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一、血、尿、粪常规

(一)血常规

1.红细胞(RBC)

参考值

成年男性:(4.0~5.5)×1012/L

成年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增加:新生儿、高原居民。减少:生理性贫血,如妊娠后期和某些年老者。(2)病理性变化增加:相对增加:各种原因的脱水造成血液浓缩;绝对增加:先天性发绀性心脏病和肺心病代偿性红细胞增加;真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减少:病理性贫血,如造血不良(再障),过度破坏(溶贫)和各种原因的失血。

2.血红蛋白(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l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临床意义

见红细胞计数。

3.血细胞比容(HCT)

参考值

男性:40%~50%

女性:37%~48%

临床意义

增加:见于大面积烧伤和脱水患者。减少:见于贫血患者。

4.白细胞(WBC)

参考值

(1)白细胞计数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

(2)白细胞分类(DC)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

嗜酸性粒细胞:0.5%~5%

嗜碱粒性细胞:O%~1%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3%~8%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50%~70%,临床上大多数白细胞的总数变化实际反应中性粒细胞的增高或降低。生理性变化:一般为增多,见于新生儿和妊娠晚期。

病理性变化:增加:急性感染、急性创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和白血病。减少:某些感染(如伤寒或某些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理化因素的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2)淋巴细胞增多: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

结核、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主要见于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急性传染病(除猩红热外)、慢性粒

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伤寒和副伤寒、术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较少,可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5)单核细胞增多:某些感染(结核、伤寒、疟疾、心内膜炎)、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5.血小板(PLT)

参考值

(100~300)×109/L

临床意义

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大出血和术后、脾切除术后(一时性)。

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如白血病和再障、血小板破坏过度,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小板消耗过多,如 DIC。

(二)尿常规

1.酸碱度(pH)

参考值

5~8

临床意义

pH 增高:呼吸性碱中毒、胃酸丢失、服用重碳酸、尿路感染。pH 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2.比重(SG)

参考值

1.015~1.025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高热和脱水等血浆浓缩情况、尿中含造影剂或葡萄糖。降低:临床意义更明显,见于由于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造成的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尿崩症。

糖尿病和尿崩症均有尿量增加,但前者尿比重升高,后者降低,以之区别。

3.尿蛋白(Pro)定性定量试验

参考值

Pro 定性阴性(neg),Pro 定量≤O.15g/24h

临床意义

(1)功能性蛋白尿如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等。

(2)体位性(直立性的)蛋白尿以青少年多见。

(3)病理性蛋白尿溢出性:如本周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肾性:如肾小球和肾小管疾病(炎症、血管病变、中毒等)。肾后性:如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炎症,肿瘤、结石等。

4.葡萄糖(Glu)

参考值

定性:阴性(neg)、糖定量:<2.8mmol/24 小时(0.5g/24 小时)

临床意义

(1)血糖增高性尿糖饮食性尿糖(一次大量摄取糖类)、持续性尿糖(如糖尿病)、其他原因,包括甲亢、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

(2)血糖正常性尿糖,如家族性尿糖。

5.酮体(Ket)

参考值

阴性(neg)

临床意义

下列情况下酮体阳性: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非糖尿病酮症,如感染、饥饿、禁食过久;

(3)中毒;

(4)服用某些降糖药物,如降糖灵。

需要注意的是尿化学方法不能检测β -羟丁酸,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由于酮体主要以β -羟丁

酸为主,可能造成酮体估计不足。

6.胆红素(Bil)和尿胆原(Ubg)

参考值

均为阴性(neg)

临床意义

下列情况下阳性:

(1)溶血性黄疽:Bil 阴性,Ubg 阳性;

(2)肝细胞性黄疸:Bil 和 Ubg 均为阳性;

(3)阻塞性黄疸:Bil 为阳性,Ubg 阴性。

7.亚硝酸盐(Nit)

参考值

阴性(neg)

临床意义

阳性为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阴性不能排除,因为 Nit 阳性需要三个条件,即食物中有硝酸盐,尿液标本在膀胱停留时间超过 4 小时和感染的细菌有硝酸盐还原酶。

8.白细胞(Leu)

参考值

<25/μ l

临床意义

高于参考值应考虑尿路感染。需要注意的是:①尿干化学分析仪白细胞检测与尿沉渣镜检没有对应关系,尿白细胞增加应做尿沉渣镜检;②尿干化学检测的原理是检测粒细胞胞浆内的酯酶,不能与淋巴细胞反应。因此,在肾移植排异反应时或其他原因的淋巴细胞尿可能为阴性。

9.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潜血试验)(Ery 或 OB)

参考值

≤l0/μ l

临床意义

>l0/μ l 应考虑血尿,也应做尿沉渣镜检。与尿沉渣镜检相比,尿干化学检测 Ery 的优势在于它可检测红细胞形态遭到破坏后的血尿。

10.尿沉渣镜检

参考值

白细胞<5/HP(高倍镜视野)

红细胞<3/HP

临床意义

同 8 和 9。

(三)粪常规

1.颜色黄褐色成型便

2.镜检

(1)白细胞:正常粪便不见或偶见;

(2)红细胞:正常粪便无红细胞;

(3)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肠球菌;

(4)虫卵。

(四)粪便潜血试验(occult blood test,OBT)

参考值

潜血是指消化道出血少,肉眼无法观察到红色,且被消化液分解又在显微镜下不能发现红细胞。目前 OBT 广泛使用单克隆抗体技术,不受动物血红蛋白的影响。正常粪便 OBT 阴性。

临床意义

潜血阳性见:(1)消化道溃疡,呈间歇性;

(2)消化道肿瘤,呈持续性间歇性;

(3)其他,任何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或疾病,如药物、肠结核、Crohn 病等。

二、痰液检验

1.一般性状检查正常人痰液呈无色或灰白色。化脓性感染时呈黄色;绿脓杆菌感染时呈

黄绿色;大叶性肺炎时呈铁锈色;急性左心衰时呈粉红色泡沫样痰;阿米巴肺脓疡时呈咖啡

色。呼吸系统有病变时痰可呈粘液性、浆液性、脓性、血性。

2.显微镜检查

(1)不染色涂片①红细胞:正常痰液无红细胞,脓性痰可见少量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痰液可有少量白细胞,呼吸道感染时可见大量白(脓)细胞;③肺泡巨噬细胞,见于肺淤血、肺栓塞和慢性肺出血患者;④寄生虫及卵:如肺吸虫卵和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⑤夏科-莱登结晶:见于支气管哮喘和肺吸虫患者痰液;⑥柯什曼螺旋体:见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

(2)染色涂片①脱落细胞检查:巴氏染色查肺癌细胞;②细菌检查:革兰染色可见许多致病菌;

③分枝杆菌检查:抗酸染色及金胺 O 荧光染色。

3.病原体培养根据可能的疾病进行不同病原体培养,如一般细菌、结核杆菌、肺炎支原体、真菌及厌氧菌等培养。需要注意的是,厌氧菌培养需环甲膜穿刺取痰,由于存在口咽污染的可能性,痰液培养结果不一定反应下呼吸道感染情况。

三、血清钾

参考值

3.5~5.3mmol/L。需要注意的是如血清标本溶血可造成血钾假性升高。

临床意义

1.低钾血症(血清钾<3.5mmol/L)

(1)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食物中钾含量不足;

(2)丢失过多,如长期频繁的呕吐、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利尿剂使用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3)胰岛素和葡萄糖同时使用造成血清钾进入细胞内。

2.高钾血症(血清钾>5.3mmol/L)

(1)摄入过多,如补钾时过多过快;

(2)排泄困难,如肾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长期大量使用潴留钾的利尿剂、长期低钠饮食;(3)细胞内钾大量释放,如溶血、大面积烧伤和组织挤压损伤。

四、血清钠

参考值

目前广泛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参考值为 135~145mmol/L。

临床意义

1.低钠血症(血清钠<135mmol/L)

(1)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食物中钠含量不足。

(2)丢失过多①消化道失钠,如长期频繁的呕吐、腹泻或因手术消化液的丢失;②肾性失钠,如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利尿剂使用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③体表失钠,烧伤、大量出汗后仅补水未补钠。

2.高钠血症(血清钠>145mmol/L)

(1)摄入水分不足造成血液浓缩。

(2)肾性失水如渗透性利尿(甘露醇和山梨醇脱水)、肾小管尿液浓缩功能障碍。

(3)体表失水如大量出汗。

(4)肾小管钠重吸收增加如长期使用 ACTH 和糖皮质激素。

五、血清氯

参考值

目前广泛采用电极法,参考值为 96~108mmol/L。

临床意义

1.低氯血症(血清氯<96mmol/L)

(1)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食物中 NaCl 含量不足。

(2)丢失过多①消化道失钠长期频繁的呕吐、腹泻或因手术消化液的丢失;②肾性失氯,如利尿剂使用抑制肾小管对氯的重吸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肾小管对氯的重吸收不良。

