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三章答案供参考

【分析】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三章答案供参考

【分析】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三章答案供参考
【分析】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三章答案供参考

【关键字】分析

一、选择题

1.对反应2SO2(g)+O2(g) 2SO3(g) 下列几种速率表达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选D。依据化学反应的瞬时速率的表达通式,对于一般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可写出通式如下:

2.由实验测定,反应H2(g)+Cl2(g)===2HCl(g) 的速率方程为v=kc(H2)c1/2(Cl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每一反应物浓度加倍,此时反应速率为( )。

A. 2v

B. 4v

C. 2.8v

D. 2.5v

解:选C。依据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υ=kc(H2)c1/2(Cl2),H2和Cl2浓度增大都增大一倍时,速率应该增大倍,即相当于2.8Υa。

3.测得某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Ea.正=70 kJ·mol-1,逆反应的活化能Ea.逆=20 kJ·mol-1,此反应的反应热为( )

A. 50 kJ·mol-1

B. -50 kJ·mol-1

C. 90 kJ·mol-1

D. -45 kJ·mol-1

解:选A。依据过渡态理论,反应热可以这样计算:Q = Ea,正-Ea,逆。

4.在298K时,反应2H2O2===2H2O+O2,未加催化剂前活化能Ea=71 kJ·mol-1,加入Fe3+作催化剂后,活化能降到42 kJ·mol-1,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A. 29倍

B. 1×103倍

C. 1.2×105倍

D.5×102倍

解:选C。依据阿仑尼乌斯指数式k = A·e,可得

5.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2.15 L2·mol-2·min-1,该反应为( )。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解:选D。对于一个基元反应,aA + bB = cC + dD,有反应速率为则其速率常数k的单位的通式可写成:(mol · L-1)1-a-b ·s-1,反推可以得到为三级反应。6.已知反应2NO(g)+Cl2(g)===2NOCl(g) 的速率方程为v=kc2(NO)c(Cl2)。故该反应( )

A. 一定是复杂反应

B. 一定是基元反应

C. 无法判断

解:选C。基元反应符合质量作用定律,但符合质量作用定律的不一定都是基元反应。反应是基元反应还是复杂反应,要通过实验来确定。

7.已知反应N2(g)+O2(g)===2NO(g) ΔrHmθ>0,当升高温度时,Kθ将( )。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解:选B。根据吕·查德里原理,对吸热反应,当升高温度时,平衡就向能降低温度(即能吸热)的方向移动;即反应正向进行,平衡常数将增大。8.已知反应2SO2(g)+O2(g) 2SO3(g)平衡常数为K1θ,反应SO2(g)+O2(g) SO3(g)平衡常数为K2θ。则K1θ和K2θ的关系为( )

A. K1θ=K2θ

B. K1θ=

C. K2θ=

D. 2K1θ=K2θ

解:选C。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是有关的。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数的变化影响着平衡常数的指数项。

9.反应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ΔrHmθ< 0,欲使KMnO4褪色加快,可采取的措施最好不是(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加酸

D. 增加C2O42-浓度

解:选B。欲使KMnO4褪色加快,即增大反应的速率,只能通过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加入催化剂等来考虑。所以这里降低温度不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10.设有可逆反应aA(g) + bB(g) dD(g) + eE(g)>0,且a+b>d+e,要提高A和B的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高温高压

B. 高温高压

C. 低温高压

D. 低温高压

解:选B。根据吕·查德里原理,对吸热反应,当升高温度时,平衡就向能降低温度(即能吸热)的方向移动;当增大压力时,平衡就向能减小压力(即分子化学计量数之和小)的方向移动;所以为提高反应物A和B的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是高温高压。

二、填空题

1.已知反应2NO(g)+2H2(g)===N2(g)+2H2O(g) 的反应历程为

①2NO(g)+H2(g)===N2(g)+H2O2(g)(慢反应)

②H2O2(g)+H2(g)===2H2O(g)(快反应)

则该反应称为复杂反应反应。此两步反应均称为基元反应反应,而反应①称为总反应的定速步骤,总反应的速率方程近似为v=kc(H2)c2(NO),此反应为 3 级反应。

2.已知基元反应CO(g)+NO2(g)===CO2(g)+NO(g)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c(CO)c(NO2) ;此速率方程为质量作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此反应对NO2是 1 级反应,总反应是2级反应。

3.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催化剂参与了反应, 改变 反应途径,降低了活化能。

4.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活化分子总数 增加,提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活化分子百分数 增加。

5.增加反应物的量或降低生成物的量,Q < Kθ,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对放热反应,提高温度,Q > Kθ,所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6.对于气相反应,当Δn = 0时,增加压力时,平衡不移动;当Δn < 0时,增加压力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当Δn > 0时,增加压力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7.在气相平衡 PCl5(g) PCl3(g)+Cl2(g) 系统中,如果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平衡将 不 移动;如果保持温度,压力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平衡将向 右 移动。

8.化学平衡状态的主要特征是 v 正=v 逆 ;温度一定时,改变浓度、压力可使平衡发生移动,但Kθ值 不变 ,如温度改变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此时Kθ值 改变 。

9.某化学反应在298 K 时的速率常数为1.1×10 - 4s-1, 在323 K 时的速率常数为5.5×10 -2s-1。则该反应的活化能是 ,303 K 时的速率常数为 。

三、简答题:

1.根据阿仑尼乌斯指数式k = A·e ,对一切化学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均加快吗?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与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什么关系? 解:根据阿仑尼乌斯指数式k = A·e ,,温度与速率常数成正比,而速率常数又与反应速率成正比,所以对一切化学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均加快。反应速率常数大小由反应物性质决定,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与温度成正比。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反应速率常数,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2.反应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能否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直接得出?次氯酸根和碘离子在碱性介质中发生下述反应:ClO- + I- IO- + Cl- 其反应历程为

(1)ClO- + H2O === HClO + OH- (快反应)

(2)I- + HClO === HIO + Cl- (慢反应)

(3)HIO + OH- === H2O + IO- (快反应)

试证明 v =kc (I -)c (ClO -)c -1(OH -)

