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金融公司个人车贷违约风险成因研究

汽车金融公司个人车贷违约风险成因研究

汽车金融公司个人车贷违约风险成因研究
汽车金融公司个人车贷违约风险成因研究

汽车金融公司个人车贷违约风险成因研究

[摘要]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上,汽车金融公司作为贷方始终面临着违约风险,特别是在信用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约束的情况下,增大了违约风险的可能性。本文主要研究汽车金融公司个人车贷的违约风险的成因,包括三个方面:个人角度的成因,汽车金融公司自身的原因,外部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个人车贷;违约动因;违约风险成因

1 引言

我国的汽车金融曾在1998—2003年出现“飞速发展”,但是,由于车价不断降低和征信体系的不健全,违约情况大量出现,2004年前后汽车金融信贷业务急剧萎缩;2005年至今,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已经先后成立了十几家,汽车信贷业务又开始快速增长。随着信贷体系的逐步建立和风险管理的加强,个人汽车贷款的违约发生率得到很好的控制。然而个人车贷违约风险仍然是汽车金融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

2 个人车贷违约的动因

为了研究个人车贷的违约动因,本文假设:①消费者进行贷款效用决策时是理性的;②消费者的违约行为完全是有意识的行为,而非不可抗因素造成;③由于法律体系和个人征信制度的存在,消费者违约需要付出违约成本(法律制裁和信用记录污点;抵押贷款中,当消费者违约时,抵押品将会变现),这种负的效用为违约成本效用u1;其效用减少量为u0;④选择违约而使得持有货币的收益效用为u2;

⑤违约属于风险行为,本文认为违约的借款者属于风险爱好型的;其当前财富效用为u(w),则当前财富效用期望值为E[u(w)];当前财富期望值的效用为u[E(w)]。

根据杰森(Jensen)不等式,对于任何一个随机变量w和任何一个严格凸函数u(w)而言,总有E[u(w)]

即财富期望值的效用和持有货币收益效用的总和小于当前财富效用期望值和违约成本效用的总和。个人违约效用曲线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借款者违约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

上汽财务公司汽车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上汽财务公司汽车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范月洋 11工商实验 201100270127 摘要:近30年来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2011年中国更是赶超美国成为了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随之产生的汽车金融市场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经济的稳健发展,汽车信贷业务迅速发展,由此带来信贷风险问题不容忽视。上汽财务将汽车金融业务作为其主要业务,研究汽车金融的信贷风险问题,找出产生信贷风险的原因和控制信贷风险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上汽财务的信贷风险的现状以及控制信贷风险的建议展开分析。 关键词:上汽财务汽车金融业务信贷风险风险控制 Abstract:In the past 30 years, the auto industry developed rapidly. China replaced America became number one in auto production and sales in the world in 2011. As the result, auto financial market has great potential in development. With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uto financing business develops rapidly. So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redit risk. Shanghai auto finance company takes auto financing business as the main part of the businesses and it’s very important to seek reasons for it. So we can find outeffective methods to control the risk of the auto financing business. In the following part, we will analyze how to control the credit risk of SATC Motor financial company. Key words:Shanghai auto financial companyAuto financing business credit risk Risk control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随之提升。我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继房地产行业之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从相关分析与预测来看,2012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首次领跑全球汽车业,其市场潜力已毋庸置疑。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信贷消费出现,实现了消费者支付方式由全款支付向分期付款方式的转变。上汽财务的财务公司背景,在发展汽车金融业务方面相对于汽车金融公司来说更具优势。随着汽车金融业务的迅速增长,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原有的流程和信用评估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由于汽车行业的专业性,要求上汽财务建立起完整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 2、上汽财务的汽车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2.1财务公司与汽车金融业务 财务公司是生产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机结合的新型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银行功能的补充,它的宗旨和任务是:既要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和改造筹措资金,又要为企业集团实力的壮大而积极开拓业务。1汽车金融(Motor Vehicle Financing)指的是在汽车的生产、流通、购买和消费环节中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包括资金筹集、信贷运用、抵押贴现、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相关保险、投资活动。汽车金融业务与信贷业务不同,汽车金融业务的范围更广,汽车信贷业务只是汽车金融业务的一个方面。 2.2上汽财务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 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汽财务),一个不同于银行、汽车金融公司的金融机构,2004年与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合资汽车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年底开始自己尝试汽车金融业务;2008年全面启动汽车金融业务。至2011年底,已开通批发融资渠道的经销商达500多家。上汽财务以前的业务主要包括存款、贷款、结算、投资(发行股票)等等。除了上述业务,上汽财务现在开展了一项新的业务就是向购买集团产品的个人和公司提供贷款,包括经销商融资贷款 1百度百科

