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方法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方法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方法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方法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G0003-2010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方法

Energy Efficiency Test Method for Industrial Boiler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10年X月XX日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3-2010

-2-目录

1 总则 (1)

2 测试的基本要求 (5)

3 锅炉新产品热效率测试 (6)

4 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 (16)

5 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 (17)

6 锅炉系统运行能效测试与评价 (20)

7 锅炉能效测试报告 (25)

8 附则 (26)

附件A 主要符号和单位 (29)

附件B 测试数据综合表 (33)

附件C 煤和煤粉的取样和制备 (48)

附件D 奥氏体分析仪吸收剂配制方法 (49)

附件E 散热损失 (50)

附件F 网格法等截面的划分原则及代表点的确定 (51)

附件G 饱和蒸汽湿度和过热蒸汽含盐量的测定方法 (55)

附件H 烟气、灰和空气的平均定压比热容 (59)

附件J 常用气体的有关量值 (60)

附件K 锅炉设计数据综合表 (61)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3-2010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方法

1 总则

1.1 目的

为了规范工业锅炉产品热工性能、工业锅炉及其系统运行能效测试与评价工作,特制定本方法。

1.2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固定式工业锅炉及其系统的能效测试:

(1)工作压力小于3.8MPa的蒸汽锅炉与热水锅炉;

(2)有机热载体锅炉;

(3)使用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或者气体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

1.3 能效测试的方式与目的

1.3.1 新产品热效率测试

新产品热效率测试是指新设计并且制造的工业锅炉产品,在批量生产前,接受能效测试机构进行的锅炉产品热效率测试。能效测试机构根据锅炉产品的设计出力范围,选择包括额定工况、最低出力工况在内的不同工况进行热效率测试,以确定锅炉新产品的热工性能与能效水平,并且验证与锅炉设计热效率曲线的符合性。

1.3.2 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

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是对使用过程中的工业锅炉,在安全、稳定运行工况下进行热效率测试,以确定工业锅炉在实际运行参数下的能效状况。

1.3.3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

锅炉运行工况能效简单测试是对使用过程中的工业锅炉,在安全、稳定运行工况下进行主要参数的简单测试,以快速、简单判定工业锅炉在实际运行参数下的能效状况。

1.3.4锅炉系统运行能效测试与评估

锅炉系统运行能效测试与评估是对使用过程中的工业锅炉及其系统,在安全、稳定运行工况下的总体能效测试与评估。通过对工业锅炉及其辅机系统在一定运行周期内产生蒸汽量或者输出热量,燃料、电、水消耗计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并且结合锅炉实际运行工况能效详细测试,评估工业锅炉及其系统的整体能效状况。

1.4 术语和定义

-3-

TSG G0003-201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1.4.1 锅炉出力

蒸汽锅炉的蒸发量、热水锅炉和有机热载体锅炉的热功率的通称。

1.4.2固体燃料

任何在标准状态下以固态形式存在的燃料,包括煤、油页岩、甘蔗渣、木柴和

固体废料等。

1.4.3 液体燃料

任何在标准状态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燃料,包括燃料油、工业废液(如碱液、镁液等)。

1.4.4 气体燃料

任何在标准状态下以气态形式存在的燃料,包括天然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城市煤气、液化气等。

1.4.5 高位发热量

单位质量(重量)的固体或者液体燃料、单位体积的气体燃料在特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其中包括烟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时放出的热量。

1.4.6 低位发热量

单位质量(重量)的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体积的气体燃料在特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中扣除烟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的汽化潜热所得的热量。

1.4.7 输入热量

随每千克或者每标准立方米燃料输入锅炉的总热量,包括燃料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和显热,以及用外来热源加热燃料或者空气时所带入的热量(电加热锅炉以输入电功率换算为热量)。

1.4.8输出热量

通过蒸汽、水、有机热载体等介质由锅炉向外提供热量与进入锅炉的水、有机热载体等介质带入热量之差。

1.4.9基准温度

为计算锅炉能量平衡中各项输入、输出与损失所确定的起算温度。

1.4.10热工况稳定状态

热工况稳定状态是指锅炉出力和主要热力参数波动范围在5%内,其平均值已不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运行状态。

-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3-2010

1.4.11锅炉出力范围

锅炉制造单位提供的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大出力与最小出力的区间(其中包括额定出力)。

1.4.12锅炉热效率

同一时间内锅炉有效利用热量与输入热量的百分比。

1.4.13锅炉热效率曲线

锅炉出力范围内不同出力所对应的热效率连接形成的曲线。

1.4.14锅炉热负荷

锅炉所承担使用单位的热需求量。

1.4.15 锅炉额定工况

锅炉在设计额定出力和参数下运行的工作状态。

1.4.16锅炉实际运行工况

锅炉满足用户实际热负荷需求运行的工作状态。

1.4.17正平衡法

直接测量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来确定效率的方法。

1.4.18反平衡法

通过测定各种燃烧产物热损失和锅炉散热损失来确定效率的方法。

1.5主要符号和单位

见附件A。

2 测试的基本要求

2.1 测试工作程序

测试工作程序包括编制测试大纲、现场测试、测试数据分析等。

2.1.1 编制测试大纲

测试工作开始前,应当根据本方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测试任务、目的和要求制订测试大纲。编写工作应当由熟悉本方法并且有测试经验的专业人员承担。测试大纲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测试任务、目的与要求;

(2)根据测试的目的、炉型、燃料品种、辅机系统特点确定测量项目;

-5-

TSG G0003-201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3)测点布置与所需仪表;

(4)人员组织与分工;

(5)测试操作程序和工作计划。

2.1.2 现场测试

按照本测试方法的规定进行现场测试和取样工作,并且记录相关测试数据。

2.1.3 测试数据分析

根据测试记录数据与化验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按照测试任务要求形成结论性意见。

2.2 测试人员

测试工作负责人应当由熟悉本方法并且由测试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测试过程中的具体测试人员不宜变动。

2.3 测试仪器、仪表

(1)测试使用的仪器、仪表均应当是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并且具备法定计量部门出具的检定合格证或者检定印记;

(2)试验前后应当对所用仪表加以检查,并且能溯源到国家基准。

(3)按照测试大纲中测点布置的要求进行安装。

2.4 锅炉及其系统测试前检查

全面检查锅炉及其辅机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如有不正常现象应当予以排除。注意单台锅炉进行测试时,被测试锅炉的介质(汽、水、有机热载体)、燃料、排渣(灰)必须与其他锅炉相隔绝,以保证测试结果准确性。

2.5 预备性试验

为了全面检查测试仪器、仪表是否正常工作,熟悉试验操作程序及其试验人员的相互配合程度,并且确定合适的运行工况,可以进行预备性试验。

2.6 编写测试报告

按测试大纲中的任务、目的和要求,对测试记录数据及燃料、灰渣、水样化验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按照第7章的要求编写和提交测试报告。新产品能效测试应当形成完整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3 新产品热效率测试

-6-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3-2010

3.1 总述

(1)锅炉新产品热效率测试,除手烧锅炉、下饲式锅炉、电加热锅炉采用正平衡法外,其余锅炉采用反平衡法;

(2)有机热载体锅炉按照热水锅炉测试方法进行;

(3)蒸汽锅炉的出力如果由折算蒸发量确定,则应当扣除自用蒸汽量和取样量。

注3-1:能效测试除按照本规范第3章至第6章进行计算外,其他有关项目的计算见附件B的有关公式。

3.2测试条件

3.2.1 产品资料

锅炉新产品热效率测试,制造厂需提供以下资料:

(1)锅炉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出力范围、设计燃料要求及燃料所属分类);

(2)锅炉总图;

(3)锅炉热力计算书(包括锅炉设计负荷范围计算热效率曲线);

(4)锅炉烟风阻力计算书;

(5)锅炉水阻力计算书;

(6)锅炉使用说明书;

(7)使用的燃油、燃气燃烧器型号。

3.2.2被测试锅炉、辅机系统

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锅炉能够在设计出力、参数允许范围内安全、稳定运行;

(2)辅机系统应当与锅炉出力相匹配,运行正常(应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3)测试所用燃料应当符合设计煤种要求;

