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120首

中医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120首

中医骨伤科常用120首方剂

1、十灰散(《十药神书》)

【歌诀】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二蓟栀黄各炒黑,上部出血势能摧。【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草、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功效】凉血止血。

2、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歌诀】仙授理伤大成汤,木通枳朴归硝黄;苏木红花陈皮草,攻下逐瘀二便畅.

【组成】大黄、芒硝、当归、木通、枳壳、厚朴、苏木、川红花、陈皮、甘草【功效】攻下逐瘀。治跌仆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者,或腰椎损伤后伴发肠麻痹,腹胀。

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花花公子拜天地)

【歌诀】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

【功效】清热解毒。治骨关节感染初期.

4。四生丸(《妇人良方》)

白僵蚕(炒去丝)地龙(去土)白附子(生)五灵脂草乌(去皮、尖)各等分

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

乌药(10g)缩砂(10g)木香(10g)延胡索(10g)香附(10g)甘草(5g)

6.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

【歌诀】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组成】金银花、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皂角刺、穿山甲、防风、白芷、贝母、天花粉、甘草、白酒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歌诀】血府桃红四物汤,牛膝桔梗四逆散。

【组成】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生地、当归、枳壳、柴胡、桔梗、甘草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胸中血瘀证。

8.当归补血汤(金·《内外伤辨惑论》)

【歌诀】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补气生血代表剂,血虚发热此方宜.

【组成】黄芪、当归

【功效】补气生血。血虚阳浮发热证

9。鸡鸣散(清·《伤科补要》)江苏无橘,木瓜接宾

【歌诀】鸡鸣散是准绳方,苏叶吴萸桔梗姜;瓜橘槟榔晨冷服,脚气浮肿效非常。【组成】槟榔、木瓜、紫苏叶、桔梗、吴萸、生姜

【功效】行气降浊,宣化寒湿。

10.金铃子散(《圣惠方》)

【歌诀】金铃子散酒玄胡,肝郁化火诸痛除.

【组成】金铃子(川楝子)延胡索各一两,为细末,每服三钱(9g),酒调下(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行气活血,泻热止痛

11.抵当汤(《伤寒论》)

水蛭(熬)30个,虻虫30个(去翅足,熬),桃仁20个(去皮尖),大黄3两(酒洗)。

12.活血止痛汤(《伤科大成》)

【歌诀】活血止痛汤归芎,乳没苏木土鳖红;七赤芍陈紫荆,落得打治跌损痛【组成】当归、苏木末、落得打、川芎、红花、乳香、没药、三七、炒赤芍药、陈皮、紫荆藤、地鳖虫

【功效】活血止痛。治跌打损伤肿痛

13.独参汤(《景岳全书》)

人参30克

14.顺气活血汤(《伤科大成》)

【歌诀】顺气活血苏厚朴,枳壳砂仁木香附,桃红归芍与苏木,行气活血胀满服.

【组成】苏梗、厚朴、枳壳、砂仁、归尾、红花、木香、炒赤芍、桃仁、苏木末、香附

【功效】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治胸腹挫伤,气滞血瘀,胀满作痛。

15.复元通气散(《正体类要》)

【歌诀】复元通气用木香,芷甲漏芦小茴香;贝母甘草青陈皮,理气止痛跌扑伤【组成】木香、茴香、青皮、川山甲(炙酥)、陈皮、白芷、甘草、漏芦、贝母【功效】发乳、痈疽及一切肿毒。打扑伤损作痛及乳痈、便毒初起,或气滞作痛.

16.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将军归天山,胡老献红桃

【歌诀】复元活血酒军柴,桃红归甲蒌根甘,袪瘀疏肝又通络,损伤瘀痛加酒煎。【组成】大黄、当归、瓜蒌根、穿山甲、柴胡、桃仁、红花、甘草

【功效】活血袪瘀,疏肝通络.

17.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陈兄没柴草,想要纸壳烧

【歌诀】柴胡疏肝草陈皮,芍药枳壳香附齐;行气解郁兼止痛,胁痛腹胀常太息。【组成】柴胡、香附、川芎、陈皮、枳壳、芍药、甘草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肝气郁滞症。

18.桃仁承气汤(《瘟疫论》)

【歌诀】桃仁承气大黄硝,当归丹皮与芍药;活血祛瘀泄热下,跌打损伤痛全消。

【组成】大黄、芒硝、桃仁、当归、芍药、丹皮

【功效】活血祛瘀,泄热泻下。治跌打损伤,血滞作痛,大便秘毌,或下腹蓄瘀等证。

19.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桃红芎芍归地-桃红兄嫂归弟

【歌诀】桃红芎归地芍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

【功效】行气止痛,活血通络

20.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歌诀】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组成】黄连、黄柏、黄芩、栀子

【功效】泻火解毒.

21.清营汤(《温病条辨》)乔连花选升丹麦主席

【歌诀】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烦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组成】犀角、生地、麦冬、玄参、金银花、连翘、竹叶、黄连、丹麦

【功效】清营透热,养阴活血。

22.普济消毒饮(《东垣十书》)陈胜巧拦截牛马,才将秦国老凯旋

【歌诀】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组成】牛蒡子、黄芩、黄连、桔梗、板蓝根、马勃、连翘、玄参、升麻、柴胡、陈皮、薄荷、僵蚕、生甘草

【功效】疏风散邪,清热解毒。

23.犀角地黄汤(《千金方》)岳母牺牲

【歌诀】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瘀专

【组成】犀角、生地、白芍、丹皮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热入血分证

24.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兄嫂想炒桃花,乌龟领旨糊纸皮

【歌诀】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组成】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五灵脂、香附、延胡索、乌药、枳壳、牡丹皮、当归、甘草

【功效】活血袪瘀,行气消积。

25.黎洞丸(《医宗金鉴》)

三七2两,生大黄2两,阿魏2两,孩儿茶2两,天竺黄2两,血竭2两,乳香2两,没药2两,雄黄1两,山羊血(无真者,以小子羊鲜心血代之)5钱,冰片2钱5分,麝香2钱5分,牛黄2钱5分(以上各研细末),藤黄(以秋荷叶露泡之,隔汤煮10余次,去浮沉,取中,将山羊血拌入,晒干)2两。

26.七厘散(《良方集腋》)妻离儿没乳,杀猪借冰红

【歌诀】七厘散治跌打伤,血竭红花冰麝香;乳没儿茶朱共末,外敷内服均见长。

【组成】血竭、红花、乳香、没药、麝香、冰片、儿茶、朱砂

【功效】散瘀消肿,定痛止血。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

27.八厘散(《医宗金鉴》)

【歌诀】八厘苏木半两铜,乳没麝竭与丁红,再加木鳖治跌打,接骨散瘀效非同。【组成】苏木、半两钱、自然铜、乳香、没药、血竭、麝香、红花、丁香、番木鳖

【功效】接骨散瘀。跌打损伤。

28.生血补髓汤(《伤科补要》)

【歌诀】生血补髓地芍芪,芎仲五加同牛膝;当归续断加红花,活血舒筋调血气

【组成】生地、芍药、黄芪、川芎、杜仲、五加皮、怀牛膝、当归、续断、红花

【功效】调理气血,活血舒筋。治扭挫伤及骨折中后期,患处未愈合并疼痛者。

29.正骨紫金丹(《医宗金鉴》)

丁香1两,木香1两,瓜儿血竭1两,儿茶1两,熟大黄1两,红花1两,当归头2两,莲肉2两,白茯苓2两,白芍2两,丹皮5钱,生甘草3钱。

30.壮筋养血汤(《伤科补要》)

【歌诀】壮筋养血杜续膝,归芎地芷红丹皮;活血壮筋治法好,新旧筋伤两相宜

【组成】当归、川芎、白芷、续断、红花、生地、牛藤、丹皮、杜仲

【功效】活血壮筋。用于软组织损伤。

31.壮筋续骨丹(《伤科大成》)

当归2两,川芎1两,白芍1两,炒熟地4两,杜仲1两,川断1两5钱,五加皮1两5钱,骨碎补3两,桂枝1两,三七1两,黄耆3两,虎骨1两,破故纸2两,菟丝饼2两,党参2两,木瓜1两,刘奇奴2两,地鳖虫3两。

32.补筋丸(《医宗金鉴》)

五加皮、蛇床子、好沉香、丁香、川牛膝、白云苓、白莲蕊、肉苁蓉、菟丝子、当归(酒洗)、熟地黄、牡丹皮、宣木瓜各30克,怀山药24克,人参、广木香

各9克。

33.和营止痛汤(《伤科补要》)

【歌诀】和营止痛汤乌药,归尾苏木与赤芍;桃仁川断芎乳没,木通陈皮加甘草

【组成】赤芍、归尾、川芎、苏木、陈皮、桃仁、川断、乌药、乳香、没药、木通、甘草

【功效】活血止痛,祛痰生新.治损伤积瘀肿痛者。

34.接骨紫金丹(《杂病源流犀烛》)

硼砂乳香没药血竭大黄归尾骨碎补自然铜地鳖虫各3克

35.舒筋活血汤(《伤科补要》)

当归9克、川芎9克、乳香9克、没药9克,桔叶9克、桔核9克、乌药9克、赤芍15克、落得打15克、红花6克、青皮6克、陈皮6克、地鳖虫12克、荔枝核12克、小茴香3克,

36.蠲痹汤(《百一选方》)强秦称雄六国丧,香儒独贵四海归

【歌诀】蠲痹汤中乳木香,羌独芎艽桂心当,风藤炙草桑枝入,风寒湿痹法亦良.

