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压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设计方案 (1)

高压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设计方案 (1)

高压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设计方案 (1)
高压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设计方案 (1)

高压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

编制单位:湖北科凯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2013年XX日XX日

高压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设计方案一、系统概述

高压二氧化碳气体自动灭火系统以其可靠的灭火能力和优良的实用性能获得了广泛应用。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剂来源广、成本低、毒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并可长期储存,喷洒后对保护物无腐蚀、无污损,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消防工程。随着人类越来越关注卤代烷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二氧化碳灭火剂已成为气体灭火的主要介质之一。

本高压二氧化碳气体自动灭火系统设计先进、结构合理、部件品种规格齐全,各种阀体密封完善,开启可靠,产品性能达到《二氧化碳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要求。

本系统可用于扑救: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固体表面火灾;棉麻毛及其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及电器火灾。广泛适用于浸渍槽、熔化槽、轧制机、纺织机、发电机、印刷机、油浸变压器、油开关、大型发电机、液压设备、烘干设备、干洗设备、除尘设备、炊事灶具、喷气生产线、电器老化间、水泥流程中的煤粉仓、船舶的机舱与货舱、纸张库、棉花库、食品库、中草药库、皮毛库、电子计算机房、数据储存间、图书库房、银行金库及电缆隧道等场合。

系统经济效益明显、灭火效果好,是目前国内最为理想的卤代烷灭火系统的替代品之一。本系统与卤代烷和国外普通使用的哈龙替代品相比,在保护相同场所的情况下,其一次性投资与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相近,比哈龙灭火系统低3~5倍,且其日常维护费用比后两种系统少得多,仅为卤代烷1301系统的1/10~1/20。

二、系统工作原理

本高压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主要由二氧化碳储瓶、容器阀、液流单向阀、高压软管、集流管、安全阀、选择阀、压力讯号器、称重检漏装置、启动瓶、电磁阀、气路单向阀、喷嘴以及高压管道、管接件、瓶组架等设备、零部件和材料组成。根据被保护对象或区域的物质、体积、数量、位置等客观条件,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进行设计计算和校核,利用本公司提供的上述设备和零部件设计组合出各种不同规格、不同形式,既能满足用户不同需要,又能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安装方便、性能可靠、经济适用的灭火系统。

本系统配备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灭火控制装置以后,可以具备火灾自动探测、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的功能,并有全自动方式、手动电启动方式和机械应急启动方式三种操作方式。符合GB5019-9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并能满足不同工程的实际需要。

系统安装完毕,投入运行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通常处于戒备状态,系统中的各类火灾探测器昼夜不停地监视着各个保护区或保护对象。当保护区域内出现火灾时,将首先被该区域内火灾探测器检测到,并发出信号送给报警控制器。控制器对火险信号进行识别和判断,一旦火灾被确认,控制器将会立即发出火险警报。

(1)当灭火系统的开启方式置于全自动方式

态则报警控制器在接收到同一区域内相邻两只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同时发的火险信号后,会自动启动灭火控制器,系统进入喷放前30秒倒计时阶段。在倒计时期间,控制器通过设在保护区域内外的声光报警器发出紧急撤离疏散警报,并联动关闭可能影响灭火效果的有关设备(如通风机、空调、防火卷帘等)。倒计时结束,灭火控制器即向相关的电磁阀发出启动信号,打开启动瓶上的电磁阀,释放出来的高压启动气体打开相应的选择阀和二氧化碳储瓶容器阀,储瓶内的二氧化碳灭火剂经管网和喷嘴喷放到火灾区域或保护对象上,实施灭火。

(2)当灭火系统的开启方式置于手动电启动方式

则火灾探测器的动作只会引起火灾报警,不能使二氧化碳自动喷放。需要由区域内外的工作人员用手按动紧急启动按钮,才能启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3)当全自动方式和手动电启动方式都失灵的情况下

操作人员还可以采用机械应急启动方式进行灭火。

单元独立系统主要部件及管网示意图见图1。

图1 单元独立系统示意图1

1.紧急启停按钮

2.放气指示灯

3.声报警器

4.光报警器

5.喷嘴

6.火灾探测器

7.电气控制线路

8.灭火剂输送管道

9.灭火控制器 10.信号反馈装置 11.启动管路 12.集流管13.灭火剂管路单向阀 14.安全泄压阀 15.压力软管 16.灭火剂容器阀17.机械应急启动把手 18.瓶组架 19.灭火剂容器 20.启动装置21.报警控制器

组合分配系统主要部件及管网示意图见图2。

图2 组合分配系统示意图

1.紧急启停按钮

2.放气指示灯

3.声报警器

4.光报警器

5.喷嘴

6.火灾探测器

7.电气控制线路

8.灭火剂输送管道

9.灭火控制器 10.选择阀 11.信号反馈装置 12.启动管路

13.集流管 14.灭火剂管路单向阀 15.启动管路单向阀 16.安全泄压阀17.压力软管 18.灭火剂容器阀 19.机械应急启动把手 20.瓶组架21.灭火剂容器 22.启动装置 23.报警控制器

