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经济史答案

中外经济史答案

中外经济史答案
中外经济史答案

第二,简答题

1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1)亚细亚所有制的前提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包括家庭和通过家庭组成的部落或部落的联合。土地是共同体的基础和财产,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和利用土地,但公社才是实际的所有者,财产只是作为公共的土地财产而存在。

(2)东方社会以土地公有制这一基本关系为基础的形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加以实现,其中普遍和重要的方式为土地国有制。

(3)农村公社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重要基础。土地国有制中国王以及其臣属不可能自己经营国有土地,而是由农村公社集体占有土地,然后分割村社农民耕种。

(4)农村公社制度及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的自然经济,决定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存在自然的宗法血缘关系。

2 罗马帝国的衰落及其原因

(1)奴隶的市场供需矛盾和奴隶劳动积极性低下导致的生产效率下降,最终导致奴隶制经济危机。

(2)农民破产的加剧,农业衰落,导致整个帝国经济基础的破坏。

(3)帝国的苛捐杂税与奢侈浪费使城市与中等阶级衰落,并使城市限于恶性循环之中。(4)封建领主制经济的兴起。帝国政府日趋衰弱,地方势力越来越大,,封建制度也在这个过程中孕育着。

(5)对经济自由原则的违背,如将自由农变为隶农制,将行会变成国家机关,对物价的管制,剥夺人民自由迁徙的权利

(6)社会等地的固定化。

3古罗马帝国经济繁荣的原因

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提供了足够的廉价的劳动力。帝国提供的秩序和安全。帝国的区域分工和贸易,使罗马成为政治文化和工商业中心。公共工程和贵族消费,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4简述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1)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阻碍商品生产和市场形成

(2)生产的产品都用来火绝大部分用来满足自己消费而不是用于商品交换

(3)除盐铁外,一般不必外求,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是一种独立经济体,小农对地主没有人身依附关系或依附程度很小

5简述英国工业革命的准备条件

市场制度的创新。竞争有序化。政府行为的界定。原始资本的积累。

6简述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基本特征

主要特征是土地私有。主导形式是地主即业主所有制,以佃租经营为特色。地权的频繁变动,而变动的结果总是土地的集中。

7简述19世纪60年代自由贸易的影响

(1) 使国际贸易取得异乎寻常的增长。

(2) 1860年《英法条约》包含的惠国条款成为了后大多数贸易协定的内容,刺激了以多边

条约为基础的贸易扩张,也成为限制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

(3) 19世纪60年代因低关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欧洲国家还在贸易以外的一些领域进行了合

作,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来促进国际铁路等事业的发展。

(4) 对殖民地的自由贸易政策损害了殖民地国家的利益。

总之,一方面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另一方面也对一些国家不公平。

8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不能顺利发展的原因

(1)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生产的紧密结合,使中国的自然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最稳定固的基础,从而阻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2)市场的狭窄,没能根本打破自然经济,虽然商品经济发展比较早,但不能发达起来,一直没有发展成为资本主义萌芽。

(3)地主、商人与高利贷者三位一体,导致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

(4)封建上层建筑抑商政策的反作用,比如中国历史上一直实行的重本抑末政策,和官手工业、禁矿制度,以及明清时代的严格禁海制度导致对外贸易严重停滞等。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和资本主义萌芽不能成长起来的原因。

9简述城市宪章的内容

(1)针对农奴的人身自由。

(2)土地自由,拥有处分土地的自由。

(3)司法权,城市司法从领主审判权下解放出来。

(4)财产自由,城市向领主交固定款项。

(5)贸易自由,城市可以定期举行集市贸易。

10-简述近代俄国工业化的特点。

(1)政府和外国资本在俄国工业革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俄国工业革命至始至终受到农奴制残余势力的影响。

(3)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表现出生产的高度集中。

(4)由于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国家的积极干预的原因,尽管俄国工业革命发生较晚,但进程快,映了后工业化国家的特殊规律。

11地理大发现的政治经济后果

(一)经济后果

1.跨洋贸易的高额利润被发现使人们争夺其中的巨额利润,以及对殖民地的掠夺使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具备了原始积累。

2.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贸易重心从地中海区域逐渐移至大西洋沿岸,意大利衰落,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兴起,造成了“商业革命”。

3.大量的廉价金银涌入欧洲使欧洲在16世纪经历了持续不断,规模空前的通货膨胀,价格绝对水平提高,工资远远落后于其他价格,造成了“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的衰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4.商业组织形式得到创新,出现合伙制、特权公司和股份公司等组织形式。

