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

岁差和章动、极移的两个分量X 和Y 以及世界时(Universal Time,UT1)和协调世界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之差UT1-UTC 或者日长变化(其为UT1-UTC 的衍生物)常用来反映地球自转的变化,称为地球定向参数(EarthOrientation Parameters,EOP)。其中,极移、UT1-UTC 和日长变化称为地球自转参数(EarthRotation Parameters,ERP)(孔祥元等,2010)。

随着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如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卫星激光测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等的不断发展,已能为人们提高更高精度、更高分辨率的地球定向参数。与经典光学测量技术相比,其观测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王保卫,1999)。在极移方面,目前观测精度达到0.1 mas(相当于地面上3mm 的距离),日长变化的观测精度可达到0.01 ms(Wlofgang,2008;徐君毅,2010)

由于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利用现在测量技术所获取的海量数据并不能实时的给出地球定向参数解算值,如运用VLBI、SLR 等高精度的观测手段来获取EOP 值往往要延迟2~5 天,而利用GPS,其解算速度相对较快,也要延迟2~3 个小时来获取EOP变化值。但GPS 技术解算时受系统影响较大,长期性并不好,需要VLBI 和SLR 技术解算值来进行修正(王琪洁,2007;徐君毅,2010)。基于此,地球自转参数是无法实时获取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已有观测资料对EOP 进行预测,建立高精度的预报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极移主要包括两种:周期为12 个月的周年受迫摆动和周期为14 个月的Chandler 自由摆动,一般有平均极移和瞬时极移两种方式表示。瞬时极移是以地极坐标(Xp, Yp )来表示的,该坐标系的原点为国际协议原点CIO,X 轴为起始子午线,Y 轴为λ= 2700的子午线。自20 世纪以来,国际纬度局(ILS)、国际极移服务(IPMS)等多个国际组织开展了对极移的监测工作,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统服务组织(IERS)每周都会更新发布包括极移在内的地球定向参数的观测、解算及预报数据。极移主要是由固体地球(地壳和地幔)的形变及地球流体层(大气和海洋)与固体地球间的角动量交换造成的(Chin et al,2004;徐君毅,2010),因而极移的主要的激发源就是地球上物质分布的变化。

地球自转速率可用UT1-UTC 表示,也可简称为世界时(UT),日长变化为UT1-UTC

的衍生物,可用LOD 表示。为了明确UT 和LOD 的关系,可将LOD 定义为同一恒星

在某地连续两次中天相距的原子时。如果LOD 每天都恒定的保持为86400 秒,则原子

时与UT 相等,每一恒星将同时中天。否则,如果LOD 有变化,则原子时与UT 不一致。UT1-UTC/LOD 反映了固体地球与大气、海洋等各个地球流体圈层的相互作用(马利华,2004),同时他们又与大气、地震、海洋运动、ENSO 等物理现象有紧密联系,因此,

引起了天文地球动力学家们的很大兴趣。

地球自转参数的测定方法有传统方法和现代测量方法两种。传统的测量方法主要是

利用光学仪器进行观测。自19 世纪以来已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光学观测资料,为研究

地球自转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其观测精度低且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故对现代高精度

导航要求用处不大。20 世纪60 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手段: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激光测卫(SLR)、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快速发展,地球自转参数的观测精度也大大提高。表为不同阶段的地球自转参数的观测精度:

X-pole/mas Y-pole/ mas UT1

1962-1967 30 30 200

1968-1971 25 25 170

1972-1979 11 11 100

1980-1983 2 2 30

1984-1989 0.4 0.4 2

1990-2000 0.2 0.2 2

2001-2003 0.074 0.074 1.2

2004- 0.058 0.060 0.6

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测定地球自转参数的方法可分为两种:(1)几何学测量,这种技

术的主要代表是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2)动力学测量,它的主要代表为激光测卫(SLR)、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人卫多普勒跟踪(DORIS)。

至今,VLBI 仍是唯一能够同时提供天球参考框架(CRF)和地球参考框架(TRF)以及地球定向参数(EOP)的空间技术(李金岭,2000)。同时,VLBI 获取的地球定向参数不仅精度高而且稳定性好。现在VLBI 测定极移的精度为0.1mas,测定UT1 的精度为0.05ms。

SLR 技术对板块运动的实测、高精度地心坐标系的建立以及地球自转参数的精确测

定等地学研究其中重要作用(徐君毅,2010)。目前,全球大约有100 个SLR 固定站,

其中40 多个站观测的历史较长,已可解出其站速度(徐天河,2002)。同时,SLR 也是

目前精度最高的绝对定位技术。

上世纪70 年代,美国国防部组织和研发实施了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

统(GPS),自其建成以后凭借着其全天候、高精度、高效率等优点,在空间测量领域

得到广泛的应用(张昊,2012)。1994 年,国际GPS 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IGS)宣布成立,并在全球建立了GPS 连续观测网。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有378 个IGS 连续跟踪站,其中能保持不间断观测的每天至少300 个(孟国杰等,2006)。上世

