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完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完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完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11.

12.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脱屑。

13.缺乏维生素B会出现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14.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15.缺乏维生素D

16.维生素C

17.水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如果一个人失水量达到20%以上,生命会有危险。

18.

19.

20.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3.

4.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5.物理消化:通过牙齿和咀嚼和舌的搅拌,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这个过程属于物理消化。

6.化学消化: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少量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个过程属于化学消化。

7.

分解成简单的营养成分。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经导管流入小肠。)

8.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胃、小肠和大肠有吸收作用)

9.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①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②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血管,这种结构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咽是气体和食物共同的通道)

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3.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腔体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这时肺内气压就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腔体积缩小,肺随之回缩,这时肺内气压就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口诀:吸收廓大压小;呼舒廓小压大。

4.气体具有扩散作用: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5.人体内的气体交换: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

6.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7.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

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1. 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营养物质。

2. 热价: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热价表示。即1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燃烧释放的热量。

3. 食物的热价公式:()m t t ÷?-??-30121018.43

4. 人体能量的释放: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实际上就是一个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这个能量主要用于各项生理活动和保持体温。

5. 能量消耗与什么有关:①因年龄、性别、体质有所不同②活动强度不同,所需能量不同。

6. 每天摄取的食物数量与消耗之间应该维持平衡,如果长时间食物摄取量超过能量的消耗量,就会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

1.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3. 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

4. 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会出现贫血的症状。

5.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有细胞核。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

6.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7. 输血: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 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其它三种血型的病人,AB 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

8. 一次失血不超过400亳升,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8.重点:会根据血常规化验单,查出病情。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

1. 人体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分布于四肢的静脉,内表面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3.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

4.毛细血管是人体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5.心脏结构:上房下室,左右相反,房连静,室连动。(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腔静脉)

6.心脏跳动:先是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然后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

7.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

1.血液循环:在心脏的推动下,血液在血管中按一定的方向不停地流动,这一过程叫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2.

3.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泵入主动脉,通过全身的各级动脉到达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胞血管网。再经过各级静脉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最后流向右心房,这一循环路线就是体循环。(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4.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泵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网,再通过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路线就是肺循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5.血压: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6.脉搏:动脉的搏动。

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1.排泄:人体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肾是主要的排泄器官)

2.

3.

4.

囊腔,形成原尿。

5.尿液: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这瞟物质进入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而剩下的其它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6.泌尿系统:肾、输尿管和尿道共同组成人体的泌尿系统。

7.(肾小球炎或发生病变)

8.人体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相对的平衡。每天应该适量的喝水。

第二节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1.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2.

3.皮肤对人体的体温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1

2

3.激素: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叫做激素。

4.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

5

6.生长激素的作用:①如果幼年时期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②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身材异常高大)③如果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手、足、鼻、下颌等部位肥大)

7

8.胰岛素的作用: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

9.胰腺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内分泌部是指散布在胰腺中的许多腺细胞团,叫做胰岛。

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

3

4.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5

5.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

6.大脑半球表层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面积。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7

8

9.脑干:位于大脑下方,是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的桥梁。功能: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果脑干受到损伤,将直接影响呼吸和心脏的活动,甚至危及生命。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膝跳反射:快速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小腿会突然(向前)跳起,这种现象称为膝跳反射。

2.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

3.

4.反射弧:完成某一反射活动的结构,称为反射弧。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5.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我们称之为非条件反射。

6.条件反射: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我们称之为条件反射。

7.

8.人类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如谈梅止渴。

第六章免疫与健康

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

1.

2.

3.