5.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出现了大西洋沿岸贸易区以及太平洋贸易圈,大西洋贸易圈两大世界贸易圈,世界经济开始融为一体。

(二)政治后果

1.出现了旨在从对外贸易中获取最大利益的重商主义政策并付诸实施

2.各国为争夺海上霸权与海外殖民地而展开商业战争。

3.各国开始控制、奴役并殖民地化新发现的落后国家,残酷的殖民掠夺从此开始,给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畸形局面。客观上,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到落后国家、落后地区。

13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有:

1.明治维新的领导权掌握在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武士集团手中。

2.天皇政府在明治维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较晚,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于欧美各国,使日本在明治维新中特别狂热地运用对外掠夺、侵略的血腥手段补充资金不足。

4.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有:

1.政治方面:实行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特权,改革身份制度,逐步废除封建俸禄。

2.经济方面:进行地制改革和租税改革,废除原有土地政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进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大力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以政府扶持的“殖产兴业”推动主导产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发展。

3.教育方面,并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近代义务教育,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4.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生活习惯和方式,翻译西方著作。

5.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颁布征兵令,实行义务兵役制,军事预算急剧增加。

6.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兴筑新式铁路、公路。

此外,还有司法和宗教等方面的改革。

14 1929~1933年大危机的原因和后果

(一)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有:

1.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基本矛盾是大危机的根本原因

2.社会实际消费能力增长低于生产发展,市场虚假繁荣,贫富差距加大了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是大危机的主要原因

3.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以及由此导致的1929年10月纽约的股市崩盘是大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二)大危机的后果有

1.使资本主义世界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国内的社会和阶级矛盾。

3..宣告了自由放任体制的末日。为以后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巩固统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如罗斯福新政。

4.使德、意、日采取了专制残暴的法西斯统治,世界形式日趋动荡和紧张,独裁者的崛起(如希特勒,墨索里尼),间接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5中国1858年大跃进的“主要教训”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16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所受到的启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学习科学家成功的经验——适应时代需要,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学习,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创造宽松的研究环境,积极培养科技人才,并对科技成果予以承认。科技的发展需要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持,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论述题

1,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挫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一)主要原因

1.缺少创新的改革理论,搬用老一套的思维模式指导新条件下的改革。

2.当原有经济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仅对原有经济体制作一些局部改进。

3.未能正确选择改革的次序,忽视了微观经济主体利益和行为。

4.未能使各种改革措施综合配套。

5.统一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

6.“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使原本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更加畸形发展,直接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教训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2, 试论科技革命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科技革命发展的条件有:

1,古希腊哲学的奠基作用. 古希腊哲学提供了世界本源的概念.相应的发展了辨证和分析的思维方法.提供了探索自然奥秘,追求科学真理的人生观和榜样.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学风和批判精神,从而促使科学理论体系建立,推动了科技革命的发展.

2,数学使科技得到量化并走向精密,并使数与物质世界想统一

3,机器是科技主要的物质载体,机器的发明制造催生了科技

4.工商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生产关系的变革及科技的突破

5.教育使科技知识得以普及,继承,和发展

6,法制与民主的政治传统及个人为中心的轮流观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统治者重用人才,重视学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的建设或亲自从事科学研究等.

(二)科技革命的影响有:(框架)

1,改变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显著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偏好和生活观念

3,显著改善了交通通讯发展的面貌,使人们彼此沟通交流更为容易,也极大加强了各经济实体间的联系,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4,提高了各国的综合国力与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程度

5,在一定程度上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了一系列全球环境与生态问题。

3、试论述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有:

1.政治前提: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相对较少一些。

2.条件有:.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生产技术知识。劳动力—大规模的圈地运动,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劳动力;同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市场—圈地运动拓展了国内市场,殖民掠夺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资源—煤铁资源丰富,可以提高铁产量,有利于机器的制造和推广使用。

3.资产阶级的大租佃农场经营方式,集中的手工工场生产,近代金融制度的产生标志着市场制度的创新,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迫切需要发展。

4..政府行为被界定为保护现存制度,维护经济秩序,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保护财产与合同,保护发明者专利,保护投资者,保护劳动者的法律使市场竞争有序化等等。

(二)英国工业革命的结果

1.大大发展了英国的生产力,使英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大提高,创造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在英国取得了统治地位。

