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禅宗看佛教的中国化

从禅宗看佛教的中国化

从禅宗看佛教的中国化
从禅宗看佛教的中国化

第13卷第1期2010年1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 u rna l o f Huna n U n i ve rs ity o f Sc i ence&Te chno l o gy(So c i a l S c i ence Ed iti o n)

Vo l.13No.1

J an.2010

■哲学研究 

从禅宗看佛教的中国化①

王新婷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094)

摘 要:佛教作为一种出世宗教,一方面因为填补了中国文化之缺而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但是,另一方面,又与带有强烈入世色彩的中国本土文化发生巨大冲突,为了生存,不得不做调整改进,禅宗就是调整的产物。禅宗主张人人皆有佛性、见性成佛;摆脱烦琐推理、主张直觉顿悟;提倡无念为宗、平常心是道,这与中国文化主干儒家提出的人性善、人人皆可成尧舜;与中国人偏爱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与入世与出世相统一的中国传统人生哲学近乎一致。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强大的同化力。

关键词:禅宗;佛教;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35(2010)01-0054-04

自三国至魏晋南北朝,中国社会长期陷于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朝不保夕,就连豪门士族也常常觉得世事多变,岁月无常。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中国固有的诸子百家由于缺乏宗教情怀或曰终极关怀,无法贴近民众。此时,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佛教,因其教义提倡“人世皆苦”“诸行无常”以及其独特的解脱之道和缜密的逻辑思辨力量,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共鸣和喜好,从而导致佛教在中国迅速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佛教也与强大的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了冲突,不得不做些调整,禅宗就是调整的产物。

一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

佛教在中国传播时,与中国文化尤其是主干儒家思想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冲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从人生观来看,佛教从无常、无我的基本教义出发,认为人生充满了痛苦。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围绕着关于人生是苦,以及如何才能解脱这一问题而展开的。佛教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彻底解脱人生种种痛苦,必须按佛教教义的要求,放弃世俗生活,追求宗教修行。与佛教人生观不同,中国传统思想则往往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及积极进取的精神来看待人生。《易?乾?象》中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来对待人生,对待生活,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不折不挠,与自然与社会顽强奋斗精神的概括。儒家思想中虽然有重天命的一面,但更多的是“敬天命而尽人事”。孔子本人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但却“知其不可而为之”,表现了一种悲壮、顽强的精神。老庄思想虽主张无为不争,但更多表现的是对世俗名利的超越洒脱,并不是彻底的出世。

从道德理想来看,佛教追求精神解脱,追求寂然不动。这种目标是个人的精神解脱,是以放弃现实生活为代价的。中国传统儒家所追求的道德理想是成圣贤君子。何谓圣贤君子?儒家认为是才智道德极高者,而且这种极高的道德修养必须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以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儒家把个人的道德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与佛教提倡的个人修行出家,得道解脱大不相同。

在道德修行和道德规范方面,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也有许多不同:第一,古代印度各宗教流行乞食制,它们认为肉体是欲望和罪恶的产物和载体,是精神的枷锁,因此肉体的苦行有利于精神的修炼。人的物质生活,应当越简单越好,而乞食正是

45①收稿日期:2009-10-21

作者简介:王新婷(1962-),女,河北安国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传统文化。

为了有利于宗教修行。早期的印度佛教也流行乞食制,佛教徒几乎都是以托钵乞食为生。但这种乞食习俗在崇尚勤劳俭朴的中国社会却很难被接受。中国社会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因此注重农业生产、提倡勤劳耕作成为中国社会上下所认同的风气和美德。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佛教徒那种不事劳作、甘愿乞食的生活方式,被中国人看作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佛教传到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人的观念,大多数寺庙兴建庙产以维持生计。禅宗则创立了“农禅”的生活方式,即既要“参禅”又要进行生产劳动,后来禅宗大师百丈怀海制定《禅门规式》把“农禅”的生活方式制度化。第二,出家弃俗与孝敬父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儒家孝道观的矛盾。佛教修行要求修行者出家弃亲,这在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中国封建宗法社会里很难被接受,这也是儒佛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佛教为了能融入中国社会,也大力宣扬孝道,甚至编写讲孝的佛经,如《父母恩重经》。后来在中国出现了在家修行的居士,也说明了佛教的中国化。第三,沙门不拜王者与忠君思想的矛盾。按佛教仪规,佛陀是世间最尊者,其地位远远高于人间统治者。佛教徒出家修行脱离了世俗生活,以佛陀为尊师,只能礼拜佛陀,除此之外,对于世间其他一切位尊者,即使贵为天子,亲如父母,也不应对之行礼跪拜。这种教规,在重视“忠孝”礼法制度的中国封建社会,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封建士大夫对此极为反感,在佛教发展史上,这是儒佛之争的重要焦点。斗争的结果是,佛教徒低下了高昂的头。到了唐代中期时,佛教徒既拜父母也拜君王。

最后,在思维方式和修行方式上,佛教所反映的印度人重缜密的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和提倡禁欲苦行等以长期艰苦的磨难为解脱途径的修行方式,与中国士大夫喜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和追求自然适意、乐观豁达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冲突。

正是在以上这些背景下,产生了简便易行、注重体悟、在现世中达到超凡入佛界的中国式佛教———禅宗。

二 中国式佛教———禅宗

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派,是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宗派的、典型的中国式佛教。

佛教禅宗的起源,按传统说法,谓佛法有“教外别传”,即除佛教经典的教义之外,还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教义。传说,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聚众说法,曾拈花指示众,听者都不明白其中的奥秘,只有大弟子摩诃迦叶默然神会,微微一笑。佛祖知道他已领悟,对这个聪颖的弟子格外赏识,于是便当众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五灯会元》卷一)这便是印度禅宗的开始,而摩诃迦叶也就成了禅宗的开山祖师。禅宗历代相传,到了第二十八代达摩大师,正当中国南北朝时代,此时印度佛教衰微,大师听说东土震旦(中国)有大乘气象,便来中国传教,成为中国禅宗第一代祖师。后来,达摩把禅宗奥旨传给了一个中国高僧慧可,后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最后传给了慧能。于是,影响中国千年之久,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深深痕迹的禅宗,便兴盛起来。

其实,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始人应该是六祖慧能,他的言行被弟子编成了《坛经》一书。禅宗(南宗)的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见性成佛与凡夫即佛。

