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性实验报告-食用植物油品质检验

综合性实验报告-食用植物油品质检验

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食用植物油品质检验

指导教师及职称:xxx

姓名xxx 学号xxx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班级2班开课学期至学年学期

上课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浅谈食用油的质量安全与检测方法

浅谈食用油的质量安全与检测方法 摘要: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质量安全尤为重要。而这几年,地沟油等劣质油品的出现,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以本人在实际工作中所涉及的食用油的检测经验为基础,首先阐述了影响食用油质量安全的因素,分析了针对劣质油品的检测方法,以此希望为同行业人员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食用油;质量安全;检测方法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消耗的食品都会存在一定量的风险。从严格的意义上讲,零风险的食物并不存在,风险总伴随着食品进入人们的身体。 最近几年,食用油掺假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话题,也是油脂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有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更多利润,以次充好,使有毒的地沟油重新回到了餐桌上。而地沟油中的酸价、毒素严重超标,过氧化值高于0.4%,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0.15%标准,长期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威胁,使细胞功能衰竭,诱发多种疾病。因此,完善食品油质量的测定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影响食用油质量安全的因素 影响食用油的安全与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是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在油料作物的种植、收割及制作的过程中,其本身自带的天然毒素构成的风险因子,例如菜籽油中含有的芥酸,棉籽油中含有的环丙烷酸等,都是食用油所面临的安全问题;转基因食用油,如转基因大豆油所存在的未知安全问题;在食用油中过量添加抗氧化剂,在煎炸过程中,使用硅酮等带来的安全问题;在食用油中非法添加非食用香精、色素以及工业用油等违禁添加物带来的安全问题;在储藏食用油过程中,出现氧化、变质、酸败等情况,导致酸价或过氧化值的升高带来的安全问题。 二、食用油的鉴别及检测方法 目前,食用油成分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水分含量测定法、酸价测定法、胆固醇含量测定法、近红外光谱法、电导率与极性物质测定法、重金属含量测定法等。 1 水分含量测定法 通常地沟油的水分含量高于1%,食用油水分含量则少于0.2%,因此,根据水分含量的不同,可以对食用油中是否含有地沟油进行鉴别。但是,水分含量不能作为深度油炸油的鉴别指标。 2 酸价测定法

食用油品质检测方法综述

食用油品质检测方法综述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食用油品质的质检方法和技术,通过相应的食用油品质检测方法,可以更好地分析植物油中是否含地沟油,利用油脂的脂肪酸指纹谱图,可以有效提升检测的质量以及检测效率。 关键词:食用油;品质检测;方法;分析 1食用油品质检测概述 为了确保食用油品质检测的有效性,保持其良好的检测状况,则需要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具体包括以下两点。(1)注重对检测技术的合理选择及使用,落实好针对性强的检测工作,可使食用油品质检测效果更加显著,实现其利用价值最大化。(2)在食用油品质检测工作过程中,应重视良好工作理念的渗透及运用,并对影响检测效果的因素加以思考,从而为食用油品质检测水平的不断提升打好基础。 2脂肪酸的检测 2.1建立专门的脂肪酸指纹库 通常来说,主要的食用油是植物油脂,分别是粟米油、菜籽油和橄榄油等一系列植物油,因为油的原料和加工技术等不一样,植物油脂具有不同的脂肪酸,借助气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可以更好地判定油脂的定量,从而有效建立脂肪酸指纹库。油脂的特定脂肪酸,比如肉豆蔻酸或者十七烷酸的含量与地沟油不一致,所含脂肪酸不饱和度数比地沟油的脂肪酸不饱和度更高,通过建立脂肪酸数据库可以提高检测的针对性和检测速度。 2.2脂肪酸分析的结合 有些学者依照不同植物油脂的脂肪酸和含量不同进行检测,从中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对比,也就是成分分析、神经网络分析和脂肪酸酸含量分析等。但脂肪酸参数法可以更好地分析植物油脂,使用判断方程来分析相应植物油脂也有一定