4.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

5.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

6.特异性免疫:人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7.第三道防线: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共同组成的人体第三道防线。

8.免疫的主要功能:防御、自我稳定和免疫监视。

9.计划免疫:就是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将有关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预防接种。

10.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11.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

12.百白破混合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13.计划免疫的意义: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 . . 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代——最基本的生命现象 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6.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海平面上下1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存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圈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生物学探究方法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制定计划: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 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 其中: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水、无机盐) 2、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也叫纤维素) 4、食物来源: ①糖类(谷类、根茎类)②脂肪(蛋黄、花生、豆类、硬果) ③蛋白质(瘦肉、蛋类、豆类) 5、营养组成:①糖类:(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 ②脂肪:(甘油和脂肪酸)③蛋白质:(20多种氨基酸) 6、作用:①糖类:①主要供能物质;②构成细胞组织 ②脂肪:①主要为贮备能源;②也参与构成细胞组织 ③蛋白质:①构成细胞组织的重要物质;②也可分解提供能量 7、维生素:(特点:①量很小,②种类多,③作用大,④人体一般不能合成) 维生素A:夜盲症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坏血病 维生素D:①儿童:佝偻病;②成人:骨质疏松症 8、水:①占体重的60%—70%(所占比重最大) ②失水20%以上,有生命危险 ③每天需水量2升左右 ④天气炎热或剧烈运动后,多喝水。 9、无机盐:(需要量小,种类多,作用大) 钙:①作用:牙齿、和骨骼的形成 ②缺乏:儿童:佝偻病,中老年:骨质疏松症 铁:①作用: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 ②缺乏:贫血症 碘:①作用: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②缺乏: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①消化道;②消化腺 2、消化道:①口腔;②咽;③食道;④胃;⑤小肠;⑥大肠;⑦肛门。 3、消化腺两大类:①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②小消化腺:胃腺、肠腺。 4、口腔:①唾液腺:①唾液腺分泌:唾液 ②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③作用:分解淀粉为麦芽糖 ④属于:化学性消化。 ②舌:①作用:搅拌; ②:属于物理性消化 ③牙齿:①作用:咀嚼; ②属于物理性消化 5、胃:①呈囊状; ②特性:具有较大的伸展性; ③容纳食物:2升左右; ④胃壁内有胃腺:(小腺体) ①分泌胃液;②内含胃蛋白酶;③分解蛋白质为多肽;④属于:化学性消化 ⑤胃壁肌肉发达:①肌肉收缩引起胃的蠕动;②研磨和搅拌食物 ③属于物理性消化 6、小肠:①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②长度:6米 ③肠壁内有肠腺:①肠腺分泌肠液;②肠液有多种消化酶;③属于化学性消化; 7、肝脏:①分泌胆汁②胆汁不含消化酶③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④属于物理性消化 8、胰腺:①分泌胰液;②胰液有多种消化酶;③属于化学性消化。 9、营养物质的消化: 10、吸收 ①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作用; ②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③小肠:①吸收的主要场所; ②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 ③皱襞上有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 ④皱襞和小肠绒毛的作用:增大吸收面积;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生物具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生命现象这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②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应激性。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二、二、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生活的环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范围: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 不合理利用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稳定的营养供给、 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 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①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②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安放玻片 3.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当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右下方),想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将玻片向左下方(右下方)移动;当将玻片往右上方(左下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朝左下方(右上方)移动。 ③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由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④整理和存放:提升镜筒,取下装片,擦拭显微镜,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反光镜竖立。 4.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实像(上下、左右颠倒,如;”9”在视野中是“6”)。 5.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完整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生命现象 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6.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海平面上下1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存范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生物学探究方法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制定计划: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 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识图练习(带答案)

七下识图专项练习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二、口腔对淀粉的消化 现象:1号试管____ ;因为淀粉被 分解成。 2号试管____ ;3号试管____ 。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四、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五、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六、胆汁乳化脂肪的作用 1.甲、乙、丙分别代表、由A状态变为B状态发生在消化道 和的消化。的部位,消化类型属于 2.A、D、E分别指的是消化道的、性消化,因为其中(“含”或“不 和。其中A中含有含”)消化酶。分泌胆汁的消化腺是。 酶;D中含有酶; E中含有、和多种消化液。 答案 一. 1.口腔 2.咽 3.食道 4.胃 5.小肠 6.大肠 7.肛门 8.唾液腺 9.肝脏10.胃腺 11.胰腺12.肠腺 二. 遇碘不变蓝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遇碘变蓝部分变蓝 三. 胃: 水无机盐 小肠: 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大肠: 水无机盐维生素 四. 2.环形皱襞小肠绒毛3.一层上皮细胞4.毛细血管 消化:1、2、5 吸收:1、2、3、4 五. 1.淀粉蛋白质脂肪2.口腔胃小肠唾液淀粉胃蛋白胆汁胰液肠液 六. 小肠物理 不含肝脏

