高的产物得率。但是生产过程中存在副反应多、产物成分复杂、分离与提纯困难、设备易腐蚀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液体酸催化生物质资源的生产工艺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工业。固体酸对设备无腐蚀性,易分离,对环境污染小。因此,用固体酸催化剂代替液体酸作为催化剂进行反应将是实现绿色化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乙酰丙酸,液体催化剂,固体催化剂,绿色工业,糠醛催化,生物质水解; 1.前言 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之一。面对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压力大等诸多难题,化工行业需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整个生产流程,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特别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工程科技创新,建立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相适应的工程技术体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高端化工产品比重,降低能耗物耗,通过绿色、循环、低碳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乙酰丙酸具有广泛的化工生产需要,可在农药、树脂、溶剂、医药、香料、油墨、橡塑助剂、润滑油添加剂、表面活性剂、防冻剂、防腐剂等多种领域应用,因此,绿色合成乙酰丙酸具有重要意义。 1.1 乙酰丙酸的物理性质 乙酰丙酸(Levulinic Acid,LA,戊隔酮酸、左旋糖酸或4-氧化戊酸)于1870年被首次发现,其外观呈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易溶于醇类、醚类、水等;但不溶于油类(汽油、煤油、松节油)、高级脂肪酸、邻苯二甲酸酐、四氯化碳等;微溶于烷基氯、二硫化碳、矿物油等。乙酰丙酸水溶液的酸性比醋酸强。本品易燃、易吸湿、低毒等性质,热稳定性好且不放出CO2,常压低温难分解。 1.2 乙酰丙酸的化学性质

聚脲介绍

聚脲技术 ?什么是聚脲? ?关于喷涂聚氨酯、聚氨酯(脲)、聚脲的定义 ?聚脲产品的优点 ?聚脲产品的应用领域 ?聚脲产品应用全球分布 ?SPUA技术发展简史 ?聚脲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聚脲技术的最新进展 ?拜耳双组分密封胶 ?佳联化工开发出新一代手工修补料SPUA-R300 ?第三代聚脲产品-—聚天门冬氨酸酯SPUA-Aspartic SPUA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万能”涂装技术,被誉为二十世纪末期涂料、图装技术领域最伟大的发现。它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结合起来,是传统施工技术的一次革命性飞跃。在北美等发达国家的应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市场需求十分强劲。 聚脲是由半预聚体、端氨基聚醚、胺扩链剂等原料现场喷涂而成。它疏水性即强,对环境湿度不敏感,甚至可以在水(或者冰)上喷涂成膜,在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可正常施工,表现特别突出。聚脲的出现,完全打破了传统的防腐和防护观念,为材料保护行业树立了一个更高的标准。聚脲涂层柔韧有余、刚性十足、色彩丰富,它致密、连续、无接缝,完全隔绝空气中水分和氧气的渗入,防腐和防护性能无与伦比。它同时具有耐磨、防水、抗冲击、抗疲劳、耐老化、耐高温、耐核辐射等多种功能,因此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难怪每天都有工程师SPUA材料神奇的新用途。