汽车行业金融服务方案--2018

博能汽车金融服务方案设计 一、企业行业地位及优势 行业地位:哈市汽车经销企业中的普通竞争者。 优势: 1.企业经营持续性有保证,主要表现为主营产品品牌口碑好,潜力大,市场保有量大。 申请人主要经销长城哈弗系列车型,据2016年相关统计,长城哈弗在国内10大自主品牌保有量排行榜占据第二名507.3万(第一名是奇瑞556.7万)。 2.企业经营实力较强,近3年销售额平均12亿元,净利润3800万元左右,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为22%。 3.融资实力较强,在7家银行融资,信用记录较好。 二、企业可挖掘金融资源 1.配套法人账户透支业务 因博能及其关联企业销售收入均在亿元以上(博能汽车销售达到8.6亿元),利用博能及其关联企业在我行法人账户的资金沉淀,匹配一定额度的透支额度(原则上,客户透支额度不超过该客户在我行前12个月对公存款日均额的50%,且透支额度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允许客户在购车款项不足时,向银行透支,随借随还,引导客户增加

在我行的结算回款,且更好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此业务根据额度不同担保方式可为信用或提供其他担保,容易被客户接受,同时,因在我行的资金沉淀稳定,风险可控。 2.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因申请人经销的汽车品种并不单一,且原有“厂商银”合作模式难以介入,我行可以考虑为企业其他汽车品种经销提供“厂商银”模式(比如与大众供应商或其他),提供银行承兑汇票,使客户新增银票需求转移到我行。银承担保可做汽车合格证质押厂商回购业务,以车辆合格证质押+保证金+回购承诺做担保。车辆合格证作为企业主要经营资源,质押在我行,信贷风险可控。 3.核心企业“1+N”授信业务 因博能汽车零配件企业实力较强,信用较好,针对其下游销售商可开展核心大企业“1+N”的授信业务,如为下游配件经销商开展法人保证业务,或保理业务、应收账款质押业务等。 三、与银行合作需求分析 参照博能汽车案例,汽车经销企业可以综合考虑以下金融需求:汽车产业链融资:针对汽车产业的汽车制造商、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以及汽车消费者推出的全程金融服务方案。 (1)上游汽车贷款产品主要为汽车制造商的日常生产提供资金支持,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贴现、国内综合保理、进口配件开立信用证等。同时对于部分汽车制造商,还可

个人汽车信贷业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个人汽车信贷业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一、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 2005年以前,全国各家商业银行在个人车贷市场上竞争相当激烈,中国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不良激增。近年,各行放慢了个人汽车贷款市场的争夺,车贷发展相对放缓,车贷资产质量也有明显好转,但是个人汽车贷款风险潜伏性、渐进性的特点,还应引起重视,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下面就车贷不良贷款产生根源简单分析如下: 一是来自社会的信用风险居高不下。由于我国个人征信体系还不健全,个人收入证明可信度较低,银行了解核实借款人负债情况难度较大,无法充分掌握借款人真实信用状况,这是不良贷款的外部成因。 二是银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较低,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良莠不齐,控制风险的手段不多,对借款人信用状况普遍没有落实追踪评价,不能有效防范贷款风险,这是形成不良贷款的基础因素。 三是部分经办银行和中介机构违规操作行为增加了贷款风险,贷前调查不真实,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资信调查流于形式,贷中审查环节缺乏有效制约机制,贷后管理薄弱,重贷轻管现象较为普遍,这是造成不良贷款的根本原因。

具体研究产生不良贷款的风险点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抵押汽车的监控及处置风险。目前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大部分是以所购车辆作抵押,由于车辆流动性强,一旦出现贷款逾期,银行追索处置抵押物十分困难。从已发放的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来看,本地购车、异地上牌的贷款在处理抵押资产时更为困难。此外,汽车价格在竞争中连续走低,特别是某些轿车车价下降幅度较大,抵押物存在贬值风险。一旦抵押物价值低于所贷款金额,还贷风险便显著增加。 第二,借款人还款能力的波动风险。主要表现为部分私营企业业主、个体户以经营收入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其还贷能力具有不确定性。据不完全统计,造成个人汽车消费不良贷款的借款主体约一半以上是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此外,借款人所在单位不景气、工作变动后收入状况发生变化,将导致借款人偿还能力下降,造成贷款拖欠。 第三,个人资信信息缺失风险。目前对借款人资信和还款能力的判断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借款人工作单位的稳定性及其所提供收入证明真实性;二是个人征信系统所提供个人资信状况。但目前,收入证明和人行个人征信系统两方面的信息都不够完善、不够及时更新数据,从而使银行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判断出现偏差。一些个体经营户和私营企业主无法开具收入证明,有的单位出具职工个人收入证明带有随意性,

汽车金融的风险管理

汽车金融的风险管理 把欺诈风险、准入风险和信用风险一起纳入管理体系,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不断调整 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关注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员工稳定性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等等,金融企业的产品本身也包括了很多类型的风险。一般产品在定价时主要考虑客户可接受价格和博弈价格,金融产品在定价时还需要测量不同客户群体的风险价格,即金融产品价格包括三个要素:风险价格、客户可接受价格和博弈价格。本文主要探讨一下汽车金融行业的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目前风险管理体系最大阻力是“行业人设” 业务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考虑前中后业务高度相关性以及利差管理的行业本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和优化必须要考虑市场环境变化、业务开展类型、公司盈利要求、风险种类与特征、业务目标客群等。 目前行业建立具有针对性、包容性和前瞻性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最大阻力是“行业人设”,这些理念包括如下: 1. 风险管理等同于人工审核。其实审核人员完全无法控制准入风险和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只能防住一部分。 2. 销售人员不考核资产质量指标或者权重很小。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这个理念大错特错,销售人员能帮公司防住最多类型的欺诈风险。

