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VC手套基本资料

PVC手套基本资料

PVC手套基本资料
PVC手套基本资料

PVC手套基本资料

Ⅰ基本原料

PVC手套基本原料为;PVC糊树脂、增塑剂(DOP\DINP)、降粘剂(溶剂油)、热稳定剂、着色剂、填料。

ⅰ.PVC糊树脂:

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简称PVC是有氯乙烯单体(vinylchlo-ride monomer)简称VCM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可以用反应温度和聚合分子量调节剂进行控制

PVC糊树脂物理性质

外观:白色粉末

分子量:40600~111600

密度:1.35~1.45g/ml

表观密度:0.4~0.65g/ml

比热容(0~100℃):1.045~1.463J/(g. ℃)

热导率:0.1626W/(m.k)

折射率:nD20=1.544

颗粒直径:紧密(XJ)型 30~100um

疏松(SG)型:60~150um

糊树脂 1.2~2um

软化点:75~85 ℃

热分解点:>100-120 ℃开始降解出氯化氢

溶解性:不溶于水、汽油、酒精、氯乙烯。溶于酮类、酯类和氯烃类

溶剂。

毒性:无毒、无臭

ⅱ.增塑剂

增塑剂是现代塑料工业最大的助剂品种,对促进塑料工业特别是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凡能和树脂均匀混合,混合时不发生化学变化,但能降低物料的玻璃化温度和塑料成型加工时的熔体黏度,且本身保持不变,或虽起化学变化但能长期保留在塑料制品中并能改变树脂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这些性能的液体有机化合物或低熔点的固体,均称为增塑剂. 增塑剂可以降低弹性模量和断裂拉伸强度、提高延伸性和断裂伸长率、改进柔软性、改进可逆弯曲强度、改进韧性和冲击强度、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扩张聚合物在较低温度下的可应用型、改进对各种基料的粘合、提高或降低薄膜的封口性、改进润滑性能和减少摩擦、减少静电充电能力、改进表面光泽和外观、塑剂是指增加塑料的可塑剂,改善在成型加工时树脂的流动性,并使制品具有柔韧性的有机物质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 (DINP)邻苯二甲酸二癸酯(DIDP)

ⅲ.热稳定剂

聚氯乙烯(pvc)本身没有明显熔点,在80℃~83 ℃开始软化,加热到180 ℃开始流动。在>120 ℃以上时开始热分解,所以在还没有达到流动和熔点时侯就已经开始分解并逐渐焦化由黄变黑!这样聚氯乙烯就没有办法做出产品!聚氯乙烯这一反应是一个化学反应,是PVC加热后

释放出氯化氢(HCl)的反应,根据这个反应只要不让Hcl很快脱出就能防止产品加工时变黄和变焦。所以热稳定剂就诞生了,它的作用就是捕捉Hcl拟制脱氯化氢反应!钙锌复合稳定剂,由于对环保和无毒、低毒高效无铅、无镉的发展引起国家的普遍重视。钙锌稳定剂正在逐步扩大市场。钙锌复合稳定剂无毒环保价格适中

ⅳ降粘剂:

所谓降粘剂是通俗的一种称呼,即降低PVC糊树脂料粘度的一种稀释剂。它的真正身份为“脱芳溶剂油”按沸程分,溶剂油可分为三类:低沸点溶剂油,如6#抽提溶剂油,沸程为60-90℃;中沸点溶剂油,如橡胶溶剂油,沸程为80-120℃;高沸点溶剂油,如油漆溶剂油,沸程为140-200℃。

ⅴ.着色剂

可将 PVC染成各种颜色。多用油溶性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用量为树脂的0.01%~2%左右。

ⅵ.填料

主要作用在于降低成本,节省 PVC用量,并可改进性能。常用的填料有碳酸钙、陶土、硅藻土等。

Ⅱ配料

PVC粉 100份

DOP 78-82份

TXIB 10-15份

钙锌稳(安)定剂 2-2.5份

颜料 0.01-2份

环氧大豆油 2-2.5份

(国产)降粘剂 10-15份

填料适量

将各种原料按比例加入,一次搅拌脱泡静置,过滤,二次搅拌,真空脱泡。

PVC手套生产工艺

砂料由PVC粒和DOP油组成

套手套烧毛浸浆淋浆一次烘烤浸砂淋砂二次烘烤脱膜控制参数

淋浆5-10分钟,一次烘烤温度为180℃,时间为18-20分钟,砂料粘度为600-800Pa.s,淋砂时间控制在2分钟,二次烘箱200℃,时间控制7-9分钟。

Ⅲ PVC手套常见质量控制

ⅰ.搅拌时间

搅拌时间冬天2.5小时(夏天90分钟仅针对我们公司搅拌温度冷却不下来所定其它公司大多是不变的)。转速≥1200转/分(利用高速旋转的剪切力来分散PVC粉使其能很好的与增塑剂混合均匀)

搅拌温度控制20 ℃ -50℃,夏天控制30 ℃ -55 ℃。

ⅱ.搅拌温度

搅拌温度控制主要是两个方面原因,1.搅拌温度超过55 ℃以后搅拌叶

轮处温度会接近60 ℃ -65 ℃温度,导致PVC料结晶凝胶。2.温度过低浆料粘度比较高不容易混合均匀,温度低时PVC原料当中的分子运动速度就会减慢不利于分散。所以最佳混合温度在40 ℃,PU搅拌时间为30分钟,湿粉搅拌为120分钟。

ⅲ.粘度控制标准:

厚料200±5

标准料100±5

薄料40±5

蓝色厚料150±5

蓝色薄料40±5

湿粉固含量标准:6.0%-6.5%

PU固含量标准:上海2.3%-2.5%北京1.7-1.9

ⅳ.生产车间常用参数标准:

1.脱模区温度标准:

冬季70℃-75 ℃、夏天80 ℃ -85 ℃

2.Pvc槽前模具温度:

冬季65℃-70 ℃、夏天75 ℃ -80 ℃

3.入烘箱前模具温度:

冬季60℃-65 ℃、夏天70 ℃ -75 ℃

4.PU槽前模具温度:

冬季95℃-105 ℃、夏天110 ℃ -120 ℃

5. PVC槽温度标准:

50℃-60℃

PU/淀粉槽温度:35 ℃ -55 ℃ /50 ℃ -60 ℃

ⅴ.手套物理性能标准

ASTM标准:

拉伸断裂强度标准为≥9 Mpa

断裂伸长率为≥300%

公司内部控制标准为:

拉伸断裂强度标准为12-25 Mpa

断裂伸长率为330-500%

PVC手套克重控制与调节

Ⅴ克重受影响的因素

1.浆料粘度

浆料的粘度主要取决与配料时降粘剂加入量的多少是关键,降粘剂加入量特别多的料粘度就很低,相反加入量少的粘度就会高。所以根据这一特点我们配置分出了薄料、厚料、标准料三种粘度。如果生产时温度和速度正常没有异常的情况下,例如:手套克重偏重时向槽内放入薄料,当克重快接近你需要的克重时停止改用标准料使之平稳达到克重(因未如果一直用到克重达到标准再停止时很可能槽里的料粘度会过头,原因是你放入的料温度比槽内的低,等温度一旦平稳就出现过的情况,造成频繁换料放)放料速度越慢温度对其影响越小。

2.浆料温度

加入增塑剂的PVC浆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温度越低粘度越

大,但是不是温度越高就粘度越低,它随着温度的升高,粘度会逐渐降低,但是当接近玻璃化温度趋向凝胶温度时粘度会在短时间迅速升高,甚至瞬间结晶凝结!利用浆料温度与粘度变化来调节克重

如下图参见:

PVC浆料粘度变化曲线图

我们在前面曲线图看到原料在温度低的时候粘度很高,随着温度逐渐的升高粘度也在逐渐的降低,当到60 ℃-62 ℃时到了最低点,(不同品牌原料和配方最低点有一定区别但是都在55-62 ℃之间是比较低的粘度。)所以根据这一原理我们的PVC料槽温度应该控制在55-60 ℃之间最为经济的。我一定明白一个道理降粘剂是100%挥发到烟气里面的,我们利用好它让它在料槽到烘箱这一段距离用最少的量达到最大的效果。PVC槽的温度稳定克重就会稳定,不会出现很大偏差,降低粘度和升高粘度时快速冲料也有副作用,因为你只是稀释或加浓了料槽表面浆料的粘度并没有均匀整个槽里的粘度,而且还降低了槽内温度导致你频繁调节克重。

3.生产线速度对垂滴量的影响

生产线速度对手套克重影响非常的大,我们知道我们前面工艺流程里面看到浸渍PVC浆料后接着是“垂滴”垂滴主要是利用自然重力向下的道理使多余的浆料垂滴到回收槽内再循环利用。那么生产速度跑的越快你垂滴的时间就会越短,因为你的垂滴段长度是不会变的。垂滴时间短,从模具上滑下的料就少,这时候如果没有增加薄料的话手套就会重起来,想达到标准克重那么就得用薄料,也就多耗用了降粘剂,增加了成本!相反如果线速慢,在模具温度不是很低的情况下手套就会轻,轻了客户不要同样是浪费!而且产量也会低效率差!所以把握住你的生产线应该跑多少速度合适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利用速度快速调整手套克重也是常用手段,例如发现克重重了适当降低1-3只/分模具速度可以降低克重,降低速度的同时加入少量薄料,然后随着薄料量的增加快接近标准克重时逐渐恢复生产线速到原来速度,逐渐减少薄料的加入量,改用标准料或者混合料。偏轻操作与之相反即可。

PVC手套发展档案

目录 序言PVC手套市场简介 第一章PVC手套的主要原材料 第二章PVC手套的制造生产线 第三章PVC无粉手套PU涂饰剂 第四章北京林氏PU涂饰剂的特点 第五章对手套行业的展望 序言 近几年,随着卫生保健工作的加强,手套的使用量迅速增加,进而也促使全球范围内不断涌现出使用更为方便、功能性更强的手套产品,具有较快增长速度的石PVC无粉手套和丁晴手套。据业内专家预测,市场看好合成胶乳手套,目前情况下,合成胶乳医用手套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约20%的增长需求,在未来的十年内,合成橡胶手套的市场份额降达到40-60%,在北美地区这种情况尤甚。 国内市场介绍:国内手套企业众多,多由合资、民营、外商独资企业加工生产,种类有家用手套、PE薄膜手套、劳保手套、乳胶手套。近期以来PVC无粉手套及丁晴手套将是国内手套行业的亮点。 第一章PVC手套的主要原材料 第一节聚氯乙稀(PVC)糊树脂 第二节增塑剂

第三节降粘剂 第四节稳定剂 什么是PVC手套? PVC手套是由聚氯乙稀糊树脂、增塑剂、稳定剂、降粘剂等混合成增塑糊树脂,经过浸渍、烘干、塑化等工序而成的薄型手套。 第一节聚氯乙稀(PVC)糊树脂 一、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 1)、种子乳液聚合法:该方法反应速度平稳,粒子直径可以提制和调节,可制成壳核结构或TNP型(互穿网络型)等,国内企业均为种子乳液聚合法。 2)、微悬浮乳液聚合法:由1966年的法国阿托开发成功,以其低能耗,粒子分布窄而获得发展。 二、聚氯乙稀(PVC)糊树脂技术特性 不管是什么生产方法,一种增塑糊树脂可以由直接与树脂本身的有关特性来阐明其特性: 1、均聚物还是共聚物 2、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分子量 3、在增塑剂的作用下,二次粒子是否容易崩解成初 级粒子 4、糊树脂的平均粒径 5、糊树脂表面存留的乳化剂类型和用量

pvc手套品质分级标准和使用注意事项(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pvc手套品质分级标准和 使用注意事项(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927-46 pvc手套品质分级标准和使用注意事 项(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次性pvc手套是一种价格低、适用范围广的劳保手套种类,不含有任何可能引起过敏的蛋白质,因而是很多行业常用产品。其缺点是含有不利于健康及环保的增塑剂,且比较容易破损。pvc手套按照标准分成几个级别,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pvc手套 pvc手套分级标准: (1)A级品:手套表面无破洞(有粉pvc手套)粉量均匀,无明显粉状,颜色呈透明乳白色,无明显墨点、无杂质,各部位尺寸及物理性能均符合客户要

(2)B级品:轻微污点,小黑点(1mm≤直径≤2mm)3个,或小黑点(直径≤1mm)数量较多(直径>5),变形,有杂质(直径≤1mm),颜色稍黄,严重指甲印,裂纹,各部分尺寸、物理性能不符合客户要求。 (3)废品:破洞、严重油污、严重发黄、杂质(直径>1mm),无卷边或破边、扒破、划破、撕破、裂纹、粘破、余料。 (4)自修复品:粉量大、大卷边、微脏、轻微内粘、指尖上黑油粉小,物理性能均符合客户要求。 (5)A级品手套中允许有≤5支轻微指甲印手套,允许有≤3支严重指甲印手套。 pvc手套使用注意事项:

Pvc生产工艺设计以和流程

Pvc生产工艺以及流程 其中SG-1型用生产高级电绝缘材料,SG-2型用于生产电绝缘材料、一般软制品和薄膜,SG-3型用于生产电绝缘材料、农用薄膜、日用塑料制品,SG-4型用于生产工业与民用微膜、软管、高强度管材,SG-5型用于生产透明制品、型材、硬管、装饰材料、生活日用品等,SG-6型用于生产透明片、硬板、焊条,SG-7型、SG-8型用于生产透明片、硬质注塑管件。依据的质量标准为GB/T5761-1993。 聚氯乙烯树脂质量标准GB/T5761-1993

电石制乙烯,乙烯制pvc(某塑料),烧碱吸收氯碱工业的尾气 聚氯乙烯简称PVC,是我国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广泛用于工业、建筑、农业、日用生活、包装、电力、公用事业等领域。我国是全球最大的PVC生产和消费国。 根据生产方法的不同,PVC可分为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交联PVC树脂。根据氯乙烯单体的获得方法来区分,可分为电石法、乙烯法和进口(EDC、VCM)单体法,习惯上把乙烯法和进口单体法统称为乙烯法。我国国内聚氯乙烯总产能的75%采用以煤化工为基础的电石法装置。中国电石法聚氯乙烯装置的总能力已经占全球聚氯乙烯装置总能力的25%甚至更高。 电石法以煤炭为上游原料,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经过高温干馏生成焦炭。焦炭和石灰石(CaCO3)反应生成电石(CaC2),电石遇水,就生成了乙炔。乙炔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就生成氯乙烯,氯乙烯聚合生成聚氯乙烯。 PVC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是原盐水解生成氯气和烧碱(NaOH)。氯气进一步制成次氯酸钠、聚氯乙烯、甲烷氯化物等氯产品,其作用自不待言。烧碱在工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使用最多的部门是化学药品的制造,其次是造纸、炼铝、炼钨、人造丝、人造棉和肥皂制造业等等。鉴于氯和烧碱在这些行业中的巨大作用,工业上就将与这两种化学品相关的产业称作烧碱产业。 烧碱项目出来的产品主要是:氯气、氢气和烧碱,烧碱是主要出售的产品,而氯气和氢气则不好出售,所以需要PVC来平衡,正好PVC生产需要氯气和氢气来生产氯化氢气体,所以……HCl需要烧碱项目提供,所以要上烧碱项目,离子膜法是当前生产烧碱最先进最流行的方法,是因果关系 企业要考虑化工产品的平衡,前面的产品后面要有消耗的,聚氯乙烯生产需要消耗氯气,而较之其他的像氯化石蜡项目等量要大,而且利润上要差好多。烧碱项目产生的氯气就是被PVC消耗掉,烧碱只是单独的一个产品,有的做液碱销售,也有的要蒸发成固碱 PVC的生产主要有两种制备工艺,一是电石法,主要生产原料是电石、煤炭和原盐;二是乙烯法,主要原料是石油。国际市场上PVC的生产主要以乙烯法为主,而国内受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限制,则主要以电石法为主,截至到2007年12月,电石法约占我国PVC总产能的70%以上。 在PVC生产成本这部分,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应该考虑煤炭、焦炭、电力、电石、原油、乙烯、VCM等价格成本,另外,原盐的价格也会通过氯的价值传导对PVC 的价格进行一定程度的影响。 原盐的主要消费领域就是氯碱产品的生产。原盐电解后产生的氯部分用于生产PVC 和其他氯产品,钠部分用于生产纯碱和烧碱。 根据应用范围不同,PVC可分为: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交联PVC 树脂。 根据氯乙烯单体的聚合方法,聚氯乙烯的获得又有悬浮法、乳液法、本体法和溶液法

PVC手套基本档案

PVC手套基本资料 Ⅰ基本原料 PVC手套基本原料为;PVC糊树脂、增塑剂(DOP\DINP)、降粘剂(溶剂油)、热稳定剂、着色剂、填料。 ⅰ.PVC糊树脂: 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简称PVC是有氯乙烯单体(vinylchlo-ride monomer)简称VCM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可以用反应温度和聚合分子量调节剂进行控制 PVC糊树脂物理性质 外观:白色粉末 分子量:40600~111600 密度:1.35~1.45g/ml 表观密度:0.4~0.65g/ml 比热容(0~100℃):1.045~1.463J/(g. ℃) 热导率:0.1626W/(m.k) 折射率:nD20=1.544 颗粒直径:紧密(XJ)型 30~100um 疏松(SG)型:60~150um 糊树脂 1.2~2um 软化点:75~85 ℃ 热分解点:>100-120 ℃开始降解出氯化氢 溶解性:不溶于水、汽油、酒精、氯乙烯。溶于酮类、酯类和氯烃类

溶剂。 毒性:无毒、无臭 ⅱ.增塑剂 增塑剂是现代塑料工业最大的助剂品种,对促进塑料工业特别是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凡能和树脂均匀混合,混合时不发生化学变化,但能降低物料的玻璃化温度和塑料成型加工时的熔体黏度,且本身保持不变,或虽起化学变化但能长期保留在塑料制品中并能改变树脂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这些性能的液体有机化合物或低熔点的固体,均称为增塑剂. 增塑剂可以降低弹性模量和断裂拉伸强度、提高延伸性和断裂伸长率、改进柔软性、改进可逆弯曲强度、改进韧性和冲击强度、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扩张聚合物在较低温度下的可应用型、改进对各种基料的粘合、提高或降低薄膜的封口性、改进润滑性能和减少摩擦、减少静电充电能力、改进表面光泽和外观、塑剂是指增加塑料的可塑剂,改善在成型加工时树脂的流动性,并使制品具有柔韧性的有机物质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 (DINP)邻苯二甲酸二癸酯(DIDP) ⅲ.热稳定剂 聚氯乙烯(pvc)本身没有明显熔点,在80℃~83 ℃开始软化,加热到180 ℃开始流动。在>120 ℃以上时开始热分解,所以在还没有达到流动和熔点时侯就已经开始分解并逐渐焦化由黄变黑!这样聚氯乙烯就没有办法做出产品!聚氯乙烯这一反应是一个化学反应,是PVC加热后

聚氯乙烯(PVC)-的生产工艺和基础知识

聚氯乙烯(PVC)-的生产工艺和基础知识

PVC的生产工艺 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的。 有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本体聚合法,以悬浮聚合法为主,约占PVC总产量的80%左右。 单体的来源:乙烯法、石油法和电石法。 我国的方法:主要还是电石法。 树脂的质量以粒度和粒度分布、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表观密度、孔隙度、鱼眼、热稳定性、色泽、杂质含量及粉末自由流动性等性能来表征。 (1)悬浮聚合法使单体呈微滴状悬浮分散于水相中,选用的油溶性引发剂则溶于单体中,聚合反应就在这些微滴中进行,聚合反应热及时