纪90 年代GPS 开始提供极移数据,目前测定精度已达到0.01mas(叶淑华,2000)。

和其它技术相比,DORIS 被用于监测地球自转变化的时间较短。目前DORIS 拥

有56 个观测站,且已成立了IDS(International Doris Service, IDS)来对DORIS 的观测

数据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分析(Wolfgang,2008,徐君毅,2010),其观测数据也被纳入

到地球定向参数的解算中来。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高一地理地球自转练习题附答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之自转及地理意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北半球晴朗的夜晚,把照相机固定好,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星空照片,照片中的每一段弧线均为不同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 1 A. 2 A.2 1.B 2.B 1 2 每小时约15°可推知,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约为4小时。 考点:自转的特征。 地球自转即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3.下列地球自转方向标识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若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则

A.太阳西升东落B.太阳东升西落 C.地球无昼夜现象D.地球无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 3.D 4.A 【解析】 3 因此 4 °经线 5 A.a C.a 6.a点经度为 A.45°W B.0° C.135°E D.135°W 【答案】 5.B 6.D

【解析】 5.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纬度相同,自转线速度相同;除极点外,各地自转角速度都相等。a、b两点处于不同的经线,地方时不相同。bc位于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6.c点在180°经线上,a点位于c点东侧,a、c两点相距45°,因此a点经度为135°W。 7 A.① 8 A.8 7.B 8.A 7 8°E地方时为8:00,即北京时间为8:00。 考点:时间计算。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9.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小岛最终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甲、乙两处河流剖面(阴影部分为流水堆积物)正确的是 【答案】 9.C 10.B 【解析】 9.图中河段均较为平直,河水水平运动会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 10. 甲地 乙地 丙地 11 A B.乙地区时比甲地区时早1小时 C.甲、乙两地区时均为105°E的地方时 D.甲、乙两地区时均为120°E的地方时 12.甲、乙、丙三地自转线速度 A.甲>乙>丙B.乙>丙>甲

《证明地球在自转》教案

3.证明地球在自转 【教学目的】 1.知道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2.制作一个简易的“傅科”摆,知道“傅科”摆摆动后,与地面的刻度盘会发生“偏移”。 3.用收集到的证据来解释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 4.认识到地球自转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能通过实验证实。 【教学重点】摆的特点。 【教学难点】傅科摆的原理。 【教学准备】单摆一个,支架一个,圆盘一个,有关“傅科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认识摆的特点: 1.谈话: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但是人们对他的观点表示怀疑,因为没有人能看见地球在自转。现在,我们能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看见地球的自转,但是古代人们是怎样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呢? 2.演示:(出示一个单摆)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我们今天也来做一个类似的实验。 (1)用铁架台做支架,挂上一个摆。 (2)将铁架台放到一个圆盘上,先让摆摆动起来,然后慢慢转动圆盘,看摆的方向改变了吗?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摆具有摆动的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6.思考:如果地球表面竖立一个巨大的摆,当地球这个圆盘转动后(自转),会出现什么现象?(摆的方向偏移) 反过来,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摆,而且摆动的方向发生了偏移,又说明了什么?(地球自转) 二、认识“傅科摆”: 1.阅读教科书,认识傅科摆。

2.讨论:傅科摆有什么特别之处?傅科摆摆动后发生可什么现象?它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三、交流: 1.全班交流关于地球自转的资料。 2.地球自转会产生哪些突出现象? 3.补充由于地球自转发生的河流偏移等现象。 四、解释: 对前面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些?排除哪些?为什么? 板书设计 证明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地球自转

科学小学 证明地球在自转

3、证明地球在自转 教学目的: 1、知道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2、制作一个简易的“傅科”摆,知道“傅科”摆摆动后,与地面的刻度盘会发生“偏移”。 3、用收集到的证据来解释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 4、认识到地球自转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能通过实验证实。 教学重点:摆的特点。 教学难点:傅科摆的原理。 教学准备:单摆一个,支架一个,圆盘一个,有关“傅科摆”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认识摆的特点: 1、谈话: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但是人们对他的观点表示怀疑,因为没有人能看见地球在自转。现在,我们能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看见地球的自转,但是古代人们是怎样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呢? 2、演示:(出示一个单摆)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我们今天也来做一个类似的实验。 (1)用铁架台做支架,挂上一个摆。 (2)将铁架台放到一个圆盘上,先让摆摆动起来,然后慢慢转动圆盘,看摆的方向改变了吗?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摆具有摆动的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6、思考:如果地球表面竖立一个巨大的摆,当地球这个圆盘转动后(自转),会出现什么现象?(摆的方向偏移) 反过来,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摆,而且摆动的方向发生了偏移,又说明了什么?(地球自转) 二、认识“傅科摆”: 1、阅读教科书,认识傅科摆。 2、讨论:傅科摆有什么特别之处?傅科摆摆动后发生可什么现象?它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三、交流: 1、全班交流关于地球自转的资料。 2、阅读课文P92页资料库中《地球自转会产生哪些突出现象?》 3、补充由于地球自转发生的河流偏移等现象。 四、解释: 对前面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些?排除哪些?为什么? 板书设计 证明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地球自转

