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水印攻击及对策分析

数字水印攻击及对策分析

数字水印攻击及对策分析
数字水印攻击及对策分析

数字水印攻击及对策分析

【摘要】数字水印技术作为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讨论了数字水印的概念、特征, 重点介绍了数字水印的鲁棒性及影响数字水印鲁棒性的因素,总结和分析了数字水印主要攻击方式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数字水印;简单攻击;同步攻击;削去攻击;混淆攻击

【 abstract 】 digital watermarking technology, as the essential protecting method of digital media copyright protection,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public.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digital watermarking were analyzed in details, among which the robustness of digital watermarking and factors that affect it were introduced in special stress. in addition, the main type of attack of digital watermarking was discussed and som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given as well.

【 keywords 】 digital watermarking; simple attacks; synchronization attacks; removal attacks; ambiguity attacks 1 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上的数字媒体应用正在呈爆炸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知识产品以电子版的方式在网上传

播。数字信号处理和网络传输技术可以对数字媒体的原版文件进行无限制的任意编辑、修改、拷贝和散布,由此引发出数字媒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的问题,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数字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紧迫的议题。因此,如何防止知识产品被非法复制及传播,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数字水印技术是指用信号处理的方法在数字化的多媒体数据中嵌入隐蔽的标记,这种标记通常是不可见的,只有通过专用的检测器或阅读器才能提取。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数字水印技术源于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保护多媒体版权的新型技术,它可验证数字产品的版权拥有者、识别销售商、购买者或提供关于数字产品内容的其他附加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以人眼不可见的形式嵌入在数字图像或视频序列中,用于确认数字产品的所有权和跟踪侵权行为。除此之外,它在证据篡改鉴定,数字的分级访问,数据产品的跟踪和检测,商业视频广播和因特网数字媒体的服务付费,电子商务的认证鉴定,商务活动中的杜撰防伪等方面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自从1993年首次提出“数字水印”概念以后,数字水印技术引起工业界的深厚兴趣,已成为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2 数字水印特性

数字水印一般具有不可感知性、鲁棒性、检测的可靠性、计算的

有效性、安全性、唯一性、嵌入有效性等特性和要求。数字水印的鲁棒性是指加入的数字水印不仅能抵抗非恶意的攻击,而且要求能抵抗一定失真的恶意攻击,并且经过一般的数据处理不影响水印的的检测。数字水印算法的鲁棒性反映水印算法经受各种攻击的能力。一个好的数字水印系统,理论上应该使得加入水印后的原始图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最小的视觉失真。攻击目的是想改变数据,使嵌入于其中的水印标记无法辨认,即降低检测水印的可能性。有效的水印算法必须具有鲁棒性,即数字水印必须很难被清除,从理论上讲,只要具有足够的知识,任何水印都可以去掉。但是如果只能得到部分信息,如水印在图像中的精确位置未知,那么任何企图破坏水印的操作都将导致图像质量的严重下降。一个实用的水印算法应该对信号处理、通常的几何变形以及恶意攻击具有稳健性。

3 影响水印鲁棒性的因素

3.1 嵌入的信息量

在数字水印技术中,水印的数据量和鲁棒性构成了一对基本矛盾,理想的水印算法应该既能隐藏大量数据,又可以抗各种信道噪声和信号变形,然而在实际中,这两个指标往往不能同时实现。要嵌入的信息越多,水印的鲁棒性就越差。

3.2 水印嵌入强度

水印嵌入强度和水印不可见性之间存在一个折衷。增加鲁棒性就要增强水印嵌入强度而相应地会降低水印透明性。

3.3 图像尺寸和特性

图像的尺寸对嵌入水印的鲁棒性有直接影响。尽管太小的含水印的图片没有多少商业价值,但一个实用的水印软件程序应能从图片中恢复出水印,这就避免了对它们的马赛克攻击。此外图像的特性也对水印的鲁棒性产生重要影响,如对扫描的自然图像具有高鲁棒性的方法在应用于合成图像时,鲁棒性大大削弱。

3.4 秘密信息如密钥

数字水印算法中,密钥空间必须足够大,以使穷举攻击法失效。许多安全系统不能够抵御一些简单的攻击,往往是因为系统在设计时就没有遵循基本的密码学原理。

4 数字水印攻击与对策

对数字水印的攻击一般是针对水印的鲁棒性提出的要求,数字水印的鲁棒性是指水印信号在经历多种标准数据处理或恶意的攻击之后,仍能保持完整性或仍能被准确鉴别的特征。这里的标准数据处理是指数据经过数据发布渠道,如编辑、打印增强、格式转换等的过程。恶意的攻击是指那些带有损害性、毁坏性的,或者试图移去水印信号的处理过程。鲁棒的水印应该能够抵抗各种水印攻击行为。按照攻击后的水印作品具有的商业价值可以将攻击分类为成功的攻击和毁坏性的攻击。一种成功的攻击可以为攻击者创造商业价值。它能够把水印削弱到无法恢复和提取的地步,同时攻击后的载体数据只有一些少许的变动,不影响载体数据的商业价值。这是实

际应用中最需要考虑进行对抗的攻击。而毁坏性攻击无法为攻击者创造良好的商业价值,但是它可以起到破坏的作用,影响数字水印的实际应用。

按照攻击原理可以将攻击分为四类:简单攻击、同步攻击、削去攻击和混淆攻击。

4.1 简单攻击及对策

简单攻击是试图对整个嵌入水印后的载体数据进行操作来削弱嵌入的水印的幅度,从而导致数字水印提取发生错误,甚至根本提取不出水印信号。常见的操作有线性滤波、通用非线性滤波、压缩(jpeg、mpeg)、加噪、象素域量化、数模转换等。

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抵抗这种类噪声失真:增加嵌入水印的幅度和冗余嵌入。通过增加嵌入水印幅度的方法,可以大大地降低攻击产生的类噪声失真现象,在多数应用中是有效的。冗余嵌入是将一个水印信号多次嵌入,采用大多数投票制度实现水印提取。另外,采用错误校验码技术进行校验,可以更有效地根除攻击者产生的类噪声失真。

4.2 同步攻击及对策

同步攻击是试图破坏载体数据和水印的同步性,即试图使水印的相关检测失效或使恢复嵌入的水印成为不可能。被攻击的数字作品中水印仍然存在,而且幅度没有变化,但是水印信号已经错位,不