(4)锅炉及辅机系统应能满足试验大纲中各测点布置要求。

3.3测试要求

3.3.1热工况稳定

正式测试应当在锅炉燃烧调整到测试工况1h后,锅炉处于热工况稳定时开始进行。锅炉热工况稳定系指锅炉主要热力参数在不大于5%的范围内波动,并且平均值已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热工况稳定所需时间(自冷态点火开始)一般规定如下:

(1)对无砖墙(快、组装)的锅壳式燃油、燃气锅炉不少于2h,燃煤锅炉不少于4h;

-7-

TSG G0003-201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8-

(2)对轻型炉墙锅炉不少于8h ;

(3)对重型炉墙锅炉不少于24h 。

3.3.2 锅炉额定工况测试参数要求及其折算

3.3.2.1 锅炉额定工况

锅炉额定出力及其设计出力范围计算热效率曲线是针对热工况稳定而言的,测试期

间锅炉工况应当保持稳定,并且符合以下要求:

(1)锅炉额定出力实测值的最大允许波动范围符合图3-1要求;

注3-2:1折算蒸吨相当于1t/h 或者0.7MW

图3-1 最大允许的出力波动值

3.3.2.2 蒸汽锅炉的压力允许波动范围

(1)设计压力小于1.0MPa 时,测试期间内压力不得小于设计压力的85%;

(2)设计压力为1.0Mpa 至1.6MPa 时,测试期间内压力不得小于设计压力的90%;

(3)设计压力大于1.6MPa 并且小于或者等于2.5MPa 时,测试期间内压力不得小于

设计压力的93%;

(4)设计压力大于2.5MPa 并且小于3.8MPa 时,测试期间内压力不得小于设计压力

的95%。

3.3.2.3 过热蒸汽温度允许波动范围

(1)设计温度小于350℃时,实测温度偏差控制在+10℃至至20℃之间;

(2)设计温度大于等于350℃时,实测温度偏差控制在+5℃至10℃之间;

(3)每次试验中,实测过热蒸汽温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0℃。

3.3.2.4 锅炉蒸发量的折算

当蒸汽和给水的实测参数与设计参数不一致时,锅炉的蒸发量的折算,按照公式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3-2010

-9-

3-1、3-2:

(1)饱和蒸汽锅炉,*gs *bq gs bq sc

zs h h h h D D --= (3-1) (2)过热蒸汽锅炉,*gs *

gq gs gq sc zs h h h h D D --= (3-2)

注3-3:式中符号与单位见附件A (以下所有公式,除注明外,均同)。

3.3.2.5 温度影响测试效率的折算

(1)蒸汽锅炉的实际给水温度与设计值之差宜控制在+30℃至-20℃之间,当实际给

水温度与设计给水温度之偏差超过-20℃时,测得的锅炉效率应按每相差-60℃效率数

值下降 1%进行折算,不足或者大于-60℃,则按比例折算,在试验报告结果分析中对

此予以扣除,对无省煤器的锅炉则不予扣除;

(2)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的进、出口介质温度与设计值之差不宜大于±5℃;

当实际进出水温平均值与设计温度平均值之偏差超过-5℃时, 应对测试效率进行折算;

燃煤热水锅炉,出水温度与额定温度相差-15℃效率数值下降1%;对燃油、燃气热水锅

炉,出水温度与额定温度相差-25℃效率数值下降1%,不足或者大于上述温度时,按比

例折算;无论有无省煤器,在试验报告结果分析中对此均予以扣除,带有空气预热器的

出水温度偏差的效率不进行折算,有机热载体锅炉效率折算参照热水锅炉进行;

3.3.2.6 热水锅炉压力要求

热水锅炉测试时的压力应当保证出水温度比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至少低 20℃。

3.3.3 测试期间锅炉操作特别要求

(1)测试期间安全阀不得启跳, 锅炉不得吹灰,不得定期排污,连续排污一般亦应

关闭;当过热蒸汽锅炉必须连续排污时,应当对排污量进行计量( 计入锅水取样量内),

并且数量不得超过蒸汽锅炉蒸发量的3%;

(2)测试结束时,锅筒水位和煤斗的煤位均应与测试开始时一致,测试期间过量空

气系数、给煤量、给水量、炉排速度、煤层或流化床锅炉料层高度应当基本相同;

(3)对于手烧锅炉在测试开始前和结束前均应进行一次清渣,测试期间至少包括一

次加煤过程,结束时与开始时的煤层厚度和燃烧状况应基本一致。

3.3.4 各工况正式测试时间

(1)额定出力时,火床燃烧锅炉、火室燃烧锅炉、流化床锅炉等燃烧固体燃料(包

括煤、甘蔗渣、木柴、稻壳等其他固体燃料)锅炉不少于4 h ,其余负荷每次试验不少

TSG G0003-201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10

于2h ;

(2)额定出力时,对于手烧炉排、下饲炉排等燃烧固体燃料(包括煤、甘蔗渣、木

柴、稻壳等其他固体燃料)锅炉不少于5h ,对于手烧、下饲炉排等锅炉,测试时间内

至少包含一个完整的加煤和出渣周期,其余出力每次测试不少于2h ;

(3)额定出力时,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锅炉不少于2h ,其余出力每次测试不少于1h ;

(4)电加热锅炉,每次测试不少于1h 。

3.3.5 各工况测试次数

锅炉新产品热效率测试工况的选择与测试次数按下述要求:

(1)额定工况热效率测试,应当在设计额定出力的97%至105%内进行2次;

(2)设计出力范围最低出力热效率测试,应当在设计最低出力的±5%进行2次;

(3)设计出力范围中点处测试,应当在重点出力的±5%进行1次;

(4)锅炉设计热效率拐点(或效率最高值)处测试,应当在拐点出力的±5%进行1

次;

(5)当设计最低出力大于或者等于额定出力的60%时,出力范围中点处测试可以不

做。

3.3.6 有效测试

相同出力两次测试的效率之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燃煤锅炉不大于2%;

(2)燃油、燃气锅炉不大于1%;

(3)电加热锅炉不得大于1%。

3.3.7 有机热载体锅炉测试要求

(1)在计算有机热载体锅炉载热量时,有机热载体的比热容以其实测温度下的进、

出口处比热容与在0℃时的比热容的平均值为准;

(2)当有机热载体锅炉无法测量锅炉热功率时,可测量每小时输入锅炉燃料热量,

乘以锅炉热效率,即为锅炉热功率,按照见公式3-3。

5r 1036

1-??=ηQ Q (3-3) 3.3.8 基准温度

测试基准温度选择测试地点的环境温度。

3.4 测量项目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3-2010 锅炉热效率测试、热工性能与能效分析测试的测量项目应当按照本规范表3-1、表3-2的规定,根据锅炉炉型、燃料品种、介质与介质输出形式等因素度确定,并且在试验大纲内予以说明。

续表

-11-

TSG G0003-201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3.5测量方法

3.5.1 燃料取样

(1)入炉原煤取样,每次测试采集的原始煤样数量不少于总燃煤量的1%,并且总取样量不少于10kg,取样应在称重地点进行;当锅炉额定蒸发量(额定热功率)大于或者等于20t/h(14MW)时,采集的原始煤样数量不少于总燃料量的0.5%,煤和煤粉的取样和制备方法按照附件C进行;

(2)对于液体燃料,从油箱或者燃烧器前的管道上抽取不少于 1L样品,装入容器内,加盖密封,并且作上封口标记,送化验室;

(3)城市煤气及天然气的成分和发热量通常可由当地煤气公司或者石油天然气公司提供,对于其他气体燃料,可在燃烧器前的管道上开一取样孔,接上燃气取样器取样,进行成分分析,气体燃料的发热量可按其成分进行计算;

(4)对于混合燃料,可根据入炉各种燃料的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发热量和全水分再按相应基质的混合比例求得对应值,然后作为单一燃料处理。

3.5.2 燃料计量

(1)固体燃料应当使用衡器称重(精度不低于0.5级),衡器应当经检定合格,燃料应当与放燃料的容器一起称重,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该容器重量应当各校核一次;

