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大学中国哲学开题报告汇总

湖南大学中国哲学开题报告汇总

湖南大学中国哲学开题报告汇总
湖南大学中国哲学开题报告汇总

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一、文献综述

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生活在雍正乾隆年间,是清代为数不多的能兼治汉学与宋学、考据学与义理学的汉学家,并在成为皖派考据学领袖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代表作是《原善》和《孟子字义疏证》。在戴震的哲学体系中,他经常使用“自然”与“必然”这对范畴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可以说这对范畴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后人在研究戴震哲学时不同程度地注意到了这对范畴。

1、关于戴震的“自然”与“必然”

周辅成在《戴震——十八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一文中从社会道德方面对“自然”与“必然”的关系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他说:“‘必然’这个概念常常被过去的哲学家用‘当然’一词表示。但‘当然’这个词一转就是道德意义即有一定目的为规定者。‘当然’在程朱理学中的意义往往是规定道德规律是自然规律的根源。而在戴震认为道德规律离不开自然规律。所以他首先把‘当然’改成了‘必然’。”1认为戴震首先就是一反过去哲学家用“当然”表示“必然”、程朱理学以“当然”为道德规律主宰自然规律的传统,而改“当然”为“必然”,以示其哲学体系与程朱理学的区别。又说:“在戴震看来,尽管人类能有‘必然’的规律,这规律只是人类特殊所有;但实际乃是‘分’于天道的结果。必然的道德规则是人类特殊所有的规则,但这个规则,也是循乎自然规律的规则。也是使人类不致丧失‘自然’的规则。”2他把‘自然’理解成自然规律,把‘必然’理解为道德规律,道德规律是人类所特有的,但道德规律又是源于自然规律的。

1周辅成:《戴震——十八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2页

2周辅成:《戴震——十八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3页

认为戴震强调“必然”,是天道必然的自然性,特别是人道的自然性,道德的自然性,以及人类自身的自然性。

张岱年在《宋元明清哲学史提纲》中对戴震的“自然”与“必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戴震提出‘必然’的观念。他既把‘自然’与‘必然’区别开来,又强调二者的联系。他所谓‘必然’不同于现在所谓必然,而接近于普通所谓当然。他所谓‘自然’,即是客观的实际情况。他所谓‘必然’,也有规律的意义,但主要是标准的意义。‘必然’是必须如此,应该如此,而实际上不一定如此。他认为,人类生活中的道德标准都是‘必然’,人类生活中所有的行为应该合乎这标准,但又不一定合乎这标准。这标准是以人类生活的本来趋向为依据的。他又认为,人类行为有‘必然’的标准,乃是人类与别的生物不同的特点。”1他还认为:“戴震的自然与必然的学说,讨论了实际与理想,本来的趋向与理想的标准之间的关联的问题,其中含有深刻的思想,他主要是强调理想不应该脱离实际。”2这里很显然,张岱年又把“必然”还原为了“当然”,认为必然主要还是道德意义上的“当然”的意义。只是这一“必然标准”是从“自然实际”出发的。

王杰在《理学的危机与创新——从自然与必然的视角看戴震新伦理观》中给出了他对戴震的“自然”与“必然”的看法。王杰认为“自然”是个体情欲的客观实在以及社会群体的客观存在,而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他说:“一方面‘自然’的社会群体是‘自然’的生命个体合乎逻辑的扩延和投射;另一方面,社会群体之所以能够存在,正是以人之本能情欲及血气心知为其建构基础,即所谓‘日用百为,皆由性起’(《疏证·道》)……因此,戴震所阐述的‘自然’,是个体情欲与社会群体辩证关系的总称,‘个体’与‘群体’构成了‘自然’关系中两个密不可分的侧面,二者之有机结合,恰好构成了‘自然’完整含义。”3可以看出,王杰把“自然”剖析成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个体,一个是自然群体。而他对“必然”也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他所谓的‘必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事物必然的条理,……二是指人之行为的当然准则’”4而谈及“自然”与“必然”的关系时,他则认为这对范畴只是戴震表述其理欲关系的一个工具,他说:“戴震的‘必然’实际就是指‘理’,‘自然与必然’无非是戴震理欲关系的一种具体展开与表述。”5王杰主要是从个体与社会群体的的关系来论说自然的内涵。

2、关于戴震天道观的自然与必然

1刘鄂培等编:《张岱年文集第四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71页。

2刘鄂培等编:《张岱年文集第四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71页。

3王杰:《理学的危机与创新——从自然与必然的视角看戴震新伦理观》,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0年第04期

4王杰:《理学的危机与创新——从自然与必然的视角看戴震新伦理观》,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0年第04期

