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文化入门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入门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入门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入门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西方文化入门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适用对象: 英语专业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简介

通过全面、扼要地介绍和评介西方文化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西方社会在文明的进程中在文化、思想、社会与政治制度、艺术、文学、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所取得主要成就,这些文化成就所取得的成因和其内涵,以及这些成就何以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西

方文化的兴趣,能够自觉更广泛、更深入去学习和探索西方文化,了解和借鉴其长处,为中华文明的崛起和发扬光大尽一己之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西方文化入门是一门集英语国家背景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为一

体的英语专业限选课。

2.课程目的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等背景知识,拓宽其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貌,如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其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从事将来的工作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英国

第一章英国简介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英国的名称,地理位置及组成部分

2.熟悉各组成部分的概况

3.了解北爱和平问题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英国名称,地理,组成部分(历史,人民等),爱尔兰和平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the UK, European Union, Commonwealth, England, Scotland, Wales, Northern

Ireland, Celts, Roman invasion, Anglo-Saxons,

Vikings, Norman Conquer, civil war, Restoration,

Glorious Revolution, political problems in

Northern Ireland, economy, population and physical

features of Northern Ireland, the Home Rule Bill,

the Easter Rising of 1916, the Sinn Fein Party,

religious conflicts between the Irish and the

British, partition of Ireland in 1921, IRA’s

violence in the 1970s, Bloody Sunday, the Good

Friday Agreement, etc.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及解释以上概念和知识点。

第二章英国政府与政治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英国政府和议会的构成

2.熟悉英国君主政体

3. 掌握英国主要政党和大选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英国政府,英国议会,英国君主制,英国政党,大选,英国阶级,英国民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divine right of kings, the civil war, Magna Carta, the Great

Council, the Bill of Rights, the Cabinet, the Prime

Minister, the Constitution, the statue law, the

common laws, conventions, the power and functions

of Parliament, the roles of the monarch, the House

of Lords, Lords Spiritual, Lords Temporal, life

peers, the House of Commons, importance of general

elections, procedure of general elections,

formation of the government, vote of no confidence,

procedure of general elections, the Conservative

Party, the Labor Party, Liberal Democrats, recent

political trends in the UK, Margaret Thatcher,

Tony Blair, etc.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解释

以上概念和知识点。

第三章英国经济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主要英国经济产业

2.了解英国经济的近代发展史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英国经济现状,英国经济近代史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absolute decline and relative decline of British economy, the

privatization in the 1980s, the main sectors of the

UK economy, primary industries, secondary

industries, tertiary industries, agriculture,

energy production, the offshore oil industry,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City of London, the

aerospace industry.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以上

概念和知识点。

第四章英国教育体系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英国教育体系构成

2.熟悉教育体系各阶段的具体内容(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英国教育体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the purpose of the British education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social class, the influence

of the Church on schooling, the pursuit of equality

in education, the 1944 Education Act,

comprehensive schools, grammar schools,

vocational schools,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GCSE,

GCE-A, GNVQ, prep schools, public schools, higher

education, old universities, Oxford and Cambridge,

the Open University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以上

概念和知识点。

第五章英国外交关系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英国当今外交关系

2.熟悉英国外交简史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英国当今外交状况,英国外交简史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active in setting up the United Nations, foreign policy influenced by

its history and geopolitical traits, long-term

physical separation from the European continent,

the involvement of the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the Treasury, the permanent member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member of the EU, member of

the Commonwealth, speci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he presence of superpower bases in

Britain, participation in NATO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以上

概念和知识点。

第六章英国住房、阶级和民族

(一)目的与要求

1. 熟悉英国住房状况

2. 熟悉英国阶级状况

3.了解英国的民族构成和概况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英国当今住房状况、阶级状况和民族构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owner-occupation, flats, terraced houses, semi-deetached areas,

detached houses, class system in the British

society, upper middle-class and lower

middle-class, the hereditary aristocracy,

Oxbridge, ethnic relations in

Britain.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以上概念和知识

点。

第七章英国媒体、体育及节假日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英国主要媒体、体育及节假日名称

