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 章 醛和酮

第11 章 醛和酮

第11 章 醛和酮
第11 章 醛和酮

第11章醛与酮

§11.1 分类、命名及其物理性质

11.1.1 分类和命名

1、分类

2、普通命名法

(1)醛

可由相应醇的普通名称出发,仅需将名称中的醇改成醛。

(2)酮

在酮字的前面加上所连接的两个烃基的名称。(与醚命名相似)

3、系统命名法

a)选主链——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b)编号——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及名称写在醛酮名称前面,并注明酮分子中羰基的位置。

11.1.2 物理性质

1、物态

甲醛为气体,其他C12及以下脂肪一元醛酮为液体,C12以上的脂肪酮为固体。

2、相对密度

脂肪族醛酮相对密度小于1,芳香族醛酮相对密度大于1。

3、沸点

与分子量相近的醇、醚、烃相比,沸点:醇>醛、酮>醚>烃

原因:a、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醛、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b、醛、酮的偶极矩大于醚、烃的偶极矩。

4、水溶性

由于醛酮的羰基氧原子能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所以低级醛酮能溶于水。其它的醛酮的水溶性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高级醛酮微溶或不溶于水,而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11.2 化学性质Ⅰ——亲核加成反应

11.2.1 羰基的结构

1、羰基的结构

2、亲电和亲核反应活性

羰基中的碳氧双键由于电负性O>C,因此π电子云靠近氧的一端:

?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具有亲电性,易于和亲核试剂反应。

?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具有亲核性,易于和亲电试剂反应。

但是带负电荷的氧比带正电荷的碳原子稳定。

总之,易于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3、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影响

①羰基活性的影响

X=吸电子基,羰基碳正电荷↗,反应速度↗(平衡常数K c↗);

X=推电子基,羰基碳正电荷↘,反应速度↘(平衡常数K c↘)。

②亲核试剂因素

对于结构相同的醛酮,试剂的亲核性愈强,反应愈快 (平衡常数就愈大)。

如亲核性:HCN>H2O

③空间效应的影响

因而羰基碳原子如果连有较大基团时,则不利于反应的进行。

4、亲核加成反应活性

a)决定于羰基碳上的正电性δ+↗,则反应↗

b)决定于空间效应空间位阻↗,则反应↘

?反应活性:

①空间效应:HCHO>CH3CHO>ArCHO>CH3COCH3>CH3COR>RCOR>ArCOAr

醛的活性大于酮;脂肪族醛、酮大于芳香族醛、酮。

11.2.2 亲核加成反应

1、与HCN加成

?应用范围:醛、甲基脂肪酮、C≤8环酮

HCN与醛、酮的加成是分步进行的,首先由CN—(亲核试剂)首先进攻,也就是说HCN与醛、酮的加成是亲核加成。即:

? 应用:①增长碳链(加1个C )

②制α—羟基酸或不饱和酸。

à1ààCH 3-C-H + HCN

O

CH 3-CH-CN

OH

OH -

H

2O/H +

CH 3-CH-COOH

OH

àéàá

ààù±ààáa-àà

此法的优点是可以避免使用有毒的氰化氢,而且产率也较高。

、与金属有机试剂的反应 (1)与RMgX 的反应

? 应用:制备各种的醇

同一种醇可用不同的格氏试剂与不同的羰基化合物作用生成。可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选择合适的原料。

CH 3-CH-CH-CH 3

CH 3

OH a b

3-甲基-2-丁醇

由于乙醛及2-溴丙烷都很容易得到,故方法a 较为合理。

(2)与RLi 的反应——制备空间位阻大的3°醇

有机锂的亲核性和碱性均比格氏试剂强。例如下列反应格氏试剂不能发生:

乙醚

-60 C

H 2O

体积大

3)3C]3C-OH

三叔丁基甲醇(CH 3)3CLi + (CH 3)3

C-C-C(CH 3)3

O

优点:产率较高,而且较易分离。

(3)与炔钠的反应

O

CH C -Na +,液NH 3,-33 C 。

(2) H 2O,H +,65%-75%

(1)OH C CH

炔醇

3、与NaHSO 3加成

【反应机理】

? 应用范围:醛、甲基脂肪酮、C 8以下环酮(其它酮因空间阻碍不能反应)

? 应用:

A 、鉴别醛酮

例如:①丙酮与苯乙酮?②2-己酮与3-己酮?

B

、分离、提纯醛、酮化合物。

在酸或碱的浓度较大时,平衡反应朝着加成产物分解为原来的醛、酮的方向进行:

4

、与醇的反应

(1)醛可与一元醇或二元醇生成缩醛或环状缩醛:

(2)酮只能与二元醇生成环状缩醛(因为五元、六元环有特殊稳定性):

(3)分子内也能形成半缩醛、缩醛:

缩醛(酮)对碱、氧化剂、还原剂等稳定。但在稀酸溶液中,室温下可水解,生成原来的醛(酮)和醇。

形成缩醛或缩酮在合成中的应用:羰基的保护

àààCH 3CH=CHCHO

CH 3CH 2CH 2CHO

CH 3CH=CHCHO

HOCH 2CH 2OH àHCl

CH 3CH=CHCH

O-CH 2

O-CH 2

H 2,Ni

O-CH 2O-CH 2

CH 3CH 2CH 2CH

H 2O/H +

CH 3CH 2CH 2CHO

、与Wittig 试剂加成

伯、仲卤代烃可以和三苯基膦发生SN 2反应生成季膦盐。再与强碱作用,可除去与磷原子处于α位的碳原子上的氢,生成维狄希试剂。

亲核加成:

【反应机理】

?维狄希反应的特点

1)可用与合成特定结构的烯烃和指定位置的双键化合物;

2)醛酮分子中的C=C、C≡C对反应无影响,分子中的COOH对反应也无影响;

3)魏悌希反应不发生分子重排,产率高。

?用途:制备烯烃

、与胺类化合物的缩合

与伯胺缩合成亚胺的机理

与氨衍生物的缩合

?亚胺的应用

A、鉴别醛酮

绝大多数醛酮都可以与氨的衍生物反应生成产物肟、腙、苯腙、缩胺脲等,一般都是棕黄色固体,很容易结晶,并有一定的熔点,故可鉴别醛酮。

B、分离提纯醛酮

醛酮与氨的衍生物的反应是可逆的,缩合产物肟、腙、等在稀酸或稀碱作用下,又可水解为原来的醛酮,故可利用该反应分离提纯醛酮。

、与H2O的反应

8、与RSH(硫醇)的反应

硫醇比相应的醇更具有强的亲核能力。

酮缩乙二硫醇

§11.3 化学性质Ⅱ——α-H的反应

11.3.1 α-H的活性(酸性)

1、影响a-H活性的因素

醛、酮分子上与羰基直接相应的C称为α-C,α-C上的H为α-H。

Y的吸电子能力;

a-H 周围的空间环境;

