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 世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中历史 世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中历史  世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中历史  世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世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

评分标准:

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材料论述题一:

美洲的发现……确实带来了一场最实在性的(变化)。由于美洲为欧洲所有的商品提供了一个新的和异常广阔的市场,从而引起新的社会分工和艺术进步——这在欧洲古老经济的狭隘的范围内是永远也不可能发生的。……新大陆的白银似乎是以这种方式成为交换的主要商品之一,通过它古老大陆两端的贸易得以继续,而且,也正是通过它的大部分贸易使世界上原本相距遥远的部分彼此间联在一起。

——亚当.斯密(1)与材料中“美洲的发现”同个时期还有什么类似的事件?(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麦哲伦环球航行

(2)观点: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2分)

新航路开辟,不仅发现了美洲,促进美洲与外界的联系。同时新的航行路线的开辟,使得交通更加方便快捷,人们突破了以前丝绸之路大陆两端贸易的局限,各大洲交流和贸易更加频繁。随着各大洲的紧密联系,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4分)

材料论述二:

19世纪末期美国迅速崛起,是美国综合实力的崛起,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领土、科技和社会等诸多方面。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美国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和当时世界现实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夏东《美国崛起因素考察及启示》(1)材料中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美国崛起的根本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1)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2分)

(2)[答案示例]

观点: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和当时世界现实的发展道路是19世纪末期美国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2分)

论述: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资产阶级顺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潮流,打败南方种植园奴隶主,废除黑人奴隶制,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之后又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教育,从而促进了经济的腾飞,到20世纪初,其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一位。(4分)

材料论述三:

1、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宣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美国政府也发表了愿意援苏的声明。

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表明苏联卫国战争“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结成“统一战线”。

请回答:(1)“统一战线”指的是什么?其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参考答案:(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观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

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重要保证)

论述: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柏林战役等表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合作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保证。

2.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篇》

(1)日本历史上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而进行的改革史称什么?(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

参考答案:(1)大化改新

(2)观点:日本国家善于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促进本国的发展。(改

革有利于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

论述:古代日本学习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近代日本学习欧美国家进行明治维新,结束了封建社会,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材料论述四:

罗斯福认为,苏德战场对于击败希特勒和减少美国的牺牲极为重要,而没有美国的援助,这是难以维持的战场。在1944年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以前,罗斯福一直把苏联看作是打击德国的主力,认定苏德战争是决定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败的关键。因此,他坚持把援苏放在最优先的地位。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世界已经划分成“自由制度”和“极权政体”两个阵营,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要在这两种对立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1)二战前后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阅读材料,围绕外交政策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1)由合作关系变为敌对关系

(2)观点:外交政策的调整是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

论述:二战时,苏德战场对于减少美国的牺牲极为重要,出于国家利益的

需要,美国与苏联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外交政策上把援苏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二战后,苏联阻碍了美国称霸世界,

威胁到了美国国家利益,所以美国调整外交政策,1947年出台“杜鲁门主

义”,与苏联开始了“冷战”。综上所述,外交政策的调整是出于国家利

益的需要。

材料论述五: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惟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自华师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请回答:(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参考答案:(1)和平交往、暴力冲突。

(2)观点:和平交往、暴力冲突都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方式。

论证:在古代连接欧亚的各种商路上,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而暴力冲突如亚历山大东征虽其过程伴随着暴力与血腥,但是也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结论:综上所述,和平交往、暴力冲突都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方式,我们应倡导和平交往,促进人类共同进步。

其他观点如:和平交往是促进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举例如阿拉伯人的作用,马可波罗来华等);暴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人类文明的交往(举例如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等)也可。

材料论述题六: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熔炉,世界似乎已在其中熔化。它毁灭了国家、精英阶层、帝国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将近1000万人死于战争,全部伤亡人数高达2500万人,900万吨的船只沉没。但统计数字掩盖了战争的真实深度。战争消灭了欧洲一代自然生成的领袖。这一情况本身就干扰和割断了欧洲的历史。在军队到达的任何地方,战争结束后都爆发了政治革命,或者发生了转型。比如俄国等。

——摘编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编著《世界一部历史》

回答:

(1)请写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凡尔登战役(2分)

(2)示例:

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参战国家影响深重。(2分)

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参战的各个国家影响重大,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争导致全部伤亡人数高达2500万人,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引发了诸如俄国十月革命等政治革命。(4分)

材料论述题七

这次大选创造了多项“第一”,也诞生了很多将世代流传的故事。但是今天晚上令我难忘的却是在亚特兰大投票的一名妇女:安尼克松库波尔(Ann Nixon Cooper)。她和其他数百万排队等待投票的选民没有什么差别,除了一点:她已是106岁的高龄。

她出生在奴隶制刚刚废除后的那一代;……当时像她这样的人由于两个原因不能投票——一是她是女性,另一个原因是她的肤色。……

——奥巴马感言演讲稿《美国的变革》回答:

(1)材料中,奴隶制刚刚废除后是指美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 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1)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或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2)观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美国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文献。(2 分)

