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

《社会心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章志光

副主编金盛华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

【内容提要】

态度是具有多种功能与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通过态度成分、态度与行为关系和态度形成理论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态度的心理机制有所理解。本章着重阐述了态度改变的模式和若干具体的实验研究,对维持或改变态度的劝说工作具有应用价值。此外,还介绍了态度测量的一些常用方法。

【学习目标】

1.态度的定义及其功能。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合理行动理论。

3.态度形成的几种理论。

4.劝说情境的模式及影响态度改变各因素的研究。

5.态度测查的方法。

【关键词】

态度合理行动理论诱因论平衡论劝说情境模式劝说的中心路径和外周路径恐惧唤起

人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会对他人及各种社会事物产生认知活动,而且也会在认知的基础上对人和各种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态度会影响人如何去对待事物,并也左右着人如何去行动和取得何种社会效果。因此,凡是在人际交往、相互制约与需要彼此控制的场合人们都很重视对方的态度,以预见其后续的行为,也较注意自己态度的表现或想方设法去影响或改变对方的态度。比如,在政治生活中,政治家很关心群众的政治态度,因为它反映着人心的向背;而每个公民出于不同的动机(或主动关心政治、或出自于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也都时时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真心实意的或虚情假意的)表态。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十分敏感,而教师为搞好教学、教育工作也总要狠抓学生的态度及其改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为了建立、维持或改变人际关系,无论是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家人之间也都非常注意彼此的态度。有时由于一方疏忽把握自己的态度,偶然的挤眼、冷漠,就会被人误解为不友好,从而影响了关系或坏了事;有时也由于过分热情而被人误解为“别有用心”。态度表现不仅是人际

交往的媒体,也往往是社会行为的先导。态度只要表现于外,就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和多方面的信息,它是预测行为的一种标志。要想改变人们行为的趋向,就必须设法去改变人们的态度。无论是报刊或演讲等形式的宣传、商业广告的推销,无非都在于要维持或改变人们的态度。态度将随着社会环境,周围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又不是机械地、必然地会发生变化的。它的变化或维持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态度是如此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社会生活又是如此地重要,所以它很早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并在其中占据着中心地位,以至于托马斯(W.I.Thomas,1918)早期竟把社会心理学称之为“研究社会态度的科学”。…W.I.Thomas & F.Znaniecki(1918).The Polish peasant in Europe and American,(Vol,I),Methodological Note,31.?

第一节态度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态度

(一)定义与特征

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对于这个定义应作几点说明。

1.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propension)。人们通常理解,态度总是显露在脸部表情上、谈吐与举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发表肯定或否定等意见,表现出喜欢或厌恶等感情,做出接近或拒斥等行为。事实上,态度可以而且一般都会表现于外,这称作态度行为(attitude behavior)或表态;但也可以不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些甚至深藏于内心,一辈子都不表露,成为未表的态。任何一种行为,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内在准备阶段,二是外部完成阶段。态度是指人依据自己的经验或观点、对特定的事物在内心进行意义估量或凭直觉作出如何对待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一种尚未表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潜在的心理状态。

2.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它是包罗万象的,其中如人(他人、自己)、物、事件、群体、制度、民族、国家以及代表各类事物的观念等。这些人与事物一旦成为态度的对象,就称作态度客体(attitude object)。没有客体的态度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态度都有针对性,总是对一定的客体而发生,所以它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俄文的отнощение既可译作“态度”、也可译作“关系”,说明态度与关系密不可分,它是关系的表现。

3.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行估量(即评价)后所产生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如重视或轻

视、肯定或否定、赞同或反对、喜爱或厌恶、趋向或回避、接受或拒绝,以及处于上述两极端之间的一种中性位臵状态。态度,不管是通过直觉还是通过分步思维过程而产生,它总是关于事物对自己有多大利害关系的一种价值判断或情绪评定的结果。

4.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它一旦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轻易改变,这叫做态度的抗变性。这个特点之所以出现,是由于态度的形成具有深层的原因,即它是客体的特性和主体已有的种种需要、习惯、经验、理念交互作用并建立较稳固联系的结果。要改变一种态度就要涉及整个或部分联系系统的改造,它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第三节内作专门的阐述。

(二)态度的成分与分类

对于态度究竟涉及哪些心理成分,心理学家们通常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单成分说,认为态度主要是感情(affection)的表现。如瑟斯顿(L.L.Thurstone,1946)说,“态度是人们对待心理—客体(人、物、语词或观念等)肯定或否定的不同情感。”…L.L.Thurstone(1928).Attitudes can be measured,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33,529~554.?赖茨曼(L.S.Wrightsman,1972)曾举例说:如果我们有某种需要,有人阻碍我们或有物理障碍使我们不能满足,我们就会有情绪,讨厌这种障碍物。这就是态度,它很难说有多少认知成分,也不一定伴随行为或与行为保持一致。所以他也认为“态度是对某种对象或某种关系的相对持久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L.S.Wrightsman(1972).Social Psychology(2nd ed).Grossary:Attitude,663.?第二种是双成分说,认为态度是感情和认知统一的表现。罗森伯格(M.Rosenberg,1960)认为,“对于态度客体的情感反应是以对客体进行评价的信念(belief)或知识为依据的,所以态度既有感情部分,也必须包括认知部分。”…M.Rosenberg(1960).An analysis of affective-cognitive consistency.In C.J.Hovland and M.J.Rosenberg(Eds.),Attitude organization and change.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第三种是三成分说,认为态度包括感情(affection)、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因素;故也称做态度的ABC模式。瓦格纳(R.V.Wagner,1969)说:“态度是由感情、认识和行为的成分组成的,它们与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评价、知识与行为的心理倾向是符合的。”…R.V.Wagner & J.T.Sherwood(1969)(Eds.).The study of attitude change.Monterey,Calif:Brocks/cde.?

以上三种说法虽有差异,但都肯定感情倾向是态度的基本特征。正因为如此,人们也常以感情表现(表情)作为态度的测量指标。人们比较善于用语言或动作来掩饰自己某种真实的态度,但难以支配与态度关联的情绪流露,以表情作为态度的一种指标是比较可靠的,而据此认为态度就是由感情成分构成的则显得依据不足。我们倾向于赞成三成分说,但应将行为看成内隐的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

人有各种各样的态度,为了观察分析和研究的便利,社会心理学家对它们作了各种各样的分类。其中有两种分类法较受到注意。

一是就态度表现形式分类,即以何种心理成分占优势来分。如卡茨和斯托特兰德(D.Katz & E.A.Stotland,1959)把态度分为五种类型。(1)与情绪、感情联系的态度──由一次情感反应(如欢快、恐惧、痛苦等)的经验构成对某些客体的态度,当遇到类似情境就会出现同样的体验。有时人在遇到某些物品时会莫名其妙地产生好感或反感,大多属于这一类态度。(2)理智性或认知性的态度──当人们依据他人的介绍或书本知识而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其中有明显的分析、联想、类比与评判,而无强烈的情感伴随。如我们在候选人间接介绍时对他所产生的看法与抉择。(3)动作定向的态度──由于某种需要的激活而产生对有关客体接近或回避的反应,其中认知成分不很明显。(4)知情意均衡的态度──这里既有认知与思考、伴有强烈的情感,还有行动意向,三者交融在一起或交替出现。如我们对祖国的态度。(5)自我防卫的态度──由于情势不明、内心冲突或出于防卫的动机而产生某种疑惑、拘谨或暧昧不定的态度。…D.Katz & E.A.Stotland(1959).A preliminary statement to a theory of attitude structure and change.In S.Koch(Ed.),Psychology:A study of a science(vol.3)423~475.NY:McCraw-Hill.?

二是就态度的内容及其关联分类。弗格森(L.W.Ferguson,1939)认为,人对许多事物的态度是有关联的,它们构成了态度束(attitude cluster),而由关联的态度束合成为态度丛(attitude constellation),即有关一类事物的总态度。因此态度是有层次的系列化结构。…L.W.Ferguson(1939).The Requirements of an adequate attitude scale.Psychological Bulletin,36,670.?他曾要求大学生对战争、上帝的存在、爱国、罪犯处理、死刑、新闻检查、进化、节育,法律、共产主义十种现象发表看法,结果发现其中某些态度之间存有高相关。如相信上帝存在者,会反对进化论与节育;而承认进化论者则否认上帝的存在,不认为节育是犯罪。于是他将对进化、上帝的存在和节育的相关态度,称做宗教主义(religionism)的态度束。又如主张罪犯应从轻处理者大都反对死刑与战争,反之亦然。于是他将对罪犯处理、死刑和战争的相关态度,称做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的态度束。同样,还发现主张爱国者(即爱资本主义国家者),大多赞同新闻检查、维护法律和反共,反之亦然。于是他将对爱国、新闻检查,维护法律、共产主义的关联态度称做国家主义(nationalism)的态度束。这种分类绝不止上述三束,它是分析不完的。它作为一种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态度间的关系及分层结构,以及从某人的一种态度推知他必有其他态度,则是有意义的。

