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回收DNA小片段的两种方法比较

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回收DNA小片段的两种方法比较

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回收DNA小片段的两种方法比较
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回收DNA小片段的两种方法比较

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酰胺 1、定义 丙烯酰胺聚合物是丙烯酰胺的均聚物及其共聚物的统称。工业上凡是含有50%以上的丙烯酰胺(AM)单体结构单元的聚合物,都泛称聚丙烯酰胺。其他单体结构单元含量不足5%的通常都视为聚丙烯酰胺的均聚物。 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CAS RN:[9003-05-8],结构式为: n是聚合度。n的范围很宽,数量级为102~105,相应的相对分子质量由几千到上千万。 分子量是PAM的最重要参数。按其值得大小有低分子量(<100×104)、中等分子量(100×104~1000×104)、高分子量(1000×104~1500×104)和超高分子量(>1700×104)四种。不同分子量范围的PAM有不同的使用性质和用途。 2、分类 聚丙烯酰胺按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性可分为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的分子链上不带可电离基团,在水中不电离;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的分子链上带有可电离的负电荷基团,在水中可电离成聚阴离子和小的阳离子;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的分子链上带有可电离的正电荷基团,在水中可电离成聚阳离子和小的阴离子;两性的聚丙烯酰胺(AmPAM或ZPAM)的分子链上则同时带有可电离的负电荷基团和正电荷基团,在水中能电离成聚阴离子和聚阳离子,ZPAM的电性依溶液体系的PH值和何种类型的电荷基团多寡而定。 PAM的电性称谓和所带的电荷基团解离后的电性称谓相同。 按照聚合物分子链的几何形状可把PAM分为线型、支化型和交联型。PAM分子链的形状一般是线型结构。但是在丙烯酰胺自由基聚合反应的过程中会发生链转移反应。

胶回收DNA注意事项

胶回收DNA注意事项 ①切胶回收DNA片段是要把整个目的片断所在位置的胶全部回收。所以为了减少胶的体积,我们就可以用相对比较薄的胶来跑电泳,通常只要够点样即可,或是采用薄而宽的梳子来跑胶。这样可减少回收试剂引起的一些后续麻烦。 ②主要还是DNA的浓度, 如果DNA浓度不够, 想胶小点也不可能。 ③紫外灯下切下含待回收DNA的凝胶时,要衬以干净的塑料薄膜,使用无DNA污染的新刀片,其目的在于防止外源DNA的污染。 ④利用凝胶回收试剂盒DNA回收效率较低或者未回收到目的片段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胶块未完全溶解,可适当延长水浴时间,并增加上下颠倒次数辅助溶解;胶块体积太大,应先将其切为小块,分多次回收;电泳缓冲液pH太高,硅基质膜在高盐低pH结合DNA,如pH太高,应作适当调整;漂洗液中未加入无水乙醇。 ⑤可以改用去离子水洗脱。但是实验室所用纯水一般pH偏低,可利用NaOH适当调高其pH 值,以增加洗脱得率。 ⑥洗脱产物含有残留的乙醇会影响后续酶切实验,请确保彻底去除漂洗缓冲液,具体方法参见回收效率低的解决方案。 ⑦不可以使用更小洗脱体积(小于说明书提供的最小洗脱体积)进行洗脱以提高浓度,因为说明书提供的最少洗脱体积是能完全覆盖吸附膜的最小体积,若减少体积则不能将DNA完全洗脱下来。 ⑧电泳检测只有一条目的带,可以选用凝胶回收试剂盒。如果后续实验对片段纯度要求较高,建议即使只有一条带,也可以切胶纯化,

其回收得到片段的纯度可能要比直接回收高一些。 ⑨琼脂糖凝胶胶块不溶可能是下述原因:琼脂糖质量不好;含目的片段的凝胶再空气中放置过久,使胶块失水、干燥,建议切胶后立即进行回收或将胶块保存在4℃或-20℃;制胶的电泳缓冲液浓度过高或陈旧。 关于胶回收切胶的一点注意事项 1. 电泳的buffer和gel都是新制的,切胶的台子清理干净,刀片最好洗净灭菌,总之一句话就是保证切下的带没有外源dna污染。 2. 切胶是要把整个目的片断所在位置的胶全部回收。为了减少胶的体积,可以用相对比较薄的胶来做,只要够点样即可,也可采用薄而宽的梳子来跑胶。 3. 关于防护,在一般有机玻璃后就足够了,戴上防护面具以保护眼睛,如果戴树脂眼镜就可以了。要是非常害怕紫外照射,或者对于胶有特殊要求,例如要求不含EB,可以采用点marker和带刻度的尺子一起照相的方法来确定目的条带在胶上的位置进行切胶。 4. 按照正常程序点marker跑胶,然后切下有marker的胶,EB染色,紫外灯下与带刻度的尺子一起照相。由于要回收的带与marker间的相对位置已知,根据尺子来衡量未染色胶上目的带的位置即可。如果觉得很难判断,可以直接在marker边点少量的样,这样位置就容易确定了。 胶回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单体相互聚合成多条长链,再与N,N-甲叉双丙烯酰胺(methylene-bisacrylamide,Bis)在引发剂和加速剂的作用下交联而成的凝聚胶多孔聚合物。凝胶孔径的大小可通过控制单体和交联剂的浓度来调节,从而满足不同分子量物质的分离要求。不同浓度的聚丙烯酰胺非变性凝胶的有效分离范围如表所示: 表1 DNA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有效分离范围 丙稀酰胺[%(w/v)]a有效分离范围(bp)二甲苯青FF b溴酚蓝b 3.51000-2000 460 100 5.080-500 260 65 8.060-400 160 45 12.040-200 70 20 15.025-150 60 15 20.0 6-100 45 12 a.N,N′-亚甲双丙稀酰胺占丙稀酰胺浓度的1/30 b.给出的数字是迁移率与染料相同的双链DNA片段的粗略大小(核苷酸对)。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和电泳都比琼脂糖凝胶更为费事。聚丙烯酰胺凝胶几乎总是铺于两块玻璃板之间,两块玻璃板由间隔片隔开冰封以绝缘胶布。在这种配置形式下,大多数丙烯酰胺溶液不会与空气接触,所以氧对聚合的抑制仅限于凝胶顶部的一个窄层里。聚丙烯酰胺凝胶一律是进行垂直电泳,根据分离的需要,其长度可以在10-100cm之间。聚丙烯酰胺凝胶与琼脂糖凝胶相比有3个主要优点:(1)分辨力强,长度仅仅相差0.2%(即500bp中的1bp)的DNA分子即可分开;(2)所能装载的DNA分子量远远琼脂糖凝胶:多达10μg的DNA可以加样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的一个标准样品槽(1cm×1mm)而不致显著影响分辨力;(3)从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回收的DNA 纯度很高,可适用于要求最高的实验(如鼠胚胎微注射)。 常用的是两种聚丙烯酰胺凝胶: (1)用于分离和纯化双链DNA片段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2)用于分离、纯化单链DNA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分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非离子、阴离子三者在污水处理中

