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内容提要】

态度——是后天学到的偏好,以一贯有利或不利的方式对一个对象或一类对象作出反应。态度形成之后比较持久,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态度。从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的影响因素出发,探讨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正文】

1.态度的含义

学术界对态度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态度主要是情感的表现,或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好恶观。前面介绍的瑟斯顿以及赖茨曼对态度的定义就反映了这种观点。第二种看法认为,态度是情感和认知的统一。美国学者罗森伯格(M.Rosenburg)写道:“对于态度客体的情感反应,是以对客体进行评价所持的信念或知识为依据的,所以,态度既有情感成份又有认知成份。”第三种看法则将态度视为由情感、认知和行为构成的综合体。前述克雷奇、弗里德曼等人对态度下的定义就反映了这种观点。

人们几乎对所有事物都持有态度,这种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比如,我们对某人形成好感,可能是由于他或她外貌上的吸引,也可能是由于其言谈举止的得体、知识的渊博、人格的高尚使然。不管出自何种缘由,这种好感都是通过接触、观察、了解逐步形成的,而不是天生固有的。态度一经形成,具有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特点,并逐步成为个性的一部分,使个体在反应模式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则和习惯性。在这一点上,态度和情绪有很大的区别,后者常常具有情境性,伴随某种情境的消失,情绪也会随之减弱或消失。正因为态度所呈现的持久性、稳定性和一致性,使态度改变具有较大的困难。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是科学的真理,但在最初提出的一段很长时间,招来的是一片带有偏见的愤怒谴责。这一真理的承认,是以很多人遭受囚禁,甚至献出生命为代价的。由此可见,在对待科学与宗教的态度上,人们要改变原有的情感、立场和观念是何等的不易。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过程,是由情感、认知、意志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心理结构。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需要或品质的实践活动。因此,德育工作无疑要受到教育和被教育者,甚至是周边人的态度的影响,必须研究人的态度问题。

2.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形成与个体社会化的程序是同步的。一个婴儿从娘胎中分娩出来的时候,只是一个生物体,自然人,需要得到成人照料,参与社会,进行交往,才能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了对周围世界的种种态度。就象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一样,态度的形成(态度的转变即是一种新的态度的形成)也贯穿着人的一生。

个体的态度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一)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

态度总是有一定对象,人物、群体或事件,也可以是代表具体事物本质的一些抽象概念,还可以是制度等。态度的对象对个体的意义——即满足个体需要的程度,是态度形成的主要促成因素。事物对人的意义、满足程度,即事物对人的价值。因此,可以说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人们对于某事物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对人们价值的大小。价值不同,态度也不同。价值观不同,态度也不同。

(二)所属群体的制约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隶属于某个群体,成为群体的一员。任何群体都有一定的规范、纪律,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个人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的行为,很可能得到群体的接纳和喜欢,反之,不符合群体规范行为的人,将感受到群体一致性压力,遭到群体的拒绝和排斥。因此,个人为了免受群体其他成员的非议和孤立,往往作出从众行为,“随大流”而形成与群体大多数成员一致的态度。

(三)信息和知识的影响

态度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而来的。完善的学校教育甚至从婴儿开始,到个体生命的终结,一直实施它传递社会文化,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不断地教给他(她)符合社会主导文化要求的知识、观念、规范、行为方式。学校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是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电影、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和

信息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人们传播各种信息和知识,也对人们的态度予以重要影响。互联网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四)受个体文化背景的影响

个人家庭出身、自身经历、生活环境等个体文化背景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态度。如前所述,态度本身也是一种反映。家庭、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是刺激个体的重要因素,必然综合反映到个体的态度中。可以说,态度是个体经历和文化积淀的产物。

3.态度的转变

态度的转变与态度的形成是有区别的。形成是指没有态度而逐渐生成了某种态度。转变是指已具有某种态度后而发生的改变。态度转变有一致性转变和不一致性转变。一致性转变是指向着符合社会主导文化要求的转变,不一致性转变是与社会主导文化要求相背离的转变。这里所讲的转变是指一致性转变。

(一)转变态度方法

①说服教育:通过交换意见、谈心的方式、改变某人的态度。它一般是个别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有威信的人、权威人士的说服更有效。

②大众宣传:通过参观访问,电视、电影、动员大会等形式,改变人们的偏见及一些不恰当的信念。大众宣传使众人在同一时期内接受同一信息,对改变人们的态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但是,宣传必须先了解群众的需要、动机、爱好等主观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地宣传,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否则,将效果甚微,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强化了原来的态度。

③积极参加活动

引导人们参加实践活动,有助于改变其原来的态度。实践活动给人以亲身感受,具有说服力。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

④群体规定

如前所述,人皆有从众心理。群体产生的公约、规则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因为,如果他不遵守,将会受到群体的排斥,产生偏离的恐惧。

(二)态度转变的主客观条件

从客观条件来说,主要指宣传者的威信——专业性与可靠性。宣传者有无威信,这对被宣传者态度的转变与否有很大关系。C·哈夫兰特的研究表明,宣传者本身威信高则其宣传效果好;宣传者威信不高,则其宣传效果差。

从主观条件来说,主要指态度转变者的心理水平。有的人容易转变,有的人则不

易转变,这与他本人的个性特点有关:自尊心强的人不容易转变,自尊心弱的人易被说服,发生转变;权威主义倾向强的人容易被人说服转变,批判思维能力强的人不易被人说服;智力水平高的人似乎比智力水平低的人难以接受宣传说服而转变态度。需要也是主要影响因素。态度转变与个人切身利益关系密切时,易转变。否则不易转变;许多研究还表明,女人比男人容易被说服发生转变。

