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与三角函数(解析版)

圆与三角函数(解析版)

圆与三角函数(解析版)
圆与三角函数(解析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解法技巧思维培优

专题16 圆与三角函数

题型一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值求有关线段的长

【典例1】(2019?碑林区校级模拟)如图,已知△OAB 中,OA =OB =10,sin B =35

,以点O 为圆心,12为直径的⊙O 交线段OA 于点C ,交直线OB 于点E 、D ,连接CD ,EC . (1)求证:AB 为⊙O 的切线;

(2)在(l )的结论下,连接点E 和切点,交OA 于点F ,求CF 的长.

【点拨】(1)过点O 作OG ⊥AB ,垂足为G ,由条件求出OG ,根据切线的判定方法判断即可;

(2)先求出CE 长,证明OG ∥EC ,得到△FOG ∽△FCE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得OF CF

=OG CE

,可

得OF ?CE =OG ?CF ,设CF =x ,则可得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解. 【解析】(1)证明:如图,过点O 作OG ⊥AB ,垂足为G ,

∴∠OGA =∠OGB =90,

∵OA =OB ,sin B =3

5=OG

OB , ∴OG =3

5×10=6,

∵⊙O 的直径为12, ∴半径r 为6,

∴OG =r =6,又OG ⊥AB , ∴AB 为⊙O 的切线;

(2)解:∵DE 为⊙O 的直径, ∴∠ECD =90°, ∵CD ∥AB , ∴∠CDE =∠ABD ,

∴sin∠CDE =CE

DE =3

5, ∴

CE 12

=3

5,

∴CE =36

5,

∵OA =OB ,AG =BG , ∴∠AOG =∠BOG , ∵OE =OC , ∴∠OEC =∠OCE , ∵∠AOB =∠OEC +∠OCE , ∴∠AOG =∠OCE , ∴OG ∥EC , ∴△FOG ∽△FCE ,

OF CF

=OG CE

∴OF ?CE =OG ?CF ,

设CF =x ,则

365

×(6?x)=6x ,

解得:x =36

11. ∴CF =

3611

. 【典例2】(2019?碑林区校级一模)如图,在△ABC 中,∠ACB =90°,点D 是AB 的中点,以AD 是直径的⊙O 交AC 于点E ,⊙O 的切线EF 交CD 于点F , (1)求证:EF ⊥CD ;

(2)若AC =10,cos A =5

6,求线段DF 的长.

【点拨】(1)连接DE ,OE ,由条件知DA =DC ,∠AED =90°,则AE =EC ,可证明OE ∥DC ,得出∠EFC =90°;

(2)可求出AE =5,求出DE ,在Rt △DEF 中,cos A =cos ∠DEF =5

6,可求出EF 长,则DF 长可求. 【解析】(1)证明:连接DE ,OE , ∵∠ACB =90°,D 是AB 的中点, ∴DA =DC , ∵AD 是⊙O 的直径,

∴∠AED=90°,

∴AE=EC,

∵OA=OD,

∴OE∥DC,

∵EF是圆的切线,

∴∠OEF=90°,

∴∠OEF=∠EFC=90°,∴EF⊥CD;

(2)解:∵AC=10,

∴AE=CE=5,

∵cos A=5

6

=AE

AD,

∴AD=6,

∴DE=√AD2?AE2=√62?52=√11,

在Rt△DEF中,cos A=cos∠DEF=5 6,

∴EF=5

6√11,

∴DF=√DE2?EF2=√(√11)2?(5

6√11)2=

11

6.

【典例3】(2019?雨花区校级期中)已知:如图,在△OAB中,OA=OB,⊙O经过线段AB的中点C与OB交于点D,且与BO的延长线交于点E,连接EC,CD.

(1)求证:直线AB与⊙O相切;

(2)若tan E=1

3,BD=1,求⊙O半径的长度.

【点拨】(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C⊥AB,即可解答本题;(2)根据三角形的相似可以求得BE的长,从而可以得到OD的长.【解析】(1)证明:如图,连接OC.

∵OA=OB,C为AB的中点,

∴OC⊥AB.

∴AB是⊙O的切线;

(2)解:∵ED是⊙O的直径,

∴∠ECD=90°.

∴∠E+∠ODC=90°.

又∵∠BCD+∠OCD=90°,∠OCD=∠ODC,

∴∠BCD=∠E.

又∵∠CBD=∠EBC,

∴△BCD ∽△BEC .

∴BC BE

=BD BC

=CD EC

∴BC 2=BD ?BE .

∵tan E =13

∴CD EC

=13

∵△BCD ∽△BEC ,

∴BC BE

=BD BC

=CD EC

=13

∴BC =3BD =3,BE =3BC =9, ∴ED =BE ﹣BD =9﹣1=8,

∴OD =1

2ED =4, 即⊙O 半径的长度为4.

题型二 利用圆中已知条件求锐角三角函数值

【典例4】(2019?长春模拟)如图,在△ABC 中,AB =AC ,以AB 为直径的⊙O 交BC 于点D ,过点D 作DE ⊥AC 于点E .

(1)求证:直线DE 是⊙O 的切线;

(2)若BC=8,tan C=3

4,求tan∠DOE的值.

【点拨】(1)连接OD,求出AC∥OD,求出OD⊥DE,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连接AD,求出BD=CD=4,AD=3,求出OD=2.5,解直角三角形求出DE,再求出答案即可.

【解析】(1)证明:连结OD,

∵OB=OD,

∴∠B=∠ODB,

∵AB=AC,

∴∠B=∠C,

∴∠ODB=∠C,

∴OD∥AC,

∵DE⊥AC,

∴∠DEC=90°,

∴∠ODE=∠DEC=90°,

∴OD⊥DE,

∵OD 是半径, ∴DE 是⊙O 的切线;

(2)解:连结AD ,

∵AB 是⊙O 的直径, ∴∠ADB =90°, ∵AB =AC ,BD =CD ,

∴BD =1

2BC =4, ∴tanB =

AD BD

, ∴AD =3,

在Rt △ADB 中,由勾股定理得:AB =√32+42=5, ∴AO =BO =2.5,

∴OD =12

AB =52

在Rt △DEC 中,∵sinC =DE

DC , ∴3

5=

DE 4

∴DE =12

5,

∴tan∠DOE =DE DO =24

25.