3. 准入标准一成不变或依靠以往经验来调整。准入风险已经成为企业最大的风险类型,应该实时监控、不断调整“最优准入曲线”。 4. 商务政策质量佣金包括产品全周期。这理念没有考虑谁是准入风险、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的防范主体。 5. 信用风险损失总是在可承受范围内。一是没有考虑市场环境变化,二是没有考虑准入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叠加效应。 6. 直租产品产权在公司,欺诈涉及了刑事犯罪、业务风险小,所以可以做资质更差的客户群。完全没有考虑准入风险是企业最大风险。 7. 直营想做一个车商所有无欺诈风险客户。没有考虑汽车金融已经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每家企业只能从有限的客群业务中盈利。 8. AFC自动化审批模型包括了零利率客户。假设零利率产品主要卖给了全款转化的客群,是没有任何信用风险的客群,它的风险价格应该为零,不应该入模。 9. 风险管理只是一个部门的事情。“汽车金融本质是风险”被行业广泛认可,但风险管理部与销售部、审核部、市场部等为同级的业务部门,有点自相矛盾。 风险管理体系要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不断调整

汽车金融公司渠道操作风险控制研究

汽车金融公司渠道操作风险控制研究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汽车金融公司渠道操作风险控制研究 【第一章第二章】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概况 【第三章】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渠道和操作风险 【第四章】渠道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 【第五章】渠道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结论/参考文献】汽车金融企业渠道运营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摘要 自2004 年中国第一批汽车金融公司成立之时起,至今已经经历了10 年的发展。在这10 年中,中国的汽车金融公司经历了从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到当前创造了20%的金融渗透率,可谓是取得了质的飞跃。汽车金融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数据和经验,并通过数据挖掘来分析客户群的各种属性和每个属性的风险大小,在信用风险上做到了精细化管理和良好的控制:既能够降低门槛吸收大量的潜在客户,又能够有效地将逾期损失控制到公司计划指标内,这点使得汽车金融公司较银行汽车贷款具备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2013 年各类大型欺诈贷款事件席卷各个汽车金融公司,让汽车金融公司突然意识到以经销商作为中间人的贷款服务模式中存在着巨大的操作风险。合作经销商出于各种目的的违规操作为汽车金融公司带

来的风险既难以辨别,又难以回收。这给汽车金融公司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即:如何做好渠道管理近而降低操作风险。本论文主要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通过探究现有的以及未来可以采取的管控措施,来实现预防这一风险的发生。本论文主要是通过中外汽车金融主要因素的比较,如服务模式的比较,融资渠道的比较,主营业务的比较,信用环境,监管机制,法律环境的比较等找出中外汽车金融公司的主要差异点,通过差异点可以看出经销商违规操作的动机,以及如何利用现存的环境和体制漏洞来实现这些动机。在明确渠道操作风险的主要成因的基础上,本论文主要以加强内部管理(如增强和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建立内部反欺诈系统,增强对合作经销商的支援,寻求民间征信机构合作等)和不断地业务创新来有效地降低渠道操作风险的发生。同时,也对市场环境,监管体制,法律环境寄予了期望,这些大环境和体制的改善也是降低汽车金融公司渠道操作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汽车金融公司,汽车制造商,经销商 Abstract It takes the first bunch of AFCs (Auto Finance Companies)10 years fordevelopment since they set up in 2004.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y went through thenon-recognition of the public from the outset and

商业银行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风险及对策研究报告

商业银行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摘要:汽车金融在我国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汽车金融的重大作用,其发展自始至终受到各方关注。通过对商业银行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风险进行分析,找到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策略,以促进我国汽车金融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汽车金融;风险分析 1 商业银行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 1.1 商业银行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必要性 汽车金融服务是主要在汽车的生产、流通、购买与消费环节中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主要包括筹集资金、抵押贴现、证券发行和交易,以及相关保险、投资活动,具有资金量大、周转周期长、资金运用相对稳定和价值增长值等特点,它是汽车制造业、流通业、服务维修与金融业相互结合渗透的必然结果,涉及到政府法律、法规、政策行为以及金融保险等市场的相互配合,是一个复杂的交叉子系统。在中国,由于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汽车金融的全部涵义几乎就是汽车消费信贷。目前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放贷主体还是商业银行,其放贷总额占信贷余额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二。汽车金融对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可以大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汽车金融业务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市场前景巨大,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对利润的追求,积极开展汽车金融业务也就不足为奇了。 1.2 商业银行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现状

