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工笔画中的色彩

浅谈工笔画中的色彩

浅谈工笔画中的色彩
浅谈工笔画中的色彩

浅谈工笔画中的色彩

色彩是工笔画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色彩作为绘画的本体语言,是构成某种艺术风格和特色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最直接强烈地刺激视觉神经,并容易被普遍接受和理解的视觉因素,更是形成某种特定审美情感的重要手段。在绘画艺术中,传统的或现代的、东方的或西方的绘画,无论其如何发展,色彩始终是重要的构成因素。色彩的运用甚至引领了工笔画的发展方向,工笔画能蓬勃发展到现在,色彩表现是这门艺术保鲜的重要因素之一。

工笔画的色彩有富丽堂皇的重色也有雅淡清质的淡色。在工笔画的创作中不仅要了解中国画的传统色彩还应该了解西方的色彩科学,我们在绘画中不只是去关注色彩感觉表面的追随,而是从外在的的色彩的敏锐去触发内在的色彩感知的不断自觉。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形式美的作品。

工笔画色彩特点是依赖所使用的颜料。早期工笔画所用的颜料主要是矿物质,传统工笔画的用色发生了很大形式的变化,也逐步形成了渲染丰富、细腻入微、色调单纯等特征的工笔淡彩表现形式。工笔画的色彩更多的是归纳和总结色彩的类别,并不重视自然界色彩的多样性,使色彩的表现有类型化和程式化的特点。近年来绘画颜料的品种也大为扩展,在丰富中国画颜料种类、提高颜色品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这个原因,近年产生的大量画作中,从制作

方法、形式语言到造型观念上都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突破了传统的程式化套路,作品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色域宽阔、质地精细、色相纯美,使当代工笔画的表现方法日趋完善,也使工笔画成为有中国浓郁文化特色且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出更加强劲的生命力。

具有丰富的色彩知识和深厚的色彩修养是画者的基本功之一,如何将色彩知识恰到好处的运用到作品中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对色彩组合关系的共同性规律,将色彩美感建立在一定的美学构成原则的基础上,使色彩的美感体现在各物象之间组合搭配关系中,表达出自身的心像之色和造出独具个性的色彩旋律。

人们的审美观是视觉、知觉、联想、情感、思维等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而对色彩的感觉是这一切的基础。色彩现象是一种变化万千的自然景象,没有色彩就没有花红柳绿,没有碧海蓝天,更没有绘画艺术。色彩是一幅工笔画的血脉,是作品的灵魂。

色彩的认知

色彩的认知 色彩就是生命,在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里就像一个昏暗、单调的地狱一样。 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光通过色彩向我们展现了世间万物的精神和灵魂。 三原色红黄蓝 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特征。消色:白、灰、黑。 彩色:指红、黄、蓝、绿等带有颜色的色彩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彩度:指颜色的清浊程度。 色彩的意向--给人带来的感觉 橙色:喜悦、活泼、明朗、爱情。 红色:欢喜、兴奋、积极、热情、勇敢、狂热、危险。 绿色:青春、健康、和平、生命、安全。 黄色:光明、希望、权威、高贵、警示。 紫色:优雅、神秘、女性化、孤独、担心。 蓝色:清爽、自由、沉默、孤独。 白色:纯洁、单纯、和平、清洁、灵魂 黑色:高贵、神秘、优雅、冷酷、严厉、疾病、犯罪、不安、死亡。 色彩在实际领域中的应用世界是五彩缤纷的,环境的变迁、季节的更替,处处都少不了色彩的表现。 时尚潮流、个人形象、服装设计、橱窗陈列设计、广告、环境设计……等更将种种美丽色彩演绎得淋漓尽致。 人体也是有颜色的 ?人体的颜色是与生俱来的。人之所以有颜色,是因为我们人体内的有三种色素:核黄素--决定肤色的冷暖程度 血红素--决定肤色的红润程度 黑色素--决定肤色的明暗程度 ?这三种色素由于组合不同,就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不同人种,白、黑、黄、棕。 ?这三种色素的比例因受基因的影响而无法改变。 春季:给人感觉是明亮而鲜艳的色调。 例如那破土而出的小草,随风摆动的杨柳,吐绿的小树,姹紫嫣红的鲜花……这些色彩带来了春的愉悦和兴奋。 春季型人气质: 明媚、阳光、亮丽、活泼、热情、积极 ?春季型人物特征:暖淡鲜 ?在人体基因上的体现: 暖:发色--偏黄 皮肤--白里透红、带黄调的桔红 淡:头发--稀少、轻柔、飘逸、 眉毛--淡、稀少、 皮肤--薄而透 鲜:皮肤--亮丽、有光泽 眼睛--明亮、可爱、眼白呈湖蓝 唇色--嘴唇鲜亮、桔红

