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滑模安全技术要求

滑模安全技术要求

滑模安全技术要求
滑模安全技术要求

滑模安全技术要求

参加滑模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其了解本工程滑模施工特点、熟悉本规范的有关条文和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主要施工人员应相对固定。

滑模施工中应经常与当地气象台、站取得联系,遇到雷雨、六级和六级以上大风时,必须停止施工。停工前做好停滑措施,操作平台上人员撤离前,应对设备、工具、零散材料、可移动的铺板等进行整理、固定并作好防护,全部人员撤离后立即切断通向操作平台的供电电源。

滑模操作平台上的施工人员应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及其他不适应高空作业疾病的,不得上操作平台工作。

在施工的建(构)筑物周围必须划出施工危险警戒区。警戒线至建(构)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施工对象高度的1/10,且不小于10CM。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危险警戒线应设置围栏和明显的警戒标志,出入口应设专人警卫并制定警卫制度。

危险警戒区内的建筑物出入口、地面通道及机械操作场所,应搭设高度不低于2.5m的安全防护棚。

滑模工程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上下工作面间,应搭设隔离防护棚。

各种牵拉钢丝绳、滑轮装置、管道、电缆及设备等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制作滑模操作平台的材料应有合格证,其品种、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材料的代用,必须经主管设计人员同意。

滑模操作平台各部件的焊接质量必须经检验合格,符合设计要求。

操作平台及吊脚手架上的铺板必须严密平整、防滑、固定可靠,并不得随意挪动。操作平台的孔洞(如上、下层操作平台的通道孔、梁模滑空部位等)应设盖板封严。

操作平台(包括内外吊脚手)边缘应设钢制防护栏杆,其高度不小于120cm,横挡间距不大于35cm,底部设高度大于18cm的挡板。在防护栏杆外侧应满挂铁丝网或安全网封闭,并应与防护栏杆绑扎牢固。

内部吊脚手架操作面一侧的栏杆与操作面的距离不大于10cm。

操作平台的内外吊脚手应兜底满挂安全网,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得使用破烂变质的安全网,安全网与吊脚手骨架应用铁丝或尼龙绳与网纲等强连接,连接点间距不应大于50cm;

二、对老厂改造工程或在离周围建筑物较近及行人较多的地段施工时,操作平台的外侧吊脚手应加强防护措施;

三、安全网片之间应满足等强连接,连接点间距与网结间距相同。

垂直运输设备的设置、安装、检验及操作等,除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的专业安全技术规程外,尚应符合设备出厂说明中安全技术文件的各项要求。没有上述文件时,应编制该设备安装及操作的安全技术规定。

垂直运输设备安装完毕后,应按出厂说明书要求进行无负荷、静负荷、动负荷试验及安全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试验。

操作垂直运输设备的司机,必须通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禁止无证

人员操作垂直运输设备。

垂直运输设备司机,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操作设备,并有权拒绝任何人指使启动设备。

一、司机与起重物之间视线不清、夜间照明不足,而又无可靠的信号和自动停车、限位等安全装置;

二、设备的传动机构、制动机构、安全保护装置有故障,问题不清,动作不灵;

三、电气设备无接地或接地不良,电气线路有漏电;四、超负荷或超定员;五、无明确统一信号和操作规程。

滑模施工现场的场地和操作平台上应分别设置配电装置,附着在操作平台上的垂直运输设备应有上下两套紧急断电装置。总开头和集中控制开关必须有明显的标志。

操作平台上应设置足够和适用的灭火器以及其他消防设施;操作平台上不应存放易燃物品;使用过的油布、棉纱等应及时回收,妥善保管。

在操作平台上使用明火或进行电(气)焊时,必须采取防火措施,并经专职安全人员确认安全后再进行工作。

工程开始滑升前,应进行全面的技术安全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操作平台系统、模板系统及其连接符合设计要求;

二、液压系统经试验合格;

三、垂直运输机械设备系统及其安全保护装置试车合格;

四、动力及照明用电线路的检查与设备保护接地装置检验合格;

五、通讯联络与信号装置试用合格;

六、安全防护设施符合施工安全技术的要求;

七、防火、避雷、防冻等设施的配备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八、完成职工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及有关人员的考核工作;

九、各项管理制度健全。

操作平台上材料堆放的位置及数量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不用的材料、物件应及时清理运至地面。

模板的滑升必须在施工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液压操作台应由持证人员操作。

初滑阶段,必须对滑模装置和混凝土的凝结状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每作业班应设专人负责检查混凝土的出模强度,混凝土模强度应不低于0.2MPa(2kgf/cm^2)。当出模混凝土发生流淌或局部坍落现象时,应立即停滑处理。

每作业班的施工指挥人员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控制滑升速度,严禁随意超速滑升。

滑升过程中操作平台应保持基本水平,各千斤顶的相对高差不得大于40mm。相邻两个提升架上千斤顶的相对标高差不得大于20mm。

滑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结构的偏移和扭转。纠偏、纠扭操作,应在当班施工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下,按施工组织设计预定的方法并徐缓进行。

