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度报道中隐性采访的边界

深度报道中隐性采访的边界

深度报道中隐性采访的边界
深度报道中隐性采访的边界

深度报道中隐性采访的边界

深度报道中隐性采访的边界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节目的开播,揭开了中国深度报道的序幕,使中国媒体舆论监督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深度报道节目的形式有访谈类、调查跟踪类等,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隐性采访手段都是一把利刃剑,第一手前沿资料为解开事实真相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所以深受电视制作者的青睐。然而,我们看到隐性采访手段目前已经被普遍滥用,致使手段仅成为制造噱头的形式,陷入一边是掌声一边是质疑的尴尬境地,因此要想使隐性采访手段合理、高效的发挥作用,必须清楚其运用边界,掌握其使用规则。

改变“唯隐性”习惯

有些节目播出视频中标注有“非正常拍摄”字样,但实际上那种情形是可以通过多跑、多调查、劝服接受采访等正常的拍摄来实现,隐性采访的价值不大,这也体现了新闻从业者的惰性心态,靠几个隐性电话或一个隐性跟踪代替大量走访调查,难免会出现徒有形式,内容不够深入,节目缺乏逻辑的力量和高屋建瓴的视野。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深度报道节目应该在内容的深刻性、思考的科学性上下足功夫,隐性采访作为手段要为主题服务,为内容锦上添花。如《新闻

调查》的一些节目,虽然没有采用隐性采访,但是通过调查跟踪和思考,一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把握采访适度三原则

深度报道中隐性采访的适度原则包含三个方面:一是隐性采访使用的频率要适度,能正常采访的就不用隐性手段。频繁使用会使正常采访也变得日渐困难,本来可以用正常采访手段的,由于采访对象担心记者正在进行隐性采访,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长此以往,传播生态环境恶化,新闻从业者将自毁其路。“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印证了我国记者的职业形象正面临严峻考验;二是记者的介入要适度。有时候记者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采访者,又是事件过程的直接参与者,这就会涉及到如何把握主观意愿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平衡问题。正如有学者称“首先,在你观察的事物中,你不能陷得太深,以至于改变了事情本来的进程。你可以登台表演,但绝不要充当主角。第二,不要认为被你观察的人在认识上和你一致。即使你卖力地演配角的时候,你的真正身份仍是局外人、旁观者”:[1]三是对具体事件的采访和过程的展示要适度。记者应紧扣事件的性质、报道的主题,而对那些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问题最好不要使用。对有些暗访过程的展示要适度,以免各部门或各方面的工作陷入被动。

牢固树立法律意识

强化法律意识,要从新手抓起。河北电视台某民生节目在暗访中出现了一个幼稚的细节,记者竟然质问某机关工作人员:“你凭啥不接受我们的采访,不给我们解释?”很显然,这是个刚刚上路的新手记者,法律知识有待补充。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条文中,既找不到公民必须接受新闻采访的明确规定,又找不到公民不得接受新闻采访的明确规定,所以如此这般的质问,显然不太妥当。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应该明确在隐性采访中,哪些是法律所允许的,哪些又是明确禁止的,对各种违法行为和不良现象做出理智、冷静的分析,区分利弊,把握关键,找准隐私权、知情权与采访权之间的平衡点,掌握采访技巧,达到事半功倍。

隐性采访是新闻界与法律界有争议的一种特殊的采访

方式,虽然不可否认,隐性采访确实为新闻记者行使舆论监督权力提供了便利,但其行为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和接受社会的监督。深度报道节目往往涉及的问题比较敏感,情况比较复杂,隐性采访时记者在介入时稍不留心就会造成侵权。近些年来,由于隐性采访的普遍使用,这类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央视因为隐性采访所引起的14起法律纠纷中,7起被判败诉,2011年《每周质量报告》陷入的“达芬奇家具事件”闹的沸沸扬扬,虽然最终电视台胜诉,但是“报道中也存在个别采访对象的身份未经核实、结论不够严谨等问题”。[2]而且事情到目前为止仍然扑朔迷离。加强法律意识不仅有利

于新闻记者的安全,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纠纷中,更重要的是能够客观公正地给观众还原事实真相,提高新闻媒体的美誉度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形象。

此外,强化法律意识,隐性采访必须做到坚持“三公”的基本原则,即公开场合、公众人物和公众利益。同时还要注意隐性采访资料的保密封存,未经播报的部分内容不得随意传播。

坚持恪守道德底线

深度报道具有大视野、宽角度的特点,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重大新闻事件大到对整个社会,小到对边缘人群都有深刻的影响,所以在深度报道中要坚决杜绝虚假报道,错误地引导舆论导向,丧失对新闻事实的尊重,同时在隐性采访中要恪守道德底线,要做到:

1.不做新闻事件的导演者,不去诱导或设圈套。

河南电视台某栏目曾做过这样一个节目,故意在地上扔百元大钞,然后蹲在隐蔽处拍摄过往行人的态度和反应,目的是要深度探测“路不拾遗”的社会风气,如此这样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追求节目的看点而制造的新闻怎能建立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2.要注意保护被采访对象的权益。

虽然大家都知道在涉及隐私方面的采访会对画面和声音进行特殊技术处理,但是我们仍然看到大量的隐性采访中

这方面做的还不够规范。另外,在深度报道中,一些负面报道的隐性采访没有兼顾到善意的原则,隐性采访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其最终的目的是导向正确舆论,监督社会不良现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深度并不体现在事与事的关系,而是最终体现在事与人的关系。深度报道理念是一种具有人文主义特征的本体论,它认为新闻事实并不仅仅是具体的新闻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新闻事件与社会、新闻事件与人的关系。[3]”所以隐性采访中也要有人文关怀的考量,不管怎样,应争取将伤害最小化。