论述:1、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林肯政府通过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为南北战争局面的变化起到了扭转乾坤的关键作用,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2、解放黑奴,废除了腐朽落后的南方种植园奴隶制,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使美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以后其在世界中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分)结论:解放黑人奴隶是美国实现繁荣富强的重要举措。

材料论述题八:

1770~1840年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约提高了20倍。19世纪20年代初,英国纺锭总数比法国多3-4倍,比德国多10倍,遥遥领先于世界。1825年,生铁产量,已超过法、俄、美、德四国产量的总和。1840年,煤产量相当美、法、德三国产量总和的4倍多;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把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摘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1)1840年前后,英国的经济表现主要与哪个事件有关?(2分)

(2)阅读以上材料,从该事件影响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行文流畅)

[答案示例1]:

(1)工业革命。(2分)

观点: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2分)

论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崛起,取代了古代以中国为中心的地位;西方国家开始主导新的世界经济秩序,使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而同时期的中国,清朝的统治者自以为是,固步自封,仍旧怀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拒绝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丧失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导致近代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4分)

[答案示例2]

观点: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2分)

论述: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英国的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此后,法国、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在本轮工业革命过程中,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得到了广泛运用,人们利用改良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在交通运输领域,火车和轮船的发明,引起了交通运输业的飞跃,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总之,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4分)

材料论述题九: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新领导人不造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文中材料“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中的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适当联系实际,行文流畅)

参考答案

明治维新(2分)

(2)主题观点: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墨守成规,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创新,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改革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力。

分论点:

1、落后就会挨打,改革才是强国之路。

2、只有善于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国家才能进步。

3、要学以致用,才能促进社会进步。

………

如观点:改革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力。

论述: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超出参考观点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材料论述题十。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的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在英国召开。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开幕,在占地9.6万平方米的展区中,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摘自百度百科“强国盛世”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9世纪二十年代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浏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但由于工厂的大量废水直接排入泰晤士河,污浊的河水和河水散发难闻的气味又让他们很不舒服。……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气候变暖,在他之后,瑞

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摘自《机器时代的“享受”》(1)“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段话里的“革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世界史内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事件:工业革命(2分)

(2)观点一: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论述: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发明了火车、轮船等,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观点二:工业革命影响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论述: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是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观点三: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论述: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机器是蒸汽机,它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煤炭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资源、气候等问题。所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经济的发展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材料论述题十一:

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摆平统治危机和解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续出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

1、领导美国内的伟大领袖是谁?(2分)

林肯

2、请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论点,并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观点:先进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

论述:俄国度农奴制进行了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的目标起了积极作用。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使美国黑人奴隶制被废除,成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其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日本天皇自上而下的进行改革。废除原来封建落后制度。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使日本这个国家一下子成为了站在时代前沿的国家。

结论:综上所述先进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材料论述题十二: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成了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法国《时报》在1932年1月发表评论说:“苏联不依靠外国资本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就是赢得了第一局”。从1941年至1945年,苏联在任何武器门类方面的产量都多于德国。苏联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和调整的,而是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指令性计划。

1926—1940年,重工业增长18.4倍,轻工业增长6.2倍,农业增长26%。到1953年,粮食产量为8250万吨,一战前1913年为8600万吨。最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低速、停滞和衰落。

——摘编自齐世荣、钱承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史》(1)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之下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

(2)观点1: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斯大林模式是新型现代化途径,快速的推进现代化。(2分)

论述: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现代化的新型途径;在短期内推动苏联现代化,实现了工业化;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4分)

观点2:现代化发展关键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走向民主、自由。(2分)

论述: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现代化具有片面性,不是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损害农民的利益;忽视商品货币关系,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日益阻碍苏联现代化的进程。(4分)

材料论述十三:

戈雷岛上相继兴建了共39座堡垒。历史上至少有2000万黑人奴隶从戈雷岛被转卖出去,有500万人死于岛上。

——选自宋盈:《探秘西非奴隶岛》

(1)指出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三角贸易(2分)

(2)参考观点:三角贸易说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2分)论述:因美洲种植园经济劳动力不足,欧洲殖民者走上了贩卖非洲黑奴的罪恶贸易。历史上至少有2000万黑人奴隶从西非的戈雷岛被转卖出去,有500万人死于岛上。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造成非洲长期的贫穷与落后。因此,三角贸易说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6分)

材料论述十四:

19世纪30年代以来,英国内河、运河和硬面公路在运输市场上开始受到铁路的挑战。1804年,一位矿井工程师史蒂芬逊(他14岁才开始学习英文字母,自学成才)发明的铁路机车以14英里时速在利物浦至曼彻斯特之间跑完31英里全程。由于铁路运输成本低廉而速度超过水运,因此铁路客运、货运很快超过了马车和帆船。

——摘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第2版

回答:

(1)材料中史蒂芬逊发明铁路机车是在什么历史事件中?(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工业革命(2分)

(2)参考观点:铁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效率。(2分)论述:工业革命期间,史蒂芬逊发明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火车机车,铁路运输应运而生。铁路机车以14英里时速在利物浦至曼彻斯特之间跑完31英里全程。铁路运输成本低廉而速度超过水运,因此铁路客运、货运很快超过了马车和帆船。铁路运输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铁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效率。(6分)