分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非离子、阴离子三者在污水处理中聚丙烯酰胺分为三种,有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三者都在污水处理中有一定的用途,但是相互间又有一定的区别,以下来把三者间区别做个简单分析下。 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线型水溶性高分子,是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种之一,PAM及其衍生物可以用作高效的絮凝剂、增稠剂、纸张增强剂以及液体的减阻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造纸、石油、煤炭、矿冶、地质、轻纺、建筑等工业部门。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 用途: 污水处理剂:当悬浮性污水显酸性时,采用非离子聚丙烯酰胺作絮凝剂较为合适.这是PAM起吸附架桥作用,使悬浮的粒子产生絮凝沉淀,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也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尤其是和无机絮凝剂配合使用,在水处理中效果最佳. 纺织工业助剂:添加一些化学品可配成化学资料,用于纺织品上浆. 防沙固沙:将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溶成0.3%浓度加入交联剂,喷洒在沙漠上可起到防沙固沙的作用. 土壤保湿剂:用作土壤保湿剂和各种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基础原料.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用途: 污泥脱水:根据污性质可选用本产品的相应牌号,可有效在污泥进入压滤之前进行重力污泥脱水.脱水时,产生絮团大,不粘滤布,

在压滤时不流散,用量少,脱水效率高,泥饼含水率在80%以下. 污水和有机废水的处理:本产品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均呈现阳电性,这样对污水中悬浮颗粒带阴电荷的污水进行絮凝沉淀,澄清是极为有效的,如酒精厂废水,啤酒厂废水,味精厂废水,制糖厂废水,肉食品厂废水,饮料厂废水,纺织印染厂的废水等,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要比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或无机盐效果要高数倍或数十倍,因为这类废水普遍带有阴电荷. 自来水厂水处理絮凝剂:该产品具有用量少,效果好,成本低等特点,告别是和无机絮凝剂复配使用效果更好. 油田化学品:如粘土防膨剂,油田酸化用稠化剂品等. 造纸助剂:阳离子PAM纸张增强剂是一种含氨基甲酰基的水溶性阳离子聚合物,具有增强、助留、助滤等功能,可有效地提高纸的强度。同时该产品也是一种高效分散剂。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用途:工业废水处理:对于悬浮颗粒,较出、浓度高、粒子带阳电荷,水的PH值为中性或碱性的污水,钢铁厂废水,电镀厂废水,冶金废水,洗煤废水等污水处理,效果最好。饮用水处理:我国很多自来水厂的水源来自江河,泥沙及矿物质含量高,比较浑浊,虽经过沉淀过滤,仍不能达到要求,需要投加絮凝剂,投加量是无机絮凝剂的1/50,但效果是无机絮凝剂的几倍,对于有机物污染严重的江河水可采用无机絮凝剂和我公司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淀粉厂及酒精厂的流失淀粉酒糟的回收:现在很多淀粉厂的废水内含

DNA胶回收中常见问题和解答

1、如何计算提取率 1) 回收前样品中,往往含有非目的DNA 片段、引物、dNTP 等,所以不能用测回收前后吸光度的的方法计算回收率; 2) 可将回收前后DNA 片段一起电泳,使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后,用配套的软件进行电泳条带灰度对比; 3) 注意,电泳条件及拍摄条件将对灰度对比结果造成很大影响,请仔细操作,以减小误差。 2、如何简易测算提取率 取胶回收后的DNA溶液体积的1/5—1/10,与等体积的回收前的DNA溶液的5-10倍稀释液一起电泳,肉眼观察回收后的条带相对于回收前条带的亮度,粗略测算回收率(如亮度只有一半时,其回收率可粗略为50%)。 3、如何看待提取得率 影响回收率的因素很多,如DNA片段大小、点样量、凝胶种类、电泳缓冲液的缓冲能力、切胶操作、紫外灯照射强度和时间、溶胶是否彻底等等,所以不能单凭1-2次的实验来判断其质量好坏,最好是多做几次实验或用几种不同品牌的产品做平行对照实验,结果相对真实。 4、回收率为什么与点样量和片段大小有关 DNA片断越大,和固相基质的结合力越强,就越难洗脱,回收率就低;DNA的量越少,相对损失越大,回收率越低。 5、用胶回收试剂盒从凝胶中回收DNA得率低是什么原因 1)胶块溶解不完全,可适当延长水浴时间和上下颠倒的次数以及增加溶胶液的比例;