我国的商业银行目前开展汽车金融业务主要有两种模式,分别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直客”模式和以经销商为主的“间客”模式。“直客”模式指商业银行直接面向客户提供汽车信贷服务。这种模式加大了商业银行的工作量,商业银行承担了较多的风险,而且由于商业银行缺乏汽车产销的专业技能,使围绕汽车售后的一系列增值服务难以开展。以经销商为主的“间客”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主要模式。由营销商直接面对客户,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与客户签订贷款协议并办理有关的保险和登记手续。这种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营销商专业化的优势,同时营销商和报销公司可以与商业隐含共同分担风险。与这种商业银行参与的模式相似,但是由汽车金融公司主导的新型汽车金融服务模式也在悄然崛起。汽车金融公司的出现给商业银行开展汽车金融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1.3 商业银行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趋势 1.3.1 主体多元化,产品特色化 2003 年10 月,银监会颁布《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随后在2004年8月,国内第一家专业汽车金融公司XX通用汽车金融XX 公司在XX开业,标志着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由银行单一化发展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汽车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的产品日趋差异化。 1.3.2 操作现代化,业务国际化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现代化的操作是商业银行

汽车金融公司风险管理研究————以大众汽车金融公司为例

目录 中文摘要(汽车金融风险管理对策) (1) 英文摘要(AutoFinanceriskmanagementsolution) (1) 前言 (2) 一、汽车金融公司风险管理现状 (3) (一)国外研究现状 (4) (二)国内研究现状 (4) 二、汽车金融公司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5) (一)缺乏风险保障体系 (5) (二)缺乏完善内控制度 (5) (三)缺乏科学运营管理 (6) (四)缺乏有效行业合作 (6) 三、汽车金融公司风险管理对策 (6) (一)建立健全风险保障体系 (6) 1.有效利用衍生产品.............................................................................................错误!未定义书签。 2.有效利用保险产品.............................................................................................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有效利用风险基金.............................................................................................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管控制度 (6) 1.建立科学风险预警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完善风险事后控制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3.提高员工风险辨识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完善运营管理手段 (7) 1.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8)

汽车金融公司个人车贷违约风险成因研究

汽车金融公司个人车贷违约 风险成因研究 李 勇,任 军 (东华大学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051) [摘 要]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上,汽车金融公司作为贷方始终面临着违约风险,特别是在信用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约束的情况下,增大了违约风险的可能性。本文主要研究汽车金融公司个人车贷的违约风险的成因,包括三个方面:个人角度的成因,汽车金融公司自身的原因,外部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个人车贷;违约动因;违约风险成因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0138-03 1 引 言 我国的汽车金融曾在1998 2003年出现飞速发 展!,但是,由于车价不断降低和征信体系的不健全,违 约情况大量出现,2004年前后汽车金融信贷业务急剧萎 缩;2005年至今,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已经先后成立了 十几家,汽车信贷业务又开始快速增长。随着信贷体系的 逐步建立和风险管理的加强,个人汽车贷款的违约发生率 得到很好的控制。然而个人车贷违约风险仍然是汽车金融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 2 个人车贷违约的动因 为了研究个人车贷的违约动因,本文假设:?消费者 进行贷款效用决策时是理性的;#消费者的违约行为完全 是有意识的行为,而非不可抗因素造成;?由于法律体系 和个人征信制度的存在,消费者违约需要付出违约成本 (法律制裁和信用记录污点;抵押贷款中,当消费者违约 时,抵押品将会变现),这种负的效用为违约成本效用 u 1;其效用减少量为u ;%选择违约而使得持有货币的 收益效用为u 2 ;&违约属于风险行为,本文认为违约的借款者属于风险爱好型的;其当前财富效用为u(w),则当前财富效用期望值为E[u(w)];当前财富期望值的效用为u[E(w)]。 根据杰森(Jensen)不等式,对于任何一个随机变量w和任何一个严格凸函数u(w)而言,总有E[u(w)]< u[E(w)];对于一个存在违约可能的借款者,其违约发生的条件为: u[E(w)]+u2>E[u(w)]+u0+u1 即财富期望值的效用和持有货币收益效用的总和小于当前财富效用期望值和违约成本效用的总和。个人违约效用曲线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借款者违约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 ?违约成本大小。这种成本的存在使得个人违约的效 违约效用曲线 用减少,减少有意识的违约行为发生。 #货币的收益效用。因为持有货币可以用来进行投资增值,违约所得货币会产生收益,即货币的收益效用关系到违约的收益效用。 ?违约效用减少量。作为对违约的惩罚,包括罚款,法律程序以及信用的不良记录会使得违约成本增加。 %作为风险爱好者的违约行为发生还存在一种财富效用影响,即财富效用期望小于财富期望效用。 3 个人车贷违约风险成因 3 1 个人角度车贷违约风险成因 第一,购车者本身的道德风险。即本身没有固定的收入,无足够还贷能力,先将车辆贷款到手,根本不考虑今后还贷的问题。道德风险在信息不对称市场上普遍存在,道德风险使得贷方的损失概率增大。 第二,收入预期的变化。与购车者相关的政策、工作环境或生活条件发生变化,如减员、退休等,令购车者降低甚至失去支付能力。与购车者收入预期变化最密切的就是工作环境的变化,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和不同社会阅历的人,其工作稳定性有很大差别。对于一个工作并非很稳定的购车者来说,一旦工作上发生不好的变化就会直接降低其还款能力。 第三,预期过高。购车者过高估计了自己及家庭的长中国市场 2011年第2期(总第613期) 交通运输 138 2011 1