2.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场制度逐步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科学的生产管理制度开始出现。

3.使经济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社会由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

4. 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期间,英国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并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也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5 .随着教区安置制度和学徒条例的废除以及自由工资制度的建立,劳动市场开始形成。

6..人们的生活方式、收入水平与思想和生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近代城市的兴起。

7.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工业革命与工业化的浪潮,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也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为国际交流提供了经济前提。为最终形成了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打下了基础。

8.世界格局:最终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加快亚、非、拉落后地区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9.对中国的影响: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地,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

4,试论“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1)时间:14——16世纪;(2)开始的国家:意大利;(3)实质:资产阶级新思想文化的运动;(4)核心指导思想:人文主义,要以人为中心,倡导发挥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5)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9世纪的历史学家认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地理大发现、民主国家的诞生都是源于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前提。文艺复兴使欧洲摆脱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缚,

对解放人们思想,发展文化、科学,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1)核心思想: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2)评价:启蒙运动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它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的作用。(3)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了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启蒙思想传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内容:它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好找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未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3)伟大实践:巴黎公社是第一次的伟大尝试——失败;俄国十月革命是第一次的成功实践。

外国经济史期末论文

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班级:09广告2班姓名:石智慧学号:2009532023 浅析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日本战后经济从崩溃到繁荣发展,逐步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历程。阐述了经济发展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和诸多作用因素。这不仅为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借鉴作用。 论文关键词:二战后;日本经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发展战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侵略战争吃了败仗,宣告无条件投降。此时的日本战前积累的财富丧失殆尽,战后经济也陷入极度混乱和疲乏的状态。据战后复兴院调查,国家财产损失惨重,因空袭而遭到破坏的城市有119座,烧毁房屋240万户,受灾人数为880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643.9亿日元。日本战后的工业产量仅为战前1937年的20%,通货膨胀严重,粮食奇缺,生产几乎陷入停顿,战败的阴影笼罩在大多数国民心中。 但日本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日本抓住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转移的机遇,在“冷战”的背景下,结合日本国情,掀起工业化的高潮,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1951年日本经济恢复到了战前水平(指1934--1936年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到1955年实现了全面恢复。”商品出口额有了较大增长,国际收支也实现了平衡。经济的超高速增长,使日本经济规模急剧扩大,国民生产总值先后超过了印度和加拿大。到“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为88亿美元,居美国、西德、英国、法国之后,占第五位。此后便过关斩将,连下三城: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西德(日本为1419亿美元,西德为1322亿美元),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的诱因,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 客观原因主要是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日本在宪法中被迫放弃战争权,以后又以允许美国驻军为代价,换取美国的“保护伞”,美国对日本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主要表现在: 一、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为了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于1948年12月,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1949年2月还派底特银行董事长道奇到日本担任占领军当局的最高财政顾问,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二、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三、旧金山体制的构筑和建立。1951年9月8日,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宣告了美国对日本公开占领结束,开始了美国对日本半占领状态的“旧金山体制”时期。政治上,由于美军的“保护”使战后日本获得较为安定的国际环境和较为稳定的国内政局;经济上,日本摆脱了战时沉重的军费负担。这样得以把资源、劳动力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和平经济的发展。 从主观原因上分析,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诱因与日本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采取的一系列成功的经济政策是分不开的。主要体现在:一、强化凯恩斯理论,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后日本政府推行凯恩斯理论,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引导和控制,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计划性。战后初期日本政府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经济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 二、问答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 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4.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 5.什么是千年发展目标?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经济世界:按照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解释,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一个经济世界有三个组成要素:首先,它占据着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其特定的界限:其次,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第三,每个经济世界都分解为延续的区域。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初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逐渐的第三世界被用来泛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发展中国家。 二、问答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 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世界经济史(高德步)第八—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农业革命 近代农业革命最重要的表现是农业体制改革,是工业革命另一个重要的前提。近代农业革命在荷兰发生后,欧洲各国先后出现了农业技术和农业制度的创新,并且人口在18世纪末期迅速增加,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增加需求超过社会粮食供给时候,生活水平下降,就会通过某种暴力方式(战争、疾病、抢劫、饥荒和瘟疫)促使人口下降到与生存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道路。之后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人口增加和减少的循环 人口革命18 世纪下,随着欧洲各国近代农业革命的发生,欧洲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迅速提高,,凸显了突破人口周期变化曲线的特征。并且以【死亡率持续显著地下降和生育率缓慢地上升】为特征的人口变革的突破期 大租佃制租入土地、雇工经营农业的经营方式。是英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16世纪末,英国出现了富有的租佃农场主阶级,土地所有者自己经营土地或者出租给租地农场主。到18世界下半期英国农村中土地所有者很少自己经营,个体农民也在减少,大片土地被长期租给大农场主经营,大租佃制经营方式在英国农村处于统治地位。 容克式经济保存君主制度,贵族特权、农民无权以及中世纪残余条件下,由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容克式经济。 雇佣制大农场《宅地法》后形成的小农经济并不稳定,在大生产排挤小生产、兼并、破产后,土地集中的趋势日益加剧。小农迅速失去土地沦为佃农和农业工人,被人雇佣劳作,资本主义雇佣制大农场逐渐形成并占据主要地位,标志着美国式道路胜利 1、农业革命和人口变化的关系 1.在近代农业革命之前,世界人口一直没有超越马尔萨斯陷阱,即没有同时具有巨大的人口数目 和人口高速增长这两项特征。 2.近代农业革命以后,农业生产力持续稳定地提高,农业剩余率不断提高,保证了新增人口的供 给,提高了整体人口的生活标准,促成了人口革命。18世纪,欧洲大陆人口开始持续增长,人口增长率迅速提高,打破了马尔萨斯陷阱