初一地理地球自转教案

初一地理地球自转教案 Teaching plan of geographical earth rotation in junior high sch ool 编订:JinTai College

初一地理地球自转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分为8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带领下 利用6分钟的时间自学本节。然后抽签选一个小组上讲台边演示边讲解,要求: ①讲清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地球自转产生哪些自 然现象? ②其他小组对该小组演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⑶每 个同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指定任一个小组进行解答。二、学生边演示边讲解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 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 常所说的一天。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天,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半球就是昼半球;另一面未被照亮的半球就是夜半球。请大家看演示,(学生转动地球仪,指着地球仪)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昼夜也就在不断更替。

三、学生自己动手演示,感受昼和夜 ⑴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看看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不断转动地球仪,感受昼夜更替。 ⑵假设你的眼睛就是太阳,把地球仪上南京的位置转到大概中午12时,看这时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处于白天,哪些国家处于黑夜? 四、学生自由提问、师生讨论交流 师:下面我们进入自由提问阶段,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欢迎同学们解答,老师抛砖引玉,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地球不自转,还会有昼和夜吗? 生:仍会有昼和夜,但受到阳光照射的一半将永远是白昼,另一半永远是黑夜。 师:那样地球上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学生讨论交流。 生: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将很热,未被照亮的部分将很寒冷,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就不存在了。 生:教材上为什么强调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它和昼夜的形成有必然联系吗?

地球自转的特征

1.自转的方向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下图所示: (2)判读方法 ①顺着东经度增大的方向或顺着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即自西向东。 ②北极投影图逆时针自转与南极投影图顺时针自转,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③在昼半球,由晨线经地方时12时(正午)经线到昏线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或在夜半球由昏线经地方时0时(午夜)经线到晨线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 随堂演练:下图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经线OA、OB为日期界线,P点纬度为68°。读图完成1~2题。 1.此时,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 A。23°26′N,150°W B.22°N,150°W C.23°26′S,30°E D.22°S,30°E 2.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此季节秋高气爽 B.呼伦贝尔草原此季节风吹草低见牛羊 C.乌鲁木齐此时烈日炎炎 D.济南此时星斗满天 2.自转的周期 (1)规律 (2)变式

①如果地球只是自转而不公转,则恒星日与太阳日等长。或者说,恒星日与太阳日不等长是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太阳公转造成的。 ②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即两种运动方向都是向东或者都是向西,则恒星日要短于太阳日。 ③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不一致,即两种运动方向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则恒星日要长于太阳日。 地球自转的周期即地球自转一周(360°)所花的时间,为24小 时56分04秒,即一个恒星日,这是以恒星为参照物的真正周期, 常用于科学研究。实际上,人们习惯上使用的自转周期是以太阳为 参照物、长24小时的周期,即一个太阳日。为什么一个太阳日会比 一个恒星日长3分56秒呢?可用右图表示。 当地球位于El位置时,地球上的P点刚好正对着太阳和天空中的 某一颗恒星,随着地球的自转,地球刚好转一圈(360°)到达E2 后,P点又正对着那颗恒星了,这是一个恒星日,即图中A所代表 的时段。但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做绕日公转运动,在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它在公转轨道上约向东移动了1°,因此P点并不正对太阳,需要再继续转动约1°,P点才能正对太阳,这一过程约需3分56秒,图中的B表示一个太阳日。 说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静止物体随地球自转,周期为一个太阳日,但运动物体则不同,同时向东运动和向西运动则周期又不同。向东短 于太阳日,向西则相反。 随堂演练:读经纬网图回答1~4题。(可根据学生的情况选作选 作) 1.若丁点的昼长为13小时,当乙点日出时,丙点的地方是 A.5:30 B.3:30 C.7:30 D.18:30 2.一飞机在甲地日出时飞往乙地,整个旅程飞行员始终看到日出现象,到达乙地时当地时间为7时,则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位于飞机的 A.东南方 B.东北方 C.正东方 D.正南方 3.某日丙地昼长为11小时,乙地昼长为11小时40分钟,一科研人员在北京时间11点时从丙地乘飞机到丁地,途中飞行3小时,则该科研人员该日经历的昼长为 A.8小时 B.9小时20分钟 C.11小时 D.11小时20分钟 4.一飞行员驾驶一架飞机从甲点出发向东飞行,每小时飞行1110Km,那么飞行员看到太阳升落的周期是多长 A.24小时 B.26小时36分钟 C.14小时24分钟 D.18小时20分钟3.自转的速度