六祖慧能认为,现实世界的一切,都依存于心。“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诸法在自性中,佛性也在自性中”。(《坛经》)禅宗把人心看作是万物产生的根源,是为了强调佛性在人性中,只要能认识自我意识这个本体,就是认识了佛性,也即完成了成佛的功夫。所以,慧能说:“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心中顿见真如。”他提出成佛的道路是向内心寻觅,“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一切般若知,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得建立。”(同上)《赵州语录》说:“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真佛就是指自己的本心,每个人都有的佛性。《临济语录》则斥责那些求助行善事、造浮屠等外在功绩以求解脱的人是“自家屋里物不肯信,只管向外觅”,以上诸论是说,心即佛,只要认识本心,即可成佛,所谓“见性成佛”。

“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坛经》)这其中蕴涵了“凡夫即佛”,人人皆可成佛以及反对偶像崇拜等观点。《坛经》记载着一个著名的故事:慧能初见弘忍大师,大师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猲镣(“猲镣”是当时对岭南土著人的侮称),若为堪作佛?”慧能回答说:“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猲镣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慧能认为,人有南北之分而佛性绝无差别,因而人人皆可成佛。禅宗以前的各佛教派别,为了抬高佛性的尊严,往往把佛说成是在遥远的“西方极乐世界”,在彼岸;把修行成佛的道路和方法,弄得十分艰难和繁琐,很容易使人们丧失信心。禅宗把佛性由遥远的彼岸移到现实的、此岸的“凡夫”心中,打破了天国与人世的界限。只要你能认识自我本性,本性不迷失,就可以成佛。

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流派,归根结底也是讲如何了生死,如何解脱,如何成佛的问题。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从自然中分裂出来的独立主体。

55

向往与自然同样具有永恒性、无限性,向往与自然的同一,是人的最深沉、最强烈的内在愿望之一。而现实与这种愿望是对立的。禅宗的禅法作为一种生命的智慧和艺术,正是力图为人们实现这种向往提供方案。禅宗在中国古代占主导的儒家思想的强大影响下,转向重视人的现世,重视此岸,并着重从人的心性方面去探求实现生命自觉、理想人格和精神自由的问题。其中关于人性本清净、见性成佛、众生皆可成佛明显地吸收了孟子关于人性善、人人皆可成尧舜的思想。禅师们把实现自我觉悟,开发自己心灵世界,作为人生的主要任务和最大追求。强调要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实现自我超越,解脱烦恼、痛苦和生死,即成就为佛,即在有限、短暂、相对的现实中实现了无限永恒、绝对[1]367-368。

第二,顿悟与直觉。

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反对坐禅念佛,不要累世修行,不搞布施财物、拜佛修庙等外在方式,而是主张“不立文字,直指本心”、顿悟成佛。所谓顿悟,指无需长期修行,不用自己苦读或禅师传授佛教经典,而是在禅师的点拨、启发及至棒喝下,凭借自己的智慧,刹那间把握佛教“真理”,便达到了成佛的境界。在慧能看来,本心即佛,佛即本心,何必绕那么多弯子,时时拂拭,日日坐禅多难啊!只要直指本心就行了嘛!每个人都有佛性,佛性都是清净的,“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坛经》)慧能与神秀争夺禅宗继承权时,写的偈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仅反映了他彻底的空观,更反映了他反对神秀提倡的“时时勤拂拭”式的渐悟方式,主张顿悟的思想立场。禅宗史上著名的“怀让磨砖”的故事就是排斥坐禅的,“开元中有沙门道一,在衡岳山习坐禅。师(怀让)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邪?’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五灯会元》卷三)道一顿时恍然大悟,放弃了苦苦坐禅的旧法,后来他还对大众宣传:“若是上根众生,忽遇善知识指示,言下领会,更不历阶级地位,顿悟本性。”(《古尊宿语录》卷一)禅宗的确为大众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成佛方式。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禅宗的顿悟成佛方法,是有神秘色彩的直觉认识方法。它不须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不用对外界事物进行解析,也不用经验的长期积累,而是凭着感性直观,凭着“见性成佛”观念的引导,靠瞬间的意念,来把握认识对象,实现意境的升华。我们知道,中国老庄哲学及后来的玄学里有着较强的直觉思维色彩,受其影响,传统士大夫对于事物比较偏向于直观感受式的整体把握,而不十分善于细密严谨的逻辑推理;他们容易接近那种风趣高雅、理趣昂然的艺术性对话,而不愿意进行枯燥的理论分析[2]39。这样,来自印度的带有繁琐思辨色彩的原始佛教让位与中国式佛教———禅宗,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三,无念为宗。

既然人人都具有佛性,只要一转念即可成佛,那么,为何人人不能随时成佛呢?慧能说,人的本性是清净的,如同日月常明。但由于有妄念遮盖,使清净的佛性不能显示出来,好象清澈的天空,皎洁的日月被浮云遮盖住了。因此禅宗强调,要想把人人皆可成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还要把妄念浮云吹散。那么怎样把妄念浮云吹散呢?慧能认为只要“无念”就可以了。他把“无念”说成禅宗的最高宗旨:“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坛经》)。所谓“无念”,不是不起念。慧能认为人心是活动的,念就是心的一种动相。但念有净念与妄念之分,所谓无念,不是不起念,而是不起妄念而起净念。净念不作有与无、善与恶等的对立分别,是破除对两边的执著,彻悟两边皆空,心无所得。所谓“无相”,即“外离一切相”。这并不是说不要与外界接触,而是要“于相而离相”,即在与外界的接触中,不产生任何表象,以保持本心的虚空寂静。所谓“无住”,就是要心不执著于外物,把持住心,不被周边的浮光掠影所牵引。在这“三无”之中,“无念”是最主要的,“无相”“无住”归根结底就是“无念”。慧能认为,凡夫与佛,此岸与彼岸的区别,只在一念之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是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坛经》)所谓“无念”,是指身在尘世中,而心在尘世之外,精神超脱,就是进入了佛的境界。相反,如果深受外界影响,执著于外物,必然就会产生妄念,烦恼丛生,陷入地狱。据《坛经》记载,慧能为其弟子神会讲“无念为宗”的教义时,曾用拄杖打神会三下,问他痛不痛。神会回答:“亦痛亦不痛”。这种既痛又不痛的境界,就叫做“无住”,不执著外境。如果说痛,就着了痛的相,即受痛的假象迷惑;一说不痛,就着了不痛的相,这都不是“自性真空”。[3]176可见,所谓“无住”说到底是以“无念”为宗旨的。

后来,慧能的后人马祖道一宣扬无妄想妄念,当下本心显现即是佛的境界,并进一步提出本心就是平常心、平常心是道的观点。他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景德传灯录》第二十八卷)平常心即平常生活中所具有的根本心,也即见于平常的起居动作之心,是与禅道、真理一体的、不相离的。“平常心是道”这一命题,突出显示了平常的心与超越的道的内在统一,强调平常的行住坐卧,应机接物,都是真实的禅。马祖道一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如扬眉、瞬目、弹指、举手、投足等,一言一行都是佛性的表现、佛