材料论述十五:

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废除了种植园奴隶制,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美国发展成现代资本主义的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场战争完善了美国的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使之更加适应美国工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联邦的统一,保证了工业资本主义对国家的统治地位……——黄安年:《美国的崛起与发展》

回答:

(1)材料中与“废除了种植园奴隶制”相关的文献是什么?(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分)

(2)参考观点: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为美国发展成现代资本主义强国奠定基础。(2分)

论述: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南方黑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成为战争的焦点。1862年,林肯总统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种植园奴隶制,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南北战争完善了美国的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使之更加适应美国工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联邦的统一,保证了工业资本主义对国家的统治地位。因此,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为美国发展成现代资本主义强国奠定基础。(6分)

材料论述十六:

1964年10月16日,是经历过那个年月的亿万中国人难以忘怀的一天。当天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放了我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新闻公报》。无数人涌上街头,如同庆祝盛大的节日。饱尝过外国侵略者欺凌的老一代人更是激动万分,他们知道祖国有了原子弹,知道这意味着这块历经沧桑的领土上再不会有八国联军入侵、“九一八”和南京大屠杀……

上千万居住在海外的炎黄子孙,也记得在这一天周围的人投来的尊敬目光以及心中腾起的无限自豪。此时,寓居美国的李宗仁便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他也就是由此下定了回归的决心。一位在西欧开饭馆的华侨曾讲过这样的经历:此前邻居经常将垃圾扫到他的门前,以示对黄种人的轻蔑。中

国爆炸原子弹的消息传来后,他的门前再没有人堆来垃圾,警察也向他道贺说:“您有这样的祖国,以后不会有人再找您的麻烦!”

——节选自《北京青年报》2002.10.16

(1)除原子弹外,中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列举一例)(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1:

(1)氢弹、导弹、东方红1号卫星、籼型杂交水稻等。(任答1点即可得2分)(2)观点:科技实力的发展成为我国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保证。

(“两弹一星”成就改变了我国国际地位)(2分)

论述:近代以来,中国陷入“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使我国争取到了自己的国际发言权并且成为了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为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实力的发展成为我国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保证(4分)

参考答案2:

观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2分)

论述: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里,中国饱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也蒙受长期的苦难和屈辱,如南京大屠杀。新中国实力的提升与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人民生活富裕起来,并赢得了外界的尊重。所以说,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4分)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选择题 1?“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A. 美苏冷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2 ?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①1861年改革②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③俄国十月革命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3?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 A. 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 1924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信件把这一沉痛的消息告诉国内的朋友, 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的国名是 A. 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5?“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主要是指 A.《九国公约》的签订 B.《五国公约》的签订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 6?右图中,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 间长、破坏性大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 固,度过了经济危机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 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 大危机笼罩下的世界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7?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A.摆脱了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民主政权 D.巩固了工农联盟 &德国闪击波兰,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灾难中。这是历史无情的嘲笑20年前召开的哪次会议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九年级历史《世界历史》(上)练习题

2009届初中历史总复习要点《世界历史》九(上) 班级姓名号数 第1课人类的形成 1、氏族社会产生的作用。 ①氏族社会实行族外群婚制,避免了血亲通婚对人的体质造成的危害;②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推动了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2、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①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②都实行财产、分配的公有制。 不同点:①母系氏族公社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公社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②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时期,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③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古代四大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些文明都处在哪两个纬度之间?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大河流域。北纬20°~40°之间。原因大致有:(1)、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2)、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1、结合雅典的地理位置分析雅典城邦共和国的特点。这说明了什么? 特点:境内多山,气候温润,不宜经营农业而适于种植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邻近海洋多天然良港,海上贸易发达,这使雅典的工商业发达,由此还可适当联系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因此以农业经营为主。 说明: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2、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3、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原因: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进行一系列改革,如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人教部编九年级世界历史下第1-4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内容:第1~4单元)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1.“玻利瓦尔解放南美洲”“章西女王抗英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血腥的资本积累 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C.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D.二战后亚非拉的奋起 2. 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下列属于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是( ) ①改组行政机构②创建新式常备军③废除农奴制度④推行文化教育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② D.①③④ 3. 下列对19世纪工业化社会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使人口增长迅速,并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B. 为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 C.工业化导致人民教育水平下降 D. 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污染 世纪末,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公民,如果他远行欧洲,他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①轮船②火车③汽车④飞机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萨拉热窝事件 C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6. 下列巨著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物种起源》 C.《费曼物理学讲义》 D.《齐民要术》 7.打破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的伟大生物学家是(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霍金 8.下列是领导印度人民抗争的领袖是( ) A.①④ B. ②③ C.①③ D.③④ 9. 巴尔扎克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一部( )国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 A.英 B.法 C.美 D.俄国 10杰出人物对社会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贝多芬人文主义B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 C. 爱因斯坦一—进化论 D.达尔文一相对论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共30分) 1.俄国十月革命( ) A.发生于公元1917年10月17日 B.首先取得莫斯科起义胜利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领导人是列宁 2.列宁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以下史实大部分是和他有关的。请你判断( ) ①十月革命②新经济政策③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④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你知道这次经济危机是从 ( )开始的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4.二战后期,美、英等盟军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对德军发动了一次空前规模的战役,这次著名战役是( ) A.敦刻尔克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中途岛海战 D.柏林战役 5.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两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①政府有效干预②战时资本积累③对外投资增加④注重科学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成为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以下是关于中东问题的表述,请你判断哪个表述是不正确的是( ) A.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非常贫乏,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列强必争之地 B.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发生了四次中东战争 C.中东战争交战双方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 D.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7.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度冲破阴霾迎曙光,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 B.反帝和争霸 C.独立与民主 D.合作和交流 9.二战后,美国提出的“冷战”是() A.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全面与苏联对抗 B.欧洲用经济手段,亚洲用军事手段对抗形式 C.战争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对抗形式 D.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10.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1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A.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 B.与苏联争 C.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复兴欧洲