2)胶块体积太大,应使用枪头捣碎,还不能充分溶解则先将其切为小块,分多次回收; 3)紫外灯下切胶时间过长,导致DNA部分降解,应尽量把切胶时间控制在30s以内; 4)洗涤液使用后未及时盖严瓶盖,乙醇挥发,影响回收效率; 5) TAE或TBE电泳缓冲液不新鲜,失去了缓冲能力,导致PH值升高,降低DNA和膜的吸附力,应及时更换电泳缓冲液,最好使用新鲜配制的电泳缓冲液,效果更好; 6)回收前的样品量太少,加大点样量; 7)洗脱前,预先65℃预热洗脱液、延长室温静置时间、增加洗脱次数可以有效提高回收率30%以上。 6、加入溶胶液温浴后,液体仍很粘稠或后续步骤有堵柱子现象 1)胶块溶解不充分,可再补加一些溶胶液或延长水浴时间并增加上下颠倒次数帮助溶胶; 2)胶块体积过大,应尽量切除多余部分,并将其切为小碎块,分几次回收; 3)水浴温度是否达到规定温度65℃,用温度计检测。 7、琼脂糖凝胶块不溶 1)琼脂糖质量不好; 2)含目的片断的凝胶在空气中放置过久,使胶块失水干躁,建议切胶后立即进行回收或将胶块保存于4 ℃或-20℃; 3)制胶的电泳缓冲液浓度过高或陈旧。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的分类 有三种常用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blue native(BN-PAGE),clear native (CN-PAGE),quantitative preparative native continuous(QPNC-PAGE)。 在一个典型的native PAGE方法中,复合物被CN-PAGE或BN-PAGE分离。然后可以用其它分离方法如SDS-PAGE或等电聚焦做进一步分离。随后切割凝胶,蛋白复合物每一个部 分都被分开。蛋白的每个条带可以消化后做肽链指纹图谱或重新测序。这样就可以提供一个蛋白复合物中单个蛋白的重要信息。 1. Blue Native PAGE Blue Native PAGE是最古老的Native-PAGE技术。是以考马斯亮蓝作为电泳分离后蛋白 质鉴定染料的一种电泳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考马斯亮蓝与蛋白的结合起到了去垢剂的作用,可能导致复合物的分离;并对化学发光或蛋白质辅基的荧光或荧光染料的标记具有潜在的猝灭作用。 Blue Native PAGE在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膜蛋白复合物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其分离范围在100KDa-10MDa。在Blue native PAGE过程中,最重要的化合物就是考马斯亮蓝,除了增溶作用以外,蛋白质表面结合了大量的考马斯亮蓝染料而带上负电荷,这会导致即使碱性蛋白在pH7.5条件下也会向阴极迁移。但是,蛋白质虽然带有大量的负电荷,然而其分离依据的根本还是根据不连续的凝胶梯度-凝胶孔径的逐渐减小,蛋白质最终迁移 到其自身大小与凝胶孔径相近似的位置而停止。并且在分离膜蛋白的过程中,由于带有负电荷,而不会引起蛋白聚合,与酸性染料的结合,膜蛋白也由疏水性变成亲水性,溶解性大大提高。 1.2 Clear Native PAGE Clear Native PAGE是通过除染色以的其它方法如SLS鉴定蛋白的电泳技术。然而,这种方法最大的应用还是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特别是和质谱联用。 Clear Native PAGE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分离酸性水溶性蛋白和膜蛋白(PI<7)的电泳

胶回收方法全攻略

胶回收方法全攻略 说到电泳凝胶的片断回收,想来在实验室久已的“老手”们都会不屑一顾。确实,一般在各个和分子生物学沾到一点边儿的实验室里,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仅仅是一种简单不过的常规实验操作。虽说早期的凝胶电泳片断回收没有1—2个小时是搞不定的,每个实验室也有自己的独门秘诀,可后来各大品牌纷纷推出了了多种不同用途,不同价钱的快速凝胶回收试剂盒,一下子将胶回收的时间缩短到10多分钟,操作也大大简化,胶回收就变成“小菜一碟”了。然而,从bbs逛上一圈下来,发现实际上还是有不少人为胶回收这种看似简单的操作而 烦恼。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实验新手,甚至是老手在这个已经发展近40年的常规性实验中卡壳?由于胶回收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后继的一系列实验——比如 酶切连接、转化筛选、测序或者PCR 扩增、标记乃至显微注射等等,为大家搜罗各种产品和方法的优缺点,注意事项,做一个胶回收全攻略篇。 一、胶回收的关键参数 胶回收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继实验的成功与否。要想做好胶回收,无论是自己亲力亲为还是借助目前五花八门的胶回收试剂,最基本的评定标准无外乎这么几个:质量( 回收产物的纯度和浓度),回收效率,操作方便(速度),柱子的载量等等。 回收产物质量:回收产物的质量主要指纯度。常规电泳过程中,普通级别的琼脂糖自带的一些性状不明的多糖,会连同DNA一起从凝胶中抽提出来,会强烈抑制后继的连接、酶切、或者标记、扩增等实验。从凝胶中回收DNA片断,产物的纯度自然是我们考虑的第一要务。对于大片断DNA回收,质量还包括了产物的完整与否,如果机械剪切力使得回收产物大小不一致,后果决不是你希望碰见的。而对于较小片断回收,质量其实还包括了回收产物的浓度。因为产物浓度太小,对后继实验同样也有影响,比如连接、标记实验等等就很不爽,往往不得不再浓缩一次,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此外,极微量的纯化介质或者是某些试剂混入回收产物中也会对结果产生致命的影响。 回收率:回收得率,是我们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参数。由于上电泳的样品量通常都很少,电泳的过程本身也会导致样品的分散和损失,因而尽可能多的回收电泳凝胶条带中的目的片断,提高产物得率,对于后继实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回收率的多少通常和回收产物的大小以及量的多少有关,比如DNA片断越大,和固相基质的结合力越强,就越难洗脱,回收率就低;又比如说,DNA的量越少,相对损失越大,回收率越低。因此,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样品的大小和多少对回收率都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回收率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其他:操作方面,相信大家都会比较喜欢操作简单,快速,应用起来方便的方法或者产品。比如溶胶的缓冲液中添加指示剂,可以指示溶胶的溶液pH值就是很方便的设计;离心过柱就比离心沉淀要简单方便。载量,就是每次回收最多能回收的产物的量。这个自然是越大越好了,因为对于纯化柱或者一定量的纯化介质,过量的产物吸附不了就是被浪费掉的。难免有时你需要回收比较大量的产物,大载量就很有优势——同一个片断你要用2个柱子,多郁闷啊。