【组成】羌活、独活、秦艽、海风藤、桑枝、桂心、当归、川芎、乳香、木香、炙甘草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活血

37.八珍汤(《正体类要》)

【歌诀】四君四物加姜枣,八珍双补气血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炙甘草

【功效】益气补血。

38.十全大补汤(《医学发明》)

【歌诀】四君四物加枣姜,八珍双补气血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

【组成】当归、川芎、生地、赤芍、人参、茯苓、白术、黄芪、肉桂、甘草

【功效】补益气血.

39.三痹汤(《妇人良方》)

【歌诀】三痹汤中续仲防,桂辛参苓归芪芍;独活芎艽草地膝,益肝气血治痹方。【组成】续断、炒杜仲、防风、桂心、细辛、人参、白茯苓、当归、白芍药、黄芪、牛膝、炒甘草、秦艽、生地黄、川芎、独活

【功效】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40.小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小活络丹天南星,二乌乳没与地龙,寒湿瘀血成痹痛,搜风活血经络通。

【组成】川乌,草乌、地龙,天南星,乳香,没药

【功效】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41.大活络丹(《兰台轨范》引宋·《圣济总录》)

【歌诀】

【组成】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两头尖(俱酒浸)、草乌、天麻(煨)、全蝎(去毒)、何首乌(黑豆水浸)、龟甲(炙)、麻黄、贯众、甘草

(炙)、羌活、肉桂、藿香、乌药、黄连、熟地黄、大黄(蒸)、木

香、沉香(用心)各60克,细辛、赤芍(去油)、没药(去油)、丁香、

乳香(去油)、僵蚕、天南星(姜制)、青皮、骨碎补、白豆蔻仁、

安息香(酒熬)、附子(制)、黄芩(蒸)、茯苓、香附(酒浸焙)、玄

参、白术各30克,防风75克,葛根、虎胫骨(炙)、当归、血竭、

地龙(炙)、犀角、麝香、松脂、牛黄、冰片、人参。

【功效】行气活血,通利经络。

42.大红丸(《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赤敛1斤(即何首乌,焙干),川乌1斤7两(火煨坼),天南星1斤(焙),芍药1斤(焙),土当归10两(焙),骨碎补1斤(姜制,焙),牛膝10两(酒浸,焙),细辛8两(去苗叶,焙),赤小豆2升(焙),自然铜4两(煅存性),青桑炭5斤(煅,醋淬.欠此1味亦可。其上俱要制焙后,方秤斤两)。

43.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歌诀】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丸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组成】熟地黄、知母、黄柏、龟甲、猪脊髓

【功效】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44.乌头汤(《金匮要略》)

【歌诀】屋头妻妈芍吵

【组成】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川乌

【功效】治疗寒湿痹证

45.五加皮汤(《医宗金鉴》)

当归(酒洗)没药五加皮皮消青皮川椒香附子各9克丁香3克麝香0。3克老葱3根地骨皮3克丹皮6克

46.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参苓术草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草

【功效】益气健脾。脾胃气虚证

47.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歌诀】归芎地芍

【组成】当归、川芎、熟地、芍药

【功效】养血补血。治伤患后期血虚之证。

48.归脾汤(《济生方》)

【歌诀】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远志、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草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49.左归丸(《景岳全书》)

【歌诀】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组成】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

【功效】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真阴不足证

50.右归丸(《景岳全书》)

【歌诀】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组成】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制附子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益髓.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

51.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当通知要找心肝

【歌诀】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组成】当归、桂枝、细辛、白芍、通草、大枣、甘草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52.防风根汤(《杂病源流犀烛》)

防风根、于术、当归、姜黄、生黄耆、桑枝.

53.补中益气汤(《东垣十书》)

【歌诀】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

【组成】黄芪、人参、白术、炙草、升麻、柴胡、当归、陈皮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脾虚气陷证;气虚发热证

54.补肾壮筋汤(《伤科补要》)

熟地、当归、牛膝、山萸、云苓、川断、杜仲、白芍、青皮、五加皮.

55.补肾活血汤(《伤科大成》)

【歌诀】补肾活血地仲杞,骨脂菟归没药提;山萸苁蓉独活红,活血壮筋止痛宜

【组成】熟地、杜仲、枸杞子、补骨脂、菟丝子、当归尾、没药、山萸肉、独活、肉苁蓉、红花

【功效】补肾壮骨,活血止痛。治伤患后期,各种筋骨酸痛无力,尤以腰部伤痛合适。

56.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歌诀】羌活胜湿羌独用,芎藁蔓荆草防风,寒湿在表头身重,发表祛湿效力雄。

【组成】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甘草、川芎、蔓荆子、生姜

【功效】治湿气在表,头痛头重,或腰脊重痛,或一身尽痛,微热昏倦.

57.健步虎潜丸(《伤科补要》)

【歌诀】健步虎潜丸首乌,地归人参白芍术;黄柏川膝大川附,羌威龟鹿锁阳杜

【组成】龟胶、鹿角胶、虎胫骨(改豹骨)、何首乌、川牛膝、杜仲、锁阳、当归、熟地、威灵仙、黄柏、人参、羌活、白芍、白术、大川附子、蜜【功效】补气血、壮筋骨。治损伤后气血虚,筋骨痿软者.

58.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贵嫂骑姜枣喝雪碧

【歌诀】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功效良。【组成】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功效】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59.太乙膏(《外科正宗》)

玄参白芷归身肉桂赤芍大黄生地土木鳖阿魏轻粉柳槐枝血余炭铅丹乳香没药麻油

60.生肌玉红膏(《外科正宗》)

白芷5钱,甘草1两2钱,归身2两,瓜儿血竭4钱,轻粉4钱,白占2两,紫草2钱,麻油1斤.

61.四黄膏(《证治准绳》)

黄连,大黄,黄柏,黄芩各等份

62.四生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黄蓍、羌活、沙苑蒺藜、白附子(生用),各等分。

63.陀僧膏(《伤科补要》)

南陀僧(研末)20两,赤芍2两,全当归2两,乳香(去油,研)5钱,没药(去油,研)5钱,赤石脂(研)2两,苦参4两,百草霜(筛,研)2两,银黝1两,桐油2斤,香油1斤,血竭(研)5钱,孩儿茶(研)5钱,川大黄半斤。

64.金黄膏(《医宗金鉴》)

天花粉500克姜黄250克白芷250克苍术100克南星100克甘草100克大黄250克黄柏250克厚朴100克陈皮100克小磨麻油2500毫升黄丹750-1050克

65.定痛膏(《疡医准绳》)

芙蓉叶60克紫金皮独活南星(生) 白芷各15克

66.乌龙膏(《伤科补要》)

皂角7挺(捶碎,用水5升,挼汁,滤去滓),草乌头(锉碎)1两,天南星(锉碎)1两,大黄(锉碎)1两。

67.象皮膏(《伤科补要》)

真象皮2两(无真者,则以驴、马剔下之爪甲代之,可用4-5两),当归(全)2两,壮年人发(洗净垢)2两,大生地4两,玄武版4两,真麻油3斤。

68.八仙逍遥散(《医宗金鉴》)

柴胡(去苗),当归(去苗,微炒),白芍、白术、茯苓(去皮,白者),各30克,甘草(微炙赤)15克。

69.万灵膏(《医宗金鉴》)

香油4斤,槐2枝,柳2枝,桃2枝,榴2枝,椿2枝,杏2枝,楮2枝,两尖1两,白芷1两,赤芍药1两,大黄1两,人参1两,黄连1两,白芍药1两,草乌1两,苦参1两,川芎1两,生地黄1两,川椒1两,胎发1两,川山甲1两,熟地黄1两,槐子1两,杏仁1两,当归2两,蓖麻120个(去皮),巴豆120个(去皮),黄柏1两(去皮),木鳖50个(去皮)。

70.海桐皮汤(《医宗金鉴》)

【歌诀】海桐皮汤透骨草,乳没归芎红花椒;威灵甘草防白芷,舒筋活络伤痛消。【组成】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当归、川椒、川芎、红花、威灵仙、甘草、防风、白芷

【功效】舒筋活络,行气止痛。治跌打损伤疼痛.

