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归纳

常见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归纳

常见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归纳
常见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归纳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归纳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斜面、杠杆、滑轮、滑轮组、轮轴等,这些工具也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

物体重G,拉力F,物体与斜面间摩

擦力f;

物体被抬升h,物体在斜面上移动

距离s物。

无特别说明

(竖直方向)

物体重G,拉力F,动滑轮重G动;

物体被抬升h,绳子自由端移动距

离s;

有n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无特别说明

重、绳与轮之间摩擦

(水平方向)拉力F,物体与平面间摩擦力f;

物体在平面移动距离s物,绳子自由

端移动距离s;

有n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

无特别说明

重、绳与轮之

间摩擦

1 / 2

物体重G,拉力F,物体与斜面间摩擦力f,动滑轮重G动;

物体被抬升h,物体在斜面上移动距离s物,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有n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无特别说明

重、绳与轮之

间摩擦

重、绳与轮之

间摩擦、轮与

斜面之间摩擦

重、所有摩擦

2 / 2

生活当中的简单机械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知道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认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装吊车模型这种常见的机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研究吊车模型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吊车上的简单机械,了解吊车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吊车模型各个部分的正确的安装。 【教具准备】简单机械实验盒生活中的简单机械视频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机械能帮助我们人类从事一些繁重或者简单乏味的体力劳动。在古代劳动人民用简单的机械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世界未解之谜的埃及金字塔等一些建筑,在现代我们借助机械的力量,修建了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蜿蜒盘旋的盘山公路。这些都是人们借助机械完成的。有可能你们觉得这些复杂的机械很神奇,但在你们学习完这章后再回头来思考这个问题,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二、寻找视频当中的简单机械 1.视频当中出现了很多的简单机械,同学们试着找出来我们已经学过的简单机械 2.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把大家的发现记录下来。结合书本完成下面的表格

3.教师小结:一些看似复杂的大型机械都是由我们学过的简单机械组建而成的,其中的工作原理我们也都已经学习过了。例如车把是变形的轮轴,轻轻转动车把,就可以改变吊车行驶的方向。脚蹬子、大腿 与中轴也组成一组轮轴,在脚蹬子上用力时,可以产生很大的力量。车闸应用了杠杆原理,只要稍用力捏闸,就可以产生很大的压力,刹住转动的车轮。车轮也应用了杠杆原理。吊车上还有很多螺丝钉,应用的 是斜面原理。此外,吊车还应用了其他机械原理。有了过些简单机械的配合,吊车才能在路上轻快地行驶,并使人能操纵自如。 三、指导学生认识复杂机械 1.讲述:像吊车这样,把几种简单机械组合起来可以成为复杂机械。复杂机械可以兼有几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可以完成更复杂的工作,有更大的用途。复杂的机械就叫做机器了。 2.认识复杂机器的组成 ⑴教师出示吊车,学生讨论:吊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工作的?各自发挥着怎样的 作用? ⑵教师小结:吊车的各个部分运用的简单机械原理。 吊臂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吊臂的前端是定滑轮吊钩是动滑轮我们摇动的齿轮是一个轮轴的变形。连接吊车的螺丝是斜面的工作原理。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了复杂的机械都是由简单的机械组建而成,那么让 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组建一台吊车模型。 四、带领学生组建吊车模型 先教师示范,讲解各个部分组装要领。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组建吊车模型 四、巩固 学生展示自己的吊车模型。并讲解吊车模型运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 五、布置作业 1、回家研究一下自行车都运用了那些简单机械,并结合我们之前的力学知识,说说那些地方是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 2、有能力的同学运用简单机械原理设计一台复杂的机械,使他能完成某项工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含答案)

机械效率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做功越少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 C.做功越慢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 D.总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2、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也可以省功 B.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D.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3、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动滑轮重1N,小强用6N的拉力F通过该滑轮组匀速拉起重10N的物体,物体沿竖直方向上升0.4m.此过程中,额外功和机械效率分别是() A.0.4J 83.3% B.0.8J 91.7% C.0.8J 83.3% D.0.4J 91.7% 4、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η定、η动、η组(不计绳重和摩擦,设每个滑轮质量相等),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η组<η动<η定 B.η动<η定<η组 C.η定<η动<η组 D.η定<η组<η动 5、小文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同一货物从地面匀速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方法克服重力做功多 B.乙种方法更省力 C.两种方法机械效率相等D.两种情况下,货物机械能都增加