2.了解英国主要媒体、体育及节假日由来、内容等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英国主要媒体、体育及节假日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popularity and

functions of the media, the quality press, the

Observer, the Times, the Guardian, the Telegraph,

the Financial Times, tabloids, television and

radio,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The

Independent Television Commission; football,

“football hooligans”, FA, tennis, Wimbledon,

cricket, golf, horse racing, the Grand National,

the Royal Ascot, hunting; Christmas, three

traditions of Christmas, Boxing Day, Easter,

Bonfire Night, the Battle of the Boyne, Orange

Marches, St Patrick’s Day, Hogmanay, Burns Night,

Halloween, the Eisteddfod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以上

概念和知识点。

第二部分:美国

第一章美国的建立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美国独立战争

2.熟悉影响美国人民的各种宗教思想(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前各殖民地的建立及其思想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discovery of America, Europe in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 Puritanism,

the Pilgrim Fathers, the influence of Puritanism

on American culture, the establishment of

settlements in America, Catholicism, the Quakers,

causes and major leader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the Stamp Act, the “Boston Tea Party,”

the First Continental Congress, George Washington,

Thomas Jefferson, John Adams, Benjamin Franklin,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the Treaty of

Paris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以上

概念和知识点。

第二章美国政治体系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美国政治体系的构成及其关系

2.熟悉美国宪法内容及主要政党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美国政治体系的构成,美国宪法,美国政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 the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the

making of the US Constitution, the legislative

branch, Congress,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the Senate, lobbies, the executive branch, the

President, the cabinet, the judicial branch, the

Supreme Court, federal courts of appeal, federal

district courts, the power of judicial review,

checks and balances, Bill of Rights, the

Democratic Party, the Republican Party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以上

概念和知识点。

第三章美国经济与技术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美国主要经济产业和经济模式

2.熟悉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3. 了解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美国经济模式和主要经济产业,经济增长原因,各时期美国技术发展的概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Samuel Slater, Eli Whitney,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America, free

enterprise, corporation, service industries,

stock, Wall Street, the root of America’s

affluence, the mobility in the American population,

fluid class structure,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the “Puritan ethic” or “Protestant ethic”,

agribusiness, migrant workers, the success and

problems of American agriculture,John H hall,

Cyrus H McCormick, the Stevens, Pony Express

System, Thomas Alva Edison,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Henry Ford, the American System of

Manufacture, PC, Robert Hutchings Goddard, etc.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以上

概念和知识点。

第四章美国教育体系

1.掌握美国教育体系的构成

2.熟悉美国各级教育的具体情况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美国教育体系的构成,各级教育的具体情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different education laws for different states, several levels of

schooling, curricula for students, 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all children, equal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for minority groups, strong demand

for higher education, the complex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variet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ends in degree programs, the Servicemen’s

Readjustment Act, Affirmative Action Programs,

non-traditional students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以上概念和

知识点。

第五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社会运动

1.掌握美国六十年代发生的各种社会运动

2.熟悉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社会背景(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社会运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Greensboro “Sit-in”,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Rosa Parks, Martin

Luther King, Jr., the Student Non-violent

Coordinating Committee, the Congress of Racial

Equality, the Southern Christian Leadership

Conference, the Anti-War Movement, Free Speech

Movement, Counter Culture, the Hippies,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Betty Friedan and The

Feminine Mystique, the Civil Rights Act, the

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以上

概念和知识点。

第六章美国二战后的外交政策

1.掌握美国二战后的外交政策

2.了解二战后世界局势的变化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美国二战后的外交政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the beginning of the Cold War, Arms Rac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the Truman Doctrine, the

containment policy,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in

1962, the Dorean War and relations between the US

and PRC, engagement and expansion, unilateralism,

the Sept. 11 terrorist attack, war on Iraq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以上

概念和知识点。

第七章美国的体育运动、景点和音乐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美国主要体育运动、景点和音乐的名称

2.了解主要体育运动、景点和音乐的详情(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美国的体育运动、景点和音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the American Football, baseball, Jackie Robinson,the World

Series, basketball, James Naismith, NBA; the Grand

Canyon,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Disneyland,

the National Monument, the Everglades, Niagara

Falls; jazz music, New Orleans jazz, Louis

Armstrong, ragtime music, Count Basie, Boogie

Woogie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以上

概念和知识点。

第三部分: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

第一章澳大利亚概况、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澳大利亚的地理、历史以及民族概况

2.了解澳大利亚的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澳大利亚的概况、文化和社会生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the Aboriginal

people, Austrilia’s post war immigration program,

the flag of Austrilia, Austrilian national anthem,

the Great Barrier Reef, Uluru, the Great Dividing

Range, Captain James Cook, Captain Arthur Philip,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ilia, Torres Strait

Islanders, TAFE, the Austrilia Council, Henry

Lawson, The ABC, SBS, the Royal Flying Doctor

Service, NCADA,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medicare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以上