65

道的体现。所以他提倡纵任心性,不必刻意去做修善断恶的佛事。《景德传灯录》卷六载:“有源律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饭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大正藏》第五十一卷)这是说,禅修用功,就是在“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的一切日常生活中用功的,除却“百种须索”,“千般计较”,随顺心性,纯任本然。这种学说与中国道家提倡的自适其心、顺其自然几乎如出一辄。

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反映了禅宗主张在现实日常生活中实现理想、在现世中成就佛果的思想。而禅宗的这种思想,显然与印度佛教视人的现实生活为苦难,现实世界为秽土,强调超俗出世,转生彼岸世界的主张是迥异其趣的。禅宗与印度佛教在佛教终极旨趣上的巨大差异,是中印两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不同所致。我们认为,儒家经典《中庸》所说“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哲学思想影响是至深且巨的。“高明”,广大精微的境界。“中庸”,平庸,平常。意思是说,君子尊崇天赋的性理,同时讲求学问而致知,使德性和学问臻于博大精微的境界,而又遵循平常的中庸之道。这里包含着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境界提升的意义。这是一种在现实世界中安身立命之道,是成就理想人格的重要模式,成为了中国古代士大夫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由此形成的思维定势,必然影响轻视印度佛教经典,重视心性修养的禅宗的修持生活轨迹,这也就是在平常心态中实现内在超越,在平常生活中实现精神境界的飞跃。

综上,佛教在中国传播时,面对本土文化的强烈排斥,不得不对自身进行调整改造,走中国化的道路,以适应中国国情,否则在中国就没有立足之地。禅宗主张不读经、不礼佛、不坐禅,甚至呵佛骂祖,反对偶像崇拜,摆脱烦琐的修炼过程和经论词句的解释,由思辨推理转入神秘直觉,用“顿悟成佛”的简便方法,来增强佛教法力,的确吸引了广大群众。禅宗对佛教理论的革新,实质上是把中国传统哲学中诸如孟子的人性善,人人皆可成尧舜和庄子的自然适意等思想融入佛教,使宗教进一步可行化。要言之,禅宗对佛教最核心的改造是把一种外在超越的宗教变为一种内在超越的人生哲学。内在超越是入世与出世的统一,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优良传统,这一传统在今天仍有其生命力,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理想的人生模式和人生态度。入世而能建功立业,出世而能逍遥物外,这样的人生才不是一种陷于一偏的人生。只“入”不“出”,人会变得过于世俗;只“出”不“入”,人会变得过于玄远。正确的人生态度是两者的结合。因此说“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是一种使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康的人生哲学。

参考文献:

[1]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卷)[M].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6.

[3]王新婷.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

社,2004.

The Sinicizati on of Buddhis m fr o m the Zen Budd his m

WANG Xin-t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Devel opment Studies,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100193,China) Abstract:A s a religi on beyond the world,Buddhis m was widely s p read in China for it filled up the deficien2

cy of Chinese culture.However,on the other hand,Buddhis m greatly conflicted with Chinese native culture.I n order t o survive the religi on,Buddhis m has t o adjust and i m p r ove itself.Zen Buddhis m is the p r oducti on of ad2 just m ent.Zen Buddhis m held that every one has Buddha-nature,gets rid of the cocka ma m ie reas oning,advo2 cates intuiti on and ep i phany,p r opose no distracting thoughts and the policy of ordinary m ind.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kindness of Chinese culture Confucian’s good hu man nature,Chinese peop le’s thinking way of favoring intuiti on,and Chinese traditi onal phil os ophy of life integrated by in the world and bey ond the world.I n this way, we see the str ong assi m ilati on force of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Zen Buddhis m;Buddhis m;Sinicizati on

(责任编校 游星雅)