5王杰:《理学的危机与创新——从自然与必然的视角看戴震新伦理观》,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0年第04期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认为,必然之理是客观的,与自然之实体实事是区别开来的,必然是自然所要遵循的,因此戴震的自然与必然的理论其实与理学家的理气关系理气并不是对立的,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他说:“天地,人物,事为,皆有其理。天地,人物,事为,乃实体实事,是自然;其理乃其所应该,是必然。必然是‘必然不可易’,‘可推诸天下万世而准’。……由此言之,东原亦认为有客观的理,非自然界之实体实事,而却为实体实事所遵依者。……其与理学家者不同之点,在名词。即理学家名此为道,东原不名此为道;在见解方面,即东原以为理学家以为理在气上或气先,而其自己则以为理在气中。”1

许苏民在《戴震与中国文化》中也从戴震的天道论方面考察了“自然”与“必然”。他说:“戴震不仅坚决反对以理和气‘各为一物’的二元论,更反对‘别求一物为阴阳五行之主宰枢纽’的唯心论,认为本体即是阴阳流行,‘其自然也’;‘理非他,盖其必然也’。理是作为宇宙本体的自然物质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并不是从阴阳流行的自然物质之前别求一个所谓‘不可讥议’、自以为尽善尽美的事物来强加给自然物质、去主宰枢纽其中,这正如人身自有其自身的心灵为其主宰,而用不着外在强加的所谓天理去为之主宰一样。”2这里主要是用自然与必然的关系说明必然之理是出于自然的阴阳五行的,表明戴震是一个唯物主义气一元论者,但没有再更进一步展开详细的分析。

吴根友在《戴震哲学“道论”发微》中认为,戴震所谓“阴阳流行,其自然也;精言之,期于无憾,所谓理也。理无他,盖其必然也”,是从自然哲学层面论述自然与必然的关系;戴震的“自然与必然”的思想是其“道”论中包含的新思想,是超越以往思想家的一对新范畴,也是其“道”论表述事实与价值辩证统一的一对极有价值的理论范畴。

3、关于戴震人性论的自然与必然

胡适在《戴东原的哲学》一书中提到:“戴氏书中最喜欢分别‘自然’和‘必然’,自然是自己如此,必然是必须如此,应该如此。自然是天,必然是人力……。这里说自然和必然的区别,很分明。血气心知之性是自然的;但人的心知(巧与智)却又能指导那自然的性,使他走到‘无失’的路上去,那就是必然。必然不违反自然,只是人的智慧指示出来的‘自然之极致。’”3认为戴震论人道的“自然与必然”主要是区别人道自然与人为,将必然与人的知性联系起来:所谓自然是天,也就是自然是天然、天生的意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341页

2许苏民《戴震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5页。

3胡适:《戴东原的哲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思;必然是人力,则是必然要通过人力对自然的认识才能达到;必然不违反自然,则更是人的智慧的自然极致。

丘卫君在《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一文中认为,戴震以自然与必然论理欲,认为自然是人欲,必然是理义,必然理义出自自然人欲而保障自然人欲顺利发展,则理欲不是对立的,而是相通的。他说:“‘自然’与‘必然’不是对立而是相通的概念,戴震这里所强调的‘必然’(理义),其目的是为了保障‘自然’(人欲)这一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了,因为若放任血气心知等自然,而不以理义来相规范,则血气心知等自然反而有失去其‘自然’的危险。”1

另外他把戴震的自然与必然的思想与道家的自然主义和西方哲学中的自然法学说做了比较,认为戴震是从经验主义人性论出发来阐发他的自然与必然的学说的。首先,他认为戴震的自然主义与道家的自然主义是有很大区别的,他说:“对照道家从认识论的立场来看‘自然’思想,戴震则从经验主义的人性论出发来阐扬‘自然’学说。戴震视经验为既存的事实与惟一的真实,并且从这一立足点出发,视人性里的欲望为一种经验意义上的、合理的自然现象。‘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从这个试图使‘自然’概念具体化的尝试中,戴震规定了‘自然’:‘欲’是指关于‘声、色、臭、味’等欲望;‘情’是指‘喜、怒、哀、乐’等感情;‘知’是指分辨‘美、丑、是、非’等能力。这种肯定人之情欲的经验主义的自然主义,与老聃所强调的否定情欲的认识论上的自然主义,两者基本立场显然是背道而驰的。”2其次,戴震的自然学说与西方自然法学说也有一定的区别,他说:“沟口雄三称戴震思想中虽然有自然法优于人为法的观点,但是此一未被赋予政治与社会内涵的自然法思想,在性质上却是面向传统,而不是放眼未来的。沟口因此暗示,是这种限制,使得戴震式的(以及甚至是中国式的)自然法思想,无法进一步地发展成转化社会秩序的力量。”3沟口雄三在《中国的思想》中也对戴震的“自然”进行了论述。他强调了只有欲望之自然达到调和才是真正的自然,也就是戴震所说的必然。他把戴震的自然观与霍布斯的自然观作了一个对比。他说:“霍布斯认识到了由欲望而斗争——到由理性而调和的两个阶段。而在戴震看来,欲望只是人的自然,它的趋向于调和是无阶段的统一。”4认为戴震的必然是由人的内在自然性就能达到的一个自然过程,而霍布斯则同荀子一样,认为欲望必然会导致斗争这一结果(但与荀子不同的是,他认为通过人的理性则可以化解这一矛盾,荀子则是通过遵循圣人的礼法)。

