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

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果树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年产值约1万亿元,从业人口1亿人左右,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果品占有量达195kg。目前,我国已成为果树产业第一大国,果品贸易在世界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持具有特别的意义。

当前,我国水果面积和产量居前6位的树种分别是柑橘、苹果、梨、桃、葡萄和香蕉,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植业中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排在第3位。果业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人民健康、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现状

种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

据国家农业统计发布数据,2019年园林水果(不包括西瓜、甜瓜、草莓等瓜果类,核桃、板栗、榛等干果类)面积1227.67万hm2,年产量为1.90亿t,分别比2015年增长9.5%、17.5%。其中柑橘种植面积为261.73万hm2、产量为4584.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7.4%、26.7%;苹果种植面积为197.81万hm2、产量为4242.54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0.2%,产量比2015年增长9.1%;梨种植面积为94.07万hm2、产量为1731.35万t,分别比2015年下降3.4%、4.8%;葡萄种植面积为72.62万hm2、产量为 1419.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4%、7.8%;香蕉种植面积为33.03万hm2、产量为

1165.57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7.1%,产量比2015年增长9.7%。

主要果树产业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

2002年及2008年国家实施苹果、柑橘和梨等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以来,主要果树优势生产区域基本形成,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如苹果产业布局主要为环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优势区,两大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26.9%、57.2%,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36.0%、53.0%,生产集中度在85%以上;西南冷凉高地和新疆2个特色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5.9%、3.4%,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4.1%、4.2%。葡萄优势区域发展布局进一步显现,主要为西北及黄土高原传统优势葡萄产区、华北及环渤海湾传统优势葡萄产区、秦岭和淮河以南亚热带设施及避雨葡萄产区、云南高原及川西优质特色葡萄产区、东北冷凉山葡萄特色产区、湖南怀化刺葡萄特色产区、华南一年多收避雨栽培产区等。

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果品质量显著提高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专项的长期稳定支持下,我国主要果树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推广工作成效显著,果树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适宜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品种结构明显改善。据统计,2017年5月1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仅苹果、柑橘、香蕉、梨、葡萄、桃6种果树列入第一批目录)正式实施以来,共有300多个果树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登记。

目前,苹果重点发展的优良品种有华硕、优系嘎拉、红露、红将

军、华红、短枝华冠、维纳斯黄金及优系富士(如烟富3、烟富6、烟富8、烟富10等)等;葡萄重点发展的优良品种有夏黑、阳光玫瑰、红地球、无核白鸡心、红宝石无核、火焰无核、克瑞森无核和国内选育的优良无核及具浓郁香味的特色品种等,其中阳光玫瑰近年来种植面积在6.7万hm2以上。

通过实施果树优质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大面积推广和“三品”提升行动,苹果、柑橘和葡萄等果树的优质果率在 60%以上,果品品牌效益明显增强;果园平均单产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同步提高,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显示,近5年来水果的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

果树设施栽培发展迅速,产业效益显著

目前,全国设施果树栽培规模已达50余万hm2,主要栽培树种包括草莓、葡萄、桃、大樱桃、李、杏等。设施葡萄平均亩收益3万~5万元,高的可达10万元,促成栽培樱桃平均亩收益4万~6万元,大棚草莓亩收益2万~3万元,产业效益显著。

果品及加工品进出口贸易形势严峻

2018年我国鲜、干果及坚果出口量为341万t,比2017年减少0.5%(其中柑橘类70.9万t,比2017年增加26.9%;苹果118.3万t,比2017年减少15.8%);出口额50.1亿美元,比2017年减少1.1%(其中柑橘类9.73亿美元,苹果13.0亿美元)。2018年我国鲜、干果及坚果进口量为565万t,比2017年增长25.2%,其中香蕉为154万t,比2017年增加48.6%;进口额84.2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

35.4%。当年果品及加工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为34.1亿美元。

2019年我国鲜、干果出口量为376万t,出口额62.3亿美元,分别比2018 年增长5.4%、17.8%;进口量为720万t,进口额116.7亿美元,分别比2018 年增长25.9%、34.4%。果品及加工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为54.4亿美元。

据统计,2020年1—6 月,我国干、鲜果进出口并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明显影响,出口量较2019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出口量为138.5万t,出口额22.51 亿美元,与2019 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为21.94%、22.48%;进口量较2019年同期略有减少,进口量为371.92 万t,进口额68.05 亿美元,与2019 年同期相比,进口量降低8.53%,进口额增加为10.06%。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地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立足当地特色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果树产业,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同国外发达国家果树产业总体发展水平比较,我国的果树产业发展水平仍较低,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高,优质高档果率低,果品总体价格低迷,中低档果品常出现结构性过剩,出口创汇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

品种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良种苗木繁育体系不适于现代果业发展的要求

总体来看,我国主要果树品种熟期搭配不尽合理,大宗果树品种成熟期集中,品种多样化程度差,产品选择余地小,优质化、多样化程度低。如苹果品种比较单一,晚熟品种富士系占总产量的70%以上;

鲜食葡萄生产中,优良早、中熟品种及无核品种占比小;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占比较低,苹果、葡萄等主栽品种仍以国外育成品种为主,如鲜食葡萄栽培的红地球、克瑞森无核、夏黑及现在大面积发展的阳光玫瑰等均为国外引进品种,近10年来国内育成葡萄新品种100余个,但作为主栽品种大面积推广的不多。果树的更新换代,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将成为今后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目前,现代化果树良种优质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滞后,苗木质量不适于现代果树发展的需求。果树苗木生产企业及种苗户受利益驱动盲目炒作品种,品种名目繁多,出圃苗木质量参差不齐,低价劣质苗木充斥市场,脱毒优质嫁接苗等优质新品种苗木难于有效保障。现阶段果树苗木繁育和经营仍以个体繁育户为主,现代化、专业化和规范化苗木生产企业少,由于缺少行业性果树良种苗木生产和管理法规,致使出圃苗木质量标准化低,苗木检疫制度执行及监管缺失,不适应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果树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果品质量不高,竞争力差

