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摘要文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行综述,主要从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双重态度模型,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态度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

引言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1 态度的概念

1.1 态度的定义

态度通常是指个体自身对某一客体所持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的评价与心理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1]。

1.2 态度的心理结构

1.2.1.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1.2.2.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1.2.3.行为因素

行为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1]。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1.3 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从性质上说,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1]。因为一个人的态度总是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他个人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的大小,决定了态度对象所具有价值的大小,而事物价值的大小,往往又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因此,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故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于他的态度明显地具有一种工具性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对人有利的事物,便产生肯定的态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对人不利的事物则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因此,态度的实质乃是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一个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2 态度的特性

2.1 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不同于本能,态度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不须学习,与生俱有的行为倾向不是态度。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以及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态度形成以后,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对周围事物和他人的反应。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个人的态度经过不断的循环和修正,会逐步形成日益完善的态度体系[1]。

2.2 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必须具有特定的态度对象。态度对象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

即一种状态或观念。由于态度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关系的反映,所以态度总是离不开一定的客体,总是与态度对象相联系,因此,态度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它总是针对着某一事物的 [1]。

2.3 态度的稳定性

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形成的,其中情感的成分占有重要位置,并起到强有力的作用。它使得一个人的态度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并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正是由于态度具有这种稳定性和持久性,才使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客观世界[1]。

2.5 态度的动力性

态度对个体自身内潜的心理活动和外现的行为表现都具有一种动力性的影响,同时对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也具有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激发、始动和调整、协调的作用[1]。

3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

3.1 双重态度模型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 Greenwald 和 Banaji在分析了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内隐性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即过去经验的痕迹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是这种先前经验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这一理论强调了无意识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并进而提出了一种关于态度的新概念——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s),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2]。

在此基础上,Wilson和 Lindsey 等人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Dual Attitudes Model),他们认为人们对于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能被人们所意识到、所承认的外显的态度,另一种则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的态度[3]。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的态度概念及其测量方式和态度改变技术等方面研究结果的反思,这也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3.2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关系

(1)对相同客体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能共存于人的记忆中。(2)出现双重态度时,内隐态度是被自动激活的,而外显态度则需较多的动机和心理能量从记忆中去检索,而且只有当检索到外显态度的强度能超越和抑制内隐态度时,个体才会报告外显态度,否则报告的只是内隐态度。(3)即便外显态度已经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内隐态度仍影响个体的那些无法有意识控制的或并不试图去努力控制的行为反应。(4)外显态度相对易于改变,内隐态度的改变则较难。(5)在面临一种有冲突的主观情景时,有双重态度的人通常报告的是一种更易获取的态度,即双重态度并不引起主观的冲突状态或矛盾心理。(6)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两种评价系统相互独立,前者以内隐的方式影响人的行为反应,后者则影响人的外显反应。(7)个体可同时存在对同一对象的内隐的消极和积极的评价,即内隐态度本身如同外显态度一样存在着矛盾现象[4][5]。

4 态度的形成

4.1 态度形成的过程

态度形成理论认为,某种态度的形成主要是受到经验的内参照系作用、群体规范的外部参照作用以及同化和内化的机理作用的结果。由于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征,态度的形成总是要经过一段相当时间的孕育过程。心理学家凯尔曼通过研究,提出态度的形成过程主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服从、同化和内化。同化是指把别人的看法、观点和判断等行为方式吸收过来,看成是自己的东西;内化是在同化的基础上,把接受来的观念变为自己的价值观,并自我认知,是态度形成的深刻的心理过程[1]。

心理学家认为,态度形成后,个体便具有了种种特有的内在心理结构,这种结构使个体行为产生一定的倾向性。如果形成的态度是正确的,它会促使个体与外界保持平衡。反之,则会阻碍个体在社会上的适应性。个体总是根据自己已经形成的态度来对待他人、自己以及周围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从而对外界的影响表现为吸收或拒绝。

4.2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态度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通过自身、社会化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4.2.1 期望

态度的形成往往与个人的期望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验证明,凡是能够满足个人期望,或能帮助个人达到目标的对象,都能使人产生满意的态度。相反,对于那些阻碍目标,或使期望受到挫折的对象,都会使人产生厌恶的态度。这种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交替学习的过程,它说明期望的满足总是与良好的态度相联系。有人曾对某种种族偏见(态度)的发展进行过研究,认为这种偏见具有满足某些个人期望的功能。例如有些人需要借蔑视其他种族,以发泄自己在生活中压抑已久的敌意与或冲动行为。这说明态度中的情感和意向成分与期望的满足有着密切的关系。

4.2.2 知识

态度中的认知成分与一个人的知识密切相关。个体对某些对象态度的形成,受他对该对象所获得的知识的影响。但是,并不是说态度的形成,单纯受知识的影响。心理学家进行过有趣的调查,他们把调查对象分成两种态度组,即有严密组织的宗教态度者(特征是:态度分明、无意成分少,情绪色彩低)与无严密组织的宗教态度者。结果发现前者能够认识并且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后者则只接受自己的优点,把自己的缺点掩盖起来。

4.2.3 经验的内参照系作用

一个人的经验往往与其态度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态度的形成是认知不断积累的过程,在遇到相似或相关情况时,人们通常会反思过去的经历,聚焦到过去的态度上,以往类似经验就会对个人对待新的情境产生情绪反应,影响在新的情境下采取何种态度、行为[6]。

4.2.4 群体规范的外部参照作用

每个人都处于社会关系之中,是具有群体归属感的人,个人为了实现社会化,并从其认同的群体中获得一种社会身份感,就会自觉地融入社会群体,接受群体所公认的看法#观念等群体之所以成为群体的规范!因此,反过来,群体的约束或规范就会对个体产生制约的作用,影响个体的态度和行为[6]。