随着我国深度报道节目的迅速发展,中国的新闻报道已经进入到一个深度报道的时代。“优秀的深度报道的深刻往往体现为表现事实的层层深入:从表层拓展向深层;从事件拓展向认知;从事件本身拓展向事件之间的联系、事件与人的联系。这种拓展能够帮助读者在类比、演绎和归纳中获知新闻价值。[4]”所以深度报道节目要把关注点放在内容的延展性上,不可否认,隐性采访手段为媒体进行批判性监督和取证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必须正视的是,近几年由于隐性采访引起的法律纠纷案件不断增多,人们对隐性采访提出了种种质疑,如“是否可以通过欺骗来获取新闻”、“偷拍偷录工具是否具有合法性”等等,所以新闻从业者必须对隐性采访边界和使用规则加以规范和明确,隐性采访的“度”需要新闻工作者认真权衡和把握。

注释:

[1]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371、373、468页

[2]中国新闻网:http:

//https://www.doczj.com/doc/926570155.html,/news/special/dafenqi/20120210/5562459.s html

[3][4]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郑州电视台)

隐性采访——新闻报道的双刃剑[借鉴材料]

隐性采访——新闻报道的双刃剑 一:什么是隐性采访 偷拍应当说是一种通俗的说法,用专业化、文学化一点的词说应该是叫隐性采访。 在《电视采访学》一书中指出记者出于特定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在不通知被摄对象、不申明采访目的等情况下,对隐蔽的信息搜集的采访方式就叫做隐性采访。而在《隐性采访论》一书中则认为:“i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两本书的观点稍有出入,但是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隐性采访应当具备一前提,三条件。首先,前提是隐性采访的当事人必须是在媒体供职的新闻记者,或者是受媒体委托的采访人。三个条件则是:第一,记者隐藏了职业身份而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第二,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第三,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在舆论监督中已成为一种较常使用且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种形式,尤其在批评性报道中,隐性采访的手法越来越受到记者们的垂青。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大有“无片不隐”的趋势。在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者批评性报道中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甚至对记者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特殊情况下,电视新闻中往往就要运用隐性采访。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就经常会运用隐性采访来进行批评性报道。 二:隐性采访的历史 在西方,有记载的新闻隐性采访活动是从17世纪开始的。17世纪中叶起,欧州的一些大城市的咖啡馆成了一些记者进行隐性采访的集中场所。不过,那时记者进行的隐性采访手段单一,基本上都是偷听窥视,或是隐瞒自己的身份与人聊天交流,藉此获取新闻信息。ii而真正具有纪念性的隐性报道是1880年美国《纽

论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

论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 【摘要】隐性采访作为采访手段中特殊的一种,已被我国新闻实务界所广泛运用在社会新闻采写等领域,但是隐性采访和法律法规之间存在诸多悖论。本论文从从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制度入手,根据隐性采访的特点,阐述隐性采访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详细分析公民隐私权和言论自由的矛盾性,针对如何解决隐性采访的这些问题,重点讨论如何把握隐性采访中的一个“度”的问题,寻求隐性采访和法律法规之间的平衡点,阐述隐性采访的生存之道。 【关键词】隐性采访;隐私权;言论自由;矛盾性;平衡点 0.绪论 在今天这样一个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每一个现代人都曾接收过新闻记者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新闻信息:面对采访记者摇摇晃晃的镜头,欲说还休的问话,还有被采访者无所顾忌的言行及不可告人的勾当,正为会议新闻四平八稳的八股式折磨得昏昏欲睡的观众,立即打起了精神,紧张地关注起事件的进展。这就是隐性采访的魅力。因此,关注隐性采访,研究隐性采访,实践隐性采访,这对于我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无疑是有着特殊的学术意义和时间价值的。 1.论隐性采访的法律困惑 上面我们已经阐述了隐性采访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新闻采访形式。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活动对现代生活介入程度的不断加深,因隐性采访而引发的法律纠纷和法律诉讼也日益增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新闻记者自身业务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等原因;另一方面,也和我国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不配套的原因有关系。隐性采访的非道德行为引发的非道德评价只存在于道德层次,这也许还不会引起过于严重的社会后果,但是隐性采访的非法行为引发的困惑却可能导致违法结果的出现,其严重的社会后果是决不容我们轻视的。因此,我们必须以法律的眼光,认真分析探讨隐性采访中存在的诸多法律困惑,最终为隐性采访的顺利开展寻找到合适的途径。 2.博弈中法律平衡 2.1隐性采访中的违法现象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媒体都有运用“隐性采访”来揭露各种违法事件或是其他影响公众利益的事件的报道。“隐性采访”也成为新闻记者挖掘深度新闻的常用手法。对于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采用此类方法是无可厚非的,它能使记者获取正面采访得不到的信息和材料,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然而,在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明确的今天,“隐性采访”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如何把握隐性采访的法律界限,是新闻记者时刻要注意的问题。隐性采访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舆论监督作用;用得不当,

《新闻采访与写作》考试大纲

《新闻采访与写作》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 二、适用专业 新闻学 三、考试内容 导论: 介绍新世纪的新闻学和网络时代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学习研究任务与对象,学习方法以及理论体系。 第一部分新闻及新闻采访 第一章基本概念 本章课程要求:了解新闻及新闻采访的定义;理解新闻价值的概念,新闻价值要素组成的传统和当代表述;掌握新闻、新闻价值、新闻敏感等基本概念。 本章课程重点:新闻价值的要素和新闻敏感。 本章课程难点:新闻价值是新闻工作的基础,能迅速判断一件事的新闻价值是新闻记者、编辑的基本素质,也是其难点所在。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新闻 第二节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要素组成的传统和当代表述