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一)态度的功能

人为什么要形成或保持某些态度,这是一个态度功能(function)的问题。

卡茨(D.Katz,1960)和奥斯卡姆普(S.Oskamp,1977)等认为,态度有四种基本功能…D.Katz(1960).The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ttitude.Public Opinion Quarterly,24,163~204.S.Oskamp(1977).Attitudes and opinion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1.适应(adjustment)功能。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我们是社会性的生物,一些人和群体对我们都是很重要的,适当的态度将使我们从重要的人物(双亲、老师、雇主及朋友等)或群体那里获得认同、赞同、奖赏或与其打成一片。对不同的人应学会有不同的态度。许多大学生发现,如果他们以对父母的态度去跟朋友打交道往往就不适应,反之亦然。所以习得的态度是为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功能。

2.自我防御(ego defense)功能。人们常说:“怀有偏见的人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态度有时也反映出一个人未澄清的人格问题,如不明说的侵犯和生怕丧失身份等。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从中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比如一个知识分子看到商人赚很多钱并在生活中拥有许多物质享受,为了恢复被损伤的自尊,他常会显示出自命清高和鄙视“为富不仁”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

3.价值表现(value express)功能。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比如某人参与某种群众性运动的行列,手持某一政治人物的标语牌,这表明他赞同这一运动主题,并拥有这方面的价值观,以及与某些人物认同的自我概念。

4.认识或理解(knowledge or understand)功能。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世事手段的参照框架(frame of reference),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比如在政治争论中你的态度常常是为评价政治候选人提供一种参照框架。假如这些候选人支持争论朝你所持肯定态度的方向进行,你就会比他们反对这种争论似乎做出更为偏袒的反应。

上述四种功能的前两种是为实际的需要服务的,它们能帮助我们调整或纠正自己的行为,以使我们将受到奖赏而不是受到惩罚。后两种功能是和追求自我实现相联的高层次需要有关。因为我们要从表达的价值观,即表达自己所赞同的观点中获得满足;此外,我们有了解周围世界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所处地位的需要。

(二)态度的作用

态度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与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它具有多种作用,现仅举几种。

1.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这里有不少实验证明了这个现象。哈斯托夫和坎特里尔(A.H.Hastorf & H.Cantril,1954)将普林斯顿大学和达得茅斯大

学两校队足球赛录像分别放给两校学生看,结果普林斯顿大学生发现达得茅斯球队犯规次数比裁判实际上指出的多两倍,而达得茅斯大学生则相反,则更多地指出普林斯顿球队犯规而未受罚的次数。…A.H.Hastorf & H.Cantril(1954).They saw a game:A case study.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49,129~134.?显然,这是两校学生维护各自学校荣誉的立场和期望本校球队获胜的积极态度造成认知判断上的偏差的例证。

2.态度影响耐力。兰伯特(W.E.Lambert,1960)等曾作过一个“会员群体对耐痛力增长特色的效应”实验。他们以基督徒与犹太教徒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一种类似血压计的改装耐压器(在充气皮绑带上臵一尖突起,绑在被试手臂上,充气后会使人产生痛感。当被试无法忍受时会说“受不了”,这时松开绑带并测定充气量,作为耐痛力的指标)来测定耐痛力的水平。实验前告诉被试,测试目的是为了确定正常人耐痛的程度。初测时,仅仅是记录两教派群体各人的耐痛水平。休息时,对基督教徒的一半学生被试说:“据某一报告认为,基督徒的耐痛力不如犹太教徒”;而对犹太教徒的一半学生被试说:“据某一报告认为,犹太教徒的耐痛力不如基督教徒”。结果,再测时发现,那些被告知上述话语的两组被试,其耐痛水平都显著提高,而其余未被告知上述话语的两组被试,其耐痛水平与初测结果无显著差别。研究者认为,这种戏剧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休息时实验者的指导语激起各半组被试对自己宗教群体的效忠态度所致…W.E.Lambert,et al(1960).The effect of increased salience of a membership group on pain tolera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28,350~357.?。这个实验表明,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有认同感、荣辱感、责任感,并时时能被激起效忠态度,就会表现出巨大能量与挫折耐力。事实上也是如此,历史上许多爱国者与革命者之所以能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与不怕牺牲的精神,都是和他们具有崇高信念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效忠态度分不开的。

3.态度影响学习效果。了解学习意义,对学习活动怀有兴趣,因此对学习采取认真、积极的态度,就会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学习材料;否则就会得到相反的效果。这似乎是一种常识。当然,学习态度端正,也不一定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因为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其他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如智力,策略等。这里不妨介绍一下,态度在学习中的过滤作用(the role of filter),即学习者对某些事件所持的社会态度,也常影响着他对有关事件的论述材料内容有筛选地去掌握并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琼斯(E.E.Jones,1956)等做过一项实验…E.E.Jones(1956).The Learning and utilization of contravaluant material.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53,27~33.?。研究者选择对“白人与黑人分校学习”有不同态度的大学生作被试,第一组为反对分校者(即反对歧视黑人者),第二组为赞成分校者(即有种族歧视者)。然后让两组被试个别朗读11篇主题为“反对黑人与白人分校学习”的文章,读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将读过的文章内容、尽量完整地写出来。结果发现,第一组学生所记忆的材料数量(即成绩)远优于第二组。这也就是说与读者社会态度相吻合的材料,易被吸收、同化和贮存、提取;而与读者的社会态度(包括信念、价值观)相反的材料,则往往被忽视或曲解。显然,态度在学习过程中起着过滤器的作用,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4.态度影响工作效率。一般说,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喜爱并有良好的态度,就会努力去工作,产生高效率。但事实比这种设想更复杂。布雷菲尔德和克罗克特(A.H.Brayfield & W.H.Crockett,1955)曾对此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企业员工对工作的态度(满意不满意)与生产效率之间并无必然的相关…A.H.Brayfield & W.H.Crockett(1955).Employee attitude and employee performance.Psychological Bulletin,52,396~424.?。如对工作感到满意的员工,有的效率高,有的则一般或不高,这是因为后者受工人群体内部隐存的社会标准(social norms)──“不过高也不太低”的生产指标所制约,他们不愿离群,故有意降低效率以求与大家一致。而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员工,由于其他动机(如为了维持生计、受人尊重或自我表现等)的支配,往往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当然,如果整个群体都较了解工作的意义,对工作满意而有积极的态度,比持有消极态度的群体,则会有更高的效率,这是无疑的。

三、态度与行为

当人们在行为和态度混为一谈时,常常看到某人有某种言谈和行动,就认为他持有某种与之一致的态度,或认为已知一个人对某事持有某种态度,也就一定会有某种行为紧随其后。这是一种简单的、不大合乎实际的推论,然而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极为普遍。比如,我们常听到广播说,根据民意调查,我市市民有98.7%的人赞同在本市举办这一活动,而我们在与各区朋友交谈中了解到的情况却与此并不相符。是调查不精确,还是人们的表态并不能代表他们的真实态度,或说行为与态度无关?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尔(R.T.Lapiere,1934)曾进行过一项著名的现场研究…R.T.Lapiere(1934).Attitude and actions.Social Forces,13,230~237.?。他偕同一对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夫妇在美国西海岸旅行一万多英里,住宿过66家旅社,在184家餐馆用饭,受到很好的接待,其中多数甚至以“比平常更关心”的方式予以款待,只有一次遭到拒绝。当时的美国普遍存在着对黑人与对亚洲人的种族歧视,特别是在很少有东方人居住的地方更是如此,所以预计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出现的情况使研究者感到非常意外,为此促使他继续作深入调查。六个月后,他分别向上述光顾过的250家餐、旅馆分别寄去了两种问卷。问卷中都有如下问题:“你是否愿意在你们的商店中把中国人作为顾客来加以接待?”为了避免对方因接待过华人而生怀疑,以致作出不真实的回答,特给其中的一半餐馆、旅馆寄第二种掩护性问卷,其中除上述问题外又插入一些是否愿意接待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等的问题。同时,他给许多未光顾过的餐馆、旅馆也寄发了问卷,把它们当作控制组。

结果在光顾过的250家餐馆、旅馆中收回了128份答卷,其中回答不愿接待的旅馆有43家,餐馆有75家(占总数的93.4%);答不确定,视情况再说的旅馆有3家,餐馆有6家;答愿意接待的只有1家旅馆。两种问卷的回答差别很微小。光顾过和未光顾过的两组被调查者的回答,其差异也很不显著,这表明它们的真实态度与实际的接待行为并无相关或不一致性。

表6-1 对“愿否接待中国顾客”问卷的回答情况表

①表示仅要求对中国顾客做出回答的问卷。

②表示还要求对包括有其他种族顾客问题做出回答的问卷。

上述研究引起许多争论和后续研究。比如一些人认为,“问卷的回答者可能是管理部门的雇主或管理人员,而接待者并未接到拒绝华人顾客的通知”;“一般人观念中的华人是赤足、戴草帽的农民形象,而现在接待的是和一名白人为伴、衣冠楚楚能讲英语的华人夫妇,也许他们根本不知道接待的是华人”,“接待的时间与答问卷的时间相隔六个月,态度也如同时光的流逝是会发生变化的”──意指被调查者答卷时的态度已非接待时的态度等。拉皮尔也并未依据上述研究就断定态度与行为之间是不一致的,而只是认为问卷中所出现的态度是一般的、抽象的,把它作为行为的可靠预示则便会与实际经验脱节。这就给后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态度与行为之间可以一致,但并非都具有一致性,这种非一致性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研究,还可能涉及研究方法的改进。