“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我国果树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落后,现代化程度低;缺少系统配套、先进实用的果品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技术集成应用差;栽培管理技术水平总体不高,栽培模式落后,大多数产区仍以传统栽培模式为主,果园机械化(不足30%)水平和智能化管理水平低,生产成本高。由于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果品质量的均一性不高,市场竞争力差。

农药化肥不合理及过量使用,果业绿色发展难度加大

在果树生产中,农药(含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仍非常突出。据报道,我国果园化肥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倍,日本的3倍多,化肥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还有20%~30%的差距。许多产区由于化肥长期过量施用,果园土壤酸化和面源污染问题凸显,致使果品质量安全风险加大,果业绿色发展难度加大。如苹果每亩产量3000kg的条件下,我国氮肥使用量为91kg,澳大利亚为9kg,美国约为21kg,日本约为25kg,苹果园氮肥利用率仅为国外先进国家的1/10~1/4。另据调查,我国现阶段葡萄园平均亩施纯氮55kg、纯磷33kg、纯钾40kg。

果园病虫害防控中过量使用化学农药问题明显。表现为不能依据园地主要病虫害发生预报和监测进行适时适量用药,只是定期喷药,以避免病虫害发生,存在严重的过度用药问题。据报道,我国单位面积化学农药用量是美国的2.3倍、欧盟的2倍,农药有效利用率仅有30%左右,同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还有20%的差距。大量的化学农药被浪费而进入环境,危害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问题突出,保护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果农收入增长缓慢

果园管理及生产投入大幅度增加,对产业增效和果农增收的影响很大。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调查发布数据,苹果生产成本与收益结果为:每亩平均产量为1645.9kg,产值为7518.8元,总成本4904.8元,其中物资与服务费用1513.4元,人工成本3065.2元(含家庭用工折价2038.5元及雇工费用1026.8元),土地成本326.2元,净利

润2614.0元。现阶段生产1kg苹果成本在2元以上,高的达3元(其中套袋成本为1元/kg)。

据我们调查,现阶段生产1kg鲜食葡萄成本在3元以上,高的达5元,一般每亩露地葡萄园管理最低成本为0.6万~0.8万元。尤其最近几年,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扬,生产成本又有大幅度增加,致使葡萄种植效益下降。

突发性自然灾害与病虫害威胁加大,导致减产或供给短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异常发生,近年来,我国果区突发性低温冻害、冰雹、大风、干旱、涝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由于多数果园抗自然风险能力弱、防灾减灾技术和设施储备不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果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如2018年4月6—7日,一股强寒流袭击了西北黄土高原等果区,甘肃、陕西、山西等省苹果、梨、葡萄、桃等10余种果树受冻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和绝收。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的果树病虫危害逐年加重,某些弱寄生菌逐渐上升为主要病害,果树病虫害的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病虫害的蔓延将直接导致树体的安全、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对果品生产带来巨大危害,而且往往引起消费恐慌,影响产业效益。

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产品营销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果树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依靠种植面积的增长实现的,粗放的经营方式并没有带来相应的规模效益。我国果树生产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投入不足,农户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组织性,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从根本上制

约了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实施。

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规模小、数量少、发挥作用小,品牌意识薄弱,市场竞争能力不足,龙头企业和农户尚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对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够,现代化的营销模式和手段尚未大规模推广。从国内市场来看,小规模的生产者没有能力和实力考虑品牌问题,导致果品品牌化率低。

现代冷链物流建设滞后,成为制约果品流通的瓶颈

一般情况下,新鲜水果常温耐贮时间较短,易腐烂变质,对流通设施及设备的要求较高。在投入不足的条件下,我国果品流通过程中仓储和运输环节的冷链建设相对滞后,加上贮藏保鲜技术手段不发达,造成我国果蔬流通过程中损耗较大,流通损耗率为20%~30%。而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损耗率仅为5%左右,差距较大。

“十四五”主要果树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从我国果树产业发展形势及面临的问题分析,现阶段我国果树产业正处于一个转型发展期。“十四五”我国果树产业发展主要方向为

一稳定、二调整、三提高。一稳定就是稳定面积,划定优势区,发展适宜区,保持果园面积基本稳定和适度规模;二调整就是调整树种和品种结构,突出多样性和特色,推广现代高效栽培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三提高就是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和创知名品牌、提高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产业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促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构建现代水果产业

生产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为目标,以布局优化、品质提升、产业融合为重点,畅通国内销售市场,统筹推进果品国内外进出口贸易2个市场;实施创新驱动,依靠科技进步,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绿色轻简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确保节本、安全、高效。

继续调整优化果树种植区域布局、树种与品种结构

继续完善苹果、柑橘、梨、葡萄和香蕉等果树的优势区域发展布局,调整树种和品种结构,适当控制主要果树次适宜区种植规模,大力发展区域优势特色果树,提高特色优质水果发展比重。选育推广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果树优良品种,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调整早、中、晚熟期品种及加工鲜食比例,适度发展果树设施化栽培,从根本上解决熟期过于集中和某些鲜食水果种植产能相对过剩的局面,实现果树产业的转型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品种的更新换代和老果园的升级改造,品种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成熟期更加细分,鲜果上市期延长,品质类型更加丰富。

规范现代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满足果树产业对优质苗木的需求

加强果树苗木管理,制定苗木生产和经营法规,规范果树新品种审定(登记)及苗木生产销售管理办法。按标准确立一批规模大、技术力量强、设施设备完善的果树苗木生产企业,加强品种产权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建立果树无病毒苗木脱毒与繁育工程中心,实施果树苗木无毒化和标准化,保证果树苗木质量、纯度,适应现代果树产业对优质苗木的需求。

集成示范推广现代高效栽培模式及果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

推广果树现代栽培模式及果园自然生草、人工生草、行内覆盖(覆草、覆膜)及增施有机肥等土壤管理制度,实现树体管理省工、利于机械化和集约化作业、节省管理成本、促进规模化发展、降低病虫害防控成本。集成示范推广果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提高化学肥料和农药施用效率;研发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加强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发与推广,对重要病虫害实施“统防统治”,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全面提高果业绿色发展能力和果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显著改善果实品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生产目标。