(3)摄入水分过多,如尿崩症。

(4)呼吸性酸中毒。

2.高氯血症(血清氯>108mmol/L)临床意义较小,除高钠血症原因外,还见于低蛋白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

六、血清总钙

参考值

2.25~2.58mol/L(9~11mg/dl)。

临床意义

1.低钙血症(血清钙<

2.25mmol/L 或<9mg/dl)

(1)摄人不足或吸收不良;

(2)需要增加,如孕妇;

(3)肾脏疾病;

(4)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2.高钙血症(血清钙>2.58mmol/L 或>11mg/dl)

(1)摄入过多;

(2)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3)服用维生素 D 过多;

(4)骨病及某些肿瘤。

七、血清无机磷

参考值

0.97~1.61mmol/L 3~5mg/dl)血清无机磷的含量与血清钙含量的乘积为一常数(。(40,当两者单位均为 mg/dl 时)。

临床意义

1.低磷血症(血清磷<0.97mmol/L 或 3mg/dl)

(1)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2)磷转移至细胞内,如注射葡萄糖和胰岛素;

(3)磷丢失过多,如血透、肾小管酸中毒、利尿剂使用;

(4)其他,如甲旁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酒精中毒等。

2.高磷血症(血清磷>1.61mmol/L 或 5mg/dl)

(1)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2)肾衰酸中毒;

(3)维生素 D 过多;

(4)多发性骨髓瘤和骨折愈合期。

八、凝血功能检查

(一)凝血时间(CT)

参考值

普通试管法 6~12min,硅管法 15~32min。

临床意义

1.CT 延长见于Ⅷ、Ⅸ、Ⅺ明显减少,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 V、因子 X 和纤维蛋白原缺乏症,重症肝病,新生儿出血症,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亢进,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等。

2.CT 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抽血不顺利合血液中混有大量组织液时。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参考值

PT 正常为 11~13s,患者测定值超过对照值 3s 以上为异常。

临床意义

1.PT 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 K 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等。

2.PT 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3.口服抗凝剂的监测。

(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参考值

32~43s,较正常对照值 10s 以上为异常。

临床意义

同 CT,但较普通试管法 CT 为敏感,是目前推荐应用的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又是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

(四)血浆纤维蛋白原(FG)

参考值

2~4g/L。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急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休克,急性感染,大手术后。恶性肿瘤等。

2.减低见于 DIC 消耗性低凝期及纤溶,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九、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

(一)血清铁测定

参考值

亚铁嗪显色法:男性 11~30μ mol/L,女性 9~27μ mol/L。

临床意义

1.血清铁增高

(1)肝细胞损害;

(2)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

(3)血液病,包括非缺铁性贫血、再障及白血病。

2.血清铁降低主要为缺铁性贫血。

(二)血清总铁结合力

参考值

亚铁嗪显色法:男性 50~77μ mol/L,女性 54~77μ mol/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新生儿降低,女青年和孕妇增高。

2.病理性变化

(1)降低:转铁蛋白合成减少,如肝硬化、转铁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肿瘤及非缺铁性贫血等;

(2)增高:转铁蛋白合成增加,如缺铁性贫血和妊娠后期;转铁蛋白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炎和肝细胞坏死。

(三)铁蛋白(SF)

参考值

①男性:15~200μ g/L;②女性:12~150μ g/L。

临床意义

1.SF 增高①体内贮存铁增加:原发性血色病、继发性铁负荷过大。②铁蛋白合成增加:炎症、肿瘤、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③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④组织释放增加:肝坏死、慢性肝病等。

2.SF 降低 SF 减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大量失血、长期腹泻、营养不良等。

十、血清总胆固醇(TC)

参考值

<5.17mmol/L(<200mg/dl)为合适水平,5.17~6.47mmol/L(200~250mg/dl)为轻度升高(边缘水平),≥6.47mmol/L(≥250mg/dl)为高胆固醇血症,≥7.76mmol/L(≥300mg/dl)为严重高胆固醇血症。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1)年龄和性别 70 岁前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中青年女性低于男性,但 50 岁以后高于男性。(2)饮食长期的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和热量饮食 TC 升高。

(3)长期精神紧张和缺乏运动 TC 升高。

2.病理性变化

(1)增高①原发性的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②继发性的:甲低、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糖尿病。

(2)降低①严重的肝脏疾病;②严重的贫血;③甲亢。

十一、血清甘油三酯(TG)

参考值

0.56~1.7mmol/L。

临床意义

1.增高

(1)原发性的高脂血症;

(2)继发性的:甲低;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妊娠和酗酒等。

2.降低

(1)严重的肝脏疾病;

(2)肾上腺功能减退;

(3)甲亢。

十二、血清脂蛋白

(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参考值

0.94~2.0mmol/L

临床意义

降低具有临床意义。HDL-C 与 TG 呈负相关系,见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肝脏损害、肾病综合征。

(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参考值

沉淀法:2.07~3.12mmol/L,3.15~3.61mmol/L 为边缘升高,≥3.64mmol/L 为升高。

临床意义

升高具有临床意义。LDL-C 升高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系。

(三)脂蛋白(a),LP(a)

参考值

<300mg/L

临床意义

脂蛋白(a)升高已作为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十三、心肌酶测定

(一)肌酸激酶

参考值①酶偶联法(37℃):男性 38~174U/L,女性 26~140U/L。②酶偶联法(30℃):男性

15~105U/L,女性 10~80U/L。③肌酸显色法:男性 l5~163U/L,女性 3~1350U/L。

④连续监测法:男性 37~174U/L,女性 26~140U/L。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炎和肌肉疾病,溶栓治疗,手术等。

2.减低长期卧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激素治疗等。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

参考值

CK-MM:94%~96%;CK-MB:<5%;CK-BB:极少或无。

临床意义

1.CK-MB 增高见于 AMI,其他心肌损伤,肌肉疾病及手术。

2.CK-MM 增高见于 AMI,骨骼肌疾病、肌萎缩、手术、创伤等。

3.CK-BB 增高见于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等。

(三)乳酸脱氢酶

参考值

①连续检测法:104~245U/L。②速率法:95~200U/L。

临床意义

心脏疾病、肝脏疾病、恶性肿瘤、贫血、肺梗死、休克等常见增高。

(四)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参考值

LD1:(32.7±4.60)%。LD2:(45.10±3.53)%。LD3:(18.50±2.96)%。LD4:(2.90

±0.89)%。LD5:(0.85±0.55)%。LD1/LD2:<0.7。

临床意义

1.AMI AMI 发病后 12 到 24 小时有 50%的病人,小时有 80%的病人 LD1、48LD2 明显增高,且 LD1 增高更明显,LD1/LD2>1.0。

2.肝脏疾病肝脏实质性损伤,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时,LD5 升高,且

LD5 大于 LD4,而胆管梗阻但未累及肝细胞时,LD4>LD5。恶性肿瘤肝转移时 LD4、均增高。LD5 3.肿瘤大多数恶性肿瘤病人以 LD5、LD4、LD3 增高为主,且其阳性率 LD5>LD4>LD3。

生殖细胞恶性肿瘤和肾脏肿瘤则以 LD1、LD2 增高为主。白血病患者以 LD3、LD4 增高为主。

4.其他骨骼肌疾病血清 LD5>LD4;肌萎缩早期 LD5 升高,晚期 LD1、LD2 也可增高;肺部

疾病 LD3 可增高;恶性贫血 LD 极度增高,且 LD1>LD2。

十四、血糖

(一)空腹血糖

参考值

3.9~6.4mmol/L(70~120mg/dl)

临床意义

1.增高

(1)糖尿病;

(2)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异常增高、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

胞瘤等;

(3)应激性高血糖,如颅内压增高、心肌梗死等;

(4)药物性,如嚷嗪类利尿药。

2.降低

(1)胰岛素分泌过多,如胰岛细胞瘤;

(2)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

(3)严重的肝脏疾病;

(4)生理性血糖降低。如饥饿和剧烈运动后。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

参考值

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 0.5~1h 血糖水平达到峰值,位于 7.8~8.9mmol/L(140~160mg, /dl)。2h 不超过 7.8mmoL/L(140mg/dl),3h 恢复至空腹血糖值。每次尿糖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

其意义是:

(1)糖尿病的诊断;

(2)糖耐量减低:多见 2 型糖尿病、生长激素异常增高、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

进、肥胖病;

(3)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指空腹血糖低,口服葡萄糖后钟点血糖上升不明显,主要见

胰岛β 细胞瘤。

十五、血、尿淀粉酶(AMS)

参考值

血淀粉酶总活性为 80~180U/dl,尿淀粉酶 84~624U/dl

临床意义

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胰腺炎时,血和尿 AMS 均显著升高。急性胰腺炎时,血 AMS 在发病8~12h 开始升高,12~24h 达到高峰,2~5 天恢复正常。血 AMS 超过 500U 时对急性胰腺炎具有诊断意义,其他急腹症时通常低于该值。尿 AMS 在发病 12~24h 开始升高,下降速度也比血 AMS 慢(3~10 天恢复正常),故急性胰腺炎后期,尿 AMS 更具有诊断价值。