地球的自转特征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二)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运动 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特征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二) 选择题 1.(2017·北京101中学期中)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甲沿南纬60°逆时针方向飞行;从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乙沿北纬60°顺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是自东向西飞行B.都是自西向东飞行 C.都是向低纬飞行D.都是向高纬飞行 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运动,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故 A正确。 答案 A 2.(2017·杭州一模)2016年的第一场流星雨出现在1月4日,左下图为某观测者在我国某地通过长时间曝光(捕捉流星)拍摄的一张照片;右下图为示意图,图中能显示流星和照片曝光的时间分别为() A.①、30分钟B.③、6小时 C.④、2小时D.④、一整夜 解析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图中呈圆形运动的轨迹表示的是恒星,而运动轨迹 不与上述圆形一致的一般为短暂存在的流星,故④表示流星;流星是一个短暂的 现象,不可能是一整夜。故C正确。 答案 C 读下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 B.②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半球 C.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向 D.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4.与②地相比,⑤地自转的速度()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解析第3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结合图示信息知,②地所在经线为135°E,不是东西半球分界线;结合经纬网知①地位于⑤地的西北方向,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第4题,⑤地纬度比②地高,所以线速度小于②地,角速度与②地相同。 答案 3.D 4.C 读下图,完成5~6题。 5.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的效果图,则A点位于B点的() A.东南方B.西南方 C.东北方D.西北方 6.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证明地球在自转》教学设计

3、证明地球在自转 课标依据: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核心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发展学生对地球和宇宙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促进他们科学思维和方法的提高,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安排了“摆的特点研究”、“理解傅科摆的原理”、“对昼夜现象的再次解释”和“制作信息卡”等四个主要活动内容。 教材解读: 人们在长期的观察中,已经发现了一些可以说明地球在自转的论据:1.天体的周日运动(太阳、月亮和星星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叫做天体的周日运动)。这种现象可以用地球自转来解释,但也可以用地心说的观点一天弯围地转来说明(当然以现在的证据来看是错误的)。2.地球上水平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向现象,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这些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但这种现象,学生是较难观察到的。 教科书选取了“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实证。傅科摆摆动以后,除受重力外,没有受到其他力的作用,由于惯性,摆摆动方向是不变的。当观察者推动静止的摆锤沿子午线作南北方向的摆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看到摆动方向与子午线方向发生了偏转,从而证明地球在自转。 教学目的: 1、知道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2、制作一个简易的“傅科”摆,知道“傅科”摆摆动后,与地面的刻度盘会发生“偏移”。 3、用收集到的证据来解释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 4、认识到地球自转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能通过实验证实。 教学重点:摆的特点。 教学难点:傅科摆的原理。 教学准备:单摆一个,支架一个,圆盘一个,有关“傅科摆”的资料。 教学过程:

高考地理地球自转知识点整理

高考地理地球自转知识点整理 以下是给你推荐的高考地理地球自转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高考地理地球自转知识点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1)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2)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3)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 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 2、地方时与区时:(1)地方时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地的地方时12点。 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 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南、北极点不计地方时;东早西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高考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

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均离不开太阳.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体运动、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太阳辐射是地质作用中外力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各种外力作用共同改变着地表形态④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形成了自然带分布上的规律之一: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2)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①作为工业生产主要能源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②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③水能发电站利用的水能多由太阳能转化而来;人类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生物能也是太阳能转化来的.④大棚农业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的光热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太阳活动对地面的影响地球表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作为太阳系中的地球,在它的整个历史上始终受到太阳光和热的作用,它们与地球内部动力所引起的各种现象之间相互作用,驱动着地球表层的演化.当地球的大气圈河水圈形成以后,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太阳这台发动机驱动着大气和大洋环流,形成风、云、雨、雪.河流出现了,开始流入大洋,山脉受到剥蚀.这一切都在塑造和改变着地表的环境,影响着地球的生物圈,使地球的气候、生物以及地球化学循环趋于多样化.当太阳的活动增强时,太阳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同时抛射出不同能量的粒子,使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迅速增强,并引起磁暴、极光,骚扰大气电离层,使近地空间状态发生扰动变化.当大耀斑爆发时,地球轨道附近粒子流的密度超过平时的10倍以上,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及其中