浅谈对工笔画创作的看法意见

浅谈对工笔画创作的看法意见 发表时间:2018-12-19T16:57:45.39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0期作者:陈佛婷[导读] 工笔画教学可以丰富初中美术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工笔画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改进工笔画教学方法,传承美术文化。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山第二中学陈佛婷 摘要:工笔画教学可以丰富初中美术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工笔画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改进工笔画教学方法,传承美术文化。 关键词:工笔画;创作分析;创作看法;实施策略 一、目前的工笔画教学现状 我国传统的工笔画教学讲究师承关系,父子相传、师徒相授、口传身教。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了许多伟大艺术家甚至影响至今的各大艺术流派。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模式中,工笔画的学习离不开临摹画稿和对画谱、画论的研读,说到现代工笔画教学,由于西画的传入,留学西方的中国艺术家的推动,在教学模式上从师徒相授、传移摹写转变为西方更为科学的解剖、素描、色彩,传统观察方法也转变为更为科学的透视学观察方法,现今美术学院的学生在学习工笔画之前要学习素描几何体、素描人物、色彩静物、色彩人物,分过专业后再相应的做线描花鸟、线描人物的练习,临摹古画、创作。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观察事物更科学,造型更准确,对光影、空间的塑造更得心应手,这一教学模式固然是科学的,但也有很多缺点,比如工笔画本身意境的追求,由于以西画理念作为教学基础,现在学习工笔画的学生很少研读画论、画谱,这就使得传统绘画理念和精髓逐渐丢失;古人作品中淡泊隐逸、闲适田园不是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所以笔墨当随时代,工笔画的教学也应紧随时代的脚步;西画的传入也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西方的油画等专业,较少选择中国画。把国画比喻成是老牛车,而西画是汽车。 二、工笔画的精神表达 不论是传统中国写意画还是工笔画,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传统工笔画由于受形的束缚,没有写意画线条的肆意和感性,但同样讲究骨法用笔、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各种不同的描法看似是简单的勾线,但在过程中同样要求气与力的结合、虚与实的穿插、心与手的合一,需要画家带着感情地去描绘对象,如此作品才能感人。正所谓“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如果说写意画是情感的直接宣泄,是灵感的瞬间迸发,是“直抒胸臆”,那么工笔画则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只不过在工笔画中,画家情意的表现是含蓄的、婉转的,需要画家把情绪逐渐冷却、凝固后,使情感进一步升华,进而成为画面构思、立意的起点。这同样要求画家的情怀在“心物之际,徘徊于有无之间,亦心亦物,非心非物,物我相融”。在传统的工笔画中,这种情感表达往往体现为画家淡泊、宁静、玄远的人生境界,以传统文人的文化理想为旨归,强调主体在自然状态下平静的心理状态,往往有着诗意化的抒情特性,这和传统儒家思想强调中庸、谦和的人生态度以及道家平淡无为的人生哲学有很大关系,是生活节奏缓慢的农业社会田园生活的精神表达。但在思想、文化、艺术都提倡多元化的当代工业社会,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不同的人生观和艺术价值观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和足够的尊重。这需要根植于绘画形态的有效的语义转换,“发掘传统工笔画语言的现代表意能力,借助经典物象重新构建的虚幻场景,在带有哲学化修辞的表达中,隐喻、象征了现代精神中某种碰撞、矛盾或困惑、虚无、颓废之类的精神状态,从而以东方的绘画方式解决了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在绘画中的转换”。“静”是一种风度,“动”也是一种个性,谦让是一种美德,争取却也是一种态度。因此,当代工笔画在形式语言与艺术表达上都应该有更多的表现空间,艺术家在观念、风格和个性上应该有更深入的探索,工笔画特有的绘画语言应该有现代意义上的全新表达。 三、提高工笔画创作的修养 艺术作品就是创作者精神与品格的映射。工笔画的创作与画家的主观修养有密切关系,是画家主观心灵对客观现实感情的表达。艺术品位的高低与画家对客观现实生活的感受程度有关,还与画家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艺术素质、文化知识及哲理、文理、事理、情理等多方面的修养程度有很大关系。如题材的选择、神形的刻画、笔墨形式的好坏及意境的升发程度等,都与画家的思想感情、修养高低有必然的联系。故画品就是人品,画家的艺术素质不同,表现能力与造型基本功的修养程度的不同,即使面对同样的表现物象,画出来的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画家要创新就应注意自身的全面修养。一方面到生活中广收博览,特别是对现实生活中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天地自然的理性关系及发展变化深入了解,要提高通达万物之理性的能力及对现实社会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使自己有个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艺术观、审美观。另一方面还要从古今中外的各种知识中吸收营养,从各种艺术中借鉴精华的东西融合到自己的创作中。此外,还要加强画外功的全面修养,中国传统绘画体现着佛家的“寂寞”,道家的“清静”,禅宗的“物我两化,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影响。不同时代的人在这大的文化背景下从事绘画,不仅使工笔画不断开拓出新,还极大地丰富了工笔画的哲学内涵与东方绘画的神韵。所以要对中国传统哲学、儒道禅宗等思想理论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了解它们与工笔画的关系。此外,工笔画还讲究文学内涵,我国历代画家又将诗书画印词入画,使工笔画产生了多种文化艺术高度融合的特殊绘画形式,由于这种形式的特殊性,就使画家必须具有全面的修养。 尽管每个工笔画家对于当代工笔画创作手法存在着许多不同和差异,甚至在艺术主张也存在着极大对立性和差异性,但是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多种风格发展前提之下,这几种工笔人物的再现手法在他们各自发展的道路上是平行共进的,不存在谁压过谁的问题。从事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的艺术家们,各尽所能,以不同的方式实践着共同的艺术理想。主张虽然不同,手段虽然存在差异,但是努力使工笔人物画的民族化与时代化相结合的意愿却是相同的。大家都将对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承和发展作为自己的己任,为工笔画的繁荣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鹏鹏.对当代工笔画中新技法运用的现象浅析[D]. 首都师范大学 2012. 【2】胡洁.当代工笔画的时代特点[D]. 湖南师范大学 2013.