DN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配方及步骤

D N 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配方及 步骤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DN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配方及步骤 最近需要做DN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需要用银染显示条带,但是找不到具体的配方和步骤,不知和蛋白PAGE电泳银染有什么差别,哪位师兄师姐有配方可否发一份,十分感谢!一、电泳试剂: 1、30%聚丙烯酰胺(29:1) 丙稀酰胺29克,Bis1克,水100ml。 2、10%过硫酸胺 过硫酸胺1克,水10ml。 3、TEMED 4、5xTBE Tris 27克,硼酸克, EDTA(pH 10ml,定容至500ml。 二、银染试剂 1、固定液:100ml无水乙醇,5ml冰醋酸,定容至1000ml。 2、% AgNO3:AgNO3 1克,水500ml。 3、% NaOH:NaOH 克,水500ml。 4、37%甲醛。 三、配胶(6%): 30%聚丙烯酰胺(29:1) 8ml,5xTBE 8ml,定容至40ml,加10%过硫酸胺 200ul;TEMED 20ul。室温凝固时间>1小时。 四、银染: 1、固定液固定10m。 2、水洗2m x3次。 3、% AgNO3 100ml +37%甲醛50ul,混匀,避光染色30~50m。 4、水洗 20秒x2次。

5、% NaOH 100ml,加37%甲醛,混匀,显色3~10m。 6、水洗若干次,终止显色。 电泳时间:150v x 3h,溴酚兰的位置相当于40bp。 银染后胶面积将膨胀10%。 在终止显色过程中,将依惯性继续显色,所以不等显色到位即可进行终止显色。 显色到位后立即拍摄,水浸泡过夜将使背景加深转贴!!!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分子生物学常用的一种技术。我们实验室应用该项技术进行基因组甲基化的筛选,取得了一定结果。因为全基因组的筛选需要很高的灵敏度,背景干扰降到最低,因此在对凝胶进行染色时,往往采用同位素法或银染法,而且配制的胶往往很大,我们配制的是大约40×35cm的胶,厚。同位素十分灵敏,特异,但是由于其操作的复杂性,许多实验室开展有一定困难。银染法相对简便易行,便于一般的实验室开展。 需要指出的是,应用与筛选基因组的银染往往采用测序胶的染色方法,这样才能保证灵敏性,我们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银染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下面是网上的一个银染方法,我们使用后觉得效果不错,然后以此为基础,介绍一下我们的经验 测序凝胶的银染 染色过程要求凝胶浸在塑料盘中。因而至少使用两个盘子,大小与玻璃板类似。在盘中加入新鲜溶液之前须用高质量的水洗涤盘子。 1. 电泳完毕后用一个塑料片子小心地分开两板,凝胶应该牢固地附着在短玻璃板上。 2. 固定凝胶:将凝胶(连玻璃板)放入塑料盘,用固定/停止溶液浸没,充分振荡20分钟或直至样品中染料完全消失,胶可在固定/停止溶液中保存过夜(不振荡)。保留固定/停止溶液,用于终止显影反应。 3. 洗胶:用超纯水振荡洗胶3次,每次2分钟。从水中取出, 当转移至下一溶液时拿着胶板边沿静止10-20秒,使水流尽。 4. 凝胶染色:把凝胶移至染色溶液充分摇动30分钟。 5. 凝胶显影:

胶回收

除了选择合适的方法外,实验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抽提过程中污染DNA酶 与回收片段接触的试剂与器皿等都应进行灭菌(酶)处理,即使是不能用干热或湿热法灭菌的器皿也要用乙醇浸泡以灭杀活菌与DNA酶,不然可能发生回收片段部分降解的现象,有时甚至一无所获.即使是轻微的降解反应——当发生在粘性末 端时也会导致严重的连接困难. (2)紫外照射选择长波段 回收过程往往需在紫外等监测下进行,与一般观察电泳结果不同的是这时应用长波紫外灯.因为短波紫外线(254nm)会引起DNA的断裂或是形成TT二聚体,前者会使以后的连接与转化等实验失败,后者可能造成基因突变,给克隆工作带来麻烦.即使是使用了长波紫外照射,回收DNA时也要尽量短时照射,避免连续长时间照射. (3)实验操作要轻柔 特别在处理较大片段时应防止机械剪切作用DNA对的破坏,如吸取液体,转动离 心管等操作均应缓慢,轻柔. 综上所述,只有在合适的回收方法基础上注意具体操作步骤是才能有效回收所需片段,为以后的酶切,连接,标记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 实验步骤 一、试剂盒法(Kit回收法,以上海申能博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为例) (1)从电泳板上切割含目的DNA片段的凝胶块(割胶尽可能的小,提供后续回收效率) (2)凝胶称重后并将其放入1.5ml管中,将其适当切小,加速溶解.每100mg凝胶加入400μl solution SN.(若称重省略,一般加入400μl SN) (3)凝胶溶解:55-60℃,保温5-10分钟,每2分钟混匀一下,使凝胶溶解,胶完全融化后每400μl solution SN中加入solution B 100μl,混匀. (4)将3S柱装入2ml洗管,将上述混合液转移至3S柱,室温放置2min.室温10 000 rpm离心1分钟,稳定45秒. (5)取下3S柱,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3S柱放入同一收集管中,加入600μl Wash Solution,室温10 000 rpm离心1分钟. (6)重复步骤5一次. (7)取下3S柱,倒掉收集管中废液,将3S柱放入同一收集管中,室温10 000 rpm 离心2分钟. (8)将3S柱放入新的离心管中,在3S柱子膜中央加30μl ddH2O,不加盖室温放 置2分钟. (9)盖上离心管,室温10 000 rpm离心1分钟,离心管中的液体即为回收的DNA 片段. 胶回收 一. 提高胶回收量的办法: 1) 增加电泳时的上样量。 2) 电泳缓冲液用新鲜配制的。

SDS-PAGE凝胶配制试剂盒

SDS-PAGE 凝胶配制试剂盒 简介: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 SDS-PAGE),其原理在于聚丙烯酰胺凝胶为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它有两种形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在电泳的过程中,蛋白质能够保持完整状态,并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蛋白质的形状及其所附带的电荷量而逐渐呈梯度分开,主要用于分离蛋白质和寡核苷酸。 SDS-PAGE 凝胶配制试剂盒不仅可用于配制SDS-PAGE 凝胶,也可配制非变性(native)PAGE 凝胶,具体配制的量应根据器具大小决定。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配制10%过硫酸铵:直接在Ammonium Persulfate 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分装 成小份储存于-20℃或4℃。注意:一般用1.5mlEP 管分装成0.5-1ml 每支,-20℃保存,每支使用2-3次即弃用。短期使用时,可保存于4℃,1周有效。 2、 根据目的蛋白分子量大小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按照下表配制分离胶(下层胶): 不同浓度的SDS-PAGE 分离胶的最佳分离范围: SDS-PAGE 分离胶浓度 最佳分离范围 6%胶 50-150kD 8%胶 30-90kD 10%胶 20-80kD 12%胶 12-60kD 15%胶 10-40kD 成分 配制不同体积SDS-PAGE 分离胶所需各成分的体积(ml) 编号 名称 PE0018 30T Storage 试剂(A): 30% Acr-Bis(29:1) 100ml 4℃ 避光 试剂(B): 1.5M Tris-HCl(pH8.8) 100ml RT 试剂(C): 10% SDS 5ml RT 试剂(D): Ammonium Persulfate 0.5g RT 试剂(E): TEMED 2×1ml 4℃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sds-page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英语: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PAGE),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介质的一种常用电泳技术,用于分离蛋白质和寡核苷酸。 作用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是具有分子筛作用的网络结构。它有两种形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在蛋白质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蛋白质可以保持完整的状态,并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蛋白质的形状和附着的电荷量逐渐彼此分离。在DNA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DNA以双链状态游动,其迁移率受碱基组成和序列的影响。 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变性剂通常为SDS(SDS-PAGE),变性剂通常为尿素和甲酰胺。蛋白质的SDS-PAGE技术由Shapiro于1967年首次建立。他们发现,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的分子量(电荷因子可忽略不计),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SDS,十二烷基样品介质和丙烯酰胺凝胶。 SDS是一种阴离子洗涤剂。作为变性剂和增溶剂,SDS可以破坏分子之间的氢键,展开分子并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二级和三级结构。诸如巯基乙醇和二硫苏糖醇之类的强还原剂可以破坏半胱氨酸残基之间的二硫键。将还原剂和SDS加入样品和凝胶后,分子解聚成多肽链。解聚的氨基酸侧链与SDS结合形成蛋白质SDS胶束。聚合物的负电荷远高于蛋白质的原始电荷,因此消除了不同分子之间的电荷和结构差异。

通常,不连续缓冲系统用于SDS-PAGE,其分辨率高于连续缓冲系统。 浓缩胶的作用是积聚,凝胶小,孔径大,将较薄的样品加入到增稠胶中,通过大孔胶的迁移作用将其浓缩到狭窄区域。当选择Tris / HCl缓冲溶液作为样品溶液和浓缩凝胶时,选择Tris /甘氨酸作为电极溶液。电泳开始时,HCl分解为氯离子,甘氨酸分解为甘氨酸离子。蛋白质带负电荷,因此它们一起移动到正电极。氯离子最快,甘氨酸离子最慢,蛋白质在中间。电泳开始时,氯离子的迁移率最高,高于蛋白质。因此,在电泳的背面形成低电导率区域,并且电场强度与低电导率区域成反比。因此,产生更高的电场强度,这使得蛋白质和甘氨酸离子快速移动以形成稳定的界面,这使得蛋白质在移动的界面附近聚集并浓缩成中间层。 在这种方法中,蛋白质的迁移率主要由其相对分子量决定,与电荷和分子形状无关。