当采用倾斜操作平台纠偏方法时,操作平台的倾斜度应控制在1%以内。

当圆形筒壁结构发生扭转时,任意3m高度上的相对扭转值不应大于30mm。施工中应按下列要求对支承杆的接头进行检查:

一、同一结构截面内,支承杆接头的数量不应大于总数量的25%,其位置应均匀

分布;

二、工具式支承杆的丝扣接头必须拧紧;

三、榫接或做为结构钢筋使用的非工具式支承杆接头,在其通过千斤顶后,应进行等强焊接。

当空滑施工时,应根据对支承杆的验算结果,采取加固措施。

滑升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支承杆工作状态,当出现弯曲、倾斜等失稳情况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滑模施工中,应经常对垂直运输机械进行检查。

滑模装置拆除

滑模装置拆除(包括施工中改变平台结构),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拆除的内容、方法、程序、使用的机械设备、安全措施及指挥人员的职责等。

滑模装置拆除方案,必须经主管部门及主管工程师审批,对拆除工作难度大的工程,尚应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滑模装置拆除前必须组织拆除专业队、组,指定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凡参加拆除工作的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不得中途随意更换作业人员。

拆除中使用和垂直运输设备和机具,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准使用。

滑模装置拆除前应检查各支承点埋设件牢固情况,以及作业人员上下走道是否安全可靠。

拆除作业必须在白天进行,宜采用分段整体拆除,在地面解体。拆除的部件及操作平台上的一切物品,均不得从高空抛下。

当遇到雷雨、雾、雪或风力达到五级或五级以上的天气时,不得进行滑模装置的拆除作业。对烟囱类构筑物宜在顶端设置安全行走平台。

施工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施工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通用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施工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支线架设: 配电箱的电缆线应有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大容量电箱上进线加滴水弯管。 支线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 支线应沿墙或电杆架空敷设,并用绝缘子固定。 过道电线可采用硬质护套管埋地并做标志。 室外支线应用橡皮线架空,接头不受拉力并符合绝缘要求。 现场照明: 一般场所采用220V电压。危险、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的照明及手持照明灯具,应采用符合要求的安全电压。 照明导线应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

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米;室内距地面不得低于2.4米。碘钨灯固定架设,要保证安全。钠等金属卤化物灯具的安装高度宜在5米以上。灯线不得靠近灯具表面。 电箱(配电箱、开关箱): 电箱应有门、锁、色标和统一编号。 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积灰、杂物,箱体不得斜歪。 电箱安装高度和绝缘材料等均应符合规定。 电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配合。 配电箱应设总熔丝、分熔丝、分开关。零排地排齐全。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 配电箱的开关电器应与配电线或开关箱一一对应配合,作分路设置。以确保专路专控;总开关电器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相适

《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

《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编制说明(初稿)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根据,申请立项的《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联盟标准获得批准立项(项目批准文号:)。该联盟标准由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起草, 等单位参加起草。 1.2 工作过程 为规范和提高文具产品性能和质量、便于组织生产和促进贸易发展,宁波市文具行业协会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情况,经过对产品生产、使用单位的调研,提出了制定《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联盟标准项目申请。2015年获批准,《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联盟标准正式立项。其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2 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全球对美术用品产品的安全要求逐年提高,我国儿童美术用品产品面临着欧美等发达国家日益提高的有害物质限量的挑战,限制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限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从2008~2009年从国家对市场的文具质量抽查结果可知,儿童美术用品类文具的问题较为突出,铅、镉、邻苯等安全指标有不少国内企业未能达标。而且国内依据的仅仅是GB20217《学生用品安全通用要求》,与儿童用品相距甚远。因此,统一规范全国范围内儿童美术用品市场的健康安全要求,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我国在美术用品标准的制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如《画笔》、《画框》、《画架》、《丙烯画颜料》、《油画颜料》和《绘画专用塑型膏》等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但是还缺乏健全的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国内消费者购买美术用品时往往更关注外形和气味,很容易忽视质量安全这一关键问题。就美术用品而言,安全和质量对儿童更为重要,要预防他们口含或者误食。 目前,我国在文具行业标准制修订和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参与国际标准化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在美术用品领域的标准特别是儿童美术用品领域几乎没有涉及。相对而言,欧美国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美术用品都有相应的标准。例如,针对儿童或小于3岁以下年龄使用的美术用品,在欧洲需要符合REACH 法规以及通过EN71(对无机有毒元素溶出、有机有毒化合物)的要求和Phthalates (主要针对含有塑料材料的产品,如塑料、橡皮等)的测试,对自己所使用的化学物质的CAS码进行备案,大多数画框、画本、颜料(水粉、丙烯、油画、水彩等)、油画棒、蜡笔、彩色修正带等要求通过ASTM F963-11、TRA或LHAMA (对美术用品中毒理学成分的评估)的评估;在美国华盛顿州还需要符合《儿童安全产品法案》(CPSA,Children’s Safe Produce Act )。 国外先进国家对于文具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要求层出不穷,而我国对于文具产品特别是儿童美术用品的安规方面没有任何规定。这给美术用品企业造成了无据可依的现状,因此,如何切实提高我市美术用品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当前重点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儿童美术用品质量状况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推进美术用品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制定《儿童美术用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各工种安全技术交底培训资料全