灭火系统动作程序图见图3

图3 灭火系统动作控制程序

气体灭火系统分类和组成

气体灭火系统一般由灭火剂储存装置、启动分配装置、输送释放装置、监控装置等组成。为满足各种保护对象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损失,根据其充装不同种类灭火剂、采用不同增压方式,气体灭火系统具有多种应用形式。 一、系统分类 (一)按使用的灭火剂分类: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热气溶胶灭火系统 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就是以二氧化碳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就是一种惰性气体,对燃烧具有良好的窒息与冷却作用。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按灭火剂储存压力不同可分为高压系统(指灭火剂在常温下储存的系统)与低压系统(指将灭火剂在-18℃~-20℃低温下储存的系统)两种应用形式。管网起点计算压力(绝对压力):高压系统应取5、17MPa,低压系统应取2、07MPa。 高压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温度与储存地点的环境温度有关。因此,容器必须能够承受最高预期温度所产生的压力。储存容器中的压力还受二氧化碳灭火剂充装密度的影响。因此,在最高储存温度下的充装密度要注意控制,充装密度过大,会在环境温度升高时因液体膨胀 造成保护膜片破裂而自动释放灭火剂。 低压系统储存容器内二氧化碳灭火剂温度利用保温与制冷手段被控制在-18℃~-20℃ 之间。典型的低压储存装置就是压力容器外包一个密封的金属壳,壳内有隔热材料,在储存容器一端安装一个标准的制冷装置,它的冷却蛇管装于储存容器内。 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以七氟丙烷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剂属于卤代烷灭火剂系列,具有灭火能力强、灭火剂性能稳定的特点,但与卤代烷1301与卤代烷1211灭火剂相比,臭氧层损耗能力(ODP)为0,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值(GWP)很小,不含破坏大气环境。但七氟丙烷灭火剂及其分解产物对人有毒性危害,使用时应引起重视。 3.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包括:IG01(氩气)灭火系统、IG100(氮气)灭火系统、IG55(氩气、氮气)灭火系统、IG541(氩气、氮气、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由于惰性气体纯粹来自于自然,就是一种无毒、无色、无味、惰性及不导电的纯“绿色”压缩气体,故又称之为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4.热气溶胶灭火系统 热气溶胶灭火系统就是以固态化学混合物(热气溶胶发生剂)经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灭火 性质的气溶胶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按气溶胶发生剂的主要化学组成可分为S型热气溶胶、K型热气溶胶与其她热气溶胶。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 1.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给定的设计依据。确定室内与室外的给排水方案。 2.在建筑图上布置给排水立管位置。(原则:沿柱、墙角、墙面布置)布置给水干管位置。 3.在建筑图中从给水立管引水到各用水点。从各用水点将排水引入排水立管。 4.在建筑图上布置消火栓箱、消防立管、水平干管及连接消防栓管道和连接消防水泵接合器;消防水箱;消防水泵出水管。 5.绘制给水、消防管网的总系统图和排水、雨水系统图;绘制给排水详图。 6.确定最不利点的配水点及最不利点消火栓。 7.绘制计算简图——总系统图,删去部分连接管。(使得环状管网变成枝状管网计算) 8.确定计算管路,进行管段编号和确定管段流量。 9.列表进行水力计算: 10.确定系统的总水压:H=△Z+∑h+hч 11.排水(雨水)管径按最小管径法和负荷流量法(负荷面积法)查表确定。最后将计算结果标注于图纸上。並按规定布置灭火器。 12.选择生活及消防水泵,满足:Qp>Qx;Hp>H 并使工作点落在高效区内。 13.确定生活及消防水箱容积Vx=10min的室内消防水量(住宅≥6立方米;一般高层≥12立方米;大于50米的高层≥18立方米)並绘制水箱配管图。 14.确定消防水箱的高度(可提供给土建参考)若水箱出口到最不利点消火栓出口高差(高层<7m;超高层<15m)需要增设加压稳压设备(泵)。 消火栓系统Q≤5L/S,H——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的灭火要求; 自喷系统Q≤1L/S, H——满足最不利点喷头出水要求。