75

中国的佛教——禅宗

中国的佛教——禅宗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一直在两个方面上开展。一是对佛教经义的探究,这是一种作为宇宙人生最终目的的追寻的哲学。二是作为一种求得解脱现实痛苦、抵达某种生活妙境的修行手段。两者之间并无截然分明的界限,离开了前者,对生活妙境的追求便失去了深刻的依据;而离开了后者,佛教的发展便失去了现实土壤。正是在佛经的翻译、佛理的深究中,中国佛教才渐渐地走出了一条迥异于印度的路子来,才渐渐地与本民族先秦时代萌芽发展的老庄哲学相互融通,渐渐适应了中国文化的要求而融汇成中国的佛教。禅宗的形成便是印度佛教变为中国佛教的一个显著标志。 禅宗的形成大体可以“六祖”慧能的成名作为分界。慧能的佛学思想体现在他的门徒所编撰的《六祖坛经》中,这部书记叙了慧能师从弘忍求法,得五祖衣钵真传,而后弘扬禅法的诸多事情,因慧能在当时声名显赫,门徒颇多,所以记叙大体可信。《坛经》所宣扬的思想是禅宗的精髓,也是慧能之后禅学之所以迅速发扬光大的原因。 《坛经》中所诉的慧能经历有许多传奇成分,但这些成分并不都是编造。六祖本不识字,却具有极高的天赋,尤其是对空无的悟性。她借助不识字便不陷入繁琐名相的优势,倒把成佛的道路极大地缩短了,举手投足之间,若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便能成佛。这理所当然地成了大多数人都愿意走的解脱之路。六祖的简便易行的修行方法,并不是不讲究修行之法而是将这法放在自己对内心的悟上。最重要的是认识本性,能自悟,悟了即是解脱,就是佛。佛不在其他地方,正在你的心中,心即是佛!禅宗的佛理就是如此简捷明快,因而对于修行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一、禅宗的形成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也体现了佛教由繁琐到简捷的变化,其形成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 1、佛教发展的自身规律 佛教在汉时传入中国,到南北朝时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朝代更迭迅速,人们的信仰出现严重危机,追求遁世,脱离现实的需要加强,到唐代形成普及局面,后来一些知识分子借重道进入仕途,这种有悖于佛教教义的行为,是统治者对佛教产生了某种戒备心理,地主阶级不时地利用政权力量,对佛教进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王维生活的盛唐时朝,正处在封建社会上升的高潮期。这个时代激发了知识阶层的情感,引导他们寻求完美的人生。他们当中有的鄙弃狭小的书斋,企图摆脱读书、科举、仕宦的传统人生模式和劳碌逢迎、无所作为的官场生涯,渴望投身于金戈铁马的战斗,以建立永垂青史的功业。有的厌倦和鄙视纷争不息、倾轧机诈、屈从强者意志的政治舞台,渴望寻求一处能够自由呼吸的精神乐园。朝气蓬勃的时代气氛既促成了他们对传统人生模式的不满,而国威的远扬、边塞战争的胜利和社会的安定、交通的通达、物质生活的丰足,又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于是,有人投身于边塞,走向大漠;有人拥抱自然,皈依“仙境”。总之众多知识分子都在努力摆脱平凡的、更高境界的人生。 王维早年,也曾有过高昂的政治热情。只是,几次重大变故的打击,逐渐消磨掉了他身上的锐气。王维是一个禀性极高的诗人,才华横溢,仕途亦较顺畅,后来因伶人舞黄狮子被贬,中年时期又接连丧妻丧母,特别是开元二十四年恩相张九龄被黜,李林甫执政,王维的政治理想破灭了,内心的苦闷可以想见。于是他将精力投到了对佛教的信仰和研究上,希望由此获得精神自由。 禅宗弘忍以后,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惠能为代表,北派以神秀为代表,时称南能北秀。王维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他受母亲影响,一直与北宗禅师有着广泛的联系,并潜心研究和接受北宗的佛教思想和禅文化。到了晚年,才转而信奉南宗。 然而与一般的信徒不同,王维对佛教的接受表现出他自身的特点: 1.他对佛教的接受是多宗派,他并不恪守某一家的宗旨,他兼收并蓄,并且还与儒道思想相结合。 王维是博学兼收的佛教学者,他不仅不局限于禅宗南北之界,还广泛吸收儒道思想。如:《能禅师碑》文中,广引儒道二家经典,以描述弘忍对慧能的传法:“皆日升堂入室(《论语》),测海窥天。谓得黄帝之珠(《庄子》),堪受法王之印。大师心知独得,谦而不鸣。天何言哉(《论语》)圣与仁岂敢。子日赐也,吾与汝弗如(《论语》)。”以黄帝与象罔、孔子与其生徒的关系及事迹,比附弘忍与慧能,义过于通,但我们能感受到的是,王维所具有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修养,在对外来文化和新的思想接受过程中那种顽强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们也能领略到异质文化思想的冲击与融合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给王维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涂上了浓重的底色。王维的佛学思想是从这一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我们探究王维的佛学思想、亦要透过这层浓重的底色。 儒家思想,主张在成就功名的过程中体现其主体的价值。实质乃是主体的人生价值消融于客体对象世界之中,主体价值由客体而得以实现的过程恰恰也是其主体性失落的过程;而道家则是以“无为”之态的消极出世态度应对世事。王维由儒而道,最终到佛,是封建士大夫命运的一个典型,从一定程度看,王维是在追求一种高士风范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走向虚空境地的随缘。于是形成一个矛盾而又和谐的统一,这实质上亦是儒道佛的相互激荡而爆发的。儒道佛被王维很自然的化为一炉,在山水田园诗中流溢出来而不露痕迹。 2,他的接受是多层次的。他奉行佛教戒律,他树立佛教信仰,而他最热心的是佛教思维方式; 王维非常尊祟禅家的生活方式。据《旧唐书》载: “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有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数十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约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王维的高妙之处在于,他将佛教的清静生活和中国文人的高雅情调结合起来,日子过的有

禅宗的理论与方法

第五讲禅宗的理论与方法(基本资料) 一、起源和传承 二、主要理论:自性说 三、参禅法 1、直指法 2、参话头法 3、开悟与保任 四、禅宗教学法 1、有言无言 2、棒喝 3、机锋 五、禅宗与主体性确立 一、起源和传承 (一)起源:拈花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二)传承:西天二十八祖。中土六祖。五家七派。 1、初祖菩提达磨:梁武帝普通元年,泛海至广州番禺。 (1)与梁武帝论道 梁普通元年(520)泛海至广州。帝迎之到建业。 问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写经有何功德?” 磨曰:“无功德。” 帝曰:“何以并无?” 师曰:“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曰:“云何真功德?” 磨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磨曰:“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磨曰:“不识。” 帝不悟。遂渡江之魏。 (2)一苇渡江。 (3)面壁九年。 (4)只履西归。 2、二祖慧可:立雪断臂 初名神光。二祖初生时,神光烛室,亘于霄汉。又一夕神人现,谓二祖曰:“何久于此?汝当得道时至,宜即南之。”二祖以神遇遂名神光。久居伊洛,博极群书。每叹曰:“孔老之教,祖述风规。”近闻达磨大师住少林,乃往彼晨夕参扣。达磨端坐面壁,莫闻诲励。光自忖曰:“昔人求道,敲骨出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如?” 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大雪,二祖立于砌下,迟明积雪过膝。达磨悯之曰:“汝立雪于此,当求何事?”二祖悲泪曰:“惟愿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达磨曰:“诸佛妙道,

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无有是处。” 二祖闻诲励,向道益切,潜取利刀,自断左臂,致于达磨前。磨知是法器,遂问曰:“汝立雪断臂,当为何事?”二祖曰:“某甲心未安,乞师安心。”磨曰:“将心来,与汝安。”祖曰:“觅心了不可得。”达磨云:“与汝安心竟。”后达磨为易其名曰慧可。 3、六祖慧能。 (1)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2)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4、五家七派 ┌沩山─仰山……………………………沩仰宗 ┌南岳─马祖─百丈┤┌………………………………临济宗 │└黄檗─临济─兴化─南院─风穴┐ │┌──────────────┘ ││┌黄龙……………黄龙派慧能┤└首山─汾阳─石霜┤ │└杨岐……………杨岐派 │┌天皇─龙潭─德山─雪峰┐ ││┌────────┘ │││┌云门…………………………………云门宗 └青原─石头┤└┤ │└玄沙─罗汉─法眼…………………法眼宗 └药山─云岩─洞山─曹山……………………曹洞宗 二、主要理论:自性说 (一)自性的特征: 性觉与性寂(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理论差异) 1、性寂(印度佛教):自性本寂,无为法,无作用,悟时证。 2、性觉(中国佛教):自性本觉,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本源,返本还源即可证得。 (二)禅宗的宗旨:见性成佛 达磨《血脉论》: “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坛经》: “菩提自性,本来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三)见性的境界——悟境。 1、“言语道断”。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 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 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 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佛教中的段子手---禅宗