浅析中国工笔画之技法

浅析中国工笔画之技法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它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它历经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再发展的诸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 中国画的种类很多,从画的内容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从画的形式或颜色上可分为:水墨、青绿、金碧等;从画的技巧上可分为工笔、写意等。其中,工笔画法是国画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何为工笔画?简单的说,工笔就是细致写实。亦称“细笔”。与”写意”对称。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工笔画既然属于国画范畴,那么线条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用细致的笔法制作,一丝不苟,这是工笔画的特色。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诗意。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中西绘画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上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任何绘画,除内容外,首先要解决的是造型,第一,先要抓住形。线描是构成工笔画最基本的手段,形因线而立,神因形而传。从结构出发,观察、认识对象,用富于变化的线塑造形体,表现对象,在线的基础上赋予色彩的这一画法,已成为工笔画技法的主要特点。我们学习工笔画,就应首先认识到线的作用与功能。线的变化使不同的物体,其本身的质地特点,给人不同的感觉和印象。线不仅有造型、体积、结构、质感等功能,还进一步用来表达物质的性格和精神特征。在形成线描的多种变化中,执笔与用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工笔画的执笔方法和写毛笔字的方法相同;用笔主要分为:中锋、偏锋、逆锋。在用笔时以指、腕、臂、肩为力,但腕力是基础。第二,一幅好的工笔画不仅要画得“像”,而且还要有它内在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使画面作到传神的最佳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向传统画论,优秀作品和生活实践来学习其中的神韵。第三,墨是工笔画中最重要的元素,古人有“墨分五彩”之说。“五彩”指的是焦、浓、重、淡、清不同程度的变化。色彩在运用时的手法通常是色彩的调和、对比、统一、色相的改变,主次与取舍,清淡与浓艳,厚重与单调。第四,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构图手法:以大观小、以少见多、计白当黑、疏密变化、大胆破格等。 工笔画的一般步骤包括观察、作稿、勾线、渲染、着色、收拾、装裱。 观察:对对象有一个深入的观察过程。

(论文)浅谈传统中国工笔画色彩运用的发展与创新

浅谈中国工笔画色彩运用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色彩是中国工笔画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成分,地位并不低于在工笔画中占主导地位的线描。在中国工笔画的创作过程中,色彩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色彩的运用使工笔画拥有独特的风格。传统工笔画遵循的“随类赋彩”,并不仅仅是指在画面中呈现出事物本来的面貌,而是要表现出事物所体现的精神价值所在。现代工笔画的用色在继承传统工笔画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绘画对色彩表达的精髓,使中国工笔画在色彩的表现方面取得创新。 关键词:工笔画;色彩;绘画形式;随类赋彩;设色技法; 色彩是中国传统工笔画中不可代替的表达画家情感与再现客观事物的方式。就个人而言我觉得色彩是最生动明了的表现形式。在绘画表现中,色彩本身就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冲击,当色彩被用于我们作画时的情感表现,那么就能对我们的眼睛造成强烈的震撼。色彩是我们在表达情感时最重要的方式,也是获得视觉冲击效果最有用的方式。各种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绘画,不管他们怎样变化、进步,从画的外在表现特征来分析,色彩在画面中一直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与构成因素。在中国画中,画家对于色彩的运用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表现方法,在中国画中的工笔绘画更加注重运用色彩来表现画的主题思想与情感,以及再现绘画题材本来面貌。中国画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上千年的发展中,对于色彩的运用有进步也有停滞不前或者退步的迹象。中国的画家文人在继承创新中国画的时候并没有对广泛运用在工笔画中的色彩进行执着的追求,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墨分五色”当中,总而言之,中国工笔画对颜色的运用经历了由少到多然后再逐渐衰弱的过程。在唐宋之后,传统工笔画的色彩运用已经在文人画的影响下开始没落。我将结合我自己的工笔画创作,传统工笔画对颜色运用的发展和现代工笔画对传统色彩的继承,浅谈我所感受到的中国工笔画对色彩运用的精髓,以及如何吸收借鉴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对现代工笔画的色彩表现进行创新。中国工笔画对色彩的运用更有待我们去发展创新。 一、传统工笔画色彩运用的历程 最早的中国工笔画是远古时期就有的,在唐代的时候正式确立,经过宋代的进一步发展,一直延续到今天。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从新石器时代到两宋时期传统工笔画用色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鹳鸟石斧》就可以找到中国工笔画最原始的样子。白鹳的身体不勾线,用白色涂画而成,鹳眼、鱼和长斧的轮廓则用黑线画出。勾线和平涂的技法可以看到中国工笔画最原始的雏形。据记载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黑、红、白等颜色。 2.夏商周时期是绘画发展的初级阶段,楚国时期的两幅帛画《人物龙凤》以及《人物驭龙》都是用毛笔勾线画成,画法兼用平涂与渲染,可以看出中国工笔画色彩使用的原形在逐渐趋于成熟 3.秦汉时期从帛画的制作可以看出技巧得到提升,增加了橙色和紫色等不常见的矿物质颜料。西汉初期帛画《升天图》的技艺已经达到成熟,出现了银色和

培养学生水粉画的色彩能力

培养学生水粉画的色彩能力 凤里中学 近年来,人们大力倡导艺术教育。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的核心在于创造。线、形、色、构图组成的美术的基本要素,是美术教育的核心。色是审美信息中之一。因此必须培养儿童对色彩性质的了解。在美术教育中,发展儿童认识颜色的能力,通过美术活动提示以颜色的规律性为基础的色彩学规律,有助于儿童审美趣味的培养。就培养孩子的色彩能力来说,我认为:在水粉画活动中,对孩子在色彩上的认知,感觉有较大的帮助。在我所在的班级里的孩子,经过两年的水粉画活动,孩子们对色彩的认识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他们自信、轻松地运用个人的审美情感,创