5 态度的改变

5.1 态度改变的过程

态度是经过学习过程而形成的,因此要改变态度的强度,或以新的态度取代原来的态度(即改变态度的方向),并不是不可能的事。但是,由于态度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在它一旦形成之后,便构成了个性的一部分,进而影响整个行为方式。因此,态度的改变和取代,并不象一般的学习那么简单。学习活动只能改变一个人态度中的思想和信念成分,而不能改变一个人态度中的情感与行为倾向,因此学习活动对态度的改变只是暂时的,时间一过又会回到原来的态度。

态度的改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态度的方向,二是态度的强度。以一种新的态度取代原有的态度,这就是方向的改变。只是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而方向不变,这就是强度的改变。同时,态度的方向和强度也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从一个极端转变到另一个极端,这本身既包含方向上的转变,又是强度上的变化[7]。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Kelmen)于1961年提出了态度形成或改变的模式,他认为态度的形成或改变经历了顺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1]。

1.顺从阶段

顺从又叫服从,是表面上改变自己的观点与态度,这是态度形成或改变的第一个阶段。在生活中,个体一方面不知不觉地在模仿着他所崇拜的对象,另一方面也受一定外部压力或权威的压力而被迫接受一定的观点,但内心不一定接受该观点,这是形成或改变态度的开端。

2.同化阶段

同化又叫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地接受他人的影响。这个阶段比顺应阶段进了一步,即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了,也不是被迫的了,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动或新的信息。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的态度(自己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在这一阶段,新的态度还不稳定,很容易改变,新的态度还没有同自己的态度相融合。

3.内化阶段

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新思想与自己原有的观点结合起来,构成统一态度体系。这是形成态度的最后阶段,在这阶段中,

人的内心发生了真正的变化,把新的观点、新的情感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彻底形成了新的态度。

5.2态度改变的理论

5.2.1 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

外部刺激目标靶中介过程劝说结果

霍夫兰德和詹尼斯于1959年提出了一个关于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式,该模式将态度改变的过程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7]。

第一部分是外部刺激,它包括传递者(或叫信息源)、传播和情境三个要素。传递者是指持有某种见解并力图使别人接受这种见解的个人或组织。传播则是指以某种方式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或目标靶。信息内容和传递方式是否合理,对能否有效地将信息传达给目标靶并改变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情境因素是指对传播活动和信息接收者有附带影响的周围环境,如信息接收者对劝说信息是否预先有所了解,信息传递时是否存在干扰因素,等等。

第二部分是目标靶,即说服对象。说服对象对信息的接收并不是被动的,他们对信息传递者的说服有时很容易接受,有时则采取抵制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服对象的主观条件。

第三部分是中介过程,它是指说服对象在外部劝说和内部因素交互作用下态度发生变化的心理机制,具体包括信息学习、感情迁移、相符机制、反驳等方面。

第四部分是劝说结果。劝说结果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改变原有态度,接受信息传递者的劝说;另一种是对劝说予以抵制,维持原有态度。从劝说方的角度看,第一种结果当然最为理想。但在许多情况下,劝说可能达不到理想目标,而是出现第二种情况,具体包括:(1)贬损信源。比如,认为信息发送者存有私利和偏见,其可信度很低。以此降低劝说信息的价值。(2)歪曲信息。如对传递的信息

断章取义,或者故意夸大某一论点,使其变得荒唐而不可信。(3)掩盖拒绝。即采用断然拒绝或美化自己真实态度的方式抵御外部劝说和影响。

5.2.2 认知失调理论

这个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弗斯廷格在1957年提出的。弗斯廷格把人的认知元素分成若干个基本单位,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不一致,就产生失调[8]。失调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决策行为,一是与自己的态度相矛盾的行动。这种失调对于态度的意义,在于能够产生某种力量,使人们逐渐改变自己的态度。弗斯廷格把上述任何两种元素单位之间的关系分为协调、不协调、不相关三种情况。

解除或减少失调状态的办法有以下三种:

(1)改变某种认知元素:使其他元素间的不协调关系趋于协调。例如,认知元素A“我喜欢抽烟”与认知元素B“抽烟可能导致癌症”是不协调的。为此,一个人要么改变认知元素A为“我不再喜欢抽烟”或改变认知元素B为“抽烟导致癌症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从而达到认知的协调。(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以加强认知系统的协调。例如,认知元素A“我喜欢抽烟”,若无法改变,则可以增加新的认知元素C——“世界上抽烟而长寿者很多”,或认知元素D——“抽烟可以减轻精神紧张,有利于心理健康”等,使不协调的强度自然降低。(3)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上例中,如果个体强调元素A,他会说“我喜欢抽烟,抽烟可以使我生活得很快乐,不要为了将来可能导致疾病而牺牲我目前的乐趣。”亦或强调元素B,个体会这样说服自己,“肺癌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我虽然喜欢抽烟,也应该尽量地克制。”由此可以看到,认知失调的理论,确实可以说明态度的构成与改变。

5.2.3 平衡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海德认为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使某些情感或评价趋向于一致的压力。他认为人们的认知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物、事件及概念,这些对象有的各自分离,有的则互相联结起来,组合为一个整体而被我们所认识。海德把这种构成一体的两个对象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其关系可以由类似、接近、相属而形成[9]。人们对每种认知对象都有喜恶、赞成或反对的情感与评价倾向,海德称此为思想感情。

海德还认为个体对单元中两个对象的态度一般是属于同一方向的。因此当单

元形成与个体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感情相调合时,其认知体系便呈现平衡的状态。反之,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和对单元内两个对象所持的态度趋于相反方向时,其认知体系便出现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将会引起个体心理的紧张而产生不满情绪。解除心理紧张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程[9]。

海德的平衡理论,原则上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对某一认知对象的态度,常常受他人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即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例如:P为学生,X为爵士音乐,0为P所尊敬的师长。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听到0赞美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皆为正号, 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又听到O批判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二正一负,这时P的认知体系呈现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体系发生变化。

平衡理论的用处在于使人们可以用“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使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9]。在一定的情境中,它能以简练的语言来描述认知的平衡概念,使它成为解释态度改变的重要理论。

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的平衡状态要比人际联系否定情况下的平衡状态更令人愉快。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的态度转变的压力要大于人及联系否定情况下的态度转变压力[9]。

6 结论

综上,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包括社会性、针对性、稳定性、动力性;双重态度模型指出了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差别;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包括期望、知识、个体内经验的参照作用、群体规范的外参照作用等;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

参考文献

[1]乐国安,社会心理学,188-223.