负碳离子的稳定性。

2、醛、酮a-H的酸性

醛酮分子中羰基旁α-C的H由于受羰基的影响使酸性增强。

在一般情况下,烯醇式在平衡体系中的含量是比较少的,

但随着a -H 活性的增强,

烯醇式也可

能成为平衡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酮式与烯醇式的互变可通过酸/碱催化。

11.3.2 羟醛缩合与卤化反应 1、羟醛缩合

在稀碱的作用下含α-H 的醛酮,发生缩合生成β-羟基醛或酮,称为羟醛缩合反应。

【反应历程】

酮的羟醛缩合反应比醛困难:

CH 3-C-CH 3 + CH 2

-C-CH 3NaOH

O

O

H

δ-

δ

+δ+

δ

-CH 3-C=CH-C-CH 3

O CH 3àèà°à±ààà-2-àà

CH 3-C-CH 2-C-CH CH 3

O

O H

分子内的羟醛缩合:合成C 5~C 7环状物的方法

O

Na 2CO 32

交叉羟醛缩合反应:

两种不同的醛、酮之间发生的羟醛缩合反应称为交叉的羟醛缩合反应。

无选择性的交叉羟醛缩合一般意义不大! ? 一些有意义的交叉羟醛缩合反应

一种醛或酮有a -H ,另一种醛或酮无a -H 。

由于酮反应较慢,可利用酮作交叉缩合:

应用:利用羟醛缩合反应可以合成碳链增加一倍的α、β-不饱和醛酮

、卤化反应

在酸或碱的催化作用下,醛酮的a-H被卤素取代的反应。

(1)酸催化

醛、酮在酸催化下进行氯代、溴代、碘代,可以得到一卤代物

酸性催化可以控制生成卤素一取代、二取代和三取代

【反应机理】酸的催化作用是加速形成烯醇

(2)碱催化

醛、酮的碱催化卤代与酸催化卤代相比,反应速度较快。反应很难控制在生成一卤代物阶段上。最后结果是α-碳原子上的氢全部被卤素取代。

【反应机理】

(3)卤仿反应

在碱性条件下,与X2作用,甲基上的三个α-H都被卤代,由于羧基氧原子和三个卤素原子的强吸电子作用,使碳-碳键不牢固,在碱的作用下断裂,生成卤仿和相应羧酸。

甲基酮类化合物或能被次卤酸钠氧化成甲基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氯、溴、碘作用分别生成氯仿、溴仿、碘仿(统称卤仿)的反应称为卤仿反应。

OH

|

次卤酸钠溶液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它可将含有CH3-CH-结构单元的醇氧化成相应的甲基醛酮,因此这种醇也能也能发生碘仿反应。

§11.4 化学性质Ⅲ——氧化、还原反应

11.4.1 氧化反应

1、弱氧化剂氧化

(1)托伦(Tollens)试剂

反应范围:只氧化醛,不氧化酮,C=C、C≡C也不被氧化。

B液:NaOH+酒石酸钠钾)

组成:碱性氢氧化铜溶液(A液:CuSO4

? 反应范围:芳香醛、酮不反应,

C=C 、C≡C 也不被氧化。 ? 讨论:

A 、氧化性:Tollen’s >Fehling’s

Tollen's 可氧化所有的醛(包括芳甲醛);Fehling's 只氧化脂肪醛

B 、用途:(1)鉴别醛酮;

CH 3CCH 3

CH 3CHO C 6H 5CHO O Tollen's

Ag

Ag x

Fehling's x

×ààì

(2)合成相应的酸

R-CH=CH-CHO

R-CH=CH-COOH

Ag(NH 3)2NO 3

H +

ààKMnO 4ààààò

àà!

C=C °

ààà°àààá

、强氧化剂氧化

(1)K 2Cr 2O 7 / H +、KMnO 4 / H +、HNO 3 等氧化剂

酮类一般不易被氧化。在强氧化条件下,被氧化成碎片。

制备上没有意义!

(2)自动氧化

醛一般都储存在棕色瓶中

(3)过氧酸的氧化——Baeyer —Villiger 氧化反应

酮虽然对很多氧化剂是稳定的,但它可以被过氧化酸顺利地氧化成酯。

氧原子插入的位置规律:H > Ph- > R 3C- > R 2CH- > RCH 2- > -CH 3 11.4.2 还原反应

1、催化还原

?催化氢化反应选择性差,不饱和碳键,硝基,氰基等也被还原。

碳碳双键、碳碳三键优先还原

2、用金属氢化物还原(选择性还原)

(1)硼氢化钠/醇或硼氢化钠/OH—。

、克里门森(Clemmensen)还原法

醛酮在锌汞齐和浓盐酸作用下,可被还原为烃,羰基变为亚甲基。

Friedel-Crafts反应烷基苯

、吉日聂尔—沃尔夫(kishner—wolff)还原和黄鸣龙改进法

醛酮在碱性条件及高温高压下与肼反应,羰基被还原为-CH2-

黄鸣龙改良法(Huang-Minlon modification)

(碱性条件下将C=O还原成CH2)

5、歧化反应——Cannizzaro反应

定义:没有a-活泼氢的醛在强碱作用下,发生分子间的氧化还原而生成相应醇和相应酸的反应。

特点:

①无α-H 的醛作反应物;

②浓碱性条件;

③产物一个被氧化, 一个被还原。

)当甲醛与另一无α-H 的醛在强碱下共热,主要反应总是甲醛被氧化,而另一醛被还原。

(2)分子内也能发生康尼查罗反应。

§11.5 不饱和醛、酮

根据羰基和碳碳双键的相对位置不同

11.5.1 乙烯酮

乙烯酮是最简单的不饱和酮,也可看作是乙酸分子内脱水所形成的酐。

1、制备

工业上用乙酸或丙酮为原料,可直接热解得到乙烯酮

2、物理性质

乙烯酮常温下为无色气体(b.p -56℃),具有特殊难闻的气味,毒性很大。性质活泼,易加成、聚合。

3、化学性质

A、与含活泼氢化合物反应

乙烯酮在低温下能以单体的形式存在,有活泼的加成特性,可与一系列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加成,在合成上很有意义。

与格氏试剂反应,水解可制得甲基酮

C、聚合

11.5.2 α、β-不饱和醛酮的特性

α、β-不饱和醛酮在化学性质上的主要特征是当发生加成反应时能够发生1,2或1,4加成

(共轭加成),且既可和亲核试剂加成又可和亲电试剂加成。

1、亲电加成

α,β-不饱和醛、酮中,羰基降低了C=C的亲电反应活性。以丙烯醛与氯化氢的加成为例:

【反应机理】

总的结果是1,4-加成的历程,碳-碳双键上1,2-加成的产物。

2、亲核加成

通常情况下,碳碳双键是不会与亲核试剂加成的。但由于在α,β-不饱和醛、酮中,C=C与C=O 共轭,亲核试剂不仅能加到羰基上,还能加到碳碳双键上。

讨论:

①空间障碍(影响较小):亲核试剂主要进攻空间障碍较小的位置。

②碱性强的试剂(如RMgX、LiAlH4)在羰基上加成(1,2-加成):

碱性弱的试剂(如CN-或RNH2)在碳碳双键上加成(1,4-加成):试剂强弱起主要因素,即使有空间障碍,也要进入!