能维持正常水印提取过程所需要的同步性。这样,水印提取器就不可能、或者无法实行对水印的恢复和提取。同步攻击通常采用几何变换方法,如缩放、空间方向的平移、时间方向的平移(视频数字作品)、旋转剪切、象素置换、二次抽样化、象素或者象素簇的插入或抽取等。

同步攻击比简单攻击更加难以防御。因为同步攻击破坏嵌入水印后的载体数据中的同步性,使得水印嵌入和水印提取这两个过程不对称。而对于大多数水印技术,水印提取器都需要事先知道嵌入水印的确切位置。这样,经过同步攻击后,水印将很难被提取出来。因此,在对抗同步攻击的策略中,应该设法使得水印的提取过程变得简单。

同步攻击可能只使用一种简单的几何变换,例如剪切、平移等。在有源提取的情况下,可以将源载体数据和嵌入水印后的载体数据相比较,得到遭受的几何变换的种类和区域,进而可以消除几何学的失真。在无源提取的情况下,只能采用穷举的方法,尝试使用所有可能的处理,将被攻击的数据翻转过来。这种穷举的方法在遇到复杂的同步攻击的情况下,计算将成为不可能。

一种可取的对抗同步攻击的对策是在载体数据中嵌入一个参照物。在提取水印时,先对参照物进行提取,得到载体数据所有经历的攻击的明确判断,然后对载体数据依次进行反转处理。这样可以消除所有同步攻击的影响。

4.3 削去攻击及对策

削去攻击试图通过分析嵌入水印后的载体数据,估计图像中的水印,将嵌入水印后的载体数据分离成为载体数据和水印信号,然后抛弃水印,得到没有水印的载体数据,达到非法盗用的目的。常见的方法有合谋攻击(collusion attacks)、去噪、确定的非线性滤波、采用图像综合模型的压缩(如纹理模型或者3-d模型等)。

合谋攻击,通常采用一个数字作品的多个不同的水印化拷贝实现。数字作品的一个水印化拷贝成为一个检测体。cox提出的一个联合攻击,利用多个检测体进行多次平均统计操作,最后得到一个成功削去水印的载体数据。在另一个联合攻击中,从每个检测体中提取不同位置的一小部分数据,重新合并成一个新的载体数据,而这个载体数据中的水印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

为了对抗这种攻击,必须在水印信号生成过程中采用随机密钥加密的方法。采用随机密钥的加密,对于水印的提取过程没有影响,但是基于伪随机化的削去攻击将无法成功。因为每次嵌入的水印都不同,水印嵌入器将不能确定出近似的源数据来。

4.4 混淆攻击及对策

混淆攻击是试图生成一个伪源数据、伪水印化数据来混淆含有真正水印的数字作品的版权,由于最早由ibm的craver等人提出,也称ibm攻击。一个例子是倒置攻击,虽然载体数据是真实的,水印信号也存在,但是由于嵌入了一个或多个伪造的水印,混淆了第

一个含有主权信息的水印,失去了唯一性。这种攻击实际上使数字水印的版权保护功能受到了挑战。

在混淆攻击中,同时存在伪水印、伪源数据、伪水印化数据和真实水印、真实源数据、真实水印化数据。要解决数字作品正确的所有权,必须在一个数据载体的几个水印中判断出具有真正主权的水印。一种对策是采用时间戳技术。时间戳由可信的第三方提供,可以正确判断谁第一个为载体数据加了水印,这样就可以判断水印的真实性。另一种对策是采用不可逆水印技术,构造不可逆的水印技术的方法是使水印编码互相依赖,如使用单向杂凑函数。

5 结束语

数字水印的攻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的应用中,攻击者往往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攻击方法进行攻击,这使得水印算法的设计也相应地复杂化。水印嵌入算法设计和攻击算法设计是水印技术研究的两大方向,这两方面的研究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新的水印算法会引出新的攻击技术,新的攻击技术又促进水印算法的完善,从而促进水印系统理论和技术的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易开祥,石教英,孙鑫. 数字水印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图像图形学报[j]. 2001年02期.

[2] 孙圣和,陆哲明,牛夏牧. 数字水印技术及应用. 科学出版社[m], 2004.

[3] 陈明奇,纽心忻,杨义先. 数字水印的攻击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年7月.

[4] 易正江,周小燕. 数字水印算法的鲁棒性测试研究[j]. 电脑开发与应用,2005年第5期.

[5]袁莉. 数字水印的应用及攻击类型[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1月.

数字水印攻击及对策分析

数字水印攻击及对策分析 【摘要】数字水印技术作为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讨论了数字水印的概念、特征, 重点介绍了数字水印的鲁棒性及影响数字水印鲁棒性的因素,总结和分析了数字水印主要攻击方式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数字水印;简单攻击;同步攻击;削去攻击;混淆攻击 【 abstract 】 digital watermarking technology, as the essential protecting method of digital media copyright protection,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public.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digital watermarking were analyzed in details, among which the robustness of digital watermarking and factors that affect it were introduced in special stress. in addition, the main type of attack of digital watermarking was discussed and som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given as well. 【 keywords 】 digital watermarking; simple attacks; synchronization attacks; removal attacks; ambiguity attacks 1 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上的数字媒体应用正在呈爆炸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知识产品以电子版的方式在网上传

浅谈数字水印技术

浅谈数字水印技术 近几年, 许多研究人员放弃了传统密码学的技术路线, 尝试用各种信号处理方法对声像数据进行隐藏加密,并将该技术用于制作多媒体 的“数字水印”。数字水印技术是将一些标识信息即数字水印直接嵌入数字载体包括多媒体、文档、软件等当中,但不影响原载体的使用价值,也不容易被人的知觉系统如视觉或听觉系统觉察或注意到。人们通过隐藏在多媒体内容中的信息,能够了解到内容的原创者、内容的购买者、是否为正版、是否完整。 一般数字水印系统的通用模型包括嵌入和检测(提取)两个阶段。数字水印的嵌入阶段,嵌入算法的嵌入目标是使数字水印在不可见性和鲁棒性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折衷点。检测(提取)阶段主要是设计一个相应于嵌入过程的检测(提取)算法。检测算法一般是以基于统计原理的检验结果来判断水印存在与否,它的目标是使错判与漏判的概率尽量小。提取算法通过提取出水印(如字符串或图标等)并与原始水印进行比较以判断水印是否存在。并且,为了给攻击者增加去除水印的难度,目前大多数水印制作方案都在嵌入、检测(提取)时采用了密钥,只有掌握密钥的人才能读出水印。 (1)水印嵌入系统 其功能是把水印信息嵌入到原始图像中,为了能成功地提取水印信号,算法必须使水印对故意或非故意的袭击和失真(相当于信道噪声)具有鲁棒性。 (2)水印的恢复系统 其功能是完成从待检测图像中提取出水印信号。图2 描述了一般的水印恢复过程,其中置信度表明了所考察图像I′ 存在水印的可能性。