1胡适:《戴东原的哲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2丘卫君:《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74页

3丘卫君:《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76页

4[日]沟口雄三著,赵士林译:《中国的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44页

王艳秋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戴震重知哲学研究》中从“自然”与“必然”的角度讨论了“善”这一范畴。他说:“戴震认为,善的合理性基础存在于必然之中,‘善,其必然也’。他所谓的‘必然’,首先指‘物之则’即事物的产生和运行所遵循的客观法则,是一种纯对象性的、外在的东西。其次,‘必然’还具有与主体直接相关的内容,是主体行为的当然之则,具有价值意义。……在必然的这两层含义之间架起桥梁的是‘知’,人的目的就是认识必然,并且把正确的认识转化为内在的行为准则,视之为当然。”1

4、关于戴震认识论的自然与必然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说:“人惟有知,故可知天地万物之理。……人有知能知理,故可由自然而知必然。”2他把人性中所包含的“知”这一能力看成是自然,而把必然看成是与自然对立的理,人要通过“知”才能认识“必然”。

许苏民在《戴震与中国文化》中论述戴震的认识论时,也有对“自然”与“必然”的论述。他认为认识自然是感性认识,认识必然是理性认识。他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就是从认识自然到认识必然的过程。……所谓必然,就是对自然的‘无憾无失’或‘明之尽而无几微之失’的认识,即正确的理性认识。”3

吴通福在《清代义理学之研究》中从认识论的角度论及了戴震的“必然”范畴。他认为必然普遍的理不在心中,而是在自然,人伦日用之中的。心知只是认识必然的能力。所以认识必然的方法就是不断提升自己认识必然的能力。他说:“既然戴震用‘必然’代替了普遍的理,普遍的理只是空名;那么求一旦豁然贯通之理以期能以浑然之一理而泛应曲当,在戴震看来无疑是行不通的。”4

周兆茂在《戴震哲学新探》一文中同样赞同戴震所论理不在心中,而在事物之中,强调认识是一个从“自然”向“必然”的发展过程。他说:“自然是阴阳,物,事,都是指自然界存在着的一切客观东西。‘必然’是指‘理’、‘则’,指‘阴阳’以及具体事物所具有客观必然性,这种客观必然性是‘纯粹中正’的,是‘不可易’的,所以称之为必然,亦即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从‘自然’到‘必然’,即从分析客观事物到认识事物之‘理’,并非一下子完成的,它有一个认识不断提高过程和从‘自然’到必然的逐步发展过程。”5

吴根友在《戴震哲学“道论”发微》中强调戴震的“必然”之理是人通过对“自然”1王艳秋:《戴震重知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344页

3许苏民:《戴震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3页。

4吴通福:《清代新义理学之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4页。

5周兆茂:《戴震哲学新探》,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2页。

的认识无失之后达到的,认为人的价值判断是以客观实事为基础的,使人的价值判断有其稳定的根基,从而避免了泛道德主义,“必然”不包括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自然规律。他说:“在认识论上,戴震所谓的‘无失’(即必然)状态,‘不可易’的真理性认识不是一个先验的给定,而是人类心智发挥到极致之后的真理性认识。并批判了后儒将认识论的真理加以客观化的理论谬误,力求将客观事实与人对事实运动、变化之理的认识区分开来,从而使人的价值判断奠基于客观事实基础之上,避免泛伦理观念对人的认识的影响。然而戴震所说的‘必然’又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是对人伦日用法则的认识,至多具有今日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社会规律意义,其主要内容是伦理学的。因而其所说的‘必然’又类似于今日伦理学所说的‘应然’。”1

5、关于戴震的自由观。

周辅成在《戴震的哲学》中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份,有其必然性,但人性中又有要求自由发展的品性,戴震通过对“自然”与“必然”的论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认为命定的必然已经包含了自由,而自由中亦有命定的必然。他说:“戴震既然把道德的来源和标准从主观方面或超越方面割断,所以进一步主张人的行为都是继天而为的。即是,循着自然程序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则。不过这个客观规则并不妨害人类的自由。因为人类一面有自然秩序,一面也有道德自由的秩序。正因为有这双重性,才出现道德。二者结合,即是天性。或自然规律在人身上的表现。……自然规律在人身上的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即“命”、“性”、“才”。而“命”有其必然性。与‘性’要求自由发展好像有矛盾。但戴震很好地处理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这即是说性之‘自为’或发展‘欲’,无害于命,命之‘限’,亦无碍于性,另一方面,性必须命为限制,而命又必须性与才为发展。2