概念和知识点。

第二章新西兰概况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新西兰的地理、民族、历史概况。

2.了解新西兰的政治体系、教育以及经济情况。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新西兰的地理、民族、历史概况,新西兰的政治体系、教育以及经济情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the Kiwi, the

Resource Management Act, Maoritanga, Maui,

Marae, Abel Tasman, the North Island, the New

Zealand Parliament, MMP, the Ombudsman, the Open

Polytechnic, the Opposition in Parliament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以上

概念和知识点。

第三章加拿大概况、政治与国际关系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加拿大的概况与民族。

2.掌握加拿大的政府与政治简况。

3. 了解加拿大的国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加拿大的概况与民族基本情况,加拿大的政府与政治简况,加拿大的国际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the Canadian

identity, the north region of Canada, the

Prairies, central Canada, the Maritimes, the

Bloc Quebecois, Pierre Trudeau, John Chretien,

The Canadian 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

Structure of government, Lester Pearson,

involuntary military guarantee, Conscription

Crisis of 1917, pierre Trudeau, Canadian-US

relations.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熟知以上

概念和知识点。

第四章加拿大人、经济与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加拿大居民的历史。

2.了解加拿大的经济情况。

3. 掌握加拿大的文学简况。

完整版欧洲文化入门参考资料

欧洲文化入门参考资料 这是一本中国大学生了解欧洲文化的英语教科书,为了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学习英语的中国大学生在阅读英文书刊和同英语国家人士的交往中,往往感到由于缺乏欧洲文化知识而增加了许多困难。英语中有数不清的典故、名言、成语、人名、地名等等来自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历史著作,希伯莱的圣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或者牵涉到各时期思想、科技、政治、社会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果对这些所知无多,读书未必全懂,对谈也难顺利。而一旦对这些有了较多知识,则不仅了解程度会提高,而且由于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 《欧洲文化入门》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European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2、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程 3、课程学时:32学时 4、学分:2 5、先修课程:《高级英语》、《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 6、适用专业:英语 7、大纲执笔:英语专业教研室 8、大纲审批:外语系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5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有关欧洲文化的基本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并为以后开专业课提供大量重要的背景文化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英语,提高文学欣赏水平。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教学大纲对象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全部用英语授课。 了解欧洲文化对英语发展的影响和欧洲文化发展的脉络; 了解来自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历史著作,希伯莱的圣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的典故、名言、成语、人名、地名等; 了解欧洲各时期思想、科技、政治、社会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将欧洲文化与同时期的中国文化进行比较; 学生应准备一些工具书、参考书、选本、译本。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希腊、罗马文化 基督教及其《圣经》 中世纪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十七世纪 启蒙运动 浪漫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达尔文学说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及其它 五、考试考核办法:笔试 六、教材及参考书: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为全校文法类各专业通识课。本课程将通过对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的讲解,使全校文法类各专业的本科生了解西方文化孳乳繁衍、发生进化的来龙去脉,掌握西方文化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认识不同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状貌,为从不同专业的涉外部分的学习、进行中西比较、或直接学习研究具体领域的西方文化打下知识基础。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 习题要点:米诺斯文明, 迈锡尼文明, 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希腊神谱, 神谱的文化学意义,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爱琴文明与希腊城邦文明之间的文化联系。2.希腊神话的源流与谱系。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化: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要求基本理解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脉络,掌握希腊罗马文化的特征。 第二章古希腊罗马文化:希腊城邦文化

