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GIS的城市地震预警系统

基于GIS的城市地震预警系统

基于GIS的城市地震预警系统
基于GIS的城市地震预警系统

基于GIS的城市地震预警系统

摘要:地震是对人类造成最大人身和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之一,我国处于城市化的高峰期,城市人口多,重要的企事业单位多集中在城市,因此地震一旦降临城市,将对城市带来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地理学、地图学和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对一个地区的详尽地理信息进行输入和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gis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将该技术运用于城市地震预警体系,是城市预警体系日益成熟和发展的标志,也是科技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结果。

关键词:gis;城市地震预警系统;应用

引言

地震是地壳在内、外应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它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地壳快速释放能量造成的地表振动,对地表生物和建筑的摧毁力度是极大的。地震也是目前人们无法避免和准确预测的自然灾害之一,比起气候灾害,人们更难预测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和发生的强度,因而地震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程度又增强了一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城市化速度急剧加快的今天,我国城市人口密度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程度。许多企事业单位和地域资产都聚集在城市,因而地震如果发生在城市,不仅对城市财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如何加强城市

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系统设计方案

地震应急指挥系统 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述 (1) 一、项目背景 (2) 二、现状与需求分析 (3) 1、兰州市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应用现状 (3) 2、兰州市地震局现有的基础条件 (6) 3、系统用户及业务需求分析 (10) 三、参考的标准规范 (14) 1、基础地理信息相关标准 (14) 2、地震行业标准 (14) 3、计算机软件工程标准 (15) 4、信息系统安全标准 (15) 5、地方法律法规 (16) 第二章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16) 一、建设目标 (17) 1、总体目标 (17) 2、业务目标 (17) 3、技术目标 (18) 二、总体建设原则 (18) 1、标准化与开放性原则 (18) 2、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 (18) 3、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 (19) 4、资源整合与利旧原则 (19) 5、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原则 (19) 6、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 (20) 三、总体建设思路 (20) 四、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21) 1、总体建设任务 (21) 2、本期建设内容 (23) 五、系统整体业务架构 (23)

六、系统整体逻辑架构 (24) 七、系统整体物理架构 (25) 第三章分项建设方案 (26) 一、基础支撑系统建设 (27) 1、应急指挥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完善 (27) 2、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软硬件系统 (32) 二、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 (34) 1、信息资源规划及数据库建设总体设计 (34) 2、地震专业数据 (35) 3、灾情上报数据 (36) 4、基础共享数据 (37) 5、过程分析数据 (37) 6、运维数据 (38) 7、数据整理入库 (39) 三、应急指挥应用系统 (42) 1、地震应急资源整合系统 (42) 2、地震灾情评估系统 (52) 3、灾情获取和处理系统 (62) 4、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 (68) 5、地震应急数据交换系统 (82) 6、应急处置联动系统 (84) 7、运维管理系统 (88) 四、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系统 (90) 1、总体设计 (90) 2、载车平台分系统 (91) 3、电子信息分系统 (100) 4、综合保障分系统 (103) 第四章投资预算 (106)

地质灾害文献综述

地质灾害文献综述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汶川大地震不仅震级高、释放能量大、破坏力强、波及面广,而且由于强震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地质环境原本就比较脆弱的中、高山地区,因而触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类型之复杂、破坏之巨大,举世罕见。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20%以上,直接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976 年,前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主席Arnould 教授在发表的题为“地质灾害—保险和立法及技术对策”一文中提出了“地质灾害(geological hazard)”一词,他把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灾害看成是一种地质灾害。1987 年12 月11日第42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169 号决议把20 世纪的最后十年确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IDNDR)行动计划之后,地质灾害一词频繁出现于专业文献及新闻媒体。地质灾害一词共有三种表达方式:geological disaster,geological hazard,geo-hazard。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地质灾害是指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地质事件,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发生频率以及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都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国外地质灾害研究概况 20世纪60年代以前,地质灾害研究方法及理论不很成熟,地质灾害工作主要局限于灾害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及趋势预测研究,重点调查分析灾害的形成与活动过程,具有浓厚的工程地质色彩。基本以地质灾害调查及风险评价居多,重点通过地质历史背景,地质灾害详细情况分析研究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形成机理;由地质灾害历史及地质灾害遗迹恢复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其影像范围。 70年初期,法国专家提出了ZERMOS法进行滑坡危险性分区研究,该理论认为滑坡的空间分布不是单因素所能控制,因此需要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因素控制其发育,并利用两种主控因素建立了滑坡分区的数学模型,对法国局部山区进行了滑坡危险性分区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对社会安定及经济的严重影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灾害研究方面拓展了研究领域,在继续深入研究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的基