吴通福在《清代义理学之研究》中也提到了戴震的自由观问题,认为通过认识必然,遵循必然就是自由。他说:“他更触及到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以其则正其物’的社会生活问题……,因此,只有通过认识必然,把握必然,人才能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而获得自由,这自由也就是‘以其则正其物’的社会生活,而不是‘心出一意以可否之’的主观随意性。”3

赵士孝在《戴震论自由与必然》中也对戴震的自由观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他主要从自然与必然的角度论述了戴震的自由观。他认为戴震的“自然”是一个和自由即有区

1吴根友:《戴震哲学“道论”发微》,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01期。

2周辅成:《戴震的哲学》,哲学研究,1956年第3期。

3吴通福:《清代义理学之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4页。

别又有密切联系的哲学范畴。首先,他对戴震的“自然”概念作了一个很细致的分析。认为“自然”大体上可以分三种情况,他说:“戴震所说的‘自然’大体上可分三种情况,一指物质运动和一切事物处于天然的自身存在状态,二指社会物质生活和人的精神领域处于盲目自发的状态多,三指人认识客观规律以后的自由状态。”1然后他又对戴震的‘必然’给出了界定:“他所说的‘必然’是什么意思呢?第一,指客观事物的规律、必然性;第二,指道德观念、道德准则。”2最后他从戴震对自然与必然的论述中总结出了戴震的自由观,第一,要认识‘自然’不要将盲目性当作自由;第二,要认识‘必然’,不要像禽兽那样去‘顺乎自然’;第三,只有认识‘必然’,才能得到人的真正自由。

以上即主要对戴震的“自然与必然”研究具体代表性的著作或论文。其它对自然与必然有所涉及但涉及很浅且不具代表性的文章就不一一作综述了。

综上所述,学界关于戴震“自然与必然”思想的论述还是比较多的,而且有不少纯哲学的宝贵理解。但是,所有论述都只是把“自然与必然”作为戴震哲学的一对范畴和组成部分,或者只是把“自然与必然”看成是戴震论证其哲学思想的一种手段,没有认识到“自然与必然”是戴震哲学的核心范畴、基本依据和价值追求,确切地说,是戴震哲学的全部思想和逻辑建构的所以然。这一方面,正是本文的用力处。

1赵士孝:《戴震论自由与必然》,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05期。

2赵士孝:《戴震论自由与必然》,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05期。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五、论文工作量及进度

六、论文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七、完成论文拟阅读的主要文献

中南大学在站博士后考核及科研经费申请细则

中南大学在站博士后考核及科研经费申请细则 为了加强我校博士后管理工作,规范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的考核制度,根据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有关文件及《中南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办法》,制定本细则。 一、进站考核 凡申请来我校相应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博士,除需符合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基本条件外,同时需进行严格的招收考核程序。申请者向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提交有关申请材料,各设站单位主管领导组织博士后工作小组成员对申请人的政治思想表现,业务能力水平和发展潜力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的评议、考核,并秉着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招收品学兼优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各流动站所在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及需要自行制定招收博士后人员的考核标准。 二、中期考核及校级博士后科研经费 (一)中期考核 1、进站满一年后,学校对博士后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每年分两批集中进行,受理中期考核的截止时间分别为4月20日、10月20日,中期考核结

果网上公布时间为5月、11月。 2、中期考核由合作导师及流动站所在二级单位负责人初步审核、签字后提交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按《中南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评审考核指标体系》对博士后成果进行打分。 3、按打分结果,考核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4、中期考核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中期考核未通过者,可参加第二次中期考核。第二次中期考核不

分等级,考核成绩合格以上均为合格。 (二)校博士后科研经费 1、在进站三个月之内完成开题报告者应填写《中南大学博士后科研启动经费申请书》可获得由学校提供的博士后科研启动费;中期考核合格以上者,考核结果公布后的一个月内可填写《中南大学博士后科研追加经费申请书》申请校博士后科研经费。 2、流动站单独招收博士后人员、师资博士后人员由学校提供博士后科研启动费均为2万元/人。追加科研经费额度与中期考核结果挂钩,中期考核为优秀者可申请一等科研经费3万元/人(理科),2万元/人(文科);良好者可申请二等科研经费2万元/人(理科),1.5万元/人(文科),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申请三等科研经费1万元/人(理科),1万元/人(文科)。 3、与企业联合招收的博士后人员科研经费由合作企业按协议提供,临床医学学科博士后科研经费由临床医院提供。 三、出站考核 博士后研究工作期满,应按计划完成所有研究工作,并认真撰写《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由学

湖南大学MBA开题报告范文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 营销策略研究 报告人: 学号: 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导师: 院系:工商管理学院 学科专业:工商管理硕士(MBA) 二0一0年六月