(2)对于液体燃料应当由称重法或者在经标定过的油箱上测量其消耗量,也可用油流量计(精度不低于0.5级)来确定;

(3)对于气体燃料,可用气体流量表( 精度不低于1.5级)来确定消耗量。气体燃料的压力和温度应在流量测点附近测出,用以将实际状态的气体流量换算到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流量;

(4)按照反平衡热效率计算方法,试验燃料消耗量按照公式3-6、3-7、3-8、3-9进行反算得出,式中锅炉效率先行估取,当计算所得效率值与估取值之差小于±2%时,计

-12-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3-2010

-13-

算结果有效,否则重新估取锅炉效率作重复计算。

3.5.3 蒸汽锅炉蒸汽量的测量

(1)蒸汽量一般通过测量锅炉给水流量来确定,给水流量可用经标定过的水箱或者

精度不低于1.0级的流量计来测定;

(2)过热蒸汽量可以通过直接测量蒸汽流量来确定,测量方法可用精度不低于 1.0

级的流量计测量,如果锅炉有自用蒸汽时,应当予以扣除。

3.5.4 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的介质循环流量测量仪表与方法

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的介质循环流量,可在锅炉回水(油)管道上,根据介

质特性,采用精度不低于1.0级的流量计进行测量。

3.5.5 介质压力测量

蒸汽锅炉给水及蒸汽系统的压力、热水锅炉及有机热载体锅炉介质循环系统压力测

量应当采用精度不低于1.5级的压力表。

3.5.6 温度测量

锅炉蒸汽、水、空气、烟气介质温度的测量,可根据介质特性,采用精度不低于0.5

级的温度计进行测量。对热水锅炉进、出水温度应当采用读数分辨为0.1℃的温度计进

行测量。

3.5.7 烟气测量

(1)烟气测点应当接近最后一节受热面,距离不大于1m ;

(2)烟气测点应当布置在烟道截面上介质温度、浓度比较均匀的位置(约在烟道直

径的1/2至1/3处),当烟道截面积大于1m 2 时,烟气温度测试应当采用网格法布置测点

按附件G 的要求进行;

(3)烟气成分测试,RO 2 、O 2可用奥氏分析仪测定,CO 可用气体检测管测定,奥氏

分析吸收剂按附件E 方法配置;使用烟气分析仪测量时,测定RO 2 、O 2的精度不得低于

1.0级,测定CO 的的精度不得低于5.0级。

3.5.8 灰平衡测量与计算

为计算燃煤锅炉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及灰渣物理热损失,应当进行灰平衡测量。

灰平衡是指炉渣、漏煤、烟道灰、溢流灰、冷灰和飞灰中的含灰量与入炉煤含灰量相平

衡。通常以炉渣、漏煤、烟道灰、溢流灰、冷灰和飞灰的含灰量占入炉煤总灰量的重量

百分率来核算。

TSG G0003-201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14

进行灰平衡计算时,应当对炉渣、漏煤、烟道灰、溢流灰、冷灰等各段灰渣进行称

重和取样化验,对飞灰进行取样化验。当锅炉某一段灰或者渣无法称重计量时,则可通

过测量飞灰浓度来进行灰平衡计算。

3.5.9 灰渣的取样

(1)装有机械除渣设备的锅炉,可在灰渣出口处定期取样( 一般每15min 取一次),

样品制备方法见附件C ;

(2)每次试验采集的原始灰渣样重量不少于总灰渣量的2%;当煤的灰分Ad≥40%

时,原始灰渣样重量不少于总灰渣量的1%,并且总灰渣样重量不少于20kg ;当总灰渣

量少于20kg 时,予全部取样,缩分后灰渣重量不少于1kg ,漏煤与飞灰取样缩分后的重

量不少于0.5kg ;

(3)在湿法除渣时,应当将灰渣铺开在清洁地面上,待稍干后再称重和取样。

3.5.10 饱和蒸汽湿度和过热蒸汽含盐量的测定

饱和蒸汽湿度和过热蒸汽含盐量的测定按附件G 进行。

3.5.11 风室风压、风道风压和各点烟气压力测量

风室风压、风道风压和各点烟气压力可采用U 型玻璃管压力计等仪表进行测量。

3.5.12 电耗量测量

电耗量可用电度表(精度不低于1级)和互感器(精度不低于0.5级)测量,每kWh

热量按照3600kJ 进行折算。

3.5.13 散热损失确定

散热损失按照热流计法、查表法和计算法三种方法之一确定(见附件E )。当采用

查表法时,锅炉散热损失q 5应当根据出力进行折算,按照公式3-4。

D

D q q ed ed 55 (3-4) 3.5.14 记录

除需化验分析以外的有关测试项目,应每隔10min ~15min 读数记录一次。对热水

锅炉和有机热载体锅炉进、出口介质温度应每隔5min 读数记录一次。介质循环量用累

计方法确定。

3.6 锅炉效率计算

3.6.1 正平衡效率计算

3.6.1.1 输入热量计算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3-2010

15- 按照公式3-5。

zy rx w l ar v,net,Q Q Q Q Q r +++= (3-5)

注3-3:式中Q net,v,ar 是固体燃料的低位发热量,燃用液体、气体燃料时,应当以相应的液体、

气体燃料低位发热量代入。

3.6.1.2 饱和蒸汽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

按照公式3-6。

%100100r

s gs bq gs z ?-??

?

??-

-=BQ G h h D γ

γωη

(3-6) 3.6.1.3 过热蒸汽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

(1)测量给水流量时的计算,按照公式3-7;

()%100r

s gs bq gs z ?--=BQ G h h D

γ

η

(3-7) (2)测量过热蒸汽流量时的计算,按照公式3-8;

()()()

%100100r

gs bq gs zy zy gs gq q sc z ?---???

??--+-+=BQ h h G h h D h h G D s γγωη

(3-8) 3.6.1.4 热水锅炉和有机热载体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按照公式3-9;

()

%100r

js cs z ?-=BQ h h G η

(3-9) 3.6.1.5 电加热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

(1)电加热锅炉输出饱和蒸汽时的计算公式,按照公式3-10;

%1003600100s gs bq gs z ?-??

?

??--=N G h h D γ

γωη

(3-10) (2)电加热锅炉输出热水时的计算,按照公式3-11。

()

%1003600js cs z ?-=N h h G η (3-11)

3.6.2 反平衡效率的计算

反平衡效率的计算,按照公式3-12。

TSG G0003-201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16-

()

6

5

4

3

2

F

100q

q

q

q

q+

+

+

+

-

=

η (3-12)

4 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

4.1总述

(1)锅炉实际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除手烧锅炉、下饲式锅炉、电加热锅炉采用正平衡法外,其余锅炉测试采用反平衡法;

(2)实际运行工况下热水锅炉和有机热载体锅炉的出力按实测运行介质参数和循环量确定;

(3)实际运行工况下蒸汽锅炉的出力由实测蒸发量确定。

4.2测试条件

实际运行工况下锅炉热效率测试条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系统与锅炉运行出力相匹配;

(2)测试期间所用燃料应当保证使用同一品种和质量;

(3)锅炉及辅机应当处于安全、热工况稳定的运行状态,锅炉热工况稳定是指锅炉出力和主要热力参数波动范围在5%内,其平均值已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4)锅炉及系统应当不存在滴冒漏现象;

(5)锅炉及系统应当能满足试验大纲要求。

4.3测试要求

实际运行工况下锅炉热效率详细测试应当符合本规范3.3.1、3.3.3、3.3.4、3.3.6、3.3.7、3.3.8的要求。

锅炉出力按照实际运行工况测试确定。

4.4测量项目

实际运行工况下锅炉热效率详细测试所需测量项目与本规范3.4规定的热效率测量项目相同。

4.5锅炉热工性能及能效分析测量项目

对实际运行工况下锅炉热工性能与能效分析测试,主要目的是对在用锅炉运行能效状况进行分析、考核。因此,可根据需要参照本规范3.4规定的热功性能及能效分析测量项目的规定进行选择。

4.6 测量方法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3-2010 实际运行工况下锅炉热效率测试采用的测量方法与本规范 3.5规定的测量方法相同。