71.散瘀和伤汤(《医宗金鉴》)

番木鳖(油燥去毛) 红花生半夏各15克骨碎补甘草各9克葱须30克

72.圣愈汤(清·《伤科汇纂》)

生地黄熟地黄川芎人参各0.9克当归身黄耆各1。5克熟地(20克)白芍(15克)川芎(8克)人参(一般用潞党参20克)当归(15克) 黄芪(18克)

73.五神汤(《洞天奥旨》)

茯苓30克车前子30克金银花90克牛膝15克紫花地丁30克

74.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歌诀】六味地黄山药萸,泽泻苓丹“三泻”侣.

【组成】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功效】滋补肝肾。肝肾阴虚证

75.归灵内托散(《医宗金鉴》)

川芎1钱,当归1钱,白芍1钱,熟地1钱,米仁1钱,木瓜1钱,防己1钱,天花粉1钱,金银花1钱,白鲜皮1钱,人参1钱,白术1钱,甘草5分,威灵仙6分,牛膝(下部加)5分,土茯苓2两。

76.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黄人要白银穿白衣,吃桔梗当干粮.

【歌诀】托里消毒参术芪,茯苓归芎芍草桔;皂刺银花与白芷,扶正托毒效称奇。【组成】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皂角刺、桔梗、白芷、银花

【功效】补益气血,托里解毒。

77.神功内托散(《外科正宗》)

当归2钱,白术1钱5分,黄耆1钱5分,人参1钱5分,白芍1钱,茯苓1钱,陈皮1钱,附子1钱,木香5分,甘草(炙)5分,川芎1钱,山甲(炒)8分。

78.透脓散(《外科正宗》)

黄芪 12克山甲(炒末)3克川芎9克当归6克皂角针4。5克

79.清热地黄汤(《幼科直言》)

熟地2钱,山茱萸1钱,山药1钱,丹皮8分,白茯苓8分,泽泻8分,柴胡6分,薄荷6分。

80.搜风解毒汤(《医宗金鉴》)

土茯苓1两,白鲜皮5分,金银花5分,薏苡仁5分,防风5分,木通5分,木瓜5分,皂角子4分.

81.丁桂散(《外科传薪集》)

公丁香30克、肉桂30克。

82.九一丹(《医宗金鉴》)

【歌诀】

【组成】熟石膏、升丹

【功效】提腐祛脓。用于中溃疡、瘘管脓流未尽者.

83.八宝丹(《疡医大全》)

珍珠(布包,入豆腐内煮1伏时,研细)1钱,牛黄5分,象皮(切片)1钱5分,琥珀(灯心同乳)1钱5分,龙骨(煅)1钱5分,轻粉1钱5分,冰片3分,炉甘石(银罐内煅红,研细)3钱。

84.千金散(《中医外科学》)

全蝎(炙) 僵蚕各0.9克朱砂12克牛黄0。18克冰片黄连天麻各1。2克胆星甘草各0.6克

85.白降丹(《医宗金鉴》)

朱砂雄黄各6克水银30克硼砂15克火硝食盐白矾皂矾各45克

86.玉露油膏(《药蔹启秘》)

87.回阳玉龙膏(《外科正宗》)

草乌、干姜各90g,赤芍、白芷、制南星各30g,肉桂15g。

88.冲和散(《外科正宗》)

苍术1。8千克荆芥穗900克甘草375克

89.阳和解凝膏(《外科全生集》)

鲜牛蒡草480g (或干品120g )鲜凤仙透骨草40g (或干品10g )生川乌20g 桂枝20g 大黄20g 当归20g 生草乌20g 生附子20g 地龙20g 僵蚕20g 赤芍20g 白芷20g 白蔹20g 白及20g 川芎10g 续断10g 防风10g 荆芥10g 五灵脂10g 木香10g 香橼10g 陈皮10g 肉桂20g 乳香20g 没药20g 苏合香40g 麝香10g

90.阳毒内消散(《药蔹启秘》)

麝香6克冰片6克白及12克姜黄12克南星12克甲片12克,樟冰1.2克轻粉9克胆矾9克铜绿12克漂青黛6克

91.红灵丹(《中医外科学》)

明雄6钱,朱砂6钱,礞石6钱,火消6钱,月石6钱,麝香2分,洋片2分,佛金40张。

92.金黄散(《医宗金鉴》)

姜黄、大黄、黄柏、苍术、陈皮、甘草、胆南星、白芷、天花粉、厚朴。

93.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3克、炙黄芪6克、白术4。5克、肉桂1。5克、陈皮3克、炙甘草1.5克、当归6克、白芍9克、熟地9克、五味子2.5克、茯苓5克、远志3克、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94.小金丹(《外科全生集》)

辰砂2两(水磨),雄黄1两,叶子雌黄1两,紫金半两。

95.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姜妈治阴疽,鹿肉皆炒熟

【歌诀】阳和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芥草。温阳补血散寒滞,阳虚寒凝阴疽疗.

【组成】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黄、白芥子、生甘草

【功效】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96.先天大造丸(《外科正宗》)

紫河车1具(酒煮捣膏)熟地黄120克(酒煮捣膏)归身茯苓人参枸杞菟丝子肉苁蓉(酒洗,捣膏)黄精白术何首乌(去皮,用黑豆同蒸捣膏) 川牛膝仙茅(浸去赤汁,蒸熟,去皮捣膏)各60克骨碎补(去毛,微炒) 川巴戟(去骨)破

故纸(炒)远志(去心,炒)各30克木香青盐各15克丁香9克黑枣肉60克

97.清骨散(《证治准绳》)

银柴胡5克,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克,甘草2克.

98.三品一条枪(《外科正宗》)

明矾、砒石、雄黄、乳香

99.桂麝散(《药蔹启秘》)

麻黄5钱,细辛5钱,肉桂1两,牙皂3钱,生半夏8钱,丁香1两,南星8钱,麝香6分,冰片4分。

100.白虎汤(《伤寒论》)

【歌诀】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组成】石膏、知母、粳米、炙草

【功效】清热生津

101.白虎桂枝汤(《金匮要略》)

知母180克甘草(炙)60克石膏500克粳米60克桂枝(去皮)90克

102.防风汤(《宣明论方》)

防风芎劳白芷牛膝狗脊萆薢白术各3克,羌活葛根附子杏仁各6克麻黄12克生姜15克石膏薏苡仁桂心各9克

103.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秦香莲抢龙子炒川牛,没药当桃红

【歌诀】身痛逐瘀膝地龙,羌秦香附草归芎;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桃没红.

【组成】秦艽、羌活、桃仁、红花、没药、五灵脂、当归、牛膝、地龙、川芎、香附、甘草

【功效】疏风活血,通络止痛

104.宣痹汤(《温病条辨》)二人纺纱巧织花瓣皮衣

【歌诀】宣痹汤治湿热痹,滑杏苡仁夏防己,蚕沙栀子加连翘,利湿清热有豆皮。【组成】蚕沙、薏苡仁、防己、连翘、滑石、赤小豆、栀子、杏仁、半夏【功效】清热利湿,宣通经络

105.除湿蠲痛汤(《证治准绳》)

苍术(米泔浸,炒)6克羌活茯苓泽泻白术各4。5克陈皮3克甘草1.2克

106.犀角散(《备急千金要方》)

犀角屑、麻黄(去根节)、羌活、附子(炮裂。去皮脐)、杏仁(去皮尖。麸炒),各一两;防风(去芦)、桂心、白术、人参、川芎、白茯苓、细辛、当归,各三分;石膏(二两)、甘草(炙赤。半两)

107.薏苡仁汤(《类证治裁》)