聚脲技术将为我国未来的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化工防护、管道防腐、海洋防腐、隧道防水、大坝维护、桥梁防护、基础加固、屋面种植、道具制作、护舷制造等,提供一种最先进的超重防腐、防水、耐磨和装饰材料以及最方便、快捷的施工。 什么是聚脲? 喷涂聚脲弹性体(Spray Polyurea Elastomer,以下简称SPUA)技术是国外近十年来,继高固体份涂料、水性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粉末涂料等低(无)污染涂装技术之后,为适应环保需求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无溶剂、无污染的绿色施工技术,它是在反应注射成型(RIM)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原料是美国Texaco/Huntsman公司首先开发的端氨基聚氧化丙烯醚(端氨基聚醚),商品牌号为Jeffamine。由端氨基聚醚、液态胺扩链剂、颜料、填料以及助剂组成色浆(R祖分),另一组分则由异氰酸酯与低聚物二元醇或三元醇反应制得(A组分)。A组分与R组分通过美国Gusmer生产的H系列主机和GX-7系列喷枪进行喷涂或浇注聚脲弹性体。该工艺属快速反应喷涂体系,原料体系不含溶剂、固化速度快、工艺简单,可很方便的在立面、曲面上喷涂十几毫米厚的涂层而不流挂。SPUA技术全面突破了传统环保型涂装技术的局限。因此,使得该技术一问世,便得到迅猛的发展。 关于喷涂聚氨酯、聚氨酯(脲)、聚脲的定义 早期对喷涂聚氨酯、聚氨酯(脲)、聚脲的定义比较含混,即:将R组份中端氨基树脂和端氨基扩链剂含量在80%以上的体系,称为聚脲;将R组份中端羟基树脂和端羟基扩链剂含量在80%以上的体系,称为聚氨酯;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聚氨酯(脲)或混合体。 随着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的发展,其定义也越来越清晰。根据最近美国"聚脲发展协会"对喷涂聚氨酯、聚氨酯(脲)、聚脲的定义是: 喷涂聚氨酯:是由异氰酸酯组份(简称A组份)与树脂组份(简称R组份)反应生成的一种弹性体物质。异氰酸酯既可以是芳香族的,也可以是脂肪族的。其中的A组份可以是单体、聚合体、异氰酸酯的衍生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是由端羟基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得。其中的R组份必须是由端羟基树脂(例如:二元醇、三元醇、多羟基聚合物多元醇等)和端羟基(芳香族或脂肪族)扩链剂组成,在端羟基树脂中,必须含有用于提高反应活性的催化剂。 喷涂聚氨酯(脲):也叫混合体(hybrid),它是由异氰酸酯组份(简称A组份)与树脂组份(简称R组份)反应生成的一种弹性体物质。异氰酸酯既可以是芳香族的,也可以是脂肪族的。其中的A组份可以是单体、聚合体、异氰酸酯的衍生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是由端氨基或者端羟基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得。其中的R组份既可以是端羟基树脂,也可以是端胺基树脂;扩链剂组成,在树脂组份中,可以含有用于提高反应活性的催化剂。 喷涂聚脲:是由异氰酸酯组份(简称A组份)与氨基化合物组份(简称R组份)反应生成的一种弹性体物质。异氰酸酯既可以是芳香族的,也可以是脂肪族的。其中的A组份可以是单体、聚合体、异氰酸酯的衍生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是由端氨基或者端羟基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得。其中的R组份必须是由端氨基树脂和端氨基扩链剂组成,在端氨基树脂中,不得含有任何羟基成分和催化剂,但可以含有便于颜料分散的助剂。

聚脲简介

聚脲简介 聚脲 一、材料介绍: 由异氰酸酯组分与氨基化合物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异氰酸酯组分可以是单体、聚合物、异氰酸酯的衍生物、预聚物和半预聚物。 聚脲可由二胺与二异氰酸酯或尿素聚合而成。 聚亚壬基脲是代表性的聚脲高分子。由壬二胺与尿素缩合制备,其性质与聚酰胺(如耐纶6)相似,可以熔融纺丝,熔融温度230~235℃,密度较小(1.066克/厘米3),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染色性和耐腐蚀性,纤维抗拉强度0.0441~0.0539牛顿/旦,伸长率23%,适宜制造渔网和针织品。 二、特点: 不含催化剂,快速固化,可在任意曲面、斜面及垂直上喷涂成型, 不产生流挂现象,5秒钟凝胶,1分钟即可达到步行强度。 ·对湿气、温度不敏感,施工时不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可在-28℃下施工;可在冰面上喷涂固化)。 ·双组分,100%固含量,不含任何挥发性有机物(VOC),对环境友好,无污染施工,卫生施工无害使用。 ·热喷涂或浇注,一次施工厚度范围可从数百微米到数厘米,克服了以往多次施工的弊病。 ·优异的理化性能,极高的抗张抗冲击强度、柔韧性、耐磨性、防湿滑、耐老化、防腐蚀。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在120℃下长期使用,可承受350℃的短时热冲击。 ·原形再现性好,涂层连续、致密,无接缝,无针孔,美观实用耐久。 ·使用成套设备施工,效率极高;一次施工即可达到设计厚度要求,设备配有多种切换模式,既可喷涂,也可浇佳。并可通过施工工艺控制接达到防滑效果。 ·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可在钢材、木材、混凝土等任何底材上喷涂成型。 喷涂聚脲弹性体(Spray Polyurea Elastomer,以下简称SPUA)技术是国外近十年来,继高固体份涂料、水性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粉末涂料等低(无)污染涂装技术之后,为适应环保需求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无溶剂、无污染的绿色施工技术,它是在反应注射成型(RIM)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原料是美国 Texaco/Huntsman公司首先开发的端氨基聚氧化丙烯醚(端氨基聚醚),商品牌号为Jeffamine。由端氨基聚醚、液态胺扩链剂、颜料、填料以及助剂组成色浆(R祖分),另一组分则由异氰酸酯与低聚物二元醇或三元醇反应制得(A组分)。A组分与R组分通过美国Gusmer 生产的H系列主机和GX-7系列喷枪进行喷涂或浇注聚脲弹性体。该工艺属快速反应喷涂体系,原料体系不含溶剂、固化速度快、工艺简单,可很方便的在立面、曲面上喷涂十几毫米厚的涂层而不流挂。SPUA技术全面突破了传统环保型涂装技术的局限。因此,使得该技术一问世,便得到迅猛的发展。