地震灾害处置要点

第一章地震灾害处置 邢志祥 地震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面振动而形成的地画断裂和变形.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社会财富损失的灾难。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 第一节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危害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振动。它发自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等级(见表8 -1-1),它与震源释放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3倍。震级小于3级的称微震,震级在3级以上的称为有感地震,震级在5级以上的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超过7级的称为大地震. 地球上每年要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其中99%是人们感就不到的微弱地震.仅有1%是人们能感觉到的有感地震,而形成破坏性的地震每年仅有1 000次左右。 一、地震灾害的特点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容易产生严皿的次生灾害,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等特点. 1.突发性强 地震属于一种猝发性灾害,震时擞有明显的人缚预兆,往往在瞬间突发剧变,使人们来不及作出有效反应和抗御,顷刻间便毁于一旦.目

前,人类对地震的测报工作还处在探研阶段,对地震发生的时问、地点和强度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如1960年2月29日E洛母的阿加迪尔地震,从大地晃动到全城化为废墟仅15秒.3 500栋房屋即刻成了瓦砾堆,正在酣睡中的人们根本来不及反应,伤亡严重,死亡1. 6万人,占全城人口一半以上。 2.破坏性大 由于地震是一种地质剧变现象,瞬发时往往给地面上的人和物造成整体性破坏。大震级的地震还会给广大的地区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如图8-1-1所示。如1976年7月28口的唐山大地震,顷刻之间使使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成为一片瓦砾,破坏范围超过3万km2.震感波及11个省(市),造成24. 24万余人死亡,16.4万余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如图8 -1-2所示。再如1990年6月21日伊朗北部地震,死亡5万人,受伤6万人,50万人无家可归,全部经济损失达80亿美元。 3.次生灾害多 地震灾害不仅直接造成建筑物倒塌、设施毁坏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甚至小震造成大灾。如火灾、水灾、毒剂泄漏、细菌污染,以及滑坡、泥石流、海啸等,都有可能发生,从而使灾后雪上加霜。如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大地震,造成136处起火,烧毁房屋近45万栋,有5.6万人被烧死。 4.引发社会性问题