效果,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比较精确。有些人则使用平均矢量和直接选择方法来 建立关于花生油、葵花籽油以及菜籽油的植物油谱,以更好地开展相关的研究和 对比工作。根据植物油的不同来判断纯油脂,还可以使用直观对比的方法,将顺 式油酸和硬脂酸甲酯参数制作成二维图纸,确定油脂是否真实。 2.3毛细管电泳的方法 毛细管电泳法需要对毛细管进行分割,根据高压直流电场的液相分离原理进 行检测,这种方法比较方便和有效,可以实现有效地分离。但是利用毛细管电泳 的方法仅仅适用于C1~C7的脂肪酸;而CZA可以成功分离C8~C20的脂肪酸。 除此之外,可以在短短20min之内检验出不同的脂肪酸成分。并且根据不同油内 的脂肪酸含量进行实验。该方法可以节省相当多的检测时间,它的重复性比较低;通过对缓冲液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更好地改善基线的稳定性。 2.4色谱法 在选用食用油品质检测技术并对其进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胆固 醇的有效检测,判断植物油中是否含有动物油脂,则需要对色谱法的科学应用进 行深入思考。在此期间,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重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引入 及使用,积极开展食用油品质检测工作,对其中的胆固醇含量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与之相关的吸收峰,从而为掺杂劣质食用油的处理工作高效开展提供参考依据,保障食用油的品质。(2)基于色谱法的食用油胆固醇含量的分析与研究, 也需要提高对气象色谱技术的关注度,完成脂肪酸组成成分的测定工作。但是, 色谱法在应用中灵敏度不高,在食用油品质检测应用中也存在局限性[6]。 2.5电导率法 基于电导率法的食用油品质检测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检测人员在实践 中应充分考虑食用油油脂的自身特性,即其为非导电物质。因此,在加强食用油 品质检测的过程中,可通过对其油脂的提取及利用,积极开展与之相关的水相电 导率检测工作,获取相应的检测成果,从而实现对劣质食用油的高效处理。(2)在对深度精炼劣质食用油方面进行鉴别分析时,电导率法并不适用,主要在于精 炼工艺应用过程会使其发生波动。因此,需要在理解电导率法功能特性及利用价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实验报告

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目录 引言 (1) 1、材料和方法 (2) 1.1、实验仪器 (2) 1.2、试剂及溶液 (2) 1.3、实验方法步骤 (5) 2、理化分析 (9) 2.1、食用油中BHT、BHA的分离鉴定 (9) 2.2、酸价测定 (10) 2.3、碘价测定(韦氏法) (10) 2.4、过氧化值的测定 (11) 2.5、羰基价测定 (11) 3、油中非食用油的鉴别 (11) 4、结果与分析 (13) 5、讨论与思考 (16) 参考文献 (16)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 摘要: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的好坏可通过测定其酸价、碘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等理化特性来判断。分离鉴定食用油中的BHT(叔丁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及测量油脂酸价、碘价、过氧化值、羰基价,来进行对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 BHT(叔丁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用薄层色谱法定性,根据其在薄层板上显色的最低检出量与标准品最低检出量比较而概略定量,对高脂肪食品中的BHT、BHA 能定性检出。酸价(酸值)酸价是评定油脂品质好坏和储存方法是否得当的一个指标。同一种植物油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酸价越高,说明其质量越差越不新鲜。测定碘价可以了解油脂脂肪酸的组成是否正常有无掺杂等。过氧化值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的一种指标,用来衡量油脂的酸败程度,过氧化值超标,油的味道会不好,甚至产生异味,对人体不利影响。检测油脂中是否存在过氧化值,常用滴定法。用羰基价来评价油脂中氧化产物的含量和酸败劣度的程度,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我国已把羰基价列为油脂的一项食品卫生检测项目,常用比色法测定总羰基价。油中非食用油的鉴别,利用薄层层析、皂化反应及简单的呈色反应进行常见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 关键词:BHT BHA 酸价碘价过氧化值滴定法羰基价比色法薄层层析皂化反应呈色反应

植物油检验 标准

植物油检验标准 一、原料检验 1.原料要求 植物油检验的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如《植物油标准》等。原料应具备以下特点: (1)原料植物的种子、果实或根茎应无病虫害、无霉变、无杂质。 (2)采摘的果实或种子应成熟、饱满、无破损。 (3)原料植物不得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和化肥。 2.采购、储存、领用和报废标准 (1)采购:采购的原料植物应来自合法、合规的种植基地或供应商,并确保原料植物的质量符合要求。 (2)储存:储存过程中,应保持原料植物的干燥、通风、防晒等措施,防止其受潮、霉变或被污染。 (3)领用:领用原料植物时,应按照生产计划和实际需要领取,并确保领用的原料植物符合生产要求。 (4)报废:对于不合格或不能使用的原料植物,应及时报废,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感官检验 1.感官检验方法 感官检验是通过观察、嗅闻、品尝等方法对植物油进行检验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观察:观察植物油的色泽、透明度、杂质等情况。正常情况下,植