【典例5】(2019?荆门)已知锐角△ABC的外接圆圆心为O,半径为R.

(1)求证:AC

sinB

=2R;

(2)若△ABC中∠A=45°,∠B=60°,AC=√3,求BC的长及sin C的值.

【点拨】(1)如图1,连接AO并延长交⊙O于D,连接CD,于是得到∠ACD=90°,∠ABC=∠ADC,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2)由AC

sinB =2R,同理可得:

AC

sinB

=

AB

sinC

=

BC

sinA

=2R,于是得到2R=√3

sin60°

=2,即可得到BC=2R

?sin A=2sin45°=√2,如图2,过C作CE⊥AB于E,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解析】解:(1)如图1,连接AO并延长交⊙O于D,连接CD,

则∠ACD=90°,∠ABC=∠ADC,

∵sin∠ABC=sin∠ADC=AC

AD

=AC2R,

∴AC

sinB

=2R;

(2)∵AC

sinB

=2R,

同理可得:AC

sinB =

AB

sinC

=

BC

sinA

=2R,

∴2R=

√3

sin60°

=2,

∴BC=2R?sin A=2sin45°=√2,

如图2,过C作CE⊥AB于E,

∴BE=BC?cos B=√2cos60°=√2

2,AE=AC?cos45°=

√6

2,

∴AB=AE+BE=√6+√2

2,

∵AB=2R?sin C,

∴sin C=AB

2R

=√6+√2

4.

【典例6】(2019?泗水县二模)【问题学习】小芸在小组学习时问小娟这样一个问题:已知α为锐角,且

sinα=3

5,求sin2α的值.

小娟是这样给小芸讲解的:

如图①,在⊙O中,AB是直径,点C在⊙O上,所以∠ACB=90°.设∠BAC=a,则sin a=BC

AB

=35.易

得∠BOC=2α.设BC=3x,则AB=5x……

【问题解决】

(1)请按照小娟的思路,利用图①求出sin2a的值.(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2)已知,如图②,点M,N,P为O上的三点,且∠P=β,sinβ=1

4,求sin2β的值.

【点拨】(1)如图①,设∠BAC =a ,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OB =2α,∠ACB =90°,利用正弦的定义得到sin a =

BC AB =3

5

.则设BC =3x ,AB =5x ,利用勾股定理得到AC =4x ,作CD ⊥AB 于D ,如图,根据面积法得CD =12

5x ,然后在Rt △COD 中利用正弦的定义可求出sin2α的值;

(2)如图②,作直径NQ ,连接QN 、OM ,作MH ⊥NQ 于H ,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NMQ =90°,∠MON =2∠P ,∠Q =∠P =β,利用sin Q =sin β=MN NQ =1

4,设MN =t ,则NQ =4t ,则MQ =√15t ,根据面积法得到MH =√15

4x ,然后在Rt △OMH 中利用正弦的定义求出sin ∠HOM 即可. 【解析】解:(1)如图①, 设∠BAC =a ,则∠COB =2α, ∵AB 为直径, ∴∠ACB =90°,

在Rt △ACB 中,∵sin a =BC

AB =3

5. ∴设BC =3x ,AB =5x , ∴AC =4x ,

作CD ⊥AB 于D ,如图,

∵12

CD ?AB =1

2AC ?BC , ∴CD =3x?4x 5x =12

5x ,

在Rt △COD 中,sin ∠COD =CD

OC =12

5x 52x

=2425,

即sin2α=

1225

; (2)如图②,作直径NQ ,连接QN 、OM ,作MH ⊥NQ 于H , ∵NQ 为直径, ∴∠NMQ =90°, ∵∠Q =∠P =β, ∴sin Q =sin β=MN NQ =1

4, 设MN =t ,则NQ =4t , ∴MQ =√(4t)2?t 2=√15t , ∵1

2

MH ?NQ =12

MN ?MQ ,

∴MH =

x?√15x 4x

=√15

4x , 在Rt △OMH 中,sin ∠HOM =MH OM =√15x

4

2x =√158,

∵∠MON =2∠P ,

∴sin2β=√15

8.

巩固练习

1.(2019?海淀区期末)如图,AB 是⊙O 的弦,半径OE ⊥AB ,P 为AB 的延长线上一点,PC 与⊙O 相切于点C ,CE 与AB 交于点F . (1)求证:PC =PF ;

(2)连接OB ,BC ,若OB ∥PC ,BC =3√2,tan P =3

4

,求FB 的长.

【点拨】(1)连接OC ,根据切线的性质以及OE ⊥AB ,可知∠E +∠EF A =∠OCE +∠FCP =90°,从而可知∠EF A =∠FCP ,由对顶角的性质可知∠CFP =∠FCP ,所以PC =PF ;

(2)过点B 作BG ⊥PC 于点G ,由于OB ∥PC ,且OB =OC ,BC =3√2,从而可知OB =3,易证四边形OBGC 是正方形,所以OB =CG =BG =3,所以BG PG

=3

4

,所以PG =4,由勾股定理可知:PB =5,所以

FB =PF ﹣PB =7﹣5=2. 【解析】解:(1)连接OC , ∵PC 是⊙O 的切线, ∴∠OCP =90°, ∵OE =OC , ∴∠E =∠OCE , ∵OE ⊥AB ,

∴∠E +∠EF A =∠OCE +∠FCP =90°, ∴∠EF A =∠FCP ,

∵∠EF A =∠CFP , ∴∠CFP =∠FCP , ∴PC =PF ;

(2)过点B 作BG ⊥PC 于点G , ∵OB ∥PC , ∴∠COB =90°, ∵OB =OC ,BC =3√2, ∴OB =3, ∵BG ⊥PC ,

∴四边形OBGC 是正方形, ∴OB =CG =BG =3,

∵tan P =3

4, ∴

BG PG

=3

4

∴PG =4,

∴由勾股定理可知:PB =5, ∵PF =PC =7,

∴FB =PF ﹣PB =7﹣5=2.