[2] Greenwald A G, Banaji M R.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s,

self-esteem, and stereotypes.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5, 102(1): 4~27

[3]张婉莉,钱国英.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研究综述.陕西教育学院学

报.2007,23(4):18-21.

[4]吴明证,梁宁建等.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现象研究.心理科

学,2004,27(2):281-283.

[5]吴明证.态度强度对内隐-外显态度关系的调节作用.心理科

学,2005,28(2):388-391.

[6]徐艳,吴新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形成的归因分析.北方民族大学

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78-82.

[7]陈林兴.态度理论在企业广告策略中的运用.企业经济.2007(3):63-66.

[8]李春玲.态度改变理论与师德教育创新.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9):41-46.

[9]韩艳,关宏志,李丹洋.基于海德平衡理论的老年人出行态度转变分析.北

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41(6):906-911.

态度改变论文

题目态度改变理论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姓名_________ 李梦雨 学号3109801001 班级英语1001 态度改变理论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对象态度的转变是教育活动研究的重要内容。英语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对象及教育情境构成影响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四个基本要素,协调平衡认知结构则构成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内在机制。本文以绍兴西藏民族中学学生的学习及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案

例分析的方式,从教育对象的认知原理出发,借鉴和运用态度改变的万法和理论,使英语教学、日常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获得相应提高。 【关键词】态度改变理论;影响态度改变的要素;英语教学教育实践;应用 一、态度改变理论与模型 (一)态度的实质 1. 态度的含义 态度是个体对社会事物的心理反应倾向,是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的中介因素。态度对行为具有指向性的动力作用。态度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它客体比较持久的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理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即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和感受部分。 (3)态度的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 对象做出某种反应。 ①态度的三个成分是相互依赖、协调一致的。 ②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③态度与实际行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才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2. 态度的特性 (1)内在性: 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2)对象性: 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态度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等。 (3)稳定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 (二)态度改变 1. 态度改变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己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1] 2. 态度改变相关理论 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改变。态度改变理论就是人们在不断研究态度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系统地改变个体态度的理论体系,其中最著名的是认知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① 认知平衡理论: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F.海德(F.Haider)提出的一 种关于认知结构、过程和变化的理论。他把认知过程分解为认知要素,由此构成一个认知系统,当认知系统出现不平衡、不一致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驱使认知主体设法恢复认知平衡量。体现认知平衡理论基本原则的是著名的P-O-X ”模型。P和O是人际环境中的对等个体,X是认知对象。有三个相关的评价:第一个人(P)对另一个人

13-38. 从改变态度到改变行动的7个步骤

38.从改变态度到改变行动的7个步骤 态度是一个人做事的开始,如何将态度转化为行动才是改变自己并走向成功的关键。那么,就需要将自己的目标和行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步骤,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从改变态度到改变行动的步骤。 把生活看成你每天都在建造的大楼,一个个房间,一层层楼,而你的态度就是这栋大楼的地基,一种坚定、积极、有力的态度会让你建造起一栋高楼大厦,这栋大厦就像它的地基一样,能经受任何风雨,而从态度到行动的7个步骤就是你构建个人和职业成功大厦的框架,它们将帮助你创建自己希望的生活和事业。 1坚定必胜的信念 在你开始行动、拿起电话或是达成协议之前,你必须坚定自己必将胜利的信念。你对自己的承诺是最重要的,你每天都要百分之百地强化内心的动力,以确保自己有充足的能量和动力去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然后,你展示出与坚定承诺相配的杰出表现,并以此引领其他人。 信赖是承诺的核心。如果你不值得信赖,就谈不上对事业的忠诚,也不会有可持续的成功。员工和企业有时就像球队,只有当所有队员都忠实、值得信赖任时,这个球队才能赢。当你值得信赖时,你就将激发其他人也赢得别人的信赖。 2拥抱机会 我们周围总是存在机会,但是我们必须张开眼睛、敞开心胸才能发现这些机会。拥抱机会,就是要求我们去了解不同的想法,接纳不同于自己的意见,并克服以往生活中已经形成的偏见。通过类似五秒钟机会检测等方法,我们就可以超越自身思想的局限,拥抱他人给予的种种机会。 变化是发展的动力,如果我们拒不改变,我们就无法成长。为了消除恐惧并接受变化,我们必须精通倾听和交流的艺术。当我们热情交流、开诚布公地说出想法时,我们就迈出了将态度转化为行动的第2步。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的内部结构由认知、情感和意图三要素组成。三要素的协调程度越高,态度就越稳定。一般来说,态度的三要素是协调一致的。如果出现矛盾和不协调,则个体会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新恢复协调一致。当三者发生矛盾及需要转变时,其中的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因为在态度的转变中,认识的转变较容易,而思想情感的转变比较困难、缓慢。 积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有利的,消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态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形成个体的积极态度,促进个体健康成长与完善,造福于社会。表现为:其一,积极态度具有认识和情感的价值。外界信息的接受、理解与组织都要通过态度的过滤。因此,积极的态度常使个体在接触信息时,倾向选择正面信息,促使判断、理解产生良性的情绪体验;而对于负面信息也是有所认识,常给予排斥。常此以往,必然促使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情感的形成。其二,积极态度具有保护和激励的价值。积极的态度促使个体敢于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以及生活中的不愉快经历,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同时常使个体追求符合需要和价值观的事物,促使自身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其三,积极态度具有催生创造和完善自我的价值。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优良的个性促进个体认识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研究表明,许多高成就者具有优良的态度。他们充满自信,具有乐观主义业精神状态,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与人合作,视现实压力为挑战,惯于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等。这都有利于人的潜能释放,创造奇迹,实现自我。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过程,是由情感、认知、意志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心理结构。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需要或品质的实践活动。因此,德育工作无疑要受到教育和被教育者,甚至是周边人的态度的影响,必须研究人的态度问题。 一、态度的形成: 态度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态度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所处的全部社会环境对态度的形成都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态度的形成也是一个内化过程,是外界的影响,通过个体的心理活动,不断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增强的过程。态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主要特点如下:(1)社会性与稳定