费希本和艾赞(M.Fishbein & I.Ajzen,1974,1975)通过一系列测量调查与研究,对于“态度与行为的关系”问题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如他们采用了自我报告、行为意图提问和五份量表填写等方法调查了62名男女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他发现被试的宗教态度并非必然与任何一种单一行动(如施舍或遵守宗教节日)保持一致,但是和同类许多不同的行动的执行有紧密的相关。这种由同类几个行动组成的行为叫作多重行动。用它来作为衡量态度的工具,叫多重行动尺度(multiple-act criterion),它可以被看做是由许多与特殊态度相关的单一行动(single-act)的均数,是一般态度的一般行为倾向。既然一般态度与多重行为尺度有高度相关,那么了解一般态度就可以预见一般行为倾向,或者通过多重行动的测量也可以推断其一般态度。…M.Fishbein & I.Ajzen(1974).Attitudes toward objects as predictive of single and multiple behavioral criteria.Psychological Review,81,59~74.?这个发现后来也为其他研究所证实。于是有人设想,拉皮尔的研究如果用多重行动尺度来对餐、旅馆全体职工对中国人的一般态度进行测量,也许就不会发现矛盾。

与此同时,社会心理学家们通过不少研究也得出几个原则;(1)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2)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3)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时间间隔越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更多的一致性。

第一个原则可以由上述费希本和艾赞等的研究作为例证。第二、第三个原则可以用选举前的态度与实际投票行为关系的研究作为例证。小凯利和米雷尔(S.Jr.Kelley & T.W.Mirer,1974)曾发表“选举的简单行动”一文…S.Jr.Kelley & T.W.Mirer(1974).The simple act of voting.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68,572~591.?。他们对1952~1964期间四次总统选举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选民在投票前两个月预测时的投票态度与实际投票情况一致的占85%,当然不一致的情况也会发生,当预测时间离实际投票期越接近,预测的误差就会减少。于是有人也设想,拉皮尔如果在其中国朋友受到接待时立刻就调查有关接待者对待中国顾客的特殊态度,或许也不会出现上述矛盾,或者能发现态度持有者的特殊行为产生的更复杂原因。

费希本和艾赞,通过一系列研究和概括,于1975年发表了《信念、态度、意向与行为:对理论与研究的一种概述》一文,并提出了“合理行动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M.Fishbein & I.Ajzen(1975).Belief,attitude,intention 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Reading,MA:Addison Wesley.?,1980年又在上述理论基础上给出一个“行为意向模型”(The behavioral intentions model)…M.Fishbein(1980).A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Some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这个理论认为,预测人们是否将采取某种行动,最好的办法是了解其意向(intention)──是否打算去采取行动。影响意向的因素有二:一是对行为的态度(赞成或反对这样做);另一是主观规范(头脑中存在的某些行为准则)。前者(态度)是由个人对这种行为会导致某种后果以及他对这种后果评价的信念所决定的,后者(主观规范)是由特定的个人或群体认为他应否去执行这种行为和促使他去遵守这种规定的信念所决定的。态度与主观规范两个变量可能一致,即都是积极的,那么其行为意向也可能是积极的。假如其中一种变量是积极的,而另一种变量是消极的,那么人在此情境下,其意向如何将取决于两个变量相互作用的相对强度,或说取决于其中更占优势的或重要的那个变量。比如甲乙两个青年都具有吸烟能损害健康和种种坏处的信念,因而他们对吸烟都持有消极的态度,同时他们的父母都反对吸烟,按说他们也都会有同样“不许吸烟”的主观规范。甲却始终生活在一个正式与正派的工作群体内,他和大家一样都认为“青年人不应吸烟”。然而乙由于参加了一个非正式小群体,这里的朋友们都认为“吸烟是入时青年的表现”,“吸烟是对成年人社会清规戒律的一种反抗标志”,“吸烟可预防传染病”……由于他把这种说法看得比父母的教导更重要,头脑中也就出现了“偶而背着父母吸支烟也无可厚非”的主观规范。这样,甲就出现“绝不吸烟”的行为意向,而乙则可能出现态度(吸烟是坏事)与主观规范(可允许偶尔吸支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如果处在非正式群体同伙都在吸烟的情境中,其主观规范的强度增加,就有可能出现吸一支烟的意向。有了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意向,就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行

为。当然,有了吸烟意向如外界出现个人不可控的因素,如突然出现监护者或其他偶发事件等时,也会使相应行为得到抑制,即不出现或暂时不出现吸烟行为。

这个行为意向模型如图6-1所示。…J.L.Freedman,et al.(1985).Social Psychology(5th ed).NJ: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Inc.149.?

图6-1 关于各因素决定个人行为的合理行动模型

后来不少学者如巴戈奇(R.P.Bagozzi,1981)通过对献血者的问卷调查研究,证明了通过意向可以更好地预测行为,和意向预测与近期(一周后)行为的相关(0.51)大于与远期(3个月后)行为的相关(0.01)的理论设想;他同时也发现,实际情况(影响态度与意向的因素还包括过去的行为经验等)比上述模型更为复杂,因此建议继续探讨,特别是行为对态度的影响问题。…R.P.Bagozzi(1981).Attitude,intentions,and behavior:A test of some key hypothes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1,607~627.?

这个理论模型虽然还比较简单,但有助于解释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机制问题,有助于我们如何通过意向的了解去预测行为,以及如何把握影响意向和行为的因素去培养良好的行为意向与社会行为。因此仍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节态度形成的理论

不同理论派别对态度形成有各自的解释与强调,其中主要有学习理论、诱因理论与认知相符理论三种。我们将侧重谈谈后者。

一、学习论

第二章已谈过刺激—反应理论,即学习论(learning theory),在那里涉及的一些原理同样适用态度的形成。霍夫兰等(C.Hovland,I.L.Janis &H.H.Kelley,1953)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C.Hovland,I.L.Janis & H.H.Kelley(1953).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New Haven,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所谓联想(association)就是两个或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斯塔茨夫妇(A.W.Staats & C.K.Staats,1958)在“态度由于经典条件反射而建立”一文中说:“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中性概念与一个带有社会积极或消极含义的概念重复匹配的结果”。…A.W.Staats & C.K.Staats(1958).Attiudes established by classical

conditioning,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57,37~40.?例如“学生”一词只表明在学校中接受教育的人,是个中性词,但假若它多次与“偏激的”形容词发生联结,其结果就会产生“学生是偏激的”的偏见。如果经历一次事实的印证,这种联结便更加牢固,成为刻板印象或定型(stereotype)。这就成为对学生所持的一种态度。

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如厌恶吸烟、早起锻炼等)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受到了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或称负强化)。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对于青少年来说,来自于同伴的赞许(强化)比来自于父母的反对,其力量要大得多。所以要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态度,注意培养群体的健康舆论颇为重要。

模仿是通过对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学习形式。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儿童早期的一些态度大多来自于对双亲的模仿,但随后形成的态度来自于对社会上各种人物(老师、同辈好友、英雄人物,名人等)的模仿。人不仅只模仿榜样态度的外部特征──言谈、举止等,而且也吸取着榜样态度的内涵──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格等。父母对物质财富持自私态度的儿童可能内化了这种态度,并会拒绝与伙伴共享玩具,甚至父母告诉他们不应这样时也还会如此待人。直到人们掌握了许多社会规范与形成评价系统,这种模仿学习才逐渐让位给鉴别学习。

米德拉斯基等(E.Midlarsky,J.H.Bryan & P.Brickman,1973)进行过一项实验。…E-Midlarsky,J.H.Bryan & P.Brickman(1973).Aversive approval:interactive effects of modeling and reinforcement on altruistic behavior.Child Development,44,321~328.?研究者以六年级学生为被试,让玩有奖弹子游戏,赢一次得一张代币(token),积累多了可换一件更好的礼品,并请他们将每次获得的代币放入标有“我的钱”字样的罐内;而同时,在墙上张贴有丹佛儿童基金会为贫苦儿童募捐的招贴画,附近放有一个标有“给穷孩子的钱”字样的罐。在玩游戏前,主试对所有被试说:“让我们使这些穷孩子知道,我们在关心他们”,控制组面临的情境大致如此。实验组除上述情境外,加上榜样的示范行为,即主试将自己赢得的代币放入“给穷孩子的钱”的罐子内。结果发现,控制组被试捐代币者极少,而实验组的被试大都能照主试的样子去行动,假如示范者对他们的实际行动报之以微笑(强化)或说“你们这样做太好了”,那么被试的捐献就会增多。研究者认为,只是口头上指点“照我说的做”,儿童不一定会按你说的去做,而教会儿童以利他主义的态度对待穷苦儿童,最好的方法是在儿童面前展示范型以引起仿效,即造型(modeling),并给予强化。

凯尔曼(H.C.Kelman,1958)曾指出态度形成及变化经历如下三个阶段。(1)顺从(compliance)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受奖惩原则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也就中止,因此是暂时的。(2)认同(identification),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作基础,但已比较主动了。(3)内化(internalization),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作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易改变。…H.C.Kelman(1958).Compliance,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Three processes of Attitude change.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2,51~60.?以上三个阶段,既可看做是从儿童到青少年态度形成的次序,也可看做是个体形成的态度所处的三种层次或水平。它对我们分析与理解态度形成的性质与机制颇有启发。