建筑工程各工种安全技术交底培训资料 -----------------------作者: -----------------------日期:

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日期 资料员(章)

回填土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 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2. 装载机作业围不得有人平土。 3. 打夯机工作前,应检查电源线是否有缺陷和漏电,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机械是否装置 漏电开关保护,按一机一开关安装,机械不准带病运转,操作人员应带绝缘手套。 4. 基坑(槽)的支撑,应按回填的速度,按施工组织设计及时要求依次拆除,即填土时宜从深到浅分层进行,填好一层拆除一层,不能事先将支撑拆掉。

滑升模板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 ⒈滑模平台在提升前应对全部设备装置进行检查,调试妥善后方可使用,重点放在检查平台的装配、节点,电气及液压系统。 ⒉平台,外吊脚手架使用前,应一律安装好轻质牢固的安全网,并将安全网靠紧筒壁,经验收后方可使用。 ⒊为了防止高空物体坠落伤人,筒身底部,一般在 2.5m高处搭设保护棚,应十分坚固可靠,并在上部辅一层6~8mm钢板防护。 ⒋避雷设备应有接地线装置,平台上振动器、电机等应接地。 ⒌通风设备除电铃和信号灯外,还应装备3~4台步话机。 ⒍滑升模板在施工苗,技术部门必须做好确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及流移示意,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⒎滑模在提升时,应统一指挥,并有专人负责量测千斤顶,升高时出现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滑升,再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后方准继续滑升。

滑模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二) ⒈滑模施工设计时,必须注意施工过程中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⒉滑模施工工程操作人员的上下,应设置可靠楼梯或在建筑物及时安装楼梯。 ⒊采用降模法施工现浇楼板时,各吊点应加设保险钢丝绳。 ⒋滑模施工中,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分散堆载,平台不得超载且不应出现不均匀堆载的现象。 ⒌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不得擅自操作液压设备和机械设备。 ⒍滑模施工场地应有足够的照明,操作平台上的照明采用36V低压电灯。 ⒎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医生认为不适于高空作业者,不得参加滑模施工。 ⒏应遵守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有关规定。

(完整word版)边坡喷锚支护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边坡支护工程路堑边坡喷锚支护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喷锚机具应完好,管路接口应严密,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电气接线应符合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交底的具体要求。使用前应检查、试运行,确认正常。 2.边坡喷锚支护应依据设计规定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 3.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混凝土喷射机,并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禁止裸露身体作业。 (2)作业后应卸下喷嘴清理干净,并将喷射机外粘附的混凝土清除干净。 (3)喷射手和机械操作工应有联系信号,送风、加料、停料、停风和发生堵塞时,应及时联系,密切配合。 (4)喷嘴前方严禁站人,喷嘴不得对向人和设备。 (5)作业中暂停时间超过1h和作业后,必须将仓内和输料管内的干混合料全部喷出。 (6)喷射机手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4.支护作业应由作业组长指挥。采用空气压缩机时,其操作工应听从钻孔、注浆操作工的指令;机具发生障碍,必须停机、断电、卸压后方可处理。 5.在边坡支护施工过程中,道路上的车辆应限速行驶,并清除路面上的坚硬物;边坡支护的泄水通道结构和泄水孔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6.上层支护后,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方可开挖下层土方;有爆破作业时,喷射混凝土终凝距下次爆破间隔时间不得小于3h。 7.施工中,作业面下方不得有人;边坡采用圬工砌体支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砂浆拌和、运输和砌体养护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交底的具体要求。 (2)砌筑施工过程应符合相应安全技术交底的具体要求。 (3)砌体材质、厚度、砂浆标号、砌体养护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技术交底的具体要求。 (4)原材料、砂浆等不得堆放在作业区外。 8.安设钢筋(或型钢)骨架与挂网前应清理作业面松土和危石,确认土壁稳定;安骨架应与挖掘土方紧密结合,挖完一层土方后应及时安装骨架,每层骨架应及时形成闭合框架;挂网应及时,并与骨架连接牢固。 9.使用灰浆泵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球阀完好,泵内无干硬灰浆等物,各连接件紧固牢靠,安全阀已调到预定安全压力。 (2)作业后应将输送管道中的灰浆全部泵出,并将泵和输送管道清洗干净。 (3)故障停机时,应先打开泄浆阀使压力下降,再排除故障;灰浆泵压力未达到零时,不得拆卸空气室、安全阀和管道。 10.用空气压缩机配合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开启送气阀前应检查输气管道及其接口,确认畅通、无漏气,并通知有关人员后方可送气。出气口前不得有人。 (2)作业中贮气罐内最大压力不得超过铭牌规定,安全阀应灵敏有效;进、排气阀、轴承和各部件应无异响或过热现象。 (3)空压机作业环境应保持清洁和干燥;贮气罐必须放在通风良好处,半径15m以内不得进行焊接和热加工作业。 (4)运转中发现排气压力突然升高,排气阀、安全阀失效,机械有异响或电动机电刷发生强烈火花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 11.在Ⅳ、Ⅴ级岩石中进行喷锚支护施工时,喷锚支护必须紧跟开挖面;作业中应设专人随时观察围岩变化情况,确认安全;应先喷后锚,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5cm;锚杆施

