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怀瑾法门整理(四谛, 十二因缘, 六妙门,十六特胜,四禅)

南怀瑾法门整理(四谛, 十二因缘, 六妙门,十六特胜,四禅)

南怀瑾法门整理(四谛, 十二因缘, 六妙门,十六特胜,四禅)
南怀瑾法门整理(四谛, 十二因缘, 六妙门,十六特胜,四禅)

佛教四大圣地之菩提伽耶

佛教四大圣地之菩提伽耶 一、简介 菩提伽耶(巴利语:Buddhagayā),现代音译为“布德嘎亚”,又称佛陀伽耶、菩提道场、摩诃菩提、菩提场等,位于印度比哈尔邦(Bihar)南部伽耶市西南约7公里,东邻恒河支流尼连禅河(Nera?jarā,今法尔古河),其地原为古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南方之优娄频螺(Uruvelā)聚落。 菩提伽耶是悉达多太子悟道成佛之地。据经典记载,佛陀经历六年苦行之后,行至此地,于毕钵罗树下之金刚座上结跏趺坐,证悟十二因缘、四谛法等而得正觉,故毕钵罗树又称菩提树,即“觉树”之意。佛陀开悟后第一周也在这棵树下度过。 伽耶城于中世纪为婆罗门教徒所拥有,为与婆罗门教徒之伽耶城区别,特将佛成道之圣地称为佛陀伽耶。佛陀入灭后,历代纷纷在此建塔供养,虽屡遭毁坏,然迄今仍存多处遗迹。 菩提伽耶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其它三处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蓝毗尼园(Lumbini)、第一次跟五比丘宣讲佛法的鹿野苑(Sarnath)以及涅盘之地拘尸那罗(Kushinagar)。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2002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另外,菩提伽耶也是阿育王成长的地方,还是甘地发起无暴力运动的地方。 二、历史渊源 (一)悟道成佛 佛经记载,悉达多太子舍弃王位出家,不断追寻着觉悟的道路。 他遍访名师,先后接受了阿腊拉·咖喇马(A?āra Kālāma)和伍达咖·拉马子(Uddaka Rāmaputta)的指导,很快成就了最高的世间禅定,但终觉这并非究竟的解脱之道。于是他离开这些教法,继续自己的探索。 为了彻底地离贪、离欲、摆脱内心的污染,悉达多太子选择了极端的苦行,太子来到尼连禅河畔的优娄频螺聚落(Uruvelā)附近的树林中行苦行,日食一麻一麦,过了六年极其艰辛的苦行生活,其所受的痛苦与折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没有人能够超过。终于,他身体变得极度消瘦,有若枯木,手摩胸腹,能触背脊,近乎崩溃。但是,这种严酷的苦行并没有给他带来觉悟。 这个时候,尼连禅河远处传来歌声:“琴弦太紧难成调,琴弦太松不成音,不紧不松声动人”。悉达多太子忽然觉悟到:过度享受欲乐固然不能达到解脱大道,但是一味苦行,也是

佛教的四个境界

境界: 1. 声闻小乘境 在佛陀住世时期,能够听闻佛陀所教导的法义,而证得果智,称为佛陀的声闻圣弟子。后把明悟“四谛”道理(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断除“见思烦恼”,叫“声闻” 声闻指的是罗汉,罗汉有四果,第四果罗汉出离了生死轮回,也就是了了分段生死,开始了变异生死的人,是小乘佛教最高果位、大乘佛教里最低果位的人。 称闻佛言教悟苦、集、灭、道四谛之真理而得道者。 四谛的教法,能令人断除见惑(我见、常见、断见等错误见解)和思惑(对世间事物而起的贪嗔痴等迷情),证得涅槃(出离了生死轮回,也就是了了分段生死,),叫做声闻乘。 声闻乘是依四圣谛之理而起修 声闻乘的果位名,梵语叫做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四果 一.须陀洹果 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 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心起贪受。迷惑不了也。九品得。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 四.阿罗汉 果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即第四果也。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四智已圆。已出三界。已证涅盘。无法可学。(四智睹。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2 .缘觉中乘境 也称辟支佛、独觉。在无佛住世的时候,独自修行,观“十二因缘”之理,觉悟无常,断烦恼,证真理,从缘得觉,故叫“缘觉”,也称“辟支佛”。 缘觉指的是辟支佛,是属于中乘,比第四果罗汉略高,还没到大乘菩萨。 而缘觉乘,则是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 十二因缘是缘觉所修的法门。缘觉乘圣人比声闻乘利根,声闻乘闻佛说四谛法,从苦谛上悟入,而缘觉由集谛上悟入,故较声闻乘为深。缘觉由集谛之无明,观十二因缘之缘起,无须听法,即依自力得觉悟,又称为独觉,即是辟支佛。因此缘觉乘也叫做独觉乘,或辟支佛乘,又因较声闻乘为高深,称为中乘,而下于佛乘及菩萨乘。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是说明人生的经过,换句话说,是有情生死流转的说明。一切众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缘起互相依存的。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