6、如图,已知斜面倾角为30°,斜面高2m。小明沿斜面将重为400N的货物由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用时10s。已知拉力大小为300N,绳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对货物做的有用功是1200J B.小明对绳的拉力的功率是80W C.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6.7% D.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90N 7、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把重力为G=16 N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的拉力F=10 N,则关于该动滑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动滑轮重力为4 N B.使用该动滑轮要费距离 C.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D.提升物体的速度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8、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每一个滑轮重力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9、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共用了10秒,若在此过程中(忽略绳重 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6m B.动滑轮的重是10N C.工人做功的功率是8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10、用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物理)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60N,G2=38N,甲乙两种 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F作用下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A.3N B.6N C.11N D.22N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可知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拉力F=1 n (G+G轮),因为 拉力相同,据此列方程求动滑轮的重力。 【详解】 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分别为:n1=3,n2=2,滑轮的重力相等,设动滑轮的重力 为G轮,不计绳重和摩擦力,则拉力分别为:F1=1 3 (G1+G轮),F2= 1 2 (G2+G轮), 由题知F1=F2,所以1 3 (G1+G轮)= 1 2 (G2+G轮),即: 1 3 (60N+G轮)= 1 2 (38N+G 轮 ), 解答动滑轮的重力:G轮=6N。 故选:B。 2.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吊起一袋沙的过程中,做了300J的有用功,100J的额外功,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A.75% B.66.7% C.33.3% D.25%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人所做的总功为W总=W有+W额=300J+100J=400J,故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300J/400J=75%,故应选A。 【考点定位】机械效率 3.如图为工人用力撬起石头的情景,小亮在图中画出了四个作用于硬棒上的力,其中能正确表示工人左手施力且最省力的是() A.F1B.F2C.F3D.F4 【答案】C 【解析】 解答:因为由图可知,四个力中F3的力臂最长,所以根据杆杆平衡条件可知,最省力的是沿F3方向.故选C. 4.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η甲=η乙,W甲=W乙 B.η甲>η乙,W甲>W乙 C.η甲<η乙,W甲<W乙 D.η甲>η乙,W甲<W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 物体升高的高度和物体重力都相同,根据公式W=Gh可知做的有用功相同;由图可知,动滑轮个数相同,即动滑轮重力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做的额外功 相同.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总功相同,即W甲=W乙.根据η=W W 有 总 可知,机械效

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 知识点突破

物理第十一章延伸 杠杆的定义: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和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 1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 ) 2 )。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 1 )。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 2 一根硬棒成为杠杆的条件: ①要有力的作用 ②能绕某固定点转到 对概念的理解: (1)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在外力的作用下不能变形。例如:撬棒、跷跷板、抽水机、手柄等。 (2)定义中的力,是指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且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但动力和阻力不一定相反。 (3)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而不是平动。 (4)不论动力和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作用于杠杆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5)阻力绕支点转动的方向与动力绕支点转动的方向相反。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 在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几。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1)确定杠杆支点的位置。