于作聚氯乙烯糊,制人造革或浸渍制品。 (3)本体聚合法聚合装置比较特殊,主要由立式预聚合釜和带框式搅拌器的卧式聚合釜构成。聚合分两段进行。单体和引发剂先在预聚合釜中预聚1h,生成种子粒子,这时转化率达8%~10%,然后流入第二段聚合釜中,补加与预聚物等量的单体,继续聚合。待转化率达85%~90%,排出残余单体,再经粉碎、过筛即得成品。树脂的粒径与粒形由搅拌速度控制,反应热由单体回流冷凝带出。此法生产过程简单,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也较低。 PVC发明小故事 一些德国企业认为乙炔气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就投资制造了大量的乙炔气。可就在大量的乙炔被生产出来时,新型发电机被发明了。随之而来的是电价的大幅度下降,从此再没有人用乙炔气灯了。这样一来,大量的乙炔气就没用了。PVC的发明过程很有意思。这要从100多年前

的德国说起——当时电的价格很贵,照明用灯是一般是用乙炔气为燃料的。 为了利用这些乙炔气,在1912年的时候,有一个叫Fritz Klatte的德国化学家,将乙炔与盐酸反应得到了氯乙烯。他把得到的氯乙烯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氯乙烯聚合了。聚氯乙烯就这样被发明了。 遗憾的是,当时他并不知道聚氯乙烯有什么用处,虽然他所在的公司(Greisheim Electron)将聚氯乙烯这种材料在德国申请了专利,但直到1925年专利过期,他们也没有想出聚氯乙烯有什么用途。然而就在一年后,即1926年,美国化学家,Waldo Semon,又一次独立地发明了聚氯乙烯,而且发现这种材料具有优良隔水性能,非常适合做浴帘。 于是,Semon和他所在的B.F.Goodrich公司将聚氯乙烯在美国申请了专利,就这样PVC 开始被大量生产应用。

PVC手套行业分析报告

PVC手套行业分析报告 https://www.doczj.com/doc/815477218.html,/clcz2012 2012年10月

目录 一、我国PVC手套发展前景广阔 (3) 1、美欧日是目前PVC手套使用大国 (3) 2、手套行业发展趋势:PVC有望取代乳胶 (4) (1)PVC手套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两大特点 (4) (2)我国具有发展PVC手套产业优势 (5) 3、行业特点:充分竞争、规模企业有优势 (6) 4、未来需求预测 (8) (1)我国医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8) (2)短期内,国际需求决定行业发展速度 (9) 二、行业标杆分析:蓝帆股份 (10) 1、公司概况:世界主要的医疗级PVC手套制造商 (10) (1)收入稳定增长,毛利变化较大 (11) (2)欧美市场是公司收入主要来源 (12) 2、公司业务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13) (1)原油价格有望步入下行通道 (14) (2)聚氯乙烯糊树脂生产厂家众多、产能过剩 (15) 3、增塑剂价格走势区间震荡 (17)

一、我国PVC手套发展前景广阔 1、美欧日是目前PVC手套使用大国 PVC手套按照其应用领域以及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可以分为很多类,从品质等级上分为医疗级手套和非医疗级手套;从种类上分为有粉手套(工艺中在手套的表面附有少量玉米淀粉,以保持手套的爽滑性)和无粉手套(采用水性聚氨脂涂饰剂保持手套的爽滑性);从型号上可以分为XS号、S号、M号、L号、XL号、XXL号;从厚度上可以分为3mil、4mil、5mil、6mil等。 医疗级PVC手套由人工合成的PVC材料制成,不含乳胶中有易使人体过敏的蛋白质。其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医疗工作者的身体安全,同时也是保护患者的人身健康。目前医疗级的PVC手套的主要用途是医疗检查、牙科、急救、护理等。非医疗级PVC手套主要包括防静电PVC手套,防滑PVC手套和防化PVC手套等等,大部分的非医疗PVC手套都是为了针对某种特定风险,保护手部安全的。 例如:防滑PVC手套主要用于半导体、电子、精密仪器、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等电子,及生物制药、光学仪器、食品等行业。防化PVC手套主要用于化油品处理、石油提炼、机器操作、油漆及油漆工场的工作。 目前,PVC手套市场主要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其中美国占据50%份额,欧洲占25%,日本占17%份额。第一大市场美国主要用于医疗,

PVC手套生产工艺

PVC手套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具有卫生防护作用,使用方便,防护性能好,安全无毒,深受用户欢迎。产品在发达国家及地区拥有广阔的市场。产品从种类上分为有粉手套(工艺中,在手套表面附着少量玉米粉,以保持手套的滑爽性)和无粉手套(工艺中,以PU处理剂替代玉米粉,起到相同的作用);从级别上分,主要有医疗级手套和工业级手套(区分指标主要是针眼率的大小);从型号上分为XS号、S号、M号、L号、XL号,加长型、加厚型、加长加厚型等。经调研,产品主要分布在有粉工业级和无粉医疗级的S号、M号、L号、XL号上,其中M号,L号为主要产品。详见后图。 生产工艺 首先将主要原料及助剂在专用容器中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成乳液,经过滤、抽真空、静置等环节后,用泵将混合料送入生产流水线中的浸渍槽中。在正常生产状况下,流水线上的手模自动进入浸渍槽,粘附乳液的手模依次从浸渍槽中出来,行进中不断转动,以使手模表面上的乳液均匀,并使多余的乳液垂滴下来。垂滴下来的液体经收集槽返回浸渍槽中。垂滴完多余乳液后的手模随生产线移动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230-250摄氏度,在此条件下,手摸上的乳液熟化成型。从烘箱出来的手模经过自然冷却、卷唇、沾粉等工序,人工将手套从手模上卸下,手模连续向浸渍槽行进。卸下的手套经除粉后即为成品入库。 PVC手套生产工艺 生产PVC手套首先将主要原料及助剂在专用容器中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成乳 液,经过滤、抽真空、静置等环节后,用泵将混合料送入生产流水线中的浸渍槽中。 在正常生产状况下,流水线上的手模自动进入浸渍槽,粘附乳液的手模依次从浸渍 槽中出来,行进中不断转动,以使手模表面上的乳液均匀,并使多余的乳液垂滴下 来。垂滴下来的液体经收集槽返回浸渍槽中。垂滴完多余乳液后的手模随生产线移 动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230-250摄氏度,在此条件下,手摸上的乳液熟化

pvc手套品质分级标准和使用注意事项正式版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6414 pvc手套品质分级标准和使用注意 事项正式版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pvc手套品质分级标准和使用注意 事项正式版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次性pvc手套是一种价格低、适用范围广的劳保手套种类,不含有任何可能引起过敏的蛋白质,因而是很多行业常用产品。其缺点是含有不利于健康及环保的增塑剂,且比较容易破损。pvc手套按照标准分成几个级别,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pvc手套 pvc手套分级标准:

(1)A级品:手套表面无破洞(有粉pvc手套)粉量均匀,无明显粉状,颜色呈透明乳白色,无明显墨点、无杂质,各部位尺寸及物理性能均符合客户要求。 (2)B级品:轻微污点,小黑点(1mm≤直径≤2mm)3个,或小黑点(直径≤1mm)数量较多(直径>5),变形,有杂质(直径≤1mm),颜色稍黄,严重指甲印,裂纹,各部分尺寸、物理性能不符合客户要求。 (3)废品:破洞、严重油污、严重发黄、杂质(直径>1mm),无卷边或破边、扒破、划破、撕破、裂纹、粘破、余料。

Pvc生产工艺以及流程

300.400.42 2.0904025- 5×10-3 300.400.42 2.0904025-5×10-3 Pvc生产工艺以及流程 其中SG-1型用生产高级电绝缘材料,SG-2型用于生产电绝缘材料、一般软制品和薄膜,SG-3型用于生产电绝缘材料、农用薄膜、日用塑料制品,SG-4型用于生产工业与民用微膜、软管、高强度管材,SG-5型用于生产透明制品、型材、硬管、装饰材料、生活日用品等,SG-6型用于生产透明片、硬板、焊条,SG-7型、SG-8型用于生产透明片、硬质注塑管件。依据的质量标准为GB/T5761-1993。 聚氯乙烯树脂质量标准GB/T5761-1993 项目\指标\级别\型号 粘数, ml/g(或K值) (或平均聚合 数) 挥发 杂质物 粒子(包 数,个括水) ≤含量, %≤ 表观 密度, g/ml≥ 筛余物%白度 "鱼眼"100g树(160 0.063数个/脂的增°C,水萃取 0.25 mm400塑剂吸10min液电导 mm 筛孔cm2收量,g后),率,s/m≤ 筛孔≤ ≥≤≥% ≥ 残留 氯乙 烯含 量, ppm ≤ 优等品160.300.45 2.0902027748 156-144 SG1一等品10 (77-75) 合格品900.500.408.090-----优等品160.300.45 2.0902027748 143-136 SG2一等品10 (74-73) 合格品900.500.408.080----- 优等品SG3一等品135-127 (70-69) 160.300.45 2.0902026748 300.400.42 2.0904025- 5×10-3 10 合格品[1350-1250]900.500.408.080-----优等品126-119160.300.45 2.0902023748 SG4一等品(72-71)300.400.42 2.0904022--10合格品[1250-1150]900.500.408.080----优等品118-107160.400.45 2.0902020-748 SG5一等品(68-66)300.400.42 2.0904019--10合格品[1100-1000]900.500.408.080----优等品106-96160.400.48 2.0902018748 SG6一等品(65-63)300.400.45 2.0904016--10合格品[950-850]900.500.408.080----优等品95-87200.400.48 2.0903016708 SG7一等品(62-60)400.400.45 2.0905014--10合格品[850-750]1000.500.408.080----优等品86-73200.400.48 2.0903014708 SG8一等品(59-55)400.400.45 2.0905014--10合格品[750-650]1000.500.408.080---- 电石制乙烯,乙烯制pvc(某塑料),烧碱吸收氯碱工业的尾气

-PVC胶粒生产基础知识

PVC胶粒生产基础知识-概述 PVC为聚氯乙烯(polyvinyl choride)的英文宿写,它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聚氯乙烯塑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用塑料之一,其产品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因而相应的生产加工方式也就多种多样,如压延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模塑成型等。加工方式不同,生产工艺和技术也就千差万别。电线电缆用PVC胶料主要是通过挤出成型方式的,下面我就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PVC胶粒生产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 PVC胶粒是由PVC树脂加上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等多种助剂经混合、混炼,然后押出造粒而成。在胶料生产中,影响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五个:即设备、原材料、配方、配色、和生产工艺。选用不同的生产设备,具体的生产流程就会的一定的差别。 PVC胶粒生产基础知识-生产流程 1、水冷生产流程: PVC粉、增塑剂、安定剂、填充剂、其它助剂(计量、输送)→高速混合机(混合、混炼)→泠却混合机(冷却)→挤出机( 挤出)→切粒机(切粒)→风冷输送装置(冷却/分离)→储料桶→计量、包装 2、风冷生产流程:

PVC粉、增塑剂、安定剂、填充剂、其它助剂(计量、输送)→高速混合机(混合、混炼)→泠却混合机(冷却)→挤出机(挤出)→水槽(冷却)→除湿装置(除湿)→ 切粒机(切粒)→风送(干燥)料桶→计量、包装 PVC造粒生产线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计量供料设备,混合储料设备以及押出造粒设备。 一、计量供料设备包括PVC粉、碳酸钙等粉体原材料料仓,增塑剂、液体安定剂贮罐,输送装置,计量仪器等。计量供料系统有自动和人工之分,自动计量系统则PVC粉、增塑剂、碳酸钙甚至粉体安定剂均以自动仪器计量,生产时只需将配方输入控制盘,设定好相关程序,即可完成从计量到混合的操作,半自动或人工计量则原材料部分或全部由人工称量再加入混 合机。自动计量供料系统采用全封闭操作,因此生产操作简单,现场环境较好,不过由于仪器系统复杂,精确度要求高,因而对使用环境要求高,维护较麻烦,一旦维护不好则容易失控甚至瘫痪。因此目前胶料厂大多采用半自动系统,即增塑剂自动计量和输送,其它原材料采用人工计量。 二、混合储料设备,一般包括高速混合机和冷却混合机两部分,高速混合机和泠拌机根据混合缸容积大小有很多规格,一般胶料厂常采用300L/800L和500L/1000L组合,打样则多采用50L小混合机,高速混合机与冷缸之间以及冷缸与押出机料斗之间均以料筒连接。

聚氯乙烯(pvc)的生产工艺和基础知识

PVC的生产工艺 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的。 有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本体聚合法,以悬浮聚合法为主,约占PVC总产量的80%左右。 单体的来源:乙烯法、石油法和电石法。 我国的方法:主要还是电石法。 树脂的质量以粒度和粒度分布、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表观密度、孔隙度、鱼眼、热稳定性、色泽、杂质含量及粉末自由流动性等性能来表征。 (1)悬浮聚合法使单体呈微滴状悬浮分散于水相中,选用的油溶性引发剂则溶于单体中,聚合反应就在这些微滴中进行,聚合反应热及时被水吸收,为了保证这些微滴在水中呈珠状分散,需要加入悬浮稳定剂,如明胶、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等。引发剂多采用有机过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如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己酯和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丁腈等。聚合是在带有搅拌器的聚合釜中进行的。聚合后,物料流入单体回收罐或汽提塔内回收单体。然后流入混合釜,水洗再离心脱水、干燥即得树脂成品。 (2)乳液聚合法最早的工业生产 PVC的一种方法。在乳液聚合中,除水和氯乙烯单体外,还要加入烷基磺酸钠等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使单体分散于水相中而成乳液状,以水溶性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为引发剂,还可以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聚合历程和悬浮法不同。也有加入聚乙烯醇作乳化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醇作调节剂,碳酸氢钠作缓冲剂的。