十六、肝功能

(一)血清总胆红素(STB)和结合胆红素(CB)

参考值

血清总胆红素 5.1~17.1μ mol/L(0.3~1.1mg/dl),血清结合胆红素 1.7~6.8μ mol

/L(0.1~0.4mg/dl)。

临床意义

1.STB 在 17:1~34.2μ mol/L 之间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溶血性黄疸通常<85.5μmol/L,肝细胞黄疸通常<171μ mol/L,阻塞性黄疸>171μ mol/L。

2.CB/STB<20%提示溶血性黄疸,20%~50%之间为肝细胞性黄疸,>50%为阻塞性黄疸。(二)血清氨基转移酶即转氨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

酶(AST)

参考值

AIT:5~25 卡门单位(比色法),5~40U/L(连续监测法)。

AST:8~28 卡门单位(比色法),8~40U/L(连续监测法)。

临床意义

ALT 和 AST 增高具有临床意义,见于:

1.肝胆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脂肪肝、胆囊炎和胆管炎;

2.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炎;

3.骨骼肌损伤:多发性肌炎;

4.药物及中毒性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后者 AST 升高更明显)。

(三)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参考值

连续监测法成人:40~110U/L,儿童:<250U/L。

比色法成人:3~13 金氏单位,儿童:5~28 金氏单位。

临床意义

1.病理性升高

(1)肝胆疾病,主要为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

(2)骨骼疾病。2.生理性升高见于生长期儿童和妊娠中晚期。

(四)γ -谷氨酰转移酶(GGT)

参考值

连续监测法(37℃)男性:11~50U/L,女性:7~32U/L。

比色法男性:3~17U/L,女性:2~13U/L。

临床意义

增高具有临床意义,见于:

1.胆道阻塞性疾病,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2.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3.药物及中毒性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

(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A)、球蛋白(G)及 A/G 比值

参考值

血清总蛋白 60~80g/L,白蛋白 40~55g/L,球蛋白 20~30g/L,A/G 比值为:1.5~2.5:1。

临床意义

1.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升高血清水分减少,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升高。

2.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减低

(1)肝细胞损害,合成减少;

(2)营养不良;

(3)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

(4)消耗增加,如重症结核、甲亢及晚期肿瘤等。

3.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升高主要为 M 蛋白血症。

4.血清球蛋白减低

(1)生理性,如小于 3 岁的幼儿;

(2)免疫功能抑制;

(3)先天性的低γ 球蛋白血症。

十七、肾功能

(一)血清肌酐(Cr)测定

参考值

男性 44~133μ mol/L(0.5~1.5mg/dl),女性 70~106μ mol/L(0.8~1.2mg/dl)。

临床意义

不是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指标。升高具有临床意义,见于任何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降至正常1/3 及以下)的疾病,如急慢性肾衰。

(二)血清尿素氮(BUN)测定

参考值

2.9~8.2mmol/L(8~23mg/dl)。

临床意义

特异性不如血清 Cr。升高具有临床意义:

1.肾前性

(1)蛋白质代谢增加,大量高蛋白饮食、饥饿、发热等;

(2)肾血流量下降,如脱水,休克和心衰等。

2.肾性如急慢性肾衰。

3.肾后性肾脏以下的尿路阻塞性疾病。

(三)血清尿酸(UA)测定

参考值

90~420μ mol/L。

临床意义

升高具有临床意义:

1.原发性,如原发性痛风;

2.核酸代谢增加,如白血病、骨髓瘤等;

3.肾功能损害性疾病;

4.中毒(如氯仿、四氯化碳、铅)和子痫。

十八、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

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 e 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包括抗-HBc 总抗体和抗-HBcIgM 抗体。

参考值

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

见下表(引自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诊断学》第五版,第 449~450 页)。

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结果的判读

HBsAg HBeAg 抗-HBc 抗-HBc-IgM 抗-HBe 抗-HBs 结果的判读

+ + - - - - 急性 HBV 感染早期,HBV 复制活跃

+ + + + - - 急性或慢性 HB,HBV 复制活跃

+ - + + - - 急性或慢性 HB,HBV 复制减弱

+ - + + + - 急性或慢性 HB,HBV 复制减弱

+ - + - + - HBV 停止复制

- - + + - - HBeAg/抗-HBs 空白区,可能 HBV 出于平静携带中

- - + - - - 既往感染 HBV,未产生抗-HBs

- - + + + - 抗-HBs 出现前阶段,HBV 低度复制

- - + - + + HBV 感染恢复阶段

- - + - - + HBV 感染恢复阶段

+ + + + - + 不同亚型(变异型)HBV 再感染

+ - - - - - HBV-DNA 处于整合状态

- - - - - + 病后或接种 HB 疫苗后获得性免疫

- + + - - - HBsAg 变异的结果

+ - - - + + 表面抗原、e 抗原变异

十九、血气分析

(一)动脉血氧分压(PaO2)

参考值

80~100mmHg

临床意义

判断机体是否缺氧及程度。

(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参考值

35~45mmHg

临床意义

临床上用于:

1.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程度;

2.判断是否有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3.判断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的代偿;

4.判断肺泡通气状态。

(三)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参考值95%~98%

临床意义

SaO2 与 PaO2 相关的氧合曲线呈 S 形。PaO2 在 60mmHg 以上,曲线平坦,即使氧分压有大

幅度变化时,SaO2 变化很小,从而掩盖了缺氧潜在危险。温度、PaCO2 及红细胞内 2,3-二

磷酸甘油酸因素增高时,氧合曲线右移,上述因素降低时氧合曲线左移。pH 影响氧合曲线与

上述因素相反。

(四)血液酸碱度(pH)

参考值

7.35~7.45

临床意义

pH<7.35 为失代偿酸中毒,即酸血症;pH>7.45 为失代偿碱中毒,即碱血症。

(五)碳酸氢根(HCO3-)

参考值

包括实际碳酸氢根(AB)和标准碳酸氢根(SB),AB 为 22~27mmol/L,正常人 AB 和 SB相同。临床意义

SB 是血标本在体外经过标化、PaO2 正常时测得,不受呼吸因素影响,受肾脏调节,被认为能够准确反应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AB 受呼吸性和代谢性双重因素影响。呼吸性酸中毒时,肾脏代偿 HCO3-增加,AB>SB。呼吸性碱中毒时,肾脏代偿 HCO3-减少,AB正常值。

(六)全血缓冲碱(BB)

参考值

45~55mmol/L

临床意义

BB 是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负离子),不受呼吸和 CO2 因素的影响,其取决于 SB。代谢性酸中毒时,BB 减少,代谢性碱中毒时,BB 增加。

(七)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参考值

22~31mmol/L

临床意义

CO2CP 是指血浆中呈结合状态的 CO2,反应体内的碱储备量,临床意义与 SB 相同。

(八)剩余碱(BE)

参考值

±2.3mmol/L

临床意义

当 BE 为正值时,说明缓冲碱增加,为负值时,BE说明缓冲碱减少。临床意义与 SB 相同,但由于反应是总的缓冲碱变化,故较 SB 更全面。

二十、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验

(一)脑脊液常规

参考值

1.性状无色、透明水样液体。

2.蛋白定性试验(pandy)阴性。

3.细胞计数及分类成人(0~10)×106/L,儿童(0~8)×106/L,淋巴细胞:70%,单

核细胞 30%

临床意义

1.性状红色:穿刺出血、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黄色:陈旧出血、脑脊髓肿瘤及黄疸患者;米汤样:由于白(脓)细胞增多所致,见于化脓性脑膜炎;微绿色:绿脓杆菌感染所致;褐色或黑色:脑膜黑色素细胞瘤。

2.蛋白定性试验阳性

(1)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如脑(膜)炎、出血和中毒;

(2)脑脊液循环障碍,如脑脊髓肿瘤、粘连等;

(3)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如神经性梅毒和多发性硬化症。

3.细胞增多见于: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3)脑寄生虫病;

(4)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

(二)脑脊液生化

参考值

蛋白定量:0.2~0.45g/L;葡萄糖:2.5~4.5mmol/L,脑脊液血浆葡萄糖比率 0.3~

0.9;氯化物:120~130mmol/L。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蛋白定量升高的临床意义同蛋白定性。

2.脑脊液葡萄糖减少的临床意义

(1)化脓性脑膜炎;

(2)结核性脑膜炎;

(3)脑膜肿瘤及其他脑膜炎;

(4)脑脊液氯化物降低的临床意义主要是结核性脑膜炎。

二十一、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常规及生化检验

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均包括两种:漏出液和渗出液。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形成原因有: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如晚期肝硬化;

2.毛细血管静脉压升高,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3.淋巴管阻塞,如丝虫病。渗出液系炎性积液。两者的常规、生化检查及鉴别点见下表。