2.(2019?碑林区校级模拟)如图,在△ABC中,AC=AB,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与BC.AC相交于点D,E,且,过D作DF⊥AC于F.

(1)求证:DF是⊙O的切线;

(2)若AD=4,tan∠CDF=1

2,求⊙O的半径.

【点拨】(1)连接O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C=∠C,∠ODB=∠ABC,得出∠ODB=∠C,证出OD∥AC,因此OD⊥DF,即可得出DF是⊙O的切线;

(2)由圆周角定理得出∠ADB=90°=∠DFC,证明△DFC∽△ADB,得出CF

DF =

BD

AD

,由三角函数得出

BD AD =

1

2

,求出BD=

1

2AD=

1

2

×4=2,由勾股定理得出AB=√BD2+AD2=2√5,即可得出⊙O的半径.

【解析】(1)证明:连接OD,如图所示:∵AB=AC,

∴∠ABC=∠C,

∵OD=OB,

∴∠ODB=∠ABC,

∴∠ODB =∠C , ∴OD ∥AC , ∵DF ⊥AC , ∴OD ⊥DF , ∴DF 是⊙O 的切线;

(2)解:∵AB 是⊙O 的直径, ∴∠ADB =90°=∠DFC , ∵∠ABC =∠C , ∴△DFC ∽△ADB ,

∴CF DF

=BD AD

∵tan ∠CDF =CF

DF =1

2, ∴

BD AD

=1

2,

∴BD =12

AD =

1

2

×4=2, ∴AB =√BD 2+AD 2=√22+42=2√5, ∴⊙O 的半径为√5.

3.(2019?镇江)如图,在△ABC 中,AB =AC ,过AC 延长线上的点O 作OD ⊥AO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 ,

以O为圆心,OD长为半径的圆过点B.(1)求证:直线AB与⊙O相切;

(2)若AB=5,⊙O的半径为12,则tan∠BDO=2

3

【点拨】(1)连接OB,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C=∠ACB,∠OBD=∠D,证出∠OBD+∠ABC =90°,得出AB⊥OB,即可得出结论;

(2)由勾股定理得出OA=√AB2+OB2=13,得出OC=OA﹣AC=8,再由三角函数定义即可得出结果.【解析】(1)证明:连接OB,如图所示:

∵AB=AC,

∴∠ABC=∠ACB,

∵∠ACB=∠OCD,

∴∠ABC=∠OCD,

∵OD⊥AO,

∴∠COD=90°,

∴∠D+∠OCD=90°,

∵OB=OD,

∴∠OBD=∠D,

∴∠OBD +∠ABC =90°, 即∠ABO =90°, ∴AB ⊥OB , ∵点B 在圆O 上, ∴直线AB 与⊙O 相切; (2)解:∵∠ABO =90°,

∴OA =√AB 2+OB 2=√52+122=13, ∵AC =AB =5, ∴OC =OA ﹣AC =8,

∴tan ∠BDO =OC

OD =8

12=2

3; 故答案为:2

3.

4.(2019?思明区质检)如图,在△ABC 中,AB =AC ,⊙O 是△ABC 的外接圆,AE ⊥AB 交BC 于点D ,交⊙O 于点E ,F 在DA 的延长线上,且AF =AD .若AF =3,tan ∠ABD =3

4,求⊙O 的直径.

【点拨】如图,连接BE.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BF=BD;然后根据圆周角定理推知∠FBA=∠ABC=∠C=∠E,BE是⊙O的直径.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来求BE的长度.

【解析】解:如图,连接BE.

∵AF=AD,AB⊥EF,

∴BF=BD.

∵AB=AC,

∴∠FBA=∠ABC=∠C=∠E.

∵tan∠ABD=3 4,

∴tan∠E=tan∠FBA=3 4.

在Rt△ABF中,∠BAF=90°.

∵tan∠FBA=AF

AB

=34,AF=3,

∴AB=4.

∵∠BAE=90°,

∴BE是⊙O的直径.

∵tan∠E=tan∠FBA=3

4,AB=4,

∴设AB =3x ,AE =4x , ∴BE =5x , ∵3x =4,

∴BE =5x =20

3, 即⊙O 的直径是

203

5.(2019?长宁区一模)如图,AB 是圆O 的一条弦,点O 在线段AC 上,AC =AB ,OC =3,sin A =3

5

. 求:(1)圆O 的半径长; (2)BC 的长.

【点拨】(1)过点O 作OH ⊥AB ,垂足为点H ,设OH =3k ,AO =5k ,则AH =√AO 2?OH 2,得到AB =2AH =8k ,求得AC =AB =8k ,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2)过点C 作CG ⊥AB ,垂足为点G ,在 Rt △ACG 中,∠AGC =90°,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解析】解:(1)过点O 作OH ⊥AB ,垂足为点H ,

(完整版)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一览表(打印)

三角函数有关诱导公式一览表 公式 ) ( tan ) 2 tan( cos ) 2 cos( sin ) 2 sin( .1Z k k k k ∈ ? ? ? ? ? = + = + = + α α π α α π α α π ? ? ? ? ? = + - = + - = + α α π α α π α α π tan ) tan( cos ) cos( sin ) sin( .2 ? ? ? ? ? - = - = - - = - α α α α α α tan ) tan( cos ) cos( sin ) sin( .3 ? ? ? ? ? - = - - = - = - α α π α α π α α π tan ) tan( cos ) cos( sin ) sin( .4 ? ? ? ? ? = - = - α α π α α π sin ) 2 cos( cos ) 2 ( sin .5 ? ? ? ? ? - = + = + α α π α α π sin ) 2 cos( cos ) 2 ( sin .6 ? ? ? ? ? - = - - = - α α π α α π sin ) 2 3 cos( cos ) 2 3 ( sin .7 口诀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函数名改变,符号看先象限 图形 简记结合图形,7组公式可用口诀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说明①公式的推导思路:前面4组通过找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坐标关系—三角函数关系而得出(后面3组通过角的变换,进而借助前面的有关公式转化得到)②各组诱导公式都可用含角度的形式

③在应用诱导公式解题时,基本思路是:“负化正,大化小,化成锐角再求值”。 一定要记清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根据问题做到准确应用,正确求解。

初三锐角三角函数与圆综合专题训练解析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与圆综合训练题 1、如图,D为⊙O上一点,点C在直径BA的延长线上,∠CDA=∠CBD. (1)求证:CD2=CA?CB; (2)求证:CD是⊙O的切线; (3)过点B作⊙O的切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E,若BC=12,tan∠CDA=,求BE的长. 2、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以点C为圆心,CD为半径作圆交BC的延长线于点E,交AD于点F,交AE 于点M,且∠B=∠CAE,EF:FD=4:3. (1)求证:点F是AD的中点; (2)求cos∠AED的值; (3)如果BD=10,求半径CD的长.