图2 数字水印恢复方案 1 数字水印的特点 数字水印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隐蔽性。指水印不可被察觉,不影响媒体产品的使用。(2)鲁棒性。指嵌入水印的图像在经受一定程度的各种有意或无意的图像处理攻击,水印仍能被检测出来。在某种程度上鲁棒性可以反映水印技术的抗干扰能力。(3)安全性。数字水印技术应该使用一个或多个密钥来确保自身的安全,未经授权,用户不能检测出隐藏在原始数据中的水印信息。(4)水印容量:是指载体在不发生形变的前提下可嵌入的水印信息量。嵌入的水印信息必须足以表示多媒体内容的创建者或所有者的标志信息,或购买者的序列号,这样有利于解决版权纠纷,保护数字产权合法拥有者的利益。尤其是隐蔽通信领域的特殊性,对水印的容量需求很大。 2 数字水印的应用 数字水印技术作为数字产品的保护技术,主要应用在这几个方面:(1)版权保护 版权保护:指的是多媒体数据产品的拥有者在公开发表自己的数据产品之前将会对数据产品嵌入隐秘的数字水印。在该多媒体数据产品遇到版权纠纷问题的时候,多媒体数据产品的拥有者就可以使用水印检测算法检测水印,以证明自己的版权归属。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是当前的热点问题,由于数字作品的拷贝、修改非常容易,因此原创者不得不加上损害作品的版权标志。数字水印利用其不可感知性,既保证了质量,又保护了数字作品。 (2)数字指纹 多媒体数据产品的拥有者可以在其产品拷贝中嵌入数字指纹,这样可以

数字水印技术综述

数字水印技术综述 (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其特点、分类、攻击技术及应用领域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数字水印的各种算法进行了分类研究与深入分析。最后指出数字水印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数字水印;水印原理;水印算法;水印应用 Overview on Overview on Digital Watermarking Technology ( Wuhan, Hubei 430070, China) Abstract:The basic concepts of watermark techniques are first introduced,and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classification、attacking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and applications first expatiated.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the watermark technique from the various aspects aye classified and some conventional watermark techniques and algorithms are analyzed in detail.Finally,research direction of digital watermark technology is pointed out. Key words:digital watermarking;watermarking principle;watermarking algorithms ;watermarking application; 0数字水印 随着Internet与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数字媒体的版权保护与信息完整性保证已逐渐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数字水印技术就是在这种需求下迅速发展起来的。 数字水印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在图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数据中嵌入一个可以标示其知识产权的水印信息。水印信息可以是文字、商标、印章或序列号等可以识别作品的作者、来源、版本、拥有者、发行人或合法使用人对数字产品的拥有权。水印信息通过特殊的方式,可以从宿主信号中提取出水印或是检测出它的存在性。水印不占用额外的带宽。是原始数据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且它可以经历一些不破坏源数据使用价值或商用价值的操作而存活下来。 1数字水印的特征 一般认为数字水印应具有以下特征(1)鲁棒性水印信号在经历多种无意或有意的信号处理后,仍能保持其完整性或仍能被准确鉴别的特性。(2)知觉透明性数字水印的嵌入不应引起数字作品的视/听觉质量下降,即不向原始载体数据中引入任何可知觉的附加数据。(3)内嵌信息量(水印的位率) 数字水印应该能够包含相当的数据容量,以满足多样化的要求。(4)安全性水印嵌入过程(嵌入方法和水印结构)应该是秘密的嵌入的数字水印是统计上不可检测的,非授权用户无法检测和破坏水印。对于通过改变水印图像来消除和破坏水印的企图,水印应该能一直保持存在,直到图像已严重失真而丧失使用价值。(5)实现复杂度低数字水印算法应该容易实现。在某些应用场合(如视频水印),甚至要求水印算法的实现满足实时性要求。(6)可证明性数字水印所携带的信息能够被唯一地、确定地鉴别,从而能够为已经受到版权保护的信息产品提供完全和可靠的所有权归属证明的证据。 2 数字水印的分类 2.1按照嵌入的位置 按照嵌入的位置可分为:(1)空域数字水印:空域数字水印的嵌入是通过直接修改图像的灰度值或是强度值来完成的。(2)变换域数字水印:变换域的数字水印是将图像进行某种变换,通过修改变换域系数来达到嵌入水印的目的。

基于DCT图像数字水印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DCT的图像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

基于DCT的图像数字水印技术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索尼和菲利浦公司首次提出了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的方案SCMS(Serial copy management system),数字水印技术也是在继数字隐藏技术后提出的一种数字媒体版权保护方案,发展到现在不仅仅局限于版权保护,也延伸到商务交易中的票据防伪、声像数据的隐藏标识和篡改提示、隐蔽通信及其对抗等领域。随着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电子政务所涉及的相当多的信息都带有机密性,除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外,也易受到来自系统应用的假冒用户登录、非法篡改等数据安全的威胁。我国现有的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和系统安全解决方案大多是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网络隔离等技术和设备来保障系统的安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但仍存在着安全漏洞,我们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除了必要的网络安全技术外,还必须重视对数字信息安全认证的问题。 数字水印技术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是目前多媒体信息安全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该技术采用信息处理技术把版权信息、认证信息等秘密信息,即水印,嵌入到原始数据中去,但不影响原内容的价值和使用,水印信息可以是产品的序列号、版权所有者的标志等认证信息。通过特定的算法恢复和检测被嵌水印后,可有效地分析信息失真的情况,判断信息是否被篡改,为版权所有者提供信息被盗版的有利证据。因此,一个实用的数字水印技术必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安全性和不可见性。 所谓数字水印技术,就是将代表数字媒体著作权人身份的特定信息、用户指定的标志或序列码等,按照某种方式嵌入被保护的信息中,在产生版权纠纷时,通过相应的算法提取出该数字水印,从而验证版权的归属,确保媒体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避免非法盗版的威胁。被保护的信息是任何一种数字媒体,如软件、图像、音频、视频或一般性的电子文档等。数字水印是嵌在数字产品中的数字信号,水印的存在要以不破坏原数据的欣赏价值、使用价值为原则。