完整word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A.美苏冷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①1861年改革②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③俄国十月革命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 3.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 A.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1924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信件把这一沉痛的消息告诉国内的朋友,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的国名是l1qWMavBZe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l1qWMavBZe

5.“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主要是指 A.《九国公约》的签订 B.《五国公约》的签订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6.右图中,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l1qWMavBZe 间长、破坏性大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 大危机笼罩下的世界巩 固,度过了经济危机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7.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A.摆脱了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民主政权 D.巩固了工农联盟 8.德国闪击波兰,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灾难中。这是历史无情的嘲笑20年前召开的哪次会议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世界史综合测试卷一

世界史综合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思想核心是 A、社会主义 B、人文主义 C、三民主义 D、民主主义 2、在欣赏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的作品时,应该联想到的时代背景是 A启蒙运动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 3、跳高运动员跳得再高,都要落回到地面。能够准确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及发现者是 C、万有引力定律一牛顿 D、相对论一爱因斯坦 4、欧洲的14至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 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B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C 殖民掠夺和新航路开辟D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 5、1500前后,欧洲航海家探索出了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新航路开辟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有 A、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 B、各族各地的文明逐步联系起来,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C、欧洲普遍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人类社会由农耕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 6 、通过海上通道,最早直接把东方的瓷器、宝石、香料等奢侈品运到欧洲的是() A.郑和B.马可·波罗C.达·迦马D.迪亚士 7、下面属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是 A、确立了共和政体 B、产生了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通过了《人权宣言》 8、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建立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文件是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 9、在美国“你最崇拜的美国总统”的民意调查中,华盛顿、林肯和富兰克林·罗斯福三人 得票最多,其中华盛顿的主要贡献是 A领导北美人民抗英取得了民族独立 B 实行新政并领导了反法西斯战争 C解放黑人奴隶并维护了国家统一 D 推行了冷战政策 10奠定英国和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法律文件分别是 A《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 B 《独立宣言》和美国1787年宪法 C 《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D《人权宣言》和《拿破仑宪法》 11、下列搭配没有直接联系的一项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B. 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 C.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D. 明治维新─—《辛丑条约》 12、图2机器使用的燃料是 A、煤炭 B、汽油 C、柴油 D、电力 13、一个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某一发达国家城市的市民,可能经历的情况有

初中世界历史第一册期末测试题

初中世界历史第一册期末测试题 (6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标志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的事件是[] A.凯撒夺取政权 B.斯巴达克起义被镇压 C.凯撒被刺杀 D.屋大维建立元首制 2.因为坚持科学最后受火刑而死的意大利科学家是[] A.达·芬奇 B.伽利略 C.布鲁诺 D.拉斐尔 3.下列各项,哪些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①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 ②新贵族形成,并和资产阶级利益一致,成为反封建的力量 ③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苏格兰人民起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4.按顺序排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①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②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③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开会④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5.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6.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海上霸权,开始在海外殖民是在[] A.16世纪中期 B.16世纪晚期 C.17世纪 D.18世纪中期 7.从哪一年开始,独立战争的形势对美国有利[] A.1777年 B.1776年 C.1783年 D.1781年