二、诱因论

这种理论是把态度的形成看做是权衡各种可能情况的趋近(pros)和退避(cons)而后采取最好抉择的过程。比如,一个学生可能感到社交聚会是有乐趣的,令人兴奋的,而且他的朋友们也都喜欢这样做,这种考虑使她对聚会产生积极的态度。然而她知道其父母不希望她这时去参加这种聚会,况且这种活动的确

干扰她的学习,而她自己正想考大学法律系,这样的考虑使她对聚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按照诱因理论(incentive theory),这些诱因的相对强度决定着她最终的态度。

诱因论中对于态度的一个通俗看法是由格林沃尔德(A.G.Greenwald,1968)和由佩蒂等(R.E.Petty,T.M.Ostrom & T.C.Brock,1981)提出的认知反应理论(cognitive response theory)…A.G.Greenwald(1968).Cognitive learning,cognitive responses to persuasion,and attitude change.In A.G.Greenwald et al.(Eds).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attitudes.New York:Academic Press,147~170.?…R.E.Petty,T.M.Ostrow & T.C.Brock(1981).Cognitive responses in

persuasion.Hillsdale,NJ:Eribaum.?。这个理论设想,人对沟通所作的反应是伴随着一些积极或消极的思想(或说是认知反应),而且这些思想依次决定着人们沟通的结果,即是否改变其态度。例如,你听到一个人民代表在电视讲话中建议政府砍去部分对老年人医药费的支付,如果你对自己说:“为什么退休者只有很少养老金?或者人们不能供养自己,又是残疾者或穷困者呢?如果没有人能去支持他们,那么政府的方案是做这件事的唯一途径。”这种消极的认知反应意味着你不喜欢这个讲话所作的劝说。但假如你对自己说:“这是对的,税已经很高,方案已尽可能地为过高的医疗费用作了恰当的支付,人们也无论如何应承担一些他们的医疗费。”这样你很可能出现对讲话者的支持。认知反应论观点的关键设想是,人是积极进行信息的加工从而产生认知反应,而绝不仅仅是对于他所遇见的任何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另一个诱因论的普通看法是由爱德华(W.Edwards,1954)在《决策理论》中提出的期望—价值研究(expectancy-value approach)。

…W.Edwards(1954).The theory of decision-making.Psychological Bulletin,51,380~417.?他认为,由于诱因冲突的复杂性,人在做抉择时总要对每一种情况进行评价,力图采纳达到最好效果的立场,而拒绝那些似乎会带来坏效果或未必能带来好效果的立场。而人们进行情况评估时,一般都试图通过预期后果的价值(value)及出现这种后果成功的可能性,即概率(probability)的估量,以取得最大的主观效用(utility),其公式为 U=V×P。如果一种情况,其后果价值高、成功概率大,则效用亦大,人就会积极对待与参与。反之,如效用较小,人就会消极对待或不参与。如果面临两件事或两种行动,成功概率相同,价值大者所得也大,价值小者所得也小。如果遇到一件事存在着两种成功的可能性,得>失为正值,人就会采取积极态度或行动;得<失为负值,则人会采取消极态度或不去行动。

这个理论把人的态度形成看成是有理性的、主动决策的过程,它比学习论进了一步,但它把人的态度形成都看成是个人为得失深谋远虑的表现,则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事实上,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并非事事都通过决策造成的。

三、认知相符论

在第二章,已提到认知相符理论(cognitive consistency theory)的基本观点:人的信念或态度如果与其他观点、自身行为发生矛盾,就会有一种动力倾向性推动其进行自我调整(或改变原信念、原态度,或否定其他观点和行为),以达到或恢复认知上的相符和一致。现在再来介绍其中两种和态度形成及改变密切相关的具体论说。

(一)平衡论(balance theory)

这是由海德(1958)提出的有关人际关系和态度变化的一种社会认知理论…F.Heidey(1958).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NY:Wiley.?。海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社会因素(社会事件、他人、文化观念等)相互作用中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建立的关系是通过某些事(X)形成的,比如甲(P)喜爱音乐(X),乙(O)也喜爱音乐(X),于是甲对乙会产生好感、积极的情感评价,并有可能相互建立友好关系。这里就存在一种P—O—X封闭的三角关系模式(参见图6-2a)。由于三者之间都是正向关系,即P对X、P对O以及P认为O对X都具有肯定的态度倾向或积极的情感评价,所以就P来说心理上是平衡的。如果事情有了变化,比如甲 (P)和乙(O)两人已成朋友,甲支持和主张参加一个社团,而乙则否定和反对参加这个社团。这时P—O—X的三角关系就出现了两正一负的模式(如图6-2e),P就会感到心理上的不平衡,产生紧张、焦虑,不舒适或不愉快。P为了从不平衡状态恢复到平衡状态,一般可采取两种办法中的一种:一是对O进行劝说,希望他改变对这一社团的看法,由负变为正(即恢复到图6-2a)的平衡态;另一种方法是改变自己对O(或对X)的态度,即疏淡或断绝和O的关系,态度上由肯定转为否定,关系上由正转为负(如图6-2c);或改变自己对X的态度,即由赞成这个社团改为反对这个社团(如图6-2b)。

图6-2 平衡态和不平衡态示意图

这种三角关系有许多模式,但大体上可分为平衡态和不平衡态两类。海德认为:“在三个实体的情况下,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都是肯定的;或者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平衡状态存在”(见图6-2a .b .c .d )。相反,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正一负,则存在着不平衡状态(见图6-2e .f .g .h )。一个简便记忆法,是把正负号改成+1和-1,相乘得+1,即为平衡态,相乘得-1,则为不平衡态。

个人处于不平衡态,就会体验到不愉快,其所引起的

应力将驱使人将不平衡态转化成平衡态。这种转化方式除

前边提到的两种办法(由图e 通过对O 的劝说改变为图a ,

或通过自己改变对O 或对X 的态度而成为图c 或图b )外,

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办法,例如,(1)将不平衡三角中

某两个因素转变为无关联,(如甲对乙可作如下设想:“我们认识不久,双方还不一定能成为朋友”)成为一个开放,有待再度确认的、不完全的三角体系(如图6-3)。(2)把不平衡三角中某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作新的归因或解释,如设想“我的朋友不是反对这个社团,是反对社团中有一个我也讨厌的人”。(如图6-4a );或想“我只参加无讨厌者

图6-3

参与的社团活动,我的朋友也就不会反对了”(如图6-4b)。这时就会使整个系统恢复平衡。

海德的平衡论对态度的形成或改变的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说明线索,其平衡态与不平衡态所引发的情感体验也获得后续研究的一些支持的论据。但人们也评论其有如下不足之处。(1)在几种关系中只有正负的体验方向指标,而无强度指标。因而无法说明P在不平衡态时何以会对某一方(如X)而不是另一方(O)采取改变态度去恢复平衡状态。这里很可能存在着强度原则,即从薄弱处着手解决问题。(2)人际关系和态度的形成是一种很复杂的过程和体系,绝不会只是个孤立的三角模式。两个人对一件事持有不同意见可能发生不快或影响关系,但也可能不觉得不平衡,更不会影响到双方友谊。因为友谊关系和爱慕态度是和双方对许多事,特别是对重大事件的共同看法有关联,它绝不会因为一件小分歧、小争执而产生动摇。因此,P—O—X模式作为一种“细胞”模型是有意义的,而作为一种整体模型则还有待于发展。

图6-4

纽科姆(T.M.Newcomb,1961,1968)也曾对“相识过程”和“人际平衡”提出一个A—B—X模式…T.M.Newcomb(1961).The acquaintance process.NY,Holt,Rinehart & Winston.?…T.M.Newcomb(1968).Interpersonal balance.In R.P.Abelson et al.,Theories of cognitive consistency:A Sourcebook.NY:Rand-McNally.?。他把A和B作为两个人,X为另一件事或另一个人。认为A和B因对X的一致看法而建立友好关系,也会因两人对X有不一致的看法而出现紧张状态,其紧张度取决于:(1)A喜欢B的程度,越喜欢,不一致时就越紧张;(2)X对A或B的重要性,X越重要,不一致时A或B就越紧张;(3)A、B因X而交往频率越高,不一致时也越紧张;(4)A和B对X

的态度差异越大,不一致时越紧张;(5)A或B的自信程度越高,不一致时紧张度越大。为了解除这种紧张,就会采取意见沟通以调和矛盾,或者改变原态度

和中断友好关系。这个模式弥补了海德理论的不足,但仍未解决人际关系与态度形成的整体关系和复杂性的问题。

(二)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这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失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曾发表“一种认知失调的理论”的文章,最早阐述了这一理论的见解…L.Festinger(1957).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Evanston,IL:Row,Peterson.?。他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如关于自我、关于自己的行为以及关于环境方面的信念、看法或知觉等。它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1)相互一致和协调的(如“吸烟危及我的健康”和“我不吸烟”);(2)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如“吸烟危及我的健康”和“我吸烟”);(3)无关的(如“吸烟危及我的健康”和“今天刮风”)。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x和y,处于第二种情况,即从y推出的是非x时,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紧张,并力求减缓(reduction)。这种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而非逻辑上的不一致)引起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认知失调”现象。