数字水印技术:概念、应用及现状

数字水印技术:概念、应用及现状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信息的安全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当前的信息安全技术基本上都以密码学理论为基础,无论采用传统的密钥系统还是公钥系统,其保护方式都是控制文件的存取,即将文件加密成密文,使非法用户不能解读。但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快速提高,这种通过不断增加密钥长度来提高系统秘密级别的方法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需要进行加密、认证和版权保护的声像数据也越来越多。数字化的声像数据从本质上说就是数字信号,如果对这类数据也采用密码加密方式,则其本身的信号属性就被忽略了。最近几年,许多研究人员放弃了传统密码学的技术路线,尝试用各种信号处理方法对声像数据进行隐藏加密,并将该技术用于制作多媒体的“数字水印”。 二、认识数字水印 数字水印(Digital Watermark)技术是指用信号处理的方法在数字化的多媒体数据中嵌入隐蔽的标记,这种标记通常是不可见的,只有通过专用的检测器或阅读器才能提取。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特性: 1. 鲁棒性(robustness):所谓鲁棒性是指在经历多种无意或有意的信号处理过程后,数字水印仍能保持完整性或仍能被准确鉴别。可能的信号处理过程包括信道噪声、滤波、数/模与模/数转换、重采样、剪切、位移、尺度变化以及有损压缩编码等。 2.安全性(security):指隐藏算法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即它必须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人为攻击,而使隐藏信息不会被破坏。 3.透明性(invisibility):利用人类视觉系统或人类听觉系统属性,经过一系列隐藏处理,使目标数据没有明显的降质现象,而隐藏的数据却无法人为地看见或听见。 ***典型的数字水印系统模型: 图 1为水印信号嵌入模型,其功能是完成将水印信号加入原始数据中;图 2为水印信号检测模型,用以判断某一数据中是否含有指定的水印信号。

数字水印基本原理

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原理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不但可以通过互联网和CD-ROM方便快捷地获得多媒体信息,还可以得到与原始数据完全相同的复制品,由此引发的盗版问题和版权纷争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数字多媒体产品的水印处理技术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虽然数字水印技术近几年得到长足发展,但方向主要集中于静止图像。由于包括时间域掩蔽效应等特性在内的更为精确的人眼视觉模型尚未完全建立,视频水印技术的发展滞后于静止图像水印技术。另一方面,由于针对视频水印的特殊攻击形式的出现,为视频水印提出了一些区别于静止图像水印的独特要求。 本文分析了MPEG-4视频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频谱的视频数字水印改进方案,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1视频数字水印技术简介 1.1数字水印技术介绍 数字水印技术通过一定的算法将一些标志性信息直接嵌入到多媒体内容当中,但不影响原内容的价值和使用,并且不能被人的感知系统觉察或注意到。与传统的加密技术不同,数字水印技术并不能阻止盗

版活动的发生,但可以判别对象是否受到保护,监视被保护数据的传播,鉴别真伪,解决版权纠纷并为法庭提供认证证据。为了给攻击者增加去除水印的难度,目前大多数水印制作方案都采用密码学中的加密体系来加强,在水印嵌入、提取时采用一种密钥,甚至几种密钥联合使用。水印嵌入和提取的一般方法如图1所示。 1.2视频数字水印设计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水印容量:嵌入的水印信息必须足以标识多媒体内容的购买者或所有者。 ·不可察觉性:嵌入在视频数据中的数字水印应该不可见或不可察觉。·鲁棒性?押在不明显降低视频质量的条件下,水印很难除去。 ·盲检测:水印检测时不需要原始视频,因为保存所有的原始视频几乎是不可能的。 ·篡改提示:当多媒体内容发生改变时,通过水印提取算法,能够敏感地检测到原始数据是否被篡改。 1.3视频数字水印方案选择 通过分析现有的数字视频编解码系统,可以将目前MPEG-4视频水印的嵌入与提取方案分为以下几类,如图2所示。

数字水印技术概论

数字水印技术概论 【摘要】本文就数字水印科学保护技术展开探讨,通过原理定义论述、领域背景介绍与应用探讨,明晰了技术核心应用价值。对促进数字水印技术的继续深化拓展,发挥对电子信息相关数据产品的可靠安全保护职能,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字水印;应用;保护 0.前言 信息时代,各类信息化数字技术扩充发展,针对丰富数字信息的安全保护需求也日益扩充。基于数字文档可方便快捷的复制、篡改与盗取,因而令其产权保护面临一定困难。同时数字图像具有一定适应性特征,可供用户任意设计更新并为己所用。为此应科学探究一种良好的数据可靠加密保护技术,进而有效应对不良信息篡改、窃取、盗用问题。本文基于这一目标引入水印数字技术探讨,该技术通过印记图形加密有效保护版权信息,形成印记图形同原始保持一致,基于一定标准形成水印图像,进而探究非法复制信息、相关违规产品的不良流通应用。该技术核心特征在于潜入模式,是通过视觉设想推理阐释实效的科学方式。 1.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1.1数字水印技术原理内涵 数字水印技术是一类进行数据产品安全保护、信息内容科学检测,通过嵌入模式将相关序列代码或用户定义标识引入信息中,并可基于相关算法进行水印提取,进而实施保护信息版权检验的科学技术方式。可有效维护产权人享有的产品版权利益,杜绝非法盗版问题。数字水印技术所保护的对象可以是媒体,数据文档、工具软件、视频音频资料、信息图像等丰富内容,包括生成水印、相关嵌入过程、综合信息测试与提取水印等实践环节。 数字水印核心原理在于通过针对宿主进行标识信息嵌入形成水印,令其具备无法感知的良好属性,进而确保信息数据安全性。同时需要遵循相应感知规则,令水印信息具有充分冗余性,即可通过分段数据实现恢复。 1.2数字水印具体类别 数字水印基于出发点各异性,令其种类划分各不相同,并体现了一定的联系渗透属性。依据水印特征,可将其划分成健壮与脆弱水印。前者可服务于数字作品资源中进行著作权相应表述,通过水印嵌入可满足综合编辑实践需求。后者则可实现数据完整统一保护,基于对更新信号的敏锐反映性,可依据其水印状况进行数据信息安全程度分析判别。依据水印媒体,可将其分为图像、视频、音频水印、文本与网格水印形式。而基于检测流程,数字水印则包括明文与盲水印等。前者检测进程要利用原始信息,后者则应利用密钥。 基于水印不同内容,可将数字水印定义为有意义以及无意义形式。前者即水印自身同时代表数字图像或音频数据编码,而后者则仅仅代表序列号。 1.3数字水印技术服务应用领域 数字水印技术基于优质属性、科学原理,在数字化、信息化社会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中体现了较大的应用潜能,可在电子商务领域、多媒体技术服务、广播媒介中发挥综合优势。数字水印技术具备良好的版权保护功能,基于来源信息与版权内容嵌入,有效预防不良侵权行为,体现良好安全的版权保护能效,当然其实践应用对数字水印提出了显著的鲁棒性要求。同时,数字水印技术科有效实现