中国传统文化之佛教

中国传统文化之佛教 佛教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封建传统哲学相结合的产物。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创始人是悉达多,族姓为乔达摩,中国古译为瞿昙。相传为净饭王太子,生于迦毗罗卫国(现为尼泊尔王国境内)。他一生传教活动在印度次大陆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号。根据文献史料推断,他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90~前480年之间,略早于中国的孔子。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把现实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生活都充满着苦。富贵者有富贵者的苦,贫贱者有贫贱者的苦,整个现实世界是一苦难的集合体(大苦聚)。造成苦难的原因不在客观环境,与社会制度无关,完全在于人类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身,即所谓“惑”、“业”所致。“惑”指错误的认识、思想,主要是“贪”“瞋”“痴”,佛教称这三者为根本性的烦恼。“业”指思想、言论和行为等一切身心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生世世不得解脱的可怕后果,佛教称为轮回报应。只有依照佛教指引的道路,进行宗教训练,彻底改变世界观,才可以超出生死轮回报应,得到彻底解脱。这种最后的精神解脱境界,叫做“涅槃”。这些道理包括在“五蕴”、“四谛”、“十二因缘”等最基本的教理之中,成为以后佛教各派教义的基础。 佛教开始传播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以后南到斯里兰卡、印度支那半岛,北到中亚细亚。随着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在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得到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佛教初传入时被看作是神仙方术。东汉末,汉译大量佛教经典,佛教教义开始同中国传统伦理和宗教观念相结合,得到传播。当时的主要译作有安世高传译的小乘佛典,支娄迦谶传译的大乘佛典。魏晋时,佛教般若空观受到门阀士族的欢迎。与魏晋玄学密切结合,形成风靡一时的般若学。至南北朝,佛教势力在内地又有所扩大。南方的宋文帝、梁武帝为首的帝王贵族,大力提倡佛教,用国家的力量支持佛教的发展,修塔、建寺、度僧、译经,把佛教作为“坐致太平”的思想工具,扶植寺院经济及义学发展。北朝各代帝王贵族也以国家的力量资助译经、建寺,开凿石窟,雕造佛像,比南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北朝佛教虽曾遭到北魏太武帝及北周武帝“灭佛”的打击,但很快就得到了恢复,并且得到更大的发展。 佛经的翻译至西晋竺法护、姚秦鸠摩罗什,达到了新的水平。南朝陈帝国真谛活动时期,印度各种佛教流派以及与佛教发生争论的其他一些宗教流派的典籍,已基本上译为汉文。但佛教思想在中国发生影响,并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互相发明、配合、补充,不是专靠翻译,而是靠中国义学僧人的创作、传播和推广。如道安、慧远的佛教论文,僧肇的般若论,道生的涅槃论,在中国思想界影响都很深远。 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贵州梵净山。