地震灾害综述

地震灾害综述 041005084 王小莉城环1001 摘要:地震反映了地球表层的构造活动,全球地震活动可以分为碰撞带大陆区和大洋区。大陆地震以其片状的分散分布而不同于板块边缘的带状分布,大洋区地震活动则相对较弱。本文以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为例,分析地震构造因素以及震后的影响和治理方案。探究在地震预警和预报方面有无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地震、构造、治理方案 引言 地震灾害当指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祸害。地震是板块运动的结果,是现今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现象,地震是岩石的破裂,严格地讲是断层的粘滑失稳只有在破裂贯通时才产生失稳和压力降。本文探讨了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特征,并以汶川和玉树地震为例研究了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后果,最后分析了地震的预报和预警的可行性。 地震的形成原因 浅源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地壳内部应变能释放的一种形式,并且和断层的活动密切有关,显然这种能量释放的过程、破裂机制及构造格局是受地壳活动和地壳内部介质的物性条件所控制。因此对地壳活动的规律、介质的特性以及深部构造与强震关系的研究是了解地震形成的理论基础。 事实上最根本的因素渊源于地慢深处物质的上涌和沿上地慢顶部的侧向移动,控制了断裂活动和地震的形成。从山东地区上地慢的几何形态及地壳结构,显示了上地慢物质由沂沐壳隆带向东西两侧流动的状态。沂沐断裂带及聊考断裂带的深部分别为两个地慢隆起带即沂沐地慢隆起带和聊考地慢隆起带。两个隆起带之间为泰沂蒙地慢凹陷区。沂沐地慢隆起带以东是胶东地慢凹陷区。这种上地慢形态控制了沂沐断裂带、聊考断裂带及鲁西断块、胶东断块中新生代以来的活动,如中生代时期地慢物质大幅度的上涌引起沂沐断裂带的扩张,产生强烈断陷并充填了数千米甚至近万米的沉积物伴有大量的基性岩浆溢出。 针对于地震这种地质作用过程,特殊情况有:当断裂作用发生、并向地壳深部扩展,该断裂向上与地表连通,由于断裂减压,使得含水区域上方的压力接近水临界压力时,从而温度和压力都达到水的临界值时,此时热容等物理化学参数出现奇异性变化,而趋于无穷大,相应的热压系数及热压也将趋于无穷大,出现瞬时压力的增加,从而触发地震。简言之,即断裂与水物理化学性质临界奇异性变化的耦合可触发地震。 这其中有一个潜在的前提: 地壳(包括整个岩石圈)中局部降温过程是缓慢的,而局部降压可以是很快的,如出现连通地表的深断裂时、就可造成地壳中局部区域压力的快速下降。 地震的分布 大陆地震以其片状的分散分布而不同于板块边缘的带状分布。 ( l )欧亚大陆:欧亚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大陆,这里的地震活动是除4个环太平洋俯冲地震区外全球第5强的地震活动区绝大部分地震活动分布在中国及其邻区。 ( 2 )北美洲:北美大陆中部为稳定的加拿大一格陵兰地盾和中央台地组成的地台,西部为科迪勒拉褶皱带。北美洲板块主要地震活动位于西部,即在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附近,而又被胡安德福卡板块分为南北两区。 ( 3 )非洲:非洲大陆是冈瓦纳古陆的一个重要部分,古近纪末以来,东部非洲在区域隆起的基础上出现裂谷运动。裂谷西支规模比较小, 发生过一系列7级大震。东支火山活动比较广泛,未记录到M7以上地震活动。东支向北的红海裂谷,主要地震活动发生在裂谷之北的死海转换断层上。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综述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综述 摘要 本文通过对信息安全系统策略相关问题的讨论,借鉴引入两种制定策略的思考规范并通过基于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制定实例指导读者在具体实践中体会多种策略结合的好处,同时更好的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信息安全系统策略的总体映像,方便进一步学习。 1 引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不仅要靠良好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更应对信息安全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信息系统管理中。而制定并实施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就是落实信息安全要求的必要技术措施。 本文将根据个人对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的肤浅理解,结合相关专业人士研究成果,对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提出背景,定义与内容,然后结合基于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制定实例对信息系统安全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2 引入背景--------计算机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 据美国联邦航空局向外界透露,该局一个航班排序中心的电脑系统当天下午因故障而瘫痪,导致全国20多个机场出现航班延误。此前,黑客攻陷美国国家安全部门信息系统,造成损失的报道屡见报端。类似事件在我国也有发生。某银行的信息终端出现问题,客户非法提现,最终招致一场轰动全国的诉讼案件。层出不穷的这类事件和事故,都在向我们昭示,信息系统风险无时无处不在,加强安全防范,构筑安全堤坝已经是刻不容缓。按一般信息处理过程来看,计算机信息系统所面对的威胁可以归结为三大类,一是对信息系统设备的威胁,二是对业务处理过程的威胁,三是对数据的威胁。因为信息系统与人们的现实经济生活关系日益密切,这些威胁,或早或晚、或大或小,都会转化为对人们现实经济生活的威胁。 3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定义与内容 为了保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的整体、计划性及规范性,保证各项措施和管理手段的正确实施,使信息系统信息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全面、可靠的保护,我们往往需要制定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3.1信息安全策略定义 参照相关论文,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种定义: 信息安全策略是单位内指导本单位及其信息系统如何管理、保护积分发,包括敏感信息在内的资产的规则、指南和惯例。 信息安全策略(Information Security Policies)也叫信息安全方针,是组织对信息和信息处理设施进行管理,保护和分配的原则,它告诉组织成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哪里是安全区,哪里是敏感区,就像交通规则之于车辆和行人,信息安全策略是有关信息安全的行为规范。 3.2信息安全策略分类 按照它们的关键思想把这些策略分为了4类: 第一类,通过改进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系统安全部分,达到解决信息系统安全目的。 第二类,通过仔细观察组织中各项工作的职责后发现安全需求,以解决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第三类,通过改进业务处理过程,尝试构建一个模型来描述业务过程模型中的安全约束以解决信息系统安全。 第四类,从数据模型的安全方面入手,通过扩展数据库安全领域的现有研究结果,达到解决信息系统安全目的。