目录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二、理论综述 (2) 2.1公益创业的涵义及分类 (2) 2.2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4) 2.2.1 关系营销 (4) 2.2.2 社会营销 (4) 2.2.3 善因营销 (5) 三、研究内容 (6) 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6) 四、工作重、难点及拟采取的措施 (9) 4.1 工作重点与难点 (9) 4.2 拟解决措施 (9) 五、论文工作量及预期进度安排 (9) 5.1 论文工作量 (9) 5.2 论文预期进度安排 (9) 六、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9) 6.1 预期成果 (9) 6.2 可能的创新点 (10) 七、参考文献 (11)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采取了以市场作为调节资源主要机制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其结果是政府对非营利性组织的直接资助经费逐年减少。而“市场失灵”导致人们对非营利性组织提供社会服务的需求却有增无减,伴随的是非营利性组织的急剧膨胀。在这种传统资源不断减少而获取这些资源的竞争又加剧的情形下,非营利性组织面对着改善运作有效性和持续发展的强烈需求和压力。同时,经济的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导致社会财富不断集中在私营组织中,而公共的社会问题却不断加剧,社会迫切要求企业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和更主动地面对和解决更复杂的社会问题,实现投资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回报。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崭新的公益基金会,这些基金会的领导人通常也是一些著名企业的成功创业者,他们热衷于将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思维引入到公益领域,以期克服传统公益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和可持续能力不足等致命问题,社会企业的理念和实践因此开始生发。社会企业这种形式的出现以及人们对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呼唤,表明了时代的需求,也表明了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变化,正在催化一种创新,这种创新全面地体现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均衡追求的梦想,经济上的可持续和精神上的服务社会正是社会企业想要实现的两个目标。 近几年来,社会企业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公益创业活动已成为世界趋势。但在我国,社会企业的理念和实践尚未得到广泛普及。国内的孵化器多为科技孵化器或大学生创业园,对于社会企业的孵化明显不足。 滴水恩家族从2004年开始探索公益创业之路,到今天已成为中国公益创业界的一个品牌。长沙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DSI)成立注册于2008年8月,是基于集群的高校产学研与公益一体化创业教育背景下产生的兼顾社会效益的营利性企业。DSI,英文全称Dishuie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cubator,即滴水恩公益创业孵化器;同时还意味着Discover Social Inovation,即探索社会创新。它以“公益创业,改变世界”为出发点,以“孵化你我梦想,成就栋梁之才”为宗旨,不懈地播撒公益创业的种子,传播社会企业家精神,以求孵化更多的社会企业,成为中国的公益创业引擎之一。 迄今为止,公司搭建了中国公益创业网、滴水恩慈善论坛等网络平台,注册会员近万人;成立了滴水恩基金,已资助了30余名贫困大学生;孵化了益创培训中

中南大学材料学院在站博士后考核细则

中南大学材料学院在站博士后考核细则 为了加强我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规范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的考核制度,根据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有关文件,并参考《中南大学博士后工作手册(2014年版)》,制定本院博士后考核细则如下。 一、进站考核 凡申请来本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科研的博士,除符合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基本条件外,同时需进行严格的招收考核程序。申请者向本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提交相关申请材料,由学院主管领导组织博士后工作小组成员,根据学校博士后人员的招收标准及本院学科特点,对申请人的政治思想表现、业务能力水平、和发展潜力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的评议、考核,秉着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招收品学兼优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并提交学校和省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审批、公示。 进站博士后在进站三个月之内完成开题报告,并填写《中南大学博士后科研启动经费申请书》,可获得学校提供的博士后科研启动费,标准为2万元/人。 二、中期考核及校级博士后科研经费 (一)中期考核 1、进站满一年后,本院对博士后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每年分两批集中进行, 受理中期考核的截止时间分别为4月20日和10月20日,中期考核结果网上公示时间分别为5月和11月。 2、中期考核由博士后填写考核登记表(一式两份)并对照考核标准进行自评、合 作导师审核签字、学院博士后工作小组考核并评分、经本院主管领导和本人签字确认后,向学院博士后工作小组和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各提交一份以备案。 3、按评分结果,考核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4、中期考核有两次机会,第一次中期考核未通过者,可参加第二次中期考核。但 第二次中期考核不分等级,考核成绩合格以上的均降评为合格,不合格者将予以黄牌警告。“2+6”师资博士后中期考核达不到良好以上,将予以黄牌警告。(二)校级博士后科研经费 1、中期考核合格以上者,在考核结果公布后一个月内,由学校拨付博士后追加科 研经费。 2、追加科研经费额度与中期考核结果挂钩。中期考核为优秀者,可申请一等科研 经费,标准为3万元/人;良好者可申请二等科研经费,标准为2万元/人;中 期考核合格者可申请三等科研经费,标准为1万元/人。 3、与企业联合招收的博士后人员,科研经费由合作企业按照协议约定提供。 三、出站考核 博士后研究工作期满,应按照计划完成所有研究工作,并认真撰写《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学院博士后工作小组将组织专家,对博士后进站以来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考核,统计博士后以本院为第一完成单位所完成的工作业绩,按照《中南大学材料学院博士后评审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评分。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不合格者将劝其退站。“2+6”师资博士后如果出站考核达不到良好及以上,聘用合同将自动终止。 各考核等级的基本分值为: 四、奖励办法 对中期、出站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博士后,学院将向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推荐评选校级优秀博士后人员。