4.态度形成与转论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从上述关于态度形成与转化理论的阐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几点启示:(一)德育工作必须贴近人的需要。这是最主要的启示。前面谈到价值是态度的核心,态度对象对个体需要满足的程度是促成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要使被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态度——与社会的主流文化相一致的态度,必须从被教育者本身的需要、利益着手,教导、传递社会的主导文化,形成正确的态度。

人的需要有哪些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体系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的需要总是无法彻底满足。旧的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利益和需要之间有着本质性的联系,需要包含了所有的利益,但利益并不包含所有的需要。利益是关系到人的切身生存和发展并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所表现出来的需要,即需要的明确化。德育工作贴近人的需要,就是以对象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影响主体利益为诱导,通过现实利益的得失给行为者造成某种直接的吸引力、外部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牵动人的内心世界,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对卫生的积极态度呢?(目前的事实是:小学到高中,学生都能搞好卫生,但进入大学,尤其是男大学生,搞不好宿舍卫生),可以抓住大学生的需要和利益进行教育,做转变态度的工作:第一、住宿环境卫生不好,容易滋生各种病菌,有害身体健。(安全需要)。第二、它同时还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同学关系。人总是处在集体中,讲卫生,爱整洁历来是个人良好形象的组成部分,个人不良卫生习惯会给他人造成不良影响,也损害自身形象,危害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社交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第三、按规章制度处理,会受到通告批评甚至经济上处罚(名誉、经济利益的诱导)等等,这比单纯从文明行为的规范及要求上谈更易为学生接受。美国某个州为解决卖淫嫖娼问题,想出一条妙计,就是将抓到的卖淫女、嫖客拍照,第二天在报纸上的显要位置登出。这一招果然比以前罚款、教育更灵验。因为罚款只伤了皮肉,不放血,教育容易被当做耳边风,但人都有自尊心,都有维护自身社会形象的需要,“暴光”伤及人的自尊,深深触动他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地位。

(二)德育工作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奖惩。前面谈到人都有从众心理,规章制度作为群体的行为规范,对群体中每个成员都起到制约作用,遵从规章制度,会受到群体的肯定、接纳,违反规章制度,会受到群体的拒斥,因此,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利于大部分人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态度。奖惩制度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有关。当一个人因其行为的高尚而获得利益上奖赏而得到某种满足时,这种信息反馈所具有的吸引力对个体的道德行为无疑会起到支持、鼓励、推动和诱导作用。而对不良行为实行利益上责罚,亦无疑是一种很强的外部压力,能促使个体改过从新、改弦易辙。新近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

(三)必须建立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德育模式。态度的形成与转化原理告诉我们:个体的态度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当然主要接受来自校园文化的影响,但学校不是真空,而是与家庭和社会环境处于互动的关系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德育对象受到自身的、家庭的、社会的多种因素影响,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必须面对学生个体、家庭和社会环境,建立以学校为中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德育模式。这也就是说,德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必须大家联合起来,朝一个方向协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否则,得不到家庭的配合、社会的支持,“正力”和“反力”互相冲撞、抵消,就有可能是孤掌难鸣,事半功倍。但事实上,一些父母忙于工作,对自己的小孩疏于关心、教育,一些游戏机室、酒吧、网吧就建在学校周围,一些传媒如电影、书刊、网络宣染色情、暴力等等,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德育也必须实施“综合治理”。当前,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但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部完善的法律和管理规章来对它的发展加以规范和引导,网络自然成了一些破坏分子“大显身手”的理想空间,它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四)必须努力提高德育师资的专业性、可靠性,在社会转型期,建立高素质的德育师资队伍尤为重要。人的态度的形成总是受信息和知识的影响,要使学生树立这样的观点、态度而不是那样的观点、态度,一定要讲清道理,以理服人。而且,教育者的专业性和可靠性,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客观条件。特别在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多元的价值观、道德观与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激荡、冲突。社会存在的状态由单一片面性向丰富多样性转型,西方生活方式、生活观念与中国传统行为习惯,也相互影响,相互嬗变。……凡此种种现象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难度,也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必须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新时期德育队伍建设的总目标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高素质主要体现在:(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唯物主义世界观,高尚的道德情操等。(2)强烈的事业心。热爱本职,刻苦钻研,不畏艰难。(3)良好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广博的社会知识。必须具备《德育原理》、《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革命与建设》、《教育法》、《青年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有良好的运应理论的能力,掌握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善于同学生打成一片的能力等。(4)开朗的个性、泼辣的工作作风,对人具有较强的感染力。(5)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但是如何达到高素质这一目标呢?我认为:首先,在人员的选拔上要注意专业、年龄、个性特点,其中专业是首要考虑因素,即是否是专业人士。个性特点摆在第二位,即是否具备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能力。年龄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年富力强为佳。其次,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不要以为思想教育只是针对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体制不健全产生的各种矛盾,都折射到师资队伍中,因此,必须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教育。古语有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立高尚师德”,为人师表,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令人信服。同时,培训和进修也非常重要。人类的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50年代是每10年增加一倍;20世纪2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目前大约是3年增加一倍。任何一个过程的学习,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才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花一定的财力、物力,使教师巩固和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德育队伍进行的继续教育不可忽视。再次,科学的管理是保证高素质的必要条件。管理不当,人才会变成庸才,管理得法,庸才也会逐步提高成长为人才。在管理中,对德育工作者的关心和鼓励具有特别意义。因为德育对象的反复性、多变性、复杂性,使德育工作者容易产生疲倦,缺乏成就感。做人的工作始终是最难的。德育工作者也需要人们的鼓励和支持。