第三节新闻敏感 思考题: 、何谓新闻价值,新闻价值要素组成的传统和现代表述 、何谓新闻敏感?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第二章新闻采访(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本章课程要求:了解和掌握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基本要求;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可读性;全面恰切地看待抢新闻 本章课程重点:理解何谓采访核心,学习构建采访的人物圆环 本章课程难点:确定恰当的采访对象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信源及新闻采访的要求 第二节采访核心和构建人物圆环 思考题: 、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进入采访核心和构建人物圆环的专业意义? 第三章采访的重点与环节 本章课程要求:理解何谓创造性的采访,了解采访的任务、步骤、规程、方式、渠道和方法,会设计实施深度采访。在采访策划与准备中,能把握采访的重点,懂得如何抓特点、抓本质;理解验证材料的必要性、迅速整理采访笔记的原因、资料积累的重要性,明了新闻主题与新闻采访的关系、综合分析的意义等。 本章课程重点:理解明确报道思想的操作意义,掌握采访挖掘的方法,

深度报道 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一.明确采访目的: 针对此次安徽大学江淮学院第三食堂多位同学食物中毒事件,通过采访学生,校医院,食堂,学校四个方面调查学生中毒的可能原因。二.确定采访对象: 在校学生(包括平时在食堂吃饭的学生和此次中毒的学生);食堂(以第三食堂为主,同时加上校园餐厅,以便对比);校医院,学校(主要是负责校食堂检查的部门)。 三.背景资料的收集 查阅一切相关资料,包括关于高校食堂方面的管理条例,该校以前有没有出现类似的食物中毒事件,校医院的关于多位学生中毒事件的分析报告等。 四.预约采访对象 表明自己的身份。解释此次采访的需求,提出采访的要求,和采访对象预约好采访时间和地点,防止各种突发情况的发生。 五.设计采访问题 (一)学生方面(分为在食堂吃饭的一般学生和此次中毒的学生) 一般学生: 1.你是不是经常在安大食堂吃饭?一天在学校食堂吃几次饭? 2.在食堂平时都喜欢吃什么?(喜欢吃哪一家?) 3.平时来食堂吃饭时否自带碗筷? 4.对于食堂的碗筷的卫生安全程度你是如何看的?

5.你了解食堂原材料的来源吗? 6.有没有担心过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7.在食堂吃饭有没有出现过不适?(若有不适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8.你觉得如果食堂卫生部弄好,会影响学生的方面哪些方面? 此次中毒的学生: 1.你们在哪里吃过饭之后发现肚子不适的?不适的症状是。。。? 2.去校医院检查之后,校医院怎么说? 3.当确定是在学校食堂(安大第三食堂)吃过饭菜引发的中毒,有没有像学校反应?食堂和学校对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是否有相应的补偿? (二)学校食堂 关于原材料的采购: 1.食堂的原材料一办事如何采购的?是否定点采购?一般每次采购的数量怎么算?一般每次采购的量是多少?是否按照每天所定食谱进行采购? 2.对于采购方—生产经营者是否有相应的卫生许可证? 3.对于采购回来的原材料是否有人验收? 储存食品的库房、后堂: 1.采购回来的原材料是否放在摊晾架上?如何储存?(或者就直接放在地上) 2.对于放置大米,面粉等的仓库通风条件怎么样?有没有相应的防虫,防鼠,防潮等设备或措施?

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的定义:记者隐去了记者身份而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隐性采访的特征:新闻事实周详、社会参与程度较高、隐瞒身份、隐藏目的、隐蔽手段 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比较,有自己较为显著的特征:记者主动出击。隐性采访是记者主动出击进行采访的行为,记者采访时一定始终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隐性采访就无法完整地进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记者也有可能出现在突发新闻的现场进行采访。有的时候,记者还有可能直接成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例如记者乘坐的汽车发生车祸等,但这种不期而遇的目击新闻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隐性采访,因为记者是被动地介入了新闻事件。隐性采访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从采访计划的设定,到采访设备安排,都应精心计划,可谓有备而来,不容有所闪失。--(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好处:记者通过隐性采访得到的往往是比较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可信度高,说服力强,舆论监督作用大,深受群众欢迎。用得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舆论监督作用 作为新闻采访的重要手段之一,隐性采访的作用还是十分巨大的。新闻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追求社会公正,对于社会上的不公和丑恶现象,批评性报道具有强有力的抨击作用。在进行批评报道时,如果记者采取显性采访,亮明自己的身份,说明采访意图,一般是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的。因此,把隐性采访用得恰到好处,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隐性采访应遵守的原则:1、正确导向原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闻媒体不能单纯追求卖点和轰动效应,否则,就会走偏方向。在重视政治性导向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思想导向、价值导向、消费导向、生活导向、行为导向、服务导向、审美导向等等,要让人通过新闻报道迅速领会媒体在宣传什么,反对什么。 2、遵纪守法原则。国家的法律法规,政府的规章制度,社会的道德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新闻记者更应做出表率。《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规定:“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誉和正当要求”。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不大力提倡隐性采访,因为在隐性采访的条件下,谈不上尊重被采访者的声誉和正当要求的问题。而我国的法律条文对新闻媒体报道是设立有禁区的,包括国家机密、未成年人犯罪、个人隐私以及商业秘密等。这对于各种报道方式(包括隐性采访)都适用。因此,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必须遵守这些规定。 3、满足大众需求原则。作为大众传媒,我们的新闻报道是满足大众需求,还是满足少数人的口味?是为了记者个人的一夜成名或报纸的一炮而红,还是要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答案显而易见。美国有关专家认为,记者在暗访中存在以下原因是“不能容忍”的:为了赢得奖项;可以借此打击竞争对手;以更少的时间和资料获得新闻故事情节;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别人已经这样做了;采访者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可见,只有真正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满足大众需求,才是记者采访报道的根本。 4、适度介入原则。目前,记者隐性采访的操作方式根据记者介入新闻事件的