鉴别点漏出液渗出液

原因非炎症炎症、肿瘤或物理、化学刺激

外观淡黄浆液性不定,可为黄色、脓性、血性、乳糜性

透明度透明或微浑大多数浑浊

比重低于 1.018 高于 1.018

凝固性不自凝能自凝

粘蛋白定性试验阴性阳性

蛋白总量常小于 25g/L 常大于 25g/L

葡萄糖定量与血糖接近常低于血糖

有核细胞计数常小于 100×106/L 常大于 100×106/L

有核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急性感染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慢性感染以淋巴细胞为主

细菌检查无细菌发现可找到病原菌

二十二、肿瘤标志物

(一)甲种胎儿球蛋白(AFP)

参考值

RIA 或 ELISA 法为低于 25μ g/L。

临床意义

1.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 AFP 增高,诊断阈值为超过 300μ g/L,增高率约为 75%~80%;约有 1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 AFP 为阴性。

2.生殖腺胚胎癌(睾丸癌、卵巢癌、畸胎瘤等)、胃癌或胰腺癌时,血中 AFP 含量也可升高。

3.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 AFP 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0~200μ g/L)。

4.妊娠 3~4 个月,孕妇 AFP 开始升高,7~8 个月达高峰,以后下降,但多低于 300μ g

/L。

(二)癌胚抗原(CEA)

参考值

RIA 和 ELISA 法为低于 15μ g/L。

临床意义

1.CEA 明显增高见于 90%的胰腺癌、74%的结肠癌、60%的乳腺癌患者,常 60μ g/L

超过。

2.动态观察一般病情好转时,CEA 浓度下降,病情加重时可升高。

3.结肠炎、胰腺炎、肝脏疾病、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等也常见 CEA 轻度升高。

(三)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

参考值

多采用单克隆抗体组织化学染色定性测定,若从细胞或组织匀浆进行测定,则定量参考阈值 ER 为 20pmol/ml,PR 为 50pmol/ml。

临床意义

ER、PR 在大量激素的作用下,可影响妇科肿瘤的发生和发展。ER 阳性率在卵巢恶性肿瘤中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肿瘤,而 PR 则相反。不同分化的恶性肿瘤,其 ER,PR 的阳性率也不同。卵巢恶性肿瘤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PR 阳性率也随之降低;同样,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 ER、PR 阳性率在高分化肿瘤中阳性率明显较高。

(四)糖链抗原 19-9(CA19-9)

参考值

固相放射免疫分析(IRMA)法和 ELISA 法:健康人血清 CA19-9 值为 3.7 万 U/L。

临床意义

1.胰腺癌、肝胆和胃肠道疾病时血中 CA19-9 的水平可明显升高。

2.连续检测对病情进展、手术疗效、预后估计及复发诊断有重要价值。

3.急性胰腺炎、胆汁淤积型胆管炎、胆石症、急性肝火、肝硬化等,CA19-9 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4.若结合 CEA 检测,对胃癌诊断符合率可达 85%。

(五)癌抗原 125(CA125)

参考值

<3.5 万 U/L。

临床意义

1.卵巢癌患者血清 CA125 水平明显升高。

2.宫颈癌、乳腺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胃癌、结肠癌、肺癌等也有一定的阳性反

应。

3.3%~6%的良性卵巢瘤、子宫肌瘤患者血清 CA125 有时也会明显升高,但多数不超过

10 万 U/L。

4.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清 CA125 明显升高。

红细胞(BBC)计数

正常参考值

男性:4.0--5.5 X 10 的 12 次方/ L(400 万—550 万/mm 的 3 次方);

女性:3.5—5.0 X 10 的 12 次方/ L(350 万—500 万/mm 的 3 次方);

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多

1.提示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肺气肿,高原地区适应不全等病;

2.腹泻、大汗虚脱等引起机体脱水,血液浓缩的病变;

3.某些恶性肿瘤,如小脑成血管瘤,肾癌,肝细胞癌,雄激素分泌细胞肿瘤等。

红细胞减少

1.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

2.血液稀释所致的红细胞相对减少,如输液不当,喝低渗性溶液过多等。

说明

验血时正输用大量液体应加予考虑此影响。血红蛋白(HB)

正常参考值

1.男性:120~160g/L(12-16g/dl);

2.女性:110—150g/L(11-15g/dl);

3.新生儿:170—200g/L(17~20g/dl)。

临床意义

与红细胞计数类似,但血红蛋白测定更加精确。贫血时,两者均下降,但下降程度并不完全平行。一般而言,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减少比红细胞减少明显,而恶性贫血则红细胞比血红蛋白减少更多。

根据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可将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 110g/L);

中度(血红蛋白<90g/L);

重度(血红蛋白<60g/L);

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

说明

验血时正输用大量液体应加予考虑此影响。红细胞形态改变

正常参考值

1.红细胞压积:男性:42%--49%;女性:37%--48%;

2.红细胞平均直径(MCD):7.33 土 0.29μ m;

3.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94fl (80—94μ m^3);

4.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26—32pg;

5.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350g/L;

6.细胞生存时间:110—130 天;

7.红细胞半生存时间:26—34 天;

8.循环红细胞量:29.1--30.3ml/kg 体重;

9.网织红细胞数:0.5%~1.5%,24--84X 10^9/L (2.4 万—8.4 万/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形态的改变对贫血、各种血液病以及某些严重性疾病较具意义。如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严重肝病、弥漫性毛细血管溶血(DIC)、尿毒症、心源性溶血性贫血等。

说明

验血时正输用大量液体应加予考虑此影响。

白细胞(WBC)总数

正常参考值

1.成人:4--10X10 的 9 次方/L(4000—10000/mm 的 3 次方);

2.儿童:5.0—12X10 的 9 次方/L(5000—12000/mm 的 3 次方);

3.新生儿:15—20X10 的 9 次方/L(15000—20000/mm 的 3 次方)。

临床意义

一般见于对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放射性疾病、血液病、过敏性疾病等的检测。具体见白细胞分类计数。

说明

白细胞除了参考其总数变化外,较为重要的是分析其分类的变化,详见下述。这里需特别说明的是中性粒白细胞的核象变化问题,因为就临床常见的情况而言,对核象变化的分析具有很实际的意义。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主要包括核左移和核右移。

白细胞核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0.08—0.25 并可出现晚幼粒、中幼位、早幼粒细胞称为核左移,严重者表现为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总数增高伴核左移表示患者感染严重,机体反应强烈。白细胞总数不高但核左移显著,常表示感染极重,可能处于感染性休克状态。老年人感染时,白细胞虽低(或白细胞总数虽不高),但有核左移,与骨髓释放功能障碍及白细胞边缘池分布状态有关。

白细胞核右移

核分叶在 5 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大于 5%时称为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减少,是造血功能衰竭的表现。常见于恶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或应用抗代谢药物后。

白细胞中毒颗粒

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分布不均匀、黑蓝色粗大颗粒,可能因为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颗粒发生变性。毒性颗粒如鉴别有困难时,可用美兰染色法,正常颗粒不被染色(或呈针尖样颗粒),中毒颗粒呈深蓝色粗大颗粒。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1.中性粒细胞:50%-70%(0.50—0.70);杆状核:1%—5%(0.01—0.05);分叶核:50%—70%(0.50~0.70);

2.嗜酸粒细胞:0.5%—3%(0.005--0.03);

3.嗜碱粒细胞:0%—0.75%(0--0.0075);

4.淋巴细胞:20%--40%(0.40--0.60);

5.单核细胞:1%--8%(0.01--0.08);

6.嗜酸粒细胞计数:0.05—0.25 X 10 的 9 次方/L(50—250/mm 的 3 次方)。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增加

①急性感染:如大叶性肺炎、化脓性脑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胆囊炎、肾盂

肾炎、乙型脑炎、麻疹、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急性血吸虫病等;

②白血病及恶性肿瘤: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骨转移等。

③急性中毒:糖尿病酮中毒、慢性肾炎尿毒症、妊娠中毒症;急性汞、铅中毒、安眠药中毒、某些药物过敏或过敏性休克;

④急性失血:尤其是内出血;

⑤严重创伤:如车祸、烧伤、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等;

⑥生理性增多:如新生儿、妊娠 5 个月以上、剧烈运动、严寒、暴热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

①感染:如伤寒、布氏杆菌病、病毒感染、疟疾、黑热病或全身性严重感染。②骨髓病变: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③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④化学品、药物或放射性损伤:如苯中毒、氯霉素、氨基比林、他巴唑、抗癌药、磺胺类、砷剂、放射治疗等;⑤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加强:如脾功能亢进。

2.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花粉过敏、血清病等;

②寄生虫病:侵入组织的急性血吸虫病、丝虫病、幼虫移行症可明显升高;

③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嗜酸细胞增多的程度与皮肤受损范围的大小呈正比;

④某些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等;

⑤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前期、烧伤等;

⑥其他:如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接受放射治疗者。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①伤寒、副伤寒早期嗜酸性粒细胞可以消失或减少;

②应激状态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减少。

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铋中毒、化疗和过敏性疾病。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意义。

4.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增多

①百日咳杆菌感染时淋巴细胞可高达 0.60—0.80;

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异常淋巴细胞可占 0.20--0.50;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血象

中大多为小淋巴细胞;

③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出血热等都可以增多;

④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别是慢性淋巴白血病,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次是淋巴瘤细胞白血病;

⑤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淋巴细胞相对性增多,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甲状腺

功能亢进症;

⑥肾移植术后排异前期,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

⑦婴幼儿、尤其在发生佝偻病及营养不良时。

淋巴细胞减少

①过度放射损伤:淋巴细胞减少的程度与放射剂量成正比,并出现微核等核变性的形态;

②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

③淋巴细胞相对减少:急性传染病或细胞免疫缺陷病等,由于中性粒细胞增多而致淋巴细胞百分率减低,

5.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增多:

①某些感染: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活动性肺结核、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②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粒细胞缺乏恢复期。

单核细胞减少

临床意义不大.