聚脲技术及其应用

聚脲技术及其应用 一、什么是聚脲技术? 喷涂聚脲弹性体(Spray Polyurea Elastomer,以下简称SPUA)技术是国外近十年来,继高固体份涂料、水性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粉末涂料等低(无)污染涂装技术之后,为适应环保需求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无溶剂、无污染的绿色施工技术,它是在反应注射成型(RIM)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原料是美国Texaco/Huntsman公司首先开发的端氨基聚氧化丙烯醚(端氨基聚醚),商品牌号为Jeffamine。又端氨基聚醚、液态胺扩链剂、颜料、填料以及助剂组成色浆(R祖分),另一组分则有异氰酸酯与低聚物二元醇或三元醇反应制得(A组分)。A组分与R组分通过美国Gusmer生产的H系列主机和GX-7系列喷枪进行喷涂或浇注聚脲弹性体。该工艺属快速反应喷涂体系,原料体系不含溶剂、固化速度快、工艺简单,可很方便的在立面、曲面上喷涂十几毫米厚的涂层而不流挂。SPUA 技术全面突破了传统环保型涂装技术的局限。因此,使得该技术一问世,便得到迅猛的发展。 同时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尤其是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对运动设施需求量越来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应用于运动场地的材料也会越来越多,在运功场地的地面铺设中,SPUA成为了主流,SPUA技术是继高固体分 涂料、水性涂料、光固化(UV)涂料、粉末涂料等之后研制的一种新型无溶剂、无污染的喷涂技术,是喷涂工业技术的一次革新,该技

术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防水工程、道具制作、车间地坪、体育设施工程等领域,其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及适用性能将给建设、机械、化工矿山等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尤其是出色的防滑,耐磨性能,能有效地防止运动员滑倒或摔伤,提高运动成绩,且外观非常均匀,美观实用。作为一种绿色与高科技含量的喷涂聚脲弹性体,必将在我国运动设施建设中呈现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提高体育设施的科技含量,更好的服务于人们对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 二、关于喷涂聚氨酯、聚氨酯(脲)、聚脲的定义(美国聚脲发展协会(Polyurea Development Association,简称PDA)) 早期对喷涂聚氨酯、聚氨酯(脲)、聚脲的定义比较含混,即:将R组份中端氨基树脂和端氨基扩链剂含量在80%以上的体系,称为聚脲;将R组份中端羟基树脂和端羟基扩链剂含量在80%以上的体系,称为聚氨酯;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聚氨酯(脲)或混合体。 SPUA技术的发展,德国、美国发源地,最早开发喷涂聚氨酯(SPU)以及聚氨酯/聚脲弹性体技术的是Bayer、BASF、Futura和Uniroyal 公司。20世纪80年代中期,Austin在实验室,研发成功SPUA技术。20世纪90年代,美国率先开发并投入商业应用,显示出其优异的综合性能,经过不断的总结和提高。目前,北美地区已逐步淘汰SPU/SPUA 体系,正全面推广SPUA体系,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在九十年代分别引进该技术,并相继投入商业应用。由于研发APUA配方和工艺的难度比较大,澳大利亚及东南亚一般采用从设备到原料全盘进口、或