(2)分清杠杆受到的动力和阻力,明确其大小和方向,并尽可能地作出力的示意图。 (3)确定每个力的力臂。 (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列出关系式并分析求解。 各类杠杆的特点: 要求最小动力,必须先画出最大动力臂。 1.寻找最大动力臂的方法 (1)当动力作用点确定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线段即为最大动力臂; (2)动力作用点没有规定时,应看杠杆上哪一点离支点最远,则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即为最大动力臂。 2.作最小动力的方法 (1)找到最大动力臂后,过作用点作动力臂的垂线; (2)根据实际,动力能使杠杆沿阻力作用的反方向转动,从而确定动力的方向。 组装滑轮组。口诀:“奇动偶定”。确定好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后,再确定绳子的起始点。 (1)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动滑轮开始,经定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2)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定滑轮开始,经动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在中考中此类问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已知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2)未知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3)根据特定要求绕线确定滑轮组绕线时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最省力”、“人要站在地面上”、“向上拉”等,还要符合一定的物理情景。 轮轴定义: 由两个半径不等的圆柱固定在同一轴线上组成,大的称为轮,小的称为轴。斜面定义: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知道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认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认识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认识一部完整的机器主要由工作部分、动力部分和传递动力部分构成。 教学难点:认识一部完整的机器主要由工作部分、动力部分和传递动力部分构成。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那么自行车是利用怎样的工作原理前进的呢?以前同学们可能觉得很神奇,但在你们学习完这章后再回头来思考这个问题,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二、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机械原理,找找看,我们能在自行车上发现哪些简单机械的应用。 2.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把大家的发现记录下来。 3.教师小结:自行车包含很多简单机械,例如车把是变形的轮轴,轻轻转动车把,就可以改变自行车行驶的方向。脚蹬子、大腿与中轴也组成一组轮轴,在脚蹬子上用力时,可以产生很大的力量。车闸应用了杠杆原理,只要稍用力捏闸,就可以产生很大的压力,刹住转动的车轮。车轮也应用了杠杆原理。自行车上还有很多螺丝钉,应用的是斜面原理。此外,自行车还应用了其他机械原理。有了过些简单机械的配合,自行车才能在路上轻快地行驶,并使人能操纵自如。 三、指导学生认识复杂机械 1.讲述:像自行车这样,把几种简单机械组合起来可以成为复杂机械。复杂机械可以兼有几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可以完成更复杂的工作,有更大的用途。复杂的机械就叫做机器了。 2.认识复杂机器的组成 ⑴教师出示自行车,学生讨论:自行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工作的?各自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⑵教师小结:自行车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车轮,通过车轮的转动,使车子前行,这是自行车的工作部分。 第二部分是中轴,当人在脚蹬子上用力时,通过脚蹬子的转动带动中轴转动,脚蹬子的力量通过轮轴装置可以产生较大的力量。这是自行车的动力部分。 第三部分是链条传动,通过它,把来自中轴部分产生的动力传给后轮,后轮转动带动前轮转动,这是自行车的传动部分。 其他的机器也像自行车一样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工作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板书)。三个部分相互配合,才能工作。此外,还有操纵部分,使机器工作、停止等。 四、学生了解其他动力机和传动装置 1.学生了解其他动力机:机器中的动力部分构造也是很复杂的,所以人们又把它们叫做动力机。水轮机、风车是人最早发明的动力机。此外,还有以下几种:蒸汽机:在锅炉里把水烧开,产生高压蒸汽;利用高压蒸汽推动气缸中的活塞,带动轮子转动,产生动力。蒸汽机就是利用蒸汽做动力的。蒸汽轮机:利用高压蒸汽推动叶轮转动,产生动力。火力发电站,就是利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内燃机:使汽油、柴油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压气体,推动气缸内的活塞,带动轮子转动,产生动力。汽车、拖拉机、摩托车、担克、轮船、军舰、小型飞机等,都是用内燃机做动力的。燃气轮机:利用汽油、煤油燃烧时产生的高压气体推动叶轮转动,产生动力。这种动力机多用在飞机上。电动机:利用电和磁的作用使中间的转子飞快转动,产生动力。电动机是现代机器中应用最广泛的动力机,体积小、动力大、操作容易、不污染环境。此外还有火箭发动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还会发明新的动力机。 2.学生了解其他传动装置