湖南大学中国哲学开题报告汇总

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一、文献综述 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生活在雍正乾隆年间,是清代为数不多的能兼治汉学与宋学、考据学与义理学的汉学家,并在成为皖派考据学领袖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代表作是《原善》和《孟子字义疏证》。在戴震的哲学体系中,他经常使用“自然”与“必然”这对范畴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可以说这对范畴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后人在研究戴震哲学时不同程度地注意到了这对范畴。 1、关于戴震的“自然”与“必然” 周辅成在《戴震——十八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一文中从社会道德方面对“自然”与“必然”的关系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他说:“‘必然’这个概念常常被过去的哲学家用‘当然’一词表示。但‘当然’这个词一转就是道德意义即有一定目的为规定者。‘当然’在程朱理学中的意义往往是规定道德规律是自然规律的根源。而在戴震认为道德规律离不开自然规律。所以他首先把‘当然’改成了‘必然’。”1认为戴震首先就是一反过去哲学家用“当然”表示“必然”、程朱理学以“当然”为道德规律主宰自然规律的传统,而改“当然”为“必然”,以示其哲学体系与程朱理学的区别。又说:“在戴震看来,尽管人类能有‘必然’的规律,这规律只是人类特殊所有;但实际乃是‘分’于天道的结果。必然的道德规则是人类特殊所有的规则,但这个规则,也是循乎自然规律的规则。也是使人类不致丧失‘自然’的规则。”2他把‘自然’理解成自然规律,把‘必然’理解为道德规律,道德规律是人类所特有的,但道德规律又是源于自然规律的。 1周辅成:《戴震——十八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2页 2周辅成:《戴震——十八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3页

湖南大学开题报告模板(A4双面,1份)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蜀汉中央官制研究 院系: XXXXXXXX 专业: XXXXXX 年级: XXXXXX 姓名: XXXXXXXXX 导师: XXXXXXX 开题日期:XXX年XX月XX日

湖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暂行规定 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的质量。为了提高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构成 1.文献综述 2.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3.研究内容 4.研究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5.论文工作量及进度 6.论文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7.完成本课题拟阅读的主要文献 二、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 1.文献综述反映研究生对研究选题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应对研究选题有较全面的历史回顾,对国内外研究动态有较系统、深刻的陈述,并就研究出发点阐述立论依据。 2.选题必须符合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特点,要求说明背景、来源(来自何种科研项目)及意义,要有一定理论和学术深度,不宜过大、过空。 3.研究内容需说明研究框架、技术路线、研究思路,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逻辑关系。 4.论文工作的重点与难点要予以说明,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5.论文应有一定的工作量,用于论文撰写的时间硕士生不得少于一年,博士生不得少于两年。 6.应表明研究工作的预期成果和创新点。 7.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三、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文本制作 1.每位研究生均需制作开题报告纸质文本数份供评审用。 2.参加公开开题的研究生,原则上要求用PPT技术制作开题报告电子文本一份(软盘),用于公开开题报告,报告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报告结束后应接受评审教师的提问)。 3.开题报告通过的研究生,应填写(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以归档。

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

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 为做好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工作,充分发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激励作用,根据《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2]342号)、《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教财[2014号]1号)及《中南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中大研字〔2018〕24号)等文件精神,制定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 一、评定组织 学院成立由学院领导、研究生导师、行政管理人员、研究生代表组研究生助学金评定委员会,名单在发布评审通知时公示。 二、评选对象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在读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 硕博连读研究生在注册为博士研究生之前,按照硕士研究生身份参与评定;注册为博士研究生后,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参与评定。直博生第一学年按照硕士研究生身份参与评定,第二至第五学年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参与评定。在基本学制年限内,公派出国留学或校际交流在境外学习的研究生,仍具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 因私出国留学及疾病、创业等原因未在校学习的研究生,以及超出学制期限基本修业年限的研究生,不再具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