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增加果农收益

为降低果业生产成本,促进现代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技术,降低果品生产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增加果农收益。这些技术包括采用矮化砧苗木和抗性品种、轻简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和提高果树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从果树种植、整形、施肥、耕作、喷药、采收到包装等研发推广相应的各类作业机械及配套标准化技术,示范推广果园智能化管理技术,实现果树生产的标准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确保节本、优质、高效。

加强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等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建设,提高减灾与抗风险能力

加强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等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建设,加快推进科学抗灾减灾,坚持“主动避灾、有效防灾、积极救灾”的指导原则,

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降低极端天

气变化、突发事件和重大病虫害对果树生产的不利影响,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对于异常天气,要加强相关研究,搞好防灾减灾技术储备和培训;加大对果园的基础设施基金投入,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夯实预防异常天气的基础设施;建立灾害预警和应急机制,做到灾前预警、灾后快速反应,全面提高我国果树产业防灾减灾与抗风险能力。另外,应加强开展政策性果树保险研究,合理规避由于气象灾害给果农造成的损失,有效转移果业生产中的潜在风险。

针对目前果树病虫防控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果树病虫防控工作。一是加强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工作;二是对重要病虫害实施“统防统治”,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三是切实抓好苗木产地检疫、调入检疫和调出检疫工作,严防有害生物扩散蔓延。

加强现代冷链物流建设,降低果品流通损耗

果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全产业链的升级,包括贮藏加工设备、冷链物流设备等都要实现改造升级。建议相关部门及相关科研单位加强对果品物流设施的科技投入,重点支持一些有较高实用价值的课题研究并推动科研成果市场化、产业化,不断降低果品流通损耗。

开发果树产业新功能,发展休闲观光果业

积极开发特色果品文化、设施果树生产、果树休闲观光与功能保健果品生产等新产业功能,可大幅度增加果树产业经济效益。如研发与推广富硒、富锌和富钙等功能性营养果品及加工品生产技术,可以

不断地向人们提供健康营养果品。随着现代都市农业和农业旅游模式的发展,在城市近郊和旅游景区周边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型、庭院型、庄园(酒庄)式果园等模式,发展休闲观光和消费者体验式果业,实现果树产业功能的转型升级。

中国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落叶果树2012,44(1):01-04Deciduous Fruits 中国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束怀瑞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泰安271018) 摘要:回顾总结了中国果树产业30年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展示了中国果树产业的成就;分析了现代果 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阐明了现代中国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重点任务和策略。 关键词:中国;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S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12)01-0001-04 收稿日期:2011-11-14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专项咨询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束怀瑞(1929-),山东淄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果树教学科研工作。 注:该文是由束怀瑞、邓秀新、韩振海、翟衡等承担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的总结稿简化修改写成。 1 中国果树产业的发展状况1.1果树资源丰富,栽培规模大,果品市场总量大,社会经济效益高,在国际市场上的数量优势将长期保持 中国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果树生长,栽培果树树种占世界主栽果树树种类型的82%。山地丘陵2009年全国果树面积1114万hm 2,占世界总面积的20.6%,占中国耕地面积的8%,有67%分布在山地丘陵;果品年产量1.22亿t ,占世界总产量的20.1%,栽培面积和果品产量皆居世界首位。果品年 产值3500亿元, 在国内种植业中居第3位,占经济总值的0.4%,是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有9000万农民从事果树业,果农人均收入3800元。 果品及其加工产品是出口优势农产品,2006年累计出口各种水果及加工品370.16万t ,出口金额 24.75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顺差达27.14亿美元,并且近几年都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其中苹果、苹果浓缩汁出口均居世界第一位,苹果浓缩汁、桔瓣罐头、杏浆、速冻草莓等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日益增加,成为发达国家的依赖产品。一批规模较大的果品企业茁壮成长,有望在10年内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或品牌。随着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果品及加工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将继续提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水果购买量逐年增加, 2006比2005年分别增长6.14%和11.12%。随着果树产业规模的扩张,特别是开发大西北,实施山川秀美工程的实施和深入,果树作为经济林所占份额快速增加,生态保护效益日益显现,果树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一、二、三产 业的繁荣,很多精品果园666.7m 2收入超过万元,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果树的文化与休闲功 能日益突出,近年各地城郊休闲观光果园迅速发展。以北京为例, 2006年有600万人次参加郊区果园采摘,直接收入达2.7亿元。果树产业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1.2大宗果品形成优势区域,名特优果品基地特色明显,品牌意识日渐突出,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目前的果树发展格局是大宗果品优势产业带(最适生态带)产业化经营,名特优地方果品以产地(基地、点)精品(高档、绿色、有机)发展为主,实施点带发展方式,形成多样化、区域化、特色化。 2002年开展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发展油茶产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山区综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油茶资源分布、种质资源、经营模式、加工利用、经济效益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我国油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油茶产业是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茶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带来了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机遇。2006年,国家林业局专文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鼓励扶持发展油茶产业。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后,油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油茶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后,通过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已在很大程

度上实现并保障了粮食安全,但反差很大的是,食用油供需矛盾突出,始终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 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占国内总需求60%多的食用油以弥补缺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油供求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人口越来越多,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直接推动了粮油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耕地越来越少,到2007年底已降为1.2亿hm2,遏制耕地减少趋势的压力十分巨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由过去主要吃粮向吃更多的肉蛋奶、由吃普通油向吃高档油的方向转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比较效益不断降低,提高农民发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面临新的困难。从国际上看,随着石油价格的变动和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危机的困局在持续演化,粮食安全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许多食用油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冲击,但茶油产业却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中国耕地资源刚性短缺,扩大草本油料植物种植必然会与粮争地,进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木本粮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耕地的压力。同时, 发展油茶生产,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分流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油茶产业现状