新闻采访与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写出真正的新闻报道主要依靠 A.交际能力 B.词汇丰富 C.深入采访 D.浮光掠影 2.以摄像为主要采制手段的是 A.电视记者 B.广播记者 C.文字记者 D.摄影记者 3.重要社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发表于 A.延安《解放日报》 B.《人民日报》 C.《文汇报》 D.重庆《新华日报》 4.为体现事件性新闻的时效性宜采用 A.综合报道 B.深度报道 C.调查报道 D.连续报道 5.以一个明确的新闻主题为核心,表现若干新闻事件的有关情况的是 A.非事件性新闻 B.事件性新闻 C.预知性新闻 D.目击式新闻

6.一个客观事物变动的事实或一个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可能产生负面或不确定的社会传播效果,则应当采写成 A.内参 B.素材 C.文献 D.简报 7.要让一篇新闻报道真正“活”起?,就要十分注重运用 A.名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动词 8.对新闻事件现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及时捕捉、快速加工和处理的直播方式是 A.互动式直播 B.重点记录式直播 C.完全记录式直播 D.夹叙夹议式直播 9.某记者卧底传销组织进行调查,所采用的?访方式是 A.精确新闻采访 B.易地式采访 C.暗访 D.巡回式?访 10.新闻记者通过感官和思维对新闻事实或事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敏锐感知的能力是 A.新闻表现力 B.新闻创造力 C.新闻发现力 D.新闻策划力 11.记者对某地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运用的前瞻性思维是 A.逆向思维 B.发散思维 C.侧向思维 D.延伸思维

知名企业质量管理案例

质量管理案例 一、基于事实决策 1、阿迪达斯的失败 阿迪达斯公司成立于1949年,其运动设备(产品)目前在全球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12%,落后于1972年才成立的耐克公司30%的市场占有率达18个百分点。然而,在耐克崛起之前,全球运动产品几乎是阿迪达斯一家的天下。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阿迪达斯因其生产的球鞋鞋底的塑料鞋钉能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速度,增加稳定性而一战成名,当时世界上有85%以上的运动员穿的是阿迪达斯公司的产品,三叶标志成了成功的象征。面对骄人的战绩,阿迪达斯公司的决策者们没有重视耐克公司正在迅速成长这样一个严重的事实,决策者们认为自己拥有85%的市场占有率,即便对手抢走一部分市场,仍有大半个天是属于阿迪达斯公司的,没有采取确实有效的对策去扼制竞争对手对自己的威胁,造成今天眼巴巴地看着对手以18个百分点领先自己,在运动服装市场独领风骚的残酷现实。 2、摩托罗拉市场的萎缩 全球著名手机企业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现在的市场份额分别是30%和33%,摩托罗拉2001年第一季度营业亏损达4亿多美元,而去年同期其营业额是盈利5,300万美元,美国权威管理机构分析指出,摩托罗拉的现状完全是自找的,在美国经济衰退之前,许多消费者多希望能购买具有全新概念和全新形象的手机来替换现有的产品,来自芬兰的诺基亚捷足先登,率先研制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替代产品,从此赢得了广大的消费者,等到摩托罗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等到他们研制出新款手机时,消费者在经济衰退的影响下,已经放弃了更换手机的打算,摩托罗拉因此失去了市场的先机,造成大规模的亏损。 3、国企的悲哀 内地某国营企业曾经与外商草签了一份供销合同,合同规定由外商给该企业提供价值300万元人民币的生产设备,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合同为期三年,三年后该企业将无偿拥有这些设备的所有权。合同约定,在三年合同期内,该企业按双方商定好的价格每年为外商提供某种产品10,000件。合同同时约定,若第一年少交货1件,该企业将按每件1,000元交付赔偿金,第二年少交货1件,该企业将按每件2,000元交付赔偿金,第三年该企业将按每件3,000元交付赔偿金。该企业几个主要领导商议后认为有利可图,便与外商正式签订了合同。300万元的设备到位后,该企业立即组织生产,由于生产能力不足,虽经全体职工的努力,第一年只生产出了8,000件产品,按合同规定,被罚金额2,000件×1,000元=2,000,000元。第二年该企业调整好生产组织方式,准备大干一年,挽回经济损失,但第二年只能生产8,500件,结果被罚金额1,500件×2,000元=3,000,000元。第三年只交货7,000件,被罚金额3,000件×3,000元=9,000,000元。辛苦三年,损失竟然达到了14,000,000元以上。 二、以顾客为中心 1、霍利菲尔德的耳朵 20世纪末世界拳击史上的一场闹剧在泰森与霍利菲尔德之间展开,泰森的"世纪之咬"使老霍损失了少半个耳朵。比赛后的第二天,在美国的各大型超市内竟然出现了许多叫"霍利菲尔德之耳"的巧克力,其栩栩如生的耳朵形状,使好奇幽默的美国市民们争相购买,将老霍的"耳朵"带回家中"一咬为快"。该巧克力生产商利用比赛中出现的轰动性新闻效应,突发奇想,超乎寻常地分析了顾客的心理需求,及时开发出外形新颖的产品,因此而美美的赚了一回顾客口袋中的钞票,大捞一笔。

隐性采访最新案例2018【简议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隐性采访最新案例2018【简议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摘要:隐性采访因记者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和意图,容易了解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记者把握采访时的主动权。但由于隐性采访比较特殊,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只有遵循相关的法律限制,把握好新闻报道和隐性采访的度。才可以更好地使用这一采访方式。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限制 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实践中我们常常见到隐性采访的这样两种情况:第一,记者隐去了记者身份而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新闻记者了解到某些地方正在发生适宜进行隐性采访的事件或者经常发生适宜隐性采访的事件后,会有意识地进行隐性采访。第二,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访对象若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新闻记者的注视关心之下,他们就会采取一些规避自己错误言行的方法,新闻记者也就无法获知所需要的新闻素材。隐性采访能否顺利完成,与是否能做到让“被采访者未知”密切相关。 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比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是隐瞒身份。记者身份就其从事的具体工作而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而采访新闻事