4.7锅炉效率的计算

实际运行工况下锅炉效率计算方法和采用的计算公式与本规范3.6的规定相同。

5 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

5.1总述

锅炉运行工况能效简单测试采用反平衡法。

5.2 测试条件

在用锅炉实际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条件与本规范4.2条的规定相同。

5.3 测试项目

在用锅炉实际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项目见表5-1。

5.4测试要求

5.4.1正式测试时间

(1)火床锅炉、火室锅炉、流化床锅炉等燃烧固体燃料(包括煤、甘蔗渣、木柴、稻壳等其他固体燃料)锅炉不少于1h ;

(2)对于手烧炉排、下饲炉排等燃烧固体燃料(包括煤、甘蔗渣、木柴、稻壳等其他固体燃料)锅炉不少于1h,试验时间内至少包含一个完整的加煤和出渣周期;

(3)液体燃料、气体燃料锅炉和电加热锅炉应不少于0.5h;

(4)烟气测试不少于5次,每次间隔不低于5min,测试开始、结束时各1次。

5.4.2测试次数

在用锅炉实际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次数为1次。

-17-

TSG G0003-201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18

- 5.4.3 基准温度

基准温度一般选择测试地点的环境温度。

5.5 测量方法

实际运行工况下锅炉简单热效率测试所规定的测量项目采用的测量方法与本规范

3.5条的有关规定相同。

5.6 参数的计算或者选取

5.6.1 排烟热损失(2q )

锅炉排烟热损失的计算,按照公式5-1

()??? ?

?-???? ??-+=1001100n m 4lk py py 2q t t q α (5-1) 式中m ,n 为计算系数,与燃料种类有关,见表5-2。

5.6.2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3q )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3q ),按照表5-3选取。

表5-3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q )

5.6.3 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4q )

(1)飞灰、漏煤、炉渣百分比(fh α、lm α、lz α),按照表5-4选取;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0003-2010

-19-

注5-1:在选取时,应满足100lz lm fh =++ααα。

(2)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4q )计算,按照公式5-2。

???? ?

?-+--??=lz lz lz lm lm lm fh fh fh net.v.ar ar 410010010066.328C C C C C C Q A q ααα+ (5-2) 5.6.4 散热损失(5q )

(1)锅炉额定出力下散热损失(5de q )可按表5-5选取;

(2)当锅炉实际运行出力与额定出力差大于25%时,q 5按公式5-3a 、5-3b 修正。

sc

ed 55D D q q ed

= (5-3a) sc ed 55Q Q q q ed = (5-3b) 5.6.5 灰渣物理热损失(6q )

灰渣物理热损失(6q )按照公式5-4计算。

()

()()

hz r hz ar fh 61001C Q ct A q --=α (5-4) 式中()hz ct 为灰渣的焓(kJ/kg ),层燃炉和固态排查煤粉锅炉炉渣温度按600℃选取,流化床锅炉炉渣温度按800℃选取)。

5.7 锅炉热效率计算

实际运行工况下锅炉简单热效率测试计算,按照公式5-5。

()65432F 1q q q q q ++++-=η (5-5)

6 锅炉系统运行能效测试与评定

6.1 总述

工业锅炉系统运行能效测试与评定是通过测试与计量相接合的方式,对在用工业锅

炉及系统某个周期内的运行能效进行定量的评价。通过安装在锅炉设备或系统上的监测

TSG G0003-201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仪表及系统装置对规定周期内的运行参数或者数据进行记录和计量,计算出单台锅炉或锅炉房系统单位蒸发量或者单位输出热量所消耗的燃料量、电量、水量等,并且结合实际运行工况锅炉能效详细测试结果对锅炉设备或者系统进行能效评定或者评价。

6.2 设备与系统测试与评定条件

6.2.1单台锅炉设备具备的检测、计量仪表及装置

6.2.1.1锅炉蒸发量(输出热量)与燃料消耗量的检测、计量

(1)蒸汽锅炉累计的检测、计量仪表及装置,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累计输出热量的检测、计量仪表及装置;

(2)累计燃料消耗量检测、计量仪表及装置,燃料发热值的检测与记录;

(3)锅炉配备主要辅机、辅助设备、水处理系统装置耗电量,包括燃煤锅炉鼓引风机、炉排驱动装置、炉前燃料加工装置、二次风机、机械出渣装置耗电量,燃油、气锅炉鼓引风机、燃料加压输送泵(装置)、重油加热及机械雾化装置耗电量,蒸汽锅炉给水泵、热水锅炉或者有机热载体锅炉介质循环泵耗电量,水处理系统装置耗电量;

(4)蒸汽锅炉给水量、热水锅炉或者有机热载体锅炉介质补充量的检测、计量

6.2.2 锅炉系统具备的检测、计量仪表及装置

6.2.2.1锅炉蒸发量(输出热量)与燃料消耗量的检测、计量

(1)蒸汽锅炉系统总累计蒸发量的检测、计量仪表及装置;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系统总累计输出热量的检测、计量仪表及装置;

(2)锅炉系总统累计燃料消耗量检测、计量仪表及装置,燃料发热值的检测与记录;

(3)锅炉系统所配备主要辅机、辅助设备消耗电量,包括燃煤锅炉鼓引风机、炉排驱动装置、炉前燃料加工装置、二次风机、机械出渣装置耗电量,燃油、气锅炉鼓引风机、燃料加压输送泵(装置)、重油加热及机械雾化装置耗电量,蒸汽锅炉给水泵、热水锅炉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介质循环泵耗电量,水处理系统装置耗电量的检测、计量;

(4)蒸汽锅炉系统总给水量、热水锅炉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介质总补充量检测、计量;

(5)相关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记录。

6.3测试与评定要求

6.3.1能效测试与评定周期

在用工业锅炉系统运行能效测试与评定周期应是使用单位根据生产周期或管理与考核周期所规定的周期;能效监督检验机构或管理部门根据相关法规规定的监督检验周

-20-

工业锅炉运行能效等级及评价方法-上海交通大学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 XX/ XXXXX—XXXX 燃油(气)工业锅炉运行能效等级及评价方 法 Energy efficiency grades and evaluation method for oil or gas fired industrial boiler operation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7.11)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前言 根据本市《关于实施燃煤(重油)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方案》,至2015年底,已对本市划定的“无燃煤区”、“基本无燃煤区”范围内的燃煤(重油)锅炉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在清洁能源替代后,本市正常运行的燃油、燃气锅炉的能效运行水平应参照本标准。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由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上海工业锅炉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刘建国、任庚坡、秦宏波、陈弘、韩向新、孙能正、刘加勋

燃油(气)工业锅炉运行能效等级及评价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油、燃气锅炉经济运行的能效测试方法、测试项目、热效率计算方法、与能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所辖的以轻油、燃气(天然气、液化气、城市煤气等)为燃料,以水和有机热载体为介质的工业锅炉及有机热载体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180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TSG G0003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GB24500 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17954 工业锅炉经济运行 GB/T18292 生活锅炉经济运行 3 术语和定义 3.1 锅炉运行能效等级The grades of energy efficiency for oil or gas fired boilers 锅炉运行能效是指工业锅炉在热工况稳定状态下一定运行周期内锅炉的平均运行效率。锅炉运行热效率测试采用反平衡法计算,采用正平衡法校核。对于采用余热利用装置使排烟温度低于90℃的燃气锅炉,正平衡热效率应大于反平衡效率;对于排烟温度高于或等于90℃的锅炉,正反平衡的运行效率之差不应大于2%。在测试条件下,锅炉运行热效率等级分为三级,其中, I级为最高。 3.2 锅炉运行能效限定值The minimum allowable values of energy efficiency for oil or gas fired boilersoperation。 稳定运行工况下,燃油燃气锅炉允许达到的最低热效率值 3.3 锅炉运行能效推荐值The recommended values of energy efficiency for oil or gas fired boilers 稳定运行工况下,评价节能锅炉时应达到的最低热效率值 3.4 锅炉运行能效标杆值The advanced values of energy efficiency for oil or gas fired boilers 稳定运行工况下,评价先进节能锅炉应达到的最低热效率值 4 能效测试技术条件