七、呼吸系统示意图八、肋间肌舒缩示意图 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九、膈肌的舒缩与呼吸运动关系图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2、3、4分别模拟的是人体的哪个结构?实验时从瓶中吸气,向瓶中呼(一)、(二)分别模拟的是人体的哪一状态?气。最终A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此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为? 十一、呼吸运动十二、呼吸运动 过程1代表;此时胸骨、肋骨向甲图中曲线AB段表示时肺内 向移动,膈向移动。气压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是乙图中的过程2代表。状态。此时肋间肌处于状态。十三、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甲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乙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它们是通过_________作用而实现的。七.1.鼻腔 2.咽 3.喉 4.气管 5.支气管 6.肺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1.数目多 2.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 弹性纤维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 一层上皮细胞构 成 八.1.脊柱 2.胸骨3.肋间肌 4.肋骨 A状态:呼气 B状态:吸气 九.1.气管 2.肺 3.胸廓 4.膈(一)吸气 (二)呼气 十.B A A 十一. 吸气上外下呼气 十二. 吸气 B 收缩 十三. (1)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扩散 (2) 肺泡组织细胞 甲乙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编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可分为: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五大类群,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③繁殖后代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一.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是: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二.栖息地 栖息地指: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 2、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3、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 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挡细菌侵入)。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 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⑴取拿与安放⑵对光⑶安放装片⑷观察⑸整理和存放。 ①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②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2、观察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上下、左右颠倒,如;”9”在视野中是“6”) 3、显微镜各结构中,起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完整版)人教版初一生物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生物下册期中考试卷 一、单选题( 48分) 1、在盛有新鲜血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静止一段时间后,上层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 ) A.红细胞 B.血清 C.血小板 D.血浆 2、王俊同学发烧了,到医院检查身体。验血后发现白细胞数目升高,医生会告诉他什么呢?() A、营养不良,应该多吃些含蛋白质的食品 B、你贫血了,多吃些含铁的食物吧 C、你可能患了非典型肺炎,赶快住院治疗 D、你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发炎了,需要输一些消炎药 3、不破坏观察的猪心,可以用手捏的方法来判断心房壁,心房壁的厚薄,其中最厚的是:()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4、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应有的是 () A.水B.无机盐C.尿素 D.葡萄糖 5、患脚气病是由于食物中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胆汁; B、胃液; C、肠液; D、胰液 7、下列人员,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最低的是:()。 A、工业区居民; B、被动吸烟的; C、人交通警察; D、园林工人 A、4厘米; B、7厘米; C、19厘米; D、3厘米。。 9、小丽患了佝偻病,她多喝牛奶的同时,还应该让她服用() A.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维生素D 10、平时看到的手背上的一条条的青筋,这是() A. 毛细血管 B. 静脉 C. 动脉 D.神经 11、心脏内血流方向是() A. 心房→心室→动脉 B. 动脉→心房→心室 C. 静脉→心室→心房 D. 心室→心房→静脉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整册教案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1课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材分析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高度概括了人类与食物的依存关系。食物对人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每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又侧重不同的营养成分,所以膳食构成不仅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体质强弱,工作和学习效能以及延年益寿等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与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在学习“食物的营养成分”一节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吃饭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有营养,形成不挑食、不偏食,食物多样化的饮食理念。还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食物来自生物圈的其它生物,人类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对生物圈的索取应保持生物圈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三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2.说出无机盐和水的作用及举例说明无机盐的来源和缺乏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意识,认识食物多样化的重要意义;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人类与生物圈应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各种食物的图片,相关疾病简介,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多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表,印发给学生。 2.学生准备: ⑴常吃的食品的包装袋或包装盒; ⑵通过互联网或图书查阅等途径搜集有关人体健康所需要的无机盐及其食物来源和主要缺乏症。 ⑶调查麦当劳或肯德基食品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 1.运行课件,呈现中国八大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等美味的食品图片并配中国古典音乐。 2.提出问题:我国的美食文化丰厚久远,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享誉世界。俄罗斯人将它列入“天堂生活”的标准,曰“美国的收入,中国的烹调,英国的住宅”。俄罗斯人对中餐的高度评价,同学们有何感想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教师总结提高并引出课题:中餐的世界地位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同时它也表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饮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吃饱,还要吃得有营养,在餐饮中享