聚合方法有间歇法、半连续法和连续法三种。聚合产物为乳胶状,乳液粒径~2μm,可以直接应用或经喷雾干燥成粉状树脂。乳液聚合法的聚合周期短,较易控制,得到的树脂分子量高,聚合度较均匀,适用于作聚氯乙烯糊,制人造革或浸渍制品。 (3)本体聚合法聚合装置比较特殊,主要由立式预聚合釜和带框式搅拌器的卧式聚合釜构成。聚合分两段进行。单体和引发剂先在预聚合釜中预聚1h,生成种子粒子,这时转化率达8%~10%,然后流入第二段聚合釜中,补加与预聚物等量的单体,继续聚合。待转化率达85%~90%,排出残余单体,再经粉碎、过筛即得成品。树脂的粒径与粒形由搅拌速度控制,反应热由单体回流冷凝带出。此法生产过程简单,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也较低。 PVC发明小故事 一些德国企业认为乙炔气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就投资制造了大量的乙炔气。可就在大量的乙炔被生产出来时,新型发电机被发明了。随之而来的是电价的大幅度下降,从此再没有人用乙炔气灯了。这样一来,大量的乙炔气就没用了。 PVC的发明过程很有意思。这要从100多年前的德国说起——当时电的价格很贵,照明用灯是一般是用乙炔气为燃料的。 为了利用这些乙炔气,在1912年的时候,有一个叫Fritz Klatte的德国化学家,将乙炔与盐酸反应得到了氯乙烯。他把得到的氯乙烯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氯乙烯聚合了。聚氯乙烯就这样被发明了。 遗憾的是,当时他并不知道聚氯乙烯有什么用处,虽然他所在的公司(Greisheim Electron)将聚氯乙烯这种材料在德国申请了专利,但直到1925年专利过期,他们也没有想出聚氯乙烯有什么用途。然而就在一年后,即1926年,美国化学家,Waldo Semon,又一次独立地发明了聚氯乙烯,而且发现这种材料具有优良隔水性能,非常适合做浴帘。

PVC胶粒生产基础知识

PVC为聚氯乙烯(polyvinyl choride)的英文宿写,它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聚氯乙烯塑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用塑料之一,其产品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困而相应的生产加工方式也就多种多样,如压延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模塑成型等。加工方式不同,生产工艺和技术也就千差万别。电线电缆用PVC胶料主要是通过挤出成型方式的,下面我就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PVC 胶粒生产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 PVC胶粒是由PVC树脂加上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等多种助剂经混合、混炼,然后押出造粒而成。在胶料生产中,影响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五个:即设备、原材料、配方、配色、和生产工艺。选用不同的生产设备,具体的生产流程就会的一定的差别。 一、胶料生产流程

2 二、胶粒生产设备胶粒生产设备 PVC 造粒生产线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计量供料设备,混合储料设备以及押出造粒设备。 1.计量供料设备包括PVC 粉、碳酸钙等粉体原材料料仓,增塑剂、液体安定剂贮罐,输送装置,计量仪器等。计量供料系统有自动和人工之分,自动计量系统则PVC 粉、增塑剂、碳酸钙甚至粉体安定剂均以自动仪器计量,生产时只需将配方输入控制盘,设定好相关程序,即可完成从计量到混合的操作,半自动或人工计量则原材料部分或全部由人工称量再加入混合机。自动计量供料系统采用全封闭操作,因此生产操作简单,现场环境较好,不过由于仪器系统复杂,精确度要求高,因而对使用环境要求高,维护较麻烦,一旦维护不好则容易失控甚至瘫痪。因此目前胶料厂大多采用半自动系统,即增塑剂自动计量和输送,其它原材料采用人工计量。 2.混合储料设备,一般包括高速混合机和冷却混合机两部分,高速混合机和泠拌机根据混合缸容积大小有很多规格,一般胶料厂常采用300L/800L 和500L/1000L 组合,打样则多采用50L 小混合机,高速混合机与冷缸之间以及冷缸与押出机料斗之间均以料筒连接。 3.押出造粒设备主要有挤出机和切粒机两部分,挤出机又有单螺 杆挤出机和双螺杆挤出机两大类。挤出机的加工性能主要由螺杆直

PVC手套原材料知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PVC手套原材料知识 PVC手套原材料知识 生产PVC手套的主要原料聚氯乙烯(PVC)树脂:由氯乙烯单体 (CH2=CHC1)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平均分子量50000-150000,结构呈线性高分子聚合物。根据聚合工艺不同分为悬浮聚合树脂和乳液聚 合树脂(糊树脂)。生产PVC手套选用糊树脂,其平均聚合度为 1200-1800,粒子直径小于50微米,工业品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相对 密度1.4,含氯量56-58%,低分子量的易溶于酮类、酯类和氯代烃类 溶剂。有极好的耐化学腐蚀性。PVC树脂本身热稳定性较差,110℃以上开始热分解,颜色变黄,同时释放出氯化氢。PVC树脂加入增塑剂,稳定剂 等助剂配制成糊,具有粘度低、稳定性好,脱泡性能优良等特点,是生产PVC手套的主要原料。 DO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又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由邻苯二 甲酸酐和2-乙基已醇酯化而成。分子量391。其为无色或淡黄色无臭油状 透明液体,密度0.986g/cm3(25摄氏度),熔点-53摄氏度,沸点386摄 氏度。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乙醇、矿物油等。是聚氯乙烯的优良增塑剂。无毒,可用于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生产。能燃烧。对眼有轻度刺激。DOP是塑料成型加工中使用最广泛的增塑剂。其与许多聚合物有良好的相 溶性,增塑效率高,挥发性小,耐水抽出,较好的耐低温柔顺性,具有比 较理想的综合性能,常被称为标準增塑剂。它广泛用于软质PVC各类制品。 DOA(已二酸二(2-乙基)已酯,又称已二酸二辛酯):由已二酸和辛 醇酯化而成。分子量371。无色、无臭液体。沸点208-218摄氏度,熔点-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PVC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及成本分析