工业锅炉的节能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锅炉的节能措施(正 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736-60 工业锅炉的节能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进程中,能源利用率低、消费结构不合理、供需矛盾加剧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加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能源效率、单位产值能耗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主要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我国能源利用率为约33%,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10个百分点,节能潜力巨大。 在我国,为了与发电用大型锅炉相区别,工业锅炉指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采暖等方面的各种容量、压力、温度的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我国既是工业锅炉生产大国,也是使用大国。到20xx年底,全国持有各级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1530家,其中A级62家,

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名单汇总

第一批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名单 序号机构名称 1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2 河北省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检验院 3 内蒙古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 4 包头市特种设备检验所 5 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6 沈阳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7 大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 8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9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10 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 11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12 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院 13 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14 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15 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 16 江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 17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18 湖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 19 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 20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21 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 22 广州市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23 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 24 四川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 第二批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名单 序号机构名称 1 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 2 吉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 3 黑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4 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 5 重庆市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6 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 7 陕西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 8 西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 9 哈尔滨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

第三批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名单 序号机构名称 1 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2 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 3 甘肃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中心 4 湖南省特种设备检测中心 5 贵州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 6 青海省特种设备检验所 7 山西省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检验所 8 海南省锅炉压力容器与特种设备检验所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1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种设备检验研究中心 11 宁夏回族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 12 柳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 第四批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名单 序号机构名称测试工作范围 1 乌兰察布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含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2 锡林郭勒盟特种设备检验所同上 3 阿拉善盟特种设备检验所同上 4 抚顺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同上 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田节能监测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同上 6 辽宁工业锅炉能效检测有限公司同上 7 吉林省能源测评中心(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同上 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能源监测站(吉林市吉化金祥压力容器检测有限公司)同上 9 通化市节能监测站同上 10 绍兴市能源检测院同上 11 安庆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同上 12 宜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同上 13 菏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同上 14 青岛海大节能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同上 15 山东世通检测评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同上 16 广东省湛江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同上 17 自贡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同上 18 乐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同上 19 泸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同上 20 陕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由原陕西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

最新工业锅炉能效评价正文

工业锅炉能效评价正 文

工业锅炉房系统能效评价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系统能效评价的方法和锅炉房综合能效等级。 本标准适用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1t/h的蒸汽锅炉和额定热功率大于或等于0.7MW的热水锅炉。 本标准评价范围包括锅炉房范围内消耗煤、电、水的全部用能设备及其配套装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B/T 10094 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GB 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 GB 50273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17954 工业锅炉经济运行 JB/T 10354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 GB/T 1576 工业锅炉水质 GB/T 16811 工业锅炉水处理设备设施运行效果与监测 GB/T 18342 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GB/T 1761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10180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GB/T 2900.48 电工名词术语固定式锅炉 3 术语和定义 3.1 工业锅炉房煤耗 coal consumption of industrial boiler house 统计期(一般为1年)内锅炉消耗的燃料(煤、燃料油、燃料气)折算成标准煤的总耗量。 3.2 工业锅炉房电耗 power consumption of industrial boiler house 统计期(一般为1年)内用于锅炉主机、辅机、水处理间、上煤系统、除渣系统、动力及照明等的全部用电量。 3.3 工业锅炉房水耗 water consumption of industrial boiler house 统计期(一般为1年)内用于锅炉主机、辅机、水处理间、上煤系统、除渣系统、生活间的全部用水量。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机构能力要求

附件1: 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机构能力要求 一、基本条件 (一)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在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注册登记。 (二)具有健全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具备为锅炉能效测试提供科学、客观、准确数据和高效服务的质量保证体系。 (三)取得国家或省级计量认证并覆盖锅炉能效测试项目,计量认证证书在有效期内。 (四)有专门的内设部门负责锅炉能效测试工作。 (五)具有熟悉特种设备节能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人员,具备锅炉能效测试需要的相关仪器设备。 (六)能够独立开展锅炉能效测试工作,出具测试报告,并能够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二、工业锅炉(含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测试机构专项条件 (一)测试人员。 从事测试的人员具有工程类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总数不少于5人,其中职称、专业要求如下: 1.锅炉(热能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以上(含高级工程师)资格的人员不少于1人; 2.锅炉(热能工程)专业人员不少于3人,化学分析专业人员不少于1人。 (二)测试仪器设备。 1.烟气测量 便携式烟气分析仪1台套,测量O2的仪表精度不低于级,测量RO2、CO的仪表精度不低于级。 2.温度测量 1) 温度采集系统(多点温度采集)1台套,测量最高温度800℃,精度不低于级; 2) 铂电阻温度计(测量介质温度)2台套,测温范围:-200至400℃,精度不低于级;

3) 高温热电偶(测量炉膛温度)1台套,测量最高温度1300℃,精度不低于级; 4) 红外线测温仪(测量表面温度)2台套,测温范围:-30至300℃,精度不低于±5%; 5) 表面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1台,测量最高温度300℃,精度不低于级; 6) 数字温湿度计(测量大气温度、湿度)1台,精度不低于级。 3.压力测量 1) 数字压力计(测量烟风压力)2台套,精度不低于级; 2) 压力表(测量介质压力)2台套,测量最高压力,精度不低于级; 3) 大气压力表(测量大气压力)1台套,精度不低于级。 4.流量测量 1) 超声波流量计(测量介质流量)2台套,精度不低于级; 2) 涡轮流量计(测量介质流量)1台套,精度不低于级; 3) 电磁流量计(测量介质流量)1台套,精度不低于级。 5.锅炉介质取样分析 1) 钠度计(测量含盐量)1台套,精度不低于±%; 2) 电导率仪(测量电导率)1台套,精度不低于±%。 6.燃料取样分析 燃料成份(C、H、O、N、S、M、A、V)及热值、灰渣可燃物含量分析装置1台套(可分包)。 7.其他 1) 电能表(测量电能耗量)1台套,精度不低于级; 2) 衡器(煤量称重)1台,精度不低于级; 3) 飞灰取样器(烟尘取样)2台套。 三、额定蒸发量小于20吨的蒸汽锅炉和额定热功率小于14MW的热水锅炉测试机构专项条件 (一)测试人员。 从事测试的人员具有工程类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总数不少

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

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 Supervision Regulation on Saving Energy Technology for Boiler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10年8月30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设计………………………………………………………………………………(1 第三章制造、安装改造与维修…………………………………………………………(4)第四章使用管理………………………………………………………………………(5第五章检验检测和能效测试…………………………………………………………(6 第六章监督管理………………………………………………………………………(7 第七章附则……………………………………………………………………………(7 附录A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8 附录B锅炉仪表配置要求…………………………………………………………(11 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锅炉节能工作,促进锅炉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内的,以煤、油、气味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水处理装置、控制系统等(以下简称锅炉及其系统)。 燃用其它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的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参照本规程执行。 第三条 本规程规定了锅炉及其系统节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对于适用范围内的锅炉其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检验检测,均应当执行本规程。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第四条 鼓励生产单位研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锅炉及其系统能源转换利用效率,以满足安全、节能、环保的要求。 达到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见附件A)规定目标值的各类工业锅炉产品,可以作为评价工业锅炉节能产品的条件之一。 第二章设计 第五条 锅炉及其系统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节能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以及标准的要求,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时应当对节能相关的内容进行核查,对于不符合节能相关要求的设计文件,不得通过鉴定。 各类工业锅炉设计热效率值应当满足附件A中限定值的要求;电站锅炉热效率值应当满足相应标准规定或者设计要求。 第六条 锅炉设计应当包括热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水动力计算等内容,以明确锅炉及其系统的经济性。 第七条 锅炉设计文件包括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工况范围、设计燃料要求、燃料消耗量、设计热效率、