实,当然是这种特殊性中间最为关键的一条。面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有人愿意侃侃而谈,有人却表示“无可奉告”,而新闻工作的职业要求,使记者们不仅要从“侃侃而谈者”那里采获新闻,还要从“无可奉告者”那里采获新闻。而隐去记者身份去面对“无可奉告者”,无疑是最有利于新闻采获的。所以,在隐性采访活动中,记者必须隐瞒身份。只有隐瞒身份,才可能更方便地采获到有价值的新闻。 二是隐藏目的。记者以某种社会角色(不是记者角色)面对不愿接受采访的对象,他们必须隐藏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否则,既达不到隐瞒身份的目的,也无法实现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 不可否认,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确实有许多公开采访所不及的优势。隐性采访在很多情况下有助于获取显性采访无法得到的事实真相:有助于提高采访材料的可信度和感染力,也能够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揭露违法违纪现象。虽然隐性采访在实践中常常存在显性采访无法达到的采访成果,作为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担负起了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探求真相的新闻欲望,但如果使用不当,不仅可能触碰道德红线,还可能因记者的违规操作闯入法律禁区,造成违法。因而,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也应注意其法律的限制。就目前新闻实践中常见的情况而言,具体来说,隐性采访应注意的法律限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隐性采访工具方面的限制 出于对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的保护,记者在隐性采访使用工具方面应严禁使用《国家安全法》所禁止持有、使用的特殊器材进行偷拍偷录。《国家安全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也有相应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在这方面记者不享有特权,现在记者使用的采访器材越来越先进,要注意避免

浅析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

浅析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 摘要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之一,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被中外新闻工作者广泛运用,然而对隐性采访的合法正当性的问题,社会各界普遍存在争议。在实践中,常出现隐性采访导致的新闻侵权、新闻诉讼等法律纠纷,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规范隐性采访的问题上,同样应从记者、新闻媒体、相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规范 一 隐性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 《新闻学大辞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 《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中的定义是:“不公开记者的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 一般而言,所谓隐性采访,是指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次意思: (1)、隐性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采访手段之一; (2)、隐性采访是在特殊情况下为了采集公开采访得不到的真实情况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法; (3)、隐性采访具有不同于其他采访的自身特点。 隐性采访在新闻史上存在由来已久,在美国新闻史上的“掏粪运动”中,隐性采访就曾被大量使用,而曾经撼动美国政坛的“水门事件”、“克林顿绯闻案”等也同样是采用了隐性采访的方式。 就中国而言,央视老牌节目《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以及每年举办的“3.15晚会”,其中记者通过隐性采访带回的大量新闻报道,无不给广大受众群体留下深刻的印象。2010年,震惊全国的富士康员工连环跳楼自杀案件,南方周末记者就是以一名普通求职者的身份,深入到富士康公司的内部,切身体验富士康员工的每日工作和生活,从更为真实、全面的角度来对该新闻事件进行系列深入报道,从而让我们了解了一个相对真实的新闻事实。 实践证明,隐性采访对于新闻媒体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有着十分重要和积极地作用,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然而,在充分肯定隐性采访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隐性采访从出现的最开始就饱受社会争议。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法制文明的不断进步,对于隐性采访存在合法性的问题,社会各界的争论愈演愈烈。 就目前而言,现行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新闻采访须以公开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法律未对“隐性采访”这一特殊的新闻采访方式进行明文制止。而且,我国《宪法》第35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40条规定了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建议和批评的权利。 此外,隐性采访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新闻监督的作用,新闻媒介又是公众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由此而言,隐性采访对于公众的知情权、舆论监督权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对隐性采访采取支持态度正是以上述几方面为主要理由。 对隐性采访持否定态度者则认为:新闻采访应该以一种公开、合法、正当的手段进行,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自身的本质要求,而隐性采访采取的偷拍、暗访等手段显然是有悖公开、正当的要求的。再者,在受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拍摄,对公民的个人隐私权产生很大威胁。此外,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往往采取改换身份、独自行动的方式,这无疑将记者自身置于一种十分险的境地,这对于记者的人身安全同样构成很大威胁。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大纲

P12-27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的要求素质 一、能敏感地觉察生活中的异常 (一)能在别人发现不了新闻的地方发现新闻 (二)对异常现象进行准确的价值判断 (三)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寻猎奇 二、能活跃地进行创新思维 三、能富于成效地与人交流 (一)善于和各类人交流沟通 (二)善于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 (三)善于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四、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语言 (一)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 (二)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评论 (三)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五、能不畏艰辛地战胜困难 P71-75新闻策划报道的组成内容以及意义 组成内容: 它要根据新闻线索的核心内容明确报道的主要目的; 它要预先决定报道的执行者或者执行小组,决定动用的物质资源和媒体内外各种可以整合的资源; 它要决定报道进行的时间和程序,决定报道所涉及的空间; 它要根据预定的目标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拍摄方法和注意事项,采访和写作的形式以及版面的安排; 它还要根据预定的目标制定报道的预算,确定报道的预期效果,力求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意义: 首先,好的选题往往来自精心的策划。 其次,策划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再次,策划为新闻采写提供了充足的背景和其他准备,从而可以帮助记者充分地利用新闻线索,写出高质量的报道。 最后,策划能为报道提供强有力的团队。 P184-188新闻真实性对写作的要求 (一)从诸多方面确保新闻真实性 1.新闻五要素真实准确 2.对现场的描写务求真实 3.追求细节的真实 4.使用真实可靠的数据 5.确保引语的真实准确 (二)杜绝失实新闻和虚假新闻 杜绝失实新闻和虚假新闻,需要记者在思想上增强责任意识,在认识上划清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界限,在行动上体现一丝不苟的精神。