③Diels-Alder反应

+

O CHO

CHO

O

H

§11.6 醌

11.6.1 醌的结构和命名

醌是一种特殊不饱和环状二酮

由于醌类化合物多是由相应的芳烃衍生物氧化而制得,所以醌类化合物的命名都与相应芳烃的命名相关。

醌类一般都有颜色,对位醌多呈黄色,邻位醌多呈红色或橙色。所以它是许多染料和指示剂的母体。

11.6.2 醌的性质

醌是一类特殊环状不饱和二元酮,醌分子中两个碳-碳双键与两个羰基共轭,形成交错共轭体系,而不是闭合共轭体系,故醌不具芳香性。

1、还原反应

2、加成反应(具有典型烯、羰基化合物性质)

A、羰基加成

B、双键加成

3、双烯合成

11.6.2 醌的制备

1

、由酚或芳胺氧化制备

2、由芳烃氧化制备

O

O

9,10-蒽醌

+ O 2

V 2O 5

3、由其它方法制备

COOH O

O

O

+ H 2O

杂多酸

O

O O +AlCl 355-60 C

24

130-140 C

§11.7 醛、酮的制备

1、醇的氧化或脱氢

CH 3C-CH=CHCH=CCH=CH

2

3CH 3CHCH=CHCH=CCH=CH

2

3

丙酮,异丙醇铝

苯,回流,80%

Oppenauer氧化

2、芳烃侧链的氧化

芳环α-碳上的氢受芳环影响易被氧化成芳醛、芳酮

乙苯用空气氧化可得苯乙酮:

3、芳环的酰基化反应

4、芳环甲酰化法——也称葛德曼—科赫反应(Gattermann-koch)

在催化剂存在下,芳烃和HCl、CO混合物作用,可以制得芳醛

这是一种特殊的傅-克酰基化反应,反应的本质是亲电取代反应。

5、炔烃加水

炔烃水合制备相应的醛酮

6、Rosenmund还原

第十一章醛和酮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 练习一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CH 3)2CHCHO (2)H 2C=CHCH 2CH(C 2H 5)(CH 2)3CHO (3) HO (4)H 3CO (5)(CH 3)2CHCOCH 2CH 3 (6) O (7) H (8) 2H 5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2-methybutanal (2) cyclohexanecarbaldehyde (3)4-penten-2-one (4)5-chloro-3-methylpentanal (5)3-ethylbenzaldehyde (6)1-phenyl-2-buten-1-one 3、 以沸点增高为序排列下列各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1)a. H 2C=CHCH 2CHO b. H 2C=CHOCH=CH 2

O CH 3 O 3 2 c. H 2C=CHCH 2CH 2OH d. H 2C=CHCH 2CH 2CH 3 CHO HO HO CHO CHO CHO OH (2)a. b. c. d. 4、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 OCH 3 O OCH 3 NH 2NH 2,NaOH ( ?t??òò?t′? OCH 3 ) OCH 3 O C 6H 5 MgBr OMgBr H 3O + ( OH ) (2) ( ) C 6H 5 C 6H 5 (3) PhCH=CHCHO Ag 2O ( PhCH=CHCOOH ) (4) H 2C=CHCH 2CHO LiAlO 4 ( H 2C=CHCH 2CH 2OH ) C H COCH NH 2NHCONH 2 ( C 6H 5C=NNHCONH 2 ) (5) ( 5) (6) ( 6) 6 5 3 O Se 2O O O ( ) ( O CH 3 + _ PH 3P CH 2 ) CH 2 CH 2 + C H COCH=CH C 2H 5ONa ( ) (7) (7) (8) O CH 3 O 6 5 ( KOH,H +O ) 2 C 2H 5OH O H OH C 6H 5 O ( (9) (9) HCN,OH -) CN OH Br CHO + HCHO (10) (10) NaOH Br CH OH + H COO - 5、 以 HCN 对羰基加成反应平衡常数 K 增大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章醛、酮习题8页word文档

一、选择题 [1]下列四个化合物,不被稀酸水解的是: (A)O OCH 3O O O O O O (B) OCH 3O O O O O O (C) O O O O O O (D) OCH 3O O O O O O [2]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实际上不与NaHSO 3起加成反应? (A) 乙醛 (B) 苯甲醛 (C) 2-丁酮 (D) 苯乙酮 [3],H 2C 6H 5CCH 3O 主要产物是: (A) H C O CH 3(C 6H 5)2C CH 3 C C 6H 5O C CH 3C 6H 5OH (CH 3)2C C 6H 5CH 3C C 6H 5(CH 3)2C C(C 6H 5)2 (B) OH C O CH 3(C 6H 5)2C CH 3 C C 6H 5O C CH 3C 6H 5OH (CH 3)2C C 6H 5CH 3C C 6H 5(CH 3)2C C(C 6H 5)2OH OH (C) H C O CH 3(C 6H 5)2C CH 3 C C 6H 5 O C CH 3C 6H 5OH (CH 3)2C C 6H 5CH 3C C 6H 5(CH 3)2C C(C 6H 5)2OH OH (D) OH C O CH 3(C 6H 5)2C CH 3 C 6H 5O C CH 3C 6H 5OH (CH 3)2C C 6H 5CH 3C C 6H 5(CH 3)2C C(C 6H 5)2OH OH [4]用格氏试剂制备1-苯基-2-丙醇,最好采用哪种方案? (A) CH 3CHO + C 6H 5CH 2MgBr (B) C 6H 5CH 2CH 2MgBr + HCHO (C) C 6H 5MgBr + CH 3CH 2CHO (D) C 6H 5MgBr + CH 3COCH 3 [5] CHO 跟稀NaOH 溶液反应,主要产物是: [6]下列可逆反应中哪一个平衡最有利于生成水合物: [7]下列化合物中, 不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的是: [8]完成下面的转变,需要哪组试剂? CH 3CH =CH(CH 2)2CH =O ───→ HOOCCH 2CH 2CH =O (A)KMnO 4 (B)(1)EtOH/干HCl (2)KMnO 4 (3)H 3O + (C)K 2Cr 2O 7 (D)HNO 3 [9]下面的氧化反应, 用何种氧化剂较好? (A) K 2Cr 2O 7/H + (B) CrO 3·吡啶 (C) Ag(NH 3)2+ (D) 稀、冷KMnO 4 [10](2)H 3+(1)EtMgBr PhCH CHCOCMe 3的产物是:

2019年有机化学高鸿宾第四版答案第十一章醛酮醌.doc

第十一章 醛、酮和醌 (一) 写出丙醛与下列各试剂反应时生成产物的构造式。 (1) NaBH 4,NaOH 水溶液 (2) C 2H 5MgBr ,然后加H 2O (3) LiAlH 4 , 然后加H 2O (4) NaHSO 3 (5) NaHSO 3 , 然后加NaCN (6) OH - , H 2O (7) OH - , H 2O , 然后加热 (8) HOCH 2CH 2OH , H + (9) Ag(NH 3)2OH (10) NH 2OH 解: (1)、CH 3CH 2CH 2OH (2)、 CH 3CH 2C 2H 5 OH (3)、CH 3CH 2CH 2OH (4)、CH 3CH 2CH SO 3Na OH (5)、CH 3CH 2CH CN OH (6)、CH 3CH 2CHCHO CH 3 OH (7)、 CH 3CH 2CH=CCHO 3 (8)、O CH 3CH 2C O H (9)、CH 3CH 2COO - + Ag (10)、CH 3CH 2CH=NOH (二) 写出苯甲醛与上题各试剂反应时生成产物的构造式,若不反应请注明。 (1)、C 6H 5 CH 2OH (2)、C 6H 5CH C 2H 5 OH (3)、C 6H 5 CH 2OH (4)、 C 6H 53Na OH (5)、 C 6H 5OH (6)、不反应 (7)、不反应 (8)、O C O C 6H 5 H (9)、C 6H 5COO - (10)、C 6H 5 C=NOH (三)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其羰基的活性排列成序。 (1) CH 3O ,CH 3O , CH 32CH 3O ,(CH 3)33)3 O (2) CH 33 O C 2H 53O ,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醛及酮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答案(最新版)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C O CH 3CH 2 CH(CH 3)2(1) (2) CH 3CH 2CHCH 2CH CH 3 C 2H 5 CHO H 3C H H CH 2CH 2CHO (3) C C H 3C O H CH 3H 3C (4) CHO OH OCH 3 (5) COCH 3 OCH 3(6) CH 3 H CHO H (7) H COCH 3 CH 3 Br (8) OHCCH 2CHCH 2CHO CHO (9) O (10)

解:(1) 2-甲基-3-戊酮(2)4-甲基-2-乙基己醛 (3)反-4己烯醛(4)Z-3-甲基-2庚烯-5-炔-4-酮 (5)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6)对甲氧基苯乙酮 (7)反-2-甲基环己基甲醛(8)3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10)螺[4.5]癸-8-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值大小。(1)Ph2CO (2)PhCOCH3(3)Cl3CHO (4)ClCH2CHO (5)PhCHO(6)CH3CHO 解:(1)<(2)<(5)<(6)<(4)<(3) 原因: HCN对羰基加成是亲核加成,能降低羰基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的结构因素将会使K值增大,故K值顺序是:(6)<(4)<(3),而羰基碳原子的空间位阻愈小,则K值增大,故K 值的顺序是:(1)<(2)<(5)<(6) ,综合考虑:则K值顺序是:(1)<(2)<(5)<(6)<(4)<(3)。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2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CHO+H2N (1) (2) HC CH+2CH2O

11章醛和酮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醛和酮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解:(1)2-甲基-3-戊酮 (2)4-甲基-2-乙基己醛 (3)(E)-4-己烯醛 (4)(Z)-3-甲基-2-庚烯-5-炔-4-酮 (5)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6)4-甲氧基苯乙酮 (7)(1R, 2R)-2-甲基环己甲醛 (8)(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 (10)螺[]-8-癸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 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 值大小。 解:(1)③>②>① (2)①>③>② 3.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解:(1)③>①>② (2)④>③>②>① (3)③>②>① 4. 在下列化合物中,将活性亚甲基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解:(1)>(4)>(2)>(3) 5. 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式含量大小排列。 解:(4)>(5)>(2)>(3)>(1)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1) CHO +H 2N CH N (2)HC CH + 2CH 2O HOCH 2C CCH 2OH (3) O + N H N (4) O +NH 2OH NOH

(5) O HCN/OH - CN H 2O/H + COOH (6) O 3 (7)Ph O 2Ph OH Ph O Ph 次 +主 次 (8) O CH 3 + O EtO -O CH 3 O (9) O O + CHO EtO - CHO O O (10)CH 32Br O 22HCl O C O CH 3CH 2Br (11) O CH 3 +H 2 Pd/C O CH 3 CH 3 CH 3 CH 3 O (12)CH 3 CH 3 CH 3 OH NaBH 432H 3O + CH 3 CH 3 CH 3 OH +主 次

(完整版)第11章醛酮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11章醛酮习题参考答案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1) O II CH3CH2C—CH(CH3)2 2-甲基-3-戊酮 ⑶ (2) CH3 C2H5 CH3CH2CHCH2CH——CHO 4-甲基-2-乙基己醛 ⑷ O CHO (1R,2R) -2-甲基环己烷甲醛 (9) OHCCH2CHCH2CHO CHO 丙烷-1,2,3-三甲醛 (或3-甲酰基-1,5-戊二醛) (E)-4-己烯醛 (5) CHO OH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7) CH3 (R) (Z)-3-甲基-2-庚烯-5-炔-4-酮 (6) COCH3 OCH3 4-甲氧基苯乙酮或 1- ( 4-甲氧基苯基)乙酮 H CH2CH2CHO (R)-3-溴2-丁酮 螺[4.5]癸-8酮

(3)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 H CN 加成时 的平衡常数 K 值大 小。 答: 答: ① PgCO ② PhC(CH 3 ③ Cl 3CCHO ⑵ ① CICH b CHO ② PhCHD ①,③〉② ③ CH j CHO 3.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1) ① CH j CH b CHO ② PhCHO ③ CI 3 CCHO 答: ④,③沁竹

4. 在下列化合物中,将活性亚甲基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答:⑴> (4) > (2) > (3) 5.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 式含量大小排列。 答: H =0 (1) O2NCH2NO2(2) C6H5COCH 2COCH3 (3) CH3COCH2COCH3(4) C6H5COCH 2COCF3 II (1)CH3CCH2CH3 0 0 II II CH3CCHCCH3 (4) COCH3(5) O O II II CH3CCH2CCH3 O II CH3CCHCOOC2H5 COCH3 O II CH3CCH2CO2C2H5 答: > (5) > (2) > (3) > (1) 6.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②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醛和酮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醛和酮习题答案(最新版)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解:(1) 2-甲基-3-戊酮(2)4-甲基-2-乙基己醛(3)反-4己烯醛(4)Z-3-甲基-2庚烯-5-炔-4-酮(5)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6)对甲氧基苯乙酮 (7)反-2-甲基环己基甲醛(8)3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10)螺[]癸-8-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值大小。(1)Ph2CO (2)PhCOCH3(3)Cl3CHO (4)ClCH2CHO (5)PhCHO(6)CH3CHO 解:(1)<(2)<(5)<(6)<(4)<(3) 原因: HCN对羰基加成是亲核加成,能降低羰基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的结构因素将会使K值增大,故K值顺序是: (6)<(4)<(3),而羰基碳原子的空间位阻愈小,则K值增大,故K 值的顺序是:(1)<(2)<(5)<(6) ,综合考虑:则K值顺序 是:(1)<(2)<(5)<(6)<(4)<(3)。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2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解: 7. 鉴别下列化合物: 解: 或 12. 如何实现下列转变? 解:

13. 以甲苯及必要的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 解: (1) (2) 14. 以苯及不超过2个碳的有机物合成下列化合物。 解: (2) 解: 18. 化合物F,分子式为C10H16O,能发生银镜反应,F对220 nm紫外线有强烈吸收,核磁共振数据表明F分子中有三个甲基,双键上的氢原子的核磁共振信号互相间无偶合作用,F经臭氧化还原水解后得等物质的量的乙二醛、丙酮和化合物G,G分子式为 C5H8O2,G能发生银镜反应和碘仿反应。试推出化合物F和G的合理结构。 解: 19. 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12O3其IR谱在1710 cm-1有强吸收峰,当用I2-NaOH处理时能生成黄色沉淀,但不能与托伦试剂生成银镜,然而,在先经稀硝酸处理后,再与托伦试剂作用下,有银镜生成。A的I HNMR 谱如下: δ(s,3H) ,δ(d, 2H) , δ(s,6H) , δ(t,1H)。试推测其结构。 解: 20. 某化合物A,分子式为C5H12O,具有光学活性,当用K2Cr2O7氧化时得到没有旋光的B,分子式为 C5H10O,B与CH3CH2CH2MgBr 作用后水解生成化合物C,C能被拆分为对映体。试推测A、B、C结构。

第11 章 醛和酮

第11章醛与酮 §11.1 分类、命名及其物理性质 11.1.1 分类和命名 1、分类 2、普通命名法 (1)醛 可由相应醇的普通名称出发,仅需将名称中的醇改成醛。 (2)酮 在酮字的前面加上所连接的两个烃基的名称。(与醚命名相似) 3、系统命名法 a)选主链——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b)编号——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及名称写在醛酮名称前面,并注明酮分子中羰基的位置。

11.1.2 物理性质 1、物态 甲醛为气体,其他C12及以下脂肪一元醛酮为液体,C12以上的脂肪酮为固体。 2、相对密度 脂肪族醛酮相对密度小于1,芳香族醛酮相对密度大于1。 3、沸点 与分子量相近的醇、醚、烃相比,沸点:醇>醛、酮>醚>烃 原因:a、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醛、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b、醛、酮的偶极矩大于醚、烃的偶极矩。 4、水溶性 由于醛酮的羰基氧原子能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所以低级醛酮能溶于水。其它的醛酮的水溶性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高级醛酮微溶或不溶于水,而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11.2 化学性质Ⅰ——亲核加成反应 11.2.1 羰基的结构 1、羰基的结构 2、亲电和亲核反应活性 羰基中的碳氧双键由于电负性O>C,因此π电子云靠近氧的一端: ?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具有亲电性,易于和亲核试剂反应。 ?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具有亲核性,易于和亲电试剂反应。 但是带负电荷的氧比带正电荷的碳原子稳定。 总之,易于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3、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影响 ①羰基活性的影响 X=吸电子基,羰基碳正电荷↗,反应速度↗(平衡常数K c↗); X=推电子基,羰基碳正电荷↘,反应速度↘(平衡常数K c↘)。 ②亲核试剂因素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醛和酮-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醛和酮-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答案(最新版)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O CH 3CH 2 CH(CH 3)2(1) (2) CH 3CH 22CH 3 C 2H 5 CHO H 3C H H CH 2CH 2CHO (3) C C H 3C O H CH 3H 3C (4) CHO OCH 3 (5) COCH 3 3 (6) CH 3 H H (7)

H COCH 3 3 Br (8) OHCCH 2CHCH 2CHO (9) O (10) 解:(1) 2-甲基-3-戊酮 (2)4-甲基-2-乙基己醛 (3)反-4己烯醛 (4)Z-3-甲基-2庚烯-5-炔-4-酮 (5)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 (6)对甲氧基苯乙酮 (7)反-2-甲基环己基甲醛 (8)3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 (10)螺[4.5]癸-8-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 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 值大小。 (1)Ph 2CO (2)PhCOCH 3 (3)Cl 3CHO (4)ClCH 2CHO (5)PhCHO (6)CH 3CHO 解:(1)<(2)<(5)<(6)<(4)<(3) 原因: HCN 对羰基加成是亲核加成,能降低羰基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的结构因素将会使K 值增大,故K 值顺序是:(6)<(4)<(3),而羰基碳原子的空间位阻愈小,则K 值增大,

故K 值的顺序是:(1)<(2)<(5)<(6) ,综合考虑:则K 值顺序是:(1)<(2)<(5)<(6)<(4)<(3)。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2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CHO + H 2N (1) HC CH + 2CH 2O (2) O N +(3) 苯 , 加热 O + (4) NH 2 HCN/OH -H 2O/H + ? (5)

第11章醛和酮练习与实践1

第十一章 醛和酮 练习与实践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R(Ar)C O H —CHO 甲醛 HCHO 苯甲醛 CHO R(Ar)O R'(Ar') O 丙酮 C CH 3CH 3O 苯甲酮 C O CH 3 半缩醛 缩醛 土伦试剂 费林试剂 二、选择题 1.临床上用于检查尿中丙酮的试剂为 ( C ) A.费林试剂 B.土伦试剂 [Fe(CN)5NO]+NaOH D.希夫试剂 2.用费林试剂可区别 ( D ) A.芳香醛和脂肪酮 B.脂肪酮和芳香酮 C.芳香醛和芳香酮 D.脂肪醛和芳香醛 3.通过氧化仲醇的方法可制备 ( B ) A.醛 B.酮 C.酸 D.醚 4.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B )

5.能与品红亚硫酸试剂显色的化合物是(D) A.苯乙酮 B.丙酮 C.丙醇 D.丙醛 6.不能被费林试剂氧化的化合物是(B) 7.丁酮加氢后生成(C) A.丁醛 B.丁醇丁醇 D.叔丁醇 8.土伦试剂的主要成分是(A) A.[Ag(NH3)2]OH (OH)2 C.NH3·H2O O,但不能与土伦试剂反应的是(C)9.下列化合物中符合通式C n H 2n A.丙醇 B.丙醛 C.丙酮 D.丙醚 10.下列化合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B ) A.乙醛和乙醇 B.丙醛和丙酮 C.丙酮和丙醇 D.丙烷和丙烯