汽车金融公司个人车贷违约风险成因研究

汽车金融公司个人车贷违约风险成因研究 [摘要]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上,汽车金融公司作为贷方始终面临着违约风险,特别是在信用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约束的情况下,增大了违约风险的可能性。本文主要研究汽车金融公司个人车贷的违约风险的成因,包括三个方面:个人角度的成因,汽车金融公司自身的原因,外部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个人车贷;违约动因;违约风险成因 1 引言 我国的汽车金融曾在1998—2003年出现“飞速发展”,但是,由于车价不断降低和征信体系的不健全,违约情况大量出现,2004年前后汽车金融信贷业务急剧萎缩;2005年至今,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已经先后成立了十几家,汽车信贷业务又开始快速增长。随着信贷体系的逐步建立和风险管理的加强,个人汽车贷款的违约发生率得到很好的控制。然而个人车贷违约风险仍然是汽车金融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 2 个人车贷违约的动因 为了研究个人车贷的违约动因,本文假设:①消费者进行贷款效用决策时是理性的;②消费者的违约行为完全是有意识的行为,而非不可抗因素造成;③由于法律体系和个人征信制度的存在,消费者违约需要付出违约成本(法律制裁和信用记录污点;抵押贷款中,当消费者违约时,抵押品将会变现),这种负的效用为违约成本效用u1;其效用减少量为u0;④选择违约而使得持有货币的收益效用为u2; ⑤违约属于风险行为,本文认为违约的借款者属于风险爱好型的;其当前财富效用为u(w),则当前财富效用期望值为E[u(w)];当前财富期望值的效用为u[E(w)]。 根据杰森(Jensen)不等式,对于任何一个随机变量w和任何一个严格凸函数u(w)而言,总有E[u(w)]

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渠道和操作风险

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渠道和操作风险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汽车金融公司渠道操作风险控制研究 【第一章第二章】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概况 【第三章】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渠道和操作风险 【第四章】渠道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 【第五章】渠道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结论/参考文献】汽车金融企业渠道运营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第3 章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渠道和操作风险 3.1 渠道的概念 渠道是指汽车金融公司向终端消费者提供各项汽车金融服务的途径。这里指的渠道实际上就是所谓的汽车经销商。汽车经销商是符合一定准入条件,由汽车制造商予以授权,即有权销售某个品牌汽车的独立的法人公司。经销商目前在汽车金融公司实现向终端客户提供贷款方面充当着唯一的中间渠道的角色。即客户在经销商处看车并选择贷款后,由经销商负责收集和上传客户的资料,见证客户的资料原件,客户的现场提车和合同签署。在贷款批复的整个过程中,经销商也同时充当着沟通汽车金融公司与客户之间就某个贷款条件调整协议的达成。同时,经销商也需要在客户签署合同后,承担放款资料的

收集和上传,协助客户上牌,完成贷款车辆的抵押登记,甚至在客户贷款出现逾期时,协助汽车金融公司进行催收或收车。可以说,经销商在中国汽车金融的业务中,充当着唯一的,不可或缺的中间人角色。 3.2 渠道操作风险的概念 正是由于汽车经销商在中国的汽车金融公司与终端消费者之间充当的唯一和不可或缺的中间人角色,负责整个贷款过程的协助办理和亲自见证,经销商为了达成车辆销售,或者周转库存,在贷款操作上出现违背双方合作协议的基本规定的行为,如协助客户提供虚假资料等,这给汽车金融公司带来了依靠信用审贷政策和策略系统无法辨识的风险-即渠道操作风险。渠道操作风险具有不易辨识,不易监控,不确定,分散化,形式多样化,回收率低,最终损失率高等特点。中国汽车金融公司开始的早期阶段,逾期主要来源于信用风险,即客户还本付息能力不足或因贷款期间财务状况恶化而导致的逾期。这部分客户可以通过诉讼收车或者贷款重组等方式进行解决。但自2013 年起,各个汽车金融公司的逾期率的50%左右是来源于欺诈风险,而这一风险与经销商渠道操作密不可分。经销商或是不按合作协议遵守操作规范,或是直接参与欺诈,从而引发欺诈风险。近些年,随着各商业银行纷纷进入利润水平高,且可拓展空间大的汽车金融市场,汽车金融业务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汽车金融公司在经销商出现违规操作时,对经销商的违规行为基本处于束手无措的境地,更多的

对汽车销售金融操作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精)