3、如图11,PB 为⊙O 的切线,B 为切点,直线PO 交⊙O 于点E ,F ,过点B 作PO 的垂线BA ,垂足为点D ,交⊙O 于点A ,延长AO 与⊙O 交于点C ,连接BC ,AF . (1)求证:直线PA 为⊙O 的切线; (2)试探究线段EF ,OD ,OP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3)若BC =6,tan ∠F = 1 2 ,求cos ∠ACB 的值和线段PE 的长. 4、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H ,过CD 延长线上一点E 作⊙O 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F .切点为G ,连接AG 交CD 于K . (1)求证:KE=GE ; (2)若2 KG =KD ·GE ,试判断AC 与EF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 在(2)的条件下,若sinE=3 5 ,AK=23,求FG 的长. 5、如图11,AB 是⊙O 的弦,D 是半径OA 的中点,过D 作CD ⊥OA 交弦AB 于点E ,交⊙O 于F ,且CE=CB 。 (1)求证:BC ⊙O 是的切线; (2)连接AF 、BF ,求∠ABF 的度数; (3)如果CD=15,BE=10,sinA=13 5 ,求⊙O 的半径。 图11 A C B D E F O P

专题05 圆与三角函数、相似结合的综合问题(解析版)

备战2020中考数学之解密压轴解答题命题规律 专题05 圆与三角函数、相似结合的综合问题 【典例分析】 【例1】如图,M,N是以AB为直径的⊙O上的点,且?AN=?BN,弦MN交AB于点C,BM平分∠ABD,MF⊥BD于点F. (1)求证:MF是⊙O的切线; (2)若CN=3,BN=4,求CM的长. 思路点拨 (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证得∠OMB=∠MBF,得出OM∥BF,即可证得OM⊥MF,即可证得结论; (2)由勾股定理可求AB的长,可得AO,BO,ON的长,由勾股定理可求CO的长,通过证明△ACN∽△MCB, 可得AC CN CM BC ,即可求CM的长. 满分解答 (1)连接OM, ∵OM=OB, ∴∠OMB=∠OBM,

∵BM 平分∠ABD , ∴∠OBM =∠MBF , ∴∠OMB =∠MBF , ∴OM ∥BF , ∵MF ⊥BD , ∴OM ⊥MF ,即∠OMF =90°, ∴MF 是⊙O 的切线; (2)如图,连接AN ,ON Q ??AN BN =, 4AN BN ∴== AB Q 是直径,??AN BN =, 90ANB ∴∠=?,ON AB ⊥ 2242AB AN BN ∴=+22AO BO ON ∴===22981OC CN ON ∴=-=-= 221AC ∴=,221BC = A NM B ∠=∠Q ,AN C MBC ∠=∠ ACN MCB ∴??∽ ∴ AC CN CM BC = AC BC CM CN ∴=g g 73CM ∴=g 7 3 CM ∴=

【例2】如图,AB为⊙O直径,AC为⊙O的弦,过⊙O外的点D作DE⊥OA于点E,交AC于点F,连接DC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点P,且∠D=2∠A,作CH⊥AB于点H. (1)判断直线D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HB=2,cos D=3 5 ,请求出AC的长. 思路点拨 (1)连接OC,易证∠COB=∠D,由于∠P+∠D=90°,所以∠P+∠COB=90°,从而可知半径OC⊥DC; (2)由(1)可知:cos∠COP=cos∠D=3 5 ,设半径为r,所以OH=r﹣2,从而可求出r的值,利用勾股定 理即可求出CH的长度,从而可求出AC的长度. 满分解答 解:(1)DC与⊙O相切.理由如下: 连接OC,∵∠COB=2∠A,∠D=2∠A,∴∠COB=∠D,∵DE⊥AP,∴∠DEP=90°,在Rt△DEP中,∠DEP=90°,∴∠P+∠D=90°,∴∠P+∠COB=90°,∴∠OCP=90°,∴半径OC⊥DC,∴DC与⊙O相切. (2)由(1)可知:∠OCP=90°,∠COP=∠D,∴cos∠COP=cos∠D=3 5 ,∵CH⊥OP,∴∠CHO=90°,设 ⊙O的半径为r,则OH=r﹣2.在Rt△CHO中,cos∠HOC=OH OC = 2 r r = 3 5 ,∴r=5,∴OH=5﹣2=3,∴ 由勾股定理可知:CH=4,∴AH=AB﹣HB=10﹣2=8. 在Rt△AHC中,∠CHA=90°,∴由勾股定理可知:AC=5

必修4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专项练习题

训练专题化设计 能力系统化培养 必修4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专项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 1. 已知sin(π+α)=4 5 ,且α是第四象限角,则cos(α-2π)的值是 【 】 (A)- 5 3 (B) 53 (C)±5 3 (D) 5 4 2. 若cos100°= k ,则tan ( -80°)的值为 【 】 (A) (D) 3. 在△ABC ,则△ABC 必是 【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4. 已知角α终边上有一点P (3a ,4a )(a ≠0),则sin(450°-α)的值是 【 】 (A)-45 (B)-35 (C)±3 5 (D)±4 5 5. 设A ,B ,C 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下列关系恒等成立的是 【 】 (A)cos(A +B )=cos C (B)sin(A +B )=sin C (C)tan(A +B )=tan C (D)sin 2A B +=sin 2 C 二、填空题 6. 若1cos()2A π+=-,则sin()2 A π +的值是 . 7. 若cos() (||1)6m m πα-=≤,则2 sin()3 πα-是 . 8. 计算: tan(150)cos(570)cos(1140) tan(210)sin(690) -??-??-?-??-?= . 9. 化简:sin 2( 3π-x )+sin 2(6 π +x )= . 10. = . 三、解答题 11. 化简23 tan()sin ()cos(2) 2cos ()tan(2) π πααπααπαπ-?+?---?-. 12. 设f (θ)=322 2cos sin (2)cos()322cos ()cos(2)θπθθπθπθ+-+--+++-,求f (3π )的值.