【歌诀】薏苡瓜蒌与桃仁,牡丹白芍共煎成,活血消肿散热结,骨伤常用当属胜。

【组成】薏苡仁、瓜蒌仁、牡丹皮、桃仁、白芍

【功效】清热散结,活血消肿。

108.大黄蛰虫丸(《金匮要略》)大人忙着要升国旗,水蛭吃黄桃

【歌诀】大黄蛰虫芩芍桃,地黄杏草漆蛴螬;水蛭蚄虫和丸服,去瘀生新干血疗.【组成】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蛰虫、蜜糖

【功效】祛瘀生新,通络攻毒。用于骨肿瘤瘀阻实证。

109.五痿汤(《医学心悟》)

人参3克白术3克茯苓3克甘草(炙)1。2克当归4。5克苡仁9克麦冬6克黄柏1。5克知母1。5克

110.甘露消毒丹(《温病条辨》)秦香莲被射中,花和尚都沉痛

【歌诀】甘露消毒寇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组成】滑石、黄芩、茵陈、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

【功效】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

111.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歌诀】补阳还五芪地龙,桃红四物去地用

【组成】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112.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炒甘草、大枣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脾虚湿盛证

113.虎潜丸(《丹溪心法》)

黄柏(酒炒,240克)龟板(酒炙,120克)知母(酒炒

虎潜丸

,60克)熟地黄(60克)陈皮(60克)白芍(60克)锁阳(45克)虎骨(用狗骨代,炙,30克) 干姜(15克)

114.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白附子僵蚕(各5-9g) 全蝎去毒,并生用,各等分(3—5g)

115.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歌诀】清燥救肺参草胶,胡麻麦杏枇桑膏。

【组成】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功效】清燥润肺,养阴益气,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

116.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歌诀】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利,清里解表保安康。【组成】葛根、黄连、黄芩、甘草

【功效】解表清里,协热下利.

117.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歌诀】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组成】龙胆、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柴胡、当归、生地、生甘草

【功效】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

118.荆防败毒散(《医宗金鉴》)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

119.调元肾气丸(《外科正宗》)

【歌诀】调元肾气萸药地,香砂知柏丹骨皮,参苓麦龙归泽泻,激阴降火气血益。

【组成】淮生地、山萸肉、山药、牡丹皮、白茯苓、人参、当归、泽泻、麦门冬、龙骨、地骨皮、木香、砂仁、黄柏、知母

【功效】激阴降火,益气养血。

120.犀黄丸(《外科全生集》)

牛黄(别名:丑宝、西黄、犀黄)0.9克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30克(研极细末)麝香4.5克黄米饭30 克

骨伤常用方歌120首(精简)

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方剂目录 1.十灰散(《十药神书》)2.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4.四生丸(《妇人良方》)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6.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8.当归补血汤(金•《内外伤辨惑论》)9.鸡鸣散(清•《伤科补要》)10.金铃子散(《圣惠方》)11.抵当汤(《伤寒论》)12.活血止痛汤(《伤科大成》)13.独参汤(《景岳全书》)14.顺气活血汤(《伤科大成》)15.复元通气散(《正体类要》)16.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17.柴胡舒肝散(《景岳全书》)18.桃仁承气汤(《瘟疫论》)19.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20.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21.清营汤(《温病条辨》)22.普济消毒饮(《东垣十书》)23.犀角地黄汤(《千金方》)24.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25.黎洞丸(《医宗金鉴》)26.七厘散(《良方集腋》)27.八厘散(《医宗金鉴》)28.生血补髓汤(《伤科补要》)29.正骨紫金丹(《医宗金鉴》)30.壮筋养血汤(《伤科补要》)31.壮筋续骨丹(《伤科大成》)32.补筋丸(《医宗金鉴》)33.和营止痛汤(《伤科补要》)34.接骨紫金丹(《杂病源流犀烛》)35.舒筋活血汤(《伤科补要》)36.蠲痹汤(《百一选方》)37.八珍汤(《正体类要》)38.十全大补汤(《医学发明》)39.三痹汤(《妇人良方》)40.小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41.大活络丹(《兰台轨范》引宋•《圣济总录》)42.大红丸(《仙授理伤续断秘方》)43.大补阴丸(《丹溪心法》)44.乌头汤(《金匮要略》)45.五加皮汤(《医宗金鉴》)46.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47.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48.归脾汤(《济生方》)49.左归丸(《景岳全书》)50.右归丸(《景岳全书》)51.当归四逆汤(《伤寒论》)52.防风根汤(《杂病源流犀烛》)53.补中益气汤(《东垣十书》)54.补肾壮筋汤(《伤科补要》)55.补肾活血汤(《伤科大成》)56.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57.健步虎潜丸(《伤科补要》)58.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59.太乙膏(《外科正宗》)60.生肌玉红膏(《外科正宗》)61.四黄膏(《证治准绳》)62.四生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63.陀僧膏(《伤科补要》)64.金黄膏(《医宗金鉴》)65.定痛膏(《疡医准绳》)66.乌龙膏(《伤科补要》)67.象皮膏(《伤科补要》)68.八仙逍遥散(《医宗金鉴》)69.万灵膏(《医宗金鉴》)70.海桐皮汤(《医宗金鉴》)71.散瘀和伤汤(《医宗金鉴》)72.圣愈汤(清•《伤科汇纂》)73.五神汤(《洞天奥旨》)74.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75.归灵内托散(《医宗金鉴》)76.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77.神功内托散(《外科正宗》)78.透脓散(《外科正宗》)79.清热地黄汤(《幼科直言》)80.搜风解毒汤(《医宗金鉴》)81.丁桂散(《外科传薪集》)82.九一丹(《医宗金鉴》)83.八宝丹(《疡医大全》)84.千金散(《中医外科学》)85.白降丹(《医宗金鉴》)86.玉露油膏(《药蔹启秘》)87.回阳玉龙膏(《外科正宗》)88.冲和散(《外科正宗》)89.阳和解凝膏(《外科全生集》)90.阳毒内消散(《药蔹启秘》)91.红灵丹(《中医外科学》)92.金黄散(《医宗金鉴》)93.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94.小金丹(《外科全生集》)95.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96.先天大造丸(《外科正宗》)97.清骨散(《证治准绳》)98.三品一条枪(《外科正宗》)99.桂麝散(《药蔹启秘》)100.白虎汤(《伤寒论》)101.白虎桂枝汤(《金匮要略》)102.防风汤(《宣明论方》)103.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104.宣痹汤(《温病条辨》)105.除湿蠲痛汤(《证治准绳》)106.犀角散(《备急千金要方》)107.薏苡仁汤(《类证治裁》)108.大黄蛰虫丸(《金匮要略》)109.五痿汤(《医学心悟》)110.甘露消毒丹(《温病条辨》)111.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112.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13.虎潜丸(《丹溪心法》)114.牵正散(《杨氏家藏方》)115.清燥救肺汤(《医门法津》)116.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117.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118.荆防败毒散(《医宗金鉴》)119.调元肾气丸(《外科正宗》)120.犀黄丸(《外科全生集》)

精选民间的骨科秘方验方

精选民间的骨科秘方验方 精选民间的骨科秘方验方精选民间的骨科秘方验方 手脚断只连少许皮能痊愈股骨头坏死秘方会自发热的中 药外敷散四味药治好俺老伴的风湿滑膜炎能解决、大黄米加芥末!五代祖传骨科秘方颈椎病奇效良方颈肩腰腿痛、秘方很管用!仁炟法师推荐的治风湿秘方消肿止痛偏方:黄豆醋糊三两韭菜籽治好肩周炎着名骨科专家林如高给 我师的秘方伤筋外洗验方——非常好用仙方接骨散 止痛消炎排脓生肌--神效膏核桃泡酒治劳伤腰痛有效仙 方接骨灵膏:骨结核、蛤蟆烟叶来愈合!类风湿变形、狗骨头祛病!羊头骨泡酒、颈椎病摆手!脚顶硬物治腿抽筋三种果核治糖尿病吊单杠、睡硬板可以治腰突三种药片治好俺的痛风风湿疼痛外用方!落枕不能动、鞋底来搞定!腰椎间盘、就怕土元!肩周炎、治好并不难!.骨质增生、一 方轻松!.仙人掌治足跟痛.外敷治疗脚跟痛!.急性腰扭伤临床验方!.老苍子治风湿效果真不错.治疗骨髓炎的专利祖传秘方.腰间 盘突出偏方.味药治好股骨头坏死.鸡蛋泡醋喝能治肩周炎.种材料 治好骨刺.蝎子泡酒可治风湿病.颈椎病不用怕,啤酒瓶对付它!. 老父亲还有一个治疗骨伤的祖传方.吃了天偏方腰疼病好了.小偏 方治好俺媳妇风湿病.“火疗,治好俺的风寒腿”.个土鳖治好足跟痛.汉三七泡水可治骨股头坏死.个月治好腰突病.腰突无需手术、