人出现了认知失调,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它通常采取以下几种途径:(1)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如否定y,将“我吸烟”改为“我不再吸烟”,这将是行为意向或行为的改变;或否定x,将“吸烟危及我的健康”改为“如果停止吸烟将会使我超重”,这将是一种对吸烟的看法与态度的改变);(2)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同时改变两者的重要性或强度(如降低x的作用,改原认知为“吸烟对我的健康可能有一些影响”,或降低y的作用,决心“要少抽点烟”),由于强度的减弱,不协调的程度相应变低,人会感到舒坦一些;(3)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理由(如插入一种理由“抽烟可提高工作效率,个人安危是次要的”,或想“世界上抽烟而长寿者不乏其例,我可能就属于这种人”等),以这种方式减少不协调,可以不改变x与y,但会出现辩解性理由。有些理由常以歪曲事实为代价,所以往往有害。

为了证明认知失调和缺乏充足辩解理由时能引起态度的改变,费斯廷格和卡尔史米斯(J.Carlsmith,1959)曾做过一项“强制顺从的认知性后果”实验…L.Festinger & J.Carlsmith(1959).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forced compliance.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58,203~210.?。

研究者请大学生当被试,分别来实验室进行1小时单调、枯躁而重复的工作(前半时请他们一而再地把托盘里的胶片卷轴拿空又重新一一放入盆内,后半时,请他们把一枚螺钉在板上顺时针拧转四分之一圈,又倒转四分之一圈,如此等等)。除控制组外,所有的被试在工作完毕后被要求对等在门外的一个妇女(研究者的同谋)撒谎说,这项任务是非常有趣而愉快的。给一些被试对于这种撒谎付给1美元奖赏(低奖赏组),而另一些被试则付给20美元(高奖赏组)。最后,所有被试被要求在喜爱程度10等级表(从-5→+5)上回答在多大程度上他们真的喜爱这种任务。结果发现,高奖赏组和控制组的被试大多认为这项工作枯躁无趣,不大喜欢,两组态度平均得分值较低,且无明显差异。也就是说,他们对工作的态度没有多大变化。而低奖赏组的被试大多认为从事这项工作是有趣的、愉快的,其态度平均得分值较高,与高奖赏组比达到显著差异(p<0.03)。也就是说,他们对此项工作的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不喜爱变得较喜爱(见图6-5)。

图6-5 报酬数量与态度改变

研究者认为,控制组学生没有被要求撒谎,内心也无认知冲突,其所表达的喜爱程度就是他们对这项工作真实的认知与态度。两个奖赏组的被试都出现了对单调工作的认知(态度)和对撒谎行为知觉的冲突,即认知失调。为了减少认知不协调,高奖赏组被试由于高报酬的外力影响就在两个认知之间插入一个理由性的辩解,如“得到一笔可观的酬金,撒个小谎是值得的”等,于是不仅维持对工作十分单调的认知和不喜爱的态度,而且对自己的撒谎行为感到心安理得。而低奖赏组被试在两个冲突的认知之间找不到一个充足的外在理由(因为“为1美元而撒谎,很不值得”),就会从内部寻找对自己行为的支持,于是就朝着否定“说

的不是谎言”和觉得“工作是有趣的”方向变化,即改变了对工作的认知与态度。这个实验证实了减少认知失调的第三条和第一条途径的有效性。

从这个实验中也引出了态度维持和改变的一些似规律性的设想。(1)要想巩固人的原有态度,应力避使他做出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包括言语表态);假如已经发生了这种行为,最好使他找到产生这种行为的外部原因和充足的辩解性理由。(2)如果要想改变人的原有态度,最好是引发他做出与原有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包括表态),同时防止或减少他从外部找到为这种行为辩解的理由或原因。

认知失调论还有许多具体的研究,其方法设计的巧妙与严谨给人以不少启发,其总体理论从一种认知角度探索了态度维持与改变的机制,且可以对态度变化的原因作出局部的解释,颇有新意。然而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还有许多更深层、更复杂的社会原因与理性原因(如人的价值取向和人对各种态度及其信念依据的评价等),光凭一种内部认知方面的动力倾向性的理论是无法揭开其全部奥秘的。

上述三种有关态度的理论各有其侧重点和特色,如果取其符合实际的部分加以综合运用,对态度的形成与变化必会有较完整的理解。

第三节态度的改变

一、什么是态度的改变

态度的形成是指人对某些事物从不曾有态度到出现某种态度,而态度的改变是指人在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态度的改变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致性的改变(congruent change),指方向不变而仅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即量变。如对某事由有点反对(或有点赞成)变得非常反对(或很赞成),或对某人由热爱(或憎恶)降为一般的喜爱(或反感)。另一种是不一致的改变(incongruent change),指以性质相反的新态度取代原有的旧态度,或说是方向性的改变,即质变。如对某事的态度由反对变为赞同,对某人由喜爱变为厌恶等。通常所谓态度改变更多是指后者,即方向性的转变。当然,强度的变化存在有引起方向性改变的可能,而方向性改变中也包括着强度的变化,两者是彼此关联和互相包容的。同样,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改变之间也存在这种辩证关系,因为态度形成就意味着有改变的可能,而态度改变也意味着新态度的形成。

二、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模式

人的态度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改变的,它依赖于哪些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其过程如何?弄清楚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们的社会态度何以突然发生改变或维持原状;而且能使我们把握和运用其中的规律采取某些手段更有效地去改变人们的态度,或协助人们抵制态度的改变。

霍夫兰和贾尼斯(1959)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耶鲁大学作了大量关于沟通和态度改变的研究,并发表“为推动研究所作的概括与含意”一文,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劝说情境的模式”…C.I.Hovland,I.L.Janis(1959).Summary and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reseach.In C.I.Hovland and

I.L.Janis(Eds).Personality and Persuasibility.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参看图6-6)。…J.L.Freedman,et al(1985).Social Psychology(5th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167.?

改变不了的事情,可以改变心态

改变不了的事情,可以改变心态 文/拾荒至尊宝人与人之间本身并无太大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态,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 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生活总是由悲欢离合组成,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 心态控制了每一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人活在世,谁都会遭遇心理上的低谷和经历人生的低潮,谁都曾一度消沉、萎靡不振。 无论把人生作何比喻,从规律上讲,任何事物都是呈螺旋形曲线向前发展的。 若把人生比花园,也不可能每天美丽,有春的众花夺艳,也有秋的萧条凄清;有夏的艳阳照热土,也有冬的雪花结花枝。 把人生比明月,可月也有阴晴圆缺。 所以,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遭遇情绪和心理上的困扰,我们都该视之为正常现象,泰然处之,从容面对。 在面对心理低谷之时,有的人向现实妥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的人没有低头认输,他们不停审视自己的人生,分析自己的错误勇于面对,从而走出困境,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命运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谁都不可能真的一帆风顺,都会碰到各种难题,经历

种种坎坷,有些人倒下了,可有些人仍坚定地站着,这就是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 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成功者始终坚持用积极的态度支配自己的心态和行动;面失败者则相反。 其实,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只有时时保持乐观、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才能获取成功的果实。 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 就如改变不了别人,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情,但是我们可以调节态度。 有心无难事,有诚路定通,正确的心态能让你的人生更坦然舒心,当然,心态是依靠你自己调适的,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给自己的一个正确的心态……

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

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 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篇一 知识是人生的航标灯,是一棵不老的常青藤,是永远不谢的鲜花,更是华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小学生是每个国家未来的希望。而我 们的学校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便开展了社团活动。 由于我的英语成绩总是在90分之间徘徊,所以我便报了英语表 演的兴趣班。虽然这是我自己做出的决定,但我心里却也忐忑不安,生怕在课上出糗。夜幕降临,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心想:明天等待我的将是一堂怎样的课呢?终于经过上午几堂难熬的课,我等到了英语表演的课程。一下课我和几个同学脚底抹了油似的跑 向六四班教室。赶紧找了空位坐下来。呀!出乎我的意料,竟有这么 多人想要学这门难懂的课程。不仅是女同学还有许多男生来上课。 当我们去时,那位英语老师,已早早的等在那里,不一会儿,人都 到齐了,老师用悦耳动听的声音清点人数。这声音,像那桂花的香 味一样迷人,不仅如此,,老师长得也很秀气。戴一副眼镜,嘴巴 小巧玲珑,脖子上围着一条围巾,身穿迷你裙,下面是丝袜。这位 老师看上去像一位亲切的大姐姐,更让我吃惊的是这堂课我们竟然 没学书上那些古板的知识,而是在看欧美电影——《灰姑娘的玻璃 手机》,可惜的是,一转眼就到了下课时间,同学们告别了灰姑娘,告别了那位亲切的大姐姐。 正是这次的社团活动,改变了我学习英语的态度。 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篇二 一、应该改变观念,初中物理学得好,高中物理并不一定会学得好。所以应降低起点,从头开始。 二、应培养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兴趣是学好物理的潜在动力。培养兴趣的途径很多,从学生角度:应注

意到物理与日常生活、生产、现代科技密切联系,息息相关。在我 们的身边有很多的物理现象,用到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如:说话时,声带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声波传到耳朵,引起鼓膜振动,产生 听觉;走路时,脚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帮了忙,行走过程中就是由一 个个倾倒动作连贯而成;闪电的形成等等。有意识地在实际中联系到 物理知识,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使我们明确:原来物理与 我们联系这样密切,这样有用。可以大大地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在课堂上,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学习期间,在课堂中的时间很重要。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 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新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 提高课堂效率。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能开小差。全神贯注 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若能做到这“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 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保证听课过程中能全神贯注,不开小差。 3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重点,难点等作 出简单扼要的记录,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 的见解。以便复习,消化。 4、要认真审题,理解物理情境、物理过程,注重分析问题的思 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迁移知 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行为改变态度的经历