健康产业现状与策略

起品牌的关怀、信心、诚实、爱心等核心主张非常重要,要配合产品的功能性定位,确立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良好的诚信关系。 炒概念与跟风都是短期市场行为。 目前一些保健品企业,在品牌资产的积累方面大都认识不足,甚至过于夸大产品的功能,结果使消费者在产品消费的过程中,期望值过高,而当发觉产品并没有宣传中那么好的效果时,则形成巨大反差,品牌再无诚信可言。这些保健品通常都是“火”上一到两年,直到消费者认识到产品的真实“面目”,销售便一落千丈。 健康产业要成功的运作出一个品牌,首先要有吸引经销商眼球的产品或服务。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认为,在许多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企业必须在开发产品时就立足创新,在运作过程中营造人性化优势,实现业务、产品和价格的优化组合,开创全新的市场格局。同时还要不断推出独具特色的新产品,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寻求新的顾客增长点,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才有真正吸引消费者的优势和条件。 找准品牌结合点——有味!

回顾现在的医药保健品市场,已进入相对平衡期,消费市场进入成熟稳定期,营销模式创新的需求日益高涨,运作成功的产品屈指可数,这是一个保健品的非常时期,在这个非常时期,如何审时度势,摆脱现实困惑,减少风险、规避风险、选择好成功路径,是当前医药保健品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国家政策:给医药保健品企业带来什 么? 品牌之路,医药保健品企业势在必行! 菲利普·科特勒教授说:“一个品牌最持久的含义应是它的价值、文化和个性,它们确定了品牌的基础”。 近年来,“品牌比销量更重要”已经越来越得到众多企业家的认同,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注重自己的品牌建设,有人开始呼吁“保健品进入品牌营销时代”,回顾医药保健品的发展历史,20年来,保健品潮起潮落,明星企业,明星产品层出不穷,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医药保健品业只能说擅长市场营销,但不是精于真正的品牌营销。 为什么这样讲呢?

2021年县林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县地处湖北西部、长江西陵峡畔,随着三峡工程一期工程结束,首批机组发电,永久船闸通航,二期工程全面展开,实施库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高效库区林业产业经济已成为全县林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为适应三峡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妥善安置库区移民,有效地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全县根据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态势,紧紧抓住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西部开发两大历史机遇,以项目为依托,以工程为载体,开展了以林业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路子。 一是库区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以林业为主体的农林网络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地力减退、森林过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森林植被逐步恢复,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林业用地面积增大,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4%提高到44%,增长了2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年输沙量减少75%,流域径流时间延长了7-1天,中强度水土流失由75%下降到3%,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受害率逐年降低。

二是林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生态环境项目的建设实施,使全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立体产业为导向的新型林业经济结构完全取代了以林业为导向的传统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种植业、畜业化以及二、三产业过渡,尤其是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全县经济中最活跃的板块,由此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的蓬勃兴起。**的自然风光,**的漂流探险,**的滑雪滑草都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以秀水青山为切入点而发展起来的。 三是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用库区气候垂直分布的特点,变平面生产模式为立体生态生产模式,按照“山下粮菜,山上银行”的思路,具体建设模式为山顶戴帽—大于25度的坡耕地退耕建水保生态林,把住水土流失源头;山腰种果—小于25度的山腰地带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和等腰梯田,在梯上建设以柑桔、板栗为主的林果业高效经济林,为农民开拓致富项目;山下粮菜—即在河谷冲积地带改造低产田,沟、渠、林、路网络配套建设,发展粮油、蔬菜等多经作物。 四、移民安置容量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几年,我们紧紧抓住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这一历史性机遇,以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为龙头,以经济林为载体,应用生态农业的技术措施进行开发移民,拓展了库区移民的生存空间和就业门路,增加了安置容量,解决了库区农民的生存状况,基本实现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发展目标。

中国大健康产业分析报告文案

中国大健康产业分析报告 申亚秋 一、大健康产业概况 (一)产业定义 (二)产业分类 二、2013年全球健康产业发展概况 (一)产业环境 1、政策环境 2、经济环境 3、社会环境 4、科技环境 (二)产业规模 (三)产业结构及发展情况 三、2013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概况 (一)产业环境 1、政策环境 2、经济环境 3、社会环境 (二)产业规模 1、中国医疗总支出及人均医疗健康支出 2、中国医疗健康支出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 3、中国医疗健康支出增长率在全球的情况 四、中国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重点分析 (一)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健康产业发展升级 (二)医疗健康资源的国际间流动加速 (三)大健康产业前端化发展 五、中国大健康产业重点企业分析 (一)天士力制药(600535) (二)云南白药(000538) (三)江中药业(600750) (四)东阿阿胶(000423) (五)片仔癀(600436) (六)康美药业(600518)

、大健康产业概况 (一)产业定义 大健康产业,是经济系统中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缓和性医疗商品和服务的部 门的总称,通常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保健品、健康保健服务等领域。大健康产业是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医疗消费开支超过了其国内 生产总值(GDP的10%由此可见,大健康产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产业分类 作为定义大健康产业门类的框架,全球产业分类标准和产业分类参考依据进一步将该产业分为以下两个类别: (1)医疗设备和服务; (2)医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 医疗设备和服务包括公司实体,如医院、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之家和医疗设备、医疗 用品、医药流通、健康保健服务等。医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则包括生物制药、中药、化学药、保健品等相关公司生产的生物技术、制药和其他科研服务。 我国大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已形成了四大基 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 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与此同时,我国大健康产业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完善,新兴业态正在不断涌现,健康领域新兴产业包括养老产业、医疗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等。 、2013年全球健康产业发展概况 (一)产业环境 1、政策环境 各国医疗体系改革对健康产业影响深远。几乎全球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医疗成本过高的问题,一部分国家认为,彻底的医疗体制改革是解决问题的良策,而其中一部分国家已经将这 种决心体现在行动上。如美国新一轮的医改已经开始实施,方案规定:从2014年起,所有美国人都必须购买医保,雇主必须为雇员提供保险,否则将被罚款。医改法案把医保覆盖到全美国3200多万目前没有医保的人,从而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这对相关产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的政策环境将在 2013年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概况部分分析。 2、经济环境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Pp 降低了专利 权的授予门槛,可能会导致化学药和化学仿制药通过获取和变相延长专利期限,提高药物售价,也会影响这些药物的流通和获取。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TTIP)是指美国和欧盟双方通过削减关税、消除双方贸易壁垒等来发展经济、应对金融危机 的贸易协定。该协定的谈判在2013年6月启动。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双边贸易协定谈判, 该协议将创造数以十万计的就业机会。据预计,一旦TTIP交易全面实施,欧洲各国GDP也将提振0.5%左右,未来将对健康相关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3、社会环境 (1)人口老龄化为健康产业增长提供巨大空间。 21世纪初期,世界有接近6亿老年人,为50年前记录的数目的三倍; 21世纪中叶,预计将有约20亿老年人;