解:反应速率方程式和反应级数不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直接得出,因为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且用于定速步骤。对于复

杂反应的速率方程,只能通过实验获得。

因为反应(2)为定速步骤,所以-2(I )(HClO)v k c c =

由反应(1)可得平衡常数K =--(HClO)(OH )(ClO )c c c 所以 --(ClO )(HClO)(OH )

K c c c = 代入速率方程得:--

2-(ClO )(I )(OH )K c v k c c = 整理得: --2-(ClO )(I )(OH )c v K k c c = 令k 2K =k 所以--1-(I )(ClO )(OH )v kc c c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K θ的表示式。

(1)CH 4(g) + 2O 2(g)

2(g) + 2H 2O(l) (2)MgCO 3

(s)

2(g) (3)NO(g) + 21O 2

(g) 2(g)

(4)2MnO 4-(aq) + 5H 2O 2(aq) + 6H +(aq)

2+(aq) + 5O 2(g) + 8H 2O(l) 解:

(1)2θθ242θθ(CO )(CH )(O )p p K p p p p ?? ???=???? ???????

(2)θ2θ(CO )p K p ??= ??? (3)2θθ1/22θθ(NO )(O )(NO)p p K p p p p ?? ???=???? ??????? (4)252+2θθθ265-+422θθθ(O )(Mn )(MnO )(H O )(H )p c c p K c c c c c c ???? ? ?????=?????? ? ? ???????

四、计算题:

1.A(g) → B(g) 为二级反应。当A 的浓度为0.050mol·L -1时,其反应速率为1.2 mol·L -1·min -1。(1)写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2)计算

速率常数。(3)在温度不变时欲使反应速率加倍,A 的浓度应为多大?

解:(1)依题意有:)A (2kc v =

(2)依据)A (2kc v = ,代入数据计算:2)05.0(2.1k = 得到

min mol L 480-1-1??=k = -1-1s mol L 8??

(3)依据)A (2kc v = 代入数据计算:)(4804.22A c ?= 得到 c(A)=

2.在1073K 时,测得反应 2NO(g)+2H 2(g)===N 2(g)+2H 2O(g) 的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和N 2的生成速率如下表

(1)写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并指出反应级数;

(2)计算该反应在1073K 时的速率常数;

(3)当c (NO)=4.00×10-3 mol·L -1,c (H 2)=4.00×10-3 mol·L -1时,计算该反应在1073K 时的反应速率。

解:(1)设速率方程为: v =kc x (NO)c y (H 2)

代入实验数据得: ① 1.92×10-3=k (2.00×10-3)x (6.00×10-3)y

② 0.48×10-3=k (1.00×10-3)x (6.00×10-3)y

③ 0.96×10-3=k (2.00×10-3)x (3.00×10-3)y

①÷②得 4 = 2x x =2 ; ①÷③得 2 = 2y ,y = 1 所以 v =kc 2(NO)c (H 2)

(2)k =8×104 L 2·mol -2·s -1

(3)v =5.12×10-3 mol·L -1

3. 已知反应 N 2O 5(g)=== N 2O 4(g)+2

1O 2(g) 在298K 时的速率常数为3.46×105s -1,在338K 时的速率常数为4.87×107s -1,求该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在318K 时的速率常数。

解:

则:E a =103.56 kJ.mol -1

????==-1511s 1046.3K 298k T ???==?K 31833k T 代入公式 ???

? ??-=1

313a 13ln T T T T R E k k 得k 3= 4.79×106 s -1 4.在301K 时,鲜牛奶大约4h 变酸,但在278K 的冰箱中可保持48h ,假定反应速率与牛奶变酸的时间成反比,求牛奶变酸的活化能。

解:t v 1∝ 所以 t k 1∝ , 1244811211

212====t t t t k k ???? ??-=1212a 12ln T T T T R E k k )278K 301K 278K 301(mol K J 314.812ln 11-K ?-??=-a E 则:E a =75.16 kJ.mol -1 5.已知反应 2H 2O 2===2H 2O+O 2 的活化能E a =71kJ·mol -1,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活化能降为8.4 kJ·mol -1。试计算298K 时在酶的

催化下,H 2O 2的分解速率为原来的多少倍?

解:A RT E k ln ln 2

a 2+-= ①; A RT E k ln ln 1

a 1+-= ②

RT E E k k 2a a 12ln -== 298314.8840071000?-=25.27 所以=12k k 9.4×1010 即v 2/v 1=9.4×1010

6.在791K 时,反应 CH 3CHO===CH 4+CO 的活化能为190 kJ·mol -1,加入I 2作催化剂约使反应速率增大4×103倍,计算反应在有I 2

存在时的活化能。

解:A RT E k ln ln 2

a 2+-= ①; A RT E k ln ln 1

a 1+-= ②

RT E E k k 21a a 12ln -= 因为 31

2104?=k k , 所以 K 791mol K J 314.8303.2mol J 190000)104lg(11-a 132????-? =

?--E 则 2a E =135.4 kJ .mol -1

7.已知下列反应在1362K 时的平衡常数:

(1) H 2(g) + 21S 2(g) H 2S(g) K 1θ=0.80

(2) 3H 2(g) + SO 2

(g) H 2S(g) + 2H 2O(g) K 2θ=1.8×104

计算反应(3)4H 2(g) + 2SO 2

(g)

S 2(g) + 4H 2O(g) 在1362K 时的平衡常数K θ。 解:目标方程式(3)可以这样重合得到:(3) = (2)×2-(1)×2

∴K θ=2

θ242θ21() 1.810()0.8K K ???= ???=5.06×108 8.在800K 下,某体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2SO 2(g) + O 2

(g) 2SO 3(g) SO 2(g)的起始量为0.4 mol·L -1, O 2(g)

的起始量为1.0 mol·L -1,当80%的SO 2转化为SO 3时反应达平衡,求平衡时三种气体的浓度及平衡常数。 解:

2SO 2(g) + O 2(g) ====== 2SO 3(g)

起始浓度/(mol?L -1) 0.4 1 0

平衡浓度/ (mol?L -1) 0.4(1-80%) 1-2%804.0?