15.确定生活水池容积;消防水池容积V=(Q内+Q外) X T 並绘制水池配管图 注:Q内—室内消防水量 Q外—室外消防水量 T—火灾持续时间 16.作水泵房工艺设计:①作平面布置②绘制管路系统图③统计材料表④写设计说明 17.整理设计图纸,统计总材料表,编写给排水工程设计说明及图纸目录。 18.整理设计计算说明书。 相关规范:《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 1 总则 1.0.1 为了合理地设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生产和储存装置中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 1.0.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 进,经济合理。 1.0.4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0.4.1 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1.0.4.2 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1.0.4.3 固体表面火灾及棉毛、织物、纸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 1.0.4.4 电气火灾。 1.0.5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不得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0.5.1 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1.0.5.2 钾、钠、镁、钛、锆等活泼金属火灾。 1.0.5.3 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1.0.6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全淹没灭火系统total flooding extinguishing system 在规定的时间,向防护区喷射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2.1.2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local application extinguishing system 向保护对象以设计喷射率直接喷射 二氧化碳,并持续一定时间的灭火系统。 2.1.3 防护区protected area 能满足二氧化碳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的有限封闭空间。 2.1.4 组合分配系统combined distribution systems 用一套二氧化碳储存装置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系统。 2.1.5 灭火浓度flame exting uishing concentration 在10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某种火灾所需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 2.1.6 抑制时间inhibition time 维持设计规定的二氧化碳浓度使固体深位火灾完全熄灭所需的时间。

CO2灭火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9807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CO2灭火系统安全操作 规程正式样本

CO2灭火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 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目的 为保证煤粉制备区域内的设备和人身安全,检查 并及时处理灭火系统设备隐患,确保灭火系统工作的 可靠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 1、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包括灭火剂贮存装 置、各种控制阀、电气控制柜、喷头、管道等设备的 巡检、维护、保养工作)。 2、本规程适用于全厂所有员工。 三、工作内容

(一)、巡检内容 1、定期检查CO2的供应源即CO2贮存容器,包括液位、压力、制冷机和安全阀状态是否正常等。如果CO2的贮存量减少10%时,应立即补充充装。 2、检查火灾探测系统、启动控制系统(包括自动和手动控制系统)、声光报警系统以及安全信号、标志等。 3、检查管道、选择阀、喷嘴组件有无损坏、移位或被杂物堆放等。 4、查看防护对象、封闭空间情况有无变化,走道是否畅通,门能否自动关闭,通风设备状态是否正常,以及有其它不利状况。 (二)、常规检查、保养和维修内容 1、维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方案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方案 1.1 概述 AAAAAA数据中心机房的机房区采用气体消防;气体灭火系统采用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启动三种控制方式。并与配电柜、新风和排风系统联动。 1.2 建设目标 ?当火灾发生时迅速将火扑灭,保障机房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灭火时不能对机房设备产生破坏作用,将火灾损失减到最小; ?保障工作人员在消防系统启动时的安全,既气体毒性要最小; 1.3 解决方案分析 为保护一些不能用水扑救部位的避免火灾损失,广泛使用了气体消防。如证券、基金公司机房、电信机房、广播电视设备、发电机房等场所。气体灭火系统包括卤代烷(如七氟丙烷)、二氧化碳、惰性气体及烟雾灭火系统。 其中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以其环保性、低毒性在计算机机房灭火系统中广泛采用。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在应用方式上可分为管网式和无管网式,下面我们就这二种应用形式进行分析。 1.4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特点 ?灭火剂七氟丙烷HFC227ea的化学分子式为CF3CHFCF3。 ?保护环境。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臭氧耗损潜能值(ODP)为零,在ISO 认可的洁净气体灭火剂中,其洁净性最好,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能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 ?保护生命安全。七氟丙烷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浓度NOAEL值为9%,而一般七氟丙烷

的灭火设计浓度为10%以下,对人体基本无害。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a)电气火灾; b)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c)固体表面火灾; d)灭火前应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1.4.1管网式灭火系统 当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大于500m2;容积不大于2000m3时采用管网式灭火系统; 管网式灭火系统图如下: 管网式灭火系统原理图 (单元独立系统原理图) 1.紧急启停按钮 2.放气指示灯 3.声报警器 4.光报警器 5.喷嘴 6.火灾探测器 7.电气控制线路 8.灭火剂输送管道 9.信号反馈装置10.启动管路11.集流管12.灭火剂管路单向阀13.安全泄压阀14.压力软管15.灭火剂容器阀16.机械应急启动把手17.瓶组架18.灭火剂容器19.启动装置20.报警控制器 21.灭火控制器

厂房给排水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给排水系统施工方案 第一节施工总说明 1.1给排水系统施工说明 1.1.1管道管材及连接方式 1.1.2管道试压 本工程市政给水管、加压生活给水管、反渗透浓水给水管试验压力为1.0MPa,排水及雨水管道进行严密性试验。 1.1.3管道保温 本工程市政给水管、加压生活给水管反渗透浓水给水管、雨水管在电缆桥架或电器柜,办公室吊顶上部敷设的给水排水管道作防结露保温,保温材料采用橡塑海绵,厚度见下表: 配管保温材料厚度 1.2工艺流程