造性地表现色彩,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色彩风格。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培养幼儿在水粉画上的色彩能力。 首先,教师自身要有丰富的水粉色彩知识,让幼儿在水粉活动中产生对色彩的浓厚探索兴趣。 了解色彩的规律性对幼儿教师至关重要。教师本人要对色彩有深切的认知,具备一定的色彩素养。色彩就是具有鲜艳的颜色,这是盲目的色彩认知缺乏症。色彩有原色、间色、复色、明度、色相、饱和度等,明色、色相、饱和度是色彩的三要素。幼儿园里,幼儿主要学习分辨和使用基本色——原色和间色,也可以有几种复色,如棕色、紫红色及无彩色,进而学习分辨色彩的明度及饱和度。对色彩的辨别认识有助于儿童更有意识对色彩加以使用。当然,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利用幼儿自发本能的感情冲动,让全心全意自选择色彩的使用。教师要按单元,有步骤地为幼儿设

计能打动他们心弦的有趣课题,使他们在早期就获得丰富的色彩经验和充分表现潜力的机会。 兴趣是入门的前提,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兴趣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先导,而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兴趣。我是在孩子升上中班时才担任他们的绘画课程。对孩子当时的整个美术能力,我还是比较清楚的。大部分孩子对色彩没有什么喜好,个别孩子甚至抗拒美术活动,为了引导他们对色彩的追求,发展他们的色彩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我从水粉画下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逐步提高。 一.从生活中引导幼儿追求颜色。 比如说:有些孩子的小被子色泽鲜艳,色彩和谐,甚是好看,在孩子们睡觉前或者拿小毛巾时,我有意识地叫嚷,让孩子们发现:“呀!这张被子真好看,有XX颜色和XXX颜色在一起好看极了,你们的妈妈真有眼光!”“哗!这张

工笔画家简介

于非闇(1889~1959):中国画家。1889年3月22日生于北京,1959年7月3日卒于同地。早年随王润暄学画,1912年入师范学校学习,后任教于私立师范学校、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兼任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任职于故宫古物陈列所,临摹、研究了大量古代绘画,打下了较深的传统根基。1949年后任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陈之佛(1896.9.23--1962.1.15), 浙江余姚人。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画家。1916年毕业于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教图案课。1918年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学习,是第一个到日本学工艺的美术的留学生,曾创办尚美图案馆。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等。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材》,出版《陈之佛画集》《艺术人体解剖学》等。 俞致贞(1915—1995.5.)女,汉族,北京人。字一云,画室名百花书屋,著名花鸟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会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花鸟画会名誉会长,擅长工笔花鸟、草虫、蔬果。拜于非闇为师学小写意花鸟及工笔草虫,兼习瘦金体、篆书,后专攻工笔。后遵于先生之命,转拜国画大师张大千为师,同年秋入“大风堂”,随张大千研习工笔写意花鸟画。 田世光(1916年10月—1999年7月)号公炜,祖籍山东乐陵,世居北京西海淀六郎庄。师承张大千、赵梦朱、吴镜汀、于非闇、齐白石诸先生。早年拜张大千门下,为大风堂弟子之一。早年求学于京华美术学院,专攻国画花鸟,解放前在北平国立艺专任教,曾任中央美院教授。他长期从事花鸟、山水画创作,继承了宋元派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的优良传统技法,并赋之予新的时代精神,为我国现代工笔花鸟画名家。田世光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副会长,中国画研究院第一届院务委员。 喻继高,1932年出生,江苏铜山人。1951年考入南京大学艺术系,195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1957年参与筹备并调入江苏国画院,专门从事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和研究。系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委、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徐悲鸿奖学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是国画大师傅抱石、陈之佛的高徒,得到过刘开渠、李可染的指点。 金鸿钧,1937年9月12日生于北京市。别名爱新觉罗鸿钧,满族,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15子和硕豫亲王多铎第12世孙。北京人。擅长中国工笔花鸟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常务理事。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科,并留校任教。历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教授,花鸟画室主任,兼任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及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得到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等老师亲授。入花鸟画科后师从田世光、俞致贞、郭味蕖等老师。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造型的夸张变形

中文摘要:简要讨论当代工笔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处理,探讨如何在把握人物比例,结构关系的基础上,针对人物的特征,采取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使画面更加富有趣味性,传达一种造型的韵致。 关键词:变形夸张 目录 一.夸张变形是艺术创新的重要课题 (一)夸张变形是国画探索的新领域 (二)变形夸张是突出事物本质的艺术手法 1.夸张有利于画作形神兼备 2.夸张有利于作者对艺术的领悟 二.夸张变形是艺术达到更高境界的探索 内容提要:绘画的变形,是一种艺术风格树立稳固后,艺术技术达到纯熟阶段,提出更高要求的必然趋势。是将新思想,新手法融入传统的中国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有利于中国画的发展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造型的夸张变形 一.艺术创新的重要课题 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中国传统的工笔人物画更加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传统的工笔人物画中,追求的是整幅画的意境美以及造型的工整细腻感。 不可否认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在艺术方面的底蕴是难以取代的。而中国画则是融汇了中华名族传统艺术,文化的