8.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第三等级包括[] ①教士②资产阶级 ③广大农民④工人、小手工业者和其它下层贫民 A.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发动“热月政变”的热月党人,代表谁的利益[] A.资产阶级民主派 B.工商业资产阶级 C.大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10.1804年,海地摆脱了哪国的殖民统治,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法国 11.《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包括[] ①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③阐明了剩余价值学说 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19世纪上半期,著名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①圣西门②傅之叶③欧文④托马斯·莫尔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13.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 A.农民的反封建斗争 B.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C.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D.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起义 14.以下情况符合林肯的是[] ①民主党人 ②主张限制奴隶制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综合测试题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是王明暑假到国外旅游拍下的照片,能代表古代非洲文明成就的是 A B C D 2、某班正在表演历史课本剧《种姓制度下的印度》,“我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是剧中某位角色的台词。该角色在古印度社会属于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3、《雅典的民主》一书主要以编年史的形式,通过资料分析介绍雅典民主制度的形式、运作以及雅典政府发展的过程,同时还介绍了当时的显赫人物等。在这本著作中,我们不可能读到的内容是 A.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最高峰 B.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C.雅典全体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 D.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最高的权力机构 4、2012年6月份22~23日,四年一度,为期两天的尼米来亚赛会在希腊首都雅典西南160公里处的尼米亚古运动场举行。在古希腊,尼米亚赛会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皮托竞技会、科林斯地峡运动会一起并称为四大运动会。下列关于古希腊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B、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C、建立过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实行种族制度 5、古代雅典的男孩雅尼斯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女奴和男奴七位成员,公民大会召开时,他家应该有几位成员参加?A、1位B、2位C、3位D、4位 6、“选择这一手段,是为了统一帝国,将豪绅显贵跟王室永久联系起来,从而加强王室……”这是恩格斯对查理马特改革内容的评价,你判断此内容是 A、领导琅城市民争取城市自治权 B、因创立基督教而赢得人心 C、将罗马到拉凡那的一片土地送给教皇 D、实行将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的制度 7、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世界古代文明时,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种姓制度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B、先进文化传播的最有效途径是扩张战争 C、雅典仍被视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源头 D、世界古代著名的文明多处于大河流域 8、2012年7月27日—8月13日,第30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你知道奥运会中的马拉松项目源于世界古代史上的哪次战争?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布匿战争D、伯罗奔尼斯战争 9、读右图:该图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现实,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教权高于皇权 B.皇帝是由教皇任命的 C.神权凌驾一切 D.教皇和教会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10、他们创造的文字处理是用物体的形象符号来表示意义,并有读音, 是一种真正的文字。后来他们又创造出音节符号,这些符号成为拼音 文字的先声。材料中的“他们”生活在 A、希腊半岛 B、阿拉伯地区 C、两河流域 D、尼罗河畔 11、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有许多历史概念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或不能进行全面认识。下列名称不属于这一类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印第安人 C、阿拉伯数字 D、文艺复兴 13、2012年11月6日,美国总统大选将拉开序幕。林肯1860年参加美国总统大选时,美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实现国家独立 B.消除种族歧视 C.维护祖国统一 D.实现领土扩张 14、“100年前,号称“不沉之舟”的泰坦尼克号不幸在41.44°N、49.57°W的位置撞上冰山,最后沉没。泰坦尼克号采用多项先进技术发明:使用蒸汽机提供动力,装有4台发电机可供船上一万多余电灯及其它设备用电,还装有…… ”下列对材料中所涉及的技术发明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都发明于18-19世纪②都是由英国人创造发明的③都是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④都是电气时代的发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下图是王虎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反映的历史人物是

【中考历史实战题库】世界古代史专题测试题

【中考历史· 实战题库】世界古代史专题测试题 1.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A.长城 B.桑奇佛塔 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 2.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 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法》 C.《拿破仑法典》 D.美国(1787年宪法 3.下列关于种姓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出现于古代印度 B.其实质是等级制 C.种姓制度出现于古代,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没有什么影响 D.它是雅利安人进人印度后实行的制度 4.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含 D.首陀罗 5.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两河流域一一古巴比伦一《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一一古埃及一一金字塔 C.尼罗河一一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一一中国一一种姓制度 6.古巴比伦国王汉漠拉比在位时曾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其主要目的是() A.保障公民利益 B.发展社会经济 C.维护奴隶主利益 D.健全民主法制 7.以下对古代文明古国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埃及是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 B.古巴比伦国王颁布了《汉漠拉比法典》 C.古代印度人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方法 D.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是因为这些国家人口众多、疆域辽阔 8.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希腊 D.阿拉伯帝国 9.“它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オ真正享受权利,而妇孺、外邦 人、奴隶被排除在外。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文中的“它”指的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拜占庭的查士丁尼法典 C.斯巴达的贵族政治 D.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初三世界历史练习题2

初三世界历史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 1、“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体现在 A.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B.建造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C.涌现了许多哲人 D.创建了古典民主政治制度 2、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个转折主要是指 A.欧洲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亚洲 B.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遍及世界 D.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在欧美各国确立 3、14—16世纪,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到来创造条件的是①文艺复兴运动;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新航路的开辟;④法国大革命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4、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两个发现分别是指 A.启蒙思想、人文主义思想流行B.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 C.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D.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 5、右图是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画面人物的神态 恬静端庄,她“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该作品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妇女解放B.神学思想 C.改革创新D.人文主义 6、北京2008 奥运会有一个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15 世纪末到16 世纪初,促使世界开始由相对分散走向整体的是 A.丝绸之路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 7、“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转向大西洋和西北欧……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引文中所指的“新大国”是指 A.西班牙B.葡萄牙C.法国D.英国 8、依据所学知识判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是英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公民权利的变化 A.《权利法案》颁布B.“光荣革命”期间 C.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D.英国共和时代 9、右图是《权利法案》颁布300周年纪念币。 之所以纪念《权利法案》的颁布,是因它 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B.向世人宣布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原则 C.明确提出了人权和公民权 D.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10、有人说17世纪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是指 A.“光荣革命”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D.《人权宣言》 11、美国1787 年宪法规定“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英国《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共同目的是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题论述题专项