一方解除痛苦!.关节炎、骨刺偏方.骨质增生,本人献方.药物鞋 垫治疗脚跟疼!.崴脚消肿偏方.跌打丸配白酒可治腱鞘炎.治疗手 指僵硬肿胀泡手特效偏方.薛氏祖传秘方(手掌痛).羊草配红花可以治崴脚.四种材料一周治好肩周炎.椎间盘突出的外用绝妙方.治 腿抽筋见效最快的中医妙方.眩晕汤治疗颈椎病眩晕.奇!“苍耳草”治好几十年的风湿病!.颈椎骨质增生,老壮医特献方!.皂角刺泡酒、颈椎病逃走!.跌打奇方(分钟止痛,分钟消肿).三代家传麻痛灵治风湿疼痛麻木百发百中.风湿腰疼久不愈小方也可顽疾去.治 跌打损伤淤肿偏方.两个偏方俩月治好痛风.自制小偏方治好类风湿.白酒点燃、治疗腱鞘炎!.花椒食盐泡酒治肩周炎.按摩穴位治 落枕.花椒泡酒赶走肩周炎.寥刁竹煮瘦肉巧治风湿痛.白酒泡指甲 花治扭伤.点燃高度酒治损伤.艾叶水可治类风湿.白醋透骨草可治 膝关节疼痛.早起含姜预防感冒.艾条大蒜熏消指关节肿.云南白 药消褥疮[精].芝麻核桃酒赶跑腰疼.我用老陈醋治好了足跟痛.得 了肩周炎不妨刮刮痧.芥末油治手脚麻木.特制米酒喝走坐骨神经痛.“特制姜水”赶跑脚跟疼.陈醋泡走脚跟疼.药物+饮食治疗痛风.治疗腿脚疼痛有妙招.腰背酸痛试试醋蛋.仨法并用治好骨质 增生.粗盐加热赶走腿疼.热敷食疗除疼痛.醋浇热砖“熏跑”骨刺.中药水熏跑骨刺.颈椎不舒服,做个“豆枕头”.脚后跟疼?做 个小药垫.空瓶防治腰间盘突出.我坚持俯睡治好了颈椎病.要治好 类风湿病,把山蚁粉来服用.祖传秘方:痛风性关节炎神方知柏地 黄汤.祖传秘方:乙醇性股骨头坏死验方益气化瘀汤.自制奇效发热

骨伤科常用方剂120首课件

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1 十灰散《十药全书》 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等分(各9g)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吐血、咯血、嗽血、衄血。 用法:上药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汁或萝卜汁磨京墨半碗,调服五钱(15g),食后服下。 2 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方》。 组成:大黄4两,川芒消2两,甘草2两,陈皮2两,红花2两, 当归2两,苏木2两,木通2两,枳壳4两,厚朴少许。 功效:通下瘀血。 主治:男子伤重,瘀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半,煎至1沸,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待通下瘀血后,方可服损药。 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组成:金银花15克野菊花6克蒲公英6克紫花地丁6克紫背天葵子6克 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用法:水一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被盖出汗为度。 4四生丸《妇人大全良方》 组成:生荷叶9g 生艾叶9g 生柏叶12g 生地黄15g 各等分。 主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舌红或绛,脉弦数。 功用:凉血止血。 用法:上研,丸如鸡子大,每服一丸(12g),水煎服。 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 组成:乌药缩砂木香延胡索1各一两(各10g)香附1炒,去毛二两(10g)甘草一两半(5g) 功用: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主治:痛经。月经前或月经初行时,少腹胀痛,胀甚于痛,或连胸胁乳房胀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用法:细挫,每服七钱(209),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 6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 组成:白芷3克贝母6克防风6克赤芍药6克当归尾6克甘草节6克皂角刺炒,6克穿山甲炙6克天花粉6克乳香6克没药6克金银花9克陈皮9克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灼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本方常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深部脓肿等属阳证、实证者。 用法: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卷上 组成: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用法:水煎服。 8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30克当归6克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本方可用于妇人经期、产后发热等属血虚阳浮者,以及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属血虚气弱者。) 用法: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时温服。

中医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120首

中医骨伤科常用120首方剂 1、十灰散(《十药神书》) 【歌诀】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二蓟栀黄各炒黑,上部出血势能摧。【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草、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功效】凉血止血。 2、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歌诀】仙授理伤大成汤,木通枳朴归硝黄;苏木红花陈皮草,攻下逐瘀二便畅. 【组成】大黄、芒硝、当归、木通、枳壳、厚朴、苏木、川红花、陈皮、甘草【功效】攻下逐瘀。治跌仆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者,或腰椎损伤后伴发肠麻痹,腹胀。 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花花公子拜天地) 【歌诀】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 【功效】清热解毒。治骨关节感染初期. 4。四生丸(《妇人良方》) 白僵蚕(炒去丝)地龙(去土)白附子(生)五灵脂草乌(去皮、尖)各等分 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 乌药(10g)缩砂(10g)木香(10g)延胡索(10g)香附(10g)甘草(5g) 6.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 【歌诀】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组成】金银花、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皂角刺、穿山甲、防风、白芷、贝母、天花粉、甘草、白酒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歌诀】血府桃红四物汤,牛膝桔梗四逆散。 【组成】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生地、当归、枳壳、柴胡、桔梗、甘草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胸中血瘀证。 8.当归补血汤(金·《内外伤辨惑论》) 【歌诀】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补气生血代表剂,血虚发热此方宜. 【组成】黄芪、当归 【功效】补气生血。血虚阳浮发热证

骨伤科常用方剂

骨伤科常用方剂 骨伤科常用方剂 一、骨折及软组织损伤早期常用方剂: 1.七厘散(XXX厘散《良方集腋》) 该方剂由血竭30、麝香0.36、冰片0.36、乳香4.5、没药4.5、红花4.5、朱砂0.36、儿茶7.2组成。具有活血逐瘀、定 痛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淤滞作痛、割伤出血等。 用法:共研细末,米酒调服,每服0.2g,日服1-2次,或 调敷患处。 2.大成汤(《仙授理筋续断秘方》) 该方剂由大黄20、芒硝10(冲服)、当归10、木通10、枳壳20、厚朴10、苏木10、川红花10、陈皮10、甘草10组

成。具有攻下逐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者,或腰椎损伤后伴发肠麻痹腹胀者。 用法:水煎服。药后得下即停。 3.双柏散膏(《中医伤科学讲义》) 该方剂由侧柏叶2份、黄柏1份、大黄2份、薄荷1份、 泽兰1份组成。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早期、疮疡初起、局部红肿热痛、或局部包块形成而无溃疡者。 用法:共研细末作散剂备用,用时以水、蜜糖煮调成厚糊状外敷患处。亦可加入少量米酒调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4.四黄膏(《证治准绳》)

该方剂由黄连1份、黄柏3份、大黄3份、黄芩3份组成。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创伤感染及阳痈局部红肿热痛者。 用法:共研细末,以水、蜜调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5.肢伤一方(《外伤科学》经验方) 该方剂由当归12、赤芍12、桃仁10、红花6、黄柏10、 防风10、木通10、甘草6、生地12、乳香5组成。具有行气 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四肢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初期的瘀肿疼痛。 用法:水煎服。 6.复元活血汤(《医学发现》)