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作者:[程蕾]???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一、行业的现状、规模以及所处的生命周期(一)行业现状与规模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相关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成为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6%,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10%。在我国,健康产业仅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左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分析,中国健康管理市场保守估计将呈20%的年增长率发展,2014年中国健康管理市场预期将达1075亿元,2018年将达到2188亿元。可以说,健康服务及相关产业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1、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卫生费用支出情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3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 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果树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年产值约1万亿元,从业人口1亿人左右,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果品占有量达195kg。目前,我国已成为果树产业第一大国,果品贸易在世界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持具有特别的意义。 当前,我国水果面积和产量居前6位的树种分别是柑橘、苹果、梨、桃、葡萄和香蕉,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植业中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排在第3位。果业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人民健康、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现状 种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 据国家农业统计发布数据,2019年园林水果(不包括西瓜、甜瓜、草莓等瓜果类,核桃、板栗、榛等干果类)面积1227.67万hm2,年产量为1.90亿t,分别比2015年增长9.5%、17.5%。其中柑橘种植面积为261.73万hm2、产量为4584.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7.4%、26.7%;苹果种植面积为197.81万hm2、产量为4242.54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0.2%,产量比2015年增长9.1%;梨种植面积为94.07万hm2、产量为1731.35万t,分别比2015年下降3.4%、4.8%;葡萄种植面积为72.62万hm2、产量为 1419.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4%、7.8%;香蕉种植面积为33.03万hm2、产量为

1165.57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7.1%,产量比2015年增长9.7%。 主要果树产业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 2002年及2008年国家实施苹果、柑橘和梨等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以来,主要果树优势生产区域基本形成,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如苹果产业布局主要为环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优势区,两大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26.9%、57.2%,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36.0%、53.0%,生产集中度在85%以上;西南冷凉高地和新疆2个特色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5.9%、3.4%,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4.1%、4.2%。葡萄优势区域发展布局进一步显现,主要为西北及黄土高原传统优势葡萄产区、华北及环渤海湾传统优势葡萄产区、秦岭和淮河以南亚热带设施及避雨葡萄产区、云南高原及川西优质特色葡萄产区、东北冷凉山葡萄特色产区、湖南怀化刺葡萄特色产区、华南一年多收避雨栽培产区等。 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果品质量显著提高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专项的长期稳定支持下,我国主要果树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推广工作成效显著,果树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适宜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品种结构明显改善。据统计,2017年5月1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仅苹果、柑橘、香蕉、梨、葡萄、桃6种果树列入第一批目录)正式实施以来,共有300多个果树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登记。 目前,苹果重点发展的优良品种有华硕、优系嘎拉、红露、红将

中国三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112343801.html, 中国三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崔秀明黄璐琦郭兰萍刘大会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04期 [摘要] 三七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我国近年发展十分迅速的中药大品种之一,在我国中药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该文总结了我国近年来三七产业发展现状、取得的主要经验,找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七产业发展的目标及对策措施,为我国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三七产业;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三七Panax notoginseng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在我国中医药行业中有重要影响,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人参的中药材大品种,也是复方丹参滴丸、云南白药、血塞通、片仔癀等我国中成药大品种的主要原料。三七广泛应用于跌打损伤、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后遗症、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中[1-3]。三七皂苷是三七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也是目前研究较为系统的化学物质。迄今为止,已从三七的不同部位分离得到70余种单体皂苷成分[4], 现阶段我国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400多个,批准文号3 200个,涉及的生产厂家1 300家,年需要三七800万kg[5]。三七还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植物,按现在的市场销售价格计算,每公顷产值可达150万元左右。由于政府重视,科技支撑力不断提升,知名度提高,三七产业近几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本文根据三七主产区的调查资料,总结了我国三七产业发展现状、取得的经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及发展对策,供同行参考。 1 三七产业发展现状 1.1 三七种植业发展历史及现状评价三七是我国特有种,因其对气候、土壤、植被等环境有特殊要求,分布范围仅集中于中国西南部海拔1 200 ~2 200 m,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传统上以云南文山、广西靖西等地为主要种植地区。由于价格不断上涨,社会需求量的不断扩大,近几年三七的种植区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云南产区已由文山扩展到云南红河、玉溪、曲靖、昆明、大理等其他地区;贵州、四川、广东等地也开始栽培。在云南产区,三七种植面积从2003年的4 300 hm2发展到2013年的20 000 hm2;产量从2003年的378万kg增加到2012年的700万kg,三七产业实现总产值100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70余亿元,加工业产值近30亿元[6]。 三七种植历史已有400余年。1949年以前,云南三七种植面积仅有几百亩,广西有少量 种植。建国后,地方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三七生产,三七种植得到发展,但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从1951年至2013年的62年间,三七产业种植经历了3次大起大落的曲折。1951年到1974年出现第一高种植高峰,当时全国三七种植面积5 333 hm2(其中云南2 933 hm2;广西2 400 hm2);产量为108万kg(云南66.4万kg,广西41.6万kg)云南产区三七产值为6 400 万元,当时的社会需求量为50万kg;之后三七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到1983年,云南文山

大健康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概述

大健康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概述 大健康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概念及范畴 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大健康产业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包括医疗服务、医药保健

产品、营养保健产品、医疗保健器械、休闲保健服务、健康咨询管理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大健康产业不同于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

"防——治——养"一体化模式。 我国大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已形成了四大基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与此同时,健康领域新兴业态正在不断涌现,包括养老产业、医疗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等。 市场现状和分析 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大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期,在产业细分以及结构合理化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 目前利润率较高的领域有医药制造、医疗器械、保健行业,2010-2014年年均销售利润率达10.11%、10.61%、20.80%.