(完整版)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总结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与同角的三角函数 【知识点1】诱导公式及其应用 公式一: sin()-sin αα-=; cos()cos αα-= ; tan()tan αα-=- 公式二: ααπ-sin sin(=+); ααπ-cos cos(=+); ααπtan tan(=+). 公式三: ααπsin sin(=-); ααπ-cos cos(=-); ααπtan tan(-=-) 公式四: sin(2sin παα-=-); cos(2cos παα-=); tan(2tan παα-=-) 公式五: sin( 2π-α) = cos α; cos(2π -α) = sin α. 公式六: sin(2π+α) = cos α; cos(2π +α) =- sin α. 公式七: sin(32π-α)=- cos α; cos(32π -α) = -sin α. 公式八: sin(32π+α) = -cos α; cos(32 π +α) = sin α. 公式九:απαsin )2sin(=+k ; απαcos )2cos(=+k ; απαtan )2tan(=+k .(其中Z ∈k ). 方法点拨: 把α看作锐角 一、前四组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公式(五)到公式(八)总结为一句话: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原函数所在象限) 二、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将三角函数的角度全部化成απ +?2 k 或是απ-? 2 k ,符号名该不该变就看k 是奇数还是偶数,是奇数就改变函 数名,偶数就不变

例1、求值(1)29cos( )6π= __________. (2)0tan(855)-= _______ ___. (3)16 sin()3 π-= __________. 的值。 求:已知、例)sin(2)4cos() 3sin()2cos( , 3)tan( 2απααπαπαπ-+-+--=+ 例3、 )2cos()2sin(21++-ππ【 】 A .sin2-cos2 B .cos2-sin2 C .±(sin2-cos2) D .sin2+cos2 例4、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 】 A . sin (α+180°)=-sin α B .cos (-α+β)=-cos (α-β) C . sin (-α-360°)=-sin α D .cos (-α-β)=cos (α+β) 例5、若sin (π+α)+sin (-α)=-m ,则sin (3π+α)+2sin (2π-α)等于【 】 A .-23 m B .-32 m C .23 m D .3 2 m 例6、已知函数1tan sin )(++=x b x a x f ,满足.7)5(=f 则)5(-f 的值为【 】 A .5 B .-5 C .6 D .-6 例7、试判断 sin(2)cos() (9tan (5) 2αππαα παπα-+??+- ??? ··cos 为第三象限角)符号 例8、化简3 sin(3)cos()cos(4) 25 tan(3)cos()sin() 22 πααππαπαπααπ-?-?+-?+?- 例9、已知方程sin(α - 3π) = 2cos(α - 4π),求 ) sin()2 3sin(2) 2cos(5)sin(α--α-π α-π+α-π 例10、若1sin()3 πθ-= ,求 []cos() cos(2) 3 3 cos()1cos sin()cos()sin() 22 πθθππθθ θπθπθπ+-+ --?-?--+的值. 提示:先化简,再将1sin 3 θ=代入化简式即可.

三角函数与圆的专题训练题

※三角函数与圆的专题训练题 A 基础训练 1.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1,AB 与⊙O 相切于点A ,OB 与⊙O 交于点C ,CD ⊥OA ,垂 足为D ,则tan ∠COD 的值等于线段( )的长. A .OD B .OA C .C D D .AB 2.如图,已知△ABC 的外接圆⊙O 的半径为1,D 、E 、F 分别为AC 、AB 、BC 的中点,则 sin ∠ABC 的值等于线段( )的长. A .AC B .EF C .DF D .AB 3.如图,矩形ABCD 内接于⊙O ,点P 在弧AD 上,若AB :AD =1:2,则sin ∠BPC =( ) A .21 B .2 C .45 D .5 52 4.如图,AB 为⊙O 的直径,弦AC 、BD 相交于P 点,∠BPC =α,则CD :AB 等于( ) A .sin α B .cos α C .tan α D .其他答案 5.如图,⊙O 的直径AB = 2 1,AB 平分弦CD 交CD 于E ,DF ⊥CD 交CA 的延长线于F ,则sin ∠C ·sin ∠ADC 的值为线段( )的长. A .DF B .AE C .CE D .AC 6.如图,⊙O 的直径AB =1,C 为弧AB 的中点,E 为OB 上一点,CE 的延长线交⊙O 于D , 则sin ∠AEC 的值为( )的长. A .A B B .AE C .C D D .CE 7.如图,P A 为⊙O 的切线,A 为切点,PO 交⊙O 于点B ,P A =4,OA =3,则sin ∠AOP 的 值为( ) A . 43 B .53 C .54 D .3 4 8.P A 、PB 分别切⊙O 于A 、B ,∠APB =60°,P A =10,则⊙O 半径长为( ) A .33 10 B .5 C .310 D .35 B 综合运用 9.如图,P A 、PB 切⊙O 于A 、B 两点,CD 切⊙O 于点E ,交P A 、PB 于C 、D ,若⊙O 的 半径为r ,△PCD 的周长等于3r ,则tan ∠APB 的值是( )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大全