七年级历史题论述题专项 历史题论述题(小论文)解答一般步骤 历史论述题(小论文)一般回答模式为“三段式”,即: 1、是什么(观点明确、准确、正确) 观点(主题)要鲜明,中心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阅读材料,明确观点(提炼观点) 2、为什么(结合材料,多角度论证、列举史实) 论据要务实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料,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调动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迁移(熟能生巧) 如果涉及原因类,就从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7要素寻找: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历史背景分析: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等。若需要分析条件,则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思想个人等角度分析。 3、怎么样(结尾进行总结) 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总结语言也切记简明扼要,避免口水话语言。一般以“综上所述…”、“由此可见…”、“所以说…”、“因此…”结尾。 注意: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1、南北大运河的开凿,使中国的东南沿海,从钱塘江到长江、淮河、黄河及海河等五大水系,连成一片。大运河如同一条纽带,连通了五大水

系,实际上就是把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平原及华北大平原,也就是整个中国最为富饶的中心地区,都串联起来,使中国大地形成一个自然整体,也就自然使中国的东南沿海及江、浙等经济物产繁富地区和广阔的中原地带,成为一个经济、文化整体,组成中华国家的经济重心;而由这一经济重心地带,向中华大地的东南和西北各地域辐射,遂使中国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泱泱大国,除了宋、金有过短暂的对峙之外,中华大地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分裂的局面。 (1)南北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2)观点: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中国南北之间的联系/南北大运河是联系中国南北的纽带 论述:南北大运河的开凿,联结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把中国的东南沿海和中原地带联结成为一个经济、文化整体(材料摘抄),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科举制经宋明两代不断完善,逐渐定型,日趋规范。通过这项制度,不仅满足了王朝政治的人才需求,而且极大激励了士大夫阶层的情绪、

知识篇 第三部分 世界史综合检测

世界史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2019·河南新乡三模)美国宪政奠基者亚当斯(1735-1826年)认为:古代雅典的历史“对于我们的国人来说,就好比是大陆人所说的许多家庭拥有的‘梳妆室’”,里面有许多用来反观自己的镜子。据此可知,亚当斯() A.重视从历史中寻找参照和启迪 B.为后世民主化进程确立了规范 C.强调雅典民主影响深远和持久 D.推崇古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 答案 A 解析由材料中亚当斯的言语可知,亚当斯认为雅典历史可以为美国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这说明亚当斯重视从历史中寻找参照和启迪,故选A项。材料中亚当斯强调雅典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未专指雅典的民主政治,排除B、C、D三项。 2.(2019·新疆三模)苏彦新在《罗马法在中世纪西欧大陆的影响》一文中写道,“罗马法所体现的平等、契约自由、私权神圣、权利本位、尚法制等一系列法的价值迎合了它自身的社会,同时也符合后来一直发展着的商品经济社会所需的相应的法律价值。”这表明罗马法() A.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 B.适应了不同体制的需要 C.对后来社会的影响深远 D.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罗马法所体现的……一系列法的价值……也符合后来一直发展着的商品经济社会所需的相应的法律价值”可知,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C项。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并不特指某一部法律,排除A项;罗马法是奴隶制经济发展的产物,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适应了奴隶制发展的需要,B、D两项错误。 3.(2019·云南昆明诊断)公元前5世纪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立誓:“我在医神阿波罗……以及所有的神和女神面前宣誓:……我将尽我所能和判断,为我的病人的利益着想,以医术尽心救治,永远不存任何邪恶之念。”后世称之为希波克拉底誓言。这说明当时() A.神灵崇拜盛行B.医生职业要求较高 C.宗教意识觉醒D.人文精神影响医学

2019-2020年初中三年级世界历史第一册期末测试题

2019-2020年初中三年级世界历史第一册期末测试题 1.标志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的事件是[] A.凯撒夺取政权 B.斯巴达克起义被镇压 C.凯撒被刺杀 D.屋大维建立元首制 2.因为坚持科学最后受火刑而死的意大利科学家是[] A.达·芬奇 B.伽利略 C.布鲁诺 D.拉斐尔 3.下列各项,哪些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①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 ②新贵族形成,并和资产阶级利益一致,成为反封建的力量 ③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苏格兰人民起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4.按顺序排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①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②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③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开会④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5.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6.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海上霸权,开始在海外殖民是在[] A.16世纪中期 B.16世纪晚期 C.17世纪 D.18世纪中期 7.从哪一年开始,独立战争的形势对美国有利[] A.1777年 B.1776年 C.1783年 D.1781年 8.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第三等级包括[]

①教士②资产阶级 ③广大农民④工人、小手工业者和其它下层贫民 A.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发动“热月政变”的热月党人,代表谁的利益[] A.资产阶级民主派 B.工商业资产阶级 C.大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10.1804年,海地摆脱了哪国的殖民统治,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法国 11.《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包括[] ①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③阐明了剩余价值学说 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19世纪上半期,著名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是[] ①圣西门②傅之叶③欧文④托马斯·莫尔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13.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 A.农民的反封建斗争 B.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C.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D.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起义 14.以下情况符合林肯的是[] ①民主党人 ②主张限制奴隶制 ③18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④1864年领导南方军队取得内战的胜利