佛教中的段子手---禅宗 禅宗创立以来已有千年,却能在佛教已经式微的今天,至今长盛不衰,甚至连苹果教父乔布斯大爷都修习禅宗,足见其魅力所在。那么其魅力究竟在何处呢?禅宗是佛教的世俗化,也是佛教的中国化。季羡林先生是这么说的:“首先,一部分禅宗大师,比如百丈怀海,规定和尚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认为“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印度佛教本来是不让和尚劳动的。这种做法脱离群众,引起非议。中国禅宗一改,与信徒群众的隔阂就除掉了。这也符合宗教发展的规律。因此,在众多的佛教宗派中,禅宗的寿命独长。别的宗派几乎都销声匿迹,而禅宗巍然犹在。其次——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禅宗越向前发展,越脱离印度的传统,以至完全为中国所同化,有的学者简直就说,禅宗是中国的创造,话虽过点分,却也不无道理。有的禅宗大师实际上是向印度佛教的对立面发展,他们呵佛骂祖,比如道鉴(慧能六世法孙,唐末865年死)教门徒不要求佛告祖(达摩等),说:“我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摩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等妙二觉(指佛)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架是系驴橛,十二分数(十二部大经)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初心十地(菩萨)是守古冢鬼,自救得也无。佛是老胡屎橛。”又说:“仁者莫求佛,佛是大杀人贼,赚多少人人淫魔坑。莫求文殊普贤,是田库奴。可惜

一个堂堂丈夫儿,吃他毒药了。”这样咒骂还可以找到不少。这简直比佛教最狠毒的敌人咒骂还要狠毒,咬牙切齿之声,宛然可闻。说它是向佛教的对立面发展,难道有一丝一毫的歪曲吗?这哪里还有一点印度佛教的影子?说它已为中国思想所同化,不正是恰如其分吗?”季先生说了两点原因,第一个讲的就是世俗化,第二个讲的是中国化。季先生说的很好,最关键的是这句话,禅宗的寿命独长。这句话刨到根儿上去了。对于宗教而言,它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异教,而是异端。何谓异端,就是不同于正统教义的新教义。各教对异端都是最不留情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本身就是犹太教的异端,耶稣的下场大家都知道,被钉死在十字架了;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主要烧死的也都是异端;今天,逊尼派和什叶派互相视为异端,还是水火不容。他们都深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佛教徒一向给人的形象一直是温和的,那么对异端的态度呢,既然说禅宗,禅宗最出名的六祖慧能不得不说。禅宗流传到后来的主要是惠能的南宗。当初禅宗的五祖弘忍要传衣钵,让命诸弟子作偈以呈,以神秀的偈子水平最高,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六祖惠能不识字,在寺内舂米,亦诵一偈,请人题于壁上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惊为天人,并传衣钵,定为传人。这是大家熟悉的故事,一般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故

禅宗的形成、传承与演化研究

禅宗的形成、传承与演化探究 摘录: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禅宗从创立到成熟、发展以至推广到日本、欧美的历程,就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做深入分析,对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流派做了总结性的归类,关于禅宗在当今的现代化发展和学术研究,本文也进行了一些讨论,以凸显禅道智慧切近时代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禅宗中国化世界化现代化 一.佛教的中国化——禅宗的形成 禅宗文化是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文化相互论衡、提炼的结果。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就在朝野得到广泛的传播。随着其在中国的落地生根,佛教渐渐表露出其独立的特性。出家僧众不仅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与众不同,重要的是,佛教经义与儒道之学的主旨也存在着根本的差异。正是这种本质的差异,促使上层集团的统治者排挤和打击佛教。而一些以儒学自命的知识分子也从维护自身地位和利益出发,积极参与排佛活动。 佛教在起初遭受排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儒学自西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获得了正统的官学地位。虽经魏晋南北朝玄学的冲击,但儒学从来就是官方钦定的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和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首先,道教作为中国的民间宗教,处于辅佐儒教的地位。但面对外来的佛教,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泛滥发展,儒道结成了以儒为主、以道为辅的统一战线,与佛教展开了长达五百余年的理论斗争。官僚士大夫对佛教违背中国传统伦理纲常的出世思想进行了批判,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而佛教徒弃亲别子、君臣义乖,导致家国失序,此即所谓出世与入世之别;其次,儒道认为沙门不敬王者,是佛教对国家王道政治的根本蔑视。再次,从历史上看,南朝的齐、梁,十六国的后赵、后魏,其灭亡都与佛教脱不了干系。此外,人们认为,佛生西域,教在戎方,不符合华人的儒雅秉性,道士则以佛教徒的衣着样式为夷狄之风加以贬斥,认为学佛是舍华夏而学夷狄,这说明当时的社会观念还将佛教与主流思潮看作中国与印度文化之分。 佛教为了给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争得一席之地,针对这些根本性的挑战,不断地调整自身机制,进行了较为圆满的回应,显示出佛教完整的再生再变能力。这种调整主要表现在:首先,突出佛教中孝道伦理的因素,向世俗伦理纲常靠拢;其次,认为佛教可以佐教化、利国治,承认皇帝即佛,在政治上对王道政治表示顺从;其三,在教规上,为适应中土民众的习俗,与时俱进,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态度和方法,推动了佛教的本土化,使佛教越来越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对儒道的非难作出了积极而有效的回应。 佛教作出的有力反击,为外来文化民族化、本土化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这种论难与回应成就了包括禅宗在内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形成。回顾记述禅宗的早期文献,内容庞杂,自相矛盾处隐约可见。直至20世纪初,胡适等人斟酌参考西方科学理论和实证主义的方法,在“疑古”的基础上甄别史料,并借鉴日本