第七章消费者态度与转变教学提纲

第七章消费者态度与转变 教学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态度的含义和基本理论,并结合市场经济的实践,分析消费者态度形成的根本原因;同时掌握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理解态度改变理论,掌握态度改变的方式和途径,尤其要掌握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说服模式,为有效地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内容结构: 第一节态度概述 第二节态度的测量 第三节态度的转变 教学重点: 态度概述;态度的测量;消费者的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态度与消费行为的关系以消费者的态度的改变理论和途径。 教学难点: 态度测量方法的把握;态度改变理论的认识和掌握;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说服模式。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实证教学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解释消费者如何在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培养有关品牌的信念和对品牌的偏好,这些信念和爱好决定了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态

度。进而又直接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消费者态度的含义和功能 (一)含义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态度下过定义:心理学家瑟斯顿:态度是人们对待心理客体如人、物、观念等的肯定或否定的情感。 赖茨蔓:对某种对象或某种关系的相对持久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映。 克雷奇和克拉茨菲尔德:一种和个人所处环境有关的动机、情绪、知觉和认识过程所组成的持久结构。 弗里德曼:态度是一种带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 在对以上内容认识的基础上,我们作出以下的总结: 是人们对于所处环境某些方面的动机、情感、知觉和认识过程的持久的体系,是对于给定事物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倾向。 态度是人对于某一对象以喜、恶、爱、憎方式作出某种特定放映的内在倾向,这个对象既可以是具体的人、物或事,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或理论 人们几乎对所有事物都持有态度,这种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而且态度一旦形成,具有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特点,从而难以改变。

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

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 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篇一 知识是人生的航标灯,是一棵不老的常青藤,是永远不谢的鲜花,更是华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小学生是每个国家未来的希望。而我 们的学校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便开展了社团活动。 由于我的英语成绩总是在90分之间徘徊,所以我便报了英语表 演的兴趣班。虽然这是我自己做出的决定,但我心里却也忐忑不安,生怕在课上出糗。夜幕降临,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心想:明天等待我的将是一堂怎样的课呢?终于经过上午几堂难熬的课,我等到了英语表演的课程。一下课我和几个同学脚底抹了油似的跑 向六四班教室。赶紧找了空位坐下来。呀!出乎我的意料,竟有这么 多人想要学这门难懂的课程。不仅是女同学还有许多男生来上课。 当我们去时,那位英语老师,已早早的等在那里,不一会儿,人都 到齐了,老师用悦耳动听的声音清点人数。这声音,像那桂花的香 味一样迷人,不仅如此,,老师长得也很秀气。戴一副眼镜,嘴巴 小巧玲珑,脖子上围着一条围巾,身穿迷你裙,下面是丝袜。这位 老师看上去像一位亲切的大姐姐,更让我吃惊的是这堂课我们竟然 没学书上那些古板的知识,而是在看欧美电影——《灰姑娘的玻璃 手机》,可惜的是,一转眼就到了下课时间,同学们告别了灰姑娘,告别了那位亲切的大姐姐。 正是这次的社团活动,改变了我学习英语的态度。 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篇二 一、应该改变观念,初中物理学得好,高中物理并不一定会学得好。所以应降低起点,从头开始。 二、应培养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兴趣是学好物理的潜在动力。培养兴趣的途径很多,从学生角度:应注

意到物理与日常生活、生产、现代科技密切联系,息息相关。在我 们的身边有很多的物理现象,用到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如:说话时,声带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声波传到耳朵,引起鼓膜振动,产生 听觉;走路时,脚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帮了忙,行走过程中就是由一 个个倾倒动作连贯而成;闪电的形成等等。有意识地在实际中联系到 物理知识,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使我们明确:原来物理与 我们联系这样密切,这样有用。可以大大地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在课堂上,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学习期间,在课堂中的时间很重要。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 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新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 提高课堂效率。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能开小差。全神贯注 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若能做到这“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 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保证听课过程中能全神贯注,不开小差。 3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重点,难点等作 出简单扼要的记录,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 的见解。以便复习,消化。 4、要认真审题,理解物理情境、物理过程,注重分析问题的思 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迁移知 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改变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法

企业员工应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法 一个企业,就是社会里的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团体,就是一个组织。一个企业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要将组织和员工个人融为一体。组织是一个平台,而个人在这个平台上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体现其自身价值。 因此,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生力量的源泉。管理者不是监工,他是通过自己的工作,使其他人、其他职务、其他部门,乃至整个企业产生积极的成果。 管理者的工作,本质上是“思考”或脑力劳动,是无形的活动。企业的管理者要用有效的工作方法把员工个人的成果结合起来才能为企业产生效益。判断管理者工作绩效的好坏是看他的成果对企业的影响。这就强调了管理工作的必须具有有效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而管理者通常会遇到一些无法控制的情况向他施加压力,将工作推向无效,使机构运作不灵: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2、管理者往往被迫按照老一套方法开展工作;3、只有当别人使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的工作才具有有效性;4、管理者身处组织之,但他如果要有效工作,还必须努力认识组织以外的情况。为应对这些情况,管理者必须养成如下习惯:1、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2、注意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产生必要的成果,而不是工作本身(即完成工作任务);3、把工作建立在自己优势上,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上级、同事和下级的长处;4、精力集中于少数主要领域;5、善于作出有效的决策。不