三、评选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三)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四)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或创新实践能力突出,提出了原创性学术观点或技术,在取得以下成果之一者: 1.博士研究生公开发表了NI指数68种学术期刊论文或中科院最新SCI收录期刊2区(小类)及以上论文或计算机学会认定的A类会议论文1篇或2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硕士研究生公开发表SCI、EI收录期刊论文或计算机学会认定的B类会议及以上论文1篇或1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2.博士研究生获国际、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以上奖励,排名第一; 硕士研究生获国际、国家级学科竞赛二等及以上奖励,排名第一。 3.博士研究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或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排名前五; 硕士研究生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及以上奖励,排名前五。 4.作为主要成员(博士生个人排名前 5,硕士生个人排名前 8)提交的咨询报告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予以重要批示并产生重大影响。 5.做出特殊贡献,取得突出社会效益,被国家级媒体报道,提高了学院声誉。 (五)按学校规定时间报到和注册。

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管理办法

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管理办法 中大研究生院字[2017]6号 第一条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为加强我校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所有各类别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均必须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第三条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分、成绩合格(其中,博士生还应当通过资格考试),已进行部分初期(预备)研究工作之后,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第四条研究生应当按照如下时间完成开题报告,具体时间由各二级培养单位自行确定: (一)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开题应于入学后第三学期结束前或第四学期开学中期完成; (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开题应于第五学期结束前或第六学期开学中期完成。 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与质量,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至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至少应在一年以上。 第五条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开题报告前,研究生应根据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导师所承担的研究课题或本人的研究特长,与导师协商确定论文选题,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书按照《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以下简称《开题报告》)的格式进行撰写,内容应当包括: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三)主要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在学术方面的创新点;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五)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果; (六)已有基础,包括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七)主要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应在第一学年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研究生查阅文献资料的数量由各二级单位自定,其中应包含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资料。 第六条开题报告按照下列要求组织实施: (一)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工作由二级单位、教研室、学科专业或科研团队统一组织,二级单位自行确定开题报告具体时间,并依据学科、专业和研究生人数成立相应的开题报告评审小组。 (二)硕士生开题报告评审小组成员由3-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或具有指导教师资格的专家组成;博士生开题报告评审小组成员由3-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或具有博导资格的专家组成;开题报告评审小组设秘书1名。学科可根据实际情况聘请相关学科及外校研究生导师参加,对跨学科(门类)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 (三)开题报告会由评审小组组长主持,采取PPT汇报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人阐述时间硕士生不少于15分钟,博士生不少于25分钟。由评审小组对论文选题、研究思路以及论文撰写计划等进行点评和提问。 (四)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应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认真的审查和论证,主要评议论文选题是否恰当,研究设想是否合理、可行,研究内容与方法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研究生是否可以开始进行论文写作等。 (五)申请开题的研究生必须在开题前两周登陆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申请学位论文开题,在“培养环节”栏的“开题报告申请”录入开题报告时间、开题报告地点、学位论文题目等,并填写《开题报告》,研究生本人打印纸质版《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后,在开题时提供给评审小组成员审阅,开题报告会结束后由评审小组签署评审意见。

中南大学硕士开题报告

中南大学硕士开题报告 硕士开题报告该写什么好呢?下面是中南大学硕士开题报告,欢迎参考! 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研究目的 现实总带有历史的痕迹,全球化进程随着历史积淀在不断加速并演化为一种趋势,硕士开题报告。由于全球化包含着大量的问题因子,这种不健全的机体影响着世界发展的进程。区域是全球基本的空间标准,作为全球化的伴生物,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主要是在区域层面。区域一体化成为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主流只是时间问题。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和经济发展远景的不确定性等诸多问题的累加效应,促使区域发展自愿或不自愿地提升为各国的国家战略。因此,国际或国内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就成为了一个新问题,一种必须解决的发展与治理问题。当人们发现经济强劲的穿透力可以突破界域壁垒时,欧洲人已把以国家为单元的区域一体化成功地运用到欧盟,并从经济领域逐步渗透到行政领域,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大都市圈或联邦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和大区域行政在本土获得了长足发展,引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及民族众多。随着科技影响范围的日益扩大以及现代化信息、交流、交通等工具的广泛应用,区域之间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开放环境中的相互竞争、相互交流与合作等问题随之不断扩大。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

协调发展三个基本阶段,从空间格局上大致形成了泛珠三角、泛长三角、环渤海、环北部湾、海西、川渝、中原、武汉和长株潭经济区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态势,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失控却是潜藏的、威胁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障碍。21世纪是中国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作为一个想充分融进且不得不融进世界的大国,区域发展是中国经济和社会求得发展和全面提速必须面对的问题。既要应对国际区域一体化,又苦心培育国内区域一体化,并让其形成有效的对接--这就把国家的大区行政提上了国家发展议程,无疑是解决国家发展问题和区域发展问题(包括区域趋同、区域差异、区域冲突、区域协调、区域合作等问题)的最有效手段或发展模式,同时也隐含了一种潜在民主化的进程,规避了这种趋势就等于退出了国际舞台,等于在自我封闭中消失。然而,区域一体化重要内涵之一的区域行政发展的不顺严重影响中国各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得区域合作、区域协调流于形式,区域发展矛盾重重。这样,大区域行政以其在国家发展和区域发展中的独特价值(非仅是一个治理问题,更是一个发展问题) 已倍受世界各国政界、学界和民间的极大关注,俨然这成为一个新的有价值的迫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因此,本文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选取北部湾作为中国大区行政模式的实证样本,旨在从区域运行的内在联系与区域发展问题的宏观和实质性解决为基点,以大区域行政为轴线,以区域利益相对独立和地方政府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作为逻辑起点,对大区行政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系统建构和诠释。诚然,中国的大区建制是个漫长的过程,