中医骨伤科常用方剂汇总

初期: 活血化瘀: 1肢伤一方: 【组成】:当归、芍药、桃仁、红花、黄柏、防风、川木通、生地、甘草 【功效及适应症】:行气活血,祛痰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四肢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初起者 【歌诀】肢伤一方当芍桃红柏防通生地草加入乳香活气血用于初期跌打好 2桃红四物汤: 【组成】:当归9g 川芎6g 白芍9g 生地黄12g 桃仁10 g、红花6 g 【功效及适应症】:活血化淤,用于骨折脱位损伤初期之瘀血未消者。 【歌诀】:四物汤中桃红入,活血行血又逐瘀。 3大成汤、 【组成】:木通、枳壳、厚朴、当归、芒硝、大黄、苏木、红花、陈皮、甘草 【功效及适应症】:攻下遂瘀,治跌打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腹胀等症。。 【歌诀】仙授理伤大成汤木通枳朴归硝黄苏木红花陈皮草攻下逐瘀二便畅 4复元活血汤、 【组成】:柴胡15g 、瓜蒌根9g 、当归9 g 、红花6 g 、甘草6 g 、穿山甲6 g 、大黄30 g 、桃仁15 g 【功效及适应症】:活血祛瘀,疏肝通络。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胁肋瘀肿,痛不可忍。 【歌诀】复元活血主桃红花粉柴胡黄草充益以当归炮山甲损伤瘀血酒煎攻 5鸡鸣散: 【组成】:归尾桃仁大黄 【功效及适应症】:攻下逐瘀。治骨折损伤初期淤血停滞,疼痛难忍,并见大便秘结者。 【歌诀】鸡鸣散中用大黄,归尾桃仁酒煎汤,胸腹挫伤痛难忍,攻下逐瘀是良方。 6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12g 厚朴15g 枳实12g 芒硝9g 【功效及适应症】:活血化瘀,行气导滞。治疗脊柱骨折后腹胀痛、便秘,陈伤血瘀、创伤腹膜血肿,脑震荡。 【歌诀】: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 7柴胡疏肝散 【组成】:柴胡芍药枳壳甘草川芎香附 【功效及适应症】:疏肝理气止痛,治胸胁损伤。 【歌诀】: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8膈下逐瘀汤、 【组成】:五灵脂6 g 、当归9 g 、川芎6 g 、桃仁9 g 、丹皮6 g 、赤芍6 g 、乌药6 g 、延胡索3 g 、甘草9 g 、香附4.5 g 、红花9 g 、枳壳4.5 g 【功效及适应症】: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瘀血阻滞膈下证。膈下瘀血蓄积;或腹中胁下有痞块;或肚腹疼痛,痛处不移;或卧则腹坠似有物者。 【歌诀】: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玄胡甘红花归芎灵脂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骨伤科方歌

凤庆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方剂 1.十灰散《十药神书》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茜茅荷丹榈随 二蓟栀黄皆妙黑,凉降止血此方推 2.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大成活血便立通,硝黄枳壳厚归红 木通苏木陈皮草,煎服不行加蜜冲 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紫地丁 蒲公英与天葵子,痈仓疥肿亦堪灵 4.四生丸〔《妇人良方》〕 四生三叶在其间,艾柏鲜荷生地餐 热迫血行成吐衄,血随火降一时还 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 加味乌药元胡索,香砂香附甘草剉 每服一钱姜三片,脐腹疼痛成效卓. 6.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 贝母花粉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

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8.当归补血汤〔金·《内外伤辨惑论》〕当归补血东垣笺,黄芪一两归二钱 血虚发热口烦渴,脉大而虚宜此煎 9.鸡鸣散〔清·《伤科补要》〕 鸡鸣归尾桃大黄 10.金铃子散〔《圣惠方》〕 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 疏肝泄热行气血,心腹胸肋痛经匡 11.抵当汤〔《伤寒论》〕 抵当汤中用大黄,虻虫桃蛭力最强 少腹硬满小便利,攻瘀逐热治发狂 12.活血止痛汤〔《伤科大成》〕 活血止痛乳没鳖,归穹芍红陈三七 紫荆苏木落得打,水酒煎服痛能医13.独参汤〔《景岳全书》〕

14.顺气活血汤〔《伤科大成》〕 顺气活血桃砂仁,枳朴木香苏木邻 苏梗归芍红香附,损伤气滞非七情 15.复元通气散〔《正体类要》〕 复元通气木茴香,山甲青陈贝母良 白芷漏芦甘草共,瘀消气畅不为殃 16.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复元活血用柴胡,花粉当归山甲珠 桃仁红花大黄配,跌打损伤正宜服. 17.柴胡舒肝散〔《景岳全书》〕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18.桃仁承气汤〔《瘟疫论》〕 桃仁承气硝黄甘,活血祛瘀通便良。 19.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 四物汤加桃仁、红花 20.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 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斑黄均可为

简稿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

简稿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 1.十灰散(十药神书)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二蓟栀黄各炒黑,凉降止血此 方推。 2.大成汤(仙受理伤续断秘方)大成活血便利通,硝黄枳壳厚归红;木通苏木陈皮草,煎 服不行加蜜冲。 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五味消毒菊双花,天葵公英紫地丁;共煎加酒温服下,损伤解 毒功最行。 4.四生丸(妇人良方)四生丸中三般叶,侧柏艾叶荷叶兼;生地合用为丸服,血热吐衄效 可验。 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加味乌药元胡索,香砂香附甘草剉,每付需加姜三片,脐腹胀 痛功效卓。 6.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另-外科发挥)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 粉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一切痈毒能溃散,溃后忌服勿用差。 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赤芍药,柴枳芎桔牛膝同,血化下 行不作痨。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少妇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身痛逐瘀膝地龙,香附羌秦草归芎,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桃没红。 8.当归补血汤(金.内外伤辨惑论)当归补血东垣笺,黄芪一两归二钱,血虚发热口烦渴, 脉大而虚宜此煎。 9.鸡鸣散(清.伤科补要)鸡鸣散中桃仁攻,归尾大黄三味同,推陈出新下瘀血,胸腹瘀结 服之通。 10.金铃子散(圣惠方)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疏肝泄热行气血,心腹胸胁痛 经匡。 11.抵挡汤(伤寒论)抵挡汤用桃仁黄,水蛭虻虫共合方,蓄血胞宫少腹痛,破坚非此莫相 当。 12.活血止痛汤(伤科大成)活血止痛乳没鳖,归芎赤红陈三七,紫荆苏木落得打,水酒煎 服痛能医。 13.独参汤(景岳全书)独参功擅得嘉名,血脱脉薇可返生,一味人参浓取汁,应知专用力 方宏。 14.顺气活血汤(伤科大成)顺气活血桃砂仁,枳朴苏木木香邻,苏梗归芍红香附,损伤气 滞非七情。 15.复元通气散(正体类要)复元通气木茴香,山甲青陈贝母襄,白芷漏芦甘草共,瘀消气 畅不为殃。 16.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复原活血用柴胡,花粉当归山甲同,桃仁红花大黄草,损伤瘀 血酒煎服。 17.柴胡舒肝散(景岳全书)柴胡舒肝草香附,枳壳陈皮芎芍辅,胸胁疼痛寒热作,损伤气 滞总能疏。 18.桃仁承气汤(瘟疫论)桃仁承气牡丹皮,黄硝当归芍药齐,攻逐瘀血治腹满,下焦蓄血 用之宜。 19.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桃红四物归地芎,加入白芍水煎用,活血祛瘀功效佳,主治伤 后瘀血痛。 20.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

骨伤科120首方剂趣味记忆

骨伤科120首方剂趣味记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了骨伤科120首方剂,骨伤科医生都应该掌握,而且三甲医院检查时要访谈这项内容。大家在临床工作很忙,很难有余暇专门背诵这些方子。我也同感,于是编了《骨伤科方剂120首趣味记忆》,不知是否符合其他医生的记忆习惯,希望有助于哪怕一部分人的记忆,我也满足了。其中,有效方剂歌诀,可能有些低俗,但是方便记忆,请予理解和指正。此后,我将陆续发出,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120首方剂(2017版) 目录 一、解表剂 l 荆防败毒散(《医宗金鉴》) 1、解表清里 l 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二、清热剂 1、清气分热 l 白虎汤(《伤寒论》) l 白虎桂枝汤(《金匮要略》) 2、清营凉血 l 清营汤(《温病条辨》) l 犀角地黄汤(《千金方》) 3、清脏腑热 l 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4、清虚热 l 清骨散(《证治准绳》) 5、清热利湿 l 五神汤(《洞天奥旨》) 6、清热解毒 l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l 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 l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l 普济消毒饮(《东垣十书》) l 归灵内托散(《医宗金鉴》)治疗梅毒l 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 l 神功内托散(《外科正宗》) l 透脓散(《外科正宗》) l 清热地黄汤(《幼科直言》) l 搜风解毒汤(《医宗金鉴》) l 甘露消毒丹(《温病条辨》) 三、理气止痛 l 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 l 金铃子散(《圣惠方》) l 顺气活血汤(《伤科大成》) l 复元通气散(《正体类要》) l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l 柴胡舒肝散(《景岳全书》) l 八仙逍遥散(《医宗金鉴》) 四、理血剂 1、止血剂 l 十灰散《十药神书》 l 四生丸(《妇人良方》) 2、攻下逐瘀剂 l 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l 鸡鸣散(清·《伤科补要》) l 抵当汤(《伤寒论》) l 桃仁承气汤(《瘟疫论》) l 大黄蛰虫丸(《金匮要略》) 3、活血化瘀 l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方剂学必背方剂120首