习题要点:希腊城邦的发展演变, 希腊城邦的崛起与殖民,早期希腊城邦的政治变革,斯巴达的政治与文化,雅典的政治与文化,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希腊宗教的文化特点。2.希腊悲剧与喜剧的文化学意义。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希腊宗教的文化特点。理解希腊悲剧与喜剧的文化学意义。掌握希腊哲学发展的基本梗概。第三章古希腊罗马文化: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 习题要点: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雅典民主制的蜕变,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希腊分离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化的历史契机。2.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的过程,理解与掌握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与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第四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罗马帝国的兴衰 习题要点:罗马政治制度演化与罗马帝国的扩张过程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罗马政治制度演化的基本情况。2.罗马帝国的扩张过程。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罗马帝国的兴衰、罗马的起源、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恺撒与奥古斯都,理解罗马帝国的衰亡过程与原因。 第五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罗马文化的特征 习题要点:希腊人与罗马人,罗马英雄主义,罗马的宗教,罗马法,罗马的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罗马世风的腐化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的联系与差异。2.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的联系与差异,理解与掌握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第六章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基督教的早期发展 习题要点:基督教的“两希”传统,基督教与希腊哲学,基督教与罗马帝国,苦难的历程,基督教的合法化与国教化,基督教与异教文化,修道运动,基督教与日耳曼族,罗马帝国时期的日耳曼人,蛮族 大入侵,蛮族的皈依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基督教的“两希”文化渊源。2.基督教对日耳曼蛮族的教化。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基督教的“两希”传统,理解与掌握基督教对日耳曼蛮族的教化(基督教与日耳曼族)等要点。 第七章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基督教与西欧封建社会 习题要点:封建制与庄园经济,修道院经济,西欧封建社会的生活状况,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格局,“神圣” 与“世俗”,十字军东征,“阿维农之囚”与罗马教会的衰落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2.中世纪教俗之争的发展历程。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与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与中世纪教俗之争的发展历程。 第八章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文化概况 习题要点: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教会与大学,中世纪的哲学,骑士精神与骑士文学,基督教唯灵主义与哥特式建筑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基督教信仰对于中世纪西欧精神生活的重要影响。2.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精神特征。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基督教信仰对于中世纪西欧精神生活的重要影响。掌握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精神特征。 第九章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衰落 习题要点:信仰的衰落与道德的沦丧,教会的堕落,宗教裁判所,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等的具体内容。本单元重点、难点:1.中世纪赎罪方式的形式化和虚假化。2.基督教的本质精神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尖锐矛盾。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中世纪信仰的衰落与道德的沦丧,中世纪赎罪方式的形式化和虚假化,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基督教的本质精神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尖锐矛盾。 第十章西方近现代文化: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习题要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宗教改革等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重点、难点:1.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的不同背景和目标。2.宗教改革运动对于西方现代化历程的客观影响。 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理解与掌握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的不同背景和目标,宗教改革运动对于西方现代化历程的客观影响,新教三大主流教派的基本情况。

欧洲入门文化试题及答案

欧洲文化入门Exercise3 1.第1题 Mary's pregnancy to Joseph, her husband, was ___. A.a scandal B.a luck C.incredible D.unfortunate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It was ____who unified England for the first time. A.King Edward and his successors B.King Arthur and his successors C. King William and his successors D.King Alfred and his successors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According to the New Testament, the central message of Jesus was__. A.the kingdom of God B.the human persons C.the Holy Spirit D.God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The religious ministry of Jesus was followed by his 12 apostles for ___. A.12 is a lucky number B.they were the only apostles Jesus had C.they were the only apostles Jesus could select D.Israel was made up of 12 tribes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Greek mythology rel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der of the universe to_____ . A.Pandora B.Zeus C.Chaos D.Cronus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Which is not true about the heroes in Greek mythology? A.They represented a kind of bridge between gods and mortals B.They never die C.They got gods' favor D.They had some defect to balance out their power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西方文化入门大纲

西方文化入门(2010) 一、课程名称:西方文化入门 二、学时与学分:36 学时,2 学分 三、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本科、 四、课程教材:自编教材 五、参考教材:Duncan Sidwell著,《欧洲文化概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12月第一版 王佐良,李品伟等主编,《欧洲文化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年9月第二版 六、开课单位:外语学院 七、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 西方文化入门是英语专业的一门文化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文学,文化传统,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化内涵的兴趣,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八、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如,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欧洲中世纪文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理性主义的勃发,工业革命和现代欧洲,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等;了解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如,希腊城邦,罗马帝国,上帝和子民,人文主义,民主与自由,人权,平等与博爱,科学和技术,工业革命,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等;从欧洲的角度了解文学在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的发展,学习希腊文学,罗马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国经典文学片断,了解欧洲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期,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文学的特点和精神实质;旨在使学生对西方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九、课程的主要内容: 介绍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重点为雅典的民主制,希腊史诗与悲剧,希腊建筑艺术,罗马帝国及其影响,罗马文学;《圣经》简介,上帝与子民,中世纪教会组织,人文主义文学,宗教改革,启蒙时代的精神,平等,自由与博爱,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英国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与达尔文主义的兴起与传播,等。 十、说明: 西方文化内容多,涉及面广;由于课时原因,本课程将不涉及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文明的发展,也不涉及美国文明的发展。本课程教材,参考教材均为英文;讲授中英文并用;讲授方式以讲座为主。 十一、考核方式: 课后作业,期末考试。