人教版初一生物下册知识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 一、人的由来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3、男性生殖系统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4、女性生殖系统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主要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5、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7、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一个显著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人体的营养 1、六类营养物质:①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供能物质)②无机盐、水、维生素(三大非供能物质) 2、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奶、蛋、鱼、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有离不开蛋白质。 3、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4、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作用大。 5、常见的几种无机盐、缺乏症。 (1)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2)铁:贫血 (3)碘:地方性甲状腺肿(4)磷:厌食、贫血

6、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 :神经炎、脚气病 (1)维生素A:夜盲症(2)维生素B 1 (3)维生素C:坏血病,牙龈出血(4)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7、消化系统位于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脏、胰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消化腺: 位于消化道内:胃腺、肠腺 8、胰液、肠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消化酶的种类最多)。 9、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其中像水、无机盐、维生素这样的小分子物质不经消化 可以被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10、消化道中小肠中的消化液最多(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 11、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初步乳化成脂肪颗粒)。 12、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有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 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13、食物消化: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消化始于小肠,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14、淀粉的特性:淀粉遇碘变蓝,麦牙糖遇碘不变蓝 15、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实验中,加碘液后, ①号试管(馒头屑+唾液)不变蓝色; ②号试管(馒头屑+清水)变蓝色; ③号试管(馒头块+唾液)变浅蓝色或部分变蓝。 说明口腔中对淀粉消化起主要作用的是唾液,牙齿与舌起辅助作用。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肺:气体交换的场所,也是主要的呼吸器官 (3)呼吸道能够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2、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的特点:(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 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组织。

济南版初中生物教学计划7上

枣园中学2014年—2015学年度 上学期生物教学计划 张仁宗 2015.9

1、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1)充分认识新课程的特点 2)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A、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B、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C、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3)、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4)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 A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B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C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D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E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教材分析 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济南版生物学新教材。本册包括2个单元7章,23节内容(其中第二单元第4章只有1节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包括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的第2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及第1个主题“科学探究”和第3个主题“生物与环境”的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考虑到学生是刚开始学习生物学,要让学生初步树立什么是生物的概念,初步学会探索生命奥秘大致过程的科学方法;初步认识生物体的结构概况,以及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为后面《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圈中的人》等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涵盖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第4个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个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全部内容以及第8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的大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了“人与生物圈”的主题思想,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线。 从具体内容看,每一节的内容就是一个小的知识单元。节以下的标题(四级标题)就是具体的知识点。在每一节和具体知识点的引言部分,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命现象或生活经验或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好本知识点的信心。然后,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观察与思考”或“分析与讨论”或“实验”等)探索有关生命现象及其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本册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体系是系统的,层次是清楚的、鲜明的。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七年级生物学科 2013年—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计划 青州经济开发区初中 姓名:牛青林

七年级生物备课 1、当前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本学期,初一的新生是没有经过考试就进来的,到目前为止本人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本人承担七年级3个班级的生物学教学任务,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济南版生物学新教材。新课程,新教材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校在全面抓教育教学质量的理念给于我教好学生以强大的自信心,加上大多数学生对生物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生物教具为生物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2、本学期课程内容分析 本册包括2个单元7章,23节内容(其中第二单元第4章只有1节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包括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的第2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及第1个主题“科学探究”和第3个主题“生物与环境”的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考虑到学生是刚开始学习生物学,要让学生初步树立什么是生物的概念,初步学会探索生命奥秘大致过程的科学方法;初步认识生物体的结构概况,以及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为后面《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圈中的人》等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涵盖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第4个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个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全部内容以及第8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的大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了“人与生物圈”的主题思想,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线。