关于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中的问题及节能浅析

关于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中的问题及节能浅析 发表时间:2020-03-10T13:16:16.733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20期作者:段希福 [导读]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工业锅炉是能源转换设备 摘要: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工业锅炉是能源转换设备,不仅要为工业生产提供蒸汽动力,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生活用水用电等基本生活需求。工业锅炉作为高能耗设备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的取得节能效果,必须对其运行情况进行能效测试,分析、诊断、查清其能效利用状况,找出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在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提高工业锅炉能效的节能优化措施。 关键词:工业锅炉;能效测试;节能 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能源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逐渐重视各个行业发展中的节能问题。当前在工业生产中普班的应用工业锅炉,其额定压力小于 3.8MPa。所以应该将对工业锅炉高耗能设备的特点充分的考虑,进一步提升锅炉运行热效率,而且要科学合理的测试工业锅炉的能效情况,从而使节能生产的目的得以实现。因此具体研究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中的问题及节能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1.1煤种问题 我国工业锅炉燃煤锅炉占到了80%,燃煤消耗量巨大,而燃煤锅炉的国家指标明显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此外,从工业锅炉燃料类型来看,日本再用燃煤工业锅炉占比低于1%,美国以及欧洲发达国家只有2%,由此来说,燃煤工业锅炉指标体系的不完善也影响了其它燃料锅炉的产业发展,我国工业锅炉产业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针对燃煤工业锅炉节能降耗,对于不同构造特点、不同煤质等的要求都有差异,因此要重视煤种的选择。 1.2负荷运行较低 很多企业单位在采购锅炉时,为保障以后生产的长远考虑经常选择设备高于蒸发量的锅炉,但在实际运行中锅炉的热效率达不到设计标准,锅炉长期处于低负荷状态下,燃料效率低下热损失增加,炉膛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锅炉热效率下降相应的锅炉运行效率比例下降,还有些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加大或供暖面积增加,锅炉出现负荷运行的现象,虽然解决刚需问题,但降低了锅炉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维修成本,实则降低了经济收益。 1.3锅炉操作人员素养问题 部分工业锅炉操作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知识学习或者进行简单培训就匆忙上岗,本就缺乏锅炉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更谈不上节能意识与节能技术操作了。因此培养司炉工节能观念,提高技术操作素养已经成为推进工业锅炉节能降耗的重要方面之一。 2工业锅炉节能分析 2.1减少和杜绝漏风,控制排烟量,减少排烟热损失 排烟量是造成排烟热损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具有在同等排烟温度下,排烟量越大,热损失就越大的客观规律,与此同时,在锅炉燃料成分一样的情况下,助燃空气量以及锅炉排烟系统管道的漏风程度决定了排烟量的大小。此外漏风也会造成炉内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基于此,首先针对漏风问题,特别是炉膛漏风问题,要杜绝炉膛漏风,因为炉膛漏风不仅会影响燃烧效率,加大引风机耗电量,还会造成排烟温度提升的问题出现。 2.2严控用水标准 严格把控锅炉用水,定期对锅炉用水化验,避免受热面结垢,由于水垢导热系数低、热阻大,传热性能受到影响,从而造成煤耗增加,定期清除受热面外部附着的灰垢。及时清理水垢,提高运行安全。此外,给水氯根高是影响锅炉节能、出力、安全运行的重要原因,故需降低给水中的氯根含量,可进行水处理系统改造,增加除盐设备,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降低辅助机的功率,对工业锅炉进行合理的节能改造,采用新的节能技术提高锅炉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3重视燃料燃烧问题,减少燃烧损失 (1)根据锅炉构造特点选择合适的煤种。对于锅炉燃烧,首选要确保煤种的适用性。以链条炉为例,首先基于锅炉构造,不利于选用强粘结性煤。链条炉适用于燃烧发热量不低于每公斤4500大卡的烟煤或者无烟煤以及发热量在每公斤3000大卡的褐煤。煤灰份不低于6%且灰熔点要超过1250℃。与此同时,链条炉对煤的水分含量等也有要求,一般控制在8%到12%。含屑量多的煤,既能够减少飞灰积存量,又能够使炉膛煤层松,有利于充分燃烧与通风。水份含量过高,着火慢,不利于保持炉膛温度,带来一系列降低热效率的问题。(2)在挑选好煤种以后,还要利用煤斗进行颗粒筛选,保持煤块颗粒度,有助于燃烧过程稳定连续,提高燃烧效率。(3)解决配风问题,确保空气供应充分合理。确保空气供应充分且合理是提高锅炉使用安全,提高经济性的重要内容,以链条炉为例,基于链条炉炉排构造,应该沿炉排长度方向进行合理配风,沿炉排宽度方向要均匀配风,确保各风室密封程度。(4)依据炉膛空气气流规律,合理组织膛内气流。还是以链条炉为例,由于链条炉炉排各处气体成分差异性较大,应该加强对中间层空气的补充,配合前、后拱进行二次配风,使炉膛空气均匀混合,确保燃料最大程度的充分燃烧,延长燃烧时间,提高燃烧效率。(5)燃烧调节与控制。工业锅炉燃烧出力可以通过改变煤层厚度,合理控制送风量以及炉排速度来实现,尤其是合理控制送风量和炉排速度。对此,要进行调节,还要做到三者的合力配合。根据燃烧持续、燃烧时间以及燃烧出力等的综合需求,合力组织调度。 2.4加强节能管理,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在司炉工培训时要加强节能宣传,提高司炉工操作水平及节能环保意识;制定定期维护保养计划,在规定周期内清除管及管壁内的水垢、泥渣及外表面附着的物质等,提高热效率;加强锅炉燃煤管理,建立用煤记录,选择合适的煤种并建立煤样化验制度,严格把好燃料关。只要基层管理人员时刻用节能、环保、安全、经济的思想去指导工作,司炉工就能够不断熟悉锅炉性能和特点,掌握操作要领,提高和灵活运用操作技能,从而能达到提高锅炉热效率,使锅炉经济运行且节能的目的。 结语 本文在详细分析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工业锅炉节能潜力的优化对策,从“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

2020新版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新版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 员考核大纲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0新版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的管理,提高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规范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的考核工作,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等,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是指从事锅炉能效测试并出具结果或者数据的人员。 第三条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分为Ⅰ级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和Ⅱ级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以下简称Ⅰ级人员和Ⅱ级人员)。 第四条Ⅰ级人员的职责如下: (一)从事测试大纲所规定项目的测试测量工作; (二)根据测试项目正确选用测量仪表和测量方法,并对测量结

果负责。 第五条Ⅱ级人员除正确履行Ⅰ级人员职责外,还具有以下职责: (一)对Ⅰ级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工作指导和考评; (二)负责现场测试工作全过程的组织安排,监督测试过程与相关规范、标准的符合性、审查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等; (三)编制和审核测试大纲、测试报告,并对报告内容的正确性负责。 第六条申请Ⅰ级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年龄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60周岁以下(含60周岁,取证或者换证时); (二)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 (三)理工科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并且具有锅炉性能试验或锅炉设计、运行、调试、检验等1年以上(含1年)工作经历;或者学历为理工科中专(含同等学历),并且具有锅炉性能试验或锅炉设计、运行、调试、检验等5年以上(含5年)工作经历; 第七条申请Ⅱ级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小型天然气锅炉节能及污染排放监测技术方案

小型天然气锅炉节能及污染排放监测技术方案 近年来,随着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煤改气”工程建设的加快推进,为天然气锅炉的推广提供了能源支持,小型锅炉作为我国燃气锅炉使用的主要方向,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洗浴、酒店、中小型企业及事业单位内部。但目前我国小型天然气锅炉的设计尚存在一定问题,如一些部门存在着对锅炉结构、热力参数选取以及计算过程的不规范性,使天然气锅炉在设计或改造上没有做到最佳优化,运行上无法保证锅炉处于最大效率,造成了原材料及天然气能源的浪费。此外,为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各地陆续出台了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政策,消解煤炭消费总量,增加清洁能源,其中燃煤锅炉特别是小企业燃煤锅炉成为重要改造对象,部分省份量化了节能减排指标,加强了燃煤锅炉“煤改气”的力度。因此在小型天然气锅炉设计、改造或运行调控中需采取必要的节能及污染排放监测手段,将锅炉调整到最佳运行状态,才可实现锅炉运行效率的最大化与污染排放的减量化。 一、小型天然气锅炉节能监测项目 目前国内并未专门针对小型天然气锅炉节能监测技术制定行业标准,仅北京、山东部分地区根据GB/T 15317-2009《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制定了地方标准,分别为DB11/T 1231-2015《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和DB37/T 846-2007《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另外,GB/T 10820-2011《生活锅炉热效率及热工实验方法》与GB/T 10180-2017《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也对实现小型天然气锅炉节能运行方法做了指导参考。三大标准均明确指出小型天然气锅炉节能监测项目包括:锅炉热效率、过量空气系数、排烟处CO含量和排烟温度等。锅炉热效率与过量空气系数、排烟处CO含量、排烟温度有着密切关系。 1、过量空气系数 不同类型的锅炉,都有一个最佳过量空气系数,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炉子都超过设计值。过量空气系数过大或过小都会产生不良后果,过大会导致烟气体积增大,炉膛温度降低,增加排烟热损失,热效率降低;过小会使天然气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CO,污染环境,同时也增大了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可以说过量空气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天然气锅炉的热工性能,即锅炉热效率。一般过量空气系数控制在1.05~1.20之间。 2、排烟处CO含量