全血细胞减少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液中主要的三种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又称为三系细胞减

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重金属中毒、重症感染等6.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虽可从白细胞总数及分类间接地求得,但不如直接法准确有时必要做直接计数来

查明其增多的程度。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在含有伊红的低渗溶液中被染戒红色,而红细胞及其他白细胞破裂或溶解。临床上常用作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或急性传染病、外科手术及烧伤病人预后的估计

血小板计数(BPC)。

血小板计数(BPC)

正常参考值:100--300 X10 的 9 次方/L(10 万—30 万/mm 的 3 次方)

临床意义

血小板的数量、功能与止血、凝血机制有密切关系。血小板板小于 80 X 10 的 9 次方/L为血小板减少,30—50 X 10 的 9 次方/L 时可自发紫癜,20—30 X 10 的 9 次方/L 时可能有内脏大出血。血小板计数大于 800 X 10 的 9 次方/L 为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减少可见于1.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强烈化疗后;

2.血小板破坏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体外循环、系统性红斑狼疮;

3.血小板消耗过多: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家族性血小板减少;

4.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灰色血小板综合征异常等。

血小板增加可见于

1.骨髓增殖性疾病:原发性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纤维化早期;

2.急性反应: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感染、脾切除术后。

说明

血小板一天内的变动可相差 6%—10%;静脉血比毛细血管高 10%左右;剧烈运动和冬季数量增高;月经时减少,月经后逐渐增高;高山居民可有生理性血小板增高。

血糖类检验血清葡萄糖(GLU)

正常参考值

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 mmol/L(70—110 mg/gl)

临床意义

血糖升高

1.生理性或暂时性:常在餐后 1~2 小时或注射葡萄糖后,或情绪紧张时,或注射肾上腺素后血糖会暂时性升高。

2.高血糖的病变:糖尿病、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

3.颅脑病变:颅脑外伤、脑膜炎等。

4.机体脱水:如呕吐、腹泻、发热等。

血糖降低

1.生理性或暂时性:如饥饿或剧烈运动后,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

2.低血糖病变:胰岛 p—细胞瘤、垂体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减(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各种实验室检查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编辑本段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1、收集尿液的时间:任何时间排出尿都可以做常规化验检查。一般肾病病人为观察前后结果则规定一律采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检。 2、药物会影响检查结果: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再做尿常规检查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3、尿标本必须新鲜:尿液停放几小时后,白细胞即可破坏而脓尿消失,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有什么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4、尿标本必须清洁:男性患者不要混入前列腺液等。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应使用清洁容器装取尿液,如医院提供的清洁尿杯。 5、有些病症需多次检查:尿路感染者脓尿常呈间歇性,故宜多次反复检查才能下结论。 对于尿路出现异常的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最好的检验方法,方便又快捷。需要注意的是,做尿常规检查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才能获得最准确的结果。 编辑本段解读报告注意事项 1、如果尿液在膀胱内储存时间过长,中性粒细胞可能破坏,释放酯酶到尿中,导致尿干化学检查结果白细胞阳性,而显微镜检查则为阴性,此种情况应以干化学分析仪检查结果为准。 2、肾移植患者排异反应可导致尿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无酯酶,干化

学分析为白细胞阴性,而显微镜检查则有白细胞,应以显微镜检查为准。 3、肾脏疾病尿中红细胞常被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因此显微镜检查可无红细胞存在,而干化学分析血红蛋白(隐血)呈阳性,此时将标本加热煮沸1min,冷却后再测,如隐血仍未阳性,此应以后者结果为准。 4、如果镜下发现红细胞,而尿液干化学分析隐血阴性,如果蒸馏水破坏试验阳性,则可能为维生素C等还原性物质的干扰而成假阴性,或者是试纸失效,应以镜下结果为准。[2] 贫血的临床分级——内科护理学 二、生化检查

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一、血、尿、粪常规 (一)血常规 1.红细胞(RBC) 参考值 成年男性:(4.0~5.5)×1012/L 成年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增加:新生儿、高原居民。减少:生理性贫血,如妊娠后期和某些年老者。(2)病理性变化增加:相对增加:各种原因的脱水造成血液浓缩;绝对增加:先天性发绀性心脏病和肺心病代偿性红细胞增加;真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减少:病理性贫血,如造血不良(再障),过度破坏(溶贫)和各种原因的失血。 2.血红蛋白(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l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临床意义 见红细胞计数。 3.血细胞比容(HCT) 参考值 男性:40%~50% 女性:37%~48% 临床意义 增加:见于大面积烧伤和脱水患者。减少:见于贫血患者。 4.白细胞(WBC) 参考值 (1)白细胞计数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 (2)白细胞分类(DC)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 嗜酸性粒细胞:0.5%~5% 嗜碱粒性细胞:O%~1%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3%~8%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50%~70%,临床上大多数白细胞的总数变化实际反应中性粒细胞的增高或降低。生理性变化:一般为增多,见于新生儿和妊娠晚期。 病理性变化:增加:急性感染、急性创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和白血病。减少:某些感染(如伤寒或某些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理化因素的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2)淋巴细胞增多: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 结核、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主要见于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急性传染病(除猩红热外)、慢性粒 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伤寒和副伤寒、术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较少,可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5)单核细胞增多:某些感染(结核、伤寒、疟疾、心内膜炎)、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5.血小板(PLT) 参考值 (100~300)×109/L 临床意义 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大出血和术后、脾切除术后(一时性)。 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如白血病和再障、血小板破坏过度,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小板消耗过多,如 DIC。 (二)尿常规 1.酸碱度(pH) 参考值 5~8 临床意义 pH 增高:呼吸性碱中毒、胃酸丢失、服用重碳酸、尿路感染。pH 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2.比重(SG) 参考值 1.015~1.025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高热和脱水等血浆浓缩情况、尿中含造影剂或葡萄糖。降低:临床意义更明显,见于由于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造成的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尿崩症。 糖尿病和尿崩症均有尿量增加,但前者尿比重升高,后者降低,以之区别。 3.尿蛋白(Pro)定性定量试验 参考值 Pro 定性阴性(neg),Pro 定量≤O.15g/24h 临床意义 (1)功能性蛋白尿如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等。 (2)体位性(直立性的)蛋白尿以青少年多见。 (3)病理性蛋白尿溢出性:如本周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肾性:如肾小球和肾小管疾病(炎症、血管病变、中毒等)。肾后性:如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炎症,肿瘤、结石等。 4.葡萄糖(Glu) 参考值 定性:阴性(neg)、糖定量:<2.8mmol/24 小时(0.5g/24 小时) 临床意义 (1)血糖增高性尿糖饮食性尿糖(一次大量摄取糖类)、持续性尿糖(如糖尿病)、其他原因,包括甲亢、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 (2)血糖正常性尿糖,如家族性尿糖。 5.酮体(Ket) 参考值 阴性(neg) 临床意义 下列情况下酮体阳性: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非糖尿病酮症,如感染、饥饿、禁食过久; (3)中毒; (4)服用某些降糖药物,如降糖灵。 需要注意的是尿化学方法不能检测β -羟丁酸,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由于酮体主要以β -羟丁

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结果评价和期间核查结果判定方法

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结果评价和期间核查结果判定方法 1.目的 为了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满足《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之规定,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2.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中心内参加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结果的评价和运行检查的结果判定。 3.内容 3.1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的评价方法 3.1.1比对结果n E 值的计算 222 11 2U U x x E n +-= 式中:n E —结果判定值;1x —本实验室测量结果;2x —比对实验室测量结果;1U —本实验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2U —比对实验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3.1.2比对结果n E 值的判定 若n E ≤1,则说明本实验室测量能力验证属满意结果; 若n E >1,则说明本实验室测量能力验证属可疑结果;需查找原因,重新进行能力验证;必须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查找原因,重新进行能力验证。填写《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评审报告》交质量组保存。 3.2实验室内运行检查结果的判定 3.2.1使用参考标准进行运行检查时的结果判定为: 12Re 2≤+-=f Lab n U U X x E 式中:n E —结果判定值;x —测量值;X —标准值;Lab U —实验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f U Re —参考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 若n E ≤1,则说明本实验室测量设备状态水平良好;