质量管理案例与故事

质量管理案例与故事 1.哥仑比亚航天飞机失事 2003.2.1 美国“哥仑比亚”航天飞机着陆前发生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全世界为之震惊,美航天负责人为此辞职,美航天事业一度受挫。事后的调查结果也比较令人惊压,造成此灾难的凶手竟是一块脱落的隔热瓦,“哥仑比亚”航天飞机有2万多块隔热瓦,能抵御3000度高温,避免航天飞机返回大气层时外壳被融化。航天飞机是高科技产品,许多标准是一流的非常严格的,但就一块脱落的隔热瓦,0.5%差错葬送了价值连成的航天飞机,还有无法用价值衡量的宝贵的7条生命。 我国的卫星发射失败只是因为配电器上多了0.15毫米的铝物质,正是这点小小的东西使卫星发射失败。 2.海尔1985年砸冰箱事件 1985年海尔生产的第一批冰箱不合格,张瑞敏就坚决把有毛病的76台冰箱拿出来,砸掉了。 通过这件事,使得海尔全员的质量意识大大地提高,在1988年12月就得全国同行业的第一块金牌。拿到金牌之后,张瑞敏又给他的员工说,我们拿到的是一块全运会的金牌,下一步我们就要拿奥运会金牌。所以海尔的员工就树立起严格地质量观。所有的员工都知道,我们要拿奥运会金牌,我们要以质量使得我们的产品走向全球,质量创名牌。 海尔在生産經營中始終向職工反復強調二個基本觀點:用戶是企業的衣食父母。在生産製造過程中,他們始終堅持“精細化,零缺陷”,讓每個員工都明白“下道工序就是用戶”。這些思想被職工自覺落實到行動上,每個員工將質量隱患消除在本崗位上,從而創造出了海爾産品的“零缺陷”。海爾空調從未發生過一起質量事故,産品開箱合格率始終保持在100%。 3.从“扁鹊论医”看质量管理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看质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吃惊地问∶“你的名气最大,为何反长兄医术最高呢?”扁鹊惭愧地说∶“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觉得他水平一般,但在医学专家看来他水平最高。” 质量管理如同医生看病,治标不能忘固本。许多企业悬挂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标语,而现实中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质量管理误区。造成“重结果轻过程”现象是因为:结果控制者因为改正了管理错误,得到员工和领导的认可;而默默无闻的过程

隐性采访中的道德问题

职业新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公开的社会活动,应尽可能尽少用非公开的方式、手段。即使是为了实现新闻监督,为了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共利益,作为隐性的信息获取手段——偷拍、偷录,也只能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且对此也须进行必要的道德预估和道德思考。 新闻采访中关涉的道德问题,突出表现在隐性采访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隐性采访整体上作为一种采访方式的道德问题;二是公开采访或隐性采访中一些具体隐性采访手段运用中的道德问题。这两方面关涉的道德问题有一定的重合性,但我们在具体分析讨论中将加以分离。 采访方式的道德性 隐性采访是相对显性采访而言的。显性采访是指“以记者身份进行的公开采访”;隐性采访是指“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①隐性采访又被称为“暗访”或“秘密采访”。这就是说,在显性采访中,记者的身份对于社会是公开的,被采访对象能够明确知道记者的行为性质;但在隐性采访中,记者身份对于社会是隐蔽的,实质上的被采访对象无法知道记者行为的真实性质和目的。隐性采访方式本身有多种类型,诸如侦察型、体验型、验证型等。 隐性采访作为记者获取新闻的一种方式,本身就是特殊的、非常态的方式,因而很难在整体上进行道德评价。这就意味着,关于隐性采访方式的道德分析,必须动用道德评价的例外原则,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上必须采用隐性采访方式的必要性,主要源于这样的理由:通过公开采访方式不可能对一些特殊的事实进行采访,无法获取一些特殊对象的真实信息;如果不运用一些特殊的隐性手段,如偷拍、偷录,就不可能记录或留存一些重要的事实信息;进一步说,如果不采用隐性采访方式,不仅形不成新闻报道,也无法通过新闻手段维护社会正义、维护公共利益。 隐性采访方式之所以必要的上述理由,说明隐性采访要想获得道德上的肯定评价,必须满足这样的基本条件:其一,采访动机应该是善意的,这是前提。这个善意在一般意义上说,就是为了维护社会正义,为了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其二,在具体手段上,应该是合法的,不能违背法律规范,因为法律规范其实就是底线性的道德规范。其三,在结果上确实实现了公共利益的维护,至少没有损害公共利益。因此,任何媒体或个体记者,在决定是否运用隐性采访方式之前,都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出发,进行必要的道德预估,使隐性采访方式的运用成为道德上的自觉选择,而不是道德上的盲目选择。 隐性采访方式通常运用在对一些特殊情境、特殊事实(比如可能的违法犯罪事实)的采访中,记者身份的隐瞒、采访手段的隐蔽、采访目的的遮掩,既使采访变得隐秘,同时也使采访蕴藏着诸多的、不可预测的危险,包括记者自己的人身安全。由“隐性”造成的特殊性,使隐性采访包含着更多的道德风险,因此,对于记者来说,在选用隐性采访方式时,除了上面所说的一般道德自觉外,还应特别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的道德考虑: 无论记者的采访动机如何,真实目的如何,可能实现的报道效果如何,隐瞒职业身份本身在客观上是一种“欺骗”行为。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必然会对采访对象一次又一次地“撒谎”,这就容易给采访对象造成伤害,记者没有道德上伤害他人的绝对权利。何况,通过“欺骗”方式得到的信息其可信性在逻辑上有着天然的缺陷。英国新闻道德研究者卡瑞·桑德斯就说,“不是所有的谎言都要加以谴责,但是我们必须对其负面性有所估量。说谎者必须承担举证责任,说明这一谎言是最后不得已的手段,而其他替代的方法都已探求过。”②我国新闻法研究专家魏永征则指出:“如果经常这样做,会引起媒体公信力的下降。媒体的力量就在于真实、客观、公正,而现在它却经常以欺骗手段获取新闻,这就无异釜底抽薪。”因此,记者在选用隐性采访方式时,要特别慎重,“只有当欺骗比起对方的卑劣来是微不足道的时候,当揭露这类卑劣行为对于公众极为重要,而通过普通途径又无法获得有关材料的时候……这种欺骗才可以认为是正义的。”③这说明隐性方式是以“恶”对“恶”的方式,是以“小恶”对“大恶”的方式。 作为职业记者,要有一种道德自觉。人在隐蔽身份的情形下,在别人无法知道自己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容易失去严格的道德自律(由网络隐匿性形成的各种网络不道德行为就是一种明证),容易违背道德规范。 不可在道德上陷入动机主义和结果主义的片面性。记者在采用隐性采访方式时,最容易用维护公共利益这一条来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和采用的具体采访手段进行道德辩护,然而,隐性采访维护的到底是不是社会正义、是不是公共利益,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是模糊的、不清晰的,有时更多的可能是记者的利益或记者所属