欧洲文化入门(中世纪)

作业 1.第1题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Great Famine is NOT true? A.It was the worst famine in European history. B.It lasted for seven hard years. C.In cities alone, there was shortage of food supplies. D.By the time it ended, the Great Famine had wiped out 10 percent to 15 percent of the entire European population.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Joan of Arc is NOT true? A.She was born in a well-to-do peasant family. B.She grew up with a strong religious belief. C.Charles refused her to accompany the army. D.She was burned at stake.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For some Muslims, Qur’an should not be translated because_____. A.it is impious to translate the very words of Allah. B.it is too difficult to translate the rhymed prose of Qur’an. C.the original meaning of Qur’an would be distorted. D.the beauty of Arabic language would be violated.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Which one is not the factor that led to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Carolingian Empire after Charlemagne’s death? A.the regional and ethnic diversity B.the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successors to the throne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Theory 课程编号:011501-2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后续课程:美学概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流派、文艺心理学、文艺学研究方法论、中国文学批评史 总学分:4 总学时:72学时(其中64课时为理论讲授,8学时为实践环节) 总体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学的本质、特征、功能、发展、创作、风格、作品、语言、鉴赏、批评等基础理论。具体包括: 1、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使学生能够正确分析、研究与评价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 2、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 3、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与成为中文专业的卓越人才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教学方法: (1)教师应按本教学大纲认真施教,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和准备教学内容,着重讲清楚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同时注意追踪文学理论的前沿动态,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采取以讲授为主,辅之于课堂讨论、情境模拟、互动交流、自学辅导、课题研究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文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应将文学概论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结合进行,努力扩大知识视野,“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欧洲文化入门》练习及参考答案

欧洲文化入门各章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 填空题: 1. The richness of European Culture was created by ________element and _________element. Greco-Roman Judeo-Christian 2. The Homer’s epics consisted of_________. Iliad and Odyssey 3. ________ is the first writer of “problem plays”. Euripides 4. __________ is called “Father of History”. Herodotus 5. ________is the greatest historian that ever lived. Thucydides 6. The dividing range in the Roman history refers to ________. 27 B.C. 7.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is a famous saying by _______. Julius Caesar 8. The representation form of Greek Democracy is __________. citizen-assembly. 判断题 1. Euclid says “Give me a place to stand, and I will move the world”. (×) Archimedes 2. Herodotus’s historical writing is on the war between Anthens and Sparta. (×) Greeks and Persians 名词解释: 1. Pax Romana 答:In the Roman history ,there came two hundred years of peaceful time, which was guaranteed by the Roman legions, it was known as Pax Romana 2. “Democracy” in ancient Greece 答: 1)Democracy means “exercise of power by the whole people”, but in Greece by “the whole people” the Greeks mea nt only the adult male citizens. 2) Women, children, foreigners and slaves were excluded from Democracy. 论述题: 1. How did the Greek Culture originate and develop? 1) Probably around 1200 B.C., a war was fought between Greece and troy. This is the war that Homer refers to in his epics. 2) Greek culture reached a high point of development in the 5th century B.C. A. The successful repulse of the Persian invasion early in the 5th century. B. The establishment of democracy. C. The flourishing of science, philosophy, literature, art and historical writing in Athens. 3)The 5th century closed with civil war between Athens and Sparta.

西方文明史导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明史导论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全校通选课周学时 2 学分时间 任课教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朱孝远 课程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d15372090.html,/pkujpk/course/xfwms 西方文明史导论是一门全校性的通选课,为2006年教育部评选的全国精品课程。旨在用中国人眼光来分析、透视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分专题讲授西方文明的特征、民族性格、国民性、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优缺点,并从全球化角度探讨文明的整合问题。认为东西方文明的互相整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 教材:(1)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介:这是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主编、由北京大学世界史教师为主撰写的一部教材,任课教师朱孝远、颜海英为《世界文明史》(上册)的分册主编。 (2)教材:[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上、中、下卷。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 简介:在当代的西方历史研究上,社会文化史占着重要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是整个历史研究的一个基础和一种发展。展开在我们面前的这部《西方社会史》,就是当代西方这方面研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这是一补介绍西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经典之作。本书以社会史为核心,从普通人的兴趣点出发,重现历史上普通人的生活。本书内容和图片资料极其丰富,所述自古至今,深受读者欢迎。 译文采用的原版是读书1987年的英文修订本,由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三位最为著名的历史学家约翰·P·麦凯、贝内特·D·希尔、约翰·巴克勒编撰而成,该书出版不久就成为众多美国大学相继采纳的通用教材。作者们把历史置入于时空发展的框架之中,表现出动态的历史经验、生命的模式以及智觉、情感、情绪等的复杂形式,通过“历史的理解”和“历史的叙述”来把人类的经验转化成为一个个直接、具体和生动的故事。这部作品并不一定立即告诉读者各种历史结论或历史因果,但却引导你进行历史思考。《西方社会史》对于历史结构的探讨是有独创性的,作者们亲身进行了许多有趣的观察,并且利用这些经验材料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见解,特别是他们从文化根源和社会基础出发分析历史演化的因果,无疑为解释历史现象提供了一种客观主义的新视野,对后来的历史学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10.19 第4版) 讲课的内容 (时间安排/讲课重点/难点/知识点) 第一讲绪论(第一周) 讲课的重点:旨在说明什么是“西方”,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通选课的基本要求。 难点:(1)文明的概念如何理解 (2)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如何把握