十二缘起与四圣谛

生死轮回图 画中正中心的地方,说出了根本问题,格内有三种动物,猪、蛇和鸽,猪代表根本无明,也就是愚痴,这种无明不仅是无法理解事物真相的无明,而且是对于包括自己身心在内的万物真相的一种主动误解,错误的执着事相,有一种比其自身更加具体化的存在。猴子捞月最后全部落水的故事是对无明的解说的故事之一,故事告诉我们迷惑于无明,必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由于我们很容易被无明愚痴驱使,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产生贪爱心,贪爱由鸽来表示,进而对任何讨厌或阻挠欲望的事物,产生僧恶感,嗔恚由蛇来表示,这三项烦恼,贪嗔痴被称为三毒,他们扭曲了我们心灵的外观,这三种烦恼每时每刻都在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和结果,这三项烦恼也正是我们不断流转轮回生死的根本原因。 现今科学发现人的大脑每秒可接4000亿比特的信息,而人们能够分辨识别的信息仅仅只是2000比特,就是和自己当前利益相关最大化的2000比特,如果用一个佛教名词来读解这个科学结果,那就是“我执”,人的贪、嗔、痴构成和强化着每时每刻的我执,于是人们就会不断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做出或善或恶的行为,包括起心动念,这就是造业,业也叫业行,就是一个人起心动念和行为的结果,每一个的业都会在未来成熟,造成结果,自种善因,自得善果,自种恶因,自得恶果,真实不虚的因果关系其实就是自然界构成的最基本规律,比方说有时表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者瓜熟蒂落,正因如此,业也就成为了导致生死之轮轮转不息的推动力。 紧绕着正中心的两个半圆代表源自“贪嗔痴”三毒的白业和黑业,也就是善业和恶业,在黑色半圆的众生在忙着制造恶业,在白色半圆里的人们从事着善行,他们的脸朝上,象征善行会将他们提升至较高的善道,行善和造恶的不同结果形成六道,六道中每一道都不断处于轮转状态之中,没有任何一道可以超脱轮回的生死流转,哪怕天道的众生们一旦福报享尽仍会下五道沉沦。 我们现在明白了由于根始于轮转圆心的三只动物所代表的根本无明,让我们陷入了由第二圈里两个半圆所象征的善恶两业的业海之中,我们的业行从这里推动我们在六道,也就是第三圈中的不断的轮回。那么轮回的发生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过程?其中又牵扯到什么样的因果关系?最外圈的十二个图格,详细

佛教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百度文库

浅谈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 中国和印度同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既有古老的文化传统而又始终没有间断的仅有的两个文明古国和世界大国,两国的文化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璀璨夺目的两颗明珠,在世界的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推动世界的向前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印度文化神秘瑰丽,中国文化大气磅礴,文化的不同特点使得他们相互吸引,从而交流频繁。而两国地域上的的临近又为这种频繁的交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在两国的文化中有着众多的相似和相通之处,这是他们相互借鉴,相互交差的结果。这种融合同时又促进了其自身更快的发展。 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多条纽带,例如宗教,舞蹈,文字,音乐等等,不胜枚举。而佛教作为这条纽带上关键的一环,历来被人们所重视,它在中印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原本对佛教以及它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只是略知一二,认识肤浅。在读了季羡林先生的《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后有了不小的收获,关于佛教及其作用有了更多的了解。 一、关于佛教 1.佛教起源的背景 公元前第五六世纪,自公元前二千年左右起从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侵入印度的雅利安人的势力已经遍布整个北印度,恒河和朱木拿河汇流的地方成了婆罗门教的文化中。新雅利安人继承并发展了“印度河流域的文化”,北印度由青铜器时代转入铁器时代,商品经济也已经很发达了。在雅利安人统治比较集中的地方,新兴的国家都是君主制,在婆罗门文化圈外,或许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不同,政治制度迥然不同。在这些国家中,阶级关系的表现形态之一就是所谓的种性制度,它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混合产物,或许就是这种种性制度的存在,使得社会底层的人民渴望找到一种精神寄托来逃避现实的残酷,获得自我安慰,这就给佛教的产生培植了深厚的土壤。但是季先生讲在当时的印度阶级斗争并不是很激烈,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平静的,安定的。而且政治秩序比较稳定,商业和手工业都比较发达,因此,佛教兴起时的印度,同基督教兴起时罗马正处在经济,政治,精神和道德普遍瓦解的状况是不一样的。 当时的思想界盛行着两种思想,一种是代表着上层社会即统治者的雅利安人的带有乐观主义的思想,称为婆罗门;另一种则是与它相反的代表着那些被征服了的原始居民的带有悲观主义的思想,称为沙门。两者在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有着很大的区别,婆罗门相信吠陀里面的大神,而沙门相信轮回转生。由于政治上的对立,这两种思想也是根本对立的,是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反映。在婆罗门教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接受沙门的一些东西,到了公元前第五六世纪,印度思想界呈现出空前的活跃。 2.佛教的起源 佛陀最根本的教义是所谓十二因缘,四圣谛,八正道。每一个都带着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这与它基础继承的是沙门的传统是分不开的。而佛教产生的地区和环境决定了它的根本教义只能是这样的,佛教产生的摩揭陀国是僻处在婆罗门文化圈之外的边远地区,从这一点看,此地应是沙门教盛行的地方。而且当时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重点