在发达国家及地区,健康服务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健康服务业规模占GDP比例超过17%,而我国目前的水平还较低。我国的健康服务业刚刚起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据估算,201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预计接近2万亿元,2014年大健康产业规模达 2.5万亿元,2011-2014年均复合增长率16.03%,从国际比较看,未来大健康产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包括儿童医疗、医疗美容等领域;到2016年,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达到全球第一。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超过8亿元。 2011-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 大健康产业中十大热点的市场规模和前景分析如下:

(发展战略)一果树发展的的分析最全版

(发展战略)一果树发展的的分

1、草莓的特征特性有哪些? 答: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FragriaL.),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系浅,叶片蒸腾量大,对水分要求高,耐旱性差,故要求整个生长期土壤水分充足,草莓果实发育需充足的光照。草莓盛果年龄约2~3年。它是壹种结果快、成熟早、易繁殖、周期短、病虫害少、管理方便、营养价值很高的小浆果,它特别适合保护地栽培。 2、草莓的根系组成和分布是怎样的?

答:草莓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浅,主要分布在距地表20厘米深的土层中,少量根系可达40厘米以下的土层。所以,草莓栽种、施肥等不需如木本果办法树那么深。 3、草莓茎的类型有哪些? 答:按年龄分草莓的茎按年龄分为新茎、根状茎和匍匐茎三种类型。其中匍匐茎是草莓营养繁殖的器官。每株可生长10余条壹次匍匐茎,每壹母株壹般产生30~50株匍匐茎苗。但由于匍匐茎苗发生早晚不壹,因此大小不壹样,先发生的形成大苗,靠近母株,而后发生的形成的苗

较小。离母株越近,形成越早的匍匐茎苗生长发育越好,定植后当年可形成大量花芽,第二年开花结果。 4、草莓果实特点是什么? 答:草莓食用的果肉为花托部分,植物学上称为假果,由于果实柔软多汁,栽培学上称为浆果。果实的大小,以第壹级序果大小为准,由3~60克不等,壹般为10~25克。草莓浆果鲜红艳丽,芳香多汁,甜酸可口,鲜食部分达98%。含有丰富养分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维生素、多种氨基酸。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高,每100克

含维生素C30~80毫克。 5、草莓对水分的要求怎样? 答:由于草莓根系较浅,叶面较大,叶、茎水分的蒸腾量强,因此在整个生长期间都要求有比较充足的水分供应。在果实大量成熟期间,适度灌水是保证草莓丰产的关键措施之壹。如果此时水分不足,果实就不能充分膨大,果实小,产量也就显著减少。可是,草莓对水分的要求也是有限度的,土壤水分过多,不但耕作、管理困难,而且仍会影响草莓的正常生长发育,有时会引起叶片变黄、萎蔫、脱落或

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马铃薯是乌兰察布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其生长发育规律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特点相吻合,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几年,乌兰察布市市委、政府顺应自然和经济规律,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把马铃薯作为全市农村牧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培育,使我市马铃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由1995年150万亩增加到目前的40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10%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总产量40多亿公斤,占全市粮食总产的60%左右。马铃薯生产年可实现总产值20多亿元,折合增加值达到12亿元,占种植业总收入的52.8%,已成为乌兰察布市的一项主导产业,是我市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情况 1、马铃薯生产稳步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 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原则指导下,我市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目前稳定在400万亩。我市马铃薯主栽品种目前主要有紫花白、克新一号、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底西芮等优良品种,马铃薯良种普及率显著提高。从区域布局上看,马铃薯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后山的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县、化德县,这五个旗县约占全市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60%。马铃薯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如四子王旗乌兰花、东八号、大黑河,察右中旗铁沙盖、义发泉、土城子,察右后旗红格尔图、乌兰哈达、白音察干,商都县西井子、大拉子等马铃薯产业带和产业区。 2、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种薯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全市现有马铃薯脱毒组培室5处(市种子公司、市农科所、福瑞特薯业公司、察右后旗种子公司、兴和县扶贫办),面积1800平方米,标准化温室22亩,网室1250亩,原种田1.5万亩,具备了年生产脱毒瓶苗1000多万株,扦插苗1000多万株,脱毒小薯1500多万粒,原原种189万公斤,原种225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同时建设一级种薯田15万亩,二级种薯田60万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已形成从组培快繁、温室扦插、网室栽培、原种繁育到一、二级种薯生产的完整体系,达到马铃薯田每四年更换一次良种。 3、马铃薯加工业蓬勃发展,进一步伸延了产业链条 为了进一步伸延马铃薯产业链条,提升加工转化能力,全市各地通过各种形式兴建马铃薯加工企业,近几年全市先后引进建设了察右前旗富广、集宁奈伦、兴和飞马、卓资龙的、商都旭美等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十多家,其中富广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全粉生产企业,奈伦是国内最大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再加上遍布全市城乡的粉皮、粉条、粗淀粉加工点1.2万多个,全市年加工转化鲜薯可达10亿公斤。生产的马铃薯全粉、膨化食品、薯条、精淀粉、变性淀粉、脱水性膳食纤维等加工产品市场十分看好。 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市马铃薯的加工转化能力,为促进马铃薯的转化增值、增加当地财政收入、解决闲散劳动力就业、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4、马铃薯加工专用薯基地建设发展迅速,原料供应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为解决加工企业原料不足的问题,各旗县市区想方设法建设加工专用薯基地。重点是依托龙头企业,配套先进的种植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原料保障率。先后引进推广了一系列节水灌溉设施和技术,如喷灌、微灌、膜下滴灌等。为了进一步调整我市马铃薯品种结构,扩大优质专用薯种植面积,提升我市马铃薯产业的整体水平,特别是2006年市政府拿出2260万元,集中力量建成面积为500亩的指针式喷灌圈95套,面积为200亩的移动式、卷盘式喷灌圈10套。加上原有的,使指针式喷灌圈达到107套,移动式、卷盘式喷灌圈14套,建成了设施配套的加工专用薯基地5万多亩,进一步提高了全市马铃薯专业化、