2-氨基丙醇文献综述

2-氨基丙醇(AP)技术调研 第一节概述 AP是氨基醇类化合物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物质,是制药及农产品行业中的重要原料、中间体和手性助剂,尤其在在不对称合成中作为手性源和手性修饰物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上述主要应用外, 它还可用作生物质的低温结晶抑制剂,共沸精熘分离伯胺和叔胺的混合物的夹带剂。AP具有L型和D 型两种旋光异构体,D-AP在合成和应用方面的报道极少,作为合成左旋氧氟沙星等高效抗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L-AP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合成及应用方面的报道较多。左旋氧氟沙星抗菌活性为氧氟沙星的两倍,且毒副作用小,水溶性大,是喹诺酮类中优秀的广谱抗菌药物之一,是国内销量排名第一的抗生素,而且需求量仍在不断增长。有文献报道,2009年L-AP仅在精细化工和医药领域的需求量就将达到500吨左右,随着AP成本的不断下降,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预计各行业对AP 的用量较大的增长,其年需求增长速度保持在15%左右。 AP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OH NH2 OH NH2 L-AP D-AP 左氧氟沙星的有关介绍参见:左氧氟沙星市场分 析及前景展望.doc 国内外抗生素 10 只主要品种的销售情况 ,AP的MSDS 参见:MSDS - AP.pdf 。 第二节主要公司及产能 L-AP最早是由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开发上市的,目前我国也有多个化工厂在研制生产。从已知的信息来源得知:国内的生产厂家主要有上虞众昌、江西

仙居司太立医药化工厂、浙江凯迪药业有限公司,其中上虞众昌最大产能1800吨/年,实际产能800~900吨/年,约占市场70%,其余两家共占剩下30%。 第三节文献综述和路线分析 由于在医药、农业及不对成合成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有关L-AP的合成研究很多,所以其合成方法也有很多种。广泛研究的主要有化学合成方法和生物合成方法两种方法。化学合成法中根据AP合成工艺的不同可以将合成方法分为以下几类:(l)丙氨酸直接还原法;(2)丙氨酸酯化-还原法;(3)催化加氢法;(4)氯丙醇法;(5)1-甲氧基-2-丙胺法;(6)环氧丙烷-液氨法;(7)羟基丙酮胺解法等。 一、化学合成方法 1、丙氨酸直接还原法 丙氨酸直接还原法制备AP主要是采用金属氢化物作为还原剂,目前国内外研究论文中报道的还原体系主要有LiAlH4等体系。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NH2 OH O Reducing agent Solvent NH2 OH 以LiAlH4作为还原剂,L-丙氨酸为起始物,用THF溶液作为溶剂,将其溶解后,进行回流反应即可得到产品溶液。反应液后处理过程采用CH2Cl2作为萃取剂,其中LiAlH4可以回收使用,再用一定量的水处理,过滤除去无机盐后,减压蒸馏滤液得到目标产品,收率可以达到75%。此法中还原剂所用水量的多少对产品的收率影响极大,用水量大容易形成Al(OH)3胶体,增加了后处理的难度,不易过滤;如果用水量少,必然使得还原物不能完全分解,导致产品的收率很低。由此看来此方法的后处理过程非常复杂,而且还原剂价格昂贵且操作危险,所以此方法目前很少有人采用。 中国专利CN1357534A报道了采用KBH4和ZnCl2为还原剂制备AP的工艺。 a、将KBH4和ZnCl2先在缩醚类溶剂中发生反应,然后加入L-丙氨酸发生还原反应,反应结束后在碱性条件水解,所述KBH4和ZnCl2的摩尔比为1.8~2.0:1.0,L-丙氨酸与KBH4的摩尔比为1:2; b、分出有机层,水层萃取,合并有机层,干

丙酸发酵

丙酸发酵 ——陶涛冯斌 1发酵产品概况 丙酸(Propionic Acid (AS),Propanoic acid , Carboxylic acid C3) 化学式 C3H6O2 相对分子质量 74.08 性状 无色澄清油状液体。稍有刺鼻的恶臭气味。能与水混溶,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相对密度(d204 )0.99336。熔点-21.5℃。沸点141.1℃。折光率 (n25D)1.3848。粘度(15℃)1.175mPa·s。闪点(开杯) 58℃。易燃。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4.29g/kg。有腐蚀性。 储存 密封阴凉保存。