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中南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题目名称:论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审美特征 姓名:贺红艳 学号:121011006 攻读学位:哲学硕士 学科专业:美学 学院(系、所):文学院 所在教研室 (科研所): 指导教师:毛宣国教授 填写日期:2013年10月31日 (选题报告由研究生填写,原件交研究生院培养办) 年月日

一、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及研究意义、目的。(附主要参考文献) (一)课题来源 《论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审美特征》这篇论文题目来源于自选题。主要从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成果,以及有关学科发展的趋势及前沿问题中挖掘出此课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即从前人的理论总结基础上派生、外延与升华出来,从而选出具有更高价值的能充实、完善甚至能填补对才子佳人小说研究空白的课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 才子佳人小说诞生于明末清初这段特定的历史时期,是继历史演义、神魔等小说在前代材料积累基础上汇总创作之后的文人自创小说。对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与关注始于二十世纪初,本论文在尽可能收集到的论文、文学史著作基础上从美学的角度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审美特征方面作一研究,发现整个二十世纪乃至今天学术界从审美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研究的论文及著作为数不多并且关于她的评价也是毁誉不一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国内对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现状以及所达到的水平。 ⑴对才子佳人小说的著录与考证的研究 对才子佳人首先进行著录考证的要属鲁迅。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专辟一章,集中论述了才子佳人小说,并以《玉娇梨》等四部作品为例,剖析其渊源、大旨及流变,创立了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范式。鲁迅于1924年写就的《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其中关于才子佳人小说的评价对研究工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继鲁迅之后,为才子佳人小说的版本著录工作做出贡献的是郑振铎、孙楷第及阿英等一批学者。郑振铎于1927年在《小说月报》上刊发了他访书巴黎的成果《巴黎国家图书馆中之中国小说与戏曲》一文,著录介绍了《玉支玑小传》、《吴江雪》等才子佳人小说。孙楷第于1931年在《国立北平图书馆刊》上公布了他在国内访书的收获——《中国通俗小说提要?烟粉类才子佳人小说之属》,介绍了《玉娇梨》、《平山冷燕》等40余种小说的存佚情况。1932年,孙楷第又出版了《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著录了《飞花咏》等4种才子佳人小说。1933年,孙楷第在以前成果的基础上出版了《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在明清小说部烟粉类专列“才子佳人”一目,收录75种才子佳人小说。阿英也在1936年出版的《小说闲谈》中介绍了《锦疑团》、《情梦柝》等罕见的才子佳人小说。正是这些早期的基础工作,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本阶段,对才子佳人小说考辨的研究仍然大量存在,如王颖的《20世纪才子佳人小说研究史回顾》、董晓丽的《20世纪以来的才子佳人小说研究综述》、张淑贤的《才子佳人小说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李新灿的《才子佳人小说研究综述》等等都大同小异的对才子佳人小说研究进行了考辨。 ⑵对才子佳人小说模式情节的研究 才子佳人小说模式情节的研究论文大概有35篇之多,其代表作《平山冷燕》、《玉娇梨》在创作示范与广泛流行下迅速崛起。但是,学术界长期以来对才子佳人小说的

湖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

湖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暂行规定 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的质量。为了提高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构成 1.文献综述 2.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3.研究内容 4.研究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5.论文工作量及进度 6.论文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7.完成本课题拟阅读的主要文献 二、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 1.文献综述反映研究生对研究选题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应对研究选题有较全面的历史回顾,对国内外研究动态有较系统、深刻的陈述,并就研究出发点阐述立论依据。 2.选题必须符合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特点,要求说明背景、 来源(来自何种科研项目)及意义,要有一定理论和学术深度,不宜过大、过空。 3.研究内容需说明研究框架、技术路线、研究思路,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逻辑关系。 4.论文工作的重点与难点要予以说明,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5.论文应有一定的工作量,用于论文撰写的时间硕士生不得少于一年,博士生不得少于两年。 6.应表明研究工作的预期成果和创新点。 7.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三、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文本制作 1.每位研究生均需制作开题报告纸质文本数份供评审用。 2.参加公开开题的研究生,原则上要求用PPT技术制作开题报告电子文本一份(软盘),用于公开开题报告,报告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报告结束后应接受评审教师的提问)。 3.开题报告通过的研究生,应填写(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以归档备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