地球为什么会自转

地球为什么会自转 古往今来,地球为什么自转一直困扰着人们,然而要想破解地球自转的原因 这一千古世界之谜,我们还必须首先破解抛出去的手绢飞回来之谜。当赵本山在舞台上把一个在手指上旋转的手绢抛向观众席,旋转的手绢转了一圈后,又回到赵本山手中时,观众们看得目瞪口呆,感到十分神奇。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这就是自转的物体产生公转,公转的物体产生自转(在悬浮条件下)的自然界的普遍定律,只不过人们还没有发现这一普遍定律而已。 地球为什么自转科学家们始终没有找到答案。地球膨裂说认为,太阳系是一个旋转体,因为一个公转物体外侧的速度大于内侧的速度,所以地球背对太阳一侧的速度大于地球面对太阳一侧的速度。因为地球背对太阳一侧的速度大于地球面对太阳一侧的速度、地球外侧的公转半经大于地球内侧的公转半经、地球比较均匀内外侧质量相等,所以根据角动量公式L=mrv可以看出,地球外侧的角动量大于地球内侧的角动量。因为太阳系不是钢体,地球处于悬浮状态,所以地球刚开始公转时,就在地球外侧的角动量大于地球内侧的角动量的作用下,地球外侧的角速度大于了地球内侧的角速度,产生了自西向东自转。这就像两个轮子的马车,如果一个轮子走的快马车就会自转。 月球为什么不自转呢?这个问题最近有了答案。绕月飞行的人造卫星测出月球靠地球这一面密度较大,因此月球永远以同一面朝着地球。地球膨裂说认为,尽管月球外侧的公转半经大于内侧的公转半经,月球背对地球一侧的速度大于月球面对地球一侧的速度、但因为月球刚开始公转时靠地球这一面的密度较大,也就是质量大,所以根据角动量公式L=mrv可以看出,月球内侧的角动量等于月球外侧的角动量,不自转。冥王星的卫星查龙也不自转。 金星为什么自东向西自转(逆转)呢?地球膨裂说认为,尽管金星外侧的公转半经大于内侧的公转半经、金星背对太阳一侧的速度大于金星面对太阳一侧的速度、但因为金星刚开始公转时靠地球这一面内侧的密度比外侧的密度大得多,所以根据角动量公式L=mrv可以看出,金星内侧的角动量大于金星外侧的角动量,金星就自东向西自转(逆转)。 为了验证我的公转产生自转的理论,我作做了一个地球公转产生自转的模拟实验。在一个大洗衣盆里放满水,用手掌沿盆沿逆时针搅水。当水转起来后,把暖水瓶的塑料盖口朝上放在靠盆沿的水上。这时发现塑料盖在随水逆时针转动(公转)的同时,自身也在逆时针旋转(自转)。这就是无可辩驳的地球公转产生自转的实验。因为地球公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逆时针) 再做一个月球公转不产生自转的模拟实验。在一个大洗衣盆里放满水,用手掌沿盆沿逆时针搅水。当水转起来后,把暖水瓶塑料盖里的一侧放一枚硬币,放硬币的一侧靠近盆心,口朝上放在靠盆沿的水上。这时发现塑料盖在随水逆时针转动(公转)的同时,自身并不旋转(自转)。这就是无可辩驳的月球公转不产生自转的实验。 再做一个金星公转产生逆向自转的模拟实验。在一个大洗衣盆里放满水,用手掌沿盆沿到盆心的一半处逆时针搅水。当水转起来后,把暖水瓶的塑料盖口朝上放在靠盆沿的水上。这时发现塑料盖在随水逆时针转动(公转)的同时,自身在顺时针旋转(逆向自转)。这就是无可辩驳的金星公转产生逆向自转的实验。

初中地理关于地球自转

初中地理关于“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四季产生是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 二、学情分析 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最好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本节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五、教学具体环节:

设计意图 一、合格地球人的考查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从哪个方向升起,又从哪个方向落下?

2.小时侯你认为是天转还是地转?现在呢? 3.你知道地球是怎么转的吗? 4.你知道地球的自转对地球人有何影响吗? 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回答问题,并引入两个专题(怎么转和影响)的教学。 1.学生都能回答出来。 2.是天动还是地动,这还是个问题呢,可以激发学生讲科学家哥白尼“地心说”的故事,鼓励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努力。 3.那么,地球是怎么转的呢? 教师用手电照射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球体,向光的一半叫昼半球,背光的一半叫夜半球。昼夜半球相交的大圆叫晨昏圈.(用一段塑料绳折成大圆环放在晨昏圈的位置,两个夹子把绳固定在地球仪底座) 2. 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 3. 北京是在白天还是黑夜(有红五角星标记)?纽约呢?(兰色) [演示并提问] 一边拿手电照射一边转动地球仪 弄清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用手画出太阳东升西落的弧线。 [做实验]:(也可留做作业) 在一块泡沫塑料上垂直插入一支铅笔,或木版上垂直钉一个钉子,放在阳光下,使铅笔的影子正好投在泡膜上,用直尺量出铅笔的影长。 利用这个装置,观察记录在一天中不同时间铅笔的影长,说明影长的变化规律时间正午 影长(厘米) 让学生直观明了掌握,这节本来也是重点,难点。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六:板书设计(附)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绕轴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天