大健康产业分析报告

大健康(医疗)行业现状与分析 一、行业概述 大健康产业是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缓和性医疗商品和服务的总称,通常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保健品、健康保健服务等领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健康是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并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疾病为主,完善国民健康的政策。2012年8月公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 究报告》提出,到2020年为止,主要健康及其相关指标基本达 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包括“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等目标。同时,该文件还强调,要以“预防为主”,实现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以公共政策、科技进步,着力解决长期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 二、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全球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健康产业大约占全球GWP 的1/10,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14 年全球在

大健康产业的消费高达74 681 亿美元,表现为,发达的高收入国家在大健康产业的支出最高,中等发达国家次之,发展中国家最少。2014 年,北美地区大健康产业规模为32 232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总量的41.7%;欧盟地区大健康产业规模为17 830 亿美元,占比为23.1%;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大健康产业规模为4 813 亿美元,占比为6.2%。 2009—2014年全球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2014年全球大健康产业分布格局 作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全球医疗健康年支出总额占 GDP 总额的 9%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市值约占总市值的 13%。全球医疗健康支出总额从 1995 年的 2.20 万亿增长到 2013 年的 6.62 万

(发展战略)一果树发展的的分析

1、草莓的特征特性有哪些? 答: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FragriaL.),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系浅,叶片蒸腾量大,对水分要求高,耐旱性差,故要求整个生长期土壤水分充足,草莓果实发育需充足的光照。草莓盛果年龄约2~3年。它是一种结果快、成熟早、易繁殖、周期短、病虫害少、管理方便、营养价值很高的小浆果,它特别适合保护地栽培。 2、草莓的根系组成和分布是怎样的? 答:草莓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浅,主要分布在距地表20厘米深的土层中,少量根系可达40厘米以下的土层。所以,草莓栽种、施肥等不需如木本果办法树那么深。 3、草莓茎的类型有哪些? 答:按年龄分草莓的茎按年龄分为新茎、根状茎和匍匐茎三种类型。其中匍匐茎是草莓营养繁殖的器官。每株可生长10余条一次匍匐茎,每一母株一般产生30~50株匍匐茎苗。但由于匍匐茎苗发生早晚不一,因此大小不一样,先发生的形成大苗,靠近母株,而后发生的形成的苗较小。离母株越近,形成越早的匍匐茎苗生长发育越好,定植后当年可形成大量花芽,第二年开花结果。 4、草莓果实特点是什么? 答:草莓食用的果肉为花托部分,植物学上称为假果,由于果实柔软多汁,栽培学上称为浆果。果实的大小,以第一级序果大小为准,由3~60克不等,一般为 1

10~25克。草莓浆果鲜红艳丽,芳香多汁,甜酸可口,鲜食部分达98%。含有丰富养分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维生素、多种氨基酸。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高,每100克含维生素C30~80毫克。 5、草莓对水分的要求怎样? 答:由于草莓根系较浅,叶面较大,叶、茎水分的蒸腾量强,因此在整个生长期间都要求有比较充足的水分供应。在果实大量成熟期间,适度灌水是保证草莓丰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如果此时水分不足,果实就不能充分膨大,果实小,产量也就显著减少。但是,草莓对水分的要求也是有限度的,土壤水分过多,不但耕作、管理困难,而且还会影响草莓的正常生长发育,有时会引起叶片变黄、萎蔫、脱落或死苗和果实腐烂,引起植株发病,降低草莓越冬时的抗寒力,甚至死亡。因此灌水过多是不行的。另外草莓不耐涝,在雨季或地势低洼地种植时要有排水设备,注意排水防涝。 6、草莓对光照的要求怎样? 答:草莓是喜光植物,但也能耐轻微的遮荫。种植过密或园地附近有大树遮荫时,由于光照不充足,叶片淡绿色或变成黄色,花朵小或不能开放,果实小,味酸,着色和成熟慢,果表淡红色或白色,品质变差,成熟期延迟。 7、草莓对温度的要求? 答:草莓喜欢温暖的气候,它虽然有一定的耐寒性,但不耐严寒也不抗炎热。草莓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8~ 2

我国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讲解

我国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作者:王明伟 来源:《新农村》 2012年第 12期 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蔬菜产业得到了稳步发展,蔬菜的播种面积呈逐年递增。蔬菜产业由于生产周期短、商品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而受到高度重视,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内部种植结构不合理 我国蔬菜生产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种植品种仍以常规品种为主,产品质量不高,拳头产品、名牌产品较少。种植分布上,以各家各户分散种植为主,集中连片少、种植大户少(旺季多、淡季少,直销多、加工少等。 2、投入不足,生产基础仍然薄弱 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投入不稳定,生产布局不合理,标准化生产基地不多,生产基地分散,大部分基地的基础设施仍然落后,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依然较差。 3、蔬菜质量卫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治理滞后,易造成蔬菜生产环境质量降低,加之农民的无公害生产意识低,在生产过程中任意使用农业投入品,使得蔬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硝酸盐含量等指数严重超标,给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不能适应市场安全、优质的消费要求,影响了我国蔬菜产品的外销和出口。 4、蔬菜流通体系不够完善 蔬菜是鲜嫩产品,市场价格多变,供求矛盾转化快,产销价格市场发育程度、流通秩序和信息服务等还不够完善,批发零售市场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不灵,渠道不畅,与

