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示例感觉世界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示例感觉世界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分析与归纳、引导讨论、交流与合作。

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人的感觉方面的资料。

2.教学器材

不同形状的物体、铅笔、小镜、酒精、四只小玻璃杯、水、少量盐、糖、咖啡、食醋、有关投影片。

教学流程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与意图

一、新课引入

二、新课教学

1.感觉器官与感受器2.皮肤的感觉功能3.鼻和嗅觉

4.舌和味觉

三、复习巩固

1.知识小结

2.课堂练习

3.设疑1.思考:同桌交流,并汇报

2.学生读图1—1后归纳:

交流与讨论:①你最喜欢和最讨厌

的环境刺激有哪些?大家的结论

一样吗?②小明为什么要带着耳

机欣赏音乐?

3.学生小实验:① 同桌一组,

其中一人闭上双眼,另一人拿出一

个物体让他触摸② 请一位同学

闭上双眼,另一位同学用两只铅笔

分别轻轻地点在他的背、手臂、手

指等处,观察哪一部分皮肤的感觉

特别敏感。

4.观察教师实验

观察:用小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舌

头的表面形态有什么特征?再观

察挂图、模型,并将舌头的特征描

述出来。

实验:探究舌头的不同部位对甜、

酸、苦、咸刺激的敏感程度

5.学生自己总结并交流。

6.完成作业

1.设问导入:当你走进百花盛开

的大花园时,你会看到什么?闻到

什么?

2.设问引导学生读图1—1:图中

的人感觉到了什么?然后归纳。鼓

励学生交流与讨论:

3.设问:皮肤内有许多感受器,

你知道皮肤能感受外部环境中的

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4.实验1:取三个杯子,分别盛

上冷水、温水和热水。

实验2:辨别四个棕色小瓶中分别

装的什么物质:酱油、食醋、酒精、

自来水。

5.知识小结

6.设疑:人为什么要长两只耳朵,

两只耳朵却不长在一起?鼻子却

长在一起呢?(下节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春天来了,当你走进百花盛开的大花园时,你会看到什么?闻到什么?……你会看到鲜艳的花朵、闻到诱人的芳香、听到鸟儿婉转的歌声……这些奇妙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身体中哪些器官具有感觉功能?它们是如何感知周围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环境呢?如果我们失去了感觉,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二、新课教学

1.感觉器官与感受器

自然环境在不断变化。阳光、温度、食物、水源是生物生存的必备条件,如果生物不能很快察觉周围环境的变化,就无法生存下去。

设问引导学生读图1—1:图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然后归纳:人通过耳听、鼻嗅(闻)、眼看、手摸、口尝感觉到了周围的环境和物质世界。

鼓励学生交流与讨论:①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有哪些?大家的结论一样吗?②小明为什么要带着耳机欣赏音乐?

结论: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不同的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2.皮肤的感觉功能

设问:皮肤内有许多感受器,你知道皮肤能感受外部环境中的哪些信息?

学生小实验:①同桌一组,其中一人闭上双眼,另一人拿出一个物体让他触摸,并叫他说出所触摸物体的形状、大小、冷热,软硬及粗糙还是光滑。

②请一位同学闭上双眼,另一位同学用两只铅笔分别轻轻地点在他的背、手臂、手指等处,观察哪一部分皮肤的感觉特别敏感。

结论:实验说明皮肤有触觉、冷觉、热觉等感觉功能。皮肤的不同部位对各中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再设问:皮肤的冷觉和热觉感受器究竟能感受环境中的什么刺激?

实验:取三个杯子,分别盛上冷水、温水和热水,将自己的左手、右手分别浸在冷水和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将两手同时浸入温水中,此时左、右手感觉一样吗?

讲解:冷热感受器并非感受物体温度的刺激,而是感受皮肤散失和获取热量的速率变化。

讨论:当皮肤受到针扎等损伤性刺激时,会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对人的健康生活有利还是有害?人手的不同部位分别对什么刺激比较敏感?

3.鼻和嗅觉

设问:是什么使我们感到花园的阵阵花香?我们又是如何闻到阵阵花香的?

引导学生读图1—3,归纳出嗅觉的形成过程:

气味——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大脑。

讨论:我们如何仔细辨别某一物质的气味?(作频繁而短促呼吸)

实验:辨别四个棕色小瓶中分别装的什么物质:酱油、食醋、酒精、自来水。

嗅觉的特点:学生自己读图归纳。(与接受刺激的实际时间长短有关,不同动物的嗅觉差异很大,孩子的嗅觉比大人敏感,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思考:我们可以把气味收集和保存起来吗?警犬为什么可以帮助破案?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嗅觉有关的例子?

4.舌和味觉

设问:我们常说酸、甜、苦、辣是靠什么器官感受出来的?舌头又有什么功能?

观察:用小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舌头的表面形态有什么特征?再观察挂图、模型,并将舌头的特征描述出来。(舌头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味觉的感觉过程:食物中化学物质溶于唾液(信息)——刺激味觉细胞——神经————大脑——食物味道。

设问:舌头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的敏感性相同吗?

实验:探究舌头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刺激的敏感程度(学生自己设计)

器材:四只干净的小玻璃杯杯子,四根吸管,清水和少量的盐、糖、咖啡、食醋。

步骤:将酸、甜、咸、苦用吸管滴入舌头的不同部位:舌尖、舌侧、舌根。(注意:每次实验必须充分漱口、实验药品和器材的卫生)。

结论:味觉的感觉区中,苦味——舌根,甜味——舌尖,酸味——舌两侧,咸——舌两侧的前部。麻、辣、涩等是综合刺激后产生的感觉。

讨论:人感冒时,鼻子不通气,吃什么东西都没味,这是为什么?嗅觉的灵敏度降低了,味觉的敏感度也会减弱?这是为什么?

三、复习巩固

1.知识小结(学生自己总结)

2.课堂练习(练习册)

3.设疑:“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为什么?人为什么要长两只耳朵,两只耳朵却不长在一起?鼻子却长在一起呢?

四、布置作业

P6:T1——3

五、板书设计

第一章对环境的觉察

第一节感觉世界

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产生各中不同的感觉。

1.皮肤的感觉功能: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觉功能。不同的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

2.鼻和嗅觉:

⑴形成:物质气味(信息)——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大脑。

⑵特点:与刺激的时间长短有关,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不同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还与年龄有关……

3.舌和味觉:

观察:舌头表面有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

形成: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信息)溶于唾液——刺激味觉细胞——神经——大脑。

实验:舌头的不同部位对甜、苦、酸、咸的刺激感受不同

结论:

教案点评:

在本节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进行各种探究实验,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思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较好地体现了主动探索与接受相结合的原则,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得出科学结论,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学生对舌头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的探究,是一个简单易行、学生由乐意探究的实验,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好,提前安排学生分小组带好实验器材,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对于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技能、体验探究过程都有好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