地球的自转(教案)

4.1地球的自转 横港中学陈奇玉【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了解了有关地球运动的常识,但其建立的空间运动概念还处于朦胧想象的阶段。人们在地球上无法感受到地球是运动的,而且中学生还不具备空间思维能力,要使中学生建立清晰而抽象的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可以用实验模拟法。所谓实验模拟法就是用现有器材和实验设备来演示、模拟自然现象的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地球的自转一节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求很高,这一难点内容不妨借助实验模拟法来完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特征,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 2.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 3.能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能力目标 通过读图、画图、分析问题、动手实践等活动,学习利用地理图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并初步树立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和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实验模拟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地球仪、白纸板 【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一、地球在不停地绕轴旋转 提问: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空中是怎么样运动的?(东升西落) 活动1:怎样才能使太阳东升西落(学生动手)。 活动说明:以北京为你自己所站的位置,以学生自己为太阳。 问:为什么地球仪不是自东向西转呢?(上讲台上演示) 书本实验:根据刚才所得到的结论,填写书本实验内容。 对观测者来说,正处于中午的是B图,日出的是A图,日落的是C图。 A→C 观测者所在地的白昼时间长短。 思考:太阳方位变化的原因?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转的时候,太阳东升西落,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感觉地球没有动。视频:地球自转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知识点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 转线速度为465米/秒,除两极外,地球上任意一点的角速度都为15°/时。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但精密的天文观测表明,地球自转存在着3种不同的变化。 证明地球自转1.牙签法 先用一只脸盆装满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动的地方,待水静止后, 轻轻放下一根木质细牙签,并在牙签的一端做一个记号,记住牙签的 位置,过几个小时后(最好在10个小时以上),再去看时你就会发现, 牙签已经转动了一定角度,看起来好像是牙签在转动,其实它并没有 转动,而是地球在转动.在北半球,牙签作顺时针转动,因为地球自转 在北半球看起来是逆时针方向的.南半球则与北半球相反. 2.炮弹法 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地面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必然相对地发生持续的右偏(北半球)或左偏(南半球).根据这种现象,人们分析射出的 炮弹运动的方向,就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3.重力加速度法 地球在时刻不停地自转,由于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必然是赤道最小,两极最大;地球不可能是正球体,而必然是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重力测量和弧度测量的结果,证实了这些 观点的'正确性,也就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4.深井测量法

地球时刻不停自转,由于自转速度随高度而增加,物体自高处下落的过程中,必然具有较高的向东的自转速度,而必然坠落在偏东的地点.为了证实这一点,有人曾在很深的矿井中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是: 自井口中心下落的物体,总在一定的深度同矿井东壁相撞,从另一个 侧面证实了地球的自转运动. 5.傅科摆 证实地球自转的仪器,是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于1851年发明的。 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它的自转轴自转,同时在围绕太阳公转。观察地 球的自转效应并不难。用未经扭曲过的尼龙钓鱼线,悬挂摆锤,在 摆锤底部装有指针。摆长从3米至30米皆可。当摆静止时,在它下 面的地面上,固定一张白卡片纸,上面画一条参考线。把摆锤沿参 考线的方向拉开,然后让它往返摆动。几小时后,摆动平面就偏离 了原来画的参考线.这是在摆锤下面的地面随着地球旋转产生的现象。 由于地球的自转,摆动平面的旋转方向,在北半球是顺时针的,在南半球是反时针的。摆的旋转周期,在两极是24小时,在赤道上 傅科摆不旋转。在纬度40°的地方,每小时旋转10°弱,即在37 小时内旋转一周。 显然摆线越长,摆锤越重,实验效果越好。因为摆线长,摆幅就大。周期也长,即便摆动不多几次(来回摆动一二次)也可以察觉到 摆动平面的旋转、摆锤越重,摆动的能量越大,越能维持较长时间 的自由摆动。图中拍照的是悬挂在北京天文馆球形展览大厅天花板 上的傅科摆摆锤部分。