能效测试报告

报告编号:NMSB-DX-RG-11-0204 锅炉能效测试报告 项目名称:武川热力有限公司第三热源厂3#炉能效测试 测试方法: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反平衡法) 锅炉型号:130-70-AⅡ 委托单位:武川热力有限公司第三热源厂 测试地点:武川热力有限公司第三热源厂 测试日期:2011年11月9日 内蒙古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 注意事项 1、本报告书应当由计算机打印输出,或者用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要工整,涂改无效。

2、本报告书无审核、批准人员签字无效。 3、本报告书无测试机构的试验专用章或者公章无效。 4、本报告书一式三份,由测试机构和使用单位分别保存。 5、受检单位对本报告结论如有异议,请在收到报告书之日起15日内,向测试机构提出书面意见。 单位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呼伦南路261号 邮政编码:010020 联系电话: 传真: 目录 一、锅炉能效测试综合报告..........................第 1 页 二、锅炉能效测试项目..............................第 2 页

三、锅炉能效测点布置及测试仪表说明................第 3 页 四、测试数据综合表................................第 5 页 五、锅炉设计数据综合表............................第 8 页 六、能效测试结果汇总表....................... .. .第 10 页

一、锅炉能效综合测试报告 报告编号:NMSB-DX-RG-11-0204

锅炉常用的节能措施示范文本

锅炉常用的节能措施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锅炉常用的节能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锅炉设计节能措施 (1)锅炉设计时,首先应进行设备的合理选型。为了 确保工业锅炉的安全节能地满足用户要求,必须因地自宜 选择合适的锅炉,根据科学合理的选型原则设计锅炉的型 式。 (2)锅炉选型时,还应正确选择锅炉的燃料 应根据锅炉的类型、行业、安装地域合理选择燃料种 类。合理配煤,使燃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粒度等符合 进口锅炉燃烧设备要求。同时,鼓励使用秸秆成型燃料等新 能源作为替代燃料或掺烧燃料。 (3)在选择风机和水泵时,要选择新型的高效节能型 产品,不能选择落后淘汰的产品;按锅炉运行工况匹配水

泵、风机和电机,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对目前正在使用的低效、能耗大的辅机,应予以改造或用高效节能产品替代。 (4)合理选择锅炉的参数 锅炉一般在额定负荷的80%~90%时效率最高,随着负荷的下降,效率也要下降。通豪热能一般选用锅炉的容量比实际用汽量大10%就行了,如选择的参数不正好时,根据系列标准,可选用较高一档参数的锅炉。锅炉辅机的选择也要参照上述原则,避免“大马拉小车”。 (5)合理确定锅炉的数量 原则是要考虑锅炉正常检修停炉,又要注意锅炉房里的锅炉台数不多于3~4台。 (6)科学设计使用锅炉省煤器 为了减少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在锅炉尾部烟道设置省煤器受热面,利用烟气的热量加热锅炉给水,

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细

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细则 1.0总则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七十七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国质检特函〔2008〕264号文《关于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对所有在用锅炉实际运行能效状况逐台进行测试。为了加强对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的管理,规范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程序,保证锅炉能效测试工作质量和测试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手工或机械燃烧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或气体燃料的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及以垃圾作燃料的锅炉可参照采用。 1.3本作业指导书不适用于余热锅炉、核能锅炉。 2.0测试目的 通过对锅炉热效率的测试,了解锅炉实际运行能效状况,以便企业找出问题,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3.0测试依据 3.1《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TSG G0002-2010) 3.2《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TSG G0003-2010) 3.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GB/T 10180-2003) 3.4《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GB/T 15317-2009) 3.5《工业锅炉经济运行》(GB/T 17954-2007) 3.6测试锅炉的相关设计资料:如热力计算书或汇总表。 4.0测试人员资格、职责和权限 4.1 测试人员资格 4.1.1承担锅炉能效测试工作并有签字确认权的人员,必须具有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或持有锅炉检验员以上资格证书。 4.1.2承担蒸汽品质化验、燃料工业分析和燃料元素分析人员,一般应持有相应项目证书或经培训合格后方能担任。 4.1.3 未持有相应资格证人员,不能独立承担测试工作,但可在有资格人 - 371 -

锅炉性能测试方案精编版

锅炉性能测试方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锅炉性能测试方案 1.目的 为进一步推进锅炉系统精益管理能效提升工作,对锅炉系统运行工况进行测试,试验锅炉经济运行工况及参数,提高锅炉运行效率。 2 测试依据 GB/T 10184-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 GB/T 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山东 GB/T17954-2007《工业锅炉经济运行》 TS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TSG0003-2010《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DB37/T 842-2007《电站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DB37/T 100-2007《工业锅炉节能运行管理》 DB37/T 116-2007《工业锅炉热能利用监测规范》 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测点完好可用;试验仪器及测试系统安装调试结束;试验人员就位。 机组主辅设备及系统无重大缺陷,确保机组能安全、稳定运行。 主要运行表计(蒸汽流量、煤气流量、给水流量、减温水量、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引送风机电流、电量等表计)经过校验,投运正常,指示正确有效;经过仪表维护人员前期检查确认。 阀门控制系统运行可靠,具备条件的提前2-3天进行试运。

运行参数历史趋势记录存盘正常运行。 试验稳定负荷期间,锅炉主要运行参数必须在规定波动范围。 试验前锅炉定排完毕,关闭锅炉定排、连排阀门,隔离非生产系统用汽,确保锅炉汽水系统无外漏现象。 风烟系统严密无泄漏。 煤气系统压力与品质成分稳定,无大幅波动,确保锅炉热工况稳定。 正式试验前由各单位组织岗位进行预备试验。 试验过程中司炉等操作人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 4测试内容及要求 60%、80%、100%额定负荷下的热效率。 60%、80%、100%额定负荷下的漏风率、漏风系数。 燃料成分及热值测试。 各负荷下的烟气成分检测(含氧量、一氧化碳等); 各负荷下的运行参数测试,风燃比变化情况下的燃烧效率。 试验器材(在线仪表、测温仪、热电偶、烟气分析仪、气压表、u型管、湿度计、对讲机等;应急器材:CO报警仪、氧气报警仪、空气呼吸器等) 5 试验测试项目及方法(测试点的选取) 锅炉反平衡效率、漏风率 5.1.1 排烟温度测量 测量方法:利用现有温度测点测量锅炉排烟温度,两个温度测点测试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测试期间数据记录周期为每5分钟一次。

工业锅炉能效评价正文

工业锅炉能效评价正文

工业锅炉房系统能效评价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系统能效评价的方法和锅炉房综合能效等级。 本标准适用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1t/h的蒸汽锅炉和额定热功率大于或等于0.7MW的热水锅炉。 本标准评价范围包括锅炉房范围内消耗煤、电、水的全部用能设备及其配套装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B/T 10094 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GB 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 GB 50273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7954 工业锅炉经济运行 JB/T 10354 工业锅炉运行规程 GB/T 1576 工业锅炉水质