PVC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及成本分析 1.生产工艺 PVC的生产主要有两种制备工艺,一是电石法,主要生产原料是电石、煤炭和原盐;二是乙烯法,主要原料是石油。国际市场上PVC的生产主要以乙烯法为主,而国内受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限制,则主要以电石法为主,截至到2007年12月,电石法约占我国PVC总产能的7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石法制备PVC中,原盐电解后氯化氢用于生产PVC,剩余的钠部分用于生产烧碱,所以,氯、碱实际上存在共生关系,氯碱平衡也是整个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2.成本分析 从生产成本角度分析,两种工艺在不同经济发展周期,成本差别较大。通常情况下,在国际宏观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由于油价较高,乙烯法生产成本较高,电石法成本优势明显;而一旦国际经济进入衰退,油价将在低位运行,电石法由于能耗较高,煤电油运等价格有支撑,成本优势消失。自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攀升,使乙烯法PVC成本增加,而电石法生产则受此影响较小,从而导致国内电石法PVC生产装置建设的新一轮热潮,使电石法PVC产能急剧扩大,对乙烯法PVC生产形成了极大挑战,许多乙烯法企业处于亏损边缘。但随着2008年5月之后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调,乙烯法的成本优势明显,电石法生产厂家微利运行,甚或难以为继。 电石法成本构成主要由电石费用、氯化氢费用和水电费构成。国家标准规定:生产1吨PVC消耗电石1.45~1.5吨,(一般以1.45计算,但一般实际生产过程中消耗会高于这个比例,只有少数能达到标准),消耗氯化氢气体0.75~0.85吨(一般以0.76计),每吨耗电量约450~500kw?h,另有其它项目开支,如包装费、引发剂、分散剂、水费、管理人员费用等因生产厂家和生产规模的不同而不尽相同。总体来讲,电石法的成本构成分配比例约为:电石占65~70%,氯化氢占15%,电力占6%,其他制造费用占6%。电石法的一个显著特点为耗电较高,不但在生产PVC时要耗费电力,由焦炭制备电石也要消耗大量的电,如生产1吨电石约需消耗3450 kw?h的电、0.6吨的焦炭和0.9吨的石灰石。 乙烯法成本的主要因素有乙烯消耗量、氯气消耗、耗电量、加工助剂、管理人工费用等。乙烯法每生产1吨PVC要消耗乙烯0.5吨,消耗氯气0.65吨,两者约占成本的60%左右。在原料成本中乙烯成本占了主要部分,乙烯价格对聚氯乙烯的成本有较大影响。虽然乙烯法耗能量较电石法低,但其设备投资却十分巨大,因此设备折旧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设备投资是固定的,因此乙烯、氯乙烯价格的变化是聚氯乙烯树脂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PVC手套生产工艺

申请号/专利号: 200410056951 一种P VC杀菌手套 及其生 产工 艺,采用:80-120份聚氯乙烯,25-95份增塑剂,10-30份丁酸脂,1-5份稳定剂,1%-12% 杀菌粉, 0.1%-1%分散剂,0.01%-0.12%表面活性剂,其中杀菌粉、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的用量以聚氯乙烯、增塑剂和丁酸脂、稳定剂的总重量为基数计算。杀菌粉主要成分为二氧化氯自活性聚乙烯膜微球体,在超过30LUX光线的作用下,二氧化氯自活性聚乙烯膜微球体开始可控性释放来杀灭细菌。制造工艺的特征是在搅拌程序中采用内置搅拌器的储料桶,并通过在浸渍槽前面及后面底部各增加一个台管式循环器,来改进浸渍槽循环系统; PVC 手套生产工艺 生产PVC 手套首先将主要原料及助剂在专用容器中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成乳液,经过滤、抽真空、静置等环节后,用泵将混合料送入生产流水线中的浸渍槽中。 在正常生产状况下,流水线上的手模自动进入浸渍槽,粘附乳液的手模依次从浸渍 槽中出来,行进中不断转动,以使手模表面上的乳液均匀,并使多余的乳液垂滴下来。垂滴下来的液体经收集槽返回浸渍槽中。垂滴完多余乳液后的手模随生产线移动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230-250摄氏度,在此条件下,手摸上的乳液熟化 成型。从烘箱出来的手模经过自然冷却、卷唇、沾粉等工序,人工将手套从手模上卸下,手模连续向浸渍槽行进。卸下的PVC 手套经除粉后即为成品入库。 有粉PVC 手套工艺流程: 配料→搅拌→过滤→静置脱泡→粘料→垂滴→烘烤→冷却→卷唇→沾粉(玉米粉)→脱模→脱粉→质检→包装→入库 无粉PVC 手套工艺流程: 配料→搅拌→过滤→静置脱泡→粘料→垂滴→烘烤→冷却→PU 水处理→烘烤→冷却→卷唇→脱模→质检→包装→入库,,

PVC手套项目实施方案

PVC手套项目 实施方案 泓域咨询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PVC手套产品的市场购买力呈现增长的趋势,原因是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行业如医疗行业和餐饮行业开始中主穿戴手套的重要性,PVC手套的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目前国内的一些领域已经开始倾向于使用PVC手套替代传统的乳胶手套,这些领域包括电子行业、设备制造行业等,从这些行业的发展情况看,都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行业盈利能力较高,具体大规模采购的能力。 该医用PVC手套项目计划总投资4648.9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441.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02%;流动资金1207.7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98%。 达产年营业收入10852.00万元,总成本费用8361.60万元,税金及附加94.77万元,利润总额2490.40万元,利税总额2928.67万元,税后净利润1867.8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060.8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3.57%,投资利税率63.00%,投资回报率40.18%,全部投资回收期3.99年,提供就业职位158个。 国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3,710亿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5,298亿美元。一次性手套在许多产业,包括医疗、制药、汽车业以及其他行业得以运用。由于健康卫生、产品质量控制、员工安全等方面因素,预计一次性手套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一

次性手套的行业规模将从2014年的76.30亿美元增加至2022年增加至172.4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6%。一次性健康防护市场未来5年将会随着行业技术进步和终端用户群体的扩大而稳步发展。

一次性PVC手套生产工艺和技术(黄山清发表)