数字水印技术研究

数字水印技术研究 摘要: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信息安全、版权保护和信息认证的有力工具,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本文介绍数字水印技术的原理与模型,分析水印技术的典型算法,阐述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数字水印;信息安全;版权保护;稳健性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化的媒体信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的存取、交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迅速兴起的Internet以电子印刷出版、数字图书馆、网络视频和音频、电子商务等新的服务和运作方式为商业、科研、娱乐等带来了许多机会。随之而来的副作用是盗版者大量地复制及传播未经授权的数字产品内容,出于利益的考虑,数字产品的版权所有者迫切需要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有数据显示,美国电影行业协会(MPAA)估计,盗版使美国电影业的年收入减少了25亿美元,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IAA)则估计全球每年因盗版而造成的损失高达50亿美元。 传统的版权保护系统多采用密码技术,依靠密码学技术对数字产品进行加密,只有合法用户(或授权用户)才拥有密钥,从而保证数字产品的安全。但是,这一方案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所加密的数字产品在解密后,没有有效的手段来保证其产品不被非法拷贝、再次传播和盗用,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人们提出了新兴的概念——数字水印(digital watermarking)。数字水印技术是目前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是作为传统版权保护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是一种可以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保护版权和认证来源及完整性的新技术,是信息安全和版权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许多大学和国际科研机构正投身于研究之中,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二、数字水印技术原理 1、数字水印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数字水印是指永久镶嵌在其他数据(宿主数据)中的具有可鉴别性的数字信号或模式,并且不影响宿主数据的可用性[1]。而水印信号是一种特制的数字标记,一般包含版权所有者的标记或代码,以及能证实用户合法拥有数据的用户代码等基木信息,将它嵌入到数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数字产品中,由此来确定版权拥有者、认证数字内容来源的真实性、识别购买者、提供关于数字内容的其他附加信息、确认所有权认证和跟踪侵权行为。 数字水印有以下特点:1)不可见性,也称透明性,指的是利用人类视觉系统HVS (Human Visual System)或人类听觉系统HAS (Human Audio System)属性,嵌入水印后图像无明显降质现象且水印在视觉或听觉上不可感知;2)稳健性,也称健壮性或鲁棒性,指数字水印应有抵御图像压缩、滤波、量化与增强、几何失真等外界攻击的能力;3)可证明性,即水印应能为受到版权保护的信息产品的归属或来源提供完全和可靠的证据,水印算法识别被嵌入到保护对象中的所有者的有关信息,并在需要的时候将其提取出来,并能够监视被保护对象的传播、真伪鉴别以及非法拷贝控制等;4)安全性,主要指水印不易被复制和伪造,能抵抗非法拦截和破解,即使受到非法攻击,仍能以极低的误差率进行检测和识别。其中,鲁棒性和不可见性是数字水印系统的两个重要特性,且是一对矛盾的特性,在算法设计上常常需要折衷考虑这两个方而特性的要求。 2、数字水印系统的理论模型 通用的数字水印系统包含两个基本的模块,即一个水印嵌入和一个水印提取(也称为水印检测系统),数字水印嵌入的一般过程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2]。

数字水印的历史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数字水印的历史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一般认为,数字水印起源于古老的水印技术。这里提到的“水印”技术是指传统水印,即印在传统载体上的水印,如纸币上的水印、邮票股票上的水印等,将它们对着光照我们可以看到其中隐藏的图像。这些传统的“水印”用来证明其内容的合法性。大约700年前,纸水印便在意大利的Fabriano镇出现[1],这些纸水印是通过在纸模中加细线模板制造出来的。纸在存在细线的区域会略微薄一些,这样也会更透明一些。到了18世纪,在欧洲和美国制造的产品中,纸水印已经变得相当的实用了。水印被用作商标,记录纸张的生产日期,显示原始纸片的尺寸。大约也是这个时期,水印开始用于钱和其它文件的防伪措施。纸水印的存在既不影响美感,也不影响纸张的使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也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宋真宗在位时(公元998-1021年),四川民间发明了“交子”[2]。交子正面都有票人的印记,有密码画押,票面金额在使用时填写,可以兑换,也可以流通。可以说交子上的印文既包含水印技术也包含消隐技术。 事实上,正是由于纸张水印和消隐技术的特性才真正地启发了在数字环境下水印的首次使用。数字水印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它的产生源于对数字产品的保护。在1954年,Muzak公司的埃米利.希姆布鲁克(Emil Hembrooke)为带有水印的音乐作品申请了一项专利。在这项专利中,通过间歇性地应用中心频率为1kHz的窄带陷波器,认证码就被插入到音乐中。该频率上能量的缺失表征使用了陷波滤波器,而缺失的持续时间通常被编码为点或长划,此认证码使用了莫尔斯电码。此系统被Muzak公司用到了1984年前后[3]。1961年美国专利局这样描述了该项发明: 此发明使对音乐作品进行确证成为可能,从而制定出了一个防止盗版的有效途径,这也可以比作纸币中的水印。 从那时起,人们开始发展大量的水印技术并由此展开了各种各样的应用,人们对于嵌入信号的兴趣就这样持续了35年,此期间水印被应用于广告认证和设备控制上。例如,在1979年,Szepanski[4]描述了一种机械探测模式,它可以用在文件上起到防伪效果。九年后Holt等人[5]阐述了一种在音频信号中嵌入认证码的方法。但这时的数字水印只是作为一种版权认证的工具,并没有成为一门科学。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数字水印才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受到了足够的重视。1993年A. Z. Tirkel等所撰写的“Electronic water mark”[6]一文中首次使用了“water mark”这一术语。这一命名标志着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一门正式研究学科的诞生。后来二词合二为一就成为“watermark”,而现在一般都使用“digital watermarking”一词来表示“数字水印”。现在我们所说的“水印”一般指的都是数字水印。 数字水印技术自93年被提出以来,由于其在信息安全和经济上的重要地位,发展较为迅速,世界各国的科研机构、大学和商业集团都积极的参与或投资支持此方面的研究。如美国财政部、美国版权工作组、美国洛斯阿莫斯国家实验室、美国海陆空研究实验室、欧洲电信联盟、德国国家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日本NTT信息与通信系统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剑桥大学、瑞士洛桑联邦工学院、微软公司、朗讯贝尔实验室等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IBM公司、日立公司、NEC公司、Pioneer电子公司和Sony公司等五家公司还宣布联合研究基于信息隐藏的电子水印。 国际学术界陆续发表了许多关于数字水印技术方面的文章,几个有影响的国际会议(例如IEEE,SPIE等)及一些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例如Signal Processing等)相继出版了有关数字水印技术的专题。1996年5月,国际第一届信息隐藏学术讨论会[10](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Hiding Workshop, IHW)在英国剑桥牛顿研究所召开,至今该研讨会已举办了五