滑模施工安全措施

滑模施工安全措施 滑模施工工艺是一种使混凝土再动态下连续成型策快速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整个操作平台支承于一群靠低龄期混凝土稳固且刚度较小的支承杆上,因而确保滑模施工安全是滑模施工工艺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在液压滑动模板(以下简称滑模)施工中做好安全与技术管理工作,防止事故发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程(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89)。滑模工程施工中除应遵守本规程外,还应遵守《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50113-2005和有关专业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一、一般规定 1、滑模工程开工前,队长必须根据工程结构和施工特点以及施工环境、气候条件编制滑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报与公司审批后实施。 2、队长应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3、队长必须对管辖范围内的安全技术全面负责,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处理施工中的安全技术问题。 4、对参加滑模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其了解本工程滑模施工特点、熟悉本规范的有关条文和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主要施工人员应相对固定。 5、滑模施工中应密切注意当地气象,遇到雷雨、六级和六级以上大风时,必须停止施工。停工前做好听滑措施,操作平台上人员撤离前,应对设备、工具、零散材料、可移动的铺板等进行整理、固定并做好防护,全部人员撤离后立即切断通向操作平台的供电电源。 二、施工现场 1、滑模施工现场必须具备场地平整、道路通畅,通电、通水的条件。 2、在施工的建(构)筑物周围必须划出施工危险警戒区。警戒线至建(构)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米。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3、施工现场的供电、办公及生活设施等临时建筑和大宗材料的堆放,应布置在危险警戒区外。 4、危险警戒区内的建筑物出入口、地面通道及机械操作场所,应搭设高度不低于

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931 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地面上的支模场地必须平整夯实,并同时排除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2、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 以上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3、操作人员登高必须走人行梯道,严禁利用模板支撑攀登上下,不得在墙顶、独立梁及其他高处狭窄而无防护的模板上行走。 4、模板的立柱顶撑必须设牢固的拉杆,不得与门窗等不牢靠和临时物件相连接。 5、模板安装过程中,不得间歇,柱头、搭头、立柱顶撑、拉杆等必须安装牢固成整体后,作业人员才允许离开。 6、组装立柱模板时,四周必须设牢固支撑,如柱模在6m以上,应将几个柱模连成整体。支 7、设独立梁模应搭设临时操作平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和立侧模。 8、拆模作业时,必须设警戒区,严禁下方有人进入。

AQ 1023-2006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解析

前言 本标准除6.6.8条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安全性能和技术性能的通用要求。各类电气产品的特殊要求,应在各自产品标准中,分别加以补充规定。本标准应与各类产品标准结合使用。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光、杨敏、刘炎钊、霍育川、王海洋、翟青妮、潘亮。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以及控制、测量及用电设备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低压供电系统(以下简称供电系统)及装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6-2003 标准电压 GB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762-2002 电气设备额定电流 CJB 2894-1999 安全标志牌 GB 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GB 3836. 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

分:增安型“e” CJB 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 3836.5-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5部分:正压型“p” GB 3836.7-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7部分:充砂型“q” CJB 3836.9-200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9部分:浇封型“m” GB/T 4026-2004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方法和安全规则设备端子和特定导体终端标识及字母数字系统的应用通则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CB/T 4728.1-2005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 5094.1-2002 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1部分:基本规则 GB/T 5094.2-2003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第2部分:项目的分类与分类码 GB/T 7159-1987 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订通则 GB/T 10233-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电控设备基本试验方法 GB/T 12173-1990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建筑安全)滑模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滑模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1.高桥墩(台)、塔墩、索塔等高层结构,采用滑升模板施工时,应按照高处作业的安全规定,加设安全防护设施,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须根据工程特点,编制单项施工方案及其安全技术措施,并向参加滑模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采用滑板施工,滑模及提升结构应按设计制作和施工,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安装。作业前,要对滑升模板进行验算和试验,并应有足够的安全系数。顶杆和提升设备,应符合墩身的形状和要求; 3.当塔墩等高层建筑采用爬模施工方法时,应进行特殊设计,在工厂制作。爬升架体系、操作平台、脚手架等,要保证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安全度。架体提升时,要另设保险装置。模板爬升,作业人员不得站在爬升的模板或爬架上; 4.液压系统组装完毕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施工过程中,液压设备应由专人操作,并经常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模板提升到2m高以后,应安装好内外吊架、脚手架,铺好脚手板,挂设安全网。模板内设置升降设施及安全梯; 6.操作平台上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对称,不得超负荷。平台周围应安设防护栏杆,并备有消防及通讯设备; 7.浇筑混凝土,不得用大罐漏斗直接灌入,防止冲击模板。震捣时,不得震动顶杆、钢筋及模板。在提升模板时,不得进行震捣; 8.模板每次提升前,应进行检查,排除故障,观察偏斜数值。提升时,千斤顶应同步作业; 9.顶杆和平台应稳固,如顶杆有失稳或混凝土又被顶出的可能时,应及时加固; 10.用手动或电动千斤顶做提升工具,千斤顶丝扣的旋转方向,应以左右方向对称安装,使其力矩相互抵消,防止平台被扭动而失稳; 11.操作平台的水平度、倾斜度应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 12.主要机具、电器、运输设备等,应定机定人,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时,必须对机具检查一遍,并