物油应为澄清透明、无杂质、无悬浮物。 (2)嗅闻:取少量植物油放在手心中,用双手搓热后,用鼻子嗅闻其气味。正常情况下,植物油应具有其本身的香味,无异味、怪味或臭味。 (3)品尝:取少量植物油进行品尝,注意□感、味道和回味。正常情况下,植物油应无苦涩、酸败等异味。 2.感官检验设备材料 感官检验需要的设备材料包括:试管、烧杯、试剂瓶、标签纸等。此外,还需要实验室内的温湿度计和防尘设备等。这些设备材料应保持清洁、干燥、无异味,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 三、质量检验 1.质量检验方法 质量检验是通过化学分析等方法对植物油进行质量评估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酸价:酸价是衡量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指标,它反映了油脂的新鲜度和加工质量。酸价越低,油脂的质量越好。通常采用滴定法进行测定。 (2)过氧化值:过氧化值是衡量油脂中过氧化物含量的指标,它反映了油脂的氧化程度和变质情况。过氧化值越低,油脂的质量越好。通常采用滴定法进行测定。 (3)碘值:碘值是衡量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指标,它反映了油脂的饱和程度和性质。碘值越高,油脂的不饱和程度越高,营养价值越好。通常采用滴定法进行测定。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油料和油品检验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 ——油料和油品的检验 植物油脂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主要膳食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一、油料概述 1、定义:油料:含油率>10%,具有制油价值的植物种子和果肉及粮食加 工副产品(如米糠油、玉米胚芽油)。 几种南方油料(北方不常见) 油菜籽: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之一,其籽粒是制浸油脂原料主要品 种之一。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油料作物总面积的40%以上,产量占全 国油料总产量的30%以上。油菜籽中含有一定量的芥酸、芥子碱、 单宁等化学物质,有一定的毒性,故菜籽饼需去毒后才能作饲料。 胡麻油:是一种油料作物,在全国油料作物中位于油菜、花生、大豆之后居 第4位。胡麻种子含油量一般为38~48%。其突出特点是含有丰富 的不饱和脂肪酸。以甘肃、内蒙古、山西、宁夏、新疆、陕西等省 种植较多。 蓖麻油:是飞机和高速机械的润滑油,是高级表面活性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位重要。 桐油:是我国特产油料树种──油桐种子所榨取的油脂。原产于我国。它是 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桐油的外观易与食用植物油相混淆,极 易误食中毒。 茶籽油:茶籽油又名茶油,山茶油。主要分布在长江、淮河以南,茶油是我 国特有的木本油脂,其脂肪酸组成与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植物油脂橄 榄油相似,有“东方橄榄油”之称,油酸含有量最高。 橄榄油:在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可供食用的高档橄榄油是用初熟 的油橄榄鲜果通过物理冷压榨工艺提取的天然果油汁,是世界上唯一 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 2、油料中含有的主要成分 (1)油脂:是油料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由糖转化而形成的一种复杂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各式脂肪酸。

食用油脂中脂肪酸的综合检测法.doc

附件3 食用油脂中脂肪酸的综合检测法 BJS 201712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食用植物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植物调和油、橄榄油、葵花籽油、芥花油、菜籽油、香油、棕榈油等)是否存在异常的检测及识别。 2方法原理 将样品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法定量测定13种脂肪酸甲酯含量,再根据脂肪酸甲酯含量判定油脂是否存在异常,对异常样品进一步排查确认。 3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试剂 3.1.1正己烷(C6H14):色谱纯。 3.1.2甲醇(CH3OH):色谱纯。 3.1.3无水硫酸钠(Na2SO4):分析纯。 3.1.4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 3.1.5三氟化硼甲醇溶液:50%。 3.2溶液配制 3.2.1含2%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准确称取2 g氢氧化钠(3.1.4)于烧杯中,加入甲醇(3.1.2),超声至氢氧化钠完全溶解,移入1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 3.2.215%的三氟化硼甲醇溶液:取50%三氟化硼甲醇溶液(3.1.5)30 mL,缓慢加入到装有70 mL 甲醇(3.1.2)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3标准物质 3.3.1十一碳酸甘油三酯(C36 H68O6,CAS:13552-80-2)标准品,纯度>98%。 3.3.2十一碳酸甲酯(C12H24O2,CAS:1731-86-8)标准品,纯度>99%。 3.3.337种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溶液标准品,各组分浓度参考附录A。 3.4标准溶液配制 3.4.1十一碳酸甘油三酯内标溶液(1000 mg/L) 称取0.10 g(精确至0.0001 g)十一碳酸甘油三酯,加入50 mL甲醇溶解,移入100 mL容量瓶中,以甲醇定容,制成储备液。储备液于-20 ℃可冷藏保存三个月。使用时以甲醇稀释成50 mg/L 的中间液,现用现配。 3.4.2十一碳酸甲酯内标溶液(1000 mg/L)