西方文化入门复习题

西方文化入门复习题 填空题 1. The earliest civilization in Greece was the Cretan Civilization, also known as the Minoan Civilization. 2. At the end of Mycenaean civilization, the Trojan War broke out. 3. In the 6th Century B.C. the city of Sparta gained greater control of Peloponnesus by organizing an alliance of almost all the Peloponnesian states. 4. The Persian wars, which were between Greek states and Persia, ended with The Battle of Marathon. 5. In Greek mythology, the Olympian gods include Zeus, Hestia, Poseidon, Hades, Demeter, Hera, and other six gods. 6. One of the features of Greek mythology is that gods resembled humans. 7. Plato was Socrates’ student and the author of The Republic. 8. The Senate was a political institution started from ancient Rome and still part of the parliaments in some western countries. 9. The first Triumvirate of Rome included Caesar, Pompey, and Crassus. 10. The capital city of Byzantine Empire was Constantinople. 11. The exiled Jews systematically recomposed their legends and manuscripts into the book Talmud. 12. The Bible of Judaism is the same as the New Testament of Christianity. 13. Christianity became the sole official religion of the Roman Empire in 392 AD under the emperor Theodosius. 14. Christianity has broken up into several factions, principally the Roman Catholicism, the Eastern Orthodoxy, and the Protestantism. 15. After the destruction of Roman Empire in 476, Europe entered the Middle Ages, which lasted about a thousand years or so and was dominated by Germanic people whom the Romans had called savage. 16. In the 7th Century, Muhammad, an Arabian merchant, founded the religion of Islam. 17.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of Renaissance was doubtless the flourishing of humanism, which was exemplified by the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religion,

《欧洲文化入门》知识点笔记

《欧洲文化入门》知识点笔记 1、There are many elements constituting(组成) European Culture. 2、There are two major elements:Greco-Roman element and Judeo-Christian element. 3、The richness(丰富性) of European Culture was created by Greco-Roman element and Judeo-Christian element. 第一章 1、The 5th century closed with civil war between Athens and Sparta. 2、The economy of Athens rested on(依赖) an immense(无限的)amount of slave labour. 3、Olympus mount,Revived in 1896(当代奥运会) 4、Ancient Greece(古希腊)‘s epics was created by Homer. 5、The events of Homer‘s own time. (错) (They are not about events of Homer‘s own time,probably in the period 1200-1100 B.C.) 6、The Homer‘s epics consisted of Iliad and Odyssey. 7、Agamemnon,Hector,Achilles are in Iliad. 8、Odysseus and Penelope are in Odyssey. 9、Odyssey(对其作品产生影响)—→James Joyoe‘s Ulysses(描述一天的生活)。In the 20th century. 10、Drama in Ancient Greece was floured in the 5th century B.C. 11、三大悲剧大师①Aeschylus 《Prometheus Bound》—→模仿式作品Shelly《Prometheus Unbound》 ②Sophocles(之首) 《Oedipus the King》—→Freud‘s “the Oedipus complex”(恋母情结) —→David Herbert Lawrence’s《Sons and lovers》(劳伦斯)447页 ③Euripides A.《Trojan Women》 B. He is the first writer of “problem plays”(社会问题剧) 在肖伯纳手中达到高潮,属于存在主义戏剧的人物 C. Elizabeth Browning called him “Euripides human”(一个纯粹的人) D. Realism can be traced back (追溯到) to the Ancient Greece. To be specific(具体来说),Euripides. 12、The only representative of Greek comedy is Aristophanes. 18页 Aristophanes writes about nature. —→浪漫主义湖畔派(The lakers )华兹华兹 13、History (Historical writing)史学创作新古典主义代表作家《格列夫游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2004年制订,2005年修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古代人文科学----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宗教及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 文化传统和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厚的文化遗产,把握中华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二、教学对象: 本课程主要针对三年制专科政治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文化,认识中国文化的源流、特点、精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决心。 四、教学要求 本课程采用面授辅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面授教学中,要将系统教授与重点、难点教授相结合,力求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五、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要求 本课程学时:72学分:4 学时分配: 导论文化和传统文化 教学要求;