衡水学院 题目---行动改变态度的经历 姓名:郝佳星 学号:201340119147 班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经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总是认为“态度决定行为”。特别是在企业流程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这样的认识误区特别多。比如说,在新品上市的时候,总是内部动员,希望销售部门能够理解新品成功上市对公司的重大意义。再比如说,对于一些能力较强但态度一般的员工,总是强调首先要他们转变对工作的态度,再对他们的绩效做出考核。 其实这样的做法对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是:新品上市就直接制定出清晰简明可执行的上市指引给到销售部门,要求销售部门直接按指引忠实的执行;对能力较强但态度一般的员工,无需强调工作态度的转变,而是直接对工作量化并作出绩效考核。 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态度和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啦。态度和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最重要,也是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也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论题。我们只有了解到态度和行为的相互关系,才可能了解态度转变的原因,才可能最终把这些心理学运用到企业的实际管理。 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是态度,什么是行为。 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态度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人的活动当中形成的,是由一定的对象引起的。如喜爱某个人,反对某件事等等。态度是可以改变的。 什么是行为? 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引起的内在心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或者说,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狭义的行为是指人的外显行为,即可观察到或可测量的个体活动。广义的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内隐行为是指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的、只能间接推断的内在心理活动,例如人的记忆、思考、情绪、意志、信仰等都包括在内了。 在一开始的“新品上市”和“员工改造”的案例里,管理者之所以采取了错误的做法,是因为他们坚信“态度决定行为”,而他们坚信“态度决定行为”,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常常事物的普遍表现为:思维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过程,过程决定结果。所以管理者就会错误地以偏概全,认为“态度决定一切”,从而采取了错误的做法。 这可真是很大的认知错误。比如说,中国人在态度上普遍认识到吸烟对身体健康有害,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的烟民数量在以每年300万的速度增长,每年都有70万人死于吸烟。证据显示:每星期有差不多1万左右的中国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中国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而中国人自己就消费世界上1/3的香烟。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的内部结构由认知、情感和意图三要素组成。三要素的协调程度越高,态度就越稳定。一般来说,态度的三要素是协调一致的。如果出现矛盾和不协调,则个体会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新恢复协调一致。当三者发生矛盾及需要转变时,其中的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因为在态度的转变中,认识的转变较容易,而思想情感的转变比较困难、缓慢。 积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有利的,消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态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形成个体的积极态度,促进个体健康成长与完善,造福于社会。表现为:其一,积极态度具有认识和情感的价值。外界信息的接受、理解与组织都要通过态度的过滤。因此,积极的态度常使个体在接触信息时,倾向选择正面信息,促使判断、理解产生良性的情绪体验;而对于负面信息也是有所认识,常给予排斥。常此以往,必然促使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情感的形成。其二,积极态度具有保护和激励的价值。积极的态度促使个体敢于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以及生活中的不愉快经历,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同时常使个体追求符合需要和价值观的事物,促使自身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其三,积极态度具有催生创造和完善自我的价值。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优良的个性促进个体认识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研究表明,许多高成就者具有优良的态度。他们充满自信,具有乐观主义业精神状态,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与人合作,视现实压力为挑战,惯于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等。这都有利于人的潜能释放,创造奇迹,实现自我。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过程,是由情感、认知、意志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心理结构。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需要或品质的实践活动。因此,德育工作无疑要受到教育和被教育者,甚至是周边人的态度的影响,必须研究人的态度问题。 一、态度的形成: 态度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态度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所处的全部社会环境对态度的形成都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态度的形成也是一个内化过程,是外界的影响,通过个体的心理活动,不断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增强的过程。态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主要特点如下:(1)社会性与稳定

改变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法

企业员工应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法 一个企业,就是社会里的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团体,就是一个组织。一个企业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要将组织和员工个人融为一体。组织是一个平台,而个人在这个平台上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体现其自身价值。 因此,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生力量的源泉。管理者不是监工,他是通过自己的工作,使其他人、其他职务、其他部门,乃至整个企业产生积极的成果。 管理者的工作,本质上是“思考”或脑力劳动,是无形的活动。企业的管理者要用有效的工作方法把员工个人的成果结合起来才能为企业产生效益。判断管理者工作绩效的好坏是看他的成果对企业的影响。这就强调了管理工作的必须具有有效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而管理者通常会遇到一些无法控制的情况向他施加压力,将工作推向无效,使机构运作不灵: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2、管理者往往被迫按照老一套方法开展工作;3、只有当别人使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的工作才具有有效性;4、管理者身处组织之,但他如果要有效工作,还必须努力认识组织以外的情况。为应对这些情况,管理者必须养成如下习惯:1、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2、注意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产生必要的成果,而不是工作本身(即完成工作任务);3、把工作建立在自己优势上,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上级、同事和下级的长处;4、精力集中于少数主要领域;5、善于作出有效的决策。不

然,就是“无事忙”或“给他人制造麻烦”。作为一个管理者,每天有多忙并不重要,而忙的什么却很重要。一个管理者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抓大放小”,分清“轻重缓急”,选择关键的事情去做;尤其要抓住关键,做成一件事,进入良性循环,一顺百顺。管理者的基本工作就是“决策”,就是确定一个目标。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不常改变自己的目标而是常改变自己的方法,一个失败的管理者却常改变自己的目标而不常改变自己的方法。管理工作不是就事论事地解决“例常”问题,而是基于思想观念或高层次认识,对整个组织的存在价值、人才队伍开发和短期绩效或成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企业要发展,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管理者必须避免出现传统管理的特征:1、时间属于别人,常陷于处理发生的事务上;2、身在什么岗位,就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不知道整个系统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导致部门之间不合作;3、只专注于事务,忽略了人才的培养。现代管理者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同事(包括上司和下属)发挥他们的长处并避免用到他们的短处。他们的管理就是对企业的承诺:1、承诺目标。明确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2、承诺措施。明确如何做;3、承诺合作。明确与谁做,解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合作分工问题。现代管理者都善于作出对整个组织绩效和成果具有特殊影响的决策。他们的决策,是一套系统化的程序,有明确的要素和一定的步骤,他们重视的,是分辨什么问题为例行性的,什么问题为策略性的,而不重视“解决问题”。他们需要的是决策的结果,而不是技巧。例如:国远公司目前所做的决策:1、确立

改变态度、改变人生

智慧人生 改变态度改变命运 我们这一代人最伟大的发现是: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改变他的命运。——威廉·詹姆斯 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一种精神面貌,一种心态,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态度比智力、教育、才能或运气都更重要。研究表明,在成功的因素中,85%是态度,而另外的15%才是能力。 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各种选择不是偶然的。无论你选择什么态度,它都会有后果。面对失败和挫折,你可以对自己说:“我能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我下次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你也可以对自己说:“也许我这方面不行,所以干脆放弃算了。”这两种不同的自我对话或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为了走向成功,我们应该做到: 1、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心态想问题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好坏之分。生活中的任何经验或事物的意义都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们。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我们可以马上改变行为和态度,可以改变对任何事情的看法,并在瞬间改变我们的感觉和行为。在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有正面价值的一面,特别是失败与挫折。 2、承受失败和痛苦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在万众瞩目中选择退场,让很多人感到费解和不满。面对巨大的压力,“翔飞人”并没有因此沉沦,因脚伤暂离赛场14个月后,他重新复出,在“全运会”中以13秒34的成绩摘得金牌,获得男子110米栏三连冠。 刘翔成功了,他顶住了压力,在一年多治疗、锻炼、康复中,不仅把脚伤养好了,心态也有很大提升。经过这次受伤的磨难,他更加珍惜生活,变得更加乐观、成熟。 3、一定要相信自己,在困难时坚持下去 2000年,甲骨文董事长兼CEO拉里·埃里森在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时,曾经对台下1000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说出这样的惊人言论:“请你设想这样的情况:从现在起5年之后,10年之后,或30年之后,今天站在你左边的这个人会是一个失败者;右边的这个人,同样,也是个失败者。而你,站在中间的家伙,你以为你会怎样?一样是失败者——失败的优等生。” 埃里森的这番话显然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的确,成功不易,要想做到甲骨文公司这样的规模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自信的感觉取决于你脑子里习惯性的想法。自信的奥秘是让你的脑子里充满信心和信念,让你的脑子里充满自己正在走向成功的形象。要一直保持这个形象,不要让它褪色。要装着有信心,要装着勇敢,你的思想会渐渐寻求发展这个形象,“假装”就变成了现实。 4、一勤天下无难事 有些人总是尽量避免辛勤工作或试图做最少的工作。如果你是一个新员工,这样的工作态度会给你的老板很坏的印象,从而伤害自己。你如果不够聪明或者能力不够强,这都没关系,只要你有一个良好的态度,愿意学习。如果你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别人也会帮你。态度最重要! 5、抱怨不会给人带来好运气 你喜欢抱怨吗?你常常把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强加于其他人或环境吗?如果是这样,这就是一个失败者的态度。记住,成功的人接受生活本来的面目,包括所有的困难和挑战。他们努力适应生活,而不是抱怨生活。他们接受自己的生活责任,而不是指责别人或找借口。不要找借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 6、不做无谓的争论 美国心理励志大师卡耐基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 一、态度及其形成 (一)态度的含义 1.态度的定义与特征 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态度的特征有: (1)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2)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态度的对象称作态度客体(attitude object)。态度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3)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后所产生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是关于事物对自己有多大利害关系的一种价值判断或情绪评定的结果。 (4)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它一旦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轻易改变,即态度具有抗变性。 2.态度的成分与分类 (1)关于态度成分的争议 ①单成分说:态度主要是感情的表现。代表人物:瑟斯顿、赖茨曼。 ②双成分说:态度是感情和认知统一的表现。代表人物:罗森伯格。 ③三成分说:态度包括感情(affect)、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因素;也称作态度的ABC模式。代表人物:瓦格纳。 三种说法都肯定感情倾向是态度的基本特征。因此,感情表现即表情常被作为态度的测量指标。但不能认为态度只是由感情成分构成的,因而三成分说更加完善,但应将行为看成内隐的行为意向。