1.3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表

第二节给水系统管道安装 2.1预制加工 预制加工时应根据各系统的特点,在管道安装前进行集中加工预制。施工预制管段的加工尺寸,应根据现场的实际位置确定。对于管道组合件的外形尺寸偏差应控制在3m内±5mm,每增大1m时偏差可增大±2mm,但总偏差不可大于±15mm,同时,组合件的大小规模应考虑运输和安装的方便,并应留有可调整的活口,对于预制好的组合件应提前做好防腐,不允许安装完后再进行防腐工作。流程图如下页所示。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按设计图纸画出管道支路、管径、变径,预留管口、阀门位置等施工草图,然后在实际安装的结构位置做上标记,按标记量出实际尺寸,记录在草图上,编号,然后再按草图测的尺寸,整批加工,并留出洞整段,则大大减少了现场的安装时间。 2.2衬塑钢管卡环连接 2.2.1管道压槽原理

安装工艺流程 2.2.2 沟槽加工步骤如下:

续渐进,槽深应符合下表要求: 钢管沟槽标准深度及公差要求 2.2.4沟槽式卡箍管件安装 沟槽连接优先采用成品沟槽式衬塑管件; 采用机械截管,截面应垂直轴心,允许偏差:管径不大于100mm时,偏差不大于1mm;管径大于125mm时,偏差不大于1.5mm。 沟槽式卡箍管件安装前,检查卡箍的规格和胶圈的规格标识是否一致,检查被连接的管道端部,不允许有裂纹、轴向皱纹和毛刺,安装胶圈前,还应除去管端密封处的泥沙和污物。沟槽连接步骤如下: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

摘要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剂具有较高的灭火效率和无污染等特点,针对在国内外禁止使用哈龙灭火剂及其灭火系统和国内越来越多的重要场所需要使用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进行保护的的情况,本设计以淮北市电信大楼为目标建筑物,对其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依据《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对淮北市电信大楼进行了气体灭火防护区划分、二氧化碳灭火用量的计算、系统管网布置等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目标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安全疏散校验,进而完成了本设计。 关键词: 电信大楼;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组合分配

ABSTRACT Carbon dioxide gas extinguisher has high fire extinguishing efficiency and pollution-free characteristics,we aiming at Huaibei telecommunications building.Ha dragon extinguisher and extinguishingsystem have been banned at the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the《Carbon dioxide fire system design code》,Huaibei telecommunications building have been Divisioned of gas fire-extinguishing protective area,calculated the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fire extinguishing and layouted System pipeline,etc.On this basis,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situation, the goal building on the safe evacuation check,and then finished the design. Keyword: Telecommunications building;Carbon dioxide;Fire extinguishing agent system;Combined distribution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389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 系统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管网灭火系统由灭火剂储存装置、容器阀、选择阀、压力开关、安全阀、喷嘴、管道及其附件等组件组成。本节主要介绍系统组件及其设置要求。 一、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一)灭火剂储存装置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均为储存压力 5.17MPa规格,储存装置为无缝钢质容器,它由容器阀、连接软管、钢瓶组成,耐压值为22.05MPa。二氧化碳高压系统储存装置规格有32L、40L、 45L、50L、82.5L。

高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应应符合下列规定:储存的容器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15MPa,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19 MPa±0.95 MPa;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充装系数应按国家现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执行;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应为0℃~49℃。 低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储存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2.5MPa,并应采取良好的绝热措施。储存容器上至少应设置两套安全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2.38 MPa±0.12 MPa;储存装置的高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2.2MPa,低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1.8 MPa;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装置系数应按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执行;容器阀应能在喷出要求的二氧化碳量后自动关闭;储存装置应远离热源,其位置应便于再充装,其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2021)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 (2021)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01

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与验收(2021) 气体灭火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设施检测机构进行技术检测。系统部件及功能检测要全数进行检查。检查包括直观检查、安装检查和功能检查等内容。 一、系统检测 (一)储瓶装置间 储瓶间检查要求: 1.储存装置间门外侧中央贴有“气体灭火储瓶间”的标牌; 2.管网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瓶间内,其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如设计无要求,储瓶间宜靠近防护区; 3.储存装置间内设应急照明,其照度应达到正常工作照度。 (二)高压储存装置

1.直观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无明显碰撞变形和机械性损伤缺陷,贮存容器表面应涂红色,防腐层完好、均匀,手动操作装置有铅封; (2)储存装置间的环境温度为-10℃~50℃;高压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为0℃~49℃。 2.安装检查要求 (1)贮存容器的规格和数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同一系统的贮存容器的规格、尺寸要一致,其高度差不超过20mm; (2)贮存容器表面应标明编号,容器的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名称,字迹明显清晰。储存装置上应设耐久的固定铭牌,标明设备型号、储瓶规格、出厂日期;每个储存容器上应贴有瓶签,并标有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和储存压力等; (3)贮存容器必须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与建筑构件固定,要牢固可靠,并做防腐处理;操作面距墙或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且不小于贮存容器外径的1.5倍; (4)容器阀上的压力表无明显机械损伤,在同一系统中的安装