边坡喷锚安全技术交底

边坡喷锚安全技术交底 一、现场安全要求: 1、进入现场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合格的安全帽,系好安全带,锁好带扣。 2、作业时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和野蛮施工。 3、严禁酒后上岗作业,现场严禁吸烟,严禁穿拖鞋和光背作业。 4、禁止私自拆改防护设备;施工现场禁止追逐打闹。 5、禁止操作与自己无关的机械设备。 6、作业时要确保作业点上方有无危险,作好防护措施有专人监护,严禁上下交叉作业。 7、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持所从事岗位的上岗证书及操作证书;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符合所从事岗位的工作强度情况。 8、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安全知识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施工作业安全要求: (一)施工机械安全使用: 1、喷射、注浆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输料管路和电气线路等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试运转; 2、输料管应能承受至少0.8MPa的工作风压,并具备良好的耐磨性;

4、喷射作业机械手应满足工作性能好、操作灵活方便、喷头可沿上下左右作平行于岩面的移动; 5、作业区内严禁在喷头和注浆管前方站人,喷射作业的堵管处理宜采用敲击法疏通,若采用压风法时,风压不得大于0.4MPa,同时应将输料管放直,将喷头朝无人的方向予以固定; 6、锚喷机械设备应设在围岩稳定或已经支护的安全地段; 7、施工期间应经常检查输料管、出料弯头、注浆管以及各种管路的连接部位,如出现磨薄、击穿或连接不牢等现象,应及时处理; 8、施工过程中进行机械故障检查处理时,必须停机、断电、停风。处理结束后在开机、送风、送电之前,必须预先通知有关的作业人员; 9、施工中应定期检查电源线路和设备的电器部件,确保用电安全; (二)施工材料码放、运输及使用安全问题: 1、钢筋网、锚杆材料在山坡上运输时要用大绳绑扎牢固,两人向下运输,在运输过程当中,下方禁止有作业人员; 2、其他材料在山坡上运输时要注意安全,拿牢、站稳; 3、混凝土喷射材料在施工运输是由于是在半坡使用卷扬机提升料斗的方法上料,要设专人指挥,并配备对讲机; 4、由于锚固剂为化学材料,在使用时要带胶皮手套,并防止进入眼内;

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办法(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办法(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办法(通用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不安全因素,规范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安全技术措施的制订应在危险因素辨识、评价的基础上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先进科学的原则,注重措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条安全技术措施的范围包括: 1、改善施工环境和生产条件,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 2、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防止职业病发生的措施; 3、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抵御自然力破坏的措施。 第二章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 第四条各单位工程技术部门为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的责任单位。 第五条在编制施工技术措施的同时,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工作应根据防范事故类别和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由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完成,经会签、审核、批准后执行。 第六条下列单项工程施工(作业)时,必须单独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1、土石方开挖工程爆破施工; 2、斜、竖井工程施工; 3、大型排架和高栈桥施工; 4、大型金属结构、机电设备运输、大型施工设备安装与拆除施工; 5、高处临空、高处临水和高边坡施工; 6、两层以上交叉和系统性电气作业; 7、水上、水下工程施工; 8、其它对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程施工。 第三章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和执行 第七条安全技术措施应遵循“三同步”的原则,即:安全技术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和试 验方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欧洲健身器材标准 固定式健身器材 [下载自管理资源吧] 第1部分:通用安全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EN957-1

EN957—1:1997 第1页 概述 本欧洲健身器材标准由健身器材、运动场设备以及其他娱乐设备 CEN/TC136技术委员会起草,此委员会DEN所设秘书处。该欧洲标准给出了国 家标准的水平,1996年出版的任何国家标准相冲突的条款将取消。 本标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EN957-1 通用安全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EN957-2 力量型健身器--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EN957-4 力量型举重台--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EN957-5 脚踏车(曲柄踏板类)健身器--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EN957-6 跑步机--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EN957-7 划船器--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EN957-8 踏步机—附加安全标准和试验方法 征得CEN enguiry同意,第3部分同第2部分合并。 按照CEN/CENELEC规定,标准委员会组成成员有:奥地利、比利时、丹 麦、荷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冰岛、意大利、卢森堡、瑞士、挪 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等国,本标准在标准委员会成员中必须执行。