我国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我国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东台市地震局丁辉 摘要:城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人口、财富、信息的集聚地,正是现代化城市的这种特征造成了一旦发生地震就会导致大量的灾难。城市地震的防治和减灾事关一个城市的存亡。传统的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表现为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广泛等。进入2l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的地震灾害表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本文在全面、客观分析2l世纪我国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具体措施,对我国的城市减灾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城市地震灾害防震减灾对策 引言 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地震十分活跃的地区。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困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居世界之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形成了若干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群、城市带。例如以广州、珠海、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京津唐城市群等等。这些城市群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社会影响巨大,它们有利地推动了区域的经济发展。然而,一些城市处于地震活动性较强的区域,一旦发生大的地震灾害,其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探讨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持续健康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各级政府和防震减灾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我国城市地震灾害出现的新特点 一般来说,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表现为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广泛等。进入21世纪,城市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使城市地震灾害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1.1 城市地震灾害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趋严重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普遍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持续快速扩张,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市化率在55%~60%左右,城市人口从2000年的4.56亿增加到2025年的8.3~8.7亿,几乎要翻一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震灾害的数量不断上升,地震造成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也越来越严重。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造成24余万人死亡,倒塌房屋700多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数量增加到660个,其中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122个。这些城市中51.3%位于地震烈度Ⅷ度以上的地区,发生地震的概率和破坏程度均非常大。 1.2 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地震引发的生态环境灾难相互叠加 由于缺乏科学发展观,我国以前经济的发展普遍建立在牺牲资源和生态的基础之上,人们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成本巨大,尤其是在人口较为密集、工业化相对发达的城市。据统计大多数的城市地震不同程度地出现地表裂缝、喷沙冒水、地面下沉等现象。1969年7月18日渤海地震,河北乐亭地区出现喷沙冒水现

防灾减灾文献综述

防灾减灾遥感应用综述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 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主题部分 洪涝灾害 3.1灾前背景数据库的建设与更新 洪涝灾害背景数据库的建立是进行洪灾预警预报、灾情 评估和救灾的基础,总的来说其内容主要包括自然数据和社 会经济方面的数据,用于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的基础背景 数据库包括:①空间展布式社会经济数据库空间展布式社会经济数 据库是在按行政统计单元获取的社会经济数据的基础上,利 用空间展布模型展布到空间而形成的社会经济数据库,如人 口分布、产业布局、各行业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公共基础设 施的分布情况等社会经济数据库。展布到空间上的社会经济 指标考虑到了社会经济数据在行政单元内分布的不均匀问 题和洪灾时淹没范围与行政区域不匹配问题,对于灾情分析

地震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

地震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我国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就近些年来看,2010年的玉树7.1级地震,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 波及范围最大的08年汶川地震以及1976年的唐山地震等,其强大的破坏力和严重的次生灾害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仅汶川地震就造成了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过千亿美元。据统计,仅 2008 年我国境内共发生 5 级以上地震 99 次,其中 8.0 级以上地震 1 次,7.0~7.9 级地震 1 次,6.0~6.9 级地震 19次,5.0~5.9 级 地震 78 次,占当年全球大陆 5.0 级以上地震发生次数的一半。充分说明我国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同时调查和现有数据表明,建筑物遭遇强震袭击时的倒塌破坏及次生灾害一直是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的主要根源。惨烈的震害给社会经济及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同时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关注及现行抗震设计的反思。为了最大程度的防止和减少建筑物和构筑物由于地震造成的倒塌和破坏,研究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使其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作用下保持其设计的性能,从而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就需要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通常,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设计地震作用的确定方式及设计地面运动参数的选择;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结构地震破坏评估;合理、方便的设计方法。 当今大部分国家采用“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为实现三水准的设防准则(具体阐述二阶段:参考基于性能的钢框架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许多国家采用了大同小异的抗震设计方法。传统的设计思想基本达成了共识:在罕遇地震下,容许结构出现一定的破坏,只要不倒塌,便可实现有效保护生命安全这一基本目标。现行的抗震设计在地震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但是基于“三水准两阶段”准则的抗震评估理念,不足以有效地控制结构件和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损失,尤其是第三水准的“大震不倒”设防目标还仅仅停留在抗震构造措施和概念设计方面,缺乏有效理论依据和定量的判别指标,近几次的震害(Northridge 1994、Kobe1995)都暴露了基于这种抗震理念的薄弱环节。(基于承载力的抗震设计不能预测结构屈服后的变形能力及在大震时的实际行为,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我国《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1995[5]是建立在“89 抗震规范”基础上的,采用的 两级鉴定方法:一是对构造措施加以要求;二是基于构件承载力的抗震验算和薄弱环节的验算。这种基于“三水准两阶段”准则的抗震评估理念,不足以有效地控制结构件和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损失,尤其是大震下缺乏定量的判别指标,近几次的震害(Northridge 1994、Kobe1995)暴露了基于这种抗震理念的薄弱环节[6]。基于Push-over 分析过程的能力谱法 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结构大震下的抗震性能。但是由于能力谱法本身的局限性,如假定的分布荷载模式、高振型的影响、静力非线性过程等,不能真正地反映出地震动的特性、结构的动态特性。另外,能力谱法得到的抗震性能只是给定性能水准下的抗震能力,而不能动态地反映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准下的抗震能力。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ncremental DynamicAnalysisMethod),早在1977 年就由Bertero [6]、[7]提出,现已被美国联邦紧急管理 署(FEMA)归纳到设计/ 评估规程中,该方法可以用来评估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主要是通过分析不同强震记录作用下结构的非线性动力位移响应,来确定或检验结构的抗倒塌能力。由于该分析过程是非线性动力过程,能较好地反映结构在未来可能遇到的不同强震作用下刚度、强度以及变形能力的变化全过程.---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及其在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巨大的地震灾害损失使得从事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人员对已有的抗震设计方法