给水排水设计方案说明

给水排水技术方案 一、给水系统 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多层建筑采用市政管网直供;高层建筑采用低位水箱加变频泵供水方式; A区: 1#(云立方):市政管网直接供给; 2#(酒店):竖向分2个区;2层及2层以下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3层及3层以上采用低位水箱加变频泵供水方式;酒店地下室设置有有效容积为40立方的专用水箱,并配置变频给水设备; 3#、4#、5#、6#、7#办公楼:给水分为2个区;4层及4层以下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4层以上由低位水箱加变频泵供给; 8#办公楼:竖向分为3个区;4层及4层以下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5层至9层为中区,高区减压后供给;10层以上为高区;由低位水箱加变频泵供给; 3-8#建筑在地下室设置一个生活水箱,水箱容积:15立方; B区: 1#(创客中心):给水竖向分3个区:3层及3层以下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4层至15层为中区(公寓区域),低位水箱加变频泵供给;16层以上(办公区域)为高区;由低位水箱加变频泵供给;合用生活水箱,变频泵分独立的两套;生活水箱有效容积36立方; 2#(运动中心):市政管网直接供给; 4#、5#、7#建筑:市政管网直接供给;

3#、6#办公楼:竖向分2个区;3层及3层以下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3层以上采用低位水箱加变频泵供水方式;6#建筑地下室设置有有效容积为36立方的专用水箱,并配置变频给水设备; 二、饮用水系统 本项目的茶水间考虑预留设置净水器及桶装饮水机的安装; 三、热水系统 本项目办公楼区域不考虑热水系统; A区8#办公楼的淋浴间设置储热电热水器; A区2#(酒店)采用全日制集中供热,热水机组与容积式水加热器的方式联合供水;B区1#(创客中心):每间公寓内设置储热式电热水器; B区2#运动中心、4#办公楼的淋浴间设置储热电热水器; 一层商业均不考虑热水系统。 四、污水排水系统 采用雨、污分流,污水、废水合流系统的排水体制。 A区:设置两个化粪池,均接入西侧的海南路; B区:设置 3个化粪池;均接入西侧的海南路; 厨房废水在建筑的就近位置设置钢筋混凝土隔油池;隔油后排至园区内污水管网;地下室的废水,在地下室设置集水坑,由潜水泵提升至室外雨水管网; 五、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设计重现期P:屋面P=10 年(按50 年校核)。 采用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 q=2806(1+/() L/ ㎡)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要求规范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 【颁布机关】建设部 【颁布日期】1999年11月17日 【实施日期】2000年03月01日 【文件时效】有效 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 Code of desing for carbon dioxide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s GB 50193—93 (1999年版)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国公安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国建设部 实施日期:1994年8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 第23号 国家标准《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GB50193—93,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会 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二000年三月一日起施行,该规中相应条文的规定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国建设部 1999年11月17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的通知 建标[1993]899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二氧 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GB 50193—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本规由公安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 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系统设计 3.1 一般规定 3.2 全淹没灭火系统 3.3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4 管网计算 5 系统组件 5.1 储存装置