经济史考试题目及答案(全英文)

Review Questions for Lecture/Topic 7: Township & Village Enterprises (TVEs) Q7.1a Indicate some private ownership forms inChina. Q7.1b Indicate some non-private but also non-state ownership forms inChina. Q7.2a Explain whyChina’s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ses (TVEs) are unique (in terms of ownership forms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Q7.2b A TVE is a coalition between entrepreneurs and community (township or village) government. Summarize the community government’s roles in or contributions to the TVE’s development. Q7.3 Summarize the two stages of TVEs’development. Q7.4a Summarize the government policies for TVEs during their golden period from 1979 to mid-1990s. Q7.4b Explain why TVEs at their early days of reform could achieve fast development [Or summarize the initial “favorable”conditions of TVEs at their early days of reform]. Q7.4c Summarize TVEs’development from 1979 to mid-1990s. Q7.5a Summarize the reasons to privatize TVEs in mid-1990s. Q7.5b Indicate the various methods of TVE privatization in mid-1990s. Review Questions for Lecture/Topic 8 (Week 9):China’s Financial System Q8.1 Outline the evolution ofChina’s financial system. Q8.2a Explain financial deepening and financial broadening. Q8.2b Explain whyChina’s financial system is “deep but narrow”with the help of available data.

18春西南大学0559《世界经济史》作业答案

1、苏联国家工业化的基本方针是 1.优先发展服务业 2.优先发展商业 3.优先发展重工业 4.优先发展农业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1.电气技术 2.生化科技 3.生物技术 4.机器大生产 3、下列属于地理大发现影响的是 1. B. 商业革命 2.文艺复兴 3.七年战争 4.宗教改革 4、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什么为主 1.敲击石器 2.磨制石器 3.打制石器 4.青铜器 5、种姓制度盛行于以下哪个古代国家 1.古代印度 2.古代中国 3.古代希腊 4.古代罗马 6、世界经济发展史中,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地区是: 1.北美地区 2.东南亚地区 3.中东地区 4.西欧地区 7、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创始人是

1.孔多塞 2.斯宾塞 3.达尔文 4.斯宾格勒 8、美国垄断资本的表现形式 1.托拉斯帝国主义 2.殖民帝国主义 3.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4.高利贷帝国主义 9、法国在路易十四时期广泛推行的政策是 1. E. 重农政策 2.工业政策 3.重商政策 4.农奴政策 10、斯托雷平改革的基本思想是 1.推翻沙皇制 2.推动工业 3.发展手工业 4.摧毁村社 11、欧美工业化国家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支配国际贸易的主导方式是 1. C. 劳动力输出 2.商品输出 3.资本输出 4.技术输出 12、近代国家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直接取决于 1. F. 文化影响 2.工业发展水平 3.政治制度 4.军事力量 13、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实现机械化的行业是 1.棉纺织业 2.服装业