综上所述,态度的形成与转化理论对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本文只是个人在学习和思考中一些粗浅的体会。如何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争取德育工作的良好效果,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有待探讨的实践问题。期望抛砖引玉,得到同行指正。

【参考文献】

1、论思想品德修养的方法论原则《社会科学》 98年第3期

2、关于道德教育中的利益诱导同上

3、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杨芷英、王希永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月11月)

4、《宣传心理学》(苏)肖.阿.纳其拉什维里, 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态度改变论文

题目态度改变理论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姓名_________ 李梦雨 学号3109801001 班级英语1001 态度改变理论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对象态度的转变是教育活动研究的重要内容。英语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对象及教育情境构成影响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四个基本要素,协调平衡认知结构则构成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内在机制。本文以绍兴西藏民族中学学生的学习及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案

例分析的方式,从教育对象的认知原理出发,借鉴和运用态度改变的万法和理论,使英语教学、日常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获得相应提高。 【关键词】态度改变理论;影响态度改变的要素;英语教学教育实践;应用 一、态度改变理论与模型 (一)态度的实质 1. 态度的含义 态度是个体对社会事物的心理反应倾向,是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的中介因素。态度对行为具有指向性的动力作用。态度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它客体比较持久的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理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即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和感受部分。 (3)态度的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 对象做出某种反应。 ①态度的三个成分是相互依赖、协调一致的。 ②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③态度与实际行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才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2. 态度的特性 (1)内在性: 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2)对象性: 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态度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等。 (3)稳定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 (二)态度改变 1. 态度改变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己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1] 2. 态度改变相关理论 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改变。态度改变理论就是人们在不断研究态度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系统地改变个体态度的理论体系,其中最著名的是认知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① 认知平衡理论: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F.海德(F.Haider)提出的一 种关于认知结构、过程和变化的理论。他把认知过程分解为认知要素,由此构成一个认知系统,当认知系统出现不平衡、不一致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驱使认知主体设法恢复认知平衡量。体现认知平衡理论基本原则的是著名的P-O-X ”模型。P和O是人际环境中的对等个体,X是认知对象。有三个相关的评价:第一个人(P)对另一个人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的内部结构由认知、情感和意图三要素组成。三要素的协调程度越高,态度就越稳定。一般来说,态度的三要素是协调一致的。如果出现矛盾和不协调,则个体会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新恢复协调一致。当三者发生矛盾及需要转变时,其中的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因为在态度的转变中,认识的转变较容易,而思想情感的转变比较困难、缓慢。 积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有利的,消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态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形成个体的积极态度,促进个体健康成长与完善,造福于社会。表现为:其一,积极态度具有认识和情感的价值。外界信息的接受、理解与组织都要通过态度的过滤。因此,积极的态度常使个体在接触信息时,倾向选择正面信息,促使判断、理解产生良性的情绪体验;而对于负面信息也是有所认识,常给予排斥。常此以往,必然促使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情感的形成。其二,积极态度具有保护和激励的价值。积极的态度促使个体敢于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以及生活中的不愉快经历,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同时常使个体追求符合需要和价值观的事物,促使自身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其三,积极态度具有催生创造和完善自我的价值。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优良的个性促进个体认识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研究表明,许多高成就者具有优良的态度。他们充满自信,具有乐观主义业精神状态,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与人合作,视现实压力为挑战,惯于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等。这都有利于人的潜能释放,创造奇迹,实现自我。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过程,是由情感、认知、意志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心理结构。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需要或品质的实践活动。因此,德育工作无疑要受到教育和被教育者,甚至是周边人的态度的影响,必须研究人的态度问题。 一、态度的形成: 态度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态度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所处的全部社会环境对态度的形成都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态度的形成也是一个内化过程,是外界的影响,通过个体的心理活动,不断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增强的过程。态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主要特点如下:(1)社会性与稳定

第七章消费者态度与转变教学提纲

第七章消费者态度与转变 教学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态度的含义和基本理论,并结合市场经济的实践,分析消费者态度形成的根本原因;同时掌握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理解态度改变理论,掌握态度改变的方式和途径,尤其要掌握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说服模式,为有效地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内容结构: 第一节态度概述 第二节态度的测量 第三节态度的转变 教学重点: 态度概述;态度的测量;消费者的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态度与消费行为的关系以消费者的态度的改变理论和途径。 教学难点: 态度测量方法的把握;态度改变理论的认识和掌握;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说服模式。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实证教学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解释消费者如何在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培养有关品牌的信念和对品牌的偏好,这些信念和爱好决定了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态

度。进而又直接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消费者态度的含义和功能 (一)含义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态度下过定义:心理学家瑟斯顿:态度是人们对待心理客体如人、物、观念等的肯定或否定的情感。 赖茨蔓:对某种对象或某种关系的相对持久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映。 克雷奇和克拉茨菲尔德:一种和个人所处环境有关的动机、情绪、知觉和认识过程所组成的持久结构。 弗里德曼:态度是一种带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 在对以上内容认识的基础上,我们作出以下的总结: 是人们对于所处环境某些方面的动机、情感、知觉和认识过程的持久的体系,是对于给定事物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倾向。 态度是人对于某一对象以喜、恶、爱、憎方式作出某种特定放映的内在倾向,这个对象既可以是具体的人、物或事,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或理论 人们几乎对所有事物都持有态度,这种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而且态度一旦形成,具有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特点,从而难以改变。