第三讲礼仪文化 1、中国古代“礼”的含义。 (一)广义的“礼”(古礼) 1、本谓敬神活动,引申为表示敬意; 2、再引申为表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整个仪式,如吉礼、婚礼、丧礼; 3、后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的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内容。 礼: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各种礼仪礼节、伦理秩序、行为准则和各种国家法律制度。 (二)狭义的“礼”(今礼) 指人际交往的仪节。即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 2、“三礼”指什么? 《周礼》《仪礼》《礼记》 3、《周礼》中将“礼”分为哪五类?分别指什么? 1、“吉”:祭祀天地、祖先的礼仪;铭记恩泽,表达敬意。 2、“凶”:主要指丧礼和荒礼,祭祀逝去的亲人,表达敬意、怀念和慰问。 3、“军”:军队训练、出征、凯旋的仪式,表达对国家主权的敬意。 4、“宾”: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的往来交往;对对方的敬意。 5、“嘉”:合和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仪式。冠礼、婚礼等。

4、“礼”具有哪些文化意义? 1、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 2、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分所在 5、士冠礼具有哪些社会意义?当下我们是否需要恢复? 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弟弟、臣下、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6、乡饮酒礼的核心意义是什么? 乡饮酒礼始于周代,儒家在其中注入尊贤养老的思想,使一乡之人在宴饮欢聚之时受到教化。 7、礼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礼”的核心精神:诚敬、谦让、洁净 第四讲史官文化 名词解释:《史记》、司马迁、二十四史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时期,将近三千年的历史事迹。全 书共130篇,52万余字。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 学家、思想家。《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官方编撰的二十四部 史书的总称,由清代乾隆皇帝钦定汇集。记叙上起传说中的黄 帝,下迄明崇祯十七年,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纪传