5.2 选择阀与喷头 5.3 管道及其附件 6 控制与操作 7 安全要求 附录A 物质系数、设计浓度和抑制时间 附录B 管道附件的当量长度 附录C 管道压力降 附录D 二氧化碳的Y值和Z值 附录E 高程校正系数 附录F 喷头入口压力与单位面积的喷射率 附录G 本规用词说明 附录H 喷头等效孔口尺寸 附录J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管道规格 附加说明 附: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为了合理地设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生产和储存装置中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 设计。 1.0.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0.4.1 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1.0.4.2 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1.0.4.3 固体表面火灾及棉毛、织物、纸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 1.0.4.4 电气火灾。 1.0.5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不得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0.5.1 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1.0.5.2 钾、钠、镁、钛、锆等活泼金属火灾。 1.0.5.3 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1.0.6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的 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全淹没灭火系统total flooding extinguishing system 在规定的时间,向防护区喷射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 系统。 2.1.2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local application extinguishing system 向保护对象以设计喷射率直接喷射二氧化碳,并持续一定时间的灭火系统。 2.1.3 防护区protected area 能满足二氧化碳全淹没灭火系统应用条件,并被其保护的封闭空间。 2.1.4 组合分配系统combined distribution systems 用一套二氧化碳储存装置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系统。 2.1.5 灭火浓度flame extinguishing concentration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管网灭火系统由灭火剂储存装置、容器阀、选择阀、压力开关、安全阀、喷嘴、管道及其附件等组件组成。本节主要介绍系统组件及其设置要求。 一、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灭火剂储存装置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均为储存压力5.17MPa规格,储存装置为无缝钢质容器,它由容器阀、连接软管、钢瓶组成,耐压值为22.05MPa。二氧化碳高压系统储存装置规格有32L、40L、45L、50L、82.5L。高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应应符合下列规定:储存的容器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15MPa,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 19 MPa±0.95MPa;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充装系数应按国家现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执行;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应为0℃~49℃。低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储存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 2.5MPa,并应采取良好的绝热措施。储存容器上至少应设置两套安全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2.38 MPa±0.12MPa;储存装置的高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2.2MPa,低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 1.8 MPa;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装置系数应按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执行;容器阀应能在喷出要求的二氧化碳量后自动关闭;储存装置应远离热源,其位置应便于再充装,其环境温度宜为-23℃~49℃;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规定;储存装置应设称重检漏装置。当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一氧化碳量损失10%时,应及时补充;储存装置的布置应方便检查和维护,并应避免阳光直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的储存容器间内。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可设置在固定的安全围栏内。专用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原理及组成(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原理及 组成(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原理及组成(新版) 二氧化碳是一种不导电、惰性、低毒性、灭火后不留污染物良好的灭火剂,且来源广泛、生产容易、价格低廉。二氧化碳灭火主要是窒息作用,并有少量的冷却降温作用。广泛应用于电厂、电站、轧机、印刷机、浸渍油槽、造漆、制药等易发生火灾的重要部位的消防保护,以及计算机房、图书馆、档案馆、珍品库、电讯中心等场所。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主要由:气体灭火报警控制系统、火灾探测系统、灭火剂贮存瓶、容器阀、选择阀、单向阀、气路控制阀、压力开关、喷嘴、管路等主要设备组成。可组成单元独立系统或组合分配系统等多种形式。实施对单区或多区的消防保护。 本系统具有自动灭火,应急手动灭火、现场机械施放灭火和逐瓶开启灭火等四种方式供用户自行选择。 本系统经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建筑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合格,符合国标gb16669-199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通

用技术条件》。 二、系统工作原理 2.1基本原理及工作方式: 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根据其设计应用形式可分为全湮没灭火系统方式、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方式。全湮没灭火系统方式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内喷射一定浓度的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方式。对事先无法预计火灾产生部位的封闭防护区应采用全湮没灭火系统方式进行火灾防护。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方式直接向保护对象以设计喷射强度喷射灭火剂,并持续一定的时间的灭火方式。对事先可以预计火灾产生部位的无封闭围护的局部场所应采用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方式进行火灾防护。组合分配系统指一套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保护多个保护区的保护形式。若保护区为5个或超过五个,应设备用瓶组,灭火剂量不应小于设计用量。 2.2控制方式: 本系统主要有自动、手动、机械应急手动和紧急启动/停止四种控制方式,控制过程参见控制流程。

给排水设计方案说明(模板)

给排水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规模:用地面积:213913m2,建筑面积:299940m2,地下室面积:86000m2 ,住宅户数:998户。 2.建筑单体分布情况: 二、项目特点 1、地形复杂,地面标高变化较大: 建筑单体首层地面绝对标高情况:

2、项目定位较高,高层住宅装修标准较高;别墅立面要求较高: 三、给排水设计方案 1、室外给水设计: (1) 水源: 本工程的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迎宾北路和翠微东路上分别有DN800和DN1000的给水管,地块周围预留有 DN200的市政给水接口,绝对标高23.5m 处的供水压力为 0.175MPa 。市政水压仅能供至南区地下室,其它地方均采用加压供水。 (2) 用水量: 本工程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 2209 m 3/d ,最大时生活用水量为 330 m 3/h 。其中广场、道路浇洒、绿化及人工湖的补水采用回收雨水及山泉水,该部分水量为: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 485 m 3/d ,最大时生活用水量为 90 m 3/h 。 主要项目的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计算见下表:

(3)室外给水系统: 室外生活给水与消防给水管道系统分别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南区地下室、公共泳池用水采用市政直接供水;住宅、别墅及幼儿园、会所、北区地下室等采

用加压水泵变频供水系统(详见室内给排水部分);小区内的室外消火栓采用加压供水系统,管道压力由稳压泵和气压罐维持。(会所:为了维持冷热水平衡是否需要单独设置加压需要讨论?) (4)管材及接口: 室外生活给水管道DN≥100时采用内衬水泥砂浆的球墨铸铁给水管,承插接口,橡胶圈密封;DN<100时采用钢塑复合管,丝扣连接。绿化及水景用水采用UPVC给水管,粘接。 2、室外排水设计: (1)市政条件: 沿小区东侧的迎宾北路上设有DN400的污水管道,管底标高为17.16m~ 18.56m;有1000mmx1000mm及4000mmx2000mm的雨水暗沟,沟底底标高为21.5m~ 18.30m。本地块已预留多处雨水检查井和污水检查井,均能够满足本工程的排水要求。 (2)排水制度: 采用雨污分流体制。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场地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排入雨水管或排水暗沟,并最终排至周边的市政雨水管道。化粪池考虑分散设置。 (3)暴雨强度公式: 1536.1988(1+0.1579lnT) q= ————————————(L/s.ha) (t+1.5254)0.6012 雨水量:Q=Φ.q.F。(Φ为径流系数,F为流域汇水面积) (4)排水量: 设计最高日生活污水量:1130 m3/d,最大时生活污水量:120 m3/h。 场地雨排水设计考虑附近山区的洪水汇入。设计降雨历时t=14.5min,重现期T=100年时的雨水量为17.0 m3/s。 (5)管材及接口: 室外排水管道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承插接口,橡胶圈密封。室外排水沟