地震预警系统——为生命保驾护航(成都地铁)

成都地铁地震预警系统 ——为生命保驾护航

地震带给我们的伤害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阿坝藏 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的8.0级地震, 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 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2.1亿 元。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雅安市芦山县发 生的7.0级地震。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 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 停水停电。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 12500平方公里。

地铁灾害的特点 ◆区间封闭 ◆空间狭小 ◆设备高度集成 ◆人员密度高 ◆疏散难度大 ◆引发次生灾害

地震预警 ●指突发性大震已发生、抢在严重灾害尚未 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动,抢 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 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 的损失,也称作“震时预警”。 ●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减少14%; 预警时间为10秒,人员伤亡减少39%;预警 时间为20秒,人员伤亡减少63%。 2013年3月18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初步建成了覆盖面积为40万平方公里 的地震预警系统。] 2013年,成都地铁公司召开专题会讨 论并决议,在OCC应用地震预警技术, 安装地震预警终端,成为全国地铁行 业首家采用此技术的地铁公司。

完善应急制度 ——处理原则 导向安全 先实施救人,救人与事故处理同 步进行 服从公司地震应急指挥部和值班主任统一指挥 按照岗位职责独立开展工作 先通后复

完善应急制度 ——明确应急岗位职责 值班主任宣布执行应急响应等级 行调扣停列车、组织清客及设备检查 电调根据通知采取合适供电、环控模 式 维调组织各专业进入抢险待令状态 司机按指令执行限速及开门待令命令 车站组织清客、人员救护、秩序维护

地震早期预警方法综述

地震早期预警方法综述 中国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在全球7%的国土上发生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121[。1949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比例中,地震灾害所占比例高达54%,是我国造成人员死亡最多的自然灾害]122[。一次灾害性地震的发生,往往猝不及防地把城市夷为平地,不但损害国民经济,更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虽然有很多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地震预报的方法或探讨地震前兆现象,但由于地震的孕震、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且震源区细节无法直接探测,所以不能保证在地震发生前对地震时空强三要素做出非常准确的预报。但由于数字化地震仪、数字通讯、数据处理等现代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建立地震实时监控系统成为了可能,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投入到地震早期预警系统的研究]4[。 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发生后,在破坏性地震波尚未到达前数秒或数十秒的时间内,将震中区或极震区接收到的大震信号迅速用电信号向外界发布警告,则距震中一定距离之外的人们可以获得一个宝贵的避难时间]87[。以汶川8.0级大地震为例,如图4.1、4.2中所描绘的地震纵波和横波所对应的走时可以看出,离震中区较近的区域为无效区域,不具备预警时间,但离震中区几十公里外的区域则可以获得数秒或数十秒的预警时间。 图4.1 地震早期预警有效区示意图---以汶川8.0级大震为例 (考虑地震纵波情形, 图中的数字为地震预警有效时间, 单位为秒)。