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简单机械练习题及答案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车厢绕着点C转动,所以点C为支点; 当物体放在车厢的后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省力,所以选项ABD都不正确,故答案为 C. 2.山区里的挑夫挑着物体上山时,行走的路线呈“S”形,目的是 A.加快上山时的速度 B.省力 C.减小对物体的做功 D.工作中养成的生活习惯 【答案】B 【解析】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 挑物体上山,其实就是斜面的应用,走S形的路线,增加了斜面的长,而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是为了省力. 故选B. 3.用图中装置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手的拉力为60N,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A.16.7% B.20% C.83.3% D.100%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提升重物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则该滑轮为动滑轮; ∴拉力移动的距离s=2h, η=====≈83.3%. 4.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吊起一袋沙的过程中,做了300J的有用功,100J的额外功,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A.75% B.66.7% C.33.3% D.25%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人所做的总功为W总=W有+W额=300J+100J=400J,故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300J/400J=75%,故应选A。 【考点定位】机械效率 5.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G=320N的物体,整个装置静止时,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200N,则动滑轮自身重力是(绳重及摩擦不计) A.120N B.80N C.60N

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简单机械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用镊子夹物品 B .用汽水扳子开瓶盖 C .用手推车推货物 D .用羊角锤起钉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用镊子夹物品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B 、汽水扳子开瓶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 、用手推车推货物,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 、用羊角锤起钉子,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A .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2.如图是抽水马桶水箱进水自动控制的结构原理图,AOB 为一可绕固定点O 转动的轻质杠杆,已知:1:2OA OB =,A 端用细线挂一空心铝球,质量为2.7kg . 当铝球一半体积浸在水中,在B 端施加3.5N 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 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 衡.(33 2.710/kg m ρ=?铝,10/g N kg = )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该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33110m -? B .该铝球的体积为33310m -? C .该铝球受到的浮力为20N D .该铝球受到的浮力为40N 【答案】C 【解析】

根据密度的公式得到铝球实心部分的体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A 端的拉力,铝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减去A 端的拉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得出球的体积,球的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得到空心部分的体积. 【详解】 铝球实心部分的体积:3333 2.71102.710/m kg V m kg m ρ -= = =??实, 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F A × OA=F B ×OB ,2 3.571 A B OB F F N N OA ==?=, 铝球受到的浮力: 2.710/720F G F mg F kg N kg N N =-=-=?-=浮, 铝球排开水的体积:33 3320210110/10/F N V m g kg m N kg ρ-= ==???浮排水, 铝球的体积:3 3 3 3 22210410V V m m --==??=?球排, 则空心部分的体积:4 3 3 3 3 3 410110310V V V m m m ---=-=?-?=?空球实. 【点睛】 本题考查杠杆和浮力的题目,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 3.如图所示,小丽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1, 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2, 机械效率为η2,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 .W 1 = W 2 η1 = η2 B .W 1 = W 2 η1 < η2 C .W 1 < W 2 η1 > η2 D .W 1 > W 2 η1 < η2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由“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可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再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以比较出两种情况的总功大小.然后利用100%W W 有总 η=?即可比较出二者机 械效率的大小.

上海宜川中学附属学校简单机械单元专项训练

上海宜川中学附属学校简单机械单元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用图3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2.下列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B.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D.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3.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200N 的木箱由斜面底端以0.2m/s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重力做功的大小为800J B.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25N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W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4.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支在支架上,OA=20cm,G1为边长是5cm的正方体,G2重为20N,当OC=10cm时,此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现用一水平拉力,使G2以2cm/s 的速度向右匀速速运动,当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0时,经过的时间是( ) A.25s B.30s C.35s D.40s 5.如图所示,边长为a、密度均匀的正方体物块静止于河岸边,在BB′边上施加一个力F 使其绕DD′边转动掉落于河水中,它漂浮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水的密度为ρ,则下列

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块的密度为a h a ρ- () B.物块的重力为(a﹣h)ρga C.物块漂浮在水面时底面受水的压强为ρg(a﹣h) D.为了使物块掉落于河水中,力F至少是 2 2 4 a h a g ρ- () 6.用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物体A,要求滑轮的个数要用完(未画出),实验中,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体A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在1~2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A的重为1500N B.动滑轮的重为400N C.物体A从静止开始上升1s后,拉力的功率为500W D.若将物体A换成重为900N的物体B,则在匀速提升物体B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为75% 7.某同学自制了一架天平,由于制作粗糙,天平两侧长度不同.当将一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时,右侧砝码的质量为m1,恰好平衡;当将该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时,左侧砝码的质量为m2,天平才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应为:() A.B.C.D.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九年级物理 简单机械与机械效率