产物,是表达文人雅士们的思想和审美的艺术品。其地位是难以取代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推进,艺术的创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不再满足于,一味的继承,而是想要追寻更新鲜的,更符合时代特征的国画艺术。 (一)夸张变形是国画探索的新领域 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不仅仅局限于题材和内容上的创新。构图方式,人物形象的处理,综合材料的运用。均成为我们探索的领域。而人物的夸张变形也慢慢为人们所接受。 所谓“变形”,其实也是传统的绘画表现手法之一。而我们所说的“夸张”则是用来修饰美化艺术形象的。然而夸张变形的“度”的把握则是很难的。因为中国画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本身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特定的审美。这一点并不同于西方。西方绘画中现代派的变形目的是为了追求直观而且纯粹的视觉感受,给人以视觉的冲击。是以艺术家本人的主观情感作为出发点。以艺术家个人的感受和意识来构建画面。是从自己的角度着眼世界,将客观存在的事物,打破,重建。再以艺术的手法进行组合,从而使画面更加富有趣味性。(二)变形夸张是突出事物本质的艺术手法 中国画中的“变形夸张”则是保留了中国画的艺术本质,以及民族审美的。是以传统作为奠基,追求更高艺术性的一种艺术手法。《辞海》中提到“夸张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往往借助想象,抓住描写对象的本质特征加以夸大,强调,以突出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浅谈中国工笔画的“线”

浅谈中国工笔画的“线” 摘要:中国工笔画属于造型写实、线条严谨、色彩靓丽、描绘细腻的画种。既然工笔画属于国画范畴,那么线条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以线立形,是中国工笔画的精髓。 Abstract:the Chinese claborate-style painting belongs to modeling realistic,rigorous lines,color bright,painted exquisite pictures.Since claborate-style painting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so the importance of line is indisputable.A will made in line shape,i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laborate-style painting. 关键词:中国工笔画、以线立形、中西方线的对比 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是中国画坛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当今社会中最具有时代感和表现力的画种,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中国工笔画因其工整细腻以及优美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很受人们喜爱。一幅成功的工笔画,当我们略去它的色彩,剩下的就是一幅漂亮的白描画,这时,也许你会发现工笔画的线条比色彩更具魅力。 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其工整细腻的画风,鲜艳明快的色彩备受人们喜爱。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中国文人强调“以书入画”,线蕴含有“一波三折”、来回顾盼的书法审美味道。线在中国工笔画造型中,其自身还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工笔画使用“尽其精致”的手段,通过“以神得行形,以线立行,以形答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在工笔画中,无论人物画,花鸟画,还是山水画,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中占有重要地位,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人物画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始终不如花鸟画丰富多彩,也不如山水画山峦起伏,云烟变幻。了解和把握好工笔画的构图内涵,对于工笔画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工笔画怎么发展,其线条的魅力都是永恒的。 中国画的线,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绘画,晚周帛画,楚器漆画和汉唐壁画。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蜗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

浅析中国工笔人物画中色彩的表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d13852164.html, 浅析中国工笔人物画中色彩的表现 作者:张琳倩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09期 摘要:中国工笔人物画色彩的表现是工笔人物画的一个主要表现手段。它一方面向古代的工笔人物画传统敞开,另一方面也向当代的一切优秀视觉艺术敞开,在这样一个开放系统中每一个工笔画家都可以找到一个能发挥自己特长的表现形式。本文分为两部分一是正确认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统色彩观;二是正确认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现代色彩观。 关键词:中国工笔人物画;传统工笔人物画;现代工笔人物画;色彩表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208-01 中国工笔人物画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它是以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为基础,是我国民族绘画重要的绘画形式,是最宝贵的传统。色彩表现则是工笔人物画的一个主要手段。 1.正确认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统色彩观 周时期所使用的颜色与绘画上的颜色在源流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中国工笔画色彩的发展开拓了正确的道路。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长沙出土的两幅帛画《凤夔人物》、《人物御龙》。这两幅帛画在造型、设色、勾线上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它使用单线勾勒、细致有力,用墨和色平涂,渲染,画中的人物简略的施用了一些色彩。它代表了中國封建社会早期绘画发展的新面貌和新水平。 到了西汉时期工笔人物画在色彩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成就。最具有影响的画是马王堆一号墓《轪侯利仓之妻》,这幅早期的工笔画线条勾勒得细致有力,色彩涂抹得也很浓重,画面较多的使用了红、黄等颜色。由于使用的是矿物颜料,所以至今色彩仍很艳丽。 中国工笔人物画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通过将外来绘画语言与自身的绘画传统相结合,开始了对色彩的全面探索。顾恺之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他的代表作品是《女史箴图卷》。它使用色彩的方法有主有次,既鲜明活泼又有力。此时绘画的发展成为了以后工笔画繁荣的先声。 隋这一时期绘画色彩的运用和表现形式在我国工笔人物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是一个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重要阶段。到了唐代是工笔人物画最成熟最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画家阎立本,非常注重人物精神气质和心理特征的刻画。他的作品《步辇图》色彩丰富而柔和,在用线和用色上都非常成熟,能简单而生动自如的表现对象。特别是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一幅典型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他的作品中运用了青绿、朱黄和三青、三绿等色,这样使色彩更加富于变化,绚丽多彩。它的色彩结构与色彩配置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的色彩观念。