最新省时6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6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实验试剂及配制: a, 40 %丙烯酰胺单体凝胶贮存液。丙烯酰胺38 g,甲叉双丙烯酰胺 2 g,加双蒸水定容至 100mL,过滤,贮存于棕色瓶中。 b,变性剂。1 M NaOH 1 mL,甲酰胺 95 mL,溴酚蓝 0. 05 g,二甲苯青 0. 05 g,加双蒸水定容至100 mL。 C, 固定液。100 mL 冰醋酸溶于双蒸水定容至1 000 mL。 d, 银染液。硝酸银 1 g, 37 甲醛 1. 5 mL,加双蒸水定容至1000 mL。 f, 显影液。无水碳酸钠 30 g, 37 甲醛 1. 5mL, 10 mg /mL 硫代硫酸钠 200 μL,加双蒸水定容至 1 000 mL。 DNA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操作流程 6 %变性凝胶的制备:40 %的凝胶贮存液 11. 2 mL,尿素36.36g, 5 × TBE 15mL,加双蒸水定容至 75 mL。预冷至 4 ℃后,加入500 μL 10 过硫酸铵和 50 μL TEMD 混合均匀,灌胶。灌胶完毕,插入样品梳,在室温下聚合 30 ~60 min。聚合完全后,梳齿下可见二条折光线。 电泳:安装电泳装置,在电泳槽中加入1 × TBE缓冲液,使缓冲液覆盖样品孔。拔出样品梳,用移液器吸取适量缓冲液冲洗样品孔。打开变压器,恒定功率 60 W 预电泳 15 ~30 min。预电泳结束后,用移液器将 DNA 样品小心注入样品孔中( 加样量为 3 ~ 5 μL) ,电泳直至带型分开。

固定:关闭电源,卸下玻璃板,剥离玻璃板,将胶板置于固定液中固定 30 min,直到指示剂颜色褪去。 漂洗:将胶板转移到双蒸水中漂洗三遍, 每次 2 ~ 3 min。 染色:转移胶板至染色液中,在摇床上摇 动染色 30 ~ 40 min。 显影:将胶板在双蒸水中漂洗 5 ~ 10 s 后 立即放入预冷为 4 ℃~ 10 ℃的显影液中,摇动显 影直到带型完全出现。 定影:将出现带型的胶板放入固定液中定 影 2 ~ 3 min,再用双蒸水漂洗两次 ( 每次 2 min) 。 干胶:胶板置于室温自然干燥。 带型统计 改良方法:a,银染 0.5%HNO+0.1 %AgNO b,漂洗蒸馏水2-3s C,显影 1.5% NaOH+0.2%Na_CO+0.5%HCHO 2-5 min d, 终止 5%无水乙醇+ 0.5 %HNO1 m后用自来水冲洗1 min。

聚丙烯酰胺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粉状及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

聚丙烯酰胺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粉状及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粉状及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引用标准 GB 5761 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 GB 12005.1 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的测定方法 GB 12005.2 聚丙烯酰胺固含量的测定方法 GB 12005.3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化法GB 12005.4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液体色谱法 GB 12005.5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 12005.6 聚丙烯酰胺水解度的测定方法 GB 12005.7 聚丙烯酰胺粒度测定方法 GB 12005.8 聚丙烯酰胺溶解速度的测定方法 GB 12005.9 聚丙烯酰胺命名

3型号及品级 聚丙烯酰胺产品型号命名规定的符号表示.同一型号的产品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 4技术要求 粉状和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 表1 粉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 GB/T13940-92 续表1 序 号级别 指标 检验项目 优级 品 一级品合格品 3 水解度.% 根据聚丙烯酰胺命名的规定,按 标称值进行分档

表2 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

GB/T13940-92 注:使用单位对产品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双方按照合同中有关条款执行 5实验方法 5.1 外观测定 在自然光下,目视测定样品的外观. 5.2 特性粘数的测定 按手册规定 5.3 水解度的测定 按手册规定 5.4 粒度的测定 按手册规定 5.5 固含量的测定 按手册规定 5.6 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 残留单体按行业和企业标准规定.普通型聚丙烯酰按以企业标准为仲裁方法,食品卫生级以食品检验办法为仲裁方法.

琼脂糖凝胶电泳常见问题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常见问题分析

DNA凝胶电泳简介 一、实验原理 DNA电泳是基因工程中最基本的技术,DNA制备及浓度测定、目的DNA片段的分离,重组子的酶切鉴定等均需要电泳完成。根据分离的DNA大小及类型的不同,DNA电泳主要分两类:

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适合分离1kb以下的片段,最高分辨率可达1bp,也用于分离寡核苷酸,在引物的纯化中也常用此中凝胶进行纯化,也称PAGE纯化。 2、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分离的DNA片段大小因胶浓度的不同而异,胶浓度为0.5~0.6%的凝胶可以分离的DNA片段范围为20bp~50kb。电泳结果用溴化乙锭(EB)染色后可直接在紫外下观察,并且可观察的DNA条带浓度为纳克级,而且整个过程一般1小时即可完成。由于该方法操作的简便和快速,在基因工程中较常用。 二、琼脂糖凝胶 琼脂糖是从琼脂中分离得到,由1,3连接的吡喃型b-D-半乳糖和1,4连接的3,6脱水吡喃型阿a-L-半乳糖组成,形成相对分子量为104~105的长链。琼脂糖加热溶解后分子呈随机线团状分布,当温度降低时链间糖分子上的羟基通过氢键作用相连接,形成孔径结构,而随着琼脂糖浓度不同形成不同大小的孔径。表1给出了不同浓度凝胶对DNA片段的线性分离范围。 表1不同类型琼脂糖分离DNA片段大小的范围 由于琼脂糖凝胶是通过氢键的作用,因此过酸或过碱等破坏氢键形成的方法常用于凝胶的再溶化,象NaClO4能用于凝胶的裂解,一般的凝胶回收试剂盒利用的也是这一原理。 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也针对不同用途开发了各种类型的琼脂糖凝胶:(1)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用于DNA片段的回收,且由于该种凝胶中无抑制酶,可在胶中进行酶切、连接等;(2)高熔点凝胶,可分离小于1kb的DNA片段,专用于PCR产物的分析;(3)快速凝胶,电泳速度比普通凝胶中快一倍,可节省实验时间;(4)适用于DNA大片段的分离。(5)其它类型。各生产商还开发很多类型的凝胶,可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选择原则是考虑合适的机械强度和熔点。

DN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配方及步骤审批稿

D N 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配方及步 骤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DN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配方及步骤 最近需要做DN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需要用银染显示条带,但是找不到具体的配方和步骤,不知和蛋白PAGE电泳银染有什么差别,哪位师兄师姐有配方可否发一份,十分感谢!一、电泳试剂: 1、30%聚丙烯酰胺(29:1) 丙稀酰胺29克,Bis1克,水100ml。 2、10%过硫酸胺 过硫酸胺1克,水10ml。 3、TEMED 4、5xTBE Tris 27克,硼酸克, EDTA(pH 10ml,定容至500ml。 二、银染试剂 1、固定液:100ml无水乙醇,5ml冰醋酸,定容至1000ml。 2、% AgNO3:AgNO3 1克,水500ml。 3、% NaOH:NaOH 克,水500ml。 4、37%甲醛。 三、配胶(6%): 30%聚丙烯酰胺(29:1) 8ml,5xTBE 8ml,定容至40ml,加10%过硫酸胺 200ul;TEMED 20ul。室温凝固时间>1小时。 四、银染: 1、固定液固定10m。 2、水洗2m x3次。 3、% AgNO3 100ml +37%甲醛50ul,混匀,避光染色30~50m。 4、水洗 20秒x2次。

5、% NaOH 100ml,加37%甲醛,混匀,显色3~10m。 6、水洗若干次,终止显色。 电泳时间:150v x 3h,溴酚兰的位置相当于40bp。 银染后胶面积将膨胀10%。 在终止显色过程中,将依惯性继续显色,所以不等显色到位即可进行终止显色。 显色到位后立即拍摄,水浸泡过夜将使背景加深转贴!!!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分子生物学常用的一种技术。我们实验室应用该项技术进行基因组甲基化的筛选,取得了一定结果。因为全基因组的筛选需要很高的灵敏度,背景干扰降到最低,因此在对凝胶进行染色时,往往采用同位素法或银染法,而且配制的胶往往很大,我们配制的是大约40×35cm的胶,厚。同位素十分灵敏,特异,但是由于其操作的复杂性,许多实验室开展有一定困难。银染法相对简便易行,便于一般的实验室开展。 需要指出的是,应用与筛选基因组的银染往往采用测序胶的染色方法,这样才能保证灵敏性,我们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银染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下面是网上的一个银染方法,我们使用后觉得效果不错,然后以此为基础,介绍一下我们的经验 测序凝胶的银染 染色过程要求凝胶浸在塑料盘中。因而至少使用两个盘子,大小与玻璃板类似。在盘中加入新鲜溶液之前须用高质量的水洗涤盘子。 1. 电泳完毕后用一个塑料片子小心地分开两板,凝胶应该牢固地附着在短玻璃板上。 2. 固定凝胶:将凝胶(连玻璃板)放入塑料盘,用固定/停止溶液浸没,充分振荡20分钟或直至样品中染料完全消失,胶可在固定/停止溶液中保存过夜(不振荡)。保留固定/停止溶液,用于终止显影反应。 3. 洗胶:用超纯水振荡洗胶3次,每次2分钟。从水中取出, 当转移至下一溶液时拿着胶板边沿静止10-20秒,使水流尽。 4. 凝胶染色:把凝胶移至染色溶液充分摇动30分钟。 5. 凝胶显影:

最全的聚丙烯酰胺分类与特点详解

最全的聚丙烯酰胺分类与特点详解 有代表性的高分子聚丙烯酰胺有: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简写NPAM,分子量800-1500万)、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简写APAM,分子量800-2000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简写CPAM,分子量800-1200万,离子度10%-80%)。用量一般为废水量的百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二。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产品特性: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外观为白色粉粒,分子量从600万到2500万。水溶解性好,能以任意比例溶解于水且不溶于有机溶剂。有效的PH值范围为4到14,在中性碱性介质中呈高聚合物电解质的特性,与盐类电解质敏感,与高价金属离子能交联成不溶性凝胶体。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产品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外观为白色粉粒,离子度从20%到55%水溶解性好,能以任意比例溶解于水且不溶于有机溶剂。呈高聚合物电解质的特性,适用于带阴电荷及富含有机物的废水处理。适用于染色、造纸、食品、建筑、冶金、选矿、煤粉、油田、水产加工与发酵等行业有机胶体含量较高的废水处理,特别适用于城市污水、城市污泥、造纸污泥及其它工业污泥的脱水处理。