图 3 图 4 图5 第一部分:杠杆 【考点诊察】 1.下列应用杠杆原理工作的工具中, 费力的是 〔 〕 A .铡刀 B .汽水瓶起盖器的使用 C . 钓鱼杆 D .剪铁皮的剪子 2.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 .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他们的方向不一 定相反 C .支点可以在杠杆的端点,也可以在力的作用线之间 D .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 3.如图3所示。把一把米尺,在O 点支起,两边分别挂相同砝码各4个和2个,下列情况下,哪种情况还能保持平衡( ) A .两边砝码组各向支点处移近一个格 B .两边砝码组各向支点处移远一个格 C .两边钩码组各减少一个钩码 D .两边钩码组各减少一半钩码 4.如图4所示的轻质杠杆OA 上悬挂着一重物G ,O 为支点,在A 端用力使杠杆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 B .沿竖直向上方向用力最小 C .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 D .沿杆OA 方向用力也可以使杠杆平衡 5.图5中,O 为一根轻质杠杆的支点,OA=2m ,OB=2.5m ,A 点处挂着重100N 的物体。若在B 端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使 杠杆在水平位置上保持静止,则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 A .20N ,竖直向上 B .20N ,竖直向下 C .80N ,竖直向上 D .80N ,竖直向下 6、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AO 小于BO .在A 、B 两端悬挂重物G 1和G 2后杠杆平衡.若将G 1和G 2 课题 简单机械与机械效率 学生姓名 年级 日期

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1

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1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 的力F 将重为400N 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提升2m ,则此过程中 A .工人做的有用功为800J B .工人做的总功为500J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D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工人做的有用功: 400N 2m 800J Gh W ==?=有 , A 选项正确。 B .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4m ,工人做的总功: 250N 4m 1000J W Fs ==?=总 , B 选项错误。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00J 80%1000J W W = = =有总 η, C 选项错误。 D .拉力做功的功率: 1000J 100W t 10s W P = ==, D 选项错误。 2.山区里的挑夫挑着物体上山时,行走的路线呈“S”形,目的是 A .加快上山时的速度 B .省力 C .减小对物体的做功 D .工作中养成的生活习惯 【答案】B

【解析】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 挑物体上山,其实就是斜面的应用,走S形的路线,增加了斜面的长,而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是为了省力. 故选B. 3.某商店有一不等臂天平(砝码准确),一顾客要买2kg白糖,营业员先在左盘放一包白糖右盘加1Kg砝码,待天平平衡后;接着又在右盘放一包白糖左盘加1kg砝码,待天平平衡后.然后把两包白糖交给顾客.则两包白糖的总质量 A.等于2Kg B.小于2Kg C.大于2Kg D.无法知道 【答案】C 【解析】 解答:由于天平的两臂不相等,故可设天平左臂长为a,右臂长为b(不妨设a>b),先称得的白糖的实际质量为m1,后称得的白糖的实际质量为m2 由杠杆的平衡原理:bm1=a×1,am2=b×1,解得m1=,m2= 则m1m2=因为(m1+m2)2=因为a≠b,所以(m1+m2)-2>0,即m1+m2>2这样可知称出的白糖质量大于2kg.故选C. 点睛:此题要根据天平的有关知识来解答,即在此题中天平的臂长不等,这是此题的关键. 4.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在使用机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B.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 C.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 D.只有在费力情况时才能省功 【答案】A 【解析】 【详解】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但都不能省功,故A选项正确;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B、C、D选项错误; 5.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G=320N的物体,整个装置静止时,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 F=200N,则动滑轮自身重力是(绳重及摩擦不计)