方剂学必背方剂120首 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关乎中药的配伍和应用,是临床应用中医药的必备知识。而方剂,作为中药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每一位中医医师必须熟悉、重视的内容。 以下是120首必背方剂,按类划分,供读者参考。 一、发表热类 1.麻黄汤 2.麻杏石甘汤 3.石膏汤 4.麻黄加术汤 5.麻黄附子细辛汤 6.桂枝汤 7.桂枝加芍药汤 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9.牛膝汤 10.防风通圣汤 11.麻杏泻心汤 12.麻仁丸 二、解表发汗类 13.大青龙汤 14.小青龙汤 15.神农饮 16.葛根汤 17.麻黄杏子细辛汤 18.麻黄汤加附子 19.麻黄杏子芍药甘草汤

20.麻黄清醒饮 21.麻杏石膏汤 22.桂枝汤加芍药甘草汤 23.通脉四逆汤 24.桂枝麻黄各半汤 25.辛夷汤 26.银翘散 27.感冒灵颗粒 三、清热解毒类 28.白虎汤 29.小柴胡汤 30.清热解毒口服液 31.大黄清毒汤

32.银黄颗粒 33.连翘败毒散 四、透疹类 34.小柴胡汤加黄芩 35.生秦藤汤 36.麻黄法笔汤 37.茵陈蒿汤 38.妇女九汤 39.玄武汤 40.麻杏石甘汤 41.清宫颗粒 42.银翘片

五、滋补养生类 43.四物汤 44.六味地黄丸 45.人参鹿茸鞭片 46.三仙饮子 47.归脾汤 48.养血汤 49.七星茶 50.补中益气汤 51.人参汤 52.五味调和散 53.当归补血汤 54.龟鹿补肾丸

55.八珍汤 56.女贞子茶 57.胶贝母糖水 58.鱼腥草饮 六、消食导滞类 59.保和丸 60.二陈汤 61.四君子汤 62.香砂六君子丸 63.理中丸 64.生姜丸 65.活络丸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120首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120首 1.十灰散〔?十药神书?〕-凉血止血-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等分[各9g] 2.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活血祛瘀,通利二便-大黄川芒消甘草陈皮红花当归苏木本通各枳壳厚朴〔少许〕 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清热解毒,消散疔疮-金银花〔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15克 4.四生丸〔?妇人良方?〕-凉血止血- 生荷叶[9g] 生艾叶[9g] 生柏叶[12g] 生地黄[15g] 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行气活血,调经止痛-香附乌药延胡索缩砂仁木香生姜(各10g)甘草 (5g) 6.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白芷〔3克〕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没药各6克金银花陈皮各9克 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各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 8.当归补血汤〔金·?内外伤辨惑论?〕-补气生血-黄芪〔30克〕当归〔6克〕9.鸡鸣散〔清·?伤科补要?〕-攻下逐瘀- 归尾桃仁大黄 10.金铃子散〔?圣惠方?〕-疏肝泄热,活血止痛-金铃子[川楝子] 玄胡索11.抵当汤〔?伤寒论?〕-破瘀血,消癥瘕- 水蛭虻虫桃仁大黄蜜糖适量12.活血止痛汤〔?伤科大成?〕 -活血止痛-当归苏木末落得打(又名积雪草) 川芎红花乳香没药三七炒赤芍药陈皮紫荆藤地鳖虫 13.独参汤〔?景岳全书?〕-补气、摄气、固脱-人参30克 14.顺气活血汤〔?伤科大成?〕-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苏梗厚朴枳壳砂仁归尾红花木香炒赤芍桃仁苏木末香附

120首常用方剂

骨伤科常用方剂120首 2.大成汤〔《仙授理筋续断秘方》〕〖组成〗大黄20芒硝10〔冲服〕当归10木通10枳壳20厚朴10苏木10川红花10陈皮10甘草10〖功用〗攻下逐瘀,治跌打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者,或腰椎损伤后伴发肠麻痹腹胀者. 7.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9. 鸡鸣散《伤科补药》 〖组成〗槟榔7枚陈皮木瓜各30克吴茱萸6克桔梗15克生姜<和皮>15克紫苏茎叶9克〖功用〗行气降浊,化湿通络. 10.金铃子散《圣惠方》 〖组成〗金铃子玄胡索各各9g 〖功用〗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组成〗当归12 川芎6 乳香6 苏木5 红花5 没药6 蛭虫3 三七3 赤勺9 陈12.活血止汤痛〔《伤科大成》 皮5 落得打6 紫荆藤9〖功用〗活血止痛.治跌打损伤肿痛. 14、顺气活血汤《伤科大成》〖组成〗苏梗厚朴枳壳砂仁归尾红花木香赤芍桃仁苏木香附〖功用〗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用于胸腹挫伤,气滞胀满作痛.15. 复元通气散《正体类要》 〖组成〗青皮陈皮各120克甘草90克<生熟各半> 穿山甲<炮> 栝楼根各60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 〖功用〗诸气涩闭,耳聋,腹痈,便痈,疮疽无头.16.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现》〖组成〗柴胡15 天花粉15 归尾15 红花6 穿山甲10 酒大黄30 酒浸桃仁12〖功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血停积于胁下,肿痛不可忍者. 17.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组成〗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芍药、香附4.5克,甘草〔炙〕1.5克,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19.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 〖组成〗熟地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桃仁9克红花6克 〖功用〗养血活血. 21.清营汤《温病条辨》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30克〕生地黄〔15克〕元参〔9克〕竹叶心〔3克〕麦冬〔9克〕丹参〔6克〕黄连〔5克〕银花〔9克〕连翘〔6克〕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24、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当归9 川芎6 赤芍9 桃仁9 红花6 枳壳5 丹皮9 香附9 延胡索12 乌药9 五灵脂9 甘草5〖功用〗活血化瘀.治腹部损伤,蓄瘀疼痛. 32.补筋丸《医宗金鉴》 〖组成〗五加皮蛇床子沉香丁香川牛膝白云苓白莲蕊肉苁蓉菟丝子当归<酒洗>熟地黄牡丹皮宣木瓜各30克怀山药24克人参广木香各9克 〖功用〗补肾壮筋,益气养血,活络止痛. 35.舒筋活血汤《伤科补要》〖组成〗羌活6 防风9 荆芥6 独活9 当归12 续断12 青皮5 牛膝9 五加皮9 杜仲9 红花6 枳壳6〖功用〗舒筋活络.治软组织损伤与骨折脱位后期筋肉挛缩者.

骨伤科常用方剂

骨伤科常用方剂 一、骨折及软组织损伤早期常用方剂: 1、七厘散(伤科七厘散《良方集腋》) [组成] 血竭30 麝香0、36 冰片0、36 乳香4、5 没药4、5 红花4、5 朱砂0、36 儿茶7、2 [功效与适应证]活血逐瘀,定痛止血。治跌打损伤,淤滞作痛,割伤出血。 [用法] 共研细末,米酒调服,每服0、2g,日服1-2次,或调敷患处。2、大成汤(《仙授理筋续断秘方》) [组成] 大黄20 芒硝10(冲服) 当归10 木通10 枳壳20 厚朴10 苏木10 川红花10 陈皮10 甘草10 [功效与适应证]攻下逐瘀治,跌打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者,或腰椎损伤后伴发肠麻痹腹胀者。 [用法] 水煎服。药后得下即停。 3、双柏散膏(《中医伤科学讲义》) [组成] 侧柏叶2份黄柏1份大黄2份薄荷1份泽兰1份 [功效与适应证] 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早期,疮疡初起,局部红肿热痛,或局部包块形成而无溃疡者 [用法] 共研细末作散剂备用,用时以水,蜜糖煮调成厚糊状外敷患处。亦可加入少量米酒调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4、四黄膏(《证治准绳》) [组成] 黄连1份黄柏3份大黄3份黄芩3份 [功效与适应证] 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治创伤感染及阳痈局部红肿热痛者。 [用法] 共研细末,以水,蜜调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5、肢伤一方(《外伤科学》经验方) [组成] 当归12 赤芍12 桃仁10 红花6 黄柏10 防风10 木通10 甘草6 生地12 乳香5 [功效与适应证] 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用于四肢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初期。 [用法] 水煎服。 6、复元活血汤(《医学发现》) [组成] 柴胡15 天花粉15 归尾15 红花6 穿山甲10 酒大黄30 酒浸桃仁12 [功效与适应证]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血停积于胁下,肿痛不可忍者。 [用法] 水煎,分2次服,如服完第一次后,泻下大便,得利痛减,则停服,如6小时后,仍无泻下者,则服第二次,以利为度。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120首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120首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120首 1.十灰散(《十药神书》)-凉血止血-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等分[各9g] 2.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活血祛瘀,通利二便-大黄川芒消甘草陈皮红花当归苏木本通各枳壳厚朴(少许) 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清热解毒,消散疔疮-金银花(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15克 4.四生丸(《妇人良方》)-凉血止血-生荷叶[9g]生艾叶[9g]生柏叶[12g]生地黄[158] 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行气活血,调经止痛-香附乌药延胡索缩砂仁木香生姜(各10g)甘草(5g) 6.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白芷(3 克)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没药各6克金银花陈皮各9克 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各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 8.当归补血汤(金•《内外伤辨惑论》)-补气生血-黄芪(30克)当归(6 克)