图4.2 地震早期预警有效区示意图--以汶川8.0级大震为例 (考虑地震横波破坏情形,图中的数字为地震预警有效时间,单位为秒)。 早在100多年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Cooper (1868)教授就提出了地震早期预警的想法]79[。原理是具有破坏性的S 波传播速度比P 波慢,而地震波传播速度又远小于电磁波。100多年后,日本才在其子弹列车(新干线)上安装预警系统,为最早使用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最近几十年,很多国家和地区才开始地震早期预警系统的使用,如:日本、中国台湾、墨西哥、美国南加州、意大利、罗马尼亚等]135124,8684,8281[---。地震预警系统由数字化地震台网检测系统、地震信号通讯系统、中央处理控制系统和对用户的警报系统4部分组成]137136[-。最终的预警时间是每一部分的处理时间之和与地震波走时之差。 1地震预警系统的分类 地震早期预警在理论上通常分为两大类,并有不同的定位算法与之相对应 ]137,87[。(1)区域预警系统(front-detection EWS ):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即将地震仪安装在“震中区”,在地震发生后,使用地震台网的观测数据快速确定地震震级和地动强度,对远距离的城市区域进行早期预警。Nakamura(1984)首次将该方法用于日本铁道部门]138[。(2)当地地震预警系统(onsite EWS ):由于P 波比S 波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在预警的目标区建立观测网,由P 波的初期震动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现状综述

第27卷,第3期 2011年9月世界地震工程WORL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Vol.27,No.3Sep.2011收稿日期:2010-04-19; 修订日期:2010-04-29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G12A01-K01-3)作者简介:孙 利(1984-),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速铁路预警技术研究.E-mail :lisun_13@https://www.doczj.com/doc/a416394629.html, 通讯作者:林皋(1929-),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E- mail :gaolin@dlut.edu.cn 文章编号:1007-6069(2011)03-0089-08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现状综述 孙 利,钟红,林皋(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辽宁大连116024)摘要:地震是对高速列车安全运营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在目前地震预报技术还很不成熟的情况 下, 发展地震预警技术是当前减轻或避免地震对高速铁路危害的重要措施。文中阐述了地震预警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铁路方面的应用。对国内外已有的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介 绍。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京沪高速铁路对地震预警系统的实际需求,对我国高速铁路的地震预 警系统进行了探讨。主要针对高速铁路预警系统的报警阈值,监测点的布置,列车控制方式和预警 系统的基本组成等关键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对我国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建立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震预警;高速铁路;报警阈值;监测点;列车控制方式 中图分类号:U238;U298;P315.61;X924.3文献标志码:A An overview of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high speed railway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Beijing-Shanghai high speed railway SUN Li ,ZHONG Hong ,LIN Gao (Faculty of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China ) Abstract :Earthquake is a disastrous hazard regarding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high speed trains.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earthquake forecast is not matured yet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is a very important countermeasure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Quite a few high speed railways are being or to be built to im-prove traffic condition in China ,but there ’s yet no existing on the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high speed railways in Chinese mainland.Basic principles of the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railways are presented.The state-of-the-art of the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high speed railways around the world is introduced.Main points in development of the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high speed railways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threshold for early warning ,layout of monitoring stations ,train oper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ear-ly warning system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paid to the Beijing-Shanghai high speed railway.The present review is expected to be of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high speed railways in China.Key words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high speed rail way ;alarm threshold ;monitoring point ;train operation control mode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综述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都给我国造成了巨大损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已经成为政府和研究机构关注的热点,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总结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系统地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将现有的研究划分为复杂条件下的应急决策、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管理和应急心理与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这一问题的研究进行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综述;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概念 (1)突发事件 目前,国际上对突发事件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欧洲人权法院对“公共紧急状态”( Public Emergency) 的解释,即“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突发事件在美国又被称为紧急事件,美国对突发事件的定义大致可以概括为[1]:由美国总统宣布的、在任何场合、任何情景下,在美国的任何地方发生的需联邦政府介入,提供补充性援助,以协助州和地方政府挽救生命、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及财产或减轻、转移灾难所带来威胁的重大事件。本文认为,突发事件指的是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社会安全与稳定的突然爆发的事件。 (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指公共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必要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应急和处理的方案、措施,对突发事件的萌发、形成、爆发和扩散作全过程的监测、预警、反应、报告和处置的控制过程[2]。为叙述方便,以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简称“应急管理”。 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日本地震预测与预警系统