简单机械集体备课.doc

第13周集体备课 一、授课时间:5月15 日至4月21日第14周 三、教材分析: 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机械。学生对杠杆有一定的直观认识和生活经验,因此对本节的学习较为感兴趣,但学生的认识只限于感性认识,对杠杆的原理则知之甚少,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利用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以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应用实验结论为本节的主线,在探究过程中突破难点。 滑轮是在学习了杠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学习,了解动滑轮、定滑轮的特点及用途。学生对滑轮、斜面、轮轴可能都有所耳闻,但真正对这些简单机械的特点则可能并不了解,而学生大都急切的想了解它们,本节课可用丰富多彩的探究课题,和灵活多样的探究实验来吸引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由的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探究方案,来探究滑轮、斜面和轮轴的特点,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装老师可做适当引到,而对斜面和轮轴的探究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全过程的探究。 学情分析: 优等生:在学习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等生:在学习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和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理解,并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困生:记牢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通过实例和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理解 四、教学目标: 1、了解杠杆的概念及其五要素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3、了解杠杆的分类 4、了解各种类型的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了解滑轮的种类 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了解滑轮组的特点 4、了解轮轴和斜面是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 五、重点、难点: 1.力臂的找法 2、杠杆的平衡条件 3、杠杆的分类及其利用 4、滑轮的实质 5、动、定滑轮的特点及其应用 六、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杠杆的实例(包括应用杠杆的图片、和实例),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器材,。 2、学生准备:复习课本,找出自己对知识体系里边的薄弱环节,及时巩固复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破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七、教学设计: 知识改变命运 1 / 1

【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

【物理】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皮划艇是我国奥运优势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比赛中运动员一手撑住浆柄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手用力划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省力,可将用力划浆的手靠近支点 B .为省力,可将用力划浆的手远离支点 C .为省距离,可将用力划浆的手远离支点 D .将用力划浆的手靠近支点,既能省力又能省距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详解】 运动员一手撑住浆柄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手用力划浆.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可知,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AB .为省力,可将用力划浆的手远离支点,故A 错误,B 正确; CD .为省距离,可将用力划浆的手靠近支点,但费距离,故CD 错误; 2.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沙桶从1楼地面缓慢地提到2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功为W 1,机械效率为1η;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率为W 2,机械效率为2η,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W 1<W 2,η1>η2 B. W 1=W 2,η1<η2 C .W 1>W 2 , 1η<2η D .W 1=W 2 , 1η=2η 【答案】A 【解析】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

功相同;根据η=W W 有 总 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 少,机械效率越高。而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即W1η2.故选C. 3.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一个重为G的物块,不计绳重和摩擦,其机械效率为60%.要使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达到90%,则需要提升重力为G的物块的个数为() A.3 个B.4 个C.5 个D.6 个 【答案】D 【解析】 【详解】 不计绳重和摩擦,,,要使,则 . 4.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60N,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A.60 N B.120 N C.20 N D.180 N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滑轮组的动滑轮绕绳子的段数,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根据得到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详解】 从图中得到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3,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3F=3×60N=180N。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滑轮组的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缠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段数。

整理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

文件编号: 6F -85-92-D4-41 整理人 尼克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代码:00390 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其目标主要定位于既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基本概念,又让学生能初步具备运用理论与概念组织幼儿园科(数)学教育活动的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使学生初步胜任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工作。 二、课程目标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使得考生能够: 1.正确理解科(数)学、科学教育与幼儿科(数)学教育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2.正确把握学前儿童科(数)学教育开展的模式、途径与方法。 3.正确掌握学前儿童科(数)学教育的内容及其核心概念。 4.基于上述内容,可进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之一,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既具有共同点又具有区别点。学生应先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活动设计”等课程,在掌握幼儿园活动教育组织相关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涵、特点;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模式,途径和方法;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及核心概念。 难点:可运用理论与概念进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Ⅱ考核目标 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科学教育、数学教育、探究式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等概念的内涵与特点以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其核心概念,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Ⅱ):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念及理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及核心概念的相关原理,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不同途径与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简单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学前儿童科(数)学教育的相关理论、概念、理念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案例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 综合应用(Ⅳ):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有关学前儿童科(数)学教育的内涵、模式、途径、方法与内容等概念、理论,精选适宜的科学概念设计活动,通过不同途径,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Ⅲ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理解科学与科学教育的内涵,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定义、内涵与特点;理解当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与价值取向;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科学与科学教育 (一)科学的内涵 科学知识、科学活动与过程和科学价值等科学内涵。