水粉画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基础(水粉)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序号: 课程名称:水粉画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讲课学时:实践学时:实验学时: 学分: 适用对象:美术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色彩课主要以水粉画教学为主,所包含的内容有:静物写生、风景写生、人物及人体写生三个方面,其教学形式主要以写生为主,并以速写、临摹、默写等为辅助教学。 1.水粉画是一个非常有群众基础且应用十分广泛的画种,从六十年代起,这个画种被列为美 术院校色彩课教学的基础课程。水粉画历史悠久。从古代石窟壁画、工笔重彩到近现代的水粉画,虽然在工具材料、绘制方法和形式风格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到了二十世纪水粉画才以独立的画种出现。 2.水粉画的色彩效果以鲜艳、华丽、柔润、明亮、浑厚为特点。适宜表现简明概括、鲜明强 烈的画面效果。艺术家们多选用它绘制各种写实及装饰风格的绘画。 3.水粉画应用范围很广。可绘制年画、宣传画、图案设计、建筑效果图、装潢设计效果图、 舞台美术效果图等。并对画幅大小及各种形式的绘制任务都有较强实应性。它的工具材料简便,外出写生、收集生活素材十分便利。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水粉的基本知识,水粉的表现方法及技能色彩的基本理论。 2.通过写生练习,使用权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水粉的材料,工具和艺术表达语言的能力,提高色彩修养,培养色彩的审美品味,熟练地掌握运用色彩语言表现情感的能力。 3.通过水粉的写生与训练,为以后的创作、写生、艺术设计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应该结合色彩理论知识、分阶段、针对性的进行色彩配色练习、色彩写生练习、色彩构成练习、色彩归纳及色彩设计练习,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渐认识、掌握色彩,并逐渐熟练运用色彩作为设计工具。因此在课程教学的方法上,授课教师应该多准备实例素材,通过幻灯、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讲解,并通过课堂示范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写生技法及色彩设计的方法及步骤。从设计思路及设计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黑体,小4号字)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颜色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颜色 小班认识颜色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复习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感受色彩的美; 2.巩固涂色的方法,使幼儿能运用恰当的颜色涂染; 3.培养幼儿涂色的兴趣,使幼儿养成作业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颜色标志牌(红、黄、蓝、绿)若干,未涂色的小花图片若干,油画棒若干。 2.请大班的小朋友准备花姐姐的情境表演。 3.活动背景图《春天》 4.教师头饰、花姐姐头饰、裙子各一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头饰扮色彩妈妈,邀请幼儿做颜色宝宝,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妈妈和宝宝的角色使幼儿感到亲切,以游戏的方法导人使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 二、基本部分

1.复习认识四种颜色。 (1)请幼儿带上颜色标志牌,相互观察,并说一说自己是X色宝宝。 (颜色标牌帮助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幼儿在相互观察和讲述中分享经验,增进了彼此间的相互学习,教师则可从旁观察幼儿对颜色的认知情况。) (2)玩游戏《妈妈宝宝抱一抱》,巩固对四种颜色的认识。玩法:教师唱“x色宝宝你在哪里?”戴相应颜色标志牌的幼儿边唱“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妈妈抱一抱,边走向教师和教师互相抱一抱。 (和妈妈一起游戏总是非常愉快的,抱一抱的动作既满足了小班幼儿的心理需要,又帮助其明确每种颜色的名称。) (3)请幼儿找一找背景图中什么东西和自己的颜色是一样的。 (背景图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隐性教育环境,引导幼儿的思维由单一的颜色扩展到五彩的大自然当中,并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4)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红(黄、蓝、绿)色的,感知色彩的美。 (从观察颜色、找相同的颜色到讲述生活中各种物品的颜色,逐步深入,加深幼儿对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认识。在讨论中幼儿的思维得到扩展,在感知生活中的色彩美的同时,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涂色活动。巩固涂色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美。 (1)花姐姐以忧愁的样子出现在小朋友的面前。(花姐姐的裙子上贴有许多未涂色的小花。)

美术教案《认识色彩》

《色彩》教案设计 盐洲中学钟越敏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学习,增强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了解色彩变化的规律,较好地运用色彩关系。 能力目标:运用色块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难点: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培养学生自己获得知识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现场观察自己所在的教室,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 1、讲台是什么颜色? 2、门是什么颜色? 3、还有墙壁又是什么颜色? (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让学生指出本课主题——色彩。 (二)、讲授新课(欣赏、分析): 1、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是有颜色的 刚才我们谈到了一些物体都是有颜色的,所以说“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是有颜色的”。换句说,我们认识物体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色彩。 问题:1)、我手中的水是什么颜色? 2)、是不是和我们说“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是有颜色的”起了矛 盾? 思考:水是无色透明液体,因此说水是没有颜色的。是不是我们刚说的“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是有颜色的”起了矛盾?现在让同学们带着疑问,欣赏一 部分图片,欣赏的过程当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所看到的图片和我们说的