2019年中考历史世界现代史试卷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9年中考历史世界现代史试卷模拟试 卷及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片面强调优先发展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长期落后;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农民阶层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农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毁灭性打击。”苏联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 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充分发挥市场作用C.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误 D.西方国家的封锁 2.根据所学知识,正确填写下列思维导图( ) A.①巴黎和会②《九国公约》 B.①雅尔塔会议②《九国公约》 C.①巴黎和会②《辛丑条约》 D.①雅尔塔会议②《辛丑条约》 3.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

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出现了1825年经济危机 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 C.上述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状态 D.当时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4.罗斯福曾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材料中的这场“战争”( ) A.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B.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C.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5.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说过:“□□□□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是英国未经战争而遭到的一次可耻的失败”。“□□□□”中最准确的内容应是( )

2020年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解题指导

材料论述题解题指导 1、什么是观点?观点是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史实的评价、看法、影响、意义、作用、启示、感悟等。观点带有个人的主观评判因素,而史实是一种客观的事实。 2、提炼观点和解答试题要注意的问题 (1)观点要用陈述句(不能是否定或疑问句等,不能是短语或词组)。 (2)提炼观点不宜停留在具体的“史”(史实)上,要上升到“论”(结论)的高度。 (3)观点必须是鲜明、简练、完整的一句话,观点表述不能啰嗦或模棱两可。(4)观点在材料中要能得到验证,要反映整则材料的完整意思,不能只抓住材料中的一句话或其中一个方面。 (5)要避免大包抄、“万金油”式的空泛观点。 (6)观点提炼要体现历史学科知识内容,要凸显“历史味” (7)论述部分要紧扣观点,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不能太少(答题卡空白处约150字)。 论述一定要包含两个论据,结构为:论述1(史实+论证);论述2(史实+论证)。选取的论据一是从材料中归纳,论据二一般是跟所提取的观点有关但取材于课本(也有可能材料本身就有两个论据,那就不必用到课本知识)。 要特别注意设问对论据可能有时间或空间的限定要求(如“世界近代史”) (8)结论是观点的升华,一定要写,但又不能照抄观点,可以参照两个论证对观点进行改写、扩写。 3、观点提炼的常见方法: (1)分层解析材料意思,再概括段落大意,找到中心意思与课本观点的相似之处。 (2)抓住材料的关键词(高频率词语)、主题词(体现中心意思的词语),找出几个关键词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已知的知识组合成一个观点。 (3)注意材料的出处与第一个设问等信息提示。 (4)根据材料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确定人物或事件的地位、性质、评价、影响、启示等内容中带观点性的句子。 (5)确定材料所涉及的是什么主题的:改革、开放、革命、科技、战争、思想解放、人物评价、古代重大工程等,回归课本或参考资料,寻找能对号入座的观点。但一定要记住不能出现过分空泛的观点,可以通过加限定语的方法把过于空泛的大观点降格成中观点。 4、强调: (1)观点不能太空泛。尽量选择比较熟悉、好论证的观点,不要给自己挖坑。(2)观点提炼后,要回归材料去验证一下,看看是否符合材料的整体意思。(3)要特别注意设问对论据可能有时间或空间的限定要求。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 含答案

《近代世界》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18·天成大联考二模)意大利航海家卡伯特父子、法国的航海家博迪埃等人的航行“对于大革命以前法国一般的学术发展有很大贡献。有些对法国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感到不满而想加以批评的人,写了不少书籍,来歌颂远方荒马上的乌托邦”。据此可知(D) A.乌托邦成为当时法国社会的理想 B.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C.新航路开辟是法国大革命的诱因 D.地理大发现拓展了启蒙学者的视野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即地理大发现使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眼界更开阔,即拓展了启蒙学者的视野,选D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理性王国是当时法国社会的理想,选项A 不符合题意,排除;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在大革命以后,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新航路开辟和法国大革命并无直接的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2018·汕头二模)1764年,欧美各国对华出口贸易总额中英国占63.3%,欧洲大陆国家占36.7%,到1829年英国占82.9%,欧洲大陆国家占0.4%。这一变化表明,鸦片战争前(C) A.英国已控制中国 B.中英贸易急剧失衡 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动 D.自由贸易思想盛行 【解析】材料“到1829年英国占82.9%,欧洲大陆国家占0.4%”表明,英国对华贸易在1829年占据绝对优势,据题干时间信息“1829年”可知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工业水平大大提高,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C项符合题意;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只涉及英国对华出口贸易,没有涉及中国对英出口贸易,不能得出贸易失衡的结论,B项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思想的变化,D项不正确。 3.(2018·4月预测押题卷Ⅱ)下表是英国出口值(单位:百万镑) A.英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 B.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 C.欧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 D.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

世界历史上册测试题(人教版)