大豆油检测报告

GB 1535-2003 大豆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大豆为原料加工的大豆油。 大豆原油的质量指标适用于大豆原油的贸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研究是否可以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5490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 GB/T5524 植物油脂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5525 植物油脂检验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方法 GB/T5526 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 GB/T5527 植物油脂检验折光指数测定法 GB/T5528 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 GB/T5529 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定法 GB/T5530 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 GB/T5531 植物油脂检验加热试验 GB/T5532 植物油脂碘值测定 GB/T5533 植物油脂检验含皂量测定法 GB/T5534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法 GB/T5535 植物油脂检验不皂化物测定法 GB/T5538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 GB/T5539 植物油脂检验油脂定性试验 GB/T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15687 油脂试样制备 GB/T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B/T17376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 GB/T17377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GB/T17756 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附录A 附录B CODEX-STAN 210-1999 指定的植物油法规标准

酸价的测定实验报告

酸价的测定实验报告 酸价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引言 酸价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油脂中所含有的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是评价油 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酸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油脂的新鲜程度、保存状 况以及是否适合食用。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食用油中的酸价,掌握酸价测定的 方法和操作技巧。 二、实验原理 酸价测定一般采用酸碱滴定法,常用的指示剂是酚酞。实验中,将待测食用油 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后,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记录 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从而计算出酸价。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a. 将实验室器皿清洗干净,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准备所需试剂:食用油样品、无水乙醇、酚酞指示剂、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2. 操作步骤 a. 称取约2克食用油样品,加入100毫升容量瓶中。 b. 加入10毫升无水乙醇,摇匀使油溶解。 c. 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变为粉红色。 d.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溶液由粉红色变为稳定的淡红色。记录滴 定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四、数据处理

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可以计算出酸价。假设滴定过程中 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V(毫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为C(mol/L),则酸价的计算公式为: 酸价(mg/g)= V × C × 56.1 / m 其中,56.1为脂肪酸的摩尔质量,m为待测食用油样品的质量(克)。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酸价可以反映食用油的质量。一般来说,酸价越高, 表示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越多,说明油脂质量较差,不适合长时间保存 和食用。相反,酸价较低的食用油质量较好,适合长时间保存和食用。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操作中要注意避免试剂的污染,尽量使用干净的器皿和试剂。 2. 滴定过程中,应该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以免过量滴定导致误差。 3. 实验室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的溅出和皮肤接触。 六、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食用油中的酸价,并根据酸价的高低评估了食 用油的质量。酸价测定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油脂的新 鲜程度和保存状况,为我们选择和使用食用油提供了科学依据。 七、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酸价测定实验方法研究[J]. 化学实验, 20XX, XX(X): XX-XX.

食用油的实验报告

食用油的实验报告 食用油的实验报告 引言: 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它不仅为我们的饭菜增添了丰富的口感和风味,还提供了身体所需的脂肪和能量。然而,市场上的食用油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为了了解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对人体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酸价测定 我们首先选择了几种常见的食用油,包括橄榄油、花生油、大豆油和玉米油。通过测定其酸价,我们可以了解油脂的新鲜程度和氧化程度。实验中,我们采用了酸碱滴定法。首先,将一定量的食用油溶解在醇酸混合溶液中,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中性,记录所需的滴定量。根据滴定量的大小,我们可以计算出食用油的酸价。 实验结果显示,橄榄油的酸价最低,表明其新鲜程度较高;花生油和大豆油的酸价稍高,说明其氧化程度较高;而玉米油的酸价最高,暗示其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氧化反应。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在购买食用油时,应尽量选择酸价较低的产品,以确保其新鲜度和品质。 实验二:烟点测定 烟点是指油脂在加热过程中开始冒烟的温度。烟点越高,表示油脂的稳定性越好,适合高温烹饪。我们选取了橄榄油、花生油、大豆油和玉米油进行烟点测定。 实验中,我们将不同的食用油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观察油脂表面是否冒烟。