禅宗文化

禅宗文化 收藏打印关闭字体:[大 宜春,古属袁州、瑞州、临江、南昌四府,今辖袁州、樟树、丰城、高安、靖安、奉新、上高、宜丰、铜鼓、万载三市六县一区。宜春悠久历史耀古烁今,众多人杰灿若星辰。宜春城有2200多年的历史,为历代州府首邑。千古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所指其人其物均出自宜春。宜春的钟灵毓秀,蕴藏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尤以唐宋以来,佛教禅宗文化在宜春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北宋诗人黄庭坚在一首诗中写了段见闻:“我穿高安过萍乡,七十二渡绕羊肠。水边林下逢纳子,南北东西古道场。”描绘了古宜春一派梵天佛国的景象。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靖安宝峰寺方丈一诚大师欣然题笔“宜春是禅宗圣地”。 称宜春为禅宗圣地,是因为宜春这块版图上,集中闪烁着许多决定禅宗发展走向的亮点。一般认为,确定禅宗教义的是六祖慧能,大兴禅宗道场的是马祖道一,始创禅宗戒律的是百丈怀海。这三位祖师中,马祖舍利塔在靖安宝峰寺,怀海归真于奉新百丈山,其灵骨均安葬在今宜春市境内。而禅宗真正的创始人慧能,志载也曾结茅靖安山中,其地后辟为禅院,寺名亦以慧能弘法之地“曹溪”而命之。 禅宗发展到“一花开五叶”时,进入了极盛期。所谓“五叶”,即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大宗派。后来临济宗下派生出杨歧、黄龙两宗,故曰“五家七宗”。史称“江右奥区”的宜春市,为禅宗各家的孕育繁衍、成长壮大提供了一块充满生机的沃土。 禅宗五家中,沩仰、临济、曹洞三宗出现于晚唐。临济宗萌芽于宜丰黄檗,曹洞宗扬穗于宜丰洞山,沩仰宗结果于袁州仰山。沩山灵祐先于奉新百丈山师从怀海,后迁湖南沩山,其弟子慧寂徙居宜春仰山,别创禅宗一派,是曰“沩仰宗”。黄檗希运亦于百丈山师从怀海,后居宜丰黄檗。其弟子义玄远赴河北临济院,又创禅宗一派,是曰“临济宗”。曹洞宗创始人良价,系云岩昙晟的弟子,昙晟亦师从怀海二十年。良价云游至宜丰洞山,又创禅宗一派,是曰“曹洞宗”。 禅宗五家中,云门、法眼二宗出现于五代。两宗虽不发祥于宜春,但其法嗣们却都相中了宜春这块风水宝地以振宗风。云门始祖文偃一传弟子道谦禅师出居靖安宝峰,法济禅师出居宜丰黄檗,清禀禅师出居宜丰洞山。法眼始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终)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 摘要:佛教以其禅宗思想而深入中国历史将近2000年,而其佛教雕塑不仅作为宣扬佛教禅宗的一种重要方法,更是作为其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成为佛教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组成元素。本文讲述了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及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分析各个历史阶段佛教雕塑所具有的不同特色,揭示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发展、融合的关系。 关键词:雕塑佛教汉化融合 正文: 印度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传入中国后,逐渐汉化。西汉至清末,经历了传入、传播、兴盛和时盛时衰几个阶段,即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传译阶段,隋唐的创造阶段,以及宋元明清的融合阶段,从一个文化的“舶来物”,到被汉文化所同化,到最后完全地汉化而与民间世俗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泛的宗教。 佛教是从外国传入的,但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不可能是外来艺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寄去了外来优秀文化艺术的精髓以后,在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因此佛教雕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与我们本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直至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艺术总是受到时代文化的强烈影响,随着佛教在中国的逐步汉化,佛教雕塑必然地随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佛教雕塑的发展史与佛教的发展史一样,同样是一个汉化、世俗化的过程。并且,其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变化。 1、佛教雕塑艺术的东传 佛教雕塑艺术的第一次兴起应该是阿育王弘法的年代,阿育王孔雀王朝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宣扬佛法,佛教建筑雕刻一时大兴。但是在阿育王时代的佛教雕刻中却回避了释迦牟尼佛具体造像问题,佛的具体造像都是用佛座、佛足印等物来“标号式”的表现,而回避佛的形象直接出现在画面上。到公元前127年,孔雀王朝的实力已渐势微,大月氏迅速强盛起来,建立了崇奉佛教的“贵霜王朝”。这时候开始了具体的佛教造像艺术活动,形成后世所谓“犍陀罗”、“秣菟罗”两种艺术风格。犍陀罗和秣菟罗的佛教造像艺术随着佛教的东向传播,逐渐延伸到中国境内。 从战国到汉代,新疆地区分散着诸多小国,汉武帝时候,与汉朝有交往关系的西域诸国就从三十六个逐次增加到五十多个。而这时候中国佛教雕塑成就主要体现在新疆地区发现的众多佛洞。其中有新疆库车“森木塞姆千佛洞”、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库木吐拉千佛洞等。如果把这些千佛洞的地点联系起来,就会看到有一条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地带由西向东的上行传播路线。 2、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流变 西域的于、莎车、疏勒一代虽然在汉代已经是佛教开始兴起的国度,但是西汉武帝刘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雷厉风行,深入人心,此后一直是汉代治国的思想之本,佛教思想的东渐必然受到抵制。到了三国以后,北方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先后有“三秦五凉”等十六国政权更迭。从思想文化上说,这些少数民族的汉文化根基有限,汉代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也不深,这就为原本在西域一带甚为流行的佛教东向提供了空间。 南北朝社会弥散着崇佛的风气,由于绝大多数君王对佛教的利用和支持,以及长期的崇佛的社会生活气氛,修建佛寺和开凿石窟在这一段时期一直方兴未艾。如果以敦煌为一个站点,那么,在十六国直至北朝时期,从敦煌到玉门,再到张掖、威武的各个站点,正是沿着河西走廊的通道直下到达天水,即沿着东南与西北向的祁连山北侧产生了大大小小的石窟。这段时间的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的雕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 湛如法师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讨论《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我个人对禅宗没有什么体会,仅仅是在学习当中翻阅了一些文献,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我准备分八个题目来谈这个问题。 禅宗,尤其是唐、五代以后,一直是中国佛教的主流。唐武宗灭佛以后,中国佛教最具特色且能起主导作用的,就是祖宗。为什么祖宗这一山林佛教,最后能取代贵族佛教的唯识宗、天台宗和华严宗的地位呢?原因比较多。我认为,禅宗的生命力之所以这样顽强,应该跟它的理论、实践和教育方法以及弘扬范围有关系。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证实这样一个事实:物质无论如何丰富,科技无论如何发达,都不能够填补人类的精神荒原与生命的空虚。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说,有来自客观的:过份的机械化,使人沦为机械的奴隶;也有主观的:人们不思进取,失去自我,尤其是那些甘心沦为物质奴隶的人,他们很难有心思去观照自心,反省自已,净化自已,完善自已。而禅宗则能运用它的活泼教理,针对时弊,就病施方。所以作为山林佛教的禅宗,比贵族佛教、都市佛教更能适应社会。比如会昌法难,唐武宗灭佛,被摧毁得最严重的应该是贵族佛教。因为贵族佛教最大的弱点就是对帝王、贵族、士大夫过份依赖。而禅宗不然,它没有固定的寺庙,禅宗的大师们都是衣钵寄生涯,随缘度岁华。在这是山都有庙的遍地开花式的发展中,禅宗已深深地扎根、渗透到民间的各个角落。在北方佛教走向衰微的时候,禅宗又以卷土重来的之势,重在北方,甚至整个中华大地上大放民彩。一直到宋代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繁荣局面都有着必然的联系。 禅宗的主要理论是什么?核心思想又是什么?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色在于禅。因为禅宗能改变这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社会风气,禅能塑造独立