9.鸡鸣散(清•《伤科补要》)-攻下逐瘀-归尾桃仁大黄 10.金铃子散(《圣惠方》)-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金铃子[川楝子]玄胡索11.抵当汤(《伤寒论》)-破瘀血,消瘠瘕-水蛭虻虫桃仁大黄蜜糖适量12.活血止痛汤(《伤科大成》)-活血止痛-当归苏木末落得打(又名积雪草)川芎红花乳香没药三七炒赤芍药陈皮紫荆藤地鳖虫 13.独参汤(《景岳全书》)-补气、摄气、固脱-人参30克 14.顺气活血汤(《伤科大成》)-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苏梗厚朴枳壳砂仁归尾红花木香炒赤芍桃仁苏木末香附 15.复元通气散(《正体类要》)-消肿疗伤,行气止痛-木香、茴香、青皮、川山甲(炙酥)、陈皮、白芷、甘草、漏芦、贝母(去心,姜制)各等分 16.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柴胡12 天花粉12 当归10 红花8生甘草5炮山甲10 大黄18 (酒浸)桃仁12 (酒浸) 17.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炙 18.桃仁承气汤(《瘟疫论》)-主治蓄血腹痛夜甚者-大黄芒消桃仁当归芍药丹皮 19.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养血活血-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20.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泻火解毒-黄连(9克)黄芩(6 克)黄柏(6克)栀子(9克) 21.清营汤(《温病条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犀角[水牛角代(30克)]生地黄玄参麦冬丹参竹叶心黄连银花连翘 22.普济消毒饮(《东垣十书》)-清热解毒,疏风散邪-黄芩黄连陈皮甘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 23.犀角地黄汤(《千金方》)-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犀角[水牛角代](30 克)生地黄芍药牡丹皮 24.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灵脂玄胡索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皮赤芍乌药甘草香附枳壳

骨伤科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骨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骨伤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突出中医药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骨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骨伤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骨伤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骨伤科是以中医药学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体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和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临床学科,是承担骨伤科疾病诊疗服务的场所。应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骨伤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骨伤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骨伤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和规模、科室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骨伤科临床诊疗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中医医院骨伤科应开设独立的骨伤科门诊,并具备处理常见骨伤科急诊的能力,有条件的可以开设骨伤科急诊、病房,病房开设两个病区及以上者,可以根据专科病种优势进行二级分科(如创伤、脊柱、关

节、筋伤等二级专科)。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设有无障碍通道与辅助检查部门、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相连接,方便轮椅、平车出入,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第八条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急诊应当设置候诊区、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设置单独的手法治疗室、骨折整复室并配备必要的器材、设备。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中医医院骨伤科病房应设置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病室、抢救室、治疗室、处置室,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设置单独的手法治疗室、康复治疗室;支持区包括医生办公室、护士站、值班室、生活辅助用房、污物处理区域。 第九条中医医院骨伤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骨伤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 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小夹板外固定器材、推拿 手法床(椅)、艾灸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 电磁波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激光治疗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的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小针刀设备、熏 蒸(洗)设备、超声雾化熏洗仪、三维多功能牵引装置、脊柱牵引床、 椎间盘复位机、远红外按摩治疗床、骨质疏松治疗仪、骨科康复设备等 仪器设备。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骨伤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根据科室情况,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骨伤科诊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常见病、多发病及重点优势病种的诊疗规范,建立骨折整复、外固定、手法、手术、牵引、功能康复等骨伤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相关管理制度。

中医常用方剂100首

中医常用方剂100首. 组成】人参(15g)黄芪(30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6g)当 归(12g)川芎(9g)桂枝(6g)生姜(3片) 功用】益气养血,调和营卫。 主治】气血两虚证。病人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健忘,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脉细弱。 人参养荣汤,补气养血调营卫。黄芪白术同参归,川芎茯苓甘草齐。桂枝生姜调经脉,服之调和身体好。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各等分。 功用】解表和解,调和营卫。 主治】治伤寒太阳证不解,或解后不觉轻松,或本无表证而柴胡证明显者。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口苦咽干,呕吐泄泻,胁下痞满,心烦易怒,舌苔薄白,脉弦。 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加,人参甘草干姜夹,太阳表证不解时,和营调卫此方佳。 组成】连翘朴硝各一两(30g),甘草二两(60g),生姜三两(90g) 功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主治】霍乱初起,恶心呕吐,腹泻清稀,口渴欲饮,咽干,舌红少苔,脉数。 XXX连XXX清热毒,XXX配连翘,霍乱初起咳止泻, 宜早服用效果好。 20、五苓散《金匮要略》 组成】白术四两(12g),茯苓四两(12g),炙甘草二两(6g),泽泻四两(12g),白 皮四两(12g) 功用】渗湿利水,健脾消食。 主治】脾胃湿滞证。腹胀,水肿,四肢不温,泄泻,食少便溏,舌苔白腻,脉弱。 五苓散白术泽泻配,白皮茯苓炙甘草,湿滞脾虚水肿胀,消食利水效果好。 黄连3克(姜汁炒)、川厚朴6克、石菖蒲3克、法半夏3克、淡豆豉9克、山栀子9克、芦根60克组成的连朴饮,具 有清热利湿,调和脾胃的功效。适用于乙肝湿热并重,郁阻于中焦,脾胃不运的证候。症状包括胸闷脘痞、恶心欲呕、纳呆、厌油腻食物、口渴不欲多饮、大便稀溏、腹部胀满、小便短少黄赤、或有身目发黄,其色鲜明,发热而汗出不解,舌红,舌苔黄滑腻,脉滑数。

【家传骨伤科秘方60首】精

【家传骨伤科秘方60首】精 第一章骨伤科临床诊治 中医认为,人体体内的病变,可以从体表反应出来。通过观察病人舌头、眼睛、指甲色质的特殊变化,可以测知内伤的性质、时间等,这是武林治伤经验绝技。 一、眼球瘀斑 在眼球白睛上有青紫红筋浮现,红筋末梢有瘀血斑,俗称“报伤点”一般瘀斑,在左眼提示,在左侧驱体瘀斑在右眼表示在右侧驱体。“报伤点”在瞳孔水平线下,伤在背、腰、下肢,瘀班出现在两眼内侧伤多在胸骨旁,外侧为腋下部分。瘀斑色淡如云彩或暗灰小散而不聚及伤在气分。 色黑而沉着凝结如小芝麻者系伤在血分。若黑色点周围色灰如云彩,侧为气血伤。红筋、明显流血,弯曲如螺旋壮者表示尚有痛证壮存在。但是瘀斑必须在血管末端。才有诊断价值,若瘀斑血离开血管未端,而在其附近或中部皆无诊断价值。 二、指甲班块 在指甲上呈现暗红色或青紫色、黑色、黄色成成块状或点状、条状、片状,按而不散的班快,俗称“报伤脂证”,检查时取患者男左女右手,五指伸值靠拢。掌背朝上,医者以左手轻握患者掌部,并将其手指血液向指端推送,然后以梅指按紧,使血液不致回流。再以右手拇指对准患者指甲前缘,一按一松,顺序检查各指是否存在“报伤脂证”,指征出现在拇指,伤在头部,指征伤在食指侧伤在锁骨以下。膈肌以上。指征在中指,伤在膈肌以下,脐以上,指征在无名指,伤在脐以下,耻骨联合以上。指征在小指,伤在耻骨联合以下部位。指征色暗红时间较短,伤势轻,多在气分。青紫时间长,带黑色,伤势重。病多在血份。黄色伤势最重。多血气两伤。块状多为跌打扭伤。点状多为旱烟简头等形态物所伤。条形乃木棍形态物致伤。或用力过甚引起的裂伤。片状多属在伤或面积大的东西所伤。 三、舌体花班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