质量管理经典案例

質量管理案例 一、基於事實決策 1、阿迪達斯的失敗 阿迪達斯公司成立於1949年,其運動設備(産品)目前在全球同類産品的市場佔有率爲12%,落後於1972年才成立的耐克公司30%的市場佔有率達18個百分點。然而,在耐克崛起之前,全球運動産品幾乎是阿迪達斯一家的天下。1954年世界盃足球賽,阿迪達斯因其生産的球鞋鞋底的塑膠鞋釘能幫助運動員提高運動速度,增加穩定性而一戰成名,當時世界上有85%以上的運動員穿的是阿迪達斯公司的産品,三葉標誌成了成功的象徵。面對驕人的戰績,阿迪達斯公司的決策者們沒有重視耐克公司正在迅速成長這樣一個嚴重的事實,決策者們認爲自己擁有85%的市場佔有率,即便對手搶走一部分市場,仍有大半個天是屬於阿迪達斯公司的,沒有採取確實有效的對策去扼制競爭對手對自己的威脅,造成今天眼巴巴地看著對手以18個百分點領先自己,在運動服裝市場獨領風騷的殘酷現實。 2、摩托羅拉市場的萎縮 全球著名手機企業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現在的市場份額分別是30%和33%,摩托羅拉2001年第一季度營業虧損達4億多美元,而去年同期其營業額是盈利5,300萬美元,美國權威管理機構分析指出,摩托羅拉的現狀完全是自找的,在美國經濟衰退之前,許多消費者多希望能購買具有全新概念和全新形象的手機來替換現有的産品,來自芬蘭的諾基亞捷足先登,率先研製出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替代産品,從此贏得了廣大的消費者,等到摩托羅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等到他們研製出新款手機時,消費者在經濟衰退的影響下,已經放棄了更換手機的打算,摩托羅拉因此失去了市場的先機,造成大規模的虧損。 3、國企的悲哀 內地某國營企業曾經與外商草簽了一份供銷合同,合同規定由外商給該企業提供價值300萬元人民幣的生産設備,以提高企業的生産能力,合同爲期三年,三年後該企業將無償擁有這些設備的所有權。合同約定,在三年合同期內,該企業按雙方商定好的價格每年爲外商提供某種産品10,000件。合同同時約定,若第一年少交貨1件,該企業將按每件1,000元交付賠償金,第二年少交貨1件,該企業將按每件2,000元交付賠償金,第三年該企業將按每件3,000元交付賠償金。該企業幾個主要領導商議後認爲有利可圖,便與外商正式簽訂了合同。300萬元的設備到位後,該企業立即組織生産,由於生産能力不足,雖經全體職工

隐性采访最新案例2018【论隐性采访权的限制】

隐性采访最新案例2018【论隐性采访权的限制】 新闻媒体和记者的采访权,从形式上分为显性采访权和隐性采访权。由于隐性采访权的实现常常采取隐瞒身份、意图引诱、偷拍偷听的方式方法进行采访,又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制,往往引起侵权和法律纠纷,为了保护新闻媒体及其记者和被采访对象双方的权利,从理论上理清隐性采访的权利限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隐性采访权的法理基础法律依据 隐性采访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是指新闻记者以完全或部分不公开职业身份、不公开采访工具或设备、不公开采访意图和目的的方法进行新闻采集的活动。知情权理论是媒体及其记者的采访权的理论依据。知情权理论是由美国新闻编辑肯特?库珀提出的,它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个人信息知情权,含义就是公民有权知道其应当知道的事情,国家应当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权利。由于公众的知情权不可能由分散的个人来行使,所以媒介就成为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渠道和工具,媒体和记者也就成为向公众传递所获得消息的天然承担者,媒体和记者的采访权来源于公众的知情权。 在我国,媒体及其记者的采访权(包括显性采访权和隐性采访权)直接来源于我国宪法的规定,《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这条规定表明,人民有权获得国家及社会管理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及管理情况,有权

通过新闻媒体获取各种信息,知悉政情、经情和社情民意。另一方面,宪法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了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人身权利与自由、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人员的批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等。这些权利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新闻媒体的充分发展,它必然要求赋予媒体及其记者采访的权利。在我国,新闻媒体的性质属于事业法人,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可以说,媒体及其记者的采访权包括隐性采访权都来源于宪法的规定,基于人民的授权。 隐性采访权的构成条件 笔者认为,隐性采访权的构成,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隐性采访的主体必须是媒体及其记者。采访权是人民和国家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赋予媒体及其记者的专有权利。除新闻媒体及其新闻记者外,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进行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者采访意图、采访的记录工具的新闻采集活动。隐性采访的“隐”,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隐瞒真实身份,即“隐”去媒体和记者的真实身份,或者编造冒充其他身份;二是隐瞒真实目的,即“隐”去采访所要揭露的事情真相,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隐性采访者往往隐瞒采访的真实意图,使被访者放松警惕,获得客观真实的信息;三是采用偷拍、偷录手段。三者只要具备其一,就具有了“隐”的性质。 隐性采访的目的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隐性采访的目的必须严格限定为公共利益的需要,这是隐性采访权合理性和合法性的道德基础。因为隐性采访采取的“隐瞒、欺骗、引诱、偷拍偷听”的方式方法是与社会的诚信准则相冲突的,或多或少地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甚至会“诱导出”违法犯罪行为,所以,如果出于个人利益的需要或私利而侵犯他人利益,