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图文稿

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 1.一人站在地面上,要用滑轮组提升重力为G的物体,如图58所示,(1)如要求拉力最小,试在图上画出滑轮组的绕线;(2)忽略滑轮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则拉力F与G的大小关系是______;(3)如在实际情况下,拉力为F‘(F’>F),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2.外力对水泵做了7×105焦耳的总功,水泵把5×103千克的水送到10米高处,计算: (1)水泵完成的有用功是多少 (2)水泵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图59中,一个重量为50牛顿的物体,在F=10牛顿的外力作用下,自底端A匀速运动到顶端B所需要时间为16秒,设斜面的高为12米,机械效率为75%,该物体从A运动到B的速度是多少? 4.如图60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物的质量为36千克,若以0.5米/秒的速度向上拉动绳子自由端,使重物上升2米,求拉力F所做的功和功率( 不计滑轮组的重量及摩擦) 5.水平面上有一重20牛顿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1米/秒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所受摩擦阻力为5牛顿,求拉力在10秒内做的功和功率?6.如图61所示,用滑轮组将重量是120牛顿物体提高2米。求: (1)如不计滑轮组的重量及摩擦,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

(2)弹簧秤的实际读数是50牛顿,总功是多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7.要将货物在1分钟内提高10米,某人的拉力只能达到300牛顿,为了提升货物省力又方便,他利用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如图62)。 (1)在图上画出绳子的绕法。 (2)某人使用该滑轮组,一次最多可提升多少重量的货物 (3)某人在匀速提升货物过程中最大的有用功率是多少? 8.用如图63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当重物升高1米时,绳的自由端拉下4米。 (l)用笔画出此滑轮组绳子的绕法。(2)如果物重2400牛顿,所用拉力是800牛 顿, 那么,拉力做的总功是多少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9.货物重G为400牛顿,沿着长l为4米、高h为2米的斜面。(如图64,由底端匀速推到顶端,如果推力F是250牛顿,求:(1)推力所做的功;(2)有用功;(3)斜面的机械效率。 10.用10千瓦的电动机带动一台水泵给水塔抽水,水塔容积为20米3,水被提升的高度为20米,抽水系统的总效率为50%,问多长时间可以抽满?

六年级科学《简单机械》练习卷(一)

科学《简单机械》练习卷(一)姓名:成绩: 一、填空: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等简单的机械。 2、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绕着转动,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做。杠杆是一种常用的。 3、杠杆的要素有两力:和;三点:、、 ;两臂:和。 4、杠杆的支点越靠近动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杠杆的支点越靠近阻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 5、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了,使用滑轮组既能又能。 6、齿轮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机器都离不开它,使用齿轮可 以,可以,还可以。 7、自行车的动力传递过程: 。 8、杠杆有、、三个点,利用杠杆工作时,在杠杆上用力的点叫,承受主物的点叫,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9、杠杆左边的位置格数与钩码的乘积右边的位置格数与钩码的乘积,这就是,人们正是利用了,制造了天平。 10、在转速均衡的情况下,大齿轮的转速,小齿轮的转速。 11、斜面的作用是省力,斜面的坡度。常见的斜面应用有、、等。 12、支点在杠杆的中央时,既也。 13、自行车发明于,它是靠而运转的交通工具,不 但、而且、。 14、的滑轮称为,它的特点是,而。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它特点是而。为了让两者的优缺点互补,由和 组成了“滑轮组”,它特点是又。滑轮常用于。 15、一些门锁的把手,把手可以带动转轴旋转,起到了大轮子带动小轮子转动的作用,这些轮子就称为。也是一种简单机械。螺丝刀起到。 16、人们常在低处和高处之间设一斜坡,以便把重物从低处移到高处,这个斜坡叫,也是斜面的变形。 17、生活中利用轮轴作用的有:、、等。 18、年发明了木头自行车。