经营管理 对汽车销售金融操作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 王伟1张彦军2 (1江西省交通厅稽查征费局赣州分局江西赣州3410002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本文论述了汽车销售金融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提出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控制方法。关键词:金融风险汽车销售 0引言 汽车销售金融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汽车厂家、银行、汽车经销商之间的一种新型银企合作方式。借助这种方式,厂家可以促进销售,降低库存;经销商可以获得延期付款信用和融资支持;银行则可以获得开票手续费收入及存款收益。其常见操作模式是签订《三方协议》,厂家提供回购或调剂销售的保证,经销商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银行开出收款人为汽车厂家的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项下的汽车运抵仓库时,三方验证,汽车合格证由银行监管,经销商办理车辆保险、抵押手续,根据销售情况陆续赎回合格证并到期承付票款。其中,车辆保险、抵押、汽车合格证监管是银行主要的操作风险控制手段,合格证监管是核心。1目前操作风险的管理要求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1合格证监管 合格证监管包括合格证的收取和发放两个操作环节。1.1.1合格证收取 为防范合格证交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伪造风险,在《三方协议》中,一般明确银行为合格证的接收方,银行承兑汇票项下的车辆抵库时,合格证要由运输商直接交付银行经办人员。银行、汽车经销商、运输商三方验证车证相符后,由银行、经销商在运输单据上签字确认,厂家凭以向运输商付款。 在实际运作中,由于不同厂家、不同车辆运输方式不同,运输商的素质参差不齐,运输商到车时间也有不确定性(譬如晚上到货、节假日到货),加上运输商对

最新美国通用汽车破产的案例研究基于企业风险管理角度分析资料

精品文档 案例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 一、案情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迫于近年连续亏损、市场需求萎缩、债务负担沉重等多方压力,于2009年6月1日,正式按照《美国破产法》第11章的有关规定向美国曼哈顿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CEO瓦格纳被换掉了,其次公 司的业务将会萎缩,其中一些品牌将会出售(悍马霍顿欧宝)至于这些车的售后服务就只有叫别个公司代理了。这样以优化公司的资源,整合力量。GM破产保护阶段业务照样进行,而且将会在两个月之内成立一家新GM这家新公司将 会继承旧GM的一些主要品牌(凯迪拉克别克雪弗兰),而其余的工厂都卖了用来换一些债务,而且新GM重新经营时将会把主要精力转向小排量汽车环保汽车上面来。 、原因 1.福利成本。昂贵的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成本,高出对手70%勺劳务成本以 及庞大的退休员工包袱日益不堪重负,让其财务丧失灵活性。 2.次贷冲击。次贷危机冲击了各大经营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公司、各大投行和“两房”、各大保险公司和银行之后就是美国的实体经济方面。美国次贷危机给美国汽车工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汽车行业成为了次贷风暴的重灾区,2008 年以来,美国的汽车销量也像住房市场一样,开始以两位数的幅度下滑,最新 数据显示,美国9月份汽车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7%创1991年以来最大月度跌幅,也是美国市场15年来首次月度跌破百万辆。底特律第一巨头——通用汽车公司,尽管其汽车销量仍居世界之首,但09年4月底以来通用的市场规模急 剧缩小了56%,从原本的130多亿美元降至不到60亿美元。销量下跌、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盈利大幅减少。同时,通用公司的股价已降至54年来最低水平。 始料不及的金融海啸,让押宝华尔街,从资本市场获得投资以度过难关的企望成为泡影。 3.战略失误。2005年来处在连续亏损状态,通用ceo瓦格纳没能扭转这一局面。通用汽车公司除了对其他汽车生产厂家的一系列并购

汽车金融风险控制系统

汽车金融服务风险控制系统 一、开发项目的风险背景 伴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更新、软件数量的增多、软件复杂程度不断加大、客户对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软件开发项目给软件开发企业和需求企业带来的巨大风险。软件开发项目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生存。这对软件开发企业来讲应该是更大的难题。一方面是业务需求更加复杂。人们对软件质量和用途的期望大幅度提高,对业务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另一方面是开发成本不断缩减。在此形势下,风险管理与控制已成为软件开发项目成败的关键。 软件开发项目由于其具有连续性、复杂性、少参照性,无标准规范等特点,其风险程度较高。目前国内的大多数软件开发企业还缺乏对软件开发项目的风险认识,缺少进行系统、有效的度量和评价的手段。据有调查数据显示,有15—35%的软件项目中途被取消,剩下的项目不是超期就是超出预算或是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另外,软件项目因风险控制和管理原因失败的约占90% ,可见,软件风险控制与管理在目前的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重要性。 交易数据系统 交易数据系统存储了银行进行的所有交易。它已经配置为在纽约的交易关闭时间(下午5 点) 生成一个XML 输出文件。输出包括银行进行的每一次交易的以下信息: ?交易ID; ?日期; ?当前的美元交易价格; ?交易对手ID。 参考数据系统 参考数据系统维护了银行需要的所有参考数据。这包括了交易对手的信息,每一个都代表一 个个体、一家银行等。它也生成XML 输出文件,包括了每个交易对手的基本信息。一个新的全组织参考数据系统将在未来3 个月内完工,而当前的系统最终将停用。 功能需求 以下是新的风险系统的高层次功能需求: (1) 从交易数据系统导入交易数据; (2) 从参考数据系统导入交易对手数据; (3) 合并两个数据集,用交易对手的信息丰富交易数据; (4) 对每个交易对手计算银行面临的风险; (5) 生成一个可以导入微软Excel 的报表,包含银行所有已知的交易对手的风险指数; (6) 在新加坡的下一个交易日开始(上午9 点)之前将报表分发给业务用户; (7) 为业务用户子集提供一种配置和维护风险计算使用的外部参数的方法。 非功能需求 以下是新的风险系统的非功能需求。 性能 ?新加坡在每个业务日的当地时间上午9 点开市,风险报表必须在此前生成。