0.4×80%

=0.08 =0.84 =0.32

所以 12(SO )0.08mol L c -=? , 12(O )0.84mol L c -=?, 13(SO )0.32mol L c -=?

K c = =??=-122

222232mol

L 84.008.032.0)O ()SO ()SO (c c c 19.05 L .mol -1 因为压力平衡常数:K p = K c (RT)-1=[19.05/(8.314×800)] (kPa )-1= 0.00286(kPa )-1

所以标准平衡常数 K θ=K p (p θ)=K c (RT )-1(p θ)= 0.00286(kPa )-1 ×100 kPa = 0.286

9.在523K 下PCl 5按下式分解 PCl 5

(g) PCl 3(g)+C12(g) 将0.7mol 的PCl 5置于2L 密闭容器中,当有0.5mol PCl 5 分解时,

体系达到平衡,计算523K 时反应的K θ及PCl 5分解率。

解:

PCl 5(g) ===== PCl 3(g) + Cl 2(g)

起始浓度/(mol?L -1)

27.0=0.35 0 0 平衡浓度/ (mol?L -1) 2

5

.07.0-=0.1 0.25 0.25 因为pV=nRT 所以p =RT V

n =cRT %10035

.001.35.0?-=α= 71.43% 10.反应 C(s) + CO 2

(g)

2CO(g) 在1773K 时K θ=2.1×103,1273K 时K θ=1.6×102,计算: (1)反应的Δr H m θ,并说明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计算1773K 时反应的Δr G m θ

(3)计算反应的Δr S m θ。

解:

(1) 由 ln θθ2r m 21θ121

()K H T T K R T T ?-= θr m H ?=2311106.1101.2ln K )12731773(K 1273K 1773K mol J 314.8??-????--= 96.62 kJ·mol -1 (2) θr m H ?= -2.303RT lg K θ = -2.303×8.314 11K mol J --??×1773K×lg2100 = -112.78 kJ·mol -1

(3) θ

θθr m r m r m G H T S ?=?-? 1-1--1

θm r θm r θm

r K m ol J 1.1181773K m ol J )11276096620(??=?+=?-?=?T G T S 11.在763K 时反应 H 2(g) + I 2

(g)

K θ=45.9,H 2、I 2、HI 按下列起始浓度混合,反应将向何方向进行?

解:K θ = 45.9 Q 1 = )

)(()(1400.01060.02100.2=166.7 > K θ

= 45.9 反应逆向自发 Q 2 = )

)(()(1300.01096.0215000.0=8.68 < K θ = 45.9, 正向自发 Q 3 = )

)(()(1263.01086.02102.1≈45.9 = K θ = 45.9, 平衡状态 12.Ag 2O 遇热分解 2Ag 22(g), 已知298K 时Ag 2O 的Δf H m θ = -30.59kJ·mol -1,Δf G m θ= -10.82 kJ·mol -1。求:

(1)298K 时Ag 2O(s)-Ag 体系的p (O 2);

(2)Ag 2O 的热分解温度(在分解温度时p (O 2)=100kPa )。

解:由题意可得Ag 2O 分解的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焓变分别为

θθr m f m 2()G G ?=-?=21.64 kJ·mol -1 ;θθr m f m 2()H H ?=-?=61.18 kJ·mol -1

(1)θθr m ln G RT K ?=- θ2θ/)O (p p K = θ2/)O (ln 64.21p p RT -=

00061.0/)O (θ2θ==p p K p (O 2)=0.0161 kPa

(2)因为当恰好分解,处于平衡状态时,p (O 2)=100 kPa 所以K θ=1 ,θθ2r m θ11211ln K H K R T T ???=- ???

T 1=298 K 则 0001611

.01ln mol kJ 18.61K mol J 314.8K 298111112---???-=T , T 2 = 470 K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 可编辑版本!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全