19、利用斜面抬高物体,斜面应选择较的。 20、把一个物体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利用斜面比不利用斜面更。 21、在拧螺丝钉时,螺纹的螺丝钉比螺丝的更费力。 22、轮轴有的作用,在轴粗细相同时,轮子越越。 23、钟表的表针的转动就应用了传动的作用。 24、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通过观察,我们能在自行车上发 现很多的应用。 二、判断题。 1、公园里的跷跷板是省力杠杆。() 2、滑轮也是杠杆。() 3、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4、一对互相咬合的齿轮,大齿轮转动速度快,小齿轮转动速度慢。() 5、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6、尖嘴钳是一种省力杠杆。() 7、使用杠杆时一定省力。() 8、用杠杆撬重物时,人们把力量加在杠杆上,杠杆把力量传到重物上,而撬起了重物。() 9、只要在杠杆两边挂上相同质量的物体,杠杆就能平衡。() 10、运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 11、如果安装滑轮组就能做到省力又可以改变方向。() 12、因为辘轳表面看起来没有轮,所以它不属于轮轴。() 13、齿轮的主要作用是传动作用。() 14、利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 15、选择斜面提升物体高度时,我们应选择粗糙的,这样才不易下滑,更省力。 () 三、选择题 1、将国旗升到旗杆顶端,利用的是() A、斜面 B、杠杆 C、滑轮 2、把同一物体提高到相同高度,使用()最省力。 A B 3、能用较小的力把较重的物体抬高的是() A、省力的杠杆B、省距离的杠杆C、无法判断 4、制造天平利用的原理是() A、滑轮B、杠杆C、斜面 5、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的() A、质量B、长度C、温度 6、使用()一定可以省力。 A、动滑轮B、定滑轮C、斜面D、杠杆 7、使用()能改变力的方向 A、动滑轮B、定滑轮C、斜面D、轮轴

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

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 1.一人站在地面上,要用滑轮组提升重力为G的物体,如图58所示,(1)如要求拉力最小,试在图上画出滑轮组的绕线;(2)忽略滑轮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则拉力F与G的大小关系是______;(3)如在实际情况下,拉力为F‘(F’>F),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2.外力对水泵做了7×105焦耳的总功,水泵把5×103千克的水送到10米高处,计算: (1)水泵完成的有用功是多少? (2)水泵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图59中,一个重量为50牛顿的物体,在F=10牛顿的外力作用下,自底端A匀速运动到顶端B所需要时间为16秒,设斜面的高为12米,机械效率为75%,该物体从A运动到B的速度是多少 4.如图60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物的质量为36千克,若以米/秒的速度 向上拉动绳子自由端,使重物上升2米,求拉力F所做的功和功率(不计 滑轮组的重量及摩擦)

5.水平面上有一重20牛顿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1米/秒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所受摩擦阻力为5牛顿,求拉力在10秒内做的功和功率 6.如图61所示,用滑轮组将重量是120牛顿物体提高2米。求: (1)如不计滑轮组的重量及摩擦,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 (2)弹簧秤的实际读数是50牛顿,总功是多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7.要将货物在1分钟内提高10米,某人的拉力只能达到300牛顿,为了提升货物省力又方便,他利用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如图62)。 (1)在图上画出绳子的绕法。 (2)某人使用该滑轮组,一次最多可提升多少重量的货物? (3)某人在匀速提升货物过程中最大的有用功率是多少

8.用如图63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当重物升高1米时,绳的自由端拉下4米。(l)用笔画出此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2)如果物重2400牛顿,所用拉力是800牛顿, 那么,拉力做的总功是多少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9.货物重G为400牛顿,沿着长l为4米、高h为2米的斜面。(如图64,由底端匀速推到顶端,如果推力F是250牛顿,求:(1)推力所做的功;(2)有用功;(3)斜面的机械效率。 10.用10千瓦的电动机带动一台水泵给水塔抽水,水塔容积为20米3,水被提升的高度为20米,抽水系统的总效率为50%,问多长时间可以抽满 11.搬运工人沿着长4米,高2米的斜面,将质量为100千克的货物由斜面底端匀速推到顶端。(1)如果不考虑斜面摩擦,工人沿斜面方向的推力多大? (2)如果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这时工人沿斜面方向的推力又是多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