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的十大风险点及其应对措施

二、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的十大风险点及其应对措施 汽车融资租赁,是指融资租赁公司根据承租人对租赁车辆与供应商的选择,与供应商签订《车辆买卖合同》购买相应车辆并根据其与承租人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分期向融资租赁公司支付租金,租赁期满,租金付讫后,出租人将租赁车辆以象征性的价格无条件过户给承租人的交易行为。上述属于典型的直接融资租赁模式,而承租人将自身已经拥有的车辆出卖给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并租回使用,分期支付租金,从而达到融资目的的模式,即售后回租模式。在这两种基本模式下,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的主要风险点及其应对措施总结如下:

(一)遭遇合同诈骗的风险 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蓬勃发展以及汽车融资租赁公司普遍风控意识不强,给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单位铤而走险提供了可乘之机,利用融资租赁业务的特殊性对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实施合同诈骗。通常手法有虚构自身的经济实力、履约能力及担保

能力、伪造汽车销售发票及机动车登记证、承租人与汽车供应商恶意串通不提供或者提供与正常价值严重不符的车辆、在回租模式下将车辆重复进行租赁融资等,骗取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签订相关合同并非法占有所融资金,甚至将所租用车辆用于倒卖或者抵押牟利。 应对措施:1、对承租人及担保财产、担保人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分析及核实,除常规的资料信息外,主要关注点还应包括:承租人及担保人的工作单位及工作稳定性、薪酬、单位职务及社会职务、家庭成员情况及其财力、购买的车辆是否与本人实际情况匹配、承租人及担保人的征信情况、涉诉情况、被行政处罚情况等。2、在相关合同条文中明确约定或者单独出具声明,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将在发现合同诈骗情形时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其所提交的所有材料将作为证据使用,这一点对于惯犯不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震慑作用;3、保留好相应尽职调查原始资料,在发现合同诈骗时,尽快整理报案材料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在报案的环节上,根据实务经验,除了准备详尽资料外,最好能通过较短的篇幅或者图形可视化的模式向公安机关描述整个合同诈骗的过程,以降低公安机关对事实的认定不清而将案件归为民事经济纠纷而拒绝立案的风险。 (二)租金拖欠的风险 租金拖欠风险是汽车融资租赁业务中最常见的风险,主要是指承租人到期不能按时或者足额向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交纳租金的行为。

汽车金融市场存在四大问题

汽车金融市场存在四大问题 (一)汽车信贷的违约率较高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逐步发展,目前从事汽车保险的公司越来越多,各个公司为了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展开了各式各样的竞争,竞争手段层出不穷,盲目竞争成为整个汽车保险行业的主色调,造成汽车消费客户,不按规定投保等而出现信贷违约。 面对我国汽车保险行业鱼龙混杂的局面,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规范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各保险公司的经营业务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是针对车贷险存在的问题,对相关业务在保险责任的界定、条款的设计、经营管理进行了严格规定。又加上xx年的金融危机,对负债较大的个人及企业带来不正常的发展,虽然对于汽车消费贷款作出相关的规定,但是汽车消费贷款高达35%的违约率使得我国汽车信贷无法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据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法院统计,去年受理的600多件金融案件中,80%属于汽车消费信贷客户违约纠纷案。 汽车信贷违约率的增加导致了汽车信用担保市场的风险系数加大,许多实力较弱的信用担保公司往往不堪违约率较高的重负,对于汽车信用贷款的业务望而却步。而消费者的还款能力以及还款的意愿是汽车消费信贷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加上当地经济增长的状况、车辆价值的变化以及突发事件等不确定性的因素都

加剧了汽车信贷风险和违约率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汽车按揭担保公司可能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二)汽车贷款市场的人才缺失较为严重 受到我国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汽车消费往往是全额付款的方式,汽车消费按揭贷款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较短,而国家教育体系当中对于这一领域的教育缺失较为严重,许多高校的专业根本没有设置于汽车信贷市场相对应的专业门类,最终导致了现在我国汽车信贷市场的专业人才的缺失较为严重,汽车消费贷款的专业性程度不高,许多业务员对于汽车信贷的流程以及相关的专业性的知识知之甚少。 根据我们的调查,现在汽车信贷市场上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的不超过15%,而面对日益增长的汽车消费需求,这样的从业人员比例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处于基层的业务人员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之外,如今汽车贷款市场也缺少经验丰富,具备丰富管理知识的高层管理人员。 汽车消费贷款市场人才缺失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汽车贷款市场科学合理的发展,主要产生了如下的影响:第一、缺少相关的法律知识,无法合理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于这些业务人员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识,对于我国有关规定汽车贷款科学发展的法律法规无法清楚明了,在自身权利遭受侵害的时候也无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二、无法为潜在客户提供专业的汽车贷款知识,导致潜在客户的丢失。许多客户在进行汽车贷款