丙酸结构式 丙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也是目前我国紧缺的防腐剂原材料之一,在食品、医药、农药、涂料、油漆、染料、化妆品、香料、有机合成工业、林产化学工业及其它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丙酸及其盐如丙酸钙、丙酸锌、丙酸钾能有效地抑制霉菌、嗜氧芽孢杆菌,而且对人体基本无害,广泛应用在谷物、饲料和食品中,是良好的防腐保鲜剂[1 ] 。丙酸酯类是重要的溶剂和香料[2 ] ,可用于黄油、西洋酒以及冷食面包、冷饮和口香糖制造中。丙酸氯及丙酸酐是重要的农药、医药中间体,可用来生产VB6 、抗癌药丙酸羟甲雄酮等[3 ] ,丙酸盐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沙霉素、利福霉素、M - 90 等生物合成的重要前体[4 - 6 ] 。另外,丙酸还可用作电镀助剂、乳化剂和生产生物降解塑料等[7 ,8 ] 。随着农业、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的发展,对农药除草剂、涂料杀菌剂、食品保护剂及饲料添加剂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丙酸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 但是它也有危害,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可发生肺水肿。蒸气对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可致严重眼损害。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大量口服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2001 年世界丙酸总生产能力约为30. 45 万吨[9 ] ,生产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南非等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5一氨基乙酰丙酸

5一氨基乙酰丙酸 农药自发明以来就在人类农业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药对人类的贡献有目共睹。时至今日,它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但同时现有的农药多是纯化学制剂,具有高毒性、高残留、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致命缺点。随着科学研究不断深入和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农药的负面影响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尤其是不合理用药而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例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我国作为农药生产和消费大户,多年来高毒农药一直在市场中“唱主角”,这也构成了农产品出口的一大壁垒。施用高效无毒的“绿色农药”目前被世界各国普遍认为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近年来,5一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简称δ-ALA)作为一种新型农药倍受关注。δ-ALA分子式 CsH9N03,熔点149-151℃,结构式如下: δ-ALA是四氢吡咯(四氢吡咯是构成血红素、细胞色素、维生素B。:的物质)的前缀化合物,是生物体合成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12等必不可少的物质。对人畜无毒性,在环境中易降解,无残留,是一种无公害的绿色农药。目前δ-ALA 作为一种环境相容性及选择性很高的新型光活化农药,在农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1植物生长调节剂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δ-ALA具有以下的功效:调节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叶绿素和捕光系统Ⅱ的稳定性;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组织分化、抑制在黑暗中呼吸、扩大气孔等基础生理活性。因此它并不单纯是一种生物代谢中间产物,还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过程,具有类似植物激素的生理活性,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近年来,有研究者曾把δ-ALA应用到以下作物中实验,效果很好。

聚脲与环氧玻璃钢对比

新材料 新工艺 新技术 SPUA-401超重防腐材料 -----在管道和储罐防腐中的应用 青岛佳联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2010年2月24日

一、公司简介 为满足我国海军建设和海洋开发利用的需求,在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心和指示下,在“4.18”北海协作组基础上,于1979年12月开始筹建化工部海洋涂料研究所,后更名为海洋化工研究院。海化院主要从事海洋涂料、重防腐涂料、功能材料等环保材料的应用开发研究,并于1997年开始喷涂聚脲技术的研究,是中国聚脲技术的发源地。 青岛佳联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以海洋化工研究院为技术依托成立的股份制公司,专业从事喷涂聚脲弹性体、聚氨酯涂料、高性能环氧涂料等系列环保型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是目前国内最专业、最完善的聚脲原材料供应商。 目前,佳联公司的产品涵盖芳香族,脂肪族,聚天冬氨酸酯系列聚脲产品,质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青岛佳联公司的聚脲产品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荣获青岛市重点新产品和国家重点新产品等荣誉称号。 青岛佳联拥有卓越的科研实力和高素质的的科研队伍,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技术要求,以最快的速度研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我们为聚脲使用客户提供售后服务,技术培训和涂层在环境中的应用方案,是国内聚脲的领导者。我们的科研团队致力于研究和提高产品的适用性,开拓在新的领域的防腐蚀应用,并且保证我们的每一个客户能够得到最好性能的产品。 我们完善的聚脲产品线,高性能,100%固含量聚脲和配套材料,为工业机构提供一种长期的防腐蚀、耐磨损、防水、抗化学侵蚀、耐老化的解决方案。我们的聚脲涂层为自来水/废水系统,石油和天然气,电力系统,航海应用,铁路运输,普通工业和设施维护提供一种最先进的超重防腐、防水、耐磨材料,及方便快捷的施工。 目前,青岛佳联公司已成功开发出了SPUA系列产品共12大类,并在青岛、烟台、淄博、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长沙、岳阳、芜湖、无锡、苏州、西安、兰州、成都、重庆、昆明、大庆、大连、沈阳等地区应用,并成功出口到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科威特、以色列、老挝、秘鲁、智利等国家和地区,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 二、技术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工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的防腐材料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生产的工艺及防腐要求。 环氧玻璃钢材料是在一定条件下固化,黏接强度高,漆膜光亮,施工配置上简便,适用于喷涂,刷涂工艺,可在机械、冶金、建筑铁路、轻工等领域应用。 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Spray Polyurea Elastomer)是 20 世纪 90 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环保施工技术,它的出现为防护行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材料和工艺,在工程应用中显示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喷涂聚脲技术集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快速的施工性能于一体,在防腐、防水、工业地坪、耐磨、水利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三、喷涂聚脲发展简史 德国、美国是喷涂弹性体技术的发源地,最早开发喷涂聚氨酯以及聚氨酯(脲)