(2)态度的分类 ①根据态度的表现形式,卡茨和斯托特兰德把态度分为五种类型:a.与情绪、情感联系的态度;b.理智性或认知性的态度;c.动作定向的态度;d.知情意均衡的态度;e.自我防卫的态度。 ②根据态度的内容及其关联分类。弗格森认为,人对许多事物的态度是有关联的,它们构成了态度束,而有关联的态度束合成为态度丛,即有关一类事物的总态度。因此,态度是有层次的系列化结构。 (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1.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 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能起到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2)自我防御功能 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自己。 (3)价值表现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 (4)认识或理解功能 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世事手段的参照框架,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上述四种功能中,前两种功能是为实际的需要服务;后两种功能和追求自我实现相联的高层次需要有关。 2.态度的作用 (1)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人们对维护自身立场所持的态度会造成认知判断上的偏差。

改变消费者态度的方法

一个消费力量十分强大的社会里,企业经营者不仅要高度重视消费者的各类需求并尽其所能地满足,更要善于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教育和引导消费者,让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与企业观念始终保持一致,这不仅仅是赢得了市场,更重要的是赢得了消费者的心,赢得了永远不会枯竭的利润之源泉。例如当国内三大乳制品企业所倡导的“终身喝奶”的观念深深耕植于中国老百姓心中之后,紧接而来的是数以亿计的市场。因此,对消费者的引导、教育,更应是企业经营者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在教育和引导消费者过程中,信息要传递,企业经营者通过各种手段发布本企业及其产品的信息,最终目的就是说服消费者接受本企业及其产品甚至观念,并使消费者逐渐建立起品牌偏好和忠诚。笔者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态度改变的一般模式出发,逐步探讨培养消费者积极肯定态度的理论体系以及消费者态度改变的有效的途径,用以指导企业的具体经营实践。 1关于消费者的态度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它是对客体的相对稳定的评价反映,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组成。一般而言,态度的三种成分的作用方向是协调一致的,个体的态度表现为三者的统一。如,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认知准确(性能、价格、服务等),对该品牌表现出喜爱和信任,则行动上会倾向于购买该品牌。但有时候,态度的三种成分可能会发生背离,态度成分中任何一项发生偏离,都会导致态度的失调和作用的不完整,而其中尤以情感定势和行为习惯对完整态度的形成具有特殊作用。例如,经常有消费者明明知道某商品有缺陷,但由于喜欢其外观包装而购买,此例表现为认知成分与情感、行为倾向成分相偏离,这主要是由于外观包装诱发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导致的态度的偏离。 态度改变是指一个人已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的影响后引起的变化。企图引起某种态度改变所采用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隐蔽的。霍夫兰德(CIHovland)和詹尼斯(ILJanis)于1959年提出一种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态度改变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信息源、传播、目标靶和情境,其中每个方面都包括许多变量,传播者的目的是通过沟通手段、创设或利用某种情境说服具有各种主观条件的目标靶改变态度。笔者将以此模式为基础,系统地构建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营销体系。 2途径一——慎重选择信息传递者 传递者对消费者态度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其自身的信息源特征影响着说服效果。一般来说,影响说服效果的信息源特征主要有4个,即传递者的权威性、可靠性、外表的吸引力和受众对传递者的喜爱程度。由专家、权威传递信息,可以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和影响力。一种新药的评价如果是出自一位名医之口,显然会较普通人的评价更具有说服力。在报刊、电台上,经常请有关专家、学者宣布某项消息或信息,目的就是为了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借助第三方或对手传递信息,进行沟通劝服,可以让劝服对象感到客观公正。例如,再有名的医学权威如果是在为自己开的公司作宣传,人们对其评价的可信度就会存在疑问。很多消费者之所以对广告和推销员的说辞表示怀疑,原因也恰恰在于他们认为后者在宣传中难以做到客观公正。若借助新闻媒体、政府机关、民间团体、甚至是你的竞争对手、消费者之口来宣传自己,可以大大提高信息传播的可信度。 传递者相貌娇好、富有魅力,能引人注意、引起好感,便能增强说服效果;很多商业广告,用俊男倩女作为打动顾客的手段,就是运用的这一原理。但应注意有选择地使用,因为传递者的外表魅力的发挥要受制于其他因素,如信息源自身的特征。当产品是香水时,具有高吸引力的传达者能引发更多的购买意向;相反,当产品是咖啡时,不太具有吸引力的传达者能产生更好的影响效果。所有能增加信息接受者喜爱程度的因素都有利于改变态度,是因为人具有模仿自己喜爱对象的倾向,较容易接受喜爱者的观点。 3途径二——合理安排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 传播是指以一定的方式和内容安排把一种观点或见解传递给信息的接收者或目标靶(Target)。信息内容和传递方式是否合理,对能否有效地将信息传达给目标靶并使之发生态度改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说服内容方面,当传递者发出的态度信息和消费者原有的态度出入较大时,信息传递所引起的不协调感会增强,消费者面临的改变态度的压力会变大。在这种情况下,差异和信息源的可信度同时作用,来影响消费者的态度改变,即信息接收者不一定以改变态度来消除不协调的压力,而可能以怀疑信息源的可信度或贬低信息源来求得不协调感的缓解,这时候可选取专家或权威的组织机构的说明来增加信息的可信度。

论述态度的形成过程)

转变态度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字】转变态度途径方法 内容提要:在人类社会中,态度对我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一直是人们探讨社会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中心课,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小到人们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无刻不受到态度的影响。例如卫生工作中也是如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病人对医疗工作的态度,也是影响到他们的就医行为和对卫生工作的支持。诸如对吸烟的态度等等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态度问题。 关键词:转变态度途径方法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它使人的心理处于准备状态,具有行为的倾向性。态度包含了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如果一个人特别注意到自己将要作业的反应,也就是在心理上对要作的反应有所准备的时候,他的反应就比那些只集中注意于将要来临刺激的人所做出的反应要快。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判断和思考等活动效率都要受到他的心理准备状态的支配。阿尔波曾提出态度是一种精神和神经准备就绪的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并对个人对所有客观对象和与之有关的情境的反应,产生一种起指导作用的或能动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对任何特定的客观对象都具有认识的成份,表达感情成份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 1、态度是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性,它和意见有一定区别。 2、态度来自于价值,也就是说,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人们所拥有的价值观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具有重大作用。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的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 1认知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和评价,它通常是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包括对态度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例如:“我认为吸烟是有害的:这就是带有好坏评价性的叙述。 2情感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表现出对态度对象的喜欢和厌恶的程度。比如“我认为吸烟是有害的”这一认知问题,可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就是“我不喜欢抽烟的人”“我对吸烟感到厌恶” 3意向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反应倾向,即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态度具有的这种意向要素表现的是我做不做这作件

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总结

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总结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总结篇一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情绪反映。情感在学习态度中具有比认知更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心灵中播下了对某门学科爱或不爱的“情种”以后,不论客观上再如何加强对认知因素的影响,往往仍然坚持原有的爱或不爱的心理倾向。 从行为的角度来看,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外显行为。它一方面受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将认知和情感这些内在的心理倾向用行为呈现出来,但是,学习态度与学习活动中的外显行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一致的,因为认知和情感这些内在心理状态变为外显行为时,常常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如权威势力的干预,学习行为所期待的结果,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等等。 当我们了解了学习态度的本质内涵及其关系后,就不会简单地对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用一个“好”或“不好”予以评价了,就会比较科学地予以评审和指导。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去培养学生们良好的积极的乃至最佳的学习态度呢?美国心理学家迈尔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公式:工作成绩=动机能力。如果我们借用这个公式来分析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的关系,用学习个体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学习环境、供给他的学习条件、自身的智力

和体力、原有的学习基础等因素代换“能力”,用学习态度代换“动机”(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动机的核心因素),那么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 第一,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如果相对稳定的“能力”项是个常数,那么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学习态度的好坏。 第二,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不能看作相互等同或成正比的关系。如果在某一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的“能力”项的差异很大,那么可能出现学习态度虽然好而成绩还是上不去的情况。按照上述阐明的标准我们不妨把学习态度分为自觉型、兴趣性、说服型和强迫型等四种。但从学习策略上来看,又可分为偏于理解型和偏于记忆型四种;从性格特征上来看,还可以为冲动型和踏实型两种。请学习者不妨“对号入座”,借此认识自己学习态度的现状,找出努力方面。如果我们把学习态度的三个心理因素作为标准,将学习态度的分类统一在同一标准之下,那么学习态度则可以分为“最佳型”、“缺陷型”、“严重缺陷型”和“较差型”四类。现将每项标准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量化,供学习者自我认识学习态度的参考。 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总结篇二1、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学习态度虽然与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目标等紧密相关,是决定学习态度、效果的关键因素,但是,学习氛围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所以,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也是培养学习态度的因素之一。一个奋发进取的团队、集体,对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大有裨益的。