信息隐藏技术-数字水印综述

(重庆邮电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信息隐藏技术课程 期末大作业 学号: 2011211650 2011211651 姓名:曾湘宇黄明雄 班级: 0441102 成绩评定:

数字水印技术综述 摘要 现今数字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数字世界丰富多彩,数字产品几乎影响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如何保护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数字产品,如版权保护、信息安全、数据认证以及访问控制等等,就被日益重视及变得迫切需要了。借鉴普通水印的含义和功用,人们采用类似的概念保护诸如数字图像、数字音乐这样的多媒体数据,因此就产生了“数字水印”的概念。所谓“数字水印”是往多媒体数据中添加的某些数字信息,比如将在数码相片中添加摄制者的信息,在数字影碟中添加电影公司的信息等等。与普通水印的特性类似,数字水印在多媒体数据中(如数码相片)也几乎是不可见的,也很难被破坏掉。因此数字水印在今天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大有可为。数字水印技术还有很多其它用途,并且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要完整地说明数字水印应用的未来还不可能,但是业界对数字水印技术在复制保护和纸质媒介上的应用有了越来越大的兴趣,比如用比如水印技术保护钞票、支票、发票等等。除了技术发展,市场营销和商业规划也极为重要,并且需要有深度的分析与战略计划。技术推广和普及也必不可少,以保证市场为接受数字水印技术做好准备: 关键词:数字水印,水印攻击,FCM算法,应用,前景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1.1问题背景 (2) 1.2问题分析 (2) 1.3小组分工 (3) 第二章数字水印技术 (4) 2.1为什么要用数字水印? (4) 2.3数字水印的起源 (6) 2.3发展历史 (6) 2.4国内外研究现状 (7) 2.5数字水印的概念 (7) 2.6数字水印的要素 (9) 2.7数字水印的优点 (10) 2.8数字水印的应用 (11) 2.8.1数字版权保护(DRM) (11) 2.8.2多媒体认证和篡改检测 (11) 2.8.3数字指纹和盗版追踪 (12) 2.8.4拷贝控制和访问控制 (12) 2.8.5广播监视 (12) 2.8.6商务交易中的票据防伪、电子印章 (12) 2.8.7隐蔽通信及其对抗 (13) 第三章常见的水印攻击方法 (14) 3.1基本攻击 (14) 3.2共谋攻击 (14) 3.3几何攻击 (14) 3.4马赛克攻击 (14) 3.5解释攻击(又称IBM攻击) (15) 3.6合法性攻击 (15) 第四章数字水印的算法 (16) 4.1空间域水印算法 (16) 4.2变换域水印算法 (16) 4.3 NEC算法该算法 (17) 4.4其他一些水印算法 (18) 4.5一个简单的数字水印算法 (19) 第五章总结与前景展望 (23) 总结 (23) 数字水印的未来 (23) 参考文献 (234)

数字水印技术综述

数字水印技术综述 【摘要】本文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其特点、分类、攻击技术及应用领域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数字水印的各种算法进行了分类研究与深入分析,最后指出数字水印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数字水印;水印原理;水印算法;水印应用 1什么是数字水印 所谓数字水印(digital watermark)技术是指用信号处理的方法在数字化的多媒体数据中嵌入隐蔽的标记,这种标记通常是不可见的,只有通过专用的检测器或阅读器才能提取。比如我们通过一定的算法,在图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数据中嵌入一个可以标示其知识产权的水印信息。水印信息可以是文字、商标、印章或序列号等可以识别作品的作者、来源、版本、拥有者、发行人或合法使用人对数字产品的拥有权。水印信息通过特殊的方式,可以从宿主信号中提取出水印或是检测出它的存在性。这样的水印不占用额外的带宽,是原始数据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且它可以经历一些不破坏源数据使用价值或商用价值的操作而存活下来。 2数字水印的特点 一般认为数字水印应具有以下特征:(1)鲁棒性:水印信号在经历多种无意或有意的信号处理后,仍能保持其完整性或仍能被准确鉴别的特性。(2)知觉透明性:数字水印的嵌入不应引起数字作品

的视/听觉质量下降,即不向原始载体数据中引入任何可知觉的附加数据。(3)水印容量(水印的位率):数字水印应该能够包含相当的数据容量,以满足多样化的要求。(4)安全性:水印嵌入过程(嵌入方法和水印结构)应该是秘密的,数字水印是统计上不可检测的,非授权用户无法检测和破坏水印。对于通过改变水印图像来消除和破坏水印的企图,水印应该能一直保持存在,直到图像已严重失真而丧失使用价值。(5)实现复杂度低:数字水印算法应该容易实现。在某些应用场合(如视频水印),甚至要求水印算法的实现满足实时性要求。(6)确定性:数字水印所携带的信息能够被唯一地、确定地鉴别,从而能够为已经受到版权保护的信息产品提供完全和可靠的所有权归属证明的证据。 3数字水印的分类 数字水印按照嵌入的位置可分为空域数字水印、变换域数字水印;按照水印的检测方式可分为私有水印、半私有水印和公开水印;按照水印的抗攻击能力可分为易损水印、鲁棒水印;按照水印的选取形式可分为序列水印、标识信息水印、标志图像水印;按照水印的可见性可分为可见水印、不可见水印;按照载体数据的性质可以将数字水印划分为图像水印、音频水印、视频水印、文本水印等等。4数字水印的基本原理 数字水印包含两个基本方面:水印的嵌入和水印的提取或检测。水印可由多种模型构成,如随机数字序列、数字标识、文本以及图