三、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2,3-二甲基丁醛 4-甲基-2-戊酮 苯乙酮 3-甲基苯甲醛 2,2-二甲基环己酮 C Cl 3CHO 甲基戊醛 8.对甲氧基苯甲醛 甲基-2-戊酮 CH 2CH CH 2CHO CH 3 CH 3 CHO OCH 3 CH 3 CH 2 CH 3 O CH 3 四、完成下列化学反应式 CH 3CH 2 CHO + H 2 Ni CH 3 CH 2CH 2OH CH 3C CH 2CH 3 O + H 2 Ni CH 3C CH 2CH 3O CH 3CHO 干HCl CH 3CH 2OH 干HCl CH 3CH 2OH C OH CH 3H OC 2H 5 C OC 2H 5CH 3H OC 2H 5 + O H 2

第十一章 醛、酮、醌练习及答案

第十一章醛、酮、醌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答案: (1)2-甲基丙醛(2)5-乙基-7-辛烯醛(3)3-苯基-2-丙烯醛(4)4-羟基-3-乙酰基苯甲醛(5)2-甲基-3-戊酮(6)4-乙撑基环己酮或4-亚乙基环己酮(7)1-苯基丙酮(8)反-2-甲基-4-乙基环己酮 2、写出下列有机物的构造式: (1) 2-methylbutanal (2) cyclohexanecarbaldehyde (3) 4-penten-2-one (4) 5-chloro-3-methylpentanal (5) 3-ethylbenzaldehyde (6) 1-phenyl-2-buten-1-one 答案: 3、以沸点增高为序排列下列各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1) a. CH2=CHCH2CHO b. CH2=CHOCH=CH2c. CH2=CHCH2CH2OH d. CH2=CHCH2CH2CH3 (2)

答案: (1) :C > A > B > D (2) :B(321) > C(240) > D > A 4、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答案:

5、试设计一个最复合的化学方法,帮助某工厂分析其排出的废水中是否含有醛类,是否含有甲醛?并说明理由。 答案:用Schiff试剂检验废水,阳性反应(无色变紫红色)表示可能有醛的存在,再加多量浓硫酸,紫色不褪的话,示有甲醛。 6、以HCN对羰基亲核加成反就平衡常数K增大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1) Ph2CO (2) PhCOCH3 (3) Cl3CCHO (4) ClCH2CHO (5) PhCHO (6) CH3CHO 答案: HCN对羰基加成是亲核加成,能降低羰基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的结构因素将会使K值增大,故K值顺序是:(6)<(4)<(3),而羰基碳原子的空间位阻愈小,则K值增大,故K 值的顺序是:(1)<(2)<(5)<(6) 综合考虑:(1) < (2) < (5) < (6) < (4) < (3) 7、预料下列反应主要产物: 答案: (1) 该反应应遵守Cram规则,亲核试剂应从优势构象中位阻更小的一边进攻。 (2)

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CH 3)2CHCHO 2-甲基丙烷 (2)H 2 C=CHCH 2CH(C 2H 5)(CH 2)3CHO 5-乙基-7-辛烯醛 (3) CHO 3-苯基丙烯醛 (4)H 3 CO CHO HO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5) (CH 3)2CHCOCH 2CH 3 2-甲基-3-戊酮 (6) O 螺〔2.5〕-6-辛酮 (7)O 1-苯基-1-丙酮 (8) H 2H 5 (2S,4R )2-甲基-4-乙基环己酮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2-methybutanal CH 3CH 3CH 2CHCHO (2)cyclohexanecarbaldehyde CHO (3)4-penten-2-one H 2C=CHCH 2COCH 3 (4)5-chloro-3-methylpentanal ClCH 2CH 2CHCH 2CHO CH 3 (5)3-ethylbenzaldehyde C 2H 5 CHO (6)1-phenyl-2-buten-1-one O

3、 以沸点增高为序排列下列各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1)a. H 2C=CHCH 2CHO b. H 2C=CHOCH=CH 2 c. H 2C=CHCH 2CH 2OH d. H 2C=CHCH 2CH 2CH 3 c>a>b>d c 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其余三个分子可根据极性排列。 (2)a. CHO b. CHO HO c. CHO HO d. CHO OH b>c>d>a c,b 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沸点较高,d 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沸点较低,b 极性最强。 4、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 O OCH 3OCH 3 NH 2NH 2,NaOH OCH 3 OCH 3 ( ) (2) O C 6H 5MgBr 6H 5 OMgBr 3+ C 6H 5OH ( ) ( ) (3)PhCH=CHCHO PhCH=CHCOOH Ag 2O ( ) (4)H 2 C=CHCH 2CHO H 2C=CHCH 2CH 2OH LiAlO 4 ( ) (5) C 6H 5 COCH 3 NH 2NHCONH 2 C 6H 5C=NNHCONH 2 CH 3 ( ) (6) ( ) O CH 2CH 2 ( )O O Se 2O 3P CH 2_ + (7) O CH 3 C 6H 5COCH=CH 225+C 2H 5OH O CH 3O C 6H 5 ( ) (8) O O O H OH 3+ (9) O -CN OH ( ) (10) Br CHO HCHO +NaOH Br CH 2OH +HCOO -

第11章--醛酮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11章醛酮习题参考答案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2.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值大 小。 答: (1) ①Ph2CO②PhCO CH3③Cl3CCH O ③>②>① (2) ①ClCH2CHO②PhCH O③CH3CH O ①>③>② 3.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1) ①CH3CH2CH O②PhCHO③Cl3CCHO 答:③>①>② (2) ①O ② O ③ O ④O CF3答:④>③>②>① (3)

① O ② O ③ O 答: ③>②>① 4.在下列化合物中,将活性亚甲基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1)O 2NCH 2NO 2 (2) C 6H 5COCH 2COCH 3 (3) CH 3COCH 2COCH 3 (4) C 6H 5COCH 2COCF 3 答: (1)>(4)>(2)>(3) 5.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式含量大小排列。 (1) CH 3CCH 2CH 3O (2) CH 3CCH 2CCH 3O O (3) CH 32CO 2C 2H 5O (4) CH 3CCHCCH 3O O 3 (5) CH 3CCHCOOC 2H 5 O 3 答: (4)>(5)>(2)>(3)>(1) 6.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答: (1)CHO +H 2N C N (2) H C CH 2O HOCH 2C CH +2CCH 2 OH

(4) NH 2OH O + NOH (5) O HCN/OH - H 2O/H + OH CN OH COOH (6) O H 2O H 2O OH Ph O CH 3 (7) O 2Ph Ph Ph O O Ph C 2H 5 (8) O CH 3 + O (9) O O EtO + CHO O O (10) CH 3CCH 2Br O HOCH 2CH 2OH O O CH 3 CH 2Br (11) CH 3 O +H 2 Pd/C O CH 3

第十一章 醛酮

第十一章醛酮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醛和酮的分类、同分异构及命名; 2.掌握醛酮的结构,了解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3.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异; 4.理解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5.掌握醛酮的制法; 6.了解重要的醛酮和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 第一节醛、酮的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二、命名 1.醛、酮的系统命名 以包含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看作母体。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依次标明碳原子的位次。在醛分子中,醛基总是处于第一位,命名时可不加以标明。酮分子中羰基的位次(除丙酮、丁酮外)必须标明,因为它有位置异构体。