第8章习题答案 1.命名下列配合物: (1)K2[Ni(CN)4] (2)(NH4)2[FeCl5(H2O)] (3)[Ir(ONO)(NH3)5]Cl2 (4)Na2[Cr(CO)5] 解:(1)四氰根合镍(Ⅱ)酸钾 (2)五氯?一水合铁(III)酸铵 (3)二氯化亚硝酸根?五氨合铱(III) (4)五羰基合铬(-Ⅱ)酸钠(参考P172) 2.写出下列配合物(配离子)的化学式? (1)硫酸四氨合铜(Ⅱ) (2)四硫氰?二氨合铬(III)酸铵 (3)二羟基?四水合铝(III)离子(4)二苯合铬(0) 解:(1)[Cu(NH3)4]SO4 (2)(NH4)[Cr(NH3)2(SCN)4] (3)[Al(H2O)4(OH-)2]+ (4)[Cr(C6H6)2] 6.试用价键理论说明下列配离子的键型(内轨型或外轨型)、几何构型和磁性大小。 (1)[Co(NH3)6]2+ (2)[Co(CN)6]3- 解:(1)Co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d74s2 Co2+的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2+:3d74s0 [ ][ ][ ][ ][ ] [ ] [ ][ ][ ] [ ][ ][ ][ ][ ] 3d7 4S0 4P0 4d0 [ ][ ][ ][ ][ ] [ ][ ][ ][ ][ ][ ] [ ][ ][ ] SP3d2杂化、成键,形成[Co(NH3)6]2+ 因为:形成[Co(NH3)6]2+时用的是Co2+最外层4S、4P、4d空轨道以SP3d2杂化、成键,而且中心离子Co2+形成配离子的前后单电子数没变,所以:该[Co(NH3)6]2+配合离子是外轨型,SP3d2杂化,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因为:以SP3d2杂化、成键形成[Co(NH3)6]2+后,具有3个单电子,所以:[Co(NH3)6]2+的磁矩为:,因为具有单电子分子是顺磁性分子,无单电子分子是抗磁性分子,所以形成[Co(NH3)6]2+后,具有3个单电子,[Co(NH3)6]2+是顺磁性分子。 (2) Co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d74s2 Co3+的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3d64s0 [ ][ ][ ][ ][ ] [ ] [ ][ ][ ] 3d6 4S0 4P0 [ ][ ][ ] [ ][ ][ ][ ][ ][ ] d2SP3杂化、成键,形成[Co(CN)6]3- 因为:形成[Co(CN)6]3-时用的是Co3+内层d轨道,即(n-1)层d轨道与nS、nP空轨道以d2SP3杂化、成键,而且中心离子Co3+形成配合离子前有4个单电子,形成配合离子后没有单电子,中心离子Co3+形成配合离子前、后内层电子发生了重新排布,所以:该[Co(CN)6]3-配合离子是内轨型,d2SP3杂化,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因为:以d2SP3杂化、成键形成[Co(CN)6]3-后,没有单电子,所以:[Co(CN)6]3-的磁矩为:,因为具有单电子分子是顺磁性分子,无单电子分子是抗磁性分子,所以形成[Co(CN)6]3-后,没有单电子,[Co(CN)6]3-是抗磁性分子。 7.有两个化合物A和B具有同一化学式:Co(NH3)3(H2O)2ClBr2.在一干燥器中,1molA很快失去1molH2O,但在同样条件下,B不失去H2O。当AgNO3加入A中时,1molA沉淀出1molAgBr,而1molB 沉淀出2molAgBr。试写出A和B的化学式。 解:∵在干燥器中,1molA很快失去1molH2O,但在同样条件下,B不失去H2O知,说明A中的H2O 是外配位体,而B中的水是内配位体。当AgNO3加入A溶液中时,1molA沉淀出1molAgBr,而1molB 沉淀出2molAgBr,说明1molA中外配体为1mol Br-,而1mol B中外配体为2 mol Br-。因此它们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重点习题答案详解(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2. 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RT V p = 可得: RT pV M n ==m 则: m o l /0.160.250L 101.3kPa K 298K mol L kPa 315.8164.0-11g g pV mRT M ≈??????==- 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4. 解:由题意可知,氮气为等温变化,氧气为等容变化 kPa 92.350.0mL 2.00mL kPa 0.98211N 2=?==V V p p kPa 45.43333K 732kPa 0.53121O 2=?== K T T p p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kPa 4.4792.345.4322O N ≈+=+=p p p 总 7. 解: T =(273+15)K = 288K ; p 总 =100kPa ; V =1.20L 288K 时,p (H 2O)=1.71kPa M (Zn)=65.39 则 p 氢气= (100-1.71)kPa = 98.29kPa mol 0493.0K 288K mol L 8.315kPa L 20.18.29kPa 911-=?????==-RT pV n 氢气 根据: Zn(s) + 2HCl → ZnCl 2 + H 2(g) 65.39g 1mol m (Zn)=? 0.0493mol 解得m (Zn)=3.22g 则杂质的质量分数 w (杂质) = (3.45-3.22)/ 3.45 = 0.067 14. 解:因溶液很稀,可设ρ ≈1 g·mL -1 (1) 14113L mol 1054.1K 293K mol L kPa 315.8kPa 10375-----??=?????=∏=RT c (2) mol g L L g cV m n m M /1069.6mol 1054.1010.50515.04143?=????===--- 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069.6? (3) K 1086.2kg mol 1054.1mol kg K 86.14141----?=?????=?=?b K T f f K 1088.7kg mol 1054.1mol kg K 512.05141----?=?????=?=?b K T b b (4)由于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的值太小,测量误差很大,所以这两种方法不适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 透压引起的。()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是()。 A. mol·L-1 B. mol·kg-1 C. g·L-1 D. mg·g-1 2.已知反应H2(g)+S(s)=H2S(g)和S(s)+O2(g) =SO2(g)的平衡常数为K 1和K 2,则反应: 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 B. K 1/K 2 C. K 1×K 2 D. K 1-K 2 3.下列量子数取值错误的是()。 A. 3,2,2,+ B. 2,2,0,- C. 3,2,1,+ D. 4,1,0,- 4.主量子数n=3的电子层可容纳的轨道数和电子数为()。 A. 3和6 B. 3和9 C. 6和12 D. 9和18 5.下列卤化氢分子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6.Fe3O4中铁的氧化数是()。 A. 2 B. -2 C. 8/3 D. 3 7.下列关于分子间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型物质的沸点总是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B.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 C.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 D. 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 8.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HAc-NaAc B. NaCl-HCl C. NaOH-NaCl D. HCl-H2O 9.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B. 等于零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没有要求 10.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 0.0978(4位) B. pH=3.24 (3位) C. pKa=1.80 (2位) D. 0.420(2位) 11.随机误差可通过()方法减免。

(完整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六章答案

一、选择题 1.如果要求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在 0.1%以下,使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取试 样时,至少应称取( )A. 0.1g B. 0.2g C. 0.05g D. 0.5g 解:选B 。根据下列公式可求得最少称样量: 相对误差×100% 试样质量 绝对误差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的绝对误差最大范围为±0.0002g ,为了使测量时的相对 误差在±0.1%以下,其称样量应大于0.2g 。 2.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准确度高的前提是( )A. 随机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 C. 平均偏差小 D. 相对偏差小解:选B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差说明测定结果的重现性 差,所得结果不可靠;但是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也高,只有在消除了系统 误差之后,精密度越高,准确度才越高。 3.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随机误差具有可测性 B.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C.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偶然因素造成的 解:选C 。分析测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随机误差。这种误差可大可小,可 正可负,无法测量, 不具有单向性。但从多次重复测定值来看,在消除系统 误差后,随机误差符合高斯正态分布规律,特点为:单峰性、有限性、对称 性、抵偿性。 4.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A. 0.0030 B. pH=3.24 C. 96.19% D. 4000 解:选C 。各个选项的有效数字位数为:A 两位 B 两位 C 四位 D 不确定 5.将置于普通干燥器中保存的Na 2B 4O 7.10H 2O 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的浓 度,则盐酸的浓度将( )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不能确定解:选B 。普通干燥器中保存的Na 2B 4O 7·10H 2O 会失去结晶水,以失水的 Na 2B 4O 7·10H 2O 标定HCl 时,实际消耗V (HCl )偏高,故c (HCl )偏低。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