EN957—1:1997 第2页 简介 EN957(以下统称总标准)明确了适合健身器材的安全标准,对于特殊类 型器材的标准作为补充或作为此标准的附加部分的特别标准,有特别标准的, 本通用标准不能单独使用。对于暂未有特别标准的器材,在使用通用标准时应 特别留意、小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定义所规定的所有健身器材,S为俱乐部、工作室等所用的 器材,H为家用器材。特殊标准的要求优先于通用标准的相应要求,本标准不 适用于儿童使用的训练器材。 2 引用标准 EN292 设备的安全—基本概念—设计的总原则 ISO4287-2 表面粗糙度—专业术语—第2部分: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测量

滑动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最新版)

滑动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最新版) Establish a safety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Implement specific work safety divisions, clearly distinguish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nd assign responsibilities to individual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64

滑动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最新版) 1、滑动模板安装安全要求 (1)液压控制台在安装前,必须预先做加压试车工作,经严格检查后,方准运到工程上去安装。 (2)操作平台上,不得多人聚集一处,下班时应清扫和整理好料具;有文件施工应准备手电筒,以预防晚间停电。 (3)滑模的平台必须保持水平,千斤顶的升差应随时调整。 (4)滑升过程中,要随时调整平台水平、中心的垂直度,以防平台扭转和水平位移。 (5)人货两用施工电梯,应安装柔性安全卡、限位开关等安全装置,上、下应有通讯联络设备。且应设有安全刹车装置。 (6)平台内、外脚手架使用前,应全部设置好安全网,安全网

要紧靠筒壁。 (7)为防高处坠物伤人,烟窗底部的2.5m高度处搭设防护棚,防护棚应坚固可靠,上面应铺6~8mm厚的钢板一层。 (8)滑升机具和操作平台应严格按照设计安装。平台四周要有防护栏杆和安全网,平台板铺设不得留空隙。施工区域下面应设安全围栏,经常出入的通道要搭设防护棚。 (9)组装前,应对各部件的材质、规定和数量进行详细检查,以便剔除不合格部件。 (10)应定期对一切起重设备的限位器、刹车装置进行测定,以防失灵发生意外。 (11)滑模提升前,若为柔性索道运输时,必须先放下吊笼,再放松导索,检查支承杆有无脱空现象,结构钢筋与操作平台有无挂连,确认无误后,方可提升。 (12)模板安装完后,应进行全面检查,确实证明安全可靠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工作。 (13)滑模操作平台上的施工人员应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

喷锚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制度大全

喷锚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大全 喷锚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之相关制度和职责,工程名称北碚区龙凤大道B段二期道路工程施工单位重庆坤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交底部位交底时间交底内容:一、用电安全1、施工现场用电必须严格遵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GB504194-... 工程名称北碚区龙凤大道B段二期道路工程施工单位重庆坤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交底部位交底时间交底内容:一、用电安全1、施工现场用电必须严格遵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GB504194-93》;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按规范设置漏电保护开关;2、用电设备做到良好的接零和接地,并由持证人员安装操作;3、建立用电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工地的用电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4、加强晚间施工照明管理,严禁乱拉乱接电线,电缆、电线必须架空,遵守现场用电制度。二、机械使用安全1、现场所用机械设备的装设必须牢固稳定,运转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2、所有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作业,设专人定期进行检查、检修和保养;3、所有设备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特殊工种保证持证上岗,机械操作实行挂牌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4、各种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张拉设备应牢,试验时应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夹具飞出伤人。三、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应戴安全帽,操作人员应精神集中,遵守有关安全规程。2、在整个施工阶段要从人员、设备、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旦遇到险情能迅速投入抢险工作。3、对于雨季施工,要及时了解天气信息遇到暴雨天气要委派专人值班,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并及时汇报。4、安全设施有专人按规定统一设置,其他人不得随意拆动。因工作需要须拆动时,要经过有关人员允许,事后要及时恢复。5、喷砼浆时,基坑边应用竹篱板隔离以防飞石伤人和灰尘飞扬。6、注浆、喷浆、电焊人员必须戴上防护眼镜及其他有关防护用具。7、注浆管路应畅通,防止塞泵、塞管。8、锚杆各条钢筋的连接要牢靠,严防在张拉时发生脱扣现象。9、锚杆钻机应安设安全可靠的反力装置。10、在有地下承压水地层钻进,孔口必须设置可靠的防喷装置,一旦发生漏水涌砂时能及时封住孔口。 11、锚杆各条钢筋的连接要牢固,严防在张拉时发生脱扣现象。12、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水准桩,防止碰撞位移,对压力进行有效地控制,不得超过规定,作业人员配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有效的保护。13、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配合比不准确。14、高处作业时,严格执行高处作业规程,作业平台设置封闭的、有效的防护设施;作业人员配戴齐个人防护用品。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一式三份;交底人一份,接受交底人一份,技术员一份。)临床制度事业部制度事务所制度 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