改变消费者态度(1)资料

你能改变消费者态度吗? -------------------------------------------------------------------------------- "态度"是当代社会心里学中必不可少的,最奇妙的概念,它也是营销人员用来研究消费者的最重要的概念。许多公司的营销战略目的就在于影响消费者的态度。 消费者的态度真的能够改变吗?基本上,有四种有效的改变消费者态度的策略: 一.促使消费者对产品有新的积极的评价 这是最常用的策略。这种战略也许往往需要产品有新的形态,如标识、包装、颜色、功能等。Hobo是全美最大的、最成功的玩具经销商。它的目标是从现有产品上增加70%的收入。它的一个营销策略就是通过增添新的属性和建立新的信念,使其老产品能良好的运作。如在1996年,Hobo发现许多孩子对原有的G. I. Joe的形象失去了兴趣,销售量也随之下降。于是Hobo通过去除老的形象,重新设计了80%的产品线。孩子们对新的外形很喜欢,销量很快得到了恢复。 二.提高已存在的积极信念的强度 营销人员也可以通过改变已存在的积极信念在强度,来影响消费这的态度。在欧洲,90年代中,牛肉的消费下降了50%以上,这一戏剧性的变化,严重打击了牛肉供应商。研究分析表明,消费者受鸡肉广告的吸引,认为鸡肉含有更低的胆固醇和卡路里,而原来对牛肉种种健康性的信念被遗忘了。为此,牛肉行业委员会花费数千万广告费,将牛肉和鸡肉作比较,从而重新唤起并加强了消费者认为牛肉是健康食品的信念,并在短期内使牛肉的消费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降低已存在的消极信念的强度 黄油和蛋黄等食品的属性曾获得很积极的评价,因为它给食品以丰富和令人满意的味道。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黄油和蛋黄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消费者普遍持有负面和消极的看法。Kraft推出它的无脂色拉佐料(蛋白奶油)和蛋黄酱产品系列,重点打消消费者对高脂、高胆固醇食品的顾虑和消极态度,打开了市场。 四.和某种消费者强烈持有的信念相联系

广告对消费者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影响

影视文学概论作业: 广告对消费者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影响 学号:2005139112 姓名:毛娟 内容摘要: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消费者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企业越来越注重通过影响消费者态度与行为来实现其营销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家和商家若要使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必须要去影响或者改变消费者的态度,而广告是目前用得最多也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关键词:广告态度形成与改变 一.广告及其特性 “广告就是普遍告知.通常是商品在营销过程中,藉著传播媒体向社会大众传播讯息,以期招徕主顾,达成商业上销售的目标.广告是扮演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媒介角色,对产品的促销,市场的开拓,企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意义。”① 由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广告作为一种传播手段的一些特性: 1.广告具有资讯的功能,它传达产品功能,产品特色,售价,贩卖场所等资讯给消费者,也告知消费者厂家的新产品。 2.广告具有说服的功能,广告试著说服消费者购买广告商的厂牌。即使消费者对产品的优点深信不疑,说服消费者尝试使用该产品,或减少购买产品的不确定性,使消费者接受其广告信息,进而产生心理变化,最终影响并引起消费行为。 3.广告具有提醒的功能,广告常提醒客户本身所需要的产品,如此消费者才会购买有广告的产品而不去购买其竞争对手的没有做广告的产品。如:脑白金的广告效应。 4.“广告是一种付费的非人际传播形式。广告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将企业希望传递的产品信息最大程度的被其目标受众所接受。于是在广告中通过对信息进行编码,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或其他媒介发布出去,有效地接触目标受众。”② 二.广告消费者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态度。“态度是个人对某一事物做出赞成或否定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态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认知成分指个人对事物的感知、思维、理解、看法等认知,情感成分是指个人对事物的评价、爱好和情绪反应,行为倾向是指个人对事物的行为准备状态,认知是态度的基础,情感是态度的核心,行为倾向是态度的外在表现”③。 由于态度是一种心理反映倾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在态度形成的过程中,把别人的看法、观点、判断等吸收过来,同时把接受来的观念变为自己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把任何一个的社会影响转化为态度。当广告主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公共媒介对其商品或劳务进行宣传,向消费者有计划地传递信息时,广告对消费者的态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广告通过简单的重复的方式加深消费者对广告的记忆。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和杂志上,“特步,飞一般的感觉”“用飘柔,就是这样自信”这样的广告每次都会重复两三次,将简单的信息以重复滚动的形式对消费者进行传播,在消费者的脑海里面以广告词的样式形成一个初步的形象化的认知,进而形成消费者的态度。

态度与态度变化

态度与态度变化 我们对他人及群体的反应,以及对他人行为的解释,都或多或少与自己所持的态度有关。在日常生活中,态度对我们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对他人及群体的反应,以及对他人行为的解释,都或多或少与自己所持的态度有关。正因为如此,态度问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迄今为止,所有社会心理学教材无一不包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甚至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关于态度的科学研究。”虽然这一定义不科学,但由此说明关于态度问题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节、什么是态度 一、态度的概念 首先,态度是主体对课题的一种反应倾向,它对主体即将采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 其次,态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系,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缺一不可。 二、态度的主要特征 1、态度的社会性 2、态度的对象性 3、态度的稳定性 4、态度的内向性 5、态度的协调性 6、态度的系统性 三、态度是如何形成的 态度不同于一般的认知活动,它具有情感因素,因此其形成比较复杂,它需要经历模仿与服从——同化——内化等阶段。 四、生活中的态度 1、学习态度 2、工作态度 3、群体态度 4、宗教态度 5、其他态度(包括政治态度、死亡态度、道德态度等) 第二节、略 第三节、略 第四节、态度的改变 一、相关理论研究 1、认知失调理论 所谓认知元素是指有关环境、个人及个人行为的任何认知、意见、信念等。在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即协调关系、不相关联关系和不协调关系。 2、平衡理论 二、态度改变的方法 1、一般行为改变 1)认知主义方法——说服 a、提高宣传说服者的可信度 B、说服宣传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C、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 D、说服宣传要有针对性,根据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宣传 E、说服宣传要逐步提出要求