3.造船业 4.炼钢业 14、以下哪一项为工业化推动的结果 1.城市化发展 2.经济危机出现 3.农业衰落 4.奴隶制度瓦解 15、农业文明从乡村开始,而工业文明则从哪里开始 1. A. 田园 2.城市 3.农耕世界 4.南部世界 16、以下哪个历史事件直接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三十年战争 2.新航路开辟 3.文艺复兴 4.宗教改革 17、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形式是 1. D. 工厂的兴起 2.货币地租 3.手工作坊的出现 4.工场手工业的兴起 18、资本主义萌芽最初产生在 1.采矿业 2.建筑业 3.航运业 4.纺织业 19、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1.城市的兴起 2.商业的繁荣 3.机器的发明应用及工厂制的产生 4.政治民主化

2017年-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天津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2.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下图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 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5.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6.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7.“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

南开大学2004年考研初试真题(020204-金融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近代经济史答案

经济学院 南开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专业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近代经济史) 专业:经济史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共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比较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在描述者均衡时的区别。 2.对于厂商来说,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和小于1对其价 格战略(采取降价还是涨价)将产生何种影响? 3.什么是边际产品转换率,当它与消费者对这两种产品和边 际替代率不等时,市场将怎样调整? 4.什么是有效需求,在市场经济中,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通常有哪些? 5.财政赤字对宏观经济有哪些影响? 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在多马()增长模型中,要保持国民收入的动态均衡,投资的增长路径必须符合下式要求: ()()0st = I t I eρ (a)请说明ρ和s的含义。 (b)如果在现实中投资的增长速度为r,与动态均衡所要求的增长速度不同

(r≠ρs),将会发生什么情况?请给出严格的数学证明。 2.假定某企业A的生产函数为:0.50.5 =;另一家企业B的 Q K L 10 生产函数为:0.60.4 10 =。其中Q为产量,K和L分别为资本和 Q K L 劳动的投入量。 (a)如果两家企业使用同样多的资本和劳动,哪一家企业的产量大? (b)如果资本的投入限于9单位,而劳动的投入没有限制,哪家企业劳动的边际产量更大?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信息不对称,请举例说明为什么信息不对称人导致市场失灵? 2.在固定汇率或盯住汇率制度下,那些因素会造成本国货币 升值的压力?根据你学到的经济学知识,分析人民币如果 升值可能对本国经济和其它国家经济造成的影响。 四、分析题(共20分) 根据美国的在关统计,(1)2002年美国的对外贸易赤字规模为4890亿美元,占美国当年的4.7%;(2)自2000年以来,美国政府开支不断扩大,从2000年相当于总额2%的财政盈余,发展为2003年相当于总额4%的财政赤字;(3)美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达到九年来6.1%的最高水平;(4)与此同时,美联储在最近仍然维持45年以来的最低利率水平。

西南大学《世界经济史》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史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选择题: 1、经济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自身演变过程及其内在规律 B 研究社会经济活动 C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过程 D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规律 思考题: 1.什么是世界经济史? 2.什么是学习和研究世界经济史的必要前提? 第二章 单项选择题: 1、农业革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 男女分工B采集能力的提高 C植物栽培的原理被发现和应用D动物的减少 2、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什么为主() A 磨制石器 B 打制石器 C 敲击石器 D 青铜器 多项选择题: 1、早期人类两种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 A 采集 B 狩猎 C 捕鱼 D 种植 2、根据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石器时代可分为:() A 旧石器时代 B 中石器时代C新石器时代 D 中古石器时代 判断题: 1、人类的第一次分工是男女分工。() 2、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石刀。() 思考题: 1.人类控制和使用火的意义是什么? 2.中石器时代开始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给人类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三章

单项选择题: 1、畜牧业产生于() A 旧石器时代 B 中石器时代 C 新石器时代 D 青铜时代 2、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A 南富北穷 B 南穷北富 C 东富西穷 D 东穷西富 3、什么的发明是生产工具变革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A 锄头的发明 B 犁的发明 C 镰刀的发明 D 水车的发明 4、什么是文明的核心特征和首要因素() A 乡镇 B 部落 C 农村D城市 多项选择题: 1、人类最早的3个农业中心是哪些?() A 美洲 B 西亚 C 中南美洲D东亚和南亚 2、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 A西亚、北谷类植物区 B 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 C 美洲的玉米区 D西亚、北非、欧洲、中亚以及从中亚到黄河流域这一带的小麦区 3、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是() A交流 B 融合 C 冲撞 D 排斥 4、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哪两种:() A 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 B 先进的农耕国家和落后的游牧地区出于自己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文化的交流,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靠拢 C 先进的农耕国家向落后的游牧地区派遣使者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落后地区接受先进文化 D 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之中 判断题: 1、农业革命的直接起因,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异所导致的食物匮乏。() 思考题: 1、农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 2、原始畜牧业的特点是什么? 3、试论述农耕世界与游牧部落之间的关系。 4、为什么文明首先在大河流域产生? 第四章 单项选择题:

个人整理王玉茹中国经济史课后标准答案(经济学综合第二本)

个人整理王玉茹中国经济史课后答案(经济学综合第二本)

————————————————————————————————作者:————————————————————————————————日期: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一、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总是建立在对一定的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就是不断开发、利用资源的历史。尤其在技术条件低下的古代社会里,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着国家的经济规模、结构及性质。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1.土地资源的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表现在农业生产上,能够为其提供种类繁多的土特产品。这是中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所在。但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国在土地资源上并没有优势。原因在于: (1)中国古代农业可资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2)中国尽管土壤种类繁多,但具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2.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袤,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蕴含丰富,属矿产资源富庶国。由于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富矿少,贫矿多。二是单一矿少。另外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矿产资源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它萌芽于夏商周,在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下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经济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并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小农经济由小农的生产与生活组成。生产即是指小农的主业和主要副业——粮食和纺织原料及其成品生产,生活则是小农经济所赖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条件。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有: 1、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 汉代以后,小农经济基本被认为是五口之家而且家庭普遍贫困。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小农经济的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小农除了在生活上尽量减少开支,也必须在农业生产投入上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虽然赋税制度经历了户调制、租用调制、两税法、一条鞭、地丁制等形态的演化,但其中却包含着赋税绝对值的增长。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小农的产出不仅指粮食产出还应当包括各项农副产品的产出,如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在日益窘迫之下,不得不更多的依赖于副业。 5、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做的制度安排 赋税和地租剥削的加重,必然使小农经济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副业。而为了稳定财政收入,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会以大规模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小农农副业的恢复和稳定。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 一、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社会“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西南大学《世界经济史》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判断题]农业革命的直接起因,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异所导致的食物匮乏。参考答案:正确 2:[多选题]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哪两种 A: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 B:先进的农耕国家和落后的游牧地区出于自己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文化的交流,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靠拢 C:先进的农耕国家向落后的游牧地区派遣使者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落后地区接受先进文化 D: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之中 参考答案:AD 3:[多选题]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是 A:交流 B:融合 C:冲撞 D:排斥 参考答案:AC 4:[多选题]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 A:西亚、北谷类植物区 B: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 C:美洲的玉米区 D:西亚、北非、欧洲、中亚以及从中亚到黄河流域这一带的小麦区 参考答案:ABCD 5:[多选题]人类最早的3个农业中心是哪些? A:美洲 B:西亚 C:中南美洲 D:东亚和南亚

参考答案:BCD 6:[单选题] A:乡镇 B:部落 C:农村 D:城市 参考答案:D 7:[单选题]农业革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男女分工 B:采集能力的提高 C:植物栽培的原理被发现和应用 D:动物的减少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什么的发明是生产工具变革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A:锄头的发明 B:犁的发明 C:镰刀的发明 D:水车的发明 参考答案:B 9:[单选题] A:旧石器时代 B:中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 D:青铜时代 参考答案:C 10:[判断题]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石刀。参考答案:错误

中国经济史综述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经济史是经济学这一门学科的历史,它是对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的一个完整记录。对于学习经济学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必要学习中国经济史。鉴于中国经济史对于学习经济的重要性,而《中国经济史研究》是关于中国经济史的一本核心期刊,本文将对该期刊的2011年4月期文献进行综述,使读者了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趋势,以此为中国经济史的学者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期刊;综述 一.前言 《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于1986年,季刊。《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经济研究杂志社出版的专业性刊物。该刊物以马列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坚持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问题即“四新”原则取舍文章,为学术界新老作者提供发表论文的园地。编辑部加强规范化建设,实行匿名审稿,责任编辑对主编负责制。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主要栏目有:“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现代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经济思想史研究”、“港台经济研究”、“民族经济”、“西部开发”、“理论探讨”、“专题评论”、“学人与学术”、“论著评介”、“青年论坛”、“读史札记”等。 二.《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研究进展 1.对经济史类著作的评介 李肖[1]运用列举法对《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做出了评价,赞扬了它填补空白、利用新资料和研究方法、多视角评书的优点,也指出了其在资料引用方面的不足。王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试题