1.根据下列酸碱的解离常数,选取适当的酸度是共轭碱来配 置PH=和PH=的缓冲溶液,其共轭酸,碱的浓度比应是多少 HAC,NH3·H2O,H2C2O4 ,NaHCO3 ,H3PO4 ,NaAC,NaHPO4,C6H5NH2,NH4cl 解:选择HAC和NaAC来配置PH=的缓冲液,共轭酸碱的浓度比可由以下来计算 检表得:K aΘ(HAC)=×10-5 K bθ(AC-)=Kw/ K aΘ=10-14/×10-5)=×10-10 由PH=14-Pk bθ+lg((C(AC-))/(C(HAC)))可得 =14-lg(×10-10)+lg((C(AC-))/(C(HAC))) 解得:(C(AC-))/(C(HAC))=4/7= 选择NH3·H2O和NH4cl来配制PH=的缓冲液,共轭酸碱的浓度比如下 K bθ(NH3·H2O)=×10-5 PH=14- K bθ(NH3·H2O)+lg(C(NH3·H2O)/C(NH4cl)) 10=14-lg(×10-5)+ lg(C(NH3·H2O)/C(NH4cl)) 解得:C(NH3·H2O)/C(NH4cl)=5:1 2.欲配制250mlPH=的缓冲液,问在125ml,·L-1NaAC溶液中 应加入多少毫升 mol·L-1溶液 解:由题意得可设还应加入xml, mol·L-1的HAC溶液检表得K aΘ(HAC)=×10-5