外地大市场街接不紧,影响批量外销。缺乏总体的供求信息的引导,靠市场反馈难以奏效,难以预测蔬菜产销趋势,同时菜农不注重市场调查预测,经常会因市场误导而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蔬菜生产出现区域性、结构性、季节性过剩,不仅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造成生产资料及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5、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高新技术推广应用慢,科技转化速度慢,蔬菜科技普及不够深入,农民的科技意识不强; 市场信息服务相对滞后,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紧密,蔬菜生产与市场流通不顺畅现象时有发生。 二、主要实施对策 1、重视无公害生产,保障蔬菜质量安全 一是加强产地环境的控制和监督管理,积极推广以抗病虫品种,生物、物理防治和天敌保护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大力推广配方施肥。二是确保生产过程的无害化,严格执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抓好农药、化肥残留的双控制。三是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加强种子、化肥、农药等蔬菜生产投入品的市场管理,坚决杜绝销售禁用农药和劣质化肥。四是加强蔬菜产品农残的检测工作,加强蔬菜产品的送检和抽检制度,实行无公害蔬菜的市场准入制度,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五是建立蔬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追溯制度,创立“ 可追究制” 品牌,防止和杜绝卫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发展。 2、合理规划布局,推进蔬菜产业区域化生产 充分依托各地区位优势、区域特色、种植习惯以及生产基础,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在现有蔬菜专业村和蔬菜示范园区的基础上,连块成片、连片成带,形成“ 粮食 +蔬菜” 的生产基地。 3、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

我国粮食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粮食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中国的粮食问题,不仅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敏感问题,同时又是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长期潜心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粮食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着重分析了粮食产业链的管理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只有通过有效的产业链管理才能解决我国粮食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才能找到出路,在此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粮食产业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产业链;粮食供应;发展 1粮食产业链的现状分析 从产业链管理理论出发,可将粮食产业链分成粮食生产链、供应链和需求链来分析。 1.1粮食生产链分析 粮食生产的目标要从保障供给转向满足社会有效需求。充分重视粮食相对过剩问题,并不意味着粮食生产已经过关而可以忽视和放松农业和粮食生产,应该按照社会的有效需求来组织粮食生产。传统体制下,对粮食及农产品需求量的核算采用人均需要乘以人口总和的计算方法,这在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是可行的,而在当前情况下显然已不适宜了。因为市场经济对粮食提出的需求是社会的有效需求而不是社会需求。这种有效需求,是受一定消费水平决定的、有支付能力的、体现一定货币额的购买需求,而不是人的生理意义上的需求。采用以往对粮食生产和供求平衡的预测方法,很容易出现粮食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目前粮食的深加工能力和粮食转化率都较低。粮食转化主要局限在饲料及少量食品制造业上,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拓展能力,规模小,布局不合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加快粮食转化加工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粮食市场需求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粮食生产不能脱离目前的经济发展和粮食的深加工水平,粮食深加工的发展须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从粮食生产过程来看,现代设施条件的改善,进一步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粮食生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总体而言,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粮食生产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1.2粮食供应链分析 粮食的均衡供求问题,关系到粮食安全问题,历来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目前粮食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由此大大改善了粮食供求状况,在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粮食的同时,进口粮食在粮食市场上的比重也逐年上升。由于加入世贸组织,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代农业研究 随着近年果树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果树总面积、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果树生产质量、果树栽培技术方面还有所欠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果树生产质量不佳,高档果品太少,在这方面远逊于其他各国。因此,我国很有必要在这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充分认识到我国果树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1.1优良品种逐渐普及 优良品种是通过杂交等育种手段选择或创造出来的具有多种优良性质的种子,优良品种的普及程度反映了该地区果树业的发展程度,因为优良品种是种出好果实、取得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在选择优良品种时,一般会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第一,综合性质是否优良,这是判断其是否为优良品种的根本条件,并且这种优良性质可以满足广大市场的需求;第二,该品种适应性是否足够强,一个种子如果仅仅是自身品质优良是够的,有的种子即使品性优良,但不能适应所植地的气候、水土条件,也就是根本不能存活,那这个种子也是不能被选择的,优良品种必须要能在全国较大范围内栽培;第三,优良品种的时效性要较长,其时效性的长 短决定了它以后的发展路径,若以后出现更好的品种, 它将被取代。所以,生产商在选种时一定要注意这几点,切忌盲目选种。1.2逐渐趋向规模化、专业化 在过去,果树业并不发达时,人们不怎么重视果树的栽培技术,而往往是“只管栽种,不管是否结果”,俗语曰“上山下滩,不与粮棉争地”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大家只把它当成一种副业。这种传统思想深入人心,然而其带来的后果是栽培技术难以普及,栽培质量得不到保证。而现今果树业已经兴起了,果农要面临的是国际上激烈的竞争,必然要使果林规模化,栽培技术专业化,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产出高档果品。1.3周年供应 果品的周年供应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传统的方法是低温贮藏保鲜,那样虽然可以满足周年供应的需求,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可以采用温室栽培、大棚种植等方法来实现周年供应,让大家整整一年都能吃上新鲜水果。目前草莓保护地栽培技术已经成熟,桃、葡萄等保护地栽培技术也日将成熟,而且这项技术推广面大,其产品的市 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我国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山东省东明县沙窝镇林业站274500) 【摘要】农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西部大开发给果树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在果树业发展初期,政府引导果树业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引导得当,会给我国经济带来极大的效益,如若引导不当,就会给整个林业带来巨大的灾难。本文从果树业的发展现状出发,针对我国果树业现存的问题展开了一番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希望可供各级政府、广大果农参考。 【关键词】果树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闫宪启 Status,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ruit Industry Yan Xianqi [Abstract]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uit tree industry,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government to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fruit tree industry.If it is properly guided,it will bring great benefits to the Chinese economy.If it is not properly guided,it will bring huge disasters to the entire forestry industry.Start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fruit tree industry,this pa?per has carried out some research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fruit tree industry in China,and put forward some feasible strategies,hoping to be used by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nd the majority of fruit farmers. [Keywords]fruit tree industry;development status;existing problems;solutions (Forestry Station,Shawo Town,Dongming County,Shandong 274500) 林业科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