氧气焊通用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AQ-JS-01463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氧气焊通用安全技术措施 General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for oxygen welding

氧气焊通用安全技术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氧气瓶安全技术措施 1、运输 (1)在运输前,要检查瓶嘴气阀安全胶圈是否齐全,瓶身、瓶嘴是否有油类等。 (2)装卸时,防震圈和瓶帽必须齐全,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防止互相撞,损坏和爆炸。 (3)不准同时装运其它可燃气体。 (4)在强烈阳光下运输时,要用帆布遮盖。 2、氧气瓶保管与存放 (1)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 (2)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10米以外。 3、氧气瓶使用规定 (1)安装减压阀前,先将瓶阀微开一二秒钟,并检验氧气质量,

合乎要求方可使用。 (2)瓶中氧气不准用净,应留0.1Mpa。 (3)检查瓶阀时,只准用肥皂水检验。 (4)氧气瓶不准改用充装其它气体使用。 二、乙炔气瓶安全技术措施 1、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 2、乙炔瓶的漆色必须保持完好,不得任意涂改,防震圈和瓶帽必须齐全。 3、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必须检查是否好用,否则禁止使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4、使用压力不超过0.15Mpa,输气流量不应超过1.5-2.0立方米/时.瓶。 5、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下使用,对已卧下的乙炔瓶,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十五分钟后,再接减压器使用,否则危险。禁止敲击,碰撞等粗暴行为。

AQ1023-2006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解读

、/. — 前言 本标准除6.6.8 条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安全性能和技术性能的通用要求。各类电气产品的特殊要求,应在各自产品标准中,分别加以补充规定。本标准应与各类产品标准结合使用。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光、杨敏、刘炎钊、霍育川、王海洋、翟青妮、潘亮。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以及控制、测量及用电设备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低压供电系统(以下简称供电系统)及装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6-2003 标准电压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762-2002 电气设备额定电流 CJB 2894-1999 安全标志牌 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 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 隔爆型“ d” GB 3836. 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 部 分:增安型“ e” CJB 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 3836.5-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5 部分:正压型“p”

安全技术交底

贵州建工集团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安全技术交底书

安全技术交底 一、总则 为使我公司安全工作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公司工程技术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整合型管理体系有关规定,制定本交底书。 二、增强法制观念、强化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指标 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做到人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确保安全生产。执法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的严肃性和强制性,执法不严,甚至执行不下去,等于有法不依,法规就等于一句空话。严肃认真执行安全法规,就是对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负责,也是为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强化安全管理的关键。本工程杜绝重伤和死亡事故,年负伤率在3‰以内,确保文明施工。 三、建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工地安全管理小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管理生产必须管安全,并组成安全管理网络。总、分包工程或多单位联合施工工程,应以总包单位为主,分包单位(或参加施工单位)参加成立联合安全生

产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和签订各级各部门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有贯彻落实的措施,项目经理对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情况必须有定期检查纪录(每月一次),制定各工种安全技术规程,并定点张贴。各级管理部门及人员方框图上墙。 2、目标管理与管理任务 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控制指标和安全达标、文明施工目标,并将其分解到各级管理人员及班组,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应有纪录,根据考核结果持续改进。项目需进行以下管理工作:建立组织机构;安排计划活动;明确各项职责及其负责的机构;说明应遵守的有关法规和习惯;规定进行活动或过程的途径;确定实现的过程;提供人员、设备、资金和信息等资源;对于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工作任务,可一同完成。 3、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中必须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应针对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工程特点、作业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危险源因素,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加以排除,安全技术措施实施前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应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需要单独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如下:基坑支护深度超过5米及以上的基坑(基槽);土方开挖深度超过5米及以上的基坑(基槽);模板工程包括各类工具式模板、滑模、爬模、大模板等;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高度超过24米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附着式

喷锚安全技术交底.doc

1.3.5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 编号: 工程名称分部分项 工程名称 地基基础分部 作业部位桩基工程作业内容桩基工程 交底类别喷锚交底日期年月日 交底内容内容: 一、用电安全 1、施工现场用电必须严格遵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GB504194-93》;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按规范设置漏电保护开关; 2、用电设备做到良好的接零和接地,并由持证人员安装操作; 3、建立用电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工地的用电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4、加强晚间施工照明管理,严禁乱拉乱接电线,电缆、电线必须架空,遵守现场用电制度。 二、机械使用安全 1、现场所用机械设备的装设必须牢固稳定,运转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 2、所有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作业,设专人定期进行检查、检修和保养; 3、所有设备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特殊工种保证持证上岗,机械操作实行挂牌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各种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张拉设备应牢,试验时应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夹具飞出伤人。 三、安全防护措施 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应戴安全帽,操作人员应精神集中,遵守有关安全规程。 2、在整个施工阶段要从人员、设备、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旦遇到险情能迅速投入抢险工作。 3、对于雨季施工,要及时了解天气信息遇到暴雨天气要委派专人值班,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并及时汇报。 4、安全设施有专人按规定统一设置,其他人不得随意拆动。因工作需要须拆动时,要经过有关人员允许,事后要及时恢复。 5、喷砼浆时,基坑边应用竹篱板隔离以防飞石伤人和灰尘飞扬。