为何禅宗在中国横空出世且长盛不衰

为何禅宗在中国横空出世且长盛不衰? 佛教在中国历史上是外来文化,现在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佛教又以禅宗影响最大。为何禅宗在中国横空出世且长盛不衰?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在中国被广泛接受首先是佛教的世界观、方法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通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人的作用、人的精神的作用(心的作用),在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传说、故事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尚书》留下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箴言,这是儒家心法,也是中华文化的心法。十六字箴言是大禹留下来的,此时离老子、孔子出世估计有两三千年。强调心的作用,向内求是中华文化的特质。而佛教本就是为解决人的痛苦而产生的,强调莫向外求。这样,佛教被中华文化吸收没有多大障碍。 禅宗是最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又叫佛心宗,特别强调心的作用,与中国文化融合最紧密。1.向儒家妥协。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与儒家有很大冲突。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居统治地位。佛教是教人脱离苦海的,是主张出世的,看重来世,儒家是积极入世的,强调积极有为、自强不息(个人认为这是中华文化的最本质特征),强调未知生,焉知死。儒家非常重视孝道,出家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印度,僧人自己不劳动,乞讨为生,这与中国传统不符。佛教尤其是禅宗做了很多改变。慧能大师认为,在家修行与出家修行没有本质区别,信佛不必出家,大大扩充了受众;还认为,通过修行、顿悟,此生即可成佛,不必待来世;认为生活中担柴挑水无不是修行,离世觅菩提,恰如寻兔角……许多禅宗大德一日不劳作,一日不食。这样,禅宗为彻底走进中国人心里扫清了障碍。 2.老庄思想的延续。 禅宗不纯粹是印度传来的佛教。中国老庄思想影响久远,文人雅士历来喜欢,中国精英的精神家园不仅有儒家,更有道家。在六祖坛经里充满中国人的思辨智慧,明显看到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庄子的绝对精神自由和汪洋恣肆的风格。所以,中国文化人很喜欢禅宗,以参禅为荣。当然,在阳明心学里,也明显有佛道的影子。所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从来不是单一,是圆融贯通的,狭隘一般与有文化的中国人无缘。 3.禅宗部分解决了中国人的心灵问题。 禅宗又称佛心宗,强调修行主要是修心。社会越发展,人的心灵问题越发突出。用金刚经里的话讲就是如何降伏其心。虽然儒家也强调诚意、正心,但历史告诉我们,儒家的要求稍高了,基本上只适合精英分子。道家也强调看淡名利,不要影响自己的身体、人格,但对普罗大众来讲,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本质上道家也是精英分子的文化。面对人的欲望、挫折、痛苦,佛教采取了非常狠的方法,也是断根的方法——完全放下,完全破除私心杂念,去掉我执、法执,达到无我的境界。一旦达到无我的境界,或者私心杂念大大减少,人的智慧就出来了,福气也来了,这就是修佛的实在好处。当然,不可能一下子无我,佛教采取了循序渐进的修炼方法如六度,对修心确实有很大作用。佛教还有一派,叫净土宗,认为只要诚心向佛,口念、心念阿弥陀佛,死后即可进入极乐世界,这适合文化层次较低的受众。当然以中国人的个性,自然很多人禅宗、净土宗一起修。所以,佛教的受众各个层次都有,香火实在旺盛。 从国外看,欧美发达国家虽然科技文化高度发达,但宗教依旧盛行,并且生出许多邪教。所以,在今天乃至未来,人的心灵、信仰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而且要提供不同层次的精神产品和服务,好的东西不占领心灵,就会有不好的东西盘踞滋生。这个时候尤其要复兴、弘扬国学。

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08汉语国际教育金晶【内容摘要】禅宗作为佛教在中国发展衍生的本土宗派,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禅宗流传时间最长,且对中国文化和思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用辩证的眼光评析禅宗一千多年来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禅宗佛教中国文化 佛教自汉代进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到初唐,终于出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宗派——禅宗。所谓禅宗的“禅”字虽然由梵文“禅那”(dhyāna)音译而来,意为“静虑”、“思维修”、“定慧均等”,也就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但二者之间的意义有很大差别。“禅那”指经由精神的集中而进入有层次冥想的过程,是佛教一种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但是中国的禅宗所追求的并不是这种特定的修行方法,而是证悟到本性的一种状态,是对本体的领悟,或对自性的参证;冥想和思索,反而会失去禅的精神。 禅宗相传始于南北朝来中国的僧人菩提达摩,他在佛祖释迦牟尼“人皆可以成佛”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人皆有佛性,透过各自修行,即可获启发而成佛”,后另一僧人道生再进一步提出“顿悟成佛”说。唐朝初期六祖惠能承袭道生的“顿悟成佛说”,并将达摩的“修行”理念进一步整理,提出“心性本净,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的主张,禅宗初步形成系统和规模。唐朝中晚期禅宗开始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又从明朝中晚期开始逐渐衰落。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是佛教中国本土化的唯一宗派。五祖弘忍后分南宗、北宗两派。北宗主拂尘看净之渐修,南宗主张顿悟而即身成佛。 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因而从各方面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有积极意义的,也不乏消极影响。时至今日,即便禅宗作为佛学宗派已渐渐衰落,但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地位不可磨灭。 一、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西汉末年,佛教最先由印度传入中国;东汉开始在封建统治阶层中开始流传。佛教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果报应、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言、不饮酒、慈悲为本、行善修道等教义。此时,佛教只是君王士大夫的新鲜消遣;连年战乱使普通民众生活于水生火热,日子过得朝不保夕,印度佛教的那些教义对他们没有实际的意义和实现的可能,因而在民间的流传度不高。 佛教的传播者意识到佛教要想在中国扎根发展,就必须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糅合。频繁的战乱,窘迫的生活,乱世中难以改变现实的无力感使得人民急需精神上的逃避和慰藉,宗教的普及便有了基数庞大的需求。而另一方面,统治者也渐渐意识到,他们手中的这一消遣可以用来作为巩固统治地位、麻痹人民的政治工具。内外因共同作用之下,佛教一枝独秀,乘势而起,成为维

中国佛教文化考查试题

公选课:中国佛教文化考查试题 一问答题:(任选三题) 1 、佛教所说的"三法印"是什么? 一般称:1、诸行无常(宇宙万有,皆变化无常);2、诸法无我(世界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3、涅盘寂静(佛教徒修行断尽烦恼,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盘寂静境界)。 2、试说明中国四大菩萨及其道场所在地。 山西五台山是大智菩萨文殊菩萨道场。 浙江普陀县"海天佛国"普陀山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的道场。 常有金顶佛光奇观的四川"峨眉天下秀"峨眉山是大行菩萨普贤菩萨道场。 安徽“仙城佛国”九华山是大愿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 3、列举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一宗派? 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 净土宗影响比较大 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你是如何理解这首禅诗的? 5、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迥)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 二、论述题:(任选一题加以阐述) 1、你怎样认识和评价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分析对比儒学和佛教的人生价值观念。 3、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佛教禅宗的南北宗