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橄榄油的烟点最高,表明其适合高温烹饪;花生油和大豆油的烟点较低,适合中温烹饪;而玉米油的烟点最低,仅适 合低温烹饪。因此,在选择烹饪油时,应根据所需的烹饪温度来选择适合的食 用油。 实验三:氧化稳定性测定 食用油的氧化稳定性是指油脂在空气中暴露的情况下,是否容易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会导致油脂变质,产生有害物质。我们选取了几种食用油进行氧化稳 定性测定,包括橄榄油、花生油、大豆油和玉米油。 实验中,我们将不同的食用油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取样分析。通过测定 油脂中的过氧化值和酸价,我们可以了解油脂的氧化程度和质量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橄榄油的氧化稳定性最好,其过氧化值和酸价变化较小;花生 油和大豆油的氧化程度较高,其过氧化值和酸价明显增加;而玉米油的氧化稳 定性最差,其过氧化值和酸价显著升高。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在储存和使用食 用油时,应尽量避免暴露在空气中,以延长其保质期。 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在购买食用油时,应选择酸价低、烟点高的产品,以确保其新鲜度和适用性。 2. 在烹饪时,应根据所需的烹饪温度选择适合的食用油,以保证食物的口感和 健康。 3. 在储存和使用食用油时,应避免暴露在空气中,以延长其保质期。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对食用油的质量和适用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我们的 日常生活和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我们的实验报告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分析植物油中酸价的测定及结果

分析植物油中酸价的测定及结果 植物油中的酸价越高,说明油脂发生了劣变,其营养价值也就越低,在食用后对人体的正常消化功能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劣变的植物油还会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仅影响到了食品的口感,也对人体安康产生的一定危害。所以,酸价能有效反响出油脂的品质及卫生指标。植物油中酸价测定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采用滴定法对植物油中的酸价指标进展测定分析。 1设备与材料 本次测定试验采用食用植物油样品为市面上出售的植物油,测定试验中所用的试剂如下:氢氧化钾标准水溶液0. 0998mo1/L;氢氧化钾标准乙醇溶液0. 00998mo1/L,将上述0. 0998mo1/L氢氧化钾标准水溶液,以无水乙醇进展10倍稀释;酚酞指示液:10g/L乙醇溶液;中性乙醚一乙醇混合液:按照2:1的比例将乙醚和乙醇混合,并使用氢氧化钾标准水溶液将其中和,直到其呈现中性为止。 2测定方法 首先采用BS223S型电子天平称取5.Og的食用植物油放人试管中,随后加人50ml中性乙醚一乙醇混合溶液,摇摆均匀使之溶解于植物油样品中。如有需要,可将试管放人热水中加热,加速溶解。之后等待其降至室温,并在试管中加人2-3滴酚酞指示液,同时以氢氧化钾标准溶液进展滴定,直到出现微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为止。 3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测定试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向50mL乙醚一乙醇混合溶液中加人纯水后,当试管中水为5 . 70mL时,其混合溶液会出现上层为醚层,下层为水层的分层现象。

另一方面,在对于酸价测定的过程中,假设植物油样品的酸败程度较高, 其在滴定过程中所消耗品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也就越多。这主要是因为在试管 中加人中胜乙醚一乙醇有机液后,试管中的植物油样品与其产生溶解作用,在 加人氢氧化钾标准水溶液无机液之后,出现了分层现象。试管中的溶液分层上 层为有机液相,下层为无机液相。 由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无水乙醇对氢氧化钠标准水溶液进展 稀释,如此一来,即使植物油样品的酸价过高,在测定过程中消耗较多的氢氧 化钾标准水溶液,只要保证其中和反响及时、完全,就能确保较好的滴定效 果,其植物油样品的酸价测定结果也就越准确。 4影响植物油酸价测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4.1植物油样品 油脂由于油脂酸价在实际情况下其酸价大小是受油脂原料和加工工艺以及 运输和储存方法及储存条件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植物油中含有的约为1%的游离脂肪酸。但是当油脂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未成熟植物颗粒或者发生霉变的植物 颗粒时,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植物油的酸价进步。另一方面,试验时的样品取样 质量要适中,过多的样品在试验中会消耗较多的KOH,对你酸价结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对于植物油酸价测定试验时,应选取较有代表性的样品, 从而确保测定结果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4.2标准溶液 关于标准溶液对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本文采用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 化钾标准溶液来进展比照说明: 从表2中我们可以明晰的看出,当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浓度在0.1 mol/L时,酸价的粗定结果相差并不大。由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展几个平行实 现后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在进展平行试验时,其试验结果相差0.