×××学年度第×学期学业考试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二) (适用于商学院××级××专业××学生)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世界市场主要包括的领域有()。 A.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B.国际资本流通领域 C.国际人才流通领域 D.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A.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 B.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 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3.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 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4.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A.高技术化 B.服务化 C.信息化 D.融合化 5.人口过快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包括()。 A.而且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B.经济发展负担沉重C.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D.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 C.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7.一般说来,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A.保护本国的市场 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 B.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D.积累资本或资金 8.GATT规定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A.无歧视性待遇原则 B.关税减让原则 C.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D.透明度原则 9.跨国公司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主体,它之所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然有许多微观层面的动因。具体来看,一个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大体上有()。 A.充分利用本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垄断优势 B.推动自己的成熟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 C.为了充分利用东道国在特定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 D.通过跨国内部化交易,实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 10.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A.跨国公司投资有助于东道国的资本形成 B.跨国并购推动了东道国企业的资产重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C.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D.拓展了东道国产业空间 11. 欧洲货币体系包括()。 A. 欧洲货币单位 B. 稳定汇率机制 C. 欧洲货币合作基金 D. 联合浮动 12. 与小型经济开放体相适应的汇率制度为()。 A. 汇率目标区 B. 浮动汇率制度

2018年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知识要点

2018年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知识要点 第一章、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与中外经济关系 一. 单项选择 1、我国封建社会中保持和平与统一最长久的时期是:明朝和清朝中前期。 2、我国农业采用间作套种出现在:明代中期。 3、我国人口达到了4亿,是在:清嘉庆末年。 4、我国耕地达到了11-12亿亩是在:清中叶。 5、明清以来工商业中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主要集中于:南方。 6、我国封建社会最典型的自然经济结构是:个体小农经济。 7、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8、我国以纯粹租佃制为特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完全确立起来是在:明清时期。 9、我国封建社会中最大量,最普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10、租佃制经济关系决定着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性质,是最重要的经济关系。 11、我国封建社会最有利,最获益的土地经营形式是:租佃制经营。

12、我国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万历年间。 1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确立起来是在:英国。 14、英国是资本主义的故乡,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最早的最典型的国家。 15、被称为海盗之国的是:英国。 16、沦落为殖民地国家,最典型的是:印度。 17、沦落为半殖民地国家,最典型的是:中国和伊朗。 18、独立走向资本主义发展道理最典型的国家是:日本。 19、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是:闭关锁国。 20、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机构是:商行制度。 2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出口的农副产品中长期居于首位的是:茶叶。 22、西方列强对华贸易扩张,最早到中国垄断海上霸权的是:葡萄牙。 二. 多项选择 1、明清时期粮食的增长主要依靠的方式是:引进高产新品种、增加对土地的劳动投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经济史课后答案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一、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总是建立在对一定的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就是不断开发、利用资源的历史。尤其在技术条件低下的古代社会里,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着国家的经济规模、结构及性质。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1.土地资源的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表现在农业生产上,能够为其提供种类繁多的土特产品。这是中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所在。但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国在土地资源上并没有优势。原因在于: (1)中国古代农业可资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2)中国尽管土壤种类繁多,但具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2.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袤,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蕴含丰富,属矿产资源富庶国。由于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富矿少,贫矿多。二是单一矿少。另外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矿产资源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它萌芽于夏商周,在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下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经济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并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小农经济由小农的生产与生活组成。生产即是指小农的主业和主要副业——粮食和纺织原料及其成品生产,生活则是小农经济所赖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条件。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有: 1、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 汉代以后,小农经济基本被认为是五口之家而且家庭普遍贫困。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小农经济的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小农除了在生活上尽量减少开支,也必须在农业生产投入上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虽然赋税制度经历了户调制、租用调制、两税法、一条鞭、地丁制等形态的演化,但其中却包含着赋税绝对值的增长。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小农的产出不仅指粮食产出还应当包括各项农副产品的产出,如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在日益窘迫之下,不得不更多的依赖于副业。 5、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做的制度安排 赋税和地租剥削的加重,必然使小农经济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副业。而为了稳定财政收入,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会以大规模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小农农副业的恢复和稳定。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 一、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社会“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达标试题(附答案)1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达标试题(附答案)1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中关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20世纪50年代欧洲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欧盟的成立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1972年,日本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3)材料三中,此时的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具有怎样的经济地位?材料三表明日本、欧共体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4)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日本、西欧的经济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1)原因: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目的:提高国际地位。影响: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2)特点: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原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提供大量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等。 (3)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美国、欧共体、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西欧、日本的崛起,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