论述态度的形成过程)

转变态度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字】转变态度途径方法 内容提要:在人类社会中,态度对我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一直是人们探讨社会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中心课,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小到人们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无刻不受到态度的影响。例如卫生工作中也是如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病人对医疗工作的态度,也是影响到他们的就医行为和对卫生工作的支持。诸如对吸烟的态度等等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态度问题。 关键词:转变态度途径方法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它使人的心理处于准备状态,具有行为的倾向性。态度包含了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如果一个人特别注意到自己将要作业的反应,也就是在心理上对要作的反应有所准备的时候,他的反应就比那些只集中注意于将要来临刺激的人所做出的反应要快。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判断和思考等活动效率都要受到他的心理准备状态的支配。阿尔波曾提出态度是一种精神和神经准备就绪的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并对个人对所有客观对象和与之有关的情境的反应,产生一种起指导作用的或能动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对任何特定的客观对象都具有认识的成份,表达感情成份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 1、态度是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性,它和意见有一定区别。 2、态度来自于价值,也就是说,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人们所拥有的价值观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具有重大作用。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的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 1认知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和评价,它通常是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包括对态度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例如:“我认为吸烟是有害的:这就是带有好坏评价性的叙述。 2情感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表现出对态度对象的喜欢和厌恶的程度。比如“我认为吸烟是有害的”这一认知问题,可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就是“我不喜欢抽烟的人”“我对吸烟感到厌恶” 3意向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反应倾向,即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态度具有的这种意向要素表现的是我做不做这作件

习题—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而得以实现的。其中,联想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强化学习的理论基础是();观察学习的理论基础是() A. 海德尔(F.Heider)的认知平衡理论 B. 巴甫洛夫(I.P.Pavlov)的古典条件作用理论 C. 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D. 斯金纳(B.F.Skinner)的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 2.由于事物本身的接近或相似,个体常常会将对一类对象所形成的态度扩展或延伸到其他相似或类似的对象上,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 A. 联想学习 B. 强化学习 C. 观察学习 D. 认知学习 3.人们通过电影和电视,就可以习得对某些事物、对象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 A. 联想学习 B. 强化学习 C. 观察学习 D. 认知学习 4.根据费斯汀格(L.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不包括() A. 改变认知 B. 消除认知 C. 增加认知 D. 改变行为 5.人们具有一种使自己已有的认知关系结构保持相对平衡不变的倾向,这种倾向被称之为() A. 认知完形倾向 B. 认知失调倾向 C. 认知强化倾向 D. 认知统合倾向 6.下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 ) A. 自我知觉理论 B. 归因理论 C. 控制源理论 D. 社会知觉理论 7.根据谢里夫和霍夫兰德(C.I.Hovland)的社会判断理论,当一种新的观点处于哪个区域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明显变化() A. 接受区域 B. 态度不明朗的区域 C. 拒绝的区域 D. 潜意识区域 8.科尔曼(H.Kelman)于1961年提出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按其先后顺序依次为() A. 认同、服从、内化 B. 服从、内化、认同 C. 认同、内化、服从 D. 服从、认同、内化 9.根据科尔曼(H. Kelman)的态度改变三阶段论,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作() A. 认同 B. 内化 C. 服从 D. 从众 10.社会判断理论强调个体自身对刺激信息的知觉判断,并认为这种判断是态度发生改变的中介物,这种理论的实验基础来源于() A. 谢里夫等人的物体知觉判断实验 B. 朗格(H.Spencer)反应时间的实验 C. 罗森塔尔(R.Rosenthal)效应实验 D. 奥尔波特(F.H.Allport)的社会促进实验

态度及其形成

第六章态度及其形成 1 态度研究的重要性 早期的著名学者托马斯和兹纳涅斯基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 著名心理学史学家墨菲所言:“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中,也许没有一个概念所处的位置比态度更接近中心。”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奥尔波特1968年指出,态度的概念“可能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中最有特色,最不可缺少的概念。 2 态度及其形成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第二节态度形成的理论 第三节态度的改变 第四节态度的测量 3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与特征 二、态度的结构与种类 三、态度的功能 四、高成就者的态度典范 五、态度与行为 4 一、态度的定义与特征 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对象性 2、态度的评价性 3、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4、内在性 5 态度故事---秀才赶考 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 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6 二、态度的结构与种类 (一)态度的要素结构 (二)态度的立体结构 (三)态度的种类 7 态度的要素结构 ---态度“三元论” 就态度的构成要素而言,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持“三元论”的看法,即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要素构成。 一是认知成分,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二是情感成分,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三是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8 态度的成分及其关系 认知成分 事实 信念 观点 知觉 理解 情感成分 评价 情感 情绪 行为倾向 第1页共1 页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人的态度是经后天学习形成的,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而旅客对乘务工作是否满意,也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需求与欲望 人人都有需求和欲望这一最为原始和基本的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凡能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事物,或者能帮助人去获得需求、欲望满足的事物,都会引起人对之产生喜欢、肯定的态度;反之,则是对之持厌恶、否定的态度。这种现象说明,态度形成的首先条件是事物能够或有利于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例如,一些高铁列车的班组成员,由于他们能够满足旅客安全、舒适、周到的心理需要,因而旅客对其持满意的态度。相反,在服务过程中,如有失误,旅客就会对其持不满意的态度,甚至是否定的态度。另外,由于人的需求有不同层面,欲望有不同水平,因此与之相应形成的态度状况也就不同。一般性需求与欲望形成的是一般态度;与社会性高层次需求、欲望相关联的态度,由于它们和人的理想、信念、人生观等紧密相连,所以是一些具有核心意义的态度。 2.知识、信息与经验 在态度心理成分中,认知因素是构建态度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态度是在人对事物的认知、评价中形成的。正因如此,外界若能全面真实地提供个体能理解并掌握态度对象的知识、信息,无疑将为态度形成奠定认识基础。因此,态度形成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知识、信息、经验的提供与理解、掌握。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即一个人知识面大小、知识多寡深浅都会影响其态度形成的正确性与形成的速度。因此,即使是已经在岗位工作的乘务员也要多读书,关注行业的动态,丰富自己