芝麻油的定性检验实验报告的要求

芝麻油的定性检验实验报告的要求 芝麻油检测标准芝麻油去哪里检测呢? 入驻找我测平台的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可提供芝麻油检测服务,拥有正规的食品检测实验室,cma资质证书,cnas资质证书,可提供一站式食品检测服务,5-7个工作日出具芝麻油检测报告。检测范围:黑芝麻油,浸出芝麻油,冷榨芝麻油,压榨芝麻油,热榨芝麻油,瓶装芝麻油,香油芝麻油,火锅芝麻油,散装芝麻油,手工芝麻油,小磨芝麻油,精炼芝麻油等。检测项目:分类,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溶剂残留,酸价,过氧化值,含皂量,不皂化物,皂化值,折光指数等检测。芝麻油检测标准芝麻油GB 8233-2008 芝麻油GB 8233-2008 6.2 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GB/T 5525-2008 芝麻油GB 8233-2008 6.1 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GB/T 5525-2008 芝麻油GB 8233-2008 6.1 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GB/T 5525-2008 芝麻油GB 8233-2008 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GB 5009.236-2016 芝麻油GB 8233-2008 6.6 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定法GB/T 5529-1985 芝麻油GB 8233-2008 6.1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7-2003 芝麻油GB 8233-2008 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 5009.229-2016 芝麻油GB 8233-2008 6.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27-2016 芝麻油GB 8233-2008 6.12 粮油检验植物油脂含皂量的测定GB/T 5533-2008 芝麻油GB 8233-2008 6.10 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GB/T

食用油调查报告

食用油调查报告 引言 食用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 重要影响。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食用油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本文将对市场上常见的食用油进行调查,以了解其质量和安全性,并为消费者提供购买食用油的参考信息。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以下方法: 1.网上调查: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用户对各类食用油的评价和购买经 验,以了解他们的偏好和意见。 2.实地调查:我们走访多个食用油销售商、超市和品牌代理商,观察产 品陈列及销售情况,与销售人员交流,获取更多的信息。 3.食用油检测: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食用油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 了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调查结果 1. 用户需求和偏好 通过网上调查了解用户对食用油的需求和偏好。结果显示,大多数用户在购买 食用油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价格:价格是用户选择购买食用油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大部分用户会在价格相对合理的情况下作出购买决策。 •品质:用户对食用油的品质有较高要求,希望食用油具有纯正的口感和香味。 •健康性: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健康视为购买食用油的主要因素,他们更偏爱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用油。 •来源:用户对食用油的产地和生产过程有所关注,更倾向于购买有认证和可追溯的产品。 2. 市场调查 实地走访了多家食用油销售商、超市和品牌代理商,观察了产品的陈列情况以 及消费者购买行为。调查发现,市场上食用油的种类繁多,涵盖了植物油、动物油、混合油等多种类型。植物油是最受欢迎的食用油类型,尤其是大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

在不同销售渠道的选择上,消费者普遍喜欢到超市购买食用油,因为超市有较大的品种选择,并提供价格相对稳定的产品。 3. 食用油质量和安全性 为了了解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性,我们选取了几个常见品牌的食用油进行实验室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所检测的食用油样本中不存在明显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各项指标如酸价、过氧化值和游离脂肪酸等均符合国家标准。 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市场上常见的食用油种类繁多,消费者对食用油的需求和偏好有所不同。大多数消费者注重食用油的价格、品质和健康性。超市是他们的主要购买渠道。 在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性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所检测的食用油样本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明显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并注意产品的价格、品质、健康性等方面的因素。另外,建议消费者选择有认证和可追溯的品牌产品,以提高购买食用油的安全性和质量保障。 注意:本文档为虚拟助手生成的简单样本,可能无法代表真实情况。对于实际购买食用油时,建议用户仍保持警觉,选择有信誉和上市许可的品牌产品。

实验十四 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的测定

实验十四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的测定 1、概念 油脂被氧化生成过氧化物的多少常以过氧化值来表示。所谓“油脂的过氧化值”,是指100g油脂中所含的过氧化物,在酸性环境下与碘化钾作用时析出碘的克数。 2、测定意义 过氧化值反映了油脂氧化酸败的程度。 油脂在败坏的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被氧化,形成活性很强的过氧化物,进而聚合或分解,产生醛、酮和低分子量的有机酸类。 过氧化物是油脂酸败的中间产物。常以过氧化物在油脂中的产生,作为油脂开始败坏的标志。 3、测定原理 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化学反应式: R—CH—CH—R'+2KI → R—CH—CH—R'+I2+2CH3COOK+H2O O O O I2+2Na2S2O3=Na2S4O6+2NaI 4、试剂 ①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取26g硫代硫酸钠、0.2g碳酸氢钠,去离子水溶解至1000mL。临用前稀释成0.002mol/L。 ②饱和碘化钾溶液:称取14g碘化钾,加10mL水溶解,必要时微热使其溶解,冷却后贮于棕色瓶中。 ③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量取40mL三氯甲烷,加60mL冰乙酸混匀。 ④ 10g/L淀粉指示剂:称取可溶性淀粉0.5g,加少许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沸水中调匀,煮沸。用时现配。