PH=Pk aθ(HAC)+ lg((C(AC-))/(C(HAC))) 5=-lg(×10-5)+ lg((C(AC-))/(C(HAC))) 解得:(C(AC-))/(C(HAC))= n(AC-)=×1mol·L-1=;n(HAC)=6x×10-3mol +x×10-3)/(6x×10-3/+x×10-3))=(6x×10-3) 解得:x= 3.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3) mol·L-1NaOH和 mol·L-1 NH4cl溶液混合解:由题意的 检表可得 K b(NH3)θ=×10-5 ; K aθ(NH4+)=Kw/ K b(NH3)θ=10-14/(×10-5 )=×10-10 n(OH-)= n(NH4+)= C(NH3·H2O)=(+)= mol·L-1 C(NH4+)=(+)= mol·L-1 PH=Pk aθ(NH4+)+lg(C(NH3·H2O)/C(NH4cl))=-lg(×10-10)+0=(5) mol·L-1Hcl和 mol·L-1NaAC溶液混合 混合前:n(H+)= n(AC-)= 混合后:C(HAC)=(+)mol·L-1= mol·L-1 C(AC-)=(+)mol·L-1= mol·L-1 PH=Pk aθ(HAC)+lg((C(AC-))/(C(HAC)))检表得:Pk aθ(HAC)=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 题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选择题 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 A. 蔗糖(C 12H 22 O 11 )溶液 B. 葡萄糖(C 6 H 12 O 6 )溶液 C. 丙三醇(C 3H 8 O 3 )溶液 D. 尿素( (NH 2 ) 2 CO)溶液 解:选A。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A. NaCl溶液 B. C 12H 22 O 11 溶液 C. HAc溶液 D. H 2 SO 4 溶液 解:选D。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此 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 2SO 4 溶液最多,所 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 A. 胶团 B. 电位离子 C. 反离子 D. 胶粒 解:选D。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 3 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 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 C. 胶团有溶剂化膜 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 解:选D。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1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 √;错误 ×) 1. 具有sp 3等性杂化轨道类型的分子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型。( ) 2. 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热效应都相同。( ) 3. 与纯溶剂相比,溶液的蒸气压一定降低。( ) 4. 分析测定的精密度高,则准确度必然高。( ) 5. 电子的波动性是电子运动时呈波浪式的前进。( ) 6. 标定NaOH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邻苯二甲酸氢钾。( ) 7.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 8. 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Ag +时,应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 ) 9. 在EDTA 配合滴定中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 10. 有色溶液显现的颜色是透射光的颜色。(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稀溶液依数性中起决定性的性质是( ) A.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B. 溶液的沸点升高 C.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D. 溶液具有渗透压 2. 单位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是指1mol 溶质溶于( ) A. 1 dm 3溶液 B. 1000 g 溶液 C. 1 dm 3溶剂 D. 1000 g 溶剂 3. 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摄氏度,其结果是( ) A. 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 不改变反应速率 D. 使平衡常数减小 4. 分几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的总平衡常数是?( ) A. 各步平衡常数之和 B. 各步平衡常数之平均值 C. 各步平衡常数之差 D. 各步平衡常数之积 5. 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 )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 进行方法校正 C. 进行空白试验 D. 进行仪器校正 6. 当反应A 2 + B 2 → 2AB 的速率方程为 υ = k(A 2)(B 2)时,可以得出结论:此反应( ) A. 一定是基元反应 B. 一定是非基元反应 C. 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 D. 对A 来说是基元反应 7. 基态原子的第五层只有2个电子,则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 ) A. 肯定为8个 B. 肯定为18个 C. 肯定为8~32个 D. 肯定为8~18个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对反应 2SO 2(g)+O 2NO(g) 3(g) 下列几种速率表达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 A. dt dc dt c )O () SO (d 22= B. t c t c d 2)SO (d d )SO (d 32= C. t c t c d )O (d d 2)SO (d 23= D. 32d (SO ) d (O )2d d c c t t =- 解:选D 。依据化学反应的瞬时速率的表达通式,对于一般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可写出通式如下: 2.由实验测定,反应 H 2(g)+Cl 2(g)===2HCl(g) 的速率方程为v =kc (H 2)c 1/2(Cl 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每一反应物浓度加倍,此时反应速率为( )。 A. 2v B. 4v C. 2.8v D. 2.5v 解:选C 。依据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υ=kc (H 2)c 1/2(Cl 2),H 2和Cl 2浓度增大都增大一倍 时,速率应该增大22倍,即相当于2.8Υa。 3.测得某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E a.正=70 kJ·mol -1,逆反应的活化能E a.逆=20 kJ·mol -1,此反应的反应热为( ) A. 50 kJ·mol -1 B. -50 kJ·mol -1 C. 90 kJ·mol -1 D. -45 kJ·mol -1 解:选A 。依据过渡态理论,反应热可以这样计算:Q = E a,正- E a,逆 。 4.在298K 时,反应 2H 2O 2===2H 2O+O 2,未加催化剂前活化能E a =71 kJ·mol -1,加入Fe 3+ 作催化剂后,活化能降到42 kJ·mol -1,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 A. 29倍 B. 1×103倍 C. 1.2×105倍 D.5×102倍 解:选C 。依据阿仑尼乌斯指数式k = A ·e RT E a -,可得 5298 314.8290001 2 102.1e e 2 1 ?===?-RT E E a a k k 5.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2.15 L 2·mol -2·min -1,该反应为( )。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解:选D 。对于一个基元反应,aA + bB = cC + dD ,有反应速率为(A)(B)a b v kc c =则其速率常数k 的单位的通式可写成:(mol · L -1)1-a-b ·s -1,反推可以得到为三级反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呼世斌_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 A. 蔗糖(C12H22O11)溶液 B. 葡萄糖(C6H12O6)溶液 C. 丙三醇(C 3H8O3)溶液 D. 尿素((NH2)2 CO)溶液 解:选D。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A. NaCl溶液 B. C12H22O11溶液 C. HAc溶液 D. H2SO4溶液 解:选D。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 A. 胶团 B. 电位离子 C. 反离子 D. 胶粒 解:选D。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 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 C. 胶团有溶剂化膜 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 解:选D。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5.有浓度同为0.01 mol·L-1的电解质①NaNO3②Na2SO4③Na3PO4④MgCl2,它们对Fe(OH)3溶胶的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③②④① 解:选D。根据哈迪-叔尔采规则: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相反电荷离子的价态愈高,聚沉能力愈大。Fe(OH)3溶胶中胶粒带正电荷,起聚沉作用的应是电解质中的阴离子,且价态愈高,聚沉能力愈大。所以聚沉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②④①,其中由于④中氯离子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化学试剂分为几大类实验室中最普遍使用的一般试剂分为几个等级如何选用化学试剂答:化学试剂的选用应以实验要求,如分析任务、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分析对象的含量及对分析结果正确度要求等为依据,合理选用不同等级的试剂。不同等级的试剂价格差别很大,纯度越高价格越贵,试剂选用不当,将会造成资金浪费或影响实验结果,故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试剂的级别应就低而不就高。 此外应注意,不同厂家、不同原料和工艺生产的化学试剂在性能上有时会有显着差异,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同一类试剂在性质上也很难完全一致,因此在较高要求的分析中,不尽要考虑试剂的等级,还应注意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等事项,必要时应作专项检验和对照实验。 2、在容量分析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中,哪些玻璃仪器在用蒸馏水淋洗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淋洗简述玻璃仪器的一般洗涤过程及其是否洗净的检验方法。 答:容量分析操作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滴定管、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和锥形瓶,其它可能使用的玻璃仪器还有烧杯、量筒等,其中滴定管、移液管和吸量管在清洗干净和用蒸馏水淋洗后,还需用少量待装溶液淋洗2~3次,各次淋洗时待装溶液的用量约为10mL、5mL、5mL。 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及其弄脏程度来选择,洗涤玻璃仪器的一般步骤是:⑴用自来水刷洗:用大小合适的毛刷刷洗,使附着在器壁上的灰尘和不溶性杂质脱落,再用自来水冲刷掉已脱落的灰尘、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⑵用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用大小合适的毛刷蘸取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使附着器壁的有机物和油污脱落,再用自来水冲洗;若油垢和有机物仍洗不干净,可将合成洗涤剂或肥皂液适当加热再洗涤。⑶用洗液洗涤:先将玻璃仪器中的水尽量除去,再把洗液加入玻璃仪器内,洗液用量约为玻璃仪器总容量的1/5,倾斜仪器并慢慢转动(注意!勿将洗液流出),使仪器内壁全部被洗液润湿。数分钟后,将洗液倒回洗液瓶中(可反复使用至洗液颜色变绿色时才失效),再用自来水完全洗去残留在器壁上的洗液。 洗涤过的玻璃仪器用水淋湿后倒置,如果水即沿器壁流下,器壁上留下一层薄而均匀的水膜,没有水珠挂着,则表示玻璃仪器已被洗净。洗净后的玻璃仪器不能再用布或滤纸擦,因为布或滤纸的纤维会留在器壁上,弄脏仪器。 3、粗食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有哪些各用什么试剂除去这些杂质除杂试剂的加入次序是怎样的其原因是什么 答:粗食盐中含有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钾等可溶性杂质。BaCl2溶液除去食盐溶液中的SO42-离子,Ca2+、Mg2+离子则用Na2CO3的NaOH溶液除去,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且在食盐中的含量较少,可在NaCl结晶时留在溶液中达到除去的目的。除去杂质的沉淀剂需按BaCl2溶液、Na2CO3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的次序依次加入。一般来说,除去天然样品中的阴离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高教、张绪宏,尹学博)

第1章 1. 下列各测量值含有的有效数字是几位?(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北大编第 3版)P38-2.8) 解: 0.0030;2 6.023 ? 1023;4 64.120;5 4.80 ? 10-10;3 0.998;3(也可认为是四位) 1000;不明确 1.1? 103;2 pH=5.23。2 2. 按有效数字计算下列结果:(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北大编第3版)P38-2.9, 有修改) 解: (1)213.64+4.4+0.3244; =213.6+4.4+0.3 =218.3 (2) 1000 4182 .1 ) 100 3 206 . 162 39 . 14 00 . 20 ( 0982 .0 ?? ? - ?(注:3、100、1000为自然数)=0.0982×(20.00-7.780)/(1.4182×1000) =0.0982×12.22/(1.4182×1000) =0.0982×12.2/(1.42×1000) =8.44×10-4 (3)pH=12.00 溶液的[H+] 1.0×10-12mol/L 3.甲乙二人同时分析一矿物试样中含硫量,每次称取试样 4.7克,分析结果报 告为: 甲:0.062% ,0.061% ;乙:0.06099% ,0.06201%; 问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北大编第3版)P37—思考题5,有修改) 解:有效数字