醛、酮碳原子的位次,除用1,2,3,4,…表示外,有时也用α,β,γ…希腊字母表示。α是指官能团羰基旁第一个位置,β是指第二个位置…。 酮中一边用α,β,γ…,另一边用α’ β’ γ’…。 ⅰ.含醛基、酮基的碳链上的氢被芳环或环烷基取代,就把芳环或环烷基当作主链上的取代基看待: ⅱ.醛基与芳环、脂环或杂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时,它们的命名可在相应的环系名称之后加-“醛”字。 ⅲ.当芳环上不但连有醛基,而且连有其它优先主官能团时,则醛基可视作取代基,用甲酰基做词头来命名。 2.酮还有另一种命名法 根据羰基所连的两个烃基名来命名,把较简单的烃基名称放在前面,较复

杂的烃基名称放在后面,最后加“酮”字。 后面是母体 如含有两个以上羰基的化合物,可用二醛、二酮等,醛作取代基时,可用词头“甲酰基”或“氧代”表示;酮作取代时,用词头“氧代”表示。 英文 羰基做取代基时用“oxo”(氧代)表示 不饱和醛、酮的命名是从靠近羰基一端给主链编号。 第二节 醛、酮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一、物理性质 除甲醛是气体外,十二个碳原子以下的醛、酮都是液体,高级的醛、酮是固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醛和酮-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答案(最新版)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O CH 3CH 2 CH(CH 3)2(1)(2) CH 3CH 22CH 3 C 2H 5 CHO H 3C H H CH 2CH 2CHO (3) C C H 3C O H CH 3H 3C (4) CHO OCH 3 (5) COCH 3 3(6) 3 (7) H COCH 3 3 Br (8) OHCCH 2CHCH 2CHO CHO (9) O (10) 解:(1) 2-甲基-3-戊酮 (2)4-甲基-2-乙基己醛 (3)反-4己烯醛 (4)Z-3-甲基-2庚烯-5-炔-4-酮 (5)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 (6)对甲氧基苯乙酮 (7)反-2-甲基环己基甲醛 (8)3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 (10)螺[4.5]癸-8-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 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 值大小。 (1)Ph 2CO (2)PhCOCH 3(3)Cl 3CHO (4)ClCH 2CHO (5)PhCHO (6)CH 3CHO 解:(1)<(2)<(5)<(6)<(4)<(3) 原因: HCN 对羰基加成是亲核加成,能降低羰基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的结构因素将会使K 值增大,故K 值顺序是:(6)<(4)<(3),而羰基碳原子的空间位阻愈小,则K 值增大,故K 值的顺序是:(1)<(2)<(5)<(6) ,综合考虑:则K 值顺序是:(1)<(2)<(5)<(6)<(4)<(3)。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2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CHO + H 2N (1) HC CH + 2CH 2O (2) O N + (3) 苯 , 加热 O + (4) NH 2 HCN/OH - H 2O/H + ? (5)

第十一章 醛和酮

第十一章醛和酮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方法 第一节醛、酮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 一、分类 根据烃基的不同可以分为脂肪醛、酮和芳香醛、酮。 脂肪醛CH3CH2CHO 脂肪酮CH3COCH3 脂环醛CHO 脂环酮 O = 芳香醛CHO 芳香酮 COCH3 根据烃基是否含有重键又可以分为饱和醛、酮和不饱和醛、酮。 不饱和醛CH3CH=CHCHO不饱和酮CH3CH=CHCOCH3根据羰基的个数可以分为一元醛、酮和多元醛、酮。 二元醛CH2CHO CH2CHO二元酮CH3CH2COCH2COCH3 二、同分异构现象 醛的同分异构---碳链异构引起。 酮的同分异构---碳链异构、碳基位置异构。 同碳数饱和一元醛酮,分子式CnH2n O,互为同分异构:

三、命名 1. 系统命名法: (1)选择含羰基最长碳链作主链,称为某醛或某酮; (2)由于醛基是一价原子团,必在链端,命名时不必用数字标明其位置。酮基的位置则需用数字标明,写在“某酮”之前,并用数字标明侧链所在的位置及个数,写在母体名称之前。例如: 2- 甲基丙醛 2- 苯基丙醛 3-甲基-6-庚炔醛 C 6H 5CHCHO CH 3 7HC CCH 2CH 2CHCH 2CHO CH 3 654321CH 3CHCHO CH 3 CH 3COCH 3丙酮 CH 3COCH 2CH 3丁酮 CH 3CO(CH 2)CH 32-己酮 CH 3COCH 2COCH 2CH 3 2,4-己二酮 COCH 2CH 3 1-苯-1-乙酮(苯乙酮) 1-环己基-1-丙酮 COCH 3 2. 普通命名法 醛的命名与醇的习惯命名法相似,称某醛;脂肪酮则按酮基所连接的两个烃基而称为某(基)某(基)酮。例如: CH 3CHO 乙醛 CH 3CH (CH 3)CHO 异丁醛 甲基乙基酮 甲基苯基酮(1-苯基-1-乙酮)CH 3 C O CH 3 C 2H 5 C O

有机化学习题答案第十一章醛和酮曾昭琼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十一章醛和酮习题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 (3)(4) (5)(6) 2、写出下列有机物的构造式: (1)2-methylbutanal (2)cyclohexanecarbaldehyde (3)4-penten-2-one (4)5-chloro-3-methylpentanal (5)3-ethylbenzaldehyde (6)1-phenyl-2-buten-1-one 3、以沸点增高为序排列下列各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⑴CH2=CHCH2CHO ⑵CH2=CHOCH=CH2⑶CH2=CHCH2CH2OH ⑷CH3CHO 4、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5、试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化学方法,帮助某工厂分析其排出的废水中是否含有醛类,是否含有甲醛?并说明理由。 6、以HCN对羰基加成反应平衡常数K增大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1)(Ph)2CO (2)PhCOCH3(3)Cl3CCHO (4)ClCH2CHO (6)CH3CHO 7、预料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1

(2 8、用反应方程式表明由苯甲醛制取苄醇的三种不同方法,并指出各有什么特点。 9、写出CH3COCH3与苯肼反应的机制,并说明为什么弱酸性介质(PH~3.5)反应速度快,而过强的酸及碱性介质都降低反应速率。 10、对下列反应提出合理的机理: 11、我国盛产山苍子精油,用其主要成分柠檬醛A可以合成具有工业价值的紫罗兰酮: 试回答: (1)在每个箭头上注明必需的试剂和催化剂; (2)拟出能解释上述反应的历程; (3)第二步反应中β-紫罗兰酮是占优势的产物,为什么? (4)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哪一个紫罗兰酮异构体吸收较长的光波,为什么? 12、顺-1,2-环戊二醇和丙酮及少量酸的混合物进行回流,用分水器不断除水,获得分子式为C8H14O2的产物A,A对碱稳定,遇稀酸生成原料。 (1)推测A的结构; (2)用反-1,2-环戊二醇进行同样的实验,却不发生反应,为什么? 13、化合物B(C9H10O)碘仿实验呈阴性,IR谱中1690cm-1处显一强吸收峰;NMR 谱中δ值=1.2(3H)三重峰,δ=3.0(2H)四重峰,δ=7.7(5H)多重峰,试推测化合物B的结构。 B的异构体B/,碘仿实验呈阳性,IR谱中1705cm-1处显一强吸收峰,在NMR谱中δ值2.0(3H)单峰,δ=3.5(2H)单峰,δ=7.1(5H)多重峰,试推测B/的结构。