然,就是“无事忙”或“给他人制造麻烦”。作为一个管理者,每天有多忙并不重要,而忙的什么却很重要。一个管理者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抓大放小”,分清“轻重缓急”,选择关键的事情去做;尤其要抓住关键,做成一件事,进入良性循环,一顺百顺。管理者的基本工作就是“决策”,就是确定一个目标。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不常改变自己的目标而是常改变自己的方法,一个失败的管理者却常改变自己的目标而不常改变自己的方法。管理工作不是就事论事地解决“例常”问题,而是基于思想观念或高层次认识,对整个组织的存在价值、人才队伍开发和短期绩效或成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企业要发展,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管理者必须避免出现传统管理的特征:1、时间属于别人,常陷于处理发生的事务上;2、身在什么岗位,就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不知道整个系统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导致部门之间不合作;3、只专注于事务,忽略了人才的培养。现代管理者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同事(包括上司和下属)发挥他们的长处并避免用到他们的短处。他们的管理就是对企业的承诺:1、承诺目标。明确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2、承诺措施。明确如何做;3、承诺合作。明确与谁做,解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合作分工问题。现代管理者都善于作出对整个组织绩效和成果具有特殊影响的决策。他们的决策,是一套系统化的程序,有明确的要素和一定的步骤,他们重视的,是分辨什么问题为例行性的,什么问题为策略性的,而不重视“解决问题”。他们需要的是决策的结果,而不是技巧。例如:国远公司目前所做的决策:1、确立

改变消费者态度(1)资料

你能改变消费者态度吗? -------------------------------------------------------------------------------- "态度"是当代社会心里学中必不可少的,最奇妙的概念,它也是营销人员用来研究消费者的最重要的概念。许多公司的营销战略目的就在于影响消费者的态度。 消费者的态度真的能够改变吗?基本上,有四种有效的改变消费者态度的策略: 一.促使消费者对产品有新的积极的评价 这是最常用的策略。这种战略也许往往需要产品有新的形态,如标识、包装、颜色、功能等。Hobo是全美最大的、最成功的玩具经销商。它的目标是从现有产品上增加70%的收入。它的一个营销策略就是通过增添新的属性和建立新的信念,使其老产品能良好的运作。如在1996年,Hobo发现许多孩子对原有的G. I. Joe的形象失去了兴趣,销售量也随之下降。于是Hobo通过去除老的形象,重新设计了80%的产品线。孩子们对新的外形很喜欢,销量很快得到了恢复。 二.提高已存在的积极信念的强度 营销人员也可以通过改变已存在的积极信念在强度,来影响消费这的态度。在欧洲,90年代中,牛肉的消费下降了50%以上,这一戏剧性的变化,严重打击了牛肉供应商。研究分析表明,消费者受鸡肉广告的吸引,认为鸡肉含有更低的胆固醇和卡路里,而原来对牛肉种种健康性的信念被遗忘了。为此,牛肉行业委员会花费数千万广告费,将牛肉和鸡肉作比较,从而重新唤起并加强了消费者认为牛肉是健康食品的信念,并在短期内使牛肉的消费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降低已存在的消极信念的强度 黄油和蛋黄等食品的属性曾获得很积极的评价,因为它给食品以丰富和令人满意的味道。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黄油和蛋黄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消费者普遍持有负面和消极的看法。Kraft推出它的无脂色拉佐料(蛋白奶油)和蛋黄酱产品系列,重点打消消费者对高脂、高胆固醇食品的顾虑和消极态度,打开了市场。 四.和某种消费者强烈持有的信念相联系

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总结

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总结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总结篇一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情绪反映。情感在学习态度中具有比认知更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心灵中播下了对某门学科爱或不爱的“情种”以后,不论客观上再如何加强对认知因素的影响,往往仍然坚持原有的爱或不爱的心理倾向。 从行为的角度来看,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外显行为。它一方面受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将认知和情感这些内在的心理倾向用行为呈现出来,但是,学习态度与学习活动中的外显行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一致的,因为认知和情感这些内在心理状态变为外显行为时,常常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如权威势力的干预,学习行为所期待的结果,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等等。 当我们了解了学习态度的本质内涵及其关系后,就不会简单地对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用一个“好”或“不好”予以评价了,就会比较科学地予以评审和指导。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去培养学生们良好的积极的乃至最佳的学习态度呢?美国心理学家迈尔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公式:工作成绩=动机能力。如果我们借用这个公式来分析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的关系,用学习个体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学习环境、供给他的学习条件、自身的智力

和体力、原有的学习基础等因素代换“能力”,用学习态度代换“动机”(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动机的核心因素),那么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 第一,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如果相对稳定的“能力”项是个常数,那么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学习态度的好坏。 第二,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不能看作相互等同或成正比的关系。如果在某一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的“能力”项的差异很大,那么可能出现学习态度虽然好而成绩还是上不去的情况。按照上述阐明的标准我们不妨把学习态度分为自觉型、兴趣性、说服型和强迫型等四种。但从学习策略上来看,又可分为偏于理解型和偏于记忆型四种;从性格特征上来看,还可以为冲动型和踏实型两种。请学习者不妨“对号入座”,借此认识自己学习态度的现状,找出努力方面。如果我们把学习态度的三个心理因素作为标准,将学习态度的分类统一在同一标准之下,那么学习态度则可以分为“最佳型”、“缺陷型”、“严重缺陷型”和“较差型”四类。现将每项标准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量化,供学习者自我认识学习态度的参考。 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总结篇二1、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学习态度虽然与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目标等紧密相关,是决定学习态度、效果的关键因素,但是,学习氛围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所以,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也是培养学习态度的因素之一。一个奋发进取的团队、集体,对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大有裨益的。