5、操作方法 A、称取2.00g试样 B、15mL三氯甲烷-冰乙酸溶液,使样品完全溶解 C、0.50mL饱和碘化钾密塞→ 轻轻振摇0.5min 暗处放置3min →取出 D、50mL水摇匀→立即滴定 E、0.002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淡黄色 F、0.5mL淀粉指示液 G、继续滴定→蓝色消失为终点。 6、计算 式中: X——试样的过氧化值(以硫代硫酸钠计),单位为克每100克(g/100g); V——试样消耗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0.1269——1.00mmol碘的质量,g 7、注意事项 ①碘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因为在碱性溶液中将发生副反应,在强酸性溶液中,硫代硫酸钠会发生分解,且I-在强酸性溶液中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②碘易挥发,故滴定时溶液的温度不能高,滴定时不要剧烈摇动溶液。 ③为防止碘被空气氧化,应放在暗处,避免阳光照射,析出I2后,应立即用Na2S2O3溶液滴定,滴定速度应适当快些。 ④淀粉指示剂应是新配制的。最好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即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至浅黄色时再加入淀粉。否则碘和淀粉吸附太牢,到终点时颜色不易退去,致使终点

菜籽油检测报告

菜籽油检测报告 一、引言 本文旨在对菜籽油进行检测,并报告检测结果和相应的分析。菜籽油是一种常 见的食用油品,广泛应用于烹饪和食品加工。通过对菜籽油的检测,我们可以了解其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二、检测方法 1. 样本采集 首先,我们需要采集菜籽油样本作为检测的对象。样本的采集过程应遵循科学 规范,确保采集的样本具有代表性。我们可以选择在市场上购买不同品牌的菜籽油,并进行随机抽样。 2. 物理性质检测 接下来,我们可以对菜籽油样本进行一系列的物理性质检测。这些检测可以包 括外观、颜色、气味、密度、折光率等指标的测量。物理性质检测可以帮助我们初步了解菜籽油的质量和纯度。 3. 化学成分分析 除了物理性质,我们还需要对菜籽油样本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常用的化学分 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等。通过这些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确定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含水量、酸价和过氧化值等重要参数。 4. 食品安全性检测 菜籽油的食品安全性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我们可以对菜籽油样本进行有 害物质的检测,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物等。这些检测可以通过质谱技术、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实验方法进行。 三、结果与分析 1. 物理性质检测结果 根据我们对菜籽油样本的物理性质检测,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 •外观:样本呈透明状。 •颜色:样本呈浅黄色。 •气味:样本具有特有的菜籽油气味。

•密度:样本的密度为0.92 g/cm³。 •折光率:样本的折光率为1.47。 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样本的质量较好,符合菜籽油的基本要求。 2.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通过对菜籽油样本的化学成分分析,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 •脂肪酸组成:样本中主要含有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等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总脂肪酸的70%。 •含水量:样本的含水量为0.1%。 •酸价:样本的酸价为1.0 mg KOH/g。 •过氧化值:样本的过氧化值为10 meq/kg。 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判断样本的脂肪酸组成符合菜籽油的特征,且含水量、酸价和过氧化值等指标也在正常范围内。 3. 食品安全性检测结果 经过对菜籽油样本的食品安全性检测,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 •重金属:样本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制。 •农药残留:样本中未检出任何农药残留。 •环境污染物:样本中未检出任何环境污染物。 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以认为样本在食品安全性方面符合相关标准,可以放心 食用。 四、结论 经过全面的检测与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菜籽油样本在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食品安全性方面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可 以放心食用。菜籽油作为一种常用的食用油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样本的检测结果只代表了该批次样本的质量情况,并不 能代表整个市场上的所有产品。消费者在购买菜籽油时,仍需注意选择正规品牌和适当的购买渠道,以确保所购买的菜籽油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参考文献 [1]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食用油和食用油制品[S]. 2018. [2] 王维良, 谢清. 食用油质量分析方法[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6.