若n E >1,则说明本实验室测量设备可能存在问题;需查找原因,重新核查。 4.2.2 使用留样再测的方法进行运行检查时的结果判定为: 1221 2≤-=U x x E n 式中:n E —结果判定值;2x —留样的测量值;1x —上一次测量值;U —实验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若n E ≤1,则说明本实验室测量设备状态水平良好; 若n E >1,则说明本实验室测量设备可能存在问题;需查找原因,重新核查;必须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查找原因,重新进行能力验证。填写《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分析报告》交质量部保存。 4.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的评价 对参加国家认可委组织的能力验证,可以根据收到认可委验证计划报告,填写《实验室比对或能力验证分析报告》交质量部保存。若出现比对结果不符合,必须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查找原因。 5.考核 参加国家认可委组织的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出现的不符合项,按照本中心有关规定对相关的检测/校准人员进行考核。

错配修复蛋白IHC结果判读介绍

错配修复蛋白IHC结果判读介绍 MMR4个主要蛋白中任意一个或多个表达缺陷时,判读为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陷(dMMR),若4个蛋白均表达正常,则判读为错配修复表达正常(pMMR) 随着药物临床实验的进展,适用于免疫治疗的癌症范围正在不断增加,错配修复的检测也变得越来越普遍。MMR功能缺失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来进行评估,本文介绍一些错配修复蛋白免疫组化中的异常表达模式及结果解释中常遇到的一些挑战。 错配修复蛋白免疫组化常见表达模式 一 正常MMR蛋白表达 图1,结直肠癌:MLH-1、MSH-2、MSH-6和PMS-2均有核表达(仅显示MLH-1)。肿瘤细胞及间质(图1A)、非肿瘤性大肠上皮(图1B)和淋巴结节的生发中心(图1C),后两种为阳性对照组织。 MMR蛋白在肿瘤细胞内的表达通常比在许多内部阳性对照细胞中更强烈——尽管染色强度在不同实验室甚至不同染色之间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二 异常MMR蛋白表达 图2,结肠直肠癌:图2A是HE染色,图2B和图2C分别是MLH1及PMS2免疫组化染色。腺癌细胞MLH1和PMS2的核表达缺失,MSH2和MSH6正常核表达。 结果解释:该表达谱与MLH-1失活或该基因内存在突变相一致。 MLH-1和PMS-2核表达缺失是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中最常见的MMR异常表达模式。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MLH-1失活(更常见)或

突变(不常见)造成的。需要转诊进行临床遗传学评估。 三 MMR蛋白表达区域缺失 图3,转移性乳腺癌:MLH-1和PMS-2核表达的区域缺失(图3B和3C)。内部阳性对照表达,MSH-2和MSH-6核表达(未显示)。 结果解释:这种模式与MLH-1和PMS-2的克隆缺失相一致,可能是由于MLH-1中存在一个体细胞突变。因此,不需要转诊进行临床遗传学评估。

(完整版)仪器期间核查的9种方法及结果判断

仪器期间核查的9种方法及结果判断 1、传递测量法 当对计量标准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内具备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则可方便地用其对被核查计量标准的功能和范围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可认为核查通过。 当对其他测量设备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具备更高准确度等级的同类测量设备或可以测量同类参数的设备,当这类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不超过被核查设备不确定度的的1/3时,则可以用其对被核查设备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认为核查通过。 当测量设备属于标准信号源时,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2、多台套设备比对法 当实验室没有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或其它测量设备,但具有多台套同类的具有相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时,可以采用这一方法。 首先用被核查的测量设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为y 1 。然后用其它几台设 备分别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分别为y 2、y 3……y n ,计算y 1、y 2、y 3……y n 的平均值为()n y y y n x +++=Λ211,则当U n n y y i 1+≤-时,认为核查结果满意,式中U 为用被核查设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时的扩展不确定度。 3、两台套设备比对法 当实验室只有两台套同类测量设备时,可用它们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分别为y 1、y 2。假如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U 1、U 2,则当满足: 21 2212U U y y +≤- 认为核查结果满意。 若这两台套设备是溯源到同一计量标准,它们之间具有相关性,在评定不确定度时应予考虑。 4、标准物质法 当实验室具有被核查设备的标准物质时,可用标准物质作为核查标准。若用标准物质去检查被核查设备的参数,得到的测量值为,判别准则为: 1≤? -Y y 式中:y ——测量值; Y ——标准物质标准值; △——被核查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 用于期间核查的标准物质应能溯源至SI ,或是在有效期内的有证标准物质。当无标准物质时,可用已经过定值的标准溶液对测量设备进行核查。如pH 计、离子计、电导仪等可用定值溶液进行核查。 5、留样再测法 当测量设备经检定或校准得到其性能数据后,立即用其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把得到的测量值 值y 1作为参考值。这时的核查标准可以是测量设备,也可以是实物样品。然后在规定条 件下保存好该核查标准,并尽可能不作为他用。在规定或计划的核查频次上,用测量设备分别对该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y 2、y 3……y n 。判别准则为: U y y 212≤-……U y y 213≤-…………U y y n 21≤- 式中:U ——扣除由系统效应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后的扩展不确定度。 6、实物样件检查法

检验科中的质控数据分析与判读

检验科中的质控数据分析与判读在医疗实验室中,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质控数据的分析与判读是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可以帮助实验室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患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一、质控数据分析 质控数据分析是通过对质控样品进行测试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判断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以下是质控数据分析的几个重要步骤: 1. 数据收集:实验室将每个批次的质控样品的测定结果记录下来,包括样品编号、测定值等信息。这些数据将用于后续的统计分析。 2. 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质控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便于后续的分析。可以按照样品批次、测定项目等进行分类整理。 3. 数据统计:对质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质控样品的测定结果的分布情况和稳定性。 4. 数据比较:将当前批次的质控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可以比较平均值、标准差等指标,以判断当前批次的质控结果是否与以往批次存在显著差异。

5. 异常值分析:对于异常的质控数据,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 异常的原因。可能的原因包括仪器故障、试剂问题等。只有排除异常 的原因,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质控数据判读 质控数据的判读是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对质控数据进行判断和评价,以确定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情况。以下是质控数据判读的几个要点: 1. 合格范围:根据实验室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质控样品的合格范围。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确定平均值加减两倍 标准差的范围作为合格范围。 2. 质控结果评价:将当前批次的质控数据与合格范围进行比较,判 断质控结果的好坏。如果所有的质控结果都在合格范围内,说明质控 工作良好;如果有部分结果超出了合格范围,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异常 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3. 质控趋势分析:除了单次质控结果的判读外,还需要进行质控趋 势分析。通过将连续的质控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质控结果是否呈现出 稳定的趋势。如果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质控工作稳定;如果 趋势呈现出逐渐增大或递减的情况,可能需要调整实验室的检测方法 或操作流程。 4. 质控图形分析:除了数值分析外,质控数据还可以通过绘制质控 图形进行分析。常用的质控图形包括西格玛值图、质控平均值图等。 通过观察这些图形,可以直观地判断质控结果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

辅助检查判读评分

辅助检查判读评分 在医疗诊断过程中,辅助检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手段,医生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下是辅助检查判读评分的详细介绍: 1.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标本进行化验,以获取有关疾病的信息。判读评分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范围,以及与患者临床表现的符合程度。 2.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CT、MRI等,通过影像的呈现来观察患者体内结构的变化。判读评分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是否显示异常,如病灶大小、位置、形态等。 3.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用于监测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法。判读评分根据心电图波形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梗死等异常表现。 4. 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观察,对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判读评分依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如细胞形态、排列方式等,以及是否出现恶性病变。 5. 内窥镜检查: 内窥镜检查是通过插入患者体内的细长管状仪器,观察患者体内腔道的病变情况。判读评分依据内窥镜下观察到的病变范围、形态以及是

否伴有出血、狭窄等并发症。 6. 功能学检查: 功能学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听力检查、神经功能检查等,用于评估器官或系统的功能状态。判读评分依据功能学检查结果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提示有器官功能衰退或障碍。 7. 其他特殊检查: 除上述检查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检查手段,如基因检测、免疫学检测等。判读评分根据这些特殊检查结果是否提示有特定疾病的风险或病因。 在辅助检查判读评分过程中,医生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对各项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得出准确的诊断结论。