6、注浆、喷浆、电焊人员必须戴上防护眼镜及其他有关防护用具。 7、注浆管路应畅通,防止塞泵、塞管。 8、锚杆各条钢筋的连接要牢靠,严防在张拉时发生脱扣现象。 9、锚杆钻机应安设安全可靠的反力装置。 10、在有地下承压水地层钻进,孔口必须设置可靠的防喷装置,一旦发生漏水涌砂时能及时封住孔口。 11、锚杆各条钢筋的连接要牢固,严防在张拉时发生脱扣现象。 12、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水准桩,防止碰撞位移,对压力进行有效地控制,不得超过规定,作业人员配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有效的保护。 13、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配合比不准确。 14、高处作业时,严格执行高处作业规程,作业平台设置封闭的、有效的防护设施;作业人员配戴齐个人防护用品。 交底人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名 接受交底负 责人签名项目专职安全员签名 作业人员 签名 注意:1、交底类别指总分包安全技术交底、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工人岗前安全技术交底、季节性交底;2、专项施工方案交底内容较多时可附有关交底资料;3、本表一式二份,交底人、接受交底人各一份,交底人一份存档。

最新安全技术措施通用规定

安全技术措施通用规 定

第十章安全技术措施 一、一般规定 1、本作业规程必须由技术人员提前七天向施工队干部、职工传达贯彻,并作好记录,学习签名,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下井,如听不到传达必须补课,考试不合格必补考。 2、本规程根据现场变化可随时修改或补充,但必须严格执行审批手续。 3、新职工下井前必须学习煤矿基础知识两个月考试合格方可下井,并建立师徒合同。特殊工种,如各类司机、爆破工、瓦斯检查员等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发给合格证,并持证上岗,否则,按违章作业处理。 4、严格执行各工种岗位责制,交接班制、质量验收、开工报告等制度,交接班时,班组长必须把当班工作情况、安全情况,机械运转情况向接班班长交代清楚。 5、必须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2001年],《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局) 6、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进入工作点首先敲帮问顶,将悬煤险石摘除后方可工作。 7、严禁冒险作业。各工种必须带工具上岗,迎头严禁空项作业,在围岩稳定、顶板完整、煤岩帮无片帮的情况下,炮掘最大空项距不得超过 1.1m,在围岩不稳定、顶板完整但有片帮时,最大空项距不得超过0.8m。空项距内顶板用前探梁控制。 8、掘进工作面所有巷道支护必须完好,畅通无阻,卫生清洁;对断棚及其他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处理方可工作。 9、各巷道信号线、电缆必须吊挂整齐,各机电设备必须达到完好的要求。坚决杜绝鸡爪子、羊尾巴、明线接前沿。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停送电必须由专职电工进行。 10、所有机电设备,防爆性能良好,并有合格的接地装置和绝缘保护。机械部位的定位销、保护罩、安全闸及电器设备的过流保护、电器或机械

JB 6030—2001工程机械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工程机械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10:58:28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1—04—03批准 2001—10—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第3.5条、第3.6条、第4.2条、第4.3条、第6.4条、第8.6条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是对JB 6027—1992《挖掘装载机安全规则》、JB 6029—1992《装载机安全规则》和JB 6030一1992《工程机械通用安全技术要求》三项标准的修订与合并。 本标准与JB 6027—1992、JB 6029—1992和JB 6030—1992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增加噪声限值的要求; ——增加保护结构的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 6027—1992、JD 6029—1992和JB 6030—1992。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工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参加单位: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工程机械厂、龙岩工程机械厂、徐州装载机厂、天津市市政公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通机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蔚苹、胡浩、刘艳芳、钟佩钤、李楠、胡志、章二平、杨耀锡、吴润才。 本标准于1992年5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程机械产品在设计、制造、使用与维护等方面基本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工程机械产品: ——推土机; ——装载机; ——挖掘机; ——挖掘装载机; ——铲运机; ——平地机。 其它工程机械产品可参照使用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8419—1987 土方机械司机座椅振动试验方法和限值。 GB/T 8420—2000 土方机械司机的身材尺寸与司机的最小活动空间 GB/T 8593.1—1998 土方机械司机操纵和其它显示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8593.2—1998 土方机械司机操纵和其它显示符号第2部分:机器、工作装置和附件的特殊符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