GB/T 16811 工业锅炉水处理设备设施运行效果与监测 GB/T 18342 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GB/T 1761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10180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GB/T 2900.48 电工名词术语固定式锅炉 3 术语和定义 3.1 工业锅炉房煤耗 coal consumption of industrial boiler house 统计期(一般为1年)内锅炉消耗的燃料(煤、燃料油、燃料气)折算成标准煤的总耗量。 3.2 工业锅炉房电耗 power consumption of industrial boiler house 统计期(一般为1年)内用于锅炉主机、辅机、水处理间、上煤系统、除渣系统、动力及照明等的全部用电量。 3.3 工业锅炉房水耗 water consumption of industrial boiler house 统计期(一般为1年)内用于锅炉主机、辅机、水处理间、上煤系统、除渣系统、生活间的全部

锅炉节能八大方案

锅炉节能,八大方案2017-12-24 1 蒸汽的有效利用 蒸汽是锅炉的产品,应严格按计划使用。在有多台锅炉的锅炉房,每台锅炉负荷(供汽量)的分配应按机组总效率最高的原则分配。锅炉负荷先由效率高的锅炉承担,至满负荷后,再由效率低的锅炉承担负荷。 1)为有效利用蒸汽,在各种情况下均不应将高压蒸汽白白地膨胀为低压蒸汽而未得到功的利用。 2)加装排污扩容器或换热器回收利用锅炉排污,并控制其排污量在5%以下,最佳为2%。 3)利用扩容器回收疏水器的热量,保持疏水器正常工作。 4)疏水器里的蒸汽凝结水,水质好,是优质锅炉给水,回收后可节省水处理费用。 5)防止各种管道、阀门漏汽漏水,总泄量不超过2~3%。 6)回收各种余热和废热。 2管道保温 蒸汽管道、热水管道及各种用热设备都会向周围的空气散失热量,另外为了安全的目的,必须对输汽、水管道进行保温处理。 保温用绝热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导热系数低、绝热性能好。导热系数λ<0.12千卡/米.时.℃ 2)管内介质达到最高温度时,性能仍较稳定,而且机械性能良好,一般抗压强度不低于3公斤/厘米2。 3)当热介质温度大于120℃时,保温材料不应含有有机物和可燃物。只有当介质温度在80℃以下时,保温材料内可含有机物。 4)保温材料要求吸湿性小,对管壁无腐蚀,易于制造成型,便于安装。为减少蒸汽管道的散热损失,应尽可能采用小的管径,并缩短输送距离,同时应使其压降较小。在输送蒸汽前将汽压降低到最低必须的数值。如压降较大,则应利用其作功。对于动力装置,应采用高温高压蒸汽。对供热设备和管道进行良好的保温是重要的节能措施。 3热水供暖 除了生产工艺必须使用蒸汽以外,对于供暖、通风和热水供应等应采用热水供热。其主要优点是: 1)热水供暖可以节约大量燃料(相比于蒸汽),约20~40%。因为它没有凝结水和二次蒸发损失。其次,热水供暖管道散热损失小。蒸汽供暖管道漏汽损失较大。蒸汽锅炉需要连续和定期排污,而热水锅炉只需少量的定期排污。最后,热水供暖可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灵活地对热水进行质量调节,达到既节约燃料又保证供热质量的要求。 2)高温热水供暖系统的维修费用比蒸汽供暖低。实践证明,热水供暖系统维修费用只是蒸汽供暖系统的1/3,维修人员可相应地减少一半。 3)热水供暖热半径大,可达几十公里,而蒸汽供暖受管道阻力损失限制,一般仅为2~3公里。

锅炉性能测试方案

锅炉性能测试方案 1.目的 为进一步推进锅炉系统精益管理能效提升工作,对锅炉系统运行工况进行测试,试验锅炉经济运行工况及参数,提高锅炉运行效率。 2 测试依据 GB/T 10184-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DL/T 469-2004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 GB/T 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山东 GB/T17954-2007《工业锅炉经济运行》 TS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TSG0003-2010《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DB37/T 842-2007《电站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DB37/T 100-2007《工业锅炉节能运行管理》 DB37/T 116-2007《工业锅炉热能利用监测规范》 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3.1测点完好可用;试验仪器及测试系统安装调试结束;试验人员就位。 3.2机组主辅设备及系统无重大缺陷,确保机组能安全、稳定运行。 3.3主要运行表计(蒸汽流量、煤气流量、给水流量、减温水量、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引送风机电流、电量等表计)经过校验,投运正常,指示正确有效;经过仪表维护人员前期检查确认。 3.4阀门控制系统运行可靠,具备条件的提前2-3天进行试运。 3.5运行参数历史趋势记录存盘正常运行。

3.6试验稳定负荷期间,锅炉主要运行参数必须在规定波动范围。 3.7试验前锅炉定排完毕,关闭锅炉定排、连排阀门,隔离非生产系统用汽,确保锅炉汽水系统无外漏现象。 3.8风烟系统严密无泄漏。 3.9煤气系统压力与品质成分稳定,无大幅波动,确保锅炉热工况稳定。 3.10正式试验前由各单位组织岗位进行预备试验。 3.11试验过程中司炉等操作人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 4测试内容及要求 4.1 60%、80%、100%额定负荷下的热效率。 4.2 60%、80%、100%额定负荷下的漏风率、漏风系数。 4.3 燃料成分及热值测试。 4.4 各负荷下的烟气成分检测(含氧量、一氧化碳等); 4.5 各负荷下的运行参数测试,风燃比变化情况下的燃烧效率。 4.6 试验器材(在线仪表、测温仪、热电偶、烟气分析仪、气压表、u型管、湿度计、对讲机等;应急器材:CO报警仪、氧气报警仪、空气呼吸器等) 5 试验测试项目及方法(测试点的选取) 5.1 锅炉反平衡效率、漏风率 5.1.1 排烟温度测量 测量方法:利用现有温度测点测量锅炉排烟温度,两个温度测点测试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测试期间数据记录周期为每5分钟一次。 测点位置: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

锅炉能效测试作业指导书

老锅家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能效测试中心 现场测试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工业锅炉及其系统能效测试与评价: (1)额定压力小于3.8MPa的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 (2)有机热载体锅炉; (3)本作业指导书不适用于余热锅炉。 二、编写依据 本作业指导书内容与国家、行业及地方的现行标准、规范有抵触或不符之处,应按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TSG G0003-2010《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GB/T 15317-2009《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 GB 474-2008《煤样的制备方法》 《锅炉能效测试大纲》 三、测试前准备过程 熟悉锅炉设计文件,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现场设备分布情况,根据测试大纲,选择合理的测试仪器,确定仪器设备的安装方式和位臵,避免干扰源,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要防止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受损伤;

根据测试大纲,由现场测试负责人进行测试现场安全培训,明确测试任务以及人员分工,排除危险源,正在佩戴安全防护工具,明确应急方案,避免出现事故; 按照测试大纲中的测点布臵位臵安装仪表,如有更改应予以记录在案。被测锅炉辅机设备的运行均应正常,如有异常现象应排除,如无法排除应停止测试或进行协商连续测试,但应予以记录并测试报告中表示出来。例:一台被测锅炉在进行运行测试发现风机开到额定状态时有异常响声,此时作为运行测试可继续进行,但在测试报告中应说明,此异常响声,可能会影响锅炉出力; 测试对被测锅炉的参数必须与其它锅炉的参数隔绝,如无法作到应计量。如:一台被测热水锅炉同另一台热水锅炉共享一根循环水管。由于条件限制被测锅炉上无法安装流量计,必须安装在总管上,此时在另一台锅炉上也必须安装流量计, 按照要求清晰准确的填写原始记录表(附表1、附表2)。 四、正式测试过程 1、正式测试应在稳定工况1小时后进行,此项要求为了保证测 试数据正确性、真实性; 2、为了测试工作可靠、顺利可行预备性米熊网测试; 3、预备性测试所有测试条件被测参数同正式测试均应一致,如 预备性测试一切正常,此预备性也可作为一次正式测试; 4、测试开始与结束时,锅筒水位和煤斗的煤位均应保持一致。 为此,在测试开始前在水位表和煤斗中应作好标记。当测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