教科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4.3、证明地球在自转》教案

证明地球在自转 【教学目的】 1.知道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2.制作一个简易的“傅科”摆,知道“傅科”摆摆动后,与地面的刻度盘会发生“偏移”。 3.用收集到的证据来解释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 4.认识到地球自转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能通过实验证实。 【教学重点】摆的特点。 【教学难点】傅科摆的原理。 【教学准备】单摆一个,支架一个,圆盘一个,有关“傅科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认识摆的特点: 1.谈话: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但是人们对他的观点表示怀疑,因为没有人能看见地 球在自转。现在,我们能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看见地球的自转,但是古代人们是怎样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呢? 2.演示:(出示一个单摆)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我们今天也来做一个类似的实验。 (1)用铁架台做支架,挂上一个摆。 (2)将铁架台放到一个圆盘上,先让摆摆动起来,然后慢慢转动圆盘,看摆的方向改变 了吗?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摆具有摆动的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6.思考:如果地球表面竖立一个巨大的摆,当地球这个圆盘转动后(自转),会出现什么现 象?(摆的方向偏移) 反过来,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摆,而且摆动的方向发生了偏移,又说明了什么?(地球自转) 二、认识“傅科摆”: 1.阅读教科书,认识傅科摆。 2.讨论:傅科摆有什么特别之处?傅科摆摆动后发生可什么现象?它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

自转? 三、交流: 1.全班交流关于地球自转的资料。 2.阅读课文P92页资料库中《地球自转会产生哪些突出现象?》 3.补充由于地球自转发生的河流偏移等现象。 四、解释: 对前面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些?排除哪些?为什么?板书设计 证明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地球自转

高一地理地球自转练习题附答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之自转及地理意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北半球晴朗的夜晚,把照相机固定好,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星空照片,照片中的每一段弧线均为不同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照片中北极星的位置应在 A.左上角附近 B.中心附近 C.右上角附近 D.左下角附近 2.若图中甲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60°,则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约为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 【答案】 1.B 2.B 【解析】 1.恒星视运动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相对运动,因为地轴大致指向北极星,因此,北半球看到的星空恒星大致围绕北极星运动,故北极星应位于图中的中心附近。 2.甲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60°,即地球自转了约60°,据自转角速度每小时约15°可推知,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约为4小时。 考点:自转的特征。 地球自转即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3.下列地球自转方向标识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若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则 A.太阳西升东落 B.太阳东升西落 C.地球无昼夜现象 D.地球无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 3.D 4.A 【解析】 3.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据图中标识的极点可知甲图为南极俯视图,自转方向应为顺时针方向,因此A项错误。据图中标识的极点可知乙图为北极俯视图,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因此B项错误。丙、丁两幅图中,西经度应向东度数减小,即顺着自转方向减小,因此丙、丁两幅图自转方向应为顺时针方向,因此D项正确。 4.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太阳相对地球上的观测者而言则是自东向西运动,即东升西落。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则太阳西升东落,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产生了昼夜现象;地球向东或向西自转,均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因此C、D项错误。 考点:自转的方向及地理意义。 下图中,a点位于30°N,b点位于30°S,∠aoc=45°,c点位于180°经线上。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下列关于图中a、b、c三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两点线速度相等 B.a、b两点地方时相同 C.a、b两点角速度相等 D.b、c两点地方时相同 6.a点经度为 A.45°W B.0° C.135°E D. 135°W 【答案】 5.B 6.D 【解析】 5.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纬度相同,自转线速度相同;除极点外,各地自转角速度都相等。a、b两点处于不同的经线,地方时不相同。bc位于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6.c点在180°经线上,a点位于c点东侧,a、c两点相距45°,因此a点经度为135°W。 考点:自转的速度及经度计算。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 地球自转试题

地球自转练习题 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下图所示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2.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3.假设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地球上下列地理现象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日、月东升西落现象B.南半球河流一般右岸多沙滩 C.昼夜现象D.120°E的地方时早于90°E 4.为了让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刻与日出同步,重庆(106°E)春分日升旗的时刻应选在北京时间() A.6点整B.6时56分 C.5时56分D.7时4分 5.2010年上海世博会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如果要求全球各国在同一天可以同时收看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电视实况转播的开始,那么开幕时应在北京时间几时进行() A.20时B.10时 C.15时D.4时 6.与“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最相吻合的地点是() A.(0°、20°W) B.(23°26′N、30°E) C.(60°S、70°W) D.北极点 下图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7~8题。 7.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B.2时30分 C.8时00分D.3时30分 8.若AB弧表示2010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 点为零时,则100°E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B.2月29日1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D.2月28日14时00分

9.下图中实线箭头表示物体原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物体运动发生偏转方向。则图中位于南半球的有() A.①③⑤B.③④⑤ C.②③⑥D.②④⑥ 10. 图中与新的一天范围较吻合的是() A.90°W向东至O° B.90°E向东至90°W C.180°向东至0° D.90°E向东至180° 11. 读下图,下列关于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 A=CB>D C. A=DB>C 12. 下列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 ①地方时②昼夜交替现象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④黄赤交角⑤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左右偏转⑥昼夜现象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⑥ 13. 广州和纽约地方时不同,主要是因为:() A、两地地理纬度不同 B、两地地理经度不同 C、两地自转线速度不同 D、两地自转角速度不同 14. 下列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形,斜线部分为4月30日,选出符合北京时间为5月1日6时的图形:()