世界历史上册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 1、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 C文学艺术的创新与发展D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2、打破世界的隔绝状态,将世界连成一体的事件是() A文艺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麦哲伦船队 3、美国影片《狮子王》被称作是动画版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原作者是()A但丁B达芬奇C莎士比亚D彼特拉克 4、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动因是() 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B欧洲人对海外财富的追求 C文艺复兴思想的传播D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广泛使用 5、拿破仑执政时期对外战争连绵不断,这些战争打击了欧洲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同时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了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从这段话中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拿破仑执政时期经常发动对外战争 B拿破仑通过发动战争夺取了国家政权 C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D拿破仑对外战争有利于加速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 6、英国“君主立宪制”这一历史概念最本质的含义是() A君主处于至高地位B君主权利受法律严格制约 C议会享有很大权力D君主要向内阁和议会负责 7、《权利法案》与《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A要求限制君主的权力以保障资产阶级民主 B要求摆脱殖民枷锁以保障人民自由 C要求保障人们的自由平等权利以实现资产阶级民主 D要求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以保障资本主义所有制 8、“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独立战争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C美国内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 9、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法典》 10、马克思抨击欧洲资产阶级“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是指()A贩卖黑人奴隶B公开的暴力抢劫 C垄断殖民地的生产和贸易D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11、最早对拉美实行殖民统治的国家有() ①英国②西班牙③法国④葡萄牙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12、由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球联赛冠名“解放杯”,这是为了纪念“南美解放者”() A伊达尔哥B玻利瓦尔C圣马丁D华盛顿 13、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都是正义战争B都是民族解放斗争

七年级材料论述题集

材料论述题 1、南北大运河的开凿,使中国的东南沿海,从钱塘江到长江、淮河、黄河及海河等五大水系,连成一片。大运河如同一条纽带,连通了五大水系,实际上就是把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平原及华北大平原,也就是整个中国最为富饶的中心地区,都串联起来,使中国大地形成一个自然整体,也就自然使中国的东南沿海及江、浙等经济物产繁富地区和广阔的中原地带,成为一个经济、文化整体,组成中华国家的经济重心;而由这一经济重心地带,向中华大地的东南和西北各地域辐射,遂使中国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泱泱大国,除了宋、金有过短暂的对峙之外,中华大地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分裂的局面。 (1)南北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1)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2)观点: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中国南北之间的联系/南北大运河是联系中国南北的纽带 论述:南北大运河的开凿,联结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把中国的东南沿海和中原地带联结成为一个经济、文化整体(材料摘抄),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科举制经宋明两代不断完善,逐渐定型,日趋规范。通过这项制度,不仅满足了王朝政治的人才需求,而且极大激励了士大夫阶层的情绪、向心力。据不完全统计,在实行科举制的一千三百多年中,进士总数接近十万人,举人、秀才以百万计。事实证明,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科举考试,极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十万进士、百万举人,相当一部分来自社会底层。这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公正。 科举体制为唐宋以来输送了大批名臣能相、国之栋梁。至少从宋代以后,中国政治基本上就是文人而非武人的舞台,士大夫阶层的重要职业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政治,掌控政治。所谓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十八世纪之前西方人对中国政治秩序的赞美,主要的都是因为科举制为输送了取之不尽的有教养有学识的人才。 ——摘自马勇《科举: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2016-09-08 国家人文历史 (1)科举制创立于什么时候?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1)隋朝 (2)观点:科举制的创立是历史的进步。 论述: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取士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不受门第限制,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极大激励了士大夫阶层的积极性(材料摘抄),使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人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地方上的门阀势力受到抑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如何做好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复习

如何做好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复习 历史科的材料分析题形式多样,不同形式的材料分析题有不同的解答技巧,可是材料分析题,对我们农村学生来说,却是失分率最高的部分,因此,学业水平测试冲刺阶段要对材料分析题进行专项训练,带领学生正确地阅读、理解、分析、解答是我们一项重要的任务,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是提高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学生历史材料题的解析能力,现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认识材料分析题特点 1.“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材料分析题中的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大,灵活性强,能力层次高,考查功能强等特点。它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同时也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征。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知识点。我们在完成获取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必须结合从教材中所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将教材与材料相结合,完成知识迁移,并对相关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一步筛选出有效信息,切忌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必须回忆教材中相关知识,并将提供的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为最后总结答案提供基础。如果仅凭材料,往往难以回答完整。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从历史文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论从史出的能力,联系比较历史史实的能力等理应是我们复习中培养学生的重点。 2.材料分析题的考查内容及方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中,笔者认为:材料分析题通常考查的内容及考查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

(2)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3)归纳材料的中心思想; (4)根据提问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也包括比较几则材料的异同; (5)依据材料提炼、概括出观点; (6)联系实际,谈谈启示。 从以上考察内容及考察方式来看,题目的题干往往会在实际考题中表述为这三种方式:第一种,“根据材料,请回答……”;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第三种,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提出问题。 对于这三种表述的回答,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第一种“根据材料,请回答……”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往往是原原本本地出现在材料中,这就得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答案;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就会出现在课本当中,同时要紧扣材料这就得指导学生用材料所给的信息去课本及资料找相关的答案;第三种,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提出问题,那么这个题目的答案要么直接从课本中找,要么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来回答。这样,把学业水平测试题型的特点帮助学生分析一下,学生的复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指导学生学会材料分析题答题方法 根据材料分析题特点,在复习过程中教会学生答题方法。 1.“读”——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2.“找”——是解答的关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