经济史课后答案

经济史课后答案(问答题) 一、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小农经济由小农的生产与生活组成。生产即是指小农的主业和主要副业——粮食和纺织原料及其成品生产,生活则是小农经济所赖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条件。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有: 1、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 汉代以后,小农经济基本被认为是五口之家而且家庭普遍贫困。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小农经济的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小农除了在生活上尽量减少开支,也必须在农业生产投入上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虽然赋税制度经历了户调制、租用调制、两税法、一条鞭、地丁制等形态的演化,但其中却包含着赋税绝对值的增长。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小农的产出不仅指粮食产出还应当包括各项农副产品的产出,如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在日益窘迫之下,不得不更多的依赖于副业。 5、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做的制度安排 赋税和地租剥削的加重,必然使小农经济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副业。而为了稳定财政收入,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会以大规模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小农农副业的恢复和稳定。 二、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社会“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以个体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为特色,是一种劳动力高度密集型的集约农业。这种集约农业最显着的两大优势是单位面积产量与耕地复种指数都很高。 1.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黄河流域也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1)夏、商、西周、春秋精耕细作的萌芽期,以黄河流域“沟洫农业”为其主要标志。 (2)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精耕细作技术的成型期,主要标志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3)隋、唐、宋、辽、金、元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22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含答案解析)

易混易错点22、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错因归纳:对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三种经济思想盛行的时代和含义不能正确区分。 释疑解惑 三者分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真题突破 1.(2018·海南高考·16)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 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 【答案】B 【解析】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范围是美洲,与材料爱尔兰、普鲁士等地区无关,故A项错误;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殖民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故B项正确;拿破仑帝国企图军事征服英国计划失败,因此在其兴盛时期也没有控制爱尔兰,故C项错误;爱尔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其殖民地,故D项错误。2.(2018.4·浙江高考·22)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 ) A.联邦银行 B.全国工业复兴署 C.农业调整署 D.紧急救济署 【答案】B 【解析】新政措施之一的“蓝鹰运动”是为了实现工业的复兴。联邦银行是对金融领域进行管理的机构,故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署是领导工业复兴的机构,故B项正确;农业调整署是领导农业复兴的机构,故C项错误;紧急救济署是领导社会救济的机构,故D项错误。 3.(2016·北京文综·20)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 ①资本市场的发展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④海外殖民掠夺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9年4月22日上午9:00-11:30】 绵阳市高中2016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商人尚鬼,认为鬼神主宰万事万物,唯有商王能受其感应:周人则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一解释意在说明 A.新政权统治的合法性B.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 C.商人从未实行过德治D.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 25.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西汉初年颁布“民产子”诏令,多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赋税。唐代要求地方官员劝勉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的庶人结婚。古代政府关注人口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B.保证国家财税收入 C.防范民间土地兼并D.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26.宋代平均每匹绢合银1.57两,明代平均每匹合银0.625两。这里包含有白银价格降低的因素,若将绢价按当时米价折算,明代正统至嘉靖,绢价比宋代低约II%。导致明朝中后期绢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后果B.农耕文明的繁荣 C.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D.棉纺织业的发展 27.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这种变化反映了 A.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B.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 C.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 D.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 28成书于1876年的《沪游杂记》有这样的记载:“外国人涉讼,两造均请讼师上堂,彼此争辩,理屈者则俯首无词。然后,官为断结。如中外涉讼,华人亦请外国讼师”。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西方法制思想深入人心B.中西司法制度理念存在不同 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西方司法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29.下列是1895-1913年中国近现代企业的构成表 据此可知,l9世纪末20世纪初 A.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B.民间市场活力得到激发 C.官办企业已经难以为继D.官僚资本主义逐渐膨胀 30.1 944年9月,中共中央认为:“目前我党向国民党及国内外提出改组政府主张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正式向国民党提出召开国是会议,废除一党统治,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A.改变了抗战的被动局面B.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凸显了民主革命的要求D.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覆灭 31.这是1960年1月某杂志刊登的《引洮河水上山》,展现了当时甘肃为了解决干旱问题,在高山上修建水渠引水的场景。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