的内涵,这样才能培养自己正确的工作态度。 3.团体影响 团体影响是态度形成的一项重要促进因素。大量研究表明,人的许多态度由其所属团体而来。属于同一团体,如同一个家庭、学校、国家的成员,对事对人对问题常具有类似的态度。例如,喜欢什么样的食品、爱穿什么样的服装、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同一群体成员之间会相互作用、相互模仿、相互暗示。 4.个性 个性的各个方面都对态度的形成产生影响。 (1)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倾向制约态度形成方向。 (2)性格特点影响态度形成的难易和稳定性。例如,独立性强或自尊心强的人,由于他们凡事不盲从、不轻信,也不轻易崇拜权威,其态度形成往往较难、较慢,但形成后较稳定。而依赖性强或自卑感强的人,由于他们容易受暗示,轻信他人劝说,也容易崇拜权威,其态度形成往往较容易,但又往往波动、不稳定。(3)气质类型也影响态度形成。例如,多血质的人,脑子灵,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快,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广而不稳,因此他们态度形成较快、较容易,但往往容易形成“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式的人物。而黏液质的人,脑子欠灵活,对新事物、新观念反应较迟缓,凡事求稳,所以他们态度形成较难较慢,但稳定。(4)智力水平高低影响态度形成,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的差别,即智力高的人理解和分析判断力强,能按照个人想法去分析判断态度形成的理由依据,显示出主动性强的特点。而智力不高的人,理解与分析判断能力较差,易受暗示,因此态度形成显示出被动的特点。 5.社会文化特点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摘要文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行综述,主要从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双重态度模型,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态度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 引言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1 态度的概念 1.1 态度的定义 态度通常是指个体自身对某一客体所持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的评价与心理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1]。 1.2 态度的心理结构 1.2.1.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1.2.2.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1.2.3.行为因素

行为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1]。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1.3 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从性质上说,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1]。因为一个人的态度总是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他个人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的大小,决定了态度对象所具有价值的大小,而事物价值的大小,往往又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因此,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故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于他的态度明显地具有一种工具性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对人有利的事物,便产生肯定的态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对人不利的事物则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因此,态度的实质乃是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一个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2 态度的特性 2.1 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不同于本能,态度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不须学习,与生俱有的行为倾向不是态度。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以及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态度形成以后,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对周围事物和他人的反应。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个人的态度经过不断的循环和修正,会逐步形成日益完善的态度体系[1]。 2.2 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必须具有特定的态度对象。态度对象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

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形成 个体的社会态度的获得过程,就是态度的形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态度形成有4个条件:①经验的积累和整合。从各个零散的经验中形成相同类型的特殊反应的整合。②经验的分化。开始是笼统的、缺乏特殊的,以后逐渐分化和个别化。③剧烈的、外伤性经验,甚至是仅仅一次的经验,就可以形成永久性的态度。④对社会已有态度的模仿及语言的学习。从发展的角度看,D.克雷奇认为影响态度形成有以下因素:①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②对某一对象的信息获得的质量以及信息源的性质;③所属群体或参照群体对个体的影响;④个体的人格特点。 凯尔曼于1958年提出态度形成的3阶段说:①服从。或是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不觉地模仿;或是受到群体规范的压力,从而产生的服从行为。②同化。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也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这一阶段已经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自己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③内化。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部分,比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到了这一阶段,态度才真正地形成。后来,此假说被认为是无法得到证实的,凯尔曼也对此做过补充。 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 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是社会影响的主要方式之一。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总是独自一人地学习、工作,很多时候都会有他人在场,这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从事某项活动时,如果有他人在场,就会对他形成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他的活动效果,有时会促进活动的完成,有时会干扰活动的完成。我们把这两种情况分别称为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 社会促进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促使他的活动的完成,提高他的活动效率,所以又称为社会助长。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一下儿童的活动就会发现,他们做事总喜欢结伴而行,不管是做游戏,还是做作业。单独一个人做作业可能无精打采,而几个人一起则兴致勃勃。不仅仅是儿童,我们也经常有这样的体验,一群人一起干活时,精神更好,效率更高。这种结伴活动提高效率的现象被称为“结伴效应”。 运动员在比赛时,如果有很多观众为他加油鼓励,他往往能顺利甚至超水平发挥,所以在比赛中东道主更容易获胜。试想,教师上课如果面对稀稀拉拉的学生,无人反应;演员表演如果面对寥寥无几的观众,无人喝彩,那他们的效果和热情都要大打折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观众效应”在起作用。观众效应指出,有人在现场看某人从事一项活动,会对某人产生一种刺激作用。

论述态度的形成过程)