L-苯丙氨酸的制备、应用及发展

苯丙氨酸的应用及发展 刘浩鹏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石化30901班 18号 摘要L-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但自身无法合成的八大氨 基酸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和食用化学品中间 体。在医药行业主要用于生产氨基酸输液和合成氨基 酸类药物;在食品行业主要用于合成甜味剂阿斯巴 甜。其中合成阿斯巴甜是L-苯丙氨酸目前的主要用 途,在其消费构成中约占90%。 关键词L-苯丙氨酸应用发展前景 第一章 L-苯丙氨酸的生产工艺 1.1理化性能 L一苯丙氨酸(L一Phenyl习a苗ne)又名L一苯基一a一氨基丙酸,为白色结晶粉末。有苦味。熔点:283℃(分解)。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卵、乳和动物蛋白中,含量5%~6%,植物性蛋白质中约含1%。L一苯丙氨酸可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难溶于乙醇、乙醚,在10耐水中的溶解度为51℃:4·49。100℃:109。旋光度一34.5(25℃)。苯丙氨酸有外消旋DL 一型,L型和D型。其中最重要的是L一苯丙氨酸。[1] 1.2生产工艺[1]~[5] 1.2.1提取法 此法是使脱脂大豆在盐酸存在下水解,除去酸性氨基酸后,再用树脂吸附苯丙酮酸和酪氨酸,用溶剂将苯丙氮酸溶出,利用溶剂差从氨基酸中分出,此法由于提纯难度大,产物收率不高。其提取方法很多,主要有锌盐沉淀法、等电点中和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活性炭吸附提取以及离子交换法。在这些方法中,最为重要的是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所用的离子交换树脂为高分子产品,在其分子结构中高分子聚合物骨架十分稳定,可逆交换反应在树脂上可以反复进行,使用寿命长,因此离子交换法是一种目前较为普遍的氨基酸提取方法。可以选用阳离子型离子交换树脂对体系中的L一苯丙氨酸进行吸附提取。 1.2.2发酵法 20世纪60年代日本中山公司用糖质发酵制苯丙氨酸获得成功,并由协合发酵公司实现了工业化生产。20世纪70年代用糖质发酵的发酵液苯丙氨酸浓度可达42.6%。用苯丙酮酸为原料,经发酵法制得的工艺是首先用氯化节与co合成苯丙酮酸,再使L一天冬氨酸与苯丙酮酸在固定床反应器内用固定化细胞提取,进行离子交换、提浓得产品,选用的菌株能使L一苯丙氨酸的转化率不小于90%。用甲醇、乙醇与乙酸为原料,用乳糖发酵短杆菌AJC2140。使发酵液中L一苯丙氨酸含量达20妙。用裂解烃棒状杆菌及碳12一14正构烷烃发酵生产L一苯丙氨酸,其含量可以达到4.5妙。直接发酵法较其他方法生产成本低30%。例如以P.dacunhae 发酵培养,以培养液作为酶源,直接添加固体L一天冬氨酸可以实现酶转化。具体工艺过程是将P.dacunhae菌种用表面活性剂处理后装入瓶内进行摇瓶种子培养后再移入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使酶液进行生化酶反应后再经过滤得粗品,再经后处理得产品。发酵法技术的关键是产物的分离。传统方法使用离子交换法,但在分离前必须对发酵液进行预处理,因此耗资较高。 1.2.3生物工程酶法(我国主要采用此种方法)[8] 市场上供应的L一苯丙氨酸除少量由化学法合成外,大部分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微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以糖类为碳源,首先由糖代谢中心途径分流出来的磷酸烯醇丙酮酸(PEP)和赤鲜糖一4一磷酸(E一4一P)缩合形成脱氧阿拉伯糖型庚酮糖磷酸(DAHP),然后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来完成。催化各步反应的酶及其合成代谢调控方式因微生物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别。用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