比对试验结果评定方法

比对试验结果评定方法 一、 比对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1、 实验室间比对:采用各个参加实验室分别测试同一个肓样的某个量值来实 现的,对肓样的要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空间变化稳定性要好,确保各实验室测试结果期的差异中尽可能不包含肓样变化的影响。比对可以是双边的可以是多边的,除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能力验证组织外,一般进行实验室间的比对,在选择比对的实验室中尽能包含其测量不确定度明显低于3倍或3倍以上,比对也可在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测量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的实验室间进行。 2、 不同人员之间的比对试验: 采用比对样品稳定,具有足够的分辨力;用同一台仪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测试。 留样再试的物品,要求存留试样性能稳定,具有足够的分辨力,前后两次采用相同测量方法、测量设备、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两次测量期间相隔在一个月以上。 二、 比对结果的评定方法(计算比率值Ea 来进行评定) 1、 参加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可参照能力验证结果的评定方法: 22| |R L R L n U U X X E +-= (1) 其中,X L ——本实验室测量值; X R ——指定实验室测量值; U L ——本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置信水平95%); U R ——指定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置信水平95%)。 2、如果参加比对实验室中不包含指定实验室,比对双方的测量不确定度相同或基本

相同,设比对双方的不确定度均为U ,这时如只找到一个实验室进行对比,则: U Y Y E R L n 2| |-= (2) 其中,Y L ——本实验室测量值; Y R ——另一实验室测量值; 如找到了多个实验室参加比对,则: U n n Y Y E R L n 1 ||--= (3) 其中,R Y 为多个实验室测量值(包括本实验室的测量值)的平均值,n 为包括本实验室在内的参加实验室的个数。 3、本实验室不同人员之间或留样在再试的比对试验则: U X X E n 2| |21-= (4) 其中,X 1——第一组人员的测量值; X 2——第二组人员的测量值。 4、当产品标准或试验方法标准由规定人员之间或实验室间的实验允差值时,设标准规定的允差值为W ,则: W X X E R L n | |-= …………………………(5) 5、如参加比对的实验室(含本实验室不同人员之间或留样再试的比对试验)给不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只能给出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即测量仪器经检定合格的准确度指标)而且其最大允许误差相同或基本相同(设为±△),这时上述公式中的U 可以用2(△/3)代替〉。 三、比对结果评价和应用 1、接受准则:E n ≤0.7,表明测量结果满意,可以接受;

实验室检验结果的表述

检验结果的表述 1.检验结果的表示:检验结果常以被测组分在样品中存在的含量形式表示。检验中被测组分含量的表示常用质量分数。 2.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定量分析中的准确性是指实验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符合的程度,实验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越小,则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越高。真实值因无法测得,要用多次测定值的平均值表示。 精密度是指几次测定结果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各次测定值之间越接近,则,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越高。精密度通常用偏差表示,偏差小表示方法稳定、重现性好、精密度高。 3.数据处理(GB) 3.1 有效数字是只能测得的数字,即所有的准确数字再加一位不定数字。所以在分析数据的记录计算和报告时,要注意有效数字,不能在小数点后随意增加或减少位数。 有效数字:理化检验中直接或间接测量的量,一般都用数字表示,但它与数学中的“数”不同,是表示量度的近似值。在测量值中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如0.0123; 0.1002;1.00120;1.230000; 记录的检验数据值保留一位可疑数据,在报告中只能报告到可疑的那位,不能列出后面无意义的数字。如滴定管读数与移液管的读数等。 除有特殊规定外,一般可疑数表示末位1个单位的误差; 复杂运算时,其中间过程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最后结果需取应有的位数;3.2 数字修约规则:

在数据处理中常遇到一些准确度不相等的数值,此时要按一定的规则进行修约。 ①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位数字小于5(不含5)时,则舍弃。例18.2323修约到一位,修约后为18.2; ②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位数字大于5(不含5)时,则进一。例18.2723修约到一位,修约后为18.3。 ③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位数字等于5,其右边的数字并非全部是零时,则进一。例18.65003修约到一位,修约后为18.7。 ④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位数字等于5,其右边的数字全部是零时,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若为奇数则进一,若为偶数(含0)则不进。 例18.5500修约到一位,修约后为18.6。 例18.6500修约到一位,修约后为18.6。 例18.0500修约到一位,修约后为18.0。 ⑤拟舍弃的数字,若为两位以上数字时不得连续进行多次修约,应根据所拟舍弃的数字中左边第一位数字的大小,按上述规则一次修约出结果: 例18.14546修约到一位,正确修约后为18.1。 不正确的修约为: 修约前一次修约、二次修约、三次修约、四次修约 18.14546、18.1455、18.146、18.15、18.2 1.549 1.55 1.6 3.3 有效数字的运算:在进行分析结果的计算时,必须遵守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保留有效位数才能使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临床常用检验的的结果判读

临床常用检验的的结果判读临床常用检验的结果判读 临床常用检验是医生评估疾病状态和制定治疗计划所必需的重要工具。然而,正确解读检验结果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临床检验及其结果的判读方法,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结果。 1. 血液检验 血液检验是评估人体器官功能、健康状况和炎症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血液检验项目及其结果的判读方法: 1.1 血红蛋白 (Hb):血红蛋白水平反映了患者的贫血程度。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水平应在130-170 g/L范围内,正常成年女性的应在120-150 g/L范围内。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 1.2 白细胞计数 (WBC):白细胞计数衡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反应。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应在4-11 × 10^9/L范围内。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存在感染或炎症。 1.3 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计数反映了血液凝血功能的状态。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50-450×10^9/L。较低的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易出血,而较高的计数可能增加血栓风险。 2. 尿液检验

尿液检验通常用于评估肾功能、排泄功能和泌尿系统疾病。以下是 一些常见尿液检验项目及其结果的判读方法: 2.1 尿比重:尿比重反映了尿液的浓稠程度和肾脏浓缩功能。正常 尿比重应在1.010-1.025范围内,较高的尿比重可能表示脱水。 2.2 尿蛋白:尿蛋白测定是评估肾脏功能和尿路疾病的重要指标。 正常尿中蛋白的浓度应该很低或者不可检测。如果尿液中存在大量蛋白,可能暗示肾脏损伤或其他疾病。 2.3 尿培养:尿培养是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一种常用方法。如果尿培养结果显示细菌种类和数量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是尿路 感染的指标。 3.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关于人体器官结构、大小和功能的详细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见影像学检查及其结果的判读方法: 3.1 X射线:X射线照片提供了关于骨骼和某些软组织结构的信息。医生将评估骨骼的形态、大小和任何异常,例如骨折或骨质疏松。 3.2 CT扫描:CT扫描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生成详细的断层 图像。医生通过CT扫描评估器官的解剖结构、大小和任何异常,例如肿瘤或感染。 3.3 MRI扫描:MRI扫描使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详细的 图像。医生通过MRI扫描评估脑部、脊髓、关节和其他器官的解剖结构、血流和任何异常。

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真题精选

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真题精选 [填空题] 1简述痰液检验-显微镜检查 参考答案: 1.细胞【参考值】正常人痰液有少量柱状上皮细胞及白细胞。无红细胞及心力衰竭细胞。【临床意义】(1)红细胞增多为血性痰,常见于肺或气管出血。(2)白细胞增多见于呼吸道炎症。(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肺吸虫病等。(4)柱状上皮细胞见于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5)心力衰竭细胞见于肺炎、心力衰竭、肺栓塞等。 2.寄生虫和细菌【参考值】正常人痰液无寄生虫卵及致病菌。【临床意义】(1)痰液中有肺吸虫卵及蛔虫蚴、钩虫蚴,可分别诊断为肺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2)有肺炎双球菌可诊断为肺炎;有放线菌块可诊断为放线菌病。 [填空题] 2简述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 参考答案: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包括抗-HBc总抗体和抗-HBcIgM抗体)。 【参考值】 均为阴性。 见表10-1 [填空题] 3简述心肌坏死标志物 参考答案:一、肌酸激酶(CK)【参考值】男性:38~174U/L。女性:26~140U/L。【临床意义】(1)增高①急性心肌梗死CK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指标之一。在发病3~8h明显增高,峰值在10~36h,3~4天恢复正常。②心肌炎和肌肉疾病心肌炎和各种肌肉疾病,如多发性肌炎、横纹肌溶解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时明显增高。③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出现再灌注,导致CK活性增高,使峰值时间提前。④手术心脏手术或非心脏手术后均可导致CK升高。(2)降低见于长期卧床、甲亢、激素治疗等。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参考值】<5%。【临床意义】CK-MB增高见于如下疾病。①急性心肌梗死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CK,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一般在发病后3~8h明显增高,9~30h达高峰,48~72h恢复正常。②其他心肌损伤见于心绞痛、心包炎、慢性心房颤动、安装起

