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评价在线作业1-1

学前教育评价在线作业1-1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列关于教育评价的说法 不 正 确 的是( )
A. 教育评价资料的整理主要是对各类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信息资料具有针对性、外显性和可测性。
B. 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这种判断过程不是随意性的。
C. 教育评价是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收集、整理、处理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检验被评价者。
D. 教育评价实质上是评价者的主体需要与被评价对象的客观属性的一种特殊的效用关系运动。
满分:3 分
2. 鉴定性评价模式存在的局限不包 括( )
A. 专家评价的标准与实际工作效果之间不完全一致。
B. 评价标准只对最起码的最低水平而言,有可能使机构忽视对自身的标准严格要求。
C. 评价强调对教育过程的鉴定,而相对忽视了对教育效果(如儿童发展状况)作出判定。
D. 强调目标(教育结果),相对忽视了教育过程或前提条件。
满分:3 分
3. ( ) 是 指对评价对象设想完美的先期印象影响实际评价过低的一种心理现象。
A. 晕轮效应
B. 心理定势
C. 参照效应
D. 理想效应
满分:3 分
4. ( )是指评价者与被评价考的类群关系影响评价客观性的一种现象。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成见效应
D. 类群效应
满分:3 分
5. 下列哪个不属于宏观的教育评价?( )
A. 幼儿园领导班子的评价
B. 对教育目的的评价
C. 对学前教育行政管理的评价
D. 对某种教育思潮的评价等
满分:3 分
6. 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根据被评对象现在和过去的情况或自身不同的侧面确定评价标准。
B. 绝对评价在教育评价中居核心地位。
C. 实施评价时应以绝对评价为主的前提下,把绝对、相对评价结合起来,个体内差异评价要与相对评价相结合。
D. 幼儿园每隔一段时间,对幼儿身体发育情况进行一次评价,以便教师了解儿童发展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保育工作。这是相对评价。
满分:3 分
7. 评价者在评价中由于种种原因,对评价对象的评价先后不一致的一种心理现象是( )
A. 时尚效应
B. 理想效应
C. “趋中”趋势
D. 先后效应
满分:3 分
8. 教育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不包括( )
A. 观察法
B. 访问谈话
C. 问卷调查
D. 筛选法
满分:3 分
9. 下列哪个不属于目标获得性模式的优点 ? ( )
A. 评价视角集中,用前测决定儿童发展水平基线,用后测考察教育效益,所获资料可供课程决策人员制定计划时考虑,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改进
B. 能系统考察即

定目标与儿童实际发展之间的一致性,且结构紧凑
C. 具有详细、具体的测量标准,易于对目标达成程度作出评价
D. 评价标准一般能较顺利地得到贯彻与操作。
满分:3 分
10. 在评价中,为弥补因个体内差异比较产生的自我满足,常与( )结合起来。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D. 中观的教育评价
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频率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数量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相对次数。
B.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是历史上第一个较完整并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教育评价模式。
C. 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是指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
D. 外貌评价模式的局限是对评价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满分:3 分
2. 下列关于学前教育评价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 广义的学前教育评价是对与学前教育有关的各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对其改革和发展给予指导的过程。
B. 狭义的学前教育评价是指根据教育目标对学前儿童通过教育而产生的行为变化作出价值判断,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供依据的过程。
C. 学前教育评价的一般程序包括:①确定评价目的;②设计评价方案;③实施评价;④处理评价结果四个部分。
D. 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交流功能。
满分:3 分
3. 教育评价按涉及的范围 分 为 ( )
A. 宏观的教育评价
B. 中观的教育评价
C. 微观的教育评价
D. 相对评价
满分:3 分
4. 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的关系 是 ( )
A. 教育评价应以教育目标体系为依据,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结构、运行情况极其效果等进行科学的判定或估量
B. 教育评价要从所要实现的目标出发去把握现实状态,作出某种判断
C. 教育评价可以不断加深对教育目标的认识,利用评价的调控机制,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D. 教育评价与教育目标概念的区分很模糊,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满分:3 分
5. 评价者心理对评价过程的影响 包 括( )
A. 对制订评价方案的影响
B. 对搜集和分析评价信息的影响
C. 对测定与评价的影响
D. 对评价结果解释的影响
满分:3 分
6. 下列有关诊断性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诊断性评价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较客观、易服人;缺点是具有事后检验性质,对评价对象本身的改进和完善无能为力。
B. 诊断性评价是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开始之前进行的预测性评价,或对评价对象的基础、条件作出鉴定,又称为“事先的评价”。
C. 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评价对象的基

础和情况,有效发现问题,为制定教育计划或解决问题作充分准备。
D. 诊断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及时了解教育动态过程的效果,以便及时作出反馈性调节,保证目标实施而进行的评价。
满分:3 分
7. 下列关于教育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
B. 教育评价的作用并不在于改进、提高,而是专门针对被评价对象的工具。
C. 教育评价按范围分为宏观的教育评价和微观的教育评价。
D. 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是指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
满分:3 分
8. 教育评价资料的初步整理 包 括( )
A. 资料的收集
B. 资料的核查
C. 资料的分类汇总
D. 资料的初步计算
满分:3 分
9. 下列关于访谈的准备工作 ,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定科学、周密可行的访谈计划及备用计划,计划内容主要包括访谈目的、对象、方式,并拟订访谈提纲及问题,确定记录的方法及对回答的分类方式。
B. 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被访者。
C. 了解和熟悉被访者的情况,以防触及个人隐私问题,必要时要对访谈者进行专门培训。
D. 如果召开小型座谈会,要选择文化程度、社会地位、职业类别、个人经验等尽可能相近的被访者,一般以6-12人为宜。
满分:3 分
10. 学前教育价值体现的价值关 系有( )
A. 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价值关系
B. 教师、儿童与教育情景、教育媒介之间的价值关系
C. 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价值关系
D.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价值关系
满分:3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准确性是建立学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在幼儿刚入园时,幼儿园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摸底测试,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以利于教师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这是诊断性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全面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要全面收集信息,不能片面强调评价指标中的某一项目,不能偏听偏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对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评价 、对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评价属于微观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学前教育机构办学水平的评价属于宏观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CIPP模式的优点之一是某些内容是描述性的,非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总结性评价只重结 果,易产生虚假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参照效应是指某些评价对象的“形象”影响着对另一些评价对象的印象和

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把考试成绩不好归咎于身体不好,或出题不公正,这是文饰心理的表 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如果一个幼儿园的安全管理过去很差,现在有改善,这种“进步”就是运用相对评价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本位心理是指评价者在评价中坚持反映自己“大我”价值观的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对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评价、对儿童健康状态的评价等属于微观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逻辑分析法属于定量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绝对评价在教育评价中居核心地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调查法、观察法、哲学分析法、系统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属于定量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八年研究”是美国教授布鲁纳于1934年开始的历时八年的课程与评价研究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频率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数量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相对次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对儿童道德品质的评价属于宏观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总结性评价是事后的评价,其用途常常是对被评价对象作出鉴定、区分等级、预言被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可能性等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是指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答案:
一、C D D D A D D D D A
二、ACD ABD ABC ABC ABCD AD BC BCD ABCD AB
三、A B B B A A B B B A B B A B A A B A B 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