1、了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基本含义。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教学内容: 一、传统和文化释义 二、传统文化的要义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特征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环境和基本发展历程。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现代意义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 一、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环境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宗教传统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 2、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来源及其特征 2、了解中国古代主要宗教及其文化意义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与特征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资源 三、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体特征 第二节中国古代宗教的发展及文化意义 一、中国古代宗教发展历程 二、中国古代宗教的主要特点 三、儒教的基本精神特质和文化作用 四、道教的基本信仰、教规、特征及文化影响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学分数3分,周学时3个小时, 主要教授内容: 西方文化概论是一门以西方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西方文化概论”是一门向高等学校文科学生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的课程。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是全面了解西方文化传统极其演进历程,了解西方文化的历史、现状和特征,增强我们对西方历史文化的认识;二是在了解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精神轨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特性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情况,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 主要教学方法: 以讲授方法为主,其他教学手段为辅。(建议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强教学效果) 第一章导论(6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西方文化精神,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特征。 本章需要掌握西方文化的内在精神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特征,这是本章的重点的难点。 第一节二希传统 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是欧洲文化的两大源流,文化史上称为“二希”传统,它们在漫长的历史流变中呈矛盾冲突和互补融合之势。欧洲近代文化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的基本内核,都来自于这两大传统。 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之一,其中所蕴含的“人”的思想观念,经由古罗马文化对后来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同自然分离后,就产生了强烈的个体意识时,作为主体的人就处于高于自然与社会的位置上,主张人对自然与社会的征服和改造,主体与客体呈分立态势。

希伯莱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又一源头,其中所蕴含的“人”的观念,经由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对后来的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重视人的精神和理性本质,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是早期希伯来文化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价值观念的主要特征。这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是以后欧洲文化内核的又一层面。 基督教实际上是希腊文化和希伯莱文化两大文化传统的融合。近代以来,为传统教义的反叛者的宗教思想家和教外思想家所重新解释的基督教日渐超出狭隘的宗教意义,渗透了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虽然近几个世纪以来宗教的外壳逐渐松动甚至解体,但宗教的内核仍深藏于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伦理原则和文化方式之中。宗教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理性对其的渗透和改造,时代愈晚,从希腊文化中产生的理性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就愈大。 第二节、西方文化精神 西方文化主要是图像化的,呈现出空间性特征。 超越变动不定的现象,求得永恒不变的真实,在对永恒完美的原型的追摹中寻求自身的完美。然而,自身的欠缺却使他们深感自我与理式、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和深刻对立,竭力弥合而不能,人们在对完美理式的信念中不停地战胜冲突,完善自身。 西方文化的两个支柱和轮子为理性和宗教。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人文素质课课程代码:W30242 总学时:32学时学分:2 适用专业:任何非英语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无先修课程要求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人文素质课。其任务是:1. 培养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文化意识、文化比较意识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2. 向学生介绍语篇分析法、人际交际的基本概念、跨语篇交际的理论和哲学思想、具体的语篇系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提高知识共享和如何处理交际失误。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 1.了解、掌握语篇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了解、掌握人际交际的基本概念。 3.了解跨语篇交际的理论和哲学思想。 4.掌握交际失误的处理方法。 这是一门新学科,它所包含的实际内容仍在不断丰富,牵涉到的理论问题人们也仍在探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Introduction and course requirements(2学时) 2、Discourse approach(2学时) The topic; The limits of language; Successful inter-discourse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es to inter-discourse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Doing things with words(2学时) Sentence meaning and speaker meaning; Speech acts, speech events, speech situation; Grammar of context. 4、Interpersonal politeness and power(4学时) Communicative style or register; Face; the “self” as a communicative identity; The paradox of face: Involvement and independence; Politeness strategies; Politeness system; Miscommunication. 5、Conversational inference: interpretation in spoken discourse(2学时) How do we understand discourse; Cohesive devices: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Cognitive schemata; Prosodic patterning; Metacommunication; Interactive intelligence. 6、Topic and face: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patterns in discourse(4学时) Definition; Topic, turn taking, and timing; Deductive monologue; The inductive pattern;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rhetorical strategies; Topic and face systems; Face relationships in written discourse; Limiting ambiguity. 7、Ideologies of discourse(2学时) Three concepts of discourse; The utilitarian discourse system; Multiple discourse systems. 8、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stereotyping(4学时) Definition of culture; Culture and discourse systems; Cultural ideology and stereotypes; Negative stereotypes; Positive stereotypes. 9、Corporate discourse(2学时) Discourse systems; The corporate discourse system (corporate culture). 10、Professional discourse(2学时)