从具体内容看,每一节的内容就是一个小的知识单元。节以下的标题(四级标题)就是具体的知识点。在每一节和具体知识点的引言部分,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命现象或生活经验或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好本知识点的信心。然后,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观察与思考”或“分析与讨论”或“实验” 等)探索有关生命现象及其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本册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体系是系统的,层次是清楚的、鲜明的。 3、本学期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七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 1)获得有关生物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能力: 1)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 一、人的由来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3、男性生殖系统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4、女性生殖系统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主要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5、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7、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一个显著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人体的营养 1、六类营养物质:①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供能物质)②无机盐、水、维生素(三大非供能物质) 2、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奶、蛋、鱼、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有离不开蛋白质。 3、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4、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作用大。 5 (1)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2)铁:贫血 (3)碘:地方性甲状腺肿(4)磷:厌食、贫血

6、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 ( ( 7 8 9、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其中像水、无机盐、维生素这样的小分子物质不经消化 可以被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10 11 12 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13、食物消化: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 (1 (2 (3 2、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的特点:(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组织。

(完整word版)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11. 物中获得。 12.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脱屑。 13.缺乏维生素B会出现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14.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15.缺乏维生素D 16.维生素C 17.水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如果一个人失水量达到20%以上,生命会有危险。

18. 19. 20.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3. 壁内的肠腺。 4.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5.物理消化:通过牙齿和咀嚼和舌的搅拌,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这个过程属于物理消化。 6.化学消化: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少量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个过程属于化学消化。 7. (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经导管流入小肠。) 8.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胃、小肠和大肠有吸收作用)

9. 血管,这种结构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3. 4.气体具有扩散作用: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5. 6.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习知识点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生物: 具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生命现象这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 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②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应激性。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 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二、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生活的环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范围: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稳定的营养供给、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 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 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①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②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③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 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当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右下方),想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将玻片向左下方(右下方)移动;当将玻片往右上方(左下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朝左下方(右上方)移动。 ④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由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⑤整理和存放:提升镜筒,取下装片,擦拭显微镜,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资源目录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2、3 4.1.2人的生殖3、4 4.1.3青春期5、6 4.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6、7、8、9 4.2.2消化和吸收 10 4.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1、12、13、14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4、15、16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6、17 4.4.1流动的组织──血液 18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 19、20、21 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4.4.4输血与血型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4.6.2神经系统的组成 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4.6.4激素调节 4.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4.7.3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21、22、23 24、25、26 26、27、28 28、29、30 31、32、33、34 35、36、37

38、39、40、41 41、42、43 44、45 45、46 1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课时分配 2课时教学设计 2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 其中: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水、无机盐) 2、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也叫纤维素) 4、食物来源:①糖类(谷类、根茎类) ②脂肪(蛋黄、花生、豆类、硬果) ③蛋白质(瘦肉、蛋类、豆类) 5、营养组成:①糖类:(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 ②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③蛋白质:(20多种氨基酸) 6、作用:①糖类:①主要供能物质;②构成细胞组织 ②脂肪:①主要为贮备能源;②也参与构成细胞组织 ③蛋白质:①构成细胞组织的重要物质;②也可分解提供能量 7、维生素:(特点:①量很小,②种类多,③作用大,④人体一般不能合成) 维生素A:夜盲症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坏血病 维生素D:①儿童:佝偻病;②成人:骨质疏松症 8、水:①占体重的60%—70%(所占比重最大) ②失水20%以上,有生命危险 ③每天需水量2升左右 ④天气炎热或剧烈运动后,多喝水。 9、无机盐:(需要量小,种类多,作用大) 钙:①作用:牙齿、和骨骼的形成 ②缺乏:儿童:佝偻病,中老年:骨质疏松症 铁:①作用: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 ②缺乏:贫血症 碘:①作用: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②缺乏: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①消化道;②消化腺 2、消化道:①口腔;②咽;③食道;④胃;⑤小肠;⑥大肠;⑦肛门。 3、消化腺两大类:①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②小消化腺:胃腺、肠腺。 4、口腔:①唾液腺:①唾液腺分泌:唾液 ②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③作用:分解淀粉为麦芽糖淀粉的起始消化部位 ④属于:化学性消化。 ②舌:①作用:搅拌; ②:属于物理性消化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单元自主学习指导纲要 课题: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其教学内容与前面三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关于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牵涉到“泌尿系统的知识”,紧承前三章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容,并引起后面的神经系统内容,这是一个完整具体的知识体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掌握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各器官的功能,能够描述肾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以及它对人体的意义。在初步了解肾脏和皮肤结构的基础上,能分析各器官的功能。利用观察解剖图的方法,简单绘出肾脏的结构,以明确尿液的形成与排出。同学们可以将前后的知识进行衔接,小组讨论探究,收集关于生活中器官病变方面的知识,查询相关资料,初步解决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揭开身体重要器官的奥秘,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勇于探求新知的热情和兴趣。 【设计意图:本章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针对生活实际勇于大胆质疑的精神,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通过背景资料等一系列引导性知识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推测的能力,通过病例分析,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 二、知识构建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认真全面的预习课本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构建知识网络图,在构建的同时要注意细节性的知识,比如“肾脏的结构中为何皮质颜色深