地理空间数据数字水印技术综述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 教师姓名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研究生专业 所在院系 类别:A.博士B.硕士√ C.进修生 日期: 2016 年06 月 30 日

评语 注:1、无评阅人签名成绩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批阅,用铅笔阅卷无效; 3、如有平时成绩,必须在上面评分表中标出,并计算入总成绩。

摘要:随着近几年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地理空间数据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增长。地理空间数据是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在网络化时代,地理空间数据容易被更改、复制和传播,地理空间数据安全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数字水印技术是信息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在地理空间数据安全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是对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做了简单介绍。然后对地理空间数据数字水印技术的特点进行归纳,最后阐述了该技术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 关键词:数字水印;地理空间数据;安全 一、引言 地理空间数据是描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重要信息,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地球科学研究的必要基础[1]。随着近几年研究的深入,地理空间数据被广泛应用。例如,地理空间数据可应用于汽车导航系统、带有GPS定位服务的移动通信设备、基于WEB的数字地图服务,以及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用于地理国情监测和灾难应急响应系统等。地理空间数据作为数据的一种,易于访问、获取、传播、复制。尤其是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违法、侵权行为屡禁不止,使得地理空间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更加突出。 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主要是加密技术。该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在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加密技术对内容的保护只局限在加密通信的信道中或其他加密状态下,一旦解密,则毫无保护可言。目前,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密码破译能力越来越强,常规密码的安全性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寻求新的安全技术,用以补足传统加密技术的缺陷显得十分重要。 数字水印技术是信息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并有希望成为这样一种补充技术,应用到对安全性有迫切需求的地理空间数据中。数字水印技术是利用数字作品中普遍存在的冗余数据与随机性把版权信息嵌入在数字作品本身中,因为它在数字产品中嵌入信息不会被常规处理操作去除从而起到保护数字作品版权的一种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以一定算法嵌入的,一般不易感知,只能通过计算机提取和检测。在发生版权纠纷时,可以通过相应算法提取出来,从而验证数字产品的版权归属,确保版权所有者的合法利益[2]。 数字水印技术一方面弥补了密码技术的缺陷,可以为解密后的数据提供进一步的保护;另一方面,数字水印技术也弥补了数字签名的缺陷,因为它可以在原始数据中一次性嵌入大量的秘密信息[3]。数字水印技术是目前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是一种可以在开放网络环境下保护版权、认证来源及完整性的新型技术。 二、数字水印技术简介 2.1数字水印技术的定义和特征 目前虽有许多文献讨论有关数字水印的技术问题,但是数字水印技术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Cox等[4]把“水印”定义为“不可感知地在作品中嵌入信息的操作行为”;朱晓冬天[5]认为“数字水印技术是永久镶嵌在其他数据(宿主)中具有鉴别性行为的数字信号或者模式,而且不影响宿主数据的可用性”。 不同的应用对数字水印技术的要求不尽相同,一般认为数字水印技术应具有如下特点[6]。 1.可证明性

语音信号数字水印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语音信号水印技术系统设计 系(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学年学期:2013 ~ 2014 学年第学期 2013年月日

摘要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多媒体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与传统的模拟媒体相比,数字媒体产品的编辑、复制和传播都很方便,它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正是这些优点突出了版权问题。由于数字多媒体信息很容易被未经授权的用户复制,且采用传统密码方法加密,不能完全解决盗版问题。 数字水印技术正是应运而生的信息隐藏技术,它通过特定的水印算法把版权信息嵌入在数字产品中,被嵌入的可以是一段文字、标识、序列号等等,人们无法从表面上感知水印的存在,只有专用的检测仪器或计算机软件才可以检测出隐藏的数字水印,从而达到了保护数字作品的所有者利益的目的,并促进了数字产品的开发与使用。在数字产品中,音频数据产品的版权保护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随着数字化音像制品和音乐制品的大量制作与发行,一个令人关注的突出问题是网上下载音乐对传统CD 业的巨大冲击。音频水印技术主要利用了人类听觉模型,在不影响音频信号质量的前提下,将水印信息隐藏在人耳不能感知的位置,来隐藏水印数据。本文主要研究语音信号水印技术,利用小波变换的优点和特性对音频信号嵌入水印,并提取。使嵌入水印音频想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鲁棒性和不可感知性。 关键词数字水印嵌入提取小波变换

目录 1 课题综述 (1) 1.1数字水印技术的介绍 (1) 1.2 数字水印设计原理 (2) 2系统分析与设计 (3) 2.1涉及基础知识 (3) 2.2算法的流程图 (5) 2.3算法实现 (5) 3代码编写 (7) 3.1主要代码 (7) 3.2程序调试 (10) 3.3程序运行与测试 (10) 结论 (14)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数字水印综述

《数字水印技术综述》 姓名余博涵 学号 11114010117 院系信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A1111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1 引言 ------------------------------------------------------------- 1 2 数字水印的特征 --------------------------------------------------- 2 3 数字水印的分类 --------------------------------------------------- 2 3.1图像水印---------------------------------------------------- 2 3.2音频水印---------------------------------------------------- 3 3.3视频水印---------------------------------------------------- 3 3.4 文本水印---------------------------------------------------- 4 3.5 网格水印---------------------------------------------------- 4 3.6软件水印---------------------------------------------------- 5 4 数字水印的基本框架及评价标准 ------------------------------------- 5 4.1 基本框架---------------------------------------------------- 5 4.2 评价标准---------------------------------------------------- 7 5 数字水印的应用 --------------------------------------------------- 7 5.1 版权保护---------------------------------------------------- 7 5.2 广播监视---------------------------------------------------- 8 5.3 声像数据的隐藏标识------------------------------------------ 8 5.4 隐蔽通信---------------------------------------------------- 8 6 数字水印技术研究展望 --------------------------------------------- 8 7 结论 ------------------------------------------------------------- 9参考文献: -------------------------------------------------------- 11