改变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法

企业员工应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法一个企业,就是社会里的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团体,就是一个组织。一个企业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要将组织和员工个人融为一体。组织是一个平台,而个人在这个平台上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体现其自身价值。 因此,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内生力量的源泉。 管理者不是监工,他是通过自己的工作,使其他人、其他职务、其他部门,乃至整个企业产生积极的成果。 管理者的工作,本质上是“思考”或脑力劳动,是无形的活动。 企业的管理者要用有效的工作方法把员工个人的成果结合起来才能为企业产生效益。判断管理者工作绩效的好坏是看他的成果对企业的影响。这就强调了管理工作的必须具有有效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而管理者通常会遇到一些无法控制的情况向他施加压力,将工作推向无效,使机构运作不灵: 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 2、"管理者往往被迫按照老一套方法开展工作; 3、"只有当别人使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的工作才具有有效性; 4、"管理者身处组织之内,但他如果要有效工作,还必须努力认识组织以外的情况。为应对这些情况,管理者必须养成如下习惯: 1、"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 2、"注意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产生必要的成果,而不是工作本身(即完成工作任务); 3、"把工作建立在自己优势上,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上级、同事和下级的长处; 4、"精力集中于少数主要领域;

5、"善于作出有效的决策。不然,就是“无事忙”或“给他人制造麻烦”。作为一个管理者,每天有多忙并不重要,而忙的什么却很重要。一个管理者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抓大放小”,分清“轻重缓急”,选择关键的事情去做;尤其要抓住关键,做成一件事,进入良性循环,一顺百顺。管理者的基本工作就是“决策”,就是确定一个目标。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不常改变自己的目标而是常改变自己的方法,一个失败的管理者却常改变自己的目标而不常改变自己的方法。管理工作不是就事论事地解决“例常”问题,而是基于思想观念或高层次认识,对整个组织的存在价值、人才队伍开发和短期绩效或成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企业要发展,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管理者必须避免出现传统管理的特征: 1、"时间属于别人,常陷于处理发生的事务上; 2、"身在什么岗位,就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不知道整个系统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导致部门之间不合作; 3、"只专注于事务,忽略了人才的培养。现代管理者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同事(包括上司和下属)发挥他们的长处并避免用到他们的短处。他们的管理就是对企业的承诺: 1、"承诺目标。明确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 2、"承诺措施。明确如何做; 3、"承诺合作。明确与谁做,解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合作分工问题。现代管理者都善于作出对整个组织绩效和成果具有特殊影响的决策。他们的决策,是一套系统化的程序,有明确的要素和一定的步骤,他们重视的,是分辨什么问题为例行性的,什么问题为策略性的,而不重视“解决问题”。他们需要的是决策的结果,而不是技巧。例如: 国远公司目前所做的决策: 1、"确立 了一个统一的方向(即经营战略),并成立了一个管制中心(总经理办公室);

态度与态度变化

态度与态度变化 我们对他人及群体的反应,以及对他人行为的解释,都或多或少与自己所持的态度有关。在日常生活中,态度对我们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对他人及群体的反应,以及对他人行为的解释,都或多或少与自己所持的态度有关。正因为如此,态度问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迄今为止,所有社会心理学教材无一不包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甚至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关于态度的科学研究。”虽然这一定义不科学,但由此说明关于态度问题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节、什么是态度 一、态度的概念 首先,态度是主体对课题的一种反应倾向,它对主体即将采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 其次,态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系,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缺一不可。 二、态度的主要特征 1、态度的社会性 2、态度的对象性 3、态度的稳定性 4、态度的内向性 5、态度的协调性 6、态度的系统性 三、态度是如何形成的 态度不同于一般的认知活动,它具有情感因素,因此其形成比较复杂,它需要经历模仿与服从——同化——内化等阶段。 四、生活中的态度 1、学习态度 2、工作态度 3、群体态度 4、宗教态度 5、其他态度(包括政治态度、死亡态度、道德态度等) 第二节、略 第三节、略 第四节、态度的改变 一、相关理论研究 1、认知失调理论 所谓认知元素是指有关环境、个人及个人行为的任何认知、意见、信念等。在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即协调关系、不相关联关系和不协调关系。 2、平衡理论 二、态度改变的方法 1、一般行为改变 1)认知主义方法——说服 a、提高宣传说服者的可信度 B、说服宣传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C、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 D、说服宣传要有针对性,根据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宣传 E、说服宣传要逐步提出要求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 一、态度及其形成 (一)态度的含义 1.态度的定义与特征 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态度的特征有: (1)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2)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态度的对象称作态度客体(attitude object)。态度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3)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后所产生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是关于事物对自己有多大利害关系的一种价值判断或情绪评定的结果。 (4)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它一旦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轻易改变,即态度具有抗变性。 2.态度的成分与分类 (1)关于态度成分的争议 ①单成分说:态度主要是感情的表现。代表人物:瑟斯顿、赖茨曼。 ②双成分说:态度是感情和认知统一的表现。代表人物:罗森伯格。 ③三成分说:态度包括感情(affect)、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因素;也称作态度的ABC模式。代表人物:瓦格纳。 三种说法都肯定感情倾向是态度的基本特征。因此,感情表现即表情常被作为态度的测量指标。但不能认为态度只是由感情成分构成的,因而三成分说更加完善,但应将行为看成内隐的行为意向。