佛教禅宗的南北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

如何看禅宗对中国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如何看禅宗对中国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禅宗分为南宗禅和北宗禅,南宗禅和北宗禅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对心性看法和修行方式不同而已。南北禅的代表人物慧能和神秀都是师承五祖弘忍。《坛经》中对五祖弘忍传衣钵的事情有明显的记载。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于是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看到此偈便知神秀没有入门,但说: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慧能听闻此偈,便令人在墙上也写下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看到便知慧能已悟般若大智慧,便连夜为慧能传《金刚经》与衣钵,并连夜送慧能离去。祖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多年以后,神秀在北方继续传教禅宗,但他的佛法被称为渐教;慧能在南方传授佛法,被称为南宗禅,提倡顿悟。但对我国佛教影响最大的还是南宗禅。慧能才是禅宗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 禅宗一向以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教外别传”相标榜,把本宗的传承上溯到世尊与摩诃迦叶之间的“拈花微笑”。从此历代相传,至二十八代即菩提达摩。据传他与箫梁普通年间泛海至广州,应梁武帝之请,复赴金陵。然与帝问答,机缘不合,遂一苇渡江,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因而后来禅宗将少林寺尊为祖庭。 禅宗法统:释迦摩尼→摩诃迦叶→……→菩提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北宗:神秀 →南宗:慧能(菏泽神会、永嘉玄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 禅宗,尤其是慧能的南禅发展尤为迅速。该宗依《坛经》,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提倡行住坐卧皆入禅法,简洁易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禅宗完全是中国化的佛教。 禅宗的基本教义:以空融有、空有相摄的禅学理论;即心即佛、自在解脱的解脱论;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修行观。 禅宗的教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不拘泥于形式,强调顿悟;不主张膜拜神灵,强调自省;不执著烦恼,强调当下。禅宗认为,一切事物各自具有体性或体相。既指不同于其他事物之差别,又指空性(从理体上言,称法性、实相、真如、中道、第一义空;从行位上看又有“因果”两位不同的称谓。“因”位称佛性、本性、本心、真如心、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等,“果”位上称法神、身、涅槃、一真法界、无位真人、本地风光等)。自性若悟,众生即佛;自性若迷,佛即众生。也就是说能不能成佛不是靠坐禅、烧香拜佛而来的,完全在于自身,如果自己悟道了,任何人都能成为佛,如果自己心性执迷不悟,做再多的功课也无用。“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智有愚。” 禅宗迷失论是指本心扰动、不觉、缺撼、执著的状况,是和本心论相对的。佛教经典和禅宗语录,对本心的迷失有很多细密、复杂的论述,《红楼梦》里有两句诗叫:“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新就臭皮囊。”这两句诗非常深刻地解释了人生执著的原因,也可以看作是文字般若,不要认为仅仅是文学词汇,写得很华美精

从禅宗看佛教的中国化

第13卷第1期2010年1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 u rna l o f Huna n U n i ve rs ity o f Sc i ence&Te chno l o gy(So c i a l S c i ence Ed iti o n) Vo l.13No.1 J an.2010 ■哲学研究  从禅宗看佛教的中国化① 王新婷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094) 摘 要:佛教作为一种出世宗教,一方面因为填补了中国文化之缺而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但是,另一方面,又与带有强烈入世色彩的中国本土文化发生巨大冲突,为了生存,不得不做调整改进,禅宗就是调整的产物。禅宗主张人人皆有佛性、见性成佛;摆脱烦琐推理、主张直觉顿悟;提倡无念为宗、平常心是道,这与中国文化主干儒家提出的人性善、人人皆可成尧舜;与中国人偏爱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与入世与出世相统一的中国传统人生哲学近乎一致。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强大的同化力。 关键词:禅宗;佛教;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35(2010)01-0054-04 自三国至魏晋南北朝,中国社会长期陷于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朝不保夕,就连豪门士族也常常觉得世事多变,岁月无常。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中国固有的诸子百家由于缺乏宗教情怀或曰终极关怀,无法贴近民众。此时,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佛教,因其教义提倡“人世皆苦”“诸行无常”以及其独特的解脱之道和缜密的逻辑思辨力量,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共鸣和喜好,从而导致佛教在中国迅速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佛教也与强大的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了冲突,不得不做些调整,禅宗就是调整的产物。 一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 佛教在中国传播时,与中国文化尤其是主干儒家思想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冲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从人生观来看,佛教从无常、无我的基本教义出发,认为人生充满了痛苦。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围绕着关于人生是苦,以及如何才能解脱这一问题而展开的。佛教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彻底解脱人生种种痛苦,必须按佛教教义的要求,放弃世俗生活,追求宗教修行。与佛教人生观不同,中国传统思想则往往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及积极进取的精神来看待人生。《易?乾?象》中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来对待人生,对待生活,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不折不挠,与自然与社会顽强奋斗精神的概括。儒家思想中虽然有重天命的一面,但更多的是“敬天命而尽人事”。孔子本人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但却“知其不可而为之”,表现了一种悲壮、顽强的精神。老庄思想虽主张无为不争,但更多表现的是对世俗名利的超越洒脱,并不是彻底的出世。 从道德理想来看,佛教追求精神解脱,追求寂然不动。这种目标是个人的精神解脱,是以放弃现实生活为代价的。中国传统儒家所追求的道德理想是成圣贤君子。何谓圣贤君子?儒家认为是才智道德极高者,而且这种极高的道德修养必须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以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儒家把个人的道德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与佛教提倡的个人修行出家,得道解脱大不相同。 在道德修行和道德规范方面,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也有许多不同:第一,古代印度各宗教流行乞食制,它们认为肉体是欲望和罪恶的产物和载体,是精神的枷锁,因此肉体的苦行有利于精神的修炼。人的物质生活,应当越简单越好,而乞食正是 45①收稿日期:2009-10-21 作者简介:王新婷(1962-),女,河北安国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传统文化。

贵州省高三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C卷

贵州省高三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7高一下·江苏期中) 景新中学耘梦文学社将组织“与作家零距离”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1) 【我与同学谈作家】文学社成员搜索到下面这则消息,请你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 当地时间4月4日14时50分(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话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曹文轩曾创作了《草房子》《青铜葵花》《火印》等作品。在揭晓现场,曹文轩本人也很高兴。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称曹文轩“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一些生活中真实而哀伤的瞬间” (2) 【我与作家面对面】文学社准备于5月8日在报告厅举行“我与作家面对面”访谈活动,想邀请作家曹文轩老师参加,请你以文学社名义拟写一份请柬。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2017·台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世界文明对话史上,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这一文明对话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后果,它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与儒家、道教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而且也使得佛教获得持续的发展活力,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直到今天仍然发挥其重要的精神作用。 两汉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发生期。佛教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汤用彤)。它不是像后来基督教教团派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地传教活动。这一点决定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