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必须知晓的十大风险点及其应对措施

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必须知晓的十大风险点及其应对措施 作者:张浩律师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交流邮箱: 一、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空间广阔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 年中国汽车金融业将达到人民币5250 元的市场容量,是 2013 年的两倍,而目前汽车行业内普遍认可的中国汽车金融的渗透率在 20?左右,同一数据对比,美国是 70?,德国是 60?,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的汽车金融业的市场空间巨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发展确实还需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我国目前的汽车金融行业,商业银行由于有资金和客户资源方面的天然优势,因此仍占主要位置,但由于汽车信贷只是商业银行很小的业务之一,其对汽车行业的认识和专业度也较低,而且银行的关注点最主要在于利息,在制造商、销售商的利益捆绑方面鲜有作为。伴随着 80 后已逐渐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对于贷款手续的便利性以及体验度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汽车金融行业的其他服务主体,如汽车厂商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以及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由于更接地气将会成为汽车金融行业实现突破式增长的最重要的力量。特别是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相比较汽车厂商财务公司以及汽车金融公司在分支机构扩张、品牌限制、首付比例、融资范围(银行及汽车金融公司融资金额一般仅限于裸车价)以及交易总成本等方面,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也正是看到了如此巨大的商机,定位于专门从事汽车融资租赁的融资租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些综合类的融资租赁公司也纷纷转型汽车融资租赁业务。但是由于汽车作为融资租赁物的特殊性,大部分的融资租赁公司对于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操作特别是风险防控方面缺乏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本文旨在结合笔者对汽车融资租赁行业的研究以及服务于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的经验,总结出汽车融资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8 年第1 号《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规定汽车金融公司经中国银 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售后回租业务除外),本文以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与汽车金融公司所作 之对比,仅限于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与未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汽车金融公司。

我国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初探

我国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初探 我国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初探 摘要:目前我国的汽车消费市场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汽车消费贷款业务还存在着较大的漏洞,隐含了较大风险,尚需加强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与控制。介绍了汽车消费信贷方面的基本情况,列举了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类型及风险的成因,针对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结合我国汽车消费方面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防范和化解措施。 关键词: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管理;对策建议;成因 中图分类号:F832.4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3)29-0188-03 2012年以来,全球经济总体保持复苏的良好局势,全球汽车市场出现明显回暖的现象,我国汽车消费增长速度也是一路飙升,同比增长幅度在30%以上,汽车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促进汽车企业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虽然晚了一些,但是近年来多元化的消费信贷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我国的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目前,我国的汽车分期付款购买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占据了汽车销售额的很大一部分;汽车消费贷款已经成为汽车消费的主要购买方式,对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成为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汽车消费贷款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汽车消费贷款的概念 1.汽车消费贷款的含义 所谓汽车消费贷款(Automobile consumption loan)就是银行对在汽车特约经商处购买汽车的借款人发放的一种新型的人民币担保贷款方式。 2.汽车消费贷款的主要方式 (1)银行为客户提供汽车消费贷款。 (2)汽车生产商与汽车特约经销商合作推出汽车消费贷款。 (3)汽车特约销售商单独推出的汽车消费贷款。

详细解析汽车金融风控、催收、实操流程.pdf

详细解析汽车金融风控、催收、实操流程!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汽车消费第一大市场,据统计,2017年国内汽车销量达到2887.9万辆,连续9年保持世界第一。随着汽车产品的丰富性,汽车金融领域的细分行业也越来越明显。汽车金融是由消费者在购买汽车需要贷款时,可以直接向汽车金融公司申请优惠的支付方式,可以按照自身的个性化需求,来选择不同的车型和不同的支付方法。对比银行,汽车金融是一种购车新选择。 汽车金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车商贷款,一类是消费者贷款。车商贷款主要是用于开店、零配件进货,汽车进货等。消费者贷款主要就是购车需求了。那么针对借贷的两方主体,这个风控有何难度?又如何做好呢? 第一个风控难点恐怕是征信问题。骗贷、借贷不还等坏账问题几乎是金融行业的一个普遍痛点。 另一个风控难点,则是贷后催收问题。如果风控审核做的不够,就会产生逾期的后遗症,催收也就由此产生。“催收是不能缺少的环节,我们主要是以电话的形式进行催收。 电话催收如果还没有作用,就通过车辆的GPS定位,寻找目标车且直接开走。车辆属于动产,其流动性很强,尽管个人信用通过了审核,但是丢车的情况还是屡有发生,催收实现起来更具难度。因此,有些企业会在车上安装GPS对车辆实现定位。 目前,我国汽车金融市场仍由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和汽车厂商财务公司占主导地位。但随着金融租赁公司、汽车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机构广泛介入汽车金融活动,加之小贷担保公司、典当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越来越多地充当贷款中介,使整个汽车金融市场越发的朝气蓬勃,伴随而来的自然是市场竞争白热化、欺诈风险问题频出等现象。 汽车金融主要风险点:1、欺诈类风险:贷款人伪造个人身份贷款,伪冒他人身份贷款,因债务主体不存在或被冒名,难以追偿,风险极大。贷款人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美化个人资质,而偿还能力不匹配,逾期风险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