(2)态度的分类 ①根据态度的表现形式,卡茨和斯托特兰德把态度分为五种类型:a.与情绪、情感联系的态度;b.理智性或认知性的态度;c.动作定向的态度;d.知情意均衡的态度;e.自我防卫的态度。 ②根据态度的内容及其关联分类。弗格森认为,人对许多事物的态度是有关联的,它们构成了态度束,而有关联的态度束合成为态度丛,即有关一类事物的总态度。因此,态度是有层次的系列化结构。 (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1.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 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能起到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2)自我防御功能 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自己。 (3)价值表现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 (4)认识或理解功能 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世事手段的参照框架,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上述四种功能中,前两种功能是为实际的需要服务;后两种功能和追求自我实现相联的高层次需要有关。 2.态度的作用 (1)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人们对维护自身立场所持的态度会造成认知判断上的偏差。

改变消费者态度的方法

一个消费力量十分强大的社会里,企业经营者不仅要高度重视消费者的各类需求并尽其所能地满足,更要善于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教育和引导消费者,让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与企业观念始终保持一致,这不仅仅是赢得了市场,更重要的是赢得了消费者的心,赢得了永远不会枯竭的利润之源泉。例如当国内三大乳制品企业所倡导的“终身喝奶”的观念深深耕植于中国老百姓心中之后,紧接而来的是数以亿计的市场。因此,对消费者的引导、教育,更应是企业经营者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在教育和引导消费者过程中,信息要传递,企业经营者通过各种手段发布本企业及其产品的信息,最终目的就是说服消费者接受本企业及其产品甚至观念,并使消费者逐渐建立起品牌偏好和忠诚。笔者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态度改变的一般模式出发,逐步探讨培养消费者积极肯定态度的理论体系以及消费者态度改变的有效的途径,用以指导企业的具体经营实践。 1关于消费者的态度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它是对客体的相对稳定的评价反映,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组成。一般而言,态度的三种成分的作用方向是协调一致的,个体的态度表现为三者的统一。如,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认知准确(性能、价格、服务等),对该品牌表现出喜爱和信任,则行动上会倾向于购买该品牌。但有时候,态度的三种成分可能会发生背离,态度成分中任何一项发生偏离,都会导致态度的失调和作用的不完整,而其中尤以情感定势和行为习惯对完整态度的形成具有特殊作用。例如,经常有消费者明明知道某商品有缺陷,但由于喜欢其外观包装而购买,此例表现为认知成分与情感、行为倾向成分相偏离,这主要是由于外观包装诱发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导致的态度的偏离。 态度改变是指一个人已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的影响后引起的变化。企图引起某种态度改变所采用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隐蔽的。霍夫兰德(CIHovland)和詹尼斯(ILJanis)于1959年提出一种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态度改变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信息源、传播、目标靶和情境,其中每个方面都包括许多变量,传播者的目的是通过沟通手段、创设或利用某种情境说服具有各种主观条件的目标靶改变态度。笔者将以此模式为基础,系统地构建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营销体系。 2途径一——慎重选择信息传递者 传递者对消费者态度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其自身的信息源特征影响着说服效果。一般来说,影响说服效果的信息源特征主要有4个,即传递者的权威性、可靠性、外表的吸引力和受众对传递者的喜爱程度。由专家、权威传递信息,可以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和影响力。一种新药的评价如果是出自一位名医之口,显然会较普通人的评价更具有说服力。在报刊、电台上,经常请有关专家、学者宣布某项消息或信息,目的就是为了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借助第三方或对手传递信息,进行沟通劝服,可以让劝服对象感到客观公正。例如,再有名的医学权威如果是在为自己开的公司作宣传,人们对其评价的可信度就会存在疑问。很多消费者之所以对广告和推销员的说辞表示怀疑,原因也恰恰在于他们认为后者在宣传中难以做到客观公正。若借助新闻媒体、政府机关、民间团体、甚至是你的竞争对手、消费者之口来宣传自己,可以大大提高信息传播的可信度。 传递者相貌娇好、富有魅力,能引人注意、引起好感,便能增强说服效果;很多商业广告,用俊男倩女作为打动顾客的手段,就是运用的这一原理。但应注意有选择地使用,因为传递者的外表魅力的发挥要受制于其他因素,如信息源自身的特征。当产品是香水时,具有高吸引力的传达者能引发更多的购买意向;相反,当产品是咖啡时,不太具有吸引力的传达者能产生更好的影响效果。所有能增加信息接受者喜爱程度的因素都有利于改变态度,是因为人具有模仿自己喜爱对象的倾向,较容易接受喜爱者的观点。 3途径二——合理安排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 传播是指以一定的方式和内容安排把一种观点或见解传递给信息的接收者或目标靶(Target)。信息内容和传递方式是否合理,对能否有效地将信息传达给目标靶并使之发生态度改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说服内容方面,当传递者发出的态度信息和消费者原有的态度出入较大时,信息传递所引起的不协调感会增强,消费者面临的改变态度的压力会变大。在这种情况下,差异和信息源的可信度同时作用,来影响消费者的态度改变,即信息接收者不一定以改变态度来消除不协调的压力,而可能以怀疑信息源的可信度或贬低信息源来求得不协调感的缓解,这时候可选取专家或权威的组织机构的说明来增加信息的可信度。