转变态度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南昌县莲塘实验学校 (本文浏览次数: 2489) 【关键字】转变态度途径方法 论述转变态度的途径和方法 南昌县莲塘实验学校周红林 内容提要:在人类社会中,态度对我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一直是人们探讨社会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中心课,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小到人们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无刻不受到态度的影响。例如卫生工作中也是如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病人对医疗工作的态度,也是影响到他们的就医行为和对卫生工作的支持。诸如对吸烟的态度等等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态度问题。 关键词:转变态度途径方法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它使人的心理处于准备状态,具有行为的倾向性。态度包含了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如果一个人特别注意到自己将要作业的反应,也就是在心理上对要作的反应有所准备的时候,他的反应就比那些只集中注意于将要来临刺激的人所做出的反应要快。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判断和思考等活动效率都要受到他的心理准备状态的支配。阿尔波曾提出态度是一种精神和神经准备就绪的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并对个人对所有客观对象和与之有关的情境的反应,产生一种起指导作用的或能动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对任何特定的客观对象都具有认识的成份,表达感情成份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 1、态度是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性,它和意见有一定区别。 2、态度来自于价值,也就是说,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人们所拥有的价值观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具有重大作用。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的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 1认知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和评价,它通常是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包括对态度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例如:“我认为吸烟是有害的:这就是带有好坏评价性的叙述。

最新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的形成 个体的社会态度的获得过程,就是态度的形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态度形成有4个条件:①经验的积累和整合。从各个零散的经验中形成相同类型的特殊反应的整合。②经验的分化。开始是笼统的、缺乏特殊的,以后逐渐分化和个别化。③剧烈的、外伤性经验,甚至是仅仅一次的经验,就可以形成永久性的态度。④对社会已有态度的模仿及语言的学习。从发展的角度看,D.克雷奇认为影响态度形成有以下因素:①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②对某一对象的信息获得的质量以及信息源的性质;③所属群体或参照群体对个体的影响;④个体的人格特点。 凯尔曼于1958年提出态度形成的3阶段说:①服从。或是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不觉地模仿;或是受到群体规范的压力,从而产生的服从行为。②同化。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也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这一阶段已经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自己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③内化。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部分,比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到了这一阶段,态度才真正地形成。后来,此假说被认为是无法得到证实的,凯尔曼也对此做过补充。 态度的变化 广义指由于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使某一定时期内持续的、稳定的

态度发生变化;狭义指的是由于社会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说服性沟通使以前的态度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态度变化的方向按照施加影响的社会或他人所期待的方向发生变化的,称肯定性态度变化;按所作用的他人的期待及想法作相反方向变化的,称否定性态度变化。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态度形成和变化的研究有以下几种主要理论:①认知均衡理论。出发点是人们在心理上有维持态度系统平衡一致的需要,当人们态度系统失去平衡后,总有从不平衡向平衡转化的趋势。态度系统中诸成分的不一致性是促进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按对一致性理解的不同,可分为几种解释态度改变的理论模式:F.海德的P-O-X 模型,T.M.纽科姆的A-B-X模型,奥斯古德与P.H.坦南鲍姆的和谐理论,L.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等。②信息传播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C.霍夫兰德等人认为,态度是后天习得的产物,是由学习而来的反应。强化、模仿是态度形成的机制。经过肯定性强化的态度被接受,而经过否定性强化的态度被放弃。态度改变应强调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研究个体对信息的注意、理解与接受等因素。③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心理抗拒理论,把心理抗拒现象及其抗拒效果作为一种态度进行研究。发现在心理抗拒的情况下,事先的说服教育不仅不利于态度转变工作,反而会促使态度向预期相反的方向变化。后来,在心理抗拒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心理免疫理论,认为要想促使态度向有利方向转化,事先让被试者参与有关的活动是必要的,被试者积极参与实验者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有助于被试者的态度转变。

态度的改变与行为-社会心理作业

态度的改变与行为 区队:刑技1504 学号:201531150426 姓名:傅琛淯 社会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因此,社会心理学研究从来就很关注态度问题的研究。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的、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性的内在心理倾向。因此,对于这一定义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态度是一种内在心理倾向;(二)态度具有对象性; (三)态度具有价值判断和情感选择的倾向性;(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作为一种具有认知基础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动三种成分,并且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态度的认知成分作为态度的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态度的认知因素具有一定的组织性。而情感成分指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行动成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一经产生就必定对人们与特定态度对象有关的行为产生种种性质不同的影响;二是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二、态度与行为的密切关系 (一)合理行动理论 该理论认为,行为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个体会考虑各种行为方案,评价各种结果,然后才做出行动与否的决定。最后的决定是行为意向的反映,决定着是否有外显行为的发生。行为意向是由两大因素决定的:一是对行为的态度,即人们对某种行为完全持正面或负面的评价;二是主观标准,即人们对别人会赞成或不赞成某种行为的感知。 (二)双重态度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格林沃德等人提出了内隐性社会认知的概念,即过去经验的痕迹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会存在潜在影响。这一发现强调无意识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内隐态度,即影响对个人当前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产生影响的过去经验和态度形成的无意识痕迹。威尔逊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是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 (三)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态度的 形成