油脂酸败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熟悉酸价测定的原理,掌握酸价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油脂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在脂肪水解酶或微生物繁殖所产生的酶作用下,局部甘油酯会分解产生游离的脂肪酸,使油脂变质酸败。通过测定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反映油脂新鲜程度。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可以用中和1g油脂所需的氢氧化钾mg数,即酸价来表示。通过测定酸价的上下来检验油脂的质量。酸价越小,说明 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 典型的测量程序是,将一份分量的样品溶于有机溶剂,用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滴定,并以酚酞溶液作为颜色指示剂。酸价可作为油脂变质程度的指标。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KOH发生中和反响,从KOH标准溶液消耗量可计算 出游离脂肪酸的量,反响式如下: RCOOH+KOH——RCOOK+H2O 三、实验器材 1、仪器和用具 碱式滴定管〔25mL〕;锥形瓶〔150mL〕;量筒〔50mL〕;称量瓶;电子天平。 2、试剂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 c〔KOH〕=0.1mol/L:称取5.61g枯燥至恒重的分析纯氢 氧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此操作在通风橱中进行〕; 中性乙醚—乙醇〔2:1〕混合溶剂:乙醚和无水乙醇按体积比2:1混合,参加 酚酞指示剂数滴,用0.3%氢氧化钾溶液中和至微红色; 指示剂 1%酚酞乙醇溶液:称取1g酚酞溶于100 mL95%乙醇中。 四、测定步骤 称取均匀试样3~5g于锥形瓶中,参加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溶液50mL,摇动 使试样溶解,再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碱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在30 不消失,记下消耗的碱液毫升数〔V〕。 五、计算 油脂酸价某〔mg KOH/g油〕按下式计算: V某c 某56.11

油脂检验报告模板

油脂检验报告模板 篇一:大豆油检验报告样本模板 邢台裕丰油脂有限公司 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编号№ 负责人:(盖章)检验员: 篇二:油脂检测 第二节油脂搀假的识别 当前猪肉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玉米油、豆油的价格也涨价100%以上。饲料用油脂非常紧张,掺假掺杂现象突出。 1、饲料用油脂掺假掺杂表现为: (1)掺潲水油造成油脂被过度氧化,影响适口性,引起动物拉稀。 (2)加碱调酸价,造成油脂皂化,油脂皂化率下降,而皂化的油脂是不能被动物利用的。 (3)掺矿物油、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石蜡油,以假充真,谋取暴利。

(4)石油醚(乙醚)不溶物高(≥5%) (5)含水分高,水分测定值不真实。 2、饲料用油脂质量评价的难点及目前面临的问题是: (1) 如何检测油的过度氧化?传统的衡量指标-过氧化值已证实不再能用,因为它反映的是油脂最初阶段的氧化程度,当氧化到一定程度,特别是过度氧化后此值反而下降。 (2) 酸价也因搀假者加碱而失去了原来的衡量油脂水解程度的意义。 (3) 油脂加碱后由于皂化而造成的利用率下降,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含皂量?皂化率?理论皂化值应怎样估测(因为饲料用油脂,尤其是猪油是混合油,无文献皂化值可参考)? 3、目前我们确定的饲料用油脂质控要点为: (1)感观:不应有酸败气味,应呈半透明状,有此种油脂固有的气味。 (2)TBA值:反映被氧化的程度,TBA应≤5ppm(测定方法见附1)。 (3)皂化率:合理评价油的能量,皂化率≥98%(96%)测定方法见附2)。

也可测定其含皂量,其值应很低(测定方法见附3)。 (4)酸价:仍有一定参考意义,酸价≤5mgKOH/g(测定方法见第三章)。 (5)矿物油:不得检出,定性检测(检验方法见附4)。 (6)石油醚(乙醚)不溶物:≤1% (检验方法见附5)。 (7)生物柴油:不得检出(检验方法见附6)。 (8)水分:静止放水(12t油静止数小时放出600kg的水) 附1油脂TBA值的测定方法 1、原理 油脂受到光、热、空气中氧的作用,发生酸败反应,分解出醛、酸之类的化合物。丙二醛就是分解产物的一种,它能与TBA(硫代巴比妥酸)作用生成粉红色化合物,在532nm 波长处有吸收高峰,利用此性质即能测出丙二醛含量,从而推导出油脂酸败的程度。 2、试剂 氯仿(分析纯)、三氯乙酸混合液(准确称取分析纯三氯乙酸及,用水溶解,稀释至100ml)、/L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准确称取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如TBA不易溶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