习题—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而得以实现的。其中,联想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强化学习的理论基础是();观察学习的理论基础是() A. 海德尔(F.Heider)的认知平衡理论 B. 巴甫洛夫(I.P.Pavlov)的古典条件作用理论 C. 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D. 斯金纳(B.F.Skinner)的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 2.由于事物本身的接近或相似,个体常常会将对一类对象所形成的态度扩展或延伸到其他相似或类似的对象上,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 A. 联想学习 B. 强化学习 C. 观察学习 D. 认知学习 3.人们通过电影和电视,就可以习得对某些事物、对象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 A. 联想学习 B. 强化学习 C. 观察学习 D. 认知学习 4.根据费斯汀格(L.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不包括() A. 改变认知 B. 消除认知 C. 增加认知 D. 改变行为 5.人们具有一种使自己已有的认知关系结构保持相对平衡不变的倾向,这种倾向被称之为() A. 认知完形倾向 B. 认知失调倾向 C. 认知强化倾向 D. 认知统合倾向 6.下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 ) A. 自我知觉理论 B. 归因理论 C. 控制源理论 D. 社会知觉理论 7.根据谢里夫和霍夫兰德(C.I.Hovland)的社会判断理论,当一种新的观点处于哪个区域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明显变化() A. 接受区域 B. 态度不明朗的区域 C. 拒绝的区域 D. 潜意识区域 8.科尔曼(H.Kelman)于1961年提出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按其先后顺序依次为() A. 认同、服从、内化 B. 服从、内化、认同 C. 认同、内化、服从 D. 服从、认同、内化 9.根据科尔曼(H. Kelman)的态度改变三阶段论,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作() A. 认同 B. 内化 C. 服从 D. 从众 10.社会判断理论强调个体自身对刺激信息的知觉判断,并认为这种判断是态度发生改变的中介物,这种理论的实验基础来源于() A. 谢里夫等人的物体知觉判断实验 B. 朗格(H.Spencer)反应时间的实验 C. 罗森塔尔(R.Rosenthal)效应实验 D. 奥尔波特(F.H.Allport)的社会促进实验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摘要文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行综述,主要从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双重态度模型,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态度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 引言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1 态度的概念 1.1 态度的定义 态度通常是指个体自身对某一客体所持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的评价与心理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1]。 1.2 态度的心理结构 1.2.1.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1.2.2.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1.2.3.行为因素

行为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1]。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1.3 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从性质上说,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1]。因为一个人的态度总是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他个人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的大小,决定了态度对象所具有价值的大小,而事物价值的大小,往往又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因此,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故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于他的态度明显地具有一种工具性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对人有利的事物,便产生肯定的态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对人不利的事物则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因此,态度的实质乃是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一个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2 态度的特性 2.1 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不同于本能,态度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不须学习,与生俱有的行为倾向不是态度。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以及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态度形成以后,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对周围事物和他人的反应。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个人的态度经过不断的循环和修正,会逐步形成日益完善的态度体系[1]。 2.2 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必须具有特定的态度对象。态度对象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

论述态度的形成过程)

转变态度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南昌县莲塘实验学校 (本文浏览次数: 2489) 【关键字】转变态度途径方法 论述转变态度的途径和方法 南昌县莲塘实验学校周红林 内容提要:在人类社会中,态度对我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一直是人们探讨社会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中心课,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小到人们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无刻不受到态度的影响。例如卫生工作中也是如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病人对医疗工作的态度,也是影响到他们的就医行为和对卫生工作的支持。诸如对吸烟的态度等等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态度问题。 关键词:转变态度途径方法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它使人的心理处于准备状态,具有行为的倾向性。态度包含了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如果一个人特别注意到自己将要作业的反应,也就是在心理上对要作的反应有所准备的时候,他的反应就比那些只集中注意于将要来临刺激的人所做出的反应要快。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判断和思考等活动效率都要受到他的心理准备状态的支配。阿尔波曾提出态度是一种精神和神经准备就绪的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并对个人对所有客观对象和与之有关的情境的反应,产生一种起指导作用的或能动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对任何特定的客观对象都具有认识的成份,表达感情成份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 1、态度是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性,它和意见有一定区别。 2、态度来自于价值,也就是说,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人们所拥有的价值观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具有重大作用。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的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 1认知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和评价,它通常是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包括对态度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例如:“我认为吸烟是有害的:这就是带有好坏评价性的叙述。

最新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的形成 个体的社会态度的获得过程,就是态度的形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态度形成有4个条件:①经验的积累和整合。从各个零散的经验中形成相同类型的特殊反应的整合。②经验的分化。开始是笼统的、缺乏特殊的,以后逐渐分化和个别化。③剧烈的、外伤性经验,甚至是仅仅一次的经验,就可以形成永久性的态度。④对社会已有态度的模仿及语言的学习。从发展的角度看,D.克雷奇认为影响态度形成有以下因素:①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②对某一对象的信息获得的质量以及信息源的性质;③所属群体或参照群体对个体的影响;④个体的人格特点。 凯尔曼于1958年提出态度形成的3阶段说:①服从。或是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不觉地模仿;或是受到群体规范的压力,从而产生的服从行为。②同化。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也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这一阶段已经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自己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③内化。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部分,比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到了这一阶段,态度才真正地形成。后来,此假说被认为是无法得到证实的,凯尔曼也对此做过补充。 态度的变化 广义指由于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使某一定时期内持续的、稳定的

态度发生变化;狭义指的是由于社会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说服性沟通使以前的态度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态度变化的方向按照施加影响的社会或他人所期待的方向发生变化的,称肯定性态度变化;按所作用的他人的期待及想法作相反方向变化的,称否定性态度变化。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态度形成和变化的研究有以下几种主要理论:①认知均衡理论。出发点是人们在心理上有维持态度系统平衡一致的需要,当人们态度系统失去平衡后,总有从不平衡向平衡转化的趋势。态度系统中诸成分的不一致性是促进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按对一致性理解的不同,可分为几种解释态度改变的理论模式:F.海德的P-O-X 模型,T.M.纽科姆的A-B-X模型,奥斯古德与P.H.坦南鲍姆的和谐理论,L.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等。②信息传播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C.霍夫兰德等人认为,态度是后天习得的产物,是由学习而来的反应。强化、模仿是态度形成的机制。经过肯定性强化的态度被接受,而经过否定性强化的态度被放弃。态度改变应强调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研究个体对信息的注意、理解与接受等因素。③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心理抗拒理论,把心理抗拒现象及其抗拒效果作为一种态度进行研究。发现在心理抗拒的情况下,事先的说服教育不仅不利于态度转变工作,反而会促使态度向预期相反的方向变化。后来,在心理抗拒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心理免疫理论,认为要想促使态度向有利方向转化,事先让被试者参与有关的活动是必要的,被试者积极参与实验者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有助于被试者的态度转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