于髓质的颜色”,“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的是老师对本章内容的概括,仅供同学们参考。 教师示例: 学生设计: 【设计意图: 三、背景知识 温馨提示:在了解了老师提供的资料后,你还有哪些补充或者感想么?请你添加! (一)肾脏的秘密 肾脏的生理功能可归纳为3个方面:排泄机体外代谢终末产物,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产生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尿液主要承担排泄体代谢体产物及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作用。肾的血循环是维持肾脏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肾血流量的大小决定肾小球的滤过率、钠的重吸收及肾组织的耗氧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下册结业考试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维生素 无机盐 水 二、消化和吸收 1、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初步消化淀粉 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 消化道 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有机物 无机物

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由此排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位于消化道外 消化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肠腺: 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胆汁、胰液、肠液最终流到小肠中,在小肠中完成消化 3、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等各种消化液 利于消化的特点 长,5-6米,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利于吸收的特点 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唾液淀粉酶 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胆汁(肝脏) 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5、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鼻腔:鼻毛:过滤空气;黏液:润湿空气;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咽: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喉:有会厌软骨和声带。会厌软骨,呼吸时打开,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盖住喉口,使食物进入食道;声带通过振动可发音。 气管和支气管:内部有纤毛,纤毛上面覆盖着黏液,黏液可以粘附灰尘和细菌,随着纤毛 的摆动,将粘着灰尘和细菌黏液推向咽部,形成痰。 呼吸道: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呼吸系统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由无数个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有一层 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高浓度 低浓度) 外界空气 肺泡血液 组织细胞 氧气 氧气 氧气 呼 吸 道 位于消化道内

济南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生物会考必考知识点 七年上册 (一)科学探究 (结合与生物相关的社会生产、生活事实、现象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预期结果、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还是肉汤本身? 作出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煮沸肉汤的目的是: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制定计划曲颈瓶的巧妙之处:使空气可以进入肉汤而微生物不能进入。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表达交流 变量----微生物、温度、水分、光照、空气、二氧化碳。 (注意变量是个名词,温度的高低、水分的有无、光照的强弱等不是变量) 对照实验的原则:控制单一变量。 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生物的基本特征举例 新陈代谢呼吸、摄取营养、排泄 生长发育黑豆幼苗不断长大 繁殖后代猫养育后代;母鸡抱窝;孔雀开屏 遗传与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亲十个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应激性朵朵葵花向太阳;含羞草受到刺激会合拢 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仙人掌适于生活在干旱环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除病毒外所用生物都 病毒是生物,只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是由细胞构成 区分生物生物非生物 与非生物 珊瑚虫、噬菌体、蘑菇电脑病毒、珊瑚、机器人、玩具熊、恐龙化石、钟乳石

2.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中最重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2.显微镜的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3.目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镜头 长度成正比。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拿与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座距身前的实验台边缘7cm左右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视野。 对光 或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安放装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