地球的自转习题及答案

第二讲地球的自转 基础题组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2017福建柘荣一中、宁德高中联考)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三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 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 2.(2017福建柘荣一中、宁德高中联考)此时A点的区时是( ) A.7月8日6时 B.7月7日24时 C.7月8日12时 D.7月8日16时 下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经线c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关于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线和c线不可能重合 B.一年中,大部分时间a线和c线重合 C.当a线过b点时,b点地方时为6点 D.a线长度为c线的两倍 4.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是( )

2016年11月14日晚,月亮与地球距离全年最近,为68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吉隆坡的小明与身在英国伦敦的安娜约好同时观月。据此完成下题。 5.(2017河北衡水中学全国大联考)他们可以相约在北京时间( ) A.14日19时 B.14日23时 C.15日3时 D.15日9时 读图,依据图中信息回答下面两题。 6.(2017广东韶关六校10月联考)图中,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围的( ) A.二分之一 B.四分之三 C.四分之一 D.三分之一 7.(2017广东韶关六校10月联考)此时北京时间为( ) A.0时 B.6时 C.14时 D.18时 提升题组

证明地球在自转(教案)

证明地球在自转(新教科版五下) 教学目的: 1、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2、“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摆的实验研究,了解摆的特点,并借此理解“傅科摆”的原理。 2、通过提供的有关“傅科摆”的资料,理解人类是如何直接证明地球在自转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地球自转是需要实证的。 认识到地球的自转虽无法直接观察到,但通过实验,仍可以证实。 教学准备:给每组学生准备:单摆一个、支架一个、可转动的圆盘一个。 给全班学生准备:“傅科摆”的资料。南北流向的河流冲刷河岸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怎样才能证明地球是在不停地自转呢?如果能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就好了。 二、认识摆的特点 1、指导学生做摆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做实验的注意事项:底盘平稳缓慢的转动,减少其他外力对摆摆动方向的影响,做好观察记录等。 2、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和结论。 三、认识地球自转的证据——“傅科摆” 1、展示“傅科摆”的图片和资料。 2、提问:“傅科摆”是怎样一种特殊的摆?同学们认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摆线长,摆动时间长;摆锤重,防止气流等外力对实验的影响。 3、“傅科摆”摆动后发生了什么现象?(北半球的实验:摆是顺时针方向偏转;南半球的实验:摆是逆时针方向偏转。) 为什么说人们亲眼看到了地球的自转?(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摆的偏转,恰好证明了地面的刻度盘----也就是地球,发生了旋转。 4、拓展 资料拓展:向学生介绍南北向的河流冲刷河岸的资料 5、小结。 三、板书设计 摆的实验: 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傅科摆”摆线长,摆动时间长 摆锤重,防止气流等外力对实验的影响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二、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大气环境 一、大气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 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 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全球大气环流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 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 大)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 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 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 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教案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教案 本部分内容初看起来比较简单,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知识。但其中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及时差问题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高考试题中涉及此基础知识的比例也很大,这些问题都需要从这里得到解决,所以教学时要特别注意直观性,帮助学生 __解决此基础问题。 1.让学生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并从各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特点。 2.利用灯泡或手电当太阳,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昼夜有什么变化,从而理解各地时差,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师:地球仪、三球仪、灯泡、简单的课件,时区分布表格(课前发给学生);生:彩色不干胶条、手电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从哪个方向升起,又从哪个方向落下?

2.小时侯你认为是天转还是地转?现在呢? 3.你知道地球是怎么转的吗? 4.你知道地球的自转对地球人有何影响吗? 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回答问题,并引入两个专题(怎么转和影响)的教学。 1.学生都能回答出来。 2.是天动还是地动,这还是个问题呢,可以激发学生讲科学家哥白尼“地心说”的故事,鼓励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努力。 3.那么,地球是怎么转的呢? 第一步:请3个学生到台前来演示,大家评判谁演示的正确!(注意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具有代表性,观察后就明朗了) 第二步:小组内每个同学演示一遍,组员负责指正,要求人人会演示。

第三步:在地球仪上贴一彩色不干胶条,从3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赤道上空看;北极上空看,南极上空看,最后总结出结论。 总结:地球自转方向: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屏幕给出三幅地图:A.面向赤道;B.面向北极;C.面向南极,要求学生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化演示为图示,增强实战能力)并告诉学生:记住极地地球自转方向将是以后解决以极地为中心的习题的关键! 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周期):一天,也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第一步:地球不自转,面向太阳和背向太阳的一面如何? 第二步:拨动地球仪,看某地随着地球自转昼夜是怎样交替变化的。 第三步:在地球上选择几个城市,分别贴上不同颜色不干胶条:如北京、开罗、纽约等,看他们随着地球自转运动经历昼夜的先后顺序有什么规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