试验室检查正常值大全

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正常值 (一)血常规 红细胞(RBC)成年男性:(4.0〜5.5)X1012/L 成年女性:(3.5〜5.0)X1012 /L 新生儿:(6.0〜7.0)X1012/L 血红蛋白(Hb)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l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白细胞(WBC)成人:(4.0〜10.0)X109/L;新生儿:(15.0〜20.0)X109 /L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 嗜酸性粒细胞:0.5%〜5% 嗜碱粒性细胞:0%〜1%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3%〜8% 血小板(PLT)(100〜300)X109 /L (二)尿常规 1.酸碱度(pH) 5〜8 2.比重(SG) 1.015〜1.025 3.尿蛋白(Pro)定性定量试验Pro定性:阴性(neg) , Pro定量WO.15g / 24h 4.葡萄糖(Glu)定性:阴性(neg)、糖定量:<2.8mmol / 24小时(0.5g / 24小时) 5.酮体(Ket)阴性(neg) 6.胆红素(Bil)和尿胆原(Ubg)均为阴性(neg) 7.亚硝酸盐(Nit)阴性(neg) 8.白细胞(Leu)<25/ul 9.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潜血试验)(Ery或OB) Wl0/ul 10.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HP (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HP (每高倍镜视野)(三)粪常规 1.颜色黄褐色成型便 2.镜检 (1)白细胞:正常粪便不见或偶见;(2)红细胞:正常粪便无红细胞;(3)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肠球菌;(4)虫卵。 3.粪便潜血试验(occult blood test, OBT)正常粪便OBT阴性。 (四)痰液检验 一般性状检查正常人痰液呈无色或灰白色。 化脓性感染时呈黄色; 绿脓杆菌感染时呈黄绿色; 大叶性肺炎时呈铁锈色; 急性左心衰时呈粉红色泡沫样痰;

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三大常规检查 血常规: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参考值: 红细胞计数(RBC)M:4.0~5.51012/L ;F:3.5~5.01012/L 红细胞压积(HCT)M:0.4~0.5 ;F:0.37~0.48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2~94 fl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15.0% 血红蛋白(HGB)M:120~160 g/L ;F:110~150 g/L ;B:170~190 g/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6~32 pg 平均红细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 g/L 血红蛋白分布宽度(HDW)24~34 g/L 红细胞 1.红细胞生理性变化:新生儿,体力劳动者,登山运动员、高山地区居民红细胞增多;妊娠中后期、6个月至2岁婴幼儿、部分老年人红细胞减少。 2.红细胞病理性增高: (1)相对增加,如脱水、血液浓缩; (2)绝对增加,如慢性肺心病、某些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如造血系统增殖性疾病。 3.红细胞病理性减少: (1)造血不良,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2)红细胞过度破坏,如红细胞膜异常、血红蛋白含量异常、免疫性溶血、病毒、细菌感染、药物破坏等。 (3)失血,如急性失血性贫血 4.医学决定性水平 (1)6.8×10^ 12/L 高于此值之上考虑红细胞增多症。 (2)3.5×10^ 12/L 为诊断贫血的界限,应寻找原因。 (3)1.5×10^ 12/L 考虑输血的决定性水平 血红蛋白 1.血红蛋白含量生理性增高: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2.血红蛋白含量生理性降低:3个月起到15岁以前的儿童、妊娠的中后期、老年人等。 3.血红蛋白含量病理性增高: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等引起的血液浓缩者;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组织缺氧患者;肾癌,肝细胞癌等癌症患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等。 4.血红蛋白含量病理性减少:再障、白血病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者;炎症、恶性肿瘤、尿毒症等慢性疾病患者;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造成的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红细胞破坏过多者;急性、慢性失血者。

实验室检验结果判读

实验室检验结果判读 一、血常规检测 血红蛋白(Hb)测定和红细胞(RBC)计数 1.参考值 血红蛋白: 男:120~160g/L;女: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红细胞计数: 男:4.0~5.5×1012/L;女: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2.临床意义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①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②绝对性增多:见于胎儿及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严重的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①生理性减少: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部分老年人和妊娠中、晚期; ②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但高于90g/L; 中度:60~90g/L; 重度:30~60g/L; 极重度:低于30g/L。 2.白细胞(WBC)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总数:成人(4~10)×109/L; 分类计数(109/L): 中性杆状核:0.04~0.5; 中性分叶核:2~7; 嗜酸性粒细胞:0.05~0.5; 嗜碱性粒细胞:0~0.1; 淋巴细胞:0.8~4;

单核细胞:0.12~0.8。 2.临床意义 (1)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2)中性粒细胞: ①中性粒细胞增多:在生理情况下,下午较早晨为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升高。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 ②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及化学因素损伤、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淋巴细胞: ①淋巴细胞增多:儿童期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 ②淋巴细胞减少: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放射线损伤、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4)嗜酸性粒细胞: 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猩红热、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等; ②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 (5)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传染病(水痘、流感、天花、结核)等。 (6)单核细胞增多:婴幼儿及儿童单核细胞生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见于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活动性肺结核、血液病等。 3.血小板计数(PC或Plt) 【参考值】(100~300)×109/L。 【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可见于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等疾病。 (2)血小板增多:可见于骨髄增殖性疾病以及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 二、尿常规检测 (一)一般性状检查 1.尿量 【参考值】1000~2000mL/24h 【临床意义】 尿量增多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称为多尿。 ①暂时性多尿:可见于水摄入过多、应用利尿剂等; ②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等;

实验室结果判读

一、血、尿、粪常规 1.血常规 (1)红细胞(RBC)【参考值】 成年男性:(4.5~5.5)×1012/L 成年女性:(4.0~5.0)×101/L 新生儿:(6.0~7.0)×1012/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增加:新生儿、高原居民。减少:生理性贫血,如妊娠后期和某些年老者。 (2)病理性变化增加:相对增加:各种原因的脱水造成血液浓缩;绝对增加:先天性发绀性心脏病和肺心病代偿性红细胞增加;真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减少:病理性贫血,如造血不良(再障),过度破坏(溶贫)和各种原因的失血。 2.血红蛋白(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临床意义】 见红细胞计数。 3.血细胞比容(HCT) 【参考值】 男性:40%~50%女性:35%~45% 【临床意义】 增加:见于大面积烧伤和脱水患者。减少:见于贫血患者。 4.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参考值】 82~95fl(1L=1015 fl)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参考值】 27~31pg(1g=1012 pg)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参考值】 320~360g/L 【临床意义】 MCV、MCH和MCHC三项指标主要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见表。

7.红细胞体积分别宽度(RDW) 【参考值】 <15% 【临床意义】 RDW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即大小不等性)的参数,增大时有临床意义,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 8.白细胞(WBC) 【参考值】 (1)(1)白细胞计数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 (2)(2)白细胞分类(DC)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粒性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临床上大多数白细胞的总数变化实际反应中性粒细胞的增高或降低。生理性变化:一般为增多,见于新生儿和妊娠晚期。病理性变化:增加:急性感染、急性创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和白血病。减少:某些感染(如伤寒或某些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理化因素的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 (2)淋巴细胞增多: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主要见于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急性传染病(除猩红热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伤寒和副伤寒、术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较少,可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5)单核细胞增多:某些感染(结核、伤寒、疟疾、心内膜炎)、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9.血小板(PLT) 【参考值】 (100~300)×109/L 【临床意义】 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大出血和术后、脾切除术后(一时性)。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如白血病和再障、血小板破坏过度,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小板消耗过多,如DIC。 10.血小板比积(PCT) 【参考值】 0.1%~0.28% 【临床意义】

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血液检查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执业医师辅助检查——试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实用文案 辅助检查一一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血常规 〔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 健康人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参考值 人群血红蛋白〔g/L〕红细胞数〔X10c/L〕 成年男性120〜160 4.0-5.5 成年女性110〜1505〜5.0 新生儿1TO〜220 6.0~匕0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 症、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绝对性增多见于: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如高原居民、慢性缺氧性心肺疾病、异 常血红蛋白病、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肾盂积水、多囊肾等;②真性红细 胞增多症.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15岁以前儿童、局部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可出现生理性 减少,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贫血诊断标准 WHO标准中国标准 成年男性〔曲〕<130g/l<120g/L 成年文性〔曲〕<120g/L<110e/L 孕妇〔Hb〕<110g/L<100gA 3.红细胞形态改变贫血的形态分类 MCV(fl)MCH Cpg)MCHC(%) 正细胞性80〜10027~3232-36急性失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大细胞性>100>3232〜36巨幼细胞贫血 低色素小<80<2?<32缺铁性贫血,铁粒出细胞性贫血细胞性海洋性贫血

MCV平均红细胞容积;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C¥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二〕白细胞 【参考值】成人〔4〜10〕X109/L 各种白细胞正常百分数和绝对值 细胞类型百分数〔%〕绝对值(Xio'/t)中性粒细胞 杆状核0〜50.04-0.05 分叶核50〜TO2^7 嗜酸性粒细胞0.05—0.5 嗜碱性粒细胞.〜1Of1 淋巴细胞20—40o.a〜4 单核细胞3〜80.12~0.8 标准文档实用文案 【临床意义】 1.白细胞总数小于4X109/L为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 2.0X109/L 为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 胞绝对值小于0.5X109/L为粒细胞缺乏症. 2.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 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PNH物理化学因素损伤、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核左移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响. 核右移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 中性粒细胞出现中毒性改变见于感染、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等;棒状小体见于急非淋白血病.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猩红热和血液病 〔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