三角函數誘導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k2π/2±α(k∈Z)的个三角函数值, ①当k是偶数时,得到α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 ②当k是奇数时,得到α相应的余函数值,即 sin→cos;cos→sin;tan→cot,cot→tan. (奇变偶不变) 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符号看象限) 例如: sin(2π-α)=sin(42π/2-α),k=4为偶数,所以取sinα。 当α是锐角时,2π-α∈(270°,360°),sin(2π-α)<0,符号为“-”。 所以sin(2π-α)=-sinα 上述的记忆口诀是: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公式右边的符号为把α视为锐角时,角k2360°+α(k∈Z),-α、180°±α,360°-α 所在象限的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可记忆 水平诱导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各种三角函数在四个象限的符号如何判断,也可以记住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为切;四余弦”. 这十二字口诀的意思就是说: 第一象限内任何一个角的四种三角函数值都是“+”; 第二象限内只有正弦是“+”,其余全部是“-”; 第三象限内切函数是“+”,弦函数是“-”; 第四象限内只有余弦是“+”,其余全部是“-”. 上述记忆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圆与三角函数专题

第21题专练 课前练习: 南博汽车城销售某种型号的汽车,每辆进货价为25万元,市场调研表明:当销售价为29万元时,平均每周能售出8辆,而当销售价每降低0.5万元时,平均每周能多售出4辆.如果设每辆汽车降价x 万元,每辆汽车的销售利润为y 万元.(销售利润=销售价﹣进货价)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在保证商家不亏本的前提下,写出x 的取值范围; (2)假设这种汽车平均每周的销售利润为z 万元,试写出z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每辆汽车的定价为多少万元时,平均每周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1.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BO 平分∠ABC 交AC 于点O ,以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作⊙O ,交AC 于点D . (1)判断直线AB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D =2,tan ∠BOC =2,求⊙O 的半径. 2.在⊙O 中,AB ⌒=AC ⌒,点F 是AC 上一点,连接AO 并延长交BF 于E. (1)如图1,若BF 是△ABC 高,求证:∠CBF=∠CAE ; (2)如图2,若BF 是△ABC 内的角平分线,BC=10,COS ∠BCA=13,求AE 的长. 图2 图1

3.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弧AB 的中点,弦CD 与AB 相交于E (1) 若∠AOD =45°,求证:CE =2ED (2) 若AE =EO ,求tan ∠AOD 的值 4.如图,P A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点B 、C 均在⊙O 上,且P A =PB (1) 求证:PB 为⊙O 的切线 (2) 连AB ,若AB =6,tanC =2 3,求P A 的长 5.如图,点C 在以AB 为直径的⊙O 上,AD 与过点C 的切线垂直,垂足为点D ,AD 交⊙O 于点E . (1) 求证:AC 平分∠DAB ; (2) 连接BE 交AC 于点F ,若cos ∠CAD = 4 5 ,求AF FC 的值. A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专项练习(含答案)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专项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A. B. C. D. 2.的值为() A. B. C. D. 3.已知,则cos(60°–α)的值为 A. B. C. D.– 4.已知,且,则()A. B. C. D. 5.已知sin(π-α)=-,且α∈(-,0),则tan(2π-α)的值为( ) A. B.- C.± D. 6.已知,则=( ) A. B. C. D. 7.已知,,则() A. B. C. D. 8.已知,则() A. B. - C. D. - 9.如果,那么 A. - B. C. 1 D. -1 10.已知,则() A. B. C. D. 11.化简的值是()

A. B. C. D. 12.的值是() A. B. C. D. 13.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则的值等于 A. B. C. D. 14.已知,则() A. B. C. D. 15.已知的值为()A. B. C. D. 16.已知则() A. B. C. D. 17.已知,且是第四象限角,则的值是( ) A. B. C. D. 18.已知sin=,则cos=( ) A. B. C.- D.- 19.已知cos α=k,k∈R,α∈,则sin(π+α)=( ) A.- B. C.± D.-k 20.=( ) A. sin 2-cos 2 B. sin 2+cos 2 C.±(sin 2-cos 2) D. cos 2-sin 2 21.的值为 A. B. C. D. 22.() A. B. C. D.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及推导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及推 导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所谓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就是将角n·(π/2)±α的三角函数转化为角α的三角函数。 常用公式: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k∈Z) cos(2kπ+α)=cosα(k∈Z) tan(2kπ+α)=tanα(k∈Z) cot(2kπ+α)=cotα(k∈Z) 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 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 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 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 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 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cot(π/2-α)=tanα 推算公式:3π/2 ±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3π/2+α)=-cosα sin(3π/2-α)=-cosα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三角函数与圆

2011中考数学复习专题—三角函数和圆 考点1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主要考查:三种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特殊值计算,锐角函数之间的关系,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 1.如图所示 ,Rt △ABC ~Rt △DEF ,则cosE 的值等于( ) A .2 1 B .2 2 C .2 3 D .33 2.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AB 的长为m ,∠B=ο40,则直角边BC 的长是( ) A .ο40sin m B .ο40cos m C .ο40tan m D .ο40tan m 3.王师傅在楼顶上的点A 处测得楼前一棵树CD 的顶端C 的俯角为ο60,又知水平距离BD=10m ,楼高AB=24m ,则树高CD 为( ) A .()m 31024- B .m ???? ??-331024 C .()m 3524- D .9m 4.如图是掌上电脑设计用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 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 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 的顶端C 处,已知AB ⊥BD ,CD ⊥BD ,且测得AB=1.2米,BP=1.8米,PD=12米,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 ) A .6米 B .8米 C .18米 D .24米 5.如图所示,某河堤的横断面是梯形ABCD ,BC ∥AD ,迎水坡AB 长13米,且tan ∠BAE= 512,则河堤的高BE 为 米。 6.如果,小明同学在东西方向的环海路A 处,测得海中灯塔P 在北偏东ο60方向上,在A 处东500米的B 处,测得海中灯塔P 在北偏东ο30方向上,则灯塔P 到环海路的距离 PC= 米(用根号表示)。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三角函数与圆