一次性PVC手套生产工艺和技术(黄山清发表) 一,手套产品的基本控制部门 原材料进厂化验——配料——生产——QA——包装——出厂 二,PVC手套工艺流程 1无粉PVC手套 配料→搅拌→过滤→脱泡→静置→浸料→垂滴→烘烤→冷却→浸PU→烘烤→冷却→卷唇→整边→脱模→质检→包装→入库 2有粉PVC手套 配料→搅拌→过滤→脱泡→静置→浸料→垂滴→烘烤→冷却→浸湿粉→烘烤→冷却→卷唇→整边→脱模→质检→包装→入库 三,每个生产厂家原料,设备,工艺使用的不同造成PVC手套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也存在很多种。下面介绍各个部门把手套的常见问题可以解决的方法。化验: 1,原料进厂对PVC树脂挥发份,DOP(DINP)的水份,闪点进行测试。————原材料水分超标,直接影响手套成品针孔AQL。 2,严格测定配料配制浆料跟生产线浆槽的浆料粘度。————有效控制手套克重,控制成本。 3,PU,湿粉固含量的检测。————固含量太低,手套脱模困难。固含量太高,浪费成本,手套外观不好看。 4,手套伸长率,强度的测定。————配料调整配方,生产线,锅炉房调整温度。 配料: 1,配方 PVC树脂粉:100份 DOP(DINP):75—85份 Ca—Zn:2—3份 EBST:3—5份 ESO:2—3份 DOA:3—5份 TXIB:10—15份 D80:10—40份 纳米碳酸钙:5—10份 2,功能介绍 PVC树脂:由氯乙烯单体(CH2=CHC1)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平均分子量50000-150000,结构呈线性高分子聚合物。根据聚合工艺不同分为悬浮聚合树脂和乳液聚合树脂(糊树脂)。生产PVC手套选用糊树脂,其平均聚合度为1200-1800,粒子直径小于50微米。工业品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相对密度1.4,含氯量56-58%,低分子量的易溶于酮类、酯类和氯代烃类溶剂。有极好的耐化学腐蚀性。PVC树脂本身热稳定性较差,110℃以上开始热分解,颜色变黄,同时释放出氯化氢。PVC树脂加入增塑剂,稳定剂等助剂配制成糊,具有粘度低、稳定性好,脱泡性能优良等特点,是生产PVC手套的主要原料。————PVC颗

PVC手套行业发展概况

PVC卫生手套行业发展概况 1 PVC卫生手套行业概况 卫生手套主要有乳胶手套、丁腈手套、PE手套和PVC手套, 目前乳胶手套、PVC手套与丁腈手套在使用中的比例约为6:3:1(PE手套是由薄膜热熔接而成,而非采用浸渍成型工艺,故不计入),也即PVC手套的需求量约540亿支/年。根据最近的调查预测,医疗卫生、食品行业、电子行业以及政府安全保障上的需求量正逐年增长,保守的估计,十年内保守需求增量在300亿只/年,总需求量将达到800—950亿只。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是世界上天然橡胶的主要生产国,这三个国家在享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发展乳胶手套,现在其生产的乳胶手套占整个国际供应量的95%以上。 PVC卫生手套是首先兴起于美国,然后在日本逐步地发展,随后,进入中国台湾地区,随着台湾的制造成本的增加,被迫前往大陆地区,并得到了发展和壮大。因为PVC卫生手套的主要原料是PVC糊树脂和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等增塑剂,则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在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主要的PVC手套的供应地区,在2004年,从中国大陆出口到美国的PVC卫生手套的出口金额已经达到1.38亿美元,占整个美国市场的82.15%。 (World trade atlas, Bureau of Census, U.S. Dept. of commerce.) 2 手套需求情况: 欧美市场:由于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制约,作为检查用的手套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PVC卫生手套目前的主要消费人口集中在欧、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估计30%的人需要使用一次性手套(包括乳胶手套、PVC手套)2-3次/天,即6支/天左右,一次性手套的需求量约为6亿支/天,年需求量为1800亿支左右。折合PVC卫生手套年需求量为540亿支。 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大陆地区的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疗行业和餐饮行业开始更加注意穿戴手套的重要作用,从而开始使用手套。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中国的市场总消费量不到1000箱/月,目前已经增长到20000箱/月,根据卫生部2006年公布的数据,如果仅在医疗行业使用,2005年底中国医

PVC手套的主要原材料

第一章PVC手套的主要原材料 第一节聚氯乙稀(PVC)糊树脂 第二节增塑剂 第三节降粘剂 第四节稳定剂 什么是PVC手套?PVC手套是由聚氯乙稀糊树脂、增塑剂、稳定剂、降粘剂等混合成增塑糊树脂,经过浸渍、烘干、塑化等工序而成的薄型手套。 第一节聚氯乙稀(PVC)糊树脂 一、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 1)、种子乳液聚合法:该方法反应速度平稳,粒子直径可以提制和调节,可制成壳核结构或TNP型(互穿网络型)等,国内企业均为种子乳液聚合法。 2)、微悬浮乳液聚合法:由1966年的法国阿托开发成功,以其低能耗,粒子分布窄而获得发展。 不管是什么生产方法,一种增塑糊树脂可以由直接与树脂本身的有关特性来阐明其特性: 1、均聚物还是共聚物 2、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分子量 3、在增塑剂的作用下,二次粒子是否容易崩解成初级粒子 4、糊树脂的平均粒径 5、糊树脂表面存留的乳化剂类型和用量 三、糊树脂对PVC手套的影响 对PVC手套来讲,1)影响手套拉伸长度和断裂伸长率的主要因素决定与上述特性1、2即均聚物还是共聚物以及其分子量; 2)、影响手套的平滑度、针孔率的主要因素决定于上述特性3、4、5即在增塑剂的作用下,二次粒子是否容易崩解成初级粒子;糊树脂的平均粒径;糊树脂表面存留的乳化剂类型和用量。 3)特性3、4、5为什么影响手套的平滑度、针孔率?这是因为:在增塑剂的作用下,PVC糊树脂能快速崩解二级粒子,(二级粒子的粒径通常为30-70um),崩解后的二级粒子,就回复到了乳液聚合或微悬聚合时的粒径0.2-2um,如果PVC糊树脂不易崩解(乳化剂品种及用量有关),或崩解不充分,降影响到平滑度及针孔率。 四、水在PVC糊树脂中的危害! PVC糊树脂由于是在水相聚合而且含有乳化剂,这样,由于水粉干燥不充分或乳化剂的吸湿等情况下,使PVC增塑糊中产生微量水份,极易起泡,给工艺造成脱泡困难,又易造成缩孔,导致手套的针孔数量增加。 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PVC糊树脂 要生产出PVC医疗级手套,既要减少针孔,针对PVC糊树脂有三条要求: 1)粒径稳定 2)易崩解,二级粒子崩解后的初级粒子大小及分布 3)无水份 第二节增塑剂 一、增塑剂的作用:1)树脂分子间是以很强的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的,刚性很强,柔软性不足,增塑剂充于大分子之间,使分子相互间的活动较容易,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性,亦即增加了PVC树脂的塑性。2)这样,PVC的伸长率,曲绕性和柔韧性都得到提高,而硬度、模量、软化温度和脆化温度都下降,从而适应了手套行业的需求。 二、经常使用的增塑剂 1)、现在使用的增塑剂绝大多数是酯类有机化合物,DOP、DOA、DBP等; 2)、催化剂微酸性催化剂(如硫酸、对甲苯磺酸) 三、什么是好的增塑剂?1 1)、理想的增塑剂,性能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