新闻道德与法规考前辅导

新闻道德与法规考前辅导 传媒法(Media Law)—— 是调整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传播行为、传播参与者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传媒法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传媒与国家安全 第二章传媒与社会秩序 第三章传媒与司法公正 第四章传媒与人格权保护 第五章传媒与著作权保护 第六章新闻事业管理 一、 禁止发表煽动言论禁止泄露国家秘密禁止破坏民族团结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国家秘密根据其保密程度分为绝密(30年)、机密(20年)、秘密(10年)三个密级。 二、 1禁止散布谣言 2禁止宣扬邪教3禁止淫秽色情4禁止暴力凶杀5避免教唆犯罪 淫秽物品——是指具体描绘性行为或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书刊、影片、幻灯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及其他淫秽物品。 宣扬凶杀暴力的出版物——是指以有害方式描述凶杀等犯罪活动或暴力血腥行为,足以诱发犯罪,破坏社会治安的出版物。 三、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体在报道消息,评论是非时,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造成破坏司法原则的后果,不利于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概念。 媒体监督司法的十条原则: 1.案件判决前不做定罪、定性报道; 2.对当事人正当行使权利的言行不做倾向性的评论; 3.对案件涉及的未成年人、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等的权益予以特别关切; 4.不宜详细报道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案情; 5.不对法庭审判活动暗访; 6.不做诉讼一方的代言人; 7.评论一般在判决后进行; 8.判决前发表质疑和批评限于违反诉讼程序的行为; 9.批评性评论应避免针对法官个人的品行学识; 10.不在自己的媒体上发表自己涉诉的报道和评论。四、

浅析隐性采访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浅析隐性采访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隐性采访新闻报道以其真实、鲜活、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特点,直观迅速、真实可信的优势为国内越来越多的媒体所接受,赢得了越来越多一线记者的青睐。同时社会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清晰,“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和道德性一度引起争议,本文就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和道德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伦理道德新闻法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隐性采访新闻报道以其真实直观、信息量巨大、更能够吸引读受众眼球的特点为国内越来越多的媒体和一线记者所青睐。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媒体都有通过隐性采访,来揭露各种违法乱纪或是其他影响公众利益的事件。著名揭黑记者王克勤的很多名报道,如《山西疫苗乱象调查》,都是通过隐性采访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源。 然而,当今社会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清晰,“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和道德性再度引起争议。不少人反对隐性采访,是因为即使报道媒体是出于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共利益的目的,也不能淡化隐性采访自身带有的欺骗性。这种通过欺骗获得的新闻素材,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人身权益。甚至由于一些记者自身法律道德素质不高,,为了便捷地获得采访信息,无视法律规定和道德界限,滥用隐性采访。因而,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和道德性问题,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大问题。一、隐性采访的概念 隐性采访的概念是相对于常规采访来说的。根据新闻界实践来看,对于常规的正面采访,受访者都是乐于接受的,但是对于反面采访或者批评性质的采访,一旦记者亮出身份,说明采访意图,受访者通常是躲闪回避。为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监督的职能,新闻界中随即产生相对于常规采访的秘密采访方式,即隐性采访。 通俗地讲,隐性采访是指隐藏身份的新闻记者在被采访对象不知晓的前提下,利用摄、录设备秘密采集新闻事实的一种方法。理论界至今没有对隐性采访给以明确的界定,从称呼上隐性采访通常又称为隐匿采访、私密采访、偷拍、暗访等等,这些称呼都表达了隐匿的采访特征,新闻界一般称为隐性采访。 二、隐性采访的积极意义 隐性采访是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通过隐性采访,新闻媒体可以获得公开采访难以取得的新闻事实,完成一些高难度的采访任务;隐性采访具有无可辩驳的实证性,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新闻事实真相,使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满足其对新闻事实深层次了解的欲望;隐性采访也可以使新闻材料更加完美。由于隐性采访功能的渗透性,能够获得一个新闻事件完整的来龙去脉与原因结果,从而

质量管理经典小故事

质量管理经典小故事 给予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管理心得: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否能够降低这个水准?因为厂商认为,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接近完美了,没有什么必要再改。当然美国空军一口回绝,因为品质没有折扣。后来,军方要求改变了检查品质的方法。那就是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亲自从飞行中的机身跳下。这个方法实施后,不良率立刻变成零。 领悟: 1提高质量,总是有方法! 2许多人做事时常有“差不多”的心态,对于领导或是客户所提出的要求,即使是合理的,也会觉得对方吹毛求疵而心生不满!认为差不多就行,但就是很多的差不多,产生质量问题。3或许我们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想一想:买回的酵母做的馒头里吃出一根头发,什么滋味!?我们也许会说:10万(或10亿)袋酵母里才有一袋里有一根头发,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是对我们来说是十万分之一,对于吃到头发的消费者来说,是100%。试想,如果什么事情只有99.9%的成功率,那么每年有20,000次配错药事件;每年15,000婴儿出生时会被抱错;每星期有500宗做错手术事件;每小时有2000封信邮寄错误。看了这些数据,我们肯定都希望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在工作中作到100%。因为我们是生产者,同时我们也是消费者。更重要的是,我们因此而感到每天的忙碌工作有所意义,而不是庸庸碌碌的只想换一口饭吃。 4品质没有折扣。 质量管理经典小故事(三) 割草的男孩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 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