2011中考数学复习专题-三角函数和圆 考点1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主要考查:三种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特殊值计算,锐角函数之间的关系,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 1.如图所示 ,Rt △ABC~Rt △DEF ,则cosE 的值等于( ) A .21 B .22 C .23 D .33 2.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AB 的长为m,∠B= 40,则直角边BC 的长是( ) A . 40sin m B . 40cos m C . 40tan m D . 40tan m 3。王师傅在楼顶上的点A 处测得楼前一棵树CD 的顶端C 的俯角为 60,又知水平距离BD=10m,楼高AB=24m,则树高CD 为( ) A .()m 31024- B .m ???? ??-331024 C .()m 3524- D .9m 4.如图是掌上电脑设计用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 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 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 古城墙CD 的顶端C 处,已知AB ⊥BD ,CD ⊥BD ,且测得AB=1。2 米,BP=1.8米,PD=12米,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 ) A .6米 B .8米 C .18米 D .24米 5.如图所示,某河堤的横断面是梯形ABCD ,BC ∥AD ,迎水坡AB 长13米,且tan ∠BAE= 512,则河堤的高BE 为 米。 6.如果,小明同学在东西方向的环海路A 处,测得海中灯塔P 在北偏东 60方向上,在A 处东500米的B 处,测得海中灯塔P 在北偏东 30方向上,则灯塔P 到环海路的距离 PC= 米(用根号表示)。 7.某大草原上有一条笔直的公路,在紧靠公路相距40千米的A 、B 两地,分别有甲、乙两个医疗站,如图,在A 地北偏东 45、B 地北偏西 60方向上有一牧民区C 。一天,甲医疗队接到牧民区的求救电话,立刻设计了两种救助方案,方案I :从A 地开车沿公路到离牧民区C 最近的D 处,再开车穿越草地沿DC 方向到牧民区C 。方案Ⅱ:从A 地开车穿越草沿AC 方向到牧民区C 。已知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在草地上行驶速度的3倍。 (1)求牧民区到公路的最短距离CD 。

圆切线相似和锐角三角函数综合题中考专题复习无复习资料

圆切线、相似和锐角三角函数综合题专题复习 复习目标:巩固圆的切线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锐角三角函数求法和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熟练应用它们解决相应的问题。 复习过程 一、热身练习 二、实战演练

三、巩固提高 2.如图,A是以BC为直径的⊙O上一点,AD⊥BC于点D,过点B作⊙O的切线,与C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G是AD的中点,连接CG并延长与BE相交于点F,延长AF与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 (1)求证:BF=EF; (2)求证:PA是⊙O的切线; 3,求BD和FG的长度. (3)若FG=BF,且⊙O的半径长为2 3.如图,△ABC中,AD平分∠BAC交△ABC的外接圆⊙O于点H,过点H作EF∥BC交AC、AB的延长线于点E、F. (1)求证:EF是⊙O的切线; (2)若AH=8,DH=2,求CH的长; (3)若∠CAB=60°,在(2)的条件下,求弧BHC的长.

4.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P 在BA 的延长线上,弦CD ⊥AB 于点E ,∠POC=∠PCE . (1)求证:PC 是⊙O 的切线; (2)若OE :EA=1:2,PA=6,求⊙O 的半径; (3)求sin ∠PCA 的值. 5.如图,在△ABC 中,∠ABC=90°,AB=6,BC=8.以AB 为直径的⊙O 交AC 于D ,E 是 BC 的中点,连接ED 并延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F .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 (2)求DB 的长; (3)求S △FAD :S △FDB 的值. 6.如图i ,半圆O 为△ABC 的外接半圆,AC 为直径,D 为劣弧BC 上的一动点,P 在CB 的延长线上,且有∠BAP=∠BDA . (1)求证:AP 是半圆O 的切线; (2)当其它条件不变时,问添加一个什么条件后,有BD 2=BE?BC 成立?说明理由; (3)如图ii ,在满足(2)问的前提下,若OD ⊥BC 与H ,BE=2,EC=4,连接PD ,请探究四边形ABDO 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并求tan ∠DPC 的值.

高中数学专题学习:三角函数概念及诱导公式

第7讲 三角函数概念及诱导公式 【知识梳理】 1.任意角:按逆时针旋转所成的角为正角,按顺时针旋转所成的角为负角. 2.象限角: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36036090,k k k αα?<,则sin y r α=,cos x r α=,()tan 0y x x α=≠. 9.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第一象限全为正,第二象限正弦为正, 第三象限正切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 10.三角函数线:sin α=MP ,cos α=OM ,tan α=AT .

必修4三角函数地诱导公式专项练习题

训练专题化设计能力系统化培养 必修4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专项练习题 班级:姓名:座号:一、选择题 1. 已知sin(π+α)= 4 5 ,且α是第四象限角,则c os(α-2π)的值是【】 (A) -3 5 (B) 3 5 3 (C) ± 5 (D) 4 5 2. 若cos100 °= k,则t an ( - 80°)的值为【】 (A) -1 k k 2 (B) 1 k k 2 (C) 1 k k 2 (D) - 1 k k 2 3. 在△ABC 中,若最大角的正弦值是2 2 ,则△ABC 必是 【】 (A) 等边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 4. 已知角α终边上有一点P(3a,4a)(a≠0),则s in(450 -°α)的值是【】 (A) -4 5 (B) - 3 5 3 (C) ± 5 4 (D) ± 5 5.设A,B,C 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下列关系恒等成立的是【】 (A)cos( A +B)=cosC (B)sin( A+ B)=sin C(C)tan( A+B )=tanC (D)sin A B 2 =sin C 2 二、填空题 6. 若 1 cos( A) ,则s in( A) 的值是. 2 2 2 7. 若cos( ) m (| m |≤1) ,则s in( ) 6 3 是. 8. 计算:t an( 150 ) cos( 570 ) cos( 1140 ) tan( 210 ) sin( 690 ) = . 9. 化简:sin 2( 2( 2( -x)+sin 3 6 +x)= . 10. 化简: 1 2sin10 cos10 2 cos10 1 cos 170 = . 三、解答题 11. 化简 2 tan( ) sin ( ) cos(2 ) 2 3 cos ( ) tan( 2 ) . 12.设f(θ)= 3 2 2cos sin (2 ) cos( ) 3 2 2 2cos ( ) cos(2 ) ,求f( 3 )的值.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记忆方法(打印版)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及记忆方法 一、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二、 (一)基本关系 1、倒数关系 tanα ·cotα=1 s 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2、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tan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cotα 3、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二)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 构造以"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的正六边形为模型。 1、倒数关系 对角线上两个函数互为倒数; 2、商数关系 六边形任意一顶点上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的两个顶点上函数值的乘积。(主要是两条虚线两端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下面4个也存在这种关系。)。由此,可得商数关系式。 3、平方关系 在带有阴影线的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面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 二、诱导公式的本质 所谓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就是将角n·(π/2)±α的三角函数转化为角α的三角函数。 (一)常用的诱导公式 1、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k∈z cos(2kπ+α)=cosα,k∈z tan(2kπ+α)=tanα,k∈z cot(2kπ+α)=cotα,k∈z sec(2kπ+α)=secα,k∈z csc(2kπ+α)=cscα,k∈z 2、公式二: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 tanα cot(π+α)= cotα sec (π+α) =—secα csc (π+α) =—cscα 3、公式三: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 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sec (—α) = secα csc (—α) =—cscα 4、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 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ec (π—α) =—secα csc (π—α) = cscα 5、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 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sec (2π—α) = secαcsc (2π—α) =—cscα