态度的形成 人们的态度是怎样形成的呢?心理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后天习得的。人们向谁学习的态度呢?一是向父母学习关于某些事物的态度。调查表明,白人孩子与他们父母对待黑人有相似的态度:二是向同伴学习,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与同伴在一起的机会增多,同伴对青少年各个方面的态度都有影响,“近朱者墨,近墨者黑”很生动的说明了这一点;三是受学校影响,研究人员发现,一些保守家庭出身的学生,进入某些比较自由的学校后,也变得无拘无束起来;四是向社会组织学习。加入了教会组织的人,其态度受宗教观的影响较大。 另一种观点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态度对个体的功能分不开,人们之所以采取某种态度,从深层次上分析,是因为这种态度对他是有用的。这种观点认为,态度对人们有4种基本功能: 1工具性功能。人们采取某种态度,是因为这种态度能给他们带来利益,如选民投某个人候选人的票,是因为这个人的竞选口号反映了他们的利益;人们反对垄断,是因为垄断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人们的很多态度都与维护他们的利益、增加他们的利益相关。 2自我防御功能。人们采取某种态度还与维护自我形象以及减少焦虑有关。如贬低他人成就与维护自尊有关,压制与敌视某些人与恐惧这些人超过自己有关。类似的态度都反映了它们对个体的防御性作用。 3价值表达功能。人们接受了某种价值观以后,常常用这种价值观去塑造自我形象,其许多态度就是这种价值观的表达。如“我就是这种人,我从不说假话!”这实际上表达了个人看重“正直”的价值观。由于价值观是人们自己看重的东西,因此,当人们用态度表达出自己的价值观时,他就能获得自我尊重、自我满足感。4认识功能。人们坚持某种态度,有时是因为它有助于人们认识社会、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掌握更多的知识,如“学习很重要”、“人应当不断接受新知识、新经验,否则将会落伍。”类似的态度都反映了态度的认识功能。 态度的形成一般经过三个阶段——模仿或服从、同化与内化 第一,模仿或服从阶段。个体看到别人的行为以后,便会产生仿效别人的行为趋向。这种仿照一定的榜样做出类似的态度或举动的行为过程就是模仿,模仿是掌握行为模式或行动方式所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为形成态度的开端,这是人们形成自己态度过程中最常见的一个途径。模仿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从无意识、不自觉到有意识、自觉的模仿,从模仿榜样的外部特征到模仿榜样的内心特征、实质内容。态度的形成也可能开始一收到一定压力后的服从。服从是人们为了获得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或态度。服从的特征往往表现为本身的行为或观点收到外界的影响而被迫发生的。导致服从的外界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外力的强制下被迫服从;另一种是受权威的压力而产生的服从。第二,同化。同化是指个体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在这一阶段,同化者希望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个体由于在同化过程中满意地确定了自己所要认同的个人或团体的关系,因而采取一种与他人相同的态度和行为。 第三,内化。这是态度形成和改变的最后阶段,个体自觉地接受了新的观点、新的观念、新的信息,并使之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进入这个阶段之后,态度就比较稳固,不易改变了。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内容提要】 态度——是后天学到的偏好,以一贯有利或不利的方式对一个对象或一类对象作出反应。态度形成之后比较持久,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态度。从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的影响因素出发,探讨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正文】 1.态度的含义 学术界对态度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态度主要是情感的表现,或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好恶观。前面介绍的瑟斯顿以及赖茨曼对态度的定义就反映了这种观点。第二种看法认为,态度是情感和认知的统一。美国学者罗森伯格(M.Rosenburg)写道:“对于态度客体的情感反应,是以对客体进行评价所持的信念或知识为依据的,所以,态度既有情感成份又有认知成份。”第三种看法则将态度视为由情感、认知和行为构成的综合体。前述克雷奇、弗里德曼等人对态度下的定义就反映了这种观点。 人们几乎对所有事物都持有态度,这种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比如,我们对某人形成好感,可能是由于他或她外貌上的吸引,也可能是由于其言谈举止的得体、知识的渊博、人格的高尚使然。不管出自何种缘由,这种好感都是通过接触、观察、了解逐步形成的,而不是天生固有的。态度一经形成,具有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特点,并逐步成为个性的一部分,使个体在反应模式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则和习惯性。在这一点上,态度和情绪有很大的区别,后者常常具有情境性,伴随某种情境的消失,情绪也会随之减弱或消失。正因为态度所呈现的持久性、稳定性和一致性,使态度改变具有较大的困难。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是科学的真理,但在最初提出的一段很长时间,招来的是一片带有偏见的愤怒谴责。这一真理的承认,是以很多人遭受囚禁,甚至献出生命为代价的。由此可见,在对待科学与宗教的态度上,人们要改变原有的情感、立场和观念是何等的不易。

[社会心理学]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试论态度的形成过程 摘要 态度是一种内在反应倾向,通常进行研究的态度是具有行为能力的个体对周围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由一定的对象所引起,诸如喜爱,讨厌都是态度的表现。态度通常由认知、情感和意志三要素组成。而这三种要素越协调,所产生的态度就越趋于稳定。态度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和社会间产生的化学反应。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人的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社会化进程的结果。 【关键词】态度形成转变 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逐渐发育成为社会人,具有一定的思想观念和对周围世界的态度。如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持积极的态度,诸如喜欢、满意、热爱等,都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态度形成的过程是从不具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种态度,从简单态度到复杂态度,从不稳定的态度到稳定的态度的过程。态度形成的过程与个人社会化的进程是同步的。 1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态度是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增强态度的运动遵循的是这样一个轨迹,旧态度的改变必然带来新态度的形成,新态度的形成总是以旧态度的改变为先导。因此,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态度运动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1态度的形成 人从出生开始,必不具有对任何事物的态度,可以说,态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态度的形成: 态度是对欲望的满足后形成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理性的个体对凡是能满足欲望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会产生喜好的态度。相反地,对阻挠其目标实现或引起挫折的对象,就会发展出一种厌恶的态度。比如,增加部分服务性行业税收的制度出台的时候,很多餐饮等服务部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对态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