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的研究及发展_钮心忻

22 计算机教育 2005.1 信 息隐藏和数字水印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重视并蓬勃发展起来的。多媒体信息在网络 上的传递、发布和扩散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应用需求,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伪装式保密信息传递(即信息隐藏)和多媒体信息的版权保护问题(即数字水印)。信息隐藏主要应用在需要安全保密通信的部门,利用多媒体信息中的冗余空间携带隐蔽信息,达到秘密信息伪装传递的目的;同时,信息隐藏还要研究其对立面——隐蔽信息的分析和检测,这与密码编制学和密码分析学是类似的,信息隐藏与分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促进。数字水印从实质上说也是一类信息隐藏,但是其目的不是为了保密通信,而是为了标明载体本身的一些信息,如多媒体信息的创作者、版权信息、使用权限等一系列需要标明的信息,利用数字水印,还可以跟踪多媒体产品的非法传播和扩散,打击盗版。数字水印技术目前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持续深入的阶段,应用领域也在快速扩展。从最初的图像水印、音频水印,发展到软件水印、视频水印、文字水印;从最初的算法研究,扩展到行业领域的应用,如数字地图的版权保护、数字图书的版权保护、证件防伪、多媒体数据的检索、电子公文防篡改等。 1.信息隐藏的主要研究领域 信息隐藏的研究分为正反两方面:隐藏和分析。隐 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的研究及发展 北京邮电大学 钮心忻/文 藏的目的是要在多媒体载体中隐藏尽可能多的信息,同时不能引起任何可察觉的变化(包括感观上的变化和信息统计分析上的变化);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在一批看似正常的多媒体载体中,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找出被怀疑隐藏有秘密信息的载体,然后通过提取、破译或者破坏,达到拦截和破坏秘密信息隐蔽传递的目的。 根据信息隐藏的载体分类,可以分为图像中的信息隐藏、视频中的信息隐藏、语音中的信息隐藏、文本中的信息隐藏、各类数据中的信息隐藏等。在不同的载体中,信息隐藏的方法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载体的特征选择合适的隐藏算法。比如图像、视频、音频中的信息隐藏,大部分都是利用了人的感观对于这些载体信号的冗余度来隐藏信息。而文本或其他各类数据就无法利用冗余度来隐藏信息,因此在这些没有冗余度或者冗余度很小的载体中隐藏信息,就需要从另外的角度来设计隐藏方案。 根据目前已经提出的信息隐藏算法,从它们对载体的修改方式上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时域(空域)替换技术、变换域技术、扩展频谱技术、统计方法。 根据隐藏载体以及载体传输过程中可能遭到的破坏和攻击的类型不同,可考虑设计不同的算法抵抗破坏和攻击。对载体的破坏包括非恶意的和恶意的,非恶意的破坏例如载体在传输过程中叠加了噪声、受到有损压缩

数字水印综述

-1946- 0引言 当前,计算机的普及使得很多文学或艺术作者直接将作品以数字方式记录和存储下来,而网络的飞速发展也为数字作品的传输提供了便利。这些条件使得数字作品与传统作品相比,在创作和传播上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数字作品具有极易被理想复制的特性,这是其能够被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一特性也会被侵权者非法利用。目前,盗版已成为对数字化产业最大的威胁,这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对数字媒体版权所有者来说,反盗维权的要求迫在眉睫,而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立法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 传统的加密方法对多媒体内容的保护和完整性认证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加密方法只用在通信的信道中,一旦被解密,则信息就完全变成明文;另外,密码学中的完整性认证是通过数字签名方式实现的,它并不是直接嵌到多媒体信息之中,因此无法察觉信息在经过加密系统之后的再次传播与内容的改变。这样,数字水印技术作为加密技术的补充,在多媒体信息的版权保护与完整性认证方面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数字水印是新近提出的一种版权保护手段。它是利用数字作品中普遍存在的冗余数据与随机性把版权信息嵌入在数字作品本身,从而起到保护数字作品版权的一种技术。数字水印可以标识和验证出数字化图像,视频和声频记录的作者、所有者、发行者或授权消费者的信息,还可追溯数字作品的非法分发,是目前进行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技术手段。 1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原理 数字水印的思想源于古代的隐写术,是通过一定的算法 将一些标志性信息直接嵌到多媒体内容当中,但不影响原内容的价值和使用,并且不能被人的知觉系统觉察或注意到。水印信息可以是作者的序列号、公司标志或有特殊意义的文本等,可用来识别文件、图像或音乐制品的来源、版本、原作者、拥有者、发行人或合法使用人对数字产品的拥有权。与加密技术不同,数字水印技术并不能阻止盗版活动的发生,但它可以判别对象是否受到保护,监视被保护数据的传播、真伪鉴别、非法拷贝、解决版权纠纷并为法庭提供证据。 为了给攻击者增加去除水印的难度,目前大多数水印制 收稿日期:2005-04-30。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F0010M );云南省信息网络开发技术专项计划基金项目(2004IT06)。 作者简介:赵翔(1980-),男,云南昆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郝林(1955-),男,山东日照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 数字水印综述 赵 翔,郝林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摘 要:数字水印将感觉不到的信号嵌入到声频、视频和图像中以实现不同的目的。例如:添加标题和版权保护。首先介绍了有关数字水印的基本原理、重要属性及其主体框架。然后,将数字水印按不同角度划分为不同种类。讨论了各种各样的数字水印算法以及数字水印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简要介绍了对数字水印的攻击。最后,给出了数字水印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形式及前景。 关键词:数字水印;信息隐藏;水印嵌入;水印提取;水印验证中图法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024(2006)11-1946-05 Overview of digital watermark ZHAO Xiang, HAO Lin (School of Information,Y 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 Abstract :A digital watermark embeds an imperceptible signal into data such as audio,video and images,for different purposes,including captioning and copyright control.First,the basic principle,important properties and the main frame of digital watermarks are introduced.Then the digital watermark is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types according to various aspects.Further more,various digital watermarking al-gorithm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different fields are analyzed.And the attacks on digital watermark are also simply introduced.Finally,the recent and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and the prospect of this technology are given. Key words :digital watermark;information hiding;watermark insertion;watermark extraction;watermark verification 2006年6月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June 2006 第27卷第11期Vol.27 No.11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