锐角三角函数与圆的综合

1:如图,已知AB 为⊙O 的弦,C 为⊙O 上一点,∠C =∠BAD ,且BD ⊥AB 于B . (1)求证:AD 是⊙O 的切线; (2)若⊙O 的半径为3,AB =4,求AD 的长. 2: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是弦,点D 是BC 的中点,DP AC ,垂足为点P . (1)求证:PD 是⊙O 的切线. (2)若AC =6, cosA=3 5 ,求PD 的长. 3.如图,⊙O 的直径AB 交弦CD 于点M ,且M 是CD 的中点.过点B 作BE ∥ CD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BC . (1)求证:BE 为⊙O 的切线; (2)如果CD =6,tan ∠BCD=2 1 ,求⊙O 的直径的长. A B C D O D B O C A P E B M D C O A

4.如图,AB 是半⊙O 的直径,弦AC 与AB 成30°的角,CD AC =. (1)求证:CD 是半⊙O 的切线; (2)若2=OA ,求AC 的长. 5.如图,点P 在半O 的直径BA 的延长线上,2AB PA =,PC 切半O 于点C ,连结BC . (1)求P ∠的正弦值; (2)若半O 的半径为2,求BC 的长度. 6.如图,△DEC 内接于⊙O ,AC 经过圆心O 交O 于点B ,且AC ⊥DE ,垂足为F , 连结AD 、BE ,若1sin 2 A =,∠BED=30°. (1)求证:AD 是⊙O 的切线; (2)DCE △是否是等边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3)若O 的半径2R =,试求CE 的长. A B C D E O F C B A O P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与圆综合训练题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与圆综合训练题 例题一 2013?泸州)如图,D 为⊙O 上一点,点C 在直径BA 的延长线上, ∠CDA=∠CBD . (1)求证:CD 2=CA?CB ;(2)求证:CD 是⊙O 的切线;(3)过点B 作⊙O 的切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E ,若BC=12,tan ∠CDA=,求BE 的长. 例题二(2013?呼和浩特)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以点C 为圆心, CD 为半径作圆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交AD 于点F ,交AE 于点M ,且∠B=∠CAE ,EF :FD=4:3.(1)求证:点F 是AD 的中点;(2)求cos ∠AED 的值;(3)如果BD=10,求半径CD 的长. 例题四(2014?沈阳)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B 为直 径,OD ∥BC 交⊙O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接AD ,BD ,CD .(1) 求证:AD=CD ;(2)若AB=10,cos ∠ABC=,求tan ∠DBC 的值. 综合练习1、如图,AB 是⊙O 的直径,PA ,PC 分别与⊙O 相切于 点A ,C ,PC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D ,DE ⊥PO 交PO 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EPD=∠EDO.(2)若PC=6,tan ∠PDA=43,求OE 的长. 2、如图,AB 是⊙0的直径,C 是⊙0上的一点,直线MN 经过点C ,过点A 作 直线MN 的垂线,垂足为点D ,且∠BAC=∠DAC .(1)猜想直线MN 与⊙0的位 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CD=6,cos=∠ACD=,求⊙0 的半径. 3、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OD BC ⊥于点 D ,过点C 作O ⊙的切线,交OD 的延长线于点 E ,连结 BE .(1)求证:BE 与O ⊙相切;(2) 连结AD 并延长交BE 于点F ,若9OB =,2sin 3 ABC ∠=,求BF 的长. 4、如图,已知⊙O 的直径AB 与弦CD 相交于点E , AB ⊥CD ,⊙O 的切线BF 与弦A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 (1)求证:CD ∥ BF ; (2)若⊙O 的半径为5, cos ∠BCD= 5 4,求线段AD 的长.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规律口诀

诱导公式是指三角函数中,利用周期性将角度比较大的三角函数,转换为角度比较小的三角函数的公式。接下来分享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规律口诀。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规律 公式一到公式五函数名未改变,公式六函数名发生改变。 公式一到公式五可简记为: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即α+k·360° (k∈Z),﹣α,180°±α,360°-α的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对于kπ/2±α(k∈Z)的三角函数值, ①当k是偶数时,得到α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 ②当k是奇数时,得到α相应的余函数值,即 sin→cos;cos→sin;tan→cot,cot→tan。(奇变偶不变)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符号看象限)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口诀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第一象限内任何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都是“+”; 第二象限内只有正弦和余割是“+”,其余全部是“-”; 第三象限内只有正切和余切是“+”,其余函数是“-”; 第四象限内只有正割和余弦是“+”,其余全部是“-”。 一全正,二正弦,三双切,四余弦。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设α为任意锐角,弧度制下的角的表示: sin(2kπ+α)=sinα(k∈Z) cos(2kπ+α)=cosα(k∈Z) tan(2kπ+α)=tanα(k∈Z)

cot(2kπ+α)=cotα(k∈Z) 诱导公式二: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设α为任意角,弧度制下的角的表示: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诱导公式三: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诱导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诱导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k·π/2±α(k∈Z)的个三角函数值, ①当k是偶数时,得到α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 ②当k是奇数时,得到α相应的余函数值,即sin→cos;cos→sin;tan→cot,cot→tan. (奇变偶不变) 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符号看象限) 例如: sin(2π-α)=sin(4·π/2-α),k=4为偶数,所以取sin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