史志办山东省佛教信仰和宗派

山东省佛教信仰和宗派 一、信仰与教义 中国佛教的信仰,以“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为中心,分为自信和信他。信他又成为“住持三宝”,自信有称为“自性三宝”。佛教基本教义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既不在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社会环境,而由每人自身的“惑”(贪、、痴等烦恼)和“业”(身、口、意等活动)所致。“惑”、“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要摆脱痛苦,唯有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彻底转变自己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范围并达到这种转变的最高目标,叫做“涅”或“解脱”。这些说法,包括在“五蕴”、“十二因缘”、“四谛”等最基本的教理中,是佛教各派教义的基础。佛教经典繁多,总称经、律、论三藏。 1、四谛 四谛,也称四圣谛。“谛”是真实不虚之意,即真理,有“苦”、“集”、“灭”、“道”四谛,是佛教中四个最基本的道理。 苦谛,是指世间充满痛苦。通常说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色、受、想、行、识五蕴)。由“苦”入手宣扬教义,说明佛教最关心的是人生问题,所追求的也是人生的解脱苦难。 集谛,亦译习谛,有召集、集合、熏习之意,是在探讨苦的原因。佛教认为苦的原因在于造业(过去所思所为的积存)。烦恼(贪、瞑、痴)和渴爱。这些都出于“无明”,即把虚幻不实的东西当作真实的目标去追求,故而生出无尽的苦。 灭谛,亦称寂灭、入灭、涅槃,是佛教所求的境界,即达到永久解脱苦难的涅磐境界。 道谛,是灭烦恼得解脱的途径和方法,就是修行。佛教的修行不只靠信仰,也不仅主张苦行,而强调、重视“智慧”,求“智慧解脱”。其主要方法是所谓“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简说为“三学”:戒(戒律,基本是五戒,多的到八戒、十戒、数百戒)、定(禅定、止散乱心)、慧(又译“般若”,明了佛理)。大乘佛教又将三学发展为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成为大乘佛教的基本修行方法。 2、轮回与十二因缘 世间众生于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之中不断转生,如车轮旋转,无穷无歇,被称为“轮回”,这是古印度宗教的基本思想。释迦牟尼运用因果关系详细分析了轮回报应的过程,探求人生苦的原因,归结为“十二因缘”。把生命流转的过程分解为十二支,讲“三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十六至卷二十)(嘉兴藏A120)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十六至卷二十)(嘉兴藏A120) 华严悬谈会玄记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十六 苍山再光寺比丘普瑞集 疏对向者俱舍论文向前涅槃疏配释也对观亦论文观前四谛亦疏配属问何故望涅槃名对向不名对观耶望四谛名对观不名对向耶答探玄第一云一对向谓因智趣向涅槃二对观谓果智观证涅槃灭故虽因智亦有对观然仰求进修故但名对向。 疏及相应心所等者慧亦心所则别境中一数今无漏慧起时必与余心所相应而起谓余遍行五别境五与善十一也言等者等取五蕴故钞云总说无漏五蕴为对法此约总说别正取净慧五蕴即随行尔。 钞故为此通者由对涅槃果故云对向对四谛境故云对观此清凉意对向唯见道已去因对向涅槃果对观通因果智对观四谛境不尔因果智对观四谛岂非境耶言拣滥者恐能对慧既持自性何不亦名法耶滥所对故言若据法能持自性下此是通相之意慧是能对但名为对非所对故不名为法为分能所即是别义如斯拣也。 钞慧依于法慧为主故者以论藏研穷性相正为发生无漏智慧故云慧为主故即是名中对字非依主释中主为法体主为

法体即是今法字或可上句出法论所以下句出慧论所由学者 任意言出其异名者此因便故来以辨异名在后段故应是阿毗 云无比达磨云法兼犹更也更成立上慧义故。 疏对义同前者论但云此法对向无住涅槃能说谛菩提分 解脱门等故数者下皆是论文。 钞如十地疏明者下疏云自相者色心等殊故共相者同无 常无我故又自相即俗谛共相即真谛等。 ▲钞亦如初地中辨者瑜伽四十五云一论体有六一言论二尚论三诤论四毁谤论五顺理论六教导论一言论者谓一切言 说言音言词是名言论尚论者谓一切世间随所应闻所有言论 等诤论者谓或依诸欲所起自他所摄诸欲相侵夺等或因恶行 所起自身恶行他讥毁等或依诸见所起毁谤论者谓怀愤发者 以染心振发威势更求摈毁所有言论顺理论者谓于善法律中 为诸有情宣说正法随顺正行随顺解脱故教道论者谓教习增 上心学增上慧学增上戒学等此六论中最后二论是真实能引 义利所应修习中间二论能引无义故应远离初之二论应分别 之第二论处所者有六种一于王家二于执理家三大众中四贤 哲前五于解法义沙门婆罗门前六于乐法义者前第三论据有 十即依义所依有十也其中所成立有二一自性二差别自性谓 有立为有无立为无差别者有常无常等能成立法有八一立宗 二辨因三引论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正教量(云云)第四论庄严略有五种一善自他宗谓于彼此毗奈耶中读诵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