第十一章醛和酮

第十一章醛和酮 教学目的: 能正确命名醛、酮,掌握羰基亲核加成反应的历程和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了解其在分离、鉴别、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掌握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其在分离、鉴别、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羰基亲核加成反应,醛、酮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羰基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第一节醛、酮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 一、分类 根据烃基的不同可以分为脂肪醛、酮和芳香醛、酮。 脂肪醛CH3CH2CHO 脂肪酮CH3COCH3 脂环醛CHO 脂环酮 O = 芳香醛CHO 芳香酮 COCH3 根据烃基是否含有重键又可以分为饱和醛、酮和不饱和醛、酮。 不饱和醛CH3CH=CHCHO不饱和酮CH3CH=CHCOCH3根据羰基的个数可以分为一元醛、酮和多元醛、酮。 二元醛CH2CHO CH2CHO二元酮CH3CH2COCH2COCH3

二、同分异构现象 醛的同分异构---碳链异构引起。 酮的同分异构---碳链异构、碳基位置异构。 同碳数饱和一元醛酮,分子式CnH 2n O ,互为同分异构: 三、命名 1. 系统命名法: (1)选择含羰基最长碳链作主链,称为某醛或某酮; (2)由于醛基是一价原子团,必在链端,命名时不必用数字标明其位置。酮基的位置则需用数字标明,写在“某酮”之前,并用数字标明侧链所在的位置及个数,写在母体名称之前。例如: 2- 甲基丙醛 2- 苯基丙醛 3-甲基-6-庚炔醛 C 6H 5CHCHO CH 3 7HC CCH 2CH 2CHCH 2CHO CH 3 654321CH 3CHCHO CH 3 CH 3COCH 3丙酮 CH 3COCH 2CH 3丁酮 CH 3CO(CH 2)CH 32-己酮 CH 3COCH 2COCH 2CH 3 2,4-己二酮 COCH 2CH 3 1-苯-1-乙酮(苯乙酮) 1-环己基-1-丙酮 COCH 3 2. 普通命名法 醛的命名与醇的习惯命名法相似,称某醛;脂肪酮则按酮基所连接的两个烃基而称为某(基)某(基)酮。例如: CH 3CHO 乙醛 CH 3CH (CH 3)CHO 异丁醛

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醛和酮习题答案 ⒉解:饱和一元醛酮的通式为CnH2nO,由题意12n+2n+16=86, ∴n=5 故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0O ∴饱和一元醛有: 饱和一元酮有: ⒊解:沸点高低顺序为⑷<⑵<⑴<⑶,固有机物沸点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加,故⑷沸点最低.在⑴⑵⑶中,只有⑶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故沸点最高. ⑴与⑵相比, ⑴是羰基化合物,极性较强,分子间作用较大,而⑵为醚,分子极性小,所以沸点比⑴低. 5. ⒍解:先用UV谱将它们区别:在近紫外有强吸收的为A组[(1)和(4)], 无强吸收的为B组[(2)和(3)] A组:用UV: (1)和(4)为共轭酮,但(4)共轭系统比(1)长,且在紫外区(4)向红移比(1)大,故吸收波长大的为(4) B组:用IR: (2)为环戊酮γC=O吸收峰在1740cm-1左右, (3)为环己酮γC=O在1715cm-1左右, NMR (2)

有三组氢的吸收峰,而(3)则有四组氢的吸收峰. ⒎解:用Schiff试剂,检验废水;如显紫红色表示可能有醛存在,再加多量H2SO4,紫红色不褪,示有甲醛。 8.解:HCN对羰基加成是亲核加成,能降低羰基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的结构因素将会使K值增大,故K值顺序是:(6)<(4)<(3),而羰基碳原子的空间位阻愈小,则K值增大,故K 值的顺序是:(1)<(2)<(5)<(6) 综合考虑:则K值顺序是(1)<(2)<(5)<(6)<(4)<(3). 9.解:根据Mecrwein-pondorf反应规规律,进行下列反应, 可得R-(-)-6-甲基-2-庚醇 在此还原过程中,生成的过渡态可能有两种构象(Ⅰ) 和(Ⅱ) 在(Ⅰ)中两个大基团处于反式,较(Ⅱ)稳定,为优势构象。因此,经由(Ⅰ)所生成的 R-(-)-6-甲基-2-庚醇为优势产物。 选用(S)-2-苯基丙醛为原料,进行下列反应,可得所需产物。 因为,根据Cram规则,试剂从式中所示的方向进攻羰基C,位阻最小,水解后得到要求的产物为优势产物。 10.

11章醛和酮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醛和酮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解:(1)2-甲基-3-戊酮(2)4-甲基-2-乙基己醛(3)(E)-4-己烯醛 (4)(Z)-3-甲基-2-庚烯-5-炔-4-酮(5)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6)4-甲氧基苯乙酮(7)(1R, 2R)-2-甲基环己甲醛 (8)(R)-3-溴-2-丁酮(9)3-甲酰基戊二醛(10)螺[]-8-癸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值大小。 解:(1)③>②>①(2)①>③>② 3.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解:(1)③>①>②(2)④>③>②>①(3)③>②>①

4. 在下列化合物中,将活性亚甲基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解:(1)>(4)>(2)>(3) 5. 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式含量大小排列。 解:(4)>(5)>(2)>(3)>(1)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1) CHO +H 2N CH N (2)HC CH + 2CH 2O HOCH 2C CCH 2OH (3) O + N H N (4) O +NH 2OH NOH (5) O HCN/OH -CN H 2O/H + COOH (6) O 3

(7)Ph O 2Ph OH Ph O Ph 次 +主 次 (8) O CH 3 + O EtO -O CH 3 O (9) O O + CHO EtO - CHO O O (10)CH 32Br O 22HCl O C O CH 3CH 2Br (11) O CH 3 +H 2 Pd/C O CH 3 CH 3 CH 3 CH 3 O (12)CH 3 CH 3 CH 3 OH NaBH 432H 3O + CH 3 CH 3 CH 3 OH +主 次 (13) O 3 H 3O + OH (主) (14)Ph O H 3O + 苯 Ph CH 3 OH OH Ph CH 3 或 O Ph P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