资讯观察NEWS & VIEWS 地震预测是公认的世 界性的科学难题, 存在着不可入性、小概率性、以及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等困难,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宏伟的科学研究目标。如果能同时准确地预测出未来大地震的地点、时间和强度,并能预先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在地震预测方面,日本的经验尤其值得借鉴。 1.日本地震网络系统现状 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投入巨资,,加强了对地震监测和地震信息体系的建设,在全国大力布设烈度地震台网、应急系统以及应急信息和数据共享系统。其中包括: 1、H-net系统:具有1200多个遥测地震台的地震台网; 2、K-net系统:具有800个强震台的全国强震台网; 3、KIK-net系统:将地震台 网的台站放在一起的地盘强震台 网; 4、F-net系统:有数十个宽带 地震仪的宽带地震台网。 同时,日本还建立了和地 震台网同时传输的应变观测网, 以及用于地震和火山检测的重力 网、地磁网,和拥有1200台站的 连续观测的GPS观测网,并几乎在所 有大中城市甚至一些乡镇都布设 了烈度计网和灾害应急系统。 日本强大的通信网络为地 震信息系统的顺利运转提供了保 证。H-net和KIKnet的观测数据 的实时传递、K-net的强震数据 的获取均通过日本的卫星通讯网 和计算机网实现。被采集数据流 集中到日本防灾研究所后,由防 灾所的大型计算机和服务器来负 责实时处理,并将各种产出的数 据通过信息网发布给公众来共 享。 2.日本早期预警系统:EEW 系统和UrEDAS系统 地震预警系统是指实现地 震预警的配套设施。按照系统响 应的顺序可包括:地震监测台 网、地震参数快速判测系统、警 报信息快速发布系统和预警信息 接受终端。2007年10月,日本 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JMA)建构的地震早期 预警系统EEW(Earthquake Early Warning)正式上线并推广到全日 本境内。 EEW系统主要通过日本境内密 集分布的地震测站(大约每二十 公里一座)以及计算机,迅速计 算出地震发生地点与震波传播方 向的能力,随后发出地震预警。 所依据的原理是:当地震发生, 最早自震源所传出的P波,会以每 秒大约七公里的速度前进;同时 间传出的S波,则是以每秒大约四 公里的速度前进。S波前进的速度 日本地震预测与预警系统

了解地震避险知识,降低地震灾害损失

了解地震避险知识,降低地震灾害损失 主要内容 一、地震知识 二、地震避险知识 三、震后自救互救知识 一、地震知识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8级以上每年1-2次,7级每年10-20次,6级以上每年100-200次,5级每年1000-2000次。千百年来地震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安全。 2008年5月12日下午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里氏7.8级地震,造成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失踪17939人,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亿人民币。 防震避震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地震来临时,如何防震避震就成为每个人必须要掌握的常识。科学避震可以将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的减

少。 1、地震的成因: 地壳运动的结果使各板块之间发生相互碰撞、挤压、弯曲和错动,在这些过程中,地壳内某些脆弱的地方就会发生破裂,或者使已有的断层发生错动,这就产生了地震。 地震在古代又成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人们大多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遇地震。

2、与地震有关的常见概念 (1)震源:地球内部岩石直接发生破裂的地方。 (2)震中:从震源垂直向上对应地面的地方。 (3)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 3、地震的前兆有哪些? 地震的宏观异常:除地震监测仪器可以观测的微观地震异常以外,一些地震可能会出现一些人类直接感知的宏观前兆异常,可以帮助我们判定地震活动趋势。一些主要的前兆异常有: 例如井水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陡涨、陡落;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动物习性异常反应;地声、地光、火球;植物的反常开花结果等。 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已有100多种。一般说来,动物在地震前大多为惊恐反应,像遇到敌害,极度紧张,少数表现为抑制型,表现为萎靡不振。我国历次震例表明,动物异常超前时间多数在24小时左右,震前11小时动物异常的频率会有所增高,震前2—3小时达到高潮。 有些大震前还有地声、地光等现象。地声、地光现象比较复杂,很难做出确切描述。一般而言,与人看到的