修订版《跨文化交际》 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503G0303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英文名称: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学分:2 适用专业:各学院拓展课程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跨文化交际》是徐州工程学院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第三学期开设的一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功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旨在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需要,包括从如何与西方人打交道入手,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碰撞的案例为轴线,简略地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和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 本课程的教学目是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碰撞的案例为轴线,通过阅读与课堂讨论,使学生较为系统、全面地了解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并对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有相对深入的掌握和探讨,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运用英语获取知识信息、表达意见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最终对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所贡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更细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如何在讨论中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思想;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及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同时对西方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体现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三方面的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 1.1掌握文化,跨文化,交际以及跨文化交际等领域的核心术语以及一般学术词汇。 1.2理解有关文化的相关定义、功能;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 1.3了解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 2.专业技能目标 2.1运用国内外一些著名的跨文化交际理论,能够有效分析跨文化交际案例; 2.2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能够看懂相关学术文章; 2.3运用所学的核心术语及学术词汇,能够有效参与相关研讨; 2.4运用所学的跨文化交际的技巧,能够更加准确细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欧洲文化入门中文版课件

第一章希腊罗马文化 希腊罗马文化可以说是欧洲文明的起源,所以这一章节应该是比较重要的章节。我们先看希腊的发展。 希腊文明分为几个时期,她形成于公元前800-500年,经历了古典时代(也就是公元前500到公元前336年)和希腊化时代(也就是公元前336年到公元前31年)。希腊文明达到顶峰是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146年,希腊被罗马攻克。希腊文明也就被罗马文明所取代。 这段历史的重要大事有: 1、公元前12世纪,随着特洛伊人的入侵,希腊堕入“黑暗时代”。荷马史诗描述的正是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之间的战争(《以利亚特》和《奥得赛》)。这里要注意的是,荷马史诗描述的时代并非荷马生活的时代。荷马生活在公元前700年。 2、公元前6世纪,希腊世界开始有了全面改变,为后来的古典时代打开了通途。其中两个重要的城邦国家是雅典和斯巴达。雅典发展起一个完全不同类型的社会,公元前594年,梭伦成为雅典的首席执行官,他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雅典之所以在当时拥有卓越的地位,是因为它在打败庞大的波斯帝国这场重大战争中起了最主要的作用。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书中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3、由于雅典的不断扩张引起了斯巴达的恐慌,因而在公元前431

年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最终以雅典的失败而告终。修昔底得这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在其作品中,详尽描写了这一战争。 4、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斯巴达专横跋扈,底比斯和雅典为求相互保护而结成新的联盟。公元前371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了底比斯和雅典联军,他的闻名世界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统治了希腊。至此,古典时代结束,希腊化时代即将开始。 古典时代的希腊造就了一批哲学家和剧作家。哲学家主要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苏格拉底提出自由辩论的重要性。柏拉图的目标是要实现一个既能维持贵族特权,又可为贫苦阶级接受的社会,并构件了唯心主义的根基。亚力士多德寻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秩序。剧作家有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索福克勒斯。这一时期希腊也造就了像阿基米德和欧几里得这样的数学家,以及像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得这样伟大的历史学家。 希腊的艺术和建筑在神庙上得到最高体现。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圣地帕台侬神庙就是卫雅典娜女神建造的。 接下来我们从希腊文明走向罗马文明。 希腊化时代与罗马时代前期相互交融,最终过渡到罗马时代。罗马时代经历了早期共和国(公元前509-公元前264年)、后期共和国(公元前265-公元前27年)、早期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284年)和后期帝国(284-476年)。公元前500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