习题—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而得以实现的。其中,联想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强化学习的理论基础是();观察学习的理论基础是() A. 海德尔(F.Heider)的认知平衡理论 B. 巴甫洛夫(I.P.Pavlov)的古典条件作用理论 C. 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D. 斯金纳(B.F.Skinner)的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 2.由于事物本身的接近或相似,个体常常会将对一类对象所形成的态度扩展或延伸到其他相似或类似的对象上,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 A. 联想学习 B. 强化学习 C. 观察学习 D. 认知学习 3.人们通过电影和电视,就可以习得对某些事物、对象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 A. 联想学习 B. 强化学习 C. 观察学习 D. 认知学习 4.根据费斯汀格(L.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不包括() A. 改变认知 B. 消除认知 C. 增加认知 D. 改变行为 5.人们具有一种使自己已有的认知关系结构保持相对平衡不变的倾向,这种倾向被称之为() A. 认知完形倾向 B. 认知失调倾向 C. 认知强化倾向 D. 认知统合倾向 6.下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 ) A. 自我知觉理论 B. 归因理论 C. 控制源理论 D. 社会知觉理论 7.根据谢里夫和霍夫兰德(C.I.Hovland)的社会判断理论,当一种新的观点处于哪个区域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明显变化() A. 接受区域 B. 态度不明朗的区域 C. 拒绝的区域 D. 潜意识区域 8.科尔曼(H.Kelman)于1961年提出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按其先后顺序依次为() A. 认同、服从、内化 B. 服从、内化、认同 C. 认同、内化、服从 D. 服从、认同、内化 9.根据科尔曼(H. Kelman)的态度改变三阶段论,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作() A. 认同 B. 内化 C. 服从 D. 从众 10.社会判断理论强调个体自身对刺激信息的知觉判断,并认为这种判断是态度发生改变的中介物,这种理论的实验基础来源于() A. 谢里夫等人的物体知觉判断实验 B. 朗格(H.Spencer)反应时间的实验 C. 罗森塔尔(R.Rosenthal)效应实验 D. 奥尔波特(F.H.Allport)的社会促进实验

思维改变心态有眼界才有境界

思维改变心态有眼界才有境界 有眼界才有境界,有实力才有魅力,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政从正来,智从知来,财从才来,位从为来! ●观念比能力重要,策划比实施重要,行动比承诺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感知比告知重要,创造比证明重要,尊重生命比别人看法重要! ●方向比速度重要,智慧比吃苦重要,学习比学历重要,机遇比关系重要,要什么比做什么重要! ●智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智力重要,觉悟比素质重要。方向大于方法,动力大于能力,做人大于做事! ●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拥有远见比拥有资产重要,拥有能力比拥有知识重要,拥有人才比拥有机器重要,拥有健康比拥有金钱重要!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 ●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 ●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 ●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 ●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命运抗争! ●如果事情无法改变,那就改变自己;如果无法说服他人,那就想法说服自己。如果山过不来,那人就过去! ●命运不是放弃,而是努力。命运不是运气,而是选择。命运不是等待,而是把握。命运不是名词,而是动词。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观念! ●决定今天的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对人生的态度;决定明天的不是明天,而是今天对事业的作为。我们的今天由过去决定,我们的明天由今天决定! ●制胜不凭体力靠智力,成功不靠奇迹靠轨迹。成功不在于是否拿到好牌,关键在于能否将手中的坏牌打好。人生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去哪里! ●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勇气,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智慧!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摘要文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行综述,主要从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双重态度模型,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态度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 引言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1 态度的概念 1.1 态度的定义 态度通常是指个体自身对某一客体所持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的评价与心理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1]。 1.2 态度的心理结构 1.2.1.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1.2.2.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1.2.3.行为因素

行为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1]。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1.3 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从性质上说,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1]。因为一个人的态度总是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他个人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的大小,决定了态度对象所具有价值的大小,而事物价值的大小,往往又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因此,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故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于他的态度明显地具有一种工具性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对人有利的事物,便产生肯定的态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对人不利的事物则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因此,态度的实质乃是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一个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2 态度的特性 2.1 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不同于本能,态度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不须学习,与生俱有的行为倾向不是态度。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以及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态度形成以后,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对周围事物和他人的反应。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个人的态度经过不断的循环和修正,会逐步形成日益完善的态度体系[1]。 2.2 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必须具有特定的态度对象。态度对象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

态度与态度变化

态度与态度变化 我们对他人及群体的反应,以及对他人行为的解释,都或多或少与自己所持的态度有关。在日常生活中,态度对我们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对他人及群体的反应,以及对他人行为的解释,都或多或少与自己所持的态度有关。正因为如此,态度问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迄今为止,所有社会心理学教材无一不包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甚至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关于态度的科学研究。”虽然这一定义不科学,但由此说明关于态度问题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节、什么是态度 一、态度的概念 首先,态度是主体对课题的一种反应倾向,它对主体即将采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 其次,态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系,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缺一不可。 二、态度的主要特征 1、态度的社会性 2、态度的对象性 3、态度的稳定性 4、态度的内向性 5、态度的协调性 6、态度的系统性 三、态度是如何形成的 态度不同于一般的认知活动,它具有情感因素,因此其形成比较复杂,它需要经历模仿与服从——同化——内化等阶段。 四、生活中的态度 1、学习态度 2、工作态度 3、群体态度 4、宗教态度 5、其他态度(包括政治态度、死亡态度、道德态度等) 第二节、略 第三节、略 第四节、态度的改变 一、相关理论研究 1、认知失调理论 所谓认知元素是指有关环境、个人及个人行为的任何认知、意见、信念等。在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即协调关系、不相关联关系和不协调关系。 2、平衡理论 二、态度改变的方法 1、一般行为改变 1)认知主义方法——说服 a、提高宣传说服者的可信度 B、说服宣传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C、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 D、说服宣传要有针对性,根据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宣传 E、说服宣传要逐步提出要求

论述态度的形成过程)

转变态度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南昌县莲塘实验学校 (本文浏览次数: 2489) 【关键字】转变态度途径方法 论述转变态度的途径和方法 南昌县莲塘实验学校周红林 内容提要:在人类社会中,态度对我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一直是人们探讨社会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中心课,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小到人们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无刻不受到态度的影响。例如卫生工作中也是如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病人对医疗工作的态度,也是影响到他们的就医行为和对卫生工作的支持。诸如对吸烟的态度等等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态度问题。 关键词:转变态度途径方法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它使人的心理处于准备状态,具有行为的倾向性。态度包含了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如果一个人特别注意到自己将要作业的反应,也就是在心理上对要作的反应有所准备的时候,他的反应就比那些只集中注意于将要来临刺激的人所做出的反应要快。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判断和思考等活动效率都要受到他的心理准备状态的支配。阿尔波曾提出态度是一种精神和神经准备就绪的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并对个人对所有客观对象和与之有关的情境的反应,产生一种起指导作用的或能动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对任何特定的客观对象都具有认识的成份,表达感情成份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 1、态度是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性,它和意见有一定区别。 2、态度来自于价值,也就是说,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人们所拥有的价值观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具有重大作用。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的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 1认知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和评价,它通常是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包括对态度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例如:“我认为吸烟是有害的:这就是带有好坏评价性的叙述。

态度改变论文

题目态度改变理论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姓名李梦雨 学号 3109801001 班级英语1001 态度改变理论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对象态度的转变是教育活动研究的重要内容。英语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对象及教育情境构成影响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四个基本要素,协调平衡认知结构则构成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内在机制。本文以绍兴西藏民族中学学生的学习及教育为主

要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从教育对象的认知原理出发,借鉴和运用态度改变的万法和理论,使英语教学、日常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获得相应提高。 【关键词】态度改变理论;影响态度改变的要素;英语教学教育实践;应用 一、态度改变理论与模型 (一)态度的实质 1.态度的含义 态度是个体对社会事物的心理反应倾向,是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的中介因素。态度对行为具有指向性的动力作用。态度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它客体比较持久的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理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即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和感受部分。 (3)态度的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 ①态度的三个成分是相互依赖、协调一致的。 ②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③态度与实际行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才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2.态度的特性 (1)内在性: 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2)对象性: 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态度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等。 (3)稳定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 (二)态度改变 1. 态度改变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己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1] 2. 态度改变相关理论 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改变。态度改变理论就是人们在不断研究态度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系统地改变个体态度的理论体系,其中最著名的是认知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①认知平衡理论: 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F.Haider)提出的一 种关于认知结构、过程和变化的理论。他把认知过程分解为认知要素,由此构成一个认知系统,当认知系统出现不平衡、不一致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驱使认知主体设法恢复认知平衡量。体现认知平衡理论基本原则的是著名的“P-O-X”模型。P和O是人际环境中的对等个体,X是认知对象。有三个相关的评价:第一个人(P)对另一个人(O)的评价;第一个人(P)对态度对象(X)的评价;另一个人(O)对态度对象(X)的评价。F.Haid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