高压二氧化碳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高压二氧化碳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是一种不导电、惰性、低毒性、灭火后不留污染物良好的灭火剂,且来源广泛、生产容易、价格低廉。二氧化碳灭火主要是窒息作用,并有少量的冷却降温作用。广泛应用于电厂、电站、轧机、印刷机、浸渍油槽、造漆、制药等易发生火灾的重要部位的消防保护,以及计算机房、图书馆、档案馆、珍品库、电讯中心等场所。 ZF型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主要由:气体灭火报警控制系统、火灾探测系统、灭火剂贮存瓶、容器阀、选择阀、单向阀、气路控制阀、压力开关、喷嘴、管路等主要设备组成。可组成单元独立系统或组合分配系统等多种形式。实施对单区或多区的消防保护。 本系统具有自动灭火,应急手动灭火、现场机械施放灭火和逐瓶开启灭火等四种方式供用户自行选择。 本系统经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建筑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合格,符合国标GB16669-199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是目前所知气体灭火系统中唯一可以进行局部保护的一种特殊灭火方式。 产品型号FL-EZX-40 FL-EZX-ZF70 公称工作压力(MPa) 5.17 5.17 喷射时间(s) ≤60 ≤60 充装量Kg/瓶22.5 42 储存容器容积(L) 40 70 工作温度范围0℃~49℃0℃~49℃ 喷嘴公称工作压力(MPa) ≥1.4 ≥1.4 储存装置检漏界限10% 10% 喷嘴的保护高度(m) 0.3—6.5 0.3—6.5 系统启动方式 自动、手动、应急操 作 自动、手动、应急操作 系统灭火技术方式全淹没,局部淹没全淹没,局部淹没系统启动电源24V,1A 24V,1A 集流管安全泄放装置动作压 (MPa) 15±0.75 15±0.75 储存容器安全泄放装置动作压 (MPa) 7.0±0.35 7.0±0.35 系统延时启动时间(s) ≤30 ≤30 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1系统组成:

建筑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建筑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建筑给排水工程概况: 包括室内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雨水系统。 一)给水系统: 根据甲方提供的外网压力为0.30Mpa;本工程生活给水系统竖向分为两个区,一至五层为低区,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六至十一层由二次加压设备供水。二)排水系统: 本工程三至顶层为一个排水系统,一、二层为一个排水系统。 三)消防系统: 1、消火栓系统设计:消火栓系统为环状管网供水系统,消防水箱在屋顶,消防泵房在地下室。本工程室内消火栓设计秒流量为20L/S,室外为30L/S。地下室及一至五层的消火栓采用减压稳压型消火栓,其他均为普通型消火栓。 2、自动喷水湿式系统:本楼设有自动喷水湿式系统,一、二层商场为中危险Ⅰ级。中危险Ⅰ级:喷林喷水强度6L/min·㎡,作用面积:160㎡。喷头布置均按有吊顶布置。 3、灭火器的布置:本工程危险等级为中危险A类及带电类火灾,灭火器灭火级别为5A级,每个消火栓处配置两具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型号为:MF3。

4、气体灭火设计:地下室配电机房设有固定式EBM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四)雨水系统: 屋面雨水排水为外排水。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认真熟悉图纸,根据施工方案决定的施工方法,配合图纸会审等相关内容做好准备工作。 1、机具准备; 机具应在施工工人进场之后,施工之前运入现场,按施工平面图布置定位,如电焊机、砂轮割机、台钻等应分开放置,相互间留出操作空间。 2、材料准备: 1)给水管采用PPR管,排水立管采用PVC—U消音排水管,横支管采用UPVC 排水管,消防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 2)对于材质的要求,各种进场材料必须符合国家颁布标准有关质量技术要求,并由产品合格证明和检验报告。 三、施工方法 一)给排水系统

CO2灭火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CO2灭火系统安全操作规 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255-99 CO2灭火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目的 为保证煤粉制备区域内的设备和人身安全,检查并及时处理灭火系统设备隐患,确保灭火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 1、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包括灭火剂贮存装置、各种控制阀、电气控制柜、喷头、管道等设备的巡检、维护、保养工作)。 2、本规程适用于全厂所有员工。 三、工作内容 (一)、巡检内容 1、定期检查CO2的供应源即CO2贮存容器,包括液位、压力、制冷机和安全阀状态是否正常等。如果CO2的贮存量减少10%时,应立即补充充装。