“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是有颜色的”是否有矛盾?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 小结:水就本身的结构、性质来说是无色。可是,水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必须盛在一定的容器里,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受到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不同 颜色。人们不是常说蓝色的大海,碧绿的湖水。 扩展思维:空气有没有颜色? 空气中有水份、尘埃,这些微小的物质在阳光照射下,在不同的时间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我们在看山时,就会发现近处的山除了轮廓更清楚,树的色彩也更纯绿,而愈远的山就愈蓝灰,这就是空气中的物质在阳光中折射出的色彩。就是在太空中,宇航员折看到的太空星球,也是充满变幻的色彩。所以说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有颜色的。 那么这些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 2、光给了世界上一切物体的所有颜色 通过“盲人摸象”猜物游戏的方式理解:游戏规则是请一位学生上讲台,用布蒙住他的眼睛来猜答,他可用一分钟提问,其他学生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猜物的学生可以用手去触摸,用鼻子去闻,但不可以猜这物件是什么。(老师在旁引导,提示。) 我们在白天欣赏大自然的景物时,无不感受到形形色色的缤纷色彩。但一进入黑夜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假设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我们面前放上两个苹果,我们嗅觉感知到眼前是苹果,触觉也能从形状上感知到是苹果,但我们却不能知道这两个苹果哪个是红的?哪个上绿有?这一切都得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得清楚。可见我们辨识宇宙万物全是靠光,没有光就没有色。 3、色彩的分类 色彩就是生命,色彩就是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里,能眼睛看到的色彩非常丰富。 问题:1)、你能说出几个色彩? 2)、你们认为黑、白、灰可称为色彩吗? 色彩分为彩色系和无彩色系: 无彩色系——黑、白、灰没有任何色相感觉。 有彩色系——纯色、光谱中的基本色、其它一般色彩、基本色与黑、白、灰之间不同量混合。 4、色彩的三属性(三要素): 展示各种色彩斑斓的图片(色环、渐变色彩、不同笔触的作品),让学生观察色彩的不同和变化。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工笔画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工笔画的影响 【摘要】本文探讨了当代中国工笔画应该遵循的原则,主要讨论了传统中国文化对当代中国工笔画创作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时代,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求新求变、创新发展对工笔画未来的意义。 【关键词】工笔画;传统;创新;融合 作为美术工作者与参与者,自然要多到中国画展览现场感受众多优秀作品的魅力,希望能从中吸取多元的艺术养份,深入挖掘获奖作品的艺术精华,拓展视野,以此来丰富自己的艺术作品。毕竟中国现代工笔画在其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材料、技法、形式等多方面的努力探索,大胆尝试,以然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这些新的表现语言极大的丰富了传统工笔画的绘画体系。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众多作品技术的制作性远远的超越了艺术本身的含量。所以真正吸引眼球,留有深刻印象的作品也许只有少数几件。面对眼前众多非传统亦非现代的工笔画作品,不由得使我们又重新思考这个一直被提出的问题:现代的工笔画还留有多少传统工笔画的艺术精髓,我们又应该如何把握传统与现代间的界线。 现在有一句话经常在中国工笔画展览中被提起:品味传统,再创现代。在这里,首先强调的是传统的重要性。中国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深的滋养着中国画艺术,也构成了中国画由古至今的艺术脉络。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变革与发展都渗透着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化气息。在中国画的领域中,传统的笔墨、传统的线条、传统的色彩,这些都反映着人文、艺韵等多重艺术标准,也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中庸、人性的精神核心。无论时代与艺术风格如何改变,这种传统文化精神的标准是永远不可改变的。当然,“创新”对于每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具有非凡吸引的,每一个艺术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别于他人,从大众中脱颖而出,标新立异。这往往也使人们对”新”有了一种肤浅的理解与认识,使艺术的“多元化”成为一种表象。人们开始脱离了传统中国画的底线,不再讲究笔墨用法,不再讲究线条韵律,甚至不再讲究材料用法,只要是能体现自己的观念,任何手段都是成立的。于是,当我们面对一幅艺术作品时,我们不知道作者到底要传达一种怎样的人文情怀,到底要表述一种怎样的思想内涵,到底要呈现一种怎样的精神意境,甚至于我们都不清楚作品到底是用何种材料制成的,它还能算是一幅中国画吗?带着这种种疑问,当我们在临摹中国千百年留传下来的传世名画时,当我们在一丝不苟的苦练书法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还是中国画固有的精神支柱吗?这些还是中国画赖以生存的技术基础吗?曾经多时,我们一直为此所困扰着。但当我们再翻阅美术史时会发现实际上有很多名人大家已经给我们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回答。具有现代感的中国画大师齐白石,他早期出身于民间画工,通过在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中的自我陶冶,然后才创立了一种既摈弃了民间艺术的低俗因素,又保留了民间艺术的生动情趣,既吸收了文人艺术的高雅格调,又去除了文人艺术的孤僻心理的新风格。他的别成一格,他的自我独立,都是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得来的。还有著名画家黄宾虹先生,他在山水画方面可以说是创造了一种绘画新风格。但是纵观他一生的绘画经历,九上黄山、五登九华,四临泰岳,足迹半

浅谈中国工笔画的设色体系

浅谈中国工笔画的设色体系——随类赋彩 《出水芙蓉图》24×25cm 绢本设色 南齐谢赫在《画品》谓“六法”云:“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六法”是谢赫对汉末至梁的绘画作品第次判定的依据,反映出谢赫时代对绘画普遍认识的基本准则,“是中国绘画理论中最早、最基本的系统绘画原则,有殊为重要的地位。”这一准则中的“随类赋彩”确立了中国绘画特别是工笔画设色观念的千载规则。 中国传统工笔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朵艳丽的奇葩,无数辉煌灿烂的经典作品,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色彩是绘画的主要形式因素,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的形式”,中国传统工笔画的色彩作为重要的表现语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传统,中国画对色彩的认识观可以追溯到古代巫术与古代哲学,正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孕育出中国美术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形式,形成独特的中华民族绘画的色彩传统。 一古代色彩观 一个民族的色彩观念往往体现出这个民族的审美心理和与之相连的文化特质。“色是直接表达社会观念的文化符号,是文化观念的判定元素。”(陈绶祥语)从周易的“五行五色”发展而来的中国古代色彩观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充满东方精神特性的色彩由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现出来。在这种受人类早期文明的民族习俗与盛行的宗教、统治者的政治影响以及当时的哲学观念支配的色彩观中,五色作为正色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严格的尊卑贵贱的法度与等级,这种观念浓厚的色彩精神一方面体现古代的人们对色彩的道德伦理秩序的严肃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着民族的文化心理。因此,中国古代色彩观实质上是一种哲学色彩观,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观念性。 古代色彩的这种特性在发展到中国的两大哲学体系——“儒”“道”的思想中得到了具体而生动的展现,从而真正地进入自由的色彩审美的境界,对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方文化产生深刻久远的影响,使这种一开始就与人生追问相连的哲学,不仅上升到宇宙的高度,而且成为人们心灵的归宿,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艺术的色彩审美取向。中国美学的“错彩镂金之美”与“出水芙蓉之美”正是儒道哲学的这种精神在审美思想上绽放的结果。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色彩从工艺美术的“五色”中发展出了多种色彩,包括金、银等金属色彩,这样“以丹青为主,数十种色彩为辅的色彩画,在唐宋之前冲破了阴阳五行家的五色观,创造了许多灿烂辉煌、绚丽缤纷的色彩”。这种突破与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东渡而来的佛教文化,以及随佛教文化传来的西画色彩观的交流影响有重要关系,成为古代绘画演进史的“色彩之变”。此后,中国画步入辉煌灿烂的色彩绘画的历史高峰。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局部52×1191cm 绢本设色 二传统绘画色彩观—随类赋彩的精神 “丹青”是唐宋以前对中国绘画的指称,从以五行色之红、青命名绘画可以看出五行色仍然在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类赋彩”在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性及其美学意义被“六法”郑重地提出并确立了其历史地位,为后世绘画立下了一个“永恒的标准”,宋代《图画见闻志》的作者郭若虚对此感叹并称之为“六法精论,万古不移”! 要更好地贴入随类赋彩的精神,对“类”的解读非常重要。吕凤子在研究中国画画法时说:“物又各具自性与类性,以故,画中形相就须兼备自相和类相,就要同时写出类相的同和自相的异。”他认为中国画的“貌色也就应该貌物的兼该类相自相的本色”。也就是说,“类色”是有别于物象本身的“自色”,这里“类”是为统类之义,显然具有主观性。汉王延寿