第9章 1.定量分析过程中出现下面的情况,试回答它造成什么性质的误差,如何改进? (1) 过滤时错用了定性滤纸,最后灰份加大; (2) 过滤时沉淀发生穿滤; (3) 试剂中含有少量被测组分; (4) 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5) 天平砝码锈蚀; (6) 天平零点稍有偏移; (7) 双臂天平臂长不等; (8) 容量仪器未经校正; (9) 指示剂的变色点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10) 溶液溅失。 解:(1) 过失重做 (2) 过失重做 (3) 系统更换试剂 (4) 随机培训 (5) 系统更换砝码 (6) 系统校准 (7) 系统校准 (8) 系统校准 (9) 系统 (10) 过失重做 2.某人对某铁矿石标准样品中铁的含量分别进行了两次测定,数据如下: ①57.21%,58.35%,59.18%。 ②58.08%,58.16%,58.29%。 对这两组数据分别计算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相对误差,并对这两组数据进行评价(若样品的准确值为58.27%)。应该取那组数据为好。 解:(1)x=(..)/3=58.25% d= ∑|di|/3=0.66 s=(∑(x i-x)2/(n-1))0.5=1.4 Er=(58.25%-58.27%)/58.27%=-3.43×10-4 (2)x=(..)/3=58.18 d= ∑|di|/3=0.08 s=(∑(x i-x)2/(n-1))0.5=0.15 Er=-1.54×10-3 选择第二组,数据精密度高

农业出版社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解答汇总完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Ⅰ)习题解答 目录 第1章分散体系 (1) 第2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8) 第3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5第4章物质结构 (22) 第5章分析化学概述 (27) 第6章酸碱平衡 (31) 第7章酸碱滴定法 (36) 第8章沉淀溶解平衡 (44) 第9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49 第10章配位化合物 (5) 3 第11章配位滴定法 (62) 第12章氧化还原反应 (67) 第13章氧化还原滴定法……………………………………………………………………78 第14章电势分析法 (83)

第15章吸光光度分析法……………………………………………………………………86 第16章试样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简介…………………………………………………90 第17章重要生命元素简述 (93) 第18章原子核化学简介 (96)

第1章 分散体系 1-1.人体注射用的生理盐水中,含有NaC l 0.900%,密度为1.01g ?mL -1 ,若配制此溶液3.00×103g ,需N aCl 多少克?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解:配制该溶液需NaC l的质量为: m (NaC l)=0.900%×3.00×103g=27.0g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13-1-327.0g/58.5g mol (NaCl)==0.155mol L (3.0010g/1.01g m L )10 c ????? 1-2.把30.0g 乙醇(C 2H5O H)溶于50.0g 四氯化碳(CCl 4)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1.28g ?m L-1 ,计算:(1)乙醇的质量分数;(2)乙醇的物质的量浓度;(3)乙醇的质量摩尔浓度;(4)乙醇的摩尔分数。 解: (1)w (C 2H 5OH) =25254(C H OH)30.0g (C H OH)(CCl )30.0g 50.0g m m m =++=0.38 (2)-12525-1-3(C H OH)30.0g/46g mol (C H OH)[(30.0+50.0)g /1.28g mL ]10 n c V ?=??==10.4mol·L -1 (3)b(C 2H5O H) =-125-3430.0g (C H OH)46g mol (CCl )50.010kg n m ?=?=13.0mol·kg -1 (4)x (C 2H5OH ) =-125254-1-1 30.0g (C H OH)46g mol =30.0g 50.0g (C H OH)+(CCl )+46g mol 153.6g mol n n n ??? =0.650.660.650.33 =+ 1-3.将5.0g NaOH 、NaCl 、C aCl 2分别置于水中,配成500m L溶液,试求c (NaOH)、c (NaC l)、c (12 CaCl 2)。 解:NaOH 、NaCl 和12 C aCl 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二章答案

一.选择题 1.一化学反应系统在等温定容条件下发生一变化,可通过两条不同的途径完成: (1)放热10 kJ ,做电功50 kJ ;(2)放热Q , 不做功,则( ) A. Q = -60kJ B. Q = -10 kJ C. Q = -40kJ D. 反应的Q V =-10kJ 解:选A 。 2.在298 K ,下列反应中θ m r H ? 与θm r G ? 最接近的是( ) A. CCl 4 (g) +2H 2O (g) =CO 2 (g) + 4HCl (g) B. CaO (s) +CO 2 (g) =CaCO 3 (s) C. Cu 2+ (aq) + Zn (s) =Cu (s) + Zn 2+ (aq) D. Na (s) +H 2O (l) =Na +(aq)+?H 2 (g)+OH -(aq) 解:选C 。∵ θθθθθθr m r m r m r m r m r m ΔG ΔH ΔS ΔS = 0 , ΔG ΔH T =-≈当时 ∴反应C 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无气体物质、物态也无变化,θ r m Δ S 值较小。 3.已知反应 2H 2 (g) +O 2 (g)= 2H 2O (g) 的 ?r H m Θ= -483.63 kJ·mol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 H m θ(H 2O,g) = -483.63 kJ·mol –1 B. ?r H m θ= -483.63 kJ·mol –1 表示Δξ = 1 mol 时系统的焓变 C. ?r H m θ= -483.63 kJ·mol –1 表示生成1 mol H 2O (g) 时系统的焓变 D. ?r H m θ= -483.63 kJ·mol –1 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选B 。A 错,根据Δf H m θ定义,H 2O (g)的系数应为1。C 错,该方程为表示生成2 mol H 2O (g) 时系统的焓变。D 错,Δr H m θ > 0时表示该系统能量的增加,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r H m θ <0时表示该系统能量的减少,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4.下列反应可以表示θ -1f m 2(CO ,g)===394.38 kJ mol G -?Δ的是( ) A. C (石墨,s )+O 2(g) ==== CO 2(g) B. C (金刚石,s )+O 2(g) ==== CO 2(g) C. C (石墨,s )+O 2(l) ==== CO 2(l) D. C (石墨,s )+O 2(g) ==== CO 2(l) 解:选A 。B 错,C (金刚石,s )非参考状态单质,不符合标准状态下摩尔完全生成反应定 义;C 错,O 2(l) 非参考状态单质,不符合标准状态下摩尔完全生成反应定义;CO 2(l) 不符ΔrG m θ(CO 2,g) 的定义所指定的产物;D 错,CO 2(l) 不符ΔrG m θ(CO 2,g) 的定义所指定的产物。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及试题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 透压引起的。()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选择题 ( 每小题2分,共30分 ) 1.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是()。 A. mol·L-1 B. mol·kg-1 C. g·L-1 D. mg·g-1 2.已知反应H2(g)+S(s)=H2S(g)和S(s)+O2(g) =SO2(g)的平衡常数为K 1和K 2,则反应: 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 B. K 1/K 2 C. K 1×K 2 D. K 1-K 2 3.下列量子数取值错误的是()。 A. 3,2,2,+ B. 2,2,0,- C. 3,2,1,+ D. 4,1,0,- 4.主量子数n=3的电子层可容纳的轨道数和电子数为()。 A. 3和6 B. 3和9 C. 6和12 D. 9和18 5.下列卤化氢分子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HCl HBr HI HF B. HI HBr HCl HF C. HF HI HBr HCl D. HF HCl HBr HI 6.Fe3O4中铁的氧化数是()。 A. 2 B. -2 C. 8/3 D. 3 7.下列关于分子间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型物质的沸点总是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B.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 C.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 D. 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 8.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HAc-NaAc B. NaCl-HCl C. NaOH-NaCl D. HCl-H2O 9.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B. 等于零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没有要求 10.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 0.0978(4位) B. pH=3.24 (3位) C. pKa=1.80 (2位) D. 0.420(2位) 11.随机误差可通过()方法减免。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答案