地质灾害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引言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据统计,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造成1501人死亡、264人失踪,造成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泥石流冲进县城,并形成堰塞湖。以前舟曲山上多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很少发生泥石流,由于乱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之风的盛行,舟曲周围的山体几乎全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加上民用木材和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10万平方米的速度减少,植物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又遇突如其来的强暴雨,导致较严重的泥石流发生。 据专家介绍,引起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突发强降雨是这起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砍伐,使得森林覆盖率从67%降到了20%。1981年舟曲就曾因此发生了一场特大泥石流灾害。从1985年开始,砍伐数量递减,同时加强了造林计划。但由于常年干旱,加上防风林在先前被砍伐掉了,新栽种的树木成材率非常低。 从2001年开始,舟曲开始在白龙江及其支流上大兴水电站。而修水电站要炸山征地,岩体被松动,植被被破坏,会引起新的滑坡,弃渣堵塞河道,在沟道中胡乱堆放为泥石流提供了松散固体物质。与此同时,金矿的采掘也随之跟进。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各种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由此产生的地质灾害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较为突然,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地质灾害概述 定义 地质灾害简称地灾,根据产生因素不同可以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一般我们见到的地质灾害大部分都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主要的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漫谈地震及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漫谈地震及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连续几年来,全球及我国的地震活动均呈现逐渐活跃的趋势。我国大陆地区,几年来每年发生的M≥5级地震的次数都明显高于年平均活动水平。1995年发生的永登、武定地震,96年发生的丽江、伽师、包头及南黄海地震,人们都还记忆犹新。特别是新疆伽师,自1996年3月19日6.9级地震以来,已发生M≥6级地震8次,其中7次发生在1997年1月21日至4月16日。最近的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尚义6.2级地震也为世人关注。如此频繁的地震活动及其给人民群众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运动中的地球在地下,主要是在地壳里发生的一种剧烈变动。具体地讲,是地壳内岩石在力的作用下突然破裂,就如向平静的湖水中扔进一块石头引起水面的一系列波动一样。地壳内岩石引起的这种波动到达地表后使地表面强烈震动,即为地震。 地震造成地表面一定范围内地面倾斜、升降和断裂等变形的原生现象所造成的灾害为原生灾害;地震的弹性波引起地面震动造成的破坏,如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及山崩、滑破、地裂、坍塌、喷砂、冒水等为直接灾害(原生灾害和直接灾害常因二者紧密联系而无法区分,统称为直接灾害);由直接灾害导致的其他灾害均属次生灾害,如房屋倒塌后火源失控导致的火灾,河堤、水坝决口和因滑坡、崩塌造成的河道淤塞、水位上涨及此后堵塞物溃决造成的洪水导致的水灾,因地震造成的海水、湖水水体扰动引起的地震海啸、湖啸、地震引起的管道破坏、化学物的容器破坏致使煤气、毒气、毒液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等等;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直接灾害、次生灾害进一步造成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停工停产、社会秩序混乱、饥荒、瘟疫等属诱发灾害。上述不同成灾机制形成的不同灾害可或此或彼、或长或短地连锁而成系列,被称为“灾害链”。 地震的历史经验表明,一次强震发生后,因直接灾害将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由直接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往往大于直接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甚至是数倍到十倍。 1923年日本关东大震,震级8.2,是日本历史上死伤最多、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大震灾。地震发生在当地时向中午11时58分,正值午炊用火之际。剧烈的震动使横滨近10万所房屋倒塌,于是众多倾翻的炉火和化学药品的爆炸使全市60处同时起火燃烧,在消防灭火设备及输水管道遭地震毁坏的情况下,无法控制的火势迅速蔓延,烧毁了地震时未倒的全部房屋。在首都东京,地震的直接破坏轻于横滨,但同样的原因造成东京近200处同时起火并迅速蔓延,当天正通过东京上空的一条冷锋所引起的地面大风使火势得到进一步加强。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整个东京成了一片火海,三夭三夜的大火直烧到无可再烧为止。在关东地震死亡14万和下落不明的4.3万人中,因房倒屋塌压死者不到总数的10%,绝大部分是在火魔疯狂的翻券中,被大火四面包围无路可逃而被活活烧死、烤死,还有许多人因大火造成的严重缺氧被窒息而死,仅军事被服厂门前广场这一个地点,有4.4万人因此惨死,目不忍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