儿童美术:浅谈工笔画的笔墨和色彩

儿童美术:浅谈工笔画的笔墨和色彩 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发展历史。其精勾细染的艺术技法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其意象造型的表现手法,在艺术处理上精微而不失匠气,工致而富有绘画性,为工笔画的发展留下广阔的拓展空间。 远古的帛画,以线赋彩,成为中国工笔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祖先们在生活和劳动实践中持续完善绘画手法,逐渐形成了双勾填彩、双勾细染的画法。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工笔画发展的重要阶段。以莫高窟为代表的壁画,无论是富丽的色彩或是浓厚的宗教题材,都体现着先贤们娴熟的工笔表现手法。唐代的工笔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吴道子、张萱、周昉当为这个时期的代表画家,其工笔人物画线与墨、线与彩的完美结合至今令人叹为观止。宋徽宗赵佶喜爱绘制工笔花鸟画,改革了画院体系,提升了宫廷画家的地位,建立了画学制度,从而使院派工笔画,达到了历的辉煌期。工笔画走向民间当在元、明、清时期,尤以明清后,因为诸多因素,导致工笔画日渐式微;在文人水墨写意画主流冲击下,虽有仇英、“二袁”等职业工笔画家的努力,但是工笔画一直处于消沉状态。近代的工笔大家陈之佛、于非闇虽成果斐然,却仍未摆脱工笔画的低迷窘境。现代中国工笔画的复苏期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而近20年经济繁荣、“西风东渐”迎来了工笔画发展的辉煌时代。 与其他国家的绘画风格不同,中国工笔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绘制程式。中国工笔画讲究用笔用墨,笔墨不但是视觉形式,更是中国画气韵、精神的载体,笔墨功夫是很多画家一生的追求。和写意水墨画相比,工笔画同样要求以笔入画,求笔法,讲笔趣。唐代陆希声五字执笔法,要求做到“五指齐力”、“指实掌虚”,运笔则灵活自如。张彦远的“生死刚正谓之骨”,正是用笔力度的体现。元代王蒙笔力扛鼎,后人称之为“金刚杵”。清代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笔》中说“用笔以中锋沉著为贵,中锋取其圆也,沉著取其定也。定则不轻浮,圆则无圭角。生怕涩,熟怕局;慢防滞,急防脱;细忌稚弱,粗忌

浅谈小学美术水粉画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水粉画教学 玉溪市通海县秀山二小:苗青梅 一听说要画水粉画,学生的情绪是那么的兴奋。就是因为水粉画色泽鲜明、艳丽、覆盖力强、表现力强。色彩鲜艳的水粉最突出的特点是容易调和,学生能轻易地调和出千百种丰富的色彩,而且也比较容易表现,厚涂时具有油画一样的覆盖性及较强的附着性,薄铺时又似水彩般流畅与滋润,水粉画既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更能满足他们创作、表达的快感。 因此水粉画是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更为符合的画种,他们学习和创作的兴趣也更易于被激发出来。经过在小学水粉画教学实践中,我对小学水粉画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激发学生学习水粉的兴趣。 兴趣是入门的前提,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先导,而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不断去实践,去探索、去创造,唯有唤起了学生对水粉画活动的真正需要,才能真正产生以学生为本的艺术活动。教师必须让学生有愉快的心情、强烈的欲望、坚定的信心,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美的体验、美的创造。如在写生课上,把一盆菊花放在讲台上,让孩子们走上来感受菊花清香的气味,让孩子们去触摸菊花的外形,让孩子们去观察菊花的色彩。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高涨,画面上的菊花也鲜活起来,改变了那种由教师领画、千人一面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这种身临其境的引导方式,远胜于教师的生硬说教和填鸭灌输。 二.学习色彩知识。 学生处于不定向、不规则的状态中,他们对颜色的偏爱,虽然和个性、气质及兴趣有关,特别是和年龄有关,但多数情况下,是下意识的选择,我们不能用衡量成人绘画作品的标准要求小学生。教师要从孩子的绘画心理着手,渗透理性的指导,让孩子在玩、涂中学习到色彩的知识。 1.原色练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