第2章 习题答案 2-1苯和氧按下式反应: C 6H 6(l) + 2 15O 2(g) → 6CO 2(g) + 3H 2O(l) 在25℃,100kPa 下,0.25mol 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817kJ 的热量,求C 6H 6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 H m 和燃烧反应的?r U m 。 解: ξ = νB -1?n B = (-0.25mol)/( -1) = 0.25mol ?c H m =?r H m = ξH r ? = -817 kJ/0.25mol = -3268 kJ ?mol -1 ?r U m = ?r H m -?n g RT = -3268kJ ?mol -1-(6-15/2)?8.314?10-3?298.15kJ ?mol -1 = -3264kJ ?mol -1 2-3已知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C 2H 2(g) + 5/2O 2(g) → 2CO 2(g) + H 2O(g); ?r H m = -1246.2 kJ ?mol -1 (2) C(s) + 2H 2O(g) → CO 2(g) + 2H 2(g); ?r H m = +90.9 kJ ?mol -1 (3)2H 2O(g) → 2H 2(g) + O 2(g); ?r H m = +483.6 kJ ?mol -1 求乙炔(C 2H 2,g)的生成热 ?f H m 。 解:反应2?(2)-(1)-2.5?(3)为: 2C(s)+H 2(g)→C 2H 2(g) ?f H m (C 2H 2,g)=?r H m =2??r H m (2)-?r H m (1)- 2.5?r H m (3) =[2?90.9-(-1246.2) -2.5?483.6] kJ ?mol -1 =219.0 kJ ?mol -1 2-5计算下列反应在298.15K 的?r H m ,?r S m 和?r G m ,并判断哪些反应能自发向右进行。 (1) 2CO(g)+O 2(g)→2CO 2(g) (3) Fe 2O 3(s)+3CO(g)→2Fe(s)+3CO 2(g) 解:(1) ?r H m = [2?(-393.509) -2?(-110.525)] kJ ?mol -1 = -565.968 kJ ?mol -1 ?r S m = [2?213.74 -2?197.674 - 205.138] J ?mol -1?K -1 = -173.01 J ?mol -1?K -1 ?r G m = [2?(-394.359) -2?(-137.168)] kJ ?mol -1 = -514.382kJ ?mol -1 (3) ?r H m = [3?(-393.509) -3?(-110.525) -(-824.2)] kJ ?mol -1 = -24.8 kJ ?mol -1 ?r S m =[2?27.28+3?213.74-3?197.674 - 87.4]J ?mol -1?K -1 =15.4 J ?mol -1?K -1 ?r G m = [3?(-394.359) -3?(-137.168) -(-742.2)] kJ ?mol -1 = -29.6kJ ?mol -1 ?r G m 均小于零,反应均为自发反应。 2-8. 计算25℃100kPa 下反应CaCO 3(s)→CaO(s)+CO 2(g)的?r H m 和? r S m 并判断: (1) 上述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2) 对上述反应,是升高温度有利?还是降低温度有利?

2015无机及分析化学在线答案

题目的顺序可能不一样,大家需要自己找题目,54个题目全有的1.溶胶发生电泳时,向某一方向定向移动的是()。 ? A 胶核 ? B 吸附层 ? C 胶团 ? D 胶粒 2.属于随机误差的是()。 ? A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 B 把滴定管的读数22.45读成22.46 ? C 用纯度为98%的CaCO3标定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 ? D 称量时把1g的砝码看成2g 3.误差的正确定义是()。 ? A 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 ? B 含有误差之值与真值之差 ? C 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 ? D 错误值与其真值之差

4.称取同样质量的两种难挥发的电解质A和B,分别溶解在1升水中, 测得A溶液的凝固点比B溶液的凝固点低,则()。 ? A B的分子量小于A的分子量 ? B A的分子量和B的分子量相同 ? C B的分子量大于A的分子量 5.以下四个量子数(n 、l、m、ms)的组合何者是合理的()。 ? A (2,2,0,-1/2) ? B (2,1,0,-1/2) ? C (2,1,2,+1/2) ? D (1,2,1,+1/2) 6.3s原子轨道的电子云径向分布图中的峰数为()。 ? A 1 ? B 2 ? C 3 ? D 4

7.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 ?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 B 进行方法校正 ? C 进行空白试验 ? D 进行仪器校正 8.在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可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A pH突跃范围 ?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 C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 D 指示剂的分子结构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 B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 C 系统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 D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