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是由乙烯酰胺和乙烯基阳离子单体丙烯酰胺水解共聚而成。分子链上既有阳电荷,又有阴电荷的两性离子不规则聚合物。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简写NPAM) 产品特性: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系列产品是具有高分子量的低离子度的线性高聚物。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基团,便赋予它具有絮凝、分散、增稠、粘结、成膜、凝胶、稳定胶体的作用。污水处理剂:当悬浮性污水显酸性时,采用非离子聚丙烯酰胺作絮凝剂较为合适。这时PAM起吸附架桥作用,使悬浮的粒子产生絮凝沉淀,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也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尤其是和无机絮凝剂配合使用,在水处理中效果最佳。

非变性凝胶电泳技术

Native-PAGE原理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是在不加入SDS 疏基乙醇等变性剂的条件下,对保持活性的蛋白质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常用于同工酶的鉴定和提纯。未加SDS的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使生物大分子在电泳过程中保持其天然的形状和电荷,它们的分离是依据其电泳迁移率的不同和凝胶的分子筛作用,因而可以得到较高的分辨率,尤其是在电泳分离后仍能保持蛋白质和酶等生物大分子的生物活性,对于生物大分子的鉴定有重要意义,其方法是在凝胶上进行两份相同样品的电泳,电泳后将凝胶切成两半,一半用于活性染色,对某个特定的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另一半用于所有样品的染色,以分析样品中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种类和含量。 实验方法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和变性sds-page电泳在操作上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和电泳缓冲液中不能含有变性剂如SDS等。 一般蛋白进行非变性凝胶电泳要先分清是碱性还是酸性蛋白。分离碱性蛋白时候,要利用低pH凝胶系统,分离酸性蛋白时候,要利用高pH凝胶系统。 酸性蛋白通常在非变性凝胶电泳中采用的pH是8.8的缓冲系统,蛋白会带负电荷,蛋白会相阳极移动;而碱性蛋白通常电泳是在微酸性环境下进行,蛋白带正电荷,这时候需要将阴极和阳极倒置才可以电泳分离酸性蛋白。 工作液配制 1.40%胶贮液(Acr:Bis=29:1); 2.4×分离胶Buf(1.5 M Tris-HCl,pH 8.8):18.2 g Trisbase 溶于ml 水,用浓HCl调pH 8.8,加水定容到100ml,4℃贮存; 3. 4×堆积胶Buf(0.5 M Tris-HCl,pH 6.8):6g Trisbase 溶于80ml 水,用浓HCl调pH 6.8,加水定容到100ml,4℃贮存; 4.10×电泳Buf(pH8.8 Tris-Gly):30.3 g Trisbase,144g 甘氨酸,加水定容到L,4℃贮存; 5.2×溴酚蓝上样Buf:1.25ml pH 6.8, 0.5M Tris-Cl,3.0ml甘油,.2ml 0.5% 溴酚蓝,5.5ml dH2O;-20℃贮存;

DN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配方及步骤

DN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配方及步骤 最近需要做DN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需要用银染显示条带,但是找不到具体的配方和步骤,不知和蛋白PAGE电泳银染有什么差别,哪位师兄师姐有配方可否发一份,十分感谢!一、电泳试剂: 1、30%聚丙烯酰胺(29:1) 丙稀酰胺29克,Bis1克,水100ml。 2、10%过硫酸胺 过硫酸胺1克,水10ml。 3、TEMED 4、5xTBE Tris 27克,硼酸13.75克,0.5M EDTA(pH 8.0) 10ml,定容至500ml。 二、银染试剂 1、固定液:100ml无水乙醇,5ml冰醋酸,定容至1000ml。 2、0.2% AgNO3:AgNO3 1克,水500ml。 3、1.5% NaOH:NaOH 7.5克,水500ml。 4、37%甲醛。 三、配胶(6%): 30%聚丙烯酰胺(29:1) 8ml,5xTBE 8ml,定容至40ml,加10%过硫酸胺 200ul;T EMED 20ul。室温凝固时间>1小时。 四、银染: 1、固定液固定10m。 2、水洗2m x3次。 3、0.2% AgNO3 100ml +37%甲醛50ul,混匀,避光染色30~50m。 4、水洗 20秒x2次。 5、1.5% NaOH 100ml,加37%甲醛 0.5ml,混匀,显色3~10m。 6、水洗若干次,终止显色。 电泳时间:150v x 3h,溴酚兰的位置相当于40bp。 银染后胶面积将膨胀10%。 在终止显色过程中,将依惯性继续显色,所以不等显色到位即可进行终止显色。 显色到位后立即拍摄,水浸泡过夜将使背景加深转贴!!!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分子生物学常用的一种技术。我们实验室应用该项技术进行基因组甲基化的筛选,取得了一定结果。因为全基因组的筛选需要很高的灵敏度,背景干扰降到最低,因此在对凝胶进行染色时,往往采用同位素法或银染法,而且配制的胶往往很大,我们配制的是大约40×35cm的胶,0.4mm厚。同位素十分灵敏,特异,但是由于其操作的复杂性,许多实验室开展有一定困难。银染法相对简便易行,便于一般的实验室开展。 需要指出的是,应用与筛选基因组的银染往往采用测序胶的染色方法,这样才能保证灵敏性,我们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银染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下面是网上的一个银染方法,我们使用后觉得效果不错,然后以此为基础,介绍一下我们的经验 测序凝胶的银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