2、检查火灾探测系统、启动控制系统(包括自动和手动控制系统)、声光报警系统以及安全信号、标志等。 3、检查管道、选择阀、喷嘴组件有无损坏、移位或被杂物堆放等。 4、查看防护对象、封闭空间情况有无变化,走道是否畅通,门能否自动关闭,通风设备状态是否正常,以及有其它不利状况。 (二)、常规检查、保养和维修内容 1、维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掌握设备的控制原理、结构特点、维修要点;熟练运用维修工器具,维修技能满足维修需要。 3、维护和维修质量达到技术规范要求,返修率为零。 4、正确使用工器具、节约材料、修旧利废,完成成本指标。 5、时刻观察各个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桥面排水系统设计方案.doc

┊┊┊┊┊┊┊┊┊┊┊┊┊装┊┊┊┊┊订┊┊┊┊┊线┊┊┊┊┊┊┊┊┊┊┊┊┊ 目录 第一部分说明书 (3) 第一章前言 (3) 1.1绪论 (3) 1.2我国公路交通发展概况 (3) 1.3我国公路交通中的环境问题 (4) 1.3.1跨越敏感水域的公路桥梁路段的重大水污染问题 (4) 1.3.2化学危险品在公路运输过程中的环境风险 (5) 1.3.3公路桥梁中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案例 (5) 1.4公路交通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的出台 (6) 1.5公路桥梁排水系统的设计工程实例 (7) 1.6公路桥梁排水系统设计中的不足 (9) 第二章设计任务书 (10) 2.1 设计内容 (10) 2.2 设计工程概况 (10) 2.3 工程设计资料 (11) 2.4 气象资料 (11) 2.5 地质地震资料 (12) 2.6 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12) 第三章设计说明书 (13) 3.1 设计过程综述 (13) 3.1.1设计的内容 (13) 3.1.2设计的目的 (13) 3.1.3设计的方法 (13) 3.1.4宁波奉化江水质执行标准 (13) 3.1.5公路桥梁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点 (14) 3.2 宁波绕城公路奉化江大桥桥面排水管道的设计 (14) 3.2.1设计流量的确定 (14) 3.2.2排水管道水力计算 (15)

┊┊┊┊┊┊┊┊┊┊┊┊┊装┊┊┊┊┊订┊┊┊┊┊线┊┊┊┊┊┊┊┊┊┊┊┊┊ 3.2.3管道水力计算的实现 (17) 3.2.4管径计算结果 (20) 3.2.5管道材料的选择及连接方式 (21) 3.3储存池的设计 (22) 3.3.1化学危险品运输的环境风险分析 (22) 3.3.2公路雨水径流的环境污染问题分析 (28) 3.3.3储存池的结构 (34) 3.3.4储存池的设计结果 (34) 第四章工程概预算 (36) 第二部分计算书 (38) 1.1桥面排水管道设计参数的取值 (38) 1.2设计管段的划分 (38) 1.3管道设计的计算公式 (39) 1.4 MATLAB程序的运行及结果 (40) 2.1储存池的设计 (46) 2.2跨南塘河路段(第一管段)的储存池计算 (46) 2.3跨奉化江路段(第二管段)的储存池计算 (47) 2.4跨奉化江路段(第三管段)的储存池计算 (48) 小结 (50) 致谢 (51) 参考文献 (52) 附件 (54) 外文文献译文 (54) 外文文献原文 (74)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

————————————————————————————————作者: ————————————————————————————————日期: ?

第一章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管网灭火系统由灭火剂储存装置、容器阀、选择阀、压力开关、安全阀、喷嘴、管道及其附件等组件组成。本节主要介绍系统组件及其设置要求。 一、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一)灭火剂储存装置?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均为储存压力5.17MPa规格,储存装置为无缝钢质容器,它由容器阀、连接软管、钢瓶组成,耐压值为22.05MPa。二氧化碳高压系统储存装置规格有32L、40L、45L、50L、82.5L。 高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应应符合下列规定:储存的容器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15MPa,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19 MPa±0.95MPa;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充装系数应按国家现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执行;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应为0℃~49℃。?低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储存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2.5MPa,并应采取良好的绝热措施。储存容器上至少应设置两套安全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2.38 MPa±0.12MPa;储存装置的高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2.2MP a,低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1.8 MPa;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装置系数应按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执行;容器阀应能在喷出要求的二氧化碳量后自动关闭;储存装置应远离热源,其位置应便于再充装,其环境温度宜为-23℃~49℃;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二氧化碳灭火剂》(GB4396-2005)的规定;储存装置应设